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是由記者編採健康內容、醫藥新知為主題的健康媒體平台,致力於提供專業、即時、樂活的多元化資訊。「健康部落格」(http://healthnews.com.tw/blog/)邀請專業人士論述健康資訊,分享豐富的保健知識與服務,成為民眾獲取健康知識的首選網站。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是由記者編採健康內容、醫藥新知為主題的健康媒體平台,致力於提供專業、即時、樂活的多元化資訊。「健康部落格」(http://healthnews.com.tw/blog/)邀請專業人士論述健康資訊,分享豐富的保健知識與服務,成為民眾獲取健康知識的首選網站。
2017-03-30 00:54:00 抗癌新知
怎麼可能?很多癌友當獲知罹癌時,都會很錯諤,並且會認為,我還這麼年輕,為什麼會罹癌;其實,因為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再加上飲食多加工食品的緣故,致使癌症有年輕化趨勢;而在防治癌症時,最不能忽略的是什麼呢?
2014-12-11 17:24:18 心臟血管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寒冷的冬天,泡湯是人生一大享受,但高血壓患者常怕病情失控,而不敢泡湯。醫師建議,遵守五大原則,包括泡湯前先量血壓、開窗通風、慢慢下水、掌控時間、攜伴泡湯,高血壓患
2017-07-24 09:59:17 呼吸胸腔
許多50歲以上的長輩,不管是得了大病還是小病,只要催促他們去看醫生就跟要他們的命一樣,但也因為如此,常常突然離世也都是因為延誤就醫的關係。新光醫院胸腔內科主任葉育雯表示,俗稱「菜瓜布肺」的特發性肺纖維化,即是民眾容易輕忽的疾病之一,家中長輩常有一旦看醫生就會變嚴重的心態,以致疾病確診太晚,才真的是要他們的命!
2016-04-20 00:38:22 新陳代謝
一名45歲中年男子患糖尿病多年,使用胰島素注射治療,一天使用劑量高達300單位,但仍無法控制血糖,令他困擾不已,在醫師建議下搭配新的口服藥物治療,使用三個月後,不僅胰島素注射劑量降為原本的三分之一,體重更從100公斤一舉降到90公斤,找回身體健康的同時也找回了自信心。
2015-11-21 10:47:01 新陳代謝
如何有效控制體重?根據研究證實,減重手術是目前唯一能夠針對嚴重肥胖患者,長期且有效控制體重的方法。醫師強調,減重手術除了能有效降低體重外,更可改善及預防肥胖相關的代謝性疾病,如第二型糖尿病。
2015-09-13 11:39:04 營養食譜
根據外媒報導,深紅色的葡萄抑制脂肪產生,因此是量的葡萄酒、葡萄汁有助於減肥;紅酒內的有機物質「白藜蘆醇」可刺激人體免疫機制,保護細胞基因免受損害,有助於健康。
2015-02-17 08:57:14 精神.身心
北市一名中年男子,每到過年前夕,就莫名感到呼吸急促、肌肉緊繃、心悸,甚至全身發抖,原來某次過年時,他開車回老家恆春吃團圓飯,遇到大塞車長達4、5小時,身體極為疲累,讓他再也不想遇到同樣情況,才會每到過年前,身體出現異常反應。
2015-10-20 00:00:02 精神.身心
近年來,已有不少研究指出,「大笑」能讓人身心靈都健康。而日前美國和印度皆有研究表示,「無理由的笑」能夠帶來更多的健康與快樂,進而令人放鬆減壓,因此國內外有不少養老機構開始推行大笑運動,促進老年人的幸福感與健康。
2016-02-04 00:42:00 泌尿腎臟
膀胱過動症是可以被治療的,患者遇到相關症狀,絕對不要一味隱忍,應盡快尋求泌尿專科醫師詳細診治,尋求適合的治療方式,包括藥物、肉毒桿菌素治療皆可以讓患者改善生活品質。
2017-07-19 15:00:02 健康知識+
熱翻了!近年夏季高溫屢創新高,7月7日為24節氣中之小暑,過了小暑表示盛夏已經來臨,且臺灣屬亞熱帶氣候,除高溫外亦常伴隨高濕度,戶外工作者(如營建業、漁業、農業、運動員等)可能因工作屬性而需經常曝曬於豔陽下,如果不適時作好防護措施又大量流汗,就可能造成脫水。
2014-12-08 09:59:00 消化系統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 「不吃早餐,我就是不吃早餐,怎麼可能起得來,瞌睡蟲在搗亂!」Mc HotDog 歌曲「不吃早餐才是一件很嘻哈的事」歌詞中,是現下很多年輕人的狀態,而早午餐開始流行
2015-03-09 09:12:05 聰明飲食
為什麼小孩總吵著要吃糖?為什麼我們都說「不乖不給糖吃」?糖對孩子的誘惑真的這麼大嗎?
2017-09-01 00:18:00 骨科.復健
許多上班族經常久坐辦公而腰痠背痛,還有醫療照護人員,也常因搬抬病患導致腕隧道症候群。根據醫師臨床觀察發現,近年來,國內發生各類骨骼、肌肉疾病,有增多的趨勢。
2016-06-09 00:57:00 聰明飲食
炎炎夏日到來,近日來的溫度也屢屢破歷史新高,依據歷年統計資料顯示,5~10月為食品中毒發生之高峰期,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提醒,高溫且潮濕的環境最適合各種微生物之生長,若食品烹調及保存不當,則易發生食品中毒事件,謹記夏日飲食安全五原則,才能吃得健康。
2015-05-06 15:13:33 兒科
一名出生5個多月的男寶寶,因未接種疫苗而感染輪狀病毒,到急診時已劇烈嘔吐並合併發高燒,家長非常焦急,醫師立刻安排住院施打點滴。樹林惠生婦幼小兒科主任廖宜新醫師表示,造成今年大流行的病毒性腸胃炎以諾羅病毒、輪狀病毒居多,少數為腺病毒,這波感染高峰恐還會出現。家長們務必提高警覺,尤其好發於幼兒的輪狀病毒腸胃炎,一旦感染,症狀特別嚴重,建議新生兒在出生2個月開始口服輪狀病毒疫苗,以降低因感染必須急診甚至住院的風險。
2017-11-30 11:53:05 心臟血管
近年常見暖冬現象,民眾冬日裡時有「朝穿皮襖午穿紗,抱著火爐吃西瓜。」的感覺。醫師提醒,高血壓患者遇到寒冬都懂得留意保暖,也會主動詢問是否需加藥及調整用藥,但往往會忽略暖冬溫差過大或突如其來的氣溫下降,尤其中老年患者對溫差的適應力及對血壓的調控能力差,血壓容易波動,很可能因此而猝死,要非常小心。
2014-12-24 08:59:00 泌尿腎臟
腎病多源自於腎發炎、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在初期,百分之二十五以上的病患都沒有明顯徵狀;後期可能會併發尿毒症,會出現皮膚發黃、胃口不好或貧血現象。醫師建議,平時可觀察尿液是否有比平常更多的泡泡、眼瞼是否水腫、血壓是否逐漸升高、食慾逐漸下降、臉色越發蒼白等等現象。
2016-04-24 12:57:00 肺癌
在台灣,因為空氣汙染所造成的健康危害越來越嚴重!已有多項研究調查發現,許多癌症與死因都跟「空汙」PM2.5(細懸浮微粒)有關。由於PM2.5侵入人體後可能引發各類疾病,除了過敏、皮膚炎等,肺癌更是首當其衝,被列為受空汙影響的頭號癌症殺手,值得大家重視。
2016-07-20 00:30:00 懷孕育兒
不少婦女懷孕產檢時,才驚覺自己有B肝,深怕傳染給寶寶而猶豫生不生?其實透過產前篩檢及疫苗注射,可大幅降低風險。醫師建議,婦女懷孕前最好接受B型肝炎標記篩檢、肝功能檢查,可預防生下B肝寶寶。
2016-06-24 00:39:00 皮膚
要放暑假囉!大家都安排出遊計畫了嗎?出去玩,可別忘了防曬,以免被毒辣的紫外線給曬傷了,輕者皮膚變黑,嚴重者則有可能曬出水泡,甚至還可能遭到感染,不得不慎。
2014-12-01 10:10:59 皮膚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國內黑心食品連環爆,日前一名28歲許小姐,害怕用到黑心保養品,上網爬文發現豬皮的膠原蛋白豐富,具有美白、保濕效果,她隨即到市場買了一塊豬皮,清水洗乾淨後,用果汁機
2014-12-08 09:59:41 兒科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 由於冬天濕冷,人們往往只注意避免著涼感冒,卻忽略可能「中暑」的問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中暑不只會發生在夏季,冬季也常因緊閉門窗造成室內溫
2015-03-12 08:57:52 健康知識+
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資料顯示,國內50歲以上主動進行骨質密度檢測的民眾比率偏低,女性僅11%,男性更只有1%,顯示民眾對於骨鬆知識普遍不足,因而忽略骨質疏鬆所帶來的影響。為提高國人對於骨質疏鬆的衛教與預防知識,中華民國骨質疏鬆學會推出衛教App「Dr.Bone認識骨鬆」,期望提升民眾對骨鬆的疾病意識,加以降低骨鬆發生率。
2015-12-31 00:54:02 一般外科
連日來PM2.5濃度飆高,台灣中南部「紫爆」,不僅因咳嗽、打噴嚏的民眾增加,造成耳鼻喉科、感染科病患暴增,現在更有研究指出,PM2.5越高,越容易引起意想不到的「疝氣」!
2015-03-06 10:14:53 皮膚
女性愛美,希望臉蛋完美無瑕,最好能像蛋殼一樣細緻,但是做好了全臉保養、美白,卻敗在黑眼圈,白皙的妝容配上濃濃的黑眼圈,看起來沒精神外,還破壞了整張臉的美感。那麼,為什麼會有黑眼圈呢?黑眼圈只是因為太晚睡嗎?有什麼方法可以拯救熊貓眼嗎?
2015-08-24 09:07:19 保健食品瘋
不少人每天都會服用維他命或保健食品,補充身體營養或是預防疾病,常聽到身邊許多朋友告知,疲勞時可以補充維生素B、想要抗老化可以補充維生素E、骨質疏鬆應該多補充維生素D、到底該如何補充才有效果又不造成身體負擔?額外補充營養品是否浪費錢?請營養師來幫忙解答。
2015-11-05 00:45:01 兒科
要如何讓寶寶的突觸與神經與腺體產生連結呢?研究人員表示,突觸與大腦發達程度是直接相關的,可以多讓孩子受到外界的刺激、與人互動、多玩不同種類的遊戲都有相當大的幫助。
2016-03-30 16:43:32 健康瘦身
現代人多外食,便利商店吃早餐,中午吃排骨便當、雞腿便當,晚上又要交際應酬吃大餐;經常大魚大肉,鮮少蔬果的飲食,往往容易造成便秘,代謝不佳,肚子大大,甚至引發各種慢性疾病。想要讓身體健康,遠離肥胖與疾病威脅,恢復美妙身材,飲食佔了舉足輕重地位,到底該如何吃?可是門大學問!
2014-11-17 10:56:02 消化系統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現代人常作息不正常、飲食膏粱厚味,容易造成肝出問題。如何加強肝臟的修復功能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周宗翰,提供2款藥性溫和的茶,「五味子保肝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