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食課/同時增肌又減脂 營養師教你這項健身飲食法
碳水循環的由來
碳水循環是從低碳、生酮飲食法衍生的進階飲食,近年來低碳、生酮飲食十分流行,也是減重減脂的新寵兒,但低碳、生酮飲食卻因為肝醣量減少,可能會影響訓練強度、運動表現,也較無法達成增肌效果,因此健身者發明了碳水循環,依照運動強度調整每天的碳水化合物攝取量,希望可能結合低碳、生酮飲食的好處,並解決訓練上的問題!
碳水循環飲食的特色
碳水循環在一週中必須根據運動安排調整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最簡單的可以分為高碳日、低碳日與無碳日,分別對應著高強度訓練(肌力、無氧運動)、中低強度訓練(心肺、有氧)以及休息恢復日(幾乎不運動)。
飲食比例上,高碳日每天約需要攝取每公斤體重2至3克的碳水化合物,大約佔了整日熱量的50%,這與一般的飲食雷同,但在低碳日,碳水化合物僅攝取每公斤體重0.5至1.5克,這個碳水化合物的量與低碳飲食相似。
而無碳日則是整日必須攝取30克以下碳水化合物,十分接近生酮飲食,從高、低、無碳這三種類型可以發現,碳水循環飲食不僅需要注重飲食內容,同時也要配合嚴謹的運動設計,高碳搭配著高強度訓練等,這樣才能達到預期中的飲食成效!
碳水循環飲食的機制
在低碳與無碳日中,因為碳水化合物攝取量不多,血液中的血糖較不易受到影響,能減少胰島素分泌,身體會傾向分解更多脂肪作為能量,進而達到減脂效果。
在補充碳水化合物的高碳日後,肌肉的肝醣存量上升,幫助我們儲存更多高強度肌力訓練的能源,同時打亂身體對於低碳飲食的適應力,能調控瘦體素、類生長激素,幫助我們控制食慾與加速脂肪代謝。
碳水循環飲食的功效
1.瘦身減脂
碳水循環飲食飲食,能控制熱量,也可以減少碳水化合物,符合減脂最重要的兩個特點。低碳與無碳日可以有效的減少胰島素分泌,防止吃進去的熱量儲存為脂肪,讓我們可以順利的減脂。
2.維持訓練
與生酮、低碳飲食最不同的地方,碳水循環在高強度訓練日需要補充足夠的碳水,在訓練前進食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將肌肉的能量儘量補足,讓減脂時的訓練強度維持一定水準,訓練後補充適量碳水化合物,也能幫助體力盡快恢復、防止肌肉流失,讓之後的一兩天不會太過疲勞。
3.增加肌肉
碳水循環飲食不一定增加肌肉,畢竟平常的熱量不足,訓練量也受到一點影響,但若是屬於比較前期,肌肉成長曲線仍然有一定空間時,用高碳日維持一定的訓練量,還是有機會增加一點點肌肉的。
碳水循環飲食的注意事項:
1.小心訓練強度過高,造成受傷
雖然碳水循環飲食有適度攝取碳水化合物,能讓肌肉維持能量,但仍然有可能在訓練時出現肌肉較為無力的現象,剛開始或首次嘗試,建議可以先稍微減少訓練量,防止因為疲勞、沒力運動時進行太高強度的訓練造成受傷!
2.食物選擇維持多樣性
碳水循環因為需要較複雜的菜單,我們常常會覺得太麻煩,會想像吃水煮餐一樣,儘量維持同樣的食物方便製備,但若是食物來源過於單調,容易造成微量營養素不足,建議設計菜單時,儘量把不同食材設計進去,或者適度的補充維生素,幫助我們保持營養均衡,讓減脂更加順利!
3.血糖控制不良者請斟酌使用
碳水循環因為每天攝取的碳水化合物量變化極大,對於血糖控制不良者可能造成負面影響,建議可以先使用其他飲食法或者諮詢營養師、醫師確認是否適合,具糖尿病或血糖控制不良病史切勿自行嘗試!
【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10月精選專題】碳水循環飲食法:同時增肌又減脂的神奇飲食】

好食課
在資訊爆炸的現代,網路上與社群網站流傳的訊息往往缺乏著正確性,無所適從的民眾只能相信錯誤的資訊。身為營養師與食品技師的我們,無法放任這種資訊傷害著民眾的健康,於是我們成立了好食課食育團隊,讓我們成為健康知識與民眾的橋樑,分享給每一個關心身體的你。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護眼不只葉黃素而已!營養師推堅果改善眼睛疲勞
滴雞精有功效嗎?營養師解密「總支鏈胺基酸」是關鍵
常溫調理包真的不用冰也不會壞?會不會溶出塑化劑?
不是只有咖啡而已!營養師推薦這5種營養素助提神
增肌、減脂吃法大不同!營養師教你即食雞胸這樣吃
吃到超級食物很麻煩?營養師教你吃最常見的1米+5麥
能量飲料靠什麼成份提神?怎麼喝才不會有副作用?
控制熱量這件事是關鍵 營養師教你靠飲食創造熱量赤字
自認乳糖不耐而不喝牛奶?調查發現實際確診僅0.5%
痛起來要人命!營養師教你怎麼吃預防及對抗痛風
雞肉都有打生長激素或施用抗生素?營養師解惑5迷思
不是乳清蛋白!營養師:運動後吃這食物不鐵腿、更能強化成效
吃早餐是不健康的?營養師:其實吃不吃早餐不是重點
喝牛奶拉肚子怎麼辦?營養師教你3招減少喝牛奶的不舒服
運動完補充蛋白質就好?營養師提醒少這個效率打折扣
為什麼有運動就要補充蛋白質?營養師說有3項好處
睡前喝低脂鮮乳更合適?營養師推薦喝低脂鮮乳4時機
富含膳食纖維的「超級大麥」是什麼?營養師詳解
喝低脂鮮乳少了營養又容易發胖?營養師破解4大迷思
預防流感上身 營養師推薦4種營養素提升自體免疫力
只要有吃蔬菜就有足夠膳食纖維?營養師曝殘酷真相
食品添加色素或防腐劑對健康有影響嗎?營養師這麼說
好食課/別只喝一杯奶!小孩喝足兩杯鮮奶有健康好處
好食課/養成良好外食習慣 營養師教你多選「低脂肉」
好食課/營養師的憂心!別讓小孩再喝含糖飲料了
好食課/雞肉該怎麼買才安全?營養師提醒別買這一種
好食課/補鈣要吃哪種豆腐?營養師解析9種豆腐差異
【國健署-我的餐盤】自助餐這樣吃才算營養均衡
好食課/吃出事半功倍!營養師教你運動前後該怎麼吃
【國健署-我的餐盤】中午要吃什麼?便利商店這樣吃也能營養均衡
猜你喜歡
張金堅/新冠疫情趨緩,如何營造生活新常態?7QA教你與病毒和平共存
楊定一/吃好、吃飽 找回代謝的靈活性
潘懷宗/攝取健康油脂是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良方 一表幫助挑選好油
許金川/救命用超音波,做了沒?
許金川/前面美女後面野狗,還是跑不動?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
林頌凱/是皺襞症候群,還是退化性關節炎?
用不修行的方法修行 名醫揭「走路的人」療癒祕訣
洪子仁/三大方向 降低確診重症與死亡率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挪威的森林」 談女性性交疼痛
陳景寧/住院看護納健保 不能再等
李偉文/回應來自心靈與自然召喚的行者
許金川/防疫夫妻分床睡不准親嘴 這樣怎麼傳宗接代?
傅志遠/當醫療保險變「周年慶掃貨」
黃達夫/醫院要讓病人贏 而非僅追求獲利
許金川/病毒來勢洶洶,要治標或治本?
閻雲/美建構藥品供應鏈給台灣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