2024-10-18 焦點.元氣新聞
搜尋
國內旅遊
共找到
217
筆 文章
-
-
2024-10-04 焦點.元氣新聞
達德能源參展Energy Taiwan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 永續材質布置展場
當綠能結合地方旅遊,轉動永續發展新節奏。達德能源於10月4日至6日參加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以「跟著風機去旅行 探索永續新未來」為今年參展主題,運用永續材質與巧妙設計,把風能及生態教育的概念搬到展場,並設計互動式小遊戲來解說風機建造過程以及推薦個人適合的風機旅行路線,以數位化體驗取代一般展場常見的大型輸出裝置,打造更具環境友善的展場氛圍,貫徹永續發展的精神。達德能源攤位上的許多素材都可以重複使用!本次攤位設計遵循3R原則(Reduce; Reuse; Recycle),摒棄傳統商展的木作佈置,使用甘蔗板為主的永續裝潢材質,搭配數位化的營運業務資訊展示,並將去年參展的陳列素材打散後重組,呈現出全新的視覺概念,讓參觀者輕鬆了解達德能源從開發、建置、到營運的業務和ESG實績。此外,攤位設有一面互動資訊牆和多個互動式觸控螢幕,代替大型圖片的印刷輸出。其中,達德能源以風機搭建互動遊戲展現趣味,參觀者可現場透過觸控螢幕自己建造一座風力發電機,從「選址」開始,每一個步驟都深入淺出說明風機建造的原理及過程,例如風機所在地的評估是以常年風速及風力平均密度為主,還能自行組裝風機及電纜配線,寓教於樂。玩互動遊戲找出適合自己的風機小旅行!今年達德能源以新穎角度提出「跟著風機去旅行」,挑出不同特色的風機所在地,設計四條自行車低碳旅行路線,包含竹南海風漁港之旅、通霄白沙屯古蹟之旅、台中大安風機探索之旅、雲林崙背綠色隧道樂活之旅,現場可透過進行一款測驗小遊戲,找出適合自己的旅遊路線,也讓民眾發現,其實風機跟我們日常生活的關係是如此接近。達德能源不只是再生能源開發商,還肩負環境教育責任,位於台中大安的達德能源環境教育中心,是通過環境部認證的環境教育設施場所,長期推廣風能教育並與社區連結,發展出以風能為主題的一系列環教課程,此次參展也將平常使用的教具例如智高積木風機、太陽能發電車等帶到現場,推廣環境教育和永續的觀念。今年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在南港展覽館2館舉辦,共有五個展區,達德能源參展攤位設在風力能源展區,因發揮巧思在攤位規劃上導入永續發展的概念,推廣風能教育及落實環境永續,更獲得2024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的永續獎榮耀,是達德能源致力以綠能發展永續的一大肯定。達德能源目前在台灣累積建置207座的陸域風機,並完成在台發電裝置容量500MW里程碑,可供應全台近29萬6千多戶家庭一年的民生用電量。2024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達德能源攤位號碼:Q1002日期:2024/10/4~10/6地點:南港展覽館2館
-
2024-10-03 養生.運動健身
跟著風機去旅行!達德能源美女董事長推薦四條自行車低碳路線
達德能源董事長曾葳葳在今年的Energy Taiwan 台灣國際智慧能源展,以新穎角度提出「跟著風機去旅行」的概念,一改過去大多數人對於再生能源設施的冷硬印象,希望民眾在旅行中感受到風力發電與自然環境人文的和諧共存,並且認識風能對永續發展的貢獻。「在龜殼公園的風機附近,可以看到台灣特有的植物大安水蓑衣,每年夏末到初秋期間會開出紫色小花,附近還有一條留給螃蟹的風機秘境,有中華沙蟹、無齒螳臂蟹…」細數幾座風機周遭的生態景點,曾葳葳說,達德能源目前在台灣西部海岸線已建置207座陸域風機,北從林口,南至雲林,風機不僅滿足綠電需求,風能形象也逐漸融入在地,例如台中大安風機附近的超商門口就佇立著微型風機模型,風機圖像也成為當地農會產品的包裝設計。因此,達德能源推薦以下四條結合風機與自行車道的低碳路線,邀請民眾體驗不一樣的旅遊方式。竹南海風漁港之旅:崎頂車站→龍鳳漁港→竹南濱海自然公園,騎自行車全程約三十分鐘,走走逛逛約一、兩個小時。騎著自行車從崎頂車站出發,沿著台61線風機群往南,御風而行,首先來到龍鳳漁港。緊鄰台61線的龍鳳漁港是一座天然漁港,鄰近海域大多為礁石質地,底棲魚類相當豐富,漁獲量也相對的穩定,是苗栗縣第一個假日魚市,造訪此處可享用海鮮美食,餐後,不妨在漁港沙灘上欣賞夕陽餘暉,感受竹南的漁港風情。曾葳葳提到,附近還有一個達德能源認養的龍鳳海洋驛站,結合海巡署的鯨豚救援專業,帶領民眾認識海洋文化,共同推廣海洋和綠能的永續意識。離開驛站,騎自行車沿「綠光海風」自行車道前行,途中可見竹南永能風場,看著運轉中的風機一路往南,路線尾聲來到竹南濱海自然公園,此處有一整片歷史悠久的木麻黃防風林,最南邊就是長青之森、親子之森以及假日之森,是當地人閒暇時的健行場所,還可在此觀察昆蟲生態。通霄白沙屯古蹟文化之旅:白沙屯拱天宮→白沙屯車站→通霄日落大道→通霄神社,騎自行車全程約四十分鐘,適合對歷史人文和攝影有興趣的人。以白沙屯拱天宮作為起始點,這條路線將循著宗教與歷史的軌跡前進,體驗當地古蹟文化之旅。每年「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吸引無數香燈腳徒步跟隨,值得一提的是,達德能源已連續多年參與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還出動太陽能手機充電站,服務追隨媽祖的香燈腳們,「太陽能手機充電站是以環境教育中心志工大哥的螃蟹車改裝,螃蟹車本來就使用太陽能發電,為此還加裝充電設備。」曾葳葳說,媽祖信仰是早期海區居民的心靈寄託,台灣西海岸的風力資源讓達德能源的好幾座風機正好坐落在各地媽祖廟附近。這條路線途經達德通霄風場,民眾可仔細觀察這裡的風機群,為融入當地地景,底部都做了綠色漸層塗裝。路線結尾就停在通霄最著名的歷史古蹟通霄神社,日治時期台灣各地興建的神社多達200座,後來大多被拆毀,只有少數保存較為完整,通霄神社是其中之一,來此可感受到日本神明建築的氛圍。台中大安風機探索之旅:大安濱海樂園→達德能源環境教育中心→南埔海堤,騎自行車約二十分鐘,推薦親子共遊,也適合想了解風能以及生態愛好者。這條就是可以見到大安水蓑衣的路線,結合潮間帶生態觀察與風機探索,也是與達德能源建立深厚連結的地區。從大安濱海樂園騎自行車出發,不到十分鐘便到達德能源環境教育中心,是經環境部認證的台灣第一座以風能為主題的環境教育設施場所。「這條路線很適合爸媽遛小孩。」曾葳葳說,龜殼公園的第15號風機是獨一無二的教學風機,全台只有這一座風機可以打開讓民眾進去參觀,近距離觀察及了解風電運作的原理,「孩子們沿著樓梯走上去時都很興奮,覺得超酷的,還會抱著塔筒聽風機運轉的聲音。」在大安濱海樂園往南的路上可以看到台灣特有的植物大安水蓑衣,大安水蓑衣是日本人早田文藏於1920年發表,是國寶級瀕臨絕種植物,每年約莫在夏末或秋季開花,紫色花瓣,花期從九月到翌年二月。此外,這裡還有一條留給螃蟹的風機秘境,過去這一帶並不是螃蟹棲息地,但因為鋪路設置風機,路邊產生沙堆,螃蟹就聚集過來,有中華沙蟹、無齒螳臂蟹等,其中無齒螳臂蟹多達三百多隻,是很美好的意外收穫。最後來到南埔,南埔鷺鷥林時常有愛鳥人士在清晨或是黃昏來賞鳥亭,可見鷺鷥群聚飛舞的盛況。這條路線途經十座以上風機,周遭可見當地居民散步遊憩,綠能早已與生活融為一體。雲林崙背綠色隧道樂活之旅:雲156縣道→雲11鄉道→豐榮綠色隧道(雲154縣道),騎自行車全程約四十分鐘,適合喜歡慢活氣氛以及喜歡大自然的人。這條路線由雲林156縣道往西出發,再沿著雲11鄉道往北騎,來到豐榮綠色隧道,隧道全長1.6公里,樹叢間望出去可以看到六座風機正在運轉,是達德能源在去年五月正式啟動的新源風場,也是目前台灣最大的陸域風機。雲林縣崙背鄉是台灣四大酪農專區之一,鄉內有千巧谷牛樂園牧場、吉利兒農牧場,不只有鮮乳,更是盛產洋香瓜之地。豐榮綠色隧道不但可以騎自行車,也適合健走,達德能源前不久就曾在此舉辦500MW綠能里程碑活動,邀請當地長者及師生在綠色隧道一起進行北歐式健走,特別的是,活動當天大家拿的健走杖還是達德能源特別與在地合作,以雲林在地經濟竹製成。走吧,跟著風機去旅行達德能源董事長曾葳葳同時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住在台北的她,假日會開車帶著孩子到觀音風場,一家人在沙灘上休憩玩耍,與不遠處的風機相連成一幅美好畫面,綠能,自然而然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她透露,平時沒有刻意灌輸再生能源的觀念,但有一次孩子們參加繪畫活動,當時才五歲的孩子,自己發揮創意把太陽能板畫在海面上,讓她驚訝又感動,就像每一處風機所在地的民眾,往往不經意就帶來回饋,甚至主動問她可否在自己家鄉架設風機,都是她持續前進的動力。這次提出「跟著風機去旅行」,曾葳葳認為一趟美好的旅行要包含自然、文化、教育和體驗等四個核心的元素。風機運用「自然」的力量發電,無論是風機與海岸線的融合,還是風機與生態的共存,都能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更親近風機;其次,風機所在地與當地歷史人文緊密聯繫,期待大家旅遊同時了解當地「文化」;旅程中認識風力發電及其對環境的影響,提升大眾的環保意識,寓「教」於樂;最後,「體驗」是旅行的靈魂,無論是沿著風機旁的自行車道騎踏,還是參與當地的活動,這些互動性的體驗都能讓旅行更加生動有趣。以風機的概念來規畫旅行,一共四條結合綠能與地方特色的路線,趁著初秋涼爽的好時節,何不說走就走!
-
2024-01-07 退休力.社會連結
高齡者旅遊促進身心健康!領隊經驗談:帶千歲團耐心加貼心常保安康
旅遊除了挑選乘車環境,也常見於旅行時的諸多細節裡。有七年領團經驗的薛永南曾經照顧失明的奶奶很長一段時間,對照顧長者有更多經驗,在帶年長客人時也會刻意留心安全問題,「像是走不動時,不能手拉手,而是要拉上臂或腋下,以免受傷;上車時可在後方預防性的扶一下長者的腰部,會更安全」。延伸閱讀:.遊促進高齡者身心健康!熟齡結伴跟團遊祕境,孩子無須陪伴免疚感領隊經驗談 耐心加貼心常保安康「帶熟齡團一定要有耐心,有同理心,口氣與態度很重要。」薛永南強調,不要讓長輩覺得他是負擔,時時在身邊,觀察他們的需求,並適時出手協助,口氣與態度都要顧及對方感受。他帶過最高齡的是一名九十九歲的阿姨,「阿姨身邊有三、四位家人,我採取觀望不插手的方式,讓他們玩得更自在」。他也帶過一甲子同學會的旅遊團,平均團員年齡七十八歲,號稱「三千歲團」,為此他先去踩點,研究旅客名單,現場仔細觀察每位旅客的行動力,「領隊一定要先看出危機點」,行程中有一餐安排在二樓,樓梯高低不一且沒有扶手,整個用餐時間他就站在樓梯邊上當扶手,「我一餐沒吃沒關係,全團安全更重要」。薛永南補充,長者最在意廁所問題,這是最基礎也最重要的服務,其次就是提前告知可取熱水的地方,不要排太難的行程。遊程認證、評鑑 替長者把關蝶戀花翻車事故後,衝擊民眾對平價天天遊的信心,但銀髮族亟需安心且安全的天天遊環境下,觀光業者建議政府學習「米其林指南」,建立不同等級、價格的遊程認證,讓長者可依循評價,踴躍出遊。交通部觀光署去年起看好樂齡族旅遊潛力,推出「凰金」(Golden Years)旅遊品牌,以「生態、文化、樂活」為主題,推旅行遊程;明年預定上半年推出符合食、宿、遊、構、行面向的認證指標,例如少油少鹽、拉車時間短等指標,業者通過認證後,可獲凰金遊程認證,讓長者依循認證選擇遊程。此舉看似替長者篩選、把關遊程,但觀光業者直言「羊毛出在羊身上」,符合慢活、養生標準的遊程,價格勢必偏高,但對只想花五百元與三五好友踏青、一日來回的長者,「誰替這些平價天天團旅客把關?」業者指出,「米其林指南」除星級餐廳評鑑,也有性價比高的「必比登推介」,銀髮族旅客何嘗不是看重平價天天遊團的高CP值、可接近性。他建議觀光署兼顧不同旅客需求,進行平價天天遊行程的認證、評鑑,才能替長者把關。駕駛遊覽車廿載的范姓司機說,依照正常機制,消費者挑選有品質的天天遊旅行業者,業者就負責與管理制度完善的運輸業者合作、出車,透過層層把關,保障旅遊安全,「實質上,經營天天遊的旅行業者,集運輸業者及司機於一身,幾無把關機制」。他認為觀光署、公路局等機關應合作,落實稽查與評鑑,保障旅客安全。觀光署旅行業組組長湯文琦說,現行法規下,司機工時、行車狀況一目了然,也強制旅行業者替旅客投保,二○二二年制定「簡易型一日遊國內旅遊定型化契約範本」,旅客報名行程時可簽約,保障雙方權益。湯文琦強調本來就會定期或不定期稽查業者,天天遊行程表多會清楚揭露行程是否包含餐費、門票,旅客可自行衡量、選擇。數位版看這裡 出遊安全有眉角 每逢假日以長者為主的「天天遊」幾乎班班客滿,不少銀髮族、退休族樂於花費約五百元團費,走訪鄰近縣市的祕境,但二○一七年蝶戀花低價一日遊旅行團車禍死亡的陰影未消,長者出遊如何挑選安全的乘車環境?開遊覽車卅載的司機提醒,新車並不等同安全,數位版裡為您說明真正的關鍵。熟齡旅遊夯/遊覽車越新越好?銀髮族最愛「500元車遊」 怎麼選才安全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2-14 焦點.元氣新聞
18年來首次境外移入的瘧疾死亡個案,出國旅行想遠離「瘧疾」,預防懶人包一次報你知!
新冠疫後國外旅遊持續復甦,時序也即將進入寒假和春節旅遊旺季,疾管署在2023年12月12日公布,18年來首次出現瘧疾境外移入的死亡病例,同時提醒民眾前往瘧疾流行地區前,建議先到「旅遊醫學門診」進行諮詢,減少瘧疾感染的機會。18年來台灣首次出現境外移入的瘧疾死亡個案,個案曾到過非洲的奈及利亞50多歲的本國籍男性在2023年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曾到奈及利亞,但並未服用瘧疾的預防用藥,發病6日後死亡。防疫醫師林詠青分析此次死亡個案病程,起初因高燒、戰慄就醫,就醫後並未改善,並且出現胸悶、呼吸困難、冒冷汗等症狀而再次就醫。二次就醫後個案症狀轉趨嚴重,伴隨有發生低血壓、血小板降低、肝功能異常、黃疸等症狀,住院後病況惡化引起腦部病變,個案發生意識狀態變差、頭痛、頸部僵硬等症狀。後雖經由檢驗結果確認個案感染「惡性瘧」,使用針對瘧疾的針劑藥物進行治療,但個案狀況仍持續惡化,最終出現多重器官衰竭、腦水腫和敗血性休克等嚴重的急性問題,因此導致過世。2023年目前瘧疾境外移入的情況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瘧疾為我國第二類法定傳染病。第二類法定傳染病為人所熟知的疾病有:猴痘、登革熱、傷寒、痢疾和霍亂等,2023年累計5例境外移入個案(4例外國籍及1例本國籍)。5名個案發病年齡介於20多歲至50多歲,檢出的瘧疾病原體屬於間日瘧3例及惡性瘧2例,感染國家為衣索比亞2例、象牙海岸、印度及奈及利亞各1例,其中1例死亡。國內自2014年以來累計73例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年齡以21歲到50歲為多,占整體的67%,感染地區以非洲國家為多,檢出病原體以惡性瘧為主,其次為間日瘧。什麼是瘧疾?瘧疾全球感染有多嚴重?瘧疾常見症狀有哪些?瘧疾是一種由「瘧原蟲」所引起的傳染病,主要透過瘧蚊叮咬感染到人,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2021年全球感染人數約2.47億,死亡人數約61.9萬人。臺灣光復初期時是瘧疾的疫區之一,約有五分之一的台灣人口感染瘧疾。1946年開始政府投入瘧疾防治工作,直到1965年WHO正式將臺灣列入瘧疾根除地區。瘧疾是由感染瘧原蟲之瘧蚊叮咬人類而傳染的疾病,依感染人類的瘧原蟲的特性,一般可分為四種:間日瘧、三日瘧、惡性瘧(又稱熱帶瘧)、卵形瘧;其中尤以間日瘧及惡性瘧(又稱熱帶瘧)最常見,但在疫情嚴重區甚至會有混合感染的情況。臺灣每年境外移入病例大約10至30例,主要是在非洲、東南亞地區及大洋洲感染。感染瘧疾早期的症狀與流感類似,最主要的症狀為發燒、顫抖、畏寒和冒冷汗,其他的伴隨症狀可能有:噁心、嘔吐、疲倦、關節痛、肌肉痛和頭痛,如果沒有接受治療,數天後會出現間歇性或週期性的畏寒、顫抖、發燒和出汗等症狀,嚴重的患者有可能導致脾臟腫大、黃疸、休克、肝腎衰竭、肺水腫、急性腦病變和昏迷等情況。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指出,引起瘧疾病情最嚴重是惡性瘧;如果併發腦性病變未治療,死亡率幾乎100%,即使有治療恐也有15到20%死亡率。進行國際旅遊如何預防瘧疾?台大醫院旅遊醫學教育訓練中心執行長盧佳文說,前往瘧疾高風險的地區旅遊,例如非洲、南亞、中南美洲等,建議在旅行前諮詢醫師意見及取得預防用藥,並在旅行前、旅途中及返國後依照醫囑使用瘧疾預防藥物,旅行期間也應採行防蚊措施,以降低感染瘧疾的風險。疾管署表示,若前往瘧疾流行地區,請至少於出國前一個月,先至國內旅遊醫學門診諮詢,並依醫師指示於出國前、出國期間及返國後持續不中斷服用瘧疾預防藥物;在旅遊途中,也應落實良好衛生習慣及個人防蚊措施,以減少感染和傳播的可能性;返國後如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提供醫師旅遊史及曾服用的瘧疾預防藥物等資訊,以做為診斷與治療參考。各旅遊醫學門診合約醫院據點及服務班表參考資料:聯合新聞網:奈及利亞染瘧疾 台商返國亡聯合新聞網:18年來首例瘧疾死亡!男從奈及利亞返台發病第6天過世 醫籲出國前做1事聯合新聞網:羅一鈞:惡性瘧疾併發腦病變未治療 死亡率直逼百分百聯合新聞網:相隔18年再現 台商赴奈及利亞旅遊染惡性瘧疾死亡疾管署衛教資料:瘧疾
-
2023-09-11 退休力.理財準備
少做兩樣規劃,一個人的「晚美」人生恐變「晚沒」人生!
楊小姐是一家貿易公司的中階主管,工作忙碌一天後,總是迫不及待地回到自己溫馨小窩,獨自享受著寧靜和自由。她從不浪費金錢,不叫外送或買外帶,而是親手準備食物。不僅能保證食物新鮮和身體健康,還能節省不必要開支。她也很少與朋友或同事聚餐,對於國內旅遊或出國度假,楊小姐也沒有太大的興致,她更喜歡在家裡閒暇時,讀書或聽音樂。抱持單身主義的她因為不想拖累家人,也知道老年必須靠自己,所以很早就買了自己的房子,也透過定期定額投資基金及ETF,希望藉由長期投資的複利效應為自己儲備足夠退休金;同時隨著年齡及收入增長,逐步補齊自己的保險,不論是第二份實支實付險或是長期照護保險,也都已經納入保險規畫藍圖內,一步一步往她理想中的「完美人生」前進!最近一次年度檢視時,退休金流及保險準備都已經超越計畫進度,但畢竟父母年事已高、且是家中的老么,她擔心若老年失能或失智時,兄弟姊妹可能已經比她早走;即使還在,也因為平時關係不好、不常聯絡,對彼此的生活要求及退休期待一無所知,所以不希望他們成為監護人。這時候,楊小姐應該要怎麼做才好?案例解析:忽略2件事情,一個人晚年生活恐變調!之前華視新聞報導『台灣正在進入單身社會時代,根據主計總處調查,全台灣一人單獨生活的戶數,已經突破三百萬大關,占所有家庭型態的34%。如果成長趨勢不變,2030年,單人家戶的比例,將會超過父母與未婚子女同住的家庭型態…』,我發現原來我的客戶群分布也如同統計數據,單身客戶佔比同樣也超過了30%。簡單來說,未來是「一個人」的時代,每個單身族群都必須思考及面對失能或失智後的問題。這時候,我建議楊小姐可以透過兩種方法做好規劃:(1)意定監護:過去成年人的監護宣告原則,是採用傳統的法定監護制度,當有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不能與他人溝通或不瞭解他人表達的意思時,比方說,長期昏迷、植物人、嚴重的智能障礙或精神疾病等等,聲請人可聲請法院對其為監護之宣告,由法院根據受監護宣告人的最佳利益,依職權選定適合的監護人,若以楊小姐的例子來說,未來法院可能就會選定她的兄弟姊妹來當法定監護人。但,這樣真的是楊小姐的『最佳利益』嗎?因此,意定監護是民國108年開始施行,允許成年人透過委任契約,預先選定自己信任的監護人,以防自己未來因失能或失智而受監護宣告時,無法對監護人的人選表達意願的一種新監護制度,也就是楊小姐可以自己決定未來誰可以成為監護人,而不是等法院決定。於是楊小姐就約了相識二十幾年,未來打算退休後要同住的閨蜜,一起簽署了意定監護契約,成為彼此意定監護的受任人,因為這才是她心中的最佳利益!(2)安養信託:信託是一種委託人將財產權移轉或為其他處分,使受託人依信託本旨,為受益人之利益或為特定之目的,管理或處分信託財產之關係,具有保全及有效管理運用財產的功能。以上這段文字是信託法第一條的說明,但相信很多人看了會滿頭問號,所以我們以三國時代的故事來當例子。劉備(委託人)即將離世的時候,委託諸葛亮(受託人)輔佐他的兒子劉禪(受益人)至長大成人,這就是一種典型信託關係。為因應高齡及少子化趨勢,109年9月1日金管會發布信託2.0「全方位信託」推動計畫,之後各家銀行配合政府的政策也陸續推出了各種信託,而安養信託是其中一種可以照顧自己老年生活的信託制度。換句話說,安養信託就是現在的自己(委託人),委託自己信任的機構(受託人),能夠依照自己的意願,照顧未來的自己(受益人)的制度。所以為了解決楊小姐擔心被有心人士不當占用或詐騙的問題,我建議她到銀行成立安養信託,除了透過定期定額將資金放到信託中,未來也會在適當的時候將過去累積的退休資產轉到信託內。同時也協助她申請所有受益人是自己的保單,將受益人變更為信託專戶,例如重大疾病、失能及長期照護保險金等,這樣就能在未來保險事故發生時,讓理賠的保險金直接進到信託內,由受託銀行依信託契約內容,分散運用於存款、國內外共同基金及績優上市公司股票等收益相對穩定且風險低的理財工具,然後依照信託契約的約定做適當的規劃運用,包括日常生活所需、醫療照顧、失智失能照護等,避免老年生活無人照顧。透過這樣的退休安養信託安排,可以確保老年失能失智的時候,財產可以真正運用在我們自己身上,預防被有心人士不當占用及詐騙,或是可以指定未來給付給特定機構,事先安排老年生活,以確保老年生活品質。做好「意定監護」以及「安養信託」來保全財產,以及確保可以用在自己身上的兩項安排後,楊小姐如釋重負,不用再擔心晚年萬一失能失智時財產可能不見的風險,理想中的一個人的晚美人生似乎已經近在咫尺。作者:吳士賢經歷:軟體業業務經理、壽險公司業務主任、台灣理財規畫產業發展促進會副理事長專業: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RFA(退休理財規劃顧問)、人身及財產保險經紀人國家考試通過
-
2023-06-24 退休力.自在獨立
一個人的旅行/誰說熟齡不能獨旅!「大人的冒險」是挑戰也是享受
「旅行,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已成為走出既定生活、跳出舒適圈的精神標語,不只年輕人一個人出發,「50+」以上的熟齡單獨旅行逐漸成為趨勢。專家觀察,無論跟團或自由行,愈來愈多熟齡旅客獨自旅行,有人視一個人旅行為自我挑戰,有人享受一個人的自由,紛紛投入這場大人的冒險。旅遊是許多人慶祝疫情解封最直接的行動,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發言人李奇嶽表示,旅遊需求永遠都在,整體經濟結構下,熟齡屬於較富裕的族群,各國開放邊境後,仍擔綱旅遊的主力;而一個人旅行的族群輪廓相當多元,有人隻身到印度禪修,也有人喜歡找度假村住上一周放鬆。熟齡出去玩 女多於男雄獅旅遊副總經理單葑觀察,熟齡單人旅客通常是在五十歲以上、退休或半退休人士,「他們可能有更多的自由時間和經濟能力,去完成未能實現的旅行夢想。」熟齡旅客對旅行的追求,不僅是為了休閒和放鬆,更重要的是為了增加知識、體驗文化和探索世界的多樣性,另外,女性通常多於男性。在熟齡單人旅客的旅遊型態,大致分為兩類。一是高規格、高單價的出國「圓夢團」,旅遊目的地以歐洲最受歡迎。二是成長速度相當明顯的國內旅遊。單葑表示,根據雄獅旅遊統計,對照疫情之前的二○一九年,今年五十五歲以上且單人參團的旅客人數,成長了百分之五十五。早在二○一八年,雄獅旅遊就推出「大人囝仔聚樂部」系列遊程,四年來吸引近十六萬熟齡族參加。五十四歲的雅婷是醫護人員,她這幾年開始參加登山攝影,雖然在南部工作,每次「跟團」得要特地北上,但她總是早早安排好假期,一定準時出現在集合地點。單身的她喜愛戶外活動,尤其喜歡親近山林,山壯闊又靜謐,在山上看雲朵變幻,吹著山上的風,讓她心情平靜。一個人登山不易,所以雅婷把握和大家一起上山的機會,但她也不覺得需要呼朋引伴,因為即使是朋友,喜好未必相同,加上醫護人員須輪班,假期也不一定能在一起。她說,一起上山的山友本來不認識,但同行也成了朋友,「喜歡山的人都很友善」。怕異樣眼光 「誰看你呀」六十歲的大明想在盛夏時來一趟台東單人小旅行,本來擔心家人反對,沒有想到受到女兒極大的鼓勵。一開始覺得自己一個大叔單獨出門可能會遭異樣眼光,但實際走下來發現,「誰看你呀!」這次出門讓他很有收穫,發現日後自己可以和家人一同旅行,也可以自己一個人,人生大進步。單葑表示:「對熟齡單人旅客來說,旅行已經成為一種持續性的陪伴,讓生活充實、豐富;雖然是一個人的旅行,但卻不孤單。」靜宜大學退休教授、好好園館創辦人紀金山認為,即使自己一個人報名旅行團,破冰活動過後,就開始有了社會連結,不再是一個人了。對於這場大人的冒險,紀金山說,旅行有兩種意義,一是「拓邊」,理性地循序漸進,把本來的框架變大,跟團或自由行、國內外都行,只要離開熟悉的地方,框架自然會變大;二為「打破框架」,跟不熟悉的人一起走,即使是自己一人去歐洲,還是有別人一同搭機,是追求更多流動、尋找自由,做不一樣的轉換。●來測退休力:https://pse.is/3uraub不論是不是一個人,都要準備老後,好好生活。聯合報推出「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評估,來看你的退休準備夠不夠。 延伸閱讀:.一個人的旅行/出遊遇混亂!紀金山重新探索自己 「原來我還會這個」.一個人的旅行/52歲遭遇工作瓶頸+健康警訊!小娟透過打工換宿在旅途中重生.一個人的旅行/熟齡族自由行怎麼準備?專家建議做好「這幾件事」減少糾紛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2-02 醫療.感染科
今年首例境外移入瘧疾 早期症狀類似流感 嚴重可能肝腎衰竭、肺水腫
國內出現首例境外移入瘧疾個案,為一名出差來台的50多歲瑞士籍男性,入境即有頭痛、發燒等症狀,一開始懷疑為新冠肺炎,後才確診為瘧疾。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由於新冠疫情間每年也都有兩例境外移入個案,因此國境開放是否讓境外移入個案增多,還有待觀察;提醒民眾前往瘧疾流行地區前一個月,可先至旅遊醫學門診諮詢,服用預防藥物。莊人祥表示,該名50多歲瑞士籍男性,去年12月下旬至今年1月6日曾至西非象牙海岸共和國,1月9日入境台灣當天即出現頭痛症狀,隨後發燒,於1月17日才就醫。一開始懷疑是新冠肺炎,但未確診,症狀持續。1月19日二度就醫才懷疑有可能是瘧疾,檢驗血檢驗發現疑似瘧原蟲,並於20日確診感染惡性瘧 (又稱熱帶瘧)。所幸治療後個案已出院。依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2019至2023年累計14例確診,均為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地區以非洲國家為多,檢出病原體以熱帶瘧為主,其次為間日瘧。莊人祥說,2019年通報7例,2020至2022年每年都通報2例,因此接下來是否因國境開放而導致病例增多,還有待觀察。瘧疾早期症狀與流感類似 嚴重可能肝腎衰竭、肺水腫疾管署指出,瘧疾是由感染瘧原蟲的瘧蚊叮咬人類而傳染,分為間日瘧、三日瘧、惡性瘧 (又稱熱帶瘧)、卵形瘧。其中以間日瘧及惡性瘧最常見。大多數人感染後,症狀可能於7天至30天內出現,早期症狀與流感類似,主要為發燒,也可能出現頭痛、肌肉痛、關節痛、噁心、嘔吐和疲倦等症狀,如未接受適當的治療,發病數天後會出現間歇性或週期性的畏寒及顫抖、發燒及出汗等症狀,嚴重者可能導致脾腫大、黃疸、休克、肝腎衰竭、肺水腫、急性腦病變及昏迷。瘧疾症狀早期症狀:發燒、頭痛、肌肉痛、關節痛、噁心、嘔吐和疲倦等。如未治療:發病數天後出現間歇性或週期性的畏寒及顫抖、發燒及出汗等。嚴重:脾腫大、黃疸、休克、肝腎衰竭、肺水腫、急性腦病變及昏迷。此外,間日瘧跟卵形瘧可能潛伏在肝臟數星期或甚至數年後再復發,所以在治療完血液瘧原蟲之後,必須要加用primaquine服用14天做根除治療,以避免間日瘧或卵形瘧復發。莊人祥提醒,民眾前往瘧疾流行地區,請至少於出國前一個月,至國內旅遊醫學門診諮詢,並依醫師指示於出國前、出國期間及返國後持續不中斷服用瘧疾預防藥物。旅遊期間應盡量穿著淺色長袖長褲,塗抹政府機關核可的防蚊藥劑,並住在有紗門紗窗的房舍;返國後如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
-
2022-10-17 醫療.精神.身心
思覺失調是什麼?從症狀、治療到照護,10大QA告訴你
「為什麼是我?」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裡,初確診思覺失調症的應思聰哭著問姊姊,現實生活中,許多思覺失調症患者也如應思聰,因為病識感不佳,拖延就醫,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到底思覺失調是什麼樣的疾病?症狀有哪些?照顧者可以到哪裡尋求幫助?思覺失調10大常見QA【疾病篇】👉你了解思覺失調症嗎? 👉思覺失調症的症狀有哪些? 👉為什麼會罹患思覺失調症呢? 【醫療篇】👉怎麼治療思覺失調症? 👉如果不治療會發生什麼事? 👉最新的治療資源是什麼? 【照護篇】👉想重返社會,資源在哪裡? 👉面對思覺失調症,可以怎麼「伴」? 👉照顧者想喘息,可以怎麼做? 👉患者可以獨立生活嗎?「兒子平常都很定時吃藥,但最近怪怪的,藥愛吃不吃,提醒他還會發脾氣,我該怎麼做才好?」「確診到現在兩年,怕同事看見我吃藥問東問西,又擔心老闆發現,但不按時吃藥又會有症狀,讓我生活壓力好大...」「老公的病情時好時壞,照顧起來好疲憊,但也不敢不理他,有什麼資源可以幫忙我?」Q1:你了解思覺失調症嗎?思覺失調症是一種因大腦生病,造成「思考能力」與「知覺功能」失調的精神疾病。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蔡長哲表示,思覺失調症與腦內功能運作失常有關,臨床症狀顯現為:知覺、思維、情感、行為等多方面的功能性障礙,特別是與一般人的現實有著明顯的脫節,以幻聽最為常見。台灣目前約有14萬名思覺失調症患者。(>>認識更多思覺失調症)Q2:思覺失調症的症狀有哪些?思覺失調的常見症狀如下:•幻覺•幻聽•妄想•胡言亂語•言語片段•疏離人群當親友或自己出現疑似思覺失調症狀時,有什麼方式可進一步評估呢?民眾可利用「疑似精神病前期簡易自填量表」自我檢測。回答以下15個問題,只要合計有8題(含)以上回答「是」,或3題(含)以上且3題中有第1、2、15任一題答「是」者,代表可能是思覺失調症的警訊,建議盡快諮詢精神科醫師,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我的大腦生病了嗎?【1分鐘檢測是否為「思覺失調症」】1.我到人多的地方,無法應付那種壓力很大的感覺。2.我覺得我無法親近別人。3.我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勁。4.我覺得腦力不夠,想一下事情,唸一些東西,就覺得疲倦。5.當有別人在場時,我大部分時間都保持沉默。6.我有時會擔心朋友或同事對自己不忠或不值得信任。7.我儘量不吐露自己的心聲。8.如果必須在一大群人面前講話,我會覺得非常的焦慮不安。9.我做事(唸書)不能持久,一下子就想休息。10.我覺得對什麼事情,總是處理得不好。11.我不會表情生動地講話。12.我不善於社交禮儀的應對。13.當你看到別人在交談時,會懷疑他們正在談論你嗎?14.你是不是常常從別人的談話或作為上,發覺背後藏有威脅或怪罪的味道?15.會不會聽到某些音、叫聲、或叫自己名字的聲音呢?Q3:為什麼會罹患思覺失調症呢?思覺失調症發病的主因通認與腦中多巴胺(dopamine)的神經傳遞物質失調有關,源自於遺傳或體質,臨床發現,當多巴胺在大腦分泌增加時,極可能出現精神分裂相關的症狀。在面對壓力時,人體腦內的多巴胺自動會生產較多,正常人的多巴胺系統對此會進一步調節,使得多巴胺不再分泌下去,而思覺失調症的患者卻無法適度調節,使得多巴胺不斷釋出,進而引發不正常的幻覺、幻聽等官能性的異變現象。(>>看更多思覺失調資訊)Q4:怎麼治療思覺失調症?目前思覺失調症治療藥物有口服和針劑兩種,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院長、台灣成癮學會理事長、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楊斯年說,如果病人對口服藥能定時定量按醫囑服用,效用不比長效針劑差,但能配合服藥的思覺失調患者非常少,加上出院後在社區中有太多不可控的外在刺激,以致最後口服藥在患者體內的濃度會有差異,效果不佳。用藥穩定是治療的另一關鍵。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蔡長哲表示,思覺失調患者的病識感不如一般疾病,服藥順從性低,健保署的統計發現高達六成病友服藥不規律,醫界研究也顯示,一旦中斷藥物,患者復發和再度住院的機率大增,相較之下,如果使用長效針劑,可維持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有效保護腦部功能提升整體療效。因此,如果患者口服藥常常中斷或效果不佳,國際與國內治療指引皆建議考慮長效針劑。衛福部健保署署長李伯璋也表示,「長效針劑是治療思覺失調很好的武器。」衛福部心健司司長諶立中說,早期介入是治療思覺失調的關鍵,由於患者發病年齡多在青少年時,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再搭配長效針劑,可有效避免復發,讓年輕患者及早走回人生的正常軌道。而且早期介入也能提早做好對家長的衛教,包括認識疾病、連結外界資源等,有助降低家庭的負擔和焦慮。Q5:如果不治療會發生什麼事?蔡長哲表示,思覺失調症患者缺乏病識感,再加上社會的汙名化,家屬不願接受等因素,往往拖延多年才確診,而且確診後患者常不願定量定時服用口服藥物,也造成病情的復發、惡化與反覆住院。除了病識感欠佳,思覺失調症口服藥物的「肢體僵硬」、「手抖」、「動作緩慢」等副作用,或是部分藥物造成的「肥胖問題」,也常讓病友們偷偷藏藥,中斷用藥。(【病友故事】:女大生思覺失調幻聽休學 運動輔以長效針劑後重返校園)蔡長哲說,多項研究資料顯示,精神病發病到初次接受治療的時間拖得愈長,治療效果愈差,且治療到症狀緩解的時間也會拉得更長,治療後更會留下較多殘餘症狀及認知功能缺損。國外的經驗也顯示,透過積極的早期介入措施,可阻止三至四成的個案發展成精神病。Q6:最新的治療資源是什麼?衛福部已把推動長效針劑列為精神醫療照護政策的重點,健保署今年1月編列精神科長效針劑專款預算 27.64 億元,包括醫院總額 26.64 億元、西醫基層1億元,鼓勵醫師主動積極介入治療及施打長效針劑。(【獨家】:提升思覺失調治療效益 衛福部規劃長效針劑專款)長效針劑是什麼?長效針劑(Long-acting injectable, LAI)是可用於治療思覺失調症之抗精神病藥物,採肌肉注射,間隔時間可分為2週、4週或12週注射一次,患者不需每天服用藥物。長效針劑為用於治療思覺失調之抗精神病藥物,可協助提升患者服藥順從性Infogram111年上半年長效針劑各區申報藥費及申報量Infogram截至6月底,全台申報藥費只達8億800萬元。醫界認為,主因是以往申請健保給付常被加強審查與核刪,再加上基層診所使用會增加稅賦負擔,導致醫界對使用長效針劑信心不足,充滿疑慮。高雄市立凱旋醫院長周煌智認為,主要受到疫情影響,目前每個月使用量成長20%到30%,推估明年會持續增加。他說,長效針劑在臨床上確實改善了病患及家屬的生活品質,他分享曾看見一位患者苦於病情反覆發作,換成長效針劑後,患者在家中自言自語的頻率變少,到機構學習的配合度也提高,家人們對於這樣的改變相當有感。台北馬偕醫院是今年申報使用長效針劑第二名的醫療院所。方俊凱說,院方於2008年已有第一代針劑治療,加上病情穩定的患者擔心在公眾場所服藥遭人側目,也會選擇只需一到兩個月回診治療的長效針劑,所以針劑的用量一直都相當高,不過,前提是會先做到醫病共享決策,清楚告訴患者用藥的模式、副作用,雙方再一起討論用藥方針。他強調,「尊重病人的主權」要讓患者理解疾病,治療是為了自身的健康著想出發,同時,醫院在2019年推行醫病共享決策並電子化,上頭提供病患勾選在意哪些治療、擔心的副作用等量表,患者或家屬只要透過手機、平板電腦等裝置,就能帶回家慢慢閱讀及評估,回診後再由醫師解說細節,充分討論後才會展開治療。為提升思覺失調病患就醫可近性及治療有效性,衛福部正研議比照C肝給付執行計畫,研議規劃專款,不會影響到基層總額的點值。衛福部也已行文財政部,希望協調減少診所開立昂貴針劑後的稅賦負擔,藉此鼓勵基層診所為思覺失調個案開立長效針劑的誘因。Q7:想重返社會,資源在哪裡?●社區資源精神病患的治療不只在醫院,更需要長期的社區資源,支持他們回歸正常生活。衛福部2021年展開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布建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並增列6000萬元預算用於急性後期照護服務(Post-acute care, PAC),讓醫療端的專業與社區照護結合,提供病患出院後的整合及持續性服務,並舒緩病患家人與醫院的照護壓力。衛福部預計四年內在全國設置71所心衛中心,各中心編制有專職的關懷訪視員、社工、護理人員、心理師與職能療師,成為社區的「心理衛生所」,採用個案管理方式,協助每位思覺失調病患在社區就醫、就養、就學和就業。●法律資源我國現有精神衛生法、社會救助法、長照2.0⋯⋯等與精神疾病相關的國家法制。司法精神醫學會表示,民法中的「監護輔助宣告」讓家屬可代理患者處理照護安排、申請福利、協助財務管理等,減少患者發病時因無法妥善處理自身事務,而損失財產、資源,衝擊日後生活。刑法中的「監護處分」則能透過強制住院,讓患者與家屬免於擔憂醫藥費問題,獲得妥善治療。(【延伸閱讀】:【思覺失調怎麼伴4】輔助宣告助照顧者安排財務 社會對話盼能完善法律保障)●政府長照資源衛福部2020年已展開「精神病人長期照顧示範計畫」,為精神病人建構長照服務模式,由地方政府結合轄區內的長照服務資源或據點,成立10區「精神病人長期照顧服務中心」和20個「精神病人長期照顧示範服務據點」。Q8:面對思覺失調症,可以怎麼「伴」?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建議,家屬或週遭人和患者相處時,自己保持穩定平靜,不緊張、不生氣,多探索、了解對方,延緩互動時間,不急著溝通是非對錯,較能避免觸發患者極端症狀;如果發生緊急情況,找旁人一起表示協助,引導患者前往安全處所尋求醫療專業人員幫忙。「症狀其實是腦功能障礙和人生經驗交織而成。即使病人規律服用藥物,面對症狀與負面經驗惡性交織,病情仍容易復發。」胡海國疾呼,社會迫切需要營造接納不排斥病患、和諧溫暖的環境,「提升病人自我價值與自我認同,在療程中的重要性不亞於藥物治療。」康復之友聯盟理事陳仙季解釋,照顧者無法否定思覺失調患者的幻覺,對他的情緒問題也只能陪伴傾聽,重點是了解患者情緒來時,如何陪他找到正確的發洩出口,較能避免患者爆發言行暴力。(【延伸閱讀】:【思覺失調怎麼伴3】心口司推心衛中心 給思覺失調患者個管式連續照顧)Q9:照顧者想喘息,可以怎麼做?衛福部社家署推動「身心障礙者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據點」,已補助地方政府設置35處據點,以「家庭照顧者」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個案管理、支持團體、紓壓活動、專業支持服務、臨時性照顧及關懷支持服務等支持服務。>>【查查我家附近有服務據點嗎?】Q10:患者可以獨立生活嗎?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中強調,障礙者享有平等、不被歧視的社會參與,並有在社區中生活、自主的權利。「但在台灣,面對精神疾病患者,社會大眾總是先看到病,才看到人」,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秘書長滕西華說,社福界近年推動「自立生活」就是要為患者找回人的尊嚴與權利,重建生活能力與勇氣,同時減輕家庭和社會的整體負擔。自立生活的觀念在台灣剛起步,衛福部社家署推動設置的自立生活中心在北中南已各有一處,民間也陸續設立社區家園,幫助精障者自立生活。台社心今年3月成立「精神障礙者社會融合與自立生活支持中心」,由專業志工用一對一的方式,做為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夥伴,對個案empowerment(賦權),要讓他們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找回生活自主性。(>>了解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提供哪些資源)滕西華強調,每個走入自立中心的個案,都是渴望改變的人,他們勾勒的目標都不大,但自立生活的目標不在大小,而是對自己的承諾與實踐,更需要外界鼓勵與支持的力量。例如有一位女性個案,二十多年來每天只會從家裡到照護機構,其他時間都足不出戶,但她因為天天在家追韓劇而有了去韓國旅行的夢想,還想賺錢在韓國買紀念品給弟弟,於是台社心的志工陪著她一步步自立,先從踏出家門開始,接著找工作和就業,後來也學會規畫旅行,現在她已經有了穩定的工作和收入,還能自行在國內旅遊,去韓國的夢想指日可待。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桃竹苗區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資源中心主任、國立台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兼任教授呂淑貞也說,支持性就業是讓精障者回歸社區的重要關鍵。只要經過適當的訓練與協助,再通過工作能力、工作態度、人際關係與藥物副作用等評量,配合職務設計,精障者絕對可以進入職場重回社會。延伸閱讀▶【病友照護故事】弟患思覺失調症,家人考驗的開始! 照護長路築起最強後盾▶【思覺失調怎麼伴1】當你的思覺失調家人老了 照顧者有哪三包資源可準備?▶【思覺失調怎麼伴2】思覺失調藥物治療 長效針劑副作用低 降低發病住院率▶【思覺失調怎麼伴3】照顧資源:心口司推心衛中心 給思覺失調患者個管式連續照顧▶【思覺失調怎麼伴4】法律資源:輔助宣告助照顧者安排財務 社會對話盼能完善法律保障
-
2022-09-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外國旅客快篩陽通報機制出爐:同團旅客一人確診,其他人仍可照玩!
隨著國內疫情趨緩,行政院上周表示,最快將於10月13日開放國境,屆時不僅每周入境人數上調為15萬人次,入境檢疫措施也改為「0+7」,並解除旅行社的禁團令,不過若是同團的外國人確診該如何處理,也受到不少旅行業者關注。交通部觀光局今表示,來台的國際觀光客若確診,將依照現有的通報機制處理,至於同團旅客,只要快篩陰性,行程就不會受到影響。觀光局表示,外國旅客若是快篩陽性,將視同確診,屆時會比照台灣民眾的確診通報流程,由旅遊業者通報地方政府衛生單位,確診後的檢疫模式也同樣比照台人,若以現行規定「7+7」來看的話,就需住在防疫旅館或是集中檢疫所7天,若檢疫放寬,也會跟著規定走。至於同團的其他旅客,觀光局表示,同團旅客只要快篩陰性,行程就不受影響。
-
2022-09-16 醫療.精神.身心
思覺失調不可怕!掌握治療與照護重點翻轉生活
邁入中年的林女士年輕時盡心照顧家人,曾是家中備受尊敬的大姊,多年前卻因罹患思覺失調症,不斷出現狀況而成了弟妹最頭痛的大姊,所幸後來她的病情獲得控制,還進入醫院擔任檔案管理的工作,表現很不錯,讓她重回社會也重建信心,還有收入請家人吃飯聚餐,弟妹們更開心重新找回了昔日的大姊。衛福部心健司司長諶立中也是精神科醫師,林女士正是他的病人。他說,治療思覺失調症,除了藥物治療之外,患者的生活重建也很重要,若患者能重新就業,與家人的關係、在家庭的地位都會翻轉,就像林女士和弟妹重回溫暖的手足關係。同時,家人的正向回饋,也會給患者力量支持他們重新適應社會與新生活,形成一種良性循環。因此諶立中特別呼籲,期盼社會要能接納病情已獲穩定控制的患者,都要他們機會重回職場與社區。【延伸閱讀】:思覺失調症/患者就業 找回手足情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中強調,障礙者享有平等、不被歧視的社會參與,並有在社區中生活、自主的權利。「但在台灣,面對精神疾病患者,民眾總是先看到病,才看到人」,健保會委員、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秘書長滕西華說,社福界近年推動「自立生活」就是要為患者找回人的尊嚴與權利,重建生活能力與勇氣,同時減輕家庭和社會的整體負擔。自立生活的觀念在台灣剛起步,滕西華表示,衛福部社家署推動設置的自立生活中心在北中南已各有一處,民間也陸續設立社區家園,幫助精障者自立生活。社福界近年推動「自立生活」,於今年3月成立「精神障礙者社會融合與自立生活支持中心」,由專業志工用一對一的方式,做為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夥伴,對個案empowerment(賦權),要讓他們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找回生活自主性。滕西華強調,每個走入自立中心的個案,都是渴望改變的人,他們勾勒的目標都不大,但自立生活的目標不在大小,而是對自己的承諾與實踐,更需要外界鼓勵與支持的力量。【延伸閱讀】:27億長效針劑專款 助思覺失調患者例如有一位女性個案,二十多年來每天只會從家裡到照護機構,其他時間都足不出戶,但她因為天天在家追韓劇而有了去韓國旅行的夢想,還想賺錢在韓國買紀念品給弟弟,於是台社心的志工陪著她一步步自立,先從踏出家門開始,接著找工作和就業,後來也學會規畫旅行,現在她已經有了穩定的工作和收入,還能自行在國內旅遊,去韓國的夢想指日可待。她的故事也印證心健司長諶立中提及翻轉患者地位的意義。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桃竹苗區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資源中心主任、國立台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兼任教授呂淑貞也說,支持性就業是讓精障者回歸社區的重要關鍵。精障者因為長期的污名化,外界不信任他們的工作能力,再加上病友的長期自我孤立或與社會隔離,也對就業卻步,但其實只要經過適當的訓練與協助,包括職前的工作技能、社交能力與適應性重建等,再通過工作能力、工作態度、人際關係與藥物副作用等評量,配合職務設計,精障者絕對可以進入職場重回社會。【延伸閱讀】:思覺失調症/治療利器使用少 醫界提3難題
-
2022-08-18 醫療.兒科
後疫時代防流感 秋季記得打疫苗
最近兒童呼吸道感染問題多,除了新冠肺炎是首要考量,流感也開始跑出來了!在急診看到發燒的孩子,兩個鼻孔都要插著棒子,一邊做新冠快篩、另一邊做流感快篩。這讓人擔心其他病毒會重新來襲,勤洗手與戴口罩不能鬆懈外,秋後記得要接種流感疫苗。今年六月一份法國研究發現,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兒童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菌血症或是細菌性腦炎)、流感與支氣管炎(常是起因於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發生率大幅下降。法國學者推測,民眾普遍實施「非藥物介入措施」的成果。實際針對15歲以下兒童進行研究後發現,新冠肺炎流行期間,採取非藥物介入措施,可減少63%侵襲性肺炎鏈球菌、91%流感與74%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案例。孩子們少生病,應該感到開心,但最近卻擔心,因為除了流感,腸病毒與呼吸道融合病毒並沒有常規疫苗,近兩年這些病毒的感染也大幅減少,身體的免疫系統如果太久沒有接觸到特定的病原體,對這種病原體的免疫反應就會慢慢下降。一旦新冠疫情退燒、防護措施鬆綁、其他病毒捲土重來時,問題就來了。大人可能會因為沒有足夠的免疫力而被感染、產生症狀;雖然成人的症狀通常很輕微,但真正的問題在於,免疫力不足以形成「防護牆」阻隔疾病傳播。但兒童被感染,會有較高比例發生支氣管炎合併呼吸衰竭、流感重症或腸病毒重症等,一旦孩子們沒有了防護牆,他們也沒有足夠的免疫力避免感染或併發重症,如果其他病毒重新來襲,很可能一發不可收拾。所以,在後疫情時代的現在,最重要的防疫措施,還是勤洗手與戴好口罩。另外,流感疫苗也將於秋天開打,不管是符合規定的大人或是孩子,都要記得到醫院打疫苗。WHO定義的「非藥物介入措施」:•個人防護:手部衛生(勤洗手)、咳嗽禮節(咳嗽或打噴嚏時摀住口鼻)、正確地戴口罩。•環境措施:定期清潔物體表面、其他措施。•社交距離:接觸者追蹤、隔離有症狀者或接觸確診者、關閉學校或工作地域、工作場域防疫、避免群聚。•旅遊措施:遵循政府旅遊建議、出入境檢疫、限制國內旅遊、關閉邊境。
-
2022-08-06 焦點.元氣新聞
台積電好威!近45%壯世代爸爸最想收到這個父親節禮物
父親節你準備送什麼禮物呢?根據壯世代教科文協會日前針對50歲以上壯世代爸爸,發起「壯世代父親節禮物網路調查」,直接詢問廣大爸爸們今年父親節最想收到的禮物,有高達55.2%的爸爸認為「不需收到禮物」,其次為現金(46.4%)、台積電股票(44.8%),國內旅遊行程(13.6%)、國外旅遊行程(12.8%)。調查還發現,超過35%認為「收過最爛或最不喜歡」的父親節禮物是蛋糕及食品,其次為領帶、鋼筆、皮帶等。值得一提的是,對於今年最想收到禮物,有超過51%「不需特別收到禮物」,也有近半數偏好現金、股票等。壯世代教科文協會指出,本次調查發現,壯世代爸爸收過最不喜歡的父親節禮物依序為:蛋糕或食品(35.2%),領帶(26.4%)、鋼筆(19.2%)、皮帶(15.2%)、西裝(13.6%)、運動/健身器材(11.2%)、智慧型手機(9.6%)、平板電腦(9.6%)等。許多爸爸在問卷中的簡答欄提到,不愛吃或不適合甜食、使用機會太少、不夠實用、重複性高,還有人提到「不會操作」等問題。壯世代教科文協會表示,事實上,今年初發起的「壯世代感心服務網路調查」也發現,壯世代在食、衣、住、行、育、樂各面向服務需求強調「務實、舒適及彈性」,可以說與本次調查結果不謀而合,顯示出壯世代對於收禮可能更重視實用性。壯世代教科文協會指出,壯世代爸爸們多認為「生活無虞無須子女破費」且心意到了就好;而現金實用度最高,且能自由運用;股票則是可以增值、投資等等;另外,不少人提到,因為疫情很久沒出國玩,希望能和家人去旅遊等等。再一次顯示壯世代爸爸對禮物的偏好更重視務實層面,同時也重視與家人相處的時光。依2020年聯卡中心信用卡大數據平台資料發現,50歲以上壯世代,在2020年平均每卡年消費金額均達76,000元以上,遠高於其他年齡層;兆豐銀行今年分析旗下網購信用卡「e秒刷」客群消費行為,在「單筆網購」的項目上,最高的是60~69歲壯世代卡友,今年1至4月平均消費1,300元。壯世代教科文協會理事長吳春城表示,壯世代的消費力超乎大家想像,物質上可甚麼都不缺,若要送實質的禮物,可能需要更細心的觀察與準備,同時也建議旅遊業者針對壯世代的需求開發適合的行程,滿足他們對旅遊的期待。最後,對於今年父親節大餐希望怎麼吃,35.2%的爸爸想在家自煮料理;30.4%想外帶料理回家吃;17.6%偏好外送;2.4%為購買冷凍調理食品在家使用。算一算有超過八成爸爸偏好「在家吃」,僅有13.6%選擇外出到餐廳。
-
2022-06-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業者盼解除國旅3劑疫苗限制 專家曝打不打疫苗關鍵因素
為振興國內旅遊,旅行業者呼籲取消接種3劑疫苗才能參加國旅團限制,交通部已提交相關取消限制計畫。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昨說,目前傾向同意,正在草擬相關規範。國內專家表示,參加國旅團多為不特定對象仍有染疫風險,但若距離接種第2劑疫苗間隔3個月內,體內疫苗保護力還在,可以免打疫苗,但若已超過3個月,體內疫苗保護力已變差,仍建議要先接種疫苗再旅遊,或待疫情趨緩再出遊。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說,參加國旅團成員須長時間搭乘遊覽車,此為密閉空間恐增加染疫風險,因此,若接種2劑疫苗後兩個星期,體內抗體上升具有保護力,參加旅行團就不需太過擔心,可以視同打滿3劑疫苗方式,但若是接種第2劑疫苗已超過3個月,雖然疫苗可以降低染疫死亡風險,但面對傳染的保護力仍是不佳。因此,如果真的很想參加國旅團的民眾,建議等到這波疫情從高原期更加趨緩後,再外出旅遊,可是如果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BA.5疫情再起,可能又不太適合外出旅遊。施文儀說,民眾要不要打疫苗為個人意願,不可能強迫大家,如果不願意打疫苗的民眾,面對疫情就是要躲好,務必做好防護。施文儀也建議,國旅業者應在遊覽車上備妥快篩試劑及緩解發燒、咳嗽等症狀的家常藥物,當團員出現疑似新冠肺炎症狀應不要隱瞞,立即快篩,一旦確診應立即中止旅遊行程,讓確診者盡速就醫,其餘團員也應要快篩,並進行分艙分流,降低交互傳染風險。如果要更嚴密管控,應於出發前對每位團員進行快篩,確診者就不可參加,另在行程中每2天對全體團員快篩1次,讓團員旅遊更安心。施文儀說,國旅必然要開放,一方面是國人受疫情影響真的悶太久了,另一方面是國旅業者需要振興,而目前是與病毒共存階段,可以利用快篩等科學方法進行防疫,讓國人在疫情期間不用一直悶在家裡,還可以出遊欣賞風景。
-
2022-04-1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4月22日起旅行團須打3劑 例外對象、退費規定曝光
本土疫情延燒,國內今新增1209例本土個案,是首度單日本土個案破千例,指揮中心表示,過去曾要求第一、二、三、七類對象及24類場所人員,4月22日起要完成3劑疫苗接種,其餘八大場所等4月起施行。如果無法保持社交距離,可能長時間接觸的活動,如遶境、參加進香團、旅行團等,會跟不特定人士相處時間長,很難維持社交距離,住在不同地方,以及區分跟交通工具飲食等等,希望能夠打滿第3劑。不過由於目前國內第三劑施打率僅五成左右,其中長者未接種第三劑的比例更是偏高,但指揮中心規定4月22日起,得要完成三劑疫苗接種,才可以參加進香團、旅行團,恐又再度衝擊旅行社的買氣。對此,品保協會發言人李奇嶽表示,指揮中心今日宣布的規範,經詢指揮中心窗口,有兩個要件,一是須符合該年齡層可打疫苗之劑數到第三劑者,亦即12歲以下還不能打疫苗,12至18歲只能打二劑,即不要求。此外,第二個要件則是不特定對象組成之旅遊團,若同團要是屬於不特定對象均可報名參團的才算今日公布規範對象。換句話說,畢旅團不算,親友團不算,公司企業民團等屬本來就是認識的團體也不算。李奇嶽表示,若旅客因為未施打滿三劑而導致不能出團,需要退費,因屬不可歸責旅客及旅行業雙方,旅行業應依國內旅遊定型化契約應記載事項第14點(國內旅遊定型化契約第13條)規定,扣除必要或已產生費用,餘款要退還旅客,但不是無條件退款。
-
2022-04-02 醫聲.院長講堂
院長講堂/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院長陳冠仰定位社區醫院 重視居家醫護,望病患把醫師當朋友
「公立醫院很重視地方服務,不追求與醫學中心一樣的量能,但盼讓陽明院區成為深入民眾心中的社區醫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院長陳冠仰於今年元旦接任院長後,大刀闊斧進行一連串改革,改善醫院硬軟體設施及廣徵人才進駐,院外加強「社區醫院」定位,與周邊鄰近醫院互助合作,共享醫療資源,提供民眾更完善服務。希望病患勇於發問陳冠仰是國內消化內科權威醫師,面對病患,他常說「把醫師當朋友,多問多說才不會對自己症狀茫然。」因為發現很多病患知道要吃什麼藥、開什麼刀,卻不知道自己病況、為何要做此療程?他希望病患能勇於發問,大多數醫師都有同理心,很願意跟病患溝通。陳冠仰說,醫病之間應建立良好溝通的互信關係,讓病患能清楚知道生病的原因,選擇的治療方式、產生的副作用,病患才不會對疾病一無所知,也會對治療更有信心,醫護人員只要願意花時間說明,未來比較不會有醫療糾紛。拜訪里長了解需求「陽明院區定位為社區醫院,地方服務要好,企業識別也要更好。」陳冠仰接任院長後一個月內,就陸續拜訪士林和北投地區的區長、各里長及醫院,如此才能了解民眾真正的想法及需求。陳冠仰說,陽明山上很多長者需要照護,但下山交通不便,有些長者連走出家門、下樓梯都有問題,就算有家人幫忙到院拿藥,但長期下來醫師不清楚病患情況,非長久之計,因此他很重視「居家醫護」,派員檢視病患吃藥反應、安排抽血,也從里長那裡了解民眾對醫院的想法,藉此改善。尋求醫院互助合作陽明院區受到周遭大醫院的影響,發展上會有限制,陳冠仰上任後,隨即拜訪各家醫院並提出合作方案,像台北榮總做核磁共振的病患很多,但須等待二至三個月,若轉介到陽明院區十天內就可以進行,陽明醫院還可協助北榮從事居家醫療服務;新光醫院急診室病患太多,也會轉介到陽明院區。陳冠仰說,陽明院區骨科、眼科病患很多,但消化內科、腎臟科醫師較缺乏,流失不少病患,因此他積極招募醫師,藉此擴充醫療量能。陳冠仰養生祕訣:打高球紓壓 旅遊感受慢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院長陳冠仰強調,他沒有特別的養生習慣,儘管工作忙碌,在沒有出任院長時,他常透過看書、看電影、走路、打高爾夫球等方式來紓解壓力及情緒。他也喜歡透過國內外旅遊,感受「慢活」的生活。陳冠仰表示,因平時工作忙碌、運動量不大,他會自我要求「吃東西不過量」,才不易變胖,每日早上太太會幫他準備紅棗、枸杞、人參片泡的養生茶;在擔任院長前,他每周會固定去打兩次高爾夫球,對他來說,高爾夫球不僅是運動,也是一種紓壓方式。「我的個性比較樂觀,很多不愉快的事情,睡個覺就會忘記了,每天都是嶄新的一天。」陳冠仰說,閒暇之餘,他除了看電影之外,還會看管理或商業類書籍。尤其擔任院長後,管理方式及概念更要與時俱進,「待人要帶心」,所以該獎勵時不要小氣,要多鼓勵同仁,才能提振士氣,但若遇到違規或不願意配合政策者,就要給予懲處。「身為醫師,無時無刻都會想到是否有人需要幫助,很難真正靜下來休息。」陳冠仰常會安排國內外旅行,旅行能讓他深入沉浸其中,靜靜享受「慢活」的步調。陳冠仰說,疫情發生後,過去一年從未休假過,現在疫情逐漸穩定,希望可以抽空安排國內旅遊休息一下。陳冠仰小檔案●專長:消化內科;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治療;膽道結石、胰臟內視鏡治療;胃癌、大腸息肉、大腸癌檢查及治療、肝癌無線電射頻治療(RFA)、酒精注射治療●現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院長●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經歷:北市聯醫仁愛院區超音波室主任、消化內科主任、中興院區醫務長、仁愛院區醫務長給病人的一句話●把醫師當朋友、清楚了解自身病情。
-
2022-03-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自助餐群聚+5 擴及旅遊團
指揮中心昨天公布國內新增八名本土病例,有三例為桃園米迪幼兒園相關個案,五例為高雄自助餐女員工家庭群聚擴大,更出現旅遊團染疫。指揮中心莊人祥表示,旅遊團仍須進一步釐清感染源頭,預估傳播鏈已經傳染二至三波。專家呼籲,國內旅遊有跨縣市移動風險,呼籲長者應自主快篩及施打三劑疫苗再出團。日前高雄一名自助餐店員確診,昨發現其父母、姊姊共三位家人確診,且父母參加旅行團中,又有兩位同車成員染疫,分屬台南及新北,全案累計六人確診。莊人祥表示,旅行團同車共卅六人,於二月廿日至廿二日出遊,有四人篩檢陽性,餘卅二人陰性,「研判四人在旅途中有共同暴露的感染源,須進一步釐清。」莊人祥指出,自助餐店員的母親(案二○八六一)於二月廿四日有症狀,疑最早發病,但仍須進行血清抗體調查釐清,不排除有更早的感染源,預估傳播鏈已傳染二至三波,包含個案傳染給旅行團、團員相互感染、團員返家後傳染給家人等。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表示,許多退休長輩族群參加國內旅遊團,而且三月七日邊境將鬆綁,為避免跨縣市與長者風險提升,出團前應盡快加強長者疫苗施打、自主快篩。何美鄉建議,長輩旅行團欲降低重症風險,最好打過三劑再出團,或旅行團可以開辦「快篩陰性出團」、「打過三劑出團」等安心旅遊方案。莊人祥表示,旅行團確診四名成員皆為六十歲以上,有兩人打過二劑疫苗,兩人打過三劑疫苗,屬無症狀及輕症。他表示,指揮中心呼籲長者盡快接種疫苗,但成員出團前是否一律自主快篩才放行?目前社區感染尚未廣泛流行,僅呼籲有症狀不應出團,回家後有相關症狀應就醫或快篩。
-
2022-03-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跨縣市旅遊團確診再逢邊境解封 專家呼籲做三點才出團
高雄自助餐個案延伸旅行團個案,全案累計6人確診。研判第一波傳染給旅行團成員,第二波傳染給同車人員,第三波則透過成員返家後傳染給家人。專家表示,國內旅遊夯,許多退休長輩族群出團,加上3月7日開放邊境,應盡快加強長者的疫苗施打、自主快篩、呼籲跨縣市盡快盤點量能因應。為避免旅行團跨縣市感染,加上團員多為年長者,是否規定旅行團出發跟回來一律自主快篩,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社區感染非屬於廣泛流行情況,僅呼籲有症狀不應出團,回來後有相關症狀則應就醫或快篩。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則表示,最根本仍然是要呼籲長者打滿三劑疫苗,尤其這次確診的60歲、70歲長者都有打過二至三劑疫苗,且為無症狀、輕症等,就能降低重症風險,最好打過三劑再出團,或鼓勵旅行團可以開辦「快篩陰性出團」、「打過三劑出團」等安心旅遊方案,雖然無法完全預防感染,但風險會大大降低。除國內旅遊有跨縣市風險外,3月7日境外邊境開放時間將近,各縣市也要加緊腳步盤點醫療及檢疫量能,尤其輕症、無症狀、健康無慢性病或施打過疫苗長者,也無須強制隔離10日或在院治療多日,可以縮短至5日、3日不等,要醫院隨時有病床能因應收治Omicron暴增型的染疫個案,全面圍堵成為下一個香港。
-
2022-03-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高雄疫情升溫? 旅行團疑已傳三波 籲返家有症狀應快篩
高雄自助餐店員確診個案,延伸旅行團增4人確診,確診個案分布高雄、台南、新北等縣市,包含60歲、70歲長者染疫。莊人祥表示,不排除有其他更早確診感染源,後續要持續進行血清抗體檢驗,該傳播鏈至少有二至三波感染可能。莊人祥表示,目前旅行團成員中36人中有4人確診,其中2人為高雄自助餐店家人,皆打過二劑AZ疫苗苗;2人為其他團員,屬於60歲以上族群,皆在一月中旬皆完成第三劑疫苗,確診個案已至醫院治療為輕症及無症狀。已知該旅遊團曾在2月20日在2月22日出團,自助餐店家人案20861參與旅遊團後,在2月24日發病,時間較其它個案早,另1人發病日為2月28日,其餘2成員屬無症狀個案,推測4位成員在旅遊期間有共同暴露的感染源。莊人祥表示,研判國內在1至2月社區有短暫的本土疫情爆發,少數個案沒有被監測出來,同車人員即便採檢陰性,還會進一步進行血清抗體檢測,除了看是否有更早感染源頭,目前傳播鏈待釐清。高雄自助餐個案延伸旅行團個案,全案累計5人確診。若找到可能感染源頭,第一波可能傳染給旅行團成員,第二波從單一成員傳染給同車人員,第三波則透過成員返家後傳染給家人。如自助餐店源返家後,一家四口又跟兩友人曾在二二八連假出遊,僅兩名友人陰性,其抗體檢測也仍待釐清。對於國內旅遊團多為年長者出團,是否規定旅行團出發跟回來一律自主快篩,莊人祥表示,目前社區感染非屬於廣泛流行情況,僅呼籲有症狀不應出團,回來後有相關症狀則應就醫或快篩。
-
2022-03-0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3月7日鬆綁「商務泡泡」免隔離 一般客檢疫縮短5天吸引力大
國內自3月7日將開放邊境鬆綁,包含商務客可入境、檢疫期縮短至10天,旅遊業更盼三月至五月能開放觀光旅遊。陳時中表示,業者的心聲聽到了,在疫情可控的狀況下不排除可能性。未來鬆綁後有需要也可進行「商務泡泡」免檢疫,至於一般商務客或民眾要從10日檢疫縮短至5天,風險會增大,需要非常審慎評估。陳時中表示,目前檢疫縮短至10天後須觀察,若降到7天就開始有風險,疫調匡列會比較辛苦,將來降到5天對於一般商務客和民眾吸引力大,但會有很大的風險,需要更審慎評估。昨日也宣布針對長短航班機組員,若施打三劑疫苗滿14天,可以縮短為「5+5」等檢疫方案,加上週期性採檢措施,但放鬆之後,仍需要經濟部評估有必要性的投資整體商務重要,可以用商務泡泡辦理,無須檢疫。對此國內旅遊業者也期望爭取三、五月開放國外旅遊,陳時中表示,疫情和開放要看疫情規模和環境來訂。「但疫情不會聽我們的命令,要看控制的程度,但相關業者的心聲我們聽到了這是他們的期待疫情可控制住也不排除此可能性台大醫院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目前要鬆綁應視疫苗覆蓋率提高,加上抗病毒藥物達到一百萬人份才行。陳時中說,短時間都不會有一百萬份的數目,因亞洲各國疫情很嚴重,供應商會是嚴重度提供相關藥物,目前會向既有廠商爭取安排,若有疫情希望緊急提供,也會關注其他發展藥物。
-
2022-02-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向旅遊業抱歉 陳時中:遊客今年沒來明年會來
指揮中心今天宣布原訂於2月14日截止的春節檢疫專案,延長至2月28日。但這是否意味著之後入境者會常態化縮短檢疫天數?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近期社會賢達有很多意見,國外也有很多國家縮短隔離天數或解封,包括丹麥、英國、美國等,將觀察國外實行政策的成效,擬定最適合台灣的方案。而針對邊境開放預估的啟動時間以及是否針對商務客優先,陳時中表示,「最早就是228以後」,深切了解民眾對於開放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怎樣做最好規畫,指揮中心會持續跟專家討論,「要做出台灣模式,安心、兼顧經濟、兼顧疫情,選一條自己的路做到最好」。對於是否逐步開放國外旅遊,避免觀光業繼續苦撐。陳時中說,確實知道業者壓力很大,但還沒思考到旅遊部分。整體而言,仍會先從商務開放,「旅遊大家也多忍忍」。他進一步表示,發展國內旅遊總是聊勝於無,認識台灣多一點也是好事情。「讓商務優先,因為商務客如果沒有來,可能這筆生意就沒了,生意沒了不是只有今年,可能明年、後年都很難爭取回來;遊客今年沒來,明年更可能會來,比較不會跑走」。台灣貿易立國,旅遊業就先抱歉,一起努力盡快解封再說。至於2月28日後是否可能降級,陳時中表示,這次二級警戒延長至2月28日,就是希望多觀察,畢竟到目前為止,台灣在過年期間疫情沒有突然爆發,不過韓國從年前不到一萬例,到現在三萬八千例,病例成長很快,因此不得不小心觀察,有轉變會再對外說明。針對專家認為年後兩周才是關鍵,陳時中也表示,過去兩周都守住了,會繼續努力把成果保持下來。Omicron傳播快、潛伏期短,雖然快速傳染是其威力所在,但也可快速偵測圍堵。而因應開工,許多企業要求員工快篩陰性後才可上班。陳時中表示,去年底就鼓勵企業自主快篩,Omicron傳播快速,自主檢查對及早發現疫情有幫助。目前快篩偽陽性比例已經很低,自主快篩不會耗費太多醫療量能,驗出陽性就PCR複驗,經過濾後效率更快;較為擔心的是快篩偽陰性,這幾天看到有些公司自己做家用快篩,有人幫忙看做法是否正確,若操作正確,準確性好很多。陳時中也稱讚台中市長盧秀燕,在新聞上示範如何正確操作快篩可避免偽陰性,「防疫由個人做起、防疫人人有則,對防堵快速傳播的Omicon很有幫助」。
-
2021-11-10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春節返鄉搶房百樣情 有人訂不到、有1家4口得花10萬
針對春節返鄉防疫旅館問題,立委賴惠員指出,一位民眾預計明年1月6日返國,因搶不到防疫旅館,請賴惠員協助訂房。賴惠員好不容易搶到2間台南市防疫旅館,沒想到短短10分鐘,一間4000元的房間立刻被訂走,剩下一間1萬2000多元的房間。「一家四口回家團圓代價很高,一間房1萬2000元,一家四口要花10萬塊」。賴惠員評估,防疫旅館需求約5萬間,呼籲應徵調國營事業轄下訓練中心加入春節專案防疫旅館行列,像是國營事業台糖、台水、中油等,是否可透過經濟部評估納入,讓價錢更平價?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當中徵收集中檢疫所時,都有盤點相關國營事業,徵用到「最大量」,這2天又盤點增加1000家。集中檢疫所去年開設1500間,今年希望開設3600間,也可率相關代價,包括讓同住家人住在一起,14天集中檢疫縮短為10天集中檢疫,費用也都有些幫助。他表示,若租到四人房可住四人,小孩未滿12歲需照顧也可同住。陳時中表示,防疫旅館原本2萬6800間,增加1000間變為3萬1000多間,再加上集中檢疫所3600間,可以達到3萬4000、3萬5000間。若先前14天只能做一輪,現在改為「10+4」,希望在明年1月10日前可以增加為兩輪,增加房間供應。但他說,目前量能沒有到5萬間。賴惠員說,許多民眾訂不到房不敢返台,是否有變通配套?像是比照鄰近國家縮短時間,改提供2次核酸檢驗?陳時中說,關於防疫措施仍積極檢討各樣可能性,但無法完全滿足,整體目標將近2年時間,讓國人達成返鄉願望,以此作為政策目標,但無法把握讓所有人都可以,是往極大化來走。立委蔣萬安說,許多民眾無法回國,是因為訂不到防疫旅館,在憲法上恐涉及遷徙自由,如果說是因未完整接種疫苗、或從高風險國家返台,這樣區分還比較合理,但今天卻因「訂不到房」回不了國,恐成不合理差別。呼籲指揮中心應協調交通部觀光局,協調更多防疫旅館出來,讓民眾可以訂到房、符合檢疫規定,不會有些人可以、有些卻不行。陳時中表示,如果假定1月7日返台,原本14天的話,要訂到1月22日,等於旅館到1月23日才能收新一批客人。如果改為「10+4」,1月7日入住的旅客住到1月18日,旅館1月19日起就可以收新旅客並住10天,對業者來說可多一輪。不過,如果是1月16日入住者,原本要住到1月30日,後來改成住1月27日,差異可能不大,增加效益仍有限。陳時中表示,整體檢疫來說,14天仍維持不動,但當中分層管理,不管PCR或疫苗施打,會來彈性調整集中檢疫強度。交通部很努力增加了4000間防疫旅館,也希望提高補助方式增加業者意願,但下階段是國內旅遊高需求期,可能對防疫旅館誘因不足,會就疫苗接種縮短集中檢疫可能性持續努力。
-
2021-10-10 新聞.長期照護
業者籲政府:無障礙接送 應產業化
高齡社會來臨,長照交通服務需求增加,衛福部長照司放寬長照二點零交通接送服務條件,輕度失能者也可申請,每年將增加七至八萬人受惠。衛福部長照司指出,輕度失能者納入給付後,有意願投入者,政府也提供獎勵措施,包括每月營運補助等。民眾需要更細緻服務士林靈糧堂社會福利協會服務處長李梅英表示,輕度失能者可能因膝關節退化等因素,走路無法超過五百公尺,出門活動或購物有困難,樂見政府放寬補助對象。多扶接送執行長許佐夫則說,民眾需要更細緻服務,呼籲政府將無障礙接送服務產業化。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周道君表示,長照需求等級由輕至重分為八級,除偏鄉外,目前第四級以上中重度失能者才能獲得交通服務給付。未來新制上路,不分偏鄉或都市,二、三級輕度失能者也納入給付範圍。應改變社福補助觀念許佐夫表示,不是所有的老弱殘都窮,面對銀髮海嘯,政府不宜以「救濟弱勢」的社福補助觀念看待,應提升服務,以「產業化」角度設計,鼓勵更多業者推出符合民眾需求的服務,讓老人、家屬願意消費。盼吸引更多業者投入許佐夫認為,長照二點零放寬交通補助對象,或許能讓無障礙交通接送服務「良性競爭」,吸引更多業者投入,若能帶動全面無障礙交通服務,除了減少國內旅遊的障礙外,未來解封後,因台灣防疫績效好,更能成為國際旅客首選旅遊國家。許佐夫也提醒,從事無障礙接送服務的職業駕駛需經特定訓練,如面對脊髓損傷、漸凍人與一般長者,接受服務時都有不同的注意事項。
-
2021-09-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交通部再鬆綁防疫措施 台高鐵付費區內可飲食
因應國內疫情趨緩,民眾逐步開始回復日常生活,為對應民眾生活需求,交通部配合行政院及指揮中心指示,滾動檢討相關防疫管理措施,在經行政院同意確認及指揮中心於2021年9月27日宣布,交部再鬆綁下列措施,並自即日起實施。交通部表示,一、考量現行台鐵及高鐵車站內非付費區已開放飲食,且為利乘車民眾於搭車前可於候車區用餐,故在維持基本防疫條件下,鬆綁台鐵及高鐵車站付費區(不含列車內)於維持適當社交距離下可開放飲食。二、由於現行作為交通車使用之遊覽車已可按核定座位數乘坐,且為配合提振國內旅遊及降低民眾出遊負擔,故在車內禁止飲食及全程配戴口罩、全面量體溫,以及落實清潔消毒等措施下,鬆綁遊覽車承載人數上限,讓遊覽車可依其核定座位數乘坐。由於在國人高度配合執行相關防疫措施及在各防疫工作人員辛苦執行勤務下,國內疫情持續趨緩穩定,為提振國內經濟及滿足民生需求,並迎接即將到來的國慶連假,交通部持續配合指揮中心檢討鬆綁相關防疫管理措施,但考量疫情仍在持續,交通部再次呼籲國人,無論在假期或在日常生活,請務必依指揮中心指示做好各項防疫措施,讓我們共同朝向警戒再降級之目標前進。
-
2021-09-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再鬆綁!雙鐵車站付費區開放飲食 遊覽車不限制座位上限
因應國內疫情趨緩,民眾逐步開始回復日常生活。交通部今天說,配合行政院及指揮中心指示,滾動檢討相關防疫管理措施,在經行政院同意確認及指揮中心27日宣布,即起實施鬆綁措施,包含雙鐵車站付費區(不含列車內)於維持適當社交距離下可開放飲食,並取消遊覽車座位限制。交通部說,考量現行台鐵及高鐵車站內非付費區已開放飲食,且為利乘車民眾於搭車前可於候車區用餐,故在維持基本防疫條件下,鬆綁台鐵及高鐵車站付費區(不含列車內)於維持適當社交距離下可開放飲食。另外,交通部說,由於現行作為交通車使用之遊覽車已可按核定座位數乘坐,且為配合提振國內旅遊及降低民眾出遊負擔,故在車內禁止飲食及全程配戴口罩、全面量體溫,以及落實清潔消毒等措施下,鬆綁遊覽車承載人數上限,讓遊覽車可依其核定座位數乘坐。交通部說,由於在國人高度配合執行相關防疫措施及在各防疫工作人員辛苦執行勤務下,國內疫情持續趨緩穩定,為提振國內經濟及滿足民生需求,並迎接即將到來國慶連假,交通部持續配合指揮中心檢討鬆綁相關防疫管理措施,惟考量疫情仍在持續,再次呼籲國人,無論在假期或在日常生活,請務必依指揮中心指示做好各項防疫措施,讓我們共同朝向警戒再降級目標前進。
-
2021-09-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完整接種疫苗才可入美 旅遊業者籲:儘速加入疫苗護照
華盛頓郵報報導,白宮新冠疫情協調官齊安茲(Jeff Zients)20日宣布,美國將自11月初開始,要求入境美國的外國旅客提供接種證明、病毒檢測陰性證明和接觸者追蹤相關訊息,這三種措施將一體適用全球旅客。對疫苗接種率高的地區,形同美國放寬限制,不過對接種率仍低的地區來說,則是形同收緊限制。對此,優質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李奇嶽說,美國很早就釋放出這項訊息,所以旅遊業者才會要求政府趕快加入國際疫苗護照的系統,因為這是世界各國的趨勢,且台灣的疫苗都要通過認證,否則未來打高端疫苗的民眾就可能遇到這種問題。李奇嶽也說,之前觀光業者本來要向政院陳情,其中一點訴求就是加入國際疫苗護照,台灣觀光業才有生機,業界也從今年初就和衛福部一再反映類似訴求,不過衛福部永遠都是標準答案「台灣疫苗施打率還不普及,一切言之過早」,不過疫苗相關議題應該要超前部署,呼籲政府盡快加入國際疫苗護照系統。雄獅集團品牌策略總經理游國珍則說,早在兩個月前,白宮就傳出有類似的規畫,如今終究還是實施了,這也證明了一件事,當各國疫苗施打覆蓋率達一定程度,就會要求入境旅客也要有類似疫苗護照的概念,美國可能是第一個強制性規定的國家,但相信不會是最後一個,有沒有其他國家跟進還要再觀察。不過游國珍也說,旅遊這件事情要雙邊開放才叫旅遊,不過目前國境仍嚴管,所以美國這項措施對國內旅遊業者影響不大,況且美國疫苗旅遊大概6、7月是高峰期,但隨著國內疫情緩和、疫苗逐漸到貨,目前到美國疫苗旅遊已降溫。游國珍表示,在疫情無法清零的情況下,各國都在學習和疫苗共存,完整施打疫苗,把新冠疫苗流感化,未來各國後台對於疫苗護照的認證機制可能會逐漸成形,這是值得觀察的。隨著美國「完整施打兩劑才能入境」的政策上路後,如今疫苗旅遊僅剩帛琉。對此,游國珍表示,由於國內疫情控制得宜,再加上台灣疫苗施打率逐漸提升,帛琉疫苗泡泡這塊市場起伏不定。鳳凰旅遊總經理卞傑民則說,疫苗旅遊本來就是一個過渡性產品,由於國內供應量已逐漸上軌道,到國外施打疫苗確實比較降溫。以帛琉為例,8、9月一開團幾乎很快就滿團,但如今看來,9月底開始可能要有些促銷、宣傳,才有辦法充人數,買況不像之前這麼激烈,不過預估到10月都還有一定的市場量。
-
2021-07-29 養生.聰明飲食
代表日本庶民美食的拉麵是什麼?3要素不可或缺
「拉麵」是什麼?儘管拉麵的種類就像拉麵師傅一樣多,不過一碗拉麵最不可或缺的要素就是麵條、高湯與調味醬汁。.麵條:由麵粉、鹽巴、水以及小蘇打粉混合水(鹼水)而成──鹼水是拉麵麵條成色略黃、質地滑溜,而且帶有特殊氣味又能增添嚼勁的關鍵。大致而言,越是往日本西南部走,拉麵中的鹼水比例就越少,而高鹼水比重的拉麵(水中含有百分之三十至四十的小蘇打粉或碳酸氫鹽)通常比較可能會出現在日本的東部與北部。日本九州的博多拉麵與沖繩群島上的沖繩麵就不含鹼水,而東京與札幌拉麵中的鹼水含量就明顯高了許多。.湯汁:是以小火熬煮肉類、海鮮與蔬菜而成的湯,其中肉類多半來自雞肉或豬肉(尤其是豬腳、豬背肉、豬肋骨、豬蹄,有時候也會採用豬頭)。傳統東京拉麵店會捨棄豬肉,只使用雞肉熬煮湯汁,而九州拉麵店則會使用豬肉與豬骨來熬製湯汁。海鮮湯汁中含有貝類、魚乾(通常是沙丁魚或鰹魚)以及昆布。蔬菜湯汁的標準用料則是洋蔥、青蔥、薑與蒜頭,不過近來也有些店會採用日本南瓜與馬鈴薯,像是東京大井町站附近的「Ajito」,這間店甚至還在蔬菜濃湯中添加了蘋果。.調味醬汁:通常有三種選擇──鹽味、味噌或醬油──這些可以增添湯底的風味。雖然有些拉麵店拒絕使用任何調味醬汁,例如東京表參道區的「Ramen Zero Plus」,不過幾乎每位拉麵師傅都會擁有獨家研發的調味醬汁,而且醬汁的祕方就像自家湯頭的祕方一樣,絕不外傳。獨立經營的拉麵店就像其他多數小型餐飲同業一樣,也進入了掙扎求生的階段。日本有超過八萬家餐廳供應拉麵,其中約有三萬五千家專營拉麵生意。每個地區都有其專屬特色的湯頭、麵條與佐料,而且總是有新的材料組合不斷推陳出新。業界亦有拉麵店協會從中進行遊說與協調,而上百萬名拉麵店的員工都得仰賴當地居民光顧為生。拉麵店的時薪標準通常在八百到一千日圓之間,而一碗拉麵的平均售價,在一九九○年的東京為四百五十日圓,到了二○一一年則為五百九十日圓。拉麵的歷史如今,我們與歷史之間的連結不再,拉麵就成了為日本傳統魅力再發聲的工具。――媒體人暨拉麵專家,速水健朗拉麵的價格雖然不算特別便宜,但通常會在人們可以負擔的範圍之內。它在日本戰後時期的重要地位大概可與美國餐飲業中的披薩相比擬。 不論走到日本哪個地方,想找一碗拉麵來吃並非難事。正如同其他深受日本人喜愛的食物一樣,拉麵本來也是一道來自異國的料理,後來才演變成為日本道地的美食。(長崎蛋糕是源自葡萄牙的卡斯提拉磅蛋糕,咖哩飯源自英屬印度,而肉醬義大利麵則是由美國人傳進日本的義大利美食。)儘管拉麵發展史得要溯源自中國,不過這道在日本發揚光大的湯麵料理,不論其普及與受歡迎的程度,甚至成為日本人或非日本人心中象徵日本的料理,如今都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最早的時候,拉麵在日本是一道便宜、美味又能填飽肚子的中國料理。儘管拉麵的確切起源已不可考,不過拉麵的確是在一八八○年代由中國廣東一帶的移民引進日本。當時這些人主要在繁忙的橫濱港口地區當餐廳廚子,並烹煮食物供應給外國人。那時候,中國廚子主要是為了來自同鄉的工人與留學生才會端出這道湯麵料理。到了一九一○年代後,聘雇中國廚子的日本餐廳才將這道料理轉變成為美味的平日料理,而所使用的材料也與原來的中國版本有所不同,添加了像是燉豬肉、醬油與筍乾這些不同的材料。於是,不論是在地的勞工、學生或是軍人,便在此時成為這道湯麵料理的固定主顧。拉麵本身就很複雜,而談到拉麵發展史更是各說各話。這道料理在日本最常見的名稱就是「拉麵」,不過也有人以「支那麵」或「中華麵」稱之,而這兩種麵名的由來分別要回溯到一九一○與四○年代。「支那」這個名稱與日本帝國時期的用語有關,其中交雜著日本現代帝國主義(一八九五至一九四五年)期間殖民侵略與奪取疆土的歷史背景。一直到日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敗給同盟國之後,「支那」這個用語才在中國政府的抗議之下不再被日本政府與主流媒體使用。然而,比起「中國」這樣帶有「中原」含意的中國中心主義用語,日本民族主義分子仍偏好使用「支那」。因此,儘管「中華麵」在戰後成為這道料理的主要名稱,其與「拉麵」一詞的交互使用也不會激起任何衝突感,但是「支那麵」仍然滿載著過去的回憶(並伴隨著政治理念上的衝突)。由此可知,僅僅是一道料理的名稱,其中亦包含了這麼多的省略、修改與糾紛,拉麵的名稱更迭,在在為日本近代史的活絡添加了幾分鮮明氣息。拉麵在日本不同地區的演變不同。在一九二○年代及三○年代快速發展的城市之中,拉麵成了現代都會生活型態興起的指標。無論是首都東京、北至札幌這樣的區域中心,還是西南福岡市的博多區,中式湯麵早已普及。這道便宜、快速並含有鹽、動物脂肪與加工製造麵粉,而且又能填飽肚子的料理,完全符合現代工業生活的結構所需,因為舊有的生活型態,諸如工作、飲食與娛樂早已被取代――正當日本於十九世紀末期與二十世紀初期工業化並且更加都會化的同時,中華料理屋與電影院逐漸取代原本城市風光中的蕎麥麵攤與源自江戶時代的傳統落語表演。如此一來,在社會經濟與政治快速變遷的時期,拉麵的製造與消費就成了構成日本現代都會勞工生活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拉麵的普及程度在一九二○年代及三○年代亦隨著日本都會工作人口的擴張而持續增長。然而,日本民眾享用拉麵的樂趣卻在四○年代隨著戰爭而來的物資短缺問題而消失――先是一九三七年間的中國抗日戰爭,接著是一九四一年爆發的太平洋戰爭。當戰事於一九四五年八月止戈散馬之後,別說是拉麵無從取得,所有糧食都在連年轟炸、運輸封鎖與作物歉收的情況下出現短缺,也因此開啟了長達兩年的饑荒。不過到了一九四七年美軍緊急進口小麥輸入日本之後,拉麵的生產與消費便開始大規模復甦。從美國(以及加拿大與澳洲)進口小麥的政策到了一九五二年同盟國結束占領日本之後仍然延續著,而這也為日本及其他在冷戰期間與美軍同盟的東亞國家的飲食習慣帶來了決定性的改變。拉麵文化在一九六○年代隨著營建業與重工業擴張而持續在日本全國蔓延開來,後來在八○年代因為受到領導潮流的年輕族群喜愛,並且隨著大眾媒體的曝光而受到全國矚目。各地的知名店家也自行轉型為國內旅遊景點,而為了因應那些想要一探究竟並討論拉麵湯頭優缺點的讀者需求,不計其數的電視專題、雜誌與旅遊指南也競相報導最新、最棒的調配祕方。此外,一九九四年開幕的新橫濱拉麵博物館以及相關宣傳活動,更是為拉麵成為日本國民料理打下基礎。拉麵於一九九○年代開始出口全球之後,也漸漸鞏固其在海外代表日本的地位。日本國內針對拉麵的討論則是聚焦於地區性選材、技術與專有名詞的差異,許多明星大廚及其各自的實境節目也在此時出現。在這段期間,拉麵漸漸成為日本人日常生活的象徵,也因此象徵了日本這個國家。※ 本文摘自《日本的滋味:異國勞工食品、國民料理、全球文化符碼,一部日本戰後拉麵史》。《日本的滋味:異國勞工食品、國民料理、全球文化符碼,一部日本戰後拉麵史》作者:喬治.索爾特譯者:李昕彥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21/05/26《日本的滋味:異國勞工食品、國民料理、全球文化符碼,一部日本戰後拉麵史》書封。圖/八旗文化提供
-
2021-07-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微解封/可「上山」禁「下海」 不准「鬥牛」
三級警戒延長至七月廿六日,但七月十三日起,部分行業及場所「微解封」,指揮中心昨天與六部會公布鬆綁規定,但規範五花八門,標準不一,例如民眾可「上山」卻無法「下海」;戶外運動場所開放,但禁止「三對三鬥牛」。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表示,初步公布鬆綁措施,一定會有尚未設想到的部分,會持續跟主管機關反映,滾動式檢討。指揮中心昨天公布鬆綁細節,但部分標準讓人疑惑。例如戶外運動場所開放,對愛好運動人士是好消息,但指揮中心宣布,禁止「三對三鬥牛」。陳時中表示,室內外運動要避免肢體碰觸,禁止團體競賽,像三對三鬥牛,有五六人同時追逐球,目前仍禁止。許多民眾期盼國內旅遊解封,鬆綁條件祭出「含領隊導遊、司機等人一團最多十人」,但三級警戒應避免室內五人聚會,同團旅遊難免一起食、宿、購、行,指揮中心卻表示並未違反家庭及室內聚會限五人的規定。另外,民眾可「上山」卻無法「下海」,林務局宣布開放自然步道、國家森林遊樂區、平地森林園區、林業文化園區與植物園等戶外場域,但墾丁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及所有的海邊沙灘卻禁止從事水域活動,就連風景區泡溫泉,也不在此次鬆綁範圍內。至於國旅微鬆綁,民眾自駕出遊自由行是否同步鬆綁?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不建議」,他指出,旅行社可以協助參團旅客過濾人潮擁擠景點,在旅程中顧前顧後,管控各項防疫措施,對旅客來說多一層保障,若民眾堅持自行出遊、跨區移動,那旅途過程須自律,遵守指揮中心公布防疫原則及各大場所規範。休閒娛樂場所中維持關閉名單中,列出「健身休閒中心」,教育部公布「室內外運動場館」,包含「健身房」卻可以鬆綁。莊人祥指出,健身休閒中心若專設提供指壓、三溫暖等美容瘦身設施,因需要近身接觸且有淋浴相關設施,不在此次鬆綁範圍內。
-
2021-07-09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整理包/ 0713微解封 開放、仍須關閉的場所有哪些?防疫指引措施出爐!
指揮中心因應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我國自5月19日國升至三級警戒以來,全國多處場所皆關閉。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公布,持續延長三級警戒至7月26日,「我們認為應該還要謹慎,三級警戒維持,但還是要適度鬆綁,維持外出戴口照,室內五人、室外十人的聚會等」,部分場所只要遵照通案性原則及主管機關指引,落實全程配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實聯制、出入口管制、人流管控降載、人員健康管理等,即可適度鬆綁,符合條件場所包括:適度鬆綁開放的場所1.戶外:國家公園、國家風景區、遊樂園區、休閒農場、森林遊樂區、植物園、文化園區、學校操場、駕訓班。2.室內:美術館、博物館、電影院、表演場館(無觀眾)、社教館、文化中心。3.室內外運動場館(游泳池除外)、高爾夫球場。4.餐飲場所(餐廳、夜市、美食街、美食區等)符合指揮中心指引得內用。5.國內小型旅行團(9人以下)、劇組拍攝。持續不開放的場所1.休閒娛樂場所:歌廳、舞廳、夜總會、俱樂部、酒家、酒吧、酒店(廊)、錄影節目帶播映場所(MTV)、視聽歌唱場所(KTV)、理容院(觀光理髮、視聽理容)、指壓按摩場所、健身休閒中心(含提供指壓、三溫暖等設施之美容瘦身場所)、保齡球館、撞球場、室內螢幕式高爾夫練習場、遊藝場所、電子遊戲場、資訊休閒場所、休閒麻將館、自助選物販賣機營業場所、釣蝦場、桌遊場所及其他類似場所。2.教育學習場域:社區大學、樂齡學習中心、訓練班(駕訓班除外)、K書中心等其他類似場所。3.觀展觀賽場所:會展場館、游泳池等其他類似場所。【餐飲業防疫管理措施】餐飲業者也須做好以下五項防疫措施:一、餐飲從業人員健康管理:盤點相關工作人員及造冊、訂定餐飲從業人員分流上班計畫、訂定包含人員名單和追蹤處理等健康監測計畫、落實體溫量測、健康狀況監測及定期篩檢、並鼓勵安裝「臺灣社交距離App」。二、餐飲從業人員衛生行為:加強餐飲從業人員防疫教育訓練,落實戴口罩及勤洗手;外場人員則需口罩加面罩,內場人員口罩加帽子;保持從業人員用餐距離。三、餐飲場所環境清潔消毒:訂定環境清潔及消毒計畫、定時執行環境清潔及消毒、增加廁所衛生清潔及消毒頻率。四、顧客用餐管理:包括實施顧客實聯制,要求顧客除用餐外全程戴口罩。調整供餐方式,以個人套餐、分菜後再上菜、自助餐由專人服務型態為主。人流和營業分流,提供酒精類飲料需進行營業時間管制。五、餐飲場所出現確診者應變措施:盤點場所內相關活動人員並完成造冊;擴大風險管控,自主防疫管理;配合疫情調查,接受快篩或核酸檢測。【傳統市場與夜市防疫管理措施】【百貨賣場防疫管理措施】【藝文活動防疫管理措施】【運動場館防疫管理措施】【觀光業防疫管理措施】對於三級警戒各行業適度鬆綁,民眾關心到底能不能進行國內旅遊,出入風景區。交通部次長陳彥伯今日於指揮中心記者會宣布,觀光局13處風景處,要採實聯制,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但水域活動暫不開放。國內旅遊的旅行團也僅開放小型國旅,限制9人以下,至於國道休息服務區需控人流,供餐僅提供套餐,而高鐵台鐵,依舊不開放飲食。陳彥伯指出,目前有條件開放觀光遊樂業有25處,採單一入口進入,並進行人流管制,每天下午4點截止入園,遊樂設施要採取社交距離,全程戴口罩,禁止邊走邊吃禁止抽菸,牽涉水域活動不開放,自然行徑區域,就是要維持社交距離。【國家公園與休閒農場防疫管理措施】【社教單位防疫管理措施】【宗教場所防疫管理措施】7月13日起宗教場所有條件開放,但必須編列內部人員名冊、建立工作人員健康監測及異常處理機制、管控內部衛生與定期清消宗教場所環境。若民眾入內參拜需依據場地面積計算社交距離,規範容納人數,並且訂定可能確診者足跡所到的應變措施。不過陳宗彥表示,將持續暫停公祭,宗教相關活動維持三級警戒的規範,暫不同意開放。因此大家關心的農曆七月普渡,仍維持不開放的狀態。【團體活動防疫管理措施】
-
2021-07-0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國內疫情仍有群聚延燒 觀光局籲避免前往風景區
國內疫情仍有群聚延燒,交通部觀光局今天表示,避免警戒期間不必要旅遊活動接觸,嚴格執行景區勸離民眾、配戴口罩,假日加強巡檢,若不聽勸離或未帶口罩者即當場取締舉發。國內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未歇,全台仍維持第3級警戒。交通部觀光局今天發出新聞稿指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表示全國新冠肺炎疫情仍有群聚延燒須留意,考量國家風景區轄管服務據點,直接影響人民生計連結性較低,將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政策,徹底落實防疫政策。觀光局表示,國家風景區的封閉型景點(含遊客中心、資訊站、展示空間),因影響人民生計連結性較低,為利疫情防疫措施管制,維持全面關閉。觀光局指出,開放型景點屬戶外空間,將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定加強防疫,勸導遊客保持1.5公尺社交距離,並加強派員管制及巡查。觀光局表示,自行管理的停車場除因應當地居民停車需求外,已全部關閉,並於出入口設立公告及機動派員巡檢勸離。觀光遊樂業部分,觀光局指出,依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全國提升至3級防疫警戒,全國觀光遊樂自即日起至7月12日暫停營業。觀光局表示,請旅行社暫停辦理國內旅遊至7月12日,並再次呼籲旅行業者配合政府政策,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未解除3級警戒前,請旅行社應遵守相關規定。觀光局提醒,旅客若欲取消行程(出發期間即日至7月12日),請旅行社以對旅客最有利者為優先考量,應依據國內旅遊定型化契約第13條及國內個別旅遊定型化契約第12條規定,即旅行社應提出已代繳行政規費或已支付必要費用單據,經核實後予以扣除,並將餘款退還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