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達夫╱高齡病人的手術抉擇
當有人問我是哪一科的醫師時,我一貫的回答是,我是一般內科醫師,也是血液腫瘤科(癌症)專科醫師。一般內科扎實的訓練養成,使我不論是照顧癌症或非癌症病人,都會先了解病人整體的健康狀況,再決定怎麼照顧他們的習慣。
因為,台灣的醫學教育在一般醫學方面的訓練比較薄弱,醫師習慣從專科的角度做醫療決策,較容易疏忽病人其他的問題。
我常扮演挑毛病角色
所以,在醫院裡,我經常扮演挑毛病的角色。譬如我參加外科的病人研討會,尤其對於健康狀況不是很理想的病人,我就會不斷地挑戰主治醫師,是否做好營養補給?感染的問題是否充分控制好了?對於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發生中風或心肌梗塞的風險評估是否夠嚴謹,預防措施做好了?是否與病人討論過其他風險較小的治療方法等。
盡最大努力降低風險
我知道我很囉嗦,因為我不希望病人在手術中發生意外,或是手術成功了,病人卻因為併發症而從此臥床不起。風險固然無法完全避免,但是,我們必須盡最大的努力,把風險降到最低。
人類壽命愈來愈長,再加上外科手術技術的精進,近10年來,接受手術的高齡病人愈來愈多。我們會在媒體看到某醫院或某醫師為百歲病人完成心臟或癌症手術等的報導。但是,整體而言,高齡病人接受了手術,到底有多少人真正受益?有多少人只是延長了更虛弱、更無生活品質的生命?一直都沒有人知道。
手術傷元氣併發症增高
有鑑於此,4年前美國外科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與高齡手術品質確保聯盟(Coalition for Quality in Geriatric Surgery)合作做了一個研究。收集16萬5600名、65歲以上非緊急手術病人分析,發現隨著年齡增加,手術併發症及死亡率也增高,住院時間也更長。尤其在肺臟、食道及胰臟方面的手術,80歲以上病人的死亡率,較65至69歲的病人高出很多。
這樣的結果一點也不令人感到意外,因為,高齡病人大多數都有其他健康問題,而服用很多藥,身體也比較虛弱。加上手術對於人體又是一大耗損,手術後,得到院內感染的風險也較高,而在恢復期臥床導致肌力消退後,往往使得高齡病人從此無法脫離病床,這樣的結果,應該不是病人所期待的。
美訂高齡病人手術標準
為了病人安全、提升醫療品質,美國外科醫學會繼上述報告後,於2017年訂定了30個高齡病人手術標準規範。今年要推動高齡病人手術的醫院鑑定,以便讓高齡病人能夠選擇到合格的醫院接受治療。
個人認為,醫院的設備、人力與多科團隊合作的落實固然很重要,其實,要讓高齡病人獲得適當的醫療,最重要的是,與病人坦誠與充分的溝通。病人更要知道有些手術技術上並不是做不到,而是會付出極高的代價。
是否手術醫病都應深思
譬如有些病人,冒了風險把惡性腫瘤切乾淨了,卻換來中風或心肌梗塞,發生時,病人或家人能夠接受嗎?或者是開了血管瘤的手術後,病人須長期洗腎,甚至無法脫離呼吸器,病人願意嗎?否則是否應該考慮比較保守的治療方法。所以,手術前,醫師與病人皆須深思熟慮。

黃達夫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黃達夫/正確的醫療是最經濟的醫療
黃達夫/美國人平均壽命下降 跟萊牛萊豬無關
黃達夫/從銀行衝業績 憂醫界道德危機
黃達夫/無效醫療不但浪費 也可能傷害病人
黃達夫/高金素梅用細胞療法抗癌…療效未知數,別當白老鼠
黃達夫/別讓醫護面臨「救誰」與「誰去」的考驗
黃達夫/病人安全 是醫療創新的前提
黃達夫/面對新興疾病 只能從頭學習
病人家屬 一封信給我的幸福
黃達夫/非必要的醫療值得嗎?
黃達夫/治療方法進步 與肺癌共存
黃達夫/改善健保濫用 應看醫療價值
黃達夫/HPV疫苗接種 男女都最好趁早
黃達夫/昂貴儀器 沒提升癌症存活率…
黃達夫/重大醫療決定 務必尋求第二意見
黃達夫/達文西手術浮報案 透露了兩個重要的醫療問題
黃達夫/「聰明就醫」 日本能 台灣也能
黃達夫/醫療診斷 科技不能取代人性
黃達夫/質子治療沒比較好 心臟支架也沒藥物效果佳
黃達夫/貴就有用? 治療要看科學證據
黃達夫/戒菸、防空汙 遠離癌陰影
黃達夫/健保門診「輕重不分」…該重質不重量了
黃達夫/挑戰質子治療 值得醫界反思
黃達夫/這樣過生活 活得老活得好
黃達夫/終於聽到一絲自省的聲音
黃達夫/台灣醫療 需要由量到質的革命
黃達夫/癌症很可怕!但做好這些事 其實近半癌症可預防
黃達夫/醫護人員沒有颱風假
黃達夫/人命關天 醫事人員更應戒慎恐懼
黃達夫/病歷書寫 仍有改善空間
猜你喜歡
第二劑副作用比第一劑更高!一張表看懂新冠疫苗常見副作用
「高潮是什麼感受?」她不想再靠演技配合求解答
林靜芸/病患心中好醫師 是人性的關懷
林靜芸/不要低估鼓勵的力量
許金川/肺癌、肝癌沒症狀 定檢保健康
謝向堯/混亂的呢喃,可能是心裡的牽掛…居家安寧訪視 察看患者也撫慰照顧者
黃達夫/正確的醫療是最經濟的醫療
許金川/好心不一定好肝 一定要超一下
洪惠風/火星人的起源 來自於翻譯錯誤
打掃做家事其實很幸福?醫:別懷疑,這是有科學依據的
楊定一/用正向的心,迎接改變
張金堅/加速癌細胞惡化 這些邪惡鄰居是助紂為虐的禍首
潘懷宗/脂肪不見得都不好!棕色脂肪能降代謝性疾病,但要如何增加呢?
嚴震生/巴納德第一步,被振興醫院發揚光大
許金川/喝酒傷肝 別等肚子大了吐血才後悔!
林思偕/查房
鄒頡龍/從日劇《半澤直樹2》談老年人聽力障礙
施昇輝/電影系的奇幻旅程:我不是白髮翁,我是少年郎
張鴻仁/有了新冠疫苗,就能「解封」開放?
黃美涓╱不能出國度假 沒有年貨大街 今年的新年怎麼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