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杏林.診間

【27屆醫奉獎】羅界山/推動在宅醫療 給身障者一口好牙

羅界山
羅界山

走進台中市西屯區愛麗兒診所,裡頭裝潢粉彩色調,播放輕柔音樂,坐在診療檯上有貴婦,也有身心障礙者。診所負責人、台中市牙醫師公會理事長羅界山和妻子,把身心障礙醫療當成志業,他期許著,「坐在診療檯上的病患,都該享有同等醫療照顧」。羅界山為了這個理念,放棄美國優渥待遇,投入國內身心障礙牙科治療,至今國內有逾2000名牙醫追隨他的腳步。

就學期間 偏鄉醫療愛扎根

愛麗兒診所早上休診,投入身心障礙機構駐診,甚至扛著20公斤重的器械爬樓梯,在沒有冷氣的套房在宅醫療,或開三小時車尋找沒有路牌住家,這樣不計較金錢、辛勞,只為了能讓身心障礙患者都能獲得更好醫療照顧。

羅界山從中山醫學大學牙醫系一年級開始,參加醫療服務隊,為南投縣信義鄉偏鄉學童檢查、拔牙、治療、口腔衛生教育。當時,偏鄉交通非常不便,道路崎嶇、泥濘不好走,他騎機車去拿診療用的器械,機車輪胎深陷泥淖中,但看到學童臉上笑容,覺得這是很有意義的事。

他說,偏鄉服務經驗也讓他更深刻感受到,偏鄉居民、孩童,應該享受和城市裡的民眾同等的醫療資源才對,他想幫偏鄉、弱勢做點事。

民國79年,羅界山赴美深造。在美國,身心障礙牙科是放在兒童牙科裡面,他想要為身心障礙孩子看診,專攻兒童牙科。他從中學到很多,也從兒童牙科慢慢的跨足到身心障礙的領域。

羅界山取得美國波士頓大學博士學位後,校方提供優渥薪資,希望他能留下,但當時他想到美國的身心障礙者有完善的就醫制度,反觀國內,大部分的身心障礙患者無法得到妥善治療,還有很多患者的父母孤軍奮鬥。他毅然放棄高薪回國,希望能改善國內身心障礙者就診環境,這個心念也開啟了國內身心障礙患者牙醫治療的先河。

深造返國 帶動身心障礙醫療

羅界山返國後,應母校中山醫學院邀請,建立身心障礙牙科、課程,也率先開設鎮靜麻醉牙科門診,同時在台中市立復健醫院開設身心障礙牙科特別門診,且開辦許多研討會,讓身心障礙患者家長與臨床交流,還常邀請國外學者來台參訪,也常到國外義診。

羅界山說,當時社會環境的氛圍,是沒有人覺得身心障礙者需要、有權利接受治療。他從讀書時發現身障者需要、在美國看到身障者有完善的就醫制度,認為身障者和常人一樣繳納健保費用,應受到公平的對待及同等的就醫環境。

即使辛苦,他和妻子持續為身心障礙者提供醫療服務。後因受限擔任學校教職、行政、醫院制度、時間、給付限制等因素,無法全心投入,因此自行開業,開始在教養院、啟智中心等機構駐診,不但院生可受到醫療照顧,附近病患也能就近就診。

「有一天我會老,身心障礙患者找誰看診?」羅界山深刻體會,一個人能力有限,開始有了讓更多牙醫加入這行列的想法。剛開始,他帶學生到機構駐診,慢慢的,當地牙科診所醫師也來見習,慢慢接觸、學習,後來慢慢接手去做。

機構式駐診也因有愈來愈多牙醫師加入,如今台中市身心障礙牙科醫療團陣容堅強,逾百名醫師支援十多個身心障礙機構駐診,提供每周二個診次,羅界山也可把服務擴展到更遠、資源更不足的縣市。

羅界山到菲律賓義診。
羅界山到菲律賓義診。
羅界山帶頭推廣到宅醫療服務,帶著醫療器械到病患家,為病患診治牙齒。
羅界山帶頭推廣到宅醫療服務,帶著醫療器械到病患家,為病患診治牙齒。

城鄉差距大 爭取患者就醫權

羅界山擔任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時,與當時的健保局洽談,建立身心障礙牙科診療辦法,讓診治身心障礙患者能有額外的給付外,讓當地牙科診所能有經濟來源,身心障礙患者也能享有就醫權,不會被拒絕就醫。

民國95年,健保局開辦特殊醫療服務,開辦之初,很多有心想服務身心障礙患者的牙醫,原本擔心會被病患攻擊、被咬而裹足不前,全台為身心障礙患者治療的牙醫屈指可數。在牙醫師公會全聯會努力下,由他每年在全聯會開課,很多醫師透過全聯會課程,陸續加入,如今有逾2000名牙醫為身心障礙患者治療,令人感動。

羅界山感嘆地說,現在醫療資源還是集中在城市。像27歲蘇姓腦麻病患遠從雲林至台中就診,病患從國小就來求診,當時蘇爸爸還抱得動,現在蘇爸爸老了,病患插鼻胃管,功能變差,蘇爸爸也抱不動。一趟車過來,上下車很不方便,到診所還要有爬梯機設備,如住家附近有牙醫師,推輪椅過去即可,可省掉舟車勞頓,這才是病人的福氣。

羅界山(右)到國外義診。
羅界山(右)到國外義診。
羅界山參與國際研討會,讓身心障礙患者家長與臨床交流。
羅界山參與國際研討會,讓身心障礙患者家長與臨床交流。

在宅醫療辛苦 卻必須積極推動

印象最深刻的是愛麗兒診所搬遷到西屯區,有病患因為資訊不發達,不知道診所搬到哪裡,四處打聽,終於在一兩個月後找到羅醫師的診所。患者及家屬抱著他哭「我找你找得好辛苦!」他既感動又心酸,覺得有責任讓病患知道哪裡可得到醫療協助。

「現在是加碼投入在宅醫療時機!」羅界山說,偏遠地區醫療資源不足,當地身心障礙者就醫更是不便。三年前,他加碼投入到宅醫療的服務,目前台中有四名患者、雲林十多名患者,有的患者住家在偏遠山區又沒路名,第一次到宅,光路程花三個小時。

羅界山指出,推動在宅醫療他心裡有底,目前全國約有30人投入,就像早期推身心障礙牙科一樣,慢慢建立牙醫能接受的醫療模式,投入的牙醫就多了起來。他以開車做比喻,剛啟動最困難,期許「一旦啟動,速度就會加快。」

他形容,在宅醫療耗費體力,每每舟車勞頓,提著重達20公斤器械爬樓梯,或車子開到沒路,下來推器械,在悶熱、簡陋空間提供醫療,「看到病患、病患家屬感激的神情,這就是最好的回報!」這也是他和妻子不計金錢、不畏辛苦一路走下去的動力。

牙醫師羅界山(左)治療腦麻病患時,注意病患嗆咳問題,有水經口鼻都要很小心。
牙醫師羅界山(左)治療腦麻病患時,注意病患嗆咳問題,有水經口鼻都要很小心。

病情改善 就是最好的回報

羅界山說,有些病患牙齒壞得非常嚴重,但不會表達。家長向他反映,孩子不想吃東西,可能是牙齒出問題,他就一顆顆牙齒找、去處理,還要考量治療過程會不會讓患者不舒服?治療過程要很小心,以免患者情緒波動變大,晚上不睡覺敲牆壁、撞頭。等到身心障礙患者牙齒問題處理好了,家長說孩子願意進食了,才放下一顆心。

他最怕的是身障生如果很久來一次,問題都很大,因為牙齒處理上較為困難,對病患風險較高,他會與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了解,孩子的牙齒問題是平常就須照顧的,要比醫師多做一些。

他期望,家長能夠給自己身心障礙的孩子多一點照顧,不論多困難的手術或是矯正,他都可以做,即便要花許多時間跟材料,只要家長有心要進行治療,他都願意配合。

偏鄉醫療 口腔衛生 身心障礙 醫療奉獻獎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