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多年無性行為仍有風險 65歲以上女性防子宮頸癌也要定期篩檢

最新文章

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看更多

疾病百科

看更多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退休力/ 理財準備

83歲獨居嬤身體健康還能爬樓梯 卻因兩大打擊嘆「長壽是奢侈的煩惱」

獨居老人示意圖,非當事人。路透
獨居老人示意圖,非當事人。路透

聽健康

00:00/00:00

高齡獨居的生活,看似平穩,卻常隱藏著難以言說的不安。日本一名83歲的女性身體健康、仍能自理,卻在丈夫離世、社交減少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孤獨與家計壓力,健康長壽在缺乏規劃之下反而成了負擔。

日媒報導,83歲的佐伯哈魯(化名)獨居在東京都內一處40年屋齡的承租集合住宅。3年前丈夫過世,女兒已獨立,住在同市區,每月會見上一面。

她的年金月收入約8萬日圓(約新台幣1.6萬元)出頭,存摺在本月僅剩17萬日圓(約新台幣3.4萬元),租屋和生活開銷就把月收入消耗殆盡,甚至會動用到存款。

佐伯自認身體還算硬朗,現在還能自己走樓梯、買東西也沒問題。但是一個人的餐桌實在太安靜了,就算開著電視,那聲音也只會讓房子感覺更空蕩。

上個月,她要好的社團朋友接連有2人過世。每周一次的桌球活動,她也因提不起精神而近來常缺席。看似社交變少後支出也跟著減少,但實際並非如此。冰箱庫存管理變差,食材常吃不完而浪費;外出變少後暖氣開更久,水電費悄悄增加;家具拆解、燈泡更換等小型代工費也成為意料之外的臨時支出。

佐伯無奈地說:「這17萬日圓,就像我的心臟。每次餘額變少,我都覺得心跳也變得微弱。」、「就因為只剩我身體還算好,大家都先走了,我反而提不起勁。當然,長壽本來是好事,我一直都這麼相信,也知道這是奢侈的煩惱。但我不知道該準備什麼、順序是什麼。」

長壽帶來的「支出期間延長」

佐伯收入約8萬多日圓,基本固定支出約6萬多日圓,就算把變動費壓到1萬5,000日圓,每月能留下的預備金只剩數千日圓。一旦遇到突發修繕或人情往來,存款便會瞬間縮水。健康是優勢,然而也因為健康而拉長了支出的年限。

高齡單身戶的特徵就是固定支出費比例高,且不易削減。尤其是住屋與水電。此外,醫療與照護支出常以年為單位波動,有時為0,有時卻瞬間跳到數萬日圓。只看平均值無法反映真實生活,真正打擊家計的是「標準差」的巨大,生活設計應該著眼於「抵抗波動的能力」。

說到開源,大家都會想到投資。理財規劃師提醒,投資只是工具。80多歲的財務規劃,優先順序是流動性、可用性、單純性。比起高報酬,更重要的是需要時能立即變現、手續簡單、必要時能由他人代辦。

對單身獨居者而言,孤獨的問題也會影響到家計。無人關心時,小問題容易拖延,最後反而花更多錢。反之,有人往來則容易獲得免費或低價的支援資訊。資訊不是自己走來,而是透過人而來。減少孤獨不只為情緒,更是家計成本。

慢慢準備的「老後再設計」

理財規劃師為佐伯規劃了4個區塊:

1.金錢的盤點

將帳戶集中到領年金的主帳戶,其他副帳戶全部解約。存摺統一成1本,每月月底用紅筆圈出餘額,現金緩衝至少維持3個月生活費。

停掉不必要的定存或自動扣款、確認過去的定存與保單是否到期,把沉睡的小額資產全部變現。投資商品原則上停止新的購買,既有資產則確認解約時間與手續費。80多歲的資產設計,以「需要時能確實變現」為最高原則。

2.住屋與固定支出

現在租金4萬2000日圓占比過高,在換約時搬到同區但樓層較低、設備較簡單的房屋,試算搬家費的損益。

也可考慮維持現住所,但進行房租協商、檢視火險、調整電力瓦斯方案。水電方面,檢視契約安培數、調整熱水設定、試算換新冰箱與照明的損益。舊冰箱有時換掉反而更省電,幾年就能回本。

3.勞力活化

若有餘力可到銀髮人力中心尋求工作媒合,以佐伯的身體狀況每周1次、2小時沒問題。像是分類傳單、照顧花壇等不太累的工作。月收入5000日圓,不只錢,更能找回自信。

4.孤獨的減輕

把每周一次的桌球調整為每月兩次,將女兒的聯絡卡放進錢包。準備遺囑、身後事委任等,並整理金融機構的印鑑與聯絡方式。這些不是為了死亡,而是為了讓今天的生活有底氣。

長壽風險的本質是:收入集中在年金、支出拉長、以及孤獨。平時準備好一本存摺、固定支出費的調整、可利用制度的清單、人際接觸等。健康本身就是資產,而讓這資產發揮作用,需要以數字與步驟打造的生活設計。

長壽風險 高齡獨居 資產 冰箱 投資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