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吃了只是浪費錢?美國藥劑師稱她絕對不吃的3種保健食品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名人/ 陳潮宗

陳潮宗/慢性疲勞無解藥 你的人生過勞了!

陳潮宗

陳潮宗中醫診所院長

先搞清楚你是短期疲勞還是慢性疲勞症候群。(圖非案例者)
先搞清楚你是短期疲勞還是慢性疲勞症候群。(圖非案例者)
圖片/shutterstock

案例:林先生是科學園區的軟體工程師,工作多年,現已是研發經理。去年底剛完成一項產品研發,最忙碌的時期過去,總算可以喘口氣了!但是這半年來,他卻總是覺得累!過年在家睡了好幾天,沒有改善!四月請特休回去老家花東慢遊一周,也沒用!他總覺得睡不飽,全身酸痛、沉重,腦袋也糊糊的。去醫院檢查半天,也查不出什麼毛病。最後被轉介到身心科,診斷是慢性疲勞症候群

是疲勞還是慢性疲勞?

慢性疲勞症候群跟一般的疲勞不同,在醫學上有很標準的定義。患者持續六個月以上不明原因的強度疲勞感,且無法因睡眠充足而緩解,並同時出現注意力記憶力變差、睡不飽、喉嚨痛、淋巴結疼痛、肌肉疼痛、游走性關節痛、頭痛等等多個症狀,在做各項檢查前,先篩檢是否有貧血、低血鉀、甲狀腺功能低下等,各項會造成深度疲倦感的疾病,才能診斷為慢性疲勞症候群。如果你發現自己這一兩周特別累,先別幫自己下診斷,請個一兩天假,好好吃、好好睡、作點舒緩的運動,可能很快就會恢復了!若未恢復,就必須找醫師協助了!

壓力大社交少 疲勞孤立變憂鬱

真正被確診的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患者,年紀以40~60歲的居多,女性是男性的二到四倍,腦力勞動者比例很高。大部分的患者在發病前都是長時間工作、壓力緊張過大,或長期生活作息不正常。因為太累,無法好好生活、工作,社交活動也變少,最後患者可能會發展成社交孤立,以及憂鬱傾向!

現代醫學對這種病的認識仍然很少,有的研究顯示,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患者受到病毒感染,例如EB病毒、人類皰疹病毒六型等,但沒有確鑿的證據。有的醫師說是免疫系統失調,或是內分泌失調,但沒詳細的病理機轉!慢性疲勞症候群到目前為止,還是一個只有病名,卻找不到原因的疾病!

因為病因不明確,所以西方醫學也沒有特別針對性的藥,醫生只能開抗憂鬱劑、安眠藥等等來緩解症狀。除了藥物之外,醫生還會建議病人降低壓力、適量運動、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並尋求心理治療。換言之,沒有特效藥!

過勞耗氣傷血 首重滋陰養血

中醫觀察慢性疲勞症候群,認為病因是過勞導致氣血失調、陰陽兩虛,而且血虛比氣虛嚴重,陰虛比陽虛嚴重。過勞耗氣也傷血,患者又以女性居多,中醫講,「女子以血為主」,女性因為生理條件的限制,更容易陰血虧虛。比起西醫西藥,中醫有很多滋陰養血的方法,如果您是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可以找合格中醫試看看喔!我們提供幾個滋陰養血補氣養生藥膳,給大家參考。

而除了中醫的治療之外,還要調整生活型態。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病因是過勞,《黃帝內經》說:「生病起於過用。」當過勞已經傷害到你的身體時,真的該好好想想:你的人生,到底追求的是什麼了!

滋陰養血補氣養生藥膳

十全大補雞湯
十全大補藥材<br />圖片提供/陳潮宗
十全大補藥材
圖片提供/陳潮宗

材料:川芎、當歸、白芍、熟地、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黃耆各10克,肉桂3克,大雞腿一隻約400克。

作法:1.將雞腿洗淨切塊,再用滾水燙過、去血水。

2.將藥材跟雞腿一起放進鍋中,加水進去,把雞和藥材都完全蓋住。

3.放進電鍋,外鍋加一杯水,按下開關。

功效:十全大補補氣補血,對疲乏無力、頭暈心悸,一動就累的人很有效。但是十全容易上火,建議先小量食用。不上火的人,可每一到兩周服用一次。且本方適合全家使用,但青春痘者除外。

桂圓紅棗茯苓粥

桂圓紅棗茯苓粥藥材<br />圖片提供/陳潮宗
桂圓紅棗茯苓粥藥材
圖片提供/陳潮宗

材料:桂圓、紅棗、茯苓各10克,白米100克。

作法:將全部材料燉煮成粥。

功效:茯苓寧心安神,桂圓、紅棗營養豐富,是古人的維他命。建議慢性疲勞的患者將這當作早餐或點心,常常食用。

枸杞黃精酒
黃精枸杞酒藥材<br />圖片提供/陳潮宗
黃精枸杞酒藥材
圖片提供/陳潮宗

材料:黃精60克、枸杞30克,40%米酒頭一瓶600cc。

作法:將黃精洗淨切片,與枸杞一起丟入酒中。每十天震盪一次,一月後可飲用

每天一次30cc。

功效:本草綱目記載,黃精:「補諸虛,止寒熱,填精髓」是補腎填精的要藥。枸杞可補肝腎、明目,現代研究可以增加免疫力。枸杞、黃精同用,對肝腎虧虛的病人有大補陰血的功能。慢性疲勞,伴有疲憊汗多、躁動不安、五心煩熱(手心腳心發燙)的患者,很有幫助。

疲勞症候群 過勞 血虛 滋陰 疲倦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