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2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搜尋
併發症
共找到
1604
筆 文章
-
-
2021-09-19 焦點.元氣新聞
中秋烤肉「以茶代酒」 減少酒精損害免疫系統
今天是中秋連假的第二天,民眾需遵照各縣市防疫規則,減少或避免烤肉聚餐。照常烤肉的民眾享用大餐時,或許會搭配酒精飲品來助興。國健署提醒,新冠肺炎防疫期間,應避免飲酒,才能減少酒精對免疫系統的損害,「以茶代酒」更能維持良好的抵抗力。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2018年發表的大型研究結果發現,喝酒對人體有致癌影響,而且沒有所謂的「無害飲酒量」,只有把飲酒量降到零,才能避免酒精對身體的各種危害。衛福部109年國人十大死因分析資料指出,慢性肝病及肝硬化位居第10位,肝癌則高居癌症死因的第2位,而每年因慢性肝病、肝硬化或肝癌死亡的人數約有1萬2000人。國健署說,喝酒是造成肝臟損傷的重要危險因子,且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飲酒並沒有安全量,即使少量也會有致癌風險,且健康風險也會隨著飲酒量的增加而上升。研究指出,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因酒精消費量增加,導致病毒引起的發炎反應上升,並可能使新冠肺炎相關症狀惡化。世衛組織歐洲辦公室「飲酒與新冠肺炎」資料也顯示,喝酒除了會導致胃潰瘍、肝硬化、腦中風、心血管疾病、失智等200多種疾病外,也會提高食道癌、肝癌等罹癌風險外,亦會破壞身體的免疫系統,增加罹患新冠肺炎及發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等嚴重併發症的風險。因此,在新冠肺炎防疫期間應避免飲酒,才能減少酒精對免疫系統的損害,維持良好的抵抗力。中秋佳節若真要飲酒,根據「國民飲食指標手冊」的建議,國健署說,男性每日不超過1罐啤酒,女性不超過半罐啤酒,如果是準備懷孕、懷孕期間或正在哺乳的女性,為了胎兒的健康,請不要喝酒。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1-09-19 該看哪科.牙科
缺牙不理, 少1顆都可能整口動搖! 牙醫師教你「這樣做」預防掉牙
缺牙的危機比你想得更嚴重,雖然老來掉牙很正常,但如果掉牙的原因是深度蛀牙卻沒適時治療、嚴重牙周病、意外碰撞等,而這些其實都是可以預防的!牙齦萎縮 牙齒更容易鬆動「牙齦炎與蛀牙是讓長輩牙齒鬆動的主要原因」,尚品牙醫診所院長劉典章指出,牙周病的細菌因為發炎反應,會造成牙齦、齒槽骨受到破壞,地基流失,因此而變得鬆動。「如果是長輩,因為牙齦逐漸萎縮,牙齒又容易受到冷、熱、酸的刺激,會變得非常敏感;或者是因為牙齒縫隙變大容易塞食物,這也會讓牙齒變得容易動搖。」而牙齦萎縮的主要兇手就是牙周病。老化是人體的自然反應,身體機能也會隨之退化,一般來說因為老化而造成的牙齦萎縮大概會從40歲之後開始,如果這時沒有適當的保養與治療,任其繼續萎縮,就會造成牙根外露,接著就容易有蛀牙、牙周病等問題,最後導致牙齒鬆動、掉牙也就不難想像了。劉典章也提醒,如果老年人已配戴假牙,一旦清潔功夫做不好,或者做的假牙不密合時,也會讓牙橋容易搖動,進而影響剩下健康齒的保存。缺牙嚴重 營養社交都影響也許你認為,口腔內牙齒這麼多,少一顆牙應該不會怎樣吧!其實缺牙除了直接影響美觀外,因為缺牙而影響咀嚼方式,也容易讓其他健康齒漸漸出問題。「缺牙會讓咀嚼能力受限,所以吃東西時,通常會只使用一邊牙齒,另一邊健康齒就會產生更大的搖動,導致提早出現鬆動現象。」劉典章提醒,長期依靠單邊咬合,還會有臉頰兩邊大小不一、缺牙側凹陷等問題。不僅如此,由於正常齒列是緊密相連的,缺了一顆後鄰近的牙齒也會開始出現位移或歪斜,進而產生不容易清潔的死角,長期若清潔不當又會演變成牙周病或蛀牙而掉牙。且缺牙不光影響口腔健康,也會出現其他併發症。有研究發現,缺牙情形愈嚴重的人,營養失衡、說話發音不好影響社交,以及失智的風險都比其他人來得高,實在不能輕忽。預防掉牙 定期去除牙結石牙齒掉了就長不回來了!要防止掉牙,最根本的方法就是預防牙齦發炎、避免可能導致蛀牙、牙周病的狀況發生。劉典章提出幾項口腔保健方法,包括每天早晚要用溫水刷牙、三餐飯後要以牙線或牙間刷清潔牙齒並漱口,且需定期讓牙科醫師去除牙結石以防止牙周炎。另外,也要掌握交替使用兩側牙齒咀嚼,以避免產生一邊萎縮、負荷過重的情形。飲食上則可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蛋、水果、蔬菜、大骨湯等;盡量少吃過多酸辣食物,以防牙齒受侵蝕而受到破壞。更重要的是,一旦有缺牙情形,務必要及時就醫,進行補牙修復,以恢復牙齒原有的功能。
-
2021-09-18 養生.抗老養生
因時養生,從一天7個「黃金時間」做起!預防醫學名醫教你,打造不易失眠、生病的體質
了解時間醫學,除了提前避災遠禍,另一方面,也讓人更準確地察覺自己的弱項,以作為保養時的參考。人體內每個器官,在不同時間區段的表現是有波動的。洛桑加參醫師出版《簡單豐足:減法養生的52個關鍵字》(時報出版)書中指出,比方說早上是心臟病與中風的好發時間,到了下午,心臟跟肺都會變得比較有力。因心臟病開刀的患者,若在下午推進手術室,出現心肌受損等併發症的風險少50%。就連運動員,都很容易在下午時段,取得個人最佳成績。這,就是現在很夯、越來越多學者投入研究的時間醫學(Chronomedicine)。西方人研究時間醫學,因時間醫學而獲得諾貝爾獎,不過是近幾十年的事。而早在幾千年前,東方人就已經把時間醫學運用得淋漓盡致。綜覽東西方醫學,隨順時辰、完美的一天該如何度過?洛桑醫師分享順時鐘完美的一天健康大規則,隨順不逆天從一早醒來開始說:◉【早上六點起床】喝一杯溫熱開水,幫助排便,預防便祕。六點前後起床,是迎接展新一天的好時機。久臥傷氣,人不是睡越多越飽,睡了超過自己需要的時間,有可能越睡越虛。冬天太陽出來得晚,可稍微睡晚一些,等大地回暖再起身活動,忌過早的晨練。避免寒氣傷身。◉【早上八點上班前】運動一下、吃少許早餐。於晨光中健走特別讚。人體生物鐘的一天並非精準的廿四小時,曬到太陽有助於人體小宇宙與外在大宇宙校準調對。沐浴陽光升高白天血清素的濃度,不但改善心情低落,還能調節夜晚褪黑激素的水平,助你一夜好眠。如果你想要有更棒的學習力、記憶力,不需要吃什麼聰明藥,早晨的健走,就能幫你達成目標。身體動起來,大腦也會開機,開始進入良好的學習、判斷狀態,人體,就是這樣設計的。◉【早上十點暫停一下】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上班族坐辦公桌記得換個姿勢動一動。做做肩頸背的伸展,敲敲大腿捏捏小腿。或者你還可以上YouTube 搜尋「洛桑瘋」跟著一起動一動。面帶微笑,效果尤佳。子午流注九點到十一點屬巳時,這是脾的時間。久坐傷肉,等於是在傷脾。經常覺得困倦濕重提不起勁的人,可留意自己是否有久坐活動量不足的問題。心情上最好保持愉快、存善念、說善語,脾氣好、命氣也會跟著變好。◉【中午十二點享受食材豐富的營養午餐】怕吃太多下午昏沉沉,採取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飲食法,可解決這個問題。若想減肥,不妨把午餐當成一天中份量最大的一餐。晚餐減量,甚至不吃,覺得餓時喝蜂蜜水或無糖優格。◉【下午兩點三十分~太陽下山前】把一天該喝的大部分水,慢慢喝完。這是一天中第二個排毒的好時機。傍晚前就喝夠一天的八、九成水量,還能避免夜尿擾眠。在這段心與肺的高峰時間,你要專注學習、認真工作,或加強鍛煉身體,都是極好的。◉ 【晚上六點三十分理想狀況下,這時間工作應該結束了】最好能陪伴愛人或寵物或朋友。改掉熬夜加班後暴飲暴食的習慣,三酸甘油酯、膽固醇紅字的人,請避免晚餐吃過晚、吃過多。◉【晚上八點三十分~入睡】從事令你愉悅的靜態活動。忌情緒大波動、生氣吵架、激烈運動。宜閱讀紙本書籍、練習呼吸、靜坐靜心、泡澡足浴、按摩放鬆。改善睡眠障礙、肥胖、代謝症候群,宜縮短「螢幕時間」。在睡前一段時間關閉所有會亮的螢幕,暫別手機、電腦、平板和電視,不追劇、不傳Line、不收發E-mail 。眼睛避免3C藍光與強光刺激,心腦避免思慮過度,並盡量在十點半前上床躺平。以上是我建議的理想作息時間。但養生沒有絕對,掌握順時鐘原則,怎樣最順、最舒服,請自由彈性調整。老罈裝新酒,新名詞舊事情在西藏,統合天文曆法與醫學的重量級經典《時輪攝略經》,不只修行人拜讀,學醫的更是要精通。時輪意指時間之輪,有內外之分,外是自然界大宇宙中的日月星辰天體運行、春夏秋冬季節更迭,內是人體小宇宙中的經脈、地水火風空五大元素,以及色受想行識五蘊之間互相影響的關聯性。什麼季節採藥、哪些天可以製藥,又在哪個時辰用藥,藏醫都有講究。印度阿育吠陀則把白天劃分為水火風三個時間區段,入夜後,水火風又再輪一遍。依時間推移隨順養生、不違逆日夜節律是瑜伽士的基本守則。而中醫最精闢的要屬「子午流注」,每一個時辰真氣運行到哪裡,清清楚楚。避災遠禍不分中西醫,會保養最重要西方醫學從臨床經驗上注意到了時間與病理變化間的關係。某些病在某個時間點,特別容易發病。除了心肌梗塞大多集中在早上六點到中午這段時間,還有季節交替時的眩暈、夏天的濕疹,以及上班族每周一的心情低落(Blue Monday)。包含荷爾蒙的分泌、血管血壓的變化,你不用擁有超能力也能未卜先知,對時間醫學理解越多,預防的時機就能抓得越準。比如要預防氣喘,除了日常排除過敏因子,凌晨時分的冷空氣也要注意。有趣的是,在中醫子午流注理論中,凌晨三點至五點寅時,恰好是真氣運行於肺經的時間,若肺氣失調、在屬於它的時段氣血運輸不暢,有人會咳嗽,而有人會在這時間轉醒。了解時間醫學,除了提前避災遠禍,另一方面,也讓人更準確地察覺自己的弱項,以作為保養時的參考。書籍介紹簡單豐足:減法養生的52個關鍵字作者:洛桑加參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0/11/24作者簡介洛桑加參,現任Dr. Lobsang洛桑預防醫學集團創辦人學經歷印度聖菲洛梅娜大學物理系臺灣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美國哈佛醫學院研究醫師臺北榮總神經再生中心特約醫師臺北榮總白金逆齡中心執行長京妍生技董事長樂沛德健康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中華國際扶倪協會創辦人獨創「ACT自體生長因子療法」,精擅「免疫細胞療法」、「幹細胞療法」、「血液淨化」、「慢性病調養」、「睡眠調理」與「退化性疾病預防」。經常受邀於海內外各地傳授整合東西方醫療體系的養生知識。作品散見於各大媒體,著有《不生病的藏傳養生術》、《靜心・淨心》。Facebook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DR.LOBSANG (洛桑加參)延伸閱讀: 她靠「走路」7個月重度脂肪肝痊癒還瘦8公斤!達人教你這個時間走路,治病效果最佳
-
2021-09-16 該看哪科.眼部
貨車司機因飛蚊症險釀車禍 雷射治療改善助恢復工作
一名62歲貨車司機日前開車時右眼視野突然被被環形飛蚊遮擋,險些釀成大禍,檢查罹患「後玻璃體剝離」,而環形飛蚊即所謂的魏氏環(Weiss ring),醫師建議與之和平共處,但他卻為此困擾不已,後來經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施以「雅各雷射玻璃體消融手術」治療,症狀改善8成,才順利恢復工作。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視網膜科主任張耀中指出,後玻璃體剝離會引起退化性飛蚊症,好發於50歲以上成人、高度近視者、眼睛曾經受過外傷,和曾經接受過白內障手術的民眾。研判患者是因年紀老化,才會罹患此退化性的飛蚊症。他說,這類患有退化性飛蚊症的患者,因年齡增加,玻璃體會慢慢液化,到了一定程度,玻璃體和視神經周圍原本緊密相黏部位會被拉扯脫離,形成白色纖維組織,即Weiss ring環形混濁物,會在玻璃體內四處漂動,使得患者經常感到眼前出現環形、C型或長條型的懸浮物,外型有如飛蚊,會跟著眼球左右轉動而在眼前飄動,擋住光線影響視覺,及降低對比度。少數飛蚊症患者如察覺眼前飛蚊數量突然遽增、看見閃電般的光影或視力驟降等,有可能是視網膜剝離、玻璃體出血,或其他嚴重眼部問題的警訊前兆,務必立即追蹤治療,才能避免嚴重併發症。張耀中強調,過去針對退化性飛蚊症患者,通常會建議患者門診追蹤與飛蚊和平共處,但若長期為飛蚊症所擾,可考慮接受玻璃體切除手術,不過玻璃體切除手術術後會有早發性白內障的情形出現,術後更要定期散瞳檢查,以防止視網膜剝離的併發症。而且,相較玻璃體切除手術,透過「雅各雷射玻璃體消融手術」,在專業的準則下,可有效安全治療飛蚊症。雷射可將飛蚊爆破、氣化,並分解成肉眼不可見的碎片。術後無傷口,療程會根據飛蚊大小、發生位置及數量,決定治療次數,通常首次治療能改善症狀約5至6成。他提醒,民眾若發現眼前出現飛蚊症時,應先至眼科進行完整眼底視網膜檢查,並抱持與之和平共處的心理準備。若飛蚊症嚴重影響生活,應先詳細諮詢醫師意見,再進一步考慮雷射手術治療。
-
2021-09-16 癌症.血癌
血癌種類多難診斷 林口長庚結合AI精準分析
隨著科技進展,不少疾病可透過診斷提早發現,但血液癌症因種類多、臨床症狀也相似,用骨髓病理切片與突變特徵有高度重疊,過往以人工鑑別診斷不容易,需仰賴經驗豐富的醫師判讀,若未及時準確判讀骨髓切片,恐延誤治療時機,影響病患存活率。林口長庚今年跨界與雲象科技、台灣諾華合作,將龐大數位病理資料庫結合AI技術,協助血癌病患即時診斷及治療。骨髓是人體的造血器官,骨髓增生性腫瘤是一組罕見的血液癌症,會導致骨髓中產生過量的紅血球、白血球或血小板,也有一定的比例恐轉變成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根據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分類,又分為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ET)、真性紅血球增多症(PV)、原發性骨髓纖維化(PMF),其中包含早期骨髓纖維化(pre PMF)及顯著骨髓纖維化(overt PMF)等,不同種類各有不同預後及治療方式。林口長庚血液科醫師郭明宗表示,學界上認定幾個高風險群,包括50至80歲中高年齡者(有少數年輕患者)、曾接受化療或放射治療、長期暴露於高劑量輻射線、曾接觸化學物質等,其中真性紅血球增生症以男性較多(PV),血小板增生症則是女性較多(ET)。郭明宗表示,骨髓增生性腫瘤臨床上常見3種基因突變,確切罹病原因尚在研究中,後天的基因變異、環境因素等都可能是致病因子,不像其他實體腫瘤疾病,會有明顯可觸及的腫塊,且患者求診時大多無症狀,或因疾病引起其他症狀或併發症,如出血、中風或脾腫大等,無法直接看出疾病為何,得靠病理切片判讀,因此2016年WHO也將骨髓切片列為診斷必要條件之一。郭明宗表示,早期WHO尚未明確分類時,曾有20%的患者原先被診斷為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ET),後續分類後重新診斷為原發性骨髓纖維化(PMF),顯示其診斷的困難與複雜性。林口長庚解剖病理部主任陳澤卿指出,林口長庚每月有近萬個案例、上萬筆病理玻片需要判讀,2年前林口長庚將病理玻片全面數位化,提升判讀方便性,目前數位化玻片累積超過38萬片,以每玻片0.1公分計算,堆疊高度達380公尺,相當於126層樓高,此次合作透過龐大的數位病理資料庫,成為AI研究開發基礎,可運用AI進行深度學習、訓練,盼可發展一套辨識骨髓增生性腫瘤的模型。林口長庚解剖病理部副主任莊文郁表示,骨髓切片主要由血液病理次專科醫師進行判讀,但複雜度相當高,包括各種造血細胞在顯微鏡下的數量及形態,特別是巨核細胞的形態特徵、數量及空間分布,才能得到精準的診斷。過去以人工判讀,難以取得客觀量化結果,特別是對疾病不熟悉、經驗較少的醫師會更難判讀。他也打趣地形容,AI技術不僅可認臉,也可辨別極度困難複雜的細胞。改善患者生活品質與延長存活期,是各界對於癌症治療的共同目標,林口長庚副院長邱政洵期許,透過跨界合作,盼發展人工智慧助攻血液腫瘤及早診斷,諾華腫瘤台灣總經理陳喬松表示,希望運用資料科學以發展先進藥品,雲象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醫師葉肇元指出,型態辨識的病理診斷對血液疾病來說相當關鍵,AI輔助下技術可再次提升,並與分子及基因診斷相輔相成,強化血液疾病診斷、治療品質。
-
2021-09-14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未規律洗腎引後遺症 接受腺體自體移植手術才好轉
一名53歲男性洗腎5年,因總感到洗腎後腰痠,索性自行減少洗的頻率,也常忘記吃擬鈣劑,加上飲食無節制,導致血液中磷離子居高不下,刺激副甲狀腺,造成副甲狀腺機能亢進,飽受忍不住踢動、不自主抖腳的「不寧腿症候群」影響,所幸接受腺體自體移植手術後狀況大幅好轉,也降低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風險。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腎臟科主任周哲毅表示,患者本來每天洗4袋藥水,但洗完後總感到腰痠,便自行調整洗腎頻率為一天2次,加上因工作繁忙未良好控制飲食,且常忘記服用擬鈣劑,生活品質大受影響。他說,上述情況主要是洗腎患者因活性維生素D不足引發低血鈣,加上沒有控制磷離子導致血磷滯留,合併刺激副甲狀腺增生,以致容易出現骨質疏鬆,甚至併發骨折外,還會有心臟病變、造血與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疾病、難治的皮膚癢,以及雙臂及雙腿酸軟無力、行走困難,因此,若經過藥物治療,副甲狀腺素仍大於1000 pg/ml且合併高血鈣,就會建議手術治療。一般外科主任葉俊杰則表示,通常患者洗腎超過10年,體內鈣、磷離子長期偏高,容易出現副甲狀腺機能亢進併發症,一般會建議手術治療,其中,「副甲狀腺全切除及部份腺體自體移植手術」是將4個腺體先全部摘除,再取出組織做冷凍切片,將部份腺體移植到前手臂皮膚下,保留部分副甲狀腺功能。他說,此術式採取全身麻醉並全程術中神經監測,可避免喉返神經受損,造成術後聲音沙啞的問題,一旦患者病情復發,也可直接找之前種在手臂的副甲狀腺,在局部麻醉下切除治療即可,不須再經由脖子接受手術,降低喉返神經損傷及全身麻醉的風險。葉俊杰提醒,即便洗腎患者接受切除移植手術,若術後沒有妥善控制高血磷,仍有可能再度發生副甲狀腺機能亢進,就得再次接受手術,建議洗腎患者,確實配合醫囑,就能避免或延緩接受副甲狀腺切除術,若醫師評估必須接受手術,也應積極配合治療,否則對身體造成更大危害。
-
2021-09-13 新聞.元氣新聞
潘懷宗罹癌化學去勢治療 涉詐333萬「能站起來」就到庭
新黨台北市議員潘懷宗和辦公室主任陳玉臺涉詐領助理薪資333萬餘元,遭依貪汙治罪條例起訴。士林地方法院今天開庭,潘懷宗自曝罹患攝護腺癌,已進行「化學去勢」治療,10月已安排放射線治療,強調「只要能站起來就來開庭」,必定全力配合法官時間。【延伸閱讀:為什麼會得攝護腺癌?併發症、好發族群、預防方式一次看】潘、陳2人遭限制出境、出海將在今年10月到期,士林地院今日特別開庭詢問2人及辯護人有無意見,陳玉臺及潘懷宗接續開庭,對此都無意見;檢方則稱,依法審酌。60歲潘懷宗一進入法庭就先敬禮才入座,當庭向法官說,罹患攝護腺癌,第三期末進入第四期,從9月6日起進行化學賀爾蒙治療,也就是「化學去勢」,醫師已安排從10月6日起至11月中旬,進行6至8周的放射線治療。潘懷宗強調,先向法官報告「只要能站起來,就會來開庭!」一定全力配合法院安排的開庭時間,展現良好的態度。庭後,潘懷宗在三名委任律師李永然、徐履冰、魏憶龍陪同下步出法院,搭車離去。面對媒體提問,議員何時發現罹癌?魏律師指出,多少受到本案影響,身體不適至醫院檢查,才發現罹患癌症,魏也感嘆「民意代表真難做...」。潘、陳遭士林地檢署起訴,因爲民服務費不敷使用,涉嫌在長達11年間,假借聘任公費助理,實質詐領公費助理補助費,不法所得333萬餘元。【延伸閱讀:攝護腺癌發病率隨年齡而增長,最常見的致病危險因子有哪些?】
-
2021-09-10 醫療.慢病好日子
慢病主題館【肺纖維化】吃減肥茶至肺部纖維化 高雄婦接受肺臟移植重獲新生
高雄市68歲林姓婦人20多年前因吃減肥菜守宮木造成肺部纖維化,走路就會喘,2年多前病情加劇,只能全天戴著氧氣瓶,影響生活品質,高雄長庚醫院建議進行肺臟移植手術,今年二月接受手術,至今已可完全脫離呼吸器、術後良好,也成為高雄長庚首例肺臟移植成功案例。林婦表示,發病前她很喜歡跳舞,25年前吃減肥茶後覺得走路會喘,雖長期吃藥控制,但近幾年疑因年紀大了,呼吸會喘的症狀更嚴重,6分鐘只能走150公尺,開始全天戴氧氣罩,只能待在家中無法外出,也讓身體越來越差。高雄長庚醫院安排家庭訪視後,建議林婦進行肺臟手術,因南部肺臟移植成功的案例不多,林婦一開始有點擔心,心臟血管胸腔外科醫師羅乾鳴向林婦表示,整個高雄長庚、林口長庚的肺臟移植團隊都會全力幫忙,林婦才接受手術,3個多月後成功配對到符合條件的肺臟。胸腔內科教授林孟志表示,守宮木減肥茶在20至25年前興盛,當時就被發現會造成肺部纖維化,並逐步惡化,台灣有上千人,尤以女性為主,就受此困擾,沒有藥物能痊癒。林孟志說,胸腔內科醫師王逸熙負責林婦居家呼吸照護,看到林婦氧氣罩不離身,還要拖著氧氣瓶,生活品質不佳,因高雄長庚新成立肺臟移植團隊,建議林婦進行移植手術,目前醫院的移植技術已很成熟,怕的是術後感染問題,令人振奮的是林婦術後恢復良好。羅乾鳴表示,末期肺病患者,因長期呼吸器依賴,往往需長時間臥床,身體機能逐漸變差,併發症眾多且容易造成肺炎感染,每次感染後又加重肺功能損傷,肺臟移植手術是移除林婦這類患者因疾病破壞的肺部,再將大愛捐贈肺臟移植入體內,改善肺臟功能。【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94愛你慣粉絲團
-
2021-09-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BNT疫苗923校園開打 兒科醫學會籲踴躍接種
BNT疫苗已到貨93萬多劑,指揮中心日前表示將於9月23日起針對12至17歲的校園族群接種。台灣兒科醫學會則呼籲,為減少病毒傳播與變異株產生,青少年踴躍接種。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李宏昌表示,一開學就發生群聚事件,學生整天膩在一起,很難避免感染。雖然年輕人感染新冠肺炎多為輕症,但少數嬰兒或青少年感染後,仍嚴重到需住院治療。而且兒童或青少年感染新冠病毒之後,也可能出現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MIS-C),出現發高燒、腹痛、結膜炎、皮疹、唇部充血發紅等類川崎氏症症狀,在20歲以下兒童與青少年發生率約萬分之3.16,但嚴重者可能休克甚至死亡。另一項常見的感染後併發症為新冠長期症狀(Long COVID),症狀極為多樣化,包括疲憊、專注力下降、頭痛、鼻塞等,兒童與青少年發生率約2%至13%。因此盡早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可減少併發症產生。對於外界擔憂接種mRNA新冠肺炎疫苗後,可能出現罕見心肌炎和心包膜炎等副作用。李宏昌表示,我國開放用於青少年接種的BNT疫苗已通過美國EUA,且截至今年7月16日的監測報告,美國接種BNT疫苗的青少年發生心肌炎發生機率不到萬分之一,主要發生於第二劑接種後。不過李宏昌仍提醒,青少年接種BNT疫苗後,可能出現疲憊、頭痛、肌肉痠痛等症狀,且可能有低溫發燒的症狀,因此家長可適時給予退燒止痛藥。而接種完疫苗後兩周內若出現胸痛、呼吸急促、心律不整,甚至活動力變差等狀況,則有可能是心搏速度發生變化,應立即就醫,由醫師診斷。
-
2021-09-08 該看哪科.耳鼻喉
棉花棒挖耳垢不小心戳破耳膜 耳膜穿孔需要修補嗎?
造成耳膜穿孔的原因很多,在急性方面有可能是家暴、潛水或不當使用耳用棉棒,抑或是中耳通氣管術後自然排出後遺留之穿孔,在慢性方面則多半是慢性中耳炎所造成。單純耳膜穿孔多半合併有輕度的傳導性聽力障礙,但慢性中耳炎拖久了,也可能合併有膽脂瘤以及中重度傳導性或混合性的聽力障礙。在急性耳膜穿孔這一部份,通常不需立刻手術,可至少觀察一個月。若穿孔面積小於 50%,多數耳膜會自行痊癒,亦可在耳膜上貼一小紙片加速耳膜的癒合。若耳膜穿孔過大或一個月後耳膜未自行癒合,則需施行耳膜修補手術。至於慢性中耳炎的穿孔則較複雜些,小於約 25% 的穿孔,宜先評估其耳咽管功能,若耳咽管功能不佳,貿然將穿孔補起來,病人可能反而會有悶塞感。此時可用一小紙片將病人的耳膜穿孔貼住(paper test)先測試其感受,若反應良好,則可考慮進行耳膜修補。慢性中耳炎的起因,包括:重覆急性中耳炎的後遺症、耳咽管通氣不良、顱顏異常(例如:唇顎裂等)、鼻咽癌放射線治療後、抑或是慢性耳膜發炎,例如:長期黴菌感染等。耳膜穿孔又有二種狀況,一為流膿耳,一為非流膿耳。流膿耳表示中耳腔有持續發炎的狀況,應先給予抗生素,包括口服及耳滴劑。根據統計,慢性中耳炎最常見的為綠膿桿菌,抗生素應以涵蓋此菌為主。分泌物之實驗室細菌培養也很重要,在給予抗生素一週後若症狀沒有改善,則應做高解析度顳骨斷層檢查,看看中耳或乳突是否有肉芽、膽脂瘤或慢性中耳炎的狀況。頑固性耳漏可能的原因很多,包括(1)多重抗藥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2)非結核分枝桿菌 (NTM)感染、(3)嗜伊紅性中耳炎 (Eosinophilic otitis media)、(4)IgG4 免疫球蛋白缺少症、(5)壞死性外耳道炎併中耳及乳突侵犯。若為非流膿耳,且純音聽力檢查氣骨導差在 30 分貝以內,不必做電腦斷層檢查;若氣骨導差大於 30 分貝或病史超過五年,還是建議做電腦斷層,評估一下中耳聽小骨鏈之結構及乳突發炎的狀況。耳膜穿孔修補的目的,最重要是改善慢性發炎的狀況,第二才是改善聽力,特別是慢性發炎病史過久,聽小骨鏈發生硬化現象,此時聽力改善就成了可遇而不可求的事了。當然重建聽小骨鏈改善聽力也是耳科醫師追求的目標,耳膜本身有放大音聲及緩和噪音的功能,一旦耳膜穿孔,常年受噪音影響,聽覺會較正常人退化地快,特別是高頻的部份,耳鳴也常常伴隨而生。因此耳膜的修補有其必要性;除改善聽力,減少耳漏的困擾,在生活上不必擔心洗頭耳朵進水,游泳或潛水也不再有煩惱。耳膜修補的方法如下:一、若耳膜穿孔小於 50%,且耳道沒有狹窄的問題,可在局部麻醉下取耳後軟組織,經耳道進行耳膜修補。可利用顯微鏡或內視鏡來進行手術,其成效類似。二、若耳膜穿孔較大且耳道狹窄,聽力檢查氣骨導差大於 30 分貝,或再次性手術,最好是在全身麻醉下進行。除了修補耳膜外,同時做耳道拓寬及中耳探查,檢視聽小骨鏈是否需要重建。手術進行的方式可從耳前或耳後切入,耳前切入傷口較小,在切口下取一片顳骨肌膜做為修補耳膜之用。麻醉部分,若為局部麻醉經耳道手術,一般術後不用做繃帶包紥;全身麻醉手術則要做頭部繃帶包紥二天。通常外耳道內會放置止血棉及抗生素藥棉,三週才取出,以確保耳膜及耳道皮層完整復原。在有經驗的手術醫師執行下,通常可有超過九成之成功率,術後三個月聽力才會達到一個穏定的狀態。術後可能的併發症包括:術後感染、眩暈、味覺障礙;偶見面神經麻痺、或者聽力更差等等。耳膜穿孔有時就像蛀牙一樣,不及早處理會引起更大的麻煩,盡可能及早修補才能解除慢性耳漏困擾,提升生活品質,恢復良好聽力,以避免未來無法挽救之神經性聽力損傷。
-
2021-09-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兒童染疫重症率低 專家:但最怕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
新北幼兒園發生群聚感染,而目前正在注射中的疫苗,12歲以下並未涵蓋,讓家長相當擔心,台大小兒感染科醫師李秉穎表示,兒童感染後重症、死亡及後遺症的比率都比成人低,但兒童特別的是「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會引起心臟併發症,同時如果影響到神經系統,有可能造成智能與運動功能下降與人格變化,還是要小心。李秉穎昨晚在接受「年代向前看」節目訪問時表示,相關的研究顯示0到18歲的染患新冠肺炎,以1歲以下及17、18歲重症比率最高,中間是最低的,同時孩童染疫重症、死亡及後遺症的比率都較成人低。至於幼童染疫症狀與成人是否有不同,李秉穎表示,統計上差不多,幼童有腹瀉的情況會比成人多1成左右,一般而言仍是以呼吸道症狀為主,至於像是嗅覺改變、喉嚨痛等,幼童不會表達,所以較難被發現,一般症狀很容易與感冒混淆,所以家長要多注意,有懷疑就應該篩檢。而很多家長擔心孩子染疫可能會留下後遺症難以恢復,李秉穎表示,兒童感染特別的是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類似像川崎症,會因為自體免疫激化,引起心臟併發症,此外,病毒會造成血管發炎、血栓,如果血栓塞在腦部最危險。
-
2021-09-06 癌症.乳癌
乳癌婦女淋巴水腫 手臂有如球棒硬梆梆
曾姓婦女20年前罹乳癌,動3次大手術,為解決併發症淋巴水腫,醫師施以淋巴結移植手術,但術後左上肢持續腫脹、僵硬,復健穿壓力衣無效,甚至淋巴回流阻塞導致蜂窩性組織炎,險遭截肢,經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整形外科施以超顯微淋巴管與靜脈吻合術,曾婦消腫,重拾正常生活。69歲的曾婦說,第3次手術後,醫師說可以從腸子底下取淋巴種到手臂,改善回流,術後沒好,整隻手硬梆梆、腫脹變形、皮膚緊繃,感覺像球棒,衣服每件都要修改,外觀兩隻手大小差很多,出門朋友看到都會問,身心遭受極大壓力,還得憂鬱症。大林慈濟整形外科醫師莊濬綦說,手臂淋巴水腫是乳癌患者療程中,接受腋下淋巴結廓清或接受放射線治療後,因輸送系統阻塞,遠端淋巴液無法經淋巴管及胸管輸回靜脈系統,使得含大分子和高量蛋白質淋巴液滲至細胞間質中,造成腫脹,嚴重恐造成細菌滋生溫床,導致反覆發生蜂窩組織炎或淋巴管發炎,不及早處理,手臂淋巴系統將破壞截肢。莊濬綦表示,曾婦因傳統治療或按摩無效,施以超顯微淋巴管與靜脈吻合手術,以高倍顯微鏡輔助,先在水腫肢體皮下打入螢光染劑,利用特殊紅外光影像系統找出淋巴管後,再以直徑0.01公釐手術縫線將淋巴管與小靜脈吻合,藉小切口在皮膚下做淋巴接合,不會在患肢以外部位增加新的傷口,侵入性低,術後傷口照顧簡單,很快回到原來生活。莊濬綦表示,目前平均每個月都完成一例手術,淋巴水腫通常發生在肌膜層上的部分,乳癌、婦癌、嚴重開放性骨折手術後、淋巴管退化等,都可能遭淋巴水腫,及早治療,避免迷信偏方,才不會延誤治療黃金時機。
-
2021-09-02 癌症.頭頸癌
影/電療後…他1天暈3次倒垃圾人也倒 中榮推健康護照
60歲黃姓男子今天現身說法,他三年前因口咽癌接受放療及化療,不菸不酒且勤於血糖控制,但頸動脈狹窄卻悄悄找上他,去年底開始出現暈眩情形,甚至一天三次,連倒垃圾昏倒在路上,嚇得不敢出門,妻子更是隨時注意他的動靜,提心吊膽,就醫發現是頸動脈70%中高度狹窄,且斑塊增厚速度較其他患者還快,在今年8月頸動脈裝支架,後他恢復良好。黃姓病患說,他現在定期追蹤,夫妻倆終於可以放輕鬆過日子。台中榮總介入性腦血管外科主任崔源生分享,放射線治療俗稱「電療」,是常見的頭頸癌治療方式,頭頸癌電療患者面對不易被察覺、十分嚴重的併發症為頸動脈狹窄,接受支架手術;另有5%患者嚴重到腦中風,就醫發現頸動脈100%阻塞,無法裝支架,僅能靠藥物治療,台中榮總推動「頭頸癌整合治療健康護照」,定期門診追蹤、預防。崔源生說明,電療副作用包括唾液腺分泌減少口乾感,頸部肌肉纖維化緊繃感等,另外一項併發症為電療引起血管病變導致動脈硬化,隨著電療時間拉長,三至五年後頸動脈狹窄發生率大幅提高,可能出現腦部供血不足,甚至導致腦中風的危險。崔源生指出,台中榮總過去十年600例頸動脈支架案例中,約50例為頭頸癌電療患者,較心血管危險因子罹頸動脈狹窄的族群要年輕許多。另外,頭頸癌電療患者也有較高比例在發生第一次腦中風症狀時,頸動脈已經100%完全阻塞,也沒有辦法再施行支架手術了。崔源生說明,台中榮總醫師團隊整合癌症中心、放射腫瘤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及腦血管科的醫師,擬好頭頸癌電療後的定期門診追蹤計畫,推動「頭頸癌整合治療健康護照」,提醒病友追蹤時間與項目,方便隨時記錄與查詢個人的健康資料,也提供衛教資訊連結。
-
2021-09-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10人在台灣完整接種疫苗仍染疫 皆為輕症個案
指揮中心今天公布,目前有10例在台灣完整接種2劑COVID-19疫苗,仍發生突破性感染個案,為8例本土病例與2例境外移入,但皆為無併發症的輕症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截至8月29日,共計逾88萬人已接種2劑COVID-19疫苗,但接種後滿14天、符合完整接種定義的約66萬人,分別為44萬人接種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22萬接種莫德納(Moderna)疫苗。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統計10例突破性感染個案,皆是接種AZ疫苗,但都屬無併發症的輕症個案;另目前尚未出現完整接種莫德納疫苗後仍染疫的個案。莊人祥說,10例突破性感染個案,包含8例本土個案與2例境外移入;10例當中有5例完成定序,包含4例最早在英國發現的Alpha變異株,以及1例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異株,為日本境外移入個案。此外,指揮中心今天公布新增5例境外移入個案,其中3人曾接種疫苗。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其中2名本國籍人士7月自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入境,2人都在今年1到2月間接種中國國藥疫苗,但雙雙皆於5月在杜拜確診染疫。羅一鈞表示,2人當初返台入境及檢疫期滿採檢皆為陰性,但8月30日因工作需求採檢確診,但檢驗Ct值高,代表病毒量低,研判是先前確診過導致,根據病史與疫苗接種狀況屬突破性感染。而另名曾接種疫苗仍染疫的個案,是自尼加拉瓜入境的50多歲本國籍女性,羅一鈞說,這名女性曾於8月下旬接種1劑嬌生(J&J)疫苗,但接種後尚未滿14天,因此並非完整接種後突破性感染個案。
-
2021-09-01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年輕人高血壓別輕忽!患多囊腎52歲得洗腎染新冠恐致死
年紀輕輕出現高血壓,恐是「多囊腎」來惹禍!根據統計,目前全台9.2萬洗腎人口,大多以為是糖尿病、或飲食習慣引起,不過醫師指出,有2至3%洗腎病患罹患「多囊腎」遺傳疾病,常出現高血壓、腰部疼痛、血尿等症狀,若多囊腎患者感染新冠肺炎,恐因腎功能驟降引起重症與死亡。中華民國多囊腎腎友協會理事長、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腎臟科醫師高芷華表示,多囊腎正式名稱為「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又稱泡泡腎或PKD,為一種慢性腎臟病,有九成原因來自遺傳,男女遺傳機率相同,只要父母有一人患病,自己就有五成機率罹病,且未來一定會發病。高芷華指出,多囊腎患者發病後進入病程,腎臟上會長出充滿體液、無功能的囊腫,就是俗稱的「水泡」,以平均每年超過5%速度變多變大,可能膨脹到正常腎臟的20倍。她表示,一般正常腎臟約12公分,有些較小約9.5公分,多囊腎患者可能變大到20公分,造成腎功能下降,相較一般慢性腎臟病患平均67.3歲才洗腎,多囊腎病友約52歲就洗腎,足足提早了15年。國家衛生研究院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腎臟科醫師黃道揚表示,多囊腎發病初期大多無症狀,但腎臟囊腫進入快速生長期後,會出現高血壓、腰部疼痛、血尿、泌尿道感染、腎結石等五大症狀,一旦腎臟受損,血壓調節功能就會降低,超過五成患者不到30歲就會出現高血壓,若沒有及時控制,有5至10%機率出現腦出血。黃道揚說,巨大如「橄欖球」的腎臟,可能壓迫腹腔器官,導致長期腰痛,若擠壓到胃會降低食慾,營養不良引發肌少症。若囊腫破掉導致血尿、泌尿道感染,囊腫甚至會阻礙排尿,引發腎結石,他強調,多囊腎不僅衝擊腎功能,還會引起全身併發症,導致腦中風或死亡。建議若出現以上五症狀,應進行影像、血液、尿液、基因等四種檢查,特別是有家族史、腎臟有囊腫者或洗腎者等三類為高風險族群,須至腎臟科進一步檢查。台中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腎臟科主任陳呈旭指出,多囊腎患者擔心將疾病基因遺傳下一代,中斷結婚或生子計畫,若年輕就開始洗腎,也會影響工作表現及生活,更有六成的患者陷入憂鬱。他表示,目前有口服藥物可抑制腎臟囊腫增長,有助於守住腎功能,延後洗腎時機點。有些患者服藥後會頻尿,多半可在服藥2至3周後習慣,也建議可早起服藥,延長最後一次服藥與睡眠間隔,解決夜間頻尿問題。一名44歲胡先生,22歲時確診多囊腎,阿嬤與父親皆為多囊腎患者,阿嬤發病後,因當時洗腎技術不普及,40歲因腎臟衰竭過世,父親則是52歲開始洗腎,61歲出現包囊性腹膜硬化症罕見副作用,69歲離世。目前胡先生透過藥物控制,治療2年半病況穩定。高芷華提醒,感染新冠肺炎後,人體可能會發生細胞激素風暴,導致全身器官受傷害,多囊腎患者本身腎功能不佳,若不幸感染新冠肺炎,恐因腎功能驟降,引起重症或死亡,提醒患者疫務必主動打疫苗,平時也要穩定服藥、積極回診、多喝水,選擇低鹽飲食,降低血壓及腎臟負擔,控制血壓、血糖、血脂,避免激烈運動或撞擊腰部。
-
2021-08-31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痛風不是吃止痛藥就好 醫揭尿酸超標對身體危害
對很多人來說,痛風發作是相當難忘的經驗,原本活動自如的關節,可能在一覺醒來之後就腫脹、發熱,伴隨而來的劇痛更是讓人舉步維艱、痛苦不堪。痛風的表現可能相當戲劇化,但這其實是種慢性病,需要長期的藥物控制。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腎臟科吳建興主任指出,痛風的原因是「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血液中尿酸濃度過高,會逐漸在關節或周圍組織形成尿酸結晶,尿酸結晶可能導致發炎,使關節出現紅、腫、熱、痛。「痛風性關節炎常在晚上與清晨發作,而且在24小時內到達最痛的程度。容易發生在腳拇趾的關節,患者可能會痛到無法走路,甚至腫到沒有辦法穿鞋。」吳建興主任說,「痛風性關節炎可能持續幾天,也可能長達兩個禮拜。」導致高尿酸血症的原因很多,較常見的原因是身體排除尿酸有問題,例如:脫水、高血壓、腎臟病、肥胖、鉛中毒等狀況。有些狀況則是身體製造過多的尿酸,例如:攝取較多高普林或果糖的食物,以及肥胖、高血脂、過量飲酒等。尿酸超標時,患者往往沒有明顯症狀,所以容易輕忽高尿酸血症的危害,吳建興主任解釋,痛風的病程可分為幾個階段,無症狀期、急性期、間段期、慢性期。高尿酸血症通常會經過一段很長時間的無症狀期(asymptomatic hyperuricemia),必須抽血檢驗才會發現尿酸過高。直到有一天尿酸結晶造成關節發炎、腫脹、疼痛,進入急性期(acute gouty arthritis )。經過治療後,關節疼痛會緩解,屬於間段期(intercritical gout)。倘若沒有好好控制讓尿酸達標,痛風將反覆發作,發作的頻率會增加,持續的時間也會拉長。隨著尿酸結晶越積越多,痛風終將進入慢性期(chronic tophaceous gout),患者平時便會持續感到疼痛,發作的時候更是劇痛難耐。大量堆積的尿酸結晶,會形成痛風石,讓關節長期發炎、甚至變形。痛風石常出現在關節附近,摸起來軟軟的,流出來的時候像粉筆渣。「痛風石非常麻煩,可能妨礙關節活動、影響工作。」吳建興主任回憶,「曾經有位患者的痛風石出現在手腕,漸漸壓迫到腕隧道裡的神經,而演變成腕隧道症候群,讓他的手又麻又痛,非常困擾。」尿酸控制達標,預防器官受害!尿酸超標除了會引發痛風性關節炎外,還會對身體各個器官造成危害,吳建興主任分析,由於高尿酸血症會引起全身性發炎反應,在不知不覺中導致器官病變,進而出現多種併發症,例如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心血管疾病皆是常見的共病。我們的身體主要是透過腎臟排除尿酸,當尿酸超標時,尿酸鹽結晶可能沉積在腎臟裡,導致腎臟病變;當痛風性關節炎發作時,患者往往會透過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來緩解症狀,但頻繁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亦可能影響腎臟功能。吳建興主任說,「如果患者的腎臟功能很差,又因為痛風經常發作,而持續吃消炎止痛藥,可能就會讓腎臟功能惡化到需要洗腎的地步。」假使經過飲食控制,患者的尿酸依舊超標,痛風一年發作超過兩次,就必須要介入降尿酸藥物的治療。吳建興主任解釋,高尿酸血症的治療可以透過不同的機轉,包括促進尿酸排除或減少尿酸生成。促進尿酸排除的藥物可以促使尿酸由腎臟排除,但在腎臟功能較差的患者,便無法發揮效果。減少尿酸生成的藥物已使用多年,傳統藥物可以降尿酸,吳建興主任說,「不過某些特殊體質的患者在服藥後可能產生嚴重過敏反應,稱為史帝芬強生症候群(Steven-Johnson Syndrome,SJS),皮膚會潰爛,可能導致殘疾甚至死亡。開立藥物前,建議先進行HLA-B 5801基因檢測,減少藥物不良反應的機會。」新一代降尿酸藥物較不會出現嚴重過敏反應,能有效降尿酸,即使是腎臟功能較差的患者也可以使用,而且有助消除痛風石。「曾經有位患者的痛風石很大,大到沒辦法穿鞋,而且經常腫脹、感染。因為疏於照顧,來到門診的時候,腳都快爛掉了。」吳建興主任分享,「我們很用心幫他換藥、治療感染,並積極控制尿酸。因為患者腎臟功能較差,他使用新一代降尿酸藥物,經過一段時間後,尿酸順利降到6 mg/dL以下,痛風較少發作,痛風石也漸漸變小,關節活動度變好,且能夠穿較大的鞋,患者的生活品質改善許多。」「及早治療痛風是很重要的觀念,如果抽血發現尿酸超標時,應該請醫師評估,看看有沒有出現其他共病,並考慮使用藥物控制尿酸。」吳建興主任說,「把尿酸控制好,不只能減少痛風性關節炎發作的機會,還能預防未來產生更嚴重的腎臟病變、心血管疾病、中風等問題。」貼心小提醒抽血檢驗發現尿酸過高時,要嘗試找出尿酸過高的原因,吳建興主任提醒,如果有痛風發作的經驗,千萬別以為只要吃止痛藥,不痛就好。因為尿酸超標對身體的危害,不單只有關節,還與腎臟病、心血管疾病、中風等多種共病有關。高尿酸與高血壓、高血糖等慢性病相同,需要做好飲食控制,並規則服藥,好好與醫師配合,才能降低各種急性、慢性的健康危害!原文:
-
2021-08-29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比起AZ疫苗更要注意 心臟科醫曝血栓3大風險因素
國內疫苗持續接種,民眾也相當關切各疫苗所產生對身體的負面影響,AZ引起極罕見的血栓就相當另人關注。不過國泰綜合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釗監提醒,雖然疫苗引起的血栓需要注意,但比起疫苗,民眾日常也更需注意容易引起血栓的風險因子,特別是高風險族群更要小心。 血栓靜、動脈大不同,AZ疫苗為靜脈血栓。 張釗監醫師表示,血栓顧名思義就是血管塞住,隨塞住的路線不同,可分成靜脈血栓、動脈血栓兩種,不論是靜脈或動脈塞住都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血管塞到哪,身體就有可能壞到哪。例如民眾較常聽到的心肌梗塞、腦中風就是因為動脈血栓所引起,而近日民眾所關注AZ疫苗所引起的血栓則為靜脈血栓。 靜脈血栓常見容易出現持續出現頭痛、視力模糊、癲癇、腹痛、胸痛、呼吸困難、自發性瘀青、紫斑等症狀,而若是血栓塞在肺部,一樣有可能因為肺部血管阻塞,導致供氧不足,一樣有致命的可能性。 不過張釗監醫師表示,AZ疫苗所引起的靜脈血栓,約在施打疫苗後4~30天會出現,發生機率極低,約為百萬分之一左右,極為罕見,多加留意即可。相較之下民眾也更需留意其他可能引起血栓的風險因子,以避免真正該加強防範的完全沒有注意到。 血栓3大風險因素,比起AZ這些更要注意! 張釗監醫師表示,血栓的主要成因包括了凝血異常、血流異常、血管壁受損3大因素。凝血異常指得是血液較為濃稠,容易形成血栓,其可能因遺傳所致,如抗凝血缺乏。而飲水不足、身體缺水、長期服用女性避孕藥或荷爾蒙等也可能使得凝血機率上升,除此之外也包括了部分的癌症、感染疾病等。而長期久坐、久站等,長時間沒喝水、處於不動狀態的族群,則較容易有血流異常的情況。血管壁受損則可能因外傷、感染等引起。 因此張釗監醫師提醒,像是上班族、孕婦、老師、警察、警衛、司機、久病臥床的病患等,容易久坐不動、不易補充水分或忘記補充水分的族群,都應特別留意,時時提醒自己活動、補水,以避免血栓的情況發生。 防範血栓從日常做起,遠勝過度擔心新冠疫苗! 張釗監醫師強調,防範血栓發生的方法,最基本也最容易做到的就是多補充水分,不僅有助於稀釋血液的濃稠度,在裝水的時候也可以活動身體,解除長時間不動的狀態,可說是「一兼二顧」。除此之外,就是多讓自己除了裝水以外,能多有運動的機會,例如散步、快走、慢跑、單車等。若要再加強,平時也可以穿著彈性襪,避免血栓發生。而若是有發生血栓者,則可經醫師診斷開藥,服用抗凝血劑進行治療。 也提醒民眾新冠疫苗盡早施打,有疾病、用藥等身體狀況不佳者,經與醫師討論評估是否施打疫苗。若經評估可施打疫苗則注意相關症狀及不適,情況不對盡速就醫。從生活中簡單的細節防範血栓,遠勝於過度放大檢視、專注在極為罕見的疫苗不良反應.日常生活時時提醒自己,更有助防範血栓。《延伸閱讀》 .靜脈曲張可能導致肺栓塞?女性風險更高?醫:速就醫減少併發症 .水喝太少小心血栓!醫:易中風、心肌梗塞,別渴了才喝水!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8-27 失智.長期照護
飲食照護/失智症患者吞嚥困難,該選擇鼻胃管還是胃造口?
吃東西是件美好的事,看似再平常不過的動作,當罹患疾病或肌肉功能異常時,就會發生吞嚥困難。對高齡長輩或失智症患者來說,因咽部肌肉力量不夠、食道蠕動協調功能變差,更常發生嗆到、食不下嚥的情形。非插鼻胃管不可嗎?一位中度失智的60多歲婦人,吃東西和喝水經常嗆到,身形日漸消瘦,家人為她裝上鼻胃管,用灌食的方式補充營養。除了每個月定期更換管子,偶爾也因為異物感下意識伸手扯掉,或因咳嗽、打噴嚏而滑脫,必須回診重新插入鼻胃管。婦人雖然不善言辭表達,但看得出來過程很不舒服,雙手不斷揮動,需要靠家屬和護理師壓住完成。長輩有吞嚥困難,非插鼻胃管不可嗎?胃腸肝膽科醫師謝名宗說明,若無法自行進食,就要靠外力供給營養,否則可能危害生命安全。但長期置放鼻胃管或重複插入會造成喉嚨黏膜受傷,或增加食道發炎、胃食道逆流、胃壁出血等風險。謝名宗建議,長期需使用鼻胃管的長輩,可考慮胃造口手術,降低鼻胃管灌食導致吸入性肺炎的機率,也不再因管線黏貼在臉上的「大象鼻」而感到自卑。(推薦課程:大象鼻插了回不來嗎?失智者安裝鼻胃管的抉擇與照護)Q1:大象鼻是什麼?鼻胃管是一條從鼻孔進入,經過咽喉、食道進到胃部的透明塑膠管,全長120公分。插入的長度約45-55公分,所以還會留一大段在鼻子外,常捲成一圈黏在臉上,又稱「大象鼻」、「象鼻人」,外觀影響患者的自信與尊嚴。Q2:鼻胃管的缺點?需每個月定期更換,易增加鼻腔黏膜出血、咽喉部潰瘍等併發症。當咳嗽或過度用力會造成管線滑脫,要重複插管。照顧者要注意灌食液體或是食物攪打細碎,否則容易卡住管線。侵入性的灌食法會降低食道括約肌張力,包括喪失吞嚥能力、影響說話功能。你聽過胃造口嗎?評估鼻胃管的缺點,以及歐美普及的胃造口,謝名宗分析二者的優缺點,鼻胃管適合短期(3個月)無法自行進食者,若超過3個月或中重度失智症者的吞嚥困難嚴重影響進食照護,則可考慮施行胃造口手術。(推薦課程:失智者喪失進食能力,該為他選擇胃造口嗎?)Q1:什麼是胃造口?從腹壁與胃部創造一個開口,直接放入一根灌食管,有別於鼻胃管從鼻子經過食道至胃部。腹壁的開口位置於肚臍上方、肋骨下方,手術過程約半小時,不僅術後照顧方便,也降低每個月更換鼻胃管的感染風險。Q2:胃造口有哪些優缺點?胃造口的管線較粗,不易卡住食物殘渣,可放心灌食營養師調配的食物。外觀方面,衣服可蓋住造口,外觀不像病患,不再畏懼社交。少了管子外露和刺激咽喉,提升照顧者與患者的生活品質。缺點則是需在肚子上打一個洞,許多人聽到就擔心害怕,目前約一成患者採用。在傷口照護上要多注意洗完澡後盡速擦拭乾淨,避免感染。Q3:什麼狀況下建議用胃造口?吞嚥困難情形嚴重者,患者需長期灌食,且使用鼻胃管狀況不佳,經常脫落造成吸入性肺炎。Q4:該去哪裡做胃造口手術?請內科醫師評估是否作胃造口手術,或掛號至肝膽腸胃科門診,由醫師評估檢查。由肝膽腸胃科醫師執行經皮內視鏡胃造口手術,或由一般外科醫師執行胃造口手術。Q5:哪些人不適合做胃造口?太過肥胖、凝血功能不佳、肝硬化、嚴重腹水等族群,可與醫師溝通討論其它適合方案。鼻胃管與胃造口比較Infogram綜觀鼻胃管與胃造口的優缺點鼻胃管雖然費用較低,但放置過程痛苦,且中重度失智的老年人,因吞嚥困難無法配合吞口水的動作,更拉長放置時間。當家人吃得越來越少或幾乎失去進食功能,伴隨身體功能也跟著下降和衰弱,中重度失智症、巴金森病等有吞嚥困難的患者可多加評估胃造口手術。
-
2021-08-27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骨科名醫健檢才知有糖尿病 輕忽小傷口致動刀住院
當年處於不惑之年的我,在醫院員工環島旅遊後接受健康檢查,報告卻出現紅字,空腹血糖值竟然超過300mg/dL,進一步檢驗發現,罹患了遺傳性糖尿病,從那時起,我積極控制糖尿病及預防併發症。未料,一次牙齒根管治療,因未吃消炎藥而引發牙齦嚴重細菌感染,必須住院開刀治療。一時疏忽 下巴積膿需引流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較弱,如果沒做好傷口護理,容易導致嚴重感染,醫師都會提醒糖尿病病人不要輕忽小傷口,我尤其會特別注意。不過,去年7月左下側牙齒做根管治療時,牙科診所助理問:「要不要拿消炎藥?」其實是給含抗生素成分的藥錠,並非只有消炎止痛的功效,當下我竟謝絕了,現在回想真不知為何不拿藥,總之一時疏忽帶來後患。3、4天後,左下牙齦部位有點疼痛,我自認補吃藥即可,沒想到又過4天,我的下巴浮腫。這下子代誌大條,趕快掛自家醫院牙科,檢查發現細菌已深入牙齦等軟組織,我的下巴已積膿需開刀引流,要住院7天。侵入性治療前 先請教醫師「當自己轉換角色,醫師變病人,這才真正體會到無醫療專業背景的人面對龐大醫療體系,真的很需要醫師用同理心診察治療。」公立社區型醫院有家的親切感,我乖乖當耳鼻喉科的好病人,出院時像一般病人,對醫護同事相當感謝。開刀住院教會我另一件事,年歲漸長不要鐵齒,中年以上的民眾做侵入性治療之前,可以請教醫師,做一點高規格性的預防措施,尤其是糖尿病病人在治療前,徵詢醫師意見並遵照醫囑服用藥物,可降低發炎風險。在骨科門診看到的病症,多是一般痠痛問題,通常是因長期不良生活習慣、缺乏運動、過勞、失眠造成的,我都提醒自己保持正確坐姿,看診1小時就要站起來舒展肢體,平時維持定量運動的習慣。年紀大了 最好做緩和運動我42歲開始打網球,半年後雙膝出現痠痛等不適症狀,請醫師同事檢查,沒結構性的問題,而是突然間擴展體能,導致膝蓋不適應,於是休息1周和調整打球頻率獲得改善。但有些病人就此放棄運動,我會以自己為例建議病人,有了年紀最好從事緩和運動,循序漸進,不必急、不求快、不比勝負,並養成正常規律的生活作息,保持身體狀態恆定是養生的不二法門。洪宗賢小檔案現職:衛福部彰化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年齡:50歲學歷:•台灣大學醫學系•中興大學法律系碩士專長:•骨科微創手術•脊椎手術•關節重建手術興趣:文學創作、音樂、騎重機經歷:台中榮總骨科專科醫師、台中醫院及彰化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創傷骨科醫學會會員、骨質疏鬆醫學會專科醫師、中興大學法律系校友會理事
-
2021-08-26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男子車禍重傷休克 亞大醫院5次手術救回他
一名48歲男性日前車禍全身多根肋骨斷裂、下肢開放性骨折,且送醫後因張力性氣血胸併出血性休克,一度「心跳呼吸停止」,所幸院方啟動創傷小組緊急搶救,陸續完成止血、引流、骨折固定等多達5次的手術治療,才終於讓他復原出院。醫療過程全程陪伴丈夫的妻子感動表示:「當時先生送到急診室的時候已經奄奄一息,幸好醫療團隊仍不放棄一絲絲希望,堅持搶救到底,這條命是醫院幫我們搶回來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鍾侑庭指出,患者到院時意識不清、瀕臨呼吸衰竭,立即啟動外傷小組,雖經緊急插管,血壓仍不穩定,身體檢查亦發現顴骨疑似骨折,且左下肢有明顯開放性傷口及變形,X光檢查也顯示左側第3至9肋骨葛折,懷疑出血性休克合併張力性氣胸。正準備胸管引流減壓時,發現患者突然心肺功能停止。當下緊急實施心肺復甦術,並立即針式減壓,歷經關鍵8分鐘後總算恢復心跳。骨科醫師賴禹呈說,因患者左側骨盆、股骨及脛骨嚴重骨折,使得下肢出血量大,外傷當天先以時間短且微創的骨骼外固定手術達成初步骨折復位,術後送往加護病房觀察與支持性治療,等6天後生命跡象恢復穩定,便立即與胸腔外科合併手術,先治療下肢五處骨折及肋骨固定手術,4天後再進行失血量較大的骨盆手術,並採取「創傷控制骨科治療」的階段性手術,降低併發症與器官衰竭的發生率。胸腔外科醫師劉柏毅說,患者左側肋骨第3至9根骨折,且有連枷胸、氣血胸,亦出現張力性氣胸,狀況相當危急,經過輸血、輸液、生命徵象監測、抗生素使用避免感染,待全身性發炎期過後,執行肋骨固定手術,術後第2天順利拔管,為避免肺部功能退化及關節僵硬,在加護病房期間也安排肺部與肢體復健,21天後順利轉往普通病房。
-
2021-08-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高端後4死影響接種意願? 嘉市:昨報到率9成5
國內接種高端疫苗後通報死亡已4例,嘉義市前天起開始施打,2天累積打3997人,暫無接獲通報不良反應;市府衛生局指出,報到率超過90%,且中央再度開放預約高端昨天截止,預約率達76%,也與之前預約率差不多,目前看起來打氣沒受到影響。衛生局表示,嘉市先前勾選有意願打AZ疫苗、莫德納疫苗,收到簡訊後進一步登記的比率超過8成,而高端,則1萬1302人有意願並收到簡訊,完成預約7941人,比率70%,昨天截止的加開名額, 收簡訊2593人,有1976人預約,比率也有76%,沒降低。至於實際報到施打率,衛生局統計昨天嘉市1948人預約,1852人實際報到,比率達95.72%,也沒有出現類似先前的緩打潮,若有的話,或許今天會比較明顯。疫苗注射合約院所的陽明醫院院長謝景祥說,周一與周二,施打高端的報到率,各有92.6%、91.1%,沒特別聽聞接種民眾有疑慮,反倒是LINE群組有朋友說「以為高端比較安全」;他認為,國外真正因疫苗引起死亡,大約百萬分之一,他則常向民眾解釋,打疫苗產生嚴重併發症、有死亡風險約10萬分之1以下,講得較保守,重點是利大於弊。
-
2021-08-24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9旬翁肋骨骨折飽受折磨 醫師這一招固定助復原
94歲廖姓老翁浴室滑倒,緊急送台中慈濟醫院急診,醫師發現老翁左側背後肋骨有4處斷裂,如果採用保守療法,病人會因為持續疼痛,生活品質低落。家屬討論後決定施行肋骨骨板手術固定,順利解除老翁疼痛,住院一周後出院,恢復正常生活。台中慈濟醫院胸腔外科主任吳政元表示,高齡長輩常見因跌倒造成肋骨骨折,由於肋骨會自行癒合,多半採用保守療法,以止痛方式等待肋骨癒合。不過,因為肋骨旁伴有神經,肋骨骨折相當疼痛,有時服用止痛藥未必緩解疼痛。吳政元臨床常見長輩因移動、咳嗽等,造成骨折處移動,刺激神經而劇烈疼痛,因而不敢動、不敢咳,導致痰液累積肺部,造成肺炎,甚至呼吸衰竭必須住院插管使用呼吸器治療。他指出,也有好不容易肋骨癒合,卻因癒合位置不佳導致慢性疼痛,生活品質不佳,長輩肋骨骨折,幾乎是「漫長的折磨」。廖姓老翁狀況特別嚴重,肋骨已經斷裂、錯位及碎片存留,且位置在背部,即使住院躺床都很不舒服,止痛藥亦無法改善。麻醉科評估後,認為老先生身體狀況可接受麻醉與手術,家屬討論後採用肋骨專用鈦合金骨板固定手術,固定肋骨骨折部位。手術後,老先生肋骨骨折症狀減輕許多,也不會因疼痛不敢咳嗽或下床。住院一周,影像檢查確認老先生肋骨恢復不錯,即出院返家。吳政元表示,肋骨骨折常令人疼痛難忍,若骨折部位碎裂、移位,也常會合併氣胸、血胸等問題;而多根肋骨骨折造成「連枷胸」的病人常因胸廓不穩定,會出現呼吸困難、缺氧、呼吸衰竭等症狀,需要置入氣管內管,即俗稱的插管,並在加護病房長期使用呼吸器治療;若採用肋骨骨折固定手術,也可以同步用胸腔內視鏡處理氣、血胸問題,不但可大幅降低病人疼痛及相關肺炎、呼吸衰竭等併發症,也可及早脫離呼吸器提早下床活動,縮短住院天數,早日恢復健康。吳政元提醒,老人在浴室滑倒很常見,且很容易造成肋骨骨折,甚至因嚴重併發症導致死亡,建議有長輩的家庭可以尋求長照專門機構協助改裝浴室,維護長輩安全,避免意外發生。
-
2021-08-24 新聞.長期照護
中風後吞嚥困難 進食注意6要點
「醫師,家父小中風後,喝飲料常會嗆到,吃東西也很難下嚥,請問有何改善的方法呢 ?」門診中常有病人家屬提出上述的問題,如何克服此中風併發症,病人和家屬都要學習,慢慢可渡過難關。喝飲料會嗆到是吞嚥困難症狀之一,其他包括流口水、咀嚼或舌頭無力、感覺食物卡在喉嚨、吞嚥動作難以開始、餐後食物殘留口腔、吞嚥後聲音改變、鼻腔逆流、嗆咳、進餐時間延長、體重減輕等。面對吞嚥困難,首要詢問什麼型態的食物難以吞嚥,是固體或液體食物?在什麼階段食物會卡住難以吞嚥?口腔咽喉、胸後或上腹?常見2大類病因1.身體結構病灶:固體難以吞嚥,如食道癌、胃癌、食道良性狹窄、食道憩室、食道黴菌感染、食道炎、外在壓迫(氣管腫瘤、主動脈瘤)等。2.功能問題:液體難以吞嚥,最常見的是中風,但在重度失智亦可見。中風後吞嚥困難,是一種常見的併發症,儘管許多中風患者吞嚥功能會自然恢復,國外文獻統計仍有11%至50%的患者在6個月後存在吞嚥困難。吞嚥困難可通過臨床評估,或經由電視螢光攝影檢查或纖維光學內視鏡吞嚥檢查進行診斷。處理中風後吞嚥困難的問題,可減少誤吸入呼吸道,而不是恢復正常吞嚥功能。包括改變飲食質地、調整進食姿勢和一些復健技術改變吞嚥策略,這些可以單獨使用,但大多一起使用,並且可以個人化。照護中風後患者進食6重點1.維持進餐環境安靜,端坐姿勢進食,或床頭抬高30至45度。2.選擇適當食物質地,採用小口進食。3.傾頭向健側,小口(小湯匙)由健側餵入,縮下巴、轉頭向患側來幫助吞嚥。4.吞完就清喉嚨或咳嗽一次,確定已經吞乾淨後,再進食下一口。5.餐後維持坐姿30分鐘,避免食物逆流。6.進餐完畢要檢查口腔內是否有殘留食物,並清潔口腔,這樣可以減少吸入性肺炎的發生。
-
2021-08-2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協助病人面對病情、接受治療
【編者按】醫學教育大師奧斯勒教授曾說「學醫不看書就像沒有航海圖在茫茫大海上漂流,然而只看書不看病人就像卻從未出海航行。」(He who studies medicine without books sails an uncharted sea, but he who studies medicine without patients does not go to sea at all.)台灣醫學教育的困境是社會大眾對於醫學生參與自己或家人的照護還是有些心理上的障礙。「醫病平台」本週就以「年輕醫師與醫學生照護病人的學習心得」為主題,讓我們聆聽一位剛畢業的醫師與兩位五年級醫學生參與照護病人時想到些什麼,學到些什麼,了解這些經驗對他們將來的行醫會產生怎麼樣的影響。我們衷心希望作者的努力可以產生共鳴,導致更多社會大眾的積極參與醫學教育。唯有臨床醫護人員的投入以及病人、家屬的幫忙,我們才能培育更多更好的年輕醫師與醫學生,將來我們的子女生病時才能有更好的醫療照護。門診來了一位初診病人,他是一位體型單薄的伯伯,直覺上來看大概就是平常描述的惡病質(Cachexia)。初次就診,伯伯神情略為緊張,一邊說著自己腋下長了顆腫瘤,一邊默默地脫下外套。直到他脫下外套的那刻,大家都屏住了呼吸,因為映入眼前的竟是顆巴掌大的腫瘤。如此明顯的腫瘤為何拖到現在才就醫?這是我心中疑惑的。仔細一問,才發現他其實早在前年八月就發現自己腋下有一顆五公分的腫塊,之後有前往醫院的皮膚科就診,當時便已有病理報告便顯示為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pleomorphic sarcoma),但伯伯表示切片後病灶便自己縮小,因此未再追蹤。雖然後來病灶下又長了另外一顆腫瘤,但因為兩顆腫瘤一開始變化不大,加上疫情衝擊,因此便繼續拖延就醫,一直到今年二月因為腫瘤長得太大,痛的他徹夜難眠,於是才又輾轉到了其他兩間醫學中心就診。但他到最後聽到要手術後,卻又擔心自己身體呈受不了治療,因此又再次拖延,轉向中醫求治。最後因為腫瘤依舊困擾著他,於是又才再來我們醫院尋求醫療意見。先不論這個案例的後續,這位病人首先值得注意的地方是他其實反映了許多癌症病人的心態─就是恐懼。許多病人在面對癌症時會感到害怕、會逃避,直至症狀變嚴重的時候才會就醫,於是在診間不時會看到腫瘤潰瘍的狀況下才前來就醫的病人。不過他們的恐懼其實是可以理解的,前些年很喜歡跟母親討論一首歌,歌詞裡面寫到:「我應該在車底,不應該在車裡,看到你們有多甜蜜」,其實在就診前,病人大概心裡都會有數知道自己的狀況不太對,但又害怕若如自己所想會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於是選擇逃避,並抱著一絲希望,或許自己的直覺是錯的。不過我們都知道,有時該面對的總該是要面對,如同該結束的感情就該結束,拖著是無益的。British Medical Journal 在2020年發表的一份研究便有指出癌症病人的手術每拖延四週,平均便會增加6-8%的死亡風險,拖著癌症對病人只有害無益。此時醫療人員便要當作歌曲中主角的朋友,適時的提醒病人該處理這個剪不斷理還亂的癌症了。但該如何做呢?我認為可以從幾方面著手。首要之務是要釐清病人害怕的原因,許多病人其實是害怕治療的副作用或併發症,有些是怕化療要掉頭髮,怕手術會醒不過來,以伯伯來講,他害怕自己的身體承受不了治療。釐清了之後醫護人員便能對症下藥,針對害怕的部分再作講解,像昨天跟診的時候便有位病人詢問主治醫師有關術前化療的副作用,老師便釐清原來她是怕掉頭髮,便告知她這種術前的化療劑量比較低,相關的藥物也不太會造成掉頭髮,於是病人便安心了許多。再來便是找出誘因,這就好像賣場推銷產品一樣,這種衣服洗了不容易皺、這種拖把可以輕易擰乾、污漬一下就可以用神奇海綿清除等等,要說服人總得正中下懷,明明白白的告訴病人治療可以幫助解決他們的煩惱。門診的這位伯伯他之所以來門診,主要是因為痛到睡不著,也因為拖太久總是要穿著外套遮掩心生厭倦,於是我們便可稍微針對這部分再作提醒,告訴他這個腫瘤拿掉後他的這些煩惱便可改善。最後是陪伴,失戀的人怕孤單,病人也是,走向手術室的路更是冰冷孤獨的,特別是全身麻醉時還會失去意識,誰也不能把握一定睡了就一定可以起得來。這時醫護人員可以適時地向病人表達關懷,告訴他們就算是在刀房,大家都會陪伴著他,整個醫療團隊都會全力幫助他。甚至有些時候若醫護人員有相同的經歷,也可以分享給他們聽,讓他們明白他們的心情有人能夠理解,也更有助於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 當然,癌症病人延遲就醫,有時也不只是害怕治療的問題,有時更是整個醫療系統的問題,從地區門診,轉介到醫院診斷,再轉到專科治療、追加放射治療、化療等等,整個過程可以消耗病人許多時間精力,政策上或許也可以讓病人的臨床資料更容易在下一間治療場所讀取,醫院方面也可定期評估醫院裡的人力、人力的訓練以及器材替換,讓整個治療過程更順暢、效率更高,造就一個更patient-friendly 的環境讓病人安心治療。伯伯最終順利接受手術治療,出院時面帶笑容,目前持續在老師的門診追蹤。
-
2021-08-22 名人.楊定一
楊定一/個人體質是面對疾病的關鍵
傳染病對人類歷史的影響,絕對不會亞於戰爭。光從近代來看,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1930年代後催生美國國家衛生院的鸚鵡熱流行、2003年在東亞爆發的SARS、2012年襲捲中東的MERS及其他大大小小傳染病,對公共衛生管理帶來很大的挑戰,對社會整體也造成衝擊。這次Covid-19全球大流行,人心隨著管制、鬆綁、防疫物資、疫苗、病毒變種等因素反覆起伏。儘管疫情還看不到盡頭,但經濟和社會活動不可能長期停滯、國際交流早晚恢復,「與病毒共生存」已是我們難以迴避的未來。許多朋友希望我能分享過去從事免疫研究的經過,以及從預防醫學和全人醫學角度來談如何對抗這場全球疫情。確實,目前主流想法都是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消除病毒。然而,我還是要回到最根本的醫學常識,也就是:相較於病毒的致病力,個人的體質其實是防疫更重要的關鍵。體質,是現代的西方醫學透過代謝體學和嚴謹的統計分析也逐漸體認到的健康關鍵。許多慢性病研究都歸納出:一個人已經有的疾病(共病,comorbidity)和生活習慣,可能影響他受疾病影響的後果。此外,從免疫的角度,我也一直強調「抗發炎」的重要性。壓力、情緒和不良生活習慣都是導致慢性發炎的因子。長期發炎除導致多種慢性疾病,更會干擾人體面對病原的免疫反應。這也是一種體質。你可能會想問:一個人如果受到Covid-19病毒感染,他的結果也和體質有關嗎?答案不用我多說,任何人客觀去看大量而正規的醫療紀錄,就可以得出結論。最近,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的專家分析了從Covid-19爆發以來,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的一年內,全美800家醫療機構數百萬名住院患者的醫療保險紀錄。研究提到,這一年來,這800間醫院共收治490萬名患者住院治療,其中55萬人因Covid-19感染而入院。光住院數字就已經反映出Covid-19對醫療系統造成的負擔,以及醫療崩潰的危險。那麼,個人的情況呢?入院的重症患者,超過九成至少有一種慢性健康問題,最常見的前三名分別是高血壓、脂肪代謝性疾病和肥胖。如果針對死亡率進一步分析,會發現肥胖帶來的風險最高,第二高則是各種焦慮和恐懼症,接下來是其他慢性病,包括已經產生併發症的糖尿病、腎臟病和各種與老化相關的神經退化疾病。從死亡率的風險因子來看,個人的壓力與情緒管理,對健康影響是不能小看的。此外,許多慢性病患者不是單一疾病,而是多重退化。研究也告訴我們:比起原本健康的感染者,患有一種慢性病的感染者的死亡風險是1.53倍;同時患有超過10種慢性病的人,感染後的死亡風險甚至接近4倍。從這些數據,再加上Covid-19感染者有極高比例是無症狀感染的事實,你可能也明白:奪去生命或讓人重症而入院的,不見得是因為病毒多麼可怕,而是──個人的體質與健康是否足以面對病毒的挑戰。多年來,我透過《真原醫》從「心」的層面出發,希望幫大家為自己建構良好體質。現在回頭看,這些努力好像是為現在的挑戰所準備似的,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從飲食、運動、呼吸和情緒管理著手,徹底改造體質。你,會選擇從哪一個環節開始呢?
-
2021-08-22 癌症.肺癌
肺癌治療訓練基地 長庚成立影像導引胸腔鏡示範中心
肺癌已經連續多年高居國人癌症死亡率首位,每年近萬人死於肺癌,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最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的方法之一。林口長庚醫院長年發展「影像導引胸腔鏡手術」,優化其流程後,幫助台灣治療肺癌,推向新的紀元,今成立「影像導引式胸腔鏡手術示範中心」,將作為全國與世界致力於肺癌治療醫療人員的訓練基地。林口長庚胸腔外科主任趙盈凱表示,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是目前唯一經科學研究證實,能有效輔助篩檢肺癌的工具。透過「低劑量斷層掃描篩檢」,讓很多以往傳統X光很難發現的早期肺癌無所遁形。但透過低劑量斷層篩檢發現的早期肺癌,病灶都非常微小。趙盈凱表示,胸腔鏡手術因器械的限制及缺乏實際手感,不利於尋找微小腫瘤,因此過去的做法,病人需於術前透過斷層掃描攝影予以勾針或注射染料定位後,再進開刀房手術。趙盈凱表示,只是這項步驟有幾個潛在問題,要讓斷層掃描定位與手術之間無縫銜接實務上非常困難,無論從X光室完成定位後轉送至病房,或是從病房轉送至開刀房,都需要很多的等待時間,所以轉送過程中偶爾會發生勾針脫位及氣血胸等併發症。定位如果是在清醒下進行,常易造成病患心理及生理上的不適。長庚醫院胸腔外科自2016年開始發展「影像導引胸腔鏡手術」,在複合式手術室中,可將病灶定位及手術切除無縫接軌一站式完成。在5年的發展過程中,趙盈凱主任帶領團隊,攜手西門子醫療公司,不斷的將流程優化。除了讓定位所需時間從以往的20到30分鐘下降到10分鐘以內外,還發展出多種影像定位策略,根據病患體型、腫瘤特性,為每位病患量身打造專屬腫瘤定位切除策略。這個優化的過程,發表了一系列的論文,不但發表數目在世界上佔比超過40%,治療方式也多次被引用為治療的指引。這項成果亮眼受到國際肯定,而「影像導引式胸腔鏡手術示範中心」的成立,更讓長庚肺癌治療推進到新的紀元。
-
2021-08-20 該看哪科.眼部
疫情影響視力孩童上眼科比率升 醫師籲「三要一保」
今年因疫情影響,學生長時間使用3C產品或在家視訊上課,缺乏外出活動機會,目前還未開學,家長帶孩童到眼科就醫的比率已有上升現象,還有不少上班族因居家辦公或追劇,自覺眼壓高或出現眼睛疲勞等現象,苗栗市大千健康醫療體系德恩診所眼科主任黃慶瑄提醒,長期不正確使用3C產品易導致近視或度數加重,且高度近視日後易產生併發症,平時一定要掌握「三要一保」原則,才能遠離近視威脅。黃慶瑄指出,孩童視力發育黃金時期是3至6歲,小學五、六年級到國中期間是近視度數最容易增加的時期。一般近視超過500度以上就屬於高度近視,隨年紀增長,高度近視者容易產生黃斑部退化、視網膜剝離、青光眼、白內障等併發症;要預防高度近視,建議做到「三要一保」,也就是「要休息」每30分鐘休息10分鐘,使用3C產品一天不超過1小時;「要活動」每天有2到3小時戶外活動,陽光可以讓眼睛分泌多巴胺,幫助預防近視度數增加;「要均衡飲食」可食用顏色鮮豔的蔬菜及水煮蛋的蛋黃來補充葉黃素,或是選擇蝦紅素、魚油、花青素等保健食品,幫助眼睛健康。「一保」是「保持適當距離」,建議保持手機30公分、平板及筆電45至50公分、桌上型電腦60公分的距離,電視則是依家中螢幕兩對角的長度,再乘以2.5倍就是適合的距離。黃慶瑄提醒,視力保健要從小做起,建議2歲以下小孩不要接觸3C產品,2歲以上除遵照上述「三要一保」原則,家長也可觀察孩子日常生活中,是否有不正常姿勢、瞇眼睛、斜眼、一直眨眼睛,或觀看距離過近的狀況,如有任何異常,一定要盡快就醫檢查,才能保護孩子的靈魂之窗。
-
2021-08-20 養生.聰明飲食
隔夜菜加熱「1閃失」小心急性腸胃炎! 專科醫授拉肚子「能吃&不能吃」食物
61歲鄭女士,有糖尿病的慢性病在服藥控制中,日前因為嚴重的上吐下瀉合併高燒不退兩天至醫院急診,抽血發現白血球、發炎指數均高,且合併有急性腎衰竭和電解質不平衡,後續糞便和血液培養均長出沙門氏菌。醫師一問之下,原來鄭女士在發病前吃了放在室溫已經兩天的肉粽。感染沙門氏菌 症狀與急性腸胃炎相同奇美醫學中心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王宿鴻表示,沙門氏菌為一種細菌,主要經由糞口傳染,常是因為吃到受到污染的食物進而感染,尤其易好發在天氣炎熱的時節。感染者一般臨床症狀為急性腸胃炎,會有噁心、嘔吐、腹痛、嚴重腹瀉、高燒不退等症狀產生,且糞便中常夾雜著黏液和血絲。 王宿鴻說明,一般病情輕微者,發燒會在兩三天內退燒,腹瀉則會在一星期內逐漸改善。但若是嬰兒、老年人或是有其他慢性疾病造成免疫低下者,則要小心症狀會比其他人來得嚴重,甚至會產生嚴重併發症如脫水、敗血症、休克、腸出血、壞死性腸炎等。 食物調理要注意 室溫超過35℃易變質由於沙門氏菌常是因為吃到受到污染的食物而感染,因此在食物的選擇跟調理上需要特別注意。王宿鴻指出,最常受到細菌污染的食物,例如:生雞蛋、奶製品、肉製品等,因此在選擇的時候需要注意食物要完全煮熟、牛奶和奶製品需經過滅菌過程;在調理食物的時候,生食和熟食需要分開、使用安全的飲用水或自來水處理食物、蔬果類需清洗乾淨。另外,若吃不完的食物一定要用保鮮膜包裹放入冰箱,再次食用前再加熱煮熟;臺灣的夏天尤其炎熱和潮濕,沙門氏菌又最喜歡生活在室溫35℃左右的環境,因此食物若放在室溫太久會大大增加受到污染的風險。 緩解不適症狀 這些東西要少碰針對一般症狀較輕微者,王宿鴻分享,感染時可以使用支持性療法即可,可多補充電解質水分,但需注意不能太甜,因為糖分在生病的腸道中會增加水瀉的嚴重程度,如市售的運動飲料常糖分太高,建議可以加入白開水稀釋飲用;另外,乳糖和纖維類食物在腸道出狀況時吸收能力也不佳,因此乳製品食物跟蔬菜水果類的在這段時間也要少食用。值得一提的是,在腸胃發炎時可以吃白稀飯、白飯、白麵條、白土司等食物,若肚子不痛不會吐的話也不建議讓腸子空腹太久的時間;但假若是高危險族群,如:嬰兒、老人、免疫力不全者,亦或是症狀持續、高燒不退、連喝水也沒有辦法的話,就應儘速就醫避免更嚴重的併發症產生。 延伸閱讀: ·愛吃涼拌食物?熱菜放涼再冰? 專家警告「9NG行為」:食物中毒風險暴增 ·愛吃半熟蛋、微帶血的肉? 小心沙門氏菌!「1動作」阻斷感染途徑
-
2021-08-19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肩膀痛到難入睡 原來肌腱破裂
65歲劉姓婦人1年來總覺得左邊肩膀無力,晚上痠痛難受,睡覺時更是痛到無法入睡,藥物及復健治療都無法改善。日前至骨科就醫檢查,確診是旋轉肌肌腱破裂,接受肩關節鏡微創手術與術後復健治療後,肩膀恢復力氣,晚上的痠痛也順利緩解,可以好好睡覺了。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蔡旻虔表示,旋轉肌肌腱破裂的原因,包括外傷或退化磨損,外傷往往是肩膀直接撞擊或突然猛力拉扯,造成肩膀疼痛或手無法舉起的狀況;退化磨損是因肌腱長期和骨頭摩擦,肌腱越來越薄,最後破裂,導致肩膀長期不舒服,之後漸漸無力且愈來愈痛。蔡旻虔說,約有一半五十肩病患的肩關節沾黏,就是旋轉肌肌腱破裂造成的併發症,若復健治療五十肩一直沒改善,建議要檢查確認是否有旋轉肌肌腱破裂的問題。蔡旻虔指出,可依肌腱破裂的狀況選擇復健、注射類固醇或手術治療,而劉姓病患接受的肩關節鏡微創手術,傷口小、對組織的破壞少,同時能處理沾黏或關節內軟骨受損的問題,術後疼痛少、傷口恢復快,減少術後沾黏問題,肌力也較快恢復。蔡旻虔提醒,旋轉肌肌腱破裂必須依賴醫師經驗判斷及核磁共振檢查確診,若發現有長期肩膀疼痛、手無法抬起或一抬就痛的問題,應及早就醫治療,才能順利恢復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