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7 焦點.健康知識+
搜尋
降溫
共找到
368
筆 文章
-
-
2024-01-03 養生.抗老養生
流汗真的會排毒嗎?教授揭人體真正排除體內毒素的器官在肝腎
讀者Mr. Chan在2023-12-21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林教授您好,曾拜讀你的文章有關排毒。我曾有一次跑步久了一身油汗,但是否如以下網址說秋天排毒正當時唐安麒。部分文章如下:流了一身大汗不代表排毒成功,由於毒素多存於脂肪中,所以流『油汗』才算把毒素排出。『油汗』的汗味,比『水汗』較濃,味道越臭,代表毒素越多。 怎樣排『毒』汗?最少運動30分鐘,通過運動出『油汗』才算排毒,又或在濕、熱、焗的環境下,如做高溫瑜珈、浸浴、抗氧排毒療程、去腫通淋巴療程、排毒焗毯等。請教内容是否屬實呢?謝謝您!」隔天Mr. Chan又寄來電郵:「光是流汗還不夠,『流油汗』才能排身體廢物!陳俊旭博士教你『油汗排毒法』。」上面的第一個連結打開的是我在2016-5-16發表的「排毒」到底是啥東西,其中的一段是:「老實說,我真佩服創造『排毒』這個辭兒的人。如此簡單扼要,如此一針見血,如此聳動人心,如此駭人聽聞,如此讓你。。。荷包失血。」上面的第二個連結打開的是2023-11-5發表在《東周網》的「秋天排毒正當時」(作者是唐安麒)。它的最後一段是:「秋天排毒正當時,我經營的Angel Face 36周年,為回饋支持多年的客人,以及幫助更多人回復健康體質,以$360就可體驗一項排毒養生療程。有脂燃燒,有毒排毒,有腫消腫,健康才是美!」上面的第三個連結打開的是一篇2016-6-8發表在《良醫健康》的文章。它是摘取自該作者的一本書。該作者是一位所謂的自然療師,而我已經發表多篇文章駁斥他種種悖離正統醫學的言論。有關「排毒」,我已經在「排毒」到底是啥東西裡引用5位中西醫,指出不論是中醫學或是西醫學,都沒有「排毒」這個辭兒。我今天再引用加拿大McGill大學的一篇文章,它說:「排毒」這個說法完全是無稽之談。請看Dr. Oz’s “Two Day Holiday Detox” should be flushed(奧茲醫生的「兩天假期排毒」應該被沖入馬桶)。有關「流汗排毒」,請看下面這三篇文章:Britannica發表的Can You Really Sweat Out Toxins? (流汗真的能排出毒素嗎?):您的皮膚其實並不是排泄器官。劇烈運動確實可以透過淋巴結和腎臟過濾和血液循環來幫助身體排除毒素。任何被淋巴結過濾掉的毒素都會重新沉積在血液中,並被腎臟消除。肝臟也會過濾掉一些廢物,這些廢物會以膽汁的形式釋放到腸道中。流汗的目的不是為了清除體內的毒素,而是透過蒸發來降溫。WebMD發表的Can I Sweat Out Toxins That Are in My Body?(流汗可以排出體內的毒素嗎?):一句話,不。您可能聽說過,坐在三溫暖或參加熱瑜伽課程可以幫助您的身體排出危險的毒素。但你的汗水99%都是水。您的汗水中可能存在微量的金屬和其他化學物質,但就排除體內毒素而言,您的腎臟和肝臟承擔了大部分工作。National Geographic發表的Can you really sweat out toxins?(流汗真的能排出毒素嗎?):每當你在流行媒體上看到「排毒」這個概念時,通常就會認為這是荒唐可笑的(silly)。你無法透過流汗排出毒素,就像你無法透過流汗排出子彈一樣。我們流汗主要是為了讓自己降溫,而不是為了排泄廢物或有毒物質。排泄有毒物質是我們的腎臟和肝臟的功能。總之,您只要一看到有人在推銷「排毒」,就可以立刻判定是在騙人的。原文:油汗→排毒?斂財?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2-21 養生.生活智慧王
冬季用電整理包/電暖器放床邊危險、除濕機2時機避用…居家5電器安全使用守則
入冬首波寒流報到,低溫可能跌破7℃,許多民眾開始使用電暖器、電暖爐。不過電器專家、中華民國電器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廖全平提醒,民眾使用電暖器、電暖爐的時候,一定要特別留意插座部分是否緊實,如果插座已經鬆脫,一定要趕快找水電師傅來修,並盡快更新,才不會引發火災、造成危險。電暖器插頭不要插在延長線上廖全平也提醒,電暖器、電暖爐是高耗電產品,使用電暖器、電暖爐的時候,插頭千萬不要插在延長線,主要是因為延長線的品質良莠不齊,民眾可能不清楚延長線所能耐受的電力瓦數上限,一旦電暖器、電暖爐的電力瓦數超過延長線耐受上限,很容易就產生電線走火。電器不用時用塑膠袋隔絕灰塵 使用前用濕布擦乾淨「平常不用的時候,許多民眾習慣將電暖器、電暖爐放在陽台、儲藏室,又沒有包塑膠套,所以常積滿灰塵、棉渣…」廖全平觀察到,當電暖器、電暖爐放在陽台,不僅容易引起灰塵堆積,在風吹雨淋、日曬的狀況下,電線外層塑膠絕緣體也容易硬化、脆化,貿然使用,即可能引起火花、火災。「電暖器、電暖爐平常不用的時候,建議放室內,且要包塑膠套保護,才不會引起灰塵堆積。」建議民眾使用電暖器、電暖爐前,一定要用濕布把裡外灰塵、棉渣擦乾淨,然後讓水氣散去或用乾布抹去水氣後再使用。而雖然一般電暖器、電暖爐可使用約四、五年,但如果平常都放在陽台,且沒有套塑膠套保護,則建議兩、三年就要更新,或建議換成變頻冷暖氣機,用吹風方式傳播熱氣,室內熱氣散播比較均勻,也相對比較安全,較不會產生起火意外。也有些人認為,使用電暖器、電暖爐時,空氣會比較乾燥。對此,廖全平解釋,如果使用葉片式電暖器,主要用油加熱,空氣較不會乾燥,如果是石英管電暖器,較容易產生空氣乾燥問題,這時,可以在床頭放杯水,讓空氣可以濕潤一點,不過真正解決的方法,也是建議更換成變頻冷暖氣機,這樣的問題便迎刃而解。冬季居家常用5電器使用注意事項而除了電暖器,冬季常用的電器還有除濕機、電磁爐/電陶爐、熱水瓶等,各種電器又都插在延長線上,《台電電力粉絲團》臉書粉絲專頁在臉書發文提醒大家,這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這些電器消耗的電功率較大,應使用單獨插座,以免用電量過大引起火災。元氣網為您整理冬天各種用電該注意的細節。一、電暖器許多人會將電暖器放床邊,要注意電暖器、電暖爐開啟時,一定要離棉被、易燃物一公尺以上,尤其睡覺時一定不能讓電暖器面向床邊棉被,以避免棉被接觸到電暖器而起火。使用電暖器注意1.應使用專用插座,避免與其他電器共用同一插座組。2.應適時清潔電暖器,避免灰塵影響散熱,以及棉絮引燃起火。3.寢具、衣物、沙發、窗簾等易燃物,都要跟電暖器保持1公尺以上的安全距離。二、除濕機使用除濕機注意有2個時機應避免使用除濕機:晚上睡覺時、沒人在家無人看管時,應將除濕機電源關閉,並拔除插頭。除濕機使用6重點1、定期清洗濾網,尤其使用前一定要清潔。2、除濕時要關窗,減少室外濕氣入內。3、除濕機不要貼牆放,使用時要與周圍牆壁及窗簾等保持適當空間。4、搭配電風扇/循環扇,加速空氣循環對流,除濕效率更好。5、移動除濕機前記得要把水箱的水倒掉、收納電源線並避免過度彎折,利用機身把手來移動除濕機才安全。6、室內晾衣不可將衣物直接覆蓋在除濕機上,也避免將衣物晾在除濕機的正上方。三、熱水瓶使用熱水瓶注意1.單一插座較安全2.不要放在密閉櫥櫃中,注意散熱。3.新熱水瓶第一次煮的水別喝4.到給水位置再加水四、電磁爐/電陶爐使用電磁爐/電陶爐注意冬天在家煮火鍋很常使用電磁爐,現在還有一種電陶爐。電陶爐是利用紅外線熱輻射原理,透過紅外線鹵素燈,先加熱玻璃面板後,再讓熱度導至鍋具,所以爐面及周圍溫度會非常高。加上現在許多電陶爐多採用平面觸控式設計,一觸碰到開關就會開始加熱,由於開始加熱後爐面溫度升高,這時若接觸到易燃物就可能起火釀災。所以如果家中有毛小孩或幼童,一定要特別小心別誤觸。1.無人在家時,寵物應限制活動區域,避免寵物誤觸打開電源。2.爐面應淨空,周圍勿放可燃物。3.電陶爐是高功率家電,請使用獨立插座。未使用時就關閉電源並拔插頭。4.等降溫後再清潔爐面,避免燙傷意外。五、延長線使用延長線注意居家火災,很多是由延長線引起。《台電電力粉絲團》臉書粉絲專頁指出,尤其舊式延長線如果沒有「自動斷電保護」,而且還將線材綑綁使用的話,當用電超過負載時,溫度可能會飆升到150度,使得電線冒煙短路燃燒,非常危險。延長線選用3秘訣1.獨立電源開關2.過載保護裝置3.商品安全標章使用延長線注意5重點1.不要插好插滿,注意額定容量 2.不要延長又延長3.不要使用高功率家電4.不要綑綁使用5.要定期汰舊換新【資料來源】.《台電電力粉絲團》臉書粉絲專頁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12-19 醫療.心臟血管
天冷待在家就沒事?醫曝室內猝死2地點!心肌梗塞想活命謹記4個「不要」
氣溫急降,戶外低溫容易猝死,但醫師提醒,到醫院猝死患者,反而大部分在室內發生,顛覆昔日的觀念。室內容易發生猝死場所是客廳及浴室,提醒大家在家也應做好保暖。原本還是熱烘烘的冬天,上周末氣溫明顯驟降,全台傳出多起猝死案件。明天(19日)開始又會有下一波強烈大陸冷氣團逐漸影響,影響時間也比較長,將影響到周五。其實每次要降溫前,媒體都會提早大肆報導要大家做好保暖,但真正降溫時總還是會看到很多猝死的案例發生。天冷猝死 室內也是的好發地點台安醫院心臟內科暨心導管室主任林謂文指出,猝死好發族群為,年齡大、三高,或是心衰竭、放置心臟支架、中風等心腦疾病患者,但氣溫降低時,這些患者都不敢外出,但為何醫院急診還是收治猝死病人?「理論上,大家會覺得戶外是猝死的危險地點,殊不知,室內也是猝死的好發地點。」林謂文說,戶外天冷,民眾會提高警覺多穿衣物,但室內時都穿輕薄的家居服,反而會覺得「不需要穿的太多、太厚重」而疏忽保暖,且在客廳、浴室常有對外窗,室溫容易起伏,當室溫降低會促進交感神經興奮,心跳加快,引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心悸等,應懷疑可能是心腦疾病引起,盡速就醫檢查,否則將引發中風、心肌梗塞及猝死。此外,猝死好發時間為清晨,主要受輻射冷卻影響,以凌晨室溫約攝氏14至17度,與棉被裡溫度約攝氏32至34度,相差至少10度以上,溫差很大,這時起床上廁所,沒有適度保暖,就可能猝死。因此要注意在家也應做好保暖,衣服多穿一點,也可以穿上毛襪。關於天冷猝死●好發時間:清晨●室內2好發地點:客廳、浴室●高危險族群:三高患者、中風、心腦疾病者、心衰竭、放置心臟支架、65歲以上或獨居長者、家中沒有保暖工具的人。●5大症狀:胸悶、胸痛、喘、呼吸急促、心悸●引發結果:中風、心肌梗塞、猝死。心肌梗塞發作,想活命4個「不要」而心肌梗塞發作,經常讓人猝不及防,盡可能最快送醫,才能提高存活及輕症的機率。因此重症醫師黃軒也在臉書提醒,當心肌梗塞發作,必須馬上意識有些事情不可以做,如以下4件事做了反而會延誤就醫,浪費黃金救援時間。1. 不要一直忍著疼痛典型的心肌梗塞仍以胸口緊、悶痛、像大石頭壓住等表徵為主。那些不把胸部疼痛當作一回事且非常耐痛的患者,又認為自己忍耐一下,胸部疼痛即會自動消失而無需就醫者,這些都是延遲就醫常見的原因。殊不知只要拖延的時間越久,壞死的心肌會越多,死亡率的風險也越高,所以有典型的胸痛,千萬不能容忍。2. 不要胡亂拍打自己那些網路流傳的影片,什麼拍胸脯、打胳膊,按這按那或叫你大力咳嗽,這些都是偏方,正規醫療指南並沒有提到這樣是在急救你的心肌梗塞,這些方法不但不能緩解症狀、不能打通血管,還可能會增加心臟負擔,也就是說你的心肌梗塞可能反而惡化更厲害。3.不要自己亂服藥物懷疑心肌梗塞,有人會趕緊吃阿司匹靈。提醒一下,不要自己當醫生下診斷,自己給藥服用。因為胸痛可能是心肌梗塞,也可能不是,亂吃藥有時候會增加風險。我們常常這樣說:如果沒有低血壓,你可以吃硝酸甘油1-3次,如果無效就不要再吃了,會導致低血壓的。但是問題是:往往病人自己吃硝酸甘油前,根本也沒有習慣先量血壓,不知道自己身體當下的真實血壓,那就不要吃硝酸甘油,因為你可能會導致更低血壓。而萬一你是下壁的心肌梗塞壞死,血壓過低,就容易使你進入休克狀態,這個時候,也就更危險了!4. 不要反覆打電話或上網查詢在秋冬且又是高風險族群,如果發生典型的心肌梗塞症狀,只要超過15分鐘或20分鐘症狀沒有緩解,就必須就醫排除心肌梗塞的可能性。有些人會一直和別人或家人反覆過度的一直討論和商量,還會到處打電話,問要不要去看醫生?要不要去急症室?這樣反而浪費黃金救援時間。【資料來源】 .《黃軒醫師 Dr. Ooi Hean 》臉書粉絲專頁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12-07 養生.生活智慧王
熱鍋沖水洗鍋的煙霧最毒?這動作最傷的是鍋具不是人!顏宗海教變通方法清洗減煙霧
你可以先知道: (1)熱鍋沖冷水的煙霧是什麼物質,目前能查到的文獻記載中、都並沒有任何研究或分析,因為成分不明、所以無法得知煙霧的危害,因此不能說煙霧是肺腺癌最毒污染物,甚至比我們所知道的第一危險因子抽菸還毒。 (2)不管是哪一種材質的鍋具,都應避免起鍋後直接拿熱鍋去沖冷水清洗,溫差恐減損鍋具使用壽命,尤其是不沾鍋、因為帶有塗層,在高溫狀態下塗層更易受損。網傳「熱鍋洗鍋煙霧是肺腺癌最毒污染物」的相關截圖及內容,提到大家都知道二手菸、油煙、空污的危害,但其實最毒的是熱鍋洗鍋的煙霧。專家表示,不管哪種材質的鍋具,不要直接把熱鍋拿到冷水底下沖洗,這樣的建議是對的,但是說煙霧是導致肺腺癌最毒的污染物這個部分就是沒有實證的錯誤說法。洗鍋煙霧是肺腺癌最毒的污染物? 原始謠傳版本: 親愛的主婦朋友請注意 去聽了一場衛生講座,由中興醫院的衛教護理師講課⋯⋯提到肺腺癌,大家都知道是二手煙、廚房油煙、空氣污染⋯等的危害 但,另提到最毒的是-剛起鍋,熱熱的鍋,就洗鍋,所發出的煙霧-是肺腺癌最毒的污染物。 分享給妳,以後等鍋子涼ㄧ點後,再洗鍋子。 另外,要等涼了再洗鍋子,否則有些平底鍋 熱脹冷縮 會變凹凸 不平。 並在社群平台和通訊軟體流傳:查證解釋: 剛起鍋的煙霧最毒?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腎臟科醫師顏宗海表示,網傳訊息提到醫院的衛教師在講座時說「剛起鍋的熱鍋就拿去洗鍋,所發出的煙霧是肺腺癌最毒污染物」,但醫學已證實肺腺癌的危險因子依序是(1)抽菸、二手菸(2)廚房的油煙,所以說熱鍋沖冷水是導致肺腺癌最毒的污染物,依據學理、這樣的說法「一定是不對的」。顏宗海指出,很多主婦因為油冷掉會變得比較黏膩不好洗、所以趁熱鍋趕快洗,還有就是為了搶時間趕快做下一道菜,而有將熱鍋直接拿去沖冷水清洗的習慣,但不管是鐵鍋或是不鏽鋼鍋、甚至不沾鍋或是玻璃、陶瓷等等任何材質的鍋具,這樣的動作會因為溫差過大、材質易受損,而減少鍋具的使用壽命,鍋具比較容易壞掉,所以不建議主婦這樣做,但是說熱鍋沖冷水的煙霧是肺腺癌最毒污染物,這就必須要加以澄清。 顏宗海強調,炒菜會增加肺癌風險是因為油煙會產生「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AHs),PM 2.5 的「懸浮微粒」或甚至「細懸浮微粒」也會增加,但起鍋後熱鍋沖冷水會沖出什麼物質,目前查證文獻並沒有任何研究或分析,在醫學上也沒有這樣的討論。 所以比較公平的說法是除了鍋子的壽命以外,這個動作所產生的煙霧,因為成分不明,因為沒有任何研究而無法回答,在不能過度推理的情況下,不能說這樣的煙霧是肺腺癌最毒污染物,甚至比我們所知道的第一危險因子抽菸還毒,這是傳言必須被澄清的錯誤部分,至於傳言呼籲不要把熱鍋拿到冷水底下沖,這樣的建議則是對的。要怎麼減少煙霧的狀況? 顏宗海建議主婦等鍋子涼了一點再去做清洗的動作,也比較不會因為熱鍋移來移去而燙傷,而且在家裡不像在餐廳搶快搶時間,家裡比較可以有充裕的時間處理;此外還有一個變通的做法就是空的熱鍋不要移動,降溫到接一碗冷水放進鍋裡也不會起煙霧,等鍋子溫度又更低了才開始洗鍋,這樣既可以降溫也因為不移動熱的鍋子而比較安全,而且抽油煙機全程都是保持運轉的狀態,最好主婦這時候也能離開廚房的現場,這樣會是一個比較可行、比較好的變通方式,至於鍋子要多久才能降溫到放水下去也不起煙霧,就視個別情況嘗試、經驗累積。鐵氟龍的鍋具有害? 顏宗海強調,雖然傳言並沒有提到鍋子的材質,但熱鍋沖冷水要特別注意的另一個問題是不沾鍋,不沾鍋塗層是俗稱為「鐵氟龍」(Teflon)的 PTFE(聚四氟乙烯),最近美國田納西州環境及自然保育局(DEC)在官網上公開資料,提到 PFAS 家族(全氟 / 多氟烷基化合物)化合物高達 3000 多種,最常被提到的就是與鐵氟龍製程有關的 PFOA(全氟辛酸),以及 PFOS(全氟辛烷磺酸)、PFBS(全氟丁烷磺酸)等,相關研究發現 PFAS 化合物不管是河川中、飲用水中、人體血液中都能驗出,生活中會用的包括除鏽劑、不沾鍋、防油紙袋、滅火材質、家具、布料衣物等,PFAS 透過各種管道進入人體,該網站也詳列 PFAS 對人體的健康影響包括 6 大項:(1)增加人體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 (2)讓人體對疫苗反應不佳 (3)引起甲狀腺疾病 (4)增加婦女不孕風險(5)懷孕婦女容易發生子癲前症高血壓 (6)增加孕婦早產生下低體重兒的風險而美國毒物領域最權威的單位「毒性物質及疾病登記署」(ATSDR)的資料顯示,除了上述類似的項目外,還提醒了肝臟酵素酶的變化及腎癌、睪丸癌的風險。 顏宗海表示,PFAS 的很多問題都與懷孕有關,因為它本身就是一種環境荷爾蒙,會干擾人體內分泌的表現,醫學界當然也知道 PFAS 不好,但是 DEC 的資料所講的 6 大問題並沒有提到癌症風險,ATSDR 雖有提到的癌症風險,但根據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的分級,則是將 PFOA 列為人類的可能致癌物,等級為 2B,並非一級的人類致癌物,這也是最近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退休教授林順慶投書媒體「現在的不沾鍋比以前毒七倍?含鐵氟龍的鍋具對人體有害嗎?」的觀點及立場,科學界都知道 PFAS不好、應該管制,但傳言不能把它講得很聳動,造成群眾的誤解及恐懼。 顏宗海指出,食藥署曾宣導,不沾鍋的塗層怕高溫,應避免長時間高溫烹煮,避免尖銳的鍋鏟、夾子刺傷,或是清潔刷具刮傷,不沾鍋在高溫的時候本來就比較不穩定,高溫時沖冷水也可能會造成塗層裂開剝落而受損,這是不沾鍋雖然方便好用但一定要注意的地方。結論 傳言指起鍋後,熱的鍋子就洗鍋,所發出的煙霧是肺腺癌最毒污染物的說法為錯誤訊息,目前並無實證;但不管是哪種材質的鍋子,都應避免熱鍋就沖冷水,以免影響鍋具使用壽命,至於洗鍋的煙霧是哪些成份、有何危害,目前並無研究或實驗能證實。(本文轉載自《MyGoPen》查證參考:https://www.mygopen.com/2023/04/pot.html)(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2-07 養生.生活智慧王
耗能又易壞!專家建議別買5種家電:這樣選擇更可靠及用得久
個人理財網站GO BankingRate指出,選購家電時除了讓生活更便利之外,考量荷包的長期支出也十分重要;因為從能源消耗到維修費用,家電對家庭預算的影響可能超出人們想像。以下是專家建議應避免購買的五種家電:1.功能過多的洗衣機與烘乾機德州達拉斯房地產商賽維里諾(Mark Severino)表示,他的客戶總是希望屋內能擁有高功能與高效益的家電,而他極力避開的則是功能過於複雜的洗衣機及烘乾機。帶有機械旋鈕和按鈕的家電較不容易損壞,維修起來也更方便,通常也更堅固耐用;那些具有會發光LED螢幕的時尚洗衣機、烘乾機一旦故障,檢查起來會比較複雜,通常是整組設備都壞掉,最後維修的費用也更高。2.洗脫烘多功能洗衣機家電維修公司Sveagle Plumbing執行長肯尼(Mitch Kenney)指出,雖然洗衣機與烘乾機兩者合一很方便,但這些設備常會有些缺點。其中一個值得注意的是,烘乾效率會比洗滌功能低得多,導致衣物烘乾的時間拉長,這種低效率抵消了多功能洗衣機在節省時間上的優點。此外,如果某項功能出現故障,可能會影響整個設備,導致昂貴的維修或更換費用。對於空間夠大的家庭來說,獨立的洗衣機與烘乾機是個更高效、更可靠的長遠選擇。3.傳統熱水器家電維修公司Emergency Plumbing Squad總監吉納歐(Martina Genao)表示,傳統熱水器即使在不用水的情況下也會持續加熱,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消耗與瓦斯帳單高漲。最好以無水箱或即熱式熱水器來取代,這些設備只在需要時將水加熱,省去傳統熱水器在備用狀態所消耗的能源。吉納歐指出,選擇這類升級設備,避免使用過時或隔熱性能差的熱水器,不僅可立即節省成本,還能為營造永續發展、環保的家居環境盡一份心力。4.功率過大的中央空調系統空調專家米契爾(Josh Mitchell)表示,功率過大的空調設備往往會頻繁地開與關,除了降低能源使用效率,還會加快損壞速度;所以根據住宅空間大小選擇合適的空調系統十分重要。5.移動式空調米契爾指出,雖然移動式空調看起來很方便,但許多移動式空調並不像窗型冷氣或分離式空調那樣節能;在較大的空間裡,它們也很難有效地降溫。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2-07 養生.聰明飲食
活得像雞、睡得像豬的秋冬養生
現代社會中,人們往往以古人單純的生活或動物的表現來調整生活型態,好比「168斷食法」─一天內16小時禁食,將食物集中在8小時內吃完,即是效仿古代在無法捕獲到食物時,總要先餓到下一餐捕獵到食物才能進食。而如此三餐不定、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的情況,演化到為佛教成為節制飲食的「辟穀期」養生法。又好比華佗神醫創的「五禽戲拳」,以虎、鹿、熊、猿、鶴的肢體動作,將中醫特有的經絡導引理論,呼應現代運動醫學最夯的筋膜系統,養生又活絡筋骨。健康的人腠理密實,即使面對寒冷濕氣或短期不規律的生活,仍能恢復如常;但對病友而言,秋冬正處體虛氣虛之時,面對一陣秋雨一陣涼的階梯狀降溫,就需要調整身體狀態秋收冬藏。秋季的生活作息,黃帝內經論述人應早睡早起「活得像雞」,知道自己應該幾點入睡、不勉強熬夜,並於早晨五、六點雞鳴之時起床才能精神飽滿。另外秋天易煩憂,情緒內耗導致氣血耗損,作些伸展運動或提拉皮斯,可有助於穩定情緒。秋季主打清肺,尤其最近新冠再起,甚至很多人流感咳嗽纏綿未癒,面對肝血瘀、胸悶、頭痛、肺氣虛、咳嗽、倦怠、體力差等秋季特色病,大推茶飲「舒肝解憂散結茶」材料:桔梗10克白芨5克玫瑰花5朵桂花一小撮蜂蜜適量以1000cc沸水悶泡,稍溫能入口再攪拌蜂蜜即可飲用,可回沖一到二次。有別於秋季,早睡晚起「睡得像豬」是冬季養身方針,除了早睡外更重睡眠品質,黃帝內經闡述冬季養身「必待天光」,也就是要睡到天亮後再起床,睡眠時間建議七至八小時,並減少活動量,留意四肢保暖。冬天重顧腎,中醫經絡系統有二─足太陽膀胱經與足少陰腎經,人體好比一個倉庫,腎經就是倉庫守門人,腎經受寒門戶打開,夜尿、頭昏、失眠、倦怠等接踵而來,若不著重養身,「冬不藏精,春必病溫」甚至來年春天更易感染流行性疾病。兩陳皮一兩金,冬天飲一杯「陳皮肉桂蘋果茶」可以藏精暖體材料:陳皮10克肉桂1克蘋果半顆連皮切片用500cc水煮沸十分鐘,加入適量黑糖或蜂蜜即可飲用,秋冬來臨,養生需適時適地、對應人體的變化才能做好內調外養。
-
2023-12-03 癌症.食道癌
為什麼食道受傷難發覺?醫師告訴你熱飲及熱湯最理想飲用溫度
氣溫一降,身體渴望溫暖,本能會驅使我們尋求熱飲、熱湯的慰藉。廣告詞說「熱熱喝,快快好」,但現實是「熱熱喝,未必好」。尤其東方人愛吃鍋、愛喝熱湯、喝燒滾滾的稀飯,專家不斷提醒高溫食物有害食道黏膜,世衛組織(WHO)更將超過攝氏65度的熱飲定為食道癌可能的致癌因子。此外,熱飲帶來的危機還包含「容器」可能釋出的毒物。但,冬天怎能沒有熱湯?該怎麼安全飲用?許多人不知燙口食物可能致癌,主要與高溫食物會損傷食道黏膜有關。長期吃過熱食物可能引起黏膜炎症,進而增加食道癌風險。食道感覺神經不敏銳,燙傷疼痛難靠「自覺」發現。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楊畯棋表示,有些人較不怕燙,熱湯熱飲輕鬆入口,但食道感覺神經與舌頭不同、相較是「非常不敏感」,要靠感覺到疼痛而發現食道受傷「是不切實際的」。楊畯棋說,因高溫食物對食道的傷害不容易馬上有感覺。當食道黏膜損傷漸進地變嚴重時,癌化病灶可能早在病人自覺之前就已存在。因此,不可因為自己不覺得燙口、疼痛,就忽略高溫食物對食道的潛在危害。熱飲溫度應控制在攝氏65度以下,避免對食道黏膜造成損害,但最理想的狀態是,不要吃超過攝氏50度的食物。除高溫食物,抽菸和喝酒更是食道癌危險因子。楊畯棋表示,有動物實驗證實非常高溫的飲料會誘發黏膜損傷;中國大陸研究指出,高溫食物合併每日抽菸飲酒者,罹患食道癌機率較高,但相較之下,抽菸或喝酒比燙口食物更危險。台南市立安南醫院消化內科醫師黃文威則表示,研究清楚顯示,長期大量飲用60度C以上熱飲,會增加食道癌機會。而食道嚴重受傷後,患者可能會覺得吞嚥疼痛、吞嚥困難、胸痛。楊畯棋表示,要判斷熱咖啡、茶飲是否已降溫到可飲用,可在沖泡後稍等一會兒,輕輕吹一口氣或用手臂皮膚靠近感受溫度,在感覺溫度降到「溫熱但不灼熱」時,應已適合飲用。濃湯看起來不燙,卻常在入口後才被燙傷。至於冬天流行的火鍋、麻辣湯、粥品,目前醫學上並無針對特定熱食研究傷害程度。不過,油膩湯品在放置一段時間後,油滴會浮在表面而把熱量鎖在湯水內,從表面不容易察覺到食物熱度,若不注意囫圇飲用,就容易造成口腔黏膜燙傷。黃文威說,凡是加熱過的食物都要小心。通常道理大家都知道,傷害就只是疏忽造成。值得一提的例子是,許多人愛喝的玉米濃湯,加入奶油比較多時,高溫不一定會冒煙,很多人匆匆入口才發現太燙,要特別注意。除了熱湯熱茶,黃文威指出,抽菸、喝酒、嚼檳榔、攝取太多紅肉或加工肉品、蔬菜水果攝取不足,尤其還有巴瑞特氏症,都是食道癌危險因子。早期沒有症狀,感覺吞嚥困難、胸部疼痛時已晚期。食道癌最常見的早期症狀「就是沒有症狀」,晚期可能有吞嚥困難、胸部疼痛、咳血、吐血、嘔吐、慢性貧血、體重下降等等。因此,要留意是否有家族史、抽菸、喝酒、嚼檳榔等風險,長期接觸這些因子會增加罹患食道癌風險,尤其男性、肥胖、蔬果攝取不足的人,更要定期接受篩檢與內視鏡檢查。楊畯棋說,提高警覺才是盡早發現癌變關鍵。若出現症狀,通常病程已較嚴重,應盡早就醫。食道腺癌巴瑞特式食道癌化風險高 與長期胃酸逆流相關食道癌各種危險因子當中,民眾較不熟悉的是食道「巴瑞特氏(Barrett's esophagus)」症狀。常見的食道癌指的是鱗狀細胞癌,但有一成左右是腺癌。腺癌發生與長期胃食道逆流胃酸刺激有關。原本食道黏膜是複層扁平上皮,上皮細胞受胃酸刺激反覆發炎後,會產生黏膜細胞變性,從鱗狀上皮轉變成類似腸道黏膜的柱狀上皮細胞,黏膜變性的食道為巴瑞特式食道。巴瑞特式食道通常是長期胃食道逆流合併症,是食道細胞癌前病變,有腺癌化風險,每年約有0.5%機會進展成癌症。目前巴瑞特式食道診斷,仰賴胃鏡檢查發現疑似病灶後,再合併切片化驗。台灣健保規定,切片確診為巴瑞特氏食道的患者,可以給付一年份質子幫浦抑制劑(PPI),這是目前針對胃食道逆流效果最好的一類藥物。治療後應一年內再次做胃鏡檢查並切片,評估治療效果。黃文威表示,雖然胃食道逆流不一定是高溫飲食造成,要看胃食道逆流的成因及常吃什麼熱食。另外,胃食道逆流的特效藥PPI種類多,有些已不需醫師處方,可在藥局買得到。一旦發現巴瑞特式食道並有分化不良情形,可至胃腸專科門診諮詢是否該接受內視鏡治療根除。當胃鏡看起來發炎不明顯時,可以考慮接受酸鹼值檢測來確定診斷。
-
2023-12-02 醫療.中醫
冬天進補上火怎麼辦? 中醫師解析「上火5類型&如何降火」:別以為喝青草茶就沒事
人的火氣從何而來?為何五臟六腑都上火?口乾舌燥、嘴破、便祕、眼屎多、長痘痘、口臭、失眠、食慾不振、煩躁不安、全身倦怠,這些火氣大的症狀是如何發生的?這代表身體出了什麼問題?人會上火,究竟什麼是「火」?是食神電影中所說的那把熊熊烈火嗎?還是指一個人的「火爆個性」呢?生病是五臟六腑的火失衡 對應症狀一次看在中醫論點中,五臟相生,因此上火的情形也都會發生在這些所謂的五臟六腑中,包括心火、肝火、腎火、肺火、胃火,但值得注意的是,中醫觀念裡的「心」、「肝」、「腎」、「肺」、「胃」並不是單單指這些臟腑,而是指相對應的系統。中醫師陳潮宗指出,五臟六腑的火是平衡存在,不過有時因為自身的飲食、作息或疾病,導致蘊含體內的火失去平衡,這時就會使身體出現外顯症狀,嚴重者還會併生疾患,不只在治療上耗費時日,更難過的是因為疾病造成的痛苦,因此,平時身體如果出現輕微症狀時,就要有所警惕。 ▲心火心主神明,即心是君主之官,就是統領身體一切系統的將帥。心火旺時主要影響血脈、呼吸及腸胃系統,嚴重者還會有心血管疾病或腦部疾病。心火氣盛主要是因為情緒、壓力所導致。 ‧表現症狀:心煩急躁、面赤口渴、心中煩熱、易失眠多夢、口舌生瘡、肌膚瘡瘍、便乾尿血等。 ‧治療之道: 1.生活方面:保持良好心態、控制情緒、減少緊張、減少思慮、避免處理繁雜或涉及眾多人際關係的煩心事。 2.飲食方面:多吃蔬菜水果、少食辛辣之物、禁酒、多運動。 3.藥物方面:可服用黃連、蓮子等清心瀉火的藥材。 ▲肺火肺主皮毛,當人們穿衣多、住房暖、活動少、飲食熱量高時,體內就容易積熱,而有肺火顯盛的現象,嚴重時將影響呼吸道、腎臟、肝臟等部位。 ‧表現症狀:咽乾疼痛、咳嗽胸痛、乾咳無痰或痰少而黏、口鼻乾燥、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失眠、舌紅等。 ‧治療之道: 1.生活方面:以「呼吸咳嗽洗肺法」清肺,選擇空氣新鮮的地方,透過反覆深呼吸、呼氣,盡量排出肺內氣體,並由主動咳嗽的積極性保護性反射動作,來幫助呼吸道排出分泌物,達到清潔肺部、增強免疫力功用。 2.飲食方面:多吃屬性偏涼的食物,如白蘿蔔、白木耳、大白菜、芹菜、菠菜、冬筍、香蕉、水梨、蘋果、百合、楊桃、枇杷,並多飲水,少吃肉類及巧克力等高熱量食物。 3.藥物方面:在醫師指導下,如患者為肺熱鬱閉者,服用通宣理肺丸、麻杏石甘草湯;如為陰虛肺熱者,服用養陰清肺口服液、金果飲等。此外,包括白薇、地骨皮,也是清瀉肺熱的主要中藥材。 ▲胃火跟飲食的量、質與時間關係密切,主要跟濕熱、食滯兩方面有關,嗜酒、嗜吃辛辣食物、過量飲食等都會引起胃熱上火,容易影響到脾、胃、腎、肺等器官。輕微胃火盛的人,總是有吃不飽的感覺,但其實這是胃熱給大腦的錯覺;當火盛到了某一階段,胃部就會出現發炎現象,反而會變成什麼都吃不下。 ‧表現症狀:胃部灼熱疼痛、腹脹、口乾、口臭、大便稀爛、便祕、牙齦腫痛、胃口不好等。 ‧治療之道: 1.生活方面:多注意口腔衛生。 2.飲食方面:遵循清熱、清滯的原則,飲食節致、禁吃過熱、甜膩的食物,增加黃綠色蔬菜與時令水果的攝取,以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的不足。 3.藥物方面:川蓮、燈芯花、蓮子芯、麥冬等有瀉胃火功效。 ▲肝火多由外界刺激引起,所以調整情志、穩定情緒很重要,焦躁情緒會火上加油,保持心情舒暢有助於調節體內火氣。此外,睡眠不足、睡眠品質不好,也是造成肝火上升的原因。當經常熬夜打亂人體正常的作息時間,肝臟不能如期在晚上11點到凌晨3點進行休息和排毒的工作,只能加班將體內積存的雜質和毒素清除,就加重了肝臟負擔,長久以往將不只影響肝臟健康,也會造成心臟方面疾病。 ‧表現症狀:下午頭易脹痛、頭暈、耳鳴、眼乾、口乾舌燥、口苦、口臭、兩肋脹痛、睡眠不穩、身體悶熱、舌苔增厚、暴躁易怒、長青春痘等。 ‧治療之道: 1.生活方面:改善急躁個性、睡眠充足、心情放鬆。2.飲食方面:不宜吃辛辣、過油膩及過酸的食物,避免煎炸食物,羊肉、海鮮、肥肉、烏梅等燥熱的食材應能不吃就不吃。3.藥物方面:金菊花、溪黃草、夏枯草、白芍等合煎飲用,可平息肝火。 ▲腎火從中醫觀點中,腎本身有腎陽及腎陰之分,腎陰負責製造人體津液、體液輸布到全身,幫助人體平靜、降溫;而腎陽是作為腎陰體液等運送的動力,當腎陽過亢時就是腎火上升的現象,女性在更年期時常見症狀如熱潮紅、盜汗等就是腎火上升的症狀,嚴重時也會影響到肝臟和脾臟。 ‧表現症狀:頭暈目眩、耳鳴、耳聾、掉髮、齒搖、睡眠不安、煩熱、形體消瘦、腰腿痠痛、生青春痘等。 ‧治療之道: 1.生活方面:不熬夜、維持穩定的作息時間。2.食方面:減少冷飲、高熱量、刺激性食物,多補充高纖維、維生素C的食物。3.藥物方面:中醫常用知柏地黃丸來清瀉腎火。 「實火」、「虛火」降火大不同當我們出現口渴、口乾、口臭、口苦、嘴破、口舌生瘡、痤瘡、失眠眼睛乾澀、小便偏黃味道重、耳鳴、頭痛、便祕等症狀時,老一輩的長輩都會輕描淡寫地跟我們說:「你是火氣大啦!多喝青草茶降火氣就好了!」沒錯,這些病徵的確就是上火的綜合症狀,但若是以為上火喝喝青草茶就可以了事的,那就大錯特錯了。上火的種類可分成「實火」、「虛火」,兩種治療之道又有所不同。 【實火】 常受實火侵犯的患者,類型多是喜愛飲食烤、炸或辛辣的的燥熱食物,體質上呈現壯碩體態,脾氣暴躁、易怒的人,在症狀表現上為口渴飲多、口苦、口臭、易口破、舌苔偏黃、舌頭生瘡、舌頭顏色紅、脈衝有力、煩躁易怒。 ‧治療之道:因患者的體質壯碩,可以瀉法調理,例如使用苦寒的方劑,像是黃連解毒湯、龍膽瀉肝湯、普濟消毒飲等是中醫師常開立的處方。 【虛火】 與實火相反,常發生在體質虛弱的人,如因熬夜、長時間工作導致體能過度消耗或過勞者。症狀表現上為口乾但喝不多、舌苔薄少、舌頭顏色偏紅、失眠、眼睛乾澀、腰膝痠軟、脈數細且多。 ‧治療之道:因為身體有不同程度的虛損,因此,應以滋潤補養需損的方法治療,中醫師開立玉女煎、清心蓮子飲、知柏地黃丸等處方用藥。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1-26 養生.營養食譜
朱慧芳/看起來好吃 就好吃
中餐西吃是時尚也是符合多人用餐的方式,既方便又衛生。經過嚴峻的疫情,分盤分食也成為在外用餐的必要。不過,從中式的豐盛飽滿轉變到西式的留白與抽象,單是擺盤方式,兩者就存在著不小的差異,就像東西方文化,各有趣味。中菜的擺盤從中央擴散往外,就跟中式的建築一樣,不求高但求廣,擴及四方照顧方方面面,而西方建築求高求尖盡可能往上發展,看看西方教堂就可以了解。這些文化上的根本差異,也反映在中西餐飲的擺盤裝飾上。無論是冷盤、副菜、主菜、湯品……一路到甜點,中式的盤飾絕大多是以對稱的次序排列,主角置中,其他配菜漸次環繞排至外圍。最常使用的是胡蘿蔔、小黃瓜、小紅番茄、巴西利香菜、彩色甜椒等。因為這類蔬果,顏色鮮豔搶眼不搶味,既可提升食欲,達到陪襯主食的效果,又沒有強烈氣味,不會喧賓奪主,更重要的是,不容易萎凋乾枯或是褪色,可以在盤子上撐幾個小時不會累。不過,在外用餐時,我很怕遇到用蘭花、蔬果雕、假山假樹塑膠葉片裝飾盤面的菜餚。過度的裝飾,總讓我懷疑是不是之前已經擺在別桌的菜肴上,到我們這桌也只是個串場。想到中式大菜的裝飾物,就讓我想到炸鳥巢,不管什麼食物,一但放入鳥巢裡就顯得是用心製作的佳餚。不過,用炸的鳥巢需要大鍋油,在家裡廚房製作有難度,替代的方案是我稱為洞洞餅乾的乾煎油麵糊。● 材料:20g中筋麵粉、160g冷水、30g植物油,少許鹽,四項材料充分混合成麵糊。加鹽是為了讓洞洞餅乾口感更好,除了當盤飾,也可以直接食用。● 作法:平底鍋加熱保持中小火,倒入適量麵糊,麵糊受熱開始出現洞洞後變成網狀,顏色轉深至焦黃,就可以沿著邊緣鏟起。顏色越深質地越脆,如果顏色較淺表示洞洞餅乾還有可塑性,趁起鍋時可以立刻塑型,一旦降溫也是會變脆。倒入的麵糊越薄,洞洞餅乾越脆。相對的,如果麵糊較厚,煎的時間需要越久,起鍋時的質地也會比較軟,更容易塑型。洞洞餅乾的口感很類似煎鍋貼、水煎包時,黏在底部的脆皮。市面上有些鍋貼店,還得另外加價才吃得到香煎麵糊皮呢,可見得麵糊煎得好,也是挺有價值的。相較於中式的幾何與對稱,西式餐點的裝點就比較抽象。西餐最常使用白色瓷盤,且把三大要角~主菜、副菜、醬汁集中擺放,盤面上大面積的留白,加上大筆一揮似的藝術造型,充分發揮less is more(少即是多)的精髓。這句建築設計界的金句,用在餐盤上,似乎也有提升價格的功能,留白越多,想像的空間越大,恰到好處的份量,能讓視覺更專注,對健康也是加分。法式餐廳的擺盤,常看到把濃稠的醬汁當成顏料揮灑,有時是上餐後再淋上,有時是在盤上與主菜對望,強調醬汁的重要性。在深色大盤上篩撒白綿糖粉,或是在白盤上篩撒巧克力粉、以巧克力醬作畫,也是常見的甜點裝飾技巧。這些手法,在居家廚房裡不難做到,只要有附長嘴的塑膠醬料瓶就可以操作。只要多練習幾次,甚至只要自己喜歡,都有加分效果。吃得好,也要吃得巧,很多時候是看起來好吃,就已經覺得好吃!
-
2023-10-29 養生.營養食譜
記憶中的醬菜味──脆瓜配粥
脆瓜配粥(muê)是小時候清晨餐桌上的記憶,它的好朋友還有麵筋、蔭瓜……。脆瓜切片配粥吃,浸漬的醬汁也沒放過,把它澆在冒著熱氣的稀飯上,用筷子在表面攪和降溫,邊吹氣邊拌著粥吃。想著想著都會流口水。脆瓜這日常的「醬菜」,大小超市、柑仔店都買得到,自製也很容易。只需掌握「脫水」、「入味」二個步驟就可解鎖,可少吃一些看不懂的添加物,品嚐記憶中的醬菜味。「脫水」是利用水分會從低濃度往高濃度的方向流動的滲透壓原理,撒上鹽或糖就可讓小黃瓜內部的水分流出「脫水」,如再施以重物,可增加脫水效率。接著用醬汁浸漬二、三天「入味」,即可享用自製清脆的脆瓜。醬汁浸漬小黃瓜,用整條或是切片、切塊都可,切開浸漬入味比較快。個人偏好整條浸漬,吃時再切或整條直接啃。不同品牌的醬油、醋的「鹹」、「酸」不同。醬汁調配的比例,可從醬油:醋:糖:水=1:1:1:1開始。調和後水煮開試嚐一下,太濃,加點開水;太鹹,再加點糖,緩和一下鹹味;太酸,醋少放點。試出自己喜歡的味道。浸漬時添加小茴香、花椒、辣椒、八角等香料增加風味,依自己的喜好添加,或完全不加也行。小黃瓜浸漬在醬汁中,放冰箱可保存一段時間。浸的時間愈久,味道愈重(鹹)、味道愈佳。吃完脆瓜剩下的醬汁,可拌粥吃、蒸魚。醬汁加熱(減菌)後放冰箱保存,待下次浸漬小黃瓜時,再添加新的醬汁混合著用,更有風味。浸漬脆瓜食材:小黃瓜(5~6條)、醬油1杯、醋1杯、糖1杯、水1~2杯香料:小茴香(2小匙)、花椒(2小匙)、八角(1個)、生辣椒(1~2條、可不用)作法:1. 水開後放入整條小黃瓜,水煮約30秒,取出。2. 撒鹽、拌勻,壓重物一夜脫水。3. 醬汁:醬油、醋、糖、小茴香、花椒、八角,加入1~2杯的水,拌勻燒開,放涼,備用。4. 黃瓜放入瓶中,倒入放涼的醬汁,可放上生辣椒一起浸泡。5. 確保小黃瓜完全浸泡在醬汁中,浸漬2~3天入味,即可切片食用。TIPS1. 醬汁比例(醬油:醋:糖:水=1:1:1:1)可增減,香料也是,亦可不加香料。2. 嚐一下醬汁的味道,來增減醬油、醋、糖的比例。3. 小黃瓜整條浸漬,或是切片、切條浸漬,都可。4. 脫水後,浸泡時較易入味,也較清脆。5. 浸泡後的醬汁煮開(減菌)放冰箱保存,下次和新醬汁混合一起浸泡。脆瓜香菇雞湯香菇雞湯「加料」變化風味的概念。把脆瓜加入雞湯中提味,算是一道風味的鄉土料理。把脆瓜換成剝皮辣椒,就成剝皮辣椒香菇雞湯,一招多用。換成蒜頭也不錯。食材:雞腿肉1支(約500g)、脆瓜2條、香菇7-8朵、薑片2-3片、米酒2大匙作法:1. 雞腿切塊,用開水汆湯去血水、取出備用。2. 脆瓜和薑切片、香菇泡水。3. 將雞腿、脆瓜片、香菇、薑片,加入香菇水、些許的浸泡脆瓜的醬汁及水,一起燉。4. 煮開後,燉煮約20~30分鐘,起鍋前加入米酒即可。瓜仔肉燥脆瓜變化出的料理,「瓜仔肉」最為人熟知。將脆瓜切碎混上肉末,加上配料醬油、白胡椒粉、蒜末、蔥花、米酒、蛋白「抓一抓」,一蒸就是一道經典瓜仔肉。多做些放冰箱,餓了挖些出來熱,吃飯配粥相當開胃。換個料理方式,不蒸的用炒的,下飯「效果」一樣。食材:絞肉300g、脆瓜2條、蒜、蔥、辣椒、醬油、糖、白胡椒粉作法:1. 脆瓜、蒜切末,切蔥花、辣椒輪切,備用。2. 起油鍋炒香蒜末,放入絞肉炒香。3. 加醬油、糖及些許白胡椒粉,加點浸漬的醬汁增風味。4. 加入脆瓜、辣椒再炒香,關火加入蔥花即可起鍋。
-
2023-10-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2023XBB新冠疫苗懶人包/XBB開放全民接種,65歲以上可獲500元衛教品!5大QA一次看
近期呼吸道疾病感染多,新冠雖然疫情降溫,但是仍不可輕忽其潛在危險,國內社區以XBB病毒株為主流株。疾管署陸續在9月26日起開放不同年齡民眾接種XBB疫苗,今(10/11)開放全民接種,其中65歲以上民眾接種還可獲得500元衛教品。目前XBB.1.5新冠疫苗全數採取「專案進口」提供公費接種,並未開放民眾自費施打。Q1:9月26日起開打的莫德納XBB.1.5新冠疫苗,跟以前的新冠疫苗有何差異?A1:以前施打的新冠疫苗為針對新冠病毒原始株,如原始株(武漢株)及變異株(BA.1、BA4/5)的次世代(雙價)疫苗,且此次施打的XBB.1.5疫苗,回歸變成「單價疫苗」。疾管署長莊人祥表示.這次莫德納XBB.1.5疫苗為針對XBB.1衍生譜系所做的疫苗,因先前研究發現雙價疫苗的效果並沒有那麼好,因此XBB.1.5改為單價疫苗,對於新變異株保護力較好。不論先前是否有接種過次世代疫苗都應該接種「XBB.1.5」疫苗。Q2:疫苗怎麼打?有按照時序分批開放讓民眾施打嗎?A2:疾管署長莊人祥表示,考量國內本土併發症中65歲以上民眾佔7成以上,為降低感染新冠後併發重症和死亡風險,規畫接種對象實施期程如下:階段一:9月26日起,優先開放65歲以上民眾接種階段二:10月2日起,開放醫護人員接種階段三:暫定10月9日起,開放全民接種Q3:我該打莫德納XBB.1.5新冠疫苗嗎?保護範圍為何?A3: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教授邱政洵表示, 世界衛生組織在今年5月針對新冠疫苗抗原組成提出聲明,建議使用單價XBB.1衍生譜系作為新疫苗抗原成分,以提升對抗主流病毒株之免疫保護力。目前國際上新冠疫情有加溫趨勢,特別是歐美,但不論國內外檢出的病毒株都是以XBB為主。邱政洵表示,XBB.1.5疫苗對於目前正在流行的變異株,如XBB.1.5、XBB.1.16、XBB.2.3.2以及EG.5.1都有提升綜合抗體的效價。我國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建議今年9月至明年9月全民接種一劑(除滿6個月至未滿5歲幼兒未曾接種者接種2劑等)莫德納XBB.1.5疫苗。Q4:XBB.1.5疫苗開打,會跟之前一樣有衛教品嗎?A4:為鼓勵長者踴躍接種,各地方政府將自今年9月26日起提供接種新冠疫苗的65歲以上民眾500元衛教品以及快篩試劑。Q5: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新冠疫苗可以怎麼打?A5: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表示,XBB.1.5新冠疫苗及流感疫苗,還有肺炎鏈球菌疫苗是今年年底老人家最重要的三支疫苗。不論先前是否有接種過流感及新冠疫苗,今年都應該要再打一次,並且應該列為優先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五年接種一次,若今年也要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可以再與新冠疫苗、流感疫苗接種建個一個月後安排接種。疾管署署長莊人祥表示,10月2日起,流感疫苗跟肺炎鏈球菌疫苗開始接種,但「肺炎鏈球菌疫苗」第一階段為曾經自費接種過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者,預估人數不多,因此可以打新冠疫苗的民眾可以先接種新冠,建議採取「左流右肺」(左手打流感疫苗、右手打新冠肺炎疫苗)的方式接種。若民眾希望同時施打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新冠肺炎疫苗也沒有問題,如果同一隻手臂需要施打兩劑不同的疫苗,僅需要注意兩者施打位置間距超過2.5公分即可。
-
2023-09-23 養生.抗老養生
「養陰潤肺」不是人人都適合 秋分養生7要點教你保持身心健康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通常出現在每年的9月22日或23日,其時節正好是秋季的中心點。俗話說「春分秋分,晝夜平分」,秋分這一天,太陽直射赤道,晝夜等長,天氣將逐漸轉涼。待過了秋分後,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北半球的黑夜漸長白晝漸短,南半球則與之相反,身在北半球的我們就會進入「日短夜長」模式。秋分時經常碰到中秋,也有祭拜土地公的習俗中秋之成為節日,除了是在農產收成的時期外,更重要的應有取於月圓的幸福象徵。往昔交通發達,遊子在外歸家不易,為了一家的團聚就須要選定一些節日,藉機團圓。過去中秋有「拜月娘」的習俗,說是太陰娘娘的誕辰,崇祀月神,這是在普遍性拜月娘的習俗外,更具有民間信仰特色的崇拜。在秋前或後,以前有秋社,也就是祭祀土地神。現在中秋節也拜土地公。至今中秋前後在中南部可以看到各處田頭豎立著「土地公拐」,它是用一根竹枝豎立於田頭或中田,上頭繫著土地公金,用以禮謝土地,祈求保佑,這也是古社祭的遺跡。秋分之後日照漸短,有哪些農特產品盛產呢?「秋分暝日對分」,從此開始晝間漸短,夜間漸長,二期稻作已到抽穗末期,早植稻進入成熟期,「好中秋,好慢稻」,「八月半田頭看」,表示此季節可看出將來水稻收成的豐欠與否。台灣西部海域水溫已降至26度左右,在澎湖北方海域已可以捕獲黑鯧。另外,鰆魚一般在秋分以後始洄游到台灣海峽,因此沿岸海域均可發現鰆魚之到來,如淡水之馬加,鹿港之白腹鰆及澎湖周圍海域之土托鰆等。東北部在本節氣中亦有小卷、旗魚、沙魚、蝦及黑旗魚及赤宗等。秋分與種植.北部:胡椒、蒲公英、馬鈴薯、薤菜、萵苣、白菜、胡蘿蔔.中部:蘿蔔、牛蒡、甘薯、大蔥、蕪菁、茄子.南部:西瓜、苦瓜、蘿蔔、花椰菜、萵苣秋分與諺語.秋分天氣白雲多,處處歡聲歌好禾;只怕此日雷電閃,冬來米價貴如何:秋分日天晴占豐年,打雷則占歉收。.月半看田頭:此時二期稻作好壞已可以看見。.早冬雨:一期稻作要靠春雨灌溉,二期稻作則有賴露水滋潤。秋分養生需注意精神狀況秋日裡雖然碧空如洗、萬物收穫,但漸見草枯葉落,花木凋零,易使人觸景生情產生蕭條、淒涼之感,故中醫學認為秋季人易有悲憂之緒。在精神調養上,應培養樂觀情緒,保持神志安寧,要收斂神氣,避肅殺之氣,而此時正值秋高氣爽,若能登高遠眺,可使人心曠神怡,讓所有的憂鬱、惆悵等不良情緒頓時煙消雲散,這也是調節精神的一帖良藥。秋季養生首先得養肺由於秋內應於肺,秋日為悲,易損肺氣,使抵抗力降低,易染呼吸道疾患,因此,秋季養生首先得養肺。秋分後天氣轉涼,容易出現肺部及呼吸道疾病,應注意防風保暖,多吃白蘿蔔、胡蘿蔔,舒展肺氣;秋季亦是胃病的多發與復發季節,還要注意胃部的養護。秋季早晚溫差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更要特別注意。秋風降溫的同時,把空氣中的水分也吹乾了,此時易損耗人體的津液,易見口乾、鼻乾、咽乾、唇乾,所以需要及時充足補充水分,每天需補充水分2000毫升左右;除了多多喝水,也要保濕皮膚、少食辛辣,以免出現「秋燥」。飲食宜養陰生津之品,以養陰生津的潤燥的食物為宜,如:百合、蓮子、蓮藕、山芋、銀耳、荸薺、梨、柚、蜂蜜等甘涼之品,都是較好的養陰生津潤燥之物。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類食物以及油膩食物,但也不宜多食寒涼之物。萬事並非絕對,雖是秋日氣候乾燥,宜食甘寒養陰之品,但對素體陽虛內寒之人不可硬搬,是否適用應遵醫囑。飲食調養 宜溫補不熱補中醫師鄧正梁說,在飲食調養上,也是注重陰陽調和,切忌實者更實、虛者更虛,例如老年人往往陰氣不足,而陽氣有餘,應忌食大熱峻補之品;發育中的兒童,如無特殊原因,不宜過分進補;有痰濕體質者應忌食油膩;火氣大者應忌食辛辣;患有皮膚病、哮喘的人,應忌食蝦、蟹等海產品;胃寒的人應忌食生冷食物等。他強調,進入秋天後,大自然中的水氣不像夏天如此充沛,而人體內的陽氣由強轉弱,內分泌、津液也開始減少,也就是秋燥,因此不宜熱補,否則就會「火上加油」,建議宜選擇滋陰潤燥的中藥來調理身體,例如當歸、熟地、女真子、茯苓等,都可在中醫師的辨證下進行溫補。秋季養肺 得從這4個方面入手防治「秋燥」養陰益氣是關鍵,養陰可以防止肺燥,益氣可以溫養肺氣。養陰益氣,則應該從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1.吃:多喝粥宜:多吃蔬菜、水果,能補充人體的津液,有生津潤燥、清熱通便的功效;還可多吃些以蜂蜜、百合、蓮子、胡蘿蔔、藕、梨、芝麻、木耳等清補之品所煮的百合粥、甜漿粥、牛乳粥等;多攝入含蛋白質、鎂、鈣豐富的食物,可有效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起床喝杯白開水,可以沖淡血液。白天可以多喝淡茶,堅持每天喝二三杯茶水,對心臟有保健作用。忌:少吃辛辣煎炸熱性食物,比如韭菜、大蒜、蔥、薑、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調味品,以及炸雞腿等煎炸的食物。2.穿:不要過早多穿衣根據天氣變化和每個人的體質情況,及時增減衣服,預防外感風寒。不要過早地多穿衣,注意耐寒鍛煉,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秋凍」。3.運動:冷水鍛煉適當進行一些耐寒鍛煉,做些有氧運動,如登山、步行、打太極拳、騎自行車、跳舞等;適當的冷水鍛煉對預防傷風、感冒、流鼻涕、支氣管炎有一定的效果,因此平時可以冷水洗臉、洗腳、浴鼻等,身體健壯的人還可以洗冷水浴等。4.精神:常笑宣肺宜:中醫有“常笑宣肺”一說。不同程度的笑對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內臟、肌肉等器官有適當的協調作用。忌:患有高血壓和動脈硬化者及手術後的病人都不宜放聲大笑、狂笑。特別要注意的是:「養陰潤肺」並不是人人都適合儘管常說「養陰潤肺」有益於秋季養生,但這並不是對於任何人都合適。例如,有些慢阻肺的發生除了部分與肺燥有關外,大多數還與脾虛濕盛、腎不納氣有著密切的關係,這種類型的病人從體質以及症狀特點來看,往往是中醫說的陰偏盛或陽氣不足,而不是燥盛陰虛,所以不適合於「養陰潤肺」。秋分養生七要點一、適時調整作息,保持充足睡眠隨著天氣的變冷,秋季的白天時間也逐漸縮短,這就需要我們適時調整作息,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睡眠是身體修復和調整的關鍵時期,而缺乏睡眠容易導致免疫力下降,情緒不穩,甚至影響身體的新陳代謝。因此,建議大家每天保持7~9小時的睡眠時間,並保持固定的作息規律,有助於提高身體的免疫力,保持精力充沛。二、飲食宜淡,多選當季食材在秋季,天氣轉涼,人們往往有食欲增加的感覺。但是,為了保持身體的健康,飲食宜淡是很重要的。多吃蔬果、雜糧等營養豐富的食物,減少油膩、辛辣食物的攝入,有助於減輕消化負擔,維持腸胃的健康。同時,我們應該多選擇當季食材,例如南瓜、蘋果、栗子等,它們不僅口感鮮美,而且具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於增強免疫力,預防感冒等疾病。三、適量運動,增強體質適量的運動是秋季養生的重要環節。秋天的氣候宜人,正是遠足、慢跑、太極等戶外運動的好時機。通過適量的運動,不僅可以增強體質,提高身體免疫力,還可以舒緩壓力,調整情緒,有助於心身健康的平衡。但需注意的是,運動量應適中,避免過度疲勞,以免影響健康。四、避寒保暖,預防感冒秋季的氣溫多變,早晚溫差較大,因此我們要及時避寒保暖,特別是老年人和兒童,更應該注意增加衣物。預防感冒是秋季養生的重要環節,建議勤洗手,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長時間待在潮濕、寒冷的環境中。如果有感冒症狀,應及時就醫,避免延誤治療。五、心靈養生,保持愉悅心境心靈養生在秋季也是很重要的。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忽略了內心的平靜和寧靜。建議大家學會放慢腳步,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讓自己沉澱,保持愉悅的心境。可以嘗試閱讀一些喜歡的書籍,或者參加一些興趣愛好的活動,都有助於放鬆身心,緩解壓力。六、合理穿衣,保持身體健康秋季氣溫多變,有時候會出現陽光明媚,但氣溫較低的天氣。因此,我們要根據當天的氣象情況,合理穿衣。適時增減衣物,讓身體保持在舒適的溫度範圍內,這樣有助於保持身體的健康。七、注意空氣品質,室內保濕隨著秋季天氣轉涼,空氣乾燥的情況也會變得較為明顯。乾燥的空氣不僅容易引發皮膚乾燥、唇裂等問題,還會影響呼吸道的健康。因此,建議大家注意空氣品質,特別是室內的空氣,可以使用加濕器保持適度的濕度,或者放置一些濕毛巾、盆水等來增加室內的濕度,有助於保護呼吸道和皮膚的健康。總結起來,秋分養生是我們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環節。通過適時調整作息,飲食宜淡,適量運動,注意保暖和空氣品質,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補充維生素D等方法,我們可以度過一個悠然安康的秋季。【資料來源】農業部二十四節氣「秋分」首重除濕養肺!養生從4方面入手,但這些人不適合備註:部分內容生成自ChatGPT,經專業編輯確認。
-
2023-08-30 醫療.皮膚
夏天一直流汗很正常?小心「這4部位」多汗 身體恐已出問題
夏天是個容易流汗的季節,就算不動都會出汗。一般來說,流汗具有調節體溫、平衡電解質的作用,適當的出汗對於健康是有正面幫助的,但出汗過多可能就是身體出狀況。這次《優活建康網》整理流汗的相關問題,包括流汗原因、流汗好處、汗液味道重、多汗改善等,讓你這個夏天擺脫流汗困擾。為什麼會流汗? 夏天天氣熱,常常出門沒多久汗流浹背,你知道為什麼會流汗嗎?事實上,人體中主要有2種汗腺,第一種是分部在全身的小汗腺,主要是調節體溫、散熱,另一種則是與遺傳有關,分部在腋下、乳頭、陰部等的頂漿腺。 汗腺平時僅會分泌少量汗水,受到刺激時,汗腺才會大量分泌而出汗。當大腦下視丘與前扣帶皮質偵測到人體的體溫與情緒變化,會發出神經衝動至交感神經末梢,釋放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刺激汗腺分泌汗液。流汗有哪些好處? 人體排汗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降溫,避免中暑。當體溫升高時,排汗就會增加,此時汗液的排出和蒸發可以幫助身體帶走熱量,因此能達到散熱的目的。流汗會加快身體代謝,有助於腸胃蠕動、改善消化;適量的汗水也有溼潤皮膚、軟化角質的功能;汗水中的抗菌肽能夠有效預防病毒、細菌、真菌的侵襲,達到預防感冒的目的。汗流很多正常嗎? 流汗具有調節體溫、平衡電解質的作用,適當的流汗對於健康是有正面幫助的。然而,若是過度流汗,除了可能造成脫水外,也會造成觀感上的不佳,像是頭髮塌陷、手心黏膩、飄出汗臭味⋯等負面影響。 流汗也可以看出身體警訊?台灣中醫預防保健協會創會理事長樓中亮於臉書粉絲頁指出,不同部位出汗代表身體的健康警訊,例如臉部出汗可能心肝火旺;鼻子多汗則是肺氣不足,民眾可經由對照,檢視身體哪些部分需要加強保養:.臉部多汗:可能會有長痘瘡、臉紅、心煩、失眠、食慾不佳等症狀,主因是「心肝火旺」;飲食上建議少吃辛辣、油炸的食物,並維持多喝水、作息正常的好習慣。 .鼻子多汗:可能是肺氣不足、免疫力低下,易被病毒侵襲;平時應多吃能「補氣」的食物,如山藥、百合、花生、白果、雪梨、杏仁。 .胸口多汗:心氣虛、心陰虛導致濡養心神的作用不足,可能會有面色蒼白的症狀,飲食上可用燕麥代替一部份主食。 .腋下多汗:可能是氣虛或缺乏鈣、鋅等礦物質;平時可多吃山藥、花生、桂圓、香菇、堅果、蝦子、牡蠣等補氣的食物。流汗是為了排除熱量,但若是交感神經異常,在不熱或緊張的情況卻狂流汗,可能就是多汗症前兆,慢性病、焦慮症也有可能引發多汗症。若是少汗、多汗、汗黏、冒冷汗,或是汗液味道重時,也有可能內分泌出問題,異常流汗狀況都不利於健康,千萬別以為流汗就等於排毒。當民眾自覺出汗狀況異常,甚至已嚴重到影響生活,建議至胸腔外科、神經外科或內分泌新陳代謝科,尋求治療評估。 汗流很多要補充什麼? 夏天天氣炎熱,人體每天約流失2.5公升以上的水份,流汗時體內的鹽分、電解質也會隨之流失。我們都知道汗流很多要補充大量的水,那除了喝水外,要怎麼補充流失掉的電解質呢?事實上,除非每天進行長時間的激烈活動,一般民眾大量流汗,只要透過均衡飲食即可攝取運動時流失的電解質,不必刻意使用特定飲料或食品來補充。 市面上有很多飲品的廣告,讓民眾誤以為運動完就必須要補充電解質,甚至當作每日補充水分的來源,而且為了符合消費者口味,通常此類飲品會添加糖、人工香料,久而久之容易攝取過多的熱量。若每日進行2~3小時之劇烈運動,身體大量流汗(超過2000毫升以上),此時補充白開水,反而是最好的選擇。 怎麼改善流汗? 雖然流汗是讓身體維持平衡的重要機制,但如果常常流汗,不但會覺得濕黏不舒服,也會造成觀感上的不佳,那要怎麼改善流汗呢?《優活建康網》整理以下方法,民眾可依身體狀況調整:.使用止汗劑 .選擇輕量、透氣材質的衣物 .使用抗菌皂來沐浴 .使用腋下襯墊及鞋墊 .避免辛辣的食物和酒精除了以上方式外,也能透過中醫調理。中醫處理汗流過多,會建議飲用「生脈飲」,中藥材只需黨參、麥門冬、五味子,黨參可補氣生津,麥門冬滋陰潤燥、五味子味酸收心氣。此外,若是擔心有汗臭味,也可喝養肝補氣茶、清熱降火茶、滋陰調和茶等3茶飲讓汗味退散,消除汗臭味。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運動後喝運動飲料比喝水好? .衛生福利部-夏日運動防中暑 補充水分最重要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炎夏狂冒手汗 中醫療法可改善【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61256.html】(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8-27 養生.營養食譜
綠竹筍清甜、甘苦 都有滋味
在菜市場的外圍,常看到蹲在路邊,鋪著麻布袋就地賣起綠竹筍的筍農。他們總低調、輕聲地叫賣綠竹筍。彎下腰問阿婆怎麼賣?阿婆:做蝦咪?答:涼筍。阿婆:要選這邊,筍尖青青的煮湯,筍尾煮起來有點苦甘苦甘……筍仔本來就有點苦甘才好吃。綠竹筍怎麼挑1. 選有明顯彎曲,筍底寬的筍子。如有帶泥土,可能是上午才挖來的。找只賣單一品項綠竹筍的「筍農」買,買到當日現採的機率較高。2. 筍尖的顏色鵝黃色適合做涼筍,吃起爽口、清甜,是購買綠竹筍的首選。如筍尖轉綠稱作「出青」,就是筍子冒出土壤見光之後,筍尖會變成綠色,也是苦味的來源,適合煮湯,會有些許的苦味、纖維也略粗。3. 買回來的綠竹筍要馬上煮,防止持續老化。要帶殼水煮,煮好泡冷水降溫放冰箱保存,待要吃或料理時再去殼。水煮綠竹筍1. 足量的水,蓋過帶殼的綠竹筍。用冷水煮,中、小火煮開25~30分鐘關火,再燜5分鐘。2. 撈出筍子,立刻放入冰水中冰鎮,保持脆度。3. 沒有立即吃或料理,可直接放冰箱保存,要吃再去殼。.去筍苦如果買到苦的竹筍,可參考農糧署的「鮮享農YA」fb粉專,分享煮竹筍的祕訣:煮竹筍除了冷水下鍋外,在第一次煮滾後換一鍋水再煮,就能去除苦味。進階的作法,在第二次煮筍子時,再加入一支辣椒、一大匙鹽和一些白米。鹽會提升筍子甜味,而辣椒和白米也會吸去筍子的苦澀味,留下竹筍鮮甜美味。還可看白米的狀況,辨別筍子是否熟透。.去筍殼去殼的過程覺得很療癒。利用刀子的根部,從筍子底部往筍尖劃開表面的筍殼,刀子劃到過半,刀不動、轉動筍子,就可以用「專業」的手法,完美剝去筍殼。接著用刀子削去筍子底部比較粗的纖維。至於如何判斷筍子纖維的粗細,用刀削就知道了。涼筍涼筍是小吃店、快炒店、海產攤常有的熱門小菜,清甜爽口的夏日配菜。做法簡單好操作,只需水煮、快速冷卻,冰箱冰涼一下,擠上美乃滋就是美味一盤。食材:綠竹筍、美乃滋(市售或自己做)作法:1. 水煮後冰涼的綠竹筍,去殼、削去粗纖維。2. 四分切、滾刀切塊,裝盤擠上美乃滋即可。純素美乃滋作法:植物油(不要用橄欖油)150g、超濃豆漿100g、糖20g、鹽3g、檸檬汁20g,蒜頭1~2顆(提味、去豆醬腥味,可用芥末代替)。一起倒入容器內,用攪拌棒(調理棒,裝刀片),約10秒內即可完成。綠竹筍煮排骨食材: 綠竹筍、排骨、鹽作法:1. 水煮後冰涼的綠竹筍,去殼、削去粗纖維,四分切、滾刀切塊。2. 排骨汆燙去血水。3. 切塊的綠竹筍與排骨一起燉煮約20分鐘,加鹽調味即可。金沙綠竹筍食材:綠竹筍(2支)、鹹蛋(2~3顆)、蔥、蒜、辣椒作法:1. 水煮後冰涼的綠竹筍,去殼、削去粗纖維,四分切、滾刀切塊。2. 鹹蛋黃、鹹蛋白分別切碎。3. 蒜切末、蔥輪切、辣椒輪切,備用。4. 起油鍋,將鹹蛋黃小火炒到起泡,再加蒜末、鹹蛋白、辣椒拌炒。5. 加入切塊的綠竹筍,裹上「金沙」,撒上蔥花,關火拌勻即可。.若怕太鹹,鹹蛋白不用全放入。
-
2023-08-26 養生.抗老養生
夏天喝冷飲加重濕熱體質!中醫推消暑氣5茶飲解熱不傷身
台灣屬海島氣候,除了炎熱外也偏濕,中醫師周宗翰表示,濕熱是影響食慾的主因,加上部分民眾一到夏天喝冷飲、吃冰品毫無節制,寒氣也隨之進入體內,傷害脾臟,常見的表現是舌苔白膩,輕則腹痛、腹瀉,重則噁心嘔吐。古話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他坦言,很多人患上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甚至惡性腫瘤,這些病症都跟濕邪有關。懷疑身體濕氣重? 可從這些症狀明察周宗翰指出,現代人運動量越來越小,體內陰盛陽虛從而濕邪內鬱,而且飲食上偏愛辛辣、味重及嗜甜,一旦攝取過多肥甘厚膩的食物,會導致腸胃濕熱影響運化功能,當脾胃無法把這些東西都轉化為人體能用的營養成分時,將變成濕邪留在體內,恐導致民眾渾身發沉無力、頭髮油,臉部油、腹部凸出、水腫肥胖、免疫力下降等症狀的發生。如何判斷自己體內是否有濕氣呢?周宗翰說明,身體的濕氣就是無法有效調節的水分,所以夏天易疲勞、中暑、頭暈目眩的人要特別注意,另外,吃得不多但體重未減輕反而增加,甚至喝水都會胖也與濕熱有關係。周宗翰進一步說明,人體內的水分大約佔到體重的65%,水液代謝與肺、脾、腎三臟腑有密切的關係,當3個臟腑運化功能失調時代謝會異常,輕則體重增加,重則出現浮腫。許多人長胖,並不是脂肪增加,而是水液內停所致,稱為「水腫胖」,其他症狀如皮膚常起濕疹、雙腿浮腫、女性白帶清稀量大等,甚至大便易黏在馬桶上,3、5張衛生紙反覆擦也擦不乾淨,也證明體內有濕氣。清除體內濕氣! 中醫推薦多吃燕麥紅豆薏米粥民眾想要去除體內濕氣,平時可食用燕麥紅豆薏米粥,周宗翰描述,其具有祛濕排毒、瘦身健脾、潤腸通便之功效,且還可改善下身浮腫肥胖問題、降血壓及血脂、去水腫、調解血糖、解毒抗癌。薏苡仁又叫薏米、薏仁,不僅為常用中藥也是民眾常吃食物,周宗翰解析,其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謎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加上現代人精神壓力大,常有心氣虛、飲食不節、運動量少、脾虛濕盛等情況,既要祛濕,又要補心,還要養脾胃,食補非紅豆、薏米莫屬,而燕麥具有明確的降血脂功效,不但能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還能讓臉迅速變小,也兼具讓皮膚美白水潤透亮的效果。此外,民眾夏季時如經常大量出汗、走路易喘,且到入秋後情況未改,可能是心氣虛弱,且一旦流汗過多會加重心氣消耗,引起難以緩解的疲勞!周宗翰指出,夏天時人體的氣血多在體表容易耗散,尤其消耗過多會使身體功能減損導致疲勞,這時若不補足心氣,心臟動力不足,秋冬就容易感到疲倦。因此養好氣、減少流汗耗損心氣,就是預防疲勞的最佳方法。周宗翰提到,有時民眾容易喘並不是肺出問題,而是心肺之氣虛弱造成,雖然心和肺共同負責全身氧氣運輸,但肺的能量來自於心,當心氣虛弱,肺的能量也會不足,因此夏天時喝「生脈飲」有助養陽,特別是容易出汗的人,在初夏時就可以開始飲用,避免大量出汗導致血鉀流失。生脈飲包含人參、麥冬、五味子3種藥,其中人參能夠補氣,麥冬和五味子則帶酸味,中醫認為酸味的藥具有收斂作用,能夠收斂汗及耗散的心氣。生脈飲▸材料:麥冬10g 五味子5g 人蔘片10g 清水適量。▸做法:將麥冬和五味子洗凈,放入砂鍋中,一次性加足清水,蓋鍋蓋以大火燒開後,轉文火煮15分鐘揭蓋、關火。另外將人蔘片放入玻璃壺中,把 煮好的水倒入,蓋上壺蓋浸泡20分鐘,即可飲用。夏日自製5款茶飲 美味又養身對於夏日沒食慾、體內濕氣重、容易疲憊者,周宗翰提供5款茶飲,民眾日常可以攝取補充營養。【第1款】山楂枸杞茶▸材料:山楂、枸杞各15克。▸做法:以沸水沖泡山楂、枸杞2小時,頻頻飲用,每日數次。▸功效:山楂能夠開胃消食、活血化瘀、提高人體免疫力、抗衰老、調節血糖和血脂,枸杞則能起到滋補肝腎、保肝降壓、降低膽固醇的作用,甚至具美容功效,2者沖泡同飲,男女皆宜,簡直可以說是全能的滋補茶。【第2款】竹葉薄荷茶▸材料:鮮竹葉10克,鮮薄荷葉2克,綠茶5克。▸做法:將食材以開水沖泡,隨時飲用。▸功效:具有清涼透表、解暑散熱、利尿的效果。【第3款】清暑瘦身茶▸材料:乾荷葉1錢,洛神茶 5朵,清水1000c.c.,代糖適量。▸做法:將藥材洗淨放入茶壺中,水煮開後沖入茶壺中煮5分鐘後至出味成紅色,即可加入適量代糖並飲用。▸功效:荷葉性味苦平,可清暑通氣,辟暑滌煩熱,更可沁肺悅心,加上洛神花對暑夏燥熱性的虛火上升、高血壓、全身倦怠有緩解之效,飲用後可消暑降火、提神解勞。【第4款】鳳梨冰茶▸材料:紅茶適量,鳳梨400g、冰糖(細砂糖)160g、檸檬汁20g。▸做法:將鳳梨切丁與檸檬汁、糖通通放進果汁機裡,按果醬或是濃湯模式即可,完成後用倒入密封罐中,待降溫冷藏保存(儘快食用較新鮮)。最後,再2舀適量的鳳梨淋醬加入冰紅茶即可享用。【第5款】蓮藕汁▸材料:蓮藕,冰糖▸做法:將蓮藕連皮洗淨、切段保留外皮,將蓮藕煮熟或蒸熟,就可以加水、冰糖,以果汁機打成汁。延伸閱讀:.晚上睡覺膝蓋痛醒怎麼辦?3解方助你擊退「痛風」,3類食物要慎選.痛風的人不能吃什麼?能不能吃海鮮、豆腐?低普林的這食物反而不能碰.痛風發作時該怎麼做?營養師建議做這5件事、避免4類食物★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8-23 名人.好食課
哪個熱量最高?一圖看懂冰淇淋、義式冰淇淋及雪酪熱量及製程差異
天氣持續悶熱,來點冰淇淋降降溫吧!除了傳統的剉冰、枝仔冰、叭噗冰之外,近年來各國的冰品紛紛進入到台灣,究竟這些冰品差在哪裡?哪個熱量最低呢?今天就有 好食課的 Christina 楊婷貽 營養師 為您解密吧!.冰淇淋 ice cream (熱量206大卡/100g)Ice cream 就是俗稱的美式冰淇淋。美國FDA規定其乳脂含量不得低於10%,但各家差異大,用熱量百分比計算的話甚至會高到40-50%,這樣的特性造就了其滑順香濃的口感與滋味,但同時也是美式冰淇淋高熱量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式冰淇淋的材料包含牛乳、鮮奶油、糖以及蛋黃,蛋黃主要作用是幫助液體與油脂的混合,另外兩種冰淇淋比較少使用到。除此之外,美式冰淇淋需要大量的攪打,讓空氣注入,藉此創造蓬鬆的口感!.義式冰淇淋 gelato (熱量196大卡/100g)Gelato是近年來熱門的冰品之一,在各大百貨公司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義式冰淇淋跟美式冰淇淋最大差異就在於乳脂的含量,其脂肪含量約在4-9%,所以相對來說更為清爽。然而義式冰淇淋熱量並沒有比較低喔!因為其製作過程不需大量的攪拌,所以口感更為扎實,此外糖的添加量也不低,因此熱量僅稍低於美式冰淇淋。.雪酪 sorbet (熱量120大卡/100g)Sorbet是3款冰淇淋中熱量以及脂肪量最低的,其通常只由水、糖和新鮮水果製成,所以其口感非常的清爽!雖然雪酪在台灣並不常見,但其實在家也可以用果汁機DIY~將水果與糖(或糖漿)使用果汁機混合,使其呈光滑果昔狀。之後將混合物倒入容器,送入冰箱冷凍1-2小時。每隔30分鐘攪拌混合物後再凍結,反覆2-3次,直到質地近似於軟一點的冰淇淋即完成!【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一張圖懂吃】冰淇淋還有分?!誰的熱量最高?】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8-17 焦點.健康知識+
安裝節能燈泡也有效降溫 12種不開冷氣的消暑秘訣
暑假進入下半場,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簡稱NIH)指出,雖然炎熱天氣可以促進有趣的夏季活動,但人體不可過熱太久,否則會損害大腦和身體器官。人體可以透過排汗自然冷卻,但若流汗仍無法讓人體降到適度溫度時,就會增加熱痙攣、熱水腫和中暑等風險。無論是停電、忍受酷熱還是想省錢,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推薦12種方法,讓人不吹冷氣也能舒適生活。NG降溫法:冷藏或冷凍棉被或衣服有的人可能會將棉被或衣物拿去冷藏或冷凍。佛羅里達大學農業和生物工程名譽高級講師溫德爾波特(Wendell Porter)表示,這並非好主意,由於低溫的織品會從人體吸收大量熱量,因此會在短短幾分鐘內變熱,織物甚至可能因為潮濕而發霉,「你絕對不會想要這麼做的。」1、攝取足夠的水分當感到炎熱和臉潮紅時,給自己補水是降溫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水溫並不是重點,因為喝進人體就會加熱。如果身體感到炎熱,需要涼一下,沒有足夠的水分就無法做到這一點,因為身體是通過排汗來冷卻體溫。2、沖冷水澡+薄荷肥皂洗冷水澡或泡澡有助於降低核心溫度,幫助身體降溫。如果想要增加清涼感,可以嘗試使用薄荷肥皂,薄荷油中的薄荷醇會刺激大腦受體,讓身體感到涼感。3、在脖子或手腕上使用冷感毛巾將冷毛巾或冰袋放在手腕上或掛在脖子上,能夠冷卻身體。這些脈搏點是血管靠近皮膚的區域,因此可讓人體更快速降溫。4、使用箱型風扇將箱型風扇朝向房間的窗外,將熱空氣吹出去,以冷空氣取代室內空氣。清晨與夜晚時打開房子兩側的窗戶,有助於促進通風,再加上開電風扇,可以讓降溫速度更快。不過,記得在日出時關閉窗戶,且在日落後再打開窗戶。只要待在電風扇附近,就能夠降低體溫。5、關上窗簾或百葉窗若窗戶面朝太陽的方向(東邊與西邊),建議拉上窗簾或百葉窗,以防止陽光直接進入房屋,並使內部升溫。另外還可以安裝遮光窗簾來隔離房間並減少白天升溫。6、睡在透氣的床單上棉花是最透氣的織品之一,因此睡在純棉床單上可以幫助人在夜間保持涼爽。棉紗的紗支數越低,透氣性就越好。這是因為每平方英寸的紗支數越高,編織的數量就越多。7、在地下室就寢如果溫度太熱而無法入睡,可嘗試睡在臥室以外的地方睡眠。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因此可睡在家中較低的樓層較低或地下室,即可在夜間體驗涼爽的溫度。8、關上沒人使用房間的門如果家中房間沒有通風口或沒人使用,可關上該區域的門,以將冷空氣控制在房屋內人會活動的區域。9、在廚房和浴室使用排氣扇打開廚房排氣扇的開關,可抽出烹飪後上升的熱空氣,或洗澡時打開浴室排氣扇,也可排出淋浴後的溫熱蒸汽。10、安裝節能燈泡白熾燈泡產生的溫度高於LED燈泡。專家推薦關注何時有促銷活動,以便逐漸更換家裡的燈泡。11、早上做飯或在室外烹調烤箱的熱量會蔓延到整個房子。專家建議將熱量集中在一個區域,例如使用慢燉鍋,或者在戶外的烤架上烹飪,以將熱量保持在室外。12、享受冰涼美食炎炎夏日大啖冰棒或冰淇淋,沁涼心脾。但專家表示,如果身體已經過熱或有過熱的危險,此時就不要攝取太多糖,「糖會加速新陳代謝,你會感覺體內很熱。涼爽降溫可能很好,但額外的糖就不好了。」適量攝取即可。原文出處:In extreme heat, here are 14 ways to keep your body and home cool without AC 【延伸閱讀】登革熱疫情再起 防曬乳和防蚊液哪個先擦? 藥師這樣說日頭赤炎炎!熱傷害就醫數多1.6倍 防暑4大招、APP「熱預警」農民必知【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8813】(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8-13 養生.聰明飲食
苦瓜助便秘、降血糖,越苦營養價值越高!專家教你挑這顏色的
瓜類是「最水」的食物,夏天正是吃瓜的季節,可以消暑降溫、清熱利濕、補充水分,與其喝冰涼的飲料,不如吃瓜解身體的渴。雖然瓜類熱量偏低,但其屬性較寒,在吃瓜時還是有些眉角要注意。苦瓜顏色愈深愈苦 營養價值也愈高苦瓜為我國常用蔬菜,南部全年都可生產,而中部則以夏秋兩季為主。苦瓜被認為有降血糖功效,夏日佐餐解熱可促進食欲。苦瓜約可分白大米、青大米、翠玉苦瓜、山苦瓜四大類,其中外皮白色的「白大米」最常見,約占市面七成,口味較不苦;顏色淺綠的「青大米」約占兩成;深綠色的「翠綠苦瓜」約占一成。另有「山苦瓜」僅占1%,顏色較深,口感較脆但也比較苦。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吳岱融表示,一般而言,苦瓜顏色愈深愈苦,但食物營養價值也愈高。花蓮改良場則是針對山苦瓜改良,加強如維生素C、葉酸等食物機能,也針對腎細胞的過氧化逆境保護作用等研究。降火、富含軟纖維,痔瘡、便祕者可多吃。營養師李婉萍說,苦瓜營養價值高,但因苦瓜性質偏寒,因此有傳言認為,苦瓜跟山竹等同屬寒涼性食物一起吃會拉肚子,雖說這類說法屬於「大數據」搜集後的結果,但若搭配冰涼食物一起吃,確實可能拉肚子,不過只要少量攝取,應不致於發生。她也提醒,若是體質虛寒者,建議一周吃兩次即可,一次攝取量約為一個米杯的份量。由於苦瓜屬性寒,李婉萍建議容易上火或有痔瘡、便祕的人可以多攝取。苦瓜纖維含量在瓜類中相對算高,每100公克約有2.8公克的纖維,是高麗菜的兩倍之多。有痔瘡、便祕的人往往缺乏纖維,不過若攝取大量粗纖維,如廁時用力,粗纖維恐會刮傷痔瘡,此時纖維軟、含量又高的苦瓜就特別適合。高鉀可平衡鈉,有利高血壓患者血壓調節。李婉萍說,苦瓜也適合高血壓患者食用。血壓高的人需注意鈉含量攝取不可過量,而鉀可與鈉產生調節作用,苦瓜在瓜類中鉀含量算高;再加上部分高血壓患者是因為火氣大造成,而苦瓜也具降火氣作用。至於苦瓜是否能降血壓?她說,雖然有醫界認為無效,但就自身觀察病人狀況,確實有改善,因為多吃苦瓜也代表蔬菜攝取增加,多吃原型食物對身體也有益處。苦瓜營養機能佳,李婉萍說,一般認為葉酸多存在於綠色蔬菜中,但常見的白色苦瓜也富含葉酸,葉酸可幫助心血管病人控制同半胱胺酸(評估心血管疾病的指標之一),同時也富含維他命C。李婉萍說,苦瓜口感依照料理方式不同,口感變化多,可以脆也可軟,不只涼拌也適合煮湯。料理時若要去除苦味,可以先挖開去籽,再去除內膜、切薄片,接著再把苦瓜加鹽浸泡後瀝乾,最後汆燙後過冷開水,即可去除苦瓜苦味。苦瓜選購TIPS.最好挑選表皮光亮飽滿,沒有病斑、傷疤。白裡透出橘黃的苦瓜偏熟,口感較甜,但也較為軟綿,不適宜涼拌,可以滷、做苦瓜醬或苦瓜露。.愈綠、愈嫩的苦瓜通常愈苦。喜歡「吃苦」的人,可以挑選體型較小、果皮較綠、果瘤較小粒的苦瓜,不喜歡苦味重,則可以挑選大白苦瓜。冬瓜富含鐵質 可與高C水果一起吃冬瓜為菜餚上常見角色,幾乎全台都有種植,以春季至秋季盛產,不只煮菜入湯,更常被作為加工食品,如醬菜或鳳梨酥內餡等。另一方面,冬瓜熱量低,每100克僅有11大卡,卻含有豐富鐵(0.3毫克),惟相較於其他瓜類,屬於不帶味道的蔬菜。李婉萍說,冬瓜的鐵質在瓜類算高,吃完冬瓜後,可以補充當季維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芭樂、奇異果、鳳梨等,幫助身體吸收鐵質。李婉萍說,「冬瓜」與苦瓜同屬性寒食物,可以搭配肉類等燥熱食物一起煮,例如冬瓜滷肉或是冬瓜排骨湯等,一來可以平衡食物屬性,避免身體過寒,也可以補足冬瓜味道較淡的特性。她也提醒,冬瓜雖具營養價值,但是「冬瓜茶」跟冬瓜的性質已經大不相同。冬瓜茶是經過一連串化學製作處理,先是加上氧化鈣,讓冬瓜裡的蛋白質分解成胺基酸,並產生梅納反應等。冬瓜選購TIPS.一般家庭購買冬瓜時,多是購買切片而非一次買一整條,因此需留意冬瓜切片表面是否有爛掉,可以優先挑選表皮較深綠者。而冬瓜上會有白色粉末的「白霜」,是冬瓜成熟的象徵,不需要過度擔心。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8-08 養生.聰明飲食
夏季水果/西瓜熱量低?能壯陽?吃瓜必知10件事,8個細節挑到多汁味美西瓜
養生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吃當季食材,但當季該吃什麼?《元氣網》為您整理四季盛產的蔬果有哪些,介紹當下季節適合吃的蔬菜水果,其營養價值、食用注意事項,及最實用的食譜等。講到夏季水果,許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西瓜。原產於非洲的西瓜,又名寒瓜、夏瓜、水瓜。西瓜(Watermelon)的英文名直譯,就是水分多的甜瓜。在台灣,有大粒紅西瓜、黃心的小玉西瓜、無子西瓜及黑美人等。吃西瓜該吃紅肉還是黃肉好?中暑能吃西瓜嗎?哪些人不能吃?吃西瓜的重點一次看!Q:黃肉西瓜、紅西瓜 哪個比較營養?開業中醫師長陳旺全曾受訪指出,西瓜性寒、味甘,能清熱解暑、除煩、止渴。因為水分含量多,吃西瓜還能利小便、降血壓,以及解酒。在傳統醫學上,西瓜又有「天然白虎湯」之稱,能用來緩解發炎性的發燒,像是扁桃腺炎、咽喉腫痛等,口角發炎的人也很適合吃西瓜。中暑後吃西瓜,則有退熱降溫的功效。而台灣的西瓜品種很多,許多人也常有疑問,吃西瓜該吃紅肉還是黃肉好?其實紅肉跟黃肉,各有不同營養價值。紅西瓜富含茄紅素、β胡蘿蔔素及維生素A,具有抗氧化、防癌功效;黃西瓜雖也有,含量相對少了點。一般人較熟知番茄茄紅素含量高,往往不知紅西瓜含量也頗為豐富,若以β胡蘿蔔素及維生素A為例,紅西瓜明顯高於柳丁,比起木瓜也毫不遜色。紅西瓜:含有維生素A、Beta胡蘿蔔素與茄紅素,具有抗氧化、防癌功效,還能保護眼睛粘膜健康。黃西瓜:含有瓜氨酸,攝入後能夠產生精氨酸。Q:吃西瓜可以壯陽?衛福部食藥闢謠專區資料指出,西瓜中含有瓜胺酸(citrulline),瓜胺酸具有擴張血管的功能,但相關作用機轉仍在科學研究階段。目前西瓜的壯陽效果尚不確定,且食用量的多寡亦有待研究,建議有勃起障礙的患者應適時諮詢專業醫師,勿聽信偏方而延誤就醫時機。新光醫院營養師廖淑芬也指出,黃西瓜含有瓜氨酸,攝入後能夠產生精氨酸,但還要考慮西瓜中瓜氨酸的含量和民眾吃下肚的量,未必真具有壯陽功效。Q:西瓜的維生素C含量很豐富?維生素C部分,西瓜含量不如一般人想像那樣突出,100公克的西瓜,只有8毫克維生素C。且含量最多的並非紅、黃色果肉,而是介於它跟西瓜皮之間的白色果肉,以及西瓜子。Q:聽說西瓜含水很多,熱量是不是相對比較低呢?西瓜含水量高達93%左右,每100公克去皮西瓜,熱量約35大卡,不算是高熱量水果。但要注意的是,一般人愛吃清涼西瓜解渴,一片接一片,很容易在不知不覺間食用過量,飯後來個三、四片就接近百大卡,攝取的熱量往往不如想像中低。Q:西瓜那麼甜,升糖指數是不是很高?用甜度來判斷升糖指數(GI值)並不完全正確,有些水果甜度高,GI值卻不高,關鍵在於膳食纖維。例如蘋果、芭樂,有足量膳食纖維當緩衝,吃來甜蜜卻不刺激血糖飆升。反觀西瓜,膳食纖維不多,通過腸胃,馬上提高血糖、刺激胰島素分泌,糖尿病人應控制食用量。誰不適合吃太多西瓜?1.體質虛寒、胃腸不好、胃腸潰瘍患者要避免吃西瓜。拉肚子、水瀉症狀者也應暫停食用。2.剛生產完的婦女、手術後患者也不宜多吃。3.西瓜雖不算高鉀水果,但三片下肚,鉀攝取量就有300毫克,需控制鉀攝取的腎臟病患尤其要留意,喝西瓜汁的量更要嚴格。4.西瓜糖分稍高,糖尿病患也要控制食用量。一次以三片(300公克)為限,每日最多可吃兩回。5.頻尿的老人家:西瓜也具有利尿作用,吃多了晚上起床上廁所機會高,會影響睡眠品質,建議少吃或選擇在白天食用。Q:為何空腹不宜吃西瓜?台灣有句俗話,「半暝吃西瓜反症」。主要是因為空腹吃下太多的西瓜,容易夜半肚子痛,起床拉肚子。西瓜屬性寒涼,對腸胃功能弱、體質虛寒的人來說,空腹食用,容易腸胃不適。頻尿的人要避免太晚吃西瓜,免得尿意不斷,影響睡眠。就營養吸收來說,茄紅素或維生素A都要靠油脂烹調提高吸收率,因此飯後吃西瓜比空腹吃好。Q:買西瓜怎麼挑1.頭尾兩端大小要一致。2.瓜頭果梗彎曲品質較優。3.瓜蒂略凹,成熟度較佳。4.瓜皮顏色綠亮,風味更好。5.底部愈黃愈美味。6.西瓜直條斑紋間隔要寬,橫斑紋要密,表示西瓜生長狀況良好,成熟度足夠。7.摸瓜臍,西瓜果臍窄小緊縮,甜度與口感較佳。8.聽瓜聲,一手握住瓜尾,另一手輕拍西瓜腰部,若聲音沉悶且有震動感,表示已成熟,水分充足。Q:西瓜如何保存?買回家後一定要放進冰箱嗎?很多人西瓜一買回來便往冰箱丟,認為冰箱可以延長保鮮期。事實上,西瓜這類熱帶水果,並不適合存放冰箱,有研究顯示,室溫有助西瓜熟成,提高茄紅素等抗氧化成分,低溫則可能破壞其營養素。且西瓜含水量多,長時間冷藏會使水分蒸發,影響口感。建議買西瓜時別貪多,吃多少、買多少。美國曾有研究發現,攝氏21度室溫及通風處有助西瓜熟成,還能提高茄紅素、β胡蘿蔔素含量。不過現在天氣熱,西瓜一定要冷藏保存才不會壞掉。建議若一次吃不完,應以保鮮膜、保鮮盒包覆再放入冰箱,避免冰箱內生熟食交互汙染,造成腸胃不適。Q:市售藥品「西瓜霜」,是西瓜做的嗎?頗富盛名的西瓜霜,也是西瓜產物之一。西瓜霜原料的確是來自西瓜,但並不是西瓜果肉製造,而是西瓜皮。西瓜皮長時間放置後,會出現像發霉般的白色霜狀粉末,取下後就是最古早的西瓜霜,能清涼、解熱。而現代西瓜霜,還另外添加其他中藥材,用來治療牙齦腫痛、口腔炎等問題。【資料來源】.衛福部食藥闢謠專區.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08-07 醫療.中醫
刮痧並非顏色愈深愈好!中醫解析「出痧」刮出什麼顏色才有效?
● 刮痧可刺激血液循環,改善身體散熱● 控制力道,避免破壞皮膚表面微血管● 選擇多肉部位,不會傷到骨骼和關節炎炎夏日,高溫讓人容易出現煩躁、昏沉、胸悶、頭痛、惡心等症狀,若不及時降溫,可能有熱衰竭、中暑危險。若有上述症狀時,不妨可以刮痧減輕症狀,應善用器具刮拭肩頸、背部,由上而下輕輕刮出「痧點」,當出現紅紫色瘀點,代表血液循環獲得改善。並非顏色愈深愈好 小心傷到微血管刮痧是一種傳統的中醫療法,對皮膚進行刮擦,可刺激血液循環,進而改善身體的散熱效率。不過,民眾常有迷思,以為刮痧出現紅紅紫紫、甚至黑色的瘀斑才有效果?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舜穀說,刮痧出現類似瘀血斑點,是血液從微血管流出並浸潤到周圍組織的現象,只要刮出微紅色或淡紫色的「出痧」即可。很多人以為黑紫色的痧點代表排出毒素、經絡有瘀滯,常導致下手過重,其實刮得又黑又紫反而傷害皮膚,造成皮肉損傷疼痛。林舜穀強調,刮痧一定要適度,施力過猛或追求大量的出痧,會破壞皮膚表面的微血管,當血液在皮膚表面凝固,形成血塊阻礙血液的流動,會使散熱效率變差。刮痧要善用刮痧板、陶瓷湯匙等工具,千萬不要用鐵湯匙、錢幣,容易破皮受傷;刮痧前可塗些乳液、嬰兒油,減少摩擦力。選對位置下手 肌肉豐厚部位循環佳刮痧也要選對位置,才不會傷到骨骼和關節。林舜穀說,肩頸、背部、手臂、下肢等是肌肉豐厚部位,血液循環較旺盛,適合刮痧,包括背部的闊背肌和斜方肌、手臂的三角肌和二頭肌、腳部的股二頭肌與闊筋膜張肌等。適合刮痧的肌肉部位闊背肌:背部最大的肌肉群,起始於下背的脊柱和骨盆區,延伸至上方並附著在上臂骨的下部斜方肌:分上斜方肌、中斜方肌和下斜方肌,肌群位於背部上方,從頸部下方延伸至肩膀,主要參與肩膀和頸部的動作三角肌:位於肩膀,肌肉的基底附著在肩膀骨上,頂端附著在上臂骨上,負責手臂舉高和外展的動作二頭肌:位於上臂的前側,從肩部延伸到肘部,當手臂彎曲、彎舉時,主要就是二頭肌在運作股二頭肌:位於大腿的後側,由臀部延伸至膝蓋後面,蹲下和站立時主要使用的肌肉之一闊筋膜張肌:位於大腿的外側,從大腿外側延伸到腳踝外側;當移動腳踝或足部時,主要就是闊筋膜張肌在活動(責任編輯:葉姿岑)你中暑了嗎?一分鐘快速了解中暑症狀、治療以及如何預防,上網免費檢測:https://bit.ly/45hbTH1
-
2023-08-06 醫療.皮膚
含酒精、香精易引發過敏 醫建議使用止汗、體香劑最好這樣用
熱、熱、熱,全球夏季溫度屢創新紀錄,台灣也不例外,無論是不是容易流汗的體質,悶熱潮濕都讓人無可避免地汗水直流,身體又濕又黏非常不舒服。氣象專家研究指出,台灣夏季天數已經拉長4至5個月,面對未來漫漫高溫天氣,做好「抗汗」準備是一定要的。容易流汗與體質有關,交感神經易興奮也容易流汗。同樣在攝氏36度的室內坐著不動,有人大汗淋漓連衣服都濕透,彷彿經過劇烈運動,有人卻沒有嚴重出汗的問題。為何出現這樣的差別?彰濱秀傳紀念醫院皮膚科醫師黃星瑋說,人類是恆溫動物,流汗是調節體溫的機制,若有過度流汗問題,應先排除是否疾病造成,若沒有,除了跟所處環境高溫炎熱有關,也跟個人體質相關,除了來自遺傳,本身汗腺發達、交感神經較易興奮的人,都容易出汗。黃星瑋指出,交感神經系統控制皮膚底下的血管與汗腺,對血管有收縮作用,對汗腺有刺激排汗的功能,某些部位特別容易流汗,代表這個地方的汗腺較多,或受到交感神經較多刺激。中醫分多汗和盜汗,前者陽虛,後者陰虛造成。彰化縣中醫師公會理事長彭德桂說,中醫認為汗是氣血的延伸,體內正常的水分(津液)外流就是汗,流汗是為了排泄體內多餘的水分或產生的熱量,通常沒區分局部跟全身的汗,而是分為多汗和盜汗。白天或晚上都多汗,代表著身體元氣比較虛,本身的陽氣虛造成皮膚無法固守水分氣機的運作;白天不流汗但晚上流汗稱作盜汗,這時的汗冷而無味,稱為陰虛,是新陳代謝跟自律神經失調所造成。彰化縣診所協會前理事長、皮膚科開業醫師陳建宏表示,某些人會有局部多汗的情形,患者求診常見部位分別是手掌、腳底、腋下。手汗症和腳汗症常與家族遺傳有關,手汗症嚴重的病人,夏天手掌汗水滴下,拿筆寫字紙都濕了,更別說跟人握手時的尷尬,因此手汗患者常有社交障礙。腳汗藏在鞋裡不易被發現,但可能潮濕不通風導致細菌孳生,而感染香港腳等皮膚病。腋下因細菌孳生分解汗水產生臭味,夏天多汗,臭味更明顯,萬一腋下的頂漿腺較發達,分泌物被細菌分解後的異味俗稱狐臭,更是令人困擾。陳建宏建議可接受手術改善,或適當使用止汗物品抑制微生物以減少臭味。止汗劑治標不治本,但可適當使用解決生活困擾。市售止汗產品琳瑯滿目,開放架上陳列進口貨、國產品,功能方面有芳香型、涼爽型,分為女性、男性專用,還有液狀、膏狀、粉狀,看得消費者眼花撩亂。黃星瑋說,止汗劑是鋁鹽化合物,可增加汗管滲透性,促使真皮層增加吸收汗液,並阻塞汗腺管的開口,使汗液無從流出,可挑選有品牌的,用在汗多部位一天1至2次。陳建宏表示,體香劑和止汗劑的成分類似,有些體香劑含酒精成分殺菌或含硫酸銨鋁抑制細菌生長。膏狀的止汗劑和體香劑都具有暫時阻塞汗腺作用,防止脂質排出,液狀的止汗劑和體香劑可調節汗腺通道,減少分泌汗水,功能上都是盡量不排汗,以免汗水和微生物作用產生體臭。止汗劑和體香劑的使用量,衛福部彰化醫院皮膚科醫師郭峰昇認為,只要使用後不過敏、沒特殊症狀,可依自己喜好選購使用。陳建宏的看法是止汗劑和體香劑通常含酒精、香精等添加物,經常使用有些人會過敏,不妨不定期更換品牌和配方,降低過敏發生機率。手術非萬能,勤擦汗、多帶衣服更換,盡量處在陰涼處。動輒流汗且容易發出體臭的人,郭峰昇建議使用止汗劑、體香劑之外,最好多帶幾件衣服更換,多帶毛巾擦乾汗水。至於手術治療,陳建宏說,手汗可經由內視鏡交感神經阻斷術治療,降低出汗量,但身體可能出現代償性出汗的風險,患者通常不願冒險,只有忍耐和保持衛生。黃星瑋表示,也可藉由施打肉毒桿菌素或微波破壞大汗腺的方式改善出汗,但身體排汗量是一定的,降低或阻止某部位出汗量,身體其它部分仍會代償性出汗,也就是增加排汗量,所以到較陰涼處或開冷氣降溫等改變環境的作法,才能有效減少流汗。止汗產品這樣用1. 出汗前先擦,效果比出汗後使用好。2. 膏狀和滾珠式適用於局部小範圍,像頸背、耳後和腋下等部位,建議洗完澡後使用,以降低體表細菌汙染瓶口的機會。3. 噴霧劑型適用於足、背等大面積部位,方便外出攜帶、補充。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8-05 養生.抗老養生
「立秋」宜養肺!「6個養生術」助潤肺去燥 常見5疾病教你預防
立秋,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重要節點,通常落在國曆8月7日或8日後的15天。從這時候開始,夏天的炎熱漸退,初秋的氣息漸濃。農民們通常會趕在立秋前後完成插秧工作,因為稻作後期如果碰到低溫,會影響稻榖的充實度、降低收穫量;所以再晚一點,稻作就容易生育不良而沒有收成了。同時,秋天是陰氣漸盛的季節,為了適應季節之變化,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所以更需要了解立秋養生方法和重點,讓身心都準備好迎接秋天來臨。立秋養生6重點一、調整飲食:立秋開始,早晚氣溫逐漸降低,人體代謝也會隨之變化。在飲食方面,建議以清淡為主,也需要注意食物的多樣性。選擇新鮮水果和蔬菜,透過蔬果中豐富的維生素和纖維,增強人體免疫力,預防常見的秋季疾病。同時,可以適量食用一些水梨、蘋果、柿子等秋季水果,有助於清熱潤燥。對於脾胃較弱的人群,可以多吃些水梨,有助於潤肺止咳。二、適度運動:秋天之後,早晚溫度宜人,適合進行戶外活動。可以選擇散步、慢跑、太極拳等輕度運動,有助於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此外,還可以多做一些舒緩壓力的運動,如瑜伽、太極拳等,以緩解生活和工作帶來的壓力,保持心情平和。三、注意保暖:立秋之後,早晚跟中午的溫差大,因此要注意及時增添衣物,避免受涼。特別是長者和兒童更需加強保暖,以免引發感冒等季節性疾病。四、調整作息:隨著秋季的來臨,白天逐漸變短,夜晚變長。我們應該適時調整作息習慣,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合理的作息有助於身體的恢復和新陳代謝,對於增強免疫力和提升身體抵抗力有著重要作用。五、補充營養:立秋是個收獲的季節,各種蔬果豐收。我們可以多吃一些含有維生素、蛋白質和礦物質的食物,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元素。例如,黑木耳、核桃、花生等食物,都是秋季補養的好選擇。六、保持愉快:心情舒暢對於養生非常重要。立秋之際,秋風送爽,大自然也進入了一個豐收的季節。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時節去感受大自然的美麗,與親朋好友一起分享快樂,保持心情開朗,這對於身心健康都大有益處。總結起來,立秋是一個適合養生的季節。調整飲食,保持適度運動,注意保暖和作息,適當補充營養,保持心情愉快,這些都是立秋養生的重點。立秋時節盛產的蔬果根據農委會的資料,立秋前後盛產的蔬果有:.蔬菜:烏豆、白豆、大蔥、大豆、芹菜、花椰菜、甘藍、茄子、番茄、芥蘭菜、玉蜀黍、甘薯、越瓜、金針花、蓮藕、竹筍、筊白筍等。.水果:龍眼、水梨、葡萄、香瓜、橘子等。立秋時節的幾種常見疾病及預防方法1.咽喉炎秋天空氣變得乾燥,溫度也逐漸降低。如果出現明顯的咽部不適,應該注意多喝溫熱水,多吃些滋陰潤喉之品,如百合、銀耳、黑木耳、梨等,平時用嗓較多的人更要保護好嗓子,盡量減少說話。另外,秋天容易上火,建議容易上火的人少吃辛辣食物,以免刺激嗓子影響健康。2.感冒立秋後溫差大,容易著涼,著涼後身體抵抗力下降,導致病菌乘虛而入,是感冒的主要誘因。夏秋之交要注意防寒,室內註意通風。身體健康的人,常用冷水洗洗口鼻,有助於預防感冒。感冒是誘發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老年人及心血管病患者、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相對抗病能力差,對秋天氣候的變化適應能力和耐受力也差,因此要特別注意提高免疫力,避免感冒、感染。3.胃腸疾病夏秋之交多發胃腸疾病,有胃病的人要注意保暖,飲食以溫、淡、素、鮮為宜,定時定量,少吃多餐,不吃冷、硬、燙、辣、黏的食物,戒菸禁酒。4.呼吸道疾病季節變化時,呼吸道防禦能力差的人很容易得病。因此,立秋後應特別注意防範呼吸道疾病和肺病。老幼等體弱者需注意鍛煉,加強營養,保持輕鬆心態也很重要,時常大笑能增加肺活量。5.腦血管疾病寒氣與燥邪相結合,使血管收縮,導致腦血管病變增多,容易誘發中風。特別是中老年人,立秋後應注意多攝入含蛋白質、鎂、鈣豐富的食物,可有效的預防腦血管疾病。進餐時防止過飽,以七到八分為宜。立秋的日常注意事項1.警惕早晚溫差立秋時節,依然會有一段炎熱天氣,被人們稱為「秋老虎」,仍要適當進食清熱解暑食品。但從立秋後,晴熱高溫會逐漸緩和,人們會逐漸感到涼爽,晝夜溫差也會逐漸加大,要注意適時添加衣服、被褥,尤其是晚上,睡覺時要注意肩頸、腰腹的保暖。2.注重潤肺去燥肺與秋季相應,而秋季乾燥,氣燥易傷肺,宜潤燥、養陰、潤肺。適當食用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食品,可以益胃生津,有益健康。秋天,人們有時會感到煩躁,首先宜多喝水、粥、豆漿,多吃些蘿蔔、蓮藕、荸薺、梨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特別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潤肺去燥等功能。還可進食酸味的食物以收斂肺氣,如橘子、檸檬、柚子等。少吃蔥、姜、蒜、韭菜、辣椒等辛辣食物,以防瀉肺氣。另外,立秋時暑熱未消盡,還需適當服食防暑降溫之品,如綠豆湯、蓮子、百合等,以消暑斂汗,健脾開胃。根據自身的體質狀況,可以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鍛煉項目。像太極拳、八段錦等傳統健身運動,對於增加肺活量、改善慢性呼吸病患者的肺功能、練習深沉而緩慢的呼吸具有明顯的作用,是老年人、體質虛弱者、慢性病患者最佳的鍛煉方法。潤燥養生料理:百合銀耳蓮子粥材料:百合20克、銀耳40克、蓮子15克、粳米80克、冰糖適量。作法:將銀耳洗淨、用清水發脹後,先煮蓮子,再放入百合、銀耳、粳米煮沸後,加入冰糖即成。功效:百合性味甘微苦平,潤肺止咳、清心安神;銀耳性味甘淡平,具潤肺生津、提神養胃等功效,可改善乾咳或咳嗽痰中帶血。蓮子性味甘澀平,可養心安神、健脾止瀉。粳米性味甘平,功能補中益氣、健脾益胃、止煩止渴。參考資料:.二十四節氣:立秋.立秋養生先養肺,吃這些東西潤肺去燥!6種常見疾病教你預防.部分內容參考自ChatGPT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7-30 養生.聰明飲食
冰咖啡有2種沖煮方式 世界咖啡冠軍圖解步驟教手沖冰咖啡做法
冰咖啡與冷萃咖啡根據世界各地不同人的生長背景,冰咖啡可以是大熱天一杯無與倫比、清新、提振精神的救命甘霖,也可以是種莫名其妙、毫無吸引力且完全無法想像會有人花錢買來喝的東西。冰咖啡有兩種製作方式,兩種方式各自擁有狂熱擁護者,而且往往壁壘分明。我會分別介紹兩種方式,並討論最佳製作方法,而我也必須承認,你們可能很容易就會發現我是屬於哪個陣營⋯⋯冰咖啡這兩種冰咖啡沖煮方式最大的不同,就是咖啡粉以熱水或冰水萃取。首先,我會聊聊以熱水沖煮的方式,以及這種方式會如何影響沖煮過程。【延伸閱讀:手沖咖啡技巧有哪些?世界咖啡師冠軍圖解步驟教你沖杯好咖啡】濾沖冰咖啡人們常常會將這種沖煮風格視為日式冰咖啡。我不確定這種說法是否具有足夠的證據或先例。日本也是無數令人驚豔的罐裝冰咖啡的大本營,這些罐裝冰咖啡相當獨特。這類沖煮風格的咖啡常常會標榜閃電般快速沖煮,雖然乍看似乎有點奇怪,因為它們的沖煮時間與正常手沖咖啡一樣,但相較於冷萃咖啡,冰鎮咖啡的沖煮速度確實快很多。由於要使用冰塊冰鎮咖啡,所以必須以某些方式彌補咖啡受到的稀釋。一杯剛沖煮完成的濾沖咖啡會需要重量不小的冰塊才能有效率地降溫。最明顯的調整方式就是以較少水量沖煮出一杯強度較高的咖啡,但如同我們先前討論過的,想要以這種做法達到恰當萃取會比較困難。為了如何冰鎮一杯手沖風格咖啡,我進行了相當大量的測試,我認為冰鎮所需的冰塊量大約須占總沖煮水量的三分之一。假如沖煮一杯30公克咖啡粉量的咖啡,須準備大約500公克的水,那麼就大約會使165~170公克的冰塊,並只以330~335公克的水沖煮咖啡。接著,也須為此調整研磨刻度,讓咖啡粉粒徑稍稍更細一些,也可以讓注水速度放慢一些,試著增加水粉接觸時間,稍稍提升萃取率。另一種做法則是利用愛樂壓,它是沖煮單杯冰鎮咖啡的絕佳沖煮器具,因為只須在將咖啡下壓至冰塊之前,拉長浸泡時間即可。以下則是手沖冰咖啡及單杯愛樂壓冰咖啡的沖煮配方與步驟。手沖冰咖啡基本配方與步驟和V60濾杯一致,不過,必須多加幾個簡單調整。首先,請將總沖煮水40%的水換成放在杯中或咖啡壺內的冰塊。這代表使用V60 濾杯以500公克的水沖煮30公克的咖啡粉,其中300公克為水,而200公克為冰塊。當沖煮熱水變少時,研磨刻度就要調細一些。我也建議增加一點咖啡粉與水的比 例,即65~70公克的咖啡粉/1公升的水,這樣的效果也會不錯,為在杯中添加冰塊時多預留一些稀釋的空間。除此之外,所有步驟都可以與V60濾杯沖煮方式一致,雖然之前的做法顯然是注入熱水之後就完成。最後,以攪拌與旋轉幫助增加萃取的均勻。絕大多數的冰塊會在沖煮結束時融化。如果你發現最後剩下許多未融化的冰塊,下一次沖煮就可以減少冰塊量,並增加沖煮水量,總之保持總沖煮水量不變。※ 本文摘自《世界冠軍的完美居家咖啡指南》。書名:《世界冠軍的完美居家咖啡指南》作者:詹姆斯.霍夫曼 譯者:魏嘉儀出版社:積木文化 出版日期:2023/07/01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7-30 養生.聰明飲食
防痛風、抗氧化、降血脂...仙草養生好處1次搞懂!4步驟簡單DIY「仙草凍」
炎炎夏日,許多人都不免會想要來碗仙草飲品消暑止渴,據中藥大辭典記載,仙草性味澀、甘寒,具有清熱解渴、涼血等效用,好處非常多,因此是不少人心中夏季必吃的消暑聖品。究竟仙草有哪些營養與好處?為何會如此滑嫩呢?該如何DIY做出好吃的仙草凍?本文將帶你一起了解仙草的大小事!仙草有哪些營養成分?吃仙草3大好處全公開仙草是百草茶中最常使用的1種植物,一般人多會將乾燥後的仙草葉加水,煮成仙草茶飲用,經時間熬煮過後的較濃汁液,則可加入澱粉製成仙草凍,而仙草本身富含膳食纖維、多酚、熊果酸、齊敦果酸、咖啡酸、類黃酮化合物,以及鉀、鈣、鎂、鐵、磷等礦物質,其中以鉀與鐵含量最多,只要適當食用,攝取裡面的營養成分後,即可從中獲得以下3種好處:▸1.預防痛風:仙草萃取物具有調節黃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功能,進而達到抑制尿酸的效果,預防痛風發生。▸2.抗氧化能力強:酚酸、熊果酸、齊敦果酸、類黃酮化合物、山柰酚等皆為仙草抗氧化成分,可協助體內清除自由基活性氧,並抑制生物細胞脂質和DNA氧化傷害,有效保護細胞膜,維持其正常功能。▸3.降血脂與血壓:在1項動物實驗中發現,仙草萃取物可於肝細胞中抑制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堆積,並透過活化磷酸激酶(MAPK)和腺苷單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達到降低血脂與血壓的功效。為何有些仙草凍會如此滑嫩Q彈? 揭密其中原因菜市場或古刨冰店販售的1大塊仙草凍,口感鮮脆易斷,大多是添加最便宜,也較為常見的凝固劑「洋菜粉」,但有些店家為了要讓仙草口感更為綿密、滑嫩且Q彈,就會添加價位較高的「寒天或海藻膠」製成「嫩仙草」,讓質地更為滑嫩順口,以吸引民眾購買。如何製作仙草凍? 跟著4步驟一起動手DIY夏天一到,許多人可能會吃仙草,來達到消暑的效果,而許多店家更會將仙草做成仙草凍,搭配濃稠的仙草汁液與糖水,放入冰箱冷藏,做成甜品供民眾購買食用。此外,民眾須注意若直接購買仙草相關產品時,可依據仙草汁液呈現的色澤與仙草凍的觸感來看,如外表看起來太過烏黑或Q彈,就應避免選購。如果不想要買外面的仙草來吃,不妨可先購買即溶仙草粉6公克、水1000毫升、太白粉20公克、糖適量,在家跟著以下4步驟DIY仙草凍:▸步驟1:1000毫升水加熱後,加入適當細砂糖或黑糖,煮滾後轉小火。▸步驟2:加入即溶仙草粉,再將其拌勻。▸步驟3:將太白粉先以小碗加入些許冷開水攪拌開來,再邊倒入仙草汁液中攪拌,均勻後即可關火。▸步驟4:稍微降溫後,立即倒入容器中放涼,之後再將其放置冰箱冷卻,軟嫩的仙草凍即可完成。濃縮仙草粉有苯甲酸疑慮? 經稀釋後可安心食用有些民眾可能會對市面上的仙草粉產生疑慮,擔心其中是否殘留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事實上,過去確實有濃縮仙草粉被驗出含有苯甲酸,而根據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的數據資料顯示,成人每日每公斤攝取1至1.5公克苯甲酸,可能會引起胃痛、噁心和嘔吐,但由於經稀釋後的仙草粉所製作出來的仙草茶或仙草凍,每公斤最多僅含5毫克苯甲酸,與其他天然食物的苯甲酸含量差異不大,所以無須擔心會有過量攝取,而造成身體不適的問題。延伸閱讀:.冰品、豆花如何吃才能消暑又不會胖?一圖看懂怎麼吃可減熱量.解渴、減脂、護肝喝綠豆湯 專家告訴你綠豆神奇5功效.60歲糖尿病婦人吃仙草不加糖,改加「蜂蜜」 罹高血糖症掛急診!★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7-26 醫療.腦部.神經
男中暑後大腦受損竟失智!專家:中暑可預防,5件事必知
中暑未及時處置送醫,容易造成腦損傷,恐引發失智症。一名50多歲鑽地工人,上午9點多開始在烈日下工作,約10點多時,他突然停止工作,走路遙晃,騎上機車,才騎幾公尺後跌到昏迷,立即送醫急救。男子到院後嚴重昏迷、體溫高達43.8°C已是中暑。三總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說,經搶救後約16小時清醒,但男子認知功能明顯退步、反應變慢,神經內科持續追蹤,3年後確診失智症。中暑程度愈嚴重、送醫時間過長 可能使腦部嚴重受損朱柏齡表示,此名病人中暑後,沒有立即通知救護車,也沒有移到陰涼處休息,而是放在無遮蓋的小發財車上,但貨車底板已在太陽下曬了數小時,把人放上去就像鐵板燒,到院時嚴重昏迷,昏迷指數3分(昏迷指數滿分15分、最低3分),且身體軀幹及四肢和貨車底板接觸部分,出現三度燒燙傷,約占體表面積21%,燙傷傷口可說是鮮血淋漓、皮膚起滿水泡,「景象十分恐怖」。朱柏齡指出,病人中暑引發多重器官衰竭,當天降溫後,於16小時後清醒,次日拔管,轉至整形外科處理燙傷傷口,經過多次皮膚移植後,於一個半月後出院。男子清醒後,認知功能明顯退步,問病人今年是幾年,病人回答民國79年,會客時家屬也感覺病人反應變慢,半年後在門診接受認知功能測試,結果為22分(滿分為30分,小於24分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病人持續在神經內科門診追蹤,於三年後診斷為失智症。疾病百科/失智症失智症是一種大腦功能漸進退化的智能障礙病症,初期最明顯的為記憶力衰退,特別是記不住日常、最近且立即的事物,其他像是語言、算術、空間感、時間概念、抽象思考、社交能力、判斷力等也會出現障礙,產生異常行為,過去熟悉的工作無法勝任,嚴重影響日常起居,伴隨這些行為的心態很可能變得疑心病重、被害妄想、憂鬱、焦慮、容易與他人起衝突。》看完整疾病百科朱柏齡說,中暑程度愈是嚴重、送醫時間過長,以及病人救治後距離清醒的時間愈長,均可能使腦部受到嚴重損傷,如該名病人送醫時,經測量肛溫高達43.8°C,中暑十分嚴重,並由小發財車送醫,時間約20至30分鐘,未由救護車送醫,而加重中暑病情,病人到院後的體溫,比當時昏倒時還要高朱柏齡表示,最後病人救治至清醒之間長達16小時,又血管內皮細胞受到熱傷害,引起瀰漫性血管內皮出血,研判是小的血栓阻塞腦部微血管,最後導致罹患失智症。另臨床上也曾收治一名男子,中暑後傷及小腦,造成走路不穩,且寫字像是小朋友寫的字十分歪扭。中暑可預防!避6個可能危險因子「中暑是完全可預防的疾病。」朱柏齡提醒,夏天戶外工作者中暑的可能危險因子包括喝水不足,或飲用高糖分或含咖啡因飲料,飲酒;體能差,工作超過體能負荷;穿著厚重不透氣衣物;睡眠不足;感冒、腹瀉,身體虛弱,或是體型肥胖。戶外工作時,更要注意環境是否溫度高、濕度高,尤其是熱指數大於40時,就必須多加注意。熱指數計算方式:溫度 + (濕度x0.1) 如氣溫為35°C + (濕度60 x 0.1) = 41朱柏齡表示,在酷熱環境工作的勞工,應穿著淡色、質輕、寬鬆透氣衣服;每15分鐘喝水200至300cc,勿等到口渴才喝水,也勿飲酒或含咖啡因飲料;若有感冒、腹瀉或身體不適時避免在高溫下工作;而要在炎熱環境工作,第一天上工時,應避免過度勞累,因在熱環境工作需要約10至14天,才能逐步達到「熱適應」,並隨時注意有無出現中暑症狀。衛福部最新統計,7月截至目前為止,熱傷害就診統計人次為783人,已超過去年7月整月的775人。中暑6危險因子喝水不足,或飲用高糖分或含咖啡因飲料,飲酒體能差,工作超過體能負荷穿著厚重不透氣衣物睡眠不足感冒、腹瀉,身體虛弱體型肥胖注意5件事防中暑1.在酷熱環境工作應穿著淡色、質輕、寬鬆透氣衣服。2.每15分鐘喝水200至300cc,勿等到口渴才喝水,也勿飲酒或含咖啡因飲料。3.若有感冒、腹瀉或身體不適時避免在高溫下工作。4.炎熱環境工作第一天上工時,應避免過度勞累,因在熱環境工作需要約10至14天,才能逐步達到「熱適應」,並隨時注意有無出現中暑症狀。5.戶外工作時,更要注意環境是否溫度高、濕度高,尤其是熱指數大於40時,就必須多加注意。4種散熱方式預防熱急症發生1.輻射:若氣溫25度、人體溫37度,靜止狀態下,人體溫較高會傳導至空氣中;若氣溫超過35度以上,輻射效果變差,若超過37度,外界溫度反而輻射至人體。2.傳導:人透過接觸物品、冰涼水,可將體溫傳導出去。3.對流:通風、水流皆可加速散熱。4.蒸發:流汗是有效散熱方式,液體從皮膚表面蒸發汽化,可帶走熱量,不過若環境濕度大或即將下雨,蒸發效果則不佳。(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7-24 醫療.中醫
穴位按摩可增大腦體溫調節能力 一圖看懂散熱5穴位避免熱傷害
.長輩對冷熱不敏感,按摩穴位增調節能力.刮痧刺激血液循環,可改善身體散熱效率.高溫恐使失智者狀況惡化,注意監控健康夏日熱浪來襲,民眾發生熱傷害機會較往年增加。嬰幼童、慢性病患、65歲以上長者、長期服用藥物者、戶外工作者、運動員等族群容易因高溫而發生熱傷害,如果不適時做好防護措施,大量流汗可能造成脫水,甚至引發心肌梗塞、昏倒及休克。室內也會中暑 中醫穴位降溫法別以為在戶外才會中暑,即使宅在家不出門也要注意降溫!若室內空氣不流通、太陽的輻射熱無法散出,不少人因「捨不得開冷氣」而熱過頭。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舜穀說,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新陳代謝和自我調節能力也逐漸下降,導致長輩對冷熱變化不敏感,容易出現穿著不合時宜,進而發生熱傷害。林舜穀表示,透過穴位按摩,可以增加大腦中樞的調節能力,進一步改善發汗排熱,可以幫助身體散發熱氣的穴位,包含大椎穴、清冷淵穴、膏肓穴、命門穴、曲池穴,可以指腹按住穴位慢慢施力,舒緩頭昏腦脹。.大椎穴:位於後背頸部與頭部交界位置,是頸部主要穴位,主要功效為升陽、益氣、退熱、補虛,多按摩有助於背部血液循環,進而影響全身溫度調節。.清冷淵穴:顧名思義有寒涼之意,位於上臂伸側面,屈肘時肘尖直上二寸,主要是用來清除身體兩側的熱氣,具有清熱解除中暑頭痛、脖子緊繃的效果。.膏肓穴:左右肩胛部內側偏上方的兩個凹點,即「膏肓痛」位置,這個穴位調節上半身的溫度,因無法自行觸摸,可使用按摩球按壓,消除燥熱。.命門穴:位於腰部的中線上,大約在第二腰椎的水平處,多按摩可以活血通絡、腎虛腰痠,也有助於身體熱量分散。.曲池穴:當手肘屈曲時,穴位就位在內側肘窩的端部,主要用於疏風清熱,可以疏通筋絡,緩解夏天中暑時的高燒、潮熱。喝水促進代謝 補充應定時定量熱傷害跟身體流失水分的程度有關。有些長輩不喜歡喝水,尤其是失智者的口渴敏感度降低,喝水不足引發譫妄、泌尿道感染,夏天則有脫水、中暑危機。林舜穀建議補水方式,應定時定量、增加風味、視覺提醒、容器輔助、製作水果冰塊等,增加飲水的誘因。並養成每天喝水至少1500至2000㏄,分多次喝、慢慢喝,要特別注意的是,避免飲用太多含糖飲料,除了造成肥胖、加重慢性病,糖分也會影響血液循環,不利散熱。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7-21 醫療.中醫
中暑竟分陰暑、陽暑,怎麼分辨?中醫師教你夏日消暑撇步,6種食物助清暑祛濕
炎炎夏日,近日氣溫屢創新高,全台各地高溫炎熱,像是燒燙燙的蕃薯,雖然夏日總是能讓人熱情奔放,但同時也令人浮躁不適,嚴重時也有可能造成中暑的現象!什麼是中暑?.陽暑的前兆與症狀在中醫的觀點來說,其實中暑可以分成兩種,「陽暑」及「陰暑」。「陽暑」是因爲長期處於酷熱的高溫環境,或高溫下過度運動,隨著體溫上升,感到噁心、頭痛、暈眩、臉色蒼白,甚至神智不清、脈搏微弱、呼吸逐漸加快,就有可能是中暑的前兆。輕微的中暑症狀會出現身體發熱、多汗、頭暈、頭痛、口渴、四肢倦怠等症狀;嚴重則有可能會出現呼吸急促、意識不清等症狀。.陰暑的成因與症狀「陰暑」則是由於在短時間內,身體接受劇烈的溫度變化所造成,造成皮膚表面毛孔急速收縮,讓體內原有的熱氣鬱在體內無法順利出汗,熱氣持續存在而造成的不舒服狀況。例如:長時間待在室內吹冷氣後突然走到室外炎熱處,或原本在高溫下大汗淋漓狀態下,突然進入冷氣房內或去沖冷水、喝冰飲。陰暑的症狀會出現微微發熱、無汗、疲倦、頭痛、噁心、流鼻涕、頭暈等類似感冒的症狀。其實以台灣的夏天來說,並不會是純粹的炎熱而已,梅雨、雷陣雨等等天氣變話使環境常常伴隨著極高的濕度,如此濕熱的環境,身體會像悶燒鍋一樣,造成許多不適的症狀,所以在夏天除了祛除暑氣之外,袪除濕氣也是需要注意的喔,在這裡為大家介紹一些夏日清暑祛濕的食物!夏日清暑祛濕的食物.薄荷+檸檬薄荷可以疏散風熱,清利頭目,薄荷芳香可用治夏令感受的暑濕穢濁之氣,日常飲食中,常常會使用到薄荷,無論是茶飲還是入菜,薄荷清新爽口,芳香沁涼的滋味都讓人愛不釋手。尤其是在夏季,適當的吃些薄荷不但能清涼解暑,還能提神醒腦!趕緊泡一杯蜂蜜檸檬薄荷水,清涼一下吧!.薏苡仁+綠豆薏仁性味甘淡,微寒,有健脾益胃,利水滲濕,清涼退火等功效,因此很適合台灣濕濕熱熱的天氣。綠豆清熱消暑,常用於治療暑熱煩渴,炎炎夏日,煮一碗綠豆薏仁湯喝吧!但要注意煮湯的同時,糖可不要過多攝取喔!.苦瓜中醫學認為,苦瓜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祛暑、利尿涼血等的作用,可用於熱病煩渴、目赤腫痛、痢疾及少尿等症,平常可將苦瓜作為涼拌菜食用。.西瓜西瓜又被中醫稱為「天生白虎湯」。 所謂「白虎湯」,是中醫常用來退燒降溫的藥方,而西瓜性寒,是退熱高手,與「白虎湯」退燒之效相似,故得此名,夏日來片西瓜清涼解渴又消暑,但要特別注意,西瓜食用過多也容易會有腹瀉的情形喔!.烏梅夏天容易口乾舌燥,烏梅味酸澀、性平,有生津止渴的作用,夏日習慣將其做成茶飲飲用,便是取其生津止渴、除熱煩滿的功用,來解除夏天容易口乾舌燥、身熱心煩的問題。.西洋參/花旗蔘夏日中暑後的暑熱後期,常常見到僅剩下口乾舌燥、疲倦及口渴等「陰傷」症狀時,就是使用西洋參的時機。西洋參又稱粉光參、花旗參,主要作用在肺胃,能補氣也能滋陰,在夏季適時服用,可使人擺脫由於氣陰兩虛所帶來的精神疲倦、乏力以及中暑等症狀。西洋參最簡單的服用方法是含服或當茶飲用。當然,由於西洋參是一味藥,而不是保健品,雖說適應人群廣,但也需辨證選用,民眾也不要過量使用喔。 ※本文由
-
2023-07-17 醫療.心臟血管
盛夏不只易中暑 也會腦中風!夏日中風4原因,狂喝手搖飲要當心
● 室內外溫差大,容易血管收縮● 身體水分不足,影響血液濃稠度● 中風與中暑的分辨差異是「體溫」連日熱浪來襲,讓人快要受不了,只想躲在冷氣房裡避開潮濕悶熱。但夏季炎熱容易中暑,更要注意預防腦中風。大多數人以為中風好發於冬天,其實夏天發生的比率也不少,主要是因為大量出汗、水分攝取不足,血液變得濃稠、血液速度減慢,因而腦部血管容易發生阻塞。流汗不補水 高溫易誘發心血管疾病高溫易誘發心血管疾病,三軍總醫院神經科部部主任周中興說,氣溫升高會使血管擴張,民眾頻繁進出冷氣房,也會遇到溫度變動的情況,當血管劇烈收縮和擴張時,中風機率隨之上升。而夏季中風的特殊性,在於「補水不夠」,許多人光是待在大太陽底下就汗流不止,應適時適量喝水,平衡身體電解質,也避免水分流失過多造成血液黏稠。預防腦中風,冬日要做好禦寒措施,夏日則要避免處在溫差過大的環境,例如計程車、辦公室、百貨商場等。有些人一上車就將冷氣調到最大,血管在短時間內收縮、擴張,造成血壓不穩定,且神經系統會變得超敏感,恐引發「血管性頭痛」。周中興建議,要多注意室內外溫差,在冷氣房內,可以戴帽保暖、穿薄外套,避開風口直吹。頭暈應注意 中暑中風初期症狀相似高溫酷熱難耐,民眾出現胸悶、胸痛、心悸、嘔吐、視力模糊甚至昏倒等症狀,很多人會聯想到中暑。周中興表示,中暑與中風初期的症狀相似,身體脫水而中暑的現象,包括頭暈目眩、容易疲倦、四肢無力;中風徵兆,則包含臉部歪斜、言語溝通障礙、單側肢體突然沒力。二者的初步分辨,應趕緊先量體溫,中暑患者體溫會高達40度以上,對人體傷害極大。若體溫測量正常,採用「微笑、舉手、說你好」的中風指標評估,是否有嘴角歪斜、手部無力下垂、說話口齒不清,做不到其中一個動作時,要趕緊撥打119送醫。周中興指出,中風要把握黃金治療期,及早打通血管、及早接受復健治療,可以加快功能恢復。>>【延伸閱讀】除了臉歪嘴斜、肢體無力,還有哪些徵兆可辨識?腦中風救命關鍵一次看!周中興強調,三高是中風的主要危險因子,應做好飲食控制及規律運動,才能遠離疾病威脅。運動後流汗要多喝水,補水對調節體溫、預防中暑和中風有幫助。夏日中風4原因1.夏日高溫增加出汗量,若沒有適量補充水分,易增加血液黏稠度,堵塞腦血管。2.頻繁進出冷氣房,溫差太大易造成血管瞬間收縮、擴張,引發心血管疾病。3.運動出汗沖冷水急速降溫,對高血壓或慢性病患者,會讓血管急劇收縮,增加心臟的負荷。4.喝手搖飲加速高血脂、高血糖惡化,高熱量會使身體流失更多水分。你中暑了嗎?一分鐘了解中暑症狀、治療以及如何預防,上網免費檢測:https://bit.ly/3K2A3ga(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7-16 焦點.元氣新聞
「嫌電費太貴」堅持不開冷氣!7旬長者室內熱到中暑住ICU三周
大陸高溫持續,出現30多歲母親捨不得開冷氣機,還將家中唯一電風扇讓給孩子,導致「熱射病」身亡。熱射病即是中暑,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表示,三總今年至今已接獲3例中暑病例,除了一名爬山中暑的國中生,其中有兩例都是長者在家沒有開冷氣,等家人回家發現時,已昏迷倒地,送醫立即插管治療,送進加護病房。天熱捨不得開冷氣 當心中暑熱衰竭夏季高溫別忽視室內中暑的嚴重性,朱柏齡表示,過去大陸曾有婦女坐月子死亡的案例,原來是傳統觀念認為坐月子不能吹風,有婆婆不許媳婦開冷氣和吹電扇,甚至還要蓋棉被,導致中暑而死亡。在國內,許多長輩生性節儉,天熱捨不得開冷氣,三總幾乎每年夏天都會接到老人在家中暑的案例。朱柏齡表示,今年接獲的這兩名病例,差不多70歲,家人都因為外出工作,平常很晚回家,一回家發現長輩人事不醒,已不知昏迷了多久,於是緊急送醫。第一位中暑長者住進加護病房三周,最近才轉出,第二位在前天被送來三總,也是一來就馬上插管治療。第一位長者中暑送醫時,其實還不到七月。朱柏齡說明,中暑與溫度和濕度都有關,室內悶熱,散熱不足也是危險因子。除了中暑,朱柏齡最近還在門診看到兩名熱衰竭病例,一位在廚房工作,每天接觸很熱的鍋爐,另一位工作地點是鐵皮屋,同樣都是高溫環境,散熱困難。兩名熱衰竭病例的症狀都是食欲不佳、吃不下、全身無力,自己並不清楚這樣的症狀就快要中暑了。朱柏齡建議患者先休息幾天,以免從熱衰竭變成中暑,接下來回到工作,一定要注意每小時固定休息5到10分鐘,補充水分並降溫,同時留意惡心、頭昏,食欲不振是可能即將中暑的症狀。 朱柏齡表示,過去也曾接獲住頂樓的78歲婦人,未開冷氣,只開電風扇及窗戶散熱,家人摸她額並未發現異狀,但尿布完全沒有濕,不久後她竟然昏迷,緊急送醫發現肛溫已高達攝氏40.5度。朱柏齡提醒,長輩循環不好,用手摸額頭未必能了解真正的體溫,建議多留心講話、反應等,更要注意獨居長輩。 失智、獨居的老人家 更多加留意高溫炎熱下,朱柏齡請長輩千萬不要省冷氣費,若家中有失智、獨居的老人家,更多加留意;民眾外出最好撐傘或戴帽,避免陽光直射,還要補充水分。熱愛戶外運動的民眾,建議不要在上午10時到下午4時運動,戶外及高溫環境工作者,休息時間一定要增加,新手上工,雇主一定要給予熱適應期。延伸閱讀:.中暑處理不當恐致器官衰竭!首要治療是散熱:4種散熱方式一次看.天氣熱頭痛、噁心、肌肉無力…3字訣預防熱傷害.天熱喝冰水、洗冷水澡易中風? 醫點名「2類人」要注意責任編輯:陳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