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未婚者會與父母同住節省租屋和生活費,能更快累積資產和退休金。日本一名40歲的單身男子藉著長年住在老家,比同齡者多累積更可觀的存款,卻因親戚小孩一句話被刺傷,開始反省自己的未來和人生價值。
日媒報導,40歲的篠原亮介(化名)住在東京的老家,在製造商技術職工作18年,年收入約570萬日圓(約新台幣114萬元)。他生活十分節省、持續進行指數投資與定期存款,在40歲時,資產已超過4,000萬日圓(約新台幣800萬元)。
根據日本官方2023年的調查,40歲世代單身家庭的金融資產平均為559萬日圓(約新台幣111.8萬元),但中位數僅47萬日圓(約新台幣9.4萬元)。在這樣的環境下,累積4,000萬日圓的篠原可說是相當罕見的存在。
亮介坦承從來沒自己一個人住過,這點一直是心中的小小自卑。但他告訴自己,這是為了退休準備的正當理由,而且父母也沒有叫他搬出去。
外甥童言童語 對賴家男的當頭棒喝
某年夏天,亮介的姊姊夫婦帶著孩子來家裡玩。6歲的外甥在客廳玩耍時,突然脫口而出一句話:「舅舅為什麼一直住在奶奶家啊?」亮介當下愣住,只能笑著帶過,但那天起他心裡感到異常沈重。
亮介當然知道6歲小孩沒有惡意,大概是他的父母(姊姊夫妻)平常說了什麼,或是幼稚園朋友的聊天中,把「住在老家=奇怪」這件事刻進他腦子裡了吧。
即使擁有不少存款、工作順利、與父母關係也不壞。外甥那一句不經意的話,卻在亮介心中劃開一道傷痕:「我自己心裡其實也把40歲還單身住在老家的狀態看低了。明明努力存下的錢,到頭來卻覺得只是『自己一個人抱著』,感到有點空虛。」
與父母同住能否累積資產?
住在老家確實可以大幅壓低房租、水電、餐飲等生活費。如果每月能將10萬日圓(約新台幣2萬元)投入投資或儲蓄,20年就能累積超過2,400萬日圓(約新台幣480萬元)。因此,有不少人選擇不搬出去,而是長期與父母同住。
特別是在都市地區,租金持續上漲,與父母同住是一種務實的省錢方案,也確實有人因此在40多歲累積數千萬日圓資產。另一面,卻可能伴隨著社會眼光、家庭關係變化等「看不見的風險」。隨著父母高齡化,「照護、」「繼承」、「房產歸屬」等問題也會浮現。40歲以上的單身男性若持續住在老家,未來可能發展成「8050問題」(80多歲父母+50多歲子女)的一環。
亮介表示看到能獨立生活的人,其實會羨慕,「雖然存款比他們多,但生活的豐富不是用數字衡量的。」之後亮介開始思考搬出去的可能性,但不是透支存款的生活方式,而是尋找一種屬於自己的升級方式。
和父母同住累積資產確實是一種穩健選項,但背後往往交織著年齡、家庭組成、社會觀感等因素,也會讓人不禁自問:「真的要一直這樣下去嗎?」真正重要的不是存款多寡,而是如何運用,以及想描繪什麼樣的未來。
‧單身男和父母同住「40歲存到800萬」外甥一句話讓他懷疑人生
‧82歲女醫靠一碗無鹽蔬菜湯「不吃藥降血壓」要領是把湯當藥喝
‧冬天窗戶滿滿水氣擦不完?塗上一層常見家用品 逾1個月不結露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