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6 09:21:48 器官捐贈移植
65歲簽器捐卡 給自己的生日禮
當生命走向盡頭,如果能將器官捐贈出來,幫助他人續命,你願意嗎?家住中和的顏先生說,「人往生後什麼都沒有,留下器官幫助需要的人是很好的事。」他和太太認為器捐值得支持,昨天到醫院剛好看到器捐活動,決定在65歲生日這天簽下器捐卡,給自己最棒的生日禮物。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19-06-26 09:21:48 器官捐贈移植
當生命走向盡頭,如果能將器官捐贈出來,幫助他人續命,你願意嗎?家住中和的顏先生說,「人往生後什麼都沒有,留下器官幫助需要的人是很好的事。」他和太太認為器捐值得支持,昨天到醫院剛好看到器捐活動,決定在65歲生日這天簽下器捐卡,給自己最棒的生日禮物。
2019-06-25 14:52:22 器官捐贈移植
當生命走向盡頭,如果能將器官捐贈出來,讓其他病人續命,你願意嗎?家住中和的顏先生說,「人往生後什麼都沒有,留下器官幫助...
2019-06-25 13:00:16 生死議題
台灣師範大學今舉行畢業典禮,邀請旅美設計師、夢界實踐設計工作室創意總監江孟芝擔任演講嘉賓。32歲的江孟芝成長於屏東,畢...
2019-06-25 11:04:23 科普好健康
音樂的確會影響人的行為,你利用音樂抖腿甩頭,超市利用音樂賺更多的錢。甚至放音樂的速度,也會影響你的腳步。想怎麼樣不被超市套路了?恐怕得戴副耳塞! 拿葡萄酒來舉例子。研究者在英國一家超市的貨架上放
2019-06-25 09:55:02 生死議題
每個人生命的最初和最後,可能都是一樣的:獨自降生在這個世界上,最終孑然一身的走。倘若起點和終點都是一個人,那麼曾擁有過另一人與否,又有什麼不同? 那些擁有過也失去過的人會告訴你,不一樣。因為付出
2019-06-24 09:35:41 用藥停看聽
阿斯匹靈是著名的百年老藥,作用是消炎止痛、抑制血小板活性、防止血栓形成。 陸續有不少研究還發現,此藥與減少肝癌風險有相關性,如何解讀這些研究結果?又該如何使用阿斯匹靈較適當?
2019-06-24 01:58:21 器官捐贈移植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跟意外哪一個先到!」嘉義長庚運動醫學中心主任許維修氣色紅潤精神佳,他是位骨科醫師,但2年前卻是命在旦夕的肝衰竭病人,在瀕死關頭時獲得大愛捐贈肝臟,開啟了人生新頁。
2019-06-23 15:29:27 記者真心話
在八點檔《炮仔聲》中,藝人陳志強飾演外科醫師「張正浩」一開始有理想、抱負,相當熱血,後來卻走歪了;為追求名利而成為渣男、壞事做絕。不少人懷疑,醫師端著金飯碗,為何還要如此,事實上,與絕大部分薪水階級相較,醫師待遇已經算在頂端,但若跟以前相較,則是大不如前。
2019-06-23 14:03:44 科普好健康
50歲以上民眾若發現腸胃道有瘜肉或腫瘤者,約20%病灶可採內視鏡切除,但如果瘜肉太過扁平,便只能開腹,接受手術。成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林錫璋研發水膠內視鏡黏膜切除術,利用「溫感性水膠」,讓過去一定要開大刀的扁平病灶也能微創切除,該水膠技術已完成臨床試驗,明年可望上市。
2019-06-23 07:16:17 用藥停看聽
出遊若遇上暈車、暈船將大大掃興,因此國人經常預防性地先吃顆暈車藥。藥師提醒,暈車藥的常見成分「抗組織胺」也是感冒藥的常...
2019-06-19 19:17:17 器官捐贈移植
衛福部拋出「器捐默許制度」的規畫想法,但新聞曝光後卻引發反對聲浪,今趕緊改口:「現階段無推動之規畫」。器捐中心表示,過...
2019-06-19 16:12:38 科普好健康
可能很多同學都聽說過「吃黑巧克力有益健康」這麼一件事。不管你是不是信了,當你走進超市、想要買點巧克力、但又覺得罪惡的時候,手總會伸向黑巧克力,安慰自己說「黑巧克力是健康的!」 (然後咕咚一大塊,
2019-06-19 11:07:26 器官捐贈移植
台南空軍基地今天舉行「珍愛生命 延續大愛」講座,邀請器官捐贈者王黃冠鈞父母黃中興、王清英分享愛的故事;王清英說,她兒子...
2019-06-19 09:46:07 食安拉警報
杭州一位28週的準媽媽到醫院掛急診,因突然出現高熱、寒顫、肌肉酸痛、腹瀉,測體溫39.3°C,胎心200次/分鐘。醫生立即讓她住院治療。第二天得到了一個悲傷的消息:28週的胎兒已分娩,是死胎。
2019-06-18 23:52:34 用藥停看聽
52歲陳姓女子近年因睡眠品質差,常到診所拿助眠藥物,但她不僅未規律服藥,還將沒吃完的藥物留下來,「有需要時」更是自行增量,卻還是失眠;醫師指出,民眾自行改一次多顆或一次多種的劑量,容易對藥物產生依賴甚至成癮,進而出現耐藥性等,反而不利解決失眠問題。
2019-06-18 16:11:17 生死議題
宜蘭縣一對蔡姓兄弟,哥哥蔡中茂今年86歲,弟弟蔡木火83歲,租屋住在頭城鎮,兩人相依為命,卻有一段令人動容的手足之愛。...
2019-06-18 09:50:17 食安拉警報
夏季濕熱使細菌容易滋長,衛福部食藥署表示,我國每年約有5000名食品中毒病例,細菌感染導致的中毒占大宗,中毒人數近四年...
2019-06-17 14:47:43 生死議題
「病人自主權利法」已經實施,台中市澄清醫院今天表示,在預立醫療自主諮商門診中發現,完成醫療自主的個案,大部分與少子化和低...
2019-06-17 09:06:18 生死議題
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14日刊出一段8分多鐘影片,報導在比利時施行安樂死的醫師杜樂克特(Yves de Locht...
2019-06-16 23:15:45 生死議題
資深體育主播傅達仁深受胰臟癌折磨,受限法令無法在國內安樂死,去年6月自費前往瑞士執行安樂死;其實國內已經日益重視病人對善終的期盼,並在元月份施行《病人自主權利法》,花蓮慈濟醫院家庭醫學部緩和醫療科醫師謝至鎠說,病主法含括多重疾症類型,對於病人權益更有保障。
2019-06-16 17:53:22 科普好健康
前列腺又名攝護腺,男性年輕時往往感覺不到前列腺存在,年過五十才開始感受前列腺逐步「壓迫」生活,為何如此?因為前列腺體隨年齡而增生肥大。
2019-06-16 16:37:35 器官捐贈移植
「即使兒子的肉體離開了,但他的靈魂永遠與家人連結在一起。」五年前,僅廿四歲周劭祈剛與家人吃完飯,騎車外出卻遇上死劫,腦部嚴重創傷,搶救後仍無力回天。痛失兒子的媽媽當下脫口說「那就器捐吧」,兒子器官能延續他人生命,持續生命熱情,「全家都不後悔這項決定」。
2019-06-16 16:34:13 器官捐贈移植
國內器官捐贈制度恐有重大變革,鑑於器官捐贈與等待人數落差嚴重懸殊,副總統陳建仁昨參與器捐中心舉辦的音樂會時表示,台灣應考量「器捐默許制度」;衛福部次長薛瑞元說,未來將討論擬訂具體作法,一旦新制上路,民眾若沒有特別註明不捐器官,將被視為願意捐贈。
2019-06-16 15:53:57 記者真心話
一名住院醫師在網站貼文抱怨,他是某醫院服務,長輩、朋友都說這工作很好,他卻覺得工作起來一點都不快樂。白天忙、值班更忙,有時假日值班必須接上60通電話,壓力沉重。想換至輕鬆一點的科別,但薪水可能較低,且未來取代性也相對較高。此外,輕鬆的科別畢竟熱門,他也沒把握一定能夠應徵得上其他科別。
2019-06-16 14:30:42 長期照護
狀況1 家人失能了怎麼辦?怎麼申請長照服務? 如果家人有長照需求,可以市話或手機撥打1966長照服務專線,會有專人協助了解是否符合申請資格。 失能是指需要長期照顧的狀態至少持續半年以上。當符合資格
2019-06-16 13:04:05 長期照護
截至去年3月底,台灣的老年人口達331萬人,占全國14.1%,已邁入高齡社會,
2019-06-15 14:48:20 生死議題
日本一名女子小島美奈(小島ミナ),三年前確診「多發性系統萎縮症」(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漸漸失去走路、說話及自理能力,被醫生宣告餘生恐要靠呼吸器跟胃管維生,她因此決
2019-06-12 15:04:50 科普好健康
吃得太油、太甜容易讓人發胖,可管住嘴又談何容易?怎麼能既放心享用美食,又保持身體健康呢?德國研究人員進行的最新動物實驗發現,「關閉」一種調節脂類代謝的蛋白質,可以讓小鼠多吃不胖。 德國馬克斯·普
2019-06-12 14:03:16 用藥停看聽
車輛過度搖晃,常會讓人感到不舒服,有些人習慣在長途搭車或是搭船時,服用暈車藥或是使用暈車貼片,但若有暈車症狀的患者,同...
2019-06-11 14:36:34 科普好健康
人睡覺會做夢,但為什麼大部分的夢醒來都記不太清楚,甚至忘的一乾二淨?科普網站《果殼網》主筆遊識猷表示,人醒來後會忘掉自己的夢,可能是去甲腎上腺素(noradrenaline)的作用。 遊識猷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