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37歲確診為早發性失智症,且為基因遺傳,她的兩個孩子該接受基因檢驗嗎?神經科醫師表示,目前醫學對於失智症仍束手無策,即使篩檢結果為陽性,也無法預防及治療,因此患者兩個孩子並未篩檢,選擇認真地過每一天。
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台灣失智症協會等團體上午舉辦「失智症RUN伴2017在台灣」記者會,日本RUN TOMO大使--丹野智文應邀出席,他在39歲被診斷為年輕型失智症,但他仍繼續在職場工作,並參加了日本失智症陪伴活動。
台灣失智症協會表示,日本失智症陪伴活動今年跨海至台灣,邀請失智患者及家屬一起健行,挑戰近百個鄉鎮市,預計花兩年時間繞行台灣一圈,今年度計畫為從最北端基隆開始,經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至台中市,預計招募3000人挑戰1000公里。
「陪伴是對失智最好的生活照顧」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朱智邦說,目前失智症治療以非藥物為主,因為藥物治療仍然有限,建議家屬多陪陪患者,例如,一起走路、聊天、打牌,透過肢體及社交上的互動,刺激感官,以延緩失智症狀。
朱智邦表示,早發型失智症約占整體失智症的5%,大都在50歲之前發作,原因以家族遺傳為主,丹野智文就是典型個案,門診也曾收治過類似患者,一名女性確診時失智症時,才37歲,原本在某大企業工作,但腦筋遲鈍,反應變差,記憶力嚴重衰退。
基因篩檢證實為家族遺傳,由於病情急速惡化,家人無法照顧,只能送至養護機構,接受長期照護,儘管有一定的遺傳機率,患者兩名孩子並未接受篩檢,因為如果檢驗結果為陽性反應,目前醫藥仍無法解決及預防。
為了讓民眾對於失智症有更正確的認知,了解陪伴的重要性,朱智邦參加「失智症RUN伴2017在台灣」活動,穿橘黃色背心,未來將陪同失智患者健走,未來民眾如果在路上遇到這隻健走隊伍,希望給予掌聲與鼓勵。
編輯推薦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