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5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養生
共找到
1620
筆 文章
-
-
2022-03-05 醫聲.院長講堂
院長講堂/經歷台南登革熱,為控制疫情瘦10公斤!安南醫院院長林聖哲鼓勵醫病多討論才能進步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院長林聖哲上任滿周年,在醫院院長中算是新手,但行政經驗相當豐富,曾任台南市衛生局長六年,經歷台南市登革熱戰役,重回醫療體系。他認為,「醫療已經從是非題變為問答題」,醫病關係大大改變,精準個人化的治療取代過去傳統治療方式,不論醫師、患者或家屬,都必須有所調整。從醫療專業轉醫療行政63歲的林聖哲是整形外科醫師,原本在成大醫院服務,副總統賴清德擔任台南市長時,延攬他進入小內閣,擔任衛生局長,之後陸續擔任郭綜合醫院、安南醫院副院長,去年三月一日升任安南醫院院長。待人親切、沒有院長架子的林聖哲,從醫療專業轉做醫療行政,經歷與一般的醫院院長不太相同。之前在成大醫院服務時,前任院長林炳文找他擔任公共事務室主任,打破由行政人員擔任的慣例,醫師做公共事務有什麼不一樣?他開玩笑說,「光是幫忙喬病床就不同。」處理登革熱瘦10公斤成大病房經常一床難求,病患與家屬在急診等待多日常有抱怨,林聖哲安慰他們「去病房只有一位醫師照顧,但在急診至少有三名醫師照顧」,往往就能化解,良好的績效讓他在行政系統中冒出頭來。醫師出身的賴清德擔任台南市長時,希望有現職的醫師擔任衛生局長,林炳文院長即推薦林聖哲出任局長一職,2016年竟碰上台南最嚴重的登革熱疫情,病例超過兩萬人、死亡112人,他每天忙得焦頭爛額,兩個月體重掉了10公斤,但在他的努力下、引進大數據及AI等技術,疫情獲得控制,隔年的病例數降為2例,此歷程成為全球典範。成立九年盼與同業合作安南醫院成立九年,在台南是一家年輕的醫院,一度被其他醫院視為「搶病人的醫院」,林聖哲接任院長後,積極與其他醫院打好關係,希望大家不是對手而是合作的夥伴,鼓勵年輕醫師到新的醫院發揮專長,並跟上醫學最新發展,引進新設備,企圖在台南激烈的醫療競爭中闖出一條路。期待醫護都能跟上時代新醫院新觀念,他期待醫護都能跟上時代,「不再像過去醫師說什麼病人就只能聽從,沒有討論空間」,隨著科技進步,醫療走向個人化,像癌症治療就會依不同的基因等而有不同的治療方法,所以是非題變問答題,要多討論才能進步。林聖哲養生祕訣:愛跟家人健走,留時間放空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院長林聖哲身高181公分,在人群中總是一眼就被看見,外表斯文帥氣,多年來維持好身材,被認為是最適合擔任整形外科的醫師。從年輕時就喜歡運動的林聖哲,即使工作忙碌,每天也不忘運動,目前健走是他最愛的運動,因為健走不僅可以健身,還能聯絡家人感情。林聖哲出身嘉義的醫師世家,舅舅與哥哥都是外科名醫。原本大學想讀理工的他,因為成績太好,被高中老師遊說改讀醫,考上台大醫學院。由於高中時資優班與體育班混班,班上很多運動高手,他也愛上球類運動,是籃球與手球校隊;從醫選擇走外科,除了跟隨舅舅的腳步外,他笑稱,「我是來自嘉義的『土雞』,體力好,最適合走外科。」「年紀愈大打的球愈小,年輕時打籃球,後來是網球、高爾夫球,現在最愛的是健走。」林聖哲表示,每天晚上與家人一起外出至少走半小時,還會找老父親散步,平常大家都忙,只有散步健走,一邊運動還能一邊交流,感覺很棒。由於家族有易胖體質,多年來他很注意體重管理,如果知道明天有聚餐,今天就會先運動消耗熱量,每天量體重,維持85公斤左右,只要胖一點就會少吃多動減重。午餐如果吃碳水化合物、下午容易沒精神,因此中午他只吃水果,其他時間並不忌口,但會盡量營養均衡。除了健康管理,林聖哲很重視身心靈的平衡,覺得現代人太忙,往往沒有時間留給自己,他每天都會留下一小段的時間放空,或是偶爾唱唱歌、聽音樂,「心靈的平靜,是支撐我往前衝的力量。」林聖哲小檔案●年齡:63歲●專長:美容醫學、手外科、腫瘤手術、燒燙傷、再生醫學、脂肪幹細胞、醫學倫理●現職: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院長●學歷:台灣大學醫學系學士、成功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博士●經歷:成大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成功大學醫學院外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台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郭綜合醫院社區醫學副院長、安南醫院副院長給病人的一句話●醫療已從是非題變為問答題,相信醫師專業,多討論找出個人化治療選擇
-
2022-03-04 養生.聰明飲食
「香菜」就是要在春天吃!祛風解毒還健胃,中醫師教這樣吃促進血液循環
春季主養肝,護脾胃也不可忽視中醫養生講究順時而養,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說法。春季屬木與肝相應,如果肝氣升發太過或者肝氣鬱結,會導致肝臟受損。而且肝氣旺盛,肝木剋脾土,對於脾胃,很容易造成損傷,所以,我們必須照顧肝、脾胃,特別是在飲食上應該少酸增甘,多吃一些有利發寒散邪的甘味食物,以及扶助陽氣的食物。比如枸杞粥、山藥紅棗糯米粥、蓮子木耳羹等。而且,隨著氣溫逐漸升高,微生物會迅速繁殖,細菌在一定情況下會大量滋生,如果這個時候不注意個人衛生、食用沒有完全煮熟的食物,將很容易導致身體脾胃「承受不住」。首先,要經常洗手,防治細菌進入腸胃。不吃生冷的食物,吃熟食。其次,還要講究食物的衛生,有效阻隔病菌。食物要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汙染。吃剩下的食物應該及時儲存在冰箱內,而且儲存時間不宜過長。食用之前必須要加熱,以熱透為原則。儘量少食用易帶致病菌的食物,比如螺螄、貝殼、螃蟹等水產品,如果想要食用,一定要煮熟蒸透。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鹽醃後直接食用等方法都是不可取的。食用涼拌菜的時候可以多加入一些醋和蒜,以產生殺菌的作用。除了日常注意個人衛生,辨證調理,針對不同體質採取不同類型的飲食方法:肝鬱脾虛型:推薦湯品(個人用量):選用麥芽二十克、茯苓十五克、白朮十五克、新鮮薄荷十五克,豬瘦肉一百五十克。豬瘦肉清洗乾淨,先汆燙去腥,然後將麥芽、茯苓、白朮放入煲內,煲四十五分鐘,再放入新鮮薄荷煲十分鐘,即可食用。此湯品具有疏肝解鬱的作用,還能夠益氣健脾。脾胃虛寒型:推薦湯品:黨參十五克、白朮十五克、生薑三片、胡椒粉三克,豬肚半個,清洗乾淨,然後將所有食材都放入到煲內,煲一小時即可食用。特別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飲用此湯的時候,忌食生冷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春季多吃香菜,激發脾功能春天肝火比較旺盛,再加上春雨綿綿濕氣入侵,所以,多吃一些香菜能夠祛風解毒、芳香健胃,如果把香菜和豆腐搭配一起食用,效果會更好。香菜辛溫含芫荽油,可用作發疹的藥物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香菜可消穀,補虛,治五臟。」香菜的莖葉當中含有一種特殊的芳香味,所以才被民間俗稱「香菜」。也有叫作芫荽、鹽荽、胡荽、漫天星等。中醫認為,香菜性溫味辛,具有發表透疹、健胃的功效,可用於麻疹初期不易透發、食滯胃痛等病症。根據現代研究發現,香菜之所以香,主要是因為它含有揮發油和揮發性香味物質。由於香菜辛溫,含有芫荽油,能夠解毒透疹、疏散風寒,促進人體全身血液循環,所以也經常被作為發疹的藥物。比如小孩如果出疹痘,可以用香菜做成香菜酒擦皮膚,或者是水煎香菜趁熱熏鼻,可以加速疹痘發出,但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如果已經出疹痘,就應該立即停止使用香菜。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講,「芫」字為「魚毒也」,「荽」字為「香口也」。所以香菜還可以放在魚和肉當中進行調味,還具有去毒的作用。但是,香菜一般是作為調料,不可多食。由於香菜味辛能散,多食或者久食,都會耗氣、損精神,從而引發或加重氣虛。平素自汗、乏力、倦怠、很容易感冒的氣虛的人,更應該少吃一些香菜。產後、病後初癒的患者也經常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氣虛,這個時候,也應該避免吃香菜。除此之外,香菜還有溫熱、發瘡的作用,因此,狐臭、口臭、胃潰瘍、腳氣、瘡瘍患者都不宜食用,否則會加重病情。下面為大家推薦一道食譜:香菜豆腐羹材料:香菜兩百克,嫩豆腐一到兩塊,雞蛋一個,太白粉、食鹽、香油適量。做法:1.剁碎豆腐,香菜洗淨切成末,雞蛋打散、薑切成末,太白粉加水調成汁。2.鍋燒開水,放入豆腐、薑末,再放入雞蛋,水燒開之後放入香菜末、食鹽,攪拌煮一會兒再倒入調好的太白粉汁。3.邊煮邊攪拌,直到羹有些稠的時候再淋上少許香油即可。此湯能夠清熱祛濕、發表透疹、健胃。春季養脾,切記少吃酸多吃甜為了能夠更好地適應春季陽氣升發的特點,在春季應該多吃一些辛溫升散的食品,比如小麥、紅棗、豆豉、花生、蔥、香菜等,並儘量少吃生冷黏雜之物,以免傷害到脾胃。調養脾胃要多吃甜食少吃酸食春季肝氣很旺,自然會影響到脾,因此春季很容易出現脾胃虛弱的症狀,中醫就認為:「當春之時,食應減酸宜甘,以養脾壯陽。」通常而言,為了能夠適應春季陽氣升發的特點,扶助陽氣,在飲食上應該遵循這一原則,多吃甜食少吃酸食來調養脾胃。主要是因為吃多了酸味的食物,會讓肝功能偏亢,因此在春季飲食調養最好是選擇甘溫之物,忌酸澀。春季也是多風的季節,蜂蜜則是最為理想的保健品。蜂蜜性平、味甘,有滋養、潤燥、解毒、通便等功效。春季每天早上喝上一杯蜂蜜水,不僅可以潤腸通便,清除體內毒素,還能有效預防感冒。除此之外,還應該多吃一些新鮮蔬菜,比如春筍、菠菜等,這樣可以補充因為冬季新鮮蔬菜較少,維生素攝取不足的缺憾。增強抵抗力要注意攝取充足的維生素。春季氣溫變化比較大,細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繁殖快、活力強,有很多病毒性傳染病在這一季節都處於高發期,比如流感、水痘、急性腮腺炎等,在日常飲食中要注意攝取充足的維生素和無機鹽,比如小白菜、油菜、辣椒、菠菜、柑橘、紅棗等食物當中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有抗病毒的功效。另外,春季還需要注意補充熱量,增強身體抵抗力。早春時節,氣候其實依舊寒冷,人體為了禦寒,必須消耗一定的能量以維持基礎體溫。所以,早春期間的營養組成,應該以高熱量食物為主。因此,春季飲食宜遵循高熱量高蛋白原則。在春季日常飲食當中,除了穀類製品,還應該選用黃豆、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因為這些食物是可以及時地有效補充能量。此外,在早春期間,還需要補充一些優質的蛋白質食品,比如雞蛋、魚類、蝦、牛肉、雞肉和豆製品等。這類食物都含有豐富的蛋胺酸,能夠增強人體耐寒力。還有,春季飲食要講究清淡,忌油膩、生冷及刺激性食物。益氣養陽要多吃大蒜、蔥和韭菜在春季可以多吃一些益氣養陽的食品,比如胡蘿蔔、薺菜、芹菜、菠菜、香椿、豆腐、蓮藕、荸薺、百合、銀耳、蘑菇、鴨蛋等,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適量進食一些甲魚。另外,綠豆芽、黃豆芽、黑豆芽、蠶豆芽、豌豆芽等豆類食品對於疏通肝氣、健脾和胃也有很大的好處。除此之外,大蒜、蔥和韭菜也都是春季應該多吃的食物。特別是韭菜,又叫起陽草,雖然四季常青,但是在春天食用最好,具有溫中助陽的功效,而且韭菜當中有較多的營養成分和豐富的纖維素,能夠促進腸道蠕動、預防大腸癌的發生,與此同時,還能夠減少膽固醇的吸收,達到預防和治療動脈硬化、冠心病等疾病的作用。大蒜也具有促進新陳代謝、增加食欲、預防動脈粥狀硬化和高血壓的功效,加上其性溫,也是可以補充人體陽氣,而且還有很強的殺菌力,對於細菌引起的感冒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因此春季也應該多吃些。另外,蔥也有較強的殺菌作用,多吃不僅能夠補陽散寒,還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癌能力。書籍介紹書名:養好脾胃不生病:從運動、飲食、穴道入手,直接又簡單的健運脾胃養命法作者:王淼出版社:世茂出版日期:2020/09/30作者簡介/王淼中國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中醫臨床專業。曾先後跟原北京中醫醫院兒科主任佘繼林主任醫師,及老中醫王煥祿主任醫師學習,對中醫保健養生有豐富的經驗。著有《防癌怎麼吃,抗癌怎麼養》《很簡單實用的經絡調理方法》《五行無色潤五臟》《中華傳世老偏方治病一本通》《醫生不外傳的養腎秘籍》《祛除濕熱,一身輕鬆》《脊椎好,病就少:正脊知識、自我檢測、改善NG姿勢,終結腰酸背痛自救書》(世茂出版)《養肝就是養壽》等作品。延伸閱讀: 賴以威10年歷經父逝、閃婚、喪子...數學家的愛情小說登HBO:平凡日子才是機率極低的幸福
-
2022-03-02 新聞.新聞
健康地產實現七星級第三人生
拜醫療進步所賜,國人平均壽命延長到80.2歲,退休後至少還有20年可以享受「第三人生」,如何活得更精采成為橘世代重要課題。台灣房屋集團總裁彭培業表示,結合「藝術、景觀、休閒、旅居、餐飲、醫學、護理 」的七星級服務,打造夢想老後理想生活,成為未來健康地產新主流。日本社區醫療專家山內美奈指出,位於新竹關西的「亞洲健康智慧園區」是全台首座符合世界級健康地產十大標準的度假飯店型照護宅,最大特色包含莊園內附有鑽探地下1,520公尺成功開發的天然碳酸氫鈉溫泉,是台灣唯二泉質比日本更好的美人湯,被譽為「溫泉中的溫泉」。另外,園區以低密度、高綠覆方式植栽各種花卉,漫步綠色走廊,可感受四季變化森呼吸。園區還建置20座溫室穩定栽培蔬果,營養師團隊能根據時令季節調配最適合住戶的健康餐飲。專業門診及貼心藥局提供「隨需而醫」的醫療服務及遠距照護,加上房間室內設有七個環繞式安全鈴,可於意外發生時緊急快速救護;園區亦設有「五星護理之家」,備有專業護理團隊並規畫生活復健計畫及預防失智課程,幫助預防疾病與控制,從「樂齡」、「緩老」到「護老」面面俱到。彭培業強調,除了「亞洲健康智慧園區」,台灣房屋集團更取得寶山最美環湖咖啡廳經營管理權,將觸角擴及文創休閒產業,「沙湖壢咖啡館」被翠綠樹林包圍著,每一棵樹皆有獨立植物介紹立牌,希望讓來到這裡用餐的大人小孩領略生態學習樂趣。台灣房屋更將其中一棟興建於日治時期的紅磚平房「狀元屋」打造成「漣漪書屋」,意喻在水中心投入一個善的種子,影響力會以同心圓方式一圈圈擴散開來,因此以漣漪為名呼應ESG+的精神。彭培業說,漣漪書屋鼓勵閱讀,未來歡迎民眾帶書來(主題不限)免費換取一份小點心及一杯咖啡;民眾離開書屋時可帶走一本ESG選書,不限借閱時間,於再度光臨歸還即可。期盼透過這樣的公益舉措將知識的影響力以漣漪效應擴散出去,讓書本去旅行!彭培業透露,台灣房屋後續將進一步整合亞洲健康智慧園區、沙湖壢咖啡館、漣漪書屋及草莓體驗園區,將房地產從養生園區再升級為「多元生活體驗園區」,凸顯集團多元發展性,更符合需求。
-
2022-03-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昇恆昌內湖員工確診 北市證實:是25日公布的30多歲男
昇恆昌內湖總公司傳出有員工確診消息,北市衛生局今回應,該個案為2月25日公布的北市本土病例(案20396),相關防治措施均已完成;昇恆昌表示,所有員工快篩結果均為陰性。昇恆昌表示,接到衛生局通知後,總公司辦公室即刻緊急清消,所有員工也在第一時間快篩確認,結果均為陰性,目前所有員工狀況未有異常,該確診員工為後勤人員,沒有接觸到第一線消費者。衛生局專門委員歐佳齡今說明,該確診員工為一名30多歲男性(案20396),北市25日防疫記者會上就已有說明,該個案23日出現流鼻水症狀,前往診所就醫,快篩檢驗結果為陽性,再到醫院PCR採檢確定陽性確診。歐佳齡表示,該個案Ct值18.2,已匡列268人居家隔離、擴大採檢17人,另工作場域第一時間就通知業者清消,並由業者自行安排員工進行快篩或PCR採檢,364人全數陰性。衛生局25日也公布案20396公共場域足跡,包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兄弟大飯店菊花廳、Old ratten coffee 荖藤咖啡、臺北市立第二殯儀館景仰樓3樓至美三廳、青禾泰式養生會館、陶然亭餐廳及陳大昕耳鼻喉科診所,相關足跡皆已完成環境清消。
-
2022-02-28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頭痛、耳鳴、月經量少...可能脾胃出問題!中醫師護胃指南,一次改善身體11大症狀
台灣人是出了名愛吃胃藥,不管是中藥胃散、西藥胃乳片,連出國都要買日本胃散回國分送親友。我曾經看過長輩用胃乳片來交朋友,街頭巷尾鄰居每天寒暄問候,都是在交換藥物。中醫護胃是巨觀,除了疾病本身,還兼顧到個人的問題,諸如工作壓力、情緒、生活習慣、居住環境等六淫七情的因素都列入考量。在了解脾胃病之前,先跟大家談談各年齡層常見的脾胃問題和發生原因?孩童(指18歲以下):濕疹、小兒地圖舌⒈濕疹濕疹,是一種過敏性的皮膚疾病,發生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食物、藥物、細菌、病毒、花粉、動物皮毛、陽光、冷熱等刺激因素而誘發。在中醫上認為和先天遺傳或免疫系統失調有關,而對於四周環境的適應,或平時飲食沒有適當的選擇,則使脾胃損傷,導致內生濕濁熱毒。小兒濕疹的問題正是出在脾胃功能不佳,而主要發生的原因為脾虛濕盛、不能運化水濕。皮膚症狀多以滲液、腫脹明顯,大多屬於特稟體質患者,也就是過敏性體質患者,常因飲食過多冰冷瓜果或冷飲所導致,所以要根治小兒濕疹,就必須要先顧好小朋友的脾胃,脾胃健則百病不生。臨床上多用六君子湯或藥膳四神湯予以治療,均可得到改善。⒉小兒地圖舌中醫有「舌為脾胃之外候」、「舌為心之苗」之論述。「地圖舌」大多發生在四歲以前的孩童身上,家長會發現家裡幼兒舌頭上類似地圖的不規則紋路。地圖舌出現和脾胃有很大的關係,多與脾胃的氣陰不足有關,所以有地圖舌的兒童一般也會出現食慾不佳、多汗、倦怠、乏力等症狀。在治療上以益氣養陰為主。常用方藥包含生脈飲或蔘苓白朮散。比較需要注意的是,幼兒普遍脾胃功能較弱,但因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步調,很多家長都會讓小朋友吃所謂的外食、速食,但其實食用過量的肥膩食物,容易運化不開而導致積滯,所以在日常飲食中,還是得多多注意孩童的營養均衡。青年期(19~29歲):腹瀉、便祕門診中也常見此年齡層病患,有因即將投考研究所面臨的課業壓力、有面臨求職時同儕競爭壓力、有男女朋友因求職或生涯規劃即將分隔兩地的情感壓力、有即將投入職場的適應壓力、有面臨與本科系興趣不同而欲轉職的壓力、有情侶初出社會同居生活習慣不同的壓力,他們不約而同都陷入蠟燭多頭燒、壓力爆表而導致腸胃功能失調的狀況。青年期在這個階段常出現的腸胃症狀是腹瀉、便祕,或是交替性的腹瀉與便祕出現的「大腸急躁症」。接著就是多數患者因為缺乏對此疾病認識,多半誤以為只是一般腸胃炎而延誤就醫,甚至有人誤把腹瀉當減重或排毒藉以維持體態,往往造成身體更大的消耗,直到影響生活後才來求醫。中壯年(30~59歲):頭痛眩暈、胸悶腹脹、疲倦、月經量少、血塊偏多等症狀中壯年族群中,在門診最常見是偏頭痛、長年頭痛的患者,而長時間觀察下來,我們也發現這些患者不單只有頭痛問題,絕大部分的患者還伴隨便祕的問題。如同前面有跟大家提過的,中醫認為脾主升清,當清陽不升、濁氣不降,就會出現頭痛眩暈、胸悶腹脹、疲倦等症狀,通常這樣的患者,會加入大黃或芒硝等用藥,把腸道裡面的宿便毒素清一清,結果宿便一清空,頭痛問題也一併解決了。此外,還有一些女性患者,主訴月經量少、血塊偏多,這類型患者的手腳一年四季都是冰冷的,再進一步詢問以後會發現,她們經常軟便,且經期前一週容易腹瀉,這就符合我們中醫所謂的脾胃氣虛。中醫認為脾胃乃氣血生化之源,當氣血生化來源變少了,也就是月經的原料變少了,當然月經量也會減少,所以基本上月經量少的患者,會酌以給予當歸芍藥散,或是歸脾湯等方藥,以強壯脾胃,增加氣血生化來源,如此月經量自然也會增加。老年人(60歲以上):耳鳴、口氣重濁「耳鳴」,是老年人因脾胃問題常產生的症狀之一,通常這些長輩到耳鼻喉科檢查,醫師都會說耳朵沒有器質上的問題。在中醫四診合參中就會發現,這類型的老年人骨骼較纖細、怎麼吃都吃不胖,前述提到清陽不升、濁氣不降就很容易引起耳鳴。所以這類患者會從脾胃開始做調理,針對耳鳴來改善,包含常用的益氣聰明湯,裡面就有一些腸胃性用藥。再者,很多老年人也會有口氣重濁,舌頭伸出時會發現舌苔厚,就像很多人會說的「老人味」,此時就常用龍膽瀉肝湯,或是小承氣湯、大承氣湯,把腸道的宿便做一次性的清空,慢慢地就會發現舌苔漸漸減少,舌頭逐漸恢復淡紅色,口氣問題也會得到改善。書籍介紹讓腸胃動起來:暖男中醫師教你順時養生術+養腸操,遠離胃痛、腹脹、便祕、食慾不振作者:郭大維, 王瑞玲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1/09/21作者簡介/郭大維現任扶原中醫體系總院長學歷中國醫藥大學中醫所 醫學博士研究中國醫藥大學針灸研究所 醫學碩士中國醫藥大學 醫學士高雄醫藥大學 復健醫學理學士主治專長內科:咳嗽、過敏、青春痘、睡眠障礙、腸胃疾患婦科:月經不調、更年期障礙兒科:過敏、體質調理、轉骨調理男科:性功能障礙、頻尿、攝護腺肥大針灸科:運動傷害、職業傷害、久年痠痛特殊治療:腦中風後遺症、顏面神經麻痺、坐骨神經痛症、退化性膝關節炎、椎間盤疾患累積性創傷症候群(媽媽手、腕隧道症候群、五十肩等)特種針法:針刀治療、眼針治療、筋骨針治療郭大維中醫師 FB:www.facebook.com/drtcmdavidkuo王瑞玲資深醫藥、美食記者,擁有25年以上的醫藥採訪經驗。著作《小毛病發現大疾病系列十本》、《愛,小吃》、《心臟回春術》、《骨科診治照護全書》、《不用餓肚子,5周瘦10公斤》、《顧好耳鼻喉,不怕恐怖病毒找上你》等書。經歷▸曾任《自由時報》、《大成報》、《民眾日報》、《臺灣時報》、《臺灣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等多家報社醫藥採訪記者▸曾任《柯夢波丹雜誌》影劇採訪編輯、凱信出版社醫藥叢書主編▸《BODY體面雜誌》醫藥專欄作家▸健康醫起來」節目主持人▸「實在不可思議」健康節目主持人與策畫▸高雄教育廣播電台、中廣流行網快樂廚房節目主持人▸國防部衛教講師王瑞玲醫藥美食記者FB:www.facebook.com/reallyjie520延伸閱讀: 別在晚上吃水果!中醫師陳旺全66歲「健檢零紅字」:做對4件事,順時養健康
-
2022-02-27 醫療.中醫
體內濕氣過重怎麼辦?中醫師建議少吃生菜沙拉,多吃10種食物消腫排濕
近日各地低溫且下雨,潮濕寒冷的天氣,讓許多人因體內「濕氣過重」健康亮紅燈。中醫師表示,近日門診中常見患者症狀,如頭重頭暈、氣喘、慢性咳嗽、異位性皮膚炎、濕疹等。建議體內濕氣重的民眾要減少吃「寒冷蔬果」,可選擇具有去濕氣、促進水分代謝功效的食物或中藥,有助體內排除濕氣。雨季保健 生菜沙拉少吃中醫師莊雅惠表示,每當進入潮濕寒冷的雨季,門診中就會增加因濕氣過重致身體不適的患者,常見疾病包括過敏性鼻炎、食慾不振、腹瀉、異位性皮膚炎、濕疹、身體沉重、水腫、女性白帶分泌多等,她表示,驅除體內寒濕氣、促進水分代謝,是雨季保健法則。莊雅惠指出,在飲食方面,中醫角度認為,常吃寒冷食品,會影響正常水分的代謝,使濕氣殘留不易排出,建議盡量少吃生菜沙拉或太寒的蔬果,例如西瓜、水梨、苦瓜、牛蒡等,中藥成分像決明子、七葉膽、菊花、黃連、板藍根、大黃、珍珠粉、牛樟芝等都是寒冷成分,平時飲食宜均衡。一般而言,多數蔬果都是寒冷,尤以素食者容易產生濕氣過重病症,民眾在烹調寒冷蔬菜時,不妨加入紅棗、黃耆片、生薑或胡椒一同煎煮,溫暖腸胃,降低寒濕之氣。她提醒,常見綜合性體質病人,患有四肢末梢水腫、便秘、體質燥熱、口乾舌燥等問題,此時以生冷食物加入溫暖食材,可有效中和身體不適感。莊雅惠表示,寒濕氣嚴重時,可選擇具有去濕氣、促進水分代謝功效的食物或中藥,如佩蘭、紫蘇、藿香、冬瓜、茯苓、薏仁、芡實、紅豆、綠豆、黑豆等,讓這些小兵成為體內的除濕大功臣;若居住在潮濕地區,則應使用除濕機,以免過潮。除濕藥浴包中醫師莊雅惠特別提供適合去濕養生的「除濕藥浴包」,相當適合濕冷季節保健,不妨在家試試看!材料:佩蘭、紫蘇、藿香、薰衣草各3錢方法:放入浴缸,加入適量熱水,即可泡澡
-
2022-02-26 養生.聰明飲食
喝茶養生?外國研究:瑪黛茶喝太多 罹癌風險多2倍
多數英國人習慣早上喝一杯英式早餐茶,搭配早餐,且多項研究指出喝茶有益健康。然而,英國太陽報報導,許多外國研究指出,若喝太多瑪黛茶(maté tea)可能使罹癌風險提高兩倍,對身體的傷害等同抽100根香菸。瑪黛茶是種傳統的南美洲草本茶,是將巴拉圭冬青乾燥葉子浸泡水中作成的茶飲。這種茶因為有增強免疫系統等保健功能備受讚譽。然而,大量研究也顯示,飲用過量瑪黛茶可能大幅提升罹癌風險。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出版「癌症流行病學、生物標記與預防 」期刊(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and Prevention)刊登研究顯示,飲用過量瑪黛茶可能提升民眾罹患肺癌,及食道癌、胃癌、腸癌、胰臟癌和肝癌等消化道癌症風險。專家指出,這是因為瑪黛茶含有多環芳香烴(PAHs),而這種物質也存在於烤肉和香菸煙霧中,可能致癌。他們表示:「飲用大量瑪黛茶增加罹癌風險可能歸因於,以過高水溫飲用這種茶,或是伴隨潛在致癌物。」不過,英國癌症研究基金會資深健康資訊經理史密斯(Nicola Smith)表示:「儘管有很多研究指出飲用過熱瑪黛茶與罹癌風險增加有關聯,但依舊沒有足夠證據可以確認。如果想降低罹癌風險,最好的方法還是均衡飲食。」
-
2022-02-1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市宗教群聚確診 醫院、餐廳、捷運、超商都有足跡
台北市今天公布宗教團體群聚感染本土個案19950、19989、19990、19991、19992,以及外縣市本土個案19997確診足跡。除了可能的群聚感染地滿穗台菜、錢櫃台北SOGO店外,還包括馬偕醫院、捷運站、超商、宮廟與餐廳,足跡相當多。案19950在2月13日前往滿穗台菜、錢櫃台北SOGO店、橡木桶洋酒專賣店(忠孝店)及711建忠門市;2月14日捷運新店區公所站經中正紀念堂至中山站、全家中山捷運站店、捷運中山站經中正紀念堂站轉古亭站至永安市場站;2月15日捷運新店區公所站經中正紀念堂站至中山站、全家中山捷運站店。共匡列14人居家隔離,擴大採檢44人,皆尚在檢驗中。案19989在2月10日前往台灣大哥大台北南京西直營服務中心、家樂福超市台北重慶北店;2月12日到711鑫太原門市、萊爾富便利商店北市同蝶店、金興發生活百貨南西門市、辛川屋、長安新怡成香鋪;2月13日滿穗台菜、台灣大哥大台北南京西直營服務中心及家樂福超市台北重慶北店、めこMEKO進口食品。在2月14日前往家樂福超市台北重慶北店、711鑫太原門市;2月15日大龍峒保安宮、國泰世華銀行建成分行、711鑫太原門市;2月16日去711鑫太原門市、億萬里特賣廣場重慶店。匡列19人居家隔離,其中9人採檢結果為陰性,10人檢驗中,擴大採檢85人,55人採檢結果為陰性,30人尚在檢驗中。案19990及19991於2月14日付馬偕紀念醫院、CEO1950總裁藝文空間、美廉社大同哈密店;2月15日大龍峒保安宮、正一堂養生膳食坊,屈臣氏延三門市;2月16日杏一醫療用品台北馬偕店。匡列42人居家隔離,14人採檢結果為陰性,28人檢驗中,自主健康管理89人,84人採檢陰性,5人檢驗中,擴大採檢97人,84人採檢結果為陰性,13人尚在檢驗中。案19992於2月13日赴滿穗台菜、搭乘大都會客運306路(捷運松江南京站至南京寧安街口)、錢櫃台北SOGO店;2月14日捷運永春站至市政府站;2月15日捷運永春站至市政府站、統一時代百貨台北店B1、珍品九如;2月16日捷運永春站至市政府站。匡列50人居家隔離,2人採檢結果為陰性,48人檢驗中,擴大採檢10人,皆尚在檢驗中。外縣市案19997於2月13日搭乘捷運七張站經中正紀念堂站至松江南京站、滿穗台菜;2月14至16日捷運七張站經中正紀念堂站至民權西路站;2月15日康是美權站店及洪瑞珍三明治新概念店民權門市。擴大採檢3人,檢驗結果皆陰性。
-
2022-02-19 醫聲.院長講堂
院長講堂/非都會區居民,也值得擁有國際一流醫療服務!秀傳醫院院長黃士維引進法國經驗,讓科技照顧好病人
「非都會區居民,也值得擁有國際一流醫療服務。」彰濱秀傳紀念醫院院長黃士維說,彰濱秀傳設立亞洲第一個遠距微創手術訓練中心,服務海線民眾,每年有上千名國內外醫師到這裡受訓,彼此交流激盪成為新創醫材的素材與養分,也展現台灣軟實力,成為醫師發揮的舞台,讓醫院在醫療研發思維上走得相當前面。引進法國育成經驗彰濱秀傳微創手術訓練中心成立於2008年,引進法國微創訓練中心(IRCAD)的育成經驗,成立醫師訓練場域,期望讓更多人享受這項醫療技術。黃士維指出,隨著微創手術日漸普及,未來微創將朝向更廣泛的「自動化手術」邁進,自動化愈普及,愈能消除醫師技術的差異對病人造成的影響,也解決醫師缺乏的問題。「科技導入好的醫療技術對病人更安全」,目前像骨科、神經外科等部分手術已做到自動化。輔導投資醫療新創2021年接下院長的黃士維,過去長期投入微創教學,輔導投資醫療新創。他認為,秀傳醫療體系有悠久的歷史,彰濱秀傳也成立16年,有很好的基礎,他的角色不是去指導每一科別要做什麼,而是幫大家解決問題。新冠疫情影響國內醫院步調,黃士維說,現在環境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科技演變相當快,醫院動得較慢,畢竟醫學鼓勵保守,法規嚴謹,這樣的文化下要求新求變不容易,想跟上潮流,思維和作法上就必須多方接觸。遠距醫療連結到社區「遠距醫療」是趨勢,黃士維表示,若醫療專家從電腦、手機、平板看到世界各國合作的開刀房手術影像,未必是動手操作機器,而是在關鍵時刻指點步驟,幫助就很大,這種「遠距導師」是遠距醫療重要的一環;針對慢性病的照護,將相關資源整合到社區,則可透過遠距醫療免去病人時常進出醫院的不便。自2017年起,彰濱秀傳醫院推動醫療新創人才栽培計畫,也扶植新創醫材產業。黃士維指出,醫材研發很多產業在做,許多學校從有想法到取證、臨床試驗,可能要耗上10年,花掉上億元,因投入經費太龐大,時常做完論文就沒有後續。讓科技照顧好病人彰濱秀傳醫院辦理微創手術訓練,同時擁有全球醫師提供的未來趨勢發展,配合台灣優異的IC、製造業,如今可做出好產品。黃士維期盼,國內新創公司、傳產公司能友善接觸到醫療內部文化,「醫院的本質是醫療,與外部合作讓科技運用在病人身上,照顧好病人才是最終目的。」黃士維養生祕訣:喜歡站著辦公,每周打籃球、健身「我最常出入在院區的微創手術訓練中心大樓,和同仁在辦公室裡工作及運動。」彰濱秀傳紀念醫院院長黃士維表示,他刻意升高辦公桌,「站著」辦公,座位旁就是跑步機,手一舉還能順勢吊單槓,由此可知,他很喜愛運動,即便工作繁忙,每周也會空出兩個時段打籃球、健身。黃士維在國外接受教育,很早就培養運動習慣,嘗試各種運動項目,從學生時期練劍道,到現在的三鐵、高爾夫球、籃球,最近還熱中滑板等。他說,年輕時就感受到運動帶來的好處,精神較好,運動已是生活習慣,如果不動,各種痠痛都容易發生。「開刀和運動很像,都是體力活。」黃士維說,每周找教練一對一健身,有的人覺得浪費錢,但他因此空出固定時間運動,「健康用錢買不到,但請健身教練可以買到健康。」黃士維偏好一個人就能完成的運動,每周打兩小時的籃球,「不用約很多人,一個人投投籃也能達到運動效果」,建議民眾從有興趣的項目開始運動,最好有伴、且方便去的運動場所,才能持久。竹山秀傳醫院於2004年承接排雲山莊醫療站業務,除秀傳體系醫療人員參與之外,也鼓勵全國醫療人員挑戰自我並貢獻,團隊每周五到玉山登山口,攜帶各式醫療用具及補充藥品,靠雙腳步行8.5公里到排雲山莊,沿途為山友服務,黃士維多次跟著團隊上山,行醫也運動。「很多醫師都教病人要運動,但自己未必有運動習慣。」黃士維說,為打造員工運動休憩場所,也帶動運動風氣,去年院方在院區對面蓋運動中心,有籃球場、羽球場和健身房,可配合醫院的「運動處方箋」,針對病人狀況規畫運動方式與強度,培養他們的運動習慣。黃士維小檔案●年齡:45歲●專長:一般外傷、腸胃道疾病及腫瘤、腹痛、肝膽疾病、盲腸炎等●現職:彰濱秀傳紀念醫院院長、秀傳亞洲遠距微創手術中心院長、秀傳紀念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學歷:美國杜蘭大學醫學系、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碩士●經歷:秀傳紀念醫院首席醫療副院長、秀傳紀念醫院外科部部長給病人的一句話●非都會區居民,也值得擁有國際一流醫療服務
-
2022-02-19 養生.抗老養生
節氣「雨水」宜養肝護胃 養生做好4件事增強抵抗力!
今天(19日)是「雨水」,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二個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330度時,就是雨水節氣的開始,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是雨量變化的節令,農夫開始播種。俗話說「春雨貴如油」,雨水的到來,提醒人們該為一年的好收成謀劃了。雨水落在枯木上得以逢春,落在乾裂的黃土地上,種子得以發芽;萬物都渴望著這一場甘霖,等待新生;此時不少花卉、草木開始冒新芽,大地欣欣向榮。雨水之後,雖然草木萌動,天氣回暖,正所謂「春回大地挾濕氣,脾胃最易受侵襲。」因此,雨水的養生,重在「防濕邪、調脾胃」。一、春季多雨,防濕邪、調脾胃防濕邪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避」。雨水節氣降雨多,出門最好帶把傘,這樣就可以避免冒雨涉水。濕衣裹身而感受寒濕會引發疾病,若不小心感受了濕邪,應及時祛除。感受外濕,邪未深入,可從表而解。例如,喝杯溫熱的紅糖薑棗茶,泡個熱水腳,微微出汗即可祛除外濕。同時,還要注意防止內濕。說到內濕,就離不開脾胃。因此我們強調,雨水養生,重調脾胃。雨水節氣多雨、多濕。從中醫學的角度來說,脾五行屬土,喜燥惡濕,最易為濕所困。中醫學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強弱是決定人體健康的重要因素。雨水節氣一是因為氣候多雨多濕易傷脾胃,二是因為春季肝臟當令,易克脾土而傷脾胃。因此,雨水養生,當以調養脾胃為主。調理脾胃既要食補,還要調暢情志,配合適量運動。二、藥膳食補,宜「少酸多甘」五行學說,肝屬木,與春相應,春主發,所以中醫認為春季養生,在養肝。建議日常飲食宜「少酸多甘」一則酸味入肝,會使得肝氣更旺;二則酸性收澀,不適合春天的生發之氣。飲食上可多吃百合、荸薺或桂圓等口感微甜的甘潤食物。三、調暢情志,形神皆養除了飲食,「精神調攝」在雨水節氣也顯得非常重要。雨水,時值早春,陽氣生發。春季肝臟當令,肝氣較旺,人們一方面精神煥發;另一方面又可因肝氣生發太過,覺得自己脾氣暴躁、性急易怒、煩躁不安;還有一些人則因肝氣不疏,而鬱鬱寡歡、心情抑鬱。從臟腑五行生剋的角度,肝木旺會克脾土,使人變得「沒有胃口」。所以,雨水養生強調形神皆養,不但要養身體,還要心境平和,使肝氣不橫逆,脾胃自安寧。四、適當運動,生陽排濕初春,人體陽氣開始生發,氣血偏於外行,體內供應相對不足;加之雨水時節,自然界濕氣重,人體的脾胃被濕邪所困,易導致中氣不足,氣血運行不暢,就會出現疲勞、乏力、頭昏腦漲等不適症狀;不少人到了春天就呵欠連天、昏昏沉沉沒精神,這就是民間常說的「春睏」。這時最好的解決方法不是多睡覺,而是應當適當的運動,一則動能生陽,二則汗能排濕。同時,運動也順應了春季陽氣生發的特點;但經過一冬的蟄伏,早春時節不宜做劇烈運動。初春,乍暖還寒,日夜溫差仍大,作息最好早睡早起,清晨出門運動,最好穿上外套,加強頸部與四肢保暖。
-
2022-02-1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高雄今+2 足跡遍及高鐵、全家、家樂福
高雄今天新增2例本土個案,兩例皆為新北19665衍生的個案,於2月13日北部聚餐、唱KTV;市府公布2名確診者足跡,確診者曾搭高鐵高雄左營往返台北,足跡還遍及連鎖大賣場。今天市府公布新確診者活動史,案19952曾於2月13日搭乘高雄捷運從楠梓加工出口區往返高鐵左營站,乘高鐵0814車次左營至台北及高鐵0657車次返回左營;14日前往楠梓區軍茶楠梓惠民店、牛肉英麵館惠民店、全家便利商店高雄藍天店;15日楠梓藍昌鮮魚湯。案19952另於16日前往楠梓區德民黃昏市場肉粽肉圓、小北百貨高雄德民店、德民藥局、回憶小時候古早味紅茶冰、大樹連鎖藥局藍田店、家樂福楠梓店。案199522月13日曾搭高鐵0818車次由左營前往台北,乘高鐵0333車次返回左營;15日前往三民區吳老三老麵養生饅頭、前鎮區財仔黑砂糖刨冰。
-
2022-02-18 養生.聰明飲食
蔓越莓乾、芒果乾、水果脆片...這些零食,看起來健康,其實會傷身!
在大部分人的概念裡,水果等於健康食物,似乎只要加了水果的食物,如蔓越莓乾、蔬果脆片、手工果醬、水果優格、鮮果果凍、藍莓派、香蕉蛋糕看起來就會比較健康。但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因為大多數的水果加工製品並沒有你想像的健康。 水果蛋糕、水果餅乾、水果果凍等只有少量水果、大量麵粉、糖、油、色素、香料等食品添加物的食物不提也罷,因為一般人很容易意識到它不是健康的好食物;但對於蔓越莓乾、芒果乾、水果脆片等看起來「保持了水果原形」,吃起來「不甜」的水果加工製品,卻很容易被忽略,並誤以為是健康的好食物。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日常這些保持「水果原形」食物的營養吧! 大部分水果加工品一定看得到的成份:糖! 糖幾乎可見於所有「原形」水果加工品中,如果你了解水果的話,你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會這樣。水果是一種富含水份的食物,大部分水果含八到九成的水,番茄更是其中之最,我們常見的紅色大番茄水份含量高達94.5%。由於水是相當好的溶劑,可以溶解各種有機或無機的營養成分,故水份含量高的食物,在溫度適度的情況下(如室溫),很容易導致微生物快速大量繁殖,所以也容易使食物腐敗。 所以高水份含量的水果,要不就要用冷凍、冷藏等低溫方式來保存,要不就要靠乾燥、鹽漬或糖漬等方法來降低水活性,避免細菌的繁殖。因此那些存放於常溫下的果乾、水果脆片、蜜餞、水果果醬等水果加工製品,添加大量的糖也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常見「保持水果原形」的水果加工製品1.果醬 果醬是把水果、糖和酸度調味劑等加熱熬煮而成的水果加工製品。儘管有些水果熬煮後會呈膠狀,但為了讓它看起來更濃稠,更好塗抹到麵包上,大部分果醬都會額外添加果膠或三仙膠等膠質成份;另外,為了增加風味,有些果醬還會添加濃縮果汁以及檸檬酸來調整味道。 一般我們在超市裡看到那種較貴、看得到水果原形的果醬成份大多是水果(如草莓果醬就是草莓)、濃縮果汁、檸檬酸、果膠等成份;便宜的果醬可能連水果都沒有,而是以果汁、香料等調味而成。舉例,Stella在超市看到某牌外觀清澈、看不到水果顆粒的便宜果醬,成份依序為麥芽糖、砂糖、葡萄汁、果膠、檸檬酸、香料、已二烯酸鉀(防腐劑)。根據食品法規食物成分需要由量多排到量少,故可見這種果醬不僅含大量糖(糖排在最前面兩位),還有更多添加物。 2.果乾 很多人會以為果乾應該是直接將水果曬乾就行,但事實上坊間的果乾大多會額外加糖,有些甚至還會添加植物油或其他食品添加物。 阿嬤時代的果乾~葡萄乾 葡萄乾是小時候很流行,吃來補鐵的果乾(註:實際上葡萄乾的鐵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多,因為100公克的巨峰葡萄也才含0.1毫克鐵,100公克的葡萄乾鐵也才含1.5毫克而已。)它的添加物在眾多果乾中算是最少的,拿起坊間所銷售的葡萄乾,你會發現成份表上多半只有葡萄乾和植物油(如葵花油)兩種原料而已,這應該是因為葡萄本身糖度夠高,所以不需要額外再加糖調味的關係。 來自歐美、女性最夯的果乾~蔓越莓乾 蔓越莓等莓類果乾由於本身偏酸,所以除水果和植物油外,多半還會加糖,有的還會添加果汁、檸檬汁等來調味。所以它的添加物比傳統的葡萄乾多。 新興果乾~芒果乾&番茄乾等 除上述兩種果乾外,近年來蠻流行芒果乾、鳳梨乾、番茄乾等傳統台灣水果製成的果乾。但這類果乾大部分都有加糖,如芒果乾、鳳梨乾等較乾的果乾;有的除了糖外,還會添加其他調味料。如番茄乾等濕度較高的果乾,舉例,Stella在賣場看到某牌番茄乾上面的成份寫了番茄、糖、鹽、檸檬酸、亞硫酸鈉(漂白劑)、已二烯酸鉀(防腐劑)等一大串。 3.水果脆片果乾一般不經油處理,所以質感偏軟,帶濕;水果脆片則經油處理,所以質感酥脆,一般很容易用手撥碎。水果脆片除糖外,還有油和鹽。所以在成份欄上除水果名稱(如蘋果、鳳梨、香蕉、菠蘿蜜)外,也會看到鹽、糖、油(可能寫著植物油或棕櫚油)等成份。 4.蜜餞 蜜餞的製作原理是利用糖來把水果的水分脫乾,利用高濃度的糖及糖的高滲透壓,讓細菌無法存活。一般蜜餞會先經前處理,把皮磨薄,或在水果上劃上幾刀,或削皮切塊讓糖鹽等較容易滲透到水果內部。而由於水果原料不容易保存,所以多半會使用食鹽、亞硫酸鹽或防腐劑來幫助原料的保存。最後,將水果用鹽漬及糖漬處理,最後再進行調味與乾燥。 所以蜜餞除水果外,還含糖和鹽(部分會有亞硫酸鹽或防腐劑);有些蜜餞還會添加其他材料,如添加蜂蜜、麥芽和檸檬酸等來調味,添加色素和香料來增添美觀與口感。所以不管是李子蜜餞、梅子蜜餞,或洛神花蜜餞、金橘蜜餞,在包裝上除了水果外都還可以看到糖和鹽兩個成份,部分蜜餞則會有更多的「料」。 如何選擇加工水果?坦白說水果還是吃新鮮的好,因為加工一定會破壞水果的營養。以上述水果加工品為例,由於它們多半經過脫水,所以維生素B和維生素C等水溶性營養素大多已流失掉了;另外,因製作與加工過程並未隔離空氣和陽光,所以脂溶性維生素A、E、K等或多或少會受到氧化和紫外線破壞而有部分流失。歷經加工後唯一能保留較多的就是礦物質(但因土壤貧乏,所以現代蔬果中的礦物質含量多半並不高),另外植化素和纖維大部分也都還能保留下來。 但由於上述水果加工品都含大量的糖與鹽,少部分還有油或其他添加物,基本上並非好的食物選擇。不僅容易造成肥胖(因果乾熱量高且很容易一次吃入過多份量),且因含大量糖分而對健康造成多方影響。所以水果還是以新鮮、整顆攝取的為好,即使是「看得到原形」的水果加工製品都不建議買來吃。 但如果真的要吃的話,新鮮果乾(上述第二項)會是較好的選擇(眾多爛選擇中較不爛的那種),水果脆片、果醬和蜜餞則最好還是不要吃。特別是糖尿病或有高血糖問題者,連新鮮水果都要適量攝取,上述含糖的加工水果製品就不宜吃了;而高血壓者最好別吃有糖又有鹽的蜜餞和水果脆片。 最後要提醒大家,在購買這類水果製品時,千萬不要太感性,太在意包裝質感,或太相信上面寫的真空乾燥、日光熟成、手工、健康或低膽固醇等行銷字眼,或認為高價一定品質好。而是要理性一點:買的時候習慣性先翻到包裝袋背後,直接看成份欄位及營養標示,了解一下它的熱量、含糖量多寡,看看它有哪些成分,添加了那些「料」,再來決定是否要購買喔! 作者簡介_Stella從事營養工作20年以上,曾任減肥中心、診所、美商公司及健康學習中心營養師,專精飲食營養、保健營養、減重等領域。 證照:中華民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考合格營養師;台北營養師公會會員。專長:減重/疾病/懷孕等營養諮詢、保健營養品諮詢、文章撰寫、訓練教材編寫、演講授課。 著作:《減肥新發現:不用算卡路里的減肥法》、《黃金比例好身材:營養師的纖體處方》、《抗病養生高免疫蛋》。 部落格:營養師Stella的減肥&營養部落格 延伸閱讀: 胸痛、頭暈、冒冷汗...5種人注意心肌梗塞易上身!3個保命方法馬上記起來
-
2022-02-17 養生.人生智慧
世界天翻地覆、我們怎能被框住!80歲國際牌長媳簡靜惠堅持當「好奇老人」:一直學就不怕老
洪建全基金會榮譽董事長簡靜惠的行程總是排得滿滿,一早採訪才結束,下午又要趕赴華山文創園區,親領由文化部長李永得頒發的「文協獎章」。事實上這一天早上,她清晨5時許就起床,還看完了作家陳雨航的新書《時光電廠》,這爆滿行程就是年輕人也要累癱,她卻仍精神矍鑠,腳步輕快地不似80歲老人。 簡靜惠是國際牌創辦人、臺灣松下電器前董事長洪建全的長媳,1971年執掌基金會至今,創造文化界許多第1:創辦台灣第1本專業書評刊物、贊助並發行台灣第1張民歌唱片、創設台灣第1座視聽圖書館……。 基金會歡慶50歲,她決定交棒去玩 引領風騷半世紀,她在基金會歡慶50周年的此刻選擇交棒,「基金會已經有它的體制,我也已經老了,那我就玩唄!」簡靜惠俏皮地說。 老去是修練,簡靜惠20年前就開始準備,她陪伴婆婆洪游勉安度老後,也在老人家身上看到落日紅霞般的美好熟年。「婆婆將自己生活打理得清清楚楚,就算年紀大了,晚輩要帶她做什麼,她都願意。」 人稱「國際牌阿嬤」的洪游勉本是童養媳,為爭取婚姻自由,13歲便到洋裁店工作,存錢為養兄另外娶親。婚後則輔佐先生創業,還曾為了國際貿易應酬之需,打著「學插花」的名義偷偷去學跳舞。 婆婆晚年獨居、樂活成為心中典範 這位非典型婆婆晚年獨居,年逾80歲仍與企業家太太們組成的「12姐妹會」固定相聚,每月約打高爾夫球、吃飯聊天,「老了還是打扮得漂漂亮亮,分享過去的盛年風華和人生經驗。」 正因有婆婆為典範,她欣然迎接老後,2年前更拿掉戴了10多年的髮片,不再掩飾一頭白髮。當下朋友愕然、驚呼,但輕輕一嘆轉瞬即過,她剎那間醒覺:「外在的美好,3秒鐘就過去了,真的沒人會在乎你的容貌,人家在乎的是你的談吐、內在的東西。 「年紀大了,讓你不怕的最大力量就是學習。」簡靜惠48歲開創讀書會,但不拘泥形式,「讀書、或不讀書、或玩耍,沒有一定要怎樣,我從來不綁自己!」 愛找年輕人互動、認識新朋友 洪建全基金會研發長曾文娟便說:「她在生活中會時時找年輕人互動,喜歡認識新的人、做不一樣的事。」 好比曾文娟10多年前去學佛朗明哥舞,簡靜惠也跟著去報名,她穿上大圓裙、舞鞋上了2~3次課,才因踩腳傷膝蓋而放棄。 她調侃自己是「好奇老人」,對改變從不抗拒,「改變在我們的人生裡頭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年紀大了,更要適時看身心各方面與外在環境來變化。」 無懼新科技,還請專家來教學 多年前她與讀書會友推動「不怕老」行動,「養心、養身、養生、踐行,是我理出的4種頭緒。」 她用學習來擴大思維與心靈,至今仍學日文、上鋼琴課,也曾為了追劇練過一陣子韓語,智慧型手機、網路社群、視訊等新科技全盤接受,不但請專家來教,還帶一眾婆媽來學習。 養心之外,她從60歲開始晨運,幾年前發現自己脊椎側彎無法久行,治療結束便找教練帶做肌力與體能訓練。簡靜惠笑言,別把健身當作年輕人練肌肉,其實熟齡者也可以透過運動練回腿力。 像她要求教練每月規劃一次戶外健行,第1次就被帶去絹絲瀑布,把同行友人都嚇壞,「但發現(我)可以耶~所以身體是可以練的!」 (圖/簡靜惠提供) 從自我束縛中解封,活得無所畏懼 至於養生,則是經濟、生活的規劃,一定要瞭解自己的資源:「要不要跟兒女住?自己財產怎麼分配?每個時代都不一樣啊,你應該去想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尤其財務規劃要及早,但也別把外在條件看得比內在力量大,「有錢人不一定人人都好,沒有錢也未必就不好,當你不在乎(錢),多就是少,少就是多。」況且有些快樂,不必靠錢也能得到。 「進入熟齡,不要被既定的框架綁住。」簡靜惠說,世界早已天翻地覆,「現在的教育不是這樣,現在的人生也不是這樣。」她企盼所有進入熟齡階段的每個人,都能從自我束縛中解封,去玩、去學習,活得無所畏懼。●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提升免疫力,笑就對了!產生笑容時腦中釋放快樂激素,有效舒緩各種疼痛、不舒服.抑鬱症真是可怕惡魔!苦苓:那時唯一念頭是要怎樣尋死,才能讓妻子拿到全部保險金.攝護腺手術容易出現低體溫!骨科、泌尿科手術特別要注意,「這樣做」避免併發症發生
-
2022-02-15 新聞.新聞
高齡化時代來臨!健康宅實現理想退休生活
根據行政院經建會預估,台灣老年人口將於2025年達20%,實質進入「超高齡社會」。台灣房屋集團總裁彭培業指出,有更多銀髮族希望追求更好、更安全及更有尊嚴的生活,高端度假飯店型照護宅應運而生。「健康地產的世紀來了。」彭培業表示,當65歲以上人口上看500萬人,銀髮族激增的爆發力將擴大「健康地產」相關需求,形成一股強大拉力,因他們正處於人生中最在乎健康的階段,透過實現理想退休生活,盡情享受「第三人生」。健康地產應該具備什麼條件?日本社區醫療專家山內美奈認為,台灣經歷五波住宅演進,從第一波一層樓平房、第二波五層樓公寓、第三波華夏、第四波豪宅到第五波高端渡假飯店型照護宅,「健康」將成為第五波住宅的核心概念,凸顯擁有度假氛圍的環境、飯店式管理、醫療照護及著重功能整合的住宅成為趨勢。台灣房屋集團總裁彭培業與知名建築師聶玉璞觀摩了上百個頂級健康養生中心,更走訪北台灣無數塊土地,從基地規模、空氣環境和景觀視野,都用最嚴格的標準檢視,最後選定「關西」打造「亞洲健康智慧園區」。山內美奈說,藍區調查(Blue Zone)是一項針對全球百歲人瑞的普查,他們發現長壽的秘訣具備地理環境優勢,都擁有好山、好水、好空氣。設立於2008年的歐洲綠色之都獎,倡導更好、更健康的城市環境。關西擁有得天獨厚的陽光與空氣,素有「長壽之鄉」美譽,全年平均氣溫約22到23度,PM2.5均值僅為台灣的一半,是一處絕佳的養生好所在。「後疫情時代,人們更渴望擁有健康的空氣與環境。」彭培業強調,台灣房屋集團歷時七年打造的「亞洲健康智慧園區」全區共388戶,距離交流道僅兩分鐘車程,交通便捷,六千坪基地正對南山景致,園區比照日本頂級健康宅規劃。彭培業坦言,台灣房屋從房仲業轉型為開發商,比起設計規劃軟硬體和營運模式,土地取得是整個開發案最艱鉅的過程。「亞洲健康智慧園區」進一步整合軟硬體、生活醫療照護、AI智慧、療癒園林、有機餐飲與多元豐富活動,從內到外,每個小細節都不馬虎。未來園區將配置200人專責投入,包括以自營有機農場生產的餐飲食材,及導入園藝療癒、養生保健關懷課程,提供抗衰老預防中心及預防失智訓練,也特別成立「樂齡事業中心」、護理之家等管理與服務,為因應高齡化時代做足準備,成為台灣的驕傲。
-
2022-02-15 養生.聰明飲食
元宵吃湯圓!小湯圓熱量較低?營養師揭「隱藏雷點」恐跌破眼鏡
天氣較冷,熱熱的甜湯喝下肚也會有濃濃滿足感,再加上現代湯圓口味不斷轉變,牛奶糖、花生醬、抹茶等創新口味,滿足了「嚐先」的好奇心,然而營養師提醒,湯圓不僅熱量高,澱粉特質與糖份對代謝症候群患者也有一定威脅,強調有「吃到就好」。 4顆包餡湯圓熱量等於1碗白飯 血糖快速升高糖尿病患要小心 馬偕醫院資深營養師趙強表示,隨著時代演進湯圓口味也越來越多,開始有許多非傳統口味,也有強調養生,但湯圓很難逃避熱量高,4顆包餡湯圓熱量280大卡,也有可能到300大卡,剛好是1碗飯熱量,雖然看起來好像少吃1碗飯,就能空出單日熱量所需,但湯圓仍然有必須小心的地方。 趙強解釋,湯圓的外皮是用糯米製作,與一般在來米與蓬萊米不同,糯米是支鏈澱粉,讓口感非常黏,在胃裡比較不容易消化,但是當糯米到小腸時,支鏈澱粉分解會比一般澱粉快,加快血糖上升速度,再加上湯圓餡裡的糖,胰島素必須大量分泌,如果是糖尿病或代謝症候群患者,就會有一定的危險性。 小湯圓也是很多人喜歡的甜點,冬天來一碗,可以把寒氣敢走,不管是紅豆湯或是花生湯,都很常讓人喜歡,然而趙強提醒,雖然小湯圓不包餡,但是紅豆湯或花生湯也都有很多糖,就像把大湯圓的內餡放到外面一樣,所以比較小湯圓和大湯圓,其實熱量攝取差不多,如果會擔心熱量與血糖,最好還是少吃。 1碗湯圓約3分之2個便當熱量 鹹湯圓當正餐好選擇 新光醫院營養師林靖雅則說,一般芝麻或花生餡湯圓,1顆大概70大卡,豬肉餡湯圓1顆大概60大卡,小湯圓則是10顆70大卡,如果吃1碗4顆包餡湯圓,大概300大卡約1碗白飯,這還不含甜湯的熱量,所以1碗湯圓熱量會在高一些,整碗包餡湯圓熱量大概500大卡,幾乎接近3分之2個便當。 林靖雅提醒,如果把湯圓當點心吃,熱量就是額外吃到身體裡,比較好的方式就是把湯圓當正餐,可是把甜湯圓當正餐,幾乎只有澱粉和糖分,幾乎沒有其他營養,如果吃包肉鹹湯圓,配合著蔬菜,剛好有澱粉、蛋白質、蔬菜,就像吃一般正常飯菜般,比較不容易攝取到額外的熱量。 配合氣氛湯圓有吃到就好 買1碗親朋好友分著吃 趙強補充,冬至想要吃湯圓,仍想要吃甜湯圓只要吃到就好,可以買1碗跟朋友或家人分著吃,如果買1碗4顆包餡甜湯圓,可以4個人分著吃每人1顆。如果1次吃4顆湯圓,正餐可能就不要吃白飯,若吃2顆湯圓就少吃半碗飯,至於小湯圓,林靖雅也建議可以分著吃。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湯圓口味最肥不是花生!「人氣7大內餡熱量」曝光 吃4顆極限了 ·元宵吃湯圓小心爆卡! 一張圖秒懂「TOP5人氣口味吃一顆要運動多久」 
-
2022-02-15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打嗝、燒聲都可能是胃食道逆流?中醫師點名10症狀,搞懂腸胃生了什麼病
不少人會認為,當脾胃出狀況時就會有胃痛、腹瀉、腹痛、腹鳴等現象,其實脾胃所涉及的範圍相當廣泛。以下這十種症狀,會時常發生在日常生活當中,但很多人卻不曾注意過,當這些日常的症狀開始跟以前不一樣時,請務必多加留意,因為很有可能代表你的脾胃出問題了。一、打嗝以中醫的角度來看,打嗝又稱「呃逆」,為胃氣上逆所引起的現象,像是吃太飽、吃太快、吃太多產氣的食物、情緒壓力等等,都有可能會造成打嗝,一般短暫且可以自然停止的打嗝,皆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但如果是過於頻繁地打嗝且伴隨著胃部不適、咽喉灼痛、胸口悶痛感,很可能是胃部疾病所引起,例如胃食道逆流、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等。此外,腦部腫瘤、中風、頭部外傷等中樞神經出現問題的患者,甚至某些類型的癌症,都可能會出現頑固性呃逆,建議當打嗝停不下來時,應及時就醫,找出病灶對症治療。二、放屁中醫將放屁、排氣稱之為「矢氣」或「屎氣」。每一個人都會放屁,適量的放屁對身體是有利的,反映著體內的氣機通暢。郭大維院長指出,但如果出現以下這些放屁類型就需要多多留意,有可能是身體疾病的症狀:❶多屁在中醫認為,經常性的放屁並非是在排毒,而是腸道消化不良,或是腸道壞菌太多時所引起的。正常來說,一天的放屁次數在十四~二十六次皆屬正常範圍,若超過這個數字就代表多屁。當脾胃虛寒時,排氣會變多但不臭;若脾胃濕熱,排氣不但多且臭。基本上放屁次數過多,大多和腸胃功能有關,例如腸躁症、便祕等,都可能引起多屁的症狀。❷臭屁中醫認為,經常排臭屁,是腸胃較虛、消化不良,脾胃濕熱讓腸胃運化停滯所致。而大多數的屁是無氣味的,會有臭味的原因多來自於「硫化物」的成分,和日常飲食有相當大的關係。經常暴飲暴食、進食過多的燥熱食物,例如起司、紅肉等,這些黏膩難消化的食物,都會導致腸胃運作失常,也更容易造成難聞的屁味。此外要特別注意的是,當腸道發生病變,例如潰瘍、慢性發炎、腸道有出血,甚至惡性腫瘤等現象時,排出的屁味也會更加刺鼻。三、脹氣脹氣最常發生在吃壞肚子或吃到腐敗的食物、胃痙攣、腸絞痛等情況,但長期找不到原因,或是突然發生且無法緩解的脹氣問題,就要考慮其他病因的可能性,像是胃發炎、腸道感染,甚至是癌症等,都可能造成胃脹氣。就以大腸癌來說,腫瘤會阻塞腸道而導致腹脹,早期的胃癌通常也沒有太多症狀,大多以上腹部脹氣或消化不良等模糊症狀表現。四、便祕在中醫上認為,便祕大致有四種證型:❶腸胃燥熱:飲食不正常、吃過度辛辣、油膩的食物。❷陰寒凝滯:喜歡吃生冷食物。❸氣血不足:久病體虛,像是有糖尿病、急慢性腎病、腎發炎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❹氣機不通:久坐少動、情緒憂鬱、容易煩心者。大部分的便祕都可以透過飲食或生活習慣來調整,但當你的便祕型態伴隨著這些症狀,還是建議需考慮就醫,以免症狀惡化。五、腹瀉腹瀉在中醫裡面稱之為「泄瀉」,認為「泄瀉之本,無不由於脾胃」,可見腹瀉和脾胃的關係最為密切。腹瀉主要是由病毒、細菌感染所引起,原因包括食物不潔、食物中毒、食物寒涼、消化不良等。約有八成患者是屬於急性腹瀉,而慢性腹瀉致病原因比急性複雜,例如克隆氏症、潰瘍性腸炎、腸道感染性疾病,甚至是大腸癌、小腸吸收不良等病症,都可能有長期腹瀉且排便帶血,甚至還有體重下降或貧血等症狀。急性腹瀉是指,一天之內腹瀉超過四次,且持續超過三天、甚至是兩個星期都未能緩解,患者可能會有脫水的現象,尤其是發生在身體比較虛弱的年長者及幼童時,要更加留意,恐會有大量脫水,甚至產生休克的情況發生。而慢性腹瀉則是,腹瀉情況超過兩個月都未有改善,且體重有明顯下降或貧血的情況發生。六、腸鳴腸鳴又稱叫腹鳴,是指腸動有聲。中醫認為,若鳴響在胃部,是為中氣不足、胃腸虛寒;若腹中腸鳴如雷,多為風、寒、濕、邪,以致腸胃運作紊亂所致;腹內有腸鳴聲,會有腹脹、胃腸功能傳導減弱所致。有些人的肚子動不動就咕嚕咕嚕叫不停,肚子餓也叫,不餓也叫,每當在重要場合或安靜的場所都會讓人瞬間尷尬。當腸內好菌、壞菌、菌體失調而產生大量氣體,使腸胃內容易產生幅度過大或異常移動時,就會出現「腸亢進」,也就是腸鳴的現象。短暫的脹氣腸鳴不大會被視為疾病,但若腸鳴次數增多、聲音增大且伴隨其他不適,如腹痛、腹脹或食慾低下等,或是腸鳴時間超過一個月以上,就可能表示有腸胃發炎的症狀,最好安排檢查,排除是否有長息肉、腫瘤等疾病。七、厭食中醫厭食稱之為「納呆」,主要是脾胃功能失調所致,也是一種進食障礙。厭食可分為三種證型:❶脾氣胃虛型:通常患者精神較差、臉色枯黃、拒食、易出汗、舌苔薄白,稍微進食,糞便呈稀薄或含有不消化的食物殘渣。❷積滯不化型:通常患者形體偏瘦,食之無味,也沒有食慾。❸胃陰不足型:通常患者容易口乾舌燥、皮膚乾而無光澤、大便乾燥、舌苔少且偏紅,不喜歡進食。一般會從疏肝解鬱進行調理,並加以調理脾胃,都可以獲得很大的改善。當自己或是身邊朋友有以下症狀時,就可能要警覺有厭食的發生:①突然開始挑食。②明明沒吃多少東西,卻突然開始劇烈運動。③吃完東西就開始催吐。④體重極速劇減。⑤注意力不足、情緒焦慮。⑥過度在意自己的體重變化。八、暴食上面提到的厭食,暴食行為障礙也是飲食失調的一種疾病,中醫認為的暴食是屬「脾胃濕熱」夾帶肝鬱體質。所謂暴食的定義是指,無法控制過度的飲食行為,診斷準則包括:①無法控制自己進食(包含份量)。②過度進食後會有強烈的罪惡感,並用激烈的補償性行為避免體重增加,如催吐、服用瀉藥、灌腸等。③以上行為在一周內出現兩次以上,並持續三個月就可能有暴食的傾向。在治療上除了緩解焦慮的情緒,同時一併改善因暴食所引起的脾胃失調,著重在健脾利濕、疏肝理氣。九、燒聲、久咳不癒一般來說,沙啞或是咳嗽,很多人的直接反應都會認為是支氣管發炎,或者是肺部出現問題,但其實排除掉肺部疾病的因素,有些腸胃問題也會造成喉嚨沙啞或久咳不癒等現象,最常見的就屬於胃食道逆流。通常由胃酸引起的咳嗽症狀,往往會伴隨著喉嚨卡卡以及胸口灼熱感,躺下時症狀更加劇。十、大便出血以中醫的觀點來看,便血也稱之為下血。有些患者便血情形有一段時間,但卻一直認為是痔瘡所引起的現象,忽視了便血的警訊。若以初步的出血顏色來做簡單的判斷,痔瘡出血的顏色多為鮮紅,而腸胃道出血或是腫瘤所造成的出血顏色,因為在腸胃道停留的時間較長,所以往往會偏暗紅色,甚至為黑色,但並不代表鮮紅色的血便就都是痔瘡所引起的。若腫瘤的位置靠近肛門處時,也會排出鮮紅色的血便。當出現便血症狀時,若伴隨著腹痛或大便形狀改變時,最好可以盡快的安排就醫檢查。書籍介紹書名:讓腸胃動起來:暖男中醫師教你順時養生術+養腸操,遠離胃痛、腹脹、便祕、食慾不振作者:郭大維, 王瑞玲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1/09/21作者簡介郭大維/現任扶原中醫體系總院長學歷中國醫藥大學中醫所 醫學博士研究中國醫藥大學針灸研究所 醫學碩士中國醫藥大學 醫學士高雄醫藥大學 復健醫學理學士主治專長內科:咳嗽、過敏、青春痘、睡眠障礙、腸胃疾患婦科:月經不調、更年期障礙兒科:過敏、體質調理、轉骨調理男科:性功能障礙、頻尿、攝護腺肥大針灸科:運動傷害、職業傷害、久年痠痛特殊治療:腦中風後遺症、顏面神經麻痺、坐骨神經痛症、退化性膝關節炎、椎間盤疾患累積性創傷症候群(媽媽手、腕隧道症候群、五十肩等)特種針法:針刀治療、眼針治療、筋骨針治療郭大維中醫師 FB:www.facebook.com/drtcmdavidkuo王瑞玲/資深醫藥、美食記者,擁有25年以上的醫藥採訪經驗。著作《小毛病發現大疾病系列十本》、《愛,小吃》、《心臟回春術》、《骨科診治照護全書》、《不用餓肚子,5周瘦10公斤》、《顧好耳鼻喉,不怕恐怖病毒找上你》等書。經歷▸曾任《自由時報》、《大成報》、《民眾日報》、《臺灣時報》、《臺灣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等多家報社醫藥採訪記者▸曾任《柯夢波丹雜誌》影劇採訪編輯、凱信出版社醫藥叢書主編▸《BODY體面雜誌》醫藥專欄作家▸健康醫起來」節目主持人▸「實在不可思議」健康節目主持人與策畫▸高雄教育廣播電台、中廣流行網快樂廚房節目主持人▸國防部衛教講師王瑞玲醫藥美食記者FB:www.facebook.com/reallyjie520延伸閱讀: 秦老闆的當鋪故事:92歲老太太,用4件「傳家之寶」教我的人生智慧
-
2022-02-14 養生.聰明飲食
元氣一日課/跟任何食材都百搭!低卡低GI 櫛瓜,有助減重控糖
外觀像極了小黃瓜的櫛瓜,營養價值豐富,因為沒有特殊的菜味,幾乎跟任何食材都百搭。櫛瓜不只熱量低,含醣量也非常低,除了有助減重、降體脂,更是控制血糖好幫手。年後甩油飲食計畫,不妨試試櫛瓜料理,富含維生素、礦物質,還能補鉀、增強免疫力。免削皮挖籽 方便料理歐式料理經常出現的櫛瓜,又稱為「夏南瓜」,在台灣因氣候型態,盛產於二、三月,主要有綠色與黃色品種。WaCare專家、營養師徐佳靖表示,櫛瓜免削皮也不用挖籽,切片清炒、煎烤、涼拌或煮湯都有不同風味,是一種很方便料理的食材。櫛瓜屬於低GI(低升糖指數)食物,市售櫛瓜一條大約200公克,每100公克的櫛瓜僅有11大卡熱量、1.8公克的碳水化合物,富含417毫克的鉀,對健身、控制體重的人來說,堪稱不可或缺的聖品。含豐富的鉀 助降血壓徐佳靖說,櫛瓜經過簡單料理,就是健康又有飽足感的一餐。櫛瓜整根烹調,保留了外皮和嫩籽的營養,豐富的鉀有助於降低血壓、維持心血管健康,並且幫助身體排出多餘的鈉。櫛瓜也富含β-胡蘿蔔素,具良好抗氧化能力,進入身體後轉化成維生素A,對免疫系統有重要作用,為「防疫力」再加分。不論綠櫛瓜或黃櫛瓜,營養價值都很高,徐佳靖形容,櫛瓜吃起來口感像蒲瓜和茄子的綜合版,但又帶有爽脆度,適合牙口不好的熟齡族享用。櫛瓜料理非常多元,生吃熟食皆美味,因含脂溶性β-胡蘿蔔素,建議拌油一起熱炒,充分溶解更容易被人體吸收。推薦直接乾煎、烘烤和拌炒肉類,攝取足夠膳食纖維,補充蛋白質,簡易食譜一次搞定。簡易櫛瓜料理●香煎櫛瓜1.熱油後,直接切片下鍋乾煎,小火煎到兩面金黃即可。2.可裹上一層薄薄的麵粉,再沾裹蛋液乾煎至金黃。●烤鮭魚綜合時蔬1.將鮭魚和櫛瓜、洋蔥、甜椒等食材放置烤箱,設定200℃、25分鐘即可。2.依個人喜好加起司和鹽、黑胡椒等調味。●櫛瓜炒牛肉1.櫛瓜切成滾刀狀,大火入鍋跟牛肉一起快炒。2.牛肉煮熟即可盛盤,櫛瓜不需烹調過久。其他超級食物怎麼吃?元氣一日課程快報除了櫛瓜,各季節食蔬也有令人驚奇的營養素和食療效果,元氣網新增「會員專屬一日課程服務」,包括自主運動、生活技巧、健腦活動等。每日制定規律飲食與運動計畫,跟著醫師、營養師、健身教練、職能治療師養成日常好習慣,線上學習最適合自己的健康養生法。>>體驗更多「元氣一日課」:https://pse.is/3tlwm2
-
2022-02-13 名人.李偉文
李偉文/趕上風潮走路去
最近有好多本關於走路與介紹步道的書上市,也反映了這個時代的新價值。除了上下班短暫的行走之外,為了健康目的的走路也蔚為風潮,甚至更進階到為了休閒或心靈層次的走路。的確,行走可以是散步、漫遊、晃蕩的休閒,也可以是實用性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求生存的拓荒;行走更可以是從養生到心靈禪修的一種方式。宗教的虔敬者以沿街托缽、甚至用幾跪幾叩的苦行,甚至可以說是化身為暮鼓晨鐘來敲醒世人。自古以來,僧侶有種修行的功課,就稱為「經行」,不斷地走路,有意識地藉著走路靜下心,進而觀照全身。澳洲原住民從遠古至今足跡穿梭於廣漠的大地,編織成夢的路徑,他們經由記誦吟唱夢的歌聲中,找到自己與腳下土地的位置。在現代,走路本身往往就是目的,我們工作辦事時會以交通工具達到效率的要求,但是當我們穿上走路鞋往郊外走,找到步道後,步道不再是「過渡」,從一條步道到另一條步道,永遠在自然野地中,從一間旅舍到下一間旅舍,從一棟山屋到另一棟山屋,沒有一晚睡在同一張床上,這些室內只是暫歇,讓我們能在醒來後繼續走在大自然中的過渡。因為沒有目的地,總是在走,所以時間不再重要,日子也更加悠長。不斷走路,不再心懷功利與期待,只是走著,慢慢的天地間會有股溫柔的力量擁抱著我們,只要走路,不斷地前進。長途健行是非常吸引人的經驗,這種不趕行程,就是為了走路而走路,哪時候達目的地無所謂,甚至根本就沒有目的地,這種長途健行是我夢想中的奇幻旅程。從小至今,我一直都很喜歡走路,走路的感覺很踏實,而且它是有意識的行為之中,和呼吸、心跳等無意識的身體韻動最為接近的,因此走路雖是屬於生理上的動作,卻可以從中激發出心靈的思維與領悟。除了這種長時間的步行之外,也有人遵照專家的建議,力行一天走一萬步的健康生活,但是只要我們上路了,千萬要記得選雙舒適的好鞋子,因為腳承受著全身的重量,若穿不合腳的鞋子,除了足部會受傷,甚至會影響膝關節、髖關節或下背等全身健康。走路鞋不要用太軟的鞋墊,會因支撐力不夠造成壓力不均,鞋跟要有適當的足跟墊,尤其年紀愈大,足跟的脂肪萎縮,失去避震、緩衝的功能。另外也要注意容納腳趾部分的鞋子楦頭要大一點,讓五根腳趾能舒適的伸展。買鞋最好在下午或晚上,因為從早上站或走到晚上,全身的血液淋巴比較容易集中到腳底,也就是說,這時候腳會比較浮腫,這時候選鞋子會挑大一點的,穿起來也比較舒服。同時要穿平常戶外活動時會穿的襪子去試穿,綁好鞋帶後,確定五個腳趾都能充分自由活動為準。鞋底也是有學問的,前三分之一要柔軟容易彎曲,保護細長的蹠骨;而後面三分之二要堅硬牢固,才能完整含住腳跟及阿基里斯腱,吸收腳踩地的衝擊力道,因此鞋子前三分之一應該用手可以輕鬆地翻折,但是中段以後,卻需硬到無法扳折。找雙好鞋上路去吧!在這追求迅速的時代,走路能使我們的心靈、精神或生理更健康,步調慢一點,才能感受多一點、體會多一點、享受也多一點。
-
2022-02-12 養生.人生智慧
生死門前走一遭 愛惜有限光陰!賴鼎銘每天打拳、走9千步,超前部署老年
周日下午,台大文學院門口總聚集一群太極拳友,有老有少,所謂陰陽動靜和諧,正體現在這群學員的組成上。裡頭一位帶頭大哥被眾人笑稱「幫主」,但這位幫主長相斯文,和江湖味絲毫沾不上邊,他是66歲監察委員賴鼎銘,曾任兩所大學校長,如今退而不休,持續關注人權與媒體改革,更是學界知名太極拳高手。接觸太極拳的起點,需回到36年前。雲林農家子弟賴鼎銘正值壯年,苦讀拚上公費留學名額,準備出國大展身手,豈知為遠行做了健康檢查,竟診斷出黑色素瘤,那是皮膚癌中最危險的一種。心懷壯志的青年被迫停下腳步,「整個生日都在醫院裡度過」。生死門前走一遭的經驗,也從此改變賴鼎銘的人生觀,開始接觸國術、養生、讀經,求道至今。身體力行 理解自我需求「我看過很多老師剛退休,生活突然閒下來,還沒找到新的動力,短短幾年迅速衰弱,突然就走了。」眼見前車之鑑,又因為年少經驗影響,賴鼎銘早早超前部署,待退階段便開始規畫老年生活。賴鼎銘認為,追求「獨立自在」之前,得先理解自我需求。他舉例,享受美食和旅遊要花錢,就得認真儲蓄;若想買塊地下田,或投入運動,則要維持心肺與肌力,每種興趣,都有不同的基礎。「子曰,七十而從心所欲,其實這很困難,你必須先讓身心達成平衡。」賴鼎銘強調,退休人士得體認侷限,知道自己還能做到什麼,才能實現「隨心所欲不逾矩」。一輩子從事教職,賴鼎銘深感「台灣的教育只重視專業知識,忽略心靈」。他形容,吸收與掌握知識,靠腦袋與背誦;但談到養生,不論拳譜記得多滾瓜爛熟,仍必須靠身體力行。持續學習 退休充滿活力在半退休生活中,賴鼎銘的滿足感就來自參透哲理。除了練太極,他也打縱鶴拳、讀易筋經。每融會貫通,悟出一層新境界,便覺人生簡單而充實。他認為,「自我實現與持續學習,兩種退休力其實相關聯」,找到能令自己投注熱情的事情,這和年輕時胸懷壯志,夢想買房買車不同,「只是小確幸也沒關係,如果我人生的頂點已到,那就在有限範圍裡做到最好。」受到疫情影響,賴鼎銘參加了十幾年的太極拳班被迫暫停三個月,待解封後,許多同學都成了「中輟生」。他靠著LINE群組關心同好,有老人家仍擔心群聚,更多人是「被迫改變習慣」後,找不回從前的動力。每天打拳 走9千步 內外兼修 主動幫助同輩「不只做好自己,我也想把這些緣分顧好。」賴鼎銘感嘆,各種社團、老後教育是維持退休族心智健康的重要場域,既然他仍行有餘力,就得主動幫助有需要的高齡者們。現在賴鼎銘仍維持每天一早打拳、走九千步的生活習慣,每周日下午還會帶頭開班,讓不方便早起的拳友出門走走,更意外吸引一批年輕人加入。簡單,卻帶給他無比滿足,賴鼎銘如此定義自己的退休人生:「生命無常呼吸間,有限光陰當愛惜。」
-
2022-02-12 養生.人生智慧
外科醫師50歲就該退休了?林靜芸醫師:我70歲了,我還在挑戰自己!
最近讀到一篇文章,講一位女性挑戰年齡限制的故事。主角是美國的林賽女士,她從十五歲開始跑馬拉松,目標是進入奧運國家代表隊,但是多次被淘汰。跑到三十歲後,身旁的人認為她沒希望,她也接受了,也就淡忘了自己的潛力。紐約馬拉松已有四十年的歷史,冠軍一直是男性。二○一七年,首次由三十六歲的弗拉納根女士奪冠。她在領獎時,鼓勵身旁的女性跑者,「下次換你們了。」果然,二○一九年,三十四歲的黛絲女士在波士頓馬拉松,打破自一九八五年以來的紀錄,成為第一位女性冠軍。這次輪到黛絲女士領獎時,不忘鼓勵身邊的女性跑者,「努力接棒。」美國的奧運馬拉松國家代表隊沒有性別和年齡限制,只要求成績少於兩小時四十五分。林賽女士受到激勵,結合志同道合的馬拉松跑者,重新開始訓練。她坦言過程很痛苦,還需調整對年齡的認知,要說服自己相信自己的潛能,勇敢挑戰自己。三十六歲時,林賽女士跑出超過自己以往的成績,獲選為美國奧運馬拉松國家隊的代表。人生猶如馬拉松,任何年齡都能圓自己的夢想我沒有跑馬拉松,但是,林賽女士的故事深深打動了我的心。我們對年齡有固定的制式印象。例如我年輕時,看老醫師手抖無法對準目標、有老花無法拆線,便認定上了年紀的人無法做好外科醫師,早早就規劃要在五十歲時退休,還選了席琳.迪翁的歌作為告別曲。可是,隨著我的年紀一年年增長,習慣了多焦眼鏡,看遠和看近都沒有問題;身體健康,動作靈活,手部穩定。加上外科是我的最愛,至今,我仍持續工作。可能是我七十歲了,最近常有病人打電話來詢問:「林醫師退休了嗎?」問的人太多,讓我上班常感覺心虛。不過,看了林賽女士的故事,我的感想是:人生猶如馬拉松,任何年齡都能圓自己的夢想。如果能夠超越自己,就值得留在跑道上。依據這篇文章,有的女性是生了四個小孩後,才開始進行馬拉松訓練,也能達到國家隊的標準。年輕,不是馬拉松的必要條件。年齡,當然不是完成夢想的束縛。任何年齡都可以挑戰自己,而挑戰自己,有很多方法。中風後昏迷數天才清醒,留下失智後遺症 斯泰夫找回了遺忘的語言法國標緻雪鐵龍集團的首席執行長斯泰夫中風後,昏迷數天才清醒,卻留下失智的後遺症,走出自家會迷失方向,無法回家。更糟的是失語,說話顛三倒四、詞不達意,甚至胡言亂語。他勉強復職,終究被解僱。曾經是統率二十三萬人、意氣風發的領導者,斯泰夫在人生陡然成空後,並沒有被打倒。他堅決地一步一步朝夢想邁進。復元期間,他駕駛帆船,穿越太平洋;用五十天,徒步從荷蘭阿姆斯特丹走山路到法國尼斯。斯泰夫找回了遺忘的語言,也恢復了過去的睿智。三年後,他在法國工業界另創事業,回到大老闆的世界──在世界排名前三大的航太集團「賽峰企業」,擔任監理會副主席。做自己擅長的事,隨時挑戰自己做自己擅長的事,隨時挑戰自己,不必是別人眼中的「我」,讓我的人生增加許多動力。我很喜歡打高爾夫球。但可能是因為先天扁平足,下盤不穩,一直沒有好成績。十八洞高爾夫球的標準桿數是七十二桿,我的成績卻徘徊在九十桿到一百桿之間。最近發覺有一種成就叫做「年齡打者」(Age Shooter),意思是以自己的年齡為標竿,打出與年齡相同或更低的桿數。我現在的夢想是活到九十歲,打出九十桿。是的,你沒聽錯,我七十歲,我正在挑戰自己!作者簡介:林靜芸醫師是台灣第一位女外科醫師,有「整形教母」之稱,是全台公認的整形外科權威。從自我成長、醫美專業等層面,她分享不管幾十歲,都要追美、追愛、追健康的獨特觀點,激勵熟年讀者創造「無齡生活」,享受理想的後青春,成為熟齡族優雅養生的師法對象。持續在「元氣網」、《自由時報》等媒體撰寫專欄,並出版長銷著作《不老的幸福》。現為聯合整形外科診所院長、台大醫院整形外科兼任主治醫師,並擔任中華民國整形外科醫學會理事、中華民國美容外科醫學會理事。民國七十一年,獲頒「十大傑出女青年」。曾任馬偕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醫師、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整形外科醫師、中華民國美容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本文摘自寶瓶文化《不老的挑戰:創造理想的老後》
-
2022-02-12 養生.人生智慧
媽媽在安寧病房說「如果男人不愛護你,單身也沒關係」54歲何方:因為單身,中年更要準備好健康
「有一天我心情不好,特別回家想吃媽媽煮的菜,但等了好久都等不到媽媽。姊姊說,媽媽去洗頭了......沒多久我醒來了,原來,只是一場夢,我母親好多年前就過世了。」曾經唱出膾炙一時《停看聽》歌曲的何方,現在是廣播主持人,拿過兩座廣播金鐘獎,在訪問中聊人生的浮光掠影,她那把探索的火把,也往自己內心照,將過去30年的人生集結成書,因為寫自己的故事,回憶再苦也會有甜,陪伴自己繼續走下去。 在廣播裡,何方訪問了許多迷途知返的青少年,「其實我們的人生,何嘗沒有經歷迷茫的時候?只是我們多了些幸運,在跌落後還能把自己找回來。」 年輕時也有個想逃離的家 「我跟這些青少年一樣,有著讓人想逃離的家、也曾困在憂鬱裡;我眼裡所看到的是失控的父親和受苦的母親...,可是隨著我這些年的整理,我看到不一樣的故事,藉著這樣的改變,我才曉得『雲淡風輕』四個字。」 何方青春正盛時,卻是家庭遽變時,父母間的暴力、外遇、爭吵、破產等等,就是她的日常。為了多賺點錢還意外車禍的賠償,還曾在危險邊緣、深夜的酒店駐唱。 看似混亂,她卻也終究理出自己的秩序。提到父母晚年都生病,她看待生命的視角,也隨著照顧陪伴大腸癌末期的母親,像是被洗滌般有了新的眼光。 婚姻不見得美好,單身未必苦 「我的媽媽最後在安寧病房時,給了我這段啟示─『如果男人不愛護你、不尊重你,單身也沒關係。』」何方母親離世後,她足足一年無法抽離。 「我和同樣單身的姊姊一起照顧我媽媽,雖然我媽媽那麼瘦小,可是當她半夜癱軟在我身上時,我真的也承受不住。可是她過世後,放在後車廂裡的那些遺物我丟不掉,我沒有辦法去整理。我每天畫畫、直到有一天我覺得夠了,才把多印刷的訃聞丟了、媽媽常用的拐杖也處理了...。」 與過去的傷痛和解,與未來的自己相逢 無論再捨不得放開手,父母親終究會離開我們,思念就像無盡的長河,但也許,我們可以重新認識父母,思念,也會更有底蘊。 「我印象裡的母親是很傳統、怯懦、軟弱的,受苦一生的她,她最後叫我不要為了結婚而結婚,讓我很訝異!但我認真回想母親的一生,她的委屈、她的奉獻、她的抉擇...,為了求全不得不的抉擇,其實是一種『堅韌』。她可以是獅子,只是為了子女,選擇留在不愉快的婚姻,變成另一種人。」 為了更理解母親在「媽媽」角色外的人生,她去了母親的故鄉南投,問問80多歲的阿姨,去了解她不曾真正了解的母親。 問了才知道,原來在台北獨立生活、學護理的媽媽,回家鄉總是穿得很漂亮,也金援妹妹讀書,「女生不能不讀書,要有自己的能力!」 「婚前的媽媽,是那麼勇敢和有自信!那就是我的媽媽呀!」 因為單身,中年更要準備好健康 54歲單身的何方不畏言,「偶爾也會感到有點寂寞,尤其在生病的時候。」但一個人辛苦,總比兩個人孤單來得好,這是她母親用她的一生、留給她的智慧箴言。 「遇到相愛的對象要珍惜,不適合也莫須勉強。」因為無論有伴與否,每個女人都該善待,要相信自己永遠值得被愛、也永遠值得幸福。 也因為單身,何方非常重視自己的身心健康,「要到老還能遊山玩水,我只能提早準備好自己的健康。」 她不但考取健康管理師,學習各種養生療癒之道,重視排毒、抗發炎的營養規劃,也提倡每日飲食要「吃出快樂」,她相信長期的營養均衡,大腦才會健康、心情才會愉悅。 舒緩壓力,分享一招「呼吸法」 她也分享能舒緩壓力的呼吸法:「練習吸氣4秒後憋氣4秒,再6-8秒慢慢呼氣,用你的丹田呼吸,讓大腦跟橫隔膜對話,大家可以試著躺在床上時,將書放在肚子上,有意識地注意書的起伏,這是最快的舒壓法,也是養方方法。」 何方喜歡到大自然健行、呼吸芬多精的,年過50皮膚光滑、氣質優雅,也許,試試跟著她「好好呼吸」,讓人生的每一天都輕鬆自在!●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站在醫療第一線被拒租、完全找不到地方住!熱心房東:來我這,為大家打仗怎能沒地方住.最好的友誼並非要聯繫頻繁!不以利益為目的的關心,對成年人來說很難得、要珍惜.每天晨泳、登頂50座百岳,還罹肺腺癌!他體悟:老天爺想給我體驗成長的機會吧
-
2022-02-11 養生.聰明飲食
雞蛋、胡蘿蔔、菠菜...營養師揭密:想吃葉黃素護眼,第一名食物是它!
近年來,因為3C產品的普遍與便利,讓很多人都加入了低頭族的行列,或瀏覽網頁、或看小說、影片,或在社群媒體上與他人互動…在這樣的環境下使得護眼營養素「葉黃素」成了當紅炸子雞。(連我那愛看YouTube影片的姪子房間桌上,都有他老媽的愛心白板,上面寫著:兒子,記得每天吞一顆葉黃素啊。) 葉黃素(Lutein)之所以被稱為護眼營養素是因為它可以吸收紫外線中的藍光,保護眼睛視網膜免於紫外線的傷害,故葉黃素又被暱稱為「吃的太陽眼鏡」。現代人雖然因為怕曬黑,且窩在室內的多、曬太陽的較以前少,但使用3C產品的時間卻多了非常多。由於3C螢幕和LED照明的光譜中藍光比例特別高,導致藍光對眼睛傷害的問題較陽光的傷害只高不低,因而讓葉黃素成了近幾年來保健市場的新興巨星。 在開始介紹這個當紅護眼營養素前,先讓大家猜一猜,下面食物,那些葉黃素含量比較高? 答案揭曉…上次所列的食物中,葉黃素和玉米黃素含量最高的前三名分別為菠菜、地瓜葉和南瓜,你猜對了嗎? 在這裡Stella將上面所提到的這幾種蔬果,依照它們的葉黃素&玉米黃質含量(每100公克含量)由高排到低:菠菜(12.2毫克)>地瓜葉(2.6毫克)>南瓜(1.5毫克)>綠花椰菜(1.4毫克)>胡蘿蔔(0.67毫克)>蛋(0.3毫克)>柳丁(0.13毫克)>番茄(0.12毫克)>高麗菜(0.03毫克) 從這個排列次序中,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外表看起來黃色或橙色的食物,其葉黃素含量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高,反倒是看起來蠻平凡的綠色蔬菜含量卻不低。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會讓植物呈現黃、橙色的植物色素不僅有葉黃素,還包括玉米黃質、α-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β-隱黃素等,它們都屬於一個叫做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s)的家族。所以黃、橙色的蔬果僅代表它們富含類胡蘿蔔素,但不見得是葉黃素。 類胡蘿蔔素:暖色系(黃、橙、紅)植物的化妝師!儘管葉黃素,有個「黃」字,但並非黃色蔬果就富含葉黃素。賦予大部分植物黃、橙、紅顏色的是一群稱為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s)家族的植化素,這個家族共有600多個成員,只有約50種會出現在美式飲食中,而其中只有14種能被人體所吸收。這之中大家較耳熟能詳的有6種:α-胡蘿蔔素(α-carotene)、β-胡蘿蔔素(β-carotene)、葉黃素(lutein)、玉米黃素(zeaxanthin)、β-隱黃素(β-cryptoxanthin)和茄紅素(Lycopene)。 類胡蘿蔔素依化學結構上的差異(有無含氧)可分為兩大種,一類稱為胡蘿蔔素(carotene),常見成員包括α-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和茄紅素,主要會讓植物呈橘、紅色。另一類稱為葉黃素群(xanthophyll),包括葉黃素、玉米黃質和β-隱黃素,主要會讓植物呈現黃色。 我們常見的彩色蔬果中,橘色的胡蘿蔔主要含的是胡蘿蔔素,包括β-胡蘿蔔素、α-胡蘿蔔素,葉黃素含量很低;而芥藍菜、菠菜等綠色蔬菜則是含大量的葉黃素群,如葉黃素、玉米黃質,β-胡蘿蔔素含量則不高。番茄的類胡蘿蔔素含量則較特別,除大量的茄紅素外,其他類胡蘿蔔素含量極微,所以番茄可說是茄紅素的最佳來源。 類胡蘿蔔素的功能 1.具備維生素A的功能:類胡蘿蔔素家族中有三個成員能夠轉換為維生素A。它們分別是α-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和β-隱黃素,故當我們攝取含這三個營養素的食物時,能獲得維生素A的保健功能,包括促進皮膚黏膜健康、幫助視覺正常、提升免疫等。 2.抗氧化:在植物身上,類胡蘿蔔素具有抗氧化功能,在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過程中扮演抗氧化、保護植物的角色。所以很多綠色植物本身富含類胡蘿蔔素,但因為平日被葉綠素的綠色遮掩住,所以看不出來。必須要等到秋天,植物停止製造葉綠素後,這些黃橙色的色素才會顯現出來,這也是為什麼秋冬樹葉會慢慢變黃/橙的原因。正也因為這的道理,所以很多深綠色蔬菜的黃色色素(如葉黃素)也會被葉綠素所遮蓋,因此看起來綠油油的一點也不黃,但卻富含護眼的葉黃素和玉米黃素喔! 3.過濾光線:類胡蘿蔔素家族成員具有特殊化學結構(共軛體系)可吸收陽光中的可見光,保護植物免於陽光的傷害。這些類胡蘿蔔素吃到體內時,也可吸收光線保護我們的皮膚和眼睛。由於眼睛中唯二存在的類胡蘿蔔素就是葉黃素和玉米黃素,所以這兩個營養素又被稱為護眼營養素。 4.疾病預防:研究顯示富含類胡蘿蔔素的飲食(不包括β-胡蘿蔔素)明顯可降低肺癌,還可保護血管、預防心血管疾病;另外,富含茄紅素的飲食則可降低攝護腺癌。 認識護眼營養素:葉黃素&玉米黃素!類胡蘿蔔素家族中有兩個家族成員對眼睛很重要,他們就是葉黃素和玉米黃素。 我們之前有提到類胡蘿蔔素會吸收光線,這一點對保護眼睛很重要。因為我們要看見東西需要有光線,但光線中的一些可見光,如藍光因具備高能量,會傷害眼睛。若把眼睛比喻成相機的話,水晶體就好比相機的鏡頭,視網膜就好比底片。光線從水晶體(鏡頭)進入眼睛,最後在視網膜(底片)上呈現影像,在這個過程中有兩個地方最容易受到光線的傷害,一個是水晶體,另一個就是視網膜。 當長期暴露在紫外線(或含高比例藍光的3C用品)下,會使水晶體變混濁,造成所謂的白內障。另外,光線也可能傷害視網膜,及視網膜上視覺最敏銳的部分~視網膜黃斑。所謂視網膜黃斑指的是位於視網膜中間的一個區域,這裡聚集了20萬個感光細胞,負責視覺敏銳的部分,如閱讀或精密工作所需視力。若黃斑結構受到破壞時,會嚴重影響視力,此時我們所看到的影像中心部位會變暗或扭曲,而僅能看到物體輪廓、無法看清其中心部分的細節。(事實上,黃斑區之所以叫做黃斑就是因為它是黃色的,而它之所以呈現黃色,就是因為它含有葉黃素和玉米黃素等可過濾藍光的黃色色素。) 而葉黃素和玉米黃素的食物或營養品之所以對眼睛好,就是因為它可以保護水晶體和視網膜黃斑。很多流行病學資料或臨床研究都發現,攝取富含葉黃素和玉米黃質的飲食或補充品,可增加眼睛中黃斑色素的密度,保護眼睛對抗視網膜黃斑退化。另外,這樣的飲食也可降低老年性黃斑部病變(AMD)的風險,並較不容易發生白內障。 Q:哪些食物含護眼營養素較多? *蔬果是葉黃素和玉米黃素主要來源,而蔬菜含量高於水果! 類胡蘿蔔素是由植物所製造,所以主要的來源會是我們日常的蔬果,五穀根莖類或魚貝海鮮類等其他類食物含量並不多。而相較於蔬菜,水果葉黃素和玉米黃素含量偏低。水果中最高的是柿子每100公克有0.8毫克,隨便一個深綠色蔬菜的含量可能都比它高。因此,比較好的食物來源是蔬菜類。 *深綠色蔬菜是補充葉黃素和玉米黃素最好的選擇! 由於葉黃素和玉米黃素屬於黃色色素,α-胡蘿蔔素和β-胡蘿蔔素則是橙色色素,所以黃色蔬果葉黃素含量會較多一點,橙色蔬果(如胡蘿蔔)則α-胡蘿蔔素或β-胡蘿蔔素會比較多,但葉黃素和玉米黃素含量則不見得會多。但大體而言,食物中葉黃素和玉米黃素含量較高的是綠色、特別是深綠色蔬菜。 附圖是Stella整理的「常見食物的葉黃素和玉米黃素含量圖」(註),大家可發現,含量最高的是羽衣甘藍(雖然台灣不常見這個蔬菜,但它含量超高,不放它直接跳到第二名的菠菜實在是對不起自己的良心啊>_<),其次則是菠菜和芥蘭菜葉。從圖中大家可發現含量較多的幾乎都是深綠色蔬菜喔。另外,同樣是蔬菜,深色蔬菜的護眼營養素含量會較淺色多,例如綠花椰菜每100公克有1.4毫克,白花椰菜則僅有0.03毫克。 (註)上述食物葉黃素和玉米黃素的資料來自SELF NutritionData網站(這個連結裡有1000項含量最高的葉黃素&玉米黃素食物資料,不過因食物的加工方法不同,故同個食物可能有多個數值。例如菠菜有生的資料,也有冷凍切碎後水煮瀝乾的資料,並且還有分有加鹽和沒加鹽的資料…等等,因此光是一個菠菜就有至少5個不同加工方法處理後所測得的葉黃素和玉米黃素資料喔) Q:一天要吃多少護眼營養素才夠? 目前並沒有葉黃素和玉米黃素的建議攝取量,但根據大部分近幾年來所做的研究顯示,每天攝取10毫克葉黃素和2毫克玉米黃素就可從中獲取健康益處。另外,之前哈佛大學曾做過一項研究,顯示每天攝取6毫克葉黃素可降低43%的黃斑退化風險。因此葉黃素的一般建議攝取量為每天6~30毫克。換句話說,在每日蔬果579飲食中,只要參考附圖,挑2~3份吃富含葉黃素和玉米黃質的食物大概就可滿足身體每日的需求。 Q:護眼營養素要怎麼吃才對? 由於類胡蘿蔔素家族是屬於脂溶性營養素,其吸收需要脂肪的幫忙,最好和富含油脂的食物一起吃。基本上只要少量,約3~5公克脂肪就足以幫助食物中類胡蘿蔔素的吸收,因此富含葉黃素的食物只要和三餐一起吃就沒有問題。 而如果你是在兩餐間吃的話,可考量加點油一起吃效果會比較好,例如若當沙拉吃的話,不妨加一小匙油,或加點瘦肉和蛋同時吃,或和牛奶打汁吃,利用蛋和牛奶等食物本身所含的油脂幫助葉黃素的吸收。 另外,來自食物的類胡蘿蔔素會和食物基質結合在一起,所以經過切割、打碎、均質化、加熱等步驟會增加它的生物可利用率喔。 總結來說,葉黃素和玉米黃素對眼睛健康來說的確很重要,特別是在保護視網膜黃斑上。因為白內障目前有手術可替換人工水晶體(為小手術,僅需15分鐘即可完成),但視網膜黃斑若發生病變則是沒有方法可治療,而僅能從平日保養與預防做起。但在這裡還是要跟大家提醒,葉黃素或玉米黃素的護眼功能是透過吸收藍光來保護眼睛。換句話說,它就像太陽眼鏡一樣可保護、預防眼睛免於光線的傷害,但也和戴太陽眼鏡般,無法治療已有的白內障和黃斑病變。 所以吃葉黃素和玉米黃素可保護、預防眼睛損傷,避免白內障和視網膜黃斑疾病的發生,但對於已經有這些疾病的人,僅能避免其繼續惡化,而無法治療。所以,葉黃素和玉米黃素是「護眼」的營養素,而非「治療眼睛」的營養素喔! 作者簡介_Stella從事營養工作20年以上,曾任減肥中心、診所、美商公司及健康學習中心營養師,專精飲食營養、保健營養、減重等領域。 證照:中華民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考合格營養師;台北營養師公會會員。專長:減重/疾病/懷孕等營養諮詢、保健營養品諮詢、文章撰寫、訓練教材編寫、演講授課。 著作:《減肥新發現:不用算卡路里的減肥法》、《黃金比例好身材:營養師的纖體處方》、《抗病養生高免疫蛋》。 部落格:營養師Stella的減肥&營養部落格 延伸閱讀: 為何日本媽媽總是優雅、台灣媽媽卻是蓬頭垢面?六月從15坪飯店房間體悟出的「人生整理術」
-
2022-02-10 癌症.肺癌
82歲阿嬤失智症來得急又快速惡化 就醫發現肺癌轉移腦
82歲的阿婆雖有高血壓及糖尿病的病史,不過都固定就醫按時服藥,原本生活都能自理,然而過去半年食慾越來越差,常常吃一點東西就吃不下,記憶力也變差。阿婆一直十分養生,煙酒不沾,過著早睡早起的生活,每天還會在公園與老友一起健走散步。同住的兒子表示,過去幾個月阿婆常常迷路找不到回家的方向,本來每天都會出門散步,因為這樣變得足不出戶。不僅如此,阿婆還變得不會煮飯,突然忘記怎麼刷牙、洗澡,每天都會反覆問一樣的問題。最近甚至認不出家人,每到接近太陽下山的時候,阿婆便常常出現幻聽幻視的情形,脾氣變得暴躁易怒、甚至說看到了過世的親人來找她。兒子覺得她可能失智了,於是帶到部立桃園醫院神經內科就診,神經內科醫師邱詡懷為她安排檢查,抽血結果沒有明顯的異常,但是腦部電腦斷層發現1顆近兩公分的腫瘤,腫瘤附近也引起腦水腫,因此立即住院再仔細查,發現阿婆不是單純的失智症,而是肺部已經有數顆腫瘤,已經轉移到腦部,目前正針對肺癌評估治療當中。邱詡懷醫師指出,老人失智問題在台灣這個高齡化社會越發重要,失智症常是因為神經退化性疾病造成,整體的病程常長達數年的時間,症狀可能會有記憶力退化、生活功能下降、認知障礙、迷路、計算能力下降、個性改變、妄想、幻覺等等症狀。少數失智症的原因為其他疾病造成的症狀,例如藥物、憂鬱症、甲狀腺功能低下、B12或葉酸缺乏、水腦、腦傷,或像阿婆一樣是腫瘤轉移所造成。因此如果失智症狀來得又急又快,在幾個月的時間就迅速惡化的,往往是例如中風、藥物等其他因素導致,提醒民眾應盡速就醫,優先排除可逆性的失智症,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
2022-02-09 養生.抗老養生
常楓睡夢中辭世/98歲長壽秘方 戒菸癮、吃得清淡
【2022/02/09編註】聯合報報導,曾拿下金馬、金鐘雙金影帝等殊榮,資深演員常楓9日驚傳在大年初六已在家安詳辭世,享耆壽98歲,女兒常青在受訪時低調證實。以下為常楓2016年接受聯合報專訪,聊到自己的長壽秘方。常楓長壽秘方 戒菸癮吃得清淡【2016-06-08/聯合報/記者葉君遠、陳昭妤/台北報導】去年才拿下金鐘特別貢獻獎,今年94歲的常楓仍然思路清晰、身體硬朗,面對老友張冰玉、王瑞陸續離世,他感嘆說,這些好友,都是長年因病所苦,最後撒手,「我不認識豬哥亮,但我若見了他,一定勸他,病不治好,為了工作拖了時間,身子最後弄壞了,真的划不來。」常楓說,他抽了幾十年的菸,直到90歲那年突然一刀兩斷,戒菸後睡眠變好了,精神也清爽,「是孫越,認識這麼久,他老叫別人戒菸,卻從不跟我說這些,那一次他突然告訴我,老哥,小酒可以喝一點,舒筋活血,菸別抽了,我知道他是真朋友,一聽完,當天就把幾十年的癮給斷了。」常楓的養生秘方,就是吃得清淡,不大魚大肉,也不固定3餐,什麼時候想吃就吃,不看電視,只閱讀報紙。而端午節將至,資深藝人們特別齊聚餐會話家常,周遊、李朝永夫婦、「金馬獎終身成就獎」得主石雋、「金曲獎特別貢獻獎」得主文夏和文香夫婦、林沖等350位資深藝人皆出席,氣氛相當熱鬧。今年餐會由台視主辦,現場也追思剛過世的資深藝人王瑞,與王瑞私交甚篤的周遊含淚表示:「王瑞工作認真、不遲到早退,常在劇組逗大家笑,希望他能回來餐會和大家相聚。」
-
2022-02-06 養生.生活智慧王
身體脫水 可用調味料自製電解質水
一般人在劇烈運動、洗熱水澡或者是做過桑拿浴之後都會大量出汗,感覺心跳加快、有頭暈疲軟的現象。另外,在拉肚子或者是嘔吐不止時,也會感到身體虛弱酸軟無力,這些可能都是因為體液流失而造成的。許多人認為,補充體液就是大量喝水,其實體液中除了水分之外還有大量電解質,脫水時光是補充水分是不夠的。顧名思義,電解質就是帶有電荷的物質,身體的功能都要靠電解質裡小小的電流來運行。比如說,控制心跳節律、肌肉收縮,還有神經細胞訊息傳遞的過程。脫水之後,人的器官功能也都停擺;嚴重時可能喪命。根據生理科學家分析,身體中所需要的電解質如鈉、鉀、鈣,鎂、氯化物和磷酸鹽,都存在於天然的食物和飲料中。最普通而常見的就是牛奶,含有豐富的鈉、鉀和鈣。另外如橘子汁、番茄汁、葡萄汁等都含有豐富的鉀、鈉和鎂;椰子汁更含有低糖和高量電解質。在養生保健上,日常食物中最好加入菠菜、酪梨、羽衣甘藍和香蕉,來保持體液中電解質的平衡。根據生理科學會報的建議,生病脫水時,可利用手邊的調味料自製適量的電解質水。比如,用一升的開水或是礦泉水,加入六小茶匙糖,還有半小茶匙鹽,溶解攪勻之後就可以飲用。這樣的話,即使是因為拉肚子或者嘔吐的人,也能夠在不傷害腸胃的情況下,達到補充體液的目的。
-
2022-02-06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有效避免失智及維持腦力健康 專家教怎麼吃怎麼動讓腦袋更犀利
常覺得忘東忘西、腦力不夠用,到底是健忘還是失智?如何及早儲備腦力,科學研究證實,運動和適當飲食都可以讓腦袋更犀利。777腦力保健法 運動最重要曾文毅/台大醫院影像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推薦理由:提升腦力健康,建議從運動、飲食、睡眠三方面著手,每天應走7千步、吃飯7分飽、睡眠7小時的「777腦力保健法」,其中又以運動最重要。運動是目前實證醫學上,最有效避免失智及維持腦力健康的活動。運動時應搭配有氧運動及肌力訓練。我今年65歲,為維持腦力健康,天氣好時,固定從住家騎40分鐘的Youbike到工作地點,每周游泳一次,時間40分鐘,每周到健身房一次進行重量訓練。長期養成運動習慣,有助全身血管健康,供應腦部的氧氣及營養充足,且運動後肌肉量增加,有助分泌肌肉酵素,此酵素可促進腦部運作,因此「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其實是錯的,愈是運動的人,大腦更健康。若沒時間運動、上健身房的人,則建議每天應走7千步。除運動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三高患者應按時服藥、控制病情,以防病情突然惡化,引發中風危機,造成腦部損傷。飲食應採用「健腦飲食」的地中海飲食法,攝取大量及多樣蔬果,多吃魚、蛋,獲取優質蛋白質,油脂則選擇堅果、橄欖油等,此外,如五穀雜糧等也是對腦力營養有所助益。每餐應只吃7分飽,因人在沒有吃飽、處於一點飢餓感的情形下,體內會產生自噬作用,將重新組裝及長出新的細胞。最後,要維持大腦健康,每天睡眠時間7小時,以清除及洗刷大腦運行一天的雜質、廢物及毒性蛋白等,且需進入深層睡眠,大腦才會愈來愈健康。全頭頭皮按摩 促進血液循環陳潮宗/中醫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中醫師推薦理由:為了保養腦力,可以用梳子、刮痧板或雙手手指按摩全頭頭皮、後頸部,促進血液循環。每次按摩約10至15分鐘,每天進行4次,以促進血液循環,因頭部布滿穴道,不需特別針對何種穴道進行按摩,如此有提神醒腦功效。平時也可依個人興趣,從事打麻將、桌遊等用腦、動腦的思考活動,有助腦力健康。現代人愈來愈長壽,大腦功能退化者也愈來愈多,常見健忘與失智。健忘是一時想不起來,但隨後可以想起來;失智症則是容易迷失方向,比如出了家門卻迷路回不了家,或是心算的計算能力喪失、不靈光,或出現妄想等。民眾若有健忘相關症狀,可至中醫診所經中醫師問診使用「孔聖枕中丹」,藥方包括龜板、龍骨、遠志、菖蒲,作用為補益心腎,益智安神,緩解失眠、健忘、精神恍惚等症狀。此外,維持腦力健康,陳潮宗說,可以在食材中添加枸杞、何首烏等抗老化、抗氧化中藥材,如燉煮枸杞雞湯、何首烏雞湯等。枸杞或何首烏一人份約為10克,但因何首烏有一點氣味,有些民眾不習慣,建議可以由1000c.c.的水中放入7至10克何首烏,熬煮成300至400c.c.的湯汁,在不影響風味的前提下,酌量加入雞湯中,達到養生益腦的作用。抗發炎食物 讓腦袋更靈光許惠玉/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推薦理由:要維持腦力健康的「心智飲食」,應多攝取抗發炎食物,如鮭魚、蔬菜、水果、堅果,其中富含Omega3、植化素,以及維他命A、C、E,以對抗自由基,避免腦力衰退。心智飲食的食物須多樣化,建議每天吃15種以上食物,包括較多蔬果、未精製全榖、豆類及其製品等。國內外研究發現,飲食營養愈多樣化,可刺激腦神經活化、降低發炎反應,增進記憶力、判斷力、表達和理解等認知功能。但要維持大腦健康,一定要避免傷害腦力的食物,如香腸、臘肉等加工紅肉,以及炸雞排、鹽酥雞等油炸食物,與精緻糕點、含糖飲料等。「長壽飲食」也可以保持大腦健康,須多吃富含植物性蛋白質的食物,蛋白質攝取多來自肉類,但肉類含有飽和脂肪酸,容易在體內形成膽固醇,因此以大豆、豆類、藻類、菇類等植物性蛋白質為基礎,是更好的選擇。維持腦力、長壽三餐飲食建議搭配:早餐:一條地瓜、一杯240c.c.豆漿及一份水果(如一根香蕉、一顆蘋果等)。中餐:一碗糙米飯,菜色選擇三色豆、毛豆、長豆、鷹嘴豆等,並搭配鮭魚、菠菜等。晚餐:吃一碗五穀雜糧飯,加入含豆腐、豆干等豆製品菜色及蔬菜,肉類約為三兩、150克的紅肉或白肉,建議一周不吃超過500公克紅肉或白肉。
-
2022-02-05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長壽養生之秘訣是什麼?醫師:長期做好3件事,才能延年益壽、減少病痛
85歲病人看診:「醫師,這個可以吃嗎?」醫師:「你活那麼久,還問我?」人會長壽,一定有原因,除了先天遺傳的基因,會不會保養也是很重要的因素。這位老先生會問醫師這個東西是否可以吃,表示他對入口的食物是很注意的。一、注意吃進去的食物俗語說:「病由口入,禍從口出。」不是沒有道理的。如果吃了不潔的食物,例如夏天食物有細菌,吃了就會發生腸胃炎,輕則嘔吐、拉肚子,重則引起敗血症。吃了不潔生食例如生魚片,就有可能引起肝膿瘍,發燒、右胸痛,需要入院穿刺引流,國內每年均有幾十個病例。又如A型肝炎及E型肝炎也是由不潔的蔥、生菜、海鮮等傳染,會引起急性A型肝炎或E型肝炎,甚至猛爆性肝炎,危及生命。此外,近幾十年來國人飲食西化,大魚大肉,高熱量、高膽固醇或高醣分的食物大快朵頤,久而久之,引起心血管疾病或腦血管疾病,或誘發糖尿病,都會折人壽命,中晚年健康都會出現警訊。二、適當的運動增加肌力除了飲食之外,適當的運動也很重要。人是動物就是要動的生物,沒有動,肌肉逐漸萎縮,心血管機能逐漸退化,等到中老年就肌肉骨骼出問題,到後來容易骨折,容易臥床,一病不起。除了注意飲食及運動之外,人體老了,細胞也會逐漸發生變化,容易發生癌症,這方面就要定期檢查,以期早期發現,及早治療。三、有大腸癌病史要定期做檢查例如家裡有人有大腸癌病史,或過去體檢大腸有息肉,那就一定要每二至三年做一次大腸鏡檢查。若家裡有人有肺癌或長期抽菸,那就要定期做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檢查。此外最重要的,有B、C肝的朋友,一定要每半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及抽血驗胎兒蛋白,以及早發現肝癌。即使沒有B、C肝的成年人也要至少每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因為肝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等到有症狀出現再來求醫,通常都來不及了。因此,了解長壽養生之道,人救己救,要多請教醫師,即使醫師開玩笑說年紀那麼大還問醫師,也不要客氣,多吸收專家的意見,才能延年益壽,減少病痛,每年都過著快樂的新年!●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2-02-05 養生.聰明飲食
蜂蜜可潤肺止咳、抗發炎,但有3種食用禁忌!教你如何正確保存,DIY蜂蜜檸檬水
蜂蜜是日常生活常見食品,也是常見中藥的一種,中醫認為蜂蜜性味甘平,具有潤肺止咳、潤腸通便的功能,難怪總是許多名人、藝人作為養生保健的聖品。而蜂蜜到底有甚麼神奇之處?一起來一探究竟吧!蜂蜜的營養成分蜂蜜是蜜蜂採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後,在蜂巢中經充分釀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質。蜂蜜為半透明、帶光澤、濃稠的液體,顏色為白色、淡黃色、橘黃色或黃褐色。蜂蜜主要成分為葡萄糖和果糖兩種單糖,比蔗糖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另外,還含有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和胺基酸。營養成分:熱量308 kcal (每100公克)碳水化合物79.6公克糖61.5公克蛋白質0.2公克脂肪0.2公克飽和脂肪0公克膽固醇0公克維生素E 0.05毫克維生素C 2.6毫克維生素B2 0.08 毫克維生素B6 0.01 毫克葉酸 1.6微克除了上述較常見的營養素之外,還含有黃酮類及酚酸類化合物,這些物質已經認為是蜂蜜可以抗氧化的主要因素!可以清除體內自由基,達到抗氧化的作用。蜂蜜與健康的關係(抗菌、促進傷口癒合、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消除疲勞、抗氧化)1、抗菌:由於蜂蜜高滲透壓、低PH、低水活性的特性,可以防止細菌生長。2、促進傷口癒合:蜂蜜有消毒的作用、刺激組織重新生長及減少水腫、疤痕形成的能力。3、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蜂蜜可以抑制凝血,對於心臟有保護作用。4、消除疲勞:蜂蜜的功效在運動員身上得到證實,劇烈和長時間的運動會導致活性氧物質(ROS)產生過多,會有肌肉損傷情形,甚至導致運動表現下降,透過蜂蜜的補充,可以提升消除疲勞,提升專注力。5、抗氧化:蜂蜜中含抗氧化物質,會與體內自由基結合,並且抑制自由基活性,達到清除體內過多自由基的作用。萬用蜂蜜,還是有些食用的小禁忌(一歲以內、糖尿病、沖泡溫度)1、一歲以內的幼童避免食用:幼童腸道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為避免蜂蜜採集時可能有肉毒桿菌汙染,避免食用,以免有食物中毒的風險。2、血糖問題者、糖尿病患:避免過攝取過量,因蜂蜜中大部分為醣類,身體易吸收,容易造成血糖的波動。3、勿使用高溫沖泡:建議沖泡溫度低於60℃,比較能夠保留較完整營養。蜂蜜飲品DIY 蜂蜜檸檬飲1、檸檬外皮刷洗乾淨後,檸檬對切後擠出檸檬汁2、用湯匙取出蜂蜜3、檸檬汁與蜂蜜1:1同比例調配(酸甜度可依個人喜好自行增減)4、加入500毫升的水(濃淡可依自己喜好增減)5、蜂蜜檸檬飲完成。喜歡冰冰涼涼口感可以加入些許冰塊。推薦閱讀:吃錯假蜂蜜恐得脂肪肝?!營養師4招分辨真假蜂蜜
-
2022-01-31 養生.生活智慧王
打掃很累?權威醫親授5招「家事療癒術」,能增肌健腦搏開心
老一輩家長為了讓小朋友有好成績,常會說「你只要負責把書讀好就好,其他的不用你操心」連家事都可以免了!而擁有新時代科普知識的爸媽,已經能理解「先動再學,效果加倍」的原理,多利用機會勞動雙手,是好事情。換做是成年人,養成腳勤手勤好習慣,則對預防失智症十分有益。洛桑加參醫師出版《快樂醫學:藏傳身心靈預防醫學書》(時報出版)一書提到,用各種方法做家事,連帶大腦多個區塊包含運動區、感官區、情感區與學習認知區,都會一起活化。葡萄牙與德國的學者都發現,身體先動起來之後,學習新技能的速度會變快、專注力也更持久。能勞動是福。你去觀察那些很愛做事、樂於為他人付出的老人家,再去看看那些整天坐著,飯來張口茶來伸手,等著人伺候的長輩,哪一個比較快樂?哪一個讓人覺得和藹慈悲好親近?很多時候,是前者!科學家拿老鼠做實驗,分兩批,一批給他們滾輪可以跑,一批讓他們閒閒沒事幹。一段時間後,滾輪組老鼠大腦裡增加了許多新生血管,這意味著他們能得到更多氧氣跟營養。至於沒事幹那批,則是血管萎縮、認知功能下降,還有點悶悶不樂這樣。成天召喚工具人,自己很快就沒戲唱老婆老媽老闆叫你去倒垃圾、叫你去跑腿、叫你幹一些粗活,不用不爽,反而要開心,有機會活動運動勞動,你的血管會新生、生長因子能活化,頭好壯壯不憂鬱,一動解千愁。我們常聽到人家說誰誰有王子病公主病,不是公主只是有病,小心,明明很能動卻要耍懶,得的很可能就是腦部的各種退化性疾病。為增肌健腦家事療癒更添樂趣,來試試下面幾招:◎換手做做看你我都有慣用手,偶爾,換另一手試試看。比方說換左手擦拭刷洗、用非慣用手扭開瓶蓋。習慣左手提重物的人,改換右手提提看,藉此鍛鍊一下平常很少用到的肌肉。 ◎進階棒式,訓練核心不管是健身還是復健,核心肌群的強化都相當必要。基礎棒式練到無聊了,你可以試試三點不動一點動,兩腳加一隻手撐地,一手拿抹布擦地板。痠了就換手。臀部夾緊、肚子收緊,效果更佳。◎省電省水衣服改手洗藉由活動十指,刺激大腦皮質、促進大腦血液循環,對於腦部疾患的預防,現在逐漸受到醫界重視。我推薦手洗衣服這招,不用每次都出動洗衣機,少量或精緻衣物改手洗,還能順便省水省電。此外,活動手指激活大腦,你彈琴、玩魔術方塊、編織、幫人按摩、幫狗梳毛也都很好,儘量各種方法輪流用,用不同的方式去做刺激。◎做料理加上擺盤。生活要活出儀式感,擺盤可以來練一下一開始沒有頭緒,不妨參考美食雜誌、食譜書籍或教人做料理的影片。吃得多不如吃得好、吃得巧、吃得美。蛋包飯用番茄醬畫上笑臉,把飯糰捏成兔子形狀,吃來將更有食趣。 ◎深蹲洗碗,墊腳尖取物我一些愛運動的朋友,連刷牙、等紅燈都可以拉筋。如果你夠高,那洗碗的時候順便深蹲練大腿,未嘗不可。至於墊腳尖取物、擦拭櫃子、晾衣服,也都很好。墊腳尖的時候小腿會出到力,小腿是人的「第二顆心臟」,強化這裡的肌肉,能幫助下半身血液打回心臟。家裡上上下下,都是你的健身房。在家做事同樣也能健肌健腦,能工作是福,能勤快勞動,也是福。作者/洛桑加參現任: Dr. Lobsang洛桑預防醫學集團創辦人、樂沛德健康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京妍生技董事長獨創「ACT自體生長因子療法」,精擅免疫細胞療法、幹細胞療法、血液淨化、退化性關節炎防治,以及慢性病、癌症與睡眠調理。著有《不生病的藏傳養生術》、《靜心・淨心》、《簡單豐足—減法養生的52個關鍵字》。更多養生新知與媒體節目播出訊息,請關注「洛桑加參」臉書與YouTube頻道。本文節錄:【快樂醫學:藏傳身心靈預防醫學書】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