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11 名人.醫院也瘋狂
醫院也瘋狂/百憂解不是只能治憂鬱症啦!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18-02-11 名人.醫院也瘋狂
2018-01-30 科別.骨科.復健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醫師今天表示,全身不舒服,多處肌肉痠痛,抽血及影像檢查也找不出病因,類似症狀屬於腦部神經性發炎等,醫學上稱為「纖維肌痛症」,忙碌工作者要多提防。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發表衛教案例,精神暨長期照護部醫師黃智群指出,一名48歲林姓女子個性容易緊張,處理家務又忙於工作,蠟燭兩頭燒,鎮日緊繃,近5年來出現全身多處肌肉痠痛,從雙側肩頸延伸到俗稱「膏肓」的肩胛骨內側,再到大小腿等多處,飽受折磨。他說,林女還出現睡不飽、疲憊感、心情悶悶不樂、做事無法專注、記憶力變差、生活品質低落等現象,即使抽血或影像檢查,也找不出病因,恰巧看到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精神部衛教文章,才前來就診。一開始林女還擔心痠痛是假的、想像出來的、是精神病,經醫師解釋,這種不明原因的全身痠痛,屬於腦部的神經致敏化、神經性發炎或神經傳導物質失調等,以慢性疼痛為主,伴隨疲憊、睡不飽等症候群,黃智群說,醫學上稱為「纖維肌痛症」。黃智群指出,若前述症狀持續3個月以上,且無法以其他疾病做充分解釋,就可診斷為纖維肌痛症,至今無法透過抽血或影像檢查確診,就像慢性病,早期發現診治可減輕3至5成的疼痛,加上運動及作息調整等,病情會獲得更顯著改善。黃智群表示,纖維肌痛症盛行率相當於恐慌症或廣泛性焦慮症,好發於20至50歲,尤其常見於女性,藥物治療加上適當運動放鬆或復健,忙碌工作者要小心提防,早期發現並就醫治療,改善效果顯著。
2018-01-10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寒流來襲,低溫濕冷,除濕機成為熱賣商品,不過,醫師提醒,空氣過濕及太乾,都可能誘發氣喘,最近就有患者睡覺時使用除濕機,導致口腔、呼吸道黏膜太乾,保護力降低,而誘發氣喘。研究發現,受到空汙、氣溫變化等影響,呼吸道過敏患者在秋冬時節氣喘發作的風險為平常的1.7倍,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林鴻銓指出,誘發氣喘的危險因子相當多,患者除了規律用藥之外,還應提高警覺。63歲張先生氣喘病史超過20年,因從事室內裝潢,對於甲醛等化學物質嚴重過敏,但為了工作,又不得不接觸這些過敏原,因此,多次急診,甚至開車時氣喘,險些釀成車禍,長期下來,竟產生恐慌症。林鴻銓表示,張先生相當擔心氣溫變化或是空污,每天緊盯著氣象局、環保署網站,只要空氣品質變糟,就不敢單獨出門,深怕氣喘突然發作,求助無門。但即使在家裡,還是可能氣喘發作,林鴻銓表示,塵璊、德國蟑螂、食物以及濕度都可能誘發氣喘,最近就有不少患者主訴,用了除濕機後,空氣過乾,導致呼吸急促、不順暢,甚至氣喘發作。除了遠離過敏原之外,患者應該規律用藥,不過,研究卻發現,近八成的成人氣喘患者並未規律用藥,原因為擔憂類固醇副作用而不願聽從醫師意見,自行停藥。至於小朋友用藥狀況更差,近八成三沒有遵從醫囑,台灣氣喘諮詢協會理事長葉國偉表示,氣喘是一種無法根治的慢性疾病,如果長期沒有用藥,一旦發作就可能致命。一名七歲氣喘女童,因沒有規律用藥的自主性,且家人也沒有意識到自行停藥、斷藥的嚴重性,日前天冷、急性氣喘發作,呼吸困難,送至急診插管,症狀嚴重,裝上葉克膜,才救回一命。值得注意的是,肥胖和氣喘息息相關,英國研究報告顯示,肥胖婦女罹患氣喘的機率為一般人的兩倍,國內研究則發現,腹部肥胖的兒童罹患氣喘的風險也是一般人的1.6倍。 編輯推薦 57歲退休師身體健壯 腹痛檢查竟罹3期胃癌 一個動作,3分鐘改正你的脊椎側彎!
2017-12-29 科別.新陳代謝
飲食習慣不佳,嫌白開水沒味道,偏愛含糖飲料,五十多歲陳姓婦女,身高162公分,體重近80公斤,三年前確診糖尿病,使用傳統降血糖藥物成效不彰,經醫師建議,施打腸泌素,兩個多月後,糖化血色素值降至5.9,體重減輕8公斤。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新陳代謝科主任陳春森表示,一般確診糖尿病後,並不會直接開藥,建議患者少吃高糖、高油食物,每天運動30分鐘,稍微流汗、心跳加速。調整生活作息後,若糖化血色素仍大於7,才考慮用藥。口服雙胍類降血糖藥物為目前治療糖尿病的主流,療效不錯,但腎功能不好的糖友不宜使用,且較易引起腹瀉等副作用。至於胰島素注射接受度不高,因為易出現低血糖、頭暈、心悸,有如恐慌症發作。陳春森指出,針劑腸泌素是糖尿病患施打胰島素前的另一個新選擇,除了促進胰臟分泌胰島素,抑制升糖激素、控制血糖外,可讓大腦產生飽足感,抑制食慾,達到控制體重目的。腸泌素為身體自然分泌的荷爾蒙,可以控制血糖,卻沒有引發低血糖風險,還可控制體重,體重越重效果越好。國外研究發現,糖友持續使用腸泌素4年,平均體重減輕2.2公斤,還有人減了7.8公斤。陳春森說,腸泌素針劑外型就像筆,如同測血糖般,患者較不畏懼。陳春森表示,腸泌素已研發出第三代,預計不久後,將出現一個月一針的長效劑型,大幅提高病友用藥順從度。國外研究證實,糖友持續用腸泌素,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陳春森表示,早期糖尿病症狀為三多,吃多、喝多、尿多,加上體重下降,如未能妥善控制血糖,到了晚期,許多器官都會出問題,甚至增加腦中風、心肌梗塞等風險,不可不慎。
2017-12-08 科別.精神.身心
很多人對於「恐慌症」應該不陌生,半夜睡醒、看電視到一半、進入擁擠的賣場......突然之間心臟怦怦的跳、冒冷汗、顫抖,喉嚨像被掐住一樣吸不到空氣,覺得自己快暈倒、快失去控制,甚至就像快死掉了,這就是「恐慌發作」,英文叫panic。有過恐慌發作的人,幾乎都會往急診跑,但一切心臟跟呼吸的檢查檢果都正常,除了血中二氧化碳減少,酸鹼度不平衡,而這是過度呼吸的結果,平靜下來就會恢復正常。 根據調查,竟然高達3%的人口有「恐慌症」,雖然症狀嚇人,但不會真的致命,也不至於造成身體健康受損。只是 1. 生活品質會變差,每天活在擔心裡,不好好治療甚至造成憂鬱輕生。 2. 經常跑醫院,非精神科醫師不懂得治療或解釋,造成時間、金錢跟醫療資源的浪費。 最大的問題是延誤醫療,因為病人怕看精神科,一般科醫師,包括急診,可能無法跟病人解釋清楚,精神科的訓練又不足,因此造成: 1. 病人不知道自己的診斷 問他們醫師怎麼說,從自律神經失調、二尖瓣脫垂,到過度換氣症候群,不一而足,最慘的還給名醫做兩次心導管檢查。 2. 藥物不能根本治療 有些病人好多年靠著吃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抑制心跳(紅色圓形),短效抗焦慮劑緩解(粉紅色橢圓形,一般叫鎮定劑),但症狀繼續存在,弄到最後甚至無法工作,連出門都有困難。雖然不至於嚴重發作跑急診,但是活得很痛苦,輕生的念頭會出現。 治療恐慌症最大的困難叫心魔,心魔也有兩種: 1. 病人不願意承認自己是精神疾病 我有一個70歲的女董事長病人,看心臟、神經、骨科、復健科、腸胃科(因為她還一天大號十次、頭痛、肩頸緊繃…),每一個醫師做了一堆的檢查,最後都請她看精神科。即使我把她所有症狀都醫好,她立刻不吃藥,半年後復發,又在跟我爭她那些疾病不是精神疾病造成。 2. 醫生的心魔 很多醫師也莫名排斥精神科醫師,甚至認為沒有什麼憂鬱症這回事,尤其是年紀較大的男醫師。我也必須承認,早年精神科看的病人往往很多是很嚴重的,治療上的效果不佳,副作用倒是一堆。現在的精神醫學不論在診斷或治療上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只是歧視或偏見依然存在,需要政府及醫院部門在醫學繼續教育的努力。畢竟像心導管之類的檢查不僅嚴重耗損健保資源,病人更要冒萬分之一左右的死亡風險,而這完全是不必要的。 因為台灣很多民眾對精神醫學不夠了解,使得有病的人不敢看、不敢提自己在看精神科醫師;一般科醫師也擔心轉診精神科會讓病人不高興。 「恐慌症」的治療分藥物治療(抗憂鬱藥物調整恐慌跟焦慮中樞,抗焦慮藥物舒緩神經),跟心理諮商(心理諮商以壓力調適及情緒處理為原則)。其實急性期(指頻繁發作)以藥物治療為主,等症狀控制住再輔以心理諮商,這樣是最好的,停藥比較快,復發機率也會下降。 延伸閱讀: 最後一篇勸世文:3個月瘦12公斤,卻付出慘痛代價...為什麼我不建議吃生酮減肥●作者簡介_黃偉俐 醫師 現任黃偉俐身心科診所院長;經歷:臺大醫院精神部總住院醫師、臺大醫院精神部兼任主治醫師、重度憂鬱症協會教育推廣委員、輔仁大學醫學系臨床老師、跨國大藥廠醫藥學術總監、新店耕莘醫院主任醫師 黃偉俐醫師的部落格 黃偉俐醫師粉絲團
2017-04-24 癌症防治.癌友加油站
得知罹患癌症的消息,許多人無法接受,除了要面對治療時的身心煎熬,即使治療結束,也難免擔心復發,癌友和家屬常反覆陷入情緒漩渦,內心很煎熬。大林慈濟醫院臨床心理師石世明建議,平時多做正念訓練,能調整大腦的神經迴路,日後面對問題時就能不慌亂。石世明說,「正念」就是刻意將注意力放在當下,對於一刻接著一刻所顯露的經驗,不予評價。透過每天練習呼吸等正念減壓方式,對於焦慮、工作、家庭、經濟壓力、氣喘、癌症、慢性痛、憂鬱症、癌疲憊、腸胃道問題、哀傷、頭痛、高血壓、創傷症候群、恐慌症、睡眠問題等,都能有所改善。他表示,呼吸練習有三個步驟,一、出現念頭和情緒時,不抵抗、不追隨;二、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往往注意力很容易跑走,就「溫柔地」將它帶回來;三、全身呼吸、整體覺察,清楚每一刻。在練習中,自然會有一些跟煩惱或壓力相關的念頭,或種種情緒小漩渦出現,練習要點就是覺察這些內在變化,再將專注力放回呼吸。該院臨床心理中心與腫瘤中心特別合作開辦免費「健心房」課程,訓練病人專注力和覺察力,增進減壓和管理情緒能力,也讓癌症治療更為順利。
2017-02-02 科別.精神.身心
新春開工大吉,但許多人年假大吃大喝、熬夜打牌或追劇,出現「年假症候群」,醫師提醒,想要收心,最好早睡、三餐時間回歸正軌及多吃蔬菜水果。少喝咖啡、茶等刺激性飲料,較易調整作息,年後也應拉長運動時間,甩掉吃進的負擔。開業家庭醫學科醫師張啟宏表示,過年期間因飲食不忌口,如果大吃大喝加上熬夜,假期結束後的上班前幾天,易出現頭痛、情緒暴躁、注意力不集中,還有生理時鐘失調而引發的腸胃功能障礙等症狀。精神科醫師林澤銘則說,年假症候群導因患者作息日夜顛倒,才有精神不濟、疲倦現象,不需特別就醫,只要作息時間回歸正軌能不藥而癒,如果焦慮、恐慌症狀加劇,可能是年假時有特殊事件造成心理壓力,導致收假後不願面對,這時就得就醫。「上班第一天,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張啟宏建議,上班族列出工作重點優先順序、需完成事項等,再循序漸進完成。和同事分享過年期間趣事,也是不錯的紓壓方式。飲食方面則應減少肉類及脂類的攝取,多吃蔬菜水果,少喝咖啡和茶避免晚上睡不著。另外,減少緊盯手機、電視及玩電動時間,但對年紀比較小的孩子,趁寒假還沒結束提早回歸規律作息更顯重要。中小學生不妨利用接下來幾天提早準備,檢查寒假作業是否完成,整理下學期開學物品,最好提早調整作息,免得開學後精神不濟。
2016-03-31 健康百科.心臟血管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整天心臟砰砰跳!一名女性病患,日前突覺心跳加速,呼吸急促,不管如何深呼吸、調息都無法擺脫莫名的緊張感,一開始直覺自己得了恐慌症,求助身心科醫師,沒想到進一步檢查發現,竟是心房顫動發作,心跳亂了拍子、一路狂跳,如果不幸引發血栓入腦,甚至可能腦中風倒下。收治病人的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卓翰表示,問診後發現,女子不但本身有甲狀腺機能亢進,還有家族病史,媽媽也有類似困擾,完全符合心房顫動的兩大地雷。 心房纖維顫動就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除了本身有高血壓、心衰竭、瓣膜性心臟病等慢性病史者,以及65歲以上老人族群,屬於高危險群之外,還有不少人在首次發作之前根本毫無症狀,或是年紀輕輕,直呼不敢相信。 李卓翰強調,女子還算幸運的,過去有不少人突發缺血性腦中風,回頭一找原因,才赫然發現,元凶就是心房顫動發作、心臟打出血栓流入大腦,成為常見病因之一。 李卓翰說,心房顫動可區分兩類,如果第一次發怍後、症狀仍持續超過一年以上,屬於慢性心房顫動,通常就難以再把心跳調回正常頻率、規律「跳不回來了」,只能靠藥物拉住心跳速度不要超過正常心跳太多,以維持較好的生活品質為治療目標。 至於,陣發性心房顫動則可用藥物治療,維持正常心跳,即休息時每分鐘不超過80下、運動時不超過110至120下,避免心跳跳針跳過界。 李卓翰指出,傳統治療藥物有較多禁忌,除了本身也易引發心律不整之外,跟其他飲食、藥物的交互作用也較多,像與抗生素、抗黴菌藥物或葡萄柚合併使用時,恐造成毒性更強或藥效不夠,但新一代抗心律不整藥物Dronedarone相對副作用小、交互作用也少,更是目前證實可以降低因心血管事件住院或死亡率達2成4的藥物。但非所有心律不整患者皆可用,須經醫師診斷並評估病患臨床狀況,方能處方使用。【更多健康資訊,請見「健康醫療網」】
2015-06-28 名人在線.陳豐偉
有些細微的身體症狀,對現代人的一生卻會帶來長遠、負面的影響。醫院檢查不出問題,病人被視為意志力脆弱,龐大的壓力常會壓垮病人。比如,少數腸躁症的病人會頻繁放屁,偶爾一不小心會解便在內褲上。如果是上古猿人這般細微地屁滾屎流,應該沒什麼關係吧?但在現代社會,病人會因此畏懼在眾人面前出現,怕一直放屁會讓人害臊,擔心在小團體裡的形象從此崩壞。腸胃過度敏感,常出現莫名便意,想蹲廁所卻只能解出一些軟便,這對尼安德塔人可能也不是困擾。但現代社會裡,這會讓人不敢跟朋友逛街、喝下午茶,怕一直上廁所引人側目。這也會讓病人在求職時畏首畏尾,想像未來工作時若一直忍住很不舒服,但一直上廁所肯定會被認為是偷懶摸魚。有些常被解讀成「精神官能症」的疾病會被說是文明病,這些症狀古人未必沒有,但現代人的生活方式,讓這些症狀更容易出現,或不容易擺脫。這些病症早就存在,但在高密度的城市生活空間出現前,有些症狀並沒有那麼惱人。比如說,恐慌症的病人在調養一段時間後,症狀看似平穩,但在一些特殊狀況,如搭高鐵、搭飛機、高速公路塞車,還是容易發作。有些人因此婉拒各種長途旅行,不參加同學會,不到國外旅行,甚至放棄留學機會。這種人生的自我限縮,別說猿人,就算對兩三百年前絕大多數人類,都還不是個問題。那時沒有常讓恐慌症發作的電梯、電影院、大賣場,而且多數人一輩子都生活在走路可到達的範圍內。但現在,一個畏懼高速交通工具的人生,在已開發國家裡,恐怕是充滿遺憾與悔恨,也可能因此憂鬱到想不開。有位長期承受全身莫名疼痛、緊繃、痠痛的病人,吃止痛藥已經沒效,打止痛針也漸漸無感。我開一顆抗憂鬱藥物,一星期後緩解。她細數前兩天如何忍受惡心副作用,嗜睡副作用在第五天消失,然後第七天疼痛開始減輕。她覺得神奇,好像教科書上寫的一樣精確,似乎有什麼魔法。我不好意思告訴她,其實我也是瞎子摸象,但既然先前的醫師做過那麼多嘗試,我的命中率就會顯著提升。就算是瞎子摸象,對長年被莫名症狀纏身的人來說,這些嘗試都值得。許多人會嘗試民俗療法、另類療法,有時也是因為「沒步」了。不過,現在網路很發達,在想要花錢尋求非正統的療法前,搜尋一下,說不定健保給付的精神科,可以讓你再做一次嘗試。◎ 隨時掌握第一手健康訊息,快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2015-06-17 健康百科.精神.身心
病例:頭份鎮一名何先生個性容易緊張,上班時常緊盯他人一舉一動,似乎每個小動作都要在他掌握中,才覺得有安全感,近兩周情況加劇,還感到喘不過氣,認為不受控制的狀況宛若世界末日,他發狂似地跑到急診室求救。頭份鎮為恭醫院精神科醫師林博:何先生罹患的是恐慌症,恐慌症常會在無預警狀況,使人產生恐懼、心悸、驚慌、頭暈目眩、心臟病快發作、氣喘,甚至還會萌生一種害怕厄運突然出現的恐怖感覺,睡眠時也會發作。患有恐慌症的人通常無法預估何時會發作,常會在2次發病間產生強烈的恐懼和焦慮,深怕不知何時、何地下次的發病會來臨,所以常反覆求診,所以對恐慌症患者來說,認識疾病並尋求有效的治療方式,十分重要。恐慌症除會感到一次次短暫而強烈的恐懼外,通常還會伴隨多重生理症狀如心悸、昏眩,其實這是當腦部受威脅時,會發動全身自主神經的正常機制反應,可稱為戰鬥或逃跑反應。例如患者在搭電梯時感到恐慌,就會因害怕搭電梯,進而影響到工作或生活,這種對於下一次恐慌發作的焦慮以及逃避的心態,可能會導致對恐慌症更加無力招架。有三分一恐慌症患者表現更嚴重,進而罹患「懼曠症」,其患者會將自己的活動空間侷限在「安全區域」中,只要活動範圍超出區域,焦慮就會急遽升高,懼曠症的患者甚至無法獨自出門,需要信任的親友貼心陪伴。恐慌症的治療方式多元,例如認知行為、呼吸訓練、藥物治療等;藥物治療方面,舊療法使用「Xanax」藥物,每次發作時服用立即見效,但缺點是必須永遠依靠藥物,目前最重要的療法為「SSRI」,按醫師指示用藥,治療3至6個月後皆可斷絕後患。◎ 隨時掌握第一手健康訊息,快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2015-02-08 健康百科.精神.身心
去年以來空難頻傳,有諮商心理師臨床遇到民眾因而出現飛行恐懼症,害怕搭飛機,取消旅行。還有的人雖然硬著頭皮登機,到了飛機起飛、降落的時刻,卻出現心跳加快、肌肉緊繃,喉嚨裡好像塞了東西,恐慌症發作。復興航空不到一年內發生兩次空難,還有馬航兩起重大空難、亞航失聯墜海,去年一年航空意外頻傳,讓不少人害怕搭飛機。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林萃芬說,有些人因為出差需要常搭飛機,光是想到搭機這件事,就開始心悸、冒冷汗、有點喘不過氣來。還有人深怕搭了飛機就可能見不到家人,或是對接下來安排全家搭機出遊的計畫感到焦慮;有患者甚至乾脆取消搭機旅遊,只願意去「坐車坐得到的地方」。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說,有個患者是兩岸間的空中飛人,上了飛機、或是在飛行中遇到亂流時恐慌症發作,感覺「生不如死」,出現心跳加快等不適,他也遇過有人希望醫師開立自律神經失調、不適合搭飛機的診斷證明,可以向公司婉拒出差行程。林萃芬說,如果出現飛行恐懼症,不建議勉強搭機、強迫面對,旁人以科學證據解釋飛機的失事率低也沒有幫助,最好要尋求協助。楊聰財說,透過藥物及心理治療,可以降低焦慮及恐慌症的發作。平時多作放鬆訓練,搭飛機時如果覺得緊張,建議閉上眼睛,慢慢的練習腹式呼吸,或是以冥想轉移注意力。復興空難,飛機劃過高架橋的一幕,被行車記錄器紀錄後反覆播放,深映在許多人的腦海裡。諮商心理師表示,這幾天空難相關訊息多,如果發生失眠、食不下嚥,是心理健康拉警報。懷仁全人發展中心諮商心理師侯南隆說,民眾面對重大災難訊息,關心搜救進展,也要注意心理健康。例如以文字報導代替影像畫面,降低衝擊;練習及多做緩和深長的呼吸、身體的伸展,做一些得兩人以上進行的活動,運動、聊天、下棋等來紓壓。如果閉眼時,災難畫面仍不斷地閃現眼前,難以中斷,或是一看到災難畫面,會心跳加速、呼吸不穩等焦慮反應,以及睡眠受到干擾,睡不安穩、作惡夢等,甚至影響工作,都應該尋求心理協助。
2015-01-11 名人在線.陳豐偉
有些病人長期受到一些難熬的身體症狀纏身,看過各科、做完無數檢查,最後來到精神科。有時我會跟病人說:「自律神經失調或神經痛目前並沒有像心電圖、電腦斷層這麼明確的診斷工具。反正你已經看過這麼多科也沒效,這顆藥觀察兩星期看看,如果有效,就可能是我們懷疑的問題了。」精神科疾病沒辦法用抽血、切片或影像學來診斷,對於痛苦很久的病人,用藥物反推還蠻有說服力。服藥一陣子,沒感覺的病人不再回診,有感覺的病人就會留下來服用完整療程。在精神科常見問題裡,恐慌症是對藥物反應最好的疾病之一,但還是常見到病人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偶爾會有病人致謝說,醫師我好感謝你治好我多年的吸不到氣。我還一愣一愣想著,啊不就是開一顆藥,然後你願意配合服藥嗎?恐慌症是第一個因為藥物被「發現」、然後生出診斷標準的精神疾病。在「我的焦慮歲月」這本書裡提到,有一顆台灣現在很少人開的老藥「妥富腦」,在1950年代後期開始使用,原本以治療憂鬱症為主。在當時,美國精神醫學主流是源自佛洛伊德的焦慮學說,認為急性焦慮跟兒童期的創傷或性壓抑有關,容易引起急性焦慮的場所如橋梁、電梯、飛機都有「性象徵」的意義。精神科醫師柯賴恩把「妥富腦」拿來讓許多病人嘗試,發現對某類型急性焦慮病人特別有效。他判斷,既然藥物有效,表示生理機制的短路造成過度反應,大於心理衝突造成的焦慮。1962年,柯賴恩發表論文,並以「藥理剖析」,推斷出「恐慌症」這個疾病。柯賴恩的藥物研究改變人們對精神疾病的看法,從以內心的衝動與衝突為主,轉向腦科學的研究。不過,要讓多數醫師接受需要時間,直到二十年後,還是有美國精神醫學界大老在學術研討會斥責他。現在,大多數醫師同意,用藥物治療恐慌症的成本效益比很好,很適合當成全民健保底下的首選模式。而精神醫學建構的許多疾病,也往往因為用妥富腦這類藥物治療有效,而被認為這疾病確實存在,然後先進國家的醫師一起開會討論出「診斷標準」,一個嶄新的病名就此誕生,然後在媒體推波助瀾下,我們發現罹患這疾病的人越來越多。更新穎的藥物已取代妥富腦,用來治療多種精神疾病。許多精神疾病的用藥都很雷同,或許哪天隨著科學進步,我們又會發現一些共通的道理,取代現有學說。人類距離了解自己大腦還很遙遠,不過如果有些藥物可以減少痛苦,倒也不妨嘗試,不用過度害怕。
2014-09-23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接受針灸美容後的人,最好不要去洗三溫暖。中醫師廖昭銘提醒,忽冷忽熱的環境對皮膚是一種傷害,容易增加皮膚老化,因此作針灸美容後,盡量不要處在忽冷忽熱環境,以免影響針灸效果。針灸美容的原理為何?廖昭銘醫師說明,皮膚老化原因在於臟腑退化、氣血不暢,導致皮膚營養失衡,皮膚自然容易鬆弛、暗沉。中醫認為,經絡在外,臟腑在內,經絡與臟腑相呼應,以針灸刺激經絡,可幫助陰陽氣血平衡,增加身體新陳代謝、氣血循環,進而改善肌膚狀況。針灸美容方式包括了毫針、刺絡、皮膚針、火針、電針、穴位埋線、耳針、挑刺法等,依患者狀況選擇適合方法。接受針灸美容後,若搭配其他保養,效果事半功倍。廖昭銘醫師叮嚀,如果熬夜很多天、身體疲勞、精神緊繃、氣血虧虛、呈飢餓狀態時,暫時不宜接受針灸美容,身體虛弱時,比較無法承受針灸刺激,針灸主要作用是在平衡及推動氣血循環,氣血不足者就如同車子引擎無力,再怎麼驅動,車子可能都跑不快、跑不順。若能同時將體質調養好,氣血充足,則在針灸美容時效果更佳。另外,像懷孕三個月內的孕婦、正在坐月子的產婦、因月經來而身體虛弱者也都不太適合接受針灸美容。醫師強調,想改善膚質,讓氣色好看,最重要的是要「吃得均衡、睡得好、水多喝、排泄順、適當運動、做做體操」。熬夜則會加速肌膚老化,而吃冰冷食物也會妨礙氣血運行,盡量避免。【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最近天氣逐漸轉涼,很多人會想去泡溫泉,中醫師陳建銘提醒,泡溫泉會使心跳加速,讓交感神經亢奮,若是恐慌症患者最好不要去泡溫泉,否則在高溫刺激下,容易引發恐慌發作。許多人熬夜、工作壓力大,下班後習慣約同事、朋友再去喝酒、續攤、吃麻辣鍋、薑母鴨、燒酒雞,希望放鬆壓力。陳建銘醫師指出,恐慌症患者要避免熬夜、喝酒、喝茶、吃過於刺激、辛辣的食物,這些因素都會引發交感神經興奮,可能促使恐慌症惡化。恐慌發作是一種交感神經亢奮反應,患者在短時間經驗到強烈的心悸、胸悶、窒息感,害怕心跳停止或無法呼吸,常會掛急診就醫,嚴重恐慌症一個月內會跑急診好多次。恐慌發作過後,患者害怕再度發作,容易處在緊張狀態,緊張情緒又容易讓交感神經亢奮,形成惡性循環。恐慌症患者一定有過恐慌發作的經歷,但並非恐慌發作就是恐慌症,陳建銘醫師表示,恐慌發作有時無法找到發作的原因,但是從中醫臨床觀察,患者多半有虛性體質,或是過勞過累、或是慢性壓力,而有血虛、陰虛、腎虛等證型,陰不制陽易生陽亢,也就是交感神經容易亢奮,就可能引發種種恐慌症狀。醫師舉例,有一位七十歲左右女性因恐慌發作嚴重心悸就醫,醫院當成恐慌症治療,經詳細問診,發現這位患者不久前因肺炎、發燒住院接受治療,因大病初癒、身體虛弱而影響自律神經穩定,進而產生恐慌發作,提升患者的元氣之後,就不再有心悸和焦慮。陳建銘醫師建議,恐慌症患者最好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規律運動可以讓自律神經穩定。剛開始跑步時,心跳會加快,有患者覺得心悸感,只要運動一段時間,身體就會慢慢適應。恐慌症患者平常也要練習放鬆技巧,像瑜珈、氣功、腹式呼吸都可幫助放鬆。若患者可以了解恐慌反應是壓力引起,症狀發作時就比較不會那麼緊張。像玫瑰茶、甘菊茶、薰衣草花茶等都可幫助舒緩緊張情緒,減少恐慌發作。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2014-09-23 癌症防治.癌友加油站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一名40多歲中小企業女老闆,意外發現罹患子宮頸原位癌,雖然在一周內完成圓錐切除術,但她術後擔心病情,呼吸困難、手腳發抖,甚至無法站立,陷入恐慌症。在精神科醫師建議下,這名女老闆詢問醫師,才弄清楚原位癌,病理組織屬低惡性度,病情不如想像中嚴重。一般人難免聞癌色變,馬偕醫院精神科主任方俊凱說,研究顯示,兩成患者得知罹癌,可能出現情緒問題,國外甚至有研究顯示,高達五成。他說,國內研究,九成患者希望知道病情,但僅六成家屬希望患者知道罹癌,歸納原因,除了覺得無法承受,還擔心家人不知如何面對,甚至怕病人受不了而自殺。方俊凱說,國內2002至2004年間,因罹患癌症自殺身亡有1060人,平均每10名自殺身亡者,就有一人因罹癌看不開。近年來比率稍降,但癌友自殺身亡率仍為一般人2.5倍,比美國的2倍稍高。他提醒,自殺身亡的癌症病患,三分之一在確定罹癌一年內結束生命,其中三成患者甚至連第一個月都沒撐過。方俊凱高度懷疑,應是得知病情後情緒不穩所致。擔心患者無法面對,不有家人選擇隱瞞實情。新竹馬偕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邱世哲說,醫師告知技巧很重要,讓患者知道病情,主要是因為他們是醫療決策者,生命只剩半年或五年,決定也會不同。他建議,醫師告知病情時,最好有家屬陪伴。如何幫助罹癌家人?方俊凱說,應儘可能讓自己及家人情緒穩定下來,仔細詢問醫師病情,若覺得不夠,建議尋求第二意見,此外,應多蒐集資訊,最忌一知半解,可能造成更大恐懼,現今醫院癌症中心及相關民間團體都有提供非常多的資訊。
2014-09-23 名人在線.陳豐偉
【元氣周報/陳豐偉】曾經有幼稚園老師擔憂班上的過動小孩:講,講不動。常常會去碰觸、激怒同學,讓其他家長都來抗議。已經嘗試過其他非藥物治療,但沒有成效。這類個案如果沒處理好,明年會換接手的國小老師來幼稚園抗議,小朋友上小學時已經養成壞習慣,怎麼你們幼稚園老師都沒管?我詢問說:「過動症最麻煩的後遺症是無法專心學習、跟同學處不好、被嘲笑、被霸凌,吃藥可減少這些問題,有跟父母講嗎?」老師回答:「媽媽想偷偷帶來看診,但爸爸跟婆婆不同意,說有人跟他們講,吃過動症藥物會流口水、走路會變慢。」我聽了也只能「啥~」一聲。這,跟過動症藥物副作用完全沾不上邊呀!但這些說法早就聽習慣了。精神科的藥物,大概是所有醫療科別被汙名化最嚴重的,跟我們的病人一樣。許多病人常問:「我吃藥會不會變呆滯、嗜睡?」我會說:「這是副作用,有副作用就要調藥,大原則是不能影響你的工作、生活。」因為病情,即使藥物有副作用也必須忍耐到底的病人是有,但比例不高。不過這些特例總是引人注意,然後口耳相傳變成傳說。即使看診多次,已經建立關係的病人,還是會因為感冒或因為想服用中藥,就把精神科藥物暫停。有時病人消失一兩個月,理由常是:「我爸爸不讓我吃藥」、「我吃藥先生就罵我」。親朋好友則常說:「你不要想太多就好了,幹嘛吃藥?」不只一般病人,許多專業人士對精神科也頗多誤解。上星期有電視名嘴說,「產後憂鬱症」是被創造出來的疾病,我想她沒考慮到生產前後女性荷爾蒙變化對大腦的影響,可能也沒見過被產後憂鬱媽媽勒死小孩然後毀掉的家庭。前幾天在某個中醫師的部落格,看到一篇文章連連罵了精神科藥物三次,心頭一驚。裡面講到一個醫院檢查正常、懷疑恐慌症的病人,醫師評語說,如果父母把病人送往精神科,幾年藥物吃下來,兒子大概就毀了。精神科被汙名化,一部分來自社會大眾沒有把精神疾病當成「腦科學」的一部分。如果神經傳導物質、神經生長因子、神經元也是病因之一,服藥增強病人自我調適的能力,對個案通常利大於弊。精神科藥物就像高血壓、糖尿病藥物,多少會有副作用,但也不會比三高藥物可怕。其實許多病人在其他科看診時,就已經被加入照三餐吃的鎮靜劑與血清素藥物,但因為不是精神科醫師開的,所以病人也就不會擔憂或抱怨,有時病情就這樣不知不覺地改善了。歡迎瀏覽作者網站:http://blog.eroach.net/
2014-09-23 名人在線.陳豐偉
【聯合報/陳豐偉(高雄快樂心靈診所醫師)】要從容談論「近更年期」(perimenopause)並不容易。這是邁向熟年時正常的生理機制,在媒體討論時很難避免過度醫療化。會注意到「近更年期」,是因為當我試圖跟一些女性恐慌症或焦慮症病人,討論病情難以痊癒的原因時, 病人才首次提到月經周期不穩定、經血量異常,但她們才40歲出頭,甚至離35歲不遠。當我跟病人解釋近更年期可能帶來的改變時,大多數病人都顯現出「原來如此」的表情,鬆了一口氣。這意味著其實病人忍受近更年期的不舒服很久了,只是從前沒想到這跟精神科的問題有關。而「近更年期」的說法,留給病人「總有一天這會好」的希望。「近更年期」出現的時間,從35歲到超過55歲都有可能,有些人長達10年以上。典型的更年期症狀——熱潮紅、認知功能變差、偏頭痛、血尿、骨盆腔疼痛、胸部脹痛、性生活問題增多,常會比預期更早出現。憂鬱、易怒、體重增加、失眠,則會把病人帶來精神科。經過說明後,我的病人有不少會選擇認為她們的病因是「近更年期」,然後坦然接受這些症狀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病人在中醫、骨科、復健科、婦產科、家醫科、神經科、精神科流轉,最後在感覺最順暢的地方駐足。有些學者推測:女性的卵子數目,在出生時已經決定,之後會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凋零。儲存卵子的濾泡分泌的某種蛋白質,會隨著活躍的濾泡數減少而等比例降低,引發「近更年期」症狀出現。有時抽血檢查女性荷爾蒙還顯示正常,但這種蛋白質已大幅減少。令人困惑的地方在於,這些表象,是多因子決定的症候群,遺傳基因、生理變化、家庭、經濟等環境壓力,以及心理素質,都會影響症狀變化,我們很難說做了什麼改變就一定會好轉,甚至很難理直氣壯說「這就是近更年期」。有時候就只能做症狀治療,還不一定有效。類似的症狀,在不同時代、從不同切面,會有不同說法。歇斯底里、神經衰弱、憂鬱躁鬱、身心症、自律神經失調、更年期、運動量不足、營養不均衡,或許都呈現某種真實。其實多數人最不喜歡聽到的反而是「正常老化」——這會勾起難以言喻的死亡焦慮。改變生活方式、多運動、天天練習腹式呼吸,是改善近更年期症狀的第一選擇。女性荷爾蒙與血清素回收抑制劑對一部分人有療效。但對讀者最重要的還是——了解有「近更年期」這說法,在自我評估、求助與網路查詢時,就多了一個思考方向,也可以拿來詢問醫師意見。
2014-09-23 新聞話題.醫藥新聞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市報導】未來身心症的治療也可以藉由「雲端」進行。奇美精神科與成大醫學資訊研究所、資策會合作開發出網路放鬆治療系統,可由醫療人員線上評估成效,節省病患到院時間,對於病情嚴重無法到醫院者,也是一項福音。奇美醫院已通過院內人體實驗委員會審查,將在一年內,招募60名恐慌症患者線上實際測試,以了解雲端治療效果,醫院希望未來還能用在偏頭痛、心血管疾病患者身上,經由放鬆治療,減輕症狀。「來,跟著我一起放鬆」,電腦裡傳出治療師的聲音,帶領在網路另一端的人進行肌肉放鬆技巧,並經由在配戴在患者手指頭上的溫度指環,測得指尖溫度,立即回傳上網,讓治療師經由溫度變化、掌握治療效果。奇美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張鳳麟表示,目前國內還沒有研發類似軟體,但以恐慌症患者來說,對於服藥往往有疑慮,國外也認為合併使用藥物與放鬆治療,效果更佳。恐慌症屬於身心患疾,可能因為壓力、體質等,造成自律神經失調,發作時每人狀況不太一樣,可能出現心悸、頭昏、胸悶、盜汗、失去現實感及快失控感等症狀,有些人還會不敢出門、怕到空曠地方等,發作往往無跡象可循、突然發生,讓患者很擔心。目前患者多數是一周一次到醫院進行放鬆治療,未來透過網路可天天在家進行。如想參加奇美的治療實驗計畫,可洽06-281-2811轉精神科報名。
2014-09-23 新聞話題.用藥停看聽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憂鬱症、恐慌症用藥citalporam可能導致心律不整,衛生署昨天發布警訊,建議醫師將每日服用最大劑量,由60毫克改為40毫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最近發布citalporam與心臟QT波(心跳傳導速度)延長研究,發現每天服用此藥逾40毫克,可能延長QT波,導致心律不整,美已修訂該藥每日最大服用劑量,由60毫克改為40毫克。食藥局簡任技正戴雪詠指出,已通知相關醫學會注意風險並更改每日最大劑量為40毫克,但不建議立刻停藥,病人服藥若有呼吸短促、頭暈、昏倒等症狀,應快回診,台灣目前尚未接獲藥物不良反應通報。衛生署目前核准含citalporam成分藥品,有12張許可證,商品名包括替你憂、解憂喜、景普朗、賽達樂、安保喜樂、釋心憂等,適應症為「鬱症治療及預防復發、恐慌症」。另外,該藥仿單(說明書)也刊載副作用,提醒用藥可能降低心跳速率,且低心跳患者可能心搏徐緩。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秘書長張家銘說,此藥屬於「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類藥物。據衛生署統計,國內每年約有一萬六千人使用此藥。食藥局也提醒醫師,開藥前應評估病患心臟功能,儘量不要用在先天性QT波延長或潛在低心跳患者,如鬱血性心臟衰竭、心房顫動、血中鎂離子及鉀離子較低者,用藥後應監測電解質或心電圖。
2014-09-23 健康百科.百病漫談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整理;諮詢醫師/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葉啟斌】問:錢大夫您好。我是大一學生,在國三升高一那年,有次體能測驗,從早上的仰臥起坐,到最後項目的跑操場3圈,我盡力跑完後覺得快要暈眩,頭部冰涼,直冒冷汗,喘不過氣來,呼吸也困難,手腳發麻,惡心想吐,整個人像快要死掉似的。去年跟同學去爬山,那種感覺隱約又來了。我就拿起塑膠袋蒙住口鼻吐氣吸氣,才稍微好一點。今年2月我嘗試再跑操場3圈,上述情形又發生了。大一時選修體育,因害怕舊事重演,所以被當掉。去年做過體檢,身高170公分、體重60公斤、血色素、血球容積比偏高,尿酸偏高,膽固醇248,做過腦波及腦部核磁共振檢查都正常。我上網看過,似乎是「過度換氣症」,是這樣嗎?我應該看哪一科?做什麼檢查?(朱同學)答:朱同學你好,從你的敘述聽來,有可能就是你所說的「過度換氣症候群」,但為了審慎起見,我認為你應再就醫接受一些檢查,比如透過呼吸功能檢查確認有無氣喘,或透過運動心電圖來檢視心臟功能強弱。如果這些檢查都正常,你不妨到精神科就診,看看有無其他身心症狀,確認這些症狀是否因壓力而起,如果確和壓力太大有關,再找出壓力來源,並予阻斷。此時,如果確認你的體質屬容易緊張的敏感型,就要小心是否有恐慌症。出現急性期的恐慌症時,最好找個地方休息一下。症狀緩解後,再慢慢體會發作前的早期症狀,比如頭涼涼的,或直冒泠汗等,當有天再度出現類似症狀時,立即找個燈光亮的地方坐下來,讓自己放輕鬆。恐慌症引發的過度換氣症候群,當事人的血中氧氣濃度會飆高,血液偏鹼,導致肌肉僵直,以為自己快要死了。結果愈緊張,愈吸氣,血中氧氣濃度愈高,情況也就愈嚴重。這個時候,拿個塑膠袋套住口鼻,緩緩吸幾口氣,吸入的二氧化碳愈多,氧氣濃度就愈低,症狀就愈緩和。要是這種症狀每周出現兩次以上,我建議應就醫並規則服用抗憂鬱劑等緩解恐慌症藥物,並養成規律生活及規律運動習慣,避免喝茶及咖啡等容易導致敏感、焦慮的飲料。欲問診者寫下姓名、病症、年齡和職業寄到uen.money@udngroup.com.tw電子信箱或傳真(02)27639283。【2009/04/02 聯合晚報】
2014-09-23 健康百科.精神.身心
【聯合報╱記者趙容萱/台中報導】台中市30歲李姓女老師是「完美小姐」,家庭、事業,蠟燭兩頭燒,壓力大到恐慌症上身,不但影響工作,不敢開車,藥物搭配心理治療,才獲緩解。李老師的座右銘是「魔鬼藏在細節裡」,做事盡善盡美,凡事要求一百分,不但在學校裡要當好老師,還要承擔學生成績好不好的責任。回到家中,得當個好妻子、好媽媽,但無奈二個學齡前兒子精力旺盛,總是搞得她筋疲力竭。一次開車上班途中,李老師感到一陣暈眩,呼吸不到空氣、手腳發麻,她趕緊把車開到附近醫院急診室,經過詳細檢查後,沒查出異樣。但後來她又遇到幾次這種「感覺快死掉了」的經驗,她擔心如果昏倒,身旁沒人救她怎麼辦?會不會就這麼死掉了?她開始不敢到學校、不敢開車、不敢獨處,能做的事愈來愈少,活動範圍也愈來愈小。署立台中醫院臨床心理師凃冠宇說,壓力、追求細節完美的個性以及易焦慮體質,都可能是引起恐慌症發作,李老師陸續看過心臟科、新陳代謝科,最後到身心科求診,才知道自己得了恐慌症。凃冠宇說,恐慌症治療,建議心理治療搭配藥物,李老師經半年治療,學會放鬆應付突如其來的身體症狀,逐步挑戰因擔心而不敢做的事情,慢慢找回信心,重建生活。凃冠宇建議,若壓力大到覺得快暈眩,可慢慢呼吸,鼻子吸氣、嘴巴吐氣,吸、吐各五秒為一個循環,可持續5到10鐘,到狀況減緩為止,如果情況更嚴重,可在每個循環前閉氣10秒。
2014-09-23 健康百科.精神.身心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30歲的施小姐,半年前開始幾乎每天都會無預警發生手腳發麻、胸悶無法呼吸、心跳加速、頭暈、冒冷汗等症狀,半年內跑遍各大醫學中心都找不到病因,讓她益發心急、失望,甚至到處求神問卜,自以為卡到陰,花了許多冤枉錢在祭煞改運上;直到醫護人員建議她到精神科就診,才發現是恐慌症引起,經治療後逐漸恢復正常。一名40歲A先生晚上睡覺時突然心跳加速,幾乎無法呼吸,以為心臟病發作,從此2、3周再也不敢晚上睡覺,怕在睡夢中心臟病發死亡,過著晝夜顛倒的生活,頂著黑眼圈就醫,才發現是恐慌症作怪。署立雙和醫院精神科陳佳惠醫師表示,恐慌症成因為體質因素加上壓力及環境影響;長期恐慌並常併發對密閉空間或人群恐懼,主要是因為大腦害怕中樞杏仁核發生變化,腦部功能不穩定導致種種症狀。陳佳惠醫師解釋,恐慌症發作通常毫無預警,可能在一天中反覆發作數次,當恐慌發作,患者的生理機能是處於一種「自律神經過度活化」狀態,較常見的症狀包括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胸悶難以呼吸、四肢麻痺或無知覺及冒冷汗等症狀,發作約10分鐘到達高峰。患者通常在確診前,可能以為自己得了心臟病或是中風,當查不出病因,常見患者跑遍各院求診、服用偏方,甚至求神問卜,試過各種方式無法改善,才到精神科就診。患者生活往往大受影響,有些會併發憂鬱症,最嚴重者可能釀成自殺,不可輕忽。【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2014-09-23 健康百科.精神.身心
【聯合報/林文斌/台北欣康診所醫師】 陳小姐,今年剛從大學畢業。最近一個月都在參加面試、找工作。不過,情況一直不是很順利,一見到主考官心跳就加速、胸悶、胸痛、頭腦一片空白。最近一次更糗,面試到一半突然呼吸困難、全身盜汗,一種莫名的恐懼、瀕死的感覺油然而生。陳小姐感到灰心,心想可能永遠都找不到工作了……劉先生,房仲業務專員。最近景氣低迷,業績壓力沉重,帶客人看房時,總覺得心情煩躁、缺乏耐心。幾周前業務檢討會議時,還突然坐立難安、血氣衝腦,像快中風的感覺,把周遭同事嚇出一身冷汗。返家休息也沒有好轉,晚上輾轉難眠,半夜還會突然停止呼吸、嚇醒自己……上述兩位個案都是恐慌發作的典型患者,症狀多樣複雜。共通處就是持續壓力致身體交感神經過度活躍亢奮,患者總是延誤治療,導致單純恐慌發作演變為社交退縮畏懼、憂鬱狀態、嚴重慮病等問題。胸悶+血氣衝腦 恐慌典型許多恐慌發作的患者會藉由作息調整、維持運動減少發作,可是不適切的運動並不能緩解過度緊繃的身心。像陳小姐看診前就已經嘗試瑜伽、上健身房來改善身心,只是運動雖勤、很累,但是恐慌發作次數有增無減,後來甚至開始擔心自己心臟是不是有問題;劉先生下班後改成騎腳踏車回家,可是半夜仍會驚醒、整天頸肩緊繃痠痛、中風的擔憂一直揮之不去。臨床上,恐慌發作的前三個月為其治療的黃金時期。初期,對於任何身體不適都應該保持高度的警覺性,施行相關的身體、生理檢查可以及時排除潛在的器質性病灶。一旦排除是身體上器官病變所引發時,就應該儘早接受精神專科醫師的治療。吃藥+生理回饋 減少復發治療並不等同於吃藥,對於病理機制的解說、症狀復發的心理支持、內科疾病的鑑別和排除、運動作息的建議、飲食營養的改善都很重要;也唯有在治療初期,將上述的問題一一處理說明,建構正確的病識感,才能減少未來恐慌症慢性化的危險。文獻顯示,除了單純藥物治療之外,輔以生理回饋等行為治療可以增加療效、減少復發。尤其是某些特殊個案,長期服用藥物卻經常發作、外在環境壓力易誘發恐慌,治療上可以藉由生理回饋儀器的輔助治療,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像陳小姐每次都在面試時發作,劉先生常在業務檢討會議時恐慌發作,生理回饋的訓練可以模擬這些壓力情境,減少未來遭遇相同壓力狀況再次復發的可能性。經過治療後,陳小姐、劉先生不再擔心身體的毛病,懂得在面試、開會時做好心理建設、調整呼吸、放鬆身體。心情開朗、笑容增加,人際關係自然變好了,陳小姐還在面試工作、劉先生繼續帶看房子,但我相信好消息會越來越多、生活也會跟著順利起來。 【2009/07/28 聯合報】
2014-09-23 健康百科.精神.身心
【元氣周報/駐站記者/陳惠惠、林宜靜;台北國泰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張景瑞/解答】Q:恐慌發作會引起自律神經失調嗎?多年前我焦慮恐慌發作,引起自律神經失調,排汗困難,夏天無法散熱,又遇上更年期,雪上加霜,現在無法離開冷氣房生活,冷氣等於我氧氣,生活不便痛苦萬分,不知該看哪一科?(讀者邱小姐)A:從精神科醫師來看,恐慌症其實就是自律神經失調的一種,治療重點在有無對症下藥。這類病人往往因心跳加速、胸痛、喘不過氣甚至昏倒,成為急診的常客,但有的醫師可能查不出病因,或因病人心悸而認為是心律不整,或患者因喘不過氣認定是過度換氣症候群。讀者自述有恐慌症病史,後來排汗困難,兩者之間有無關係,或者只是因為單純怕熱,而無法離開冷氣房,這都需要詳細檢查,才知道體溫調節中樞有無異常。過去,臨床上曾有病人異常怕冷,但檢查體溫卻正常,同樣的,讀者也有可能是恐慌症引起的預期性焦慮,無法脫離心理障礙,才會如此怕熱。建議讀者先至精神科就診,治療恐慌症,若確定排汗困難與恐慌症是兩個獨立疾病,再另外安排就醫。【2009/08/16 元氣周報】
2014-09-23 名人在線.陳豐偉
【元氣周報/陳豐偉】暴躁的情緒常被誤認為躁鬱症,但恐慌的心情倒很少被說是恐慌症,這顯然是因為恐慌症很少成為媒體焦點。瞭解不夠,常讓病人恐懼害怕,其實恐慌症預後良好。恐慌症發作時通常毫無預警,病人在短時間內出現頭痛、頭暈、心跳加速、手腳發麻、冒冷汗、吸不到空氣等強烈症狀,極端不舒服到彷彿快要死掉一樣,但送到急診時症狀可能早已緩解,各項檢查正常,然後急診科醫師會先告訴病人這是「過度換氣」。但如果短期內第二次強烈發作,病人開始擔憂會再度出現恐慌症狀,這時就要考慮是「恐慌症」了。恐慌症發作就像到鬼門關走一趟,會在病人心中留下恐怖的陰影。有些人還會出現「懼曠症」,當身處「一旦病發難以逃生或求救」的情境時,如擁擠的電梯、開車上高速公路、搭飛機、到空曠的野外,就開始擔心害怕,引發強烈焦慮。有些人會因此封閉自己的生活,不敢外出。剛到精神科看診的病人往往帶著惶恐,不安地尋求醫師意見。這時我會安慰病人:「強烈的恐懼經驗會形成身體記憶,讓下次一點小事又引發電流『再來一次』,可能會愈發作愈嚴重。這時要先靠足夠的藥物阻斷症狀,讓身體忘記這件事情,三個月後就可以試著減藥。」多數病人這時會不斷點頭,同時逐漸能放鬆心情,不再過度擔心。恐慌症屬於焦慮症,抗憂鬱藥物有很好的抗焦慮效果,所以精神科醫師常會開憂鬱症藥物來治療恐慌症。不過,第一次吃憂鬱症藥物時前兩三天適應期的副作用,有時反而會讓病人更煩躁。適度運動可緩和恐慌症,但也有少數病人因為運動過於激烈又引發恐慌症狀。除了這兩種意外,多數人治療一星期內就會感受到大幅改善,數個月後就可按計畫停藥或減藥。除抗憂鬱、抗焦慮藥物以及給予病人正確認知外,放鬆訓練(如「腹式呼吸」)也可改善恐慌症。當焦慮症狀出現時,臨時服藥還得等藥物消化吸收,但腹式呼吸可在五分鐘內就讓恐慌症狀緩和,不會猛烈爆發。在治療期間,最好能克制飲用咖啡或濃茶,這些刺激性的飲食可能會讓心跳加快,放大恐慌反應。有些病人剛進診間時,因為恐慌症狀不斷重複出現,導致全身發抖、無法克制,擔心自己得到重大疾病。但在治療後,多數人很快就恢復平靜,只剩下偶爾出現的殘餘症狀。及早察覺自己得到恐慌症,到專精的科別看診,我們並不需要害怕恐慌症。【2010/01/03 元氣周報】
2014-09-23 健康百科.精神.身心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整理;諮詢/莊凱迪診所院長莊凱迪】問:我父親約20年前左右罹患鼻咽癌初期,接受放射性治療之後,復原情況良好,但同時也產生後遺症,包括聽力受損,右耳完全聽不到,左耳偶爾會耳鳴,鼻咽容易有髒物以及無唾液現象。幾個月前,我母親因為有恐慌症以及焦慮症,父親日以繼夜照顧她之後,開始有失眠問題,還會聽到有唱歌或是有人哭泣的聽音。起初,我們都認為可能他太累或是耳鳴的關係,但他說情況沒有改善,一直聽到有人唱歌,我擔心是否他已經有幻聽的狀況?另外,若他真的有幻聽,服用幻聽藥會有精神不佳的情況嗎?答:耳鳴常發生於耳神經的退化,因為聽力不佳,耳朵接受外部的刺激減少,但內部反而產生刺激,所以重聽的人常會有耳鳴現象,但耳鳴聽到的是嗡嗡作響等機械性的聲音,不會有唱歌或是講話等。承受壓力、太累,不至於造成幻聽。我認為幻聽有可能來自強迫症,強迫症患者腦海裡常會播放自己過去聽過的聲音,但較常見於年輕人。另一個可能性則是來自失智症。不過,幻聽只是症狀,不是疾病,如果沒有找到背後的原因,幻聽可能越來越嚴重。建議患者可至精神科、或是身心科,釐清病因,再服藥治療。至於治療幻聽的藥物,新藥「安立復」較不會有服藥後倦怠的副作用,但是因為健保給付價格較高,因此一些醫院為了怕被核刪,或是排擠醫院總額,有時候不會開這種藥物,擔心服藥後精神不佳,也可跟醫師商量開這種藥物試試看。欲問診者寫下姓名、病症、年齡和職業,寄到uen.money@udngroup.com.tw電子信箱或傳真(02)8692-5832【2010/03/02 聯合晚報】
2014-09-23 健康百科.精神.身心
【聯合報╱賴建翰/慈濟醫院台北分院身心醫學科醫師】常聽到「恐慌症」這個名詞,許多人誤以為是憂鬱症,其實兩種病症完全不同。 恐慌症常伴隨許多身體症狀,如胸口悶、心跳快、手腳發麻,有些甚至出現電流流經皮膚的麻木感、喘不過氣、頭痛、頭暈、惡心、肚子痛、視力模糊等,似乎從頭到腳都不舒服,由於部分症狀與心肌梗塞、氣喘、中風、偏頭痛及腸胃炎等疾病重覆,許多患者往往去尋求內外科協助。部分憂鬱症患者也有身心症狀,但恐慌症患者沒有明顯的憂鬱心情、也沒有不恰當的罪惡感,不會有強烈的自殺意念及動作,工作或社交能力受影響的狀況,也比較不明顯。 恐慌症發作可能從幾十分鐘到幾小時,有些患者在發作期間自己好像快要死掉一樣。尤其在擁擠的環境,像是都市區域,恐慌症患者出現比率愈高。恐慌症是甚麼原因造成?壓力在我們生活中始終存在,部分患者因經濟、感情、事業或家庭的壓力,出現恐慌症。像一旦洪水超過水庫容量,水庫就整個爆發,造成自律神經功能失調。每個人「水庫」容量都不相同,有人容量大些,可以撐久一些,有人因為容量太小,處於常常容易發作的狀態。所謂「水庫容量」,就是代表我們對於壓力的承受、調適技巧及態度等。對壓力的容忍度愈高,恐慌症就愈不容易上門。 國外報告也指出,可藉由藥物改善壓力認知技巧及承受能力,也就是增加「水庫容量」,防止洪水成災。除了壓力,腦生理、化學因子及腦功能結構異常,都可能引起恐慌症。化學因子方面,若腦內血清素不足,以致腦部對身體不適的訊號非常敏感,一點點生理變化,就可能導致恐慌症發作;這也暗示,恐慌症患者的腦部生理訊號反應中樞容易被刺激。抗憂鬱劑可增加恐慌症患者腦部血清素,進而控制患者腦部生理訊號反應中樞,減少對刺激的異常反應,腦部也不會因而過度活化,導致廣泛性腦部異常反應。至於腦結構方面,一些報告指出,恐慌症病患可能在一些腦部較深層的構造,像「邊緣系統」,有灰質缺損的情況,灰質往往和我們腦中神經元有很大的關聯性,主管腦功能;也有一些報告指出,這類患者也有前腦結構上的問題,而這些結構缺損,可能和恐慌症有關。恐慌症可從生物、心理、社會,三種層面詮釋病因,生物因素包括了腦及生化因子異常,心理因素和壓力調適及承受度有關,社會因素可能是環境壓力,藥物治療可協助患者調適這些問題。
2014-09-23 健康百科.精神.身心
【聯合報╱李嘉修/培靈關西醫院臨床心理師】名純(化名)上了研究所後,原本就易於擔憂的個性,也表現在她人際關係與課業壓力上。跟同學相處,她老感覺格格不入,想到自己並非同校也非本科系考上研究所,便認為一定無法融入;認定自己能力跟不上同學,擔心別人瞧不起她。一方面她渴求好的人際關係與歸屬感,另一方面卻過於擔憂同儕對她的看法,逃避與人互動。某日,在一門教授要求團體合作報告的課堂上,名純感到胸悶與心悸,在與同學約定分組討論的前兩天,在宿舍裡她突然感到一陣暈眩,心跳與呼吸變得急促,身體也開始盜汗,且有股窒息感。她去醫院檢查,發現心臟、甲狀腺系統並無異常,醫師懷疑她是「恐慌發作」。恐慌發作除了名純所經驗到的頭昏、心悸、胸部悶痛、呼吸困難或過度換氣、盜汗,臨床上可能還會出現顫抖、臉潮紅、手腳發麻、惡心或腸胃不適及害怕失去控制或死掉等症狀。恐慌發作通常導因於較敏感的體質,以及容易過度擔憂的性格特質,在經驗與累積壓力後,身體的自律神經如同彈簧彈性疲乏,產生失調的現象。恐慌症為焦慮症的一種,發作時個案會體驗到極為不舒服的感覺,表面上看起來是生理問題,但往往是受心理因素影響。個案經常因過度敏感於身體某部位的知覺,如心跳聲,擔心自己恐慌即將發作,反而觸發自律神經反應,在心理預期與身體反應的交互影響與惡性循環過程中,引發恐慌症狀。治療恐慌症,除了抗憂鬱與抗焦慮藥物外,透過心理與認知行為治療,往往有不錯的療效。個案首先必須理解,恐慌症狀雖然痛苦難耐,但實際上不會對個體造成嚴重危害,且告訴自己若下次有恐慌症狀前兆,立即找個安全的地方坐下來,免於摔倒或碰撞物品等意外,自我提醒,緊張不適的感受一定會過去,同時看著手表練習緩慢腹式呼吸法。在充滿壓力與繁忙的生活中,許多人深受恐慌症狀所苦,可尋求心理師協助,學習調整容易擔憂的特質與自我放鬆技巧,改善焦慮情緒。緩慢腹式呼吸法:1.慢慢吸一口氣,憋住呼吸心裡默數10秒。2.6秒呼吸循環:輕鬆地吸氣(同時讓腹部鼓起來〉,心中同時默數2秒,再緩和地呼氣(同時讓腹部消下去),心中同時默數4秒,維持每分鐘呼吸10下。3.持續重複步驟1至2,讓自己盡量放鬆地度過這段身體不適時間。
2014-09-23 健康百科.精神.身心
【聯合報╱記者孟祥傑/新店報導】現代社會常出現的「恐慌症」,普遍被醫界認為是壓力過大造成的疾病,但新店慈濟醫院最新研究發現,罹病年齡較大的「晚發型恐慌症」,病因與壓力無關,可能是患者腦部灰質體積較少造成。這項研究已獲國外重要精神醫學期刊「情感性疾患期刊(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接受,近期將發表。賴建翰說,「恐慌症」病患發作時,醫護人員常使用鎮定劑控制病情,一旦停止使用鎮定劑就會復發,包括在隧道或密閉空間等特定地點,甚至不定時不定點發病,找不出真正病因。賴建翰表示,「恐慌症」常被視為壓力造成,年紀較大才發病的「晚發型恐慌症」,在排除工作壓力因素後,常被誤診為心肌梗塞、氣喘、中風、偏頭痛及腸胃炎等。新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研究團隊,1年前選取30名從未用過藥物治療、且40歲後才首次發生恐慌症的患者作為實驗組,與21名正常人對照研究。研究發現,實驗組的左眼下前額皮層、左下額葉皮層、左顳上迴、右島迴和正常對照組比較,灰質體積明顯較少,灰質缺損愈多的患者,「恐慌症」的發病症狀愈明顯。
2014-09-23 健康百科.精神.身心
【聯合報╱賴建翰/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C先生,36歲,最近幾個月開始胸悶,有時喘不過氣來,尤其在隧道或高速公路開車,以及搭電梯時,一次比一次嚴重。求診於心臟內科、胸腔內科、家醫科間,做了心電圖、心臟超音波、抽血及肺功能等檢查,就是找不出身體上的異常。鎮定劑療效有限C先生被轉到神經內科,做了腦波等檢查,還是沒發現異常,醫師認為他的胸悶、喘不過氣與焦慮有關,便給予鎮定劑治療。但鎮定劑治療效果有限,用量又愈來愈大,似乎有成癮現象,他的記性開始變差、白天嗜睡,體力不好。C先生非常無助,不知如何是好。C先生很可能是恐慌症患者,恐慌症常伴隨許多身體症狀,像胸悶、心跳快、手腳發麻,甚至有電流流經皮膚、喘不過氣、頭痛、頭暈、惡心、肚子痛、視力模糊等症狀,似乎從頭到腳都可能不舒服,常被懷疑罹患心肌梗塞、氣喘、中風、偏頭痛及腸胃炎等疾病,於是尋求內外科協助。造成恐慌症的原因為何?壓力?還是其他因素?壓力無所不在,有些患者因經濟、感情、事業或家庭壓力,出現恐慌症的症狀。發作時間可能從數十分鐘到數小時,有人發作期間覺得好像快要死掉,擁擠環境常多此類患者。抗憂鬱劑可改善像洪水超過水庫容量,就會整個爆發,若以水庫容量代表我們對壓力的承受力、調適技巧、認知及態度等,每個人的水庫容量都不同,容量大些,恐慌症較不會找上門。國外報告指出,部分藥物,如抗憂鬱劑,可改善認知技巧及壓力承受能力,原理如同水庫增加容量來防止洪災。有時恐慌症症狀與自律神經失調相似,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多元,從耳鳴、胸口悶、心跳快,到腸胃功能過快,運動導致腹痛或拉肚子等。血清素有時也會影響自律神經運作,血清素不足時,自律神經可能處於失常狀況,導致不明原因疼痛、胸悶、心跳快、頭暈、肚子疼、惡心等,症狀與恐慌症類似。血清素有助緩和所以,恐慌症也可能與腦中的血清素不足有關,一旦血清素不足,腦部對身體不適的訊號非常敏感,例如一般人心跳暫時跳得快一些,並無大礙,但恐慌患者腦部對於些微的生理訊號變化就有異常反應,導致後續的恐慌發作。正常飲食和睡眠,合併增加腦內血清素的藥物或心理治療,可以讓恐慌症症狀緩和及改善。鎮定劑不應該長期使用,以免成癮或依賴。恐慌症發作緩解4步驟1、正確思考信念:深信自己不會發瘋、不會死2、穩定情緒:保持原有節奏與身體律動感3、行為調節:持續吸氣、吐氣,放慢呼吸4、回饋機制:告訴自己做得好,下次發作可順利度過資料來源:台安醫院精神科主任許正典
2014-09-23 健康百科.精神.身心
【聯合報╱張元鳳/嘉義郭育祥診所身心醫學科醫師】 最近最火的電影,莫過是「鋼鐵人3」了。從「鋼鐵人1」就捧場的我,前幾天下診後,偷空搶看了這檔熱門院線片。電影情節中,有個小橋段,讓身為精神科醫師的我頗有感觸。男主角在片中,過著令人稱羨的生活,套句他的台詞:I build neat stuff, got a great girl, occasionally save the world.(我專門建造酷炫武器,我有個很棒的女朋友,偶爾,還拯救世界)。失眠焦慮 典型發作症狀但讓他困擾的是,他竟然無法睡覺,而且經常做噩夢,甚至在許多重要場合中,突然暈眩、頭痛、心悸、胸口悶痛、大量冒汗、全身顫抖、吸不到空氣、強烈焦慮、外界環境扭曲,還有快要死掉的感覺。這些症狀,我都十分熟悉,應該是非常典型的恐慌發作(panic attack)。恐慌發作時,除了心理層面的不適,還有許多因自律神經失調而產生的症狀。即心臟、肺部等身體器官,檢查起來沒太大問題,卻出現心跳快到有如心臟病發作一樣,或喘不過氣的情形。恐慌發作,在很多疾患中都可能出現,如恐慌症、自律神經失調症、憂鬱症、睡眠障礙疾患等,恐慌發作與自律神經失調,經常互為因果。身心俱疲 影響生活工作對於身心疾病,現代人要不是諱疾忌醫,害怕被貼標籤;就是因為對該疾病認識不足而輕忽。就恐慌症來說,是貨真價實的疾病,醫學研究認為,因體質因素,導致大腦神經傳導物質失調,影響自律神經穩定性所致。患者所感受的種種不舒服,都確實存在的,絕對不是「無病呻吟」,不是「不夠堅強」,不是「抗壓力太差」,更不是「想太多」。它們就像會讓你想去掛號看醫生的任何一種疾病,如流感、心臟病、胃潰瘍、便秘、腹瀉等,只是科別不同、治療方式不同罷了! 劇情的安排可看到,即便堅強聰明如鋼鐵人,也會有恐慌症。而恐慌症比恐怖分子更可怕,影響到他的生活與女友的關係。恐慌症,影響不只在於身體、心理上的不舒服,連工作或親密關係都會受影響。勇敢接受 尋求醫療協助然而,鋼鐵人在此做了很棒的示範,他沒有逃避,而是正面去處理問題,看來也尋求專業醫療協助。重點是,恐慌症可以痊癒,只要配合治療,症狀會消失,不會如影隨形地跟著。真心希望受到這類疾病所苦的患者,無論是恐慌、焦慮,或全面性的自律神經失調,都能像鋼鐵人一樣,好好正視自己的身體健康,勇敢面對。瞧!得到恐慌症有什麼好奇怪的,這麼神勇的鋼鐵人都會得了,不是嗎? ※延伸閱讀》‧恐慌症發作緩解4步驟‧你的恐慌症 為什麼治不好?‧治好恐慌症 …凡事「慢半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