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眼睛是許多人每天都會不自覺做的動作。當眼睛癢、乾、疲倦,或只是感覺壓力大時,手就會情不自禁地伸向眼睛。然而眼科醫師提醒,這個看似無害的動作,實際上可能對眼睛造成長期,甚至是不可逆的傷害。
為什麼我們會想揉眼睛?
揉眼睛之所以會讓人感覺舒服,並不是錯覺。當我們用手施加壓力於眼睛時,會刺激淚腺分泌淚液,短暫緩解乾澀與異物感。
此外,這樣的壓力也會觸發一種名為「眼心反射」(Oculocardiac Reflex)的生理反應,透過迷走神經降低心跳與血壓,使我們產生一種放鬆、釋放壓力的感覺。
因此,在緊張、焦慮、疲倦或情緒激動時,我們會下意識地揉眼。然而,這種自我安撫的行為,可能伴隨著嚴重的副作用。
長期揉眼睛的7大危害
長期揉眼可能導致多種眼部問題:
1.圓錐角膜(Keratoconus)
角膜因持續壓力而變薄、向外凸出,導致視力扭曲,嚴重者可能需要角膜移植。
2.角膜刮傷與睫毛錯位
不小心用指甲刮傷角膜或揉歪睫毛,可能引發慢性刺痛與角膜損傷。
3.加重過敏與發炎
手上常帶有花粉、灰塵、毛屑等過敏原,揉眼反而讓症狀惡化,還會促進組織胺釋放。
4.眼部感染(如結膜炎、麥粒腫)
手上細菌病毒容易藉此進入眼睛,導致紅腫、分泌物等症狀。
5.眼周皮膚老化
眼周肌膚極為脆弱,頻繁摩擦會造成鬆弛與皺紋。
6.乾眼與瞼板腺問題
長時間盯螢幕會降低眨眼頻率,揉眼只是短暫舒緩,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7.視網膜撕裂或脫落(極少數)
需要非常劇烈與長期的揉壓才會發生,但一旦發生需緊急處理,風險高。
更安全的替代方法
當眼睛感到不適時,不一定非得用手去揉。眼科醫師建議,若真的感覺癢或壓力,可嘗試輕壓眼眶周圍的骨頭,而非直接按壓眼球。這樣仍可獲得一些緩解感,但對眼球的損傷較小。
另外,冷敷是一個安全且有效的方式。可以用乾淨的濕毛巾冷敷雙眼,有助於減緩紅腫與刺激感。使用人工淚液也是常見做法,特別是選擇不含防腐劑的類型,甚至可稍微冰過再使用,以增添舒適感。
若癢感來自過敏問題,則應使用適當的抗過敏眼藥水,或尋求醫師開立藥物。
長期保養習慣
除了即時的舒緩方法,建立良好的眼部保養習慣同樣重要。
每天使用螢幕時,應遵守「20-20-20法則」,也就是每使用螢幕20分鐘,就遠望20英尺(約6公尺)至少20秒,讓眼睛獲得休息。加濕器可以改善室內乾燥的環境,特別在冷氣房或冬季環境中對眼睛有幫助。
保持手部清潔是基本,但若你常常忍不住揉眼,不妨試著透過戴手套、使用小物件(如指尖按壓球或抗壓玩具)來分散注意力。
出門時配戴太陽眼鏡能有效減少風沙、紫外線與過敏原的刺激,而使用濾藍光眼鏡則有助於減輕長時間看螢幕造成的視覺疲勞。
如果你經常揉眼且已出現視力模糊、眼睛紅腫、乾澀不適,或懷疑自己可能有圓錐角膜、乾眼症或眼瞼問題,應盡早就醫檢查。
部分眼疾的早期症狀不明顯,但一旦惡化處理難度高,也可能對生活品質造成長遠影響。
【資料來源】
.The Dangers of Rubbing Itchy Eyes
‧77歲婦擁2千萬、住豪宅開進口車 陷入「隱性貧困」瀕臨破產
‧大晴天曬衣服易乾卻有副作用?「夏日洗衣術」和泛黃汗臭說掰掰
‧旅行總是便秘、腸胃不適好惱人!營養師揭5要訣讓你健康旅遊不掃興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