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4 焦點.用藥停看聽
搜尋
風濕
共找到
522
筆 文章
-
-
2023-02-26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健保大數據/痛風治療特色院所
醫學中心No.1林口長庚醫院/台灣痛風患者 平均42歲就會發作根據健保大數據,110年民眾因痛風至醫學中心就醫,林口長庚以4,527人居首。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主任余光輝表示,林口長庚是全台最大的醫學中心,治療人數最高,是可以被預期的。過往痛風發作年齡被認為在50歲後,根據林口長庚數據統計,台灣痛風患者平均42歲就會發作,40歲以前發作者,占整體到林口長庚就醫半數,30歲前發作占四分之一。國外40歲前發作約53%,一樣愈來愈高,不過日本40歲前痛風發作的比率僅18%。余光輝表示,痛風從發作到產生結石,通常需要10到20年,若患者產生疼痛不適的年紀在40歲,可能從30歲左右,尿酸就已經過高而不自知。痛風治療以藥物為主,效果非常好,正常服用一到二年,痛風的不適都能消除。痛風治療以風濕免疫科為主,當關節處感到不適、懷疑是痛風時,都會抽血確認尿酸,同時進行超音波檢測,確認體內從腎臟到脊椎是否有結石。他說,台灣有至少30多名案例,是因為痛風結石位置在脊椎,等到下肢不明原因癱瘓,才發現是痛風導致。他呼籲想要避免痛風,應維持正常體重,蛋白質攝取不過量,每公斤體重不超過一公克,平時也建議不要過度食用高嘌呤食物,如海鮮、肉汁等。區域醫院No.1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痛風得終生控制飲食 無復發可慢慢減藥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台北市立聯合醫院110年痛風就醫人數2,857人,為區域醫院第一名。北市聯醫仁愛院區過敏風濕免疫科醫師蔡明翰表示,北市聯醫位處人口密集處且交通便利,加上都會民眾醫學知識豐富,易察覺身體異樣而就醫,就診數相對多。他說,痛風發作與否,主要歸咎於遺傳體質,因為身體對於高普林食物的代謝能力、排尿酸能力不佳所致。另與現代人吃太好、運動量普遍不足有關。蔡明翰指出,病患以30至40歲男性居多,與工作常需應酬喝酒有關。但近來年齡層下降至20多歲,吃太好、動太少、水喝太少都是可能原因,運動後未及時補充足量水分,就可能導致痛風發作。他說,人在睡覺時,四肢較冰冷、血液循環不足,加上尿酸在溫度低時容易結晶,使得民眾痛風位置多在腳部,有人一發作就痛到不能走路,光吃藥無法止痛,這時只能半夜掛急診打針。蔡明翰表示,治療痛風藥物分兩種,急性如秋水仙素、消炎止痛藥等,再來是長期控制尿酸的藥。一旦確診痛風,就得終生控制飲食,自律者若無復發、尿酸值未升高,可以慢慢減藥,甚至不需要一輩子吃藥,維持現有生活型態就好。地區醫院No.2台北郵政醫院/尿酸代謝異常是關鍵 服藥效果好 勿信偏方許多人一聽到痛風,就聯想到酒、海鮮、火鍋等高普林食物,但郵政醫院內科專科醫師陳啟源認為,食物只是誘發痛風發作的原因之一,尿酸代謝異常才是引發痛風的關鍵。健保統計,郵政醫院於110年收治1,654名痛風患者,位居地區醫院第二名,這些患者幾乎都是衝著陳啟源的名氣前來掛診,他正是台灣痛風之父陳清朗博士的親姪,目前擔任中華民國痛風之友協會顧問醫師。陳啟源表示,許多人以為痛風與高普林食物有關,但研究證實,食物因素僅占痛風發病的十分之一,主要原因為尿酸代謝異常,與基因遺傳有關。門診常見痛風家族,成員來自三代,阿公、叔叔、爸爸,以及自家兄弟等。痛風患者該掛哪一科?陳啟源指出,因為骨關節疼痛紅腫,有些病友掛骨科,有些因尿酸偏高而看了腎臟科,另有病友掛免疫風濕科。為此,郵政醫院成立「痛風門診」,除正確診治用藥,另一併治療三高等慢性疾病,提供全方位照護。陳啟源說,網路充斥著治療痛風的偏方,讓許多病友白花錢、走了冤枉路,事實上,患者只要接受正規治療,規律用藥,無須自費,只要六個月,就可獲得改善。基層診所No.1台北陳峙仰診所/不痛就不控制尿酸 高尿酸血症恐傷害腎臟據健保資料110年統計,陳峙仰診所痛風治療人數2,157人,位居基層診所第一。陳峙仰診所院長陳峙仰從醫迄今逾30年,治療超過7萬名痛風病患,醫術經口耳相傳,病人大多來自外縣市,目前也在宏恩綜合醫院服務。陳峙仰指出,痛風病人多數是有痛才求醫,不痛就不吃藥或沒回診。他呼籲民眾不要以為不痛就不需要控制尿酸,高尿酸血症也可能傷害腎臟。九成五痛風病人是遺傳所致,無法斷根,不靠吃藥難以減緩病症;其次是中廣型肥胖者,多吃少動,體內尿酸易高,痛風機率隨之增加,當中七成病人有腎臟不佳等合併症。他說,民眾第一次痛風發作,多就近在診所或藥局處理,他診間患者多為較嚴重的複雜個案,如痛風控制不佳產生痛風石,或有腎臟結石等合併症。腎結石無法靠飲食控制,初步以藥物治療,若效果不佳或結石較大,會透過基層診所與地區醫院的雙向合作,將病人轉診至宏恩醫院進階檢查、進行震波碎石手術等治療,以獲得完善痛風醫療照護。診所近年引進AI管理系統,將患者服藥狀況、抽血檢驗數據等資料,以電腦建檔並綜合管理追蹤。大數據資料發現,痛風患者已從早年的50至60歲才開始發作,下降至30歲,甚至20多歲。
-
2023-02-26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急性痛風發作如何緩解?詳解痛風4大階段及急、慢性治療方式
痛風是因體內過多的尿酸而結晶沉積在關節處,造成一種極度疼痛的關節炎,因為痛的時候來去如風而得名。根據健保署統計,110年因痛風就醫的人數有97萬9,803,就醫率約每十萬人4,191.61人。南島語系族群痛風率高,原住民100人中就有20人。國泰綜合醫院風濕免疫學科主任級醫師陳堃宏表示,痛風主要是因普林代謝不佳、造成尿酸增高造成,隨現代人飲食、生活習慣改變,痛風發病的人口愈來愈多。振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李信興表示,根據研究,南島語系族群的痛風發生率高,台灣的原住民族群100人中約有20人罹患此病,因此痛風在台灣是常見的疾病。痛風四個階段,從無症狀到結成痛風石、關節變形。陳堃宏表示,正常人血中的尿酸值約為7.0mg/dL。痛風主要分為四個時期,第一階段是「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此時尿酸值可能高達7以上,但沒有任何症狀。隨著個案狀況不同,可能會突然急性發作,進入第二階段的「急性痛風期」,尿酸結晶在關節造成關節炎,病人因疼痛就醫。通常給予止痛劑後,有些病患一周後症狀減緩、不再疼痛,有可能幾年內都不會發生疼痛而未治療,但血中尿酸仍高,屬於第三階段的「間歇期痛風」。第四階段則是「痛風石型痛風」,此時可能已導致關節變形,甚至功能受到影響、妨礙日常生活。視病人狀況,先以飲食控制,如尿酸仍不可逆就得服藥。陳堃宏表示,在治療上會視病患處於何種階段,給予不同治療。例如處於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時,會先評估是否因利尿劑或結核病藥物造成血中尿酸過高,改用替代藥物就可改善。若病患無特別的藥物使用且有三高等,也會先以非藥物方式介入,試圖以飲食控制改善,如仍不可逆,才會走向藥物控制。急性痛風期最要緊是先止痛,而非降尿酸。陳堃宏表示,過去以高劑量秋水仙素為主要治療藥物,但拉肚子等副作用過於強烈,因此現在會以消炎止痛藥,如NSAIDs或是類固醇為第一線藥物,並搭配低劑量秋水仙素治療。根據健保署統計,110年約56萬4,018人使用秋水仙素。》看更多秋水仙素相關資訊急性期後觀察一至二個月,看病人尿酸是否自行下降,若降至正常值就先不用藥;但如果一再復發,或是尿酸仍偏高,「就認了、來吃藥吧!」痛風該如何治療?1.痛風不能根治,但適當的藥物及飲食控制可以防止痛風的復發。目前以藥物、飲食控制為主。藥物治療包括:(1)秋水仙素:急性期可使用,但要注意可能出現包括腸胃不適等副作用。(2)消炎止痛藥:急性期使用。(3)類固醇:急性發作時,當以上藥物無效或有禁忌症時 則考慮使用。(4)降尿酸藥物:長期控制血液尿酸值適用。2. 多飲開水(每天最少兩公升)可以幫助排出體內過量的尿酸。3. 如患急性痛風,藥物能有效地減低關節的痛楚。若痛風經常發作,則需長期服用降尿酸藥物以減少復發的機會。4. 避免使用阿司匹靈類、利尿劑藥物,以免妨礙尿酸排出。》看更多痛風相關資訊促尿酸排泄或抑制尿酸,兩類藥物依患者年齡層評估使用。李信興表示,降尿酸藥物主要分為兩類,一類為「促進尿酸排泄」的藥物,如BENZBROMARONE,110年約44萬9,970人使用;但如果病患有腎結石的問題,使用促進尿酸排泄的藥物反而容易形成結晶,不適合這類藥物。》看更多本補麻隆相關資訊另一類為「抑制尿酸」藥物,如ALLOPURINOL,110年有8萬1,807人使用;但此類藥物容易引發嚴重皮膚過敏,包括史帝芬強森氏症候群,導致全身皮膚長水泡、潰爛等。》看更多異嘌呤醇相關資訊李信興說,現在也有新型的抑制尿酸藥物,如febuxostat,副作用較低,但健保給付上有設限,須先使用過促進尿酸排泄藥物後治療反應不佳,才可開立,110年約27萬3,047人使用。》看更多非布司他相關資訊陳堃宏表示,若就診病患太年輕,通常會推測是因為尿酸製造太多,排泄在尿中的尿酸也會太高,因此通常會以抑制尿酸藥物為主;若就診為中年病患,臨床上以尿酸排泄不足為主,則會優先使用促進排泄藥物。但通常會觀察一、兩周後的效果,是否達到尿酸目標值4至6,再決定是否更換藥物。藥物治療效果好,手術患者愈來愈少。除了藥物治療,有些病患仍會走到手術的地步;110年因痛風進行手術者約1,093人。不過李信興表示,現在藥物效果較過去好很多,副作用也較小,一天只需半顆至一顆就能將尿酸控制良好,因此需要手術切除痛風石的病患已愈來愈少。如果真的需要開刀,通常是「不乖的病人」,畢竟若藥物控制良好,尿酸值降到4或5,經過二至五年,痛風石就會慢慢縮小。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2-26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痛風該看哪科?健保大數據揭最常就醫科別排行及痛風用藥類型
根據健保署統計,就醫診斷痛風人數從108年至110年,逐年呈現成長趨勢,但與痛風相關的共病,還包括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等,若單看主診斷為痛風的患者,108至110年分別為36萬1,396人、35萬6,130人、35萬878人,則稍稍呈現下降趨勢。就醫排行:家醫科、內科、骨科、風濕免疫科、外科。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專門委員陳依婕表示,痛風患者選擇的就醫科別包括家醫科、內科、骨科、風濕免疫科及外科,其中選擇家醫科就診占最大宗。根據110年就醫主診斷痛風人數,家醫科有11.5萬人,其次為內科9.1萬人、骨科5.4萬人、風濕免疫科3.4萬人及外科1.8萬人。統計110年痛風門診就醫人數,基層診所24.7萬人最多,其次為地區醫院5.7萬人、區域醫院4.5萬人、醫學中心2.3萬人。三軍總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主治醫師謝嘉娟表示,基層診所以家醫科、一般內科較多,民眾多有正確就醫觀念,習慣小病先到診所就醫,痛風患者若症狀與過往差不多,也會選擇到診所或找自己的家庭醫師回診。壯陽藥、血壓藥等也可能間接導致痛風發作。110年痛風就醫人數中,男性患者有73.9萬人,占總就醫人數75%以上,相較女性患者24萬,男性罹患痛風的人數是女性3倍。進一步觀察年齡區間,男性痛風患者最多落在60至69歲之間,共有17.5萬人,其次是50至59歲15.9萬人;女性痛風患者最多落在60至69歲區間,共6.6萬人,與男性不同是,更高齡的70至79歲女性有5.6萬人罹患痛風,排名第二。除遺傳、飲食習慣引發痛風,藥物也可能影響。謝嘉娟說,有民眾因性功能障礙,想靠壯陽藥重振雄風,但時常服藥後痛風就發作,原因是部分藥物如血壓藥等,內容含有利尿劑,服用利尿劑容易因脫水造成尿酸高,間接導致痛風。哪些人容易痛風?.男性.肥胖.40歲以上.停經婦女.代謝異常.有痛風家族史.酗酒.腎功能不全.高血壓.進食過多富含嘌呤的食物.接觸環境中的鉛.接受過器官移植》看更多痛風相關資訊急性發作用藥「秋水仙素」超過總用藥人數一半。痛風治療多以藥物為主,並區分急性發作及降尿酸兩大類。以108年痛風用藥申報人數,用於痛風急性發作的秋水仙素(Colchicine)共57.6萬人,占比超過總用藥人數99.6萬的一半,分析當年度1至12月份使用秋水仙素劑量,每個月皆有12至14萬人使用,最高落在7月份、共有15.3萬人。另外以痛風就醫門診人數推估,痛風患者平均3至4個月回診一次。》看更多秋水仙素相關資訊謝嘉娟表示,針對痛風發作患者,多會開立降尿酸藥物,以及抗發炎、止痛藥物等,此外也會檢驗腎功能、抽血確認血中尿酸值高低,釐清高尿酸原因。部分民眾體質特殊,雖然有高尿酸值,但痛風沒有發作過,儘管如此仍建議給予降尿酸藥物,男性尿酸值不要超過7.0mg/dL、女性不超過6.0mg/dL,避免未來有10%機率發展成痛風,或造成心血管傷害。痛風石切除手術者不多,影響生活、關節變形才須做。部分痛風患者長期尿酸結晶,堆積於關節處形成「痛風石」,需透過手術切除。健保署統計,110年痛風石切除手術人數,醫學中心共254人、區域醫院472人、地區醫院335人、基層診所41人,歸戶加總僅1,093名患者接受手術,但觀察手術共1,793人次,平均每人執行痛風石手術為1.6次,光是一次手術恐難一勞永逸。台中榮民總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王證琪表示,台灣需要做痛風石手術患者為極少數,大多為原住民朋友,因其特殊基因問題造成痛風石產生,大多長在腳踝,影響步態、無法正常行走,多半只能穿拖鞋。謝嘉娟說,痛風石可能長在手部關節處,原住民也幽默稱是「鑽石男」,大多民眾不會選擇開刀,但若影響生活,甚至可能造成關節變形,才會預防性切除。王證琪表示,因痛風石堆積是全身性影響,不會只有單一部位,手術時無法一次切除,嚴重者的確可能需要二次手術。不過手術也有一定風險,因開刀後將痛風石挖除,若皮膚癒合狀況不佳,恐造成其他感染症,建議民眾不要讓病況惡化到痛風石產生。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2-26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少吃海鮮能預防痛風嗎?醫曝殘酷事實:僅靠飲食控制改善不大
坊間常看到火鍋店大賣「痛風鍋」,以內含滿滿的大份量海鮮來打響名號。但少吃海鮮真的就能預防痛風嗎?醫師表示,僅靠飲食控制對痛風的改善作用不大,僅能作為輔助治療,最好的方式還是定期吃藥,並多喝水。尿酸結晶不只出現在關節,也會沉澱在皮膚下或腎臟。高醫大免疫風濕科顧問教授蔡文展表示,當尿酸過多,就像水中太多鹽巴無法溶解結晶,形成痛風石。通常尿酸值超過7.0mg/dL就容易形成結晶,若沉積在關節腔內,就容易造成關節腫脹和變形。但痛風石不一定沉積在關節,國泰綜合醫院風濕免疫學科主任級醫師陳堃宏表示,第一次發作常發生在下肢關節,如大腳趾、腳踝、腳背,之後可能會慢慢擴散到其他部位,如皮膚、腎臟,且不一定出現急性疼痛。他表示,有些結晶會出現在皮下,因此病患會發現手肘後有軟軟的突起,除非卡住關節才會造成疼痛;有些結晶則在皮膚沉澱,出現白白黃黃的突起,往往是因親友注意到「樣子奇怪」才發現。患者類型:先天尿酸代謝異常單靠飲食控制,效果微乎其微,需服用藥物。如果尿酸值過高,但未曾痛風發作,該如何預防?陳堃宏表示,日本的治療傾向是,一旦尿酸值高達9.0mg/dL,即使沒有痛風發作或結晶,就會開始用藥;台灣則偏向美國式的治療方針,有症狀、急性發作時才治療。不過,蔡文展說,現在台灣也開始針對尿酸值高達10.0 mg/dL的無症狀患者,給予促進排泄尿酸的藥物,如Narcaricin治療,否則單靠飲食控制,「CP值不大。」》看更多本補麻隆相關資訊陳堃宏說,尿酸主要是普林代謝出問題,三分之二來自體內代謝、身體DNA的裂解,從食物攝取而來的普林在人體微乎其微,僅有三分之一。因此若受遺傳、體質影響,天生尿酸產量就比較多的人,「就算不吃不喝、只喝白開水,尿酸值仍可能高達8.0mg/dL以上。」靠著嚴格的飲食控制,僅能下降尿酸值約1左右,影響甚微。因此這類尿酸高者,以藥物控制更為有效。患者類型:後天飲食失控造成中年發福、愛吃高熱量食物,可先由飲食控制降低尿酸。不過有些病患是中年後發胖,愛吃高熱量食物,主要是因後天因素造成尿酸過高,陳堃宏表示,這些人如果尚未發作,就會積極鼓勵他們控制飲食,或有機會扭轉、讓尿酸降低。振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李信興說,痛風好發族群為男性、有家族史或是愛吃海鮮和喝酒者,因此這些族群可以透過健康檢查檢驗尿酸,如果尿酸值較高,但不符合吃藥資格,也可先多喝水,促進尿酸排泄。痛風該如何預防?痛風的飲食原則包括:.維持理想體重:BMI =體重(公斤) / 身高2(公尺2),正常範圍為18.5≦BMI<24。.若體重超過理想值 10%時,應慢慢減輕,每月以減重 1-2 公斤為宜,但不宜於急性發病期減重。.避免攝食高普林的食物:如動物內臟、魚皮、海鮮類(尤其是蛤蜊、牡蠣、吻仔魚)。.適度攝食乾豆、種子、堅果:目前是否應避免攝食此類食物仍有爭議,因此類食品平時是以乾燥型態出現,故每 100 公克所含普林並不低,約為 50~150 毫克之間,由於其蛋白質含量豐富,定量食用並與肉類替換,應無需顧慮其普林含量,但並不建議取代榖類當作主食以免過度攝食。.適量蛋白質,避免暴飲暴食。.少油:多用蒸、煮、滷、涼拌的烹調方式。.多喝水,有益健康:足夠的水分可以幫助排出體內過量的尿酸。.避免飲酒:酒在體內代謝產生乳酸,會影響尿酸排泄,間接促使痛風發作。》看更多痛風相關資訊到底能不能吃?豆類影響不大 酒精不碰為妙痛風若已發作過,是否也需靠嚴格飲食控制?李信興表示,如果藥物控制良好,尿酸值都在5.0mg/dL以下,食物選擇不需要太過嚴格控制,只要不暴飲暴食,或是忽然大量攝取蛋白質即可。不過黃豆被列為中普林食物,因此有許多病患或健身者對豆漿是「想吃卻又害怕」。李信興表示,根據研究,植物性蛋白質對痛風的影響沒有動物性蛋白質來得大,且豆類製品對痛風影響較少。「台灣痛風與高尿酸血症2016診治指引」也指出,國外研究追蹤4萬7,150名40至75歲非痛風患者的男性達12年,分析其飲食狀況和痛風發生的關聯性,結果發現食用包括黃豆等豆類、蕈菇類,並不會提高痛風發生的風險。因此病患對豆漿、豆腐類製品不需要「避之惟恐不及」。倒是酒精會造成尿酸升高及痛風發作,因此痛風患者需減少酒精攝取,尤其啤酒更是少喝為宜。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2-25 醫療.自體免疫
65歲婦罹類風濕性關節炎15年,長期關節變形腫脹不舒服! 靠中醫合併生物製劑改善
全國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約10萬人,隨病情進展,手指、手腕關節常出現腫脹變形,生活苦不堪言,往往一想到關節變形不舒服,病友不禁潸然淚下。台北榮總採中西合併療法,除西藥治療外,合併傷科洗劑、徒手關節鬆動術及正骨手法,幫助紊亂關節恢復對位,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關節變形、疼痛具舒緩效果,有助改善患者生活品質。類風濕性關節炎為自體免疫疾病台北榮總傳統醫學部研究醫師盧禾潾說,類風濕性關節炎為自體免疫疾病,為一種慢性漸進式破壞關節的疾病,常侵犯手部小關節,發生率約為總人口的1%,好發於女性,臨床治療目標是緩解疼痛,抑制發炎及減緩關節破壞。西醫主要使用抗類風濕性西藥、生物製劑及消炎藥物治療,由於粘膜、消化道等副作用,且費用較高,臨床上有許多病人求助於中醫的幫助。盧禾潾具中醫師及物理治療師背景,臨床上常使用徒手治療治療病患,經由關節鬆動術及正骨手法,幫助紊亂關節恢復對位,對於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變形、疼痛具有舒緩效果。而除針灸、傷科整復外,北榮中醫傷科團隊研發傷科洗劑,由防風、荊芥、川芎、甘草、當歸、桂枝、黃柏、透骨草、蒼朮、丹皮、細辛和絡石藤製成,具有疏散風濕、活血通絡、消炎止痛等功效,阻斷發炎循環。北榮研發傷科洗劑適合類風溼性關節炎病人使用,需由醫師診斷開立,一包藥價30元,一天僅需一包,分為早、晚各使用一次,將雙手浸泡於中藥汁中,使用後生活品質明顯改善。65歲女士類風濕性關節炎15年 中醫合併製劑改善65歲徐女士罹患風濕性關節炎長達15年,一想到關節變形、腫脹的不舒服,「不禁落下眼淚,久久不能言語。」她說,左手腕、右手手指腫脹十分不舒服,平時經營早餐店工作非常忙碌,手痛時沒有人可以幫忙,常必須忍著疼痛做事,且長期服用西藥對身體傷害很大,腸胃道常不舒服,所幸,近7、8年來於北榮採用中醫合併生物製劑治療,消炎藥已經很少吃,目前病情已獲控制及改善。北榮傳統醫學部主任龔彥穎與盧禾潾醫師團隊研究發現,針對全球有關類風濕性關節炎12篇研究發現,其中874位病人除規律服用抗風濕性西藥、生物製劑及消炎藥物外,如果搭配針灸、徒手治療及外用中藥洗劑等中醫整合治療,對於關節疼痛、發炎、腫脹等程度都有明確緩解,有助改善生活品質,此研究獲2021年《Journal of the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雜誌刊登。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2-23 醫療.心臟血管
主動脈瓣膜狹窄恐猝死 醫建議選擇適合的手術治療續命
主動脈瓣膜負責血液從心臟流向全身的閘門如果壞了怎麼辦,不只會出現胸悶、心臟衰竭等嚴重問題,平均餘命恐只剩5年,此時就得需要手術置換新的瓣膜續命。由於高齡化時代來臨,加上置換的瓣膜也有可能再度狹窄,但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已發展出更新的瓣膜,不用移除舊瓣膜而是採取瓣中瓣的技術,減少患者再次手術的風險。嚴重主動脈瓣膜3原因 胸悶氣喘心衰竭恐猝死主動脈瓣膜位於左心室與主動脈之間,是血液從心臟流向全身的閘門。當心臟收縮,要把血液打到全身的時候,閘門必須完全打開;當心臟舒張的時候,閘門必須完全關閉,讓血液不會從主動脈逆流回心臟。一旦閘門開口變窄,心臟必須更用力才能把血液送到全身,增加心肌不必要的耗氧,使得左心室變得更肥厚和擴大,最後導致心臟衰竭。主動脈瓣膜狹窄的成因,除了先天瓣膜結構異常,病人有可能在年輕時就有嚴重狹窄,另一個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老化及鈣沉積造成的瓣膜鈣化,這會在7、80歲時出現症狀。另外就是小時候感染過風濕熱造成的瓣膜損傷。患者初期可能多年都沒有症狀,只需密切追蹤即可。然而瓣膜重度狹窄時可能會出現一些症狀,包括胸悶、心絞痛、呼吸困難、心悸、昏厥等等,疾病拖太久沒有處理,最後會產生嚴重的心臟衰竭症狀,甚至猝死。研究顯示,一旦出現症狀,病人的平均餘命會降至 5 年,此時就需要手術治療置換新的瓣膜。手術方式開胸或微創 依病人需求選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血管外科加護病房謝炯昭主任指出,要處理這個堅硬像石頭一樣的主動脈瓣膜,手術是唯一的方法。傳統的開心手術,會接上人工心肺機,再切開主動脈,清除鈣化的瓣膜,再縫上新的人工瓣膜。小傷口微創手術則是透過比較小的切口,例如只鋸開部分胸骨,或經由肋間的切口來完成瓣膜的置換,但也必須使用心肺機;年紀大或共病多的病人往往需承擔較高的手術風險。近十幾年來,主動脈瓣膜手術有了革命性的改變,真正的微創手術「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植入術」 (TAVI 或 TAVR)顛覆了傳統,不用開胸,不用心肺機,不用停止心臟,腹股溝處的傷口只有 0.5 公分,手術時間也從 4 到 6 小時減少為2、30分鐘,讓開刀風險較高的病人,尤其是年紀大的病人受苦少且恢復快。雖然 TAVI 手術的風險較低,創傷較小,但並不是所有的病人都適合這種治療。瓣膜的耐久度是另外一個重要考量。傳統開心手術使用的外科瓣膜大致分為兩種,機械瓣膜雖然耐用不易壞,但須終身服用抗凝血劑,藥物劑量不當會增加出血或栓塞的風險;生物瓣膜雖只需短期服用抗凝血劑,耐久性卻不如機械瓣,豬瓣大 約 10 年,牛瓣大約 15 年。置換瓣膜退化需再手術 瓣中瓣技術降低手術風險 當生物瓣膜退化,就要再做一次手術,且因瓣膜沾黏,手術的風險比第一次更高,但是透過 TAVI 手術執行瓣中瓣策略,可以避免再次開胸的風險。近年來新瓣膜的設計也有考慮到這點,例如可擴乾式牛瓣膜,採用乾式瓣膜設計,除了手術中,不再需要額外清洗流程,可以減少體外循環時間,且因應瓣中瓣的需求做了可擴式瓣架的設計,有機會選擇較大的TAVI支架瓣膜。選擇適合的瓣膜 需充分考慮個人的所有狀況對於主動脈瓣膜狹窄病人選擇的術式、人工瓣膜種類,根據目前歐美心臟學會的建議,原則上50 歲以下使用機械瓣膜,65 歲以上選擇生物瓣膜,50到65歲目前尚無明確共識,可以同時考慮機械或組織瓣膜,75 歲以上考慮 TAVI 手術。不過最重要的是應由整個心臟團隊充分討論優缺點,並共同決策來做個別化的選擇。主動脈瓣膜狹窄並不是惡性的疾病,只要跟醫師配合,仔細評估,等到適當的手術時機、選擇最適合的手術方法和瓣膜種類,不論年紀多大,都可以得到最好的治癒選擇,改善生活品質,重拾健康。
-
2023-02-20 醫療.罕見疾病
紅斑性狼瘡研究新突破 台研究團隊首度以免疫檢查點標記
紅斑性狼瘡是一種慢性發炎性疾病。因身體的免疫系統失調,自體抗體攻擊全身的器官和組織,導致身體功能損害及產生病變。台北榮總醫院、陽明交通大學研究團隊今發表最新研究登上《臨床研究雜誌》封面故事,讓紅斑性狼瘡的生物標誌免疫檢查點,作為自體免疫疾病的預測標的。紅斑性狼瘡症狀多樣化且複雜紅斑性狼瘡的症狀非常多樣化,且輕重程度不一。患者面部皮膚經常發生病變,產生如蝴蝶形狀、橫過面部鼻翼兩側的紅斑,像被狼所咬傷,故稱為紅斑性狼瘡。》看更多紅斑性狼瘡資訊北榮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陳明翰表示,紅斑性狼瘡發作相當可怕,可能攻擊脊髓造成癱瘓,或攻擊腦部造成腦出血、中風或精神疾患,僅三至四成病患夠獲得控制,高達五成影響到腎臟,嚴重導致洗腎、大象腿。陽明交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教授陳斯婷、北榮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曹彥博研究團隊,首次將NLRP12免疫檢查點用於紅斑性狼瘡病患,觀察68名紅斑性狼瘡病患周邊血液的免疫細胞中,NLRP12表現量明顯低於34名健康成人;在疾病活性比較高的病患,透過治療其NLRP12的表現量則會逐漸回升。【延伸閱讀:紅斑性狼瘡原因有哪些?完整了解紅斑性狼瘡症狀和治療】NLRP12成紅斑性狼瘡免疫檢查點陳斯婷說,本次研究是首度以NLRP12先天免疫檢查點表現量,具體定義紅斑性狼瘡患者具有發炎性體質,同時,「第一型干擾素活化免疫細胞」是導致紅斑性狼瘡的重要原因。研究發現NLRP12表現低下會影響第一型干擾素高度表現,干擾素高度表現後又會調降NLRP12表現量,在病患身上形成惡性循環導致免疫恆定受到破壞,患者的免疫韌性(immunological resilience)不佳造就不穩定的發炎體質。北榮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曹彥博則說,紅斑性狼瘡是最具多樣表現而且複雜的風濕病。從輕微的皮膚表徵到嚴重的器官衰竭都有可能,目前仍缺乏用以評估病人對於藥物治療反應的生物標誌。未來可望發展以NLRP12表現量作為病患在個人化藥物選擇。曹彥博表示,雖根據目前研究要用於臨床診斷上有距離,但用於觀察病患的疾病活性方面,基本上沒有太大問題;但紅斑性狼瘡相當複雜的疾病,要觀察活性高低趨勢,其實沒有單一觀察指標。陳明翰則說,這次的發現重點為檢查點,但臨床應用上仍要待更多研究時症,找到有效藥物、調節劑能讓病患病況更穩定,但確實是一個歷史新章,找到新方向,若要進行到檢測、預測等等,還有一段路要走。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2-14 醫療.骨科.復健
關節發生這3種情況,別拖了快看醫生!尤其是溫差變化大的季節
關節也是同樣的道理,當它迫不得已發出警訊時,主人可別坐視不理,是時候要好好保養讓自己能輕鬆活動的關節了。 1.疼痛關節不適時最常出現的症狀就是「疼痛」,而這也是身體自我保護的作用。痛的表現跟造成疼痛的原因息息相關,因關節腔水腫的疼痛多以隱隱脹痛來表現,若是碰到某一壓力點才會疼痛,則可能是姿勢、活動方式不對造成的筋骨、關節傷害,例如過度上、下樓梯容易導致髕骨關節受損。2.腫脹關節腔內滑液囊常因過敏、關節炎或冷熱交替導致密閉腔內壓力起伏,促使絨毛充血、發炎,並引起血腫或水腫。只要關節無大礙,這些液體是有機會自行吸收而消腫,不然也可到醫院利用針頭將水抽出來,嚴重者則要考慮以關節鏡清洗關節腔。3.發熱多半伴隨著腫脹而來,在關節外皮膚會因紅腫而發熱、疼痛。周正義提醒大家,當關節出現痠痛時,不要自己當醫生,以為貼塊藥布就好,還是應該要到骨科進行詳盡的檢查,鑑別病因。在患者眼中,痛起來的感覺都一樣,但醫師卻可以透過問診、觸診及影像檢查,及早發現問題所在。以膝關節疼痛來說,退化性關節炎及風濕性關節炎都對外界冷熱變化相當敏感,一到冬天就會發生疼痛,但兩者的病因及治療方式卻完全不同,不可一概而論;又疼痛可能是關節結構上的韌帶、半月板、骨頭等破損、受傷,也可能是疾病所造成,都要接受適當的治療,才能將傷害降到最低;而腰關節不論是發生退化或椎間盤突出、側彎症,都會有疼痛感;髖關節也要先判斷是否為結構上受損,有時候腰部受傷也會造成髖關節疼痛的狀況,這些都需依靠醫師專業診斷,才能讓病痛獲得改善。 關節是兩塊骨頭結合之處,當關節活動時,骨頭會相互摩擦,因此需要仰賴軟骨保護;只是長期使用後,原本光滑渾厚的軟骨會逐漸磨損、逐漸稀薄,慢慢喪失緩衝骨頭作用時產生的力道,彈性也會愈來愈差,少了軟骨保護,當關節活動時就會產生疼痛感,尤其是溫差變化大的季節,更能輕易感受到關節疼痛。【延伸閱讀】.別以為年輕就可以摧殘關節!!關節炎年輕患者越來越多,這3大關節退化最快 .驚呆了!台灣350萬人膝關節痛,6個項目快檢查,看看你中幾個?
-
2023-02-05 焦點.用藥停看聽
市占56%消炎止痛藥出事了 食藥署要求5藥品下架67萬顆
衛福部食藥署今公布最新藥品回收資訊,為衛達化學製藥五款藥品,包括拿炎錠375毫克(那普洛仙)、益潰適錠500公絲(斯克拉非)、速倍樂膜衣錠500毫克、暢血臨膜衣錠9.6公絲、樂不痛膜衣錠500毫克。食藥署表示,此五款藥品,共六個批號,為稽查時發現,業者因藥品不符合原先規格,而將產品打碎重製,不符食藥署原訂規範製程,總計67萬6千顆藥品,要求業者立即下架回收,期限至3月7日,並限期一個月提出相關報告,藥廠所轄縣市衛生局將將檢視違法情形,再評估是否進行裁處。五款藥品不符合規格食藥署表示,此五款藥品,共六個批號,為稽查時發現,業者因藥品不符合原先規格,而將產品打碎重製,不符食藥署原訂規範製程,總計67萬6千顆藥品,要求業者立即下架回收,期限至3月7日,並限期一個月提出相關報告,藥廠所轄縣市衛生局將將檢視違法情形,再評估是否進行裁處。食藥署品質監督管理組科長傅淑卿說,此波下架回收產品,樂不痛膜衣錠500毫克市占率達56%為最高,依110年健保申報資料達47萬顆,該同成份藥品還有其他藥品藥證可以取代,不會影響民眾用藥權益。至於,拿炎錠375毫克市占率約2%、暢血臨膜衣錠9.6公絲市占率約1%,也無缺藥問題。傅淑卿說,在藥品未確保穩定製程、品質前,目前已要求藥廠不得出貨,往後藥廠須提出相關穩定優化、製程的佐證資料後,經食藥署審視後,確保藥品沒有問題,才會放行重新出貨。食藥署公布藥品回收之資訊如下:(一)「"衛達"拿炎錠375毫克(那普洛仙)(衛署藥製字第034014號)」 (批號:111003)適應症:骨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幼年型關節炎、關節粘連性脊椎炎、腱炎、滑囊炎,和急性痛風、原發性經痛、解除輕-中度疼痛。(二)「"衛達"益潰適錠500公絲(斯克拉非)(衛署藥製字第030890號)」 (批號:224009)適應症:十二指腸潰瘍及胃潰瘍(三)「"衛達"速倍樂膜衣錠500毫克(衛署藥製字第038368號)」 (批號:210008)適應症:對CIPROFLOXACIN有感受性之細菌所引起之呼吸道感染、中耳炎、竇炎、眼感染、腎臟及泌尿道感染(包括淋病)、腹部感染(包括腹膜炎)、皮膚及軟組織感染、骨髓炎、關節感染、菌血症。成人和小孩:吸入性炭疽病(接觸後)。小孩:大腸桿菌所引起之複雜性泌尿道感染和腎盂腎炎(1-17歲)、綠膿桿菌有關之囊腫性纖維化產生急性肺部惡化的現象(5-17歲)。(四)「"衛達"暢血臨膜衣錠9.6公絲(銀杏葉類黃酮配醣體)(衛署藥製字第037651號)」 (批號:023010、023110)適應症:末梢血行障礙。(五)「"衛達" 樂不痛膜衣錠500 毫克(衛署藥製字第044916號)」 (批號:024008)適應症:退化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之消炎鎮痛。
-
2023-01-27 焦點.元氣新聞
50多歲男子除夕凌晨腦溢血,家屬大愛全器官捐贈造福20人!逾百醫護犧牲年假趕回幫忙
50多歲林姓男子除夕凌晨腦溢血,狀況不樂觀,家屬大愛決定全器官捐贈,台中榮總逾百名醫護犧牲年假,甚至有醫師放下年夜飯,遠從屏東開夜車趕回,搶在黃金時間完成肝臟、心臟、腎臟移植手術以及眼角膜、皮膚組織捐贈,讓男子的遺愛造福至少20名病人。50多歲男子除夕凌晨腦溢血林姓男子在1月21日除夕凌晨因身體不適送雲林台大分院急救,但病情急轉下,送醫途中意識昏迷,到院檢查後發現小腦出血併廣泛腦室出血且壓迫腦幹,家屬聽醫師解釋後,決定化小愛為大愛,捐出男子全身可用器官。逾百醫護犧牲年假趕回幫忙外科部主任周佳滿說,除夕當晚10時,她還在休假就接到電話,立即召回移植團隊成員,包括器捐協調師聯繫協調適合受贈者、社工師,4間手術室需要重症部、神經醫學部、免疫風濕科、腎臟科、心臟外科、一般外科、泌尿外科、整形外科、眼科部及麻醉部等逾百名醫護,當晚全數趕回醫院。林姓男子經2次腦死判定確認,在大年初二上午10時開始全器官捐贈手術,台中榮總多名部科主任坐鎮4間手術室同步器官移植,動員逾百名醫護團隊分秒必爭,接連交棒直至初三凌晨,並和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療團隊合作,先後完成肝臟、心臟、腎臟移植手術以及眼角膜、皮膚組織捐贈,林姓男子的大愛,也讓20個家庭重獲新生。周佳滿說,過年期間醫護團隊接獲任務後全趕回來幫忙,最遠是楊姓泌尿科醫師除夕夜已休假返回屏東老家,接到電話立即開夜車衝回台中;麻醉部主任沈靜慧在南投集集接到電話,也是二話不說銷假上班,整形外科賴姓醫師也是休假從台南趕回,讓她很感動。
-
2023-01-25 醫療.骨科.復健
下背痛該怎麼辦?復健科醫詳解下背痛原因、症狀及治療方式
下背痛及其相關的問題,是復健科門診病人最常見的病痛,這種下背痛是一種背部骨骼肌肉系統之疾病,常見初次發作的年齡層為20~40歲,男性和女性患者比例相當,而下背痛更常見於40~80歲之間,其罹病人口比例會隨年紀逐漸增加。全球約有9~12%的人口患有下背痛,但約65%的人會在六週內改善,在復健科門診中,此類病人約占三成,其主要症狀都是在下背突發性疼痛,甚至會有輻射性麻痛延伸至下肢。下背痛形成的原因是什麼?下背痛並非單一的疾病,有時會伴隨其他潛在的病因,故下背痛族群是包含許多疾病之共通症狀。一般下背疼痛常因姿勢不當、彎腰搬提重物後引起,導致下背痛之原因,可能是因下背部肌肉、韌帶、骨骼、關節的拉傷或扭傷。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疾病會合併下背痛,包括:骨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脊椎椎間盤退化、脊椎椎間盤突出、脊椎壓迫性骨折(常見於骨質疏鬆病人)、腰椎滑脫併脊椎管腔狹窄等。下背痛的症狀為何?一般下背痛的症狀是局限在下背部(第一腰椎至第五腰椎之區域)的刺痛或悶痛,其疼痛範圍可能是在單側或雙側,有時會有輻射性的疼痛傳至臀部及下肢(所謂的坐骨神經痛),尤其在身體往前彎曲動作時,會誘發上述症狀發生,甚至在咳嗽或打噴嚏時,亦會使下背痛加劇。雖然疼痛感會慢慢改善,但若不加以注意防範,下背痛復發的比例高且疼痛的程度會較之前更嚴重,有些慢性下背痛患者還會有焦慮及睡眠障礙的問題。下背痛常見之成因及症狀分類一、單純背部扭傷造成之下背痛:通常為局限在下背部疼痛,65%患者可在六週內改善。二、椎間盤突出或骨刺壓到神經根,或脊椎腔狹窄造成單側或雙側之下背部痛及輻射性延伸到下肢之疼痛。三、壓迫性骨折造成之下背痛:常見骨質疏鬆之患者,其部位多在胸腰椎連絡處,多見於長者意外跌坐地面造成。四、腫瘤引起之下背痛:通常會半夜3~4點左右痛醒,且下背腫瘤或感染處遇外力敲擊會疼痛,甚至會有下肢肌肉萎縮情形。五、內臟器官的轉移痛,例如:膽囊、腎結石或感染、胰臟炎或腹主動脈瘤剝離。六、外傷造成之下背痛:常見於暴力撞擊後,引起之下背部椎骨骨折,脊椎前後滑脫症或椎間韌帶扭挫傷等。七、退化性關節症:如腰椎退化骨刺。八、脊椎骨性發炎: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等。九、感染性疾病:如急性化膿性椎間盤炎或慢性骨髓炎等。十、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是人體肌肉長期處於緊張狀態下,防礙血液暢流,無法有效的把體內因代謝作用所產生的廢物(例如:乳酸等)帶走,積存在該處而引起酸痛感。下背痛治療方式一、藥物治療:一般常用的是非類固醇類消炎藥,或單純的止痛藥物,亦會使用肌肉鬆弛劑。若是因長期慢性疼痛導致之憂鬱及焦慮,可諮詢精神專科醫師後,配合抗憂鬱之藥物治療或進行心理治療。二、復健治療:熱療及電療可改善下背組織之僵硬,達到疼痛之緩解,對於椎間盤突出合併坐骨神經痛的患者,可使用間歇性的骨盆牽引方式,使腰椎間盤產生之負壓,減輕椎間盤對腰神經根之壓力,從而減緩症狀。三、針灸治療:可以改善疼痛程度,請向中醫師諮詢評估。另外,病人可以多吸收正確的衛教知識,例如:參加醫院背痛教室,透過上課方式,由醫師或復健治療師講授背痛原因及預防與治療方式,建立日常生活正確之姿勢及運動習慣,以增強肌力與延展性。何時需要緊急醫療處理?若是病人出現大小便失禁現象或持續嚴重的下背疼痛時,代表椎間盤突出更加惡化,可能壓迫到脊髓馬尾部控制大小便之神經根,或是突出之椎間盤破裂至脊髓腔,請立即到醫院就醫治療。(本文轉載自振興醫訊)
-
2023-01-18 醫療.骨科.復健
脖子痛會自己好轉嗎?專科醫師告訴你頸部疼痛怎麼辦
以往頸部疼痛比下背痛少見,但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以及工作環境的原因,每年頸部疼痛的病人數量正逐年上升,而且有年輕化的趨勢。雖然大部的頸部疼痛會自動好轉,但是全球十億人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有至少持續三個月的物理性頸部疼痛,所以當您頸部疼痛有合併下列情形者,需要進一步求醫和治療。 一、有神經學上的病變或缺失時(例如:手腳無力或感覺喪失),可能表示神經有受損。 二、持續疼痛且合併胃口不好、體重減輕、噁心嘔吐、發燒畏寒等現象時。頸部疼痛的症狀頸部疼痛大部份是頸部肌肉扭傷引起的,也有一部份是頸椎結構退化所造成的症狀,以下先依症狀來討論頸部疼痛。急性頸部疼痛 大部份的急性頸部疼痛是因為肌肉扭傷或肌腱受傷引起,來自急性外力衝擊(例如:車禍或摔倒等意外)或扭到脖子(例如:睡姿不正確造成落枕或提重物造成肌肉拉傷)。大部份輕微肌肉、肌腱拉傷會在數天或一週內自動好轉,只需保守治療,包括:冷熱敷、藥物、物理復健等。如果庝痛持續超過兩星期甚至三個月以上,而且還合併上肢疼痛和發麻時,就需要進一步檢查。慢性頸部疼痛 一、頸部疼痛合併肩膀手臂疼痛:往往由於頸椎間盤突出或頸椎神經孔狹窄所引起的,這種疼痛可能突然發生或經過一段時間逐漸惡化,會合併上肩疼痛或手麻。頸椎間盤突出的治療是依據疼痛的程度、神經根或頸脊髓神經受壓迫的情形來決定治療方針,大部份症狀是暫時的而且保守療法(例如:藥物、物理復健)即具療效,如果經過6至12週的治療後仍然無效,再行考慮手術治療。頸椎間盤突出是肩頸疼痛最常見的原因,往往會因咳嗽或打噴嚏造成椎間盤往正後方或後側邊突出會壓迫到神經根引起不適症狀;在臨床上,依據發麻的部位作為定位的參考,例如:頸椎第六節神經根病變引起手部大拇指發麻。大約只有四分之一的頸椎間盤突出病人除了麻的症狀外還伴隨感覺的喪失,有三分之一的頸椎間盤突出病人會肌無力。檢查包括臨床神經身體評估、頸椎X光以及頸椎磁振攝影等。二、某些動作或姿勢造成的頸部疼痛:由頸椎神經孔狹窄引起的疼痛,特色是歷時數年逐漸惡化而且與某些特定的動作或頸部姿勢有關,大部份的原因是來自頸椎關節退化。一般以保守療法為主,除非持續不能忍受的疼痛或功能受影響才考慮手術治療,而頸椎神經孔狹窄可能來自頸椎間盤退化變窄所造成,主要的症狀來自於單側的單一神經根被壓迫到,它的主要症狀是間斷慢性進展的頸部疼痛。三、頸部及上肢疼痛合併肢體行動不穏:疼痛從頸部延伸至上臂,有時候是一陣一陣地刺痛,還伴隨著手腳的行動不便,若是難以完成精細動作時,就要考慮頸椎狹窄是否已壓迫到脊髓神經,而造成脊髓神經的病變。而脊髓神經病變是屬於一種深層節段性疼痛,與神經根疼痛不同,比較不尖銳,也比較難定位出疼痛的範圍,經由檢查會發現節段性的肌肉萎縮以及深腱反射的改變。一般這些症狀進展很慢,疼痛可能是間斷性的,而肢體行動的不便會很慢地進展。保守療法可以解決慢性疼痛,但只有手術才能徹底解決脊髓神經被壓迫的情形以及肢體行動的不便。四、與時間有關的頸部疼痛:往往在清晨起床和晚間比較疼痛,而且溫暖的氣候可減緩症狀,病患往往伴隨膝或髖關節的退化,所以這種頸部疼痛有可能來自於頸椎關節退化。頸椎關節軟骨退化合併頸部疼痛好發於60歲以上的老人,也適用一般的保守療法來治療。 五、除了以上情形外還有一些較少見的情形,例如緊縮型頭痛所引發的頸部疼痛,就要同時治療頭痛才能改善頸部疼痛的症狀。 六、非神經病變所引起的頸部疼痛:風濕性關節炎往往發生在頸椎第一節和第二節的關節,而造成脖子的僵硬和疼痛。風濕性泛肌肉痛、纖維肌痛症、僵直性脊椎炎等,病患會全身無力合併大腿和肩膀痛,血中發炎指數會增加,或常常合併清晨僵硬、睡眠問題和焦慮等其他問題。頸動脈剝離,常常是因為外傷所引起的,它的疼痛包括頸部和同側的頭以及眼眶痛,一般需進一步安排血管攝影、頸動脈超音波檢查確認。頸部腫瘤或放射線治療後所造成的頸部疼痛,往往會合併腦神經的痲痺與病變。治療方式 如果患者是頸椎退化性關節炎造成肩頸疼痛,而沒有明確的神經學變化,那麼保守治療,例如:熱敷、藥物(止痛藥、肌肉鬆弛劑)、復健等,再加上日常生活好好的保養(不要過度使用脖子、不要持續過久同一姿勢、多做舒緩的運動等),將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但是如果神經壓迫嚴重,或引發嚴重的神經學變化,那麼就必須考慮外科手術治療了。手術治療:經藥物或物理治療三個月以上,仍無法改善神經症狀或持續性神經功能喪失,疼痛明顯加劇,醫師會建議進行手術治療。一般而言,手術的方式大致上可分為兩大類,即從前方開刀及後方開刀。從前方開刀( Anterior Approach) 適應症:如為頸椎椎間盤突出、骨刺壓迫等,就可以考慮從前方來達到減壓的目的。手術的方式包括前融合術、椎間盤切除術、骨釘骨板固定或是人工椎間盤植入等。 優點:傷口較小,組織破壞較少,也就是說手術後比較不痛,能夠早點下床活動等。 缺點:如同上述,傷口小代表的是手術時可看到的範圍就比較小,也就是說可減壓的範圍就相對較小;由於較精細所以需要的經驗也比較高。同時可處理的節數也相對較少。從後方開刀(Posterior approach) 適應症:一般來說,如果病灶從後面來的時候,例如:黃韌帶鈣化、關節老化,或是有問題的節數超過三節以上時,就可以考慮由後方來處理。手術的方式包括有:椎板切除術、椎板整型術、後融合術併骨釘骨板固定等。 優點:相對來說可以達到較大的減壓效果,對於整條脊髓本體可以達到連續性的減壓,同時可以一次處理較多節數的問題。 缺點:傷口較大,對肌肉及其他的軟組織破壞較多。術後一般來說多需臥床三至四天左右,術後的恢復期較長,部分病人長期會有脖子酸痛的問題。植入物的選擇主要是用於前融合術,主要可以分為固定用的自體骨、椎籠(Cage)、金屬釘及板、以及可以保留活動度的人工椎間盤。以下分別說明其各自的優缺點及適應症。 一、自體骨:一般是由本身骨盆腸骨取出一小塊骨頭來做為融合的材料。優點是融合的能力最好,缺點是增加手術的疼痛及感染機會,現在較少採用。 二、椎籠( Cage):主要的材質包括鈦金屬、PEEK、鉭金屬等,植入的目的是為了要融合。優點:取得較容易、不會增加病人額外的傷口及疼痛,融合的能力也很好。缺點:融合之後,比較容易引起上下鄰近活動關節的退化。 三、人工椎間盤:目前最新的植入物。優點:是目前最為仿真(人體椎間盤)的植入物,因為可以有限度地活動,也就是說可以保留手術關節的活動度,也比較不會造成上下鄰近活動關節的退化。缺點是價格太高,健保不給付;一個人工椎間盤的費用約需新台幣二十五萬左右。 而且對於年紀太大或過度退化的病變並不適合使用。依據衛福部規定,自2022年3月1日起有限制性的開放給付,限制頸椎C4/5或C5/6節段使用,且該節段無椎間盤高度降低,禁忌症則包含(一)椎體後髓神經壓迫病灶,如後縱韌帶鈣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OPLL)、黃韌帶骨化等。(二)脊椎關節病變,如僵直性脊椎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三)明顯不穩定,如前屈、伸展(flexion-extension)側面X光椎體間位移3.5毫米(mm)以上,或脊椎側彎測量COBB角度11度以上的改變。(四)頸椎後突變形(kyphosis)或曾接受椎板成形術(laminoplasty)、椎板切除術(laminectomy)手術者。(五)骨質疏鬆、代謝性骨疾病或腎因性骨病變(bone mineral density(BMD)T—score分數小於負1.5)。 (六) 脊椎感染。(七)脊椎腫瘤。(八)對裝置材料過敏。(九)嚴重脊椎退化或同一椎節小關節病變。如何保養頸部? 針對高危險的工作族群,包括:長時間伏案的上班族、使用電腦螢幕、繪圖工作者……等,由於這些職業工作者長時間固定姿勢且容易過度使用頸椎,造成職業傷害,務必要特別留意頸部的健康保養。 避免不良姿勢:通常是指人體頸部前屈超過20度,後仰超過5度,或者過度扭轉的姿勢。另外也要避免頸、肩部長期固定姿勢,因為頸部肌肉會一直處在緊繃的狀態,而影響局部的血液循環,讓頸、肩部的肌肉容易疲勞。 養成固定的運動習慣:運動可以強化肌力、改善體能、增進呼吸功能、 促進血液循環、增加骨質密度、增進睡眠品質並紓解壓力。運動的選擇以全身性的有氧運動為佳,依照個人的身體狀況選擇散步、快走、游泳、 跑步等。(本文轉載自振興醫訊)
-
2023-01-12 醫療.眼部
關節炎不只影響關節也會影響眼睛!6種與關節炎有關的眼部疾病
普遍都認為關節炎是關節發炎,但有研究指出,炎症不僅影響關節,還會損傷身體的其他部位,眼睛就是其中一個部位!任何會影響膠原蛋白的炎症,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RA),都會影響鞏膜和角膜。與不同形式的關節炎有關的六種眼部疾病,如何保護視力:1.角膜乾燥症(也稱為乾眼症):原因:淚膜異常,可能是因為服用某些藥物或淚腺受損。淚膜不僅可以潤滑眼睛,還可以保護眼睛免受異物侵害,是良好視力必備。症狀:眼睛乾澀、視力模糊,眼睛有異物感。與那些關節炎有關:患有修格蘭氏症候群、類風濕性關節炎、硬皮病。乾眼症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最常見的眼部疾病,女性受影響的機率是男性的九倍。緩解方式:對於修格蘭氏症候群導致的眼睛乾燥,使用關節炎藥物控制潛在的炎症可以提供一些緩解,但需要外用藥膏、人工淚液或免疫抑制滴眼液,如環孢菌素(Restasis),維持眼睛濕潤了。2.鞏膜炎:原因:像類風溼關節炎會導致鞏膜或角膜變薄、發炎。症狀:使用非處方滴眼液(如Visine)後眼睛發紅並不會因此消失、劇烈疼痛、光敏感以及可能視力下降。與那些關節炎有關: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復發性多軟骨炎和肉芽腫性多血管炎(以前稱韋格納肉芽腫病)。緩解方式:某些情況下,皮質類固醇滴眼液可以控制炎症。鞏膜炎通常表示炎症控制不當,不僅是眼睛,還包括身體其他部位炎症,所以根本是控制好關節炎才是關鍵。3.葡萄膜炎:原因:葡萄膜是眼球壁的中間層,這層膜像因為像一個紫黑色、又圓又軟的葡萄而得名。症狀:疼痛、發紅、視力模糊和對光敏感。如果不加以控制,葡萄膜炎會導致視力下降。與那些關節炎有關: 患有幼年型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性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和貝雪氏病。緩解方式: 控制疾病有助,降低患病風險。如果出現症狀,記得立即就醫。皮質類固醇滴眼液通常是一線治療。如果作用不大,可能會開口服皮質類固醇或注射皮質類固醇。如果是因為感染引起,則需要使用抗生素。4.視網膜血管阻塞:原因:視網膜或眼睛的感光層供血的小血管阻塞或堵塞,類似心臟病發作或中風期間動脈阻塞。症狀:視力下降,就像眼睛上蒙上了一層窗簾。如果動脈被阻塞,可能會隨時喪失視力。與那些關節炎有關:紅斑性狼瘡、硬皮病、貝雪氏病、結節病、結節性多動脈炎和原發性中樞神經血管炎。緩解方式:如果動脈被阻塞,損傷可能是永久性的,目前還沒有已知恢復視力的治療方法。如果靜脈回流,透過激光矯視可能有助於減輕腫脹和恢復視力。5.青光眼:原因:導致視神經損傷的眼部疾病,嚴重會視力喪失。眼內高壓是常見原因。症狀:眼睛疼痛、視力模糊。早期階段,青光眼沒有任何症狀。與那些關節炎有關:僵直性脊椎炎、乾癬性關節炎。青光眼也可能是因為治療關節炎使用皮質類固醇治療的副作用。緩解方式:定期眼科檢查可以及早發現問題並改善預後。青光眼的治療包括使用一種或多種滴眼液來降低眼壓。當滴眼液都沒有達到效果時,不妨考慮手術,可增降低壓力。6.白內障:原因:眼球發炎導致晶狀體變得渾濁,就會發生白內障。與炎症有關疾病.....https://bit.ly/3HA2m5h
-
2022-12-30 焦點.杏林.診間
生活4大錯亂 食道癌前病變上身!中西醫師以自身案例告誡患者,每天喝它護胃
天氣變冷,胃病患者增加,想起過去在醫學中心沒日沒夜不正常作息,撐到出現食道癌前病變「巴瑞特食道症」,我現在常以自己當案例告訴患者,他們就能聽得進去,而願意配合治療。當時我是忙碌的「上班族」、常熬夜寫報告計畫,早上一定要喝咖啡提神,一路忙到下午三點多,才匆匆吃完「午晚餐」就累到趴在桌上睡著,晚上六點又要繼續忙到十一點,下班後吃了消夜才休息。日子一久,開始打嗝、容易餓、常泛胃酸、頭暈,晚上更睡不著,做胃鏡檢查發現,胃和十二指腸都發炎、胃食道逆流,食道和胃交界處賁門括約肌鬆弛,下端食道出現「巴瑞特食道症」。這是我在醫學中心的生活,雖是中西醫師,知曉西醫病理與中醫保養,但實際上很難做到,這也是很多現代人的生活寫照。那我的飲食生活作息錯在哪裡呢?犯四大錯 受困胃酸逆流1.咖啡因:其實咖啡應該是讓人放鬆、不是用來提神的,緊張環境下喝咖啡,交感神經會更活躍,胃酸更多、黏膜更易受傷。2.誤餐又吃太快:硬撐著不吃,胃酸刺激黏膜易發炎,糜爛成胃潰瘍甚至穿孔;而吃飯太快,食物沒唾液澱粉酶初步消化,會增加胃酸停留、胃排空時間與負擔。3.趴睡桌上:剛吃完就趴桌上,賁門壓力增加,胃排空遲滯,胃酸易逆流浸潤括約肌和下端食道破壞腺體。飯後至少半小時才睡,趴睡要留意不可悶壓胃部。4.緊張作息和晚睡:易交感神經容易興奮,促進胃酸分泌,影響睡眠品質,造成惡性循環,正是中醫所謂「胃不和則臥不安」,胃酸逆流者常覺得睡眠淺,起床時口乾舌燥。這「四大錯」影響賁門括約肌,難以正常收縮阻擋胃酸倒流,長期因胃酸浸潤鬆弛,胃酸會侵蝕食道下端腺體,腺體變性成巴瑞特食道症,若放任不管,可能癌變,需按時做胃鏡追蹤。改善胃病 三種緩解方法應對胃病,建議採三種緩解改善方法:1.藥物:西醫常開質子幫浦阻斷劑,盡量阻斷胃酸,中醫講辨證論治,症狀體質多有不同,處置前須仔細診察。2.食物:少吃酸甜辣刺激胃酸,搭配養胃食物如高麗菜、秋葵、紫菜、百合,讓胃黏膜較健康。我也一直服用苦茶油,冷壓為宜,固定睡前服6-8㏄,胃酸發作時加喝一次,可保護胃黏膜,且不像制酸劑那樣產生空氣易噯氣打嗝。3.生活習慣:要調節自律神經,避免暴怒,練習靜坐冥想,聽舒服音樂,忙碌也要休息,保持固定用餐習慣,吃飯不要過快,餐後不可立刻躺平趴睡,胃保持良好排空,自然不怕胃酸停留逆流。醫學辭典/巴瑞特食道症食道癌與胃食道逆流有關,三至四成胃食道逆流病人會出現食道炎,食道的上皮細胞長期被胃酸破壞,為適應強酸產生惡性變化,進而出現食道癌前病變「巴瑞特食道症」,無法透過X光發現異樣,需以特殊內視鏡才能確診。若被確診巴瑞特食道症,罹患食道癌的風險較一般人高出30至40倍。郭世芳小檔案現職:●郭世芳中醫診所院長●大台南中醫師公會理事長年齡:55歲學歷:●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中西結合研究所醫學碩士●教育部部定講師專長:●過敏風濕免疫疾病●癌症中醫調理●內科疾病經歷:●西醫內科專科醫師●中西整合專科醫師●奇美醫學中心內科部風濕免疫科醫師、中醫部中西整合醫學科主任
-
2022-12-30 養生.聰明飲食
2022超級食物第一名竟是「它」!蛋白質比黃豆高,富含60種營養素,可入菜還能當中藥
近幾年受到疫情影響,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飲食健康,讓營養豐富的「超級食物」都有著高支持度,2022年被票選的超級食物TOP10中,第一名竟然是「浮萍」!除了可觀賞,還能食用跟當作中藥,來看看浮萍的營養價值及如何食用跟入藥。2022超級食物 第一名竟是「浮萍」全球女性時尚美容雜誌《柯夢波丹》公布的「2022超級食物」排名,第一名的超級食物竟是「浮萍」。沒有想到吧!平常在池塘邊看到的水生植物浮萍,不僅能觀賞,還能吃,更能當作中藥使用,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浮萍蛋白質比黃豆高 且富含纖維浮萍的營養在許多方面都超過了其他超級食物,根據德國及印度科學家的研究顯示,一種特定的浮萍—Wolffia globosa,具有豐富的植物性蛋白,45%成分是蛋白質,比率高於黃豆的36%。浮萍除了有豐富的蛋白質,還富含鐵、葉酸、膽鹼、維生素B12、omega-3脂肪酸和所有9種必需氨基酸等60多種營養素。有助於降血壓、降膽固醇,有益人類心血管健康,並能改善胰島素和糖水平的調節。 專家表示,將浮萍乾燥後磨粉,可成為高蛋白(含量68%)食品,而且富含纖維。浮萍可食用 也能當作「中藥」根據採訪中醫師賴睿昕報導,浮萍是東南亞國家常見的食材,經常被用來當作蔬菜食用,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味道嘗起來類似菠菜,可以生吃跟煮湯都非常適合。浮萍也具有藥性價值,能製成藥散、藥丸、藥膏,可以內服、外用。賴睿昕表示,浮萍性寒、藥性屬辛,為辛涼解表藥,歸經於肝經、脾經,具有清熱、解毒、發散的作用,可透疹、祛風、止癢、利水及消腫;根據《本草綱目》記載,浮萍主風濕麻痺、跌打損傷、口舌生瘡、目赤翳膜。浮萍可為素食者的健康飲食選項 是過敏者佳音浮萍的一大優點是它具有相當中性的味道,加進各種食譜內不會影響食物的美味,可嘗試將它添加到沙拉、冰淇淋、醬料、麵包、三明治、蛋糕、湯類、麵食中。雖然營養價值高,大量生產卻須克服一個問題。由於浮萍生長在水中,具有吸水中的化學物質的特性,生長過程會直接接觸水源中的雜質和污染物,因此必須確保浮萍來自安全無虞的水源地才可安心食用。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浮萍粉或可取代牛奶或黃豆製成的乳清粉,當作素食者的健康飲食選項;浮萍粉的好處是原料無基因改造疑慮,且不含麩質和乳糖,是過敏者佳音。據估計,隨著全球人口增加,未來30年的糧食需求將增加70%,生長快速、到處可養的浮萍可能成為解決糧食危機的妙方。
-
2022-12-29 焦點.元氣新聞
浩鼎創辦人張念慈心臟病逝!才剛通電話,半小時後傳噩耗…心血管病發快又急,出現8病徵快送醫
台灣浩鼎生技創辦人暨董事長兼執行長張念慈博士,今(29日)傳出在美國聖地牙哥家中因突發心臟病猝逝,享壽72歲。上午九點,張念慈還和台灣幾位主管通電話討論事情;沒想到,半小時後台灣端就接獲美國傳來的噩耗,令浩鼎員工都感到震驚。冬天是許多心血管疾病病發的危險時期,本周一(26日)才傳出東海大學法學院院長、現任南山人壽獨立董事卓俊雄在高鐵上心肌梗塞逝世(詳細新聞),今再傳出台灣浩鼎生技創辦人張念慈心臟病逝。台灣浩鼎生技指出,張念慈平日在美國和台灣時間各半,在美期間,上班時他均在遠端與台北公司視訊連線,隨時交辦事項。今上午九點,他還和幾位主管通電話討論一些事項;沒想到,半小時後台灣這邊就自美接獲張念慈心臟病逝噩耗。根據《元氣網》疾病百科資料,心臟病可分為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和冠狀動脈心臟病、瓣膜性心臟病、肺源性心臟病,以冠狀動脈心臟病最常見。冠狀動脈心臟病主因動脈硬化阻塞造成,現代人高脂、高膽固醇的飲食習慣,很容易造成血管硬化,在許多先進國家,心血管疾病都名列死亡原因前幾位。(疾病百科/心臟病)依據衛福部109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如再加上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及腎臟病等血管性疾病,每年造成5.4萬人死亡。心血管疾病一旦發作,經常又快又急,如果沒有緊急送醫急救,很多人就因此猝逝。國健署長吳昭軍曾受訪提醒,有三高或心血管疾病的民眾應注意,若發現以下8個心臟病病徵,應把握黃金治療時間就醫,才能增加復原機會。心臟病發8病徵1.胸悶2.胸痛3.心悸4.呼吸困難5.噁心6.冒冷汗7.頭暈8.暈厥4習慣預防心血管疾病國健署提醒,8成的心臟病與中風死亡是可以預防的,而保命之道正是那些老生常談的健康生活常態,就是規律運動、規律健康飲食、規律服藥、遠離菸酒。而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4件事就可預防心血管疾病:1.健康飲食與運動:採低油、糖、鹽及高纖飲食,每週累積15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例如快走、慢走、騎自行車)、控制體重(BMI)、好睡眠。2.戒除菸酒:研究發現就算每天僅吸1支菸,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比不吸菸的人增加5成、中風的機率更增加超過2成。WHO統計2016年全球因酒害導致的死亡人數超過300萬人,其中19%死於心血管疾病。3.控制三高慢性病:已有三高的民眾應定期量血壓及血糖,遵照醫師處方服藥並定期回診追蹤,切勿自行依症狀調整藥量或停藥。4.定期健康檢查:國民健康署提供40到64歲民眾每3年一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的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來源】.國健署:心血管疾病總無情,健康生活型態要力行.比癌症致命!送急診才知「心臟衰竭」 心臟病5年內死亡率近50%.防心肌梗塞當心3症狀 醫曝最易發生時間及如何急救.台灣浩鼎創辦人、董事長張念慈上午突發心臟病猝逝
-
2022-12-29 醫療.骨科.復健
僵硬、疼痛是退化性關節炎嗎?一次搞懂關節炎,教你如何預防跟治療
最常見的關節炎是一種非炎症,進行性的病變導致關節軟骨變質且引起關節週邊或軟骨下方贅生骨形成。退化性關節炎的影響因素相當多,不只對發病的時間有關聯,甚至對病變的速度也有影響。當然疾病與年紀也有關,所以退化性關節疾病常發生在年紀較大者。續發性關節炎(secondaryosteoarthritis)與關節創傷、關節內障礙病變症或關節發育不良有關,常發生在年紀較輕的患者。至於本症真正的發生率則無法確切地統計,因為甚多輕微或初期病症患者常無明顯症狀,而是在X光檢查時意外被發現。退化性關節炎的致病機轉不像類風濕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並非全身性的疾病,其病變只在局部關節構造,主要在關節軟骨面、軟骨下及骨骼邊緣,雖然真正的致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瞭,但很淸楚的是年齡的老化確實影響軟骨病變,但是在什麼年齡開始或什麼樣的人較易發生,或是症狀的輕重也無一定的法則可遵循。有些因素確實會影響關節炎的發生及病變的進行,如化學性、代謝性、基因性、機械性等均會對疾病造成加重的影響。其中比較有趣的是女性基因易產生手指關節變形尤其是末端指節(DIP),甚至腫塊形成(Heberden’snode)。當然對關節日積月累的負重磨損,也就是所謂的《日也操瞑也操》,造成關節軟骨細微創傷(microtrauma)確實對關節的傷害破壞程度有其相當的影響。而其他機械性的因素包括:體重、姿勢正確與否及關節穩定度與否均有絕對的關係。退化性關節炎治療原則通常歸類有:(1)解除疼痛(2)避免受侵犯的關節再受傷害或再過度使用(3)矯正對關節造成傷害的因素如:過重的體重或過度劇烈活動(4)避免或減緩更進一步的病變(5)維持或回復正常關節功能整體的治療流程如:無症狀的關節炎患者(如x光檢查意外發現者),臨床上僅需觀察;如有症狀則先採取保守治療如物理治療(電療、熱療)及休息;假使症狀無法緩解,則需給藥物治療,包括口服止痛藥(NSAIDs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各類藥物均有其主要作用點,所以並非每個人對特定藥物均有良好反應,也就是說每個人各有其反應良好的藥物。近年來積極發展出較不傷胃的NSAIDs,CoX-2藥物製劑,對胃腸消化道不良或是年紀較大的患者,使用上較不會引起消化性潰瘍症狀。經由口服藥物仍無法達到消炎止痛則可以局部類固醇作關節內注射達到症狀缓解。目前市面上有各種關節軟骨保健營養品,如葡萄醣胺製劑、軟骨素、膠原蛋白等可以提供營養及保護尚未被磨損的關節軟骨,使之能耐操耐磨,雖然多篇研究論文顕示確實有正面效果,但是臨床統計上僅約一半的患者達到滿意的結果。另外,關節內注射營養潤滑劑(玻尿酸製劑),可以營養關節軟骨及關節潤滑作用,臨床上使用者約八成達到滿意的效果。目前健保有給付注射但有其規定條件,未達需要置換人工膝關節等級之患者,經保守治療六個月以上無效才可以使用,也就是說關節炎在第三級以內才有健保給付。目前健保有給付半年五針、三針、一針各種針劑型,也有一年一針型製劑供病人選擇使用。另外有健保給付之自費品項如PRP(plateletrichplasma)濃縮血小板血漿,利用血小板有生長因子功能,抽身體週邊血,經過特殊離心機處理,得到濃縮血小板血清,注射入關節內,其作用在活化瀕臨死亡的關節軟骨細胞。這些年來的統計約略優於玻尿酸,目前還有兩者混合製劑(玻尿酸加血小板濃縮血漿)可以使用。其他尚有羊膜粉製劑及高濃度葡萄糖水注射,但均未有確切的效果。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以上的製劑均需要作關節內注射,屬於侵入性的治療,除了感染的可能性外,易引起因異物進入關節造成不適感,甚至疼痛。如果以上的藥物及營養劑均無法緩解症狀的患者,可以考慮各種手術治療方式,當然限於x光尚未達第四級有需要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者。其一為關節鏡手術,淸除發炎滑膜及關節內雜物,甚至可做關節成形術,但是手術效果仍需追蹤,也值得商確。其二為截骨矯正手術,也就是高位脛骨截骨術,它可以配合玻尿酸及PRP使用,延長本身關節使用壽命約十年,滿意度約七成以上;其三為幹細胞軟骨再生治療,包括軟骨細胞培養植入及自體脂肪幹細胞培養軟骨細胞植入,目前仍為衞福部特管辦法規範,效果滿意度約七成。至於承載體重關節的嚴重病變,常因疼痛或失能無法活動行走,而需要做關節重建手術,如此才能達到有效疼痛解除及回復良好的關節功能。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為最後的治療方式,但人工關節各廠家的設計理念均不同,效果也不盡相同,近年來高彎曲度之人工膝關節可以有更好的關節活動範圍頗受好評。手術方式也因器械進步傷口變小,關節內肌肉傷害也較少,術後復健快速及滿意度高。電腦輔助導引導航手術更是最近的亮點,可以有更準確的手術導引而減少出血量,減少病患輸血的合併症。退化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疾病,常隨著年齡的老化及日積月累的關節磨損,時而發作時而緩解,長期過度使用或是短期間內的過多操勞,都會造成症狀的發生或加重症狀。關節炎本身沒有特效藥或是快速的治療方式,除了長期接受醫師治療外,病人日常生活也要相當配合正確的保健方式,工作與運動均按照自身體能及年紀做考量,也就是説什麼年齡做什麼事。俗語說的好《沒有好的肩膀,就別挑那麼重的擔子》,過度勉強負荷只會加重關節磨損,提早老化甚至失能。在老化過程中只要按照醫師提供的治療方式及保健活動,也可讓你的生活變彩色的。最後提供自我照顧保健方法如下:1.減輕關節的負荷:年紀大者可使用手杖或是助行器輔助,減輕關節壓力,也避免因行動不便跌倒造成更大傷害。2.適度的運動:輕鬆的游泳或是散步,也可以在坐姿或平躺姿勢下作各種關節伸張彎曲及肌肉訓練的動作。總之,有復健物理治療、配合醫師的指導,則生活必然愉快舒服。
-
2022-12-28 癌症.淋巴癌
冰壺運動員王一博27歲淋巴癌逝 為何他從不適到離世僅半年?
曾獲中國大陸全國冠軍的冰壺運動員王一博,因患中樞淋巴瘤於25日病逝,得年27歲。據陸媒報導,他在7月就因身體不適就醫,然而病情惡化快速,不到半年就病重離世。由於他的年紀輕,加上運動員給人身體強健的印象,他的死訊引起中國大陸網友熱議。中樞神經淋巴瘤是什麼樣的疾病?根據白血病和淋巴瘤協會(LLS)網站,中樞神經淋巴瘤是一種罕見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其中來自淋巴組織的惡性(癌)細胞在大腦和/或脊髓(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中形成,或從身體的其他部位擴散到大腦和/或脊髓(二級中樞神經系統),原發性和繼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都是罕見疾病,為惡性淋巴瘤(俗稱淋巴癌)的一種。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謝政毅曾表示,淋巴癌的病理表現及組織型態複雜,有些病人一經確診,可能在3至6個月過世,但有病人即使是第四期,卻照樣趴趴走,主要差別在於病人罹患的淋巴癌究竟屬於高度惡性,或中度惡性、還是低度惡性的淋巴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成因是什麼?根據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林寰澤表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確切的原因還不是很清楚,但近年病人增加的原因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包括愛滋病毒、EB病毒、肝炎病毒等,另外,自體免疫不全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燥症、紅斑性狼瘡等或使用免疫抑制製治療的患者,都可能增加患病的風險。另外,暴露在放射線治療污染者,如癌症患者,或是核事故、核試驗或地下輻射洩漏的接觸者;經常接觸某些化學物質,包括殺蟲劑和除草劑,以及農林、焊接等行業中使用的一些化學物質都容易導致淋巴細胞癌化。有研究也認為,飲用水中發現高濃度的硝酸鹽、高脂肪和肉製品的飲食、紫外線照射也會提高發生風險。【疾病百科】>>該如何預防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為何非何杰金氏淋巴瘤難發現?據癌症登記報告統計,惡性淋巴瘤每年新診斷病例超過3000人,其中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占四分之三,相較十年前新發生個案數大增五成,卻僅不到半數病人可以早期發現。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秘書長李啟誠曾指出,淋巴癌典型的六大症狀為「燒、腫、癢、汗、咳、瘦」,當身體出現不明原因的淋巴結腫大、莫名發燒、咳嗽、全身發癢、盜汗或是體重莫名減少超過10%並感覺疲倦等,都是淋巴癌的疑似症狀,這些症狀不易察覺,加上民眾輕忽身體異常警訊,以致延誤就醫,僅不到半數的病人可早期發現。‧燒:突發性不明原因發燒‧腫:頸、腋窩或鼠蹊部淋巴結出現2公分以上無痛感的異常腫塊‧癢:持續性全身發癢‧汗:夜間不正常排汗‧咳:喘不過氣或咳嗽‧瘦: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超過10%,並合併疲倦感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血液腫瘤科醫師賴基銘曾提醒,淋巴瘤有不同種類、期別,其中早期治癒率平均能達7、8成,晚期治癒率極低,若有發現頭頸部、腋下或鼠蹊部出現無痛感的不明腫塊,甚至合併發燒、全身疲累等徵狀,應及早至血液腫瘤科就診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提高治癒率。
-
2022-12-1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與病人一起走過醫療事故
編者按:三星期前,王志嘉醫師的團隊以三篇文章介紹從國家立法的立場,說明已三讀通過的「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醫預法)」可以幫忙「面對醫糾,病家不再求助無門」、「爭議背後,看見受傷」、「先理解再調解,雙調委化解醫病心結」。本週我們邀請一位醫院工作者,分享他們如何透過「醫療事故處理小組」的努力,與病人一起走過醫療事故,看出病人情緒背後的需求、了解病人到底想說什麼。希望透過這樣的努力,可以達到「醫療事故處理過程好比傷口的清創,而和解是一種癒合」。我們期待台灣醫預法的推動,在醫療的大環境裡能舒緩醫病雙方的敵對緊張,而各醫院也能有內部的專門小組,在醫療糾紛的第一時間啟動支持系統。希望台灣的醫療環境能夠在醫療團隊與病人、家屬之間的互相體諒下更上一層樓。今天在醫院走著正要去處理一件藥品調劑錯誤的問題,迎面碰到社服室主任,我抓緊機會要跟她說藥劑科剛剛通報一件醫療事故,沒想到她也正好是要告訴我,剛剛在門診化療中心敗血性休克病人已經甦醒,家屬急著要問醫院是怎麼回事。我們倆彼此溝通一下手中事件的重要訊息後,她帶著關懷病人和家屬的使命趕緊前往病房探視病人,而我則到會議室要跟藥劑科以及主治醫師釐清調劑事件的來龍去脈以及影響病人的程度和如何補救。過去,醫院要處理醫療事故通常是重大事故,也就是病人在醫療過程或者結果中發生重大傷害或者死亡,是否為醫療疏失或者究責醫師和醫院,往往是事故處理過程中最重要的攻防。但隨著「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的頒布和即將實施,醫預法要求在事故或者爭議發生時,醫院有關懷、補救還有調解及檢討改進之義務。所謂的醫療事故是指病人接受醫事機構之醫事服務,發生重大傷害或死亡之結果。但不包括因疾病本身或醫療處置不能避免之結果。醫療爭議則是指病人方之當事人認為醫療不良結果應由醫事人員、醫事機構負責所生之爭議。這也正跟我們醫院「醫療事故處理小組」和「不良事件與醫療事故員工支持小組」在過去兩年多間處理了三十多個案的情況狀態不謀而合。在我們醫院已將醫療事故和醫療爭議統稱為醫療事故,一旦臨床第一線通報或者病人投訴,小組負責關懷與調查的人員就會啟動各就各位。經過這幾年的處理經驗累積,經歷事故的醫師們也開始了解對象雖然都是病人,但事故與醫療之間還是有些不同的元素。醫療是從提供者角度去處理病人的問題,而事故則從接受者的角度去消化醫療的過程與結果,也是病人對醫療效果的反饋。而這樣子的反饋,有時甚至會發生在診療許久之後,最近我們醫院就發生了好幾件病人是在事故時點後一年多、甚至最長的十年之後,才向醫院提出申訴。事故的關鍵點都不一樣,包括:當年醫師所說預後僅有一年餘命,但十年後病人都好好的活著,但身心飽受「預言」之苦;或者癌症復發後手術所拿出的檢體化驗與原發癌症相同,病人認為是不是當年手術開不乾淨?「生病不是誰的錯」或「沒有醫師希望病人不好」不足以為事故的解釋與說明。即便再久之後的申訴,我們還是會跟著病人再走一遍發生申訴事件時到申訴時的過程。前述受到「預言」之苦的病人,因為醫師與病人再次回顧當時疾病治療的過程,也說明所謂「預後」是醫療實證統計疾病存活的結果,是以機率數字呈現,並非絕對數字。可能80%的病人會面臨最糟或不同程度的結果,但也有20%的病人可以有最好治療效果,這就是醫療的不確定性。而當再次與病人討論當年的治療過程時,病人回憶起醫師在治療過程中全力以赴及對治療計畫的用心與說明,並沒有放棄預後不佳的他。我們的醫師在與病人談話之後,很感慨地說,他對於這位病人的治療是十年後的今天才真正完成。關懷和支持病人,是醫療事故處理中最大的力量,可以幫助病人以及醫師、醫院去了解彼此對事件爭執點是什麼?或者說當年到底醫療端少做了什麼,或者哪些有所不足,或者現在可以為申訴者做些什麼或者做得更好。我記得有一位病人長期飽受反覆發燒、發炎、潰瘍和腹痛之苦,病人的感覺就是看病怎麼都看不好,所以看過的每一家醫院每一位醫師都是她抱怨的對象,就連疫情期間要打疫苗,也沒有醫師贊成她接種。終於,在本土疫情節節上升時,她也情緒爆發了!我們的社工師關懷病人後,向醫師轉達病人真正想要表達的是「她現在該怎麼辦?」而不是抱怨醫師的醫術。也因此,我們的醫師把病人在他院在本院過去幾年的檢體報告及治療記錄重新再整理一遍,建議病人要專心看免疫風濕專科醫師,而且社工師還把病人家人找來,讓醫師一起說明,這件事故也才平息。如果以我過去處理醫療事故的經驗對醫療事故下註腳,我認為醫療事故的形成是因為醫療過程中有些不足,說明的不足或理解的不足,提供的不足或者接受的不足,或者醫療結果並不能是百分之百完美的不足。往往病人或者家屬是承受這些不足的受苦者,因此需要醫療提供者分擔和關懷才能走出事故,重建對醫療的信任以及面對疾病的信心。
-
2022-12-08 醫療.自體免疫
保濕品不能一罐到底 異膚兒才能好過冬
冬天是異位性皮膚炎好發的季節,許多異膚兒家庭苦不堪言,醫師提醒異膚兒的家長,做好皮膚保濕、避免過敏原刺激,是對抗異膚的兩大關鍵,平時應正確使用適合的保濕產品,衣物選擇純棉材質,避免毛衣與合成纖維等成分,而且要寬鬆舒適,別因天冷就把孩子「包緊緊」。保濕產品三大原則:成分、廠牌、試用日前部分異膚兒家長揪團購買異膚保養品,不料其中含有禁藥雌激素,造成異膚兒性早熟,讓家長為選購保濕產品頭痛不已。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治醫師、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秘書長姚宗杰表示,常見的性早熟特徵包括小女孩胸部提早發育、假性月經,男孩則是出現女乳症,家長一定要慎選保濕產品。他表示,選用保濕產品有三大原則:成分、廠牌、試用。首先是成分盡量單純,不要含有香料、色素、精油、防腐劑等成分,並避免含有動物性油脂(例如綿羊油、馬油、蜂王乳等),以免動物性蛋白質引發過敏反應。其次是選購知名大廠牌的保濕產品。姚宗杰說,大廠牌受到國家級的管理監督,品質有保障,出了問題更能快速找到源頭。他也建議家長可向醫師諮詢部分知名大廠生產的專業級保濕產品,這類產品含有天然保濕因子或抗發炎成分,比一般保濕產品的效果來得更好。此外,使用保濕產品前應先試用,他建議異膚患者先在手臂內側或耳後試塗一點,觀察幾天確定沒有不良反應後,再開始塗抹患部。保濕產品別一罐到底姚宗杰指出,異膚的主要原因是皮膚屏障有缺陷,因此第一步的基礎治療是做好保濕,強化皮膚屏障。他建議異膚患者每天應塗抹保濕乳液兩到三次,同時每天以攝氏33至38度的溫水淋浴或泡澡10至15分鐘,並在沐浴後5分鐘之內立刻塗抹保濕產品以鎖住皮膚水份,平時一旦皮膚感到乾癢不適時,也要立刻補擦保濕品。此外,保濕產品要視季節和膚質調整,不能「一罐到底」。 姚宗杰解釋,保濕產品依含水量多寡分為乳液、乳霜和油膏三類,乳液水份多、質地清爽,適合易流汗的夏天,相對地,油膏油份高、質地滋潤,適合乾冷的冬季。他也說,塗抹保濕產品只要薄薄一層,若為求效果而塗得太厚,會造成毛孔無法呼吸,最後阻塞形成痘痘。異膚的另一個關鍵成因來自免疫功能失調,患者要避免過敏原刺激。姚宗杰表示,冬季穿著的衣物較多,皮膚容易受刺激誘發過敏反應,最好選穿質地柔軟的全棉服飾,不要穿著毛衣或化學合成材質,並保持衣物的寬鬆,如果怕冷而把全身包緊緊,小心可能會因悶熱流汗反而刺激皮膚。治療藥物推陳出新 姚宗杰強調,保濕雖重要,但絕非萬靈丹,症狀嚴重時一定要接受專業治療,以前部分家長會擔心異膚治療使用類固醇等藥物引發副作用,影響孩子的成長發育,但近十年來異膚治療有很大突破,許多藥物只要定期監測使用後的反應,即可避免副作用,甚至幾乎完全不必擔心風險,例如生物製劑就是中重度患者很好的選擇。生物製劑是一種精準醫療,2021版台灣兒童異位性皮膚炎臨床診療指引已將生物製劑列為局部藥膏治療控制不佳之嚴重病童的第一線附加治療選項。姚宗杰說,國外的臨床研究顯示,生物製劑用於6個月大以上的嬰幼兒安全無虞而且有效,美國已開放幼兒使用,我國也開放6歲以上兒童使用,因此家長不必太過擔心。
-
2022-11-01 醫療.心臟血管
主動脈瓣膜選擇是「一輩子的考慮」 二次置換免開刀更安全
根據內政部最新公布數據,國人平均壽命為80.86歲,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器官也會出現各種退化問題,其中主動脈瓣膜狹窄相當常見,但初期時往往沒有明顯症狀,等到患者感到不舒服時,瓣膜大多已經損傷,若沒有積極治療恐怕會有致命危險。台中榮總心臟血管中心副主任魏晧智表示,主動脈瓣膜病變分為退化性、風濕性、感染性、先天性四種,其中退化性佔一半以上,是最常見的瓣膜病變原因,會導致主動脈瓣膜狹窄。魏晧智副主任解釋,主動脈瓣膜位於左心室和主動脈之間,隨著年紀增長,會逐漸有血液鈣化的沉澱物附著在瓣膜上,當心臟收縮時,由於瓣膜變硬,血液無法順利進入主動脈及全身循環,就是所謂的「主動脈瓣膜狹窄」。主動脈瓣膜狹窄的患者多為60~70歲,由於出現胸悶、胸痛等症狀才來求診,魏晧智副主任表示,其實早在出現症狀前,主動脈瓣膜就已經開始狹窄,只是初期心臟還能努力地工作,把血液運送到全身,當時間一久,不只主動脈瓣膜狹窄愈來愈嚴重,心臟也會因負荷過重而出現肥厚情形,此時才會出現胸悶等心臟衰竭症狀。魏晧智副主任指出,主動脈瓣膜狹窄是不可逆的情況,唯一的治療方法就是置換主動脈瓣膜,目前瓣膜的選擇分為機械瓣膜與生物瓣膜,各有其優缺點。機械瓣膜相當耐用,但必須一輩子吃抗凝血劑,每年有超過1%以上的血栓、出血機率;生物瓣膜以豬或牛的組織製成,只需要服用約3個月的抗凝血劑,但長期使用會鈣化,大約10~15年後就會需要再次更換瓣膜。一般會依年齡建議患者選擇瓣膜,魏晧智副主任說,根據美國心臟學會針對主動脈瓣狹窄提出的治療指引,50歲以下患者建議使用耐用的機械瓣膜;65歲以上建議使用生物瓣膜;50~65歲則兩者都適用。到底該選哪種瓣膜?許多患者經常難以抉擇,魏晧智副主任認為,隨著國人愈來愈長壽,選擇瓣膜已經是「一輩子的考慮」,建議把握2大原則,第一是「使用時間更久」,第二是「二次置換更便利」。研究顯示,傳統的生物瓣膜使用15年後約有8%需再次置換瓣膜,剩下的92%或多或少也有損壞,只是尚能堪用,但目前出現新型的乾式瓣膜,雖同屬生物組織牛瓣膜,但專利的儲存方式卻可望拉長使用年限,根據目前仍持續進行的人體試驗顯示,乾式瓣膜至少5年以來都沒有鈣化。魏晧智副主任說,若比較同期表現,乾式瓣膜明顯比傳統生物瓣膜更加耐用,因此可以期待未來的使用時間會比15年更長。隨著國人平均壽命持續延長,二次置換瓣膜也勢在必行,魏晧智副主任建議第一次置換瓣膜時,就要考慮到二次置換時的方便性,例如新型乾式瓣膜屬於可擴式瓣膜,其瓣膜開口能夠撐大,若需要再次置換瓣膜時,就能選擇「經導管瓣中瓣手術」,在原先的生物瓣膜置放處再放入新的瓣膜,進行瓣中瓣(Valve-in-Valve)術式。傳統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需鋸開胸骨,心臟也要暫時停止,使用體外循環機維持生命跡象,而經導管瓣中瓣手術是由鼠蹊部穿刺,幾乎沒有傷口,也不需要暫停心臟跳動。魏晧智副主任表示,若以二次置換瓣膜比較,採取傳統手術至少需住院2周以上,經導管瓣中瓣手術只需住院3~5天,兩者相差甚多。如果患者年齡超過70歲以上,由於體力差、共病多,又有傷口沾黏問題,若採取傳統手術二次置換瓣膜,相關風險就會大幅提升,復原過程也更辛苦,因此較建議採取經導管瓣中瓣手術。魏晧智副主任提醒,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再加上平均壽命愈來愈長,建議民眾要注意心臟疾病的相關症狀,例如感冒就醫時,若聽診發現心臟有雜音,就要積極進一步檢查,有可能是主動脈瓣膜狹窄的初期症狀,雖然病況無法逆轉,但定期追蹤才能把握最佳的治療時機。
-
2022-10-30 醫療.心臟血管
放了支架就不用擔心血管阻塞?醫曝比置放支架更佳的預防方法
Q:一個人最多能放幾支支架?放越多越安全?根據知名醫學期刊登載的研究,2010年美國有一位56歲的病患,在十年內經歷了28次的心導管手術、放置了67根血管支架。並非放愈多血管支架就代表愈安全,即使是都放塗藥支架,還是有再狹窄的風險。以放血管支架的邏輯來說,放愈多支架,自然就會越放越遠端,血管愈遠愈細,在細小血管上,更容易產生再狹窄風險,支架絕對不是放愈多愈好。每個人的血管管徑大小、結構及狹窄程度不盡相同,能放置的數量也因人而異。Q:裝了支架就不必再擔心血管阻塞?血管支架就像是「擋土牆」,日常良好的生活習慣、藥物控制等,就像是「水土保持」。很嚴重的狹窄,就像是危險的山坡地,土石容易崩落,一旦崩落,斑塊就會把血管堵住,即使有裸金屬支架當擋土牆,但上游水土保持沒做好,砂石照樣會崩塌,再狹窄率最高達30%。至於塗藥的金屬支架則能夠局部減少血管斑塊造成的狹窄,就像擋土牆加做水土保持,藥物可以滲透到血管壁,讓斑塊不要長進來,再狹窄率最高5%。因此,即使裝了支架,還是要配合服用藥物做好水土保持,支架是治標,治本仍須遵從醫囑服藥。也曾有病患檢查後,發現血管90%阻塞,但就是不想放支架,只願意吃藥,病患後來也因為按時服藥,除了偶而胸悶,大致病況都獲得控制。Q:控制三高比置放支架更能預防血管阻塞?沒錯,支架並沒有辦法預防血管阻塞。血管狹窄三大危險因子是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其次的危險因子則為抽菸、喝酒,許多病患以為放完支架,病就治好了,繼續抽菸、喝酒,結果六個月後又來醫院報到。從根本開始預防血管阻塞,可遵從預防三高的飲食,少油、少鹽、少糖。盡量吃原形食物,攝取不飽和脂肪酸類食物,堅果雖是好食物,但熱量高不宜多吃,否則轉為肝糖後,最後又形成脂肪;多食天然蔬菜、水果,但太甜的水果像是西瓜、芒果少碰,芭樂最好;每周有氧運動3次,達到運動心率大於130以上。Q:三高數字都正常,就不必擔心血管硬化、阻塞?即使現階段沒有三高,年紀仍是一大風險因子,尤其血糖與老化息息相關,老化後胰島素抗性增加,血壓就隨之增高,50歲以前可能低空飛過,但過了50歲以後,一定要定期檢查。另外,抽菸、慢性疾病、自體免疫疾病等具高風險因子者,都要注意心血管健康狀況。紅斑性狼瘡、風濕性疾病患者,身體長期處於發炎狀態,血管動脈硬化風險高,都要定期追蹤。 Q:哪些人是血管狹窄高危險群?建議幾歲起作檢查?抽菸、三高、具家族史者,這三類族群都應定期檢查,一旦有症狀需盡早就醫。若家中有親戚40歲以前就發生心肌梗塞,自己就應該提高警覺,建議40歲過後可開始定期追蹤,每年做一次冠狀動脈攝影掃描、血管鈣化指數檢查。若完全沒有三高的民眾,只做運動心電圖,僅有陰性、陽性的結果,也沒辦法精確掌握身體的狀況,建議每三年可考慮做一次冠狀動脈攝影掃描的健檢,透過電腦斷層影像,觀察血管是否有出現狹窄狀況,才能即時掌握自身健康狀況。Q:什麼情況不適合放支架,而要採取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心導管手術與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最大的差別就在傷口大小。心導管手術僅在手或鼠蹊部位打洞讓導管進出;但冠狀動脈繞道手術需要開胸,即使是微創手術,也會在側邊留下6至7公分的傷口,傳統的術法至少10至12公分的傷口,恢復期也長。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最大的風險就是「中風」,因為繞道手術需要「體外循環機」,暫時替代心臟的部分功能,因此術中必須要插管,還要擔心術中、術後產生中風的風險。心導管手術的風險,則是手術過程中將血管撐開,心臟血流會降低,術中容易產生心肌缺氧狀況,但風險高低仍要視個案血管、共病狀況而定。諮詢/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介入性心血管科醫師黃晨祐
-
2022-10-28 醫聲.慢病防治
青少年二型糖尿病患服用控糖藥物效果不好? 醫:控糖須「全家一命」才易成功
很多人以為,青少年糖尿病患以第一型糖尿病居多,事實上,青少年罹患第二型糖尿病人數越來越多,不管是全世界、台灣,都呈現這樣的趨勢。台灣研究團隊近來更進一步發現,對於第二型糖尿病青少年病患而言,大多數傳統控糖藥物效果不佳,在病程演進過程中,惡化的速度也較快,而且常因呼吸道疾病、血糖異常急重症接受住院治療,控糖之路坎坷且辛苦。開業醫師顏福順、台北榮民總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任胡啟民在門診觀察到,許多青少年第二型糖友因忙於課業、社團等事務,沒時間規律回診、用藥,加上飲食、生活習慣沒有好好控制,因此就算用藥,效果也不好。若想改善上述現象,除了小孩必須從小減少喝含糖飲料、少吃甜食,整個家庭也要抱持「全家一命」精神,一起控糖、少吃高油、高鹽食物,搭配規律運動,才有機會扭轉控糖頹勢、遠離糖毒傷害。用藥三年,半數治療失效這項研究報告由顏福順醫師、胡啟民醫師,以及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教授暨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魏正宗、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許志成與國家衛院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劉佳鑫等專家、學者共同完成,並且發表於線上版〈糖尿病研究期刊〉(Journal of Diabetes Investigation)。在研究當中,研究人員透過2000-2014年健保資料庫數據,篩選出2755名新確診第二型糖尿病青少年病患,再依據用藥區分為「使用雙胍類(Metformin)降血糖藥」、「使用磺醯尿素類(Sulfonylurea)降血糖藥」、「使用雙胍類搭配磺醯尿素類降血糖藥」,以及「使用胰島素,搭配降血糖藥,或沒使用降血糖藥」四大族群,接著平均追蹤5.4年。結果顯示,使用降血糖藥物一年後,這些青少年病患的治療強度、密度逐漸增加,經過三年,半數病患已面臨治療失效困境,當病患出現住院急重症,住院原因以呼吸道疾病、血糖異常佔多數。對抗糖毒傷害 必須全家一起集結心力顏福順醫師為研究第一作者,他解釋,這些青少年病患一天到晚忙於課業、校務活動,常無法規律回診、用藥,導致控糖效果較差。此外,多數得第二型糖尿病的青少年、孩童都有喝含糖飲料的習慣,已有不少研究指出,喝太多糖飲料易增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風險,因此「戒糖飲」是首要任務。「他們的同學、朋友都在喝含糖飲料,同儕壓力讓他們很難戒掉糖飲。」胡啟民接受聯合報元氣網專訪時表示,基於上述原因,青少年要戒糖飲、戒不健康食物,往往很不容易。此外,不少青少年、孩童的家人,本身就喜歡喝含糖飲料,飲食也很不健康,這些父母、家人可能也有第二型糖尿病而不自知。胡啟民強調,如果家長下定決心要幫家中青少年、小孩戒糖飲,必須要有「全家一命」的認知,也就是全家人要一起改變,才可能完成這項艱鉅的任務,期待從孩童、青少年到家庭中每個人,都能深刻了解控糖、戒糖的迫切性,趕快展開行動,才能避免血糖失控、身體機能一再受糖毒迫害。參考資料來源: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5726692/
-
2022-10-23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研究示警:痛風發作後2個月內 當心中風、心臟病風險倍增
當痛風發作時,關節疼痛常令人難以忍受。但根據英國的1項研究表示,痛風發作後2個月內,還會使心臟病或中風的風險增加1倍;即使在痛風發作後的3到4個月內,這種風險也會持續上升,不過上升的幅度比較低,但仍比平時高出約1.5倍;在4個多月之後,則沒有發現有這樣的風險。該研究刊登在《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美國醫學會雜誌)。痛風後心臟病與中風機率翻倍 學者:暫時性風險這篇研究的作者,英國Nottingham大學風濕病學教授Abhishek指出,痛風經常與其他健康問題一起發生,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和腎病等疾病,為了解痛風發作是否會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研究小組查看了1997年至2020年間,超過62,500名英國痛風患者的數據,在此期間,有將近10,500名患者在被診斷出患有痛風後的心臟病發作或中風。這些患者在痛風發作後2個月內,心臟病或中風的風險是沒有痛風的人的2倍,如果是痛風發作3到4個月後,心臟病或中風的風險則多了1.5倍。Abhishek強調,增加的風險是暫時的,會在痛風發作4個月後完全消退,儘管如此,痛風發作與心血管事件的短暫增加仍然有關。痛風間接影響心血管 無直接因果關係但存在關聯性Abhishek 強調,研究結果並未證明痛風發作與嚴重心臟病風險之間存在因果關係,只能說2者存在關聯性,但這1項發現有生物學合理性(biological plausibility),研究學者指出,痛風發作對心血管有一定的間接影響,例如痛風後患者不能活動,這會增加血栓事件的風險;另外,痛風時頻繁或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或非甾體抗炎藥,都可能加劇高血壓,增加心血管病風險。(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美關節炎基金會列「11種防痛風發作宜忌食物」! 咖啡、柑橘、豆腐竟需多吃 ·愛喝珍奶、吃內臟類食物小心痛風發作! 醫揭「好發部位」:恐痛到不能走
-
2022-10-12 醫療.精神.身心
明明睡很多,為何還一直打哈欠?除了關節炎,還有9原因讓你疲倦不堪!
每天都覺得睡不飽、早上疲憊不堪,除了已經知道疲勞會影響關節炎相關疾病的人,像是類風濕性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脊椎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纖維肌痛症和骨關節炎等。但如果本身沒有罹患關節相關疾病,那麼疲倦是從何而來?快點盤點疲倦原因怎麼來又該如何改善! 患有關節炎的人,常會有疲勞感。主要是因為體內發炎反應和慢性疼痛緣故造成 炎症:患有自體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統會攻擊身體並導致炎症,進而導致體力衰退、疲勞。慢性疼痛:疼痛和疲勞是一個惡性循環。關節炎帶來的疼痛不適會影響睡眠,讓你疲憊不堪。 其他疲勞來源:根據 2017 年發表在 Current Rheumatology Reports上的一項研究 ,疲勞與其他因素有關,包括藥物、肥胖、貧血、缺乏運動、睡眠障礙、抑鬱、營養不均、肌肉流失、健康問題。 1、藥物副作用:包括治療關節炎的藥物,可能會導致嗜睡或疲勞。常見包括抗抑鬱藥、血壓藥物、麻醉止痛藥、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疾病修飾抗風濕病藥物(DMARD),例如硫唑嘌呤和甲氨蝶呤。皮質類固醇可能會讓你在晚上精神好,導致白天疲倦。 2、不運動、活動量少:2017年發表在《斯堪的納維亞運動醫學與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較少時間坐著、花時間進行輕度體育活動的纖維肌痛患者和,其疲勞和疼痛程度較不運動的人低。3、貧血:紅血球不足,肌肉容易疲勞。 4、缺乏睡眠:失眠和睡眠品質不佳會引發疲勞。 5、肥胖:超重會導致睡眠呼吸中止或其他睡眠問題,導致白天疲勞。但研究顯示,沒有睡眠障礙的肥胖者也會感到疲倦。6、營養不良:沒有獲取足夠和健康的食物和液體也可能引起疲勞。身體需要大量的水、維生素和礦物質才能有效運作。如果喜歡空熱量食品且沒有喝足夠的水,那麼促使你疲勞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脫水和維生素缺乏所造成。 7、沮喪:研究顯示,抑鬱症可能是因為慢性疾病的壓力,而導致的荷爾蒙和大腦變化所造成。 8、肌肉流失:失去部分肌肉組織時,剩下的肌肉必須承擔移動身體的負擔。肌肉流失可能來自於不運動、活動。 9、其他健康狀況:患有關節炎會增加罹患其他健康問題的風險,例如心臟病、肺病、糖尿病和炎症性腸病,這些都可能與疲勞有關。其他與關節炎無關的疾病也可能導致疲勞,包括感染、肝臟或腎臟疾病、甲狀腺疾病和慢性疲勞症候群。【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腋下異常出現腫塊!臨床上這兩種癌症易搞混?留意熟齡族為好發族群 A酸、A醇有什麼不同?想要改善皮膚要用A酸還是A醇?使用差異與禁忌早上起床發現眼睛腫怎麼辦?眼睛為何會浮腫?眼睛快速消腫補救法查看原始文章>>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
2022-10-09 養生.保健食品瘋
吃錯時間效用大打折扣 專家盤點B群、維生素C、魚油該怎麼正確吃
雖然專家強調均衡飲食才是補充營養首要,但現代人為求方便,習慣用維生素補充品補足營養缺口。維他命不是隨時吞服就能完整補充,錯誤的吃法可能讓你花了錢卻達不到理想效果。以下是專家整理各種維生素攝取的正確方式。鐵劑正確服用:晚飯後兩小時、睡前一小時空腹服用,可與維生素C併服;避免和乳製品、茶和鋅補充劑一起服用。許多女性因為月經而流失鐵質,有缺鐵性貧血問題,導致疲勞、缺乏精力和心悸。乳製品會阻礙鐵質吸收,因鈣質會阻塞腸道中的鐵;也要避免喝茶,飯後馬上喝茶,會減少身體從食物中吸收鐵質達90%,原因出在茶中的單寧酸。2017年針對英國女性的一項研究發現,飯後一小時喝茶,吸收的鐵量減少了50%,所以藥劑師建議,至少要隔開兩個小時。因為有太多因素會影響鐵質吸收,因此藥劑師建議在晚飯後兩小時、睡前一小時服用效果最佳。維生素C與鐵結合後,有助於更完全溶解在腸道裡,有利身體吸收,不論是吞服維他命C錠或來杯柳橙汁都可以。也有一些研究顯示,鐵劑最好隔日服用。2017年,瑞士蘇黎世的「人類營養實驗室(Laboratory of Human Nutrition)發表在《刺胳針血液學(The Lancet Haematology)》的一項研究顯示,交替而非連續服用鐵劑,更能增加鐵的吸收率。維生素B群正確服用:早上空腹吃,選擇含多種B群維生素的補充劑。八種維生素B群,包括B6、B9(葉酸)和B12,對血液、神經功能、身體能量很重要。由於它是水溶性維生素,且具備提升能量的功能,最好在早上空腹服用,以達最大效能。尤其是B12,會與食物中的蛋白質結合,最終直接與廢物從腸道排出,不會被人體吸收。另外,2018年澳洲阿德萊德大學(University of Adelaide)一項研究發現,高劑量的維生素B6會干擾睡眠。研究人員認為B6會刺激負責清醒感覺的大腦區塊。建議服用含多種B群的補充劑,單獨攝取某種維生素B,可能引起身體對其他維生素B的需求量,最終導致匱乏。例如單獨攝取葉酸,可能會引發掩蓋B12的缺乏。鈣正確服用:隨餐服用(同時含鎂、維生素D和K的鈣片效果更佳),檸檬酸鈣是較好的選擇。避免和鋅、鐵一起服用。很多人服用鈣片預防骨質疏鬆,通常,鈣片中會加入鎂的成分,這兩種礦物質是合作增進骨質健康的夥伴,但在腸道吸收中,也會互相競爭。儘管如此,專家仍建議服用同時含鈣與鎂的藥丸,因為它們帶來的好處與便利性,遠高於可能無法被吸收的百分比。維生素D和K也經常出現在鈣片中,這兩者已被證實可以促進整體鈣質吸收。血液中需要足夠的維生素D(至少400IU),才能好好吸收鈣質。而維生素D又需要鎂來平衡鈣,「這是一種微妙的關係」,因此,含有鈣、鎂、D、K的補充劑,是最理想的選擇。鈣片和食物一起服用,也會增強吸收力。與較便宜的鈣(如碳酸鈣)相比,檸檬酸鈣更容易被腸道吸收。維生素C正確服用:空腹服用,每日分次服用優於一次大劑量服用。維生素C對免疫系統、皮膚和骨骼都很重要。它是一種水溶性營養素,不需要與脂肪一起服用,多數的水溶性營養素最好在空腹時吃,例如早餐前。因為食物中的蛋白質和纖維會阻礙吸收。研究指出,人體可以吸收高達400毫克維生素C的劑量(是成人每日建議攝取量的4倍),但維生素C並不會儲存在體內,多餘的攝取量會隨尿液排出,因此短時間的大劑量服用(例如感冒期間)並沒有意義,不如在一天不同時段分次服用,以維持血液中的營養素恆定。魚油正確服用:與含脂肪的食物一起服用;避免在運動前或睡前吃。魚油富含EPA和DHA兩種Omega-3脂肪,已被證實對多種疾病有益,例如情緒低落、心臟病和類風濕性關節炎。魚油需要膳食纖維中的油脂幫忙吸收,因為食物中的脂肪會觸發胰腺釋放酶,有助於將Omega-3分解,小到足以通過腸壁吸收。因此應該隨餐服用,不要在空腹時吃。此外,因為魚油補充劑會在胃中產生氣體,劇烈活動或躺下睡覺,會促使氣體返回食道,而引起打嗝不適,因此不宜在運動或睡前服用。益生菌正確服用:飯前半小時吃,該餐最好吃含有一些脂肪的食物;避免與熱飲、果汁和酒精一起服用。不良的飲食和藥物(如抗生素)會殺死有益菌,而使腸道菌叢失衡,補充益生菌是為了增加腸道益菌數量。但益菌必須「活著」到達腸道,才能發揮效用。因此在到達腸道前,必須避免任何可能破壞益菌活性的因素。熱飲、果汁和酒精中的酸度,都會殺死益生菌,所以務必用冷的白開水吞服,水還有助稀釋胃酸,進一步增加益菌生存的機會。2011年加拿大一項研究顯示,含有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的益生菌,在飯前30分鐘服用時存活率最高。該研究還發現,如果隨後的一餐中含有一些脂肪,能降低整體胃酸,可能會對益生菌的存活更有幫助。而在飯後服用益生菌,細菌存活率最低,可能因為此時是胃酸分泌最高的時刻。維生素D正確服用:和含脂肪的晚餐(或一天中吃得較豐盛的一餐)一起服用;避免和維他命E併服。在陽光較少的冬季特別容易缺乏維生素D,它是骨骼健康和增強免疫力的關鍵營養素。我們需要透過曬太陽以製造維生素D,因此建議在冬天每天服用10微克(約400IU)。和其他脂溶性維生素(A、E和K)一樣,和含脂肪的膳食(如酪梨、蛋黃或橄欖油)一起服用,會有更好的吸收力。但維生素D和E不要一起服用,因為兩者是通過相同的機制吸收,因此會互相競爭,難以達到需要的吸收量。資料來源/英國每日郵報
-
2022-10-02 醫聲.罕見疾病
誤當痛風20年 他確診罕見疾病HAE:驚覺母親或因此病離世
手機、鑰匙、錢包⋯⋯,許多人出門前都會盤點該帶的物品,但對俊廷來說,最不能忘的是一盒救命針劑。今年37歲的他罹患罕見的「遺傳性血管性水腫(HAE)」,若是發病,他必須緊急施打針劑,身體、臉部隨處的腫脹,怪異的外觀之外,一但腫脹發生在氣管,他就可能跟媽媽一樣,因喉頭腫脹而喪命,而媽媽至死之前,甚至都不知原因何在。呼吸道腫脹僅剩10% 因禍得福確診HAE從小開始,俊廷身體的不同部位會不定期腫脹,皮膚如吹了顆氣球,脹痛和發熱感之外,肥厚腫脹的眼睛、嘴唇,嚴重影響外觀,每次發作都是單側,這次左手腫,下次右腳腫,每回腫脹大約2到3天便會消去,期間日常生活不便,譬如難以穿戴手錶、手套、鞋子。因爲怎麼樣都檢查不出原因,俊廷索性將其視作小病,手指腫就當作過敏,腳腫就當作痛風。直到俊廷29歲那年,用畢晚餐,一直覺得喉嚨卡著異物,雖然講話不順暢,不過呼吸尚可,因此他不以為意直接就寢。隔天起床,俊廷發覺越來越喘不過氣,只好掛急診,醫師用內視鏡一看,發現他的呼吸道只剩10%可通過空氣,緊急進手術室氣切,情況危急到還來不及打麻醉,俊廷即因呼吸不到而暈厥。術後,俊廷喉嚨的腫脹消退,醫師仔細詢問病史,得知媽媽和妹妹都有類似的症狀,媽媽甚至更嚴重,腫的部位遍及臉和全身。醫師由此推測是遺傳疾病,於是全家人抽血檢測基因,最終確診為HAE,但對大家而言,反而鬆了口氣,纏身多年的詭異毛病終於找到頭緒。2家人得HAE 媽媽至死不知病因HAE是種罕見的補體缺陷的免疫不全疾病,發生率為五萬分之一,大多為體染色體顯性遺傳,而台灣又以第一型與第二型病患居多,但其中約有20%到25%患者為新突變,無法從家族史得知,意即每個都人可能無預警的發生。知識補帖/遺傳性血管性水腫 (HAE)簡介遺傳性血管性水腫是因血液中的一種蛋白質- C1抑制蛋白(C1 esterase inhibitor, C1-INH)缺乏或功能異常的免疫疾病,特徵是會重複發生血管性水腫,但沒有伴隨蕁麻疹或搔癢症,最常受到影響的部位是上呼吸道和腸胃道的皮膚或黏膜組織。雖然腫脹在未經治療的情況下,大約2到5天內會自動消退,但若發生在喉部可能會導致窒息。此症的遺傳模式為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看更多其致病原理是當補體調節因子之一的C1抑制蛋白(C1-INH)發生功能缺陷,將影響人體免疫調節,增加血管滲透性,過量血管外積液阻塞血液或淋巴液的流動,引發四肢、面部、生殖器、腸胃道或呼吸道腫脹,時間持續2到5天,有別於過敏性水腫尋麻疹2天內完全消退。不同的發作位置帶來不同的後果。若為腹部,患者將出現噁心嘔吐、劇烈腹痛、積腹水的症狀,常被誤診為腹部急症,反覆接受不必要的腹腔手術;若為呼吸道,則有吞嚥困難、發音障礙,需要緊急插管或氣切,甚或窒息危及生命。俊廷的妹妹、媽媽剛好分別發生在腹部與喉頭,只是媽媽不似俊廷幸運,在一次喉頭腫脹中過世,死前都不知原因。預防勝於治療 降低發病不適和風險俊廷的一次發病,解答家族存在已久的困惑,而他的幸運之處不僅如此。目前台灣患者發病48分鐘內,可使用緩激肽通路調節劑皮下注射或血漿純化的濃縮C1酯酶抑制劑靜脈注射,緩解急性發作症狀,俊廷隨身攜帶的救命針劑即屬於前者,但注射時會產生嚴重疼痛感覺,「有病友急救時自己打那個針,痛到只打了一半,就趕快跑醫院看診」。然而,HAE發作僅60%為自發性,其餘與壓力、創傷、感染、雌激素、過度疲勞有關。俊廷侃侃而談地說,他大學時期課業繁重,作息不正常,時常熬夜、壓力大,水腫比過去來得頻繁,每2到3個月發作一次。「咬到舌頭也會腫耶」,馬偕兒童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徐世達補充,一般人吃飯不小心咬到舌頭,過段時間傷口自然會好,可是對HAE病患而言,卻可能使喉頭跟著腫脹,性命被奪走。既有預防藥副作用多 曾有女病患拒吃過世病患每次腫脹都必須提心吊膽,即使逃過死劫,有些人也會因水腫破裂留疤,或是進行腹腔手術。為減少病人不適,降低發作風險,台灣多以雄激素作為短、長期預防藥物,病人可於牙科或外科手術前服用。「其實雄激素副作用多,會使女性第二性徵消失,也可能造成肝癌。」徐世達指出,雄激素會使毛髮與體重增加、月經不規則、乳房體積減小、高血壓及肝腫瘤,他分享,曾有女性病患無法接受賀爾蒙改變,不願服用藥物,又因病發來不及使用急救針,最後不幸離世。另一種預防藥,是同為急救藥的濃縮C1酯酶抑制劑靜脈注射,但因藥效較短,病患一週須注射2到3次。「靜脈注射風險大,連國外也不會長期使用。」徐世達解釋,除了注射不舒適感外,反覆穿刺血管,會使血管嚴重損傷,引起血管纖維化,或細菌侵入打針造成的傷口及靜脈本身,導致感染,因此一般都不太建議長期使用靜脈注射。長效預防新藥卡關 HAE病友籲儘速納保提升生活品質2018年,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核准一種單株抗體皮下注射新藥,對於預防疾病發作有明顯效果,徐世達說明,治療剛開始的前半年,病患須每2週施打一次新藥,穩定之後,每個月施打一次即可,大幅降低病患不適感,提升生活品質。不過,新藥一人一年藥價約900萬元,讓新藥自去年八月通過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擬訂會議後,至今仍處於藥價協商階段,尚未生效。罕見疾病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指出,近年健保因財務困難,更講求經濟成本效益,使罕藥給付日益艱困。不忍罕病友苦苦等待治療的機會,她強調,「評估罕藥納保,不能單看成本和存活年數,更要考量病患的生活品質。」陳莉茵也認為,台灣計算成本效益時,常參考國外數據,但台灣的罕見疾病不一定同為國外的罕見疾病,因此應要因地制宜,發展出自己的成本效益計算公式,對台灣病患才公平。「遺傳罕見疾病雖只降臨在少數人身上,卻是每個人都必須承擔的風險。」她表示,罕病絕非他人的事,而是大家的事。陳莉茵說,罕病的治療選擇實在稀缺,不給予治療往往就是致命。目前俊廷每天睡前都要吃一顆雄激素,且隨身攜帶救命針以備不時之需,病情尚屬穩定,去年更順利結婚生子,奔走成立病友聯誼會,對外提倡疾病診斷,對內分享照護方式。對於終身與HAE共存,俊廷雖抱持樂觀正向的心情,但不免偶爾擔心萬一發病,妻小將無所依,又或其他病患因不適而不願用藥,因此期待長效新藥儘速納保,讓全台已通報的32位病患,以及尚未確診的病患更安心。(看相關新聞:「30歲男腳腫誤診痛風20年 險死才發現得遺傳病」)
-
2022-09-29 醫療.骨科.復健
關節炎更要動,定期運動改善軟骨健康!美國風濕病學會推薦適合關節炎患者的4種運動
到底運動還是不運動好呢?!許多研究都已經證實,與不運動和不健康的人比較,經常運動的人身體狀況更好、更愉快、壽命相對也更長。對於患有關節炎的人來說,也是如此,不運動還會引發健康問題,包括第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骨質疏鬆症等。 關節炎最常見的症狀,包括降低疼痛耐受性、肌肉無力、關節僵硬和平衡感變差,但是如果長期不活動筋骨、關節的話關節炎的症狀反而會更嚴重!關節炎患者,運動以強化、伸展、有氧為主對於膝關節或其他部位的骨關節炎患者,建議結合強化、伸展和有氧運動、減輕症狀、改善關節運動和功能、增強協調和平衡以及控制體重為目標。已經發現定期適度運動,可以改善軟骨的健康。1、柔韌性練習:主動性關節活動、伸展運動都有助於維持或改善受影響關節和周圍肌肉的柔韌性。有助於改善姿勢、降低受傷風險和改善功能。主動性關節活動練習通常每天重複5-10次。早上做一系列運動有助於關節活動。建議每周至少進行 4-5天的伸展運動,每次伸展約 10-15秒。主動性關節活動和伸展運動,包括高爾夫、網球、瑜伽和太極拳等休閒活動。2、加強練習:隨著肌肉變得更強壯,可以提供關節更大的支撐力,有助於減輕疼痛關節的負荷和壓力。建議每週進行4-5次,針對身體主要肌肉群8-10次為一組。阻力或重量需要有足夠的強度,才能訓練到又不增加關節疼痛。阻力可以使用手持重物、鬆緊帶或使用舉重機推。3、有氧運動:又稱為心肺調節,包括以重複和有節奏的方式使用身體大肌肉的活動。有氧運動可以改善心臟、肺和肌肉功能。對於患有關節炎的人來說,有氧運動對控制體重、情緒、睡眠及整體健康都有益處。安全的有氧運動形式包括步行、有氧舞蹈、水上運動、騎自行車或在固定自行車、跑步機等設備上訓練。日常休閒活動,像是修剪草坪、打高爾夫球或遛狗,如果以中等強度方式進行,也屬於有氧運動。世界衛生組織 (WHO) 建議 18-64 歲的成年人每週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分散在幾天內完成。中等強度是有氧運動最安全、最有效的,訓練者可以正常說話,不會呼吸短促或過熱,並且可以舒適地進行持續一段時間的活動。4、身體意識練習:當關節及其周圍的肌肉受到關節炎的影響,或者已經換過關節者,通常會損害協調性、位置意識、平衡和增加跌倒的風險。身體意識練習,包括改善姿勢、平衡、協調和放鬆的活動。太極拳和瑜伽是結合身體意識元素的休閒運動。9種保健食品有助緩解關節炎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休假就喝酒狂歡,到底行不行?!喝到斷片,罹患「這疾病」風險高出119%!痛風患者飲食怎麼吃?吃什麼可避免痛風發生?推薦8食物緩解痛風不適憂鬱可能是身體缺營養素! 推薦色胺酸、維生素B群、維生素D,有助穩定情緒!查看原始文章>>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
2022-09-29 養生.聰明飲食
為什麼全肉食飲食現在很流行?教授告訴你真的能吃太多肉嗎?
臉書朋友Peng Peng在2022-9-23用簡訊聯絡:「林教授 您好:打擾了,拜讀您的著作了解到很多正確的資訊,最近看到一本書完全顛覆了我原來以為正確的健康均衡的飲食方式,此書的作者,提倡全肉食的飲食方式、及作者在書中提到非常多原本我認為健康的食物和很多議題,非常希望教授您百忙中抽空了解,很希望能夠知道您的看法,為我解惑,感激不盡。」這本書是2022-8-12發行的《肉食密碼》,而原作是2020-2-18發行的The Carnivore Code: Unlocking the Secrets to Optimal Health by Returning to Our Ancestral Diet。作者是Paul Saladino。他雖然有醫師文憑,但卻不在醫院或診所工作,也從未發表過任何醫學論文。他的全職工作是行銷全肉食飲食(Carnivore diet)和營養品。不管如何,我們來看《肉食密碼》的內容簡介:「改善自體免疫疾病,減輕發炎症狀,破解植物性飲食益處的迷思,用全肉食找回身體健康!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狼瘡、甲狀腺疾病、牛皮癬、多發性硬化症、類風濕性關節炎、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許多病症都將獲得改善。保羅‧薩拉迪諾醫師在這本開創性的書中,揭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那些我們以為對健康至關重要的食物,如全穀物、植物和綠葉蔬菜對身體並不如你想的有益處!薩拉迪諾醫師結合了科學、歷史以及自己身體力行驗,破解了植物性飲食益處的迷思,並揭示了全肉飲食的治癒潛力,提出這才是最符合我們的身體的飲食方式。」這份簡介裡有提到「科學」,所以我就到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用Carnivore diet做搜索,結果共搜到三篇論文。2020年:Can a carnivore diet provide all essential nutrients?(全肉食飲食可以提供所有必需的營養嗎?)。這篇論文是作者在闡述個人意見,但卻沒有提供任何全肉食飲食的實驗結果。作者自己也說:「全肉食飲食是一種新近流行但尚未有研究的生酮飲食形式」。(註:生酮飲食不是全肉食飲食,而是高脂飲食,請看一位生酮醫師之死)2021年: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Self-Reported Health Status among 2029 Adults Consuming a “Carnivore Diet”(2029 名「全肉食飲食」的成年人的行為特徵和自我報告的健康狀況)。這篇論文是用網路問卷調查做研究,而對象是自稱奉行全肉食飲食的人。它的結論是:「與普遍預期相反,全肉食飲食的成年人幾乎沒有受到不良影響,而是報告了健康益處和高滿意度。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這些發現的普遍性和這種飲食模式的長期影響需要進一步研究。」2022年:Limitations of Self-reported Health Status and Metabolic Markers among Adults Consuming a “Carnivore Diet"(「全肉食飲食」的成年人自我報告的健康狀況和代謝標誌物的局限性)。這篇論文是在批評上一篇論文不靠譜,例如:「最令人擔憂的是,包含與代謝標誌物(如血脂)相關的自我報告數據。如前所述,這些數據未經驗證,並且還存在報告偏差。此外,我們認為此類數據由於其未經驗證的性質而通過嚴格的同行評審是極不尋常的,特別是當前和飲食前值的使用不一致。考慮到將追隨者納入非常特定的飲食模式所固有的選擇偏差,缺乏經過驗證的生物標誌物數據也應謹慎處理,其科學有效性值得懷疑」。著名的克里夫蘭診所在2021-7-1發表The Carnivore Diet: Can You Have Too Much Meat?(全肉食飲食:你能吃太多肉嗎?):「全肉食飲食中纖維含量極低,這會導致大量便秘,而且風險變得比沒有排便要嚴重得多。如果你已經患有慢性病,如高血壓、高膽固醇、任何中風病史或其他心血管疾病,你絕對不應該嘗試這種飲食。這種飲食也會讓所有蛋白質和脂肪變得更糟,消化需要更長的時間。全肉食飲食含大量飽和脂肪,會導致低密度脂蛋白或壞膽固醇升高,並使您面臨患心臟病的風險。」ABC Everyday在2022-8-11發表Why the carnivore diet is popular right now(為什麼全肉食飲食現在很流行)。這篇文章的作者Ange Lavoipierre問美國文化戰略家Matt Klein:「是什麼推動了歷史上這個時刻對肉類的熱情」。Matt Klein回答:「我們正處於一個極端的時刻。文化以緊張的形式存在……當我們看到素食主義興起時,就會看到逆向的拉動 ,那就是全肉飲食。我們生活在一個元宇宙或多元宇宙中,對吧?你可以選擇你自己的冒險。總的來說,機構信任正在下降,陰謀論正在上升。在文化不穩定的時刻,我們正在尋求解決方案、道德,以及志同道合的人來圍繞在我們身邊。」沒錯,物極必反。全肉飲食是一個極端,而全素飲食則是另一個極端。中庸的均衡飲食是老生常談,沒人愛聽,所以一定要胡扯極端的飲食才會有人願意花錢來聽,來看,來頂禮膜拜。台灣不是也有一本叫做《救命飲食》的書嗎?它不是說肉食是百病之源,而素食則是可以治百病嗎?有讀者來問我關於《救命飲食》這本書,所以我就直接用這個書名寫了一篇救命飲食。我在最後說:「總之,極端飲食主義者,不管是叫人家要多吃脂肪,還是叫人家要斷絕動物性食物,往往是會操弄或扭曲數據來支撐他們不可能被證實的主張。所以,像《救命飲食》這樣的書,看看就好,不要太信以為真。」這段話套用在《肉食密碼》這本書也是完全恰當:看看就好,不要太信以為真。畢竟,翻譯這本書的人也不相信嘛,不是嗎?您也可以打電話給出版社,問問看老闆和員工有多少人相信。註:我發表很多批評極端素食主義的文章,而最新的一篇是今年一月的What the Health影片,暗藏玄機。我在這些文章裡面揭露了極端素食主義者的種種行銷技倆,而這些行銷技倆現在又被極端肉食主義者如法炮製。原文:肉食密碼:救命飲食的另一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