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的林小妹熱愛打排球,是名運動好手,但沒想到年紀輕輕的她,不僅經常便祕,且連續一到兩個月排出血便,嚇壞父母。經醫院檢查疑似為發炎性腸道疾病,隨後確診為克隆氏症,接受治療與進行飲食調整後,林小妹重回最愛的排球場、參加童軍團,她也鼓勵病友堅持治療、與病共存。
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社團法人腸治久安協會及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共同舉辦「IBD發炎性腸道疾病線上衛教講座」,四名來自大腸直腸科、肝膽胃腸科、兒童腸胃科、營養科領域的專家,以及病友林小妹偕同父親線上分享從症狀、治療、生活及飲食面剖析發炎性腸道疾病。
常見成人患者延遲確診,未及時治療罹癌風險增。
發炎性腸道疾病(IBD)可分為兩種,分別為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亞東紀念醫院肝膽胃腸科專任主治醫師鍾承軒表示,據統計,國內患者的發生率與盛行率皆逐年增加,以每年4%至5%的比率上升,其中不乏兒童及較為年輕的患者。
台大兒童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吳嘉峯說,其實18到20歲前確診的兒童病患不在少數,約占總病例數的10%至20%。常見一些成人患者其實早在18歲前就有症狀,卻延遲確診。
若未即時治療,發炎持續將使病情愈來愈嚴重。鍾承軒表示,病患可能發生臨床上最不樂見的腸胃道出血、穿孔、廔管、惡性腫瘤等併發症。台北榮總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林春吉更強調,較年輕的病患或持續發炎、合併有原發性硬化膽道炎的患者存在較高癌病變的風險,統計於診斷後七年間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將開始線性增加。
三大類藥物治療,盡可能避免手術,影響生活品質。
臨床上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治療分為三大類,首先會以類固醇、免疫調節劑等傳統藥物治療,當症狀變嚴重而難以獲得緩解時,會開始以生物製劑治療,近五到十年間亦有較新型的生物製劑,可降低白血球發炎的反應。之後如發生併發症才會評估進行手術,如腸道切除重建、廔管切除引流等手術。
林春吉表示,對藥物治療無明顯效果的病患,採取手術治療被視為最後的手段,包含緊急手術及非緊急手術。過往曾統計患有潰瘍性結腸炎有60%的病患需要緊急手術,由於術後恐影響未來預後及生活品質,臨床的治療目標之一,就是盡可能避免緊急手術。
依期別調整飲食,戒菸降低復發率。
除及時診斷、穩定服用藥物之外,要讓疾病獲得良好控制,降低併發症風險,飲食調整也是重要的一環。馬偕醫院營養醫學中心副主任蔡一賢說,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營養治療方針會隨疾病嚴重度、治療方式、併發症而改變,可分為急性發炎期、引導緩解期及維持緩解期,且治療也分藥物或手術,當病患發生貧血、腹瀉等併發症時菜單也會不同,應諮詢專業營養師進行個別評估及建議。
蔡一賢說明,急性發炎初期會先暫時性禁食,之後以均衡飲食為原則採取低渣或高蛋白飲食,但要注意避免個人食物過敏原,不食用油炸、油煎等烹調方式料理的食物,如荷包蛋、油豆腐等,盡量選擇去皮、去筋的瘦肉、魚肉,且要降低纖維的含量,避免纖維多的蔬果及全穀類和其製品,包含竹筍、奇異果、番茄、糙米、燕麥、玉米、芋頭等。
當進入疾病緩解期會逐漸放寬限制,增加纖維質到正常標準的攝取量,原則上仍要視個人腸胃耐受性調整,記錄會導致腸胃敏感的食物品項,當病患治療產生貧血可選擇富含鐵質、維生素C等食物預防,也建議癮君子戒菸,有助疾病控制並降低克隆氏症的復發率。
發炎性腸道疾病跟高血壓一樣,是必須規律治療的慢性病。吳嘉峯說,固定服藥治療才能控制疾病,仰賴醫病溝通及病患本身須了解疾病,能否讓病患回歸正常生活是最終治療目標。林春吉亦建議病友,在發病八到十二年之後定期進行大腸癌檢測,預防癌病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