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3 運動養生.運動天地
醫藥辭典/橫紋肌溶解症
【聯合報/記者苗君平/大甲報導;資料來源/李綜合醫院】橫紋肌溶解症是因橫紋肌急速損傷,導致肌肉細胞壞死及細胞膜破壞,肌肉的一些蛋白質及肌球蛋白滲漏,進入血液並隨後出現在尿中,稱為「肌球蛋白尿」,病患會出現肌肉腫脹且疼痛僵硬,若沒及時治療,肌肉破壞太嚴重,會導致腎臟機能損傷,甚至急性腎衰竭,有終身洗腎或致命危機。醫師建議,如果平常很少運動,突然激烈運動,事後應多喝水,以利將肌球蛋白排出,可減少橫紋肌溶解症的發生。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14-09-23 運動養生.運動天地
【聯合報/記者苗君平/大甲報導;資料來源/李綜合醫院】橫紋肌溶解症是因橫紋肌急速損傷,導致肌肉細胞壞死及細胞膜破壞,肌肉的一些蛋白質及肌球蛋白滲漏,進入血液並隨後出現在尿中,稱為「肌球蛋白尿」,病患會出現肌肉腫脹且疼痛僵硬,若沒及時治療,肌肉破壞太嚴重,會導致腎臟機能損傷,甚至急性腎衰竭,有終身洗腎或致命危機。醫師建議,如果平常很少運動,突然激烈運動,事後應多喝水,以利將肌球蛋白排出,可減少橫紋肌溶解症的發生。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台灣新生報╱記者潘鴻志╱北縣報導】來路不明的西藥容易傷腎,中藥也不能亂吃。台北縣政府衛生局表示,一位婦人因身體不適到中藥行「抓中藥」煎煮服用二個禮拜,孰料出現尿少及下肢水腫現象,趕緊至台北縣立醫院急診,經診斷為急性腎衰竭合併尿毒症。這名婦人所幸經縣立醫院腎臟科主任許文定醫師緊急洗腎數次後腎功能恢復正常,不用再洗腎。許文定主任呼籲民眾,身體不適務必要尋求專科醫師診治外。許文定指出,這位六十三歲女性患者,有高血壓病史,規則服用降血壓、藥物治療。今年三月間,因尿液變少與下肢水腫、食慾差,至診所看病後並未改善,甚至小便解不出來,於是至縣立醫院急診,經檢查呈現腎功能衰竭,且有尿毒及血液酸中毒現象,因此診斷為急性腎衰竭合併尿毒症,於是馬上安排入住加護病房。許文定表示,由於患者規則服用高血壓藥,去年健康檢查腎臟功能正常也無萎縮或阻塞現象。細問下發現病患在住院前三個星期曾經服用中藥行所煎煮的中藥,二個禮拜後因感覺身體不適、尿少與下肢水腫不敢再吃,趕緊到醫院診治。患者於住院期間經幾次的血液透析治療(洗腎)、控制血壓及飲食內容下,尿量逐日增加,十天後出院,不僅不用再洗腎,一個月後腎功能恢復正常。許主任指出,一般認為一旦洗腎就得洗一輩子,那是指慢性腎衰竭,急性是可治癒的,經短暫透析治療,一般二個星期至三個月內,應該可以恢復原來腎功能。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聯合報╱特派記者何蕙安/上海報導】上海傳出有〺五歲壯男,因為連吃四天大閘蟹,引發橫紋肌溶解症,結果險些喪命。正值吃蟹旺季,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連收治兩例因食用大量海鮮與大閘蟹後,引發橫紋肌溶解症病人,格外引人關注。新民晚報報導,〺五歲的上海居民吳先生,一周內連吃四天大閘蟹,因突發劇烈腹痛,被送進華東醫院。吳先生的症狀來得又急又快,在他發病後六小時就出現急性腎衰竭,九十六小時後尿量僅有八毫升,隨即併發敗血症、感染性休克,包括心、肺、肝、腎與凝血功能「全線告急」,血小板驟降九成,經七天搶救後才甦醒。無獨有偶,十六歲上海少女佳佳則是在外地吃過大量海鮮後,全身痠痛,高燒不退及小便量減少,三天後小便甚至變成「醬油色」。家人將佳佳送到華東醫院後,佳佳病情持續加重,不但全身水腫、不斷抽筋,還一度昏迷,多重器官衰竭。最後她被確診患上橫紋肌溶解症,經過十七天的搶救才脫離危險期。「究竟是何物質導致兩位病人發病,還有待進一步研究。」但華東醫院重症監護室主任宋曉華相信,飲食不當、過量,很可能就是誘發因素。曾被選為「上海吃大閘蟹最好的十個地方」第三名的「新光酒家方亮蟹宴」員工昨晚表示,餐廳很關注這個新聞,但生意沒有受到影響。她說,現在是吃大閘蟹的旺季,每天生意都很好。不過,另一家位於上海長寧區的名店,其值夜班的員工私下表示聽到這個消息「也滿害怕」,多少還是會影響吃大閘蟹的心情。據了解,二○一○年夏天,南京等地曾突然出現大量橫紋肌溶解症的病例,當時就懷疑可能是當地居民愛吃小龍蝦的原因。 醫師:吃大閘蟹 忌寒食 【聯合報╱特派記者何蕙安/綜合報導】華龍網報導,重慶大坪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何家慶表示,吃大閘蟹應注意忌飲茶水、吃柿等含鞣酸的食物,也不宜搭配香瓜、梨和各種冷飲、冰水等屬寒涼的食品,容易導致腹痛、腹瀉等中毒症狀。生蟹和醉蟹也是食用禁區。何家慶說,因大閘蟹生長在江河、湖底的泥溝裡,含有各種病原微生物,吃生蟹、醉蟹極易誘發肺吸蟲病,引起咳嗽咯血。如果病毒進入腦部,甚至會引起癱瘓。
2014-09-23 運動養生.抗老養生
【元氣周報/記者陳信利、段鴻裕、李鋅銅/報導】 虎尾鎮國際犬貓診所獸醫師翁寶國表示,一般來說,貓狗等寵物若待在室內冷氣房,並不會中暑,即使待在空氣流通的室外,也不易發生中暑現象。最怕的是,帶著寵物開車出門,將寵物留在車內,由於車內是密閉空間,又沒開冷氣或送風,不但無法散熱,且愈來愈熱,要不了半小時,寵物就可能中暑。斗六市新生動物醫院獸醫師陳金發說,狗的呼吸心跳頻率愈來愈快、黏膜充血,就是中暑現象。狗的散熱系統比人差,汗腺主要在口腔和腳底,感覺熱時,會流口水散熱。但在體溫快速上升,未補充水分下,汗水會排不出來,此時體溫一定破表超過攝氏42度。一旦狗中暑,最重要必須先降溫,如果不妥善處理,有時會造成急性腎衰竭。將狗送醫前,要先將狗的身體打濕(噴點水),讓環境(車子)通風、透氣,車窗搖開或開冷氣,送到獸醫院後打點滴、量體溫、以生理監視器觀測、抽血驗電解質、再調整電解質。中暑輕微的狗當天就可以出院,但如果嚴重中暑,可能不到四小時就走了,打點滴也沒用。陳金發說,狗中暑是否嚴重,與發現牠出現中暑現象時間早晚有關。常有遊客到遊樂區玩,將狗放在車內、只開車窗,但車子溫度高,主人玩得盡興而回,常發現狗已倒在車內奄奄一息、甚至死亡。陳金發說,攝氏三十幾度的天氣,路面會燙,狗的腳受不了,除須提供充足水源,還要注意是否會曬到太陽。此外,對溫度的耐受力,也與狗的年紀有關,年輕力壯的狗,耐力十足;年老的狗,很容易中暑。※延伸閱讀》‧防中暑/有蔭就躲 有水多喝‧防中暑/熱傷害 還有這些‧防中暑/我中暑了嗎?‧防中暑/避免中暑六要‧防中暑/呷涼喔!降火解毒 四大消暑茶飲‧防中暑/刮痧可緩解 但別太頻繁‧防中暑/拜託!別把狗放車上!‧防中暑/防曬8疑問!係數不在多 補擦是重點‧防中暑/SPF、PA、PPD…看懂防曬密碼【2010/07/25 元氣周報】
2014-09-23 運動養生.抗老養生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30多歲年輕軍官在體能訓練時中暑,引發急性腎衰竭,雖暫時脫離危險,後來仍不幸過世。今夏炎熱,中暑人數多,入秋後仍有多日高溫,醫師提醒,戶外運動或野外訓練時,應適時補充水分。近年全球高溫連連,各地傳出嚴重中暑事件、中暑人數倍增,不時得出外訓練的國軍,也是特別容易中暑族群。三軍總醫院配合國防部政策,成立中暑防治中心,希望提升軍人與一般民眾對中暑的預防及處置能力,降低中暑發生率、死亡率,建立中暑處理標準作業流程,加強教育訓練。三總中暑防治中心昨天正式揭牌,中心主任朱柏齡指出,以前在軍隊受訓而中暑,必須送至醫院治療的國軍,每年約有20多人,近年因嚴格執行預防措施、處置訓練等,出現中暑嚴重症狀者,每年低於5人,但今年因天氣熱、濕度較高,特別是南台灣,中暑送醫的國軍人數略增。日前一位30多歲的中暑軍官緊急送至醫學中心治療,檢查發現有急性腎衰竭、肺水腫等現象,送往加護病房治療,並緊急洗腎,後來因意識與腎功能漸漸恢復,轉到普通病房觀察。朱柏齡聯繫要將軍官轉往三總繼續治療,沒想到他突然在轉院前一晚休克死亡。朱柏齡說,該患者沒有潛在疾病,根據過去經驗分析,中暑患者身體代謝速度加快,可能在普通病房後,因鉀離子升高、高血鉀症,引發心律不整,不幸過世。朱柏齡提醒,部隊訓練、或戶外運動時,應適時補充水分,若衣服被汗水濕透時,原則上應每小時補充1000c.c.水分,也應視個人狀況調整,如會覺得口渴,就得補充水分,如流汗不多,也不用勉強灌水。戶外高溫工作也可能有危險因子,台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主治醫師朱伯青提醒,周遭有柏油、瀝青、木材、染料等的工作環境,還會增加溫度,若沒有適當休息,也可能讓人體不易排熱而中暑。醫師提醒,如果出現頭暈、意識不清、皮膚濕冷、呼吸急促、肌肉不自主痙攣、抽筋等中暑現象時,應立即休息,鬆開衣物、平躺休息,利用冷水、搧風降溫,注意意識狀況、並緊急送醫。
2014-09-23 運動養生.抗老養生
【聯合報╱記者董俞佳/屏東縣報導】全台連日高溫,艷陽曬得人頭昏昏,屏東這兩天高達37、38度,有位80歲老先生因中暑導致「橫紋肌溶解症」,雙腿無力,無法走動。醫師提醒,炎夏注意多喝水、避免長期在太陽下曝曬、注意防曬,以免中暑。這位老先生7日早上跟往常一樣,騎腳踏車到附近廟口跟朋友聊天、下棋,當天溫度高,中午烈日當空,他回到家時,開始食欲不振、疲累,隔天一早起床,雙腿竟然不聽使喚,根本走不動,家人以為中風,趕緊將他送醫。老先生家人說,父親雖已80歲,但平日生活正常,身體健康,當天天氣很熱,爸爸一回家就說吃不下飯,整個人昏昏沉沉,隔天雙腿無力,下不了床,還以為爸爸是「中風」,送醫檢查後,發現是因為「中暑」造成橫紋肌溶解症,讓家人相當驚慌,「想都沒想過,原來中暑也會讓雙腿無力。」屏東寶建醫院醫師謝豐任說,中暑、運動過量等都可能造成橫紋肌溶解症,而且各年齡層都可能出現,這位患者是患了中暑所引起的橫紋肌溶解症,大多是由於天氣太熱、脫水所造成的肌肉受損,輕者覺得疲累、不想走動,重者可能引發急性腎衰竭,需要洗腎。患者目前住院中,需要再觀察,才知道復原狀況如何。
2014-09-23 運動養生.抗老養生
【聯合報╱記者李青霖/新竹報導】一名16歲的高中生,日前參加社團活動,在學校操場排練,不久出現全身無力、暈眩、嘔吐現象,緊急送醫,醫師了解後,知道是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所致,給他大量點滴與降溫後,漸漸恢復。署立新竹醫院內科加護病房醫師陳憲青提醒高溫已是未來氣候常態,呼籲民眾要隨時補充水分。陳憲青說,受塑化劑風波影響,多數平日愛喝飲料的人,已不敢再買,又沒喝開水習慣,容易因天熱中暑。中暑者通常有體溫急速升高、幻想及昏迷等症狀,嚴重時可能出現多重器官衰竭或急性腎衰竭,不能小看。「無汗症也是中暑最常出現的特徵」,因身體暴露在高溫環境中,或是在高溫下激烈運動,身體產生過多熱量,無法有效散熱,會造成組織細胞受損及脫水。「第一要件是降溫」他說,先將病人移到清涼環境,鬆開衣領或衣服,在病人鼠蹊及腋下放置冰枕,或以冷水噴灑身體降溫,並儘快送醫。陳憲青說,夏日衣服不要穿太厚,盡量避免在高溫下活動。
2014-09-23 運動養生.抗老養生
【聯合報/記者董俞佳/屏東縣報導】 全台連日高溫,艷陽曬得人頭昏昏,屏東這兩天高達37、38度,有位80歲老先生因中暑導致「橫紋肌溶解症」,雙腿無力,無法走動。醫師提醒,炎夏注意多喝水、避免長期在太陽下曝曬、注意防曬,以免中暑。這位老先生7日早上跟往常一樣,騎腳踏車到附近廟口跟朋友聊天、下棋,當天溫度高,中午烈日當空,他回到家時,開始食欲不振、疲累,隔天一早起床,雙腿竟然不聽使喚,根本走不動,家人以為中風,趕緊將他送醫。老先生家人說,父親雖已80歲,但平日生活正常,身體健康,當天天氣很熱,爸爸一回家就說吃不下飯,整個人昏昏沉沉,隔天雙腿無力,下不了床,還以為爸爸是「中風」,送醫檢查後,發現是因為「中暑」造成橫紋肌溶解症,讓家人相當驚慌,「想都沒想過,原來中暑也會讓雙腿無力。」屏東寶建醫院醫師謝豐任說,中暑、運動過量等都可能造成橫紋肌溶解症,而且各年齡層都可能出現,這位患者是患了中暑所引起的橫紋肌溶解症,大多是由於天氣太熱、脫水所造成的肌肉受損,輕者覺得疲累、不想走動,重者可能引發急性腎衰竭,需要洗腎。患者目前住院中,需要再觀察,才知道復原狀況如何。
2014-09-23 新聞話題.醫藥新聞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美國加州優勝美地國家公園(Yosemite National Park)發生漢他病毒疫情,已知國內有11名遊客曾於暑假赴該地旅遊,衛生署已針對遊客進行健康監視,並未發現有人感染。美國加州於過去2周內累計確診6例漢他病毒肺症候群(Hantavirus pulmonary syndrome)感染病例,其中2人死亡。美國疫情調查發現,這些感染者皆曾於6月至7月中旬至優勝美地國家公園,其中5人曾待過柯里露營區的經典帳篷屋(Signature Tent Cabins)。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接獲美方通知,掌握旅客名單,已針對旅客進行健康監視。據瞭解,國內共有11名旅客於暑假赴優勝美地,待過柯里露營區,並已陸續返國。目前這11名旅客健康狀況良好,並未發現感染漢他病毒。疾病管制局副局長周志浩表示,漢他病毒潛伏期約6周,健康監視將會持續至本月底。另外,其他在暑假期間曾赴美國優勝美地國家公園的遊客,也要特別注意。疾病管制局防疫醫師羅一鈞表示,健康監視主要確認旅客有無漢他病毒臨床症狀,包含發燒、頭痛、出血及肌肉痠痛。感染漢他病毒會造成出血熱或肺症候群,死亡率約30%至40%。疾管局統計,國內近年來並無漢他病毒肺症候群境外移入病例,最近一次出現漢他病毒肺症候群病例,回溯至2001年,當年花蓮縣曾有兩例本土病例。周志浩表示,暑假曾至優勝美地旅遊的遊客,如曾接觸囓齒動物排泄物或遭受咬傷,返國後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痠痛等症狀,務必就醫,並主動告知旅遊史。新聞辭典》漢他病毒漢他病毒存在嚙齒類動物的唾液、糞便與尿液中,待排泄物及分泌物乾燥後,病毒隨空氣飄散,人類若吸入,就有可能感染。感染後,依症狀可分為漢他病毒出血熱與漢他病毒肺症候群兩種。肺症候群症狀包含發燒、肌肉痠痛與咳嗽;發燒、出血、急性腎衰竭則是出血熱的典型症狀。死亡率約30%至40%。 
2014-09-23 新聞話題.杏林.診間
【聯合報╱記者張念慈/新竹市報導】婦人簡敬子命運多舛,廿年前腎衰竭,兒子捐腎救母;八年前腎又出問題,換女兒捐腎;今年六月,簡婦肝硬化瀕死,女兒毅然再捐肝。兒女說「媽媽教育得好,這些事,對我們就像呼吸一樣自然!」六十八歲簡婦,六月獲得女兒捐肝後,健康逐漸恢復,但本月七日突然惡化往生。兒女不後悔器捐,表示「媽媽身體裡有我們,走得時候不會孤單,想到這就很欣慰。」簡敬子喪夫,與兒女相依為命,可能養家勞累,廿多年前開始洗腎,兩年下來身體日形虛弱。兒女主動提議捐腎,簡強力反對。「媽媽說,我生你給你東西是應該的,怎麼可以從小孩身上拿東西?」兒子郭文偉回想媽媽的堅持,仍然心疼。他說,當時妹妹郭淑鈺搶著要捐腎,媽媽天天哭著拒絕,兄妹連哄帶騙才說服媽媽。「我的各項數據比對與媽媽較吻合」,最後由他器捐。十二年後,簡敬子再度腎衰竭,這次換妹妹捐腎,同樣遭母親強力反對,兄妹倆回憶,他們哭求母親:「讓我們陪妳久一點好嗎?我們不能沒有妳!」母親才淚眼答應。今年三月,簡敬子因肝硬化出現肺積水、意識不清,醫師說最多活不過八月,除非有人捐肝。郭文偉和郭淑鈺再度搶著要器捐,這次各項比對數據妹妹較吻合,由郭淑鈺在六月捐肝救母。獲得女兒捐肝的簡敬子原本逐漸好轉,本月初疑因感染陷入肝昏迷,七日過世,兄妹救母心願落空。郭淑鈺淚眼訴說,「從小媽媽就說我是她的心肝,媽媽走了,可是她身上有我的肝和腎,她也是我的心肝,能陪著她在另一個世界,我覺得好幸福。」郭文偉掀起肚皮傷口說,很多人佩服他跟妹妹的勇氣,「可是孝順父母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嗎?這個傷口是愛的印記。」只要摸著傷口,就覺得「我們和媽媽還是那麼近!」
2014-09-23 新聞話題.健康知識+
【聯合報/張耀懋;諮詢:婦產科醫師、法學碩士吳建樑、彗聖律師事務所主持律師、醫師黃清濱、彗聖律師事務所律師紀育泓】 「阿嬤,我來醫院看親戚,偷偷擱你講,她吃醫師開的藥都好不了,換了××藥就好,我介紹給你吃看看!」… 老婦吃了藥粉感到身體不適報警,檢察官依詐欺罪嫌起訴。(見2009-12-22.聯合報.A9版)另類療法,充斥在我們生活中,只是使用的理由殊異。有些是因為正統療法的費用太貴了,這在健康保險尚未普及的國家最為明顯,美國官方研究顯示,2007年約有18%民眾服用替代藥品,其中以非維他命與非礦物的天然產品最受歡迎。其中約4分之1的人表示,延後或拒絕正統醫療的原因是基於費用考量。通常得花大錢不過,若是救急、救危的另類療法就要花大錢了,不論這類療法是否見效。2003年間,一位女病患找上一家「抗癌中心」。「是癌症!」身穿白袍的男子看過女病患帶來的資料,便鐵口直斷了。「這茶包可以阻斷新生血管,阻斷癌細胞的養分供應,癌細胞就會自然凋亡。」白袍男子鼓起三寸不爛之舌。女病患有些心動,「多少錢?」「一天一包,每包6千元,一次5天份,合計3萬,喝完,癌症也好了。」價格不便宜,但是,與「癌」這令人為之色變的疾病比起來,花3萬,5天就可痊癒,咬牙就買了。不過,4個多月後,卻未見好轉,只好再找上門來。「可能是藥量不足!」白袍男子又說,「妳病情較重,需再配合服用藥水才可以。」這藥水一天份要3千元。就這樣前前後後這女病患花了130餘萬,但是病情未見好轉;直至女病患赴大醫院檢查後,才發現乳癌不僅未治癒,反而因延誤就醫擴散。女病患不甘損失告上法院。地方法院認為詐欺成立,該白袍男子也未具醫師資格,也以密醫罪論處。後遺症難求償同在2003年發生的類似故事,被告們可就幸運多了。就像常聽到的故事,病人住院時,總有許多親友來探病,國人似又常很熱心地推薦許多「神藥」或「秘方」。李小姐因住院後被查出是慢性腎衰竭,「洗腎?」李小姐想起以後雙手會佈滿針孔,背脊就湧起一股寒意。「不會吧,這麼嚴重!」朋友楊太太來探視,「我阿姨洪小姐以前也貧血,就是吃×××公司的保健食品好的。我來幫妳打聽看看。」果然第二天,洪小姐就自己打來了,「我就是吃了×××公司的產品後,身體狀況愈來愈好!一共吃了五種保健食品。」洪小姐還很熱心介紹很多人服用後痊癒的見證經驗。洪小姐隨即幫李購買並代訂了許多×××產品,並寄發許多其他人的實用見證資料給李小姐。本來已不抱希望的李小姐這時如見曙光,開始食用該產品。不過,食用後出現許多後遺症,再經大醫院檢查後,始發現洪小姐所推薦的藥物,對慢性腎衰竭並無效果。這案子也上了法院,不過,一審法官認定,被告並無詐欺觀意圖,也未說這些保健食品可以根除腎衰竭等語,而判定不構成詐欺。一般含有高度詐騙成分的「另類療法」,通常標準步驟包括:1.被告以演講或其他方法吸引原告;2.被告未告知風險及替代選擇,只告知使用後美好的經驗;3.病患以為遇到神了,就不化療了;4.做些奇怪的檢測,正統醫師看不懂,被告卻解讀原告身體狀況好了;5.原告發現癌細胞轉移;6.病患回頭找正統醫師收拾善後,有時已延誤治療時機。許多另類療法都未針對各特定疾病主張療效,是以可提升整體免疫力為訴求。我國法院判決較著重在:這樣的療法是否會直接對人造成危害。一般認為,正統醫療若治不好,也不能阻止病人追求治好的權利,如最高法院91年台上字6225號刑事判決,就認為只要對病人無害,並無不可。應盡告知義務不過,與上周所提及的美國那件「咖啡灌腸」療法案例相同,使用者若未被充分告知時,販售者就可能會有未盡告知義務的責任。當民眾在資訊完整揭露下,決定要選擇另類療法時,就需有自負風險的打算。除非販售者有其他重大違法,否則就沒有詐騙問題。只是另類療法很多是基於經驗、非主流或不夠嚴謹的實驗下的產物,如何提供足夠的資訊與風險告知;這可能是衛生主管機關該思考的:另類療法應告知什麼才足夠?這又是另一問題了。【2010/01/06 聯合報】
2014-09-23 新聞話題.健康知識+
【聯合報╱記者范榮達/整理】案例:消基會日前公布部分食品使用含鋁膨鬆劑,苗栗市50歲徐姓婦人因愛吃名單中的食品,擔心鋁長期累積在體內,影響腎臟功能,尋求醫師諮詢。署立苗栗醫院腎臟內科主任吳文中:最近門診或諮詢的民眾,類似的疑慮確實比較多,其實除了腎衰竭病人外,腎臟健康的人不用太擔心。日常生活到處可見到鋁暴露,例如含鋁烹煮容器、含鋁的抑制胃酸劑,自來水加入明礬當沈澱劑,及含鋁膨鬆劑的食物,正常腎功能的成年人,僅有千分之三經由腸胃道吸收。存在人體內的鋁有百分之九十到九十五與蛋白質結合,不會瞬間被排出,人體內的鋁有百分之五到十呈游離態,可被腎絲球過濾,而排到尿液。因此只有長期腎絲球過濾低或寡尿期的腎衰竭病人,合併長期吸收過量的鋁,才會造成鋁中毒的病變,包括鋁中毒相關的老年癡呆症、骨質病變及貧血等。值得注意的是,腎是沈默的器官,平時就要注意腎的健康,等到身體抗議,已經來不及了,因此定期健康檢查很重要,平時適當喝水,不要憋尿,一天尿液正常量是1000西西到2000西西,如果尿量少,也要特別注意。如果腎已經發生問題,除了求助醫師,也要避免過多的鋁暴露,飲水最好經過去離子或逆滲透處理,至於大部分正常腎功能的成年人,應該不用太擔心。
2014-09-23 新聞話題.用藥停看聽
【聯合報/記者張祐齊/台北縣報導】攝取鈣過量,小心急性腎衰竭!一名八十七歲老婦,因意識不清日前被送到雙和醫院急診室,一度進入彌留狀態,醫生檢查後發現,她的鈣離子值高達十七點八mg/dl,是正常值的兩倍,產生高血鈣症狀,導致腎臟急速衰竭。醫院追查發現,老婦人過量補充主成分維他命D的鈣片,造成血管鈣化與鈣沉積,甚至引起「乳—鹼症候群」,使腎功能受損,病人嚴重時昏迷。醫院說,只要停用鈣片、補充體液和藥物治療即可恢復。署立雙和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范揚智指出,一般人每天攝取鈣量不要超過一千毫克,每天服用鈣片不超過兩顆,就不會過量。范揚智說,這位老婦人有甲狀腺癌,因此會出現甲狀腺及副甲狀腺功能不足與低血鈣情形,必須長期補充甲狀腺素與鈣離子;但老婦人並未定期回診,只服用親友從從國外帶回的鈣片。詢問老婦人的家人獲知,這些國外高劑量鈣片,建議用量是一天兩次,但老婦人卻照三餐吃鈣片,且一餐吃三片,每天服用鈣片劑量高達一八○○毫克,已超出正常量,才發生高血鈣症狀。范揚智說,乳—鹼症候群的患者大多為骨質疏鬆或低血鈣患者,因過量補充碳酸鈣片所致,較常發生在年紀較大停經後的婦女。初期高血鈣症沒有症狀,但若嚴重到高血鈣,恐危及生命。 【2010/05/12 聯合報】
2014-09-23 新聞話題.老人照護
【聯合報╱記者楊德宜/桃園報導】八德市1名79歲老翁因食慾差、反應變慢、全身無力,經養老院送至台北榮總桃園分院掛急診,診斷發現脫水、急性腎衰竭,所幸及時就醫,救回一命,腎臟科主任常逸平說,病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原因是多重藥物造成。這名老年病患,還有陳舊性腦中風,健康狀況本來就較差,常逸平說,高血壓藥有利尿劑,而老人因沒食慾,懶得喝水,因此身體更脫水,而住院期間把原本藥物停掉,以點滴補充水分,靠鼻胃管進食,慢慢恢復健康後出院。常逸平說,老年病患因為慢性病多,而健保分科很細,老人看病要看很多科別,跑一次醫院一口氣看3、4科,累積起來可能同時服用8、9種藥物,「藥種類太多,就會交互作用」。他說,尤其老人很遵從醫囑,當醫師叮嚀「這藥不能斷」、「吃這藥不能喝太多水」,乾脆除了吃藥以外就不喝水,「就算出現副作用,也不敢停藥。」常逸平說,因醫院的老年病患較多,開設整合照護門診,當醫師發現病患有多重服藥情形,會建議再看整合照護門診,由1名醫師將多科開立的藥物經過評估,再決定服用的藥物,避免重複用藥出問題。
2014-09-23 健康百科.百病漫談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好萊塢電影有個綠巨人「浩克」,照射放射線後變得力大無窮;台大醫院最近收治一名病人,在國外吃了來路不明的綠藻保健食品,不僅肝功能異常、併發急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時流出來的血液竟然呈深綠色,連醫師也嚇一跳。收治這名病人的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許金川指出,有病在身的患者若要額外攝取營養補充品,要先諮詢專業醫師的意見。許金川表示,病患是B型肝炎帶原者,是北部某大學教授,半年前到紐西蘭和澳洲出差,途中聽人介紹購買一種宣稱可調整體質的綠藻。但吃了沒多久,臉越來越黃;就醫時,肝功能指數異常飆高。住院後,這名教授接著併發急性腎衰竭,須接受血液透析。許金川表示,患者在洗腎過程中,流出的血液是深綠色的,而且檢驗發現,血中還有大量的重金屬。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藥學術副院長楊玲玲表示,綠藻含豐富的葉綠素,經人體吸收後,應不至於連血液也變成深綠色;前述患者可能吃了銅汙染的綠藻,或假綠藻。
2014-09-23 健康百科.泌尿腎臟
【聯合晚報/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慢性腎衰竭 首度擠下牙科疾病 台灣真是個洗腎島!根據健保局資料顯示,慢性腎衰竭首度擠下牙科疾病,慢性腎衰竭成為國人第一大疾病,光是門診一年就用掉健保費用304億元,且還持續的大幅成長,令人憂心。根據健保局的97年門診前20大疾病分析,慢性腎衰竭成為國人新國病,去年健保總共支付了338.6億點於慢性腎臟病患的門診費用,如果換算成金額,大約支付了304億元在慢性腎臟病。這還不包括住院費用。健保局副總經理李丞華指出,過去,牙科相關疾病都是健保十大疾病第一名,慢性腎臟病首度與牙科疾病呈現剪刀交叉,未來可能還會繼續增加。健保局醫審暨藥材小組主任沈茂庭估算,國內約有6萬名洗腎病患,洗腎一次約4000元,一周洗三次,一個月洗12次,一年就要花費60萬元。此外,名列16名的乳癌,費用也出現暴增現象。李丞華憂心的說,乳癌病患門診費用的成長率高達14%,是國人20大疾病中成長最大的疾病,顯示乳癌年輕化、成長率高,是一大警訊,必須擴大預防保健。 ※延伸閱讀》.營養針打太多 慢性腎衰竭.尿量少 腎功能快速惡化主因.你了解你的腎嗎? 六警訊教你顧好腎.慢性腎臟病 四低飲食保健康【2009/04/24 聯合晚報】
2014-09-23 健康百科.泌尿腎臟
【聯合報/記者林宜靜/台北報導】 慢性腎衰竭躍居健保門診第一花錢疾病,洗腎儼然成為新國病,腎臟醫學會昨天澄清,台灣洗腎品質好,使患者存活率提高,導致洗腎人數累積,才使花費增加。台灣腎臟醫學會、基層透析協會、腎臟護理學會、中華腎臟病協會、腎友協會及腹膜透析腎友協會等團體,最近發起「請不要帶走腎友僅存的一片陽光」連署,一個多月,已獲三萬多人響應。立委林鴻池表示,全台約有兩百萬位慢性腎臟病患者,政府應投入更多腎臟衛教經費,避免病患進入洗腎階段。立委吳育昇則表示,腎臟病不分黨派,需跨黨派支持,讓病友重拾健康,而且活得更有自信,錢是花在刀口上,值得支持。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林裕峯表示,除非換腎,洗腎治療無法中斷,現有病患及新病友,洗腎品質越好,活得越久,但目前國內洗腎醫療面臨,點值創新低、總額成長率最低、點數降低的三低危機,令人憂心品質變差。祕書長盧國城強調,健保洗腎給付門檻高,且萬不得已,病人根本不願洗腎,但健保總額年年下修洗腎醫療點數,從每點零點九九(核報一百元,給付九十九元)到現在點值只剩零點九,勢必影響腎友洗腎品質。立委黃昭順也說,中南部很多長輩將老人年金花在地下電台賣的藥,吃到腎臟都壞掉,民眾應相信正規醫療,應引導患者經過洗腎延續生命,她也支持洗腎品質不能打折。 ※延伸閱讀》.洗腎者吃鈣片 要小心.對症治療 50歲不再洗腎了.準尿毒症 自我檢測免洗腎【2009/05/22 聯合報】
2014-09-23 健康百科.泌尿腎臟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台灣末期腎衰竭病患發生率全球第一。根據中央健保局統計,因慢性腎衰竭而需洗腎的病患已超過六萬人,每年健保花在透析的醫療費用更達300多億元,造成健保財務的沈重負擔。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教授李錦滔表示,腎衰竭病患只有腎臟移植、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三種選擇,但因捐贈器官來源有限,患者通常只能選擇後兩者。經過多年統計分析,香港政府發現,末期腎衰竭病患每年接受血液透析的費用約4到6萬美元,幾乎是腹膜透析的2到3倍,於是在1996年推出「PD First」(腹膜透析優先)政策,規定醫療院所應優先提供腹膜透析治療,唯有腹膜透析效果不佳時,才能改採血液透析。13年來,香港的腹膜透析占所有透析病患的比率,由不到5成增加到8成以上,成為全球腹膜透析率最高的地區。香港腎臟醫學會理事長、香港東華醫院腎臟科主任盧維基表示,和歐美人種相比,亞洲人接受腹膜透析的成效較佳。此外,香港腹膜透析患者平均年齡62.3歲,顯示高齡患者也適合接受這項治療,突破腹膜透析只適用於年輕人的傳統觀念。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行動計畫,則希望2010年前腹膜透析患者能占所有透析患者的三成以上,一來減少花在往返醫療院所的額外負擔,也可讓老病患少點舟車勞頓之苦。 【2009/06/02 聯合晚報】
2014-09-23 健康百科.泌尿腎臟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7月是考試旺季,洗腎患者如果一周內要到醫院二至三次,每次四、五個小時,學子的功名路容易因此受到阻礙。然而,也有洗腎患者採用居家洗腎的腹膜透析方式,順利出國取得博士學位,當上了教授。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林文源是紅斑性狼瘡患者,20歲那年因腎衰竭必須洗腎。當時,國內醫療院所幾乎只提供血液透析服務,他也只能被動接受血液透析,直到他決定前往英國留學,認真思考在國外求學時的洗腎問題時,才得知可以改採一種由洗腎病患自行操作的「腹膜透析」。從俗稱「洗血」的血液透析,轉換為「洗肚子」的腹膜透析,林文源說,腹膜透析是他可以在英國順利完成學業、取得博士學位的助力。身為腎友,林文源也很關心其它病友的狀況,根據他這幾年的訪談及研究結果顯示,工作忙碌、時間較沒有彈性的人,例如學生、上班族,都覺得腹膜透析幫助很大。不少腎衰竭患者事後認為,剛進入透析療程時,腹膜透析應是較好的選擇。腹膜透析是在病人的小腹植入透析導管,每天要換藥水四次,每次約需30分鐘,一個月回醫院複診一次,比較自由。目前健保局還有補助全自動腹膜透析機器,讓腎友利用夜間睡覺時連續透析八小時,白天就可正常作息活動。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各有優缺點,但洗腎效果與存活率相似,以香港為例,有八成以上患者採用腹膜透析。署立新竹醫院內科部副主任楊忠煒指出,國內的血液透析比率偏高,腹膜透析只占所有洗腎病患的8%,多數病患並不知道洗腎有兩種選擇。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並非得「從一而終」,只要經過醫師評估,兩者間是可以轉換的。洗腎是長期的治療,大幅影響了患者的生活型態,近來醫界已出現考量病患生活型態、以病患為核心思考的醫療照護概念。楊忠煒建議,患者可根據自身狀況與醫師充分溝通,找出最適合的洗腎方式。※延伸閱讀》.洗腎者吃鈣片 要小心.對症治療 50歲不再洗腎了.準尿毒症 自我檢測免洗腎【2009/07/15 聯合晚報】
2014-09-23 健康百科.泌尿腎臟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52歲的李生先是個發病己25年的「資深」腎臟病友,他利用晚上睡覺時進行透析的「全自動腹膜透析」,目前在一家國營事業機構擔任管理員。每天朝九晚五的他,洗腎並不影響他的工作。李先生自認是個無可救藥的樂觀者,民國73年那年,醫師宣布他已進入末期腎衰竭需接受透析治療時,他整個人都呆掉了,但他隨即調整心態接受治療,首先在醫師建議下,開始俗稱「洗腰子」的血液透析。連續洗了6年後,他接受了腎臟移植手術,脫離每兩天就要請假跑醫院做血液透析的痛苦日子,但9年後因慢性排斥而必須再度血液透析,兩年後他改用俗稱「洗肚子」的腹膜透析。為何改為腹膜透析?「就是怕痛嘛!」李先生笑著說,血液透析不僅每兩天要到醫院躺4個小時,且每次都要扎兩針,讓他視為畏途。後來他主動詢問醫師,可不可以改腹膜透析?經過評估他改做可以自行在家操作、相對簡單的腹膜透析,就轉為更方便的全自動腹膜透析。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黃尚志認為,從李先生身上可看出整合性治療的方便性。末期腎衰竭患者經過醫師的專業評估,可根據病人的工作型態及生活方式,替換不同的治療模式,才是兼顧病人的最大利益。黃尚志強調,目前大多數醫療院所及腎臟科專科醫師面對進入末期腎衰竭的病患,都會提供腎臟移植、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的相關資訊,再協助患者選擇。近來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及腎臟醫學會大力推動慢性腎病變照護專案,約有四分之一腎臟病患者會選擇能兼顧治療及生活品質的腹膜透析,且此一趨勢逐年增加。他認為,腎臟移植仍是患者的最佳選擇,但器官捐贈有限,病患多只能選擇透析治療,再等待換腎。在換腎之前,病患儘量維持殘餘腎功能,像李先生這種上班族,或是年輕學生及其他獨立自主性較高的病患,腹膜透析確是較佳的選擇。 【2009/08/03 聯合晚報】
2014-09-23 健康百科.泌尿腎臟
【台灣新生報/記者張淑珠/台中報導】澄清醫院腎臟內科,針對近年來七十例新增的慢性腎衰竭的病人進行分析,發現有82%的病人是經急診、住院和血管插管,做緊急洗腎,走了洗腎的痛苦冤枉路,顯然他們在洗腎前都未「準備好」,才加速腎臟病的惡化,十分可惜。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腎臟內科主任高銘聰表示,絕大部分的慢性腎衰竭病人都知道自己已罹病,洗腎是遲早的問題,如果即早接受門診治療及衛教,就能延後進入洗腎的階段,即使面臨洗腎的那一天,因「準備好」了,不會歷經血管插管緊急洗腎的痛苦階段,可以輕輕鬆鬆展開洗腎生涯。該科一年來發現有七十位必需洗腎的新增慢性腎衰竭病人,其中只有二十五位是接受門診常期治療和衛教的患者,一位五十六歲的女性患者,是跟隨著高主任的門診接受治療,不但延後病程也減少併發症的發生,經十五年才進入洗腎,當醫師幫她做好所有洗腎前的準備後,她輕鬆接受此一事實。高銘聰主任指出,不少的慢性腎衰竭病人雖然知道自己罹病,但仍未接受正規持續的治療和評估,甚至有患者私自尋求草藥治療,等到病情嚴重,緊急送急診收住院,立即進行血管插管接受緊急洗腎,事後依然要終身洗腎;如果能早期接受門診治療,其實病人是可以預知何時需要開始洗腎,在心理上也可有所準備。【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2014-09-23 健康百科.泌尿腎臟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嘉祥/南縣報導】許多民眾對「洗腎」的名詞相當敏感,咸認是重大病情,進而產生畏懼拒絕,其實不然,署立新營醫院腎臟科主任張懷民以臨床經驗籲請民眾,當遇到「必須」洗腎時,千萬不要誤解,以免錯失搶救良機。張懷民以近日接觸的一名典型敗血症造成急性腎竭的病人為例,該病人經過適當的透析治療,不但已經恢復健康,也恢復正常的腎臟功能。在台灣,大多數洗腎病人,是因為末期腎臟病變造成的尿毒而需進行常規洗腎,耗去健保許多資源,但另有一部分,是其他原因造成的急性腎衰竭,如感染、藥物等因素,如緊急進行透析,經過適當治療,當腎功能恢復後,就可以不用再洗腎。然而,因很多人害怕洗腎,拒絕黃金時刻緊急進行治療,最後延誤治療結果,造成無法挽回的憾事。張懷民表示,現代醫學進步,對於急性腎臟功能異常造成的電解質異常、毒素累積,已可透過洗腎使受傷的腎臟得到適度休息,進而恢復腎功能,大家要有正確觀念,對於急性腎衰竭,不要認為只要一洗腎,就要長期洗下去,誤解其意反而弄巧成拙,拒絕洗腎結果反而延誤黃金治療期,籲請民眾瞭解,急性腎衰竭是可以治療的,千萬不要誤解洗腎真正的意涵。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2014-09-23 健康百科.泌尿腎臟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一名87歲老阿嬤食慾不振,身體越來越虛弱最後意識不清,家人原以為老人家「時候到了」,把她送到醫院急診室。經檢查及詳細問診發現,她天天吃大量鈣片,血中鈣離子濃度飆到正常值的兩倍,進而引發急性腎衰竭及心臟、腦神經病變。署立雙和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范揚智表示,這名老阿嬤曾罹患甲狀腺癌,甲狀腺及副甲狀腺全都手術切除,必須長期補充甲狀腺素及鈣離子來改善低血鈣。由於少了副甲狀腺調控體內鈣離子濃度,醫師一再交待家人務必按時帶老阿嬤回診,以免鈣離子濃度失控危及健康。但老阿嬤出院後很少按時回診,還自己買鈣片吃。不久前,親友從國外帶回不少鈣片,她甚至照三餐吃,足足多吃了一倍的劑量,終於吃出問題。范揚智說,一般正常人血中鈣離子濃度從8.5 mg/dl到10.5mg/dl不等,老阿嬤卻飆高到17.8mg/dl,難怪心臟、腎臟、腸胃道及大腦等器官全都受到傷害,除了食慾不振、急性腎衰竭,還可能出現心律不整、心搏過速而昏迷。所幸,家人及時將她送醫,經抽血檢查及問診找出原因,隨即停止服用鈣片,並補充利尿劑、開給藥物將鈣離子加速排出體外,病情明顯改善僥倖逃過洗腎及休克死亡的命運,目前已出院返家。 【2010/05/11 聯合晚報】
2014-09-23 健康百科.泌尿腎臟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嘉祥/南縣報導】署立新營醫院腎臟科主任張懷民表示,老年人常罹患攝護腺肥大症狀,而攝護腺肥大並不會造成腎臟損害,但若病人未積極治療,有可能攝護腺肥大到一個程度,堵住尿道出口,導致尿液無法排出而影響腎臟將導致急性腎衰竭,民眾要特別注意家中老人的身體狀況,必須及早就醫。張懷民日前門診時,有位八十多歲男性呼吸急促被送入夜間急診,經檢查後,發現腎功能指數上升兩倍,可是病人一週前的腎功能是正常的,經腎臟超音波檢查,發現病人膀胱脹大,腎臟大小正常輕微水腫,在超音波下協助下看到攝護腺明顯肥大,經緊急施行導尿管置放術,病人排出九百多CC的尿液,翌日腎功能立刻降至正常度,病人也不再喘了,是個攝護腺肥大造成急性腎衰竭的典型例子。張懷民說,很多老年男性都會有攝護腺肥大的困擾,一般常見的症狀是頻尿,尿解不乾淨,晚上要起來尿尿很多次,一般而言,攝護腺肥大並不會造成腎臟損害,但若病人不治療有可能攝護腺肥大到一個程度,堵住尿道出口,導致尿液無法排出,積存於膀胱甚至往上延伸至腎臟水腫,此時會對腎臟造成損害,時間一久有可能導致腎臟衰竭,甚至是尿毒症。若及早發現可緊急處理,使腎臟損害降至最低,一般治療可以藥物控制,若是攝護腺肥大到一定程度,只好開刀切除了,籲請家有有攝護腺肥大問題的老年男性,一定要找專業醫師處理,才不會影響到腎臟功能,造成腎臟衰竭,民眾如有任何問題,可洽署立新營醫院洗腎室06─6351131轉1301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2014-09-23 健康百科.泌尿腎臟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一對母子為治療過敏,三年來吃來路不明中草藥,因腎臟衰竭需洗腎。幸而洗腎數年後,男童獲得腎臟捐贈,進行移植手術。醫師提醒,尿衰竭不只發生在成人,兒童腎衰竭也不容忽視,除了先天或遺傳性腎病變,不當使用來路不明中草藥,也可能導致兒童洗腎。尤其是多尿、夜尿兒童,若合併尿液有泡或尿色較深,要當心是腎病警訊。台北榮總兒童免疫科主任楊令瑀表示,十一歲江小弟與母親長期吃來路不明中草藥,希望能改變過敏症狀,吃了三年,母親腎功能先受損,需定期到醫院洗腎。有一回,江小弟陪同母親就醫,醫師發現他臉色及膚色異常蒼白,抽血後確認為尿毒症,心臟也已腫大。幸而洗腎數年後,男童已成功換腎。除腎毒性藥物、腎炎導致腎臟病變,遺傳或結構異常等因素,也是兒童腎衰竭主因。十四歲賴小弟因先天性多囊性腎病變,左腎完全無法作用,右腎功能也只剩一半。家人擔心賴小弟需洗腎,從小嚴格控制飲食。但是賴小弟小學五年級時,某日因休克送醫,清醒後卻面臨終生洗腎命運。賴媽媽原想等待腎臟捐贈,眼看著腎衰竭已嚴重影響兒子發育,小學五年級的年齡,身高、體重仍停留在三年級。最後,她決定捐出一顆腎臟救孩子,讓他免於終生洗腎痛苦,「看到小孩子健康,給我很大的安慰。」不少幼童多尿、夜裡尿床,父母雖傷透腦筋,卻很少聯想到腎臟問題。楊令瑀說,兒童早期腎衰竭表現不明顯,僅尿液有泡,或尿色較深、呈現紅色,家長容易忽略。等到貧血、精神不濟、食欲不振、生長遲緩、夜間尿床、寡尿或多尿等症狀出現,腎功能多半已損傷。楊令瑀說,一旦出現惡心、嘔吐、水腫,以及骨頭疼痛、呼吸急促時,已是末期腎病,可能得準備洗腎。醫師建議,若孩子健康檢查時,發現有蛋白尿或血尿情形,最好就醫抽血或做超音波檢查,以免因慢性腎病變必須洗腎。
2014-09-23 健康百科.泌尿腎臟
【聯合報╱記者黃宣翰/台南報導】65歲鄭姓婦人日前急性腎衰竭送急診,經台南市立安南醫院腎臟科診斷,才發現是副甲狀腺亢進引發高血鈣;鄭婦接受手術切除過度分泌的腺瘤治癒,她的先生昨感謝醫師治療,讓妻子不用終身進行血液透析。腎臟科主治醫師林軒名說,在高副甲狀腺素作用下,身體鈣會持續從骨頭釋放出來,引發高血鈣,進一步造成病患脫水,併發急性腎臟衰竭。經安排核子掃瞄,發現鄭婦右下副甲狀腺有一問題腺瘤,隨後由外科主治醫師周俊志,以手術摘除這顆過度分泌的腺瘤。林軒名指出,病患因副甲狀腺腺瘤引起副甲狀腺機能亢進而後引起高血鈣,導致最後發生急性腎衰竭例子很少見,但只要病患、家屬與醫師充分配合,除病史詢問與理學檢查外,更有許多檢查可找出急性腎衰竭的原因。
2014-09-23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三高患者小心腎臟病上身!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三高疾病與腎功能息息相關,以「末期腎臟病前期」為例,如同時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項疾病,罹病風險為三項皆無者的三倍。今天是世界腎臟日,國健署找來資深藝人趙舜現身說法。他指出,因腎衰竭一年半前開始洗腎,致病原因為血壓、血糖偏高,且未妥善控制,才需終身洗腎。國健署分析101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檢查報告,在154萬5000名40歲以上受檢者中,如無三高,腎功能正常比率高達八成五;但三高疾病中如有兩項者,腎功能正常比率降至七成二,三高皆有的人,腎功能正常比率更只剩下六成五。初期慢性腎臟病方面,患有任一項三高疾病的受檢者,初期慢性腎臟病罹患率為13.4%至17.7%,如有二種三高疾病,罹患率則為18.9%,三高疾病都有更是沒有三高者的2.1倍。相同情況也發生末期腎臟病前期,罹患三高種類愈多,罹患比率就會越高,洗腎風險隨之增加。三項三高都有者末期腎臟病前期風險,是沒有三高者的三倍。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陳鴻鈞指出,患有三高的長輩更需嚴格控制三高,才能阻緩腎功能惡化,避免腎臟功能下降。如血中毒素不斷攀升,又無法利用藥物及飲食控制病情,就必須洗腎。陳鴻鈞指出,腎臟病患必須嚴格控制飲食,不可隨便服用維他命,因為一般綜合維他命含有維他命A,如果長期服用,可能累積過多維他命A無法代謝,引起中毒。「血糖、血壓過高,會損害腎臟!」國健署副署長游麗惠指出,三高患者除了積極治療,不可服用偏方、草藥及來路不明藥品,需要藥物、飲食、運動三管齊下,才能有效顧腎。
2014-09-23 健康百科.消化系統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大腸鏡檢查會引發腎衰竭?65歲女子因糞便潛血接受大腸鏡檢查,一周後回診發現急性腎衰竭,還好治療後,腎功能逐漸恢復,醫師提醒受到清腸劑的影響,可能引發腎病變,在大腸鏡檢查後,應追蹤檢查腎功能。郭綜合醫院透析中心主任、腎臟科醫師林孟德表示,大腸鏡檢查時,各家醫院可能都會加驗腎功能,但檢查後,受檢者或醫師可能會忽略腎功能追蹤,特別是台灣的大腸癌患者多,許多人都接受大腸鏡檢查,應特別注意。這名婦人長期有三高問題,最近因為被檢查出糞便潛血,加上有大腸癌的家族病史,醫院安排進行大腸鏡檢查。檢查前檢驗腎功能一切正常,但一周後回診再度檢查腎功能,卻發現腎功能急速惡化到第3期,為中度慢性腎衰竭,第4期就已算重度,醫師診斷認為是清腸劑引發的腎衰竭。林孟德表示,清腸劑有多種,其中磷酸鈉口服液效果好、使用普遍,但人體短期吸收大量磷酸鹽,將形成磷酸鈣沈積在腎臟裡,造成損傷、壞死及纖維化等。發生率大約為1%到6%,特別是65歲以上、女性,或原本腎臟就不太好,服用影響腎臟血液灌流的藥物,或是使用時飲水太少、流失水分太多,容易引發。有的患者在使用後24小時內就會出現症狀,包括抽筋、意識模糊等,但也有人在數天或數月後,慢慢演變為慢性腎臟病,由於腎臟病初期幾乎沒有特別症狀,容易被忽略,建議在使用磷酸鈉清腸時應補充1500到2000cc的水,使用後應追蹤腎功能,即早治療,腎臟功能可以恢復。
2014-09-23 新聞話題.醫藥新聞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為解決安寧病房不足,健保局4月起實施「安寧共同照護試辦計畫」,讓末期臨終的一般住院病患,皆能獲得安寧共同照護服務。健保安寧住院療護自民國89年開辦,目前參與照護醫療院所43家、總床數629床,去年服務8800人,佔健保支出近5億元。但健保局統計,每年約13萬人面臨死亡潛在風險,可能需要安寧照護,將擴大服務。健保局視察林淑範表示,癌末、漸凍人、失智或帕金森氏症、心臟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系統照護、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急性腎衰竭與末期洗腎的住院病患,若醫師主動評估無法提供積極治療,可通知安寧共同照顧醫療團隊,當他們接手後,每周至少一次訪視病患,並提供症狀控制、心理支持等安寧服務,減少無效醫療,讓末期患者活得有尊嚴。健保局醫務管理組組長蔡淑鈴指出,安寧共照人員需學習宗教、倫理、法律、心理等安寧療護課程,並通過認證,取得資格,團隊成員應包括醫師、護理人員,區域級以上醫院應具備專任安寧護理人員。健保局今年已編列3600萬元,提供1萬5千位末期住院患者的安寧共護服務。大型醫院或設置呼吸照護的地區醫院,皆可向健保局提出申請。如果成效良好,未來將擴大實施。
2014-09-23 新聞話題.醫藥新聞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成大醫院腹腔鏡活體腎臟移植滿百例,昨天為患者慶生,成大醫院移植團隊指出,由於腹腔鏡活體移植技術成熟,才能讓更多苦苦等待捐贈屍腎的患者,有機會從親人身上獲得捐腎,重獲新生。成大醫院目前是南部地區完成腹腔鏡活體腎臟移植病例最多的醫院,去年、前年完成的病例數更是全國各家醫院之冠。「太太,謝謝妳!」第99例的9歲許宜蒨由媽媽捐腎給她,小小年紀就有腎病,不捨的父母都想捐腎給女兒,爸爸雖然工作忙碌、但不忍媽媽捐腎,堅持要捐,經過一番「家庭革命」,最後由媽媽接受摘取腎臟手術,昨天爸爸特別感謝媽媽為孩子的付出。第100例則是沈文聖捐腎給媽媽,媽媽原本不願意,但沈文聖的太太非常支持,最後拗不過孩子與媳婦的心意才接受。成大醫院在79年完成該院第1例的親屬間活體腎臟捐贈移植手術,但因為傳統手術傷口大、恢復慢,病例數一直不多,後來由移植外科主任洪崇傑赴美學習腹腔鏡技術,返台後92年完成首例,因傷口小、恢復快,病例快速增加,造福許多患者。移植團隊指出,去年僅有4.6%登記換腎的病患獲得屍腎捐贈機會,活體腎臟移植的數目卻在持續增加中,去年活體腎臟移植已占全部腎臟移植41%,對慢性腎衰竭病患無異是打開一扇希望之窗。依規定5等親都符合活體捐腎的條件,但是多數仍然是父母子女或是夫妻間的捐贈,百例中有3例是3等親捐贈,有兩例是姑姑捐給姪子、1例是姪子捐給舅舅,因為手術風險減少,也讓更多親人有意願捐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