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豐偉/成為人類的第一步
新書《好人總是自以為是》對人性提出深度剖析,有個重要觀點是:真正讓「人之所以為人」,跟其他動物包括靈長類產生差異,關鍵在於「共同的意向」。
誰也不曾看過兩隻猿猴一前一後,一起搬運木頭或食物,這在人類五歲小孩就會。據推測可能是在六、七十萬年前的海德堡人,智人與尼安德塔人的共同祖先,開始演化出「共同的意向」。人類漸漸會在意別人現在在想什麼,正想做什麼。
人類相對其他動物最強大的能力,是靈巧的雙手以及活躍的語言。但也可說是因為古人類先演化出「共同的意向」,發聲結構與雙手靈活性較佳的個體,才開始擁有演化優勢。
擁有「共同意向」能力的大腦,要驅使人類花力氣關注其他人,勢必要讓人類能因此得到一些正面回饋,如快樂、愛、興奮的感覺。能因為「共同意向」得到更多正面回饋的族群,就越能合作,就越有能力消滅其他古人類,演化上越佔優勢。
人類最大的快樂是什麼?在衣食無缺的已開發國家,「財富」對快樂的影響程度並不大,更多來自「關係」。一群投合的閨蜜,有共同利益的專業組織,有相同嗜好的團體,當大家有相似的生活與共通的語言時,快樂指數大增,暫時遺忘階級與資源的差異。
科學家對人類的自我犧牲常覺奇怪,生物演化首要應該是為了自己,有時也可為子女或親族的後裔奉獻。但常有人類願意犧牲自己,來做出對基因繁衍幾乎毫無用處的行動。這一方面是因為「共同意向」帶來的正面回饋,在某些時刻會讓成為大團體的一份子、為了艱苦的目標奮鬥,帶來超越貧苦、飢餓甚至身體刑罰的幸福感。
另一方面,人類「不幸」成為唯一可預知肉體死亡必定來臨、而且有時死亡會天外飛來的智能動物,如何克服死亡焦慮,是人類成長、老化過程常見課題。崇尚自我犧牲,懷抱著為理念而死可以超越死亡的想法,讓人們在心理上克服死亡,勇敢面對人生抉擇。
但,無論如何,人類並不是真正的道德動物。演化帶給我們的是族群內、而不是人類全體的「共同意向」。基因會驅使我們為了自己認同的團體、族群、國家,對抗其他群體,甚至殺戮無辜人類。兩三百年前的白人殖民者將其他人種視為「非人」,現在的族群、宗教戰爭或自殺炸彈客,顯示「共同意向」的黑暗面。
一位反課綱高中生的預告自殺,讓台灣人心紛亂起來,或許我們可嘗試由科學的角度,來理解這些看似難以接受,但其實有跡可尋的人類行為。
▍提供優質新聞,還需要你的鼓勵,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陳豐偉
高雄快樂心靈診所醫師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陳豐偉/抗憂鬱藥物的貢獻
陳豐偉/神經多樣性的悲與喜
陳豐偉/新手爸爸的壓力
陳豐偉/表觀遺傳大革命
陳豐偉/普拿疼也有抗憂鬱作用?
陳豐偉/讓人感到無力的PM2.5空氣汙染
陳豐偉/肥胖跟許多癌症高度相關
陳豐偉/想活久一點的期待
陳豐偉/對抗安眠藥的大作戰
陳豐偉/吃藥越多活越久——「搖搖哥」留下的難題
陳豐偉/有一種憂鬱症不容易好
陳豐偉/抗精神病藥物的哀愁
陳豐偉/巴拉刈的恩怨情仇
陳豐偉/小孩生病,你也跟著生病
陳豐偉/改善伴侶互動 從好好吃一餐開始
陳豐偉/網路、愛、成癮
陳豐偉/被莫名症狀左右的人生
陳豐偉/對食物成癮的人
陳豐偉/動不動就暴怒 你有「間歇暴躁症」?
陳豐偉/腸躁症 該先看精神科嗎?
陳豐偉/吃了這顆藥 反推你是什麼病
陳豐偉/工作複雜度高 老來腦袋較好
陳豐偉/沉迷網路的媽媽們
陳豐偉/鎮靜安眠藥導致失智症? 且慢下定論
陳豐偉/一顆憂鬱症藥物 改變大腦
陳豐偉/常被忽視的精神病患家屬負擔
陳豐偉/停經婦女與憂鬱症
陳豐偉/忘不了的舊情人
陳豐偉/你陷入「關係惰性」嗎?
陳豐偉/對愛成癮的男、女人
猜你喜歡
不去健身房就無法運動?名醫曝比健身房重要的事
張金堅/哪些人是Omicron致重症高危險群?圖解病情惡化原因
洪惠風/LDL壞膽固醇大於50都是毒?
許金川/老婆快篩二條線,老公一條線,怎麼回事?
楊定一/選擇原型食物重建健康
楊志良/全民健保 不能再沉淪下去了
王正旭/精準醫療治癌 是福音還是難解習題?
鄒頡龍/從獨臂刀王 談睡前喝酒對睡眠的影響
許金川/偷吃「禁果」得糖尿病?需靠後天的運動、飲食控制、規律服用藥物控制血糖
林思偕/曾受困在疾病的醫師 才知道撫慰病人的正確姿勢
許金川/狗咬人看外科,人咬狗看哪科?
洪子仁/避免醫療量能崩潰 應完善居家照護模式
許金川/事主猶親,房事也代勞?洗肝機、洗腎能取代人體的腎臟或肝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