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靜芸/我70歲,我正在挑戰自己
紐約馬拉松已有40年的歷史,冠軍一直是男性,2018年首次由36歲的佛拉納干女士奪冠。她在領獎時鼓勵身旁的女性跑者,「下次換你們了」。果然2019年,34歲的黛絲女士在波士頓馬拉松,打破自1985年來的紀錄,成為第一位女性冠軍。這次輪到黛絲女士領獎時,不忘鼓勵身邊女性跑者「努力接棒」。
美國的奧林匹克馬拉松國家隊沒有性別年齡限制,只要求成績少於2小時45分。文章的作者林賽女士受到激勵,結合志同道合的馬拉松跑者,重新開始訓練。她坦言過程很痛苦,還需調整對年齡的認知,要說服自己相信自己的潛能,勇敢挑戰自己。林賽女士在36歲時跑出超過自己以往的成績,獲選為美國奧林匹克馬拉松國家隊的代表。
我沒有跑馬拉松,但上述這篇文章深深打動了我的心。我們對年齡有固定制式印象。例如我年輕時,看老醫師手抖無法對準目標、老花無法拆線,認定有年紀的人無法作好外科醫師,早早就規劃50歲退休,還選了席琳迪翁的歌曲作告別曲。
可是隨著我年紀一年年增長,我習慣了多焦眼鏡,看遠看近沒有問題;身體健康、動作靈活,手部穩定,加上外科是我的最愛,至今持續在工作。可能是我即將邁入70歲,最近常有病人打電話來詢問:「林醫師退休了嗎?」問的人太多,讓我上班常感覺心虛。
看了林賽女士的文章,我的感想是:人生猶如馬拉松,任何年齡都能圓自己的夢想。如果能夠超越自己,就值得留在跑道上。依據該篇報導,有的女性是在生過四個小孩才開始訓練馬拉松,也能達到國家隊的標準。年輕不是馬拉松的必要條件,年齡當然不是完成夢想的束縛。
任何年齡都可以挑戰自己,挑戰自己有很多方法。法國標緻雪鐵龍總裁斯泰夫中風之後,昏迷數天才清醒,卻留下失智後遺症。走出自家會迷失方向,無法回家;更糟的是失語,說話顛三倒四,辭不達意,甚至胡言亂語,他勉強復職,終究被解僱。
曾經統率23萬人,意氣風發的領導者,在人生陡然成空之後,斯泰夫並沒有被打倒。他堅決地一步一步朝夢想邁進。復原期間,他駕駛帆船,穿越太平洋;用50天徒步從荷蘭的阿姆斯特丹走山路到法國的尼斯。斯泰夫找回了遺忘的語言,也恢復了過去的睿智。三年之後在法國工業界另創事業,回到大老闆的世界——世界排名前三大航太集團——賽峰企業監理會副主席。
作自己擅長的事,隨時挑戰自己,不必是別人眼中的「我」,讓我的人生增加許多動力。我很喜歡打高爾夫球,可能先天扁平足,下盤不穩,一直沒有好成績。18洞高爾夫球標準桿數是72桿,我的成績卻徘徊在90桿到100桿之間。最近發覺有一種成就叫做「年齡打者」(Age Shooter),意思是以自己的年齡為標竿,打出與年齡相同或更低的桿數。我現在的夢想是活到90歲,打出90桿。是的,您沒聽錯,我70歲,我正在挑戰自己!

林靜芸
聯合整型外科診所院長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不去健身房就無法運動?名醫曝比健身房重要的事
林靜芸/孤獨會增加罹患疾病風險!走出去奉獻你的「老人力」,有人作伴又有成就感
為何不吃肉類、海鮮,膽固醇仍高?名醫破解飽和脂肪迷思
超過65歲也能保有年輕大腦 名醫曝一習慣越早養成越好
林靜芸/胡思亂想的人比較快樂
林靜芸/孝順其實是表達對父母的愛
早上運動較好?研究:晚上運動改善高血脂更有效
林靜芸/腸道菌如果沒被餵飽 會吃我們的腸壁
林靜芸/每個人都應該準備一張給醫院的自傳
林靜芸/不要低估鼓勵的力量
林靜芸/病患心中好醫師 是人性的關懷
林靜芸/一起吃個飯好嗎?
林靜芸/記錄一場別開生面的晚宴
林靜芸/放鬆肌肉、對抗壓力 每個人都該重新學一動作
林靜芸/愛乾淨不正確嗎?日積月累的習慣正害你生病
林靜芸/男人在婚姻關係的盲點
林靜芸/最該照顧你的 是你自己
林靜芸/老人需防各種肺炎 3個習慣教保命
林靜芸/我喜歡戴口罩
林靜芸/2020如何讓自己更健康
林靜芸/創造美麗回憶 陪伴父母老去
林靜芸/想休息、想運動不用等有空!每天一點小改變,放過被壓榨的身體!
林靜芸/為什麼年齡相同,有人臉部緊實有人卻鬆弛?
林靜芸/一星期只能喝一杯酒
林靜芸/趁年輕養好習慣,老來平凡三願不奢求
林靜芸/老伴,你還愛我嗎?
林靜芸/讓我們手牽手一起變老
林靜芸/老女人是隱形人?
林靜芸/埋線的歷史故事
林靜芸/減肥瘦身的關鍵字
猜你喜歡
張金堅/新冠疫情趨緩,如何營造生活新常態?7QA教你與病毒和平共存
楊定一/吃好、吃飽 找回代謝的靈活性
潘懷宗/攝取健康油脂是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良方 一表幫助挑選好油
許金川/救命用超音波,做了沒?
許金川/前面美女後面野狗,還是跑不動?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
林頌凱/是皺襞症候群,還是退化性關節炎?
用不修行的方法修行 名醫揭「走路的人」療癒祕訣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挪威的森林」 談女性性交疼痛
陳景寧/住院看護納健保 不能再等
許金川/防疫夫妻分床睡不准親嘴 這樣怎麼傳宗接代?
李偉文/回應來自心靈與自然召喚的行者
傅志遠/當醫療保險變「周年慶掃貨」
黃達夫/醫院要讓病人贏 而非僅追求獲利
許金川/將疫比疫防新世紀病,快篩也要腹超!
許金川/病毒來勢洶洶,要治標或治本?
閻雲/美建構藥品供應鏈給台灣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