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1 09:36:20 骨科.復健
吞食物容易卡住或嗆咳?專家提醒吞嚥困難7症狀
● 隨著年紀增長,口腔周邊功能也跟著衰退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2-07-11 09:36:20 骨科.復健
● 隨著年紀增長,口腔周邊功能也跟著衰退
2022-07-11 03:01:50 台灣疫情
昨本土新冠疫情新增二萬七七〇八例、死亡七十一例。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上周日確診約三萬二千例,本周日二萬七千例,雖下降...
2022-07-10 16:52:44 一般外科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幫候選人助選時,遭一名40多歲男性以散彈槍射擊,導致心肺停止,隨後並傳出其身亡消息。儘管台灣因為法規嚴謹,槍枝並不算氾濫,但急診科醫師翁梓華指出,槍傷是急診最難處理的外傷,還是希望
2022-07-10 16:07:22 新陳代謝
淺談糖尿病治療藥物選擇 根據2022年糖尿病學會所訂定的第2型糖尿病照護指引,糖尿病的第一線治療是以病人為中心,思考病人本身相關共病、年齡、認知、高低血糖的風險,去做生活型態的調整,或是以Metfo
2022-07-10 14:07:46 台灣疫情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新增2萬784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萬7708例本土個案及136例境外移...
2022-07-10 12:22:57 高齡社會
公共衛生及醫療科技進展,降低了標準化死亡率,加上少子化情形上升,台灣即將邁入老年人口佔比超過20%的超高齡社會。為此,行...
2022-07-10 12:18:18 高齡社會
高齡不等於疾病,台灣高齡政策思維停留在安養、治療。
2022-07-10 12:08:12 高齡社會
「媽媽以前是主管,退休後活動很多,行程還是滿檔,常沒時間吃飯或吃飯時間不固定,又偏食,真令人擔心……」
2022-07-10 11:54:40 高齡社會
兩年多來,新冠疫情帶來的衝擊前所未見,愈來愈多人想要好好的「善終」,打造最後一哩路的幸福。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科主任、台灣安...
2022-07-10 11:41:55 高齡社會
手機到底對長輩能發揮什麼樣的功能,是好還是壞?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林煜軒指出,以前長輩要到醫院進行...
2022-07-10 11:24:30 高齡社會
年長者常要面對孤獨及社會孤立,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以「正在寂寞的路上﹘﹘孤獨與孤立感的健康風險」為題演講。陳亮恭說...
2022-07-10 11:04:38 高齡社會
台灣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屆時每五人就有一人是65歲以上長者,在「登大人」過程中,大家覺得幸福嗎?專家表示,老化時心...
2022-07-10 10:54:10 高齡社會
隨著退休生活型態改變,或生理病痛等原因,樂齡長者常有「早起又午休,晚上睡不著」的情況。
2022-07-10 10:46:39 高齡社會
台灣2025年就要步入「超高齡社會」,未來走在路上,每5個人就有1人是65歲以上的長者。為了邁向「樂齡友善理想國」,提升...
2022-07-10 10:20:33 泌尿腎臟
台灣氣候悶熱,男性朋友時常會出現陰部搔癢不適的情況,有時稍微搔抓一下便沒事,但有時卻一癢就停不下來相當惱人。對此台北市聯醫忠孝院區泌尿科程威銘醫師指出常見原因,並提供改善方式,若真的不行還是建議盡早就
2022-07-10 10:03:23 林靜芸
我小時候愛玩,功課沒寫完就不敢去上課。導師到家裡告狀,母親很生氣,用竹尺打我。有一天被母親處罰後,我蹲在地上哭泣,疼我的...
2022-07-10 09:49:26 洪惠風
「最近有運動嗎?」
2022-07-10 09:47:35 台灣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趨緩,疫情單日新增數何時會跌破萬、口罩何時能解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跌破萬例是會比...
2022-07-10 09:35:20 專家觀點
根據數據庫網站Statista,直至前天(2022-7-4)全世界已經施打了121億劑新冠疫苗,其中6億劑是在美國施打的。可是,台灣有位醫師昨天在他的部落格發表「為何要打疫苗?因為無知!」。所以,新冠
2022-07-09 14:05:41 台灣疫情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2萬813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萬8028例本土個案及107例境外移...
2022-07-09 13:00:00 健康知識+
新冠疫情尚未消失,另外一種病毒-「猴痘病毒」,出現多個非洲以外的傳染病例,再度引發大家的擔憂。 猴痘(Monkeypox)是猴痘病毒所引起的一種罕見人畜間傳染病,主要發生在一些非洲國家,然而世界
2022-07-09 10:00:00 生活智慧王
一般人鮮少有定期清潔冰箱的習慣,食物一冰往往就是好幾天,有得放到過期、有得捨不得丟、有得甚至放到根本忘了,翻冰箱時驚奇「竟然有這個!」或「這是什麼?」,不少人笑稱冰箱根本是「時空膠囊」。 這樣的情況雖
2022-07-09 09:20:00 運動健身
想要健康的長命百歲嗎?現在有研究發現,每天僅需增加10分鐘的強度步行運動,就能延長壽命活得更久,研究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內科雜誌》(JAMA Internal Medicine)。 身體活
2022-07-09 08:35:20 許金川
一次聚會中,老友有感而發:「窮得只剩下錢!」在場朋友面面相覷。
2022-07-09 00:42:38 理財準備
勞保老年給付自2009年1月1日年金上路後,因為老年給付增加月領年金方式,因此許多勞工都以為自己退保後,就可以自由選擇一...
2022-07-09 00:42:38 理財準備
各種退休調查都顯示,勞保與勞退是勞工主要倚靠的重要來源。但是很多人卻搞不清楚勞保與勞退差別,甚至因此錯過放大勞保與勞退最...
2022-07-09 00:25:36 自在獨立
年輕人才有壯遊的權利嗎?
2022-07-08 20:01:00 周邊故事
新冠肺炎疫情沒有盡頭令人悶爆,高雄阮綜合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林奕萱平日在診間替病患排憂解難,雖早有染疫的心理準備,卻沒料到真的遇上了。 最近疫情趨緩,林奕萱未掉以輕心,6月12日北上開會時小心翼翼
2022-07-08 15:40:08 消化系統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遭槍擊,舉世震驚。這位連續總任期最長的日本首相於2020年因為潰瘍性大腸炎復發,反覆腹瀉以及血便影響工作,為了治療頑疾,為此請辭,影響日本政局。醫師指出,潰瘍性大腸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
2022-07-08 14:08:50 台灣疫情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新增30,47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0,314例本土個案及163例境外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