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4 該看哪科.皮膚
搜尋
防曬
共找到
333
筆 文章
-
-
2021-07-19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熱過頭死亡率高達30%!尿液5顏色判斷是否中暑:出現這色就太晚了
為防堵疫情擴散,全國持續維持疫情警戒第三級,民眾因減少外出,網購情形也相對增加,郵差、快遞、外送員等工作量暴增,不僅面臨送貨壓力更要長時間曝曬在太陽底下,若沒有適時作好防護措施,就可能因大量流汗造成脫水,進而引發熱衰竭甚至中暑,若處理不當,更會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其死亡率超過30%。針對在戶外工作的外送人員,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預防熱傷害3要訣」,以提前預防熱傷害的發生:要訣1、保持涼爽1.裝備選擇‧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的衣服,可適度搭配透氣輕薄長袖防曬衣物,但勿包覆過多,造成悶熱。‧選擇使用國家標準檢驗合格防曬或涼感產品,挑選商譽良好店家生產、中文標示清楚的產品。須長時間於陽光下活動時,應選擇防曬係數較高(如SPF 30或更高),同時具有 UVA(以★號或PA+號表示)防禦效果的防曬產品。‧選購太陽眼鏡時,應挑選具有商品檢驗及完整標示的產品,避免購買來路不明、水貨及仿冒品;護眼防曬係數(E-SPF,  Eye-Sun Protection Factor):係數分為5、10、25三類,數字越大效果越佳。另,開車時請勿佩戴顏色過深的深色太陽眼鏡,避免天色昏暗時影響行車視線,才能確保行車安全。(推薦閱讀:太陽眼鏡鏡片愈深愈好? 錯了!一次看懂怎麼挑選)2.身體降溫及散熱‧避免長時間高溫曝曬,應適當安排時間至陰涼通風處或有空調地方,讓身體適度降溫及散熱,並卸下易致身體悶熱物品,例如:安全帽及長袖防曬衣物等,幫助身體儘速散熱。‧可適時在身上噴灑冷水及搧風,加速身體降溫。要訣2、補充水分‧戶外工作者可每小時補充2-4 杯冷開水(1 杯為240c.c.),少量多次補充水分,大量流汗時可喝加少許鹽的冷水。‧不可補充含酒精及大量糖份的飲料、避免喝太過冰冷的水。‧如患有慢性病者(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或腎臟病等),因散熱機能較差而不易排汗,對於環境的調節及應變能力較差。依疾病需求,定期量測血壓、血糖等,諮詢醫師用藥及適當水分攝取,並定期回診追蹤。‧可透過檢查尿液顏色來初估喝水量是否足夠,一般來說,大致可以將尿液顏色分成五種顏色,透明無色、透明黃色、黃色、烏龍茶色、濃茶色,分別代表不同情況:*透明無色:表示體內水分可能過多,不需要補充水分。*透明黃色(淺黃色):表示體內水分充足,可正常補充水分。*黃色:表示可能有一段時間未補充水分或有持續出汗之情形,需要持續補充水分。*烏龍茶色:表示身體可能已出現缺水狀態,要立即補充水分。*濃茶色:表示可能已1-2天完全沒有水分攝取,此時喝水可能對於腸胃吸收速度已經太慢,建議尋求醫療單位協助,以吊點滴的方式補充水分。要訣3、提高警覺‧隨時注意氣象局發布的天氣預報,儘量避免長時間待在高溫環境,並做好防護及適時降溫散熱。‧應隨時留意自己及身邊同事的身體狀況,如有不適切勿逞強,應先休息並儘快求助或送醫。‧雇主應加強宣導認識熱傷害的症狀及預防,以提升員工自我保護力。(推薦閱讀:熱到頭昏想吐! 刮痧解暑5件事沒注意超NG)出現熱傷害徵兆 應快就醫避免憾事發生國民健康署提醒,當發現身體疑似出現熱傷害徵兆時,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飲用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若體溫持續上升、嘔吐、或意識持續不清,請以最快的速度就醫。延伸閱讀: ·吃冰塊、喝冰水可以消暑嗎? 醫列「解暑&上火食物」:吃錯中暑風險反增 ·天熱喝冰水、洗冷水澡易中風? 專家揭「爆血管真相」:2類人要注意
-
2021-07-09 新聞.健康知識+
長時間戴口罩口臭、臉鬆垮怎辦?日本NHK授解方
新冠疫情開始後,口罩變成每日生活必須品,特別全國3級警戒開始後,外出一定要戴口罩,越來越接近夏天,日本人發現長時間戴口罩,可能帶來3個困擾,容易口臭、臉頰肌肉鬆弛、曬傷,想要解決非常容易,覺得必要時吃個小糖果,每天10次臉頰肌肉訓練,塗臉部防曬,都可以有一定幫助。長時間戴口罩容易口臭 吃個小東西增加口水分泌能改善在日本NHK節目調查中,1,000位民眾長期戴口罩,當中有192人有口臭困擾,節目中推斷戴上口罩張口呼吸機會增加,當嘴巴不斷有空氣流動,口腔容易乾燥細菌繁殖加快,口臭來源很可能是舌苔增加有關,並且長時間戴口罩,舌頭與嘴巴活動減少,有清潔作用的唾液分泌也減少。想增加唾液分泌,吃點糖果是個好方法,糖果在嘴巴裡時嘴巴就會閉起來,舌頭舔糖時會活動,讓唾液分泌量增加,口腔濕潤細菌就不容易增值,如果戴口罩會有口臭困擾,每天可以吃3到5個糖果,嘗試1周,不過糖吃多了也要注意蛀牙,可選擇代糖做的糖果,但口臭原因很多,吃糖也不一定有效。臉部肌肉活動變少 小小運動維持肌肉「緊緻」長時間戴著口罩,講話機會講少外,臉部肌肉運動也會變小,日本節目中發現,戴與不戴口罩說同一句話,在儀器檢測下發現,臉頰肌肉用力程度有差異,戴著口罩狀態下,講話時臉頰施力幅度較小,長期戴著口罩嘴巴周圍肌肉運動量很可能不足,不知不覺也就讓臉看起來「鬆弛」下來。利用一個簡單的運動,可以訓練嘴巴周邊與臉節肌肉,嘴巴說出「泥」的嘴型,接著把嘴角稍微用力拉開向上揚,維持5秒後放鬆,最基本10次為1組,每天至少做1組,雖然效果可能每個人會有差異,大約維持2周,就能夠看到兩頰肌肉鬆弛狀態能夠有改善,臉部表情能夠看起來更「緊緻」。別誤認口罩可擋紫外線 外出全臉防曬不可少7月夏季氣候紫外線越來越裂,長時間接觸陽光不能不小心,一不小心可能就會曬傷了,可能會有人覺得,口罩周邊可以抵擋陽光,可能不用擦防曬用品,但能擋陽光不一定能擋紫外線,根據儀器測試,口罩的紫外線防護率換算成「SPF」大約僅有4,將會防曬用品差了非常多。事實上口罩不織布材質抵抗紫外線效果非常低,長時間在外曝曬陽光,很有可能發生曬傷,戴上口罩前,最好全臉都先擦上適量的防曬用品,再把口罩戴上,並且夏天容易流汗,加上戴上口罩更容易感覺到悶熱,防曬用品最好按照建議時間補擦,才能延續防曬效果,以免曬傷發生。(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為什麼久戴口罩、護目鏡會頭痛? 醫揪「關鍵原因」:3方法可救 ·口罩戴整天痘痘狂長! 醫曝「8大引痘行為」:戴太多層也有影響
-
2021-07-04 養生.抗老養生
長期待冷氣房皮膚老得快 10個讓你顯老的壞習慣
皮膚鬆弛、時常感到疲憊,覺得自己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老。你可能沒意識到,有些習慣是造成身體、皮膚加速老化的元凶。從吃的食物到睡眠方式,都會讓你顯老甚至縮短壽命。以下是專家公認會加速老化的習慣,並提供逆轉的方法。長時間處在乾燥的室內,皮膚乾燥易老化。無論是冬天開暖氣或夏天開冷氣,兩者都會從空氣中吸走水分,導致皮膚乾燥,加速老化。Marotta博士建議將濕毛巾放在一盆冷水上,或使用加濕器,增加室內空氣的濕度,最佳濕度為40%到60%。只睡五小時,眼袋很快見人。Casciari博士說,睡眠不足不只使眼袋變黑,還會縮短壽命。他建議,七小時是最佳睡眠長度,如果你總是白天缺乏精力、精神不濟、注意力不集中或體重增加,務必早點上床,讓身體得到足夠休息。追劇欲罷不能,久坐不動老得快。熬夜追劇已是現代人常見生活模式,英國運動醫學雜誌針對1萬1000名25歲以上的澳洲人進行研究,發現成年人每觀看電視一小時,預期壽命就會減少22分鐘;平均每天看電視六小時的人,比不看電視的人預期壽命少五年。加州聖約瑟夫醫院睡眠實驗室Raymond Casciari博士解釋,問題的關鍵不是在看電視,而是久坐不動,當我們坐著超過30分鐘,身體開始像細胞中心積聚醣分,導致肥胖。因此無論你是在看電視或辦公,記得30分鐘就要起來動一動。把臉貼在枕頭上睡覺,皺褶回不去。長時間趴睡或側睡,讓臉直接接觸枕頭,可能會產生皺紋。隨著年齡增長,臉上的結締組織和膠原蛋白會愈來愈脆弱。整形外科醫師、皮膚護理專家James C. Marotta博士說,長時間習慣睡同一側,皮膚不會像年輕時有彈力恢復原狀,那些與枕頭磨擦而出現的皺褶,會成為永久性皺紋。建議仰睡或購買緞面枕頭套,減少臉與枕頭的磨擦。過度使用化妝品,破壞肌膚健康。Stuart博士說,過多的妝容會緩慢的加速皮膚老化。尤其是使用以油為基底的化妝品,可能堵塞毛孔。此外,過度使用含芳香劑、刺激性化學物質和酒精的產品,會破壞皮膚角質層而使皮膚乾燥,提早出現皺紋。吸菸、常用吸管喝飲料,小心唇周皺紋。噘起嘴巴的動作,會讓嘴唇周遭產生一圈皺紋,久而久之就回不去了,建議直接用杯子喝飲料。吸菸的動作也一樣,且吸菸會加速皮膚老化。不用眼霜,眼周細紋報到。有些女性注重美白,卻忘了眼周皮膚是最脆弱的部位。眼周皮膚比其他部位更薄,衰老得更快,建議選擇含有維生素A、保濕劑、抗氧化劑和維生素C的眼霜,促進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形成,減少細紋。吃太多甜點,換來更多皺紋。除了肥胖,甜點更可能在臉上留下歲月痕跡。加州皮膚科醫師Susan Stuart說,糖分子會附著在細胞的蛋白質纖維上,這種破壞性的過程稱為「糖化反應」,會導致皮膚失去光澤、黑眼圈、皺紋增加、毛孔粗大。不想加速皮膚老化,少吃甜食。完全不吃油脂食物,皮膚難保青春。有些人怕胖而拒絕所有含脂肪的飲食,但紐約布魯克林的營養學家Franci Cohen說,想保持年輕的外表,優質脂肪不可或缺。鮭魚和鯖魚,以及核桃和亞麻籽等堅果類,富含有益心臟健康的Omega-3脂肪酸,可使肌膚柔軟飽滿,從而防止皺紋產生,並促進心臟和大腦健康。建議每周至少兩次,吃這類富含優質脂肪的魚。只在戶外活動時才擦防曬乳。皮膚病學副教授Sarah L. Taylor說,導致皮膚早衰的首要關鍵是紫外線。即使陰天或下雨,紫外線依然存在,但很多人卻只在大太陽下、進行長時間戶外活動時才做防曬。她建議每天使用SPF30至50的防曬乳。資料來源/Health.com
-
2021-07-02 寵物.寵物疾病
寵物知識+/夏天來了熱爆!嚴防寵物酷暑下易得的3大疾病
已經進入了七月,下禮拜即將迎來「小暑」,天氣也愈趨穩定炎熱,白天高溫動輒35度以上。因應疫情居家時間變長,許多人會選擇吹冷氣電扇、喝冷飲對抗酷熱,你是否也有意識到滿身是毛的貓狗也需要消暑呢?氣候濕熱容易讓毛小孩生病,以下整理三種夏天寵物易發的疾病,飼主得多多注意。1.中暑(熱衰竭)由於寵物只能舌頭和腳掌肉墊散熱,比人類更不耐熱,夏天室內溫度常常也在攝氏30度以上,即使寵物待在室內也可能中暑,尤其是短吻犬像是法國鬥牛犬、西施、巴哥等犬種上呼吸道狹窄,排熱功能較差,更可能中暑。獸醫師建議為避免寵物中暑,必須保持室內通風,不要限制其行動,並且維持充足的水分供給。如果能維持室內溫度在26~27度是最好的。如果寵物出現躁動不安、過度流口水、呼吸急促、開口喘氣等症狀,就代表有中暑徵兆;更嚴重者會呆滯、呼吸困難、抽搐,如果不即時處理會導致休克昏迷和死亡。你該怎麼做?若發現寵物有中暑症狀,趕快將牠移到通風陰涼處,將口中唾液清除以利呼吸,並用濕毛巾冷敷在牠的頭背部,幫助降溫;如果症狀未緩解應儘快送醫。2.腸胃炎就跟人一樣,寵物在大熱天也容易吃壞肚子,天氣熱容易讓寵物的食物和飲用水變質,吃入後就會引發腸胃炎;另外夏天太熱,寵物也會出現食慾不振、吃東西嘔吐的症狀,這也是消化道出問題。腸胃炎的症狀為上吐下瀉、脫水、精神萎靡、食慾不振、壓肚子會痛、排稀軟便、水便、血便,嚴重者甚至會吐血。你該怎麼做?先禁食和飲用水8~12小時,讓腸胃休息,等停止嘔吐後可提供少量水分,如果喝了水沒再嘔吐,就可給予少量易消化的食物(例如罐頭),並繼續保持少量多餐;若寵物持續嘔吐腹瀉超過12小時,就得儘速就醫。3.皮膚炎夏天的潮溼悶熱易引發寵物的皮膚疾病,而且夏天的蚊蟲很活躍,常外出的貓狗容易把蟲子帶回家,尤其剪過毛的寵物,更容易讓蟲子鑽入叮咬。寵物夏天常見的皮膚病包括異位性皮膚炎、接觸性皮膚炎和皮黴菌症,常見症狀為搔癢、皮膚泛紅、掉皮屑、起疹子等,嚴重時皮膚會滲出黏液、掉毛,有時寵物過度搔抓而導致皮膚潰爛無法癒合。你該怎麼做?盡量不要讓寵物到蚊蟲多的草叢,從外面回家時要在門口清理一下身上異物,進到室內後要洗腳或洗澡。還要記得定期驅蟲,保持居住環境乾燥通風。由於夏天狗狗皮膚容易出油,有的飼主便經常幫牠洗澡,但狗皮膚分泌的油脂能保護皮毛,太常洗會把油脂洗掉讓皮膚變脆弱,更容易罹皮膚病,建議最多一週洗一次就夠了。很多飼主會在夏天把狗狗毛髮剃光,但皮毛有隔絕紫外線和防曬的作用,建議不要剃個精光,僅需剃短一點即可,長度建議留個2公分左右。
-
2021-07-01 該看哪科.眼部
選什麼顏色鏡片好?炎夏護眼兼防疫,眼科醫師教你挑合適的太陽眼鏡
●眼睛常曬太陽,易發生白內障或黃斑部病變●避免紫外線傷眼,戴太陽眼鏡護眼又能防疫●鏡片顏色選擇黑色、灰色、茶色,濾光及護眼效果好炎炎夏日,皮膚、眼睛都要防曬!在防疫期間,佩戴具包覆性的太陽眼鏡還可以防護雙眼,避免染疫。台灣夏天紫外線很強,如果眼睛常曬太陽,易罹患白內障或黃斑部病變。如何正確挑選一副能護眼又不傷眼的「太陽眼鏡」,可是有大學問!台灣夏天陽光強烈、紫外線特別旺盛,振興醫院眼科主治醫師許粹剛表示,若是眼睛常曬太陽,長期吸收紫外線過量,會造成水晶體霧化、老化,容易罹患白內障或視網膜黃斑部病變。眼睛構造是一個感光體,紫外線分三種,UVB會對眼睛水晶體造成白內障傷害;UVA雖能量低但穿透力強,對視網膜的破壞最多,易造成黃斑部病變;紫外線含量少的UVC,則多來自於人造光源,也會破壞眼角膜的健康。許粹剛指出,紫外線是波長比可見光短的光線,這種光線攜帶的能量高,如果眼睛吸收紫外線過量,眼睛就會負荷不了,進而導致眼睛受到傷害,容易發生白內障、黃斑部病變、光傷害角膜病變等眼疾。要保護眼睛避免強光紫外線傷害,許粹剛建議,上午10點到下午3點,是太陽最大、紫外線最強的時段,應減少外出,但必要外出時,一定要戴太陽眼鏡來預防眼睛過度曝曬。尤其可以選擇較具包覆性的太陽眼鏡,不僅能防曬,還可以防疫。選抗UV400鏡片,能過濾95%以上紫外線太陽眼鏡抗UV400是國際標準,許粹剛強調,戴太陽眼鏡要選擇能過濾95%以上紫外線的鏡片,不僅濾光效果要好,透光率也要顧及。鏡片的顏色選擇,建議以黑色、灰色、茶色或墨綠色較佳,濾光及護眼效果都不錯。藍色鏡片的太陽眼鏡則要避免戴,會阻隔藍光、吸光而傷眼。欲選購太陽眼鏡的人,許粹剛建議,應試戴看看鏡片及鏡框的感覺,鏡片的濾光性、透光性及保護力是否能接受,鏡框的舒適度一定要夠,瞳孔距離、鼻墊高度等都必須考慮。可要求業者以紫外線偵測儀檢測一下是否達到抗UV的標準,一旦戴上劣質無法抗UV的太陽眼鏡,反而會使瞳孔放大,吸收更多紫外線而傷眼。時下很「夯」強調室內室外快速變色的「變色眼鏡」,會隨光線強弱改變顏色深淺。許粹剛認為,不能全然取代太陽眼鏡,而是要看使用者的用途而定。一般戶外短時間的抗強光、紫外線都足以應付,但若在大太陽下長時間活動曝曬,它的防曬保護效果就顯得有些不足,建議應選戴包覆性更佳的戶外型太陽眼鏡,才能達到該有的防曬效果。此外,開車時也不適合戴此款眼鏡,它的防曬功能失效。●常見強光紫外線傷眼疾病1.白內障一般人過了50歲,水晶體開始逐漸變混濁而易產生白內障,近年國人3C產品使用普及,尤其目前防疫居家線上辦公上課,更加重3C族過度用眼情形,若長時間吸收過強的紫外線或藍光,就會導致水晶體超量負荷而罹患白內障。2.黃斑部病變眼球正後方的視網膜正中央有黃斑部,若強烈紫外線停留過久,或是長時間近距離使用手機等3C產品,都會加速視網膜的感光細胞老化程度,造成黃斑部病變。3.光傷害角膜病變很多人喜愛到海邊戲水、國外滑雪,如果沒有戴太陽眼鏡,直接讓水面或雪地上的強光反射到眼睛,也容易引起光傷害角膜病變。●哪些人需戴太陽眼鏡?1. 對光敏感的人2. 白內障手術後患者3. 紫外線特別強的地點4. 戶外工作者5. 開車族(資料來源/許粹剛 製表/黃妙雲)
-
2021-06-26 性愛.愛情診療室
省錢女友「五金行剪指甲、規定一起洗澡」他嘆:出門都覺得丟臉
情侶間如果想要走得長久,價值觀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一名男網友分享自己「節儉女友」的各種行徑,他表示女友已經節儉到讓他覺得很丟臉的地步,譬如她超愛試用,甚至還會到五金行剪指甲,為了省水還一定要一起洗澡,同居三個月冒出越來越多令人驚訝的事,讓他不知道該不該繼續下去,引起網友熱議。一名男網友在「Dcard」以「女朋友省錢省到好丟臉」發文,他表示自己家庭是小康,所以沒有這麼省,但女朋友從小就過得比較辛苦,所以可以體諒她比較節儉,但女友有時的舉動很容易造成衝突,像是「很愛關東西」,像是小型電風扇、電視電燈,可能只是剛好上廁所或是拿東西就會被關掉,睡著後不到兩個小時一定被熱醒。另外女友「很愛加水」,沐浴乳、洗髮精、洗碗精、洗衣精、清潔劑、冰箱喝的飲料,通通都要加水,還有出門的時候「超愛試用」,去好市多寧願排很長也要全部都吃過一遍,喜歡一洗完澡就去藥妝店試用乳液、防曬,甚至還會去五金百貨剪指甲,讓原po每次出門都覺得很丟臉。女友為了省水還規定「一定要一起洗澡」,衣服都四、五天才洗一次,會隨身用手機計算只差幾塊錢的東西,原po表示和女友同居三個月「冒出越來越多會讓我驚訝的事」,他也不確定是不是不適合,但又很喜歡她,想詢問網友意見。此文一出也引起網友熱議,「五金百貨剪指甲?有點沒衛生耶,不行,就單這件事 ,我覺得真的很丟臉」、「對小錢斤斤計較的話⋯活著好累」、「太扯了 我們家以前也很窮,但是該花的一點都不會省,該花的要花!」、「好扯哦 身為客家人都覺得羞愧」、「勤儉持家跟貪小便宜是不一樣的」。不過也有人認為「只是習慣不一樣,你可以跟女朋友說未來你會賺很多錢讓她不用那麼省,不懂為什麼會對這種事感到丟臉?」、「對錢沒有安全感吧」、「是不用到丟臉的程度,但是習慣不一樣真的會很不好受,你有沒有事先溝通過才發文啊」、「很愛就溝通」。
-
2021-06-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接種AZ後死亡增24例通報 全台累計49例
接種AZ疫苗後死亡案尚未平息,指揮中心今天公布新增24例,截自今天共收到通報49例。指揮官陳時中說,這跟時序上有關,目前為止沒有發現死因與施打疫苗有關,後續要有解剖或是回溯檢查,把死因釐清更清楚。陳時中說,接種AZ後3日發生死亡,裡面有20例是七十五歲長者,年紀偏高、有慢性病,死因正式解剖報告中,70至90多歲有4例,初步死因有主動脈瘤、動脈硬化,與支氣管肺炎等,由於現在解剖案例少,還沒有死亡個案判定和疫苗有關,會持續監測、做出相關的因應,呼籲長者狀況穩定再接種,近期炎熱要注意防曬補充水分、就近接種。
-
2021-06-17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吃得簡單又不運動 居家防疫3招預防肌少症
●30歲後每10年流失5%肌肉量,長者易肌少症上身●長者應著重優質蛋白質攝取,適量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增加肌肉量,做有氧運動與阻力訓練許多人居家防疫,吃得很簡單,飲食可能不均衡,久坐又沒運動,如此的生活作息時間一久,不僅人會發胖,年長者還容易「肌少症」上身。人一過30歲,每10年會流失5%的肌肉量,超過60歲流失會更快,加上食欲與吸收率變差,若沒有積極維持肌肉量,65歲以後,很容易罹患「肌少症」。長輩們每天應攝取每公斤體重25至30大卡的熱量,若以60公斤的長者來看,每天飲食約吃1500至1800大卡才夠。如果每天吃2至3碗飯、5至6份蛋白質(一份蛋白質為3指手指大小)、3份蔬菜(1份蔬菜約半碗熟菜量)、2份水果(1份水果為一個拳頭大小),加上烹調用油,就能滿足一天足夠的熱量。但若是熱量攝取不夠,就容易讓身體分解體內的肌肉及脂肪,加速肌肉的流失。可吃豆製品、蛋、魚及肉類年長者飲食應著重優質蛋白質攝取,例如豆製品、魚肉、雞肉、豬肉、牛肉、蛋等,每天要吃每公斤體重1至1.2克的蛋白質,才能有效阻止肌肉快速流失,而有肌少症風險的長者,更要提高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1.2至1.5克。以60公斤的長者而言,每天至少要吃3個掌心大小的蛋白質,才能攝取足夠的量,但要避免集中在某一餐,若能均勻分配在三餐,其肌肉合成作用會更好。如果長者牙口不佳,可以選擇像蒸蛋、絞肉、蒸魚、豆腐、豆漿等比較好入口的蛋白質來源。想要擁有強度的肌力,必定要有強健的骨骼,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不可少。建議長者每天要攝取1000至1200毫克的鈣質,富含鈣質的食物,例如乳製品、豆干或板豆腐、黑白芝麻、紫菜、小魚乾、蝦米、深綠色蔬菜、海帶等。曬太陽可攝取維生素D而鈣的吸收需要活性維生素D的幫忙,血液中維生素D偏低,其肌肉質量、肌肉強度表現也較差,發展為肌少症的風險高。曬太陽即可攝取維生素D,可於上午10點至下午3點日照較強的時段,在未塗抹防曬下,日曬10至15分鐘,每周進行3、4次。在飲食上,可多吃含有少量的維生素D的蛋黃、深海魚類,例如鮭魚、鮪魚,或是蕈類如香菇、木耳,蛋黃等,必要時搭配補充劑。訓練心肺功能做阻力運動研究證實,肌肉隨著年紀增加慢慢減少,要增加肌肉量,只有做「阻力運動」才有效。長者可以從事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訓練心肺功能的運動,也應搭配在家可以做的阻力訓練,像是深蹲、抬腿、抬臀等訓練,譬如用寶特瓶裝水當啞鈴練習舉重,或利用彈力帶針對肩膀、肘、大腿、膝蓋等部位進行肌力訓練。
-
2021-06-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端午連假首日乘客搭車全副武裝 保護家人返鄉民眾預約快篩
端午連假首日,國道匝道塞爆,不過,在大眾運輸方面,因政府連日呼籲民眾不要返鄉、去退票,今天上午台南轉運站、台南火車站果然不見人潮,有民眾全副武裝搭車,將頭部包緊緊。一早即有民眾在篩檢站排隊做快篩,希望讓自己和家人都安心。台南市政府因應端午連假返鄉潮,推出「端午守護台南」行動,鼓勵11日到14日從外縣市返回台南的民眾,到南區松柏育樂中心篩檢站、永康區衛生所篩檢站、新化區體育公園篩檢站、新營醫院篩檢站做快篩,約有500多人預約。「家裡有長輩,要確保自己安全」,一名本周有去北部出差的市民說,現在人心惶惶,來快篩了解狀況比較心安,才不會傳染給家人。有市民說,他平常在台北工作,因有事要回台南處理,「要對家人負責」,所以來快篩。另外,有人從桃園回台南,擔心自己是否為無症狀患者,來快篩「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今天上午搭乘火車、客運到台南的旅客不多,在台南轉運站以及台南火車站候車的旅客也寥寥無幾,客運業者說,一輛客運最多載6人,有些班次僅有1、2人搭乘;有旅客搭火車全副武裝,不僅戴帽子、用防曬面罩圍起臉部和脖子,同時還加上防飛沫面罩。一名在台南火車站前排班的計程車司機說,他平常一天最多跑3趟,收入大約只有4、500元,原本期待端午連假收入可以稍微好轉,但他今天從上午7時就來排班,等到10時半都還沒載到客人,不知該高興大家乖乖在家不出門,還是替自己沒收入難過。
-
2021-06-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抗疫使用UV殺菌燈?專家:方法錯誤只是用心安
最近因為變種肺炎病毒入侵台灣,使得台灣的疫情再度升高,因此許多號稱可以除病毒的產品格外受到大家的重視。這類抗病毒產品其中比較新興的是號稱可以殺菌滅病毒的UV燈,有的是壁掛式的,或是移動式的燈具,而現在還有很多手持式的,比如說做成筆型的各種造型。其實UV燈殺菌抗病毒有其道理,但是要發揮效果需要正確的用法,否則只是用心安的;同時UV使用有其危險性,所以使用安全要加以考量,否則可能未蒙其利,先受其害。什麼是UV?UV光叫做紫外線或是紫外光,它是一種不可見光,因為它的波長比藍光、紫光要短,所以短到人眼無法偵測。大家回想光線的基本物理性質應該知道,光波如果波長越強,則穿透力越大,如紅光就是波長最長的一種可見光,紅外線或是遠紅外線正是利用其穿透力強的特性,所以用在料理、肌肉按摩等等需要保溫穿透的效果上;而另一方面,波長越短的光,相對的頻率或越高,就代表了能量比較高。藍光就是可見光裡能量比較高的光,所以現在大家普遍會擔心藍光能量對眼睛的傷害。而UV光的波長遠較藍光還短,所以能量又比藍光還高。UV光依照波長的不同,又可以分為UVA、UVB、以及UVC三類。UVA指的是波長320 ~ 400nm的紫外線;UVB是波長280〜320nm的紫外線,UVC是波長200〜280nm的紫外線。UV燈傷敵也傷己所以UV光的殺菌、抗病毒原理就是利用了UV光的高能量,細菌的DNA接受UV光高能量的照射,就會被破壞,造成DNA斷裂,因此失去了複製的能力,也會造成自身失去生理功能,因而造成死亡。而抗病毒的原理,也大致上相同。太陽的光譜裡天然也有UV光,只是UVC的波長太短、穿透力太差,所以會被臭氧層與雲層吸收殆盡,是達到不了地面的,因此,人類平常能接觸的只會有UVA、UVB。講到UVA或是UVB很多女性朋友應該就很有感了,因為它們正是皮膚曬黑、曬傷的殺手,也就是為了防曬美白所必須隔絕的對象。紫外線中約有95%以上是UVA,UVA的能量低,但具有很強的穿透力,對肌膚的傷害也最大,因為它可以深入肌膚的真皮層,破壞膠原纖維及彈性纖維,並且產生肌膚不需要的自由基,促使肌膚加速老化,使肌膚變得鬆弛,產生皺紋。也會刺激黑色素的生成,讓皮膚曬黑或產生斑點。而UVB僅能達到肌膚表層,造成肌膚表層的受傷,當肌膚被這種光線照到時就會引起立即性的曬傷,曬紅,眼角膜發炎,也會增加皮膚癌的機率。所以我們可以想像,UV光可以破壞細菌的DNA,引起傷害,所以對人體細胞也是!所謂癌症,也往往是人體DNA被破壞所造成的,所以對於UV光,還是不可不慎。也因此,在世界癌症研究協會AIRC的評估中,UV光是屬於第一類致癌物,也就是有足夠證據確定會造成人體癌症的物質。而目前拿來殺菌的UV燈,使用的是UVC,算是一種LED燈人工產生的UV光。UVC波長在UV家族裡最短,所以能量最強,殺細菌的能力可以說最好,也因此開發出這樣的除菌應用。其實國外確實早有開發出UVC殺菌的燈具應用,一般較便宜的波長在250-260nm左右,可以使用於加在空調設備中進行空氣的殺菌,或是像美國地下鐵收班後放置在車廂中進行車廂的殺菌。而另一類還有更高能量、波長在220nm左右的遠UVC,根據科學研究,確實照射15分鐘後可以對冠狀病毒有消滅的能力。UV殺菌燈使用上要注意因此看來,UVC燈具如果使用得當,確實可以有殺菌、滅病毒的效果,只是使用上有一些條件,安全上也要注意:1.絕對不要直接照射人體,尤其是照皮膚或眼睛UV光是IARC確定的一級致癌物,UVA、UVB、UVC都是,所以很多手持式UVC殺菌燈太像玩具,而且使用時與人體太接近,很容易誤照到人體,韋恩自己覺得很危險。這也是為什麼國外的應用都是在人接觸不到的地方,如空調管路中,或是下班後的空間裡,避免人體直接操作比較好。雖然去年也有日本的動物實驗,重複多次照射UVC並不會造成癌症,因為UVC穿透力太差,都會被皮膚表面的角質或表皮層吸收,不過建議還是以策安全比較好,而且就算未造成癌症還是有可能對脆弱的皮膚、眼睛帶來其他傷害。2.一分錢一分貨,確定UV燈的殺菌能力前面已經提到,UVC裡又以遠UVC的殺菌、抗病毒能力最好,不過遠UVC燈動輒數百美金,所以售價數百元的市售品還是會以普通波長250-260nm的UVC燈為主。但是即使如此,殺菌的功效與光源的強度是直接相關的,所以買之前要請廠商提供足夠的殺菌實驗報告,韋恩看到網路上有的廠商在面對消費者的詢問時,一直在搪塞說有SGS報告自己看,其實所謂SGS報告只是檢驗其他項目,完全不是殺菌力,感覺就是很呼攏消費者。而韋恩相信也不會有廠商能夠拿出抗新冠病毒的實驗數據,這是現實考量,消費者自己要了解這是理論上成立而推論的結果。而如果有廠商敢這樣宣稱,那一定是很可疑的產品。3.照射時間很重要照射時間直接影響殺菌效果,有些廣告號稱數秒間就可以殺菌99.9%,所以大家要注意,即使廠商拿的出殺菌報告,但是要確認該殺菌條件到底是照了多久? 幾十分鐘還是如同宣稱的幾秒鐘而已。就像韋恩前面所提有研究遠UVC要照15分鐘才能消滅冠狀病毒,所以時間很重要。而有的人使用手持式的UVC只是隨手掃一掃,或是接觸門把時照一下,那應該是不夠的。總之,在疫情時代,有很多號稱可以滅菌抗病毒的工具,大家可以了解該工具的正確用法,一方面保護自己的安全,避免誤用;一方面要確定該工具是真的有用的,以免讓自己誤以為已經得到保護。對於廠商資料的解讀,需要細心質疑,不要輕易被參差不齊的廠商所誤導。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
-
2021-05-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醫師教你改善!防疫期間宅在家 最常見8大健康問題
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間,減少出門、避免不必要的接觸,是遠離病毒最好的方法。但另一方面,身體疾病和心理狀態卻可能因為壓力、隔離和各種生活習慣的改變而加劇。以下是過去一年美國病毒大流行期間,醫療人員觀察到常出現的健康問題,並提供民眾相關建議。長時間看電腦,眼睛疲勞、視力模糊。「當全國進入停班課狀態,各級學校改採線上教學,上班族透過遠端工作,成年人和孩子在電腦前的時間愈來愈長,導致眼睛的各種問題浮現,包括乾燥、疲倦、疼痛、視力模糊和頭痛。」加州佛森市的眼科醫師Jennifer Wademan說。醫師建議:遵循20-20-20原則,每20分鐘提醒自己將視線離開螢幕,並觀察至少20英尺(約6公尺)遠的物體20秒。並且調低螢幕亮度或使用夜間模式,以減少藍光照射,尤其在晚上。在家辦公姿勢不良,導致頸部和背部疼痛。「過去一年來,人們在家中工作一段時間後,出現許多頸部和背部的疼痛問題。」紐約醫師Michael Richardson說,在家中不必像在公司端坐在辦公桌前,柔軟的沙發甚至床或地板,成為許多人的工作場所,不良姿勢造成的重複性壓力,在長時間累積下開始反撲。醫師建議:遇到這種情況,醫師建議經常進行身體伸展,做聳肩的動作,也可在一天的工作後進行熱敷。如果短時間無法回到工作崗位,不如趁機在家備好適合人體工學的桌椅,甚至站立式的辦公桌,以減輕肩頸的壓力。憂鬱症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我們發現COVID-19引起的焦慮、憂鬱和強迫症大量增加。」加州橘郡社區衛生中心家庭行為健康臨床主任Yvette Visconte說,由於孤立感,更多孩子和老人出現焦慮和憂鬱症狀,父母也備感壓力,必須同時協助孩子完成課業和處理好自己的工作。另外,因害怕感染病毒而不斷強制作清潔和消毒工作,也讓人時刻處於緊繃狀態。人們也一直在經歷與疾病大流行相關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專家將其稱為「COVID PTSD」。醫師建議:如果發現自己一直處於精神不佳的狀態,請聯繫有執照的治療師做線上諮詢。子宮肌瘤等婦科問題未獲得解決。紐約GYN創新護理中心的聯合創始人Natalya E. Danilyants表示,數百萬患有複雜婦科疾病(例如子宮內膜異位症和子宮肌瘤)的婦女,過去一年來沒有得到應有的治療。這些被視為「可有可無」的非緊急手術可能被取消,但隨著時間推移,有些人的病症可能惡化,導致嚴重的後果。醫師建議:在疫情逐漸獲得控制後,女性仍應積極處理相關婦科問題。牙裂、蛀牙與其他牙齒問題。牙醫Jeffrey Sulitzer說,這一年來牙裂、需要填補的蛀牙與下顎疼痛患者明顯增加。這是由於沒做好口腔衛生、吸菸飲酒過度以及壓力所引起。醫師建議:情況許可下,仍應維持固定至牙科的診察,並確實做好口腔衛生。壓力、焦慮、飲食不良,讓血壓飆升。紐約醫師Richardson說,高血壓患者未定期回診,甚至未規律服藥,有些人則因為待在家中缺乏運動,且飲食習慣差而陷入高血壓風險。壓力也是罪魁禍首,嚴厲的工作要求和社會隔離會嚴重傷害身心,對血壓產生很大的影響。醫師建議:不能上大醫院回診,建議與家庭醫師(診所)聯繫,檢查身體狀況並制定如何維持的計畫。長時間戴口罩,出現痤瘡、酒糟性皮膚。因為長時間戴口罩,華盛頓特區的皮膚科醫師Geeta Shah表示,痤瘡問題開始大量出現。臉部發紅和酒糟性皮膚炎也常見,「口罩在臉頰、下巴和鼻子上造成壓力,導致發紅和血管破裂。」醫師建議:確保皮膚清潔和水分充足非常重要,鼓勵患者每天用溫和的清潔劑洗臉兩次,然後塗上保濕霜。即使戴著口罩,也要做好防曬,否則會讓臉部潮紅更嚴重。錯過定期篩檢,晚期癌症增加。「自2020年3月以來,晚期結腸癌的發病率增加。」科羅拉多州胃腸病學協會醫師Austin Garza說。由於COVID-19問題,患者不願尋求醫療,導致無法即時發現病症,不只結腸癌,其他所有癌症的情況都一樣。醫師建議:維持預防性篩檢(例如大腸鏡檢查和乳房X光攝影)是關鍵。資料來源/美國赫芬頓郵報
-
2021-05-15 新聞.健康知識+
高溫、停電、缺水…小心熱傷害!國健署教3大自保策略:這時間避免外出
最近天氣越來越熱,已開始邁入了炎熱的夏季,未來一週多屬高溫炎熱天氣,中午前後南投縣、臺南市、高雄市近山區或河谷,有38度極端高溫出現的機率,而臺東縣、屏東縣近山區或河谷也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造成熱傷害發生的機會也大幅增加。當心熱傷害警訊 這樣做降溫並迅速送醫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表示,若出現熱傷害的警訊,例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還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例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可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尤其熱傷害的高危險族群,包括65歲以上的長者、嬰幼童、戶外工作者、運動員、密閉空間工作者、慢性病患等,更應小心謹慎面對。預防熱傷害3要訣 適度休息降低不適國民健康署提醒,要避免熱傷害,切記掌握三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1、保持涼爽:‧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的衣服。‧室內加裝遮光窗簾,避免陽光的直接照射,並關掉非必要的燈和電器設備,以避免產生更多的熱量。‧盡可能待在室內涼爽、通風或有空調的地方;若家中沒有空調,建議於高溫時至有空調設備的公共場所避暑。‧不論時間長短,絕不可將幼童單獨留在密閉、停泊的車內。‧雇主需加強通風設施或採用空氣調節器,以隔離工作場所的高溫設施及提供散熱裝置,減少熱能散發到工作間。2、補充水分:‧不論活動程度如何,都應該隨時補充水分,不可等到口渴才補充水分,且養成每天至少喝2,000㏄白開水的好習慣;但若醫囑限制少量者,應詢問醫師天氣酷熱時,應喝多少量為宜。‧可吃適量蔬果,因蔬果含有較多水分、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可促進身體健康。‧不可補充含酒精及大量糖分的飲料,以避免身體流失更多水分。3、提高警覺:‧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應隨時留意自己及身邊同事的身體狀況,適當休息並補充水分。‧嬰幼童及長者應避免於上午10點至下午2點或天氣炎熱的時間外出,如果必須外出,建議行走於陰涼處,並塗抹防曬霜、戴寬邊帽以及太陽眼鏡。‧為預防員工熱傷害,雇主應提供適宜的工作環境、相關防護措施,並宣導預防熱傷害以及重新調整分配工作,避免勞工每日在高溫場所工作時間超過六小時或依勞工身體狀況安排適度休息。延伸閱讀: ·立夏高溫破30°C! 「人仙仙」頭昏沉重,4撇步防中暑 ·不是所有中暑都能刮痧! 陰暑VS陽暑處理原則大不同
-
2021-05-11 醫療.自體免疫
紅斑性狼瘡好發年輕女性 小心這8個症狀
今日是世界狼瘡日,在台灣,每10萬人就有64人罹患紅斑性狼瘡,振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李信興表示,紅斑性狼瘡好發於20、30歲年輕女性,但任何年齡的人都可能得到,當臉上出現紅斑、關節痛、腎臟發炎、蛋白尿、血管炎、走路會喘、四肢水腫或雷諾式現象,如手腳冰冷、變白、變黑等,一旦持續一周以上,建議至醫療院所檢查。5月10日是「世界狼瘡日」,紅斑性狼瘡疾病屬自體免疫性疾病,在台灣,每10萬人就有64人罹患紅斑性狼瘡,其盛行率約為歐美國家兩倍。李信興表示,紅斑性狼瘡患者女多男,由於是全身性慢性發炎疾病,可能侵犯全身器官,如皮膚、肌肉、骨骼、心、肺、肝、脾、腎等,均可出現病變。紅斑性狼瘡病程具高度變化且複雜,治療亦更顯困難,規則服藥是穩定病況的關鍵,李信興說,之前有患者原本都按時服藥,但因為準備懷孕,擔心服藥傷到胎兒,因此停藥,導致病況控制不佳,反而影響胎兒發展。李信興說,治療紅斑性狼瘡的主要藥物有奎寧、類固醇等,均不會影響胎兒發育,建議應規則服藥,穩定病況後,母體才能有較佳狀態孕育新生兒。中華民國思樂醫之友協會常務理事龔麗娟本身就是紅斑性狼瘡病友,民國70年患病至今,她表示,培養良好生活型態,不熬夜、定期運動、不挑食、飲食清淡、少油少鹽、少吃炸物烤物、烹調方式多以蒸或燉、少吃加工食品以及多吃原形食物等,能降低紅斑性狼瘡發作機率。有的病友關節不適,不建議進行爬山等較為激烈的運動,龔麗娟指出,每日走路走一萬步也能達到運動效果。因多數紅斑性狼瘡病友的皮膚對紫外線都很敏感,若要外出運動,清晨空氣品質較佳,適合至戶外運動,但須做好防曬,可佩戴帽子、撐傘或穿長裙、長褲等,白天太陽較大,可以進行室內運動,晚上則可進行戶外運動。龔麗娟進一步表示,希望政府衛生單位,比照其他的自體免疫性疾病,開放對紅斑性狼瘡的用藥以及總額制度下的限制,避免讓病友們看病掛不到號,而延誤病情,加重健保負擔。
-
2021-05-06 該看哪科.皮膚
第1根白髮出生就註定!皮膚科醫曝「男、女生長時間」:頭髮綁太緊也會
「天啊!我怎麼會有白頭髮!」34歲的小如照鏡子時,看到頭上冒出白頭髮,簡直無法相信,「怎麼可能!這實在太可怕了。」 她立刻拔掉白頭髮,動手摧毀「初老」的證據,但白頭髮該不該拔?真的會拔1根長3根嗎?長第1根白髮:男29歲、女31歲多數女人都怕長白頭髮,尤其是輕熟女、熟女,看到頭上冒出白頭髮,就有如天要塌下來了。因為白頭髮是老的象徵,且一有白頭髮看起來會顯得「臭老」,一下子就老了好幾歲,因此,每個女人都不想有白頭髮。皮膚科醫師蔡仁雨說,白頭髮是一種老化的現象,正常情況下,男性約在29歲長第1根白頭髮,女性則是31、32歲長第1根白頭髮,男性的白頭髮長得比女性早,白頭髮通常是從耳朵上方,也就側腦的地方開始長,有些則是會先從額頭長。另外,皮膚科醫師黃毓惠解釋,我們會有黑色的頭髮,是因為毛囊中的黑色素細胞分泌黑色素,所以頭髮才是黑色的。但當老化後,黑色素細胞製造的黑色素減少後,頭髮就會變成白色。出生就註定長白髮時間 外力也可能造成黑色素細胞是何時開始啟動,減少製造黑色素的開關呢?黃毓惠說,人在出生後,基因就決定了這一切。也就是說,你會在幾歲開始長白髮,是從你出生的那一刻就註定好了。白頭髮出現的時間,和遺傳、基因有關,像有些少年白的人,可能在國中、高中時,就開始長白髮,有人則是20、30歲後才長。除了遺傳外,蔡仁雨指出,外力也會造成白頭髮,像是染髮或燙髮,或將頭髮緊緊綁著時,都可能破壞黑色素細胞,不過,這是暫時性的白髮,只要去除這些外 力的破壞,新長出來的頭髮還是黑色的。黑頭髮具保護頭皮功能 防曬、防皮膚癌蔡仁雨表示,黑色頭髮中的黑色素會和紫外線結合,可避免紫外線直接照射到頭皮,還有防曬功能。不過,要是頭髮曝曬過多的紫外線,就會消耗大量的黑色素,頭髮的顏色會變淡、變白,也失去保護頭皮的功能;西方人比東方人容易罹患皮膚癌,尤其是頭皮的皮膚癌,就是因為他們「黑色素」比較少,保護功能較差。雖然黑色的頭髮可以防止頭皮曬傷,但平時也應撐傘、戴帽子,為頭髮防曬,以免頭髮被曬白後,不僅不好看,也不能為頭皮防曬;要是已將頭髮曬白,只要開始做防曬,再長出來的頭髮還會是黑的。拔1根白髮不會長更多 嚴重恐至長不出頭髮很多人一看到白髮,就是動手拔掉,先除之而後快,但民間有傳言,白頭髮是拔 1根長3根,也讓人望之卻步。「白頭髮要拔?不拔?」讓不少人猶豫不決。蔡仁雨認為,這是錯誤的迷思,拔1根不會長3根。不過,拔頭髮的行為,會傷害毛囊,可能會導致毛囊炎,甚至會導致毛囊纖維化,嚴重可能再也長不出頭髮。蔡仁雨和黃毓惠都強調,目前醫界還沒有治療白頭髮的方法,也無法延緩長出白頭髮的時間。目前能做的就是靠染髮,將白髮變成黑髮。雖然有人擔心染髮會致癌,其實只要不過於頻繁就好,要是使用半永久染的染劑,1週可染1次,永久染的染劑,則是可1個月染1次。延伸閱讀: ·乾毛巾擦濕頭髮也不行! 「10個壞習慣」讓頭髮常斷裂...你中幾項了? ·禿頭是用錯洗髮精害的?頭髮要天天洗? 皮膚科醫師解答正確洗頭觀念
-
2021-05-01 該看哪科.皮膚
乾毛巾擦濕頭髮也不行! 「10個壞習慣」讓頭髮常斷裂...你中幾項了?
頭髮是每個人的自信來源,你最怕聽到「你頭髮變少了」這類的話語嗎?但隨著年紀增長,似乎又不得不去面對頭髮變稀疏的問題。若現在就處於脫髮嚴重的情況,那也先別著急,從現在起拯救頭髮還為時不晚。 改善頭髮易斷裂 10個壞習慣快戒家庭醫學科醫師陳柏臣說明,想改變頭髮的斷裂情況,其實,只要從生活方式上著手改變就可以。首先要了解哪些不好的壞習慣,是破壞頭皮健康、造成頭髮斷裂的原因:1、洗髮水溫度太高有些人習慣用熱水洗頭,以為越熱才洗得越乾淨,但熱水其實會讓髮絲脫水(就 像皮膚一樣),導致頭髮變乾、變脆弱,自然就容易斷裂並脫落。熱水不僅洗掉頭髮的保護油膜,還導致頭皮毛囊不能有效分泌油脂保護頭髮,長久下來,髮根繼續被破壞,頭髮脫落情況會越來越嚴重。→怎麼做?洗髮時,建議要把水溫調低至25℃以下,或者就算是洗熱水澡,當換到洗頭髮時,就要盡可能的不要讓頭皮感覺燙的程度。 2、乾毛巾搓擦濕頭髮頭髮浸濕後是最脆弱、最容易斷裂的時候,大部分人習慣淋浴時順便用梳子梳通打結的頭髮,之後再用乾毛巾搓擦。其實,這個步驟對頭髮的傷害非常大,造成脫髮也就在所難免。→怎麼做?盡量在頭髮未濕透前就先將頭髮梳整,濕頭髮可以減少梳頭的次數;洗完頭之後,可用吸水性強的軟毛巾慢慢將頭髮按乾。 3、洗髮次數過於頻繁洗髮次數過多也會影響頭髮的正常生長,因為當油脂分泌不均勻時,頭皮容易乾燥並產生容易斷髮的情形。→怎麼做?建議隔1天洗1次頭髮,若無法養成這種習慣,就容易讓空氣中的髒污殘留在頭皮上,造成油脂阻塞頭皮毛孔,斷裂脫落自然就會出現;確保每2天洗2次頭,若出汗較多或產品用量過大,就更應該堅持這個習慣。 4、造型工具溫度過高頭髮造型工具很多,也可輕易在開架通路上購買,有些造型工具使用時需插電加 熱,幫助塑型的維持;有些產品則沒有溫度控制,使用越久則溫度越高。→怎麼做?可選用有恆溫控制的造型工具(包括吹風機),或限制使用次數(1週至多使用2~3次);現在有低溫或冷風吹風機,也是不錯的選擇。另外,也可在吹髮前使用護髮噴霧,能夠形成一層隔熱層,減少頭髮間的摩擦。 5、燙髮次數太頻繁燙髮的溫度會損壞頭髮及角質膜中的蛋白質,一旦角質膜損壞,就會增加頭髮易 斷的可能性。→怎麼做?燙後的髮質較容易變乾、變脆,可選擇能夠深層滋潤且補充水分的護髮產品,在洗髮後,用毛巾將頭髮擦乾至不滴水後,擦上修護產品,停留1~3分鐘後,用低溫水沖洗。而燙髮後如果頭髮有毛躁、枯黃、斷裂等狀況,也會縮短頭髮的捲度維持,最好在燙髮後1週內進行完整的養護工作。 6、經常綁很緊的辮子 經常綁很緊的馬尾或編辮子,因髮型的關係,使頭髮毛囊拉力太大,導致毛囊破 壞並形成傷疤,造成永久性的損壞。→怎麼做?建議平日可把頭髮放下來,或綁起來時也要綁鬆一點,若有明顯感覺頭髮拉扯到臉部肌膚,那就是綁的太緊了。 7、不當使用定型產品使用頭髮噴霧或號稱「能夠一整天定型」的產品,則要注意這些產品是否讓頭髮出現更嚴重的打結問題。定型產品酒精含量高,容易讓頭髮出現乾枯、脆弱的問 題;或是梳頭髮時,殘留在頭髮上的成分會導致頭髮斷裂脫落。→怎麼做?建議選擇一些柔和的定型產品,能保持頭髮水分不流失,擦頭髮時要避免頭髮快速摩擦。 8、減肥節食和服藥當身體處於饑餓的時候,會先將能量輸送給重要的器官(如心臟和大腦),而頭髮所配給的能量就會減少,當能量明顯 缺乏時,將會導致頭髮嚴重脫落。此外, 錯誤的口服避孕藥會損傷頭髮,荷爾蒙的變化則容易導致頭髮的脫落或變細;其他像是他汀類藥物、抗抑鬱藥、抗焦慮劑、抗高血壓藥物等,都會擾亂或干擾頭髮生長的正常規律,導致頭髮進入生長停滯階段,進而過早的脫落斷裂。→怎麼做?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攝取充足的蛋白質(蛋豆魚肉類),是最基本保養頭髮的要訣。頭髮最主要的成分為蛋白質,蛋白質也是唯一能促進頭髮健康生長的成分,若攝取不足的話,將會導致頭髮產生斷裂的問題。 9、搔抓頭皮力道太大有些人喜歡抓頭或摳頭皮,若手不乾淨,就可能造成發炎感染的症狀,有些人則是有脂溢性皮炎等發炎症狀,而引起的頭皮發癢。發癢抓頭若力道過大,就會導 致頭髮脫落,一旦角質層被破壞,頭髮內的纖維物質就變得容易斷裂。→怎麼做?可使用含有茶樹精油的洗髮精來清洗頭髮,緩解發癢症狀;若市售商品無法抑制發癢反應,可向醫師要求開立抗真菌洗髮精或其他成分藥物來幫忙。 10、暴露紫外線時間過長長期讓頭髮暴露在紫外線下,會損傷頭髮的強度和彈性。因為暴露在紫外線下的 頭皮會削弱其角質層,導致比較脆弱的頭髮從頭皮就開始脫落。→怎麼做?建議有紫外線直射的地方,一定要戴上帽子(最好是具有防紫外線功能的帽 子),並將所有的頭髮塞入帽子內保護頭和頭髮,或使用具有防曬功能的免洗護髮素等產品。延伸閱讀: ·禿頭是用錯洗髮精害的?頭髮要天天洗? 皮膚科醫師解答正確洗頭觀念 ·洗髮精加水稀釋用更久? 皮膚科醫揭「可怕下場」:你也會這樣做嗎? 
-
2021-04-22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防空汙,外出要戴防霾口罩嗎?胸腔科醫破解迷思
●防空汙,外出要戴防霾口罩●選用醫療級口罩CP值最高,可防飛沫、阻擋病菌與粉塵●對抗PM2.5,N95口罩最有力,有效阻擋達95%以上最近空汙頻拉警報,為了防疫,加上對抗細懸浮微粒PM2.5侵襲,外出第一步就是「戴口罩」。市面上口罩種類不少,花色更是五花八門,雖已有專門的防霾口罩,但不一定需要所謂帝王級口罩,胸腔科醫師分析,CP值最高還是大家常戴的「醫療級」口罩。紙口罩、布口罩 只能防塵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出版「空氣汙染與肺部健康」手冊指出,戴口罩是防空汙的初級防線,目前市面口罩約有六種,分別為紙口罩、布口罩、活性碳、醫療級、N95以及經濟部CNS15980認證可防PM2.5的防霾口罩,其中,防霾口罩可根據PM2.5濃度分A、B、C、D四等級。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高雄長庚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林孟志分析說,紙口罩、布口罩對PM2.5防禦零效果,戴上去只能阻止大粒灰塵或物理性防曬;至於活性碳口罩,無論有沒有過濾層,抵擋PM2.5的效率差,雖然不貴,容易取得,實用效果仍有待科學驗證,建議呼吸道過敏時可使用。醫療級口罩 相對適合「CP值最高的是醫療級口罩。」林孟志表示,醫療級口罩容易取得,有三層過濾層,除了可阻擋PM2.5,也能擋住飛沫傳染的病毒,即使防護力只有3、4成,但從一般人活動外出頻率來看,仍是相對適合的選擇,缺點是密合度不好,建議可外加一層布口罩,增加使用壽命,也能提高貼和度,阻絕效果同步提升。若要防止無孔不入的PM2.5,最有力的選擇應該是N95口罩,但林孟志認為,N95口罩呼吸阻力大,戴上後換氣不易,也不便宜、取得不易,對一般人來說,仍是「理想跟現實有點差距」的選項。標榜防霾 未取得認證經濟部標檢局2017年推出「防霾口罩檢測標準」,可讓民眾視空氣汙染狀況選擇佩戴的口罩,雖然立意佳,但林孟志提醒,目前許多標榜防霾市售口罩仍未取得認證,選購上務必要當心。林孟志表示,不是戴上帝王級的口罩就一定最好,雖然防霾PM2.5口罩依空品程度分成ABCD四級,但像台灣空汙嚴重的中南部,多半處於AQI150以下,PM2.5指數平均在30至50之間,民眾其實只要選擇佩戴C、D級口罩,就可獲得良好防護,並不用刻意選擇B級以上的口罩。口罩有壽命 一天換一個口罩也是有壽命的,林孟志說,隨著佩戴時間增加,接觸空氣抵擋力也會遞減,「正常來說,一天就要換一個」,在此前提下,要選用符合醫學、科學認可的口罩,買合理價格以及合理效益的口罩,才能跟空汙長期抗戰。
-
2021-04-19 癌症.皮膚癌
注意身上不尋常黑痣防癌 專家揭多數人忽略的部位
腿部也要防曬!台灣人超怕陽光,出門也要撐傘、戴口罩,深怕自己會曬黑,不過嚴防紫外線,也能避免皮膚癌找上身。美國足踝外科醫師協會(ACFAS,American College of Foot and Ankle Surgeons)更強調,腿部也要做好防曬,因為發生在腿部皮膚癌存活率相較其他部位較低,不可不慎。腳部黑色素瘤 存活率較低美國足踝外科醫師協會指出,黑色素瘤是足部或踝部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比身體其他部位的黑色素瘤更容易被誤診。發表在《足踝外科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足部或踝部黑色素瘤的總生存率僅為52%,與身體其他部位的黑色素瘤患者的85%生存率有很大差距。然而大部人都會保護好身體其他部位,卻往往忽略了腳部的保護,可能增加罹癌風險。黑色素瘤長在哪? 注意不尋常的痣黑色素瘤可能在腳部或腳踝的任何地方發生,甚至是腳趾甲,並且通常表現為看起來不正常的痣或一小部分色素沉著的皮膚。在腳上無痛的患部,尤其是長在腳底,通常不會發現,往往等到病情漸展的後期,腫瘤開始變厚並且發生轉移才可能有所警覺。因此,腳上出現異常的的痣或部分色素沉著的皮膚,應請醫師診斷排除危險情況。黑色素瘤危險因子 有這些腳部的黑色素瘤的風險因子,與其他皮膚癌症類似,包含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下,皮膚暴露過的陽光;家族病史、全身痣數量過多、白種人、藍眼睛或紅頭髮。不過,亞洲人、非裔美國人等皮膚癌風險較低的族群,也可能罹癌。防曬預防黑色素瘤 早期發現早治療為防止腳部黑色素瘤,醫師建議腳部最好防曬,並避免曝曬過多陽光。如果發現痣或皮膚色素沉澱異常,請立即求助醫師檢查,早期發現和治療可以提高治療機會。參考資料:Protect Your Feet from the Sunhttps://www.foothealthfacts.org/article/protect-your-feet-from-the-sun(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身上黑痣也可能變成癌! 5點觀察一次看懂罹癌跡象 ·除痣改運? 別衝動!先搞懂身上的是痣還是癌
-
2021-04-18 醫療.整形美容
長斑是皮膚老化的開始 醫師教你如何微整形不顯老
一名退休老師,過去一年因疫情無法出國,乾脆把旅遊的錢省下來做皮秒雷射除老人斑,還打了肉毒桿菌,改善魚尾紋、法令紋,整個人煥然一新,年輕好幾歲。後來老公也跟著進廠保養,夫妻倆互看變年輕的臉,心情跟著大好。皮膚科醫師表示,退休熟齡族夯微整,已是疫情下的醫美新寵。新光醫院耳鼻喉科、醫學美容中心醫師邱昱勳表示,比起年輕人較敢於接受動刀整形,40、50歲後的熟齡族,對微整形接受度相對較高。尤其隨著年紀漸長,動刀需考量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可能造成的風險,相對的,微整形比較沒有恢復期的問題,單純、簡單許多。TOP1 除斑皮膚老化從長斑開始,「雷射除斑」詢問度第一。醫學科技進步,微整形項目琳瑯滿目,但其實都不脫雷射、肉毒、玻尿酸三大項。國泰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醫學美容中心主任蒲啟明表示,當歲月開始在臉上留下痕跡,「長斑」通常是皮膚老化的開始,雷射除斑是目前熟齡族詢問度第一名的療程。隨著儀器推陳出新,雷射種類五花八門,光看名稱常不知從何選起。更常見坊間用「幾堂一組」的誘人包套吸引民眾。蒲啟明表示,除斑的雷射療程因波長不同,治療目標並不一樣,建議民眾要找專業的皮膚科醫師先行評估,才能了解適合自己膚況的品項。一般來說,比較淺的斑或只是想改善皮膚暗沉,脈衝光就有不錯的效果;若有痘疤則可施打飛梭雷射;若是較深層的顴骨斑或肝斑,可以試試目前較新穎的皮秒雷射,反黑率較低。但醫師提醒,不管用哪一種雷射除斑,「清潔、保濕、防曬」絕對是雷射術後必做的三大配合。TOP2 除皺最在意「三八紋」,施打肉毒桿菌、玻尿酸可改善。除了長斑,隨著年紀的增加,臉上膠原蛋白流失、組織彈性鬆弛,「皺紋」也是所有女性老化過程最害怕面對的問題,「三八紋」更是熟齡族在意的紋路。邱昱勳表示,所謂「三八紋」就是指淚溝、法令紋和嘴角的木偶紋,從臉部上到下,剛好呈現三個八字形。紋路一深就容易顯老,若要解決這樣的困擾,可按照皺紋嚴重程度施打肉毒桿菌或注射玻尿酸,兩者的差別在於動態紋或靜態紋。動態紋是做出表情、肌肉收縮時才會出現;但皮膚老化後,即使沒有做表情,皺紋也會存在,就是靜態紋。當三八紋是動態紋時,可透過肉毒桿菌改善,機轉在於肉毒桿菌可阻斷神經與肌肉之間的連結,進而導致肌肉麻痺達到除皺效果。如果紋路上的膠原蛋白大量流失造成凹陷,就得施打玻尿酸進行填充。另外,抬頭紋、魚尾紋,還有明明沒生氣卻看起來兇巴巴的皺眉紋,這些紋路初期也可透過肉毒改善,若太嚴重就用玻尿酸填補。一旦臉皮過於鬆弛,也有熟齡女性在預算許可的前提下,施打音波拉皮或電波拉皮,透過熱效應刺激臉部膠原蛋白重組,達到臉部緊實的目的。整形是條不歸路?醫師破解迷思:微整失效後 不會變更老無論是除斑、改善紋路或拉提,這些都是效益快、花費相對低的投資。邱昱勳說,很多人稱微整形為午休美容,意思是不需要恢復期,但他提醒仍要尋求專業合格經驗的醫師操作,以免微整變「危整」。譬如玻尿酸注射,原本想打出蘋果肌,若劑量不當小心變成麵包超人;若額頭注射過量,小心變成「南極仙翁」;鼻子的山根也常常傳出玻尿酸施打過量,外擴變成「阿凡達」。預期的心態也很重要,邱昱勳表示,老化是自然的過程,永遠凍齡不可能,「適度的減齡」才是健康想法。因此建議循序漸進做該做的事情,不要因為廣告就心動,有些人年紀輕輕就作音波拉提,雖說歡喜甘願沒有不好,卻不見得是必須。有些人擔心微整是一條不歸路,一旦沒有持續做,就會打回原形、甚至更老?蒲啟明笑著表示,這是微整族的迷思,事實上,不做之後,頂多恢復原來的樣子,你只是忘了自己原本該老的樣子,不可能突然間變老。
-
2021-04-07 該看哪科.眼部
視力模糊 走樓梯踩空 長者不知有白內障
● 白內障是長者常見的眼科疾病,盛行率達七、八成● 視力模糊、眼睛畏光,恐罹患白內障,易跌倒受傷● 預防之道,應節制使用3C產品、外出戴太陽眼鏡、多吃橘黃色及綠色蔬果一名78歲爺爺走樓梯時,因視線不清,踩空跌倒,送至醫院急診室緊急處理後,才發現早已罹患「白內障」,視力僅剩0.2,因為看不清楚,所以跌倒。嚴重程度 隨年齡攀升白內障在老年族群的盛行率高達七至八成,患病人數與嚴重程度均隨年齡逐步攀升,長者往往患病而不自知。振興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呂宜玲建議,高危險群每3個月應至眼科相關醫療院所檢查眼睛,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避免長者因視線不清、重心不穩,導致跌倒受傷。年齡愈大 水晶體愈老化呂宜玲表示,白內障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眼科疾病之一,與人體自然老化、長期暴露在陽光中的紫外線及頻繁使用3C產品中的藍光有關,年齡愈大,水晶體也跟著慢慢老化,產生硬化、混濁,逐漸造成視力下降、模糊、眼睛畏光等問題。根據衛福部2018年國人死因統計,65歲以上老人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2名,就是跌倒。呂宜玲說,由於長者走路時,容易重心不穩,罹患白內障後會視力模糊,跌倒風險大增。那位78歲爺爺就是走樓梯時,因視線不清踩空跌倒,經檢查發現已罹患白內障多時,因老翁自身沒有警覺,也未定期做眼睛檢查,才遲遲沒有發現已經患病。換水晶體 視力恢復為0.8患者經白內障超音波乳化手術合併人工水晶體置入術治療,復元狀況良好,視力從治療前的0.2恢復為0.8,如今視線清晰許多,大大降低踩空跌倒的風險。呂宜玲指出,70歲以上長者、高度近視者、眼睛反覆發炎,如葡萄膜炎者、眼睛受過外傷者、接受過眼科手術者、不當使用藥物,如類固醇,以及糖尿病患者等,都是罹患白內障的高危險群,且白內障惡化程度在70歲後愈趨明顯。預防罹患白內障,呂宜玲建議,除應節制3C產品使用時間外,外出也應注意防曬、戴太陽眼鏡護眼。在日常飲食方面,可多吃富含葉黃素的橘黃色蔬果與綠色蔬菜,例如青椒、紅椒、胡蘿蔔、菠菜、花椰菜,以及芥蘭菜等。每3個月 定期檢查眼睛呂宜玲指出,臨床上,不少白內障患者直至病況惡化,導致視力不清,才發現罹患白內障,發生意外的風險大增,提醒高危險群應每3個月至眼科相關醫療院所做眼睛檢查,及早發現、及早追蹤治療。
-
2021-04-04 該看哪科.眼部
白內障老翁踩空跌倒送急診 醫師:7大高危險群要注意
一名78歲老翁走樓梯時,因視線不清,踩空跌倒,送至醫院急診室緊急處理後,才發現早已罹患「白內障」,視力僅剩0.2,患病嚴重程度已可動手術,眼科醫師指出,白內障在老年族群中的盛行率高達七至八成,且患病人數與嚴重程度均隨年齡逐步攀升,長者常常患病而不自知,建議高危險群每3個月至眼科相關醫療院所檢查眼睛,以盡早發現並治療,避免長者因視線不清加上重心不穩,導致跌倒受傷。振興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呂宜玲表示,白內障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眼科疾病之一,原因與人體自然老化、暴露在陽光中的紫外線及3C產品中的藍光等有關,年齡愈大,水晶體也跟著慢慢老化,產生硬化、混濁,逐漸造成視力下降、模糊、眼睛畏光等問題,在年長者中的盛行率更高達七至八成,患病人數與嚴重程度均隨年齡逐步攀升。由於長者走路時本就容易重心不穩,罹患白內障後會視力模糊,大增跌倒風險,據衛福部2018年國人死因統計,65歲以上老人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2名就是跌倒。呂宜玲說,之前醫院急診室收治過一名78歲的老翁,走樓梯時因視線不清踩空跌倒,經檢查才發現已罹患白內障多時,且已可進行手術治療,但因老翁自身沒有警覺,也未定期做眼睛檢查,才遲遲沒有發現已經患病。該名78歲老翁動手術後,視力從治療前的0.2變成0.8,「有如重獲新生」,且術後恢復狀況良好,如今視線清晰許多,大大降低踩空跌倒的風險。呂宜玲指出,罹患白內障的高危險群有70歲以上長者、高度近視者、眼睛反覆發炎(葡萄膜炎)者、眼睛受過外傷者、接受過眼科手術者、不當使用藥物(如類固醇)者及糖尿病患者等,且白內障惡化程度在70歲後愈趨明顯。為預防罹患白內障,呂宜玲建議,除應節制3C產品使用時間外,出外也應注意防曬、佩戴太陽眼鏡護眼;日常飲食部分,可多吃橘黃色蔬果與綠色蔬菜,如青椒、紅椒、胡蘿蔔與菠菜、花椰菜、芥蘭菜等。因臨床上發現患者們常常已經罹患白內障卻不自知,病況惡化導致視力不清,大增發生意外的風險,呂宜玲提醒,高危險群應每3個月至眼科相關醫療院所做眼睛檢查,及早發現,及早追蹤治療。
-
2021-03-29 醫療.整形美容
飄霧眉卻過敏 腫成兩條蚯蚓
● 眉毛稀疏看起來沒精神、氣色不好● 飄霧眉前,先了解體質,避免發生皮膚發炎、感染● 做壞了,洗眉重做,恐愈洗愈黑眉毛是臉部美感的重點之一。眉毛稀疏,看起來較沒精神、氣色不好,外傳也會影響運氣,最近流行做「飄霧眉」來打造理想的眉型。醫師提醒,施作前應先了解自身體質,過敏體質者易產生發炎、感染問題,必須慎防。近年紋眉出現3技法一名20幾歲女性施作飄霧眉後,眉毛局部皮膚腫脹像「兩條蚯蚓」,治療快4個月才消腫;另一名35歲女性施作飄霧眉1個月後,起膚色丘疹,經醫師診斷為扁平疣;也有施作眉型失敗,變成「雙眉尾」,需洗眉重做。傳統紋眉技術工法類似刺青,是將帶有顏料的針刺入皮膚,紋出眉毛,雖效果持久,但無毛流感、顏色較深,不自然。近年則出現「飄眉」、「霧眉」及「飄霧眉」的技術工法。挑選合格店家與美容師「飄眉」是根根分明的仿真眉毛,一條一條的描繪上色,會有一根根的毛流感,就算不上妝也自然,打造原生眉毛感;「霧眉」是整片眉毛都打上底色,讓眉毛像上過眉粉,但無法創造毛流感。「飄霧眉」則號稱結合飄眉及霧眉的優點。針對有人接受飄霧眉恐發生發炎、感染的現象,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施作前務必要了解自身體質,凝血功能不好或有慢性疾病、糖尿病、紅斑性狼瘡等免疫力不佳者,以及過敏體質如蟹足腫、異位性皮膚炎等患者,施作後易產生皮膚病變,傷口色素沉澱、有疤痕,因此要挑選合格店家與美容師,並注意使用器械必須消毒。做成「雙眉尾」 須洗眉重做 趙昭明指出,門診遇過飄霧眉店家未依顧客眉型調整,導致患者的眉毛出現「雙尾巴」,因為患者原本眉尾比較彎,但施作的眉尾卻拉直,形成「雙眉尾」,必須洗眉重做。趙昭明說,如果飄霧眉的眉毛顏色不夠深或眉毛太細、太短,都可以補色、加長及加粗,不用洗眉,但是要調整眉毛的彎度、形狀及高低位置則比較難,建議要洗眉重做。新光醫院耳鼻喉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邱昱勳指出,洗眉可使用銣雅鉻、紅寶石、亞歷山大、皮秒雷射,除去黑色、藍色,其中銣雅鉻及皮秒雷射還可去除紅色、紫色。雷射洗眉可能產生副作用但雷射洗眉可能產生一些副作用,邱昱勳說,打完雷射可能使眉毛變白、肌膚起水泡、留下疤痕等,或施打處的黑色素細胞被破壞殆盡,恐導致該區皮膚反白;術後傷口若發炎,可能導致色素沉澱、反黑,建議出門要做好防曬、保濕、戴帽子等,避免加重色素沉澱。台灣皮膚暨美容外科醫學會常務理事黃柏翰表示,國外有案例雷射洗眉反而愈洗愈黑。國外研究顯示,飄霧眉所使用的黑色染劑通常會混一些白色染劑,主要成分為氧化鐵,部分則是二氧化鈦,施打一般雷射後,會使白色顆粒直接「還原」,變成黑色與深藍色,反而更難洗去原本的飄霧眉。提醒施作飄霧眉前,務必三思未來可能進行移除時的困難與風險。飄霧眉4重點1.了解自身體質,小心發炎2.挑選合格店家、美容師,注意器械消毒3.眉毛顏色不夠深或太細、太短可補色,不用洗眉4.若要調整「彎度」、「形狀」及「眉毛高低位置」,需洗眉重做資料來源/黃柏翰醫師 製表/黃惠群
-
2021-03-19 癌症.皮膚癌
摳不掉以為濕疹差點癌變 北榮光動力療法抗皮膚癌利器
一名68歲白人男性,頭頂上原有數十個微癢紅色皮疹, 起初以為是濕疹,自行買藥擦不見好轉,隨著皮疹逐漸擴大,呈現粗糙鱗屑不規則的灰色斑塊,「摳都摳不掉」,才來皮膚科求診,切片確診為「日光性角化症」,因病灶數量多、範圍大、邊緣界線也不清楚,與醫師討論後決定接受「光動力療法,經過兩次治療後,病灶明顯改善,皮膚也恢復以往的健康。台北榮總皮膚部主治醫師何翊芯表示,日光性角化症好發中老年人,在台灣65歲以上罹患皮膚癌的族群中,日光角化症約占20%至30%,盛行率約0.1%,是皮膚科相當常見的癌前病變,主要跟慢性陽光照射有關,由於男性不愛防曬,盛行率多於女性,大部分沒症狀僅略有稍癢感,常被誤以為濕疹。傳統上,治療日光角化症多透過冷凍、電燒、汽化雷射或是手術切除,但何翊芯說,若患處範圍大、邊界不清楚或長在耳朵、眼睛、私密處等不易治療的部位,就可考慮光動力療法,已獲美國食藥署核可,歐盟也視為皮膚原位癌及多種表淺皮膚癌的第一線治療準則。光動力療法主要包含三大元素:感光劑、光、氧,何翊芯示範,先在患處塗上感光藥物,在遮蔽光的前提下先等藥物累積2-3小時,再利用伍氏燈確認病灶有無確實吸收後進入照光階段,以特定波長激發感光藥物讓氧分子引發反應,將可殺死對細胞有毒性的單態氧、自由基,因為對正常細胞傷害小,副作用輕,療程只要15-30分鐘,不需麻醉、住院,當天即可回復正常作息。光動力療法自去年導入北榮臨床約一年多,目前有八名病患接受此療法,何翊芯表示,除了兩名日光角化症,也有砷中毒引發皮膚癌病患,包括一名70多歲的嘉義阿嬤,長期食用深井水導致慢性砷中毒,在手腳、四肢甚至肛門出現皮膚病兆後確診,還有長期服用來路不名中藥導致砷中毒引發鱗狀上皮細胞癌。除了皮膚癌,光動力療法也適用難治的青春痘或病毒疣,何翊芯表示,此療法雖然沒有健保給付,但藥費約兩萬多,療程一次約八千元,兩週後通常會進行第二次治療,接下來就是三個月的追蹤,整體花費平均3萬左右,病患不用承受傳統侵入療法帶來的痛苦,也可搭配手術、放療化療合併使用,除了光敏感、自體免疫疾病患者不建議外,不失是相關皮膚病患者一個安全、舒適、有效選擇。
-
2021-03-18 科別.呼吸胸腔
抗空汙該戴哪種口罩?這種CP值最高!醫師教再多一招提升阻絕效果
空汙頻拉警報,現在為了防疫,加上對抗「PM2.5」,外出第一步就是戴口罩。市面上口罩種類不少,花色更是五花八門,雖已有專門的防霾口罩,但不一定需要所謂帝王級口罩,胸腔科醫師分析,CP值最高其實是我們現在常戴的醫療級口罩。口罩種類多 醫療級口罩CP值最高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出版「空氣污染與肺部健康」手冊,指出戴口罩是防空汙的初級防線,目前市面口罩約分六種,分為紙口罩、布口罩、活性碳、醫療級、N95以及經濟部CNS15980認證可防PM2.5的防霾口罩,其中,防霾口罩可根據PM2.5濃度有A、B、C、D四等級。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高雄長庚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林孟志分析,紙口罩、布口罩對PM2.5完全零效果,戴上去只能阻止大粒灰塵或物理性防曬;至於活性炭口罩,無論有沒有過濾層,抵擋PM2.5的效率差,雖然不貴,容易取得,實用效果仍有待科學驗證,建議避免呼吸道過敏時可使用。「CP值最高的還是醫療級口罩。」,林孟志表示,醫療級口罩容易取得,有三層過濾層,除了PM2.5,也能擋住飛沫傳染的病毒,即使防護力只有3、4成,但從一般人活動外出頻率來看,仍是相對適合的選擇,缺點是密合度不好,建議可外加一層布口罩,增加使用壽命,也能提高貼和度,阻絕效果也能同步提升。防霾口罩分級 C-D級已夠用若要防止無孔不入的PM2.5,最有力的選擇應該是N95口罩,但林孟志認為,N95口罩呼吸阻力大,戴上後換氣不易,也不便宜、取得不易,對一般人來說,仍是「理想跟現實有點差距」的選項。至於經濟部標檢局2017年推出的「防霾口罩檢測標準」選用口罩,可讓民眾視空氣污染狀選擇佩戴,雖然立意佳,但林孟志提醒,目前許多標榜防霾市售口罩仍未認證,選購上務必更要當心。他更表示,不是戴上帝王級的口罩就一定最好,雖然防霾PM2.5口罩依空品程度分成ABCD四級,但像台灣空汙嚴重的中南部,多半處於AQI150以下,PM2.5指數平均在30-50之間,民眾其實只要選擇佩戴C-D級口罩,就可獲得良好防護,並不用刻意選擇B級以上的口罩。口罩有壽命 應一天換一個口罩也是有壽命的,林孟志表示,隨著佩戴時間增加,接觸空氣抵擋力也會遞減,「正常來說,一天就要換一個」,在此前提下,要符合醫學、科學認可的口罩,便宜沒效果買一堆沒用,昂貴的買下去還是得換,取合理價格以及合理效益才能跟空汙長期抗戰,也是務實之道。
-
2021-03-11 新聞.健康知識+
維生素D可對抗病毒細菌 日常4招有效攝取
●維生素D可對抗病毒細菌,降低呼吸道疾病感染風險●能促進鈣質的吸收,強化骨骼健康又防癌●透過曬太陽及適當的飲食方式,可補充足量的維生素D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世界各國延燒,免疫力是防疫的第一道防線。國外研究發現,維生素D具有對抗病毒細菌的作用,多攝取維生素D,可以提升免疫力,進而降低染疫風險。但國人維生素D的攝取卻嚴重不足,是攝取狀況最差的營養素之一。可降低急性呼吸道感染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根據2019年英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分析報告(共分析15個國家、25項研究、含括10,933人)顯示,維生素D能促進對抗病毒細菌的保護機制,因此可顯著降低至少一種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風險,包括感冒、流感、胸腔感染等。振興醫院腎臟科主任蔡信宏表示,維生素D能促進鈣質的吸收,幫助肌肉生長,強化骨骼健康,預防癌症,並保護腎臟、心臟血管等。國民健康署社區健康組組長羅素英指出,如果維生素D攝取不足,恐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影響骨骼健康,例如嬰幼兒常見佝僂症,成人則易發生骨質疏鬆症、骨軟化症等。戶外曬太陽別擦防曬乳若要補充維生素D,台安醫院體重管理中心營養師組長劉怡里建議,可透過「日曬」及「飲食」的方式取得。每周可曬太陽3至4次,最佳日曬時段為上午10時到下午3時之間,讓臉部、手臂及手掌等部位曬10至15分鐘,即可補充足夠的維生素D。許惠玉提醒,皮膚接受陽光中的UVB光,能幫助人體合成維生素D,但UVB光無法穿透玻璃,所以就算陽光再強烈,如果待在室內隔著窗戶曬太陽則是無效的,並無法產生維生素D。建議應到戶外曬太陽,且不要擦防曬乳,才能讓體內合成足量的維生素D,減少疾病感染風險。可吃鮭魚等高油脂魚類蔡信宏、許惠玉皆認為,中東地區四季陽光普照,但該區域民眾體內維生素D濃度仍偏低,原因便是他們「包得緊緊的」,讓皮膚直接曝曬在太陽下的時間較少所致。然而,台灣民眾普遍怕曬黑,建議多曬太陽,補充足量的維生素D。不過,冬季天氣陰冷時,陽光照射的機會較少,民眾又常將身體包得密不透風,許惠玉表示,此時飲食可多攝取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例如鮭魚、旗魚、鮪魚、沙丁魚、鯖魚、秋刀魚等含高油脂魚類,其他如蛋黃、牛奶、起司等也可多食用。素食者多吃曬乾香菇至於素食者如何攝取維生素D?劉怡里建議,可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的「曬乾香菇」;若是無法透過曬太陽及日常飲食等方式攝取足量的維生素D時,也可服用保健食品。
-
2021-03-09 科別.皮膚
皮秒雷射改善皮膚 老董也凍齡
邁入中年的王董事長縱橫商場日理萬機,隨著歲月留在臉上的黑斑、細紋加深,讓他看起來蒼老許多,也顯得沒精神。想透過醫美改善膚況,向皮膚科醫師求助。要解決臉頰大面積曬斑、細紋及膚色暗沉問題,且想縮短術後恢復期,醫師建議王董採用皮秒雷射治療。兩個月後,王董回診時,整個人神清氣爽,也開心分享臉上的斑不見了,膚色也明亮了,看起來年輕了好幾歲。傳統雷射術後修復期長、傷口不易照顧,容易產生術後反黑、發紅及疤痕等副作用。但隨著科技進步,近年來雷射治療有很大的突破,不論針對輕齡肌或熟齡肌,透過皮秒雷射治療,就能幫助改善色素斑、青春痘疤、細紋、毛孔與刺青等膚況。相較於傳統雷射,皮秒雷射能瞬間進入皮膚,以光震波效應破壞黑色素,減少皮膚的熱傷害、紅腫反應,讓術後反黑的機率下降,治療次數減少。如果再加上全像聚焦科技,產生表皮沒有明顯傷口的「光學空泡效應」,就能刺激真皮層膠原蛋白的新生和重組,使得毛孔、疤痕及細紋獲得改善。進行皮秒雷射治療前,先局部塗抹麻醉藥膏,舒緩治療時些微的刺熱感,一般全臉治療時間約15分鐘即可完成,結束後,可適當的冰敷減緩不適。術後要加強防曬及保濕,才能達到治療效果。有些人在皮秒雷射除斑後,會出現部分皮膚色素沉著問題,導致除斑後的部位膚色變深,這屬正常現象,只要注意術後護理,在一段時間內就會消退,不用過度擔心。皮秒雷射多半需要數次治療才能獲得治療效果。市面上皮秒雷射機器種類多,搭配的療程、品質及費用自然差異很大。建議有需求的民眾謹慎選擇治療的醫療院所,雷射治療結果皆受個人體質不同影響,需與皮膚科醫師討論後,依個人狀況調整不同的治療模式。
-
2021-03-03 科別.眼部
看書、彈琴太久也會視力惡化 眼科醫教7招日常護眼法
許多家長限制孩子使用3C產品,但至診所檢查視力,發現近視度數持續加深,原因竟是看書和彈鋼琴的時間過長。振興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呂宜玲表示,讓孩子視力惡化的因素很多,只要「近距離用眼」,例如看書、彈鋼琴,都有可能使視力惡化,小朋友愈早「近距離用眼」,就有機會導致近視度數增加。如何預防近視度數加深,呂宜玲建議,用眼距離應維持在30公分以上,每30分鐘休息10分鐘,要避免在光線不足處用眼,保護黃斑部。至於3C產品的使用,應該要有限制,2歲以下兒童不要使用,使用30分鐘就應稍作休息。除了良好的用眼習慣,兒童的眼睛仍在發育,呂宜玲提醒,應定期至眼科診所追蹤,務必將一年近視增加度數控制在50度內;有些醫師開立散瞳劑,希望可改善假性近視,此時可能導致畏光,因此外出應防曬、配戴帽子、太陽眼鏡等。均衡飲食也能預防近視加深,建議多吃富含葉黃素的橘黃色、深綠色蔬果,補充含omega-3的魚類等。
-
2021-03-01 醫療.整形美容
飄霧眉不滿意眉型? 小心雷射「洗眉」愈洗愈黑
眉毛是臉部美感的重點之一,最近流行的「飄霧眉」技術主打結合飄眉、霧眉兩者優點,打造自然毛流的眉型,有「半永久紋繡」效果,然專家指出,施作後若不滿意眉型,小心雷射洗眉愈洗愈黑,建議施作眉型前要妥善討論,洗眉至醫療院所較為妥當。施作飄霧眉約2年的嚴性女顧客表示,施作後仍希望可以展現別種眉型,眉毛上仍有一層淺淺的顏色,暫時只能依照之前施作飄霧眉的範圍畫眉毛,無法隨意選擇自己喜愛的眉型。對此,台灣皮膚既美容外科醫學會常務理事黃柏翰表示解釋,飄眉或霧眉的染劑色素成分是氧化鐵,包括紅色、黃色、黑色及白色,其中,黑色最容易被人體吸收、消失,時間久了只剩下紅色、黃色跟白色顆粒,「可能會讓我們的眉毛變成有點粉紅或橘色」。若想要去除飄霧眉,新光醫院耳鼻喉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邱昱勳說,洗眉可使用銣雅克、紅寶石、亞歷山大、皮秒雷射,除去黑色、藍色,其中,銣雅克及皮秒雷射還可去除紅色、紫色。針對雷射洗眉的副作用,邱昱勳提醒,打完雷射可能使眉毛變白、肌膚起水泡、留下疤痕等,或是施打處的色素細胞被過度破壞、黑色素細胞死亡殆盡,恐導致該區皮膚反白;術後若沒照顧好傷口,可能會有輕微發炎反應,導致色素沈澱、反黑,建議出門要做好防曬、保濕、戴帽子等,避免加重色素沈澱。然國外有案例因為雷射洗眉反而愈洗愈黑,黃柏翰表示,根據國外研究指出,飄霧眉所塗的黑色染劑通常會混一些白色染劑,成分含氧化鐵,施打一般雷射會使白色顆粒直接氧化、變成黑色,反而更難洗去原本的飄霧眉。對此,黃柏翰指出,平常用於燒腫瘤的二氧化碳雷射與鉺雅鉻雷射可以「直接把顏色氧化鐵燒掉」、破壞色素,建議分次施打,避免因為想要一次去除乾淨,而過度破壞皮膚、產生疤痕,他並提醒,民眾施作飄霧眉前,務必三思未來要進行移除時的困難與風險。
-
2021-02-24 養生.抗老養生
強化免疫力,維生素D怎麼補? 專家曝「3捷徑」每天都能做
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全世界都繃緊神經,但無論是何種病毒、細菌來襲,自身的免疫力永遠是第一道防線!不當飲食、心理壓力、空汙等因素,都會造成身體裡的氧化壓力,引起發炎,當身體長期慢性發炎就會降低免疫功能,易受病菌感染而生病。維生素D食物 降低呼吸道感染風險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主任引述英國國家衛生研究院2019年的報告,統合分析共15個國家、25項研究、含括10,933人的研究,指出維生素D能夠促進對抗病毒細菌的保護機制,可顯著降低至少一種急性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胸腔感染等)的風險。曬太陽補足維生素D 這些維生素D食物多攝取若要補充維生素D,可到戶外活動、曬太陽,讓皮膚接受陽光中的UVB光幫助體內合成。但就算陽光再強烈,待在室內隔著窗戶曬太陽仍是無效的,因為UVB光無法穿透玻璃,也就無法幫助維生素D的產生,因此,建議一天曬太陽10到20分鐘,露出臉部、手臂等部位且不擦防曬乳,讓體內合成足量的維生素D,減少疾病感染風險。不過,冬季天氣陰冷時,受陽光照射的機會較少,加上常將身體包得密不透風,許惠玉建議,飲食可多攝取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包含鮭魚、旗魚、鮪魚、沙丁魚、鯖魚、秋刀魚等含高油脂魚類,同時含有免疫系統不可或缺的蛋白質,且其中魚油對體內抗發炎也有益處;其餘如蛋黃、乳品(起司等)、內臟類(肝臟等)及蕈菇類(黑木耳、香菇等)也都含有維生素D。飲食搭配蔬果、辛香料 自體防禦更提升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中含有各式不同的「植化素」,為人體無法自行製造的天然物質,具有抗發炎、抗氧化、抗癌等功效,可輔助免疫功能調節。許惠玉舉例2010年發表於《醫學的分子視角Molecular aspects of medicine》的研究:常見的十字花科蔬菜如綠色青花菜、白色花椰菜、高麗菜、芥藍菜等所含的「異硫氰酸酯」,能夠抗癌以及降低ROS(活性含氧物)所造成的發炎性傷害,進而調節免疫功能。此外,辛料也含多種植化素,例如大蒜、蔥及洋蔥等蔥屬植物所含的「有機硫化物」可抗氧化、抗發炎,讓免疫力更加分。2018年刊登於《分子學Molecules》的義大利研究指出,咖哩粉中常見的「薑黃素」能提升血清中的抗體、減少促發炎細胞激素的分泌,因而降低體內的發炎反應,並增加抵禦病原菌的抗體,有利於調節免疫力。 延伸閱讀: ·一張表看出你缺乏哪種維生素! 9身體警訊你中了幾項? ·吃柳丁、橘子、芭樂提升免疫力? 淺嚐就好!維生素C攝取超過這量反而會缺乏
-
2021-02-24 養生.聰明飲食
空汙不只傷呼吸道 營養師:多吃這些有助降低損害
不論是菸害、汽機車排放的廢氣、家中油煙等室內外空氣汙染,空氣汙染一直是人們需重視的課題,其容易造成呼吸道過敏、未抽菸罹患肺癌,也可能造成身體各處的不良反應,其與PM2.5有著非常大的相關性。 防範空汙對身體的傷害,除了出門配戴口罩外,平時也可以從食物中攝取營養,雖無治療效果,但可藉由這些營養的益處,平衡、降低空汙對身體的負面影響,降低身體受損的風險。 溫開水、大蒜:減緩喉嚨乾癢、咳嗽 空氣汙染最常見的影響之一就是刺激喉嚨,造成喉嚨乾癢、咳嗽等不適,建議可喝溫開水保持喉嚨濕潤。除此之外,也可以從大蒜等富含大蒜素的食材中,補充天然的抗生素,以增強自身的保護力。 紅甜椒、小番茄:減緩眼部乾癢 空氣汙染也容易引起眼睛過敏、乾癢甚至乾眼症等情況,建議平常可補充富含維生素A及維生素C的食物,有助維持淚液正持分泌、減少氧化傷害,如紅甜椒、小番茄等。 蔬果、納豆、無糖優格:減緩眼、鼻、皮膚過敏 人體的免疫細胞容易對空汙粒子產生過度的敏感反應,造成眼、鼻、皮膚過敏。建議平時可補充含有益生菌及益生質的食物調節免疫力,像是無糖優格、納豆、蔬果等都是很好的選擇。 鮭魚、酪梨、堅果:降心血管疾病風險 PM2.5容易引起慢性發炎反應,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增加。建議民眾平常可補充富含Omega-3及維生素E的食物,有利降低氧化傷害,如鮭魚、酪梨、堅果等。 5蔬果、曬太陽:幫助預防癌症 PM2.5為一級致癌物,透過攝取足夠的質化素等良好的飲食習慣及攝取維生素D,有助於降低癌症風險。維生素D的捨取來源主要為日曬,建議民眾每日至少攝取5種蔬果,並且在做好防曬為前提的情況下日曬15分鐘。 《延伸閱讀》 .沒抽菸卻得肺癌,哪些人最好提早篩檢? .防空汙、PM2.5口罩怎麼戴?醫:沒戴好都是做白工。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