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搜尋
防疫
共找到
9423
筆 文章
-
-
2022-09-19 醫療.感染科
流感看診增36% 秋冬恐大爆發
流感病毒沉寂兩年多後,疾管署社區監控資料顯示,過去七周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從兩萬一千多人次增加到近三萬人次,增幅三成六,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A型流感已經蠢蠢欲動」,前疾管局長蘇益仁甚至預估到了秋冬,台灣將面臨流感大爆發。蘇益仁說,全球疫情加上邊境管制鬆綁,台灣勢必迎來一波流感大流行,十月一日開打的流感疫苗就顯得非常關鍵,民眾務必盡快接種。不過,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對打氣不表樂觀,民眾認為「流感不會流行」,目前基層診所流感疫苗預約情況冷清;他說,最近兩年診所自行採購自費流感疫苗幾乎打不完,今年大都不敢多採購,若大流行一定不夠用。莊人祥表示,今年共採購六三○萬劑流感疫苗,陸續到貨,十月一日開打前將配發二○○萬劑至各縣市,若民眾有出國打算,不論有無公費資格,可考慮施打。新冠疫情發生前,台灣每年約有兩千三百多例流感併發重症,前年(疫情後第一年)僅剩四百多例,去年甚至只有一例。台大醫學院急診醫學科臨床教授李建璋分析,病毒世界裡存有物競天擇,特定病毒居於主流,其他病毒就較難以流行。此外,這兩年民眾遵守戴口罩、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讓流感難以傳播。李建璋分析,BA.5疫情很可能在十一、十二月走下坡,屆時邊境管制放鬆,流感疫情可能比往年嚴重,主因為絕大部分國人在過去二年並未感染流感病毒,整體族群對於流感的抗體都掉下來了。疾管署監測資料則顯示,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在過去七周內從二萬一五七一人次增加到近三萬人次,增幅百分之三十六。實驗室分離的A型流感病毒數數量在半個月內翻倍兩次,從九株增加到二十六株,上周再增加到四十七株。莊人祥表示,邊境檢疫已從十四天縮短到七天,未來可能再放鬆為「○加七」,流感病毒可能從國外入境台灣,提前進入流行期。各醫療院所逐漸收治流感個案,實驗室已收到四十七例A型流感通報,所幸都屬輕症。
-
2022-09-1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新增本土3萬9330例、境外239例 莊人祥:較上周增23.5%
今新增本土3萬9330例、境外239例 莊人祥:較上周增23.5%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3萬956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萬9330例本土個案及239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39例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與昨日相比減少64例本土,降幅0.2%;但較上周日增加4776例,增幅23.5%。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39,330例本土病例,為18,395例男性、20,917例女性、18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8,607例)、台中市(4,951例)、台北市(4,511例)、桃園市(4,097例)、高雄市(3,147例)、台南市(2,352例)、彰化縣(1,831例)、新竹縣(1,149例)、新竹市(1,037例)、宜蘭縣(1,014例)、屏東縣(1,012例)、苗栗縣(867例)、基隆市(865例)、雲林縣(853例)、南投縣(786例)、花蓮縣(644例)、嘉義縣(604例)、嘉義市(433例)、台東縣(294例)、金門縣(139例)、澎湖縣(118例)、連江縣(19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39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4例男性、15例女性,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36例具慢性病史、24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8月27日至9月15日,死亡日期介於9月3日至9月15日,詳如新聞稿附件。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239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31例男性、108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越南(9例)、土耳其(5例)、美國(3例)、泰國、柬埔寨及印度(各2例)、新加坡、香港、希臘、孟加拉國、日本、荷蘭及韓國(各1例)移入。另209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8月19日至9月17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7,168,035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1,190,431例排除),其中5,970,438例確診,分別為32,194例境外移入、5,938,190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0,548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0,532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220例、台北市1,184例、台中市1,064例、高雄市985例、桃園市805例、台南市803例、彰化縣618例、屏東縣423例、雲林縣329例、南投縣307例、苗栗縣267例、嘉義縣250例、基隆市228例、宜蘭縣218例、花蓮縣183例、嘉義市171例、新竹縣168例、台東縣148例、新竹市112例、澎湖縣30例、金門縣19例;另16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增157例中重症 2歲男童MIS-C又染黴漿菌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增157例中重症個案,以及37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日新增一名MIS-C特殊兒童重症個案,8月13日確診,9月10日診斷黴漿菌肺炎以及疑似MIS-C,經抗生素治療後,目前病況好轉,預計今日出院。莊人祥指出,今日新增的特殊重症為2歲男童,7月26日曾打過一劑疫苗,沒有慢性病史;8月13日確診,9月5日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鼻塞、腹瀉等症狀。莊人祥說,男童於9月10日送至急診,X光顯示兩側輕微肺炎,抽血檢驗為肺炎黴漿菌、IgM陽性,診斷為黴漿菌肺炎,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療,期間有持續發燒、腹痛、紅眼症狀,診斷一次MIS-C,9月15日轉至醫學中心,病況好轉,預計今日出院。莊人祥表示,該個案先前雖診斷為黴漿菌肺炎,但發生MIS-C主要是因個案8月13日確診過,只是剛好有染到黴漿菌肺炎。截至今日國內12歲以下兒童重症共213例,包括腦炎31例、肺炎23例、心肌炎1例、敗血症3例、哮吼11例、家中死亡7例、MIS-C有134例、共病3例(腦腫瘤、癲癇重積)。上述個案已有32人死亡,12例腦炎、7例肺炎、1例心肌炎、2例敗血症、2例共病、1例哮吼及7例到院前死亡。昨日疫苗接種,6個月到4歲幼兒,有3773人接種莫德納疫苗,其中第一劑接種967人次,第二劑接種2806人次;輝瑞幼兒疫苗第一劑3464人接種。該年齡層疫苗接種涵蓋率第一劑35.8%、第二劑接種率6.1%。昨日共2萬7509人次接種新冠疫苗,國內疫苗涵蓋率第一劑93.4%、第二劑87.3%、第一次追加劑72.9%、第二次追加劑11.2%,65歲以上第二次追加劑接種率35.9%。80.3萬劑莫德納次世代疫苗今晚抵台 累計到貨160.7萬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表示,今年採購之第二批Moderna次世代雙價疫苗80.3萬劑,將於今日晚間抵達桃園國際機場,預計10月起配送各縣市政府,優先提供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及18歲以上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者接種追加劑使用。本批效期至2023年3月29日。指揮中心指出,我國已於去(2021)年7月22日與美國Moderna公司簽署2年共3500萬劑COVID-19疫苗之供應合約,今年預定供應2000萬劑疫苗,包含本批疫苗目前共有1124.3萬劑到貨。加上本月16日到貨的首批莫德納次世代雙價疫苗80.4萬劑,將於今日晚間抵達桃園國際機場,加上今晚預計到貨的80.3萬劑,共計抵台160.7萬劑疫苗供第一階段、第二階段民眾施打。莫德納次世代有望開放年輕人?莊人祥:打氣不佳有機會今晚預計到貨的80.3萬劑莫德納次世代疫苗,目前指揮中心如何規畫施打?指揮中心莊人祥說,會先把首批的80.4萬劑分出41萬劑配發下去施打,10月上旬再配發剩下的30多萬劑,待此批打完後,再酌視情況規畫。莊人祥說,今晚預計到貨的疫苗,不論封緘檢驗狀況如何,都要先看首批配發的疫苗狀況,雖說第一、二階段符合資格民眾約有678萬人,若到第二階段施打情形仍未打完160多萬劑的疫苗,都有可能會往下年齡層開放。同時,678萬位符合第一、二階段資格民眾也尚未扣除接種間隔未到者、確診3個月內者。不過,莊人祥預估,民眾對於此次莫德納次世代疫苗到貨情形相當期望,可能打氣不會太差。莊人祥也說,月底前莫德納次世代疫苗300萬劑都會送達,想要接種的民眾都能夠打得到,不必過於擔心。先前指揮中心採購的1萬劑Evusheld單株抗體,首批1728劑單株抗體已抵台一周有餘,莊人祥說明臨床使用狀況,目前Evusheld使用量為40份,多用於免疫低下者,由於存量僅1728份,也需要經醫師評估使用,目前多配送至大醫院使用。隔離遇強震怎麼辦?莊人祥:有「生命危險」就快跑台灣連兩日地震不斷,今下午又發生6.8級的強震,全台皆有感,但本土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每天3、4萬人確診,許多民眾必須在家居家隔離。若地震發生時,隔離民眾該如何逃生?離開隔離處所是否會遭罰?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表示,民眾只要主觀認定有「生命安全危險」,就應盡速逃生。根據「傳染病防治法」,居家隔離或檢疫期間擅自外出將處新台幣10萬至100萬元不等罰鍰,近日台灣地震不斷,全台皆有感,今日又發生6.8級的地震,許多正在隔離的民眾擔心,遇到地震這種緊急狀況下逃出隔離處會被罰錢。對此,莊人祥今表示,隔離民眾只要主觀感覺到「生命安全危險」,就應該盡速逃生,若懷疑有地震因此逃出,事後再向地方主管衛生單位回報即可。不過,莊人祥也說,因應緊急狀況外出避難,並不能跑太遠,期間也應注意保持安全社交距離,不能夠趁著避難跑出來,然後去便利商店買東西,或去他處遊玩,只要危機解除就要趕緊回到隔離處所,繼續隔離。根據「行政罰法」第13條規定,發生天然災害或事故且有緊急避難需求時,居家檢疫者或隔離者可戴上口罩暫時離開居家檢疫、居家隔離處所,待危險狀況解除後儘速返回即可,無須擔憂因緊急避難而受罰。
-
2022-09-1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3萬9394 境外+234 死亡+40 仍10縣市增破千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3萬962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萬9394例本土個案及23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40例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天新增病例數較昨天減少2036例,減少4.9%,較上周六多3800例,增加10.7%。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3萬9394例本土病例,為1萬8077例男性、2萬1304例女性、13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8,583例),台中市(5,019例),台北市(4,603例),桃園市(4,360例),高雄市(3,131例),台南市(2,284例),彰化縣(1,776例),新竹縣(1,084例),屏東縣(1,038例),宜蘭縣(1,026例),新竹市(958例),雲林縣(871例),苗栗縣(866例),基隆市(788例),南投縣(754例),花蓮縣(712例),嘉義縣(566例),嘉義市(362例),台東縣(327例),金門縣(138例),澎湖縣(131例),連江縣(17例)。針對過去連四天破四萬,今日病例數降到四萬以下,莊人祥認為,上周因中秋連假效應,會有2個原因影響病例數,連假期間診所、醫院並無營運,確診者過節期間,可能人在外縣市而不方便通報,因此本周一病例數達到2萬多例較低點,但周二、周三、周四後面幾天個案較多。莊人祥指出,此外連假期間因為南北交流個案增加,雖屬於短期增加,但也讓每日新增病例數稍稍增加,不過相較過去每周四、周五、周六的病例數都在平均值,最近幾周的周四、周五、周六病例數都有下降趨勢,看起來與之前不同,是否代表疫情趨緩,仍要在評估。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40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1例男性、19例女性,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38例具慢性病史、22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8月15日至9月14日,死亡日期介於9月6日至9月14日。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234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30例男性、10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越南(30例),美國及印尼(各5例),德國(4例),荷蘭、泰國及日本(各3例),菲律賓、英國及土耳其(各2例),奧地利、加拿大、香港、新加坡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各1例)移入。另170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8月18日至9月16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7,111,847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1,173,339例排除),其中5,930,927例確診,分別為31,959例境外移入,5,898,914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 2020年起累計10,509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0,493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215例、台北市1,180例、台中市1,059例、高雄市982例、桃園市804例、臺南市802例、彰化縣616例、屏東縣421例、雲林縣328例、南投縣305例、苗栗縣266例、嘉義縣248例、基隆市227例、宜蘭縣217例、花蓮縣182例、嘉義市169例、新竹縣168例、台東縣147例、新竹市108例、澎湖縣30例、金門縣19例;另16例為境外。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中重症+175例!8歲女童MIS-C高燒40度休克 急住加護病房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增175例中重症個案,136例中症、39例重症,以及40例死亡個案。今日新增一名特殊兒童重症為MIS-C個案,一度發燒到40度且休克,緊急收治加護病房,經過藥物治療後病況好轉,目前已出院。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這名8歲女童本身沒有慢性病史,也沒有接種新冠疫苗,先前未曾通報確診,8月29日起出現發燒40度、喉嚨痛,8月31日到急診就醫,檢查有血壓偏低、發炎指數升高、凝血功能異常,醫師懷疑MIS-C,引發休克,收治加護病房。心臟超音波顯示,右側冠狀動脈擴大,PCR陰性,但N抗體陽性,符合MIS-C診斷,給予免疫球蛋白、類固醇、低劑量阿斯匹靈等藥物,治療後病況好轉,9月6日已出院。
-
2022-09-1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王必勝:最快下周三進入疫情高峰 不會在10月上旬鬆綁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16)日表示,目前推估疫情高峰將落在下週三或下下週三,不會在10月上旬放寬邊境管制。王必勝表示,以今天來看,本土疫情已連續四天確診人數在4萬以上,根據模型推估,可能在下周三或下下周三,疫情進入最高點,最高點過後趨勢往下,屆時已到了十月初的時候,就算那個時候宣布邊境解封,但是各部會也有很多工作要進行,應該不會在十月上旬解封。今日指揮中心記者會上,有媒體詢問我國規劃逐步邊境管制措施放寬,有一份放寬規畫是將在10月10日國慶日當天將入境檢疫天數改為「0+7」天。對此,王必勝予以否認。王必勝說,世界各國陸續開放,指揮中心一直都有和各部會討論邊境開放措施,過程有各種提案,但是這都牽涉各部會業管業務,討論之後內容都已經改變了,還要進行修正。王必勝說,這波BA.5變異株疫情高峰趨勢開始往下應該已經是10月初,這些相關措施有很多變化,還要給各部會單位、民眾準備時間,「應該不會在10月上旬這麼快」。不過,由於我國邊境仍有入境篩檢、單週人數管制措施,一旦10月開始放寬邊境管制,王必勝表示,會慎重考慮機場唾液PCR改成發快篩,減少出關流程一個關卡。王必勝表示,現在入境旅客在離峰時段入境大約費時1小時,但尖峰時刻會拖延到2.5到3小時,這已經有點久了。他強調,考慮將機場唾液PCR改成發快篩試劑,若可以執行就能讓機場流程少一個關卡、更順暢一點,他也指出,若朝全面開放,「防疫思維要改變」,才能因應旅客大量出入。
-
2022-09-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九合一大選在即!指揮中心指引:確診未解隔不得投票
中選會8月中表示,投票日當天的防疫指引已送到指揮中心待核定,從去年5月按照三級防疫標準所做的選務防疫,到現在都無任何改變。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表示,確診者如果還在7天未解隔離時,或居家隔離檢疫者都不能進入投票所投票,4天自主防疫可以投票,但要2天內的快篩陰性檢測結果。中選會先前發布2022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公告,本次選舉預估選舉人總數約有1930萬5千餘人,首投族(民國89年1月12日到民國91年11月26日)估算約有76萬8726人。投票日當天的防疫指引,中選會主委李進勇8月中旬時表示,今年已制定九合一選舉及修憲複決防疫計畫,已送到指揮中心待核定,從去年5月按照三級防疫標準所做的選務防疫,到現在都無任何改變。李進勇說,雖然疫情趨緩,中選會仍採取三級警戒標準,所有防疫規範都會遵守指揮中心政策,對於確診者、居家檢疫、居家隔離者,因受到管制,今年仍無法外出投票。最新指引進度,莊人祥表示,目前確診者如果還在7天未解隔離時,或居家隔離檢疫者都不能進入投票所投票,4天自主防疫可以投票,但要2天內的快篩陰性檢測結果。
-
2022-09-1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增4萬5269例 莊人祥:較上周上升29%
本土增4萬5269例 莊人祥:較上周上升29% 連假效應開始趨緩,今日疫情稍降,但本土仍新增4萬5269例,境外201例、死亡57例。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本土較上周四上升29%,可能仍是連假效應。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45,269例本土病例,為20,378例男性、24,886例女性、5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9,775例),台中市(5,854例),台北市(5,401例),桃園市(4,758例),高雄市(3,704例),台南市(2,662例),彰化縣(2,091例),新竹縣(1,304例),新竹市(1,204例),屏東縣(1,140例),苗栗縣(1,089例),宜蘭縣(1,050例),基隆市(975例),雲林縣(972例),南投縣(842例),花蓮縣(689例),嘉義縣(685例),嘉義市(461例),台東縣(289例),金門縣(161例),澎湖縣(142例),連江縣(21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57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33例男性、24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53例具慢性病史、34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19日至9月12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0日至9月12日。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201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11例男性、9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越南(15例),菲律賓(6例),印尼(5例),英國、關島及泰國(各3例),馬來西亞及美國(各2例),緬甸、香港、匈牙利、日本、新加坡、印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斯洛維尼亞及希臘(各1例)移入。另153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8月19日至9月14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6,995,805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1,139,106例排除),其中5,849,748例確診,分別為31,491例境外移入,5,818,203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0,42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0,407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199例、台北市1,170例、台中市1,052例、高雄市973例、台南市797例、桃園市796例、彰化縣613例、屏東縣420例、雲林縣324例、南投縣304例、苗栗縣262例、嘉義縣244例、基隆市226例、宜蘭縣214例、花蓮縣179例、新竹縣167例、嘉義市166例、台東縣146例、新竹市106例、澎湖縣30例、金門縣19例;另16例為境外移入。今新增三兒童重症 10歲男童確診近三周病況惡化死亡【聯合報 記者鄒尚謙、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日新增3例兒童重症,2例MIS-C、1例哮吼;另增一例10歲男童因新冠肺炎合併呼吸衰竭、免疫不全死亡個案。羅一鈞表示,死亡的一位10歲男童,有先天性免疫疾病、多重慢性疾病,未施打過疫苗。8月23日發燒,快篩陽性;8月27篩陰,但再度發燒到急診檢查,PCR陽性,但沒有肺炎症狀因此返家服藥;9月3日起出現腹瀉、呼吸急促、昏睡等症狀;9月5日至急診,X光檢查顯示兩側肺炎,住院使用高流量氧氣、抗生素藥物治療,不幸病況惡化,9月11日過世,死因為新冠肺炎合併呼吸衰竭、免疫不全。今日兒童重症部分新增3例特殊中症,為2例MIS-C、1例哮吼;2例的MIS-C個案皆為1歲多男童,未曾施打疫苗,沒確診過也無慢性疾病。統計目前目前國內12歲以下兒童重症累計210例,31例腦炎、22例肺炎、3例敗血症、11例哮吼、131例孩童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1例心肌炎、3例共病(腦腫瘤、癲癇重積)及7例到院前死亡;上述個案已有32人死亡。邊境解封「0+7」有譜了?莊人祥:10月有機會【聯合報 記者鄒尚謙、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指揮中心昨召開專家會議討論防疫政策,傳出與會專家建議指揮中心應趕快在一個月內著手準備「0+7」開放邊境。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0+7」實施日程,要看疫情高峰後明顯下降才有可能實施,但10月有機會。據媒體報導,昨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進行專家會議討論防疫政策時,有專家認為,境外移入陽性率僅3.69%,但東南亞、西太平洋等國確診數上周已下降20%,境外已非威脅,建議指揮中心應趕快在一個月內著手準備「0+7」開放邊境。對此,莊人祥表示,0+7的實施日程,還是要看疫情過高峰後,明顯下降才有可能實施,當然十月有機會,但還是要看這波疫情,尤其現在是高峰期,請國人配合政府防疫,經過隔離檢疫措施,把可能感染人數降低,愈早達到高峰下降趨勢,愈能提早開放。實際10月有機會開放「0+7」的時程怎麼預估?莊人祥表示,疫情要看到顯著下降才可能,所以10月初開放可能性較低。
-
2022-09-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男隔日死 新病毒更兇猛 藥師公會建議備「3機6藥」
中央疫情流行指揮中心昨公布的死亡病例中,一名20多歲男性確診病患當天昏迷隔天病逝,一日喪命,顯示這波病毒更加兇猛,新增本土病例已逼近5萬大關,除了原有的病毒仍在攪局,新冠變種病毒BA.4、BA.5更是來勢洶洶,除了傳染力更強,造成中重症甚至死亡的數字也一直在攀升,台南市藥師公會提醒民眾除了口罩和酒精仍不能放棄外,家中最好備有「3機6藥」,以利及時因應突如其來的症狀。台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吳振名表示,新冠肺炎主要侵犯肺部,肺部受損後,血中帶氧能力就會下降,發生缺氧昏迷、呼吸衰竭、休克致死的危險就會增加,因此,家中最好備有血氧機以利即時偵測是否有血氧濃度下降的警示,另外,確診時,身體處於發炎狀態,血壓、體溫都有可能升高,量血壓、量體溫也是必要的檢查,建議民眾家中最好備有「血氧機、血壓計、耳(額)溫槍或體溫計」等3種檢測儀器。台南市藥師公會發言人陳皇宇說,健康正常人的血氧濃度介於95-100%,當量測的血氧濃度處於91-94%之間,代表可能患有某些疾病導致血氧濃度偏低,當血氧濃度低於90%時,應該是有嚴重的疾病導致血中帶氧量不足,這時量測血氧的次數頻率就要增加,尤其是發現血氧濃度一直在往下掉時,更要特別小心注意,必要時要趕快送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以免發生缺氧休克、呼吸衰竭或是猝死的危險。陳皇宇表示,新冠肺炎感染初期最常見到的症狀和感冒時的症狀類似,有喉嚨痛、發燒、咳嗽、痰多、流鼻水、拉肚子等現象,因此,醫師通常會開這些症狀的處方藥,民眾居家也可到藥局購買這些症狀的醫師、藥師指示藥品先備著,當有症狀發生時就可先服用這些症狀用藥來進行自我藥療以減輕身體的不適,然後再找醫師詳細看診。這波病毒更加兇猛,台南市藥師公會提醒民眾家中可先備好「3機6藥」,勤洗手、戴口罩、酒精消毒,這些防疫的動作還是避免染疫的必要步驟。
-
2022-09-15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爸爸確診怎麼辦?醫院工作的二寶媽運用4招無菌技巧,讓家人全身而退
王紀葳人稱「葳姐」,在台北馬偕負責公關事務,疫情期間除了應付記者諸多疑問,還要忙醫院大小事,包括支援醫院門口「TOCC(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如今疫情不若五月時嚴峻,不用支援TOCC,但遭逢「戶長」染疫,在家隔離,她運用平日所悉,自訂家戶防疫規定,度過七天隔離,和兩個孩子全身而退,以下是「葳姐」的分享:全台2300萬人口,確診人數已超過570萬,亦即,每四個人就有一個人感染COVID-19,所以不必歧視不需獵巫,病毒與我們共存,親友也都在我們身邊。病毒不長眼,被感染不是故意的,這裡來說說,一人確診,如何讓家人沒事的生活小百科。當得知家人確診時,包括自己與小孩都要進行快篩,以確認「被關」的人選與處理的方法。由於確診人數爆多,已沒有分送防疫包,最好的「包」,就是「包在未確診的同住家人身上」。1.替確診者準備必需品首先,盡可能提供確診者含衛浴的主臥,攜帶物品:盥洗用品、感冒藥品、耳溫槍、健保卡、測到陽性的快篩劑、快煮壺、乾糧、餐具、垃圾袋、筆電、未拆封快篩試劑(備品)。2.確保網路品質,以利視訊看診網路品質很重要,有助視訊看診順利。前三天,病程進展中最讓人不適,但經歷過高峰就會往下走了,第四天,可以發放清潔用品,包括:酒精、洗浴廁劑、抹布等。3.餐食問題,真的是很擾人為確診家人準備餐食,我的作法是:休假時,三餐打理成餐盤,敲敲門放著,離開,當餐盤被送出時,不要久放在房間外;而是戴上口罩、手套,先拿酒精噴噴噴,在往廚房的行進路線中,不得有其他人同行,若有廚餘務必先用小袋裝妥儘速丟棄(確診者胃口似乎比照顧者還好,少有廚餘),餐具立刻單獨清洗,可以比平常再多洗一下,放烘碗機,洗完碗後,再拿酒精把剛才經過的地方噴噴噴,至少20至30分鐘內,任何人不得走同樣的路線,三餐都一樣執行。雖然孩子不知道媽媽的規定是哪裡的規定,但母儀至尊,也沒人膽敢挑戰,只要乖乖配合,一切安好;至於「額娘」要上班時,小孩因同住家人確診,安親班與補習班都不收,怎麼辦?大兒子理所當然成了「家長」。額娘每兩天快篩一次,早上憑一條線上班,快篩劑帶著,一篩抵二天。早餐依然可以準備好,再去上班;午餐則是前一天晚餐結束後處理,將晚上的飯炒一炒或加個簡單的罐頭,請家長以電鍋加熱後分食,送餐與清潔方式比照額娘規定模式處理。4.隔離7天後,確實完成消毒「頭七」期間,為了表達大家對家戶防疫規定的配合,額娘上班的某日中午改發放一人一碗泡麵打打牙祭,意外獲得大家更甘願的配合,額娘覺得CP值很高。頭七後,確診者病態已漸恢復,除了要自行完成環境清潔消毒,更重要的是,所有的寢具都要洗,天氣好還可以曬曬太陽,由於家戶能力有限,無法做到環境採檢;於是,滿頭七後,仍保留二天時間,家人不得使用主臥,以盡量做到遠離汙染源。看似簡單 實則必須很謹慎以上這麼做,看似很簡單,但因為必須謹慎而增加了許多力氣,明明很累但好像被視為是應該的,我的瑪莉亞人生再度自我突破。以下提供防疫餐盤,家長中途還Order咖啡,可能服務周到。補充事項:1.飲品應備青草茶、FIN、沙士、掛耳式咖啡。2.想到就拖地丶洗外面廁所。3.有空就先洗衣服,滿頭七後洗衣機留給確診者用,洗完開蓋靜置,待洗衣機清洗過一次後,次日才洗其他人的衣服。4.額娘瘦了2公斤。5.所有的噴噴與消毒都不能傷了我新家的裝潢。
-
2022-09-15 焦點.元氣新聞
劉引商「解隔離倒數1天」睡夢中離世 享壽85歲
劉引商去年5月罹患淋巴癌第二期,豈料,今天劉引商女兒透露母親已於14日凌晨睡夢中辭世,享壽85歲。她生前於8日確診新冠肺炎,但沒有高燒或其他不適,原本將於15日解隔,但不幸離開。她女兒表示,「因礙於防疫規定,須盡快火化,於今晚在二殯進行火化。家母生前已選擇環保葬,由於父母皆安放在陽明山臻愛樓,所以會選擇陽明山花葬區,與父母作伴。家屬感謝各界關心,屆時會再宣布追思會時間。謝謝」劉引商從18歲到81歲一路演奶奶、媽媽,以短片「帶媽媽出去玩」獲得21屆北影女主角。她生前接受本報專訪時,提到面對生死,她不諱言曾跟家人聊過,希望以後骨灰能灑在茶花上;不過在她還能走、還有人找她演戲的日子,她不會放棄演戲,更引用資深影劇記者高愛倫的新書名:「此刻最美好。」
-
2022-09-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病毒變種千百樣!專家揭漂白水消毒三大重點,全面加強防疫
中秋連假過後,台灣防疫全面鬆綁,加上秋意漸濃、天氣趨涼,病毒又持續變種、傳染力愈來愈強;在種種因素影響之下,疫情恐將再起,專家提醒,個人防護切莫大意,居家消毒更需掌握漂白水稀釋、不重複擦拭、靜待後再以清水擦拭,以三大重點步驟全面加強。9月12日開始,各級學校開始採用防疫新制,即便同班同學有人確診,快篩陰性仍可上課,連校園都採用「以篩代隔」,意味著台灣社會全面進入了與病毒共存的新階段;且秋冬將至,不僅持續變種中的新冠病毒會危害眾人健康,每年都捲土重來的腸病毒跟流感病毒等等,也都會對人們造成威脅,特別是老人跟小孩這兩大族群,抵抗力較弱,個人防護更顯關鍵。信義居家提醒,新冠疫情已延燒近三年,許多人都出現「防疫疲乏」的現象,但為了家人的健康,還是得努力落實居家消毒,建議可以掌握三大步驟,快速將病菌趕出家中。第一步:漂白水稀釋以1比100的比例,稀釋含氯漂白水,用以消毒廁所以外的區域,廁所部分則以1比10的比例進行消毒;專家提醒,酒精只能阻擋有限的病毒種類,像腸病毒就無法用酒精消滅,建議還是勤勞一點,使用漂白水徹底消毒。第二步:不重複擦拭將抹布或拖把完全浸濕稀釋後的漂白水,擦拭及清潔所有經常接觸的區域,包含玄關、地板、桌椅等等,而且要朝同一個方向擦拭,千萬不可以來回擦拭,以避免病毒來回感染;消毒廁所時,也應該更換另一條乾淨的抹布,不混用消毒其他區域的抹布。第三步:靜待後再以清水擦拭靜待5至10分鐘,確保達到殺菌效果之後,再用清水擦拭乾淨,就大功告成。除了平日做好居家消毒之外,若行有餘力,也可以請專門的業者來家中清消,在挑選業者時,記得確認其採用的藥劑是否合格、對人體無害,是否針對客戶環境來提供客製化施作服務;通常用水霧式滅菌能較有效覆蓋空間和物品表面,殺菌力也更好、更長效,專業消毒不僅能對抗細菌、病毒,也能減少過敏原,一舉數得。
-
2022-09-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快可以出國了!觀光團客出入境指引3大方向 王必勝:為未來開放做準備
國人引頸期盼台灣邊境何時鬆綁,今傳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通過「旅行業辦理出(入)境團體旅客操作指引」,交通部觀光局也證實消息。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表示,指引是為了未來的開放做準備,不涉及開放時間或條件,現在訂定未來仍會微調。交通部觀光局今表示,「旅行業辦理出(入)境團體旅客操作指引」確實已通過,但禁團令目前依舊維持,得等到指揮中心宣布開放邊境後,才會解除。王必勝則說,出入境團客指引屬管理上的指引,是為了未來開放做準備,不涉及及開放時間或條件,現在訂定未來也會微調,根據當時防疫規定。交通部觀光局副局長林信任則說,旅行業辦理入出境團體指引內容,基本三部分:旅客及旅行業具備資格跟操作流程、旅遊產品規畫跟行程安排、旅遊期間相關防疫措施。林信任說明,這些指引主要為了重啟跨境旅遊做準備措施,交通局會配合解除禁團令時程對外公布,也會依照指引內容跟最新修訂做講習,為重啟旅遊做準備。王必勝補充,現在疫情還在高峰,持續上升中,同時在為開放時程做準備、研議,高峰到達後,出現向下趨勢,就會積極規畫時程。至於「3+4」後四天可返家已實施兩周,會預估下一周開放入境人數上限?王必勝表示,會陸陸續續做相關調整,每周入境上限、「3+4」開放一人一室等等,都會討論,目前仍觀察防疫旅館使用情形,搜集資料中,看防疫旅館量能是否釋放出來。
-
2022-09-14 焦點.元氣新聞
超額死亡死因比例反轉 8月逾7成都不是死於新冠
根據疾病管制署統計,今年已有570萬人確診新冠肺炎,9475人死於新冠肺炎。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今公布最新超額死亡統計,今年6月超額死亡率43%,7、8月以依序降低至24%、21%,整體死亡數在減少。但這3個月來,超額死亡中「新冠死亡」佔比走降,「非新冠死亡」走升,已從6比4、一半一半,到8月反轉為3比7,即新冠死亡僅貢獻超額死亡的3成,另外7成的超額死亡都是死於其他原因。陳秀熙根據疫情發生前五年的平均死亡人數,考量人口老化等多重因素後,推估今年不同月份的預期死亡人數。將今年實際死亡人數與預期死亡人數相減,可算出今年各月份的「超額死亡率」。結果顯示,今年6月超額死亡率43%,其中新冠死因占比62%,非新冠死因占比38%;7月超額死亡率24%,新冠死因和非新冠死因占比分別為52%、48%,非新冠部分已顯著上升。到了8月,超額死亡率是21%,非新冠死因占比增為72%,新冠死因占比只剩下28%。陳秀熙表示,死因比例的反轉,是醫療量能和照護方向需要調整的訊號。如果新冠肺炎中重症的醫療量能還充足,就要趕快調整一些回來照顧非新冠的病人。確診的隔離規定也或許應再放寬,解決醫療機構人力短缺和調度的問題。陳秀熙說,雖然台灣的疫情高峰都會晚其他國家大約1.5個月,現在世界各國應對疫情的思維,已經從大流行轉變為地方流行,關注重點已從確診數目,轉換到預防重症死亡。這也呼應到他最近一再分析和提醒的,基礎劑和追加劑疫苗的加強推動,不但有助於預防重症死亡,也能保存醫療量能,以免排擠其他疾病的照護。陳秀熙過去也曾多次提醒,台灣應該要開始思考,如何將境內現行的大流行防疫策略,慢慢過渡到地方流行的防疫策略,如此一來,邊境也才能逐漸跟上世界各國解封的趨勢。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表示,無論是醫療人力短缺、前陣子非新冠的延誤就醫導致現在死亡增加,都是非新冠超額死亡比例增加的可能原因,也需要經過實際資料的分析,才能證實。掌握最完整資料的政府部門,是否應更積極探討超額死亡原因?黃立民說,沒錯,不過這次疫情台灣就是比較缺乏各種現象的原因分析,動作都會比較慢一點。
-
2022-09-1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逼近5萬大關!本土增4萬9540例 周志浩:和預估一致
逼近5萬大關!本土增4萬9540例 周志浩:和預估一致受BA.5變異株加上連假效應,今日疫情逼近5萬大關再創新高,來到4萬9540例本土個案、境外168例、死亡37例。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如同預估趨勢,病例數增加,比起前一周上升2成左右,目前疫情上升狀態,接種疫苗等防治措施提醒民眾加緊且落實進行。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49,540例本土病例,為22,387例男性、27,141例女性、12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10,635例),台中市(6,452例),台北市(5,853例),桃園市(5,453例),高雄市(4,061例),台南市(2,865例),彰化縣(2,137例),新竹縣(1,520例),新竹市(1,350例),屏東縣(1,316例),宜蘭縣(1,212例),苗栗縣(1,125例),雲林縣(1,062例),基隆市(982例),南投縣(872例),花蓮縣(761例),嘉義縣(681例),嘉義市(448例),台東縣(375例),金門縣(186例),澎湖縣(164例),連江縣(30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37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1例男性、16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34例具慢性病史、32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年7月17日至9月11日,死亡日期介於9月3日至9月11日。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168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97例男性、7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越南(24例),印尼(6例),菲律賓(4例),新加坡及泰國(各2例),韓國、柬埔寨、香港、印度及中國 (各1例)移入。另 125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7月31日至9月13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6,931,517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1,119,820例排除),其中5,804,343例確診,分別為31,292例境外移入、5,772,997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0,366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0,350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188例、台北市1,161例、台中市1,046例、高雄市970例、台南市796例、桃園市786例、彰化縣608例、屏東縣418例、雲林縣324例、南投縣304例、苗栗縣261例、嘉義縣244例、基隆市225例、宜蘭縣213例、花蓮縣174例、嘉義市及新竹縣各166例、台東縣146例、新竹市106例、澎湖縣29例、金門縣19例;另16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重症率0.2%降至0.19% 20歲男確診隔日歿本土疫情逼近5萬大關,今日新增4萬9540例本土個案,中重症有145例,包含中症103例、重症42例,重症率從前日的0.2%降至今日0.19%;死亡個案則有37例。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最年輕的死亡個案為20多歲男子,本身有心律不整病史,確診隔日不幸病情惡化過世。羅一鈞表示,今日死亡個案為20多歲年輕男性,施打過3劑疫苗,在9月9日時因為喉嚨疼痛、卡卡的,因此進行快篩,經視訊看診後確診,開立了症狀治療藥物。羅一鈞說明,個案當晚被家人發現昏迷於家中,緊急送至急診時已無呼吸脈搏,但心電圖上顯示為心律不整,插管急救後仍性病況惡化,於9月10日過世;在急診時PCR結果陽性,Ct值10,死因為新冠肺炎、心律不整。今日無特殊重症,以及兒童、青少年中重症、死亡個案。目前國內12歲以下兒童重症累計206例,31例腦炎、22例肺炎、3例敗血症、10例哮吼、129例孩童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1例心肌炎、3例共病(腦腫瘤、癲癇重積)及7例到院前死亡;上述個案已有31人死亡。羅一鈞提醒,死亡個案多偏在疫苗沒打滿的族群中,特別是長者未打滿三劑的,若要出遊盡量接種至少一劑。
-
2022-09-13 焦點.元氣新聞
中醫師籲清冠一號全面公費 王必勝:不會讓中醫師委屈
衛福部9月8日公告限縮公費「清冠一號」適用對象,引發中醫師反彈,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隔日緊急開會並修正放寬3對象納入公費範圍。國民黨團今再舉行記者會與台北市中醫師公會一同呼籲,全面解除公費清冠一號的限制。王必勝今表示,9月底會進行適用範圍討論,不會讓中醫師委屈。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與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林展弘今舉行記者會聲明表示,清冠一號被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認為有療效,呼籲政府全面解除對公費清冠一號限制。林展弘表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已將各種藥物分為A、B、C、D、X等五級,這也是醫師給予孕婦建議的主要參考,配方的中藥沒有細胞毒性作用,且在這三年的文獻記載中沒有任何對姙娠階段(對母體與胎兒)或哺乳階段(對母體與嬰兒)有藥物禁忌之相關記載,實為最安全的用藥之一,希望在放寬標準上亦將其納入使用範圍。」也希望將12歲以下孩童納入使用範圍,避免發生新冠後遺症。林展弘也說,「吸煙認定之標準模稜兩可,是曾經吸菸但已戒菸數年?患者自述?牙齒黃斑?如此模稜兩可的標示,著實增加第一線中醫師判讀之負擔。」王必勝今於指揮中心防疫記者會上回應,他早上已有收到中醫師公會人員提出的建議,「他是不是比較忙沒收到(訊息)?」也與中醫師公會理事長柯富揚保持聯繫,在這項議題上給予很多建議,9月底會討論適用範圍,不會讓中醫師委屈。王必勝強調,他對中醫師們相當敬重,也重視清冠一號使用,會滾動式檢討新方案,全面解除需要經過討論,所有防疫措施都應該接受管理。
-
2022-09-13 癌症.抗癌新知
疫情攪局 四癌篩檢「近2年最大挑戰」 仍揪6.8萬人異常
新冠疫情延燒2年多,影響民眾就醫、篩檢意願,國健署推動「四癌篩檢」服務也受影響,但參與癌篩計畫的200家醫療院所,仍盡力提供民眾服務,據統計,近2年醫療院所執行四癌篩檢470萬人次,占全國四癌篩檢總量56%,更找出5.4萬名癌前病變及1.3萬多名癌症個案數,搶救6.8萬多名個人與家庭。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國健署自民國99年起,擴大推動四癌篩檢服務,並與醫療院所合作執行「全方位癌症防治策進計畫/癌症防治品質精進計畫」。不過109、110年是推動癌症篩檢以來「面臨最大挑戰的2年」,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包括民眾主動篩檢的意願降低、社區活動暫緩及醫療院所服務降載等。但國健署與醫療院所仍通力合作,在防疫的同時,也努力推動癌症篩檢服務。國健署分析109、110年各院篩檢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高、發現癌症及癌前病變人數最多等各項指標表現,有58家院所脫穎而出,其中高雄長庚醫院、嘉義基督教醫院、員林基督教醫院更連續2年榮獲典範獎。依國健署委託臺灣大學研究顯示,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降低41%乳癌死亡率;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可降低有嚼檳榔及吸菸習慣之男性26%口腔癌死亡率;每3年至少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可降低70%子宮頸癌死亡率。另依台灣癌症登記資料庫顯示,四癌早期治療存活率至少8成以上,晚期治療存活率不到4成。林莉茹提醒,要遠離癌症對於健康的危害,個人應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包括均衡飲食、規律運動,並善用政府提供的篩檢服務,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倘若檢查結果為異常,要再做進一步的檢查,才能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效果。國民健康署補助篩檢服務(自111年7月1日起增辦肺癌篩檢):1.乳癌:45到69歲婦女、40到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乳房攝影檢查。2.大腸癌:50到74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3.子宮頸癌:30歲以上婦女,每3年應至少接受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4.口腔癌: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之民眾、18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之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5.肺癌:(1)具肺癌家族史: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且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2)重度吸菸史:50至74歲吸菸史達30包-年以上,有意願戒菸或戒菸15年內之重度吸菸者,每2年1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國健署表示,上述符合篩檢資格的民眾,攜帶健保卡到醫療院所即可接受篩檢,也可利用健保快易通APP查詢前次檢查時間,以確定是否符合篩檢資格,相關篩檢訊息可向醫療院所或衛生局所洽詢,若要查詢住家附近的癌症篩檢活動或醫療院所資訊,可透過全國癌症篩檢活動暨醫療院所資訊查詢網站https://escreening.hpa.gov.tw/Home進行查詢。
-
2022-09-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連假後恐迎來新一波疫情!染疫醫師分享喉嚨痛緩解、吃抗病毒藥黃金時機最實用經驗
BA.5疫情升溫,指揮中心估計中秋連假後單日本土確診案例恐上看6萬例,許多人可能已發現周遭染疫的人多了起來。雖然歷經今年五月大量病例出現,大家對與病毒共存不再害怕,但若自己染疫,症狀上身還是很不舒服。《元氣網》整理多位染疫醫師心得,從緩解喉嚨痛、服用抗病毒藥物到調適心情、避免長新冠並重回正常生活,提供建議。五花八門的症狀如何緩解魔王級症狀第一名 喉嚨痛讓名醫理解為何有人想安樂死《元氣網》陸續刊出「當醫師確診時」,發現醫師們染疫後,和一般人一樣必須對抗病毒帶來的痛苦,尤其喉嚨痛名列不適症狀第一名,大家幾乎異口同聲以「如同刀割」來形容,而根據染疫醫師經驗,最好紓緩的方法是吃軟滑食物與飲用冰涼飲料,如果吃止痛藥會讓自己比較好過,千萬別忍住不吃。心臟外科權威、振興醫院院長魏崢五月十五日確診,他說不擔心自己重症或死亡,但感染後的喉嚨痛,讓他「第一次明白為何有人想要安樂死」。緩解喉嚨痛的菜單 軟滑冰冷食物和多喝水染疫後,魏崢第一時間將確診訊息發公開信給全院同仁,除了請大家別因染疫害怕,還介紹好吞又容易下嚥的食物、以及建議使用的退燒止痛、止咳藥以及消炎藥。魏崢建議不刺激又容易下嚥的滑潤食物,包括木瓜、牛奶、原味優格、豆花、布丁、蒸蛋、白煮蛋的蛋白和橄欖油或苦茶油等。他更提醒,水分要充分補充才能化痰,清水容易嗆到的話,可以木瓜牛奶或豆花代替,吞服藥物時亦然。台中榮民總醫院副院長傅雲慶也說,「其實喉嚨真的很痛」,連吞口水都會痛。他在隔離期間仍參加多個線上會議,還要演講,為了不缺席,他先吃止痛藥和止咳藥才上陣,「工作任務還是要做的。」服用清冠一號 對改善喉嚨痛也有幫助除了服用緩解症狀的止痛藥和止咳藥,傅雲慶也嚐試清冠一號,並且多喝開水。清冠一號服用之後,症狀的確有所改善,喉嚨不再像之前難受,喝水也比較順口,後來再有親友染疫,傳雲慶除了請大家不要恐慌,也建議他們可以服用清冠一號。至於所有症狀中最讓傅雲慶困擾的喉嚨痛,因為隔離前剛好有人送他兩大罐自己種的有機桑椹原汁,他加了冰水喝了兩周,這和乙醯胺酚類止痛藥一起,陪他度過喉嚨最不舒服的艱難時刻,「前五天真的很不舒服,但之後就慢慢好了」。名醫開藥單緩解不適 呼吸困難要掛急診 魏崢建議的藥品名單中,退燒止痛首用普拿疼,每天不要超過5顆,但它不具消炎作用;對喉嚨嚴重發炎者,希樂葆(Celebrex)效果可能更好,借助其抗發炎效果讓喉嚨舒緩。而他喉嚨的症狀則是在服用類固醇後,快速緩解,也建議醫師可以評估開立類固醇藥物;Brown mixture則可以止咳化痰。魏崢提醒,如果有自己無法處理的狀況,尤其呼吸困難,請馬上掛急診。魏崢家中未備有血氧機,也會擔心快樂缺氧,他運用醫師專業,使用聽診器聽聽自己肺部,一般民眾可在家中走動或爬樓梯,是否變得易喘、難呼吸,如果是就要考慮諮詢醫師。症狀其實不輕 比流感還難受新光醫院急診科臨床研究醫師吳紋綾開始出現症狀時,快篩陰性,隔天繼續上班,但同事注意到她的精神特別不好,幫忙PCR竟檢出陽性。確診後,她的咳嗽嚴重、上吐下瀉,也是以刀割來形容喉嚨痛,吃東西、吞嚥都痛,問診也很困難,「確診後並不如大家所說是簡單的感冒。」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胸腔及加護內科資深主治醫師李國賢說,確診後第三到五天是最不舒服的,經過服用鼻炎、咳嗽藥物、普拿疼及抗病毒藥物後,症狀才逐漸緩解。但令他痛苦的是,喉嚨乾的嚴重,一天就算喝五、六公升的水,仍會覺得口乾,他認為「Omicron這隻病毒還是比想像中強!」不能當作流感看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副總院長黃弘孟確定染疫後,最擔心「同仁不要因我受累、被我感染。」住院期間,他咳嗽、流鼻水、鼻塞,就自己多喝水,一直到第三天,跟同仁說咳嗽讓他不太舒服,請醫師為他開藥,他也在病房內做呼吸復健運動,增加肌力、體力,維持肺部健康。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內科部一般內科感染科主治醫師施長慶堅持幫老病人看診,開慢箋、看檢查報告,「不想影響病人的就醫權益。」他總是強迫自己多喝水、服用止痛藥,盡管喉嚨還是不舒服,聲音沙啞,講話時疼痛,但堅持下來。部分患者嗅覺暫時喪失也有醫師嗅覺暫時喪失,林口長庚醫院一般級泌尿科主治醫師曲元正說,染疫後其實沒有太驚訝,也沒有想太多,認為「Omicron就只是小感冒」。只是久違的發燒,讓他在床上躺了好幾天,他沒有服用抗病毒藥物,只吃了一些藥讓自己症狀緩解,例如普拿疼等,並且多喝水,自覺與過去面對感冒並沒有什麼差異。但確診第二天後,曲元正叫了外送便當,吃了第一口,就發現「沒味道」,那時候還問了太太,便當好吃嗎?太太馬上說「很好吃啊,還蠻鹹的」,曲元正馬上知道自己應該是嗅味覺異常,開始憂心會不會造成永久的傷害,還好後續幾天味覺慢慢恢復。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牛道明染疫後,喉嚨不舒服到不想說話,除了多喝水、多休息、多吃高蛋白質食物,太太會煮雞湯、鱈魚、牛小排等,提升免疫力。不過,染疫後味嗅覺異常,吃東西感覺味道很惡心,幾乎吃不下,雞湯、雞肉都是強忍著吃。「唯一沒有改變的味道,就是蘋果,所以吃了很多蘋果。」服用大量維生素D和C 精神及體力變好「吃大量維生素D」,這是奇美醫學中心品質管理中心主任暨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欽明平時的習慣,染疫後他一個人在老家隔離,每天喝大量的水,並採行「維生素D療法」,補充大劑量的維生素D,同時也補充維生素C,吃了這兩種維生素後,讓他感到精神及體力變好。「其實身體也是有不舒服的,特別是病後前幾天。」陳欽明表示,就像感冒一樣,有喉嚨癢、鼻塞、流鼻水、體力不濟等症狀。平常注重健康、有運動習慣、固定補充維生素D的他,有視訊看診,症狀都還好,於是沒有請醫師開藥服用,也因為沒有發燒,連常備的普拿疼都沒有使用。服用抗病毒藥物有黃金時機 嘴巴苦苦靠布丁、蜂蜜緩解不少醫師染疫後服用抗毒藥物,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王宏育說,診所配發的抗病毒藥物救了他,他吃了藥之後也了解藥物療效和副作用,可以向患者說明親身經驗。他確診當天咳得很厲害,晚上服用抗病毒藥物後,隔天症狀即緩解,周六確診,周三再快篩就陰性了,「真如仿單所寫,嘴巴有苦苦的感覺,只好靠布丁、蜂蜜緩解。」掌握黃金時機 及時給藥「掌握黃金時機給抗病毒藥物,可能是救命舉動!」高雄市耳鼻喉科醫師鄭仁信染疫確診3天後,病情急速惡化,連吞口水也嗆到,診斷為「急性會厭炎」,住進加護病房。患有肝炎、氣喘病史的他,還好經醫師友人提醒要及早使用抗病毒藥,否則後果恐怕更嚴重。「服用paxlovid是經專業醫師裁量權判斷,加上有肝炎、氣喘病史,符合用藥適應症。」鄭仁信指出,若沒有及早用藥,後續可能引發肺部浸潤,大面積感染造成ARDS急性呼吸道窘迫症。起初鄭仁信認為自己只是輕症,不以為意,未料吞口水竟嗆到,吞嚥困難,緊急到高雄市立聯合醫院掛急診,蜝至被收治到加護病房。住進加護病房後,醫師來巡房,他意外與大學同學重逢,這名醫師不忘發揮同事愛,幫忙買鄭仁信想吃的蒸蛋等食物,也給予心理支持。除了用藥 也要休息足夠牛道明BMI31,屬高風險族群,看診後服用Paxlovid治療,2至3天後,不適症狀減輕,完整服藥5天後快篩陰性,第7天出關,雖然身體仍感疲憊,但他重新回到工作崗位,連續兩天到中正紀念堂兒童疫苗施打站督導。不料,他又出現肌肉痠痛、打噴嚏、流鼻涕、咳嗽、喉嚨不舒服等症狀,再經PCR檢測,Ct值竟只有18。他說,這是服藥後未完全殺死體內病毒,加上沒有好好休息,導致病毒量再次反彈,「醫學文獻報告,確診者快篩陰性後,病毒反彈比率約占2%」,沒想到他就是其中之一,可能與自身免疫力不佳有關。牛道明暫停門診,在家視訊上班,7天後再次PCR檢驗,Ct值仍維持18,「心情盪落谷底,變得非常差」。面對病毒反彈,牛道明內心既驚訝又沮喪,很憂慮會引發重症,也擔心影響到心臟等器官傳導系統,很怕在看診時會「突然倒下死掉」,但如果遇到了,還真的無法避免。病毒量持續反彈「並不尋常」,應該是生病後沒有好好休息,這次他請中醫師同學診斷,開立類清冠一號,再搭配吃維他命D、鋅片來提升免疫力,症狀才慢慢好轉。他提醒確診者,一定要完全休息把病養好。和信治癌中心醫院一般內科主治醫師阮理瑛提醒確診者,不要排斥用藥,服用藥物可減輕許多痛苦,如果不吃藥,而讓身體承受著諸多的不舒服,這一點很划不來。染疫影響生活節奏北漂醫師 每天打電話跟爸媽報平安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緩和醫療科主治醫師吳柏澍認為,工作上的應變相對單純,確診後的「第一個功課」是要讓爸媽知道,但又不希望爸媽太擔心。他是南部人,在台北一個人住,「確診後報平安」是北漂年輕人都會遇到的難題。所以他先跟姊姊討論後,再打電話給爸媽。7天隔離期間,吳柏澍每天都打電話給爸媽,聊聊現況,重點是「讓他們聽聽你的聲音有元氣、知道每天的隔離生活都過得滿好的。」比如說,家裡物資無虞,自己煮東西吃,也有叫外送,沒餓肚子。他屬於重症風險較低的一群,雖然發燒、全身痠痛,身體累累的,但症狀不嚴重,也逐漸改善。因應居家隔離 事先沙盤推演和信治癌中心醫院一般內科主治醫師蔡淑怡和孩子一起居家隔離,她建議,家長能做的,就是把物資、資訊、流程都做好準備,不要恐慌。家裡有足夠食物,有常見症狀的兒童用藥。記得應注意的警示症狀,如果警示症狀沒出現,盡可能在家照顧,因為去醫院要等更久,孩子也會很不舒適。家長也要預先沙盤推演過送醫流程,包括先找好能幫忙開車送醫的親友,在隔離過程中與親友保持聯絡。不要驚慌 紓緩情緒保持平靜四月下旬確診的屏東基督教醫院小兒急診主治醫師段德厚說,確診當下心情很複雜、內疚,還連累其他同事跟著做PCR篩檢、隔離,無法和大家在第一線拚戰,但很感謝急診同仁支持與體諒。61歲的段德厚有高尿酸、高血壓、高血脂、過敏等慢性病,體重過重,牙齒根管治療兩三個月都沒起色,他很憂心確診後身體的情況,「一切只能交給上帝」。他在集中檢疫所隔離,生活很孤單,幸好帶著吉他,在隔離期間彈吉他舒緩情緒。調整心境面對多變疫情染疫之後 醫師說:「我要對自己好一點。」指揮中心統計,九成九以上的確診者都屬輕症,但也有醫師痊癒後咳嗽、易喘。施長慶在家裡做重訓,以及開合跳等心肺運動時,就比染疫前更容易喘,必須休息久一點。雖不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但為了盡快恢復到原先體能狀況,仍需強迫自己運動。把身體準備好 以便走更長遠的路確診後牛道明最大感受,「健康真的很重要」。歷經染疫21天康復後,他想「該減肥了」,希望從現在87公斤減到75公斤。不過,染疫後仍感覺容易疲累、肌肉痠痛,現在晚上6點多回家後會先躺30分鐘,待恢復體力後,再起床吃飯、做事,希望持續多休息,把身體準備好,以便走更長遠的路。天晟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翁國益喜歡從事耐力運動,平常就跑步及游泳,確診後,他恢復正常做運動,從紀錄來看,的確與染疫前有段差距,心律較快、表現較差。他研究很多運動選手資料,發現有的運動員疫後恢復與染疫前相同,也有人無法恢復如前,幸好他逐步恢復正常。防護做好 自我提醒格外小心染疫後的李國賢,更懂得病人心情,也能有同理心對待確診病人,他表示,現在他對Omicron這個疾病更加敬畏,絕對沒有如外界所說的像流感那麼簡單,並不會把它當作普通疾病看待,即使認為自己防護做得再好,仍會有漏網之魚,所以時刻會自我提醒要格外小心,同時慶幸他只是輕症,才能快速地重回崗位幫助病人。曲正元說,染疫後,自己對新冠肺炎有新的認識,覺得不宜簡單用「小感冒」來形容。現在的自己雖然有了「無敵星星」,但還是不敢大意,個人的防疫措施做得更完善,也會自主與人保持距離,不是擔心二次染疫,而是擔心自己是不是有可能感染給他人。「染疫,真的讓我獲益良多。」陳欽明表示,隔離期間,不僅做了許多平常沒空做的事,更讓自己有機會停下腳步,思索人生方向。他一向是停不下腳步的人,上班時,總是忙工作,生病時,才感悟到健康的重要性,因此,「我要對自己好一點。」平時累積資本 調整心境面對突然的變動高雄阮綜合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林奕萱結束隔離返回工作崗位時,不少老病人送上關切,有人還煞有其事地說,看到「林醫師」臨時請假一周,便猜到是確診。她說,這些診間的有趣對談也告訴大家,「即使醫師,也是會生病的」,大家都一起在面對這場疫情。「大家無法百分之百臆測將來會發生什麼事,能做的就是平日有所準備。」林奕萱說,新冠疫情像突發緊急事件,誰都可能遇上,遇上時也在審視大家平常在健康上、經濟上或人際關係上是否累積足夠的「資本」,以應對突如其來的生活擾動,心境的調整,十分重要。【延伸閱讀】>>「當醫師確診時」完整系列報導
-
2022-09-1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3萬5594!中重症+114 增2童MIS-C 8歲男童淋巴腺炎、心包膜積水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3萬583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萬5594例本土個案及236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30例死亡。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日新增病例數較昨天增加1574例,增加4.6%,較上周六多3065例,增加9.4%。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35,594例本土病例,為16,106例男性、19,478例女性、10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7,646例),台中市(4,545例),台北市(4,503例),桃園市(3,783例),高雄市(2,726例),台南市(2,038例),彰化縣(1,617例),新竹縣(1,011例),宜蘭縣(937例),屏東縣(887例),苗栗縣(841例),新竹市(822例),雲林縣(779例),基隆市(721例),南投縣(666例),花蓮縣(662例),嘉義縣(477例),嘉義市(352例),台東縣(257例),金門縣(179例),澎湖縣(129例),連江縣(16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30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9例男性、11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27例具慢性病史、21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7月6日至9月6日,死亡日期介於7月6日至9月7日。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236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38例男性,98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越南(8例)、泰國(7例)、菲律賓(4例)、馬來西亞(3例)、土耳其及日本(各2例)、香港、法國、韓國、美國、印度、澳門、新加坡、澳大利亞及中國(各1例)移入,另201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8月13日至9月9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6,709,48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1,051,306例排除),其中5,650,028例確診,分別為30,392例境外移入,5,619,582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0,255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0,23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172例、台北市1,145例、台中市1,031例、高雄市962例、台南市788例、桃園市778例、彰化縣600例、屏東縣414例、雲林縣323例、南投縣302例、苗栗縣255例、嘉義縣242例、基隆市223例、宜蘭縣209例、花蓮縣170例、嘉義市165例、新竹縣163例、台東縣146例、新竹市104例、澎湖縣28例、金門縣19例;另16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中重症+114 增2童MIS-C 8歲男童淋巴腺炎、心包膜積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增中重症114例,包括81例中症、33例重症,以及30例死亡個案。其中兒童重症新增2名MIS-C,包括八歲男童及兩歲女童,兩人皆沒有慢性病史、也沒有接種疫苗,經過醫院救治後,目前皆已出院。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其中8歲男童,7月19日確診,8月28日起陸續出現發燒、左頸腫塊、頭痛、腹脹、嘔吐、咳嗽,8月29日到急診就醫,檢查有扁桃腺及頸部淋巴結腫大,診斷急性淋巴腺炎,8月30日住院,症狀持續且出現結膜炎、皮疹、嘔吐、腹瀉、凝血功能異常、發炎指數升高,心臟超音波顯示心包膜積水,診斷為MIS-C,給予免疫球蛋白、類固醇治療,健康狀況良好,已於9月6日出院。另外2歲女童,6月18日確診,8月29日起發燒,8月31日到急診就醫,檢查有喉嚨紅腫、草莓舌、皮疹,及發炎指數及凝血功能異常,診斷MSI-C,9月1日收治住院,9月9日已出院。國內12歲以下兒童重症累計206例,包括腦炎31例、肺炎22例、心肌炎1例、敗血症3例、哮吼10例、家中死亡7例、MIS-C129例、共病3例(腦腫瘤、癲癇重積),其中31例死亡,包括12例腦炎、6例肺炎、1例心肌炎、2例敗血症、2例共病、1例哮吼及7例到院前死亡。國內今年至9月9日,本土病例累計共556萬9412例,中重症共2萬5039例,其中9401例死亡。輕症無症狀者佔全部病例99.55%。昨六個月到四歲幼兒有2904人接種莫德納疫苗,其中第一劑接種858人次,第二劑2046人次;輝瑞疫苗昨第一劑接種3347人,該年齡層第一劑32.9%,第二劑4.5%。昨全台新冠疫苗總共接種3萬1748人次,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第一劑93.2%、第二劑87%、第一次追加劑76%、第二次追加劑9.9%、65歲以上第二次追加劑35.3%。
-
2022-09-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中秋後恐迎疫情高峰 醫曝:防兒童腦炎、長新冠有絕招
台中市診所協會理事長、小兒專科醫師曾崇芳今天說,中秋節是親友團聚的重要節日,從往年經驗來看,中秋節過後,兒科門診上呼吸道感染都會增加二至三成,提醒家長,要特別注意兒童確診及長新冠問題,由於打疫苗可降低兒童腦炎、MIS-C 和長新冠風險,建議趁中秋連假,疫苗打好打滿。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說,台中市在中小學開學後,每天確診數攀升至約4000多例,以台中市疫苗接種率及確診人數約占全人口約1/4推估,台中下一波疫情高峰可能落在十月初,約日增6000人確診。由於台中的幼兒疫苗第一劑接種率38%,第二劑僅8%,提醒幼兒、長者疫苗打好打滿,未打滿者不建議參加中秋聚會,防疫做好做滿,歡度中秋。曾崇芳說,國內目前累計新冠確診數為561萬4227例,其中20%為小於20歲的青少年和兒童,根據國外資料,約2至3成青少年及兒童有長新冠症狀的表現。今年中秋節前的兒科門診量較疫情前成長二至三成,除了確診個案,也有感染後反覆的咳嗽、喉嚨痛、胸悶長新冠症狀就醫。他指出,近日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院長王志堯研究發現,兒童染疫後遺症前十名分別為咳嗽43.5%、喉嚨痛35.1%、耳朵痛34.9%、體重減輕或增加33.1%、體力虛弱31.8%、缺乏動力25.3%、睡眠問題24.7%、胸痛23.4%、注意力不集中23.4%、心悸22.7%。可見感染後影響兒童甚鉅。台中市衛生局說明,文心森林公園接種站每天上午9時30到11時30分開打,隨到隨打,提供莫德納、兒童BNT、成人BNT(12-17歲優先)、Novavax、幼兒莫德納及幼兒BNT等6種疫苗,另東協廣場(2樓台中跨境體驗示範基地)接種站提供莫德納及成人BNT(12-17歲優先)也是隨到隨打,可上網台中市新冠疫苗接種站資訊查詢,https://www.health.taichung.gov.tw/1937954/post
-
2022-09-0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3萬4020、境外+240 死亡+55 新北7千例最多
本土+3萬4020、境外+240 死亡+55 新北7千例最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3萬426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萬4020例本土個案及240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55例死亡。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天新增病例數相較昨天減少826例、減少約2.4%,但相較上周五增加537例、增幅1.6%。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34,020例本土病例,為15,438例男性、18,570例女性、12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7,446例),台北市(4,404例),台中市(4,025例),桃園市(3,843例),高雄市(2,520例),台南市(1,914例),彰化縣(1,381例),新竹縣(1,080例),新竹市(909例),屏東縣(902例),苗栗縣(859例),宜蘭縣(736例),基隆市(730例),雲林縣(681例),花蓮縣(678例),南投縣(526例),嘉義縣(521例),嘉義市(311例),台東縣(264例),金門縣(137例),澎湖縣(132例),連江縣(21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55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32例男性、23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53例具慢性病史、40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17日至9月6日,死亡日期介於8月13日至9月6日。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240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38例男性、102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越南(33例),泰國、美國及新加坡(各4例),日本、南韓、印尼及香港(各3例),馬來西亞、柬埔寨及菲律賓(各2例),南非、奧地利、英國、德國及加拿大(各1例)移入,另172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8月9日至9月8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6,658,109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1,035,681例排除),其中5,614,227例確診,分別為30,158例境外移入、5,584,01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0,225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0,20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166例、台北市1,145例、台中市1,029例、高雄市957例、台南市786例、桃園市775例、彰化縣598例、屏東縣413例、雲林縣322例、南投縣301例、苗栗縣254例、嘉義縣239例、基隆市222例、宜蘭縣208例、花蓮縣169例、嘉義市165例、新竹縣163例、台東縣146例、新竹市104例、澎湖縣28例、金門縣19例;另16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9歲女童染疫腦炎出現複視、腦幹損傷 搶救2個月仍不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102例中重症個案,包括59例中症、43例重症,死亡個案新增55例,最年輕為一名9歲女童,於5月中旬確診,後續出現眼睛複視、疑似急性腦炎,經2個月住院搶救仍然意識惡化,且出現腦幹損傷、心肺衰竭,不幸於8月中旬過世。發言人莊人祥表示,9歲女童沒有慢性疾病史、沒有施打疫苗,5月17日出現發燒、經確診後症狀緩解,但於6月7日起,出現眼睛複視、疲倦、昏睡等症狀,6月12日到急診就醫,經檢查有小腦異常等病徵,且有疑似急性腦炎及腦水腫,安排住院給予降腦壓藥、類固醇、免疫球蛋白等藥物治療,經詳細檢查,懷疑急性瀰漫性腦炎,因為意識惡化,6月16日轉入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後續雖於加護病房進行救治,仍出現腦幹損傷徵象及心肺衰竭等併發症,不幸於8月13日過世。截至今日,國內兒童重症共204例,包括腦炎31例、肺炎22例、心肌炎1例、敗血症3例、哮吼10例、家中死亡7例、MIS-C 127例、共病3例,當中有31例兒童死亡,包括12例腦炎、6例肺炎、1例心肌炎、2例敗血症、2例共病、1例哮吼及7例到院前死亡。國內204例兒童重症分析中,0到5歲共136例、佔比67%,6到12歲共68例、佔比33%;127例MIS-C個案中,0到5歲有78例,6到12歲49例。莊人祥表示,今年截至9月8日,本土病例累計553萬5448例,包括24925例中重症,9371例死亡個案。昨日6個月到4歲幼兒莫德納接種共2923人次,包括第一劑1056人次、第二劑1867人次。昨幼兒輝瑞接種共3463人次。目前該年齡層疫苗涵蓋率第一劑32.4%,第二劑4.3%。昨日新冠疫苗接種共57531人次,國內疫苗涵蓋率第一劑93.2%、第二劑87%、第一次追加劑72.6%、第二次追加劑9.9%,65歲以上第二次追加劑35.5%。
-
2022-09-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什麼是次世代疫苗?誰應該接種?新冠疫苗要打到何時?10大QA一次懂
BA.5疫情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估計,中秋連假之後,單日本土確診案例恐從3萬多例增至6萬多例。為了增加保護力,指揮中心已採購莫德納次世代疫苗因應,且宣布開放18歲以上成人施打。什麼是次世代疫苗?誰應該接種?新冠疫苗要打到何時?元氣網為大家請教專家與指揮中心解惑。Q1:什麼是新冠次世代疫苗?A:新冠疫苗以原始武漢病毒株(簡稱原始株)製成,次世代疫苗又被稱為雙價疫苗,疫苗中有2種病毒抗原,目前新冠次世代疫苗皆指含原始株及Omicron變異株製成的疫苗。除了新冠疫苗,流感疫苗也有發展三價、四價疫苗,HPV疫苗已發展到九價疫苗。Q2:哪些藥廠研發新冠次世代疫苗?A:目前莫德納及輝瑞藥廠皆研發次世代疫苗。莫德納次世代疫苗以Omicron 變異株進行研發,為mRNA疫苗,主要分為兩款:「原始株+Omicron BA.1變異株」以及「原始株+Omicron BA.4/BA.5 變異株」。每劑0.5ml,原始株及變異株各含25微克。輝瑞BNT藥廠則研發「原始株+Omicron BA.4/BA.5 變異株」,每劑0.3ml,原始株及變異株各含15微克。Q3:我國採購含BA.1的次世代疫苗,對BA.5有預防感染效果嗎?A:雖然藥廠已研發含BA.5變異株的雙價疫苗,但目前僅有動物試驗加上BA.1的佐證資料,且只有美國核准該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行政院首席防疫顧問張上淳表示,無論是否曾感染新冠病毒,含有BA.1病毒株的雙價疫苗對上BA.4及BA.5,中和抗體效價是接種原本單價疫苗的1.68倍,對BA.5也有預防感染效果。Q4:次世代疫苗已可以使用於臨床了嗎?A:衛福部食藥署2022年9月2日審查通過莫德納「雙價疫苗」,為每劑0.5mL,是25微克原始株+25微克Omicron BA.1。輝瑞BNT的次世代疫苗,食藥署表示,目前僅在8月中旬收到少數初步文件,仍需待文件備齊,才能進行EUA緊急授權的審查作業。至於莫德納「原始株+Omicron BA.4/BA.5 變異株」,目前僅有動物實驗資料,且僅有美國給予EUA。Q5:台灣採購多少次世代疫苗?什麼時候到貨與施打?A:國內與莫德納公司今年簽約採購共2000萬劑疫苗,目前還有1000萬劑餘額,可選擇採購次世代疫苗,明年則有1500萬劑額度。預估首批將到貨300萬劑。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莫德納次世代疫苗最快9月底到貨,力拚9月底或10月初開打。Q6:誰是次世代疫苗優先接種對象?施打間隔時間?A: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2022年9月5日決議,莫德納次世代疫苗分兩階段接種:第一階段: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18歲以上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者。第二階段:第一類醫事人員、機場港埠、居家檢疫相關工作人員及航空機組員/船員、機構與社福照護系統相關工作人員、50至64歲成人、18歲以上因外交、公務、洽商等工作需求需出國者。Q7:應該現在打第四劑,還是等次世代疫苗 ?A:台大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建議,本身年紀較長且與第3劑接種已間隔4、5個月,可以先打原有疫苗,加強免疫力;若身體狀況尚可,且Omicron持續流行,可稍微等待接種次世代疫苗。次世代疫苗施打,需與上一劑間隔三個月。Q8:次世代疫苗的副作用會比較小嗎?A:目前已通過食藥署EUA的莫德納次世代雙價疫苗,作為追加劑常見的副作用,以輕中度為主,主要症狀為注射部位疼痛及腫脹、疲倦、頭痛、肌肉痠痛、惡心、嘔吐、發燒。Q9:新冠疫苗要一直打下去嗎?A:台大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表示,一直打同一種病毒株疫苗,已無法再催出更強的免疫反應對付新型變異株,因此需要接種追加劑。是否未來每三個月就得接種一次,仍要視未來病毒株是否改變或是致病力減弱情形。Q10:一直施打同款疫苗,會造成疫苗疲乏嗎?A: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認同可能出現疫苗疲乏,他表示,觀察性研究顯示,同款原始株疫苗打到第3或4劑,抗體濃度會升高,但抗體持續狀況會減弱。
-
2022-09-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清冠一號限縮公費對象被罵翻 急轉彎加開3條件可用
本報昨天獨家報導,衛福部中醫藥司昨發函至各醫療院所,自9月15日起「清冠一號」將限縮公費對象,未來公費針對「高風險族群」,而高風險族群不含孕婦及兒童,不過該項政策公告後引發外界不滿,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更發新聞稿砲轟衛福部。衛福部不到1天緊急開會討論,修正公費清冠一號適用範圍,包括高燒不退、咳嗽明顯兼具喘症、咽痛嚴重,飲食困難三條件可用。中醫師公會全聯會今早針對公費清冠一號適用範圍,衛福部稍早緊急召開會議,修正條文增加三條件,確診新冠肺炎呈現任一中醫急迫病勢:1、高熱不退(體溫39度c以上持續2日)。2、咳嗽明顯,兼具喘症。3、咽痛嚴重,飲食困難。而實施2周後再根據情況調整,是否考慮孕產婦及兒童,還有其它適用中醫病勢範圍。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柯富楊表示,衛福部昨天臨時公告清冠一號公費使用範圍,比照西藥的抗病毒藥物,此做法根本忽視中藥的藥性,且根本把國人分為兩類人,一國兩制。清冠一號對於輕症介入能避免重症發生,而抗病毒藥物雖然也是有類似的作用但副作用多,許多人不能使用,清冠一號的好處根本完全被排除。今天衛福部緊急增加三條件,但他認為仍有不足,特別是兒童使用,台東基督教醫院就是兒童專責醫院都是提供清冠一號,盼衛福部恢復全部確診者的公費使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昨發出公文後,基層診所及中醫師有針對修訂的使用範圍給予回饋,因此今天早上緊急召開會議討論,早上會議也納入中醫師以及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的意見。王必勝表示,他們認為清冠一號,不應該用抗病毒藥物的使用思維,中藥應納入「病勢」的概念,因此加入三個給藥條件,他們也認為增加三條件後,不會太過限縮使用。新增條件今天下午將正式發文至各醫療院所。王必勝表示,修正增加的三條件,都將於9月15日上路,而新增的三條件,將先試行二周,確認後續是否增減條件,九月底將會再與相關醫學會等召開會議討論。特別是中醫師團體認為兒童與孕婦也應該納入高風險族群,屆時將會再看相關實證。王必勝強調,限縮公費清冠一號的使用對象「並不是經費不足」,而是清冠一號也是屬於防疫相關物資皆需要納管,只是過去中藥並沒有明確的納管條件,因此這次才會討論使用條件。
-
2022-09-09 焦點.元氣新聞
清冠一號9月15日起不再全面公費 用藥對象一次看
自九月十五日起,染疫後使用清冠一號不再全面公費,衛福部中醫藥司日前發函至各醫療院所,九月十五日之後,清冠一號公費對象僅限「高風險族群」,非高風險族群民眾用藥得自掏腰包。過去清冠一號自費每天約300元,五日為1500元,但今年五月染疫人數暴增,費用一度飆高到3000到8000元。「台灣清冠一號」由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研發,兩年多前最初研發階段是水煎藥,臨床使用治療效果不錯,因此研發技術轉移授權八家藥廠產製,劑型為濃縮粉劑,經衛福部核准公告,必須由中醫師開立。清冠一號主要成分有黃芩、魚腥草、北板藍根、栝樓實、荊芥、薄荷、桑葉、厚朴、炙甘草及防風共十種中藥材。根據衛福部統計,今年五月至七月有56萬4870名國人領取清冠一號,一度讓衛福部編列預算超支,七月即傳出要限縮公費對象。衛福部中醫藥司長黃怡超表示,經多月討論,清冠一號自九月十五日起,不再全面作為確診者公費使用藥物,僅針對高風險族群使用。根據衛福部公告,清冠一號公費適用對象(不含孕產婦、兒童及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者)應具有下列任一項條件:(一)確診新冠肺炎症狀輕微,且具下列任一「重症險因子」之病人‧大於等於65歲‧BMI大於等於30‧未完整接種疫苗者‧吸菸(或已戒菸者)‧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不含高血壓)‧慢性肺疾(間質性肺病、肺栓塞、肺高壓、氣管擴張、慢性阻塞性肺病)‧結核病‧癌症‧慢性肝病(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與免疫性肝炎)‧失能(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腦性麻痺、先天性缺陷、發展或學習障礙、脊髓損傷、腦中風及其後遺症)‧失智症‧具過敏史、過敏性及免疫風濕疾病‧影響免疫功能之疾病(HIV感染、先天性免疫不全、實體器官或血液幹細胞移植、使用類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劑)中醫師公會全聯會今早針對公費清冠一號適用範圍,衛福部稍早緊急召開會議,修正條文增加三條件,確診新冠肺炎呈現任一中醫急迫病勢:1.高熱不退(體溫39度c以上持續2日)2.咳嗽明顯,兼具喘症3.咽痛嚴重,飲食困難而實施2周後再根據情況調整,是否考慮孕產婦及兒童,還有其它適用中醫病勢範圍。(二)確診新冠肺炎呈現發燒、咳嗽症狀明顯,需使用氧氣之病人。治療療程天數與使用劑量(一)公費清冠一號1次療程至多為5天,中醫師得依個案情況評估調整服藥天數;居家照護確診個案於每一隔離期間限提供一次公費療程。(二)成人標準劑量:順天堂藥廠產品劑量為20克/日,其他藥廠產品劑量為30克/日。衛福部中醫藥司中醫科科長賴芳林表示,訂定使用清冠一號的高風險族群,是希望與抗病毒藥物的使用對象一致,確診者若堅持使用清冠一號,經醫師處方仍可自費使用,但新冠肺炎不一定要使用清冠一號才能緩解,其餘健保給付的科學中藥也具緩解效果。如何查詢公費清冠一號?國家中醫藥研究所與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合作建置公費清冠一號醫療資訊平台,供中醫視訊診療需求之COVID-19確診病患、家屬透過「公費清冠一號動態查詢表」,查詢提供公費清冠ㄧ號之中醫醫療院所名單及當日公費清冠ㄧ號庫存量,以利民眾獲得所需醫療資訊。
-
2022-09-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中秋連假明登場 醫師:烤肉注意3點降低傳染風險
中秋連假明登場,儘管雙北市政府禁止河濱烤肉,但不少民眾仍會相約烤肉過節,考量國內BA.5疫情升溫,北市聯醫中興院區醫師姜冠宇指出,烤肉前應先做3件事情,包含確定快篩陰性、吃完要交談就戴口罩、選擇通風寬闊環境等,就能降低被傳染幅度。台北巿長柯文哲預估9月26日前是疫情洪峰,屆時北市每天恐有6000人染疫,因此宣布防疫「微管制」,包含禁止封街、萬人烤肉,河濱公有場地不開放,防疫不升級,家中烤肉不管制,但不鼓勵群聚烤肉。醫師姜冠宇也在臉書發文表示,他不主張「中秋節不要去烤肉」,因為若到現在都還這樣,實在不近人情,要烤肉,除了脆弱族群盡快接種疫苗外,也提醒3件事情。第一,自己先確定快篩陰性,再前去相聚烤肉;第二,做得到的話,吃歸吃,一交談就戴上口罩(美國確實有人做到這樣,撐到上月才被感染);第三,選擇通風廣闊環境,包含廁所不壅擠且通風等,姜冠宇指出,這樣被傳染的幅度又能再降低一些。北市衛生局表示,中秋連假落實微管制防疫措施,包含各機關、機構、學校疫苗接種情形,加速提升疫苗接種涵蓋率;嚴格禁止逐桌敬茶敬酒,市府本周起加強執行20桌以上宴席餐廳及外燴活動防疫稽查,違規者將依傳染病防治法第70條第1項規定,處3000元至1萬5000元罰鍰。落實唱歌戴口罩,北市商業處及警察局持續加強KTV查察,違規者將依傳染病防治法第70條第1項規定,處3000元至1萬5,000元罰鍰;500床以上醫院開設專責病房10至15%;今年9月9日開設三德加強型防疫旅館,屆時北市檢疫所及加強型防疫旅館總房數為510間。另外,衛生局提醒,中秋連假期間,河濱公園維持不開放烤肉區,北市水利處將會派員加強巡邏,若發現民眾違規烤肉、野炊行為,經巡查人員勸導驅離仍未停止違規行為者,則會依北市公園管理自治條例,按違規次數及情節開罰,每次處1200元至6000元,民眾若發現違規烤肉或野炊情況,可撥打1999市民熱線反映檢舉。
-
2022-09-0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呼籲別等莫德納BA.5次世代 李秉穎:會永遠打不到疫苗
食藥署日前通過莫德納次世代疫苗EUA,但版本為針對BA.1的版本,而非美國通過的BA.5版本,對此國民黨連日抨擊疫情指揮中心。對此,指揮中心ACIP召集人李秉穎表示,平均3至6個月出現一次主要突變,要是永遠再等新疫苗,我們將永遠打不到疫苗,民眾可以放心施打莫德納BA.1次世代疫苗。李秉穎表示,預計9月底開始使用莫德納BA.1次世代雙價疫苗,不管莫德納、BNT輝瑞,都是原型株加BA.1。在人體試驗內可看到,次世代疫苗對現在流行的BA.4、BA.5,不管以前有無感染過,抗體效價都高於原型株的抗體反應,次世代疫苗引起的疫苗反應,對BA.4、BA.5比較有效,基於研究結果,並且BA.4、BA.5會成為主流病毒株,因此ACIP選擇使用次世代疫苗。在野黨質疑「台灣流行BA.4、BA.5病毒株,但疫苗卻買BA.1版本,為何不買BA.5疫苗?」李秉穎說,莫德納疫苗BA.5版本還未上市使用,世界各國僅美國緊急授權,也只有動物試驗資料,後續還是要經過藥證單位審查。指揮中心也持續關注BA.5疫苗,未來若有BA.5可以買,且經過藥證審查就會採購,但現在BA.5無法馬上拿到,也無法供貨世界各國。「BA.5變異株已突變多月,預期年底前再有新變異。」李秉穎說,新冠病毒平均3至6個月出現一次主要突變,屆時若出現BA.6、BA.7變異株,也或將成為主要流行株。若現在不打BA.1疫苗,BA.5疫苗要二、三個月,到時BA.5又不是主流了,就又會有新的病毒株,「變成我們永遠在等待,永遠都沒打到疫苗」。李秉穎表示,目前防疫策略以「現有的」、「較能對付變異株的」次世代疫苗先打,各國態度都一樣,歐洲、加拿大也是用BA.1版本疫苗,呼籲民眾不要等待最新的疫苗。但目前莫德納BA.1次世代疫苗不建議年輕人施打,會如何觀察時機向下開放年齡層?指揮官王必勝則說,ACIP本周一通過建議,分成第一、二梯次,這兩天也說明施打細節,先把這兩梯施打完,才會討論如何開放其他民眾施打。至於台灣BA.5疫苗採購是否要另行簽約?王必勝說,原先簽署的合約是採購「未來莫德納疫苗」,但若是其他疫苗公司則要另外簽約。
-
2022-09-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版清冠二號降低重症、死亡 研究成果登國際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全球近3年,國家中醫藥研究所今舉行記者會公布「臺灣清冠一號、清冠二號」獲高點數國際學術期刊登載,確立其應用的科學根據。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蘇奕彰表示,清冠一號主要用在輕、中症的病患上,最新問世的清冠二號則用於改善肺栓篩、降低重症死亡率上,以研究數據來看成效亦佳。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與教學醫院及GMP中藥廠共同研發出「清冠一號」,許多國人在染疫後服用清冠一號,症狀也確實獲得緩解。立法委員陳瑩表示,在2021年12月1日到2022年7月31日國人有57萬多名國人服用公費清冠一號作為確診後的方劑,光是今年的5月到7月就有56萬4870名國人領取。蘇奕彰說,清冠一號用於輕、中症病患上,機轉是當病毒進入體內開始發病,或預期病毒進入體內,當病毒要進入細胞時進行阻斷,防止病毒細胞大量複製,讓自體免疫系統將病毒清出體內,同時緩解嚴種發炎症狀。國家中醫藥研究所今優化研發「清冠二號」處方,主要則用於重症病患上,蘇奕彰說,當病患進入重症,肺部血管等微小血栓,或肺泡內損害,抗病毒、免疫調控等清熱解毒的藥物無法到達病處,當心臟血管沒辦法通暢,塞住後會有連鎖反應,可能造成肺部纖維化,清冠二號介入可改善肺栓塞及抑制變種病毒。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研究團隊啟動真實世界研究(RWS),有9家IRB審核通過的教學醫院臨床數據,納入302名不需供氧的輕、中症患者,接受清冠一號與西醫常規照護各151名,評估轉入ICU或插管的重症風險;另納入246名需要供氧的重症患者,接受清冠二號與西醫常規照護各123名,分析死亡相對風險。研究結果顯示,在30天觀察期內,接受清冠一號治療的輕、中症患者均未轉重症,僅接受西醫常規照護組則有14例(9.27%)轉重症;在重症患者中,西醫常規照護組有27人(21.95%)死亡,而接受清冠二號治療組僅7人死亡(5.69%),顯著降低74%死亡率。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新聞稿指出,清冠一、二號的多中心臨床研究暨證實清冠二號改善肺栓塞及抑制變種病毒的基礎研究雙論文已被高點數國際學術期刊Pharmacological Research(影響因子10.334,領域排名5.4%)接受即將刊登,顯示清冠一號與清冠二號用於降低COVID-19病人轉重症及減少死亡風險的臨床療效,被國際認可。清冠一號已於2022年初實施公費給付治療輕中症確診患者,為因應即將爆發的第三波疫情,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已將「臺灣清冠二號」技術授權8家中藥廠,希望及時迎戰BA.5疫情,同時在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協力安排下,提供給國人防疫使用。
-
2022-09-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獨/學者點出邊境3+4已不合邏輯 籲指揮官別蕭規曹隨
9月12日起從邦交國入境可免簽,但仍需要3+4檢疫,學者認為台灣防疫作為已流於「形式主義」。台灣大學醫學系教授黃韻如日前撰文表示,當本土每日確診人數,已經跟境外差不多,甚至更高的時候,旅客在台灣被傳染的機率還更高,邊境管制的邏輯在哪裡?她說,現在指揮官沒有政治包袱,應勇於根據科學調整防疫,不需蕭規曹隨。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表示,黃教授說的沒錯,美國和歐洲國家幾乎都已走完BA.4、BA.5疫情波段,亞洲和大洋洲國家也在走下坡,反觀台灣疫情再起較晚,則正處於疫情上升階段,估9月中旬每日個案數可能達到4.2萬人。陳秀熙說,台灣境外解封要跟國際接軌,得從「境內防疫轉為地方流行思維」做起。讓疫苗和抗病毒藥物的使用都流感化,才有可能同步開放邊境。黃韻如指出,過去台灣以防疫之名,用邊境管制和入境檢疫的手段,限縮人民的自由,就「風險比例」的考量,還說得過去。現在國際疫情趨勢已經大不同,以新加坡為例,近7日平均確診人數是不到2千人,但台灣近7日平均是3萬多人,顯示從新加坡入境台灣的旅客「在台灣被傳染的機率比待在新加坡還高」,卻被規定入境要進入3+4隔離檢疫期,不知道這當中的防疫邏輯在哪裡。黃韻如說,在高確診率社區,無限制地人擠人、逛夜市、進行室內大型群聚活動,得到病毒的風險,有比從世界各地搭乘航空器落地入境來得低嗎?現在的指揮官應該沒有政治包袱了,呼籲指揮官,勇敢地就「科學的邏輯與證據」,來調整防疫政策,不需要蕭規曹隨。陳秀熙也認同黃韻如對國際疫情及邊境趨勢的觀察。陳秀熙說,境外解封是國際趨勢,估計日本也將於10月全面開放邊境,台灣確實應與國際接軌。但台灣不能只開放邊境,境內防疫卻還停留在大流行思維的嚴格措施。「年底可用的BA.5雙價次世代疫苗,應該就是最後一個階段的疫苗了。」陳秀熙說,不只防疫思惟,疫苗研發也會走向地方流感化疫苗的模式,「防疫措施地方流行化」一定要同步進行,疫苗和抗病毒藥物的運用,都應流感化,才有可能同步開放邊境。
-
2022-09-07 焦點.健康知識+
今年中秋節假期「週五」開始放假!8大守則防癌防疫健康吃
中秋假期將至,今年連續放假三天。中秋節是九月十日,適逢周六,補假一天,公家機關和許多上班族本周五就開始放假。許多人期待假期,早早安排,但也有人工作太過忙碌,完全沒有意識到假期將至,本周的工作天只到周四。但只要放假,就是小確幸,元氣網提醒大家及早準備迎接假期,並提供中秋烤肉平安守則。一、再過兩天就放假了九月九日起就是中秋連續假期。本周工作日只剩兩天,請大家盡早完成手上的工作,安心休假。二、疫情升溫,做好防疫準備 恰逢BA.5疫情升溫,不少民眾規畫中秋假期與家人團圓烤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呼籲未打疫苗的幼兒與長者,減少與人接觸,做好防疫準備。三、避免「增胖風險」衛福部國健署提醒,中秋烤肉平均會攝取「2000大卡」的熱量,遠超過一整天的熱量,得爬七次101大樓才能消耗,應降低吃烤肉的份數。中秋烤肉通常以「肉類為主」,加上烤肉醬等,家人之間又互相聊天,很容易就吃過量,平均中秋烤肉攝取的熱量高達2000大卡。2000大卡,等於吃進4份大薯、一整鍋燉雞湯、兩條港式蘿蔔糕等。四、吃柚子可補充膳食纖維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中秋節應景的柚子富含維生素C、膳食纖維、鉀及多種礦物質等營養素,能促進腸道蠕動,建議可以適當攝取柚子;而山藥、南瓜、豌豆仁等全穀及未精製雜糧則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礦物質、植化素,建議成人每天攝取25克到35克膳食纖維。五、輕食野餐,減少碳排放吳昭軍表示,若民眾採輕食野餐,不但可以減少一般轎車從台北高雄來回2萬趟的碳排放,重點是還不用爬七次101大樓來消耗這一餐超量攝取的熱量。不過,中秋節也別忘運動,多運動能促進新陳代謝速率,還能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六、烤肉建議秉持「三要、三不要」原則三要:1.食材搭配深色的新鮮蔬菜或柚子及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2.以茶類代替飲料。3.用芹菜、九層塔、蒜頭、洋蔥或蔥等辛香料醃肉調味三不要:1.香腸不和魷魚、干貝、秋刀魚、鱈魚或養樂多乳酸飲料等食物一起食用。2.包錫箔紙或鋁箔紙的食材,建議不要先調味。3.不吃烤焦的食物。七、烤肉注意事項1.食藥署建議,烤肉架的選購,應選擇外觀完好,如產品表面電鍍已剝落或有髒汙,則不要使用。2.烤肉時,因為過度高溫烹調含脂肪之食物,減少食物與火直接接觸或油脂滴入炭火中。使用鋁箔烤肉時,勿讓酸性調味醬料接觸鋁箔,或在食材燒烤後再添加,並勤換鋁箔。針對較難烤熟之食材,可預先以蒸、煮或微波等方式烹煮,減少燒烤時間,燒焦的食物宜丟棄不食用。3.烤肉時盡量自備可重複使用之環保餐具,如需選購免洗餐具或竹籤等產品時,應選擇標示清楚且完整包裝之產品,八、烤肉預防食品中毒五要原則要洗手、要新鮮、要生熟食分開、要徹底加熱、要低溫保存。
-
2022-09-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BA.5疫情再起「逛夜市」可否邊走邊吃? 指揮中心:已不禁止,但建議不要長時間邊走邊吃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在四五月達高峰時,指揮中心曾禁止民眾在夜市邊走邊吃,如今BA.5疫情再起,民眾關心是否會再次訂定相關規範。對此,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已經廢除不得邊走邊吃的規定,除非地方政府或夜市管理單位另有規定,否則不會禁止。但一直拿下口罩會增加感染風險,因此仍建議民眾不要長時間邊走邊吃。羅一鈞表示,經濟部提供的傳統市場、夜市防疫管理措施建議指引中,從去年12月到今年7月29日修正前,確實都是禁止邊走邊吃。但目前已經修訂公告,這條規範已在新版中拿掉。但夜市人潮擁擠,仍建議沒吃東西時還是要戴好口罩,若要吃東西也建議定點吃完。他表示,,口罩一直取下狀況,會增加感染風險,因此不要連續長時間邊走邊吃;但這是原則性建議,不是規定。另針對入境檢疫何時從「三加四」開放成「〇加七」,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還有很多關卡,例如機場唾液篩檢需要改變、機場運輸也需解決,也必須看到整體疫情達到高峰後有看到明顯下降,才會有後續顯著的邊境開放策略。莊人祥表示,這周疫情上升幅度沒有前一周大,針對疫情低推估9月中下旬達到高峰、高推估會在10月上旬會達高峰。
-
2022-09-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次世代疫苗視為追加劑 第一階段二種對象優先
新冠肺炎變異株再掀一波本土疫情,衛福部食藥署上周五通過莫德納次世代雙價疫苗(原始株+BA.1)緊急使用授權(EUA),昨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決議將該次世代雙價疫苗視為追加劑,將分兩階段開放接種,第一階段對象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及免疫力低下者,第二階段則開放給第一類醫事人員和機場港埠、及五十至六十四歲等族群,預估六七八萬人符合資格。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九月底將有超過兩百萬劑次世代雙價疫苗抵台,但兩階段開放接種的時間和條件未定,將視疫苗到貨數量,以及第一階段接種情形而定。如以原本接種間隔五個月計算,符合接種人數共六百萬人,ACIP決議間隔縮短為三個月,估計符合資格者更多。第一階段接種對象為六十五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十八歲歲以上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者。第二階段則包括,第一類醫事人員、機場港埠、居家檢疫相關工作人員及航空機組員船員、機構與社福照護系統相關工作人員、五十至六十四歲成人、十八歲以上因外交、公務、洽商等工作需求需出國者。ACIP召集人李秉穎表示,考量疫苗到貨數量,無法同時開放給所有民眾。研究指出,年輕、健康族群接種第四劑效果並不顯著,且各國都未建議年輕人接種,因此不會開五十歲以下族群接種第四劑。在昨天會議中,專家也討論青少年疫苗接種,決議建議開放十二至十七歲歲族群接種Novavax疫苗,包含第二劑與第三劑,二劑間隔至少四周以上,建議以同製程疫苗完成基礎劑接種;亦可提供作為追加劑接種使用。外界批評國內BA.5疫情日趨嚴峻,但這次通過EUA、預計十月開打的次世代雙價疫苗卻是「原始株+BA.1」而非「BA.5雙價疫苗」。行政院首席防疫顧問張上淳表示,根據臨床試驗資料,無論是否曾經感染新冠病毒,接種「原始株+BA.1」次世代疫苗,對抗BA.4、BA.5的中和抗體幾何平均效價比值(GMR)為第一代疫苗的一點六八倍,「從中和抗體效價及第一代疫苗重症防護效果推估,對新變異株仍有很好的效果。」指揮官王必勝強調,「原始株+BA.1」次世代疫苗對目前病毒株有效,臨床資料也較完整,且可預估到貨期程。至於美國日前審核通過BA.5雙價疫苗,仍無充足資料供審查,日後只要審查完畢也會購買,但無法掌握供貨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