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健康知識+

看病,需要「靠關係」嗎?名醫告訴你差別

看病,需要「靠關係」嗎?
看病,需要「靠關係」嗎?
報系資料照 記者陳立凱/攝影

★ 找對看診的醫師最重要 ★

只找一位最有影響力的人就好,才不會讓醫師疲於接電話和給承諾。

華人講究關係

一位八十歲的男士日前需要動心臟瓣膜手術,發現自己原本熟識的醫師朋友們都已退休了,於是經朋友輾轉引介,終於找到一位心臟外科權威,手術成功,康復出院。

看病要靠關係嗎?華人社會一向認為「關係」很重要,買票、訂位、求職、做事要靠關係,政壇、商場要有人脈,就連掛號看病、住院開刀也講求關係,才能找到好醫師,得到好的治療。

是這樣嗎?

一張圖片裡畫著一隻雞、一條牛及一堆青草,請問,其中哪兩項比較接近?

這是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國際心理學期刊》的一篇論文中的圖片。作者是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教授,他用這個問題問了三百一十六名美國小孩及兩百二十一名華人小孩。

華人孩子的答案幾乎都是「牛和草」,因為牛吃草;而美國孩子則認為是「牛和雞」,因為牛和雞同屬動物,而青草是植物。可見中西方文化不同,思考模式迥異。一般而言,華人講究關係、互動及全觀,西方注重歸類、規則及分析。

過度關照,可能招致反效果

講求關係,其實有時候會給醫師帶來困擾。

有一次,我受朋友之託打電話去關心一位住院病人的病情,接電話的那位年輕醫師既無奈又委屈地說:「在你之前,已經有十幾通電話來關照,我都忙著向大家解釋病情,沒時間看病人了。」

醫師承受了來自四面八方的關照,花在病人身上的時間反而減少,而且在壓力下,表現可能會不如預期,造成「VIP症候群」。就好比資深醫師盯著實習醫師替病人打點滴,囑咐他要好好打、要一針見血,那麼結果很可能是:實習醫師因過度緊張而戳了好幾針,就是扎不進血管裡。

因此,如果住院不放心,要請人向醫師關照,只找一位看來最有影響力的人士就好了,才不會讓醫師疲於接電話和給承諾。

我的經驗

我以前看診時,難免會有親朋好友或同事介紹病人前來,我都告訴他們:「請先不要告訴我病人的名字,我記不住;就算記住了,在門診時一忙也會忘記。所以,請他本人到門診來時,主動告訴我是誰介紹的就好了。」其實,主要是病人覺得「有講有保佑」,轉介者和醫師也覺得盡力了,大家都心安。

另一方面,也有人對看病找關係很不以為然。多年前在門診的診間,有位女士的病情比較特殊,我隨口問:「你是有人介紹來的嗎?」

她回答:「是誰介紹的跟看病有關係嗎?」

我愣了一下,說:「要是介紹你的人問起你今天是否有來看診,我才容易聯想得起來啊。」

另一位病人從南到北看了許多醫師,我問她同樣的問題,她說是求神卜卦,指引的方位剛好落在我所在的醫院和診間。好奇特的引介。

曾有位六十歲的女士急性腹痛,由她一位退休的護理師朋友帶著掛急診,該做的檢查都做了,仍不確定病因。在急診室的通道上,護理師巧遇以前認識的外科醫師,於是請他順道看看生病的朋友,並在與急診室的醫師討論後,建議朋友做剖腹探查手術。

結果開刀發現是,朋友患了非常不易診斷,且可能危及生命的「小腸缺血性壞死」!動手術切除一段小腸後,她康復出院了。

這位女士真是幸運,天時、地利、人和,配合得剛剛好。

醫病之間,有時也需要緣分

幸運是可遇不可求的,而且,不是每個人都有醫師朋友或與醫師相熟的朋友。那麼看病時,怎樣才能找對醫師?

一、找資料

可以透過親朋好友們口耳相傳,也可以請教自己平常看病的醫師,或者上醫院的官網、門診網路掛號系統,查詢醫師的專長。而且平常報章雜誌若有醫師團隊的專題報導,最好稍加留意。

二、做準備

看病前,先將病情和要詢問醫師的問題寫在一張紙上,看診時才不會忘記。

三、重溝通

醫病關係不僅建立在雙方互信與充分溝通,也需要一點緣分。如果覺得溝通不良,不用勉強,可以改看其他的醫師,但是對第二位醫師要據實以告,如此不僅能增加醫師對病情的了解,也才不會重複檢查。

四、記症狀

有些疾病在剛剛發生時症狀不明顯,難以確診,後來症狀愈來愈清晰,診斷才會浮現,所以病症發展的「時間點」,是醫師診斷的重要關鍵。

醫師的本職是看病,每位醫師都希望盡心盡力地為病人醫治,或許說話方式和看病態度會有些許不同,但不會因為「有關係」或「沒關係」,而對病人有不同的診療方式。

書名:把時間留給自己:失智症權威醫師的自在熟齡指南
作者: 劉秀枝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18/08/31
書名:把時間留給自己:失智症權威醫師的自在熟齡指南 作者: 劉秀枝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18/08/31

關於作者/劉秀枝醫師

前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國立陽明大學臨床兼任教授,為國內失智症領域的權威,也是《聯合報》「元氣周報」、《康健雜誌》的專欄作家。

59歲時,她依規劃好的人生時間表從醫療第一線退下,將診療空間留給年輕醫師,而把時間留給了自己。

專業上,她「退而不休」,繼續擔任台北榮總特約醫師、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神經學科兼任教授級臨床教師,致力於推廣民眾了解失智症,正視失智症對於患者、照顧者乃至於社會所帶來的影響,專欄文章得到讀者的熱烈迴響。與王培寧醫師合著《假如我得了失智症》一書,榮獲國民健康署「優良健康讀物推介獎」。

在生活上,她過得比年輕時還精采。她認為,有了心理準備,對於年老就不會驚慌,懂得接受隨之而來的身心變化。她不但自己身體力行,更致力於將這樣的觀念推廣給大眾。

另著有《愛上慢慢變老的自己──退休醫生給你的57個實用身心提醒》、《聰明活到一百歲》、《多動腦,不會老》、《當父母變老──關心失智症、中風及其他神經疾病》等書,並與王培寧醫師合著《假如我得了失智症》、《別等失智上身》一書。

●劉秀枝醫師的部落格【Joy筆記】:blog.xuite.net/hcliujoy/blog

失智症 醫病關係 中風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