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揚名/網路健康資訊多 專家都不專家了!
日前新聞報導中提到瓊瑤女士聽了侯文詠醫師的建議,決定讓丈夫插鼻胃管,事後有很多的討論,到底這個管對於病患的影響究竟是怎麼樣,多數的民眾恐怕也是霧裡看花。其實,這只是冰山一角,沒有醫療專業訓練的民眾,在面對這些醫療相關的資訊時,簡單來說,就是無所適從。
有些婆婆媽媽喜歡看電視名嘴的節目,節目中確實也找了一些專業人士來做說明,但是專業人士在電視上講的話,我們就可以完全信賴嗎?恐怕並非如此,因為這些專業人士也是就自己的相關經驗,提供了他們覺得最好的做法,但是每個人的狀況都不一樣,如果盲從了專業人士的建議,而沒有考量自身的狀況,恐怕會得不償失。 同理可證,如果你是諮詢了自己身邊的專業人事,同樣也是需要多做一些思考,不要只信賴單一來源的建議,因為每個專業人士的經驗都是不盡相同的。
相較於年長的一輩傾向相信電視上、身邊的專家,年輕世代可能更著迷於網路上的傳聞。去年在大陸就發生一件憾事,有一位年輕人魏則西用百度搜尋找到了一個治療自己罕見疾病的方式,殊不知那個治療方式早就被認定是有問題的。結果,他後來因此喪命了。雖然在台灣還沒有這樣的社會新聞,但有多少人因為信賴網路上的醫療資訊而受害,恐怕也不在少數。
最近,關心醫療新聞的朋友可能有留意到國外有研究發現喝代糖的可樂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甚至是失智症的風險。這是一篇發表在Stroke期刊上的長期追蹤研究結果,以期刊的影響因子來看,算是醫學類期刊中表現中上的期刊,顯示其研究有一定程度的可信度。但是,對於一般民眾來說,誰會去關注研究究竟是怎麼做的,結論又是怎樣的呢?
英國國民保健署在他們的網站上,就針對這個研究結果做了很詳細的說明,用白話的方式告訴大家這個研究是怎麼做的,真正的結論又是什麼,以及研究有哪些限制。他們最終的結論是,由於這個研究的諸多限制,沒有辦法證實喝了代糖的飲料絕對會提升中風、失智的風險。但是,他們認為最健康的飲料還是白開水!
無奈的是,在台灣的民眾,鮮少能夠接受到如此完整、中立的醫療資訊。而且民眾的心態也會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覺得既然研究結果這樣說,那我還是小心一點好了。當這個醫療新知是無害的,那就算了;如果這個醫療新知是可能有害的,那影響可能就很大了。像日前歐美興起一陣拒絕施打一些傳染病疫苗的風潮,就是頗有爭議的;抑或是在台灣每年都要討論孕婦該不該施打流感疫苗這樣的議題,均是如此。
所以,對醫療健康領域不熟悉的民眾,到底該怎麼面對各式各樣的新知呢?有幾件事情是各位可以做的:一、不盲目相信:即便是權威級的人士所提供的醫療健康資訊,也不在第一時間就盲目相信,多方比對,若能夠做一些深入的了解就更好了;二、尊重科學的證據:雖然科學證據不一定百分之百正確,但尊重科學的證據是重要的,不要隨著民粹起舞;三、體悟個體差異是必然存在的: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別人認定有效、正確的醫療新知,不一定能夠解釋你的狀況。
在資訊爆炸且迅速擴散的年代,如何聰明的選擇資訊,是每個人都該學習的課題!

黃揚名
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認為將知識與生活結合是非常重要的,不追逐發表的點數,但致力於心理學知識的推廣,希望讓更多人可以對於自己的心智運作有正確的認識。目前經營心理學科普知識的部落格─《認知與情緒新聞網》,以及一個關注銀髮議題的臉書粉絲頁─《銀髮心理科普知識推廣》。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黃揚名/人類該害怕人工智慧、機器人嗎?
黃揚名/五千萬FB個資盜竊案,你該擔心資料被賣嗎?
黃揚名/從管中閔到洪蘭,你該相信誰說的?
黃揚名/人類別擔心 你有人工智慧學不走的
黃揚名/為什麼柯文哲與網友開戰卻獲得48萬個讚?
黃揚名/徐重仁與年輕世代究竟在吵什麼?
黃揚名/養兒早就不防老 交個年輕朋友吧!
黃揚名/變老好可怕?為什麼我們這麼害怕變老
黃揚名/讓失智旅人有幸福感,比訓練更重要
黃揚名/找尋人生的大秘寶!迷航的50歲世代
黃揚名/退休之後 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黃揚名/幫爸爸買台機器人吧
黃揚名/兩招讓宅老人走出門
黃揚名/打電玩,能拯救失智?
黃揚名/心情老被「讚」左右? 認真你就輸了!
黃揚名/臉友不快樂,難道你不用負責嗎?
猜你喜歡
張金堅/新冠疫情趨緩,如何營造生活新常態?7QA教你與病毒和平共存
楊定一/吃好、吃飽 找回代謝的靈活性
潘懷宗/攝取健康油脂是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良方 一表幫助挑選好油
許金川/救命用超音波,做了沒?
許金川/前面美女後面野狗,還是跑不動?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
林頌凱/是皺襞症候群,還是退化性關節炎?
用不修行的方法修行 名醫揭「走路的人」療癒祕訣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挪威的森林」 談女性性交疼痛
李偉文/回應來自心靈與自然召喚的行者
許金川/防疫夫妻分床睡不准親嘴 這樣怎麼傳宗接代?
陳景寧/住院看護納健保 不能再等
傅志遠/當醫療保險變「周年慶掃貨」
黃達夫/醫院要讓病人贏 而非僅追求獲利
許金川/將疫比疫防新世紀病,快篩也要腹超!
許金川/病毒來勢洶洶,要治標或治本?
閻雲/美建構藥品供應鏈給台灣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