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靜芸/創造美麗回憶 陪伴父母老去
58歲的麗珊也是彰化人,北上求學後也留在台北。麗珊的童年並不愉快,家裡重男輕女,母親親自哺育哥哥與弟弟,麗珊卻被託給養母,六歲才回家團聚。大她二歲的哥哥常欺負她,父母把住家的房產掛在哥哥名下,有回兄妹吵架,哥哥趕她出去,麗珊向父親哭訴,父親聞言大罵:「我人還在,你們就要爭財產了」。麗珊常想離家出走,對於親生父母,她有滿肚子的怨懟。
麗珊30歲時,由於業績特優,公司給了一筆獎金。麗珊知道父母不缺錢,同事也勸她把獎金留起來犒賞自己,不必「乞丐救廟公」,拿去孝敬父母。幾經思量,麗珊仍決定要與家人分享喜悅,回彰化老家報告好消息,並把獎金獻給父母,父母眼中閃現的淚水讓麗珊的喜樂加倍。
又有一回麗珊明明作足準備,規劃各式方案,客戶卻指責麗珊能力不夠,經驗不足,要求公司另派業務。麗珊失意之餘,回到彰化老家,父親安慰她:「努力會有好結果,指的是平均值,不保證你每個案件都會好。你今天得到壞成績,下次拿好成績就行了,沒什麼好沮喪的。」得到老父的勸慰,麗珊恍然大悟,回到台北繼續努力。
有好成績時回家報告,拿壞成績時回家討疼,麗珊與父母逐漸親近。高鐡開通之後,麗珊每星期四下午休假與父母約會。有時父母北上,有時麗珊南下,一起玩遍台灣。三人都能喝一點酒,麗珊最喜歡小酌之後,與父母隨意閒聊。原來父母心中也有許多委屈,期待被理解。學生時代的麗珊羡慕獨生女的同學,一人獨享父母的關愛,與父母同遊時,麗珊常有獨生女的錯覺,享受遲來的幸福。
父母年紀愈大,愈珍惜麗珊。父親天天期盼星期四,還問母親為什麼不多生一個麗珊。長期與父母相處,麗珊領悟自己的怨懟,來自放大檢視幼時的不愉快。麗珊原諒父母,也把自己從受虐者身分拯救出來。她發現自己氣度變大,不再自憐,還能夠關懷別人。
子女長大之後,麗珊接彰化的父母來台北同住,直到父母因為癌症、失智往生。麗珊一路陪伴,過程中還經歷父母同時住院時,麗珊忙不過來,親友眼見麗珊兄弟袖手旁觀,竟嘲笑麗珊「沒能撿雞蛋,卻要收拾雞屎。」麗珊不以為意,反因陪伴父母讓她對於「老」有深入認識,能夠正面應對自己的老後。
最近麗珊與朋友聊天,朋友透露,因驚覺生命終會無聲無息消失,非常害怕死亡,偶而想到就會覺得極度恐慌、鬱悶,不知道該如何開解。
這讓麗珊想起之前與父母在溪頭,夜晚看見滿天的星星。父親說:「我們的祖先在天上,我以後也會到天上作星星,守護你們。」所以對於將來,麗珊沒有恐懼,陪伴父母的美麗回憶,讓她能夠走穩腳步,勇敢往前,期盼與父母在天上重聚。

林靜芸
聯合整型外科診所院長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不去健身房就無法運動?名醫曝比健身房重要的事
林靜芸/孤獨會增加罹患疾病風險!走出去奉獻你的「老人力」,有人作伴又有成就感
為何不吃肉類、海鮮,膽固醇仍高?名醫破解飽和脂肪迷思
超過65歲也能保有年輕大腦 名醫曝一習慣越早養成越好
林靜芸/胡思亂想的人比較快樂
林靜芸/孝順其實是表達對父母的愛
早上運動較好?研究:晚上運動改善高血脂更有效
林靜芸/腸道菌如果沒被餵飽 會吃我們的腸壁
林靜芸/每個人都應該準備一張給醫院的自傳
林靜芸/不要低估鼓勵的力量
林靜芸/病患心中好醫師 是人性的關懷
林靜芸/一起吃個飯好嗎?
林靜芸/記錄一場別開生面的晚宴
林靜芸/放鬆肌肉、對抗壓力 每個人都該重新學一動作
林靜芸/愛乾淨不正確嗎?日積月累的習慣正害你生病
林靜芸/男人在婚姻關係的盲點
林靜芸/最該照顧你的 是你自己
林靜芸/老人需防各種肺炎 3個習慣教保命
林靜芸/我喜歡戴口罩
林靜芸/我70歲,我正在挑戰自己
林靜芸/2020如何讓自己更健康
林靜芸/想休息、想運動不用等有空!每天一點小改變,放過被壓榨的身體!
林靜芸/為什麼年齡相同,有人臉部緊實有人卻鬆弛?
林靜芸/一星期只能喝一杯酒
林靜芸/趁年輕養好習慣,老來平凡三願不奢求
林靜芸/老伴,你還愛我嗎?
林靜芸/讓我們手牽手一起變老
林靜芸/老女人是隱形人?
林靜芸/埋線的歷史故事
林靜芸/減肥瘦身的關鍵字
猜你喜歡
劉秀枝/運動加上森林浴是增強免疫力、抵擋疫情的利器
張德明/正確的策略 才能與病毒共存
陳亮恭/失能失智者染疫 照護難度高
洪惠風/LDL壞膽固醇大於50都是毒?
張金堅/哪些人是Omicron致重症高危險群?圖解病情惡化原因
不去健身房就無法運動?名醫曝比健身房重要的事
許金川/老婆快篩二條線,老公一條線,怎麼回事?
許金川/老公白天理性晚上獸性,怎麼回事?
許金川/將疫比疫防新世紀病,快篩也要腹超!
林思偕/曾受困在疾病的醫師 才知道撫慰病人的正確姿勢
李伯璋/不忘初心 一往無前 健保改革不能停
王正旭/精準醫療治癌 是福音還是難解習題?
許金川/狗咬人看外科,人咬狗看哪科?
洪子仁/避免醫療量能崩潰 應完善居家照護模式
許金川/事主猶親,房事也代勞?洗肝機、洗腎能取代人體的腎臟或肝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