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璽/老婆的臉皮不用常保養 但嬰兒要...
大家都知道嬰兒的皮膚相當的細緻,新生兒肌膚的觸感之所以如此嫩滑,主要是構造上角質層也較成人薄。因此小寶寶皮膚的自我防護和鎖水能力不如較大幼兒,很容易因為口水、糞尿的刺激等等而引起口水疹及尿布疹等。此外,同樣的原因,嬰兒的皮膚也很容易乾燥,而過於乾燥的皮膚也會發炎致癢。綜合這些理由,嬰兒的肌膚照護需要從出生就開始,而且要比太太顧臉皮保養還勤奮才行。
在過敏當道的現在,受到氣喘、過敏性鼻炎和異位性皮膚炎三位一體困繞的家長所在多有。有不少奶粉會主打水解配方來預防過敏體質,這部分的實證其實還沒有很強烈。不過,似乎沒有人特別注意到,做好肌膚的保濕,對於降低異位性皮膚炎是有幫助的。在2014年Journal of Clinical Allergy and Immunology發表了兩篇關於皮膚保濕與異位性皮膚炎發生的相關性研究。其中一篇提出Skin barrier(肌膚屏障)的理論(如圖)
簡單的說,做好保濕可以讓皮膚屏障的作用更好,也就是自我防禦力增加,足以抵禦會引發發炎反應的外來刺激。因為異位性皮膚炎其實是一種皮膚慢性發炎的狀態。這篇研究的結論是,做好保濕組降低了一半的異位性皮膚炎發生風險。
另一篇同期的研究報告則是追蹤了32週以後,有進行肌膚保濕照護的新生兒相較於對照組,產生異位性皮膚炎或濕疹的症狀少了32%。第二篇研究強調的是「從一出生開始」就進行肌膚保濕照護。
現在醫學對於疾病的概念,已經從以前治療-早期治療進展到預防疾病發生的階段了。對於異位性皮膚炎的概念也是如此,當然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原因絕對不是僅止於有沒有做好保濕這樣單純的因素,但是已經陸陸續續有研究證實,做好保濕對於降低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是有助益的。新生兒的肌膚相當脆弱,免疫系統也尚未成熟,很容易因為外在刺激因素等原因產生各種皮膚病灶。由其是新生兒常見的脂漏性皮膚炎(嬰兒痘),讓很多媽媽對於幫寶寶抹乳液或嬰兒油卻步。但這些反而無助於寶寶皮膚,應該是好好選擇適合寶寶皮膚的產品,做好肌膚保濕護哩,才是真正的幫助寶寶將來有健康的皮膚。
我自己選擇嬰兒身體乳液的原則很簡單,就是「很簡單」(被打)。香精、香料當然是要避免的,另外過多的「純天然有機添加」基本上我也不認為有什麼加分的作用。成份單純簡單,最好聞起來不太「香」就可以。因為採購乳液都是太太在負責,她說她會搜尋各種優惠活動進行一個囤積的動作,沒有固定使用的品牌。不過她個人偏好醫學美容品牌的過敏性肌膚產品線的產品,做為日常小朋友使用。如果孩子們的皮膚比較不穩定的時候(老大有輕微的異位性皮膚炎體質),我會特別使用針對異位性皮膚炎的醫材級保濕乳霜加強使用。用量上面,有幾個簡單的原則可供大家參考:
1.50元硬幣大小的乳液約可擦倆的手掌大的面積。
2.擦完以後的皮膚表面是濕潤且稍微有點黏黏的,如果太乾爽表示使用量不夠。
3.塗抹的時候將手上的乳液/乳霜分次分區點在皮膚上,再輕輕推開抹勻就好。不要一整坨乳液/乳霜ㄍㄛˊ上去再抹開。
好的肌膚保濕照護最好做到兩歲,兩歲以上不是不需要做,而是可以開始訓練孩子自己塗抹,特別是要提醒孩子不要一整坨乳液/乳霜ㄍㄛˊ上去的方式塗抹。可以一開始先幫他們”點”好乳液/乳霜,引導他們自己將之推開抹勻。先從容易的臉部、前胸開始讓孩子嘗試,再來是四肢處,因為手臂和腿塗抹需要的手部靈巧度較高,要等孩子的發展較大的時候才進行比較好。如果已經是異位性皮膚炎體質的孩子,勤勞的補擦乳液對於病情控制很有幫助,皮膚科醫師甚至建議一天可以擦到3、4次。因此從小訓練他們自行塗抹乳液的技能相當重要。

張璽
一個小留日生,長大後,選擇在日本鹿兒島大學攻讀醫學士,因為那是距離家鄉-台灣,最近的地方。後繼續在日本京都大學取得醫學博士學位,並在日本京都大學附屬醫院、三菱京都醫院擔任小兒科主治醫師。如今,他回台灣落葉生根,並孕育自己的孩子。從一個兒科爸爸的角度,觀察台灣的兒科生態,並給台灣父母們最真切的兒科照顧指引。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張璽/感冒 真的都是因為「冷到」嗎?
張璽/一定要從一而終嗎?當你想問第二個醫師.....
張璽/當孩子跟你說「軟軟」 你進得了這個世界嗎?
張璽/副食品之路 不是非要戰得嫑嫑的
張璽/醫德的有無不等於無償付出
張璽/帶寶寶回家過年秘訣大公開
張璽/新手爸爸:我可以體會虐待自己孩子的人的心情了
張璽/幹細胞的倒帶與快轉,找到疾病解答
張璽/日本人為什麼不打流感疫苗?
張璽/台日新手媽媽的母乳天堂路
張璽/家有新生背起書包上學去
張璽/體驗是成熟的動力
張璽/公雞啼、小鳥叫 爸爸出來了!
張璽/寶寶拉肚子 稀釋蘋果汁優於電解質補充水
張璽/為什麼寶寶哭鬧,抱起來就不會哭了呢?
張璽/寶寶心裡苦...讓寶寶瞬間停止哭泣的音樂
張璽/雙語孩童起步慢,高認知發展好
張璽/便利商店式醫療
張璽/有一種冷,叫做媽覺得你冷
張璽/兒科爸爸5招化解小兒鼻塞
張璽/十八般武藝
張璽/養育智慧型手機世代的孩子
張璽/產前篩檢,你準備好要知道答案了嗎?
張璽/與孩子的睡眠大戰
張璽/輸在起跑點?贏在起跑點?孩子的發展(下)
張璽/輸在起跑點?贏在起跑點?-孩子的發展(上)
張璽/寶寶不通、不通,「便」撲通
張璽/如何照顧寶寶的頭型
張璽/2個小遊戲 教孩子正確擤鼻涕
張璽/小兒科醫師這樣養孩子
猜你喜歡
他們明明都有戴口罩,怎麼會傳染?醫:「這個地方,最危險」
潘懷宗/劍橋女大生跳機身亡,異常行為元凶竟是抗生素?
婚姻不美滿7成跟性生活有關?你們是同居房客還是親密盟友?
施昇輝/「破產上天堂」是第三人生花錢最高境界 但花完還沒上天堂怎麼辦?
明明就好冷,為什麼眼睛不怕冷?天冷要怎麼保養眼睛
張金堅/脂肪細胞亦敵亦友 有方法可以遠離肥胖嗎?
台灣冬天真的會冷死人!醫師:小心「1月份」心肌梗塞猝死
冬天最常聽「他健康得很,怎麼會猝死?」5大隱藏式猝死族群
許金川/鮪魚肚易有脂肪肝 趕快超一下
吳佳璇/租一個什麼都不做的人
沒有AND 難有DNR...一位好醫師的願望「願你,願望成真」
李偉文/登山防寒最要緊
許金川/保肝像養車 別等故障才挽救
李伯璋/負擔公平 改變不必要的醫療行為
許金川/肝腫瘤不自覺 定期檢查防惡化
劉秀枝/銀髮族的快樂出遊
林靜芸/一起吃個飯好嗎?
張天鈞/未來的旅行,準備好了嗎?
陳亮恭/解鎖無齡 現代人不應被年齡局限
許金川/提醒肝臟檢查 「你今年超了沒?」
許金川/年逾40要保養 每半年做肝篩檢
洪惠風/價值三百萬,刻著護理師姓名的銀幣
魏崢/健保別讓醫療變得過度廉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