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2 醫聲.院長講堂
搜尋
養生
共找到
1626
筆 文章
-
-
2022-04-02 養生.聰明飲食
想戒咖啡因有哪些無咖啡因飲料可選擇?網友熱議10大「無咖啡因茶飲」好喝又養生
台灣人愛喝茶,但其成分當中的咖啡因含量總是令人在意,不少人擔心喝茶後會影響睡眠品質,而對孕婦而言也需注意咖啡因攝取量超標影響胎兒發育,因此不少民眾更偏好市面上的「無咖啡因茶飲」。喜歡喝茶但又想避免攝取咖啡因的話,還有哪些選擇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網友的推薦吧!《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一年內「無咖啡因茶飲」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10大無咖啡因茶飲有哪些。「冬瓜茶」與「麥茶」夏天必喝 女性都推這些好喝又養生觀察網友熱議的無咖啡因茶飲,可發現以「冬瓜茶」討論度高居聲量第1名,其中不少網友點名「冬瓜茶」和「麥茶」是夏天的必備飲料,能消暑解渴之餘也沒有咖啡因負擔,留言如「甜的就喝冬瓜茶」、「夏天放1罐冰霸杯裝麥茶在冰箱喝好爽」等,也有網友推薦可以在家自製來控制飲料甜度,兼顧健康同時還可以省錢。而「青草茶」和「苦茶」等有助清熱退火的茶飲也同樣受到民眾關注,在討論區上可發現網友最關注兩款茶飲的「降火功效」與「口味」,並且不時互相分享在地的推薦店家與品項評價;此外「玫瑰花茶」、「薑茶」與「紅棗茶」等熱泡茶則在討論區上廣受女性好評,不少網友表示喝完後養生效果顯著,也能改善體質,如玫瑰花茶就被網友譽為「最強消脂茶」,其玫瑰花果的獨特香氣與美顏功效深受女性喜愛。另一方面,網友推薦「國寶茶」與紅茶或普洱茶味道相似,喝起來有茶的回甘卻又不含咖啡因,網友紛紛留言「國寶茶我喝過,蠻好喝的!」、「之前朋友也有喝過也覺得不錯!味道不會到太苦澀」、「睡不著又想喝茶的時候好像可以買來喝喝看」等;而在果茶類中則以「蜜桃果茶」與「草莓果茶」兩款口味上榜,網友給予高評價「蜜桃味道直接療癒」、「草莓果茶很推,果肉很多口感不錯」等,推薦果茶的愛好者不容錯過。市面上販售的茶飲種類繁多,往往令人在購買時目不暇給,若身為茶飲愛好者的您近期有控制咖啡因攝取量需求,不妨參考以上網友的推薦來選購,另外購買時也別忘了細心檢查成分標示,才能喝的更安心!★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03-3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桃園確診個案足跡今增18處 夜市、購物中心上榜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桃園新增15例新冠肺炎本土個案,桃園市政府稍早公布個案關係圖,指多數個案與大潭電廠群聚感染事件有關,全市目前累計確診2089人,有963人隔離中。桃園市政府稍早也公布近日確診者相關足跡,包括桃園區一九九三老嬉皮、龍潭觀光夜市、全聯平鎮祥安店、南台灣土魠魚觀音店、過嶺廣東粥新屋區佳合五金行、觀音區林師傅泰式養生館、萊爾富觀音觀海門市、觀音區中華牛肉麵、觀音區小菜多多和八方雲集觀音成功店。另外,近日個案26日到27日有信阡機械五金股份有限公司、哈皮寵物沙龍、雲頂休閒農場、約客國際事業有限公司、阿城鵝肉中壢店、萊爾富平鎮桃勤門市和大江國際購物中心。桃園市政府呼籲足跡重疊民眾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如有必要,可至社區採檢站採檢。
-
2022-03-28 養生.聰明飲食
元氣一日課/吃對食材戰勝失眠!睡前四小時別吃東西,營養師開好眠晚餐菜單
●台灣人慢性失眠症盛行率11%●攝取富含色胺酸食物如牛奶、雞蛋、香蕉等,幫助入眠●適量補鈣和鎂,提升睡眠品質半夜兩點,怎麼躺就是睡不著,好不容易有點入眠的感覺,過沒多久鬧鐘聲就響起,無奈地準備上班,但因為精神不繼,工作效率受到影響。睡眠障礙問題持續一段時間,必須接受殘酷事實:「真的失眠了!」專家表示,除了靠運動或藥物改善,還可以透過均衡飲食補充助眠營養素,調養出好睡體質。用天然食療戰勝失眠現代人壓力大、生活作息紊亂,全台民眾的慢性失眠症盛行率達11%,許多人為睡眠障礙所苦。WaCare專家、營養師徐佳靖指出,可從最基本的日常飲食調理進行改善,多攝取富含「色胺酸」的食材,幫助身體分泌褪黑激素有助睡眠。徐佳靖表示,睡得好不生病,前提是如何吃對食物,獲得營養強化生理機能運作,不妨用天然有效的食療戰勝失眠。色胺酸為必需胺基酸,主要的功用是褪黑激素的前驅物,先轉換為血清素,再合成為褪黑激素,因人體不能自行合成,必須藉由飲食攝取得到。常見富含色胺酸食物,包括牛奶、雞蛋、大豆、肉類、堅果、全穀雜糧、香蕉、蜂蜜等,搭配碳水化合物一起食用,更能有效提升色胺酸合成血清素、褪黑激素。B群扮演重要輔酶角色維生素B群也和睡眠息息相關,徐佳靖說,許多人聽到B群都以為是提神營養品,事實上,B群扮演重要輔酶角色,若攝取不足則無法將色胺酸順利轉換,建議白天多吃肉類、乳製品、豆類、綠葉蔬菜等含維生素B群食物,可協助合成褪黑激素。鈣和鎂可穩定情緒、放鬆肌肉,亦是助眠的好幫手,徐佳靖建議,身體缺鈣容易出現肌肉痠痛症狀,可多食用深綠色蔬菜、芝麻、豆類、小魚乾等含鈣和鎂食物,多曬太陽促進鈣質吸收。服用褪黑激素、肌肉鬆弛劑是否也能幫助入睡?徐佳靖提醒,這些都是屬於藥品,除了用藥安全,更要注意服用劑量;有嚴重的失眠問題,應尋求專業醫師診治,開立相對應的適當藥品。睡前四小時別吃東西有睡眠障礙的人,一定要建立規律作息,徐佳靖說,三餐定時定量,尤其晚餐是睡眠品質的關鍵,最好在睡前四小時完成所有進食,把握「清淡好消化」原則。睡前喝杯溫牛奶,可安定神經幫助入眠,大約200㏄左右為宜,避免夜尿產生反效果。營養師好眠晚餐菜單1.全榖雜糧飯2.小魚乾加日式胡麻醬豆腐3.深綠色蔬菜4.香菇雞湯5.香蕉牛奶失眠問題怎麼辦?元氣一日課程找解答元氣網「會員專屬一日課程服務」,推出自主運動、生活技巧、健腦活動、健康知識等課程,鼓勵民眾線上學習。每日制定規律飲食與運動計畫,跟著醫師、營養師、健身教練、職能治療師養成日常好習慣,找出適合自己的健康養生法。看更多元氣一日課:https://pse.is/446lv8
-
2022-03-27 名人.劉秀枝
劉秀枝/回到未來,與自己對話
想到我的雙親往生時都逾90歲高齡,如果沒有意外,我可能也會長壽,那麼未來20年的日子,要如何過呢?我試著從未來的94歲回頭來與目前74歲的自己對話:74歲這年,全球正受到新冠病毒重擊,除了施打3劑疫苗,獨居的妳深諳身心健康是個人防疫的不二法門,即使宅在家,三餐也不馬虎,而且上視訊課程,讀書、寫作、追劇,隨時瞄一下LINE群組訊息但不跟著起舞,常與親友在線上語音聊天,以免忘了如何發音。每天清晨趁著人少時戴著口罩外出散步,維持肌力。妳形容自己是「時間富足、經濟穩定、健康平安、遠離憂鬱」,時時感恩惜福。雖然在疫情風暴中安然無事,但也深刻覺悟到可能此生都會與病毒的變種共存,而且74歲到94歲這段是坎坷不平的上坡路,愈走愈吃力,尤其是身體各個器官接二連三地出狀況,不是老舊不堪使用或血管淤塞,就是細胞不受控制地亂增生,更別說隨時突如其來的不知名病毒了。妳很慶幸自己在74歲時就完成部署,生活規律,不亂花錢,不特意追尋養生之道,無病痛時多活動,短程能走路就不坐車,有親友邀約就快樂出遊。趁著身體還硬朗,經得起必要手術的挑戰,勇敢地進廠維修一番,例如白內障該開就開,讓雙眼大放光明;頸椎的椎間盤突出和腰椎滑脫的兩個大手術也順利完成,行動恢復自如,讓之後的上坡路可以走得輕鬆點。最棒的是,妳真正懂得珍愛自己目前保有的能力,沒有一直抱怨:「我以前可以,現在怎麼就不行了?」有病時不仰天長歎,哀嘆自問為什麼是我,而是趕快就醫。即使植了牙但牙口仍不好,還欣慰地說:「幸好,我年輕時吃了許多堅果、花生,現在不能吃也不覺遺憾,而且還是可以買到Q軟的水煮花生或花生豆花湯呢。」妳的生命觀是:每個年齡層的身心狀況都不同,需盡情發揮,好好享受,不留遺憾,且將來可回味。妳常說,幸好自己在74歲前就從父母的相繼往生,學到「失去」的藝術,接著長官、親人離世、老友凋零、晚輩展翅高飛,連妳的醫師、美髮師、會計師、餐廳老闆等也逐一退休。生活圈裡的人,漸漸換成了新朋友,久了,新朋友也會變成老朋友啊。妳在74歲時,已是善用3C產品的銀髮達人,靈活地在電腦、手機上操作各種軟體,拍照、上網、網購、寫文章、經營部落格等,科技是日常,軟體常更新。今日妳在網上接觸的人如果沒看到妳的外貌,不會知道這是一位年逾九旬的長者;看到了,莫不對妳的上網能力刮目相看,讓妳享受被稱讚的快樂。當然,這些都是在妳還年輕時,尤其是中年時期日積月累的生命力、學習力與韌性的成果,就好比金錢投資的複利一樣。是的,相信再過10年,104歲的妳也會感激現在94歲自己的努力。歡迎瀏覽作者網站:http://blog.xuite.net/hcliujoy/blog
-
2022-03-25 焦點.元氣新聞
加熱菸風險評估審查 國健署:通過修法最快2個月後實施
「菸害防制法」政院版修正草案,傾向禁止電子煙、納管加熱菸「一開一禁」,加熱菸通過國民健康署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經核准即可合法販售。衛福部國健署長吳昭軍今表示,若母法順利於此會期、今年5月底通過,國健署將同步公告健康風險評估審查辦法,預告1至2個月後實施,等於最快今年7月加熱菸即有管道可合法來台販售。吳昭軍今出席大專院校菸害防制成果發表會活動,會後接受訪問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加熱菸認定為菸品,我國也將其視為菸品納管。不過加熱菸屬於新型菸品,相較傳統菸草,目前國際上對於加熱菸的健康風險研究資料稍顯不足,因此希望在加熱菸上市前,用「健康風險評估」審查,要求菸商提出加熱菸研究報告,包括菸草製作流程、添加物質、加熱載具、製造包裝等,都必須送審。吳昭軍表示,國健署將成立審查委員會,由國內毒物學、公共衛生學、醫學領域等專家組成,進行菸品上市前審查,若審查不符合規定,不會允許加熱菸上市,審查過程也完全尊重專家意見,來做後續決定。吳昭軍表示,健康風險評估審查辦法必須有母法授權,因此希望母法第7條中,能制定授權主管機關訂定健康風險評估審查機制,若母法通過後,國健署亦將同步公告審查辦法,預告1至2個月時間,徵求各方給予意見,制定出審查細節。日前立院衛環委員會要求國健署在3個月內搜集國內外對於加熱菸風險評估報告,吳昭軍表示,委員不是要求3個月內提出審查辦法,審查辦法必須建立在母法之上,若連母法都沒有授權,國健署也難以執行。「希望越早通過越好啦!」他表示,國健署在無法源情況,新型菸品管理、稽查、輔導業者等「我們真的無法可管」,恐造成社會氾濫,希望法源授權讓政府能依法處理。吳昭軍於活動中致詞表示,國健署對於菸害防制不遺餘力,若孩童越早接觸到菸品,從吸菸到吸毒都可能發生,對身體危害相當嚴峻。此次修法「菸防法」,擴大到各級學校全部禁菸,也將罰則提高,盼透過修法有法源依據,管理新型菸品猖獗亂象。教育部綜規司副司長王明源表示,日前調查國內150多間大專院校,近一半校內仍設有吸菸區,待「菸防法」修法通過,校內必須撤掉吸菸區,但撤掉吸菸區並不代表學生吸菸行為就會消失,也不能把學生趕到校門口、走道抽菸,希望學校及早因應配套措施及輔導、溝通,或觀摩其他學校做法,持續建立無菸校園。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院長陳學志指出,吸菸對健康危害眾所皆知,但青少年、兒童有時難抗拒同儕壓力,走上吸菸不歸路,而忽略自己的健康,「你不養生,明天就養醫生」,且許多成癮問題與壓力、內在心理不平靜相關,過去一項研究,請受試者進入到密室中,不能攜帶手機及任何物品,測試他能忍受無聊多久,室內則放有100伏特電擊器。結果顯示,許多人按耐不住無聊,15分鐘內竟有人跑去按電擊器「19次」,顯示「無聊比電擊器還可怕」。陳學志指出,人總尋求外在物質,但其實尋求內心安定,就不必靠外在物質麻痺自我。菸害防制工作上,從內心自我把持,更重要是了解快樂、幸福所在及來源,台師大今年成立成癮防治學位學程,結合生科系所、化學系、運動休閒促進及心輔系等,跨單位培養專業人才,處理現代人物質成癮問題,系所剛成立旋即招生爆滿,顯現社會需求相當大。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2022-03-20 養生.生活智慧王
今晚春分養生開運禁忌 民俗專家報六大面向要注意
今天深夜的11時34分,是農曆節氣進入「春分」的時刻,屬於春天的中分點,民俗專家楊登嵙說,今天晝夜長短平均,正當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稱春分。春分這一天陽光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其後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北移,開始晝長夜短。忽熱忽冷的氣候,人們常常昨天熱到想吃冰、今天又冷到穿上羽絨衣,導致身體總是不時出現一些小狀況,提醒有食衣住行育樂六大面向的開運養生與禁忌。民俗專家楊登嵙提醒的六大開運養生禁忌說明如下:一、食:多吃食令蔬菜水果、豆芽、豆苗、萵苣等食材,有助於活化身體生長機能。可以多吃韭菜等等,其有養陽功效,可增強人體脾胃之氣。適當吃些其他辛甘發散之品,比如蔥、香菜、花生、韭菜、蝦仁等,少食辛辣。注意養肝,協調肝的陰陽平衡。多食用一些甘味食物,如枸杞子、核桃、花生、大棗、桂圓等,這些能補肝益腎。還可以泡點菊花茶、薄荷水,能清除肝熱。但最好不要喝酒,因為春季易傷肝,建議減少飲酒。禁忌偏熱、偏寒、偏升、偏降的飲食誤區,在烹調魚、蝦、蟹等寒性食物時,其必佐以蔥、薑、酒、醋類溫性調料,以防止本菜肴性寒偏涼,食後有損脾胃而引起腹部不舒之弊。二、衣:溫度變化比較大,溫差也大,早晚比較冷,中午相對比較熱。如果過早脫掉冬裝,穿上春裝,容易受到溫度冷熱變化的影響,會發生一些感冒、關節炎或者氣管炎等疾病。因此,春分時節,要隨時了解氣溫變化情況,根據溫度變化,靈活增減衣物。三、住:選擇在上午8時左右開窗,這時候,一般氣溫比較回溫,空氣品質也比較好,是開窗通風的好時機。另外,在午睡以後,可以適當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四、行:春分前後,萬物復甦,是花草樹木生長萌芽期,這時人體血液也正處於旺盛時期,而且激素水平也處於相對高峰期。風木剋脾土,容易出現腹痛腹瀉。而且風多風大,也容易感冒流鼻涕、咳嗽。因此,風多風大時,避免到戶外受風,以免造成腹痛。此時,易發生非感染性疾病,如高血壓、過敏性疾病等。五、育:伸伸懶腰通經絡,深呼吸,趕走疲倦,運動宜緩,微出汗,春遊慢跑去登山。六、樂:養肝為先,戒怒鬱,樂觀開朗想開點。
-
2022-03-19 醫聲.院長講堂
院長講堂/高雄義大癌治療醫院院長洪朝明著重預防醫學,望病人過健康生活
「我們沒辦法決定身體的基因,卻可以決定怎樣過健康的生活。」高雄義大癌治療醫院院長洪朝明說,預防醫學最為重要,但疫情期間常有癌症、慢性病患者擔心染疫不敢到醫院,原本每兩周、一個月就須追蹤病情,卻遲了幾個月、半年沒追蹤,因此延誤治療。醫術精湛 被譽外科神之手56歲的洪朝明是彰化人,不到50歲就當上院長,小時候接觸漫畫「怪醫黑傑克」因而走上從醫之路。自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畢業的他,認為外科醫師可讓病人有立竿見影的治療效果,真正解決病人問題,因此選擇當一名外科醫師。早在林口長庚醫院服務時,因醫術精湛,被譽為「外科神之手」。洪朝明常與學生及住院醫師說,外科醫師經多年經驗累積,需養成一針一線就能知道患者可能會有的問題,做任何步驟、細節都要有把握,一旦將患者傷口關好、離開醫院,就不應將煩惱再帶離開刀房,否則日常生活一定會受干擾。每月檢討死亡病例、併發症醫院每月舉辦死亡病例、併發症病例檢討,洪朝明指出,病例檢討並非追究錯誤,而是讓學生、住院醫師能夠隨時掌握患者的每個環節,讓醫師了解病人可能會有的症狀,因而加強患者照料,不能每次檢討都是病人年紀太大、免疫力太差、病人不配合等理由,也可能是開刀造成併發症、過早處理、處理不夠精細等。建立各臨床中心發揮特色洪朝明擔任院長多年,對醫師管理頗有心得。他說,對有能力的醫師,應塑造優質的環境,量身建立各臨床中心,讓醫師發揮特色的醫療,若能力稍不足者,應彰顯他們的優點,也請主管協助特定醫療,讓醫師加速進步。「當外科醫師都覺得可以動手術,但有時患者及家屬不理解,可能影響醫病關係。」他說,因病人自主權立法,醫師手術前須說明風險,有時患者與家屬聽不出醫師的暗示,可能受醫師語氣及解釋影響,讓治療方向改變,最後選擇保守性治療,但其實醫師的說明只是想取得患者與家屬的支持,盡量讓患者知道得多一些。推動澎湖醫療資源整合 義大癌醫積極推動澎湖醫療資源積極整合計畫,並至偏遠地區協助國中小科普教育活動,但洪朝明認為,偏鄉義診雖好,還是預防醫學最重要,偏鄉是因經濟資源不均造成,政府應多出力量,打好偏鄉醫療資源基礎,讓民眾提早知道可能罹患的症狀,及早進行預防。洪朝明養生祕訣:為減重跑步,一周至少四次高雄義大癌治療醫院院長洪朝明曾重達89公斤,二、三年前健檢報告都是紅字,開始登山、跑馬拉松減重,並加入跑團,還擔任高雄市馬拉松協進會顧問團團長。他笑稱,剛開始認真跑步時,醫院管理階層超怕他出事,常關心有沒有人陪跑,直到他的身體變結實才逐漸放心。洪朝明每周至少跑四次,半馬21公里可在2小時內跑完,偶爾重訓,避免跑步時肌肉量不夠造成身體不適。因需減重,他的飲食是請營養師規畫,午餐熱量為432大卡,多吃蛋白質,主食的肉、蛋各一份,澱粉量減少;早餐由家人準備,一定會有一杯由五穀、堅果、蔬果等榨成的綜合汁;晚餐自行控制,如遇到應酬,須避免吃高熱量的米糕、勾芡的高湯等。洪朝明熱中跑步,其實與減肥有關。他說,熱量算出來時就不敢多吃,有時跑一小時才減少幾百大卡,但要減一公斤至少需消耗1700大卡,跑21公里才少約2000大卡,偶爾量體重少一公斤很開心,後來才發現少的是水分,只能盡量保持運動習慣,目前體重維持在74公斤左右,「跑步需要毅力及意志力,與人生相同。」擔任院長後,洪朝明每天時間安排緊湊,晚上十點左右入睡,隔天凌晨四、五點起床,偶爾跑步,七點查房、七點半主持晨會、八點半後進行臨床工作,下午再參加、主持各項會議,晚上有空時參與跑團訓練。他笑稱「我也是時間管理達人」。除了運動,洪朝明因小時候喜歡畫畫,會蒐藏一些畫作,不僅支持在地畫家也轉贈美術館,另支持美術館的繁星計畫、科工館的點燈計畫等,希望能做到引路人效應。洪朝明小檔案●年齡:56歲●專長:乳癌、消化外科、腫瘤外科●現職:義大癌治療醫院院長●學歷: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國立師範大學科環所博士●經歷:義大癌治療醫院院長、義大癌治療醫院外科副院長、新竹東元醫院醫務部主任、林口長庚急症外傷科主治醫師、林口長庚一般外科及肝臟移植主治醫師給病人的一句話●我們沒辦法決定身體的基因,但可以決定怎樣過健康的生活。
-
2022-03-16 新聞.健康知識+
假如我們通通是遺傳的受害者 遵循營養建議、健康養生還有意義嗎?
▍肥胖與表觀遺傳一如所知,肥胖正在流行。雖然在工業化程度較高的社會,肥胖蔓延的速度較快,但它終歸是個遍及全世界的普遍現象。圖6.3為英國人二○○七年的體型分布圖,一目了然得令人心驚:圖表顯示,每三名英國成年人中即有兩人過重(BMI指數大於等於二十五)或肥胖(BMI大於等於三十)。美國的情況甚至更糟。肥胖與許多健康問題密切相關,包括心血管疾病與第二型糖尿病;年過四十以後,肥胖者的平均壽命通常要比非肥胖者短少六至七年。母體於懷孕期間營養不良,會對子代造成影響,這層影響甚至還會續傳給後代子孫——荷蘭饑餓之冬與其他幾次饑荒留下的數據皆支持這個說法。換言之,營養不良對後代有所謂的表觀遺傳效應。上卡利克斯的數據雖然較難闡釋,但仍暗示男孩若在人生某關鍵時期飲食過量,可能對其後代子孫造成不良影響。人類的肥胖大流行是否可能在子輩、孫輩引發連鎖效應?由於不想枯等四十年才揭曉結果,科學家再度轉向動物模式,試圖獲取些許有用的靈感。最初取得的動物數據顯示,營養跨代遺傳效應影響不大。agouti 母鼠懷孕期間攝取高甲基含量食物會改變子代毛色分布,但這項改變並未再傳給下一代。不過,也有可能是這個模型太特別了。二○一○年的兩篇論文或許能讓我們暫時停下來、思考一下。這兩篇論文分別發表在全球最重量級的科學期刊《自然》與《細胞》:兩造的研究人員皆餵食公鼠過量的食物,然後監控公鼠過度採食對子代造成的影響。由於實驗對象僅限公畜,因此無須擔心研究母畜時才會遇到的子宮內環境或細胞質遺傳等種種惱人又複雜的問題。上述實驗之一用的是一種叫「Spraque-Dawley」的大鼠(簡稱SD大鼠)。這種大鼠屬於白子品系,脾性極溫馴冷靜,因此非常好操作控制。實驗中,SD公鼠被餵食高脂飼糧,再令其與飲食正常的母鼠交配。過食的公鼠毫不意外地體重過重,脂肪肌肉比偏高,出現許多類似人類第二型糖尿病的徵狀。過食公鼠的子代出生體重正常,但也帶有與糖尿病相關的異常狀況。許多跟控制代謝有關、與哺乳動物燃燒能量有關的基因皆出現調控異常;因為某些尚無法理解的理由,這種症狀在子代雌鼠身上尤其明顯。另一組與前者完全無關的研究群則探討飲食對近親品系小鼠的影響。公鼠被餵以蛋白質含量異常低少的飼糧,但額外增加糖類攝取量作為補償。該批公鼠與飲食正常的母鼠交配,產下的小鼠於三周齡時檢驗肝細胞基因表現(肝臟是代謝的主要器官)。在分析大量數據之後,研究人員發現,被餵以異常飼糧的公鼠所得之子代,牠們身上許多與代謝相關的基因皆出現調控異常的現象。研究人員還發現,子代小鼠肝臟的表觀遺傳調控模式與親代並不一致。前述兩項研究顯示,父親——至少在嚙齒動物——的飲食內容會直接影響子代的表觀遺傳調控、基因表現與健康狀況。這層影響與環境無關—— 這跟「父親只餵小孩超大漢堡與薯條、導致小孩變胖」的情況完全不同。大小鼠實驗所見的影響不僅直接、發生頻率亦頻繁到不可能是飲食誘發突變所致,因為突變的比率絕不可能這麼高。因此,最有可能的解釋是飲食誘發表觀遺傳效應,且這種效應能從父親傳給子代。雖然目前掌握的數據還在初步階段,但小鼠方面的實驗數據尤其支持這套假說。若把從人類到嚙齒動物、從饑荒到飲食過量的數據全部擺在一起來看,肯定會看出某個令人擔憂的模式:或許那句「吃什麼像什麼」的老話已不夠看,說不定連父母、甚至父母的父母吃什麼也得統統算進去了。這也許會令我們好奇:遵循營養建議、健康養生到底有沒有意義?假如我們都是表觀遺傳決定論的受害者,這豈不表示骰子早已扔出去,我們只能任由祖先的甲基化模式擺布而已。不過,全推給表觀遺傳未免太過簡單。各種數量驚人的資料數據在在顯示,政府部門與福利單位推動的健康宣導策略——吃得健康、蔬果飲食、遠離沙發、拒絕吸菸等等——皆十足完備。人類是複雜的生物體,我們的健康、預期壽命皆受基因體、表觀基因體和環境左右影響。但是別忘了,就算是飼養條件幾近一致的近親品系agouti 小鼠,研究人員也無法準確預估每一窩、每一隻新生小鼠的毛色和胖瘦。既然如此,何不盡己所能、增進健康長壽的機率?若是計畫擁有下一代,又有誰不想多盡點力、讓孩子們更健康?當然,世事總有無法盡人意、無法控制之處。在環境因子影響表觀遺傳這方面,目前紀錄最詳盡的案例之一是某種名為「免克寧」(Vinclozolin)的環境毒素,至少連續影響四代。免克寧是一種殺菌(黴菌)劑,在釀酒產業似乎用得特別頻繁。這種毒素一旦進入哺乳動物體內,旋即轉成另一種化合物、與「雄激素受器」(androgen receptor)結合;這種受器平素與雄性荷爾蒙「睪固酮」結合,而睪固酮對於性發育、製造精子及許多男性生理至為重要。免克寧與雄激素受器結合後,會阻撓睪固酮將慣常訊號送進細胞內,因而阻斷荷爾蒙誘發的正常效應。如果在胚胎睪丸發育期間,讓懷孕母鼠接觸免克寧,則產下的雄性後代不僅睪丸先天發育不良、生育能力不佳,且一連三代皆出現相同缺陷。實驗鼠中有近九成的公鼠受影響,若與典型的DNA突變相比,這個比例遠遠高出太多。就算是目前已知發生率最高、特別容易發生突變的區域,基因突變率也不及這個數字的十分之一。在免克寧的大鼠實驗中,僅一代接觸過這種毒物、效應卻延續四代,因此這可謂拉馬克遺傳學說的另一範例;再考量到雄性傳遞性狀的模式,這似乎也是表觀遺傳機制的一記例證。同一研究團隊隨後又延續相同主題繼續發表論文,找出免克寧在基因體內導致DNA異常甲基化的區域。前述實驗中,研究人員給予大鼠高劑量的免克寧,該劑量遠超過一般認為人類在環境中會接觸到的劑量。儘管如此,上述研究結果仍促使某些單位著手調查,以期了解人造荷爾蒙與環境干擾型荷爾蒙(從服用避孕藥後排出的若干化學成分以至某些殺蟲劑)是否有可能在人類族群造成程度輕微、但可能引致跨代遺傳效應。※ 本文摘自《表觀遺傳大革命:現代生物學如何改寫我們認知的基因、遺傳與疾病》。《表觀遺傳大革命:現代生物學如何改寫我們認知的基因、遺傳與疾病》作者:奈莎‧卡雷 譯者:黎湛平出版社:貓頭鷹出版日期:2021/09/09
-
2022-03-16 養生.聰明飲食
吃紅肉到底和失智症有無關係?教授揭更關鍵因素
上禮拜(2022-3-8)我發表吃肉有助延年益壽,吃素真的更健康,真假資訊,指出兩家健康資訊網站所提供的資訊是南轅北轍,互相矛盾。事實上,縱然是同一家網站所提供的資訊,也常常會昨是今非,今是昨非。究其原因,這些所謂的健康資訊網站充其量也不過就是內容農場。它們是只管發表文章,而不會在乎文章對讀者的健康是有益或有害。這篇文章發表後,讀者Shaun在回應欄裡留言:「林教授您好,有另一篇文章請問這個研究可信度高嗎?謝謝您」這位讀者查詢的文章是元氣網在2019-5-3發表的預防飲食/不吃肉易失智?法國最新研究:風險提高了67%。它的第一段是:「近年來素食風潮越來越盛行,有些人認為吃素可以健康養生,但事實真是如此嗎?2019年3月登載在《阿茲海默症期刊(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中,由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等多處機構所進行的研究反而提出,肉類攝取不足可能提高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這段話雖然有說出研究是發表在《阿茲海默症期刊》,但卻沒有提供可資點擊的連結,所以我只好自己去找。我找到它是Intake of Meat, Fish, Fruits, and Vegetables and Long-Term Risk of Dementia and Alzheimer’s Disease(肉類、魚類、水果和蔬菜的攝入與失智症和阿茲海默症的長期風險)。從這個標題就可看出,這項研究並不把魚類(包括任何海鮮)當成是肉類,而它的結論還說魚類(包括海鮮)的攝入與失智症的風險無關。所以,我實在是無法理解為什麼元氣網那篇文章會說「近年來素食風潮越來越盛行,有些人認為吃素可以健康養生,……研究反而提出,肉類攝取不足可能提高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難道,作者認為魚類和海鮮都是素食?更好笑的是,早在2015年就有一篇論文是與這篇2019年的論文,所得到結論是正好相反,而且這篇2015年的論文還是出自台灣。這篇論文的標題是Dietary patterns and cognitive decline in Taiwanese aged 65 years and older(65 歲及以上台灣人的飲食模式和認知能力下降),而結論是:「這項研究表明,頻繁食用肉類/家禽和雞蛋以及不經常食用魚、豆類、蔬菜和水果的飲食可能會對台灣老年人的認知功能產生不利影響。」其實,令人哭笑不得,無所適從的研究還多得很,例如:2022年:Associations of dairy, meat, and fish intakes with risk of incident dementia and with cognitive performance: the Kuopio Ischaemic Heart Disease Risk Factor Study (KIHD)(乳製品、肉類和魚類攝入量與失智症風險和認知能力的關係:庫奧皮奧缺血性心臟病風險因素研究 (KIHD))。結論:「儘管某些食物組的攝入量較高與認知表現相關,但我們幾乎沒有發現與失智症風險相關的證據。」2021年:Meat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incident dementia: cohort study of 493,888 UK Biobank participants(肉類攝入和失智症風險:493,888 名英國生物銀行參與者的隊列研究)。結論:「這些發現強調加工肉類攝入是失智症的潛在風險因素。」2021年:To meat or not to meat? Processed meat and risk of dementia(吃肉還是不吃肉? 加工肉類與失智症的風險)。結論:「目前的證據表明,健康的飲食模式可以降低患失智症的風險,但特定食物和營養素的作用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確定解釋觀察到的飲食影響的特定飲食成分將有助於了解潛在機制,增加對因果關係的信心,並完善飲食建議,但此類研究非常困難。」2020年:Meat Consumption, Cognitive Function and Diso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Narrative Synthesis and Meta-Analysis(肉類攝入、認知功能和障礙:敘事綜合和薈萃分析的系統評價)。結論:「總體而言,肉類攝入量與認知障礙之間沒有很強的關聯。」那,為什麼不同的研究會有這樣南轅北轍的結論呢?其實,您如果有看過我在2019-10-13發表的紅肉,從不健康到無所謂,就一點都不會感到困惑。不過,為了幫您節省時間,我就把這篇文章的最後兩段拷貝如下:我希望讀者能了解,人是非常複雜多變的「實驗動物」,而食物又是非常複雜多變的「實驗材料」,所以拿人來試驗食物對健康有益或有害,無異乎緣木求魚。請看The problem of what to eat and what not to eat is far too complex to have a simple solution(吃什麼和不吃什麼的問題實在是太複雜了,以至於沒有一個簡單的答案)。同樣一塊肉,我吃了之後睡個懶覺,就轉化成肥油,您吃了之後去舉重,就轉化成肌肉。也就是說,食物攝取是一回事,轉化成什麼又完全是另外一回事。這就是為什麼我一再強調沒有任何單一的食物是會讓人健康。只有全面性的,均衡的飲食,加上有恆的運動,才有保障。原文:吃肉易失智,不吃肉也易失智,海鮮是素食?
-
2022-03-15 養生.聰明飲食
吃比不吃更傷身!營養師曝「早午餐5大陷阱」:致三高、更易胖
現代人因為工作繁忙,總想在週末假日睡到自然醒,導致早餐時間往往都超過9點,因而興起了一股早午餐(Brunch:Breakfast(早餐)+Lunch(午餐))的風潮。把吃早餐的時間往後推遲,並將早餐和午餐的份量合併著吃,加上坊間推出的美式超大份量Brunch,但這樣的飲食模式健康嗎?短時間吃大量食物 易引起胃腸道負擔從健康飲食的角度來看,營養師張麗玲表示,將兩餐的份量加在一起吃的Brunch,因為在短時間內吃下大量的食物,很容易引起胃腸道的負擔,長期下來就會引起代謝失調,加上坊間的Brunch大多都是以高油、高脂的美式餐點為主,一餐吃下來熱量破表,吃多了若又沒有運動,不但體重可能直線上升,「三高」可能會跟著來報到。(推薦閱讀:如何降三高?降三高飲食怎麼吃? 專家授「控制5招」:隱藏高危險群要注意)起床後第一餐影響身體大 早餐、午餐應分開來吃 其實,起床後的第一餐非常重要,有研究指出,一早起床若不補充足夠的能量,則易造成血糖過低、注意力變差,同時出現疲勞、記憶力衰退等現象;因此,為了健康著想,仍建議早餐與午餐應該分開來吃。(推薦閱讀:早上空腹想吐、沒食慾恐是「胃食道逆流」! 醫揪「超雷習慣」 :吃飯太快也中)2小時內吃早餐 間隔4-5小時吃午餐以吃早餐的時間點來說,張麗玲指出,不管是幾點起床,都建議在起床後的1~2小時內用完第一餐。一般來說,規律的早餐與午餐時間應間隔4~5小時,所以,吃早餐的時間應該在早晨的7~9點(辰時)之間最好。而以中醫養生的觀點來看,辰時正好處於胃經當令之時,氣血流注於胃經,因而磨化能力在此時最強,所以,早晨7~9點正是早餐進食的最佳時間。(推薦閱讀:空腹吃「5類食物」會胖、傷腸胃、血糖失控! 吐司、豆漿、香蕉都上榜)吃早午餐 這些營養前提須注意針對假日晚起型的現代人,偶爾將Brunch當作第一餐或真的很想吃Brunch的人,除了攝取量不要太多之外,在營養攝取上仍應以均衡飲食為前提,而後兩餐的用餐時間則需往後移,以下是營養師的飲食建議:1、選擇含維生素B群及複合醣類食物:如糙米飯(粥)、全麥麵包、雜糧麵包,以及全穀類食物。(推薦閱讀:前三名不是花生、巧克力!「9款抹醬吐司熱量」曝光 營養師:一片厚片等於一碗飯)2、多選擇優質蛋白質:如魚肉、各種瘦肉、家禽肉等。蛋類的攝取方面,每週均衡攝取2~3顆蛋較為適當。3、含鈣質豐富之食品:包括低脂牛奶、無糖營養強化豆奶、乳酪、起士、小魚乾等。4、以不飽和脂肪的攝取為主:少吃含油酥的麵包,並減少塗抹在吐司上的奶油使用量;最好選擇植物油、核果類等不飽和脂肪。(推薦閱讀:可頌還不是最胖!營養師揭「暴肥款麵包排行」 前3名不少人天天吃)5、多攝取新鮮蔬菜及水果:蔬果中不同的植物化合物(植化素)對人體健康各有益處。藉由足量、多樣的蔬果,補充身體所需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以利不同的植物化合物發揮各種有利健康的效益。防三高、肥胖上身 生活作息莫輕忽為了健康著想,不讓三高、肥胖上身,保持腸胃機能正常運作,每天的早餐一定不能少,若不得已晚起或真的想吃Brunch,張麗玲建議,偶一為之就好,或調整Brunch的飲食內容,使其盡量達到營養均衡。延伸閱讀: ·燒餅夾油條不是最肥! 營養師揭「15款中式早餐熱量」:第一名你常吃? ·減肥到底要不要吃早餐? 營養師的答案可能跟你的不一樣
-
2022-03-14 該看哪科.中醫
中藥食補3大原則 藥師教如何怎麼補達到最佳效果
對傳統國人來說,碰到季節交替或是覺得身體虛弱時,總喜歡買些中藥材配合食物一起烹調食用,以求改善身體機能狀況,及保持內臟功能平衡,達到長命百歲的目的。而中藥食補是依據個人體質,配合藥材及食物的四氣五味特性,順應四時氣候來進行調節飲食,若隨便亂補會有許多後遺症。四季養生:春夏秋冬的飲食原則許多中藥材具藥食同源可作為藥膳的材料,配合四季節氣人體所需要補充的方向也不同,春宜甘少酸、夏宜酸宜苦、秋少辛多酸、冬宜辛宜肉。養生四氣:食物的寒熱溫涼蔬菜水果等食物如同藥物一樣也有寒熱溫涼性質,例如「顏色」,綠色多寒涼,如綠豆、綠色蔬菜;紅色多溫熱,如辣椒、紅棗。其次「味道」,酸、苦多寒涼,如苦瓜、梅子;甘、辛多溫熱,如龍眼、大蒜。還有「生長環境」,水生、背陽多寒涼,如菱角、蘑菇;陸生、向陽多溫熱,如薑、向日葵。以及「活動力」,活動少、水生多寒涼,如豬、蛤蜊;活動多、陸生多溫熱,如牛、蝦。體質與選擇:我偏哪種體質?熱證者宜涼補、寒證者宜溫補。1. 「寒性體質」症狀包含:手腳冰涼、怕冷怕風,喜歡喝熱飲,臉色和唇色發白,小便清,大便不成形,易疲倦。2. 「熱性體質」症狀包含:體溫高,怕熱,口乾舌燥,喜歡喝冷飲,面色紅赤,常長痘痘或疔瘡,小便色黃、腥,大便臭穢,容易便祕,愛動,易煩躁。進補食需要注意事項,若同時服用西藥者,最好間隔一小時以上且不宜與茶併用。如何知道自己適和哪一種進補方式 ? 最好詢問合格中醫師或藥師後再選擇自己適合的方式進補,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
2022-03-13 養生.營養食譜
長壽村裡的應菜麵
當「地方創生」變成在地農業迎合政府機關「為轉型而轉型」的創業口號,我突然想起一首形容二戰後老百姓生活艱難的歌曲「悲しくてやりきれない」(難過地哭不出來)。台灣農民近年面對無數挑戰,需要不斷轉型,努力到無能為力,拚搏到感動自己,從設計到開發換來很多滯銷產品,也無可奈何。新港鄉古民村,被形容為最幸福的長壽村。人口高齡化、年輕人外流的嘉義縣新港鄉古民村,近年被形容為最幸福的長壽村代表,我在永福宮見證一群超過八、九十歲的老菩薩,找到快樂學習與自我價值。永福宮是古民村民的信仰中心,據傳創立於嘉慶年間,至今超過兩百多年。主祀神明為三山國王,陪祀神明有中壇元帥、樹神信仰、土地公、濟公禪師。從廟前一棵樹齡相當高的老榕樹,就可以想像這裡早期士農工商群聚的榮景。有趣的是,永福宮是全台最大的三山國王廟,代表此處客家文化部落聚集,可是在地會說客語的村民似已式微,可見得閩、客相融,早期客家族群受彰州先民影響甚深,成為福佬客(被閩南人同化的客家人)。長者齊聚產製「應菜麵」,上課互動、延緩退化。吸引我注意的是此地的特產「應菜麵」,由社區長輩學習用機器將空心菜打成汁,研發出營養又美味的在地良食伴手禮。古民村是全台生產空心菜最大的村莊,每天的產量占全台四成,但夏天時空心菜生產速度快,產量過剩,農民時常賣到不敷成本的價格。社區理事長蔡峻傑靈機一動,召集社區收購農民的空心菜,由太太劉寶薇老師帶領社區長輩製作成各類空心菜產品,嘉惠地方文創產業。除了應菜麵,今年更推出蒸蛋、饅頭等空心菜相關商品,除推廣吃在地、吃健康的理念,也提升自我價值、看見藍海,這才是真正的地方新創事業,也是「產地即餐桌」的概念。更難能可貴的是,很多失智長者透過社會局介紹,到像永福宮這樣的社區據點,有同儕老伴一起上課互動、做麵條等等,延緩退化的速度。長輩知道自己做的東西可以銷售出去也很開心,讓老人有事做、有生產力,身心靈得到關注,比起傳統臥床的長照服務,是更好的療癒與陪伴。一群年輕的CEO身體力行,改變了這個以農業為主的古民村命運。運用在地食材、豪邁辦桌料理,煮出豐美的農村味。在上豐蔬菜運銷合作社負責人戴永坤社長邀請下,我有機會跟85歲還充滿活動力的戴媽媽一起學習,完成辦桌料理。走進偌大倉庫,看到辦桌料理用的大鍋爐,做菜走Free style,食材不假外求,苦茶油、聖女番茄、阿里山下的鈕扣香菇、布袋的蝦米,用在地的生命力演繹出健康美味的地中海養生美食「五色番茄肉醬義大利麵」。戴媽媽也用未成年的母雞蛋跟茴香葉,做出風味獨特的鄉村烘蛋。滿桌營養菜色,無須綜合維他命,這是只有農村生活才能體會到「信手捻來飛紅點翠」的幸福滋味。無毒極品哈密瓜,帶有特殊焦糖和香草氣息。同樣在古民村,有一種「光」,比「華燈初上」裡的媽媽桑帶給大家更多想像空間,那就是生產哈密瓜的「嘉義極光」。說到頂級哈密瓜,一般人想到的多是日本超市可望不可及的高價產品,現在喜歡哈密瓜的朋友,不用再跑到日本付出高代價追求傳說中的麝香哈密瓜,咱們真正的台灣之光在古民村,獲得神農獎榮譽的戴永坤夫婦,多年用溫室栽培無毒農改的心血,一株一瓜保留最完美的哈密瓜,是獨一無二的瓜中極品。鮮嫩多汁的極光哈密瓜,外型橢圓,橘黃果肉口感清脆、皮薄肉厚,帶有特殊焦糖和香草的香氣,甜度可高達18度,只要搭配一片伊比利生火腿,餐桌瞬間變成米其林等級。不像一般哈密瓜軟綿的口感,反而似水梨般清脆爽口,在夏季品嘗沁涼脆口的極光哈密瓜,絕對是一大享受。第一次看到把威士忌倒在頂級哈密瓜裡的飯後甜點,把甜度超過18度以上的水果,做成充滿花香蜜香的酒漬水果,水果酵素醇化烈酒的厚重,香濃更柔順口,這種微醺感像喜宴出現酒糖巧克力一樣,是一種剛剛好的幸福感,也是這場農村饗宴最完美的Ending。
-
2022-03-13 養生.聰明飲食
春天養肝應該吃什麼?醫推5大護肝食物助代謝解毒
肝是人體腹腔內最大的器官,具有合成、代謝、解毒三大功能,必須要好好疼惜,才能有彩色人生。過年期間聚餐應酬多,大魚大肉的飲食,攝入了過多的脂肪和熱量,不但讓體重直線上升,也增加了肝臟負擔,導致脂肪肝加劇。春天來時,應該改變飲食與生活作息,好好養護肝臟。春天養肝該吃什麼呢?肝臟在執行合成、代謝、解毒的工作時,需要輔酵素、輔因子的參與,而輔酵素、輔因子是源自於維生素、礦物質以及植物化素,可以經由多吃各式各樣的新鮮蔬果,讓肝臟獲得充足與完整的輔酵素和輔因子,以執行各項任務。以下是醫師推薦的五大護肝食物。蘆筍● 養肝密碼:含有穀胱甘肽、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β-胡蘿蔔素,可以幫助肝臟排毒、抗氧化;富含膳食纖維,可以吸附油脂和毒素,減輕肝臟負擔。● 攝取注意:蘆筍鉀離子及普林含量較高,腎功能不佳及痛風患者宜適量攝取。● 選購與儲存:新鮮的蘆筍不會有枯軟的現象,選購時宜採買翠綠堅挺、頂端手折即斷、基部未老化的蘆筍。十字花科蔬菜●養肝密碼:十字花科蔬菜,是一種蔬菜的分類,常見的有:綠花椰菜、白花椰菜、高麗菜、白菜和白蘿蔔等。這類蔬菜含有豐富的類黃酮、類胡蘿蔔素、蘿蔔硫素,有益於肝臟進行代謝和解毒工作。● 攝取注意:每天建議攝取煮熟的十字花科蔬菜約一碗。為避免吃到殘留農藥,食用前不要只是單用水浸泡蔬菜,最好能用大量流動的清水來沖洗。同時,高麗菜等包葉菜類不妨先把外圍的一、兩片葉子去掉,而後一片片拆下沖洗。● 選購與儲存:蔬菜的選擇重在新鮮、無枯黃;採買後置於陰涼處或放在冰箱內冷藏。綠茶● 養肝密碼:茶多酚類有助肝臟的代謝與排毒作用。● 攝取注意:每天攝取300到500毫克的兒茶素,就能達到養生保健的效果。● 選購與儲存:選擇茶葉茶片完整,少茶梗、少茶末等。儲存時避免濕氣太重,可密封保存。一般市售瓶裝茶飲,其成分標示有些會寫明兒茶素的含量,有些則無,宜選擇有明確標示兒茶素含量的飲品。大蒜● 養肝密碼:大蒜富含的大蒜素和礦物質硒,能夠幫助肝臟解毒,免於有毒物質的損害。● 攝取注意:一天約攝取1到3片蒜瓣的份量。● 選購與儲存:選擇蒜球硬實、外觀清潔完整、蒜瓣不鬆軟且無病蟲危害的大蒜。儲存時放在陰涼通風處風乾。新鮮的大蒜需放一周,已經過乾燥處理的大蒜可以立刻收起來,或放置一天之後再收起來。(新鮮大蒜水分較多,應該攤平乾燥後再收起來,才能放比較久。)堅果● 養肝密碼:堅果類富含鋅、硒,能促進膽汁分泌,加速肝臟排毒。其中核桃、杏仁富含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的作用,有助於提高肝細胞的新陳代謝,清除體內的自由基,減少自由基對肝臟的損害。● 攝取注意:一天攝取約一手掌的量,對堅果過敏者不適合。● 選購與儲存:選購外觀完整、色澤光亮、顆粒飽滿的堅果;存放在陰涼通風處,避免陽光直射。最好短時間食用完畢,沒吃完須放在密封罐或放入冰箱冷藏。諮詢/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副院長、肝膽胃腸科醫師許秉毅
-
2022-03-13 該看哪科.中醫
為何春天是適合養肝的季節?中醫教養肝穴道按摩
中醫所說的肝,和西醫有什麼不一樣?西醫中所稱的「肝」是指「肝臟」這個器官,是人體重要的代謝器官,主要功能為新陳代謝、儲存、轉化、分泌、解毒等。中醫所指涉的「肝」範圍較廣,與經脈關係密切。中醫觀點認為肝是「將軍之官」,不單純只是分泌、解毒的功用,還指揮著其他臟器,和人的情緒、氣血循環與流動有關。Q 為什麼中醫會強調春天是適合養肝的季節?春節過後,時序正式進入春天,正是萬物蓬勃發展之時。在中醫來說,春季與五臟中的肝相應,這時候也是「養肝」的最佳時節。中醫以五行思想為基礎,可把時序分為四季甚至五季,意即春(二至四月)、夏(四至六月)、長夏(七、八月)、秋(九至十一月)和冬(十二、一月);對應的五臟為肝、心、肺、脾、腎;對應的五行為木、火、金、土、水;對應的五色則為青、赤、黃、白、黑。從中醫觀點來看,身體變化隨著季節變化而走,養生觀念也是對應的。《黃帝內經》寫道「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陳潮宗說,春天萬物勃發,是草木生長之時,且「木曰曲直」,其意念是向橫、向上,因此在肝的養生觀念上,應以「疏肝」為主,不可壓抑成長。而依據「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春天養肝的重點也有別於「冬天的『藏』」,應該趁春暖花開的時期,多到戶外散步、踏青、春遊等,一方面感受春天氣息,有助增加身體活力,也對應肝氣與情緒的關係,讓心情保持平和。Q 常熬夜的人,肝臟一定容易出問題嗎?肝經從大腳趾經腳背,沿著腳踝到小腿、大腿、鼠蹊、腹側,經肝臟、膽囊,分支到肺以及到口、眼、頭頂。晚上11時至凌晨3時,是膽、肝經休息的時間,若時常熬夜,便會影響排毒和自我修復的功能。Q 肝有問題的人,就中醫來看,有沒有徵兆可循?「肝不好」是指肝經氣的循環出了問題,最常見是皮膚變黃、上火、冒痘痘、口乾舌燥等,主要是因為肝氣鬱結的氣太旺盛,也就是常說的「肝火旺」;而肝氣也和情緒有關,若肝氣鬱結形成「肝鬱」,就會造成情緒起伏較大、胸悶、失眠等問題。Q 肝火旺、冒痘痘的人,可以吃哪類降火藥材?養肝食物,依據五臟、五行、五色的搭配,最直覺便是多吃當季的「綠色」蔬果,例如花椰菜、菠菜等都是不錯的選擇,不僅屬性平和可天天食用,也不容易有上火問題。而若有肝火旺、冒痘痘的問題,則可服用如龍膽瀉肝湯等降火的中藥來改善。不過,楊宗翰提醒,由於降火的藥材對身體太寒的人來說不適宜,因此一定要有醫師診斷,佐以其他調和的藥材服用,千萬不可自己隨便買來吃。養肝穴道按摩平時可按摩肝經上的穴道,例如太衝、三陰交等,每天按摩10分鐘,約50至100下,調節身體機能,作為春天養肝的保健。三陰交位置:位於踝關節內側上方約三寸(約四指寬)處。《針灸甲乙經》寫道「在內踝上三寸,骨下陷者中」。功效:補脾土、助運化、通氣滯、疏下焦、調血室精宮、祛經絡風濕。有助於養血養氣、補肝血。太衝穴位置:第一、二腳趾骨交接處。《針灸甲乙經》寫道「在足大指本節後二寸,或曰一寸五分陷者中。」功效:平肝熄風、清熱利膽、明目;有助於緩解失眠、頭痛、咽喉氣梗、神經衰弱等。
-
2022-03-10 養生.抗老養生
春天養肝四原則 多吃這些綠色食物助排毒
春天天氣回暖、萬物吐新芽,人體處在陽氣生發的階段,「養陽氣」是養生重點;春天屬於「養肝」季節,此時如果沒有將陽氣養好、進行肝臟排毒動作,未來容易出現感冒、過敏、手腳冰冷、經期不順等寒性疾病,以及便祕、嘴破、長痘痘等上火的毛病。春天養肝掌握四大飲食原則1、多吃綠色養肝食物過年攝取許多高熱量及油膩食物,加重肝臟及腸胃負擔,如何去除多餘脂肪,幫助肝臟排毒,是春天的首要任務。老祖宗說春天對應五色中的「青」色,多吃綠色食物能促進代謝、肝氣循環,對照現代營養學理論,發現綠色蔬果蘊含多種水溶及非水溶膳食纖維,可幫助膽酸排除、促進膽固醇代謝,益於肝臟排毒,常見綠色蔬菜如花椰菜、菠菜、綠豆芽、地瓜葉等。烹煮方式應口味清淡,否則便失去的養肝、促進肝排毒的美意。另一方面,酸入肝,酸性食物可以活化肝臟機能,例如奇異果、檸檬、白醋、大小黃瓜,都屬於綠色、味道偏酸的食物,可幫助分解體內囤積的脂肪;不過,腸胃功能不佳的人應留待飯後或非空腹的時候食用。2、不要吃太燥熱的食物春天陽氣生發階段,身體的火慢慢冒出來,一旦飲食不節制,多吃燒烤、油炸、過於油膩的食物,加上少喝水,作息不正常,很容易上火,出現口乾、舌燥、便祕、嘴破、長痘痘等問題,因此,建議此時節的飲食應清淡,謝絕油炸燒烤,就連餅乾、糕點也盡量少吃。3、作息正常、定期運動經歷冬天的濕寒,春天就要把多餘的濕氣及寒氣驅出體外,是春天養生的基本法則。此時最適合走出戶外,做一些會流汗的運動,幫助陽氣生發,藉此排出體內的濕寒。運動強度要視個人年紀和狀況而定,年輕民眾可做強度高的跑步、爬山、打球等運動;年紀較長的人常有關節退化,建議做緩和的快走、游泳、跳舞等有氧運動。4、抗發炎食物春天萬物生發,也是流感、感冒的流行季節,因為氣溫忽冷忽熱,濕氣變重,容易讓免疫力下降,受到病毒的侵襲。除了做好保暖的動作外,飲食不妨可以吃些抗發炎食物,注重蔬菜、水果及Omega-3脂肪酸的攝取,建議每天三份蔬菜(一份蔬菜約半碗熟蔬菜)、二份水果(一份水果約一個拳頭大),以及吃一把低溫烹調無調味堅果,或每周吃二次魚,每次二至三份(一份魚約三個手指大),以降低身體的發炎反應。
-
2022-03-06 養生.聰明飲食
完整攝取食材營養 免疫權威醫師分享每天一碗抗病蔬菜湯
我之前是一名骨科醫師,三十多歲時接觸到感染免疫學之後,就開始研究免疫學,並成為專業的免疫醫師至今,已長達五十年左右。話雖如此,我並未因為專攻免疫學,而過著注重養生的健康生活。在五十五歲之前,我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喝酒也不忌口,完全不注重養生。我有痛風和糖尿病史,頭髮日漸稀疏,無論從哪方面來看,我的生活型態一點也不健康。直到某天,我領悟到「再這樣下去不行」,決定以自己的身體來做實驗,嘗試並研究各種有益健康的飲食法。在經歷過這麼多飲食法之後,我現在依舊維持「喝湯」的習慣。自從我開始喝湯後,不但沒生過一場大病,就連感冒也遠離我,讓我重拾健康的身體狀態。完整攝取食材營養 避免浪費食材含有的營養素與成分中,有許多水溶性物質。雖然汆燙水煮也能釋出水溶性物質,但若做成湯品,食材與湯汁一起吃下肚,就能完整攝取食材營養,毫不浪費。喝湯的好處是,透過燉煮調理可將蔬菜煮軟,減少食材體積,讓人輕鬆吃下足量蔬菜。沒有食欲時,只要喝湯就能攝取營養。食材好入口 身體好好吸收慢慢燉煮不僅可將食材美味與營養釋出湯中,食材也能被烹煮成容易消化的狀態。腸胃較差者或食欲不振時,也能透過喝湯補充營養,作法簡單,一鍋到底好容易。冬天煮熱湯、夏天喝冷湯 從體內調節體溫料多味美的熱湯可從內部溫暖身體,身體暖和了,血液循環就會變好。遇到熱氣容易蓄積在體內的炎熱夏季時,則可做成美味冷湯,或是以優格、水果為湯底,享受冰涼的甜湯。不只能消除體內的多餘熱氣,在攝取各種營養的同時,還能補充因出汗流失的水分。廚藝不佳也沒問題 放入鍋中煮就很好喝煮湯一點都不難,將食材放入鍋中,接著開火燉煮即可。鍋中充滿大量釋出的肉和魚鮮味、蔬菜的甜味,起鍋前只要加上少許調味料,就是一鍋美味的抗病蔬菜湯。滑菇豆腐酸辣湯(富含植化素的低醣蔬菜湯)材料(2人份):滑菇1/2包(50g)、板豆腐1/2塊(150g)、豆苗1包(100g)、大蒜(壓碎)1/2瓣、紅辣椒(撕開去籽)1根、麻油1/2大匙、醋1大匙、辣油少許A:日式高湯1又1/2杯、酒1大匙B:鹽與黑胡椒各少許、砂糖1/4小匙作法:1. 將麻油、大蒜、紅辣椒放入鍋中,開中火加熱,爆香後放入豆苗拌炒。炒出各種食材的顏色後,捏碎板豆腐入鍋,迅速翻炒。2. 鍋中倒入A煮至沸騰,放入滑菇煮1~2分鐘。撒B調味後關火,淋上醋與辣油。健康關鍵▼滑菇+醋醋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增加好菌。搭配富含食物纖維的滑菇,能維持腸道健康。辣椒和辣油的辣味也能提升代謝。關火後加醋,可凸顯酸味。抗病蔬菜湯材料:雞翅4支、高麗菜1/4顆、胡蘿蔔1/2根、香菇2朵、迷你番茄6顆、鹽、黑胡椒、醋各少許作法:1. 高麗菜切得稍微大口一點;胡蘿蔔直向對切,再斜切成薄片;香菇切薄片。2. 將1與雞翅、番茄都放入鍋中,倒入能剛好浸泡食材的水量後,開火煮沸。3. 轉較弱的中火煮20分鐘,待蔬菜煮軟後,撒鹽、黑胡椒調味,最後以繞圈方式淋上醋。小魚乾西芹咖哩湯(增加腸內好菌發酵的蔬菜湯)材料(2人份):西芹1根(100g)、西芹葉少許、小魚乾15g、咖哩粉1/2小匙、沙拉油1/2大匙、熱水1又1/2杯A:甘麴2大匙、 鹽1/4小匙作法:1. 西芹去筋,切成薄塊,葉子粗略切碎。2. 將沙拉油和小魚乾放入鍋中,開小火炒至焦香。放入咖哩粉拌炒,炒出香氣後放入西芹,轉中火炒軟。3. 鍋中倒入熱水煮沸,撈起浮沫,轉較小的中火,煮4∼5分鐘。撒A調味,放入西芹葉再煮一下即可。健康關鍵▼甘麴+西芹甘麴是由米麴製成,也是製作日式甘酒的原料。甘麴含植物性乳酸菌,可在最新鮮的狀態下進入腸道,增加腸內好菌。西芹是很好的抗癌食材,葉片含有β-胡蘿蔔素等抗氧化物質,請務必全部吃完。
-
2022-03-05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愛吃燒烤、喝酒,易引起食道癌! 避免飲食不良習慣,才是永保食道健康的長壽之道
門診年輕女士,主訴胸口灼熱,「早上起來喉嚨有痰,咳嗽。」「有喝咖啡嗎?」「有,沒喝咖啡沒精神!」是典型的胃食道逆流症狀。「你咖啡少喝,先戒。」「晚上睡前不要吃東西。」「晚上睡覺上半身墊高一點。」我告訴她注意事項,同時開了一些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給她。第二周回診。她說:「有進步,但早上起床仍然喉頭不舒服!」「我告訴妳的都有做到嗎?」她說:「都有做了,但有一點老公不同意。」「哪一點?」「我老公說,睡覺時要墊下半身,不是墊上半身!」她一臉通紅的說,難怪胃食道逆流不會改善。正常人在胃與食道交界有一個括約肌,好像腰有一個腰帶讓褲子束緊一樣,這個地方稱為賁門,可防止胃酸逆流到食道內。正常人直立時,水往低處流,胃酸不容易往上流到食道,不會使食道灼傷。但睡覺平躺時,如果這個括約肌鬆了,胃裡面的胃酸就可能逆流到食道內,像海水倒灌,使食道灼傷,病人會胸口痛,甚至流到喉頭,引起聲帶發炎、喉頭發炎造成咳嗽。有人先天括約肌較鬆,胃酸就容易逆流,或咖啡、茶喝多了,胃酸一直分泌,胃食道逆流的症狀也就不容易改善。就醫學觀點而言,師父打坐、打禪都要坐著,甚至圓寂的時候也要坐著,是有道理的,因為胃酸比較不會逆流到食道,保護食道的健康。胃酸在胃裡面不會把胃灼傷,因為胃表面有一層黏膜保護,但食道沒有這層黏膜,受到胃酸灼傷會引起食道發炎,久而久之了就會發炎變性甚至引發食道癌,就是這個道理。有人愛吃燒烤或嗜愛杯中物,前者對食道是熱的灼傷,後者是酒精灼傷,都容易引起食道癌,不可不慎。小時候常聽長輩說吃完飯要起來走動,不要躺著,現在以醫學眼光來看倒是有其道理。總而言之,人體要長治久安,長壽健康,就要符合中庸之道,少碰傷害食道之物。咖啡、茶刺激胃酸分泌,杯中物灼傷食道,燒烤食物燒傷食道,都會殘害食道造成日後發生食道癌的因素。俗語說:「盜亦有道。」換成醫學來說,「道」亦有「道」,就是保護食道也有其道理,參考師父古人的養生之道,符合中庸之道,避免現代文明殘害食道之不良習慣,才能永保食道健康,也是長壽之道。●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2-03-05 養生.抗老養生
「驚蟄」必知5保健關鍵! 養生以「肝」為先,宜多吃清淡食物
今天(5日)是「驚蟄」,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三個節氣。動物昆蟲在入冬後就會蟄伏冬眠,直到這天大地轉暖、春雷乍響,萬物方才甦醒,「驚蟄」即意味著上天以打雷的方式驚醒蟄伏冬眠中的動物。驚蟄雖然是一個春暖花開的季節,可同時也是一個疾病多發的季節。此時,陽氣如驚雷欲出,環境卻春寒料峭,陰陽鬥爭最易削弱正氣而致病,或誘發痼疾,故歷代養生家很注重驚蟄養生。飲食養生之品以輔助人體陰陽交替,實現陽長陰藏,陰平陽秘,對一年的身體健康至關重要。乍暖還寒,春捂秋凍俗話說:「三月的天,娃娃的臉。」驚蟄節氣處於乍暖還寒之際,是全年氣溫回升較快的節氣,日照時數明顯增加。但因為冷暖空氣交替,氣溫波動較大,同時早晚溫差也大。古人根據這一氣候特點總結出了春季的養生原則,即是「春捂秋凍」。所謂「春捂」,就是到了春日不要急著脫去厚外套衣。由於人體皮膚腠理已經變得相對疏鬆,對風寒之邪的抵抗力有所減弱,再加上春季細菌、病毒盛行,使得人體很容易受風邪侵襲而致病。乍暖還寒最應保暖,應根據天氣變化,適時、適度增減衣物,適當“春捂”。對於老年人和其他抵抗能力較弱的人群,須謹防呼吸道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驚蟄養生做好五件事一、養生以「肝」為先,多吃清淡食物肝與四時之春相應,春季養生重點在於養肝護肝。中醫認為,肝屬木,肝藏血主疏泄,喜條達而惡抑鬱。調情志、養肝血是養肝護肝的重點。保持心胸開闊,情緒樂觀,以使肝氣順達,氣血調暢,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氣血也如春日一樣舒展暢達,生機盎然。“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養脾氣”。驚蟄時節飲食應順肝之性,助益脾氣,令五臟平和。此時可多食用一些性味甘平的食物,如大棗、山藥等;多食用新鮮蔬菜,如菠菜、芹菜、萵筍、香椿、茼蒿等。飲食少酸澀、油膩、辛辣、刺激,忌酒及傷肝食物,如醃、熏的食物,被黃曲霉素污染的食品等。二、天氣明顯變暖,預防「春燥」應及時補充人體水分,多飲水,食用多汁水果和一些生津潤燥的食物,如甘蔗、蓮藕、銀耳等。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因梨性寒味甘,有清熱養陰、利咽生津、潤肺止咳的功效,且富含果酸、鐵質、維生素等,特別適合這一季節食用。但素體脾胃虛寒的人不可過量食用。另外,驚蟄時的天氣會明顯變暖,飲食應清溫平淡,並應順之性,助益脾氣,令五臟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質、維生素的清淡食物和新鮮蔬菜,如春筍、菠菜、芹菜、雞蛋、牛奶、鴨血、蘆薈、水蘿蔔、苦瓜、木耳菜、油菜、山藥、蓮子、銀耳等食物。三、預防季節性傳染病驚蟄過後萬物復甦,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同時也是各種病毒和細菌活躍的季節,麻疹、水痘、流感、流腦等傳染性疾病易於流行。應注意科學的飲食和起居,室內要經常開窗通風換氣,以減少和抑制病菌的存活和繁殖。盡量避免在人群密集的區域長期逗留。重視傳染病的預防,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飲食調養原則是保陰潛陽,多吃清淡食物。四、防範蛇蟲出沒驚蟄這一天正是萬蟲甦醒的時候。「平地一聲雷」喚醒冬眠中的蛇蟲,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及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現代居家也應做好打掃清理工作。驚蟄過後,人們在戶外活動時應加強自我保護,防範蛇蟲侵害。五、運動舒經活絡常言道:「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正是萬物萌生,草長花開的好時光,也是開展體育鍛鍊,強身健體的黃金季節。體育鍛鍊前應充分做好準備活動(暖身),運動時也要注意時間和強度,調節好自身節奏,循序漸進。散步、慢跑、太極拳等均是很好的活動方式,可增強身體素質和抗病能力。在氣候適宜的日子,跟家人朋友遠足踏青、親近大自然,更是有益身心健康。
-
2022-03-05 養生.聰明飲食
「開心食物」芝麻、茶葉蛋...都在列!醫師點名:吃含有「這營養」的7大類食物,舒心又好眠
作為一種人體必須的胺基酸,它能促進血清素與褪黑激素(Melatonin)生成。我自己都會吃芝麻醬,或泡芝麻飲來喝。有一種關乎你快不快樂、身體爽不爽快的重要神經化學傳導物質,它叫做血清素。血清素濃度過低,有人會憂鬱、頭痛,有人會易怒易焦躁,時常心不能安,有些人會莫名其妙發胖,出現睡眠障礙,有些人則是明顯感覺到注意力無法集中,倦怠又壓力很大放不下。症狀百百種,你我皆不同,總之,很麻煩就是。「哎呀,你要放下啊!」「我也知道要放下啊,但哪有那麼容易。」這是我們常聽到的對話。許多時候,放不下並非心理因素,而是生理因素,是營養攝取上有所疏漏所產生的問題。一味責怪自己的心不夠瀟灑,其實心也很無辜。這時候我會問,你晚上有睡好嗎?你有吃芝麻嗎?問芝麻是因為芝麻及其製品皆含有豐富的色胺酸(Tryptophan),作為一種人體必須的胺基酸,它能促進血清素與褪黑激素(Melatonin)生成。我自己都會吃芝麻醬,或泡芝麻飲來喝。褪黑激素管你晚上有沒有好睡,血清素則跟你白天夠不夠清醒、快不快樂有關。我常常勸大家做日光浴的原因,就是為了維持血清素跟褪黑激素的平衡。平衡搞好,很多健康問題都不再是問題。自己檢查,我到底是把自己吃好了還是吃壞了?如果你本身一天中快樂的時間比厭世的時間長、看到有趣的事情會笑出來、大多數時間精神飽滿,或是充電很快,很容易熟睡、睡飽。自覺精神安定穩定,不容易情緒起伏很大。這樣超棒的!基本上你的平衡沒什麼問題。請繼續保持。就照現在的飲食習慣正常吃即可。倘若你生理期前常常特別不舒服、晚上睡不好又容易醒、情緒低落注意力差、容易衝動無法控制、難以感到快樂,那不妨注意一下自己在飲食上有沒有偏食、是否有營養失衡的問題?合成血清素的原料之一「色胺酸」要是缺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便神仙下凡、喜劇大師卓別林到你家成天逗你,也沒辦法令你快樂起來。現在市面上雖然也有口服色胺酸這種方便的選擇,但其實只要日常飲食掌握多樣、均衡原則,且不要採取什麼激烈偏頗的節食法,基本上你體內色胺酸的存量,都會是足夠的。補充色胺酸自己來,請把以下七類食材牢牢記得,或貼在冰箱上,下回採買,別忘了這些讓人開心的好東西。大原則多樣化少量攝取、輪流享用。一、五穀雜糧:燕麥、小麥胚芽、蕎麥二、堅果種子類:黑芝麻、白芝麻、核桃、腰果、蓮子、花生、榛果、葵瓜子三、各種豆及其製品:黑豆、毛豆、鷹嘴豆、納豆、豆腐、豆漿與拌涼麵的芝麻醬四、乳製品:鮮奶、優格、用傳統方法製作的起司五、蛋類:雞蛋、鐵蛋、鹹鴨蛋、茶葉蛋六、藻類:紫菜、髮菜七、送人自用兩相宜類:蜂蜜、巧克力蜂蜜我都說它是「植物的精華液」,不方便出國的時候,買不同國家的蜂蜜來吃,照樣能得到世界各地植物們的健康加持。至於巧克力,可可脂含量越高越好,可避免無意間攝取過多糖分。趴數高的黑巧克力吃對了,不僅人會開心,還對促進心血管健康有正面的影響。荷蘭萊頓大學認知心理學系研究人員發現,補充色胺酸、提高血清素水平的人,會更願意慷慨解囊,多捐一點錢給慈善機構。而且,還會變得比較願意和人合作、願意信任他人。下回你若遇上「不聽話」的人,先別急著自己生悶氣,別忙著爭辯講理,何不請對方吃兩顆茶葉蛋、送他巧克力,或端碗豆腐紫菜味噌湯來,有了色胺酸,血清素不缺,心情愉快,什麼事都好談、什麼困難都不難。★快樂任務:任選一樣食材,觀想它的來源,衷心感謝感恩食物、讚嘆食物,是文明人的好習慣,而且這樣做,還對促進健康大有益處。舉例來說,中午用餐時,你可以觀想一粒米的來源,是有多少機緣,才能讓這粒米被送到你眼前、成為你的營養來源。首先,要有農人,天要會下雨,土壤要夠肥沃,害蟲不能把它吃光光,賣米的老闆要身體健康,送貨的、烹調的、幫你端上桌的……都有出一份力喔,啊不然你以為這粒米是自己走進你碗裡的嗎?謝天謝地、謝謝所有人,讓這粒米現在能在這裡被自己吃進去。時不時你都能做這樣的一個練習,食材任選,吃到什麼謝什麼,香蕉、芭樂都可以。書籍介紹書名:快樂醫學:藏傳身心靈預防醫學書作者:洛桑加參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1/10/26作者簡介洛桑加參:現任Dr. Lobsang洛桑預防醫學集團創辦人樂沛德健康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京妍生技董事長學經歷:印度聖菲洛梅娜大學物理系台灣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美國哈佛醫學院研究醫師台北榮總神經再生中心特約醫師台北榮總白金逆齡中心執行長獨創「ACT自體生長因子療法」,精擅免疫細胞療法、幹細胞療法、血液淨化、退化性關節炎防治,以及慢性病、癌症與睡眠調理。著有《不生病的藏傳養生術》、《靜心・淨心》、《簡單豐足—減法養生的52個關鍵字》。更多養生新知與媒體節目播出訊息,請關注「洛桑加參」臉書與YouTube頻道。延伸閱讀: 疫苗「AZ、莫德納、BNT」混打三廠牌,保護力更強?醫師為何不建議!
-
2022-03-05 醫聲.院長講堂
院長講堂/經歷台南登革熱,為控制疫情瘦10公斤!安南醫院院長林聖哲鼓勵醫病多討論才能進步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院長林聖哲上任滿周年,在醫院院長中算是新手,但行政經驗相當豐富,曾任台南市衛生局長六年,經歷台南市登革熱戰役,重回醫療體系。他認為,「醫療已經從是非題變為問答題」,醫病關係大大改變,精準個人化的治療取代過去傳統治療方式,不論醫師、患者或家屬,都必須有所調整。從醫療專業轉醫療行政63歲的林聖哲是整形外科醫師,原本在成大醫院服務,副總統賴清德擔任台南市長時,延攬他進入小內閣,擔任衛生局長,之後陸續擔任郭綜合醫院、安南醫院副院長,去年三月一日升任安南醫院院長。待人親切、沒有院長架子的林聖哲,從醫療專業轉做醫療行政,經歷與一般的醫院院長不太相同。之前在成大醫院服務時,前任院長林炳文找他擔任公共事務室主任,打破由行政人員擔任的慣例,醫師做公共事務有什麼不一樣?他開玩笑說,「光是幫忙喬病床就不同。」處理登革熱瘦10公斤成大病房經常一床難求,病患與家屬在急診等待多日常有抱怨,林聖哲安慰他們「去病房只有一位醫師照顧,但在急診至少有三名醫師照顧」,往往就能化解,良好的績效讓他在行政系統中冒出頭來。醫師出身的賴清德擔任台南市長時,希望有現職的醫師擔任衛生局長,林炳文院長即推薦林聖哲出任局長一職,2016年竟碰上台南最嚴重的登革熱疫情,病例超過兩萬人、死亡112人,他每天忙得焦頭爛額,兩個月體重掉了10公斤,但在他的努力下、引進大數據及AI等技術,疫情獲得控制,隔年的病例數降為2例,此歷程成為全球典範。成立九年盼與同業合作安南醫院成立九年,在台南是一家年輕的醫院,一度被其他醫院視為「搶病人的醫院」,林聖哲接任院長後,積極與其他醫院打好關係,希望大家不是對手而是合作的夥伴,鼓勵年輕醫師到新的醫院發揮專長,並跟上醫學最新發展,引進新設備,企圖在台南激烈的醫療競爭中闖出一條路。期待醫護都能跟上時代新醫院新觀念,他期待醫護都能跟上時代,「不再像過去醫師說什麼病人就只能聽從,沒有討論空間」,隨著科技進步,醫療走向個人化,像癌症治療就會依不同的基因等而有不同的治療方法,所以是非題變問答題,要多討論才能進步。林聖哲養生祕訣:愛跟家人健走,留時間放空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院長林聖哲身高181公分,在人群中總是一眼就被看見,外表斯文帥氣,多年來維持好身材,被認為是最適合擔任整形外科的醫師。從年輕時就喜歡運動的林聖哲,即使工作忙碌,每天也不忘運動,目前健走是他最愛的運動,因為健走不僅可以健身,還能聯絡家人感情。林聖哲出身嘉義的醫師世家,舅舅與哥哥都是外科名醫。原本大學想讀理工的他,因為成績太好,被高中老師遊說改讀醫,考上台大醫學院。由於高中時資優班與體育班混班,班上很多運動高手,他也愛上球類運動,是籃球與手球校隊;從醫選擇走外科,除了跟隨舅舅的腳步外,他笑稱,「我是來自嘉義的『土雞』,體力好,最適合走外科。」「年紀愈大打的球愈小,年輕時打籃球,後來是網球、高爾夫球,現在最愛的是健走。」林聖哲表示,每天晚上與家人一起外出至少走半小時,還會找老父親散步,平常大家都忙,只有散步健走,一邊運動還能一邊交流,感覺很棒。由於家族有易胖體質,多年來他很注意體重管理,如果知道明天有聚餐,今天就會先運動消耗熱量,每天量體重,維持85公斤左右,只要胖一點就會少吃多動減重。午餐如果吃碳水化合物、下午容易沒精神,因此中午他只吃水果,其他時間並不忌口,但會盡量營養均衡。除了健康管理,林聖哲很重視身心靈的平衡,覺得現代人太忙,往往沒有時間留給自己,他每天都會留下一小段的時間放空,或是偶爾唱唱歌、聽音樂,「心靈的平靜,是支撐我往前衝的力量。」林聖哲小檔案●年齡:63歲●專長:美容醫學、手外科、腫瘤手術、燒燙傷、再生醫學、脂肪幹細胞、醫學倫理●現職: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院長●學歷:台灣大學醫學系學士、成功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博士●經歷:成大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成功大學醫學院外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台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郭綜合醫院社區醫學副院長、安南醫院副院長給病人的一句話●醫療已從是非題變為問答題,相信醫師專業,多討論找出個人化治療選擇
-
2022-03-04 養生.聰明飲食
「香菜」就是要在春天吃!祛風解毒還健胃,中醫師教這樣吃促進血液循環
春季主養肝,護脾胃也不可忽視中醫養生講究順時而養,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說法。春季屬木與肝相應,如果肝氣升發太過或者肝氣鬱結,會導致肝臟受損。而且肝氣旺盛,肝木剋脾土,對於脾胃,很容易造成損傷,所以,我們必須照顧肝、脾胃,特別是在飲食上應該少酸增甘,多吃一些有利發寒散邪的甘味食物,以及扶助陽氣的食物。比如枸杞粥、山藥紅棗糯米粥、蓮子木耳羹等。而且,隨著氣溫逐漸升高,微生物會迅速繁殖,細菌在一定情況下會大量滋生,如果這個時候不注意個人衛生、食用沒有完全煮熟的食物,將很容易導致身體脾胃「承受不住」。首先,要經常洗手,防治細菌進入腸胃。不吃生冷的食物,吃熟食。其次,還要講究食物的衛生,有效阻隔病菌。食物要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汙染。吃剩下的食物應該及時儲存在冰箱內,而且儲存時間不宜過長。食用之前必須要加熱,以熱透為原則。儘量少食用易帶致病菌的食物,比如螺螄、貝殼、螃蟹等水產品,如果想要食用,一定要煮熟蒸透。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鹽醃後直接食用等方法都是不可取的。食用涼拌菜的時候可以多加入一些醋和蒜,以產生殺菌的作用。除了日常注意個人衛生,辨證調理,針對不同體質採取不同類型的飲食方法:肝鬱脾虛型:推薦湯品(個人用量):選用麥芽二十克、茯苓十五克、白朮十五克、新鮮薄荷十五克,豬瘦肉一百五十克。豬瘦肉清洗乾淨,先汆燙去腥,然後將麥芽、茯苓、白朮放入煲內,煲四十五分鐘,再放入新鮮薄荷煲十分鐘,即可食用。此湯品具有疏肝解鬱的作用,還能夠益氣健脾。脾胃虛寒型:推薦湯品:黨參十五克、白朮十五克、生薑三片、胡椒粉三克,豬肚半個,清洗乾淨,然後將所有食材都放入到煲內,煲一小時即可食用。特別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飲用此湯的時候,忌食生冷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春季多吃香菜,激發脾功能春天肝火比較旺盛,再加上春雨綿綿濕氣入侵,所以,多吃一些香菜能夠祛風解毒、芳香健胃,如果把香菜和豆腐搭配一起食用,效果會更好。香菜辛溫含芫荽油,可用作發疹的藥物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香菜可消穀,補虛,治五臟。」香菜的莖葉當中含有一種特殊的芳香味,所以才被民間俗稱「香菜」。也有叫作芫荽、鹽荽、胡荽、漫天星等。中醫認為,香菜性溫味辛,具有發表透疹、健胃的功效,可用於麻疹初期不易透發、食滯胃痛等病症。根據現代研究發現,香菜之所以香,主要是因為它含有揮發油和揮發性香味物質。由於香菜辛溫,含有芫荽油,能夠解毒透疹、疏散風寒,促進人體全身血液循環,所以也經常被作為發疹的藥物。比如小孩如果出疹痘,可以用香菜做成香菜酒擦皮膚,或者是水煎香菜趁熱熏鼻,可以加速疹痘發出,但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如果已經出疹痘,就應該立即停止使用香菜。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講,「芫」字為「魚毒也」,「荽」字為「香口也」。所以香菜還可以放在魚和肉當中進行調味,還具有去毒的作用。但是,香菜一般是作為調料,不可多食。由於香菜味辛能散,多食或者久食,都會耗氣、損精神,從而引發或加重氣虛。平素自汗、乏力、倦怠、很容易感冒的氣虛的人,更應該少吃一些香菜。產後、病後初癒的患者也經常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氣虛,這個時候,也應該避免吃香菜。除此之外,香菜還有溫熱、發瘡的作用,因此,狐臭、口臭、胃潰瘍、腳氣、瘡瘍患者都不宜食用,否則會加重病情。下面為大家推薦一道食譜:香菜豆腐羹材料:香菜兩百克,嫩豆腐一到兩塊,雞蛋一個,太白粉、食鹽、香油適量。做法:1.剁碎豆腐,香菜洗淨切成末,雞蛋打散、薑切成末,太白粉加水調成汁。2.鍋燒開水,放入豆腐、薑末,再放入雞蛋,水燒開之後放入香菜末、食鹽,攪拌煮一會兒再倒入調好的太白粉汁。3.邊煮邊攪拌,直到羹有些稠的時候再淋上少許香油即可。此湯能夠清熱祛濕、發表透疹、健胃。春季養脾,切記少吃酸多吃甜為了能夠更好地適應春季陽氣升發的特點,在春季應該多吃一些辛溫升散的食品,比如小麥、紅棗、豆豉、花生、蔥、香菜等,並儘量少吃生冷黏雜之物,以免傷害到脾胃。調養脾胃要多吃甜食少吃酸食春季肝氣很旺,自然會影響到脾,因此春季很容易出現脾胃虛弱的症狀,中醫就認為:「當春之時,食應減酸宜甘,以養脾壯陽。」通常而言,為了能夠適應春季陽氣升發的特點,扶助陽氣,在飲食上應該遵循這一原則,多吃甜食少吃酸食來調養脾胃。主要是因為吃多了酸味的食物,會讓肝功能偏亢,因此在春季飲食調養最好是選擇甘溫之物,忌酸澀。春季也是多風的季節,蜂蜜則是最為理想的保健品。蜂蜜性平、味甘,有滋養、潤燥、解毒、通便等功效。春季每天早上喝上一杯蜂蜜水,不僅可以潤腸通便,清除體內毒素,還能有效預防感冒。除此之外,還應該多吃一些新鮮蔬菜,比如春筍、菠菜等,這樣可以補充因為冬季新鮮蔬菜較少,維生素攝取不足的缺憾。增強抵抗力要注意攝取充足的維生素。春季氣溫變化比較大,細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繁殖快、活力強,有很多病毒性傳染病在這一季節都處於高發期,比如流感、水痘、急性腮腺炎等,在日常飲食中要注意攝取充足的維生素和無機鹽,比如小白菜、油菜、辣椒、菠菜、柑橘、紅棗等食物當中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有抗病毒的功效。另外,春季還需要注意補充熱量,增強身體抵抗力。早春時節,氣候其實依舊寒冷,人體為了禦寒,必須消耗一定的能量以維持基礎體溫。所以,早春期間的營養組成,應該以高熱量食物為主。因此,春季飲食宜遵循高熱量高蛋白原則。在春季日常飲食當中,除了穀類製品,還應該選用黃豆、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因為這些食物是可以及時地有效補充能量。此外,在早春期間,還需要補充一些優質的蛋白質食品,比如雞蛋、魚類、蝦、牛肉、雞肉和豆製品等。這類食物都含有豐富的蛋胺酸,能夠增強人體耐寒力。還有,春季飲食要講究清淡,忌油膩、生冷及刺激性食物。益氣養陽要多吃大蒜、蔥和韭菜在春季可以多吃一些益氣養陽的食品,比如胡蘿蔔、薺菜、芹菜、菠菜、香椿、豆腐、蓮藕、荸薺、百合、銀耳、蘑菇、鴨蛋等,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適量進食一些甲魚。另外,綠豆芽、黃豆芽、黑豆芽、蠶豆芽、豌豆芽等豆類食品對於疏通肝氣、健脾和胃也有很大的好處。除此之外,大蒜、蔥和韭菜也都是春季應該多吃的食物。特別是韭菜,又叫起陽草,雖然四季常青,但是在春天食用最好,具有溫中助陽的功效,而且韭菜當中有較多的營養成分和豐富的纖維素,能夠促進腸道蠕動、預防大腸癌的發生,與此同時,還能夠減少膽固醇的吸收,達到預防和治療動脈硬化、冠心病等疾病的作用。大蒜也具有促進新陳代謝、增加食欲、預防動脈粥狀硬化和高血壓的功效,加上其性溫,也是可以補充人體陽氣,而且還有很強的殺菌力,對於細菌引起的感冒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因此春季也應該多吃些。另外,蔥也有較強的殺菌作用,多吃不僅能夠補陽散寒,還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癌能力。書籍介紹書名:養好脾胃不生病:從運動、飲食、穴道入手,直接又簡單的健運脾胃養命法作者:王淼出版社:世茂出版日期:2020/09/30作者簡介/王淼中國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中醫臨床專業。曾先後跟原北京中醫醫院兒科主任佘繼林主任醫師,及老中醫王煥祿主任醫師學習,對中醫保健養生有豐富的經驗。著有《防癌怎麼吃,抗癌怎麼養》《很簡單實用的經絡調理方法》《五行無色潤五臟》《中華傳世老偏方治病一本通》《醫生不外傳的養腎秘籍》《祛除濕熱,一身輕鬆》《脊椎好,病就少:正脊知識、自我檢測、改善NG姿勢,終結腰酸背痛自救書》(世茂出版)《養肝就是養壽》等作品。延伸閱讀: 賴以威10年歷經父逝、閃婚、喪子...數學家的愛情小說登HBO:平凡日子才是機率極低的幸福
-
2022-03-02 新聞.新聞
健康地產實現七星級第三人生
拜醫療進步所賜,國人平均壽命延長到80.2歲,退休後至少還有20年可以享受「第三人生」,如何活得更精采成為橘世代重要課題。台灣房屋集團總裁彭培業表示,結合「藝術、景觀、休閒、旅居、餐飲、醫學、護理 」的七星級服務,打造夢想老後理想生活,成為未來健康地產新主流。日本社區醫療專家山內美奈指出,位於新竹關西的「亞洲健康智慧園區」是全台首座符合世界級健康地產十大標準的度假飯店型照護宅,最大特色包含莊園內附有鑽探地下1,520公尺成功開發的天然碳酸氫鈉溫泉,是台灣唯二泉質比日本更好的美人湯,被譽為「溫泉中的溫泉」。另外,園區以低密度、高綠覆方式植栽各種花卉,漫步綠色走廊,可感受四季變化森呼吸。園區還建置20座溫室穩定栽培蔬果,營養師團隊能根據時令季節調配最適合住戶的健康餐飲。專業門診及貼心藥局提供「隨需而醫」的醫療服務及遠距照護,加上房間室內設有七個環繞式安全鈴,可於意外發生時緊急快速救護;園區亦設有「五星護理之家」,備有專業護理團隊並規畫生活復健計畫及預防失智課程,幫助預防疾病與控制,從「樂齡」、「緩老」到「護老」面面俱到。彭培業強調,除了「亞洲健康智慧園區」,台灣房屋集團更取得寶山最美環湖咖啡廳經營管理權,將觸角擴及文創休閒產業,「沙湖壢咖啡館」被翠綠樹林包圍著,每一棵樹皆有獨立植物介紹立牌,希望讓來到這裡用餐的大人小孩領略生態學習樂趣。台灣房屋更將其中一棟興建於日治時期的紅磚平房「狀元屋」打造成「漣漪書屋」,意喻在水中心投入一個善的種子,影響力會以同心圓方式一圈圈擴散開來,因此以漣漪為名呼應ESG+的精神。彭培業說,漣漪書屋鼓勵閱讀,未來歡迎民眾帶書來(主題不限)免費換取一份小點心及一杯咖啡;民眾離開書屋時可帶走一本ESG選書,不限借閱時間,於再度光臨歸還即可。期盼透過這樣的公益舉措將知識的影響力以漣漪效應擴散出去,讓書本去旅行!彭培業透露,台灣房屋後續將進一步整合亞洲健康智慧園區、沙湖壢咖啡館、漣漪書屋及草莓體驗園區,將房地產從養生園區再升級為「多元生活體驗園區」,凸顯集團多元發展性,更符合需求。
-
2022-03-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昇恆昌內湖員工確診 北市證實:是25日公布的30多歲男
昇恆昌內湖總公司傳出有員工確診消息,北市衛生局今回應,該個案為2月25日公布的北市本土病例(案20396),相關防治措施均已完成;昇恆昌表示,所有員工快篩結果均為陰性。昇恆昌表示,接到衛生局通知後,總公司辦公室即刻緊急清消,所有員工也在第一時間快篩確認,結果均為陰性,目前所有員工狀況未有異常,該確診員工為後勤人員,沒有接觸到第一線消費者。衛生局專門委員歐佳齡今說明,該確診員工為一名30多歲男性(案20396),北市25日防疫記者會上就已有說明,該個案23日出現流鼻水症狀,前往診所就醫,快篩檢驗結果為陽性,再到醫院PCR採檢確定陽性確診。歐佳齡表示,該個案Ct值18.2,已匡列268人居家隔離、擴大採檢17人,另工作場域第一時間就通知業者清消,並由業者自行安排員工進行快篩或PCR採檢,364人全數陰性。衛生局25日也公布案20396公共場域足跡,包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兄弟大飯店菊花廳、Old ratten coffee 荖藤咖啡、臺北市立第二殯儀館景仰樓3樓至美三廳、青禾泰式養生會館、陶然亭餐廳及陳大昕耳鼻喉科診所,相關足跡皆已完成環境清消。
-
2022-02-28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頭痛、耳鳴、月經量少...可能脾胃出問題!中醫師護胃指南,一次改善身體11大症狀
台灣人是出了名愛吃胃藥,不管是中藥胃散、西藥胃乳片,連出國都要買日本胃散回國分送親友。我曾經看過長輩用胃乳片來交朋友,街頭巷尾鄰居每天寒暄問候,都是在交換藥物。中醫護胃是巨觀,除了疾病本身,還兼顧到個人的問題,諸如工作壓力、情緒、生活習慣、居住環境等六淫七情的因素都列入考量。在了解脾胃病之前,先跟大家談談各年齡層常見的脾胃問題和發生原因?孩童(指18歲以下):濕疹、小兒地圖舌⒈濕疹濕疹,是一種過敏性的皮膚疾病,發生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食物、藥物、細菌、病毒、花粉、動物皮毛、陽光、冷熱等刺激因素而誘發。在中醫上認為和先天遺傳或免疫系統失調有關,而對於四周環境的適應,或平時飲食沒有適當的選擇,則使脾胃損傷,導致內生濕濁熱毒。小兒濕疹的問題正是出在脾胃功能不佳,而主要發生的原因為脾虛濕盛、不能運化水濕。皮膚症狀多以滲液、腫脹明顯,大多屬於特稟體質患者,也就是過敏性體質患者,常因飲食過多冰冷瓜果或冷飲所導致,所以要根治小兒濕疹,就必須要先顧好小朋友的脾胃,脾胃健則百病不生。臨床上多用六君子湯或藥膳四神湯予以治療,均可得到改善。⒉小兒地圖舌中醫有「舌為脾胃之外候」、「舌為心之苗」之論述。「地圖舌」大多發生在四歲以前的孩童身上,家長會發現家裡幼兒舌頭上類似地圖的不規則紋路。地圖舌出現和脾胃有很大的關係,多與脾胃的氣陰不足有關,所以有地圖舌的兒童一般也會出現食慾不佳、多汗、倦怠、乏力等症狀。在治療上以益氣養陰為主。常用方藥包含生脈飲或蔘苓白朮散。比較需要注意的是,幼兒普遍脾胃功能較弱,但因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步調,很多家長都會讓小朋友吃所謂的外食、速食,但其實食用過量的肥膩食物,容易運化不開而導致積滯,所以在日常飲食中,還是得多多注意孩童的營養均衡。青年期(19~29歲):腹瀉、便祕門診中也常見此年齡層病患,有因即將投考研究所面臨的課業壓力、有面臨求職時同儕競爭壓力、有男女朋友因求職或生涯規劃即將分隔兩地的情感壓力、有即將投入職場的適應壓力、有面臨與本科系興趣不同而欲轉職的壓力、有情侶初出社會同居生活習慣不同的壓力,他們不約而同都陷入蠟燭多頭燒、壓力爆表而導致腸胃功能失調的狀況。青年期在這個階段常出現的腸胃症狀是腹瀉、便祕,或是交替性的腹瀉與便祕出現的「大腸急躁症」。接著就是多數患者因為缺乏對此疾病認識,多半誤以為只是一般腸胃炎而延誤就醫,甚至有人誤把腹瀉當減重或排毒藉以維持體態,往往造成身體更大的消耗,直到影響生活後才來求醫。中壯年(30~59歲):頭痛眩暈、胸悶腹脹、疲倦、月經量少、血塊偏多等症狀中壯年族群中,在門診最常見是偏頭痛、長年頭痛的患者,而長時間觀察下來,我們也發現這些患者不單只有頭痛問題,絕大部分的患者還伴隨便祕的問題。如同前面有跟大家提過的,中醫認為脾主升清,當清陽不升、濁氣不降,就會出現頭痛眩暈、胸悶腹脹、疲倦等症狀,通常這樣的患者,會加入大黃或芒硝等用藥,把腸道裡面的宿便毒素清一清,結果宿便一清空,頭痛問題也一併解決了。此外,還有一些女性患者,主訴月經量少、血塊偏多,這類型患者的手腳一年四季都是冰冷的,再進一步詢問以後會發現,她們經常軟便,且經期前一週容易腹瀉,這就符合我們中醫所謂的脾胃氣虛。中醫認為脾胃乃氣血生化之源,當氣血生化來源變少了,也就是月經的原料變少了,當然月經量也會減少,所以基本上月經量少的患者,會酌以給予當歸芍藥散,或是歸脾湯等方藥,以強壯脾胃,增加氣血生化來源,如此月經量自然也會增加。老年人(60歲以上):耳鳴、口氣重濁「耳鳴」,是老年人因脾胃問題常產生的症狀之一,通常這些長輩到耳鼻喉科檢查,醫師都會說耳朵沒有器質上的問題。在中醫四診合參中就會發現,這類型的老年人骨骼較纖細、怎麼吃都吃不胖,前述提到清陽不升、濁氣不降就很容易引起耳鳴。所以這類患者會從脾胃開始做調理,針對耳鳴來改善,包含常用的益氣聰明湯,裡面就有一些腸胃性用藥。再者,很多老年人也會有口氣重濁,舌頭伸出時會發現舌苔厚,就像很多人會說的「老人味」,此時就常用龍膽瀉肝湯,或是小承氣湯、大承氣湯,把腸道的宿便做一次性的清空,慢慢地就會發現舌苔漸漸減少,舌頭逐漸恢復淡紅色,口氣問題也會得到改善。書籍介紹讓腸胃動起來:暖男中醫師教你順時養生術+養腸操,遠離胃痛、腹脹、便祕、食慾不振作者:郭大維, 王瑞玲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1/09/21作者簡介/郭大維現任扶原中醫體系總院長學歷中國醫藥大學中醫所 醫學博士研究中國醫藥大學針灸研究所 醫學碩士中國醫藥大學 醫學士高雄醫藥大學 復健醫學理學士主治專長內科:咳嗽、過敏、青春痘、睡眠障礙、腸胃疾患婦科:月經不調、更年期障礙兒科:過敏、體質調理、轉骨調理男科:性功能障礙、頻尿、攝護腺肥大針灸科:運動傷害、職業傷害、久年痠痛特殊治療:腦中風後遺症、顏面神經麻痺、坐骨神經痛症、退化性膝關節炎、椎間盤疾患累積性創傷症候群(媽媽手、腕隧道症候群、五十肩等)特種針法:針刀治療、眼針治療、筋骨針治療郭大維中醫師 FB:www.facebook.com/drtcmdavidkuo王瑞玲資深醫藥、美食記者,擁有25年以上的醫藥採訪經驗。著作《小毛病發現大疾病系列十本》、《愛,小吃》、《心臟回春術》、《骨科診治照護全書》、《不用餓肚子,5周瘦10公斤》、《顧好耳鼻喉,不怕恐怖病毒找上你》等書。經歷▸曾任《自由時報》、《大成報》、《民眾日報》、《臺灣時報》、《臺灣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等多家報社醫藥採訪記者▸曾任《柯夢波丹雜誌》影劇採訪編輯、凱信出版社醫藥叢書主編▸《BODY體面雜誌》醫藥專欄作家▸健康醫起來」節目主持人▸「實在不可思議」健康節目主持人與策畫▸高雄教育廣播電台、中廣流行網快樂廚房節目主持人▸國防部衛教講師王瑞玲醫藥美食記者FB:www.facebook.com/reallyjie520延伸閱讀: 別在晚上吃水果!中醫師陳旺全66歲「健檢零紅字」:做對4件事,順時養健康
-
2022-02-27 醫療.中醫
體內濕氣過重怎麼辦?中醫師建議少吃生菜沙拉,多吃10種食物消腫排濕
近日各地低溫且下雨,潮濕寒冷的天氣,讓許多人因體內「濕氣過重」健康亮紅燈。中醫師表示,近日門診中常見患者症狀,如頭重頭暈、氣喘、慢性咳嗽、異位性皮膚炎、濕疹等。建議體內濕氣重的民眾要減少吃「寒冷蔬果」,可選擇具有去濕氣、促進水分代謝功效的食物或中藥,有助體內排除濕氣。雨季保健 生菜沙拉少吃中醫師莊雅惠表示,每當進入潮濕寒冷的雨季,門診中就會增加因濕氣過重致身體不適的患者,常見疾病包括過敏性鼻炎、食慾不振、腹瀉、異位性皮膚炎、濕疹、身體沉重、水腫、女性白帶分泌多等,她表示,驅除體內寒濕氣、促進水分代謝,是雨季保健法則。莊雅惠指出,在飲食方面,中醫角度認為,常吃寒冷食品,會影響正常水分的代謝,使濕氣殘留不易排出,建議盡量少吃生菜沙拉或太寒的蔬果,例如西瓜、水梨、苦瓜、牛蒡等,中藥成分像決明子、七葉膽、菊花、黃連、板藍根、大黃、珍珠粉、牛樟芝等都是寒冷成分,平時飲食宜均衡。一般而言,多數蔬果都是寒冷,尤以素食者容易產生濕氣過重病症,民眾在烹調寒冷蔬菜時,不妨加入紅棗、黃耆片、生薑或胡椒一同煎煮,溫暖腸胃,降低寒濕之氣。她提醒,常見綜合性體質病人,患有四肢末梢水腫、便秘、體質燥熱、口乾舌燥等問題,此時以生冷食物加入溫暖食材,可有效中和身體不適感。莊雅惠表示,寒濕氣嚴重時,可選擇具有去濕氣、促進水分代謝功效的食物或中藥,如佩蘭、紫蘇、藿香、冬瓜、茯苓、薏仁、芡實、紅豆、綠豆、黑豆等,讓這些小兵成為體內的除濕大功臣;若居住在潮濕地區,則應使用除濕機,以免過潮。除濕藥浴包中醫師莊雅惠特別提供適合去濕養生的「除濕藥浴包」,相當適合濕冷季節保健,不妨在家試試看!材料:佩蘭、紫蘇、藿香、薰衣草各3錢方法:放入浴缸,加入適量熱水,即可泡澡
-
2022-02-26 養生.聰明飲食
喝茶養生?外國研究:瑪黛茶喝太多 罹癌風險多2倍
多數英國人習慣早上喝一杯英式早餐茶,搭配早餐,且多項研究指出喝茶有益健康。然而,英國太陽報報導,許多外國研究指出,若喝太多瑪黛茶(maté tea)可能使罹癌風險提高兩倍,對身體的傷害等同抽100根香菸。瑪黛茶是種傳統的南美洲草本茶,是將巴拉圭冬青乾燥葉子浸泡水中作成的茶飲。這種茶因為有增強免疫系統等保健功能備受讚譽。然而,大量研究也顯示,飲用過量瑪黛茶可能大幅提升罹癌風險。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出版「癌症流行病學、生物標記與預防 」期刊(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and Prevention)刊登研究顯示,飲用過量瑪黛茶可能提升民眾罹患肺癌,及食道癌、胃癌、腸癌、胰臟癌和肝癌等消化道癌症風險。專家指出,這是因為瑪黛茶含有多環芳香烴(PAHs),而這種物質也存在於烤肉和香菸煙霧中,可能致癌。他們表示:「飲用大量瑪黛茶增加罹癌風險可能歸因於,以過高水溫飲用這種茶,或是伴隨潛在致癌物。」不過,英國癌症研究基金會資深健康資訊經理史密斯(Nicola Smith)表示:「儘管有很多研究指出飲用過熱瑪黛茶與罹癌風險增加有關聯,但依舊沒有足夠證據可以確認。如果想降低罹癌風險,最好的方法還是均衡飲食。」
-
2022-02-1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市宗教群聚確診 醫院、餐廳、捷運、超商都有足跡
台北市今天公布宗教團體群聚感染本土個案19950、19989、19990、19991、19992,以及外縣市本土個案19997確診足跡。除了可能的群聚感染地滿穗台菜、錢櫃台北SOGO店外,還包括馬偕醫院、捷運站、超商、宮廟與餐廳,足跡相當多。案19950在2月13日前往滿穗台菜、錢櫃台北SOGO店、橡木桶洋酒專賣店(忠孝店)及711建忠門市;2月14日捷運新店區公所站經中正紀念堂至中山站、全家中山捷運站店、捷運中山站經中正紀念堂站轉古亭站至永安市場站;2月15日捷運新店區公所站經中正紀念堂站至中山站、全家中山捷運站店。共匡列14人居家隔離,擴大採檢44人,皆尚在檢驗中。案19989在2月10日前往台灣大哥大台北南京西直營服務中心、家樂福超市台北重慶北店;2月12日到711鑫太原門市、萊爾富便利商店北市同蝶店、金興發生活百貨南西門市、辛川屋、長安新怡成香鋪;2月13日滿穗台菜、台灣大哥大台北南京西直營服務中心及家樂福超市台北重慶北店、めこMEKO進口食品。在2月14日前往家樂福超市台北重慶北店、711鑫太原門市;2月15日大龍峒保安宮、國泰世華銀行建成分行、711鑫太原門市;2月16日去711鑫太原門市、億萬里特賣廣場重慶店。匡列19人居家隔離,其中9人採檢結果為陰性,10人檢驗中,擴大採檢85人,55人採檢結果為陰性,30人尚在檢驗中。案19990及19991於2月14日付馬偕紀念醫院、CEO1950總裁藝文空間、美廉社大同哈密店;2月15日大龍峒保安宮、正一堂養生膳食坊,屈臣氏延三門市;2月16日杏一醫療用品台北馬偕店。匡列42人居家隔離,14人採檢結果為陰性,28人檢驗中,自主健康管理89人,84人採檢陰性,5人檢驗中,擴大採檢97人,84人採檢結果為陰性,13人尚在檢驗中。案19992於2月13日赴滿穗台菜、搭乘大都會客運306路(捷運松江南京站至南京寧安街口)、錢櫃台北SOGO店;2月14日捷運永春站至市政府站;2月15日捷運永春站至市政府站、統一時代百貨台北店B1、珍品九如;2月16日捷運永春站至市政府站。匡列50人居家隔離,2人採檢結果為陰性,48人檢驗中,擴大採檢10人,皆尚在檢驗中。外縣市案19997於2月13日搭乘捷運七張站經中正紀念堂站至松江南京站、滿穗台菜;2月14至16日捷運七張站經中正紀念堂站至民權西路站;2月15日康是美權站店及洪瑞珍三明治新概念店民權門市。擴大採檢3人,檢驗結果皆陰性。
-
2022-02-19 醫聲.院長講堂
院長講堂/非都會區居民,也值得擁有國際一流醫療服務!秀傳醫院院長黃士維引進法國經驗,讓科技照顧好病人
「非都會區居民,也值得擁有國際一流醫療服務。」彰濱秀傳紀念醫院院長黃士維說,彰濱秀傳設立亞洲第一個遠距微創手術訓練中心,服務海線民眾,每年有上千名國內外醫師到這裡受訓,彼此交流激盪成為新創醫材的素材與養分,也展現台灣軟實力,成為醫師發揮的舞台,讓醫院在醫療研發思維上走得相當前面。引進法國育成經驗彰濱秀傳微創手術訓練中心成立於2008年,引進法國微創訓練中心(IRCAD)的育成經驗,成立醫師訓練場域,期望讓更多人享受這項醫療技術。黃士維指出,隨著微創手術日漸普及,未來微創將朝向更廣泛的「自動化手術」邁進,自動化愈普及,愈能消除醫師技術的差異對病人造成的影響,也解決醫師缺乏的問題。「科技導入好的醫療技術對病人更安全」,目前像骨科、神經外科等部分手術已做到自動化。輔導投資醫療新創2021年接下院長的黃士維,過去長期投入微創教學,輔導投資醫療新創。他認為,秀傳醫療體系有悠久的歷史,彰濱秀傳也成立16年,有很好的基礎,他的角色不是去指導每一科別要做什麼,而是幫大家解決問題。新冠疫情影響國內醫院步調,黃士維說,現在環境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科技演變相當快,醫院動得較慢,畢竟醫學鼓勵保守,法規嚴謹,這樣的文化下要求新求變不容易,想跟上潮流,思維和作法上就必須多方接觸。遠距醫療連結到社區「遠距醫療」是趨勢,黃士維表示,若醫療專家從電腦、手機、平板看到世界各國合作的開刀房手術影像,未必是動手操作機器,而是在關鍵時刻指點步驟,幫助就很大,這種「遠距導師」是遠距醫療重要的一環;針對慢性病的照護,將相關資源整合到社區,則可透過遠距醫療免去病人時常進出醫院的不便。自2017年起,彰濱秀傳醫院推動醫療新創人才栽培計畫,也扶植新創醫材產業。黃士維指出,醫材研發很多產業在做,許多學校從有想法到取證、臨床試驗,可能要耗上10年,花掉上億元,因投入經費太龐大,時常做完論文就沒有後續。讓科技照顧好病人彰濱秀傳醫院辦理微創手術訓練,同時擁有全球醫師提供的未來趨勢發展,配合台灣優異的IC、製造業,如今可做出好產品。黃士維期盼,國內新創公司、傳產公司能友善接觸到醫療內部文化,「醫院的本質是醫療,與外部合作讓科技運用在病人身上,照顧好病人才是最終目的。」黃士維養生祕訣:喜歡站著辦公,每周打籃球、健身「我最常出入在院區的微創手術訓練中心大樓,和同仁在辦公室裡工作及運動。」彰濱秀傳紀念醫院院長黃士維表示,他刻意升高辦公桌,「站著」辦公,座位旁就是跑步機,手一舉還能順勢吊單槓,由此可知,他很喜愛運動,即便工作繁忙,每周也會空出兩個時段打籃球、健身。黃士維在國外接受教育,很早就培養運動習慣,嘗試各種運動項目,從學生時期練劍道,到現在的三鐵、高爾夫球、籃球,最近還熱中滑板等。他說,年輕時就感受到運動帶來的好處,精神較好,運動已是生活習慣,如果不動,各種痠痛都容易發生。「開刀和運動很像,都是體力活。」黃士維說,每周找教練一對一健身,有的人覺得浪費錢,但他因此空出固定時間運動,「健康用錢買不到,但請健身教練可以買到健康。」黃士維偏好一個人就能完成的運動,每周打兩小時的籃球,「不用約很多人,一個人投投籃也能達到運動效果」,建議民眾從有興趣的項目開始運動,最好有伴、且方便去的運動場所,才能持久。竹山秀傳醫院於2004年承接排雲山莊醫療站業務,除秀傳體系醫療人員參與之外,也鼓勵全國醫療人員挑戰自我並貢獻,團隊每周五到玉山登山口,攜帶各式醫療用具及補充藥品,靠雙腳步行8.5公里到排雲山莊,沿途為山友服務,黃士維多次跟著團隊上山,行醫也運動。「很多醫師都教病人要運動,但自己未必有運動習慣。」黃士維說,為打造員工運動休憩場所,也帶動運動風氣,去年院方在院區對面蓋運動中心,有籃球場、羽球場和健身房,可配合醫院的「運動處方箋」,針對病人狀況規畫運動方式與強度,培養他們的運動習慣。黃士維小檔案●年齡:45歲●專長:一般外傷、腸胃道疾病及腫瘤、腹痛、肝膽疾病、盲腸炎等●現職:彰濱秀傳紀念醫院院長、秀傳亞洲遠距微創手術中心院長、秀傳紀念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學歷:美國杜蘭大學醫學系、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碩士●經歷:秀傳紀念醫院首席醫療副院長、秀傳紀念醫院外科部部長給病人的一句話●非都會區居民,也值得擁有國際一流醫療服務
-
2022-02-19 養生.抗老養生
節氣「雨水」宜養肝護胃 養生做好4件事增強抵抗力!
今天(19日)是「雨水」,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二個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330度時,就是雨水節氣的開始,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是雨量變化的節令,農夫開始播種。俗話說「春雨貴如油」,雨水的到來,提醒人們該為一年的好收成謀劃了。雨水落在枯木上得以逢春,落在乾裂的黃土地上,種子得以發芽;萬物都渴望著這一場甘霖,等待新生;此時不少花卉、草木開始冒新芽,大地欣欣向榮。雨水之後,雖然草木萌動,天氣回暖,正所謂「春回大地挾濕氣,脾胃最易受侵襲。」因此,雨水的養生,重在「防濕邪、調脾胃」。一、春季多雨,防濕邪、調脾胃防濕邪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避」。雨水節氣降雨多,出門最好帶把傘,這樣就可以避免冒雨涉水。濕衣裹身而感受寒濕會引發疾病,若不小心感受了濕邪,應及時祛除。感受外濕,邪未深入,可從表而解。例如,喝杯溫熱的紅糖薑棗茶,泡個熱水腳,微微出汗即可祛除外濕。同時,還要注意防止內濕。說到內濕,就離不開脾胃。因此我們強調,雨水養生,重調脾胃。雨水節氣多雨、多濕。從中醫學的角度來說,脾五行屬土,喜燥惡濕,最易為濕所困。中醫學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強弱是決定人體健康的重要因素。雨水節氣一是因為氣候多雨多濕易傷脾胃,二是因為春季肝臟當令,易克脾土而傷脾胃。因此,雨水養生,當以調養脾胃為主。調理脾胃既要食補,還要調暢情志,配合適量運動。二、藥膳食補,宜「少酸多甘」五行學說,肝屬木,與春相應,春主發,所以中醫認為春季養生,在養肝。建議日常飲食宜「少酸多甘」一則酸味入肝,會使得肝氣更旺;二則酸性收澀,不適合春天的生發之氣。飲食上可多吃百合、荸薺或桂圓等口感微甜的甘潤食物。三、調暢情志,形神皆養除了飲食,「精神調攝」在雨水節氣也顯得非常重要。雨水,時值早春,陽氣生發。春季肝臟當令,肝氣較旺,人們一方面精神煥發;另一方面又可因肝氣生發太過,覺得自己脾氣暴躁、性急易怒、煩躁不安;還有一些人則因肝氣不疏,而鬱鬱寡歡、心情抑鬱。從臟腑五行生剋的角度,肝木旺會克脾土,使人變得「沒有胃口」。所以,雨水養生強調形神皆養,不但要養身體,還要心境平和,使肝氣不橫逆,脾胃自安寧。四、適當運動,生陽排濕初春,人體陽氣開始生發,氣血偏於外行,體內供應相對不足;加之雨水時節,自然界濕氣重,人體的脾胃被濕邪所困,易導致中氣不足,氣血運行不暢,就會出現疲勞、乏力、頭昏腦漲等不適症狀;不少人到了春天就呵欠連天、昏昏沉沉沒精神,這就是民間常說的「春睏」。這時最好的解決方法不是多睡覺,而是應當適當的運動,一則動能生陽,二則汗能排濕。同時,運動也順應了春季陽氣生發的特點;但經過一冬的蟄伏,早春時節不宜做劇烈運動。初春,乍暖還寒,日夜溫差仍大,作息最好早睡早起,清晨出門運動,最好穿上外套,加強頸部與四肢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