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3 健康百科.消化系統
胃食道逆流 就醫三指標
【元氣周報/記者楊竣傑/台北報導】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家庭醫學科醫師唐雲華說,胃食道逆流是食道底部的下食道括約肌鬆弛,造成部分胃酸逆流回食道。唐雲華解釋,食道括約肌平時不會開啟,只有吞嚥或食道蠕動時才會打開將食物送到胃,若不正常開啟或鬆弛,吃下的東西或胃中的消化液就會逆向跑到食道中。就醫三指標患者容易感到心口灼熱或胃酸逆流,造成咽喉痛或有酸味感,喉部有異物感、聲音沙啞;晚上睡眠時甚至會因酸水湧上咽喉被嗆醒,造成呼吸困難、胸悶或氣喘等現象。唐雲華表示,大部分的胸口灼熱症狀短暫且輕微,若不舒服感嚴重或頻繁,且有以下症狀,他建議及早就醫:1.一周好幾次的胸口灼熱不舒服,晚上甚至會痛醒。2.吞嚥困難,逆流物帶血。3.排泄物因摻雜被消化過的血,造成黑便,體重更因吸收困難而減輕。檢查兩方式唐雲華說,胃食道逆流患者依症狀輕重,採用不同方式治療與檢查。1.胃鏡檢查使用胃鏡檢查患者食道末端是最常見的檢查方式,醫師會將一條可彎曲、具光線和攝影機的管子伸進患者喉嚨,檢查胃和食道有無潰瘍或發炎,並檢查是否有較嚴重的疾病,如食道狹窄、食道上皮細胞變性或癌症等。2.二十四小時酸鹼測定儀測試食道下段的酸度,以確認逆流的頻率和持續的時間。醫師將與電腦連結的細管深入食道下括約肌上方,記錄食道內酸度的變化;第二天拔除細管後,醫師根據逆流頻率與時間,決定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