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潮宗/保護攝護腺 做這5件事
有一句台灣俚語:「少年放尿放過溪,老年放尿滴到鞋。」形容當男性罹患攝護腺肥大後,尿道變得狹窄,出現了尿頻尿急、或有尿意但尿不太出來、解也解不乾淨、尿流變細且為微弱無力、有時還會中斷、時有殘尿感,需分好幾次才能解完,甚至有完全解不出來(尿瀦留)等症狀,影響日常生活、工作與睡眠;嚴重時影響腎功能造成尿毒症,需終身洗腎。根據統計,五十歲以上的男性約有半數患有此症,而70歲以上的男性更是有約八成以上,被攝護腺肥大所引發的排尿障礙而苦。
攝護腺肥大 中醫如何治療?
《諸病源候論.便病諸候》提出:「小便不通,由膀胱與腎俱有熱故也。」、「小便難者,此是腎與膀胱熱故也。」
《類證治裁.閉癃遺溺》:「閉者小便不通,癃者小便不利。」
《靈樞•口問》:「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
現代的攝護腺肥大屬於中醫「癃閉」的範疇內。癃閉是以小便量少,排尿困難,甚至小便閉塞不通為主症的一種病證,常因腎和膀胱的氣化失常、導致不利。「癃」者:小便不利,點滴而短少,病勢較緩慢。「閉」者:小便閉塞,點滴不出,欲解不能,病勢較急暴。
首先必須確定是屬於哪一證型,因飲食過於辛辣肥膩,釀濕生熱,濕熱不解,下注膀胱,氣化不利,小便不通。治宜清利濕熱,用八正散加減;因勞倦傷脾,飲食不節,或久病體弱,致脾虛清氣不能上升,則濁氣難以下降,小便因而不通。故治宜化氣利水,宜補中益氣湯合五苓散加減;因年老腎元虧虛或久病體虛,腎陽不足,氣不化水,是以「無陽則陰無以化」,致尿不得出。治宜溫陽利尿,用濟生腎氣丸加減。
5件事護攝護腺
1.平時要養成規律早睡的生活作息,放鬆心情,不憋尿,房事不可過於頻繁也不宜完全禁慾。
2.避免便秘,便秘也會對攝護腺造成壓迫。
3.每天規律運動,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儘量避免久坐、不穿太緊的褲子、不長時間騎腳踏車,以免壓迫到攝護腺。
4.白天多喝水但入夜後就盡量少喝水,以減少晚上起床上廁所的次數。
5.飲食方面要減少冰冷、烤炸、辛辣如芥茉、辣椒、含咖啡因如濃茶、咖啡、可樂,或酒精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增生攝護腺;可多食用南瓜子、堅果類或含茄紅素多的番茄、或者十字花科類的蔬菜,如:綠花椰菜、芥藍、包心菜等,均有助於攝護腺的保健,其他像綠豆湯、冬瓜湯、薏苡仁等也都有幫助利尿的功用。
3穴位按摩減緩
1.陰陵泉:將大腿彎曲90度,雙膝蓋小腿內側凹陷處。可治小便不通、有尿尿不出來、小腹鼓脹、甚至引起臍下水腫、尿瀦留(膀胱內積有大量尿液而不能排出,稱為尿瀦留) 、尿失禁。
2.大鍾穴:足內踝後下方,太溪穴下0.5寸稍後,當跟腱附著部的內側前方凹陷處。功效可益腎平喘、利水消腫、調理二便。
3.三陰交:三陰交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可治水腫、小便不利、遺尿、腳氣等。
按摩法:此三穴位皆位足部,平時可用拇指或食指指腹點壓,不拘次數,按壓或揉按至痠脹感即可,減緩及預防前列腺肥大的發生。
另外,若本身有攝護腺肥大的男子,要注意自行服用感冒成藥時,有時可能會造成急性閉尿,因一般感冒藥含「抗組織胺」成分,是市售成藥常見成分,用於治療鼻塞、過敏、流鼻水等症狀,但易影響到膀胱收縮,平均有3至5成攝護腺肥大患者,服用感冒藥後會出現小便困難等症狀,嚴重時可能造成「急性閉尿」。而中藥的麻黃其成分有似西藥的抗組織胺成分,服用時也須注意。但症狀嚴重,請儘速就醫為佳。

陳潮宗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
中原大學副教授
陳潮宗中醫診所院長
專長中醫藥、針灸、減重、轉骨、中醫美容等,著有《一整年都有用跟著24節氣吃不生病》、《轉大人》等20餘本書。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陳潮宗/三伏貼初伏7月12日 裡應外合效果最佳
陳潮宗/春眠睡不著?7招讓你春天好眠
陳潮宗/身體的累、心理的累都是「過勞」 6生活習慣助改善
陳潮宗/熱的都不能喝了嗎?中醫教你這樣預防食道癌
陳潮宗/帕金森氏症不是阿茲海默症 3穴6法減緩病情惡化
陳潮宗/心血管猝死防不勝防?中醫教你六招日常保養
陳潮宗/漏尿好困擾 中醫教8招3穴改善
陳潮宗/症狀多樣 更年期婦從心臟科、胃腸科看到精神科無解
陳潮宗/泡完後別馬上開車…冬天泡湯遵循七原則
陳潮宗/等到腰背痛,骨鬆已嚴重!維持骨骼健康這樣做
陳潮宗/「皮蛇」神經痛到輾轉難眠? 試試針灸止痛
陳潮宗/沒膽還會有結石?問題出在…
陳潮宗/碎碎念、忘東忘西…是失智還是老年憂鬱?
陳潮宗/柯建銘的眼睛青了 眼針針灸紅了
陳潮宗/手術易復發! 過敏性鼻炎6大保健法
陳潮宗/內外找病因 6招對付「冬季癢」
陳潮宗/忘東忘西失智了? 中醫教你這樣改善!
陳潮宗/中丹毒!黃連解毒茶讓你傷口更快好
陳潮宗/慢性疲勞無解藥 你的人生過勞了!
陳潮宗/中醫說,失眠問題在於「心」
陳潮宗/保養膝關節 你有做到這些嗎…
猜你喜歡
張金堅/乳癌好發年齡,台灣竟比歐美少10歲!年輕型乳癌惡性高易轉移,留意4特徵
許金川/前面美女後面野狗,還是跑不動?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
楊定一/吃好、吃飽 找回代謝的靈活性
陳旺全/醫無囿於中西 救人方法愈多愈好
優照護/照顧失智家人有多難?專家照顧心法與你分享
許金川/生病不看醫師,醫師怎麼活下去?
張金堅/新冠疫情趨緩,如何營造生活新常態?7QA教你與病毒和平共存
潘懷宗/攝取健康油脂是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良方 一表幫助挑選好油
林思偕/診間的強效安慰劑
林頌凱/是皺襞症候群,還是退化性關節炎?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挪威的森林」 談女性性交疼痛
洪子仁/三大方向 降低確診重症與死亡率
許金川/救命用超音波,做了沒?
許金川/防疫夫妻分床睡不准親嘴 這樣怎麼傳宗接代?
陳景寧/住院看護納健保 不能再等
傅志遠/當醫療保險變「周年慶掃貨」
黃達夫/醫院要讓病人贏 而非僅追求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