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川芎產地篇/氣濃香、味苦辛 四川產知名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諮詢/康華中醫診所院長 張家蓓】川芎是傘形科植物乾燥的根莖,在中國大陸,以四川生產最為有名。炮製過程,先切成片,再以酒炒,之後曬乾。川芎氣濃香、味苦、辛,川芎的味道,舌頭除了會覺得有些許麻,還會有微微回甘的感覺。擔心用後流產,孕婦避免使用川芎,但像懷孕後期需補血的孕婦,可以使用四物湯,唯川芎量要減少。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諮詢/康華中醫診所院長 張家蓓】川芎是傘形科植物乾燥的根莖,在中國大陸,以四川生產最為有名。炮製過程,先切成片,再以酒炒,之後曬乾。川芎氣濃香、味苦、辛,川芎的味道,舌頭除了會覺得有些許麻,還會有微微回甘的感覺。擔心用後流產,孕婦避免使用川芎,但像懷孕後期需補血的孕婦,可以使用四物湯,唯川芎量要減少。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諮詢/康華中醫診所院長 張家蓓】●選切片川芎:應挑選大片、味濃,且要散發自然香氣。紋路要明顯、漂亮;呈黃褐色(酒製川芎顏色較深),顏色暗沉不宜。含有油性者為良品。●選顆粒川芎:宜選擇顆粒大、味香濃。●注意:有業者為了增加川芎粒的重量、增大體型,會加入澱粉。這類川芎粒遇水後會變軟,加碘則會變藍。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諮詢/康華中醫診所院長 張家蓓】放入冰箱冷藏最宜,較能保存其所含的揮發性油質;若放於室溫,會令其揮發性油質逐漸減少,而降低藥材功效。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除冰冷食材外,中醫認為,甜食攝取過量,容易出現「脾胃不開」現象,影響生長發育。中醫師李明哲在養生講座指出,甜食過量可能使腸胃負擔加大,進而影響孩童成長。很多人誤認為小孩子的飲食不需特別限制,中醫師李明哲表示,即使是青春期前的養生,也建議注意避免暴食高糖食品,以免造成健康上的困擾。中醫認為攝取甘甜食材過度,令人感覺脹滿。痰濕明顯的患者常多見食慾旺盛,喜歡甜食,肢體常感沉重,脈弦滑有力。這些患者藉由中藥調整體質時,平常也該少碰糖。天氣較冷時,民眾常自覺食慾大幅增加,但食慾太旺盛,也要注意情緒問題。中醫認為情緒困擾時,民眾常有暴飲暴食現象。中醫觀念中,肝氣鬱結,情緒容易壓抑難釋放,升泄太過又容易心煩易怒。容易焦慮不安,易發脾氣,暴飲暴食,長痘痘,不是便祕就是拉肚子多屬肝鬱型的表現。情緒緊張,無法放鬆是想減肥民眾的大敵。醫師指出,當人有情緒困擾,心煩易怒,醫師指出,在中醫眼中多與肝氣不調暢有關。另外還有一常見類型為脾虛痰濁,常見臃腫、胸悶、倦怠乏力,舌苔白膩,脈細或細滑,這時多需要健脾利濕,去痰化濁來改善身體機能,必要時醫師處方可藥物,這類患者也不適合補充太多含糖的甜味食物。【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元氣周報/記者陳俐君、羅建怡/報導,記者徐兆玄、陳立凱/攝影,諮詢/仁美中醫診所院長陳維苓、康華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示範/泰山黎明中醫聯合診所院長廖寶彩】地黃為玄參科草本植物,最早見於《神農本草經》,主要採用根部作為傳統中藥藥方,依炮製方法差異,在藥材上又可分為「生地黃」與「熟地黃」2種。康華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表示,生地黃又稱「乾地黃」,是指新鮮地黃經由曝曬,去除80%水分而成;熟地黃則取材自生地黃,加入黃酒攪拌混合,經由「九蒸九曬」特殊方法,反覆浸酒、蒸、曬至內外變成黑色為止。由於台灣氣候與土壤不適合種植地黃,因此市售地黃的最大宗產地,主要來自中國大陸河南省,其他如山西、山東、廣東、廣西也都有產;日、韓等國則少量生產。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元氣周報/記者陳俐君、羅建怡/報導,記者徐兆玄、陳立凱/攝影,諮詢/仁美中醫診所院長陳維苓、康華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示範/泰山黎明中醫聯合診所院長廖寶彩】仁美中醫診所院長陳維苓指出,生地性微寒、味甘苦,可幫助解除虛熱,具有清熱涼血、生津止渴等效果;而生地黃因能促進血液凝固,因此也適合用來治療因火氣大所造成的流鼻血等問題。張家蓓並提到,根據魏晉南北朝名醫陶弘景所寫的《名醫別錄》記載:「生地可治墜墮、腕折。」顯見在跌倒損傷、消除瘀血方面,生地也可作為治療藥方。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元氣周報/記者陳俐君、羅建怡/報導,記者徐兆玄、陳立凱/攝影,諮詢/仁美中醫診所院長陳維苓、康華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示範/泰山黎明中醫聯合診所院長廖寶彩】1、選產地:中國大陸種植範圍廣,品質差異不大,不需特別挑選。2、辨外表:不管生地與熟地,均以外形肥厚飽滿、顆粒大較優;熟地最好挑選黑色切面有油光者為佳。3、觀色澤:生地外乾色淺,熟地雖經過「九蒸九曬」,但會因炮製效果不同而有差異,選購時外觀愈黑品質愈好。4、聞氣味:熟地因經過黃酒反覆浸泡蒸曬,購買時以氣味重者較佳。5、看切面:生地切面以實心的品質較好,熟地切面則適合挑選帶有一點空心者。6、保存法:不論生地或熟地,都需置於冰箱冷藏。新鮮生地可存放時間較久,熟地因經過特殊處理,內含葡萄糖胺等醣類,曝露室溫下易有酸敗、誘發蟲蛀等疑慮,務必保持乾燥,確實冷藏。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元氣周報/記者陳俐君、羅建怡/報導,記者徐兆玄、陳立凱/攝影,諮詢/仁美中醫診所院長陳維苓、康華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示範/泰山黎明中醫聯合診所院長廖寶彩】經過加工蒸曬過的熟地,性溫、味甘,可滋陰養血,治療月經異常、生理期血塊多與血色過深、黏膩等問題,是補血、調經的重要用藥;而「六味地黃丸」更是中醫常用的滋陰補腎方劑,具有延緩老化作用,但因熟地會促使胃酸分泌,患有胃潰瘍等胃腸功能不佳者,多吃容易脹氣、腹瀉,最好避免使用。六味地黃丸‧藥方:由熟地、山茱萸、山藥、澤瀉、牡丹皮、白茯苓等6味中藥所組成,因內含山茱萸,食用時會有酸苦感。‧藥效:具滋陰補腎、延緩老化效果,用於改善陰虛體質,睡眠不足、常熬夜、腰膝痠軟者適用。‧禁忌:由於熟地易增加胃酸分泌,胃腸功能不佳者,應在中醫師診斷下,輔以健脾胃藥方或斟酌熟地用量。八味地黃丸‧藥方:除了有熟地、山茱萸、山藥、澤瀉、牡丹皮、白茯苓等6味中藥之外,再添加肉桂與附子,即成八味地黃丸。‧藥效:主治陰虛寒冷,可溫補腎陽、助長腎氣,易夜尿、耳鳴、怕冷者適用。‧禁忌:消化系統不佳者宜慎用。知柏地黃丸‧藥方:以六味地黃丸方再加上知母與黃柏,即是知柏地黃丸。‧藥效:具滋陰降火效果,可解清熱,熱相明顯、易口乾舌燥、潮熱盜汗者可用。‧禁忌:因知母、黃柏藥性偏寒,加上六味地黃丸屬滋膩之品,此藥方更不利於胃腸差的患者使用。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元氣周報/記者陳俐君、羅建怡/報導,記者徐兆玄、陳立凱/攝影,諮詢/仁美中醫診所院長陳維苓、康華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示範/泰山黎明中醫聯合診所院長廖寶彩】材料:熟地黃15克、當歸9克、炙甘草6克、牛腩300克、紅蘿蔔150克、薑5片、蔥3根、酒60cc 作法:1.將牛腩洗淨、切塊,汆燙備用;熟地1.黃、當歸洗淨;紅蘿蔔去皮,切大塊1.;薑切片、蔥切段。2.全部材料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清水,1.燒沸後,小火煲1小時,調味即可。功效:當歸、熟地黃補血養血;牛肉益氣補虛,溫暖內臟。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預防痛風最重要的是降低體內尿酸濃度。中醫師陳京慶表示,方法有兩種──減少尿酸生成及增加尿酸排出。陳醫師表示,減少尿酸的生成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避免攝取過多嘌呤,脂肪以及蛋白質,如魚類、肉類、豆類、動物內臟、菇類;而這些食物在中醫屬性上,也多屬於濕熱性質,注意不要過量,尤其是各種湯類;應遠離菸酒,避免誘發痛風發作。醫師指出,增加尿酸排出,水分攝取十分重要,水分攝取充足增加排尿可以有效降低尿酸濃度,一些中藥也有助於改善水分代謝,如薏仁可利水滲濕,健脾,除痺,清熱排膿,不管是急性期的治療,或是當作預防性的食療,都有很好的幫助。此外,也可以用車前子、玉米鬚、金錢草等煎水代茶飲,來預防痛風發作。【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辛香料雖是許多菜餚調味的常備材料,甚至被認為有助養生,但過量仍有刺激性。中醫師洪淑英在一場研討會中指出,蔥、薑、蒜、辣椒及芥末,咖哩是對肝臟有刺激作用的調味品,需避免過量。中醫師洪淑英認為,肝臟健康有問題者,無論烈酒、低酒精濃度飲料都要少碰,蔥、薑、蒜、辣椒及芥末,咖哩等常見調味品也都具刺激性,肝病患者食用時仍需更注意節制。洪淑醫師建議熱性體質者,減少攝取辛辣刺激的食物,而現代人體質多數不適合較多的肉類或肥甘辛辣的食物。熱性體質的民眾較適合黑木耳、銀耳,海參與百合等食材。醫師指出,大體而言,熱性體質的表現包含中醫所說的實熱或所謂身體津液不足,這類民眾不適合太多牛排、羊肉,辛辣物等熱性食物,倒是小米或黑豆等滋養津液的食物適量食用有幫助。不過,即使符合體質屬性,任何一種食物也不能刻意吃太多。不少民眾的體質同時兼有各種特質,可以先諮詢中醫師,根據體質偏性,挑選最適合自己的食物,但也不宜過度偏食,以免營養不均。【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記者陳立凱/攝影,示範/台灣地方小吃作者 連愛卿,諮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 楊素卿】杏仁為薔薇科植物杏樹成熟的種子,中國人以杏仁入藥,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杏仁有南杏、北杏之分,南杏味甘,又稱甜杏仁,中醫較少入藥;北杏味苦,又稱苦杏仁,多供藥用。不管南、北杏,台灣市面上的產品幾乎都是來自中國大陸,河北為主要產地,北京、承德、山東、陝西、四川、甘肅、新疆等地都有生產。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記者陳立凱/攝影,示範/台灣地方小吃作者 連愛卿,諮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 楊素卿】材料:杏仁約250公克、洋芋2個、小黃瓜4條調味料:黑胡椒與鹽各少許、黃芥末20公克、沙拉醬200公克作法:1.將杏仁烤至金黃,洋芋洗淨1.蒸軟、剝皮,趁熱壓成泥。2.加入調味料拌勻,裝入擠花2.袋內。3.小黃瓜洗淨、擦乾水分,橫3.剖開來,放上洋芋沙拉、杏3.仁,即完成。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記者陳立凱/攝影,示範/台灣地方小吃作者 連愛卿,諮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 楊素卿】1.顆粒大小均勻、飽滿肥厚者佳。2.外觀完整、無霉蛀或碎屑,且以不發油者為佳。3.不論是南杏或北杏,挑選時以米白帶著微淺黃色為優,若顏色太白,有可能是漂白產品。4.以指甲按壓,堅硬者為佳;若指甲能輕易按入杏仁裡,代表已受潮,不新鮮。5.北杏苦、南杏香,平時補身可將南北杏以3比1 比例混合食用。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記者陳立凱/攝影,示範/台灣地方小吃作者 連愛卿,諮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 楊素卿】材料:北杏仁40公克、水梨2個、冰糖35公克、枸杞25公克作法:1.將水梨刷洗乾淨、擦乾水1.分,由水梨蒂頭處橫剖開1.,成水梨蓋。2.用鋼或鐵湯匙將水梨心挖出2.,填入杏仁、枸杞、冰糖,2.蓋上水梨蓋,放入瓷碗內。3.移入電鍋,外鍋放一杯水2.,按下開關煮至跳起。如此2.反覆共加兩次水即可。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記者陳立凱/攝影,示範/台灣地方小吃作者 連愛卿,諮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 楊素卿】材料:杏仁角150公克、苦甜巧克力300公克、香蕉2根、竹串數根作法:1.杏仁角入烤箱以150度烤至金黃1.待涼。香蕉剝皮切成3公分一段。2.取一鍋放入約40度熱水,再將巧克力放入小鍋內,隔著熱水慢慢溶化巧克力。3.將竹串串入香蕉,入巧克力鍋,取2.出後沾上杏仁角,待涼、凝固,即2.可品嘗。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除了靈芝外,中醫也用川七、白芨等藥改善外傷,加速癒合。中西醫師鄧雲立表示,白芨含有膠質,川七則能促進循環。鄧雲立指出,在藥性上分類,川七略溫,白芨略寒,兩者常用於改善外傷或出血。中醫臨床上對於實證出血嚴重者,常主方中加入川七、白芨、石膏等藥。其中,川七是止血、活血藥,白芨則可當作傷口修復藥;虛證出血持續者則常以阿膠代替石膏。石膏清熱效力強,體質熱者,用之有效;體虛寒者,慢性出血體虛者典型表現就是無精打采,面色蒼白、有氣無力,舌質淡、瘦弱或虛胖,肌肉鬆軟無力,出血色淡,不鮮紅,此時必須以阿膠替代石膏。民間常以天然蘆薈汁液或膠質常與白芨、冰片、黃芩、白芷等搭配使用,輔助消腫抗炎,清熱潤膚,適合皮膚偏於油膩,或容易長粉刺及青春痘者。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報導, 記者陳立凱/攝影,示範/《百變三明治》作者 連愛卿,諮詢/康華中醫診所院長 張家蓓】台灣市面上的芍藥,大多來自中國大陸,又以浙江、安徽及四川生產的較為有名。芍藥為毛莨科植物芍藥根,去除頭、尾及細根後,隨炮製方式不同,可分為生白芍、炒白芍及酒白芍等。生白芍為洗淨後曬乾,酒白芍顧名思義,就是加酒同炒,呈微黃色,略帶酒氣。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報導, 記者陳立凱/攝影,示範/《百變三明治》作者 連愛卿,諮詢/康華中醫診所院長 張家蓓】芍藥味苦、酸、甘,性微寒,入肝、脾經,白芍、赤芍效用大同小異,兩者也可交替使用。芍藥能緩痙、平肝止痛,還能養血調經。肝氣太旺,容易覺眼睛痠澀、口乾舌燥,情緒也容易激動,適度使用白芍,能讓肝氣不要那麼旺。芍藥具止痛功效,能用來緩解平滑肌、骨骼肌疼痛,為中醫傷科經常使用的中藥材之一。尤其是赤芍,能活血通經,更適合用於傷科。芍藥能養血調經,中醫婦科臨床上,常用來治療月經不調、經痛等問題,芍藥入藥,最有名的就數四物湯。四物湯包括白芍、當歸、川芎及熟地四味藥,月經來時血塊多,中醫師除了使用白芍外,有時還會併用赤芍。月經來時能不能吃四物湯,要視情況而定。經血質地偏水、顏色較淡的血虛婦女,又覺得頭暈、目眩,月經來時吃四物無妨。否則,可能出現兩極化反應,要不是經血量太多,就是太少或沒血,最好先經中醫師診斷後再使用。易腳抽筋、全身緊繃的更年期婦女,則可使用芍藥甘草湯;一般藥局買得到的中將湯,是古方當歸芍藥散的變方,藥材種類及用量都略有調整,中醫師常以當歸芍藥散治療經痛。芍藥在中醫臨床上廣泛使用,尤其是在婦科上,不過,因其味道略帶苦、酸,食療上較少使用。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報導, 記者陳立凱/攝影,示範/《百變三明治》作者 連愛卿,諮詢/康華中醫診所院長 張家蓓】● 以根粗長、勻直,質地堅硬、不易折斷,而且重量較重者為佳。● 形小彎曲、破皮的芍藥較次之。● 儲存時,置於乾燥通風處,避免潮濕。● 梅雨季節,白芍容易生霉、變色或蟲蛀,最好經常檢查翻曬。可在溫和的陽光下翻曬,但忌烈日。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現代人愈來愈重視個人健康,尤其是在養生保健方面。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醫師楊淑媚表示,傳統農曆一至三月為春季,包括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等六個節氣。春季是萬物萌生的季節,人體也跟著活躍起來,在這個季節進行身體調養是非常有利的,但養生以「養肝」為主。楊醫師指出,傳統中醫重視養生保健,春天以「養肝」最重要,因為肝臟是人體最複雜的器官,具有代謝、轉化、解毒、合成蛋白質、排泄作用等功能,以及調節其他內分泌器官、製造荷爾蒙等任務。而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肝主疏泄,可利用春季來臨時對肝氣機進行調暢,同時強化肝生理機能。楊淑媚醫師進一步指出,可能有些民眾也知道春天宜養肝,但這時候到底吃什麼食物比較好?對此,她強調,春季到了,民眾不能再像冬天一樣服用過多的補藥或補品,其實清淡爽口的食物最有利於春季養生,而寒涼及油膩的食物容易損脾胃功能,應減少食用。春季宜養肝,由於肝主青色,所以青綠色蔬菜適合在春季萬物萌芽生長之際食用,適合多吃的新鮮蔬菜包括小白菜、菠菜、花菜、茼蒿、芹菜、油菜、蔥、香菜、大蒜、綠蘆筍等皆是。此外,初春陽氣初發,味辛甘、性溫的食物有利於春陽,像是香菜、大蒜、蔥、花生等可在這時候食用。春陽具生發之性,所以可以吃些具有生發之性的食材,包括綠豆芽、黃豆芽、竹筍、蘆筍等食物皆是。楊淑媚醫師進一步強調,春養肝,保養之道宜吃些對肝有益的食物來強化肝臟的功能,包括金針菇、金針菜、香菇、大蒜、茄子、番茄、蜆等食材皆是。傳統中醫認為,肝藏血,以血補血為中醫常用的治療方法,所以也可以吃些鴨血、豬血。另中醫有以形補形的說法,養肝宜吃些豬肝、雞肝、鴨肝等食物;養肝也常用入肝經的中藥材,例如何首烏、枸杞子、白芍、阿膠、川芎等。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諮詢/康華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食用原則:人參食用大原則,要少服、久服;每天吃1到3片,天天食用效果最好。一天食用紅參量,以3到5公克為限,不宜超量,以免上火;野山參食用量更少,需控制在0.1到0.3公克間,大約半片到1片。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諮詢/康華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人參視加工方式不同,可進一步區分為水參、白參及紅參。水參:5年以下人參,採收洗淨,未經加工或乾燥。白參:4到6年生的人參,洗淨後曬乾或烘乾。紅參:6年生的水參為原料,蒸熟後再乾燥,水分需低於14%。因外表呈淡黃褐色或淡紅棕色,而得其名。紅參還會視個頭大小、外形、重量等,有等級之別。北朝鮮分為天、地、人、翁4等級;南韓則分為天、地、良、切,以天參品質最好。人工栽培的人參,以6年參成分最好,超過6年,有些醣類可能被分解,品質相對沒那麼好。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諮詢/康華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因人參含有多種營養物質,極易生霉、引來蟲蛀,因此需要更費心保存。一般保存方法有下列三種:1.密閉收藏:在可密閉的缸、筒、盒的底部,放適量的乾燥劑,如生石灰、木炭等,再將參用紙包好放入,加蓋密閉,可防蟲蛀或發霉。2.冰箱冷藏:將參放入乾淨的塑膠袋封存,放人冰箱冷藏。如參未乾,最好先放入冰箱冷凍櫃。3.長蟲處理:若參已生蟲,可先輕敲除蟲,再放在陽光下曬或以50度烘烤;若有點發霉,可先曬乾或烘乾,再用軟毛刷刷去霉塵,再以溫水刷淨、曬乾。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諮詢/康華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示範/台北國賓大飯店粵菜廳主廚林建龍】材料:A料:去骨雞腿2支、黨參25g、清水1/2匙、雞粉1/4匙、桂皮1小塊、三奈片(中藥材)4粒、鮮長白人參2支、生薑4片B料:高粱酒2匙、紹興酒6匙、高麗人參1支作法:1.高麗人參先蒸30分鐘,取湯汁醃泡雞肉,讓醉雞更入味。2.雞腿洗淨瀝水,用鋁箔紙捲成筒狀,放入蒸籠,蒸25分鐘後,取出放涼。3.A料先煮好後放涼,加入B料拌勻後,放入雞腿浸泡、冷藏一天(12小時以上)。TIPS:食用時,建議切約0.3cm厚度盛盤後,再淋上醃泡汁,香氣口感更佳。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諮詢/康華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示範/台北國賓大飯店粵菜廳主廚林建龍】材料:土雞1隻、黨參25g、清水1800cc、薑片4片調味料:米酒200cc、鹽、雞粉少許作法:1.土雞殺清、洗淨,熱水汆燙1分鐘,取出備用。2.甕裏加入水、米酒、調味料、薑片、黨參,最後放入土雞。以保鮮膜封口,燉3小時即可。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大量食用富含雌激素食物,容易刺激部分婦科腫瘤生長,中醫師葉育韶在一場研討會中指出,例如乳癌患者如使用蜂王乳等含雌激素相關成分的食品需更謹慎。中醫師葉育韶提醒,只要是富含雌激素的食物皆需留意。亦有中醫師認為肌瘤患者需少吃燥熱的食物。發物或刺激性食材患者需謹慎;另如蜂王漿等含有類似雌激素作用的食材與藥材均須留意。台灣40歲以上女性有高達40%以上的子宮肌瘤發生率;另有0.5%的子宮肌瘤恐發生惡性病變。醫師指出,約50%的子宮肌瘤患者沒有症狀,其餘多數有經血過多、月經週期縮短、不規則子宮出血、血塊多、經痛、貧血、頻尿、便秘、腹部漲痛、腰酸、不孕、早產等症狀;若是肌瘤增長速度過快,或是停經後仍在持續增大者,則有惡性的可能。但中醫認為除非肌瘤已腫大,或是造成了嚴重疼痛和血崩,否則,5至6公分以下的無症狀子宮肌瘤未必需要動刀切除。儘管更年期婦女食用蜂王乳,不過蜂王乳與峰膠也曾傳出造成部分婦女過敏。營養師則認為,蜂王乳價格不便宜,而1天25g的黃豆製品對更年期婦女就很有幫助了。葉育韶另指出,免疫力是抑制癌細胞增生的關鍵之一,有些單味藥在初步研究中顯示具調節免疫的功效,例如黃耆、黨參、天門冬、黃精、五味子、旱蓮草等有助增強T淋巴細胞,但應用上仍需諮詢醫師。中藥處方大都以方劑為主,但方劑可以搭配一些單味藥。中醫師葉育韶表示,調節免疫的概念包含促進巨噬細胞功能、增強T林巴細胞或誘導干擾素等。例如黃耆、紫蘇、桑白皮、當歸、石斛,丹參則有助誘導干擾素。日常作息飲食不良、情緒、壓力,與環境中充斥的化學物質、重金屬污染、輻射等有害物質,目前視為致癌的因素。中醫在預防階段以規律生活飲食、不吃發霉食物或少吃醃漬食物、懂得適度釋放壓力等為主;癌症初期則輔助以提高免疫力及抗癌藥物等為主;中末期配合現代醫學開刀、化療、放療等術後,著重調理術後身體虛弱、不適等症狀為先。癌症初期,中醫輔助治療方向則以調節免疫力為主,調節免疫力藥物如黃耆、黨參、白朮、茯苓、人參、石斛等。另在手術或化療後,病人常會有噁心、嘔吐、掉髮、食慾不振、身體虛弱等情形,此時中醫著重以補養氣血、增強食慾、改善掉髮等方式配合調理,補氣血用藥有人參養榮湯、十全大補湯、八珍湯、聖愈湯、六味地黃丸、小建中湯、補中益氣湯等。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考生常喝咖啡或刺激性飲料提神,但中醫師申一中強調,緊張、難放鬆的考生不妨補充深色蔬菜,穴位按摩效果也不錯。醫師指出,考生應盡量避免具有刺激性的可樂、咖啡等咖啡因飲料,可多補充維他命B群、深綠色蔬菜等,能有效幫助舒緩緊張情緒;考試這幾天飲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為佳。醫師表示,考生可以按壓有寧心安神和胃功用的內關穴。內關穴在前臂掌側,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以用手指指尖輕拍穴位或食指按壓穴道,每次約5-10秒,可持續2-3分鐘。申一中提醒,考試當天若遇到肚子痛,可按膝蓋外緣凹陷處往下四指寬,脛骨邊緣外開一個大拇指寬的「足三里」穴;女生有痛經情況,可按「三陰交」穴,能達到緩解疼痛功效,三陰交穴位置在內腳踝直上,拇指以外4指寬,脛骨內側骨的邊緣,在按時會有明顯酸、麻、脹痛感。他說,考生除了可先試著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況以平常心面對考試,保持正常日常作息,也可藉著穴位按壓及茶飲達到增加體力、舒緩壓力的目的。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聯合報╱記者高詩琴/台北報導】國中基測及北北基聯測明、後天登場。醫生建議,考生除調整心理狀況及作息、保持平常心來面對考試,也可飲用中藥茶飲達到增加體力、舒緩壓力。市立聯醫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申一中表示,在5月漸熱的天氣下,有時溫度高達30度以上,對考生體力的一大考驗。中藥的養生方,可對考生有些幫助。其中生脈飲就是不錯的考生養生飲。他說,生脈飲所用的藥方有人參2錢、麥冬3錢、五味子1錢,用1500西西的水煮成1000西西。生脈飲的好處是可以補氣滋陰,卻不會口乾舌燥,很適合在夏日流汗多時補充身體水分。不過建議用參鬚一把約5錢或西洋參取代,因年輕人本來就容易火氣大,不必用到韓國參,以免喝了消暑不成,反而更上火。 另外,考生苦讀之際也有眼睛疲勞問題,可多喝杞菊明目茶。作法是將枸杞子3錢、菊花2錢、決明子3錢,以600西西開水沖泡,則有養肝血、清肝熱、明目的功能,用以減輕眼睛乾澀、眼睛紅絲的症狀。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吃素容易導致缺乏維生素以及動物性蛋白成分。三軍總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林高士表示,吃素容易由於較缺乏動物肉類食物來源,因此主要明顯可見較為缺乏動物性蛋白,可能導致易疲勞,甚至影響生長發育階段所需的營養。以及維生素的缺乏,也可能影響到成長的所需。中醫師林高士表示,人體所需的基本營養成分包括糖類、脂肪、蛋白質,以維持動能生活;包含體內的消化液、賀爾蒙等,也都需要蛋白質當作推進的作用。如果吃素的話,也應維持儘量均衡的攝取營養為原則。缺乏維他命B可多攝取胡蘿蔔,缺乏維生素D可以多吃核桃來補充。此外,吃素容易導致缺乏動物性蛋白成分,通常在豆類當中僅含有較多植物性蛋白,動物性蛋白成分較少,攝取量不足,容易導致影響易疲勞,生長、發育較緩慢等影響。林醫師表示,一般而言,素食者只要攝取量充足,維持均衡原則,並針對較不足的營養成分補充,仍可維持營養所需。素食者能量來源較缺乏者,可多吃澱粉如多吃一碗飯來補充。另外,要維持一定的營養吸收,保持健康的脾胃也很重要,腸胃機能較弱會影響營養吸收,造成疲勞,發育較慢,應該適當調整脾胃。醫師指出,中藥方常應用如香砂六君子湯、參苓白朮散、補中益氣湯等進行調養健脾胃,以促進影響吸收的正常機能,維持一天所需營養、動能所需。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