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9 09:50:13 專家觀點
新冠病毒後遺症最易留在40歲以上成人身上!醫揭常見7大症狀
截至110年11月底,全球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已突破2.5億人,即便是在疫情較輕微的臺灣,迄今也累計超過一萬六千名病例,並造成八百多人死亡。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感染者約有80%至85%為輕症,多數患者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2-01-09 09:50:13 專家觀點
截至110年11月底,全球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已突破2.5億人,即便是在疫情較輕微的臺灣,迄今也累計超過一萬六千名病例,並造成八百多人死亡。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感染者約有80%至85%為輕症,多數患者
2022-01-09 09:41:42 專家觀點
讀者Vicky今天(2022-1-5)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看到新聞說台灣生技公司國鼎「新冠肺炎藥」解盲成功!用藥第28天康復率100% 將在美申請EUA,請問教授這篇新聞可信度,因為常參考
2022-01-09 09:34:03 專家觀點
桃園機場相關疫情持續擴大,保全人員、防疫計程車司機確診個案陸續增加,新冠病毒Omicron也侵入社區。昨晚又傳出台北市一...
2022-01-09 01:26:04 COVID-19疫苗
Omicron疫情延燒社區,指揮中心宣布縮短第三劑間隔後,立即引發預約搶打潮。指揮中心公布目前AZ疫苗約剩餘一百廿萬劑,...
2022-01-08 22:19:04 專家觀點
桃園機場確診目前累計14人,其中13人為群聚,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次桃機染疫事件,幾乎沒有傳染親密家人,僅歌友會...
2022-01-08 17:09:04 台灣疫情
桃園市今天新增1例本土個案,為昨天晚上確診的機場女保全(案17414),她5日喉嚨痛、6日咳嗽有痰,昨天到醫院採檢確診,...
2022-01-08 17:05:08 骨科.復健
66歲王太太一早打算煮菜,沒想到一彎腰用力開門,瞬間劇痛讓她當場癱軟,兩天後連睡覺翻身都痛不欲生,最後還是決定就醫,檢查發現是骨質疏鬆性脊椎壓迫性骨折惹禍。 50歲以上台灣女性 每4位就有1位骨
2022-01-08 15:38:51 骨科.復健
不論是上班、上課或是其他各種場合,生活中有很多需要久坐的時候,不過同樣是坐著,有的人可以坐著很久,有的人卻坐沒多久就開始屁股痛,對此國泰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簡文仁指出3種可能原因,並提供改善方式,也提
2022-01-08 15:35:01 人生智慧
桃園機場第一航廈的出境南、北區廊道,一整面「文學之牆」結合當代書法與詩歌概念,寫出遠行的祝福。此作由方文山作詞、朱振南揮...
2022-01-08 14:53:03 預防自保
國內爆發桃園機場染疫事件,累計14人確診、2人快篩陽性待複驗。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要提升防疫等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
2022-01-08 11:25:05 專家觀點
桃園機場群聚事件不斷延燒,指揮中心及桃園市政府無不戰戰兢兢,持續擴大篩檢及疫調。但專家表示,目前桃園機場群聚事件的時空背...
2022-01-08 11:11:47 許金川
老朋友聚會。
2022-01-08 10:58:56 來測你的退休力
「2021年退休力大調查」設計「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以動物來代表大家的退休準備樣態。我試測了三次,都是一隻活躍的海...
2022-01-08 10:08:00 中醫
「補冬4大暖男」: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藥燉排骨
2022-01-08 09:30:00 皮膚
指甲是由不含細胞的角蛋白所組成,是一個死的角質組織,指甲包含5個部分:甲板、近端指甲皺襞、指甲基質、甲床、下甲床。整個構造中,只有甲基質和甲床有活的細胞,所以,指甲是不會呼吸的。 5方面判斷指甲
2022-01-08 09:22:00 杏林.診間
一名30餘歲男子,幾年前曾因短暫意識不清,懷疑癲癇症而來就醫。
2022-01-08 09:15:00 人生智慧
周潤發與老婆陳薈蓮在1986年時結婚,多年人一直是演藝圈人人稱羨的神仙夫妻,兩人相知相惜超過33年,1991年,陳薈蓮懷了個女兒,但是不幸臍帶繞頸流產。 坐擁56億港幣的身家的66歲「香港影帝」周潤
2022-01-07 20:21:06 台灣疫情
桃園機場群聚案連環爆,至今累積已12人確診,其中11人為群聚,另1名防疫計程車感染源尚待確認。然而,今晚再傳出1名女性保...
2022-01-07 19:03:03 家庭婚姻
過年腳步近了,很多媳婦開始焦慮回婆家這件事。有位人夫在臉書社團靠北婚姻2.0發文,說自己除夕要上班,希望妻子能單獨回婆家吃年夜飯卻遭拒,他傻眼問「各位覺得我的要求會超過嗎?」
2022-01-07 18:06:28 名人專家
我的病人以失智症為大宗,在門診和演講時都會有許多人問我:「應該要吃甚麼中藥才能預防失智症?」或是更簡單的「吃甚麼最顧腦?」面對這樣的問題,我一貫的回答都是:「調整生活作息、減少危險因子、常常鍛鍊腦力最
2022-01-07 18:05:30 大腦健康
老了就會不靈光?振興醫院精神科醫師袁瑋說明,研究證實,若堅持對大腦與身體都好的4項「多方位生活習慣」,可以有效預防、延緩或改善已經退化的身體或頭腦功能,快跟著專家了解如何將習慣入生活,預防腦退化,從現
2022-01-07 17:42:12 心臟血管
59歲的楊太太近期到醫院健康檢查,原本就有高血壓病史的她一直都有服藥控制,平時也不太常有不舒服的症狀,但醫師點開頸部磁振造影(MRI)檢查的影像照片,可清晰看見左側總頸動脈血管內膜增厚,最厚處達0.1
2022-01-07 17:11:00 骨科.復健
骨質疏鬆症是無聲的。衛福部在2019年統計,台灣有10.2%男性、25.2%女性正遭受骨質疏鬆的威脅,75歲以上的長者,平均每4人有1人就有骨質疏鬆問題。 根據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IOF(In
2022-01-07 16:37:11 防疫懶人包
新冠肺炎疫情進入2022年仍未休,近日桃機群聚事件已累計12名確診病例(截至1/7),指揮中心指Omicron變異株已進入社區,建議已接種兩劑新冠疫苗且間隔滿12周(84天)以上的滿18歲民眾,應盡速
2022-01-07 16:36:51 COVID-19疫苗
指揮中心今(7日)宣布,依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決議,已接種兩劑新冠疫苗且間隔滿12周(84天)以上的滿18歲民眾,應盡速接種1劑疫苗追加劑。台灣目前第一劑覆蓋率約八成,第二
2022-01-07 15:30:06 防疫懶人包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宣布,1月7日起,滿18歲以上民眾於完整接種疫苗基礎劑12周後,應接種1劑追加劑,以...
2022-01-07 15:06:09 台灣疫情
桃機染疫事件擴大,累計確診者達12例。桃園市政府今公布個案相關足跡,首見百貨公司上榜。
2022-01-07 14:39:17 COVID-19疫苗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宣布,建議所有18歲以上民眾都應接種第3劑COVID-19疫苗,並將間隔縮短至12週...
2022-01-07 14:22:04 COVID-19疫苗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表示,因應國內發生Omicron變異株本土確診病例,社區感染風險提升,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
2022-01-07 10:32:03 台灣疫情
桃機群聚事件擴大,Omicron變異株進入社區。指揮中心及桃園市政府昨深夜舉行緊急記者會,公布一名桃機女保全、兩名桃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