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6 09:50:17 聰明飲食
不是香蕉或高纖蔬菜 英最新研究曝有效解決便秘的2樣食物
便秘問題真的多吃纖維就好嗎?倫敦國王學院專家就針對便秘列出一份飲食指南,表示高纖飲食和多喝水能緩解便秘的觀念可能已經過時,真正能有利於消化健康的食物跟許多人想像的不一樣。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5-10-16 09:50:17 聰明飲食
便秘問題真的多吃纖維就好嗎?倫敦國王學院專家就針對便秘列出一份飲食指南,表示高纖飲食和多喝水能緩解便秘的觀念可能已經過時,真正能有利於消化健康的食物跟許多人想像的不一樣。
2025-10-16 09:47:22 飲食與癌症
乳癌是女性常見的健康威脅之一,雖然遺傳與環境因素難以控制,但醫師指出,透過飲食可有效降低風險。美國癌症協會指出,乳癌確診的中位年齡為62歲,45歲以下病例較少。加州乳腫瘤科醫師巴哈娜‧帕塔克(Bhav
2025-10-16 09:34:24 聰明飲食
「愚人節笑話」成真!知名布丁品牌近期推出上層是焦糖、下層是布丁的「翻轉布丁」,在社群媒體掀起討論,限時開賣即引發搶購熱潮。程涵宇營養師在fb粉絲團發文提醒,這款翻轉布丁雖然熱量與經典款布丁相差不大,但糖量幾乎翻倍成長,從16公克飆升到27.9公克,在意皮膚狀況的民眾、控糖族群、糖尿病患者等要特別注意適量食用,她也教大家3招吃法,美食樂趣和健康都兼顧!
2025-10-16 09:32:11 健康知識+
出國旅行時總期待能盡情享受美食,許多人思考在放鬆與享受的同時,是否也能兼顧腸道健康?英國流行病學家、醫學博士和科普作家斯佩克特(Tim Spector)在每日電訊報分享他於西班牙度假的飲食體驗與實用建議,教你如何兼顧口腹之慾和腸胃健康。
2025-10-16 09:22:22 牙科
52歲石小姐近一年來下顎及牙齦明顯腫大變形,就醫發現是「下顎骨造釉細胞瘤」,9公分大小的腫瘤造成下顎骨大範圍破壞,連「下排牙齒都被推倒」。台大醫療團隊利用電腦模擬與客製化下顎骨重建技術,1天內完成腫瘤
2025-10-16 09:20:30 杏林.診間
第35屆醫療奉獻獎得主揭曉,今年主題是「北極星的守望」,個人奉獻獎得主為林慈龍等10名,特殊貢獻獎得主為林芳郁醫師,團體...
2025-10-16 09:16:30 腦部.神經
過去被認為是不治之症的「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目前已有3種藥物...
2025-10-16 08:56:22 健康你我他
一開始的限塑政策,我並不是很在意,只覺得收取幾塊錢的塑膠袋費用也不算多,所以並沒有很認真去執行。直到看到一則講述環境汙染...
2025-10-16 08:49:37 元氣新聞
泌尿道感染並不是罕見的病症,尤其好發於女性,只要及時治療通常能控制住病情,然而,國外一名31歲的女性卻因為泌尿道感染引發嚴重併發症,甚至導致休克,差點喪失性命。
2025-10-16 08:45:19 家庭婚姻
在數位社群時代,越來越多長輩開始使用智慧型手機與SNS(社群網站)來記錄生活以及與家人保持聯繫。日本一位六旬阿嬤因一個無心的「分享」,不禁讓年幼的孫女陷於在網路被公開的危險,還惹火長子和媳婦,差點因此失去了親情。
2025-10-16 07:45:00 消化系統
「我又不喝酒,怎麼會有脂肪肝?」、「是不是只要減肥就好了?」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不是胖子的專利,也不是喝酒才會得的病,它和你的每一口飲食、每天的活動有密切關係! 地中海飲食不是
2025-10-15 18:28:35 心臟血管
藝人威廉因「閃兵案」丟掉工作,手上4個節目全部暫停,今天終於出面坦然面對,靠憋氣裝高血壓造假診斷證明,自認是負面教材。台...
2025-10-15 16:12:44 淋巴癌
創作歌手黃小玫因罕見「NK/T細胞淋巴癌」病逝,令人惋惜。此癌症早期症狀常與感冒相似,易被忽略,若長期鼻塞或流鼻血未癒,應盡早就醫檢查。
2025-10-15 13:44:33 Podcast
「當時我在台大醫院,接到外地醫院的支援請求,有位病人需要進行腦死判定。」衛福部基隆醫院副院長蔡翊新回憶道,由於當地醫院缺乏關鍵的二氧化碳鋼瓶,他與器官協調師扛起沉重的鋼瓶,驅車三十多公里遠赴支援。原來腦死判定中最關鍵的......
2025-10-15 12:58:09 深度報導
孩子受傷,往往無法替自己發聲;父母失手,卻可能造成一生的創傷。有人選擇協助第一線判斷真相;也有人把教養知識拍成短影音,讓父母少一點誤解、多一點耐心。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努力,卻替孩子築起一道「最後防線」,
2025-10-15 12:57:54 深度報導
一個唇顎裂孩子,往往要經歷三次大手術、長達18年的追蹤治療,舟車勞頓成了家庭難以承受的負擔。為了讓孩子就近獲得照護,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顱顏中心主任陳國鼎跑遍全台,串聯北中南與花東醫院,打造「唇顎裂治
2025-10-15 12:57:34 深度報導
偏鄉的醫療缺口,往往不是先進科技能立即彌補的,而是需要有人長期扎根。這些留在原鄉的醫護,用最務實的行動,努力讓文化差異不再成為就醫障礙,讓「健康平權」不只是口號,而是能落在每一個山谷與聚落的真實承諾。
2025-10-15 12:57:15 深度報導
醫療與照護,對偏鄉長輩來說往往遙不可及。看一次醫師、做一次復健,可能得花上大半天舟車勞頓。於是,屏東把復健治療搬上車,化作「移動照護」,載著治療師與器材,直接開進村口。這不僅縮短了距離,更打破了隱形的
2025-10-15 12:56:48 深度報導
「她什麼都沒做錯,卻被制度推向絕境。」一位新住民女性因語言隔閡與健保資格限制,錯過就醫時機,最終淪為植物人。林麗蟬從自身經歷出發,推動通譯與醫療平權,盼讓新住民不再因語言與制度成為醫療的「黑數」。她相
2025-10-15 11:22:08 聰明飲食
據紐約郵報報導,一個有關減少主食(如白飯與麵包)熱量的小技巧,近期在TikTok上掀起熱潮,許多用戶直呼這比「切片麵包的發明」還厲害,而且神奇的是,它不需要減少食物份量。 這個訣竅被一位美食
2025-10-15 10:51:42 感染科
中部一名70多歲老翁,長年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心律不整,日前在家中突然發燒,甚至喘到連走幾步都困難;家屬緊急將他送往光田...
2025-10-15 10:48:11 生活智慧王
Sarah Lyon逛二手店已有多年經驗。事實上,她甚至曾為了二手購物專程安排旅行,而她的公寓也幾乎都是用來自世界各地的復古收藏品裝飾而成。據Real Simple報導,Sarah是一位資深的古物迷,
2025-10-15 10:29:00 心理學解密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會在不經意的時刻,感到嫉妒、焦躁或沮喪。這些情緒看似難以控制,但其實只要一個簡單的動作,就能讓心情逐漸平靜。東京大學最新研究發現,「抬頭看天」能有效降低嫉妒與負面情緒,幫助人重新整理思緒。
2025-10-15 09:38:47 兒科
「打針抽血」是醫療行為中常見的檢查,即使醫護人員技術再好,民眾仍常抗拒,更何況是幼童!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部主任張...
2025-10-15 09:37:40 泌尿腎臟
65歲退休老師陳先生,長年與糖尿病、高血壓共處,自認血糖、血壓控制穩定,最近健檢卻發現腎絲球過濾率(eGFR)數值降到4...
2025-10-15 09:36:41 健康你我他
以前的我,只要看到冰箱裡放了幾天的剩菜,第一個念頭總是:「這還能吃嗎?家裡沒人想吃剩菜啊!」雖然內心浮現「浪費」兩個字,...
2025-10-15 09:31:00 聰明飲食
你有沒有想過,減糖並不是減掉所有糖?糖是人體重要的能量來源,但不同來源的糖,對健康的影響差異很大。有些糖能提供穩定能量,有些糖卻可能成為健康的隱形殺手。真正的減糖,重點在於「減對糖」。 早餐咖啡加了
2025-10-15 09:29:50 骨科.復健
年長者容易出現提不動重物、步行速度緩慢、行動困難的狀況,不一定是老化,而是「肌少症」。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詹鼎正指出,肌...
2025-10-15 09:00:00 聰明飲食
你是不是每餐還是離不開白飯、麵條、白麵包?雖然這些主食吃起來很療癒,卻常常讓你的血壓「上上下下」,像在坐雲霄飛車。其實,這些精製澱粉不只升糖快,也容易引起胰島素阻抗,長期下來還可能提高代謝症候群與高血
2025-10-15 08:47:00 聰明飲食
泡菜是由發酵的蔬菜製成,在亞洲國家是非常受到歡迎的平價食物,它不只能讓人多扒好幾口飯,而且還有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好處,是科學家和醫生眼裡的超級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