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春天就是要吃野菜
【聯合報/本報訊】精彩提要白內障開刀 別拖到過熟 P02鴨兒芹箭筍 野菜鮮料理 P08春季養肝天 氣功助好眠 P10每天都想要 性愛成癮嗎 P14【2010/03/28 聯合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聯合報/本報訊】精彩提要白內障開刀 別拖到過熟 P02鴨兒芹箭筍 野菜鮮料理 P08春季養肝天 氣功助好眠 P10每天都想要 性愛成癮嗎 P14【2010/03/28 聯合報】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元氣周報/文/身心喜悅協會提供,示範拳舞蹈總教練 郭渝涵】 拳舞蹈重視舞蹈時的調氣,在舞動的過程中,帶動五臟的氣機,瞬間把內部經絡透過舞動、律動產生振動,幫助胃經脈絡的打通。拳舞蹈非常適合不習慣雙手打氣、按摩的人,直接透過舞蹈「胃經舞」就可以達到。簡單胃經舞步、加上揉肚及振動,有效幫助強化胃部功能,改善胃脹及胃下垂症狀。郭渝涵老師叮嚀,操作時需空腹,並練習腹部的鎖氣。1.站姿,腹式呼吸時,雙手放至上脘區,吸氣至此閉氣15秒,同時腿部向後踢臀舞動全身,瞬間把氣集中到胃部,加強了氣血的運行,促使經脈暢通,使人體五臟六腑的功能處於鬆靜自如的最佳狀態,能改善長年胃部下垂,胃痛、胃脹氣、胃部區的肥肉。逐步練習增加閉氣「胃經舞」的舞動時間,每次可增加3秒,如18秒、21秒……,一直增加到30秒。2.吐氣時,雙手打氣腹部區、大腿外側胃經、小腿胃經足三里穴區。收功式:用「氣功掌搓熱並打氣帶脈穴區。攪動嘴巴口唇,產生唾液後吞下,改善胃脹症狀,提升腸胃功能。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元氣周報/文/身心喜悅協會提供,示範幸福拳總教練 陳淑貞】 陳淑貞老師強調,幸福拳善用溫熱的雙手,可幫助身體氣血流動。操作時以氣功掌時常按揉腹部,可提升胃經能量,強化中醫所說的後天之氣,也是五臟六腑的能量來源。腹部區良好的機能運轉,可預防百病,能增加血液流量,強化淋巴、消化系統,不只免疫力提升,更促進代謝功能,讓五臟充滿溫熱幸福的氣血。也可改善端午佳節品嘗美食所造成的胃脹、胃炎等問題。1.上脘穴區:一邊以氣功掌順時鐘旋轉搓熱,一邊張口吐氣。再換逆時鐘旋轉搓熱。可降胃氣,不容易出現反胃的現象。操作時間約三分鐘。2.中脘穴區:氣功掌按住下推。特別抒解胃痛、胃潰瘍現象。操作時間約三分鐘。3.下脘穴區:雙手交握抱住,往上推壓腹部,並張口吐氣。可幫助代謝排氣。操作時間約三分鐘。4.氣功掌順時鐘按揉肚臍周圍,從小幅度範圍再變大幅度按摩,再由大幅度旋轉至小圈。操作時間約三分鐘。可幫助排便、腹壓降低。收功式:氣功掌搓熱並打氣帶脈穴區。攪動嘴巴口唇,產生唾液後吞下,改善胃脹症狀,提升腸胃功能。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示範達人/《只吃好東西》作者張瑀庭,場地提供、果汁設計/天和鮮物、張瑀庭】品嘗時機:吃太油膩,想加強代謝時。材料:番茄2顆、優酪乳1瓶、陳皮1小塊作法:番茄去皮,加入優酪乳和陳皮,打均勻即可。Tips:1.番茄底部劃十字、燙水去皮;或是用特殊的削皮器削皮後,打成果汁喝來比較滑順。2.番茄果膠多,陳皮有除脹氣功效,能去膩加強代謝。
2014-09-23 運動養生.抗老養生
【聯合晚報/記者謝蕙蓮】 乳癌名醫、台大外科教授張金堅,說話急、動作快,就連走路也比一般人快速。但他從病人身上觀察,到壓力大、生活急促的人,罹癌機率相對提高。因此他開始練氣功,學習放慢步調過生活。年輕時,他熱愛運動量大的運動如打網球、游泳和爬山。如今年過六十,不再強調運動量,反而更重視如何避免運動傷害。他現在每周會利用休假時,到台北近郊爬山一到兩次,多選擇坡度平坦的山路,不爬坡度太陡的山。他並學習氣功,重點放在呼吸調控。在一吸一吐的過程中,他設法讓自己的呼吸變細、變勻、變慢、變長。每天早晚,他還會抽出十幾分鐘,到頂樓花園修剪花草、澆水,在滿眼綠意中練氣功;天氣好的夜晚,他會打開音樂,和太太在空中花園欣賞台北夜景。 【2009/08/10 聯合晚報】
2014-09-23 運動養生.抗老養生
【聯合報/記者周小仙/報導】童顏鶴髮、臉龐透出紅潤好氣色、爽健有活力的笑容,以及炯炯有神的雙眼,泰山企業集團總裁詹仁道絲毫看不出年過80的歲月痕跡。他笑說:「年紀,不能用年齡來看,要用心境來看,我的心境只有18歲啊!」逛遊世博 體力比員工好這位泰山集團的大家長,談到月前參觀上海世博的經驗,他神采奕奕地敘述著如何在三個半小時內順利參觀完五個熱門展館,其中台灣館的精緻細膩與中國館的壯觀場面,是他最難忘的兩個展館。上海世博展區「地大物博」,體力再好的人一整天走下來也會疲倦;但對於平日養生有道、練氣功修身修心的詹仁道而言,一個下午的行程並不是難事,「公司員工都比不上我的體力呢!」他很有自信地說。心境年輕 看美眉會心動談養生,詹仁道首重「心境」,他認為,一個人只要維持年輕的心境,外表也會跟著年輕起來。他開玩笑說,因為自己保持一顆年輕的心,現在看到年輕美眉還會心動呢。而身體力行的養生之道,詹仁道認為,改變飲食習慣是最重要的一環,以「吃得清淡、簡單」為原則。在他最新出版的《實在ㄟ堅持》一書中也提到,很多人問他養生的祕密,他的答案就是「飲食、氣功、運動」。主食蔬果 不吃帶殼海鮮吃的方面,詹仁道主食以蔬菜水果為主,少量瘦肉為輔,每餐吃七分飽,並且盡量避免吃魚,帶殼的海鮮則不列入飲食清單中。此外,每日攝取1200cc的足量清潔飲水,也是每日必定達成的健康守則。除了健康飲食,他每天還會練氣功、打坐,一方面練習如何使呼吸能慢勻細長,另一方面則是讓自己在步調愈來愈快速的社會中,學會如何慢下來。此外,詹仁道自從2007年退休後,每天都會抽空到附近的公園走一小時,既能欣賞公園的花草,又能呼吸新鮮空氣,對身心都有益。眼力超棒 愛玩臉書MSN詹仁道不僅沒有睡眠品質不好的問題,連眼力都是一級棒,像是名片上的小字,他無須戴老花眼鏡,也不必瞇眼看,就能看得清清楚楚。另外,經常接受新資訊、新挑戰,保持頭腦青春,是詹仁道另一個健康良方,他七十歲開始學電腦、上網玩MSN,現在還會用臉書與iPhone呢!解壓祕方心念幸福 快樂就會降臨很多人好奇,身為泰山集團總裁,經營大企業背後的壓力肯定不小,但為何在詹仁道身上卻看不出肩負的壓力?「心想自己是幸福、快樂的人,就會真的變成心中所想的人。」詹仁道提出心理學著名的「比馬龍效應」:當我們對自己有所期望時,期望有一天就會成真,而這正是他保有愉快心情的妙方。至於現代人幾乎都擺脫不了的「煩惱」,他也有一套面對煩惱的方式。他認為,「煩惱」沒有幫助,重點是要去面對煩惱的來源,進而解決它,若是無法解決的煩惱,就學著放下它,不要強求,幸福、正面的心情便會隨之而來。詹仁道小檔案年齡:80歲學經歷: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歷任泰山企業總經理、董事長,現為泰山企業集團總裁,泰山文化基金會董事長。著作:實在ㄟ堅持—泰山總裁詹仁道的經營心法與人生哲學(遠流出版)總裁元氣小抄1.心境、頭腦保持年輕,敞開心胸接觸新資訊。2.吃得清淡、簡單,蔬果為主食。3.練氣功、打坐,練習慢勻細長的呼吸。4.每天抽空公園散步1小時。5.解決不了的煩惱,學著放下它。
2014-09-23 運動養生.抗老養生
【元氣周報/記者詹建富/報導】在森林中除了芬多精外,空氣中的負離子含量也多。陽明大學運動健康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陳俊忠在2004年接受農委會林務局委託,曾進行森林負離子健康效益研究,並針對國內六大知名瀑布區與大安森林公園的負離子含量進行檢測。他發現,奧萬大飛瀑負離子的高低值為每立方公分39000個到45000個、烏來內洞瀑布為28000個至5萬個不等,大安森林公園則有6500個,顯示越遠離塵囂,由瀑布、溪水、噴泉的四濺水花,和植物光合作用製造的新鮮氧氣,都能產生大量的「負離子」。陳俊忠說,離子的形成過程,是許多微粒物質經空氣摩擦,讓原子結構中的電子轉移而形成帶電的離子,而隨著瀑布飛濺的小水滴,在空氣中就產生大量的負離子,甚至家中的蓮蓬頭也能產生負離子。曾有多項研究發現,負離子具有調節自律神經、降低焦慮感及提升肺臟換氣功能。
2014-09-23 癌症防治.其他癌症
【聯合晚報╱黃玉芳】立委曾巨威曾罹患肌肉惡性腫瘤,積極抗癌。骨科醫師表示,肌肉的惡性腫瘤不常見,但容易復發,面對難纏的癌細胞,更要好好過日子,讓身心平衡,免疫力維持在最佳狀態。 一般人較常聽到的是身體器官長腫瘤,對從軟組織生長的肌肉惡性腫瘤較為陌生,包括橫紋肌肉瘤、纖維肉瘤、脂肪肉瘤等。 振興醫院骨科醫學部主任敖曼冠表示,當肌肉有異常疼痛、或是摸到腫塊、生長快速,漸漸變大、腫塊周圍有發熱感,往往就是不好的徵兆,要盡快就醫治療、做切片病理檢查等,認定腫塊的良性、惡性。 肌肉的惡性腫瘤發生率雖然不高,但敖曼冠說,當腫瘤不僅生長於表面的肌肉,而是「纏上」較深層的肌腱、神經等,便會提高治療難度。經過手術切除後,最擔心復發、轉移問題,因此需要長期的追蹤以及妥善的化療、放療。 敖曼冠說,肌肉長腫瘤,發生病因並不清楚,可能跟環境中接觸的毒素、各種污染、免疫力不佳等因素有關,有些癌症患者和曾巨威一樣,在治療後改為吃素,敖曼冠認為,只要把握維持均衡營養的原則,吃葷、吃素都可以。 曾巨威打坐、冥想,找回身心平衡。自己長期練氣功的敖曼冠也認為,運動是維持身體健康、調整免疫力的要素,包括氣功、打坐、練拳等,也可以幫助現代人沈澱忙碌的心靈、纾解壓力,改善免疫力,對抗癌也有幫助。
2014-09-23 新聞話題.醫藥新聞
【聯合報╱記者林麗如/中壢報導】平鎮市壢新醫院與中央大學產學合作,研發自動化人工呼吸器,機器可以自行偵測病患呼吸狀態,隨時調整,醫護人員不必守在機器旁邊調整,昨天在中央大學舉行成果發表會。壢新醫院副院長吳清平說,呼吸照護病患所仰賴的呼吸器,從1950年發明迄今,已有60年歷史,「幫病人呼吸」從最簡單的遙控呼吸器、電動、電腦進化到人工智慧,跨出專業醫療一大步。吳清平說,自動化人工呼吸器是以瑞士Hamilton所生產的半自動呼吸器為基本,進行電路設計及調整,從構思到實踐大約花了10年,預計可加強四項功能。其中,通氣功能自動化、氧氣供應及呼氣末期正壓自動調整,已完成人體試用;警報功能年底可進行人體試用。至於要做到完全自動化,由機器測出拔管時間,則還有段距離。負責機械研發的中央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徐國鎧,甫獲國科會100年度傑出研究獎,他說,跨領域合作過程中,針對院方所提臨床需求,設計電路控制器,目前已著手聲音辨識系統,讓機器自動發出警示,降低人力看護負荷。吳清平說,以往依賴呼吸治療師調整儀器,現在靠聰明的電腦方程式,從半自動躍進到全自動,找出病人最舒服的呼吸。這套系統2006年獲得專利,今年年初在美國呼吸治療專業雜誌發表,目前除壢新醫院,台北市三軍總醫院、新北市三重區宏仁醫院都已試用。他說,這套以瑞士原廠再加工的機器已準備量產上市,瑞士原廠二度派員來台關心研發進度,希望可解決病患不同階段的需求,改善病患身體不適情形,達到最佳照護水準。
2014-09-23 新聞話題.杏林.診間
【聯合晚報╱王彩鸝】「中風給了我一個很大的教訓!」2009年夏天,台灣大學校長李嗣涔主持會議時突然中風暈眩,幸虧有台大醫院名醫群緊急開刀清除血塊,才能度過險境。大病之後,李嗣涔更重視健康的管理,絕不熬夜,飲食不過量,每兩小時就起身走動10分鐘,一年半過去,李嗣涔的氣色更佳,體重也減了9公斤。李嗣涔說,練氣功讓他幾乎有20年不曾生病,但也因此疏忽了健康,熬夜到半夜兩三點,一天有時開上八、九個會,但長期下來,鐵打的身體也會吃不消。他回憶那生死一瞬間的過程,主持會議時,突然感到血液往腦門上衝,一陣頭痛,看一眼手中的文件,字都飄了起來,接著就不省人事。他說,幸好自己是在會議中倒下,及時被送往台大醫院開刀,40分鐘完成手術清除右腦的血塊,如果在辦公室或家中倒下,後果不堪設想。李嗣涔開刀10天後出院,由於開刀後,左邊有部分視野受損,眼、手和腳的協調不如以往。出院後他每天在家做手眼協調及肌肉協調的復健,不到一個月,就重返工作崗位,還在開學典禮上勉勵新鮮人要早睡早起,重視健康。「保持健康的第一步,是控制BMI(體脂率)。」身高178公分的李嗣涔,之前體重85公斤,BMI過重;病後成功減重9公斤,已符合標準。飲食方面,他盡量多吃蔬果和麥片,堅守「食不過量」,晚餐後不再吃東西。除了控制飲食的質量,身體的「排廢」也很重要。他強調,有好的血液循環,體內的廢棄物才能順利排出。為了保持氣血循環,李嗣涔每天固定早上練20分鐘氣功,晚飯後散步30~40分鐘,工作時則強迫自己每兩個小時就要起來走10分鐘。「熬夜是健康的大敵!」李嗣涔發現,只要前一晚熬夜,隔天血壓一定飆高,於是他戒掉熬夜的毛病,絕不超過12點就寢。目前除了按時吃降血壓藥,不再吃其他藥物。身為國內大學的「龍頭校長」,李嗣涔的工作量非常大,如何平復身心的壓力,也是健康管理的一大學問。經歷過中風的危險,李嗣涔臉上的笑容更多了。他是如何改變的?這位學半導體的電機工程專家,娓娓道出《論語》的一段話:「子夏問孝。」「子曰:色難。」子夏問孔子如何盡孝道,孔子說,侍奉父母最難能可貴的是,要表現出愉悅的臉色。李嗣涔有感而發的說,不僅侍奉父母要「色難」,夫妻相處、親子關係,甚至對待部屬,也都要「色難」,時刻提醒自己要表現愉悅的臉色,也成為李嗣涔健康管理的功課之一。
2014-09-23 新聞話題.老人照護
【聯合報/韓德彥/桃園榮民醫院臨床心理師】報載,女舞者瓊斯在西班牙選秀節目中,大跳熱情有勁的拉丁莎莎舞。她身手靈活,舞技高超,各種下腰、倒立、抬腿的動作都乾淨俐落,不僅成功贏得滿堂喝采,還獲得相當於新台幣47萬元的冠軍獎金。令人驚訝的是,這名舞者竟是已有了7個孫子的75歲阿嬤。台灣目前65歲以上老人佔全部人口10%以上,預估50年之後,每3個人就會有一個是老人。國外研究發現,投入適當體能活動是減緩老化的重要關鍵,以下提供幾項能有效增進老人投入體能活動的原則:1.運動與人際互動結合:老人心理上的空虛與失落,需要從人際互動上得到滿足。跟大家一起進行的體能活動,能有效提升老人們的參與意願。例如在公園裡打太極拳、跳土風舞、練習氣功等,都可以讓老人們在參與運動的同時,也得到人際互動的正向感受。另外,人際上的緊密連結,也能使老人克服掉怠惰、天氣不好等障礙。2.運動與過去興趣結合:每個人喜歡的運動不同,依據老人個別喜好與興趣來安排各種運動,將能提升老人的參與動機;而年輕時喜歡的運動,則更容易延續到老人生活之中。例如選秀節目中的75歲阿嬤,早年就是個專業舞者,後來從事編舞,退休後才再繼續她最熱愛的舞蹈。其實這也提醒大家,年輕時就應該多培養興趣嗜好,年老時才更容易投入原本已經熟悉的運動。3.運動與喜樂自信結合:老年人的運動設計以好玩、快樂,能培養自信為原則,而熟悉老人特性的運動教練能明確指導老人運動的方法與技巧,讓他們快樂又安全地投入運動。例如芬蘭也和台灣一樣,面臨人口高齡化問題,然而他們的公共政策目標是「臨終前兩周才躺在床上」;在專業人員指導下,老人們居然可以自信地翻筋斗、拉吊環。瓊斯阿嬤接受訪問時強調,自己非常喜歡跳舞,希望一直跳到不能動為止;她欣喜若狂,根本沒有想到會得獎。在台灣,社區裡的老人如果也能夠「活到老,動到老」,進而「就是愛運動」,那麼就算是年事已高,依然可以保有活力與尊嚴,快樂度過晚年。 【2009/12/22 聯合報】
2014-09-23 新聞話題.老人照護
【聯合報╱記者吳政修/鹽水報導】鹽水區竹埔社區長青會員有172人,80歲以上有56人,其中90歲以上有6人,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周清助、長青會長周忠信說「長壽比例甚高」,91歲的周佳興等人都說「年輕時勤於種田、忙農務,年紀大了每天運動,就是長壽秘訣」。竹埔長青會90歲以上會員有90歲的王魏來、91歲吳玉蘭及周佳興、92歲楊水丕及黃迎、98歲周王若割,「竹埔里65歲以上老人並未全部加入長青會,里內90歲以上還有3名非會員」,會長周忠信說,1里有9人90歲以上,確實很難得。90歲以上的唯一男性周佳興說,年輕時就務農、種田,要付出勞力,可能因此練就好體力,年紀大了天天運動、散步,近兩年來擅長氣功的社區總幹事周清助還教會員練氣功,也從不挑食,身體很健康。88歲聲音洪亮的周新錕搶著說,社區總幹事周清助教老人練氣功,又天天種菜,讓大家心情愉快,身體也變健康。周清助說,學習氣功可使血液循環好、精神好,他還開闢兩分地的「快樂農場」,農作物、蔬菜都種,現在實施「野菜馴化」計畫,原本黑子菜只在冬天盛產,希望讓黑子菜4季都有,目前夏、秋都能種出黑子菜,老人們相當開心。
2014-09-23 健康百科.精神.身心
【元氣周報/本報訊】●媽媽因為腫瘤開刀已經3、4年了,定期的複檢總讓我提心吊膽,真心祈求媽媽身體健康,讓我可以聽到媽媽的碎碎唸,吃到媽媽煮的菜,可以回有「娘」的娘家,這就是我的小確幸。(台北 陳淑如)●爸爸80歲時,我學會作「豆腐腦」,每當看到他心滿意足的品嘗著香醇滑嫩的豆腐腦時,就是我的小確幸。(嘉義 林明昭)●連日陰雨後,在28℃的高溫中,曬著清洗乾淨的厚重衣物,將陽光暖暖的氣味,收藏熨燙,抵擋下一波冷鋒,就是我的小確幸。(台北 美少女歐巴桑)●每年蔬菜盛產時,我家婆婆發揮客家人本色,用心製作純手工醃漬的「瓶子菜」,呈現在餐桌上的絕妙滋味,就是我的小確幸。(屏東 林小玲)●身為一個媽媽,趕在傍晚前準備好晚餐,一對兒女和老公平安進門,一家四口共進晚餐,各自聊聊一天的趣事,是我最大的幸福。(台北 趙娟嫈) ●下班後,洗個熱水澡,躺在柔軟的床,聆聽鄧麗君甜美優柔歌聲,帶給我滿滿幸福感,我很珍惜這短暫的小確幸。 (屏東 陳淑珍)●農曆年,北部天氣寒冷陰濕,母親出殯日當天,熱淚再次流出,兒子貼心溫暖的擁抱,是另一股力量和幸福的開始。(台東 丁庭芬) ●每當和親愛的老公一起游泳時,不論並排前進游,或一前一後夫唱婦隨地游,都有一種鴛鴦戲水、永浴愛河、鶼鰈情深的小確幸。(台中 方君)●終於能準時下班,先喝個咖啡,再準備好晚餐,靜待家人看到晚餐「不是便當」時的快樂表情,那就是我的小確幸。 (台中 陳靜子)●看著推理小說,跟著劇情慢慢遊走,當最後結局和我的想法吻合時,我會露出一抹微笑,因為那就是我的小確幸。(台中 蔡維東)●清晨陽光灑進窗台,體內細胞蠢蠢欲動,氣功和有氧舞蹈驅走睡意、注入活力,梳洗一番,優閒而愜意的早餐時光,為一天開啟新頁。(彰化 王珮芳)●午后喝著「小」咖啡機煮出來的香醇咖啡,睡前泡在熱氣繚繞的浴缸中喝著「小」酒,遐想著我的「小」確幸出現在元氣周報上!(台北 彭瑞蘭)●希望家人和自己平安順利、健康快樂。錢不在多,夠用就好,願不在大,心裡滿足即可,這就是我的感恩小確幸。(高雄 洪金鳳)●放學才剛踏進陽台的兒子,嘴裡嚷嚷「好香喔!今天吃什麼呀!」頓時一種「有人懂你」的釋然躍上心頭,不禁笑意盎然地回喊:「兒子!你回來啦!」(台中 劉怡雯)●不管發生什麼事,隨時隨地保有一份愛自己、愛周遭、不怨天尤人的心情,用感謝的心迎接每天的陽光,就是我的小確幸。(新竹 劉美燕) ●每天早上,一杯三合一咖啡,一個奶酥麵包,一份聯合報,和一份寧靜,是我上班前的小確幸。(台北 蔡興祥) ●喜歡用自己三腳貓的攝影技術記錄生活,鍋碗瓢盆、杯盤器皿,乃至巷弄裡的小餐廳、路邊綠意盎然的植栽…,偶爾文思泉湧發文暢所欲言,都是生活裡吟唱的音符,那些微小而確切的幸福…。(高雄 寇庭鳳)●一早運動、舞動全身細胞,直到汗水淋漓,充滿活力迎接每一天的挑戰,擁有健康,enjoy自己的生活,就是我的小確幸!(台中 蕭秀玲)●我曾迷惘,世上真的有幸福嗎?為何總是在初嘗甜頭時卻又慢慢轉苦。後來發現知足就是幸福,我的小確幸是不論何時都抱著知足的心,每天早上睜開眼,就能品嘗到幸福的滋味。(桃園 王妃宜)●趕完設計圖準備就寢,梳洗台擺好了漱口杯,牙刷也擠好牙膏,哇!好感恩,看著熟睡的老婆,幸福湧上心頭。 (台東 鍾國香)●「四捨五入」的人生哲學,雖然實質上並不足,但是樂觀冒險的「四捨五入」,卻給我們勇氣、幸福與智慧。(台北 楊嘉敏)●曾有位心靈相契的夥伴一路相伴,即使今生緣盡,內心深處仍惦記他的疼惜,永遠牽掛著他,是我的小確幸。(台南 陳燕蕙)●從記事本上將完成的工作事項一一畫去,頓時有心靈放空的輕鬆感。(台中 劉蕙芬)●上班途中深吸一口麵包坊飄出的香味,讓我二十年來都能心情愉快、精神抖擻地迎接每天的挑戰。 (高雄 羅敏華)●抱著昏迷中的獨子,詠讀繪本裡的字句,撫摸懷中的老兔相擁而睡,這樣的小確幸,讓即使是單人的睡床,也有剎那間的平靜。 (新北市 奈津子)●提筆寫下的每一個字都跟我的心一起跳動,時而哭泣,時而歡笑,他們是我,我是他們。寫作是我的小確幸。 (台中 蔡維中)
2014-09-23 健康百科.骨科.復健
【文、圖/摘自《真原醫——21世紀最完整的預防醫學》/作者楊定一/天下出版】 運用螺旋原理的運動許多東方的古老運動系統,如瑜伽、太極拳、柔軟體操、氣功、道功等,都是科學且內外兼修的運動,運用「螺旋(vortex)原理運動而活動到身體全部的關節。螺旋是什麼呢?其實觀察宇宙大小動力,大到星球爆炸、宇宙成形或是大自然中空氣或水的流動,小至次原子(sub-atomic particles)的運行,完全都在一個螺旋狀態下。此種狀態是阻力最小、阻抗最少的動力原則,大多數動植物的生長也都依循螺旋原則,所以說螺旋是宇宙最有效率的運動方式。
2014-09-23 健康百科.泌尿腎臟
【文、圖/摘自《九九養腎功》/涂金湶著/晨星出版】道家把修練氣功稱為「煉丹」,其目的是要在體內煉成「內丹」,而房中術就是一種「煉丹」的手段與方式。所以,從道家的觀點來看,射精又被稱為「走丹」、「走陽」或「漏丹」。而中醫也認為,在做愛過程中,會引發大腦皮質興奮,需要調度更多的內分泌,所以是一種相當耗體力的行為。因此在性愛過程中,所消耗身體的基礎物質,如果大於身體可以自然補充的程度,那就是性行為引發身體的「虧損」,也就是道家氣功所謂的「元陽流失」。所以,練功之人對性愛要有節制,避免縱慾。從這角度看來,鍛鍊「久戰」法功,對於道家氣功來講,有以下幾種意義:一是強固身體的能量、保養性器官的機能;二來防止性行為對男性造成過度虧損,也就是減少「漏丹」。道家氣功修練者把精氣順著精液流出的路徑叫做「成人之道」。而且,它是人倫關係的初始,所以又稱為「人倫大道」。再者,「氣」從泥丸宮—也就是我們的大腦,下至任督二脈,所以這條路徑又稱為「坎離既濟」之路,可用來養生、治病,所以必須知所「留駐」,而不是一味射出、貪求快感,以至於折損真氣、影響健康。男人在房間裡的角色其實十分複雜。十七、八歲的青少年對性,往往是幻想大於一切,在大多數情況下,只考慮到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成就感」,而不會顧慮到對方的感受;二十出頭時,正當年輕力壯,處於體能顛峰期,也是性需求的高峰期,對於「房中術」是什麼,無暇關心,也覺得沒有必要了解;三十多歲,成家立業,對於性能量消退所造成的生命機能耗損,可能還渾然不覺;到了四、五十歲,在一些性社交或「逢場做戲」的場合,三五好友旁敲側擊有無回復性能力的祕方,這才開始想要了解何謂「房中養生」。而這年紀也是所謂「疾病形成期」,加上如今「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盛行,五十歲以上就可能進入「疾病爆發期」。到了這年紀,床上表現欠佳雖然不至於危及性命,但「房中養生」的需求已越來越迫切;六十歲以上的男性,多半已進入性行為的休眠狀態。但對練功之人而言,七、八十歲仍然是一條活龍,其實絕非難事。身體健康是一切的基礎,也是使得人們一生的辛苦、可以在下半生安享生命歡娛的前提,如果在中年後就得依賴藥物才能行房,那生活也將索然無味。因此,「久戰」—也就是延長性交時間的功法,可說是修練房中至道的基本功。修練出控制與抑制射精的技巧與方法,可以維持性交時間持久,甚至是性交而不射精,讓更多精、氣等性能量蓄積在體內,再將性能量輸送到人體的高處,藉以達到「還精補腦」的效果。 《九九養腎功》176頁/定價290 元中醫認為腎是人體的能量系統,腎的好壞與否不僅影響性生活的品質,更是精力的來源。腎臟之所以可以決定人體能量的強弱及健康與否,其實都仰賴睪丸的造精功能是否正常。許多男人終其一生都只知道「使用」性器官,卻從未想過性器官也需要保養。九九神功就是一種保養方法,經由按摩睪丸,讓睪丸氣血活絡,強化睪丸造精及分泌睪固酮的功能。本書主要內容包含「固腎」、「久戰」、「雙修」功法。●「固腎」:藉由鍛鍊陰囊和睪丸來強化腎臟功能,達到保健壯陽效果。●「久戰」:修練延長性交時間的功法,幫助男人解決惱人的早洩問題。●「雙修」:是男性與女性相互養護的功法。 【作者】●涂金湶台灣嘉義縣人。九九神功健康中心創辦人、中華內功學會理事長、台北體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美國聖約翰大學榮譽健康哲學博士。曾多次在美國運動醫學會及世界調適科學會中發表氣功研究成果。★十色客facebook 連結:http://www.facebook.com/pages/shi-se-ke/210378971026
2014-09-23 健康百科.心臟血管
【聯合報/記者吳佩玲/桃園報導】10年前退休的大勇國小校長黃明清正要享受人生,卻經歷兩次中風,癱病的他生活能力變成零,有幾次想自殺卻沒有力氣。黃明清用幼兒學步精神「十年抗戰」,逐步喚醒身體機能,在團體治療時,他現身說法激勵中風的病人。「一二三四、二二三四…」在醫院復健室中,70歲的黃明清是中風病人的「資深班長」,多年來他帶領團體做甩手功,要做一千次,再練習罰跪、劈腿、機能治療。黃明清民國88年提早退休,打算環遊世界,同年6月底、10月底兩次中風,半身癱瘓,插著鼻胃管、不會說話、甚至沒辦法坐與站,像個「半死人」躺在長庚醫院病床上78天。「我比嬰幼兒還不如,腦筋清楚,身體不聽使喚,天天瞪著天花板,生不如死!」因為出血性中風,黃明清左半邊身體癱瘓,心情沮喪,讓他常亂發脾氣。他妻子說:「我只幫你推輪椅一年。」黃明清坦言,那句話很殘忍,現在他卻感激妻子,也因此他拒絕找看護、拒絕別人幫忙,他要一步步地找回人生。黃明清足足花一年半才會走路、吃飯。中風病人語言能力常被剝奪,黃明清也一樣,為訓練臉頰、喉頭肌肉,他學氣功二、三年,用丹田發聲,天天到公園作「ㄚㄝ一ㄡㄨ」發聲練習半小時,還四處聊天練習說話、勤閱讀書報,關心社會脈動。黃明清坦言,十年間自殺念頭不時浮現。有一次,他騎著電動車,心情沮喪,差點把車開進池塘。在團體治療室中,黃明清吐露這件事,馬上就被其他病人痛罵「你發神經!」同病相憐者互相鼓勵、競爭,也是復健方法之一。即使現在走路還半跛,他已經出國五、六次,國內旅遊十多次,妻子出門當義工時,黃明清會獨自上街買菜、下廚,照顧自己,他告訴其他病人:「我的人生回來一大半,你也可以」。 黃明清給中風病人的忠告》不依賴別人 最好不請看護「校長好!你又來散步了!」黃明清說,力求生活規律,積極參與社交活動,讓他更有信心戰勝病魔。黃明清表示,剛開始復健,左手無法施力拿碗,他不讓人餵,就以口就碗。此外,洗澡、更衣都自己來,練習左右手可拉毛巾兩端搓背、擦背,每次洗澡要洗一個多鐘頭,他練了一年半。左手有勁後,他開始抓著扶桿學走路,光是踏出第一步,花了他四個月,跌倒就爬起來。穿衣服時,口袋中鑰匙、零錢掉了一地,「別幫忙,我自己來。」黃明清堅持半蹲,一樣樣把東西撿起來。黃明清表示,許多中風病人只在醫院復健,回家後許多動作都有人代勞,這是錯的,如果可以儘量不要找看護,「依賴別人,永遠無法自立」,復健要隨時隨地,他初期講話含混不清,就練氣功讓丹田有力,到處找人練習講話,別人聽不懂,再講一次,閱讀書報時,高聲地把看到文字念出聲來,也是一種方法。而且透過在公園晨運,他認識許多人,人際關係的開展,讓他對自己越有自信,即使現在身體機能沒有全數恢復,但心理上卻已復原,更積極正面看待生活。【2009/03/02 聯合報】
2014-09-23 新聞話題.醫藥新聞
【聯合報╱記者莊琇閔/台北報導】許多民眾人筋骨酸痛、扭傷時,習慣到中醫院所治療,再以推拿、按摩來活絡筋骨,不過衛生署已規定,「傷科推拿」須在中醫師診治後,才可施行,且須由中醫師親自執行。其他民俗調理人員雖可留在原場所,但進行民俗調理的區域必須與醫療明顯區隔,北市衛生局強調將加強查核。台北市衛生局醫護管理處處長高偉君表示,台北市451家中醫診所中,院所內提供「民俗調理」服務的有171家,佔37.9%,從事民俗調理工作者有507人。依衛生署所訂的管理規範,99年3月3日前設立的診所可留下原來的民俗調理人員至101年4月30日,但應與醫療場所有明確區隔。北市政府衛生局已將符合規定的中醫診所列冊管理,將持續加強查核診所是否遵照規定。另外,她也強調,民俗調理包括傳統推拿、按摩、指壓、刮痧、腳底按摩、收驚、神符、香灰、拔罐、氣功與內功等方式,不得宣稱具醫療效能。
2014-09-23 新聞話題.醫藥新聞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李樹人╱台北報導】 外傳衛生署政策轉彎,非醫事人員的推拿師不必撤離中醫院,不過衛生署上午表示,目前仍未定案,同時也將制訂「七不」、「三要」等管理措施,希望區隔民俗推拿與中醫傷科。包括要求民俗推拿區需有獨立出入口、推拿人員不能穿白袍等限制,並且也不能申請健保給付等。幾年前健保局、監察院陸續接獲不少檢舉指稱,到醫院、診所推拿時,常常非醫師本人、而是由傷科助理執行,根本是密醫,於是衛生署規劃將非醫事人員的推拿師,撤離中醫院所。但這兩年來推拿人員組成自救會,聯合部分中醫師抗議、陳情不斷,傳出衛生署的立場鬆動,但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主委黃林煌上午指出,政策仍未定案。黃林煌表示,衛生署下周邀請消基會及民間團體,討論推拿師執業時,場所是否可以與中醫診所設在同一地址,或是須獨立門戶、設在不同地址。即使設在同一地址,衛生署副署長賴進祥上午在立法院備詢時指出,衛生署未來也將採取「七不」、「三要」等十點管制措施,考慮在妥善規範下,讓現有推拿人員可以繼續從事目前推拿工作。據統計,國內從事推拿、整脊、氣功、拔罐等民俗療法者,人數高達10萬人,為了有效管理,衛生署將這些人都歸「傳統整復推拿」。賴進祥強調,針對上述管理措施,衛生署也將制訂退場機制,未來將要求各縣市衛生局,將這些營業場所列為稽核重點,如果有違規行為,除了移送法辦之外,原來的現址不得從事醫療行為。「七不」包括不得從事醫療行為、不得宣稱療效、不得刊播醫療廣告、不得申報醫療費用、不得從事藥品調劑、不得陳列、推銷販售藥物器材、不得以不正當方法招攬個人。「三要」則是推拿人員衣服要與中醫師人員不同,並要配戴識別證,想幫客人推拿時,必須設置獨立隔間,在出入動線上,必須與中醫院所診間有不同出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