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靜芸/老還可以分真的與假的
焦先生眼皮下垂,明明在看電視,常被孫子以為在睡覺,替他關電視。他的眼睛用盡力氣睜開也只有一條縫,常抱怨兩旁的物體看不清楚,眼睛容易疲勞,感覺痠澀脹痛,眼科檢查裸眼視力只有0.1,醫師說是老化現像。
焦太太之前割過雙眼皮,眼睛變大。建議先生作眼皮整形,兒女全部反對,理由是父親年紀已大,心律不整,體力不好,風中殘燭,外觀不重要了。
焦太太陪先生來看我的門診,焦先生專精機械,在大公司作到總工程師退休。焦先生了解提眼肌縮短術可以在充分準備之下局部麻醉進行,自己決定接受手術。術後的焦先生眼睛完全睜開,配戴眼鏡,視力進步到0.6,他說周遭變亮變清晰,對自己的信心恢復,走路變穩,身體挺直,焦太太陪他每天出門運動,食欲變好,肌少症改善,心律不整消失,親戚朋友說他之前是老焦(掉),現在是老帥(哥)了!
蔡媽是退休國中教師,出名的能幹,兒女也都很有成就,蔡媽74歲時丈夫過世,家人一團亂,安定下來後,發現蔡媽變了一個人。她忘記自己有沒有吃飯;一天打無數通電話問兒子銀行存摺在那裏;出門迷路被警察帶回家。生活沒了軌道。孩子們認為是因父親過世,母親無法接受以致快速老化,請了一個外傭來照顧。
蔡媽的症狀時好時壞,兒女聽說老人失智最後會不知如何吃飯,不知何時睡覺,兒女作了最壞的打算。
那年冬天流感肆虐,蔡媽發高燒被送到醫院,醫院檢查,意外發現蔡媽甲狀腺素過低,開藥補充,蔡媽燒退之後人變清醒,指揮外傭作東作西。體力恢復之後,她嫌外傭煮的不好吃,自己下廚煮給外傭吃,並且恢復以往的活躍生活。兒女們驚覺母親是甲狀腺低下造成的失智,後悔沒有提早帶母親去檢查。
「老」在現代被認為是進行性、無可救藥的衰敗。這種觀念可能帶來誤判,「老」如果指的是器官組織老化確實難以逆轉,「老」如果指的是症狀,就必須謹慎處理。例如,走路蹣跚歪斜可能是平衡不好、關節疼痛、肌肉無力、視力不佳、周邊神經病變、中風、巴金森病、害怕摔跤等等。失智症可能是中樞腦神經退化、血管型失智,或其他因素,包括營養失調、顱內病灶、新陳代謝及電解質失調、中樞神經感染、藥物或其他中毒等等。許多造成老化或失智的疾病,對症治療就能完全逆轉,值得提醒長輩的照顧者注意。

林靜芸
聯合整型外科診所院長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林靜芸/孤獨會增加罹患疾病風險!走出去奉獻你的「老人力」,有人作伴又有成就感
為何不吃肉類、海鮮,膽固醇仍高?名醫破解飽和脂肪迷思
超過65歲也能保有年輕大腦 名醫曝一習慣越早養成越好
林靜芸/胡思亂想的人比較快樂
林靜芸/孝順其實是表達對父母的愛
早上運動較好?研究:晚上運動改善高血脂更有效
林靜芸/腸道菌如果沒被餵飽 會吃我們的腸壁
林靜芸/每個人都應該準備一張給醫院的自傳
林靜芸/不要低估鼓勵的力量
林靜芸/病患心中好醫師 是人性的關懷
林靜芸/一起吃個飯好嗎?
林靜芸/記錄一場別開生面的晚宴
林靜芸/放鬆肌肉、對抗壓力 每個人都該重新學一動作
林靜芸/愛乾淨不正確嗎?日積月累的習慣正害你生病
林靜芸/男人在婚姻關係的盲點
林靜芸/最該照顧你的 是你自己
林靜芸/老人需防各種肺炎 3個習慣教保命
林靜芸/我喜歡戴口罩
林靜芸/我70歲,我正在挑戰自己
林靜芸/2020如何讓自己更健康
林靜芸/創造美麗回憶 陪伴父母老去
林靜芸/想休息、想運動不用等有空!每天一點小改變,放過被壓榨的身體!
林靜芸/為什麼年齡相同,有人臉部緊實有人卻鬆弛?
林靜芸/一星期只能喝一杯酒
林靜芸/趁年輕養好習慣,老來平凡三願不奢求
林靜芸/老伴,你還愛我嗎?
林靜芸/讓我們手牽手一起變老
林靜芸/老女人是隱形人?
林靜芸/埋線的歷史故事
林靜芸/減肥瘦身的關鍵字
猜你喜歡
許金川/老婆快篩二條線,老公一條線,怎麼回事?
張金堅/哪些人是Omicron致重症高危險群?圖解病情惡化原因
不去健身房就無法運動?名醫曝比健身房重要的事
洪惠風/LDL壞膽固醇大於50都是毒?
楊定一/選擇原型食物重建健康
許金川/老公白天理性晚上獸性,怎麼回事?
鄒頡龍/從獨臂刀王 談睡前喝酒對睡眠的影響
楊志良/全民健保 不能再沉淪下去了
許金川/偷吃「禁果」得糖尿病?需靠後天的運動、飲食控制、規律服用藥物控制血糖
林思偕/曾受困在疾病的醫師 才知道撫慰病人的正確姿勢
洪子仁/避免醫療量能崩潰 應完善居家照護模式
王正旭/精準醫療治癌 是福音還是難解習題?
許金川/狗咬人看外科,人咬狗看哪科?
李伯璋/不忘初心 一往無前 健保改革不能停
許金川/事主猶親,房事也代勞?洗肝機、洗腎能取代人體的腎臟或肝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