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2 養生.抗老養生
搜尋
醫美
共找到
160
筆 文章
-
-
2022-11-29 醫療.皮膚
口罩令鬆綁湧現醫美潮 疫情下「2類人」玻尿酸過敏機率恐提高
指揮中心昨宣布12月起第一階段放寬口罩規範,除特殊狀況,戶外可免戴口罩。全民戴口罩500餘天,逐漸脫下口罩後,預計將湧現一波整形潮。醫師提醒,新冠肺炎確診者對於注射玻尿酸恐增過敏機率,因此務必謹慎做功課,並參考「2高1低」方式選擇。醫美醫師楊宏仁表示,從11月以來,前來醫美診所求診的民眾有回溫現象,雖未回歸疫情前的狀況,但已較疫情期間增加約五成,且男性有增加的趨勢。楊宏仁指出,國外期刊研究發現,新冠確診者以及曾接種新冠疫苗者,對玻尿酸過敏的可能性有提高,有個案便是確診後,玻尿酸施打的部位出現紅腫的過敏現象。楊宏仁說,一般的玻尿酸分子需要額外的修飾、進行化學連結,才能變成具支撐效果的大分子,其中的化學連結便是仰賴交聯劑把分子結合在一起,連結多就代表分子的「修飾程度(Modification Degree, MoD)」高,MoD愈高就代表交聯劑多,愈可能產生過敏反應,尤其是玻尿酸中的無效交聯劑過多時。楊宏仁提出「2高1低」玻尿酸挑選建議,應挑選具備高黏彈性、高塑型力、低致敏性的玻尿酸。並在專業有經驗的醫師施作下,讓疫後微整兼顧安全性。
-
2022-11-28 醫療.皮膚
你是皮膚過敏還是敏感肌?醫告訴你敏感肌成因及3招舒緩方式
敏感肌該怎樣判斷?想要從根本徹底改善敏感肌,首先要確定為什麼會出現敏感肌?也就是造成敏感肌的原因為何?其實敏感肌不是一種皮膚疾病,而是一種不健康的皮膚型態。但是敏感肌一旦形成,修護起來需要耗費許多的時間、精神,並且要持之以恆,才能夠得到適度的改善。敏感肌膚的臨床表現當皮膚受到物理、化學等因素刺激時,患者皮膚容易出現灼熱、刺痛、搔癢及緊繃感等症狀,通常也會伴隨皮膚紅斑(或泛紅)、脫屑、微細血管擴張等。敏感肌的造成原因?過敏與敏感肌的原因是什麼?多數的敏感肌是後天形成的,比較常見的原因包括【過度清潔】、【刺激性化妝保養品】、【過度去角質】、 【醫美術後保濕修護不足】、【不當的醫美處置】等等,而上述這些因素都與【皮膚屏障的損傷】有關。敏感肌和過敏如何區分?敏感肌症狀有哪些?敏感肌一個主要的表現是臉部肌膚容易泛紅,這是因為皮膚屏障受損後,皮膚神經末梢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造成神經源性的炎症反應以及血管擴張。另外,當角質層的屏障被損傷後,皮膚內的水分會大量流失,外界環境中的刺激性物質也可以長驅直入的進入皮膚,於是皮膚就容易對某些成分物質過敏。皮膚屏障修護與皮膚保濕,重點保養習慣有哪些?皮膚保濕能力降低會導致皮膚屏障功能下降,而皮膚屏障功能下降又會進一步導致皮膚保濕能力降低,因此會造成一個惡性循環。如何判斷你的皮膚是否出現了屏障功能受損呢?敏感肌保養1.解決皮膚乾燥:皮膚屏障受損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乾】,【乾】到兩頰脫屑,甚至塗抹任何乳液乳霜都鎖不住水分。敏感肌保養2.修護外油內乾:早上起來肌膚像蒙上了一層油,甚至長期下來導致毛孔阻塞而生成閉鎖性粉刺和痤瘡(痘痘)。實際上,肌膚內部的乾燥緊繃感絲毫不輸乾性肌膚狀況。敏感肌保養3.預防紅血絲:皮膚屏障受損導致皮膚耐受性和防禦力下降,風吹、日曬和環境溫度過冷過熱都會導致皮膚充血,時間久了,毛細血管失去彈性,就形成了永久性的紅血絲。敏感肌保養4.調理敏感刺痛:外界的刺激因子透過支離破碎的角質層,甚至深入到真皮層,導致皮膚的敏感刺痛,最後造成皮膚的炎性症狀發生。敏感肌如何改善提前預防?對於敏感肌的朋友們來說,最重要的改善關鍵就是【皮膚屏障的修護】。皮膚屏障除了大家熟知的角質層雙層脂質結構外,皮膚最外層的皮脂膜也是很重要的部分。皮脂膜是由汗液與皮脂混合形成,呈弱酸性,主要的組成成分包括神經醯胺、脂肪酸、膽固醇、甘油、角鯊烯等。敏感肌膚常常也會伴隨皮脂膜的破壞,所以皮脂膜的修護也是必要的。皮脂膜的修護一方面要選用適當的皮脂膜修護成分,例如神經醯胺、角鯊烯、角鯊烷等;另一方面要避免過度清潔與過度去脂造成的二度損傷,洗臉產品一定要選用以溫和界面活性劑為主的弱酸性產品,以維持皮膚表面的弱酸性環境。皮膚的保濕是一個基礎而又相當系統化的工作,敏感肌患者對於足夠的皮膚保溼需求更是重要。做好皮膚保濕可降低肌膚敏感問題的嚴重程度,提高皮膚屏障修護的效果,加速皮膚敏感問題的改善。敏感肌患者在嘗試使用新的化妝保養品前,建議先進行皮膚【斑貼測試】。測試方法是將少量產品塗抹在手腕、前臂內側或者耳後小範圍皮膚上,持續24-48小時後,觀察有沒有皮膚泛紅、搔癢、或出現皮疹。敏感肌的患者在防曬方面也要特別留意,盡量避免使用會造成皮膚刺激的防曬產品,而以能夠大量防禦紫外線的抗UV傘、防曬面罩、大尺寸防曬帽及太陽眼鏡等。敏弱、敏感保養成份有哪些?【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謝銘峻醫師】敏感肌、過敏如何分辨?3招舒緩敏感肌!】
-
2022-11-24 焦點.健康知識+
塗抹就可治百病的台灣之光?教授告訴你實際研究數據真相
讀者Renie前天(2022-11-21)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想問一下教授對這個產品的看法,從皮膚吸收,效果如何?完成美國FDA第二期人體臨床實驗。可以找得到資料嗎?」該產品的廣告:你有聽過CORELGF嗎?你知道這是最近最夯的塗抹喚醒保養品嗎?純天然植物萃取;在17個國家有多張發明專利。由台灣藥廠自主研發,得到國家品牌玉山獎;亞洲醫美金像獎;國家創新獎。完成17項毒理安全測試/完成美國FDA第二期人體臨床試驗。全球首款純植物性;美國FDA申請三期人體臨床/藥廠清真規格/自體喚醒機制,塗抹後自體產生間質幹細胞,逆轉青春活化細胞,17個國家20多張發明專利。只需塗抹就能達到類似PRP增生療法的效果。血小板生長因子[PDGF]大量增生,同時達到:退化性關節的保養與維護阿茲海默症;血管型失智症;情緒改善;失眠改善…等褥瘡傷口/皮膚問題/醫美術後保養……等預防肺部纖維化/預防人體免疫風暴外敷塗抹改善飛蚊症/乾眼症……等台灣之光獨步全球唯一NO.1生技界的台積電我用CORELGF做搜索,有搜到此產品的廣告,但卻搜不到任何科學資訊。後來我用這家公司的英文名做搜索,結果搜到一項在美國臨床研究網站(ClinicalTrials.gov)註冊的研究A Study to Evaluat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AC in Patient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or Vascular Dementia(一項評估 BAC 在阿茲海默病或血管性癡呆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的研究)。這項研究是在2016年12月到2018年11月在下列這8個美國的研究機構進行:(1) Clinical Research Consortium, Tempe, Arizona, (2) Woodl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Group, Little Rock, Arkansas, (3) Pacific Research Network, San Diego, California, (4) NeuroTrials Research, Inc, Atlanta, Georgia, (5) The Cognitive and Research Center of NJ, Springfield, New Jersey, (6) SPRI, Brooklyn, New York, (7) Wake Research Associates, Raleigh, North Carolina, (8) Neurology Diagnostics, Inc, Dayton, Ohio.調查的產品 BAC 是一種由來自大豆提取物的多聚醣複合物 (MGC) 組成,旨在減少阿茲海默病和血管性癡呆中的神經炎症。使用的方法是將BAC塗抹在鼻外、頭皮、及頸部,每日2次,每日30克。在12週的治療期間,患者可以繼續接受常規用於阿茲海默病或血管性癡呆的藥物或治療,但本研究禁止的藥物或治療除外。治療組有60人,其中43人完成療程。在沒完成療程的17人中,1人是由於出現不良反應,12人是自動退出,4人是違反研究規則。(註:可是,第12週的數據分析是根據44人。請往下看)安慰劑組有20人,其中16人完成療程。在沒完成療程的4人中,3人是自動退出,1人是違反研究規則。治療終點(第12週)數據分析(認知、功能和行為的可檢測變化的全方位測量)的結果:治療組有44 人,其中1人(2.3%)改善非常多(Very much improved),1人(2.3%)改善很多(Much improved),2人(4.5%)些微改善(Minimal improved),33人(75%)沒改變(No change),5人(11.4%)些微較差(Minimal worsening),2人(4.5%)中度較差(Moderate worsening)。安慰劑組有16人,其中0人(0%)改善非常多(Very much improved),2人(12.5%)改善很多(Much improved),0人(0%)些微改善(Minimal improved),11人(68.8%)沒改變(No change),3人(18.8%)些微較差(Minimal worsening),0人(0%)中度較差(Moderate worsening)。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大於九成的患者在使用BAC塗抹治療後,症狀沒有改善,或變得更差。原文:塗抹就可治百病的台灣之光
-
2022-11-23 癌症.胃癌
與胃癌抗戰挺過8次化療!唐玲「黑痣變腫大」憂是黑色素癌,醫教判別好痣壞痣
47歲女藝人唐玲,一直以來給人健康陽光的形象,於2019年發現罹患胃癌,淡出演藝圈積極抗癌,已陸續切掉子宮、卵巢和胃來保命,勇敢挺過8次化療。但造化弄人,今年5月又診斷出癌細胞轉移,被醫師宣告已是癌症第4期,目前仍積極治療中,要定時就醫追蹤,每次檢查最基本就是驗血、照胃鏡及電腦斷層,勇敢的她會在社群分享自己的抗癌點滴。罹癌後的唐玲對身體內外的變化,時時都提高警覺。她自曝從小長在右腹部的一顆小黑痣,原本很平坦,最近突然變得又腫又大,且周圍還呈現不規則型,讓她擔憂是黑色素癌的徵兆!後來找整形外科醫師化驗,化驗結果是脂漏性角化症,不是惡性腫瘤的皮膚癌,讓她鬆了一口氣;而從小長在腹部的小黑痣,近日已開刀切除。因唐玲現在的身體很敏感,醫師叮囑她千萬不能讓牙齒發炎,否則可能導致癌細胞容易轉移。對此,她也依自身經歷提醒大家,若身上有痣,一旦發現痣的外觀出現變化,如擴大、不規則、顏色不均等,就須提高警覺。貼文曝光後,網友們都紛紛關心她的健康狀況,留言給予支持鼓勵:「加油!關關難過關關過,妳是勇敢的女戰士,祝平安相隨!」、「也太大顆了吧!」、「感謝主,是良性!辛苦妳了」、「我臉頰上也有一顆,開完刀檢驗還好是良性。」、「人生旅程就猶如過無數個隧道,經過黑暗忍耐,終於柳暗花明又一村了!」。是「黑痣」,還是「黑色素細胞癌」?看似無害的痣,竟是黑色素細胞癌的徵兆?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廖怡華指出,黑色素細胞癌是常見皮膚癌中最致命的一種,容易與良性的痣混淆。臨床上有病患接受雷射治療,反而延誤病情造成癌細胞擴散,等到可疑的痣擴大,病灶已產生傷口變嚴重時,往往已是癌症晚期。以黑色素細胞癌3C期為例,癌細胞因為已經擴散到淋巴結,病患五年存活率不到七成,術後復發率高達九成。廖怡華醫師表示,有熟齡病患到醫美診所求助雷射或冷凍治療除痣,但沒想到治療後,痣仍復發並持續擴大,經皮膚科專科醫師檢查才發現是黑色素細胞癌,治療因病情延誤而更加棘手。醫師提醒,無論雷射或電燒等除痣方式,都無法根除黑色素癌,更可能因延誤治療,造成癌細胞的轉移。該如何避免誤診,錯過黃金治療期?廖醫師建議,如果身上有痣,可以從5個部分觀察是否有黑色素癌的風險:痣的形狀不對稱、邊緣不規則、顏色不均有異色、直徑大於0.6公分、外觀突起變大。廖怡華醫師提醒,只要有其中一個特徵就應該找皮膚專科醫師就醫,透過醫師肉眼和皮膚鏡檢查,必要時配合皮膚切片病理化驗,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避免惡化。判別好痣壞痣的ABCDE原則A:對稱性(Asymmetry)指痣的外觀上下左右對不對稱。B:痣的邊緣(Border)若是皮膚病變,會有邊緣呈鋸齒狀,或是缺角、突起,或是沒有明顯邊界等外觀。C:顏色均勻(Color)正常的痣通常顏色均勻,如果痣看起來有不均勻的多種顏色,或是顏色深淺不一,都要留意。D:直徑大小(Diameter)若直徑大於6公釐以上,或是持續變大要注意。E:快速隆起或起變化(Elevation或Evolvement)如果痣快速隆起或是快速擴大,可能有問題。黑色素細胞癌治療 手術切除為主當病患確診是黑色素細胞癌後,主要的治療方式是手術切除,在切除病灶時通常會檢測「前哨淋巴結」,以病理切片檢查判斷癌細胞是否有淋巴轉移,如果有淋巴轉移現象,癌症分期則為第三期;廖怡華醫師說,第三期以後的黑色素癌細胞全身擴散及局部復發的機率很高,因此針對第三期(淋巴轉移)及可切除的第四期(遠端轉移)病患,目前除了手術,還會搭配標靶藥物、免疫治療等輔助療法,降低復發機率。
-
2022-11-21 醫療.腦部.神經
眼皮垂別急著醫美 恐是肌無力
60歲A女士某日發現右眼皮下垂,剛開始她不在意,但隨時間過去,下垂情形漸漸嚴重,身體疲累時最為明顯。愛美的她於是到醫美診所,做了前額肌懸吊手術來拉提眼皮。未料,術後半年右眼皮又開始下垂,且輕微複視。轉至神經內科進一步檢查,抽血檢查確診為重症肌無力。重症肌無力是自體免疫疾病。病人會有無力情形,與一般神經病變不同,沒有麻木或刺痛感。約六到七成病人最先出現單側或雙側眼皮下垂或複視;若影響臉部及喉嚨肌肉會發生講話不清楚、鼻音、吞嚥困難等症狀;若影響呼吸肌,稍微活動就容易喘。重症肌無力的症狀很多樣化,除了神經內科外,病人也可能會去眼科、耳鼻喉科、胸腔科、心臟內科求診,最後才輾轉到神經內科診斷並治療。控制眼皮的提眼瞼肌,從小到大每天會不斷開開闔闔的眨眼,年紀大了可能會有肌肉疲乏鬆弛的情形。如果眼皮下垂症狀嚴重時,可以採行提眼瞼肌切除手術或前額肌懸吊手術進行治療改善。但這種老化情形與重症肌無力造成的眼皮下垂狀況並不相同。大部分重症肌無力病人的眼皮下垂,在休息後會略為改善。在早晨起床時,病人眼皮下垂的狀況輕微,到了下午或傍晚時較為嚴重,如果休息一下或晚上好好睡一覺,眼睛又可以張得更開。老化造成的眼皮下垂只會影響提眼瞼肌,不會影響其他控制眼球運動的肌肉,所以不會合併複視,如果有複視情形就要詳細檢查,先別急著去做手術。不過,如果眼皮下垂的症狀一段時間在左邊,一陣子完全好了,過一陣子又跑到右邊,就比較像是重症肌無力造成的眼皮下垂。若老化鬆弛造成的眼皮下垂,會隨著時間慢慢變嚴重,不會有自動完全恢復的情形。若年紀輕就發現眼皮下垂,除了重症肌無力之外,還可能是第三對腦神經受到壓迫而造成眼皮下垂。重症肌無力病人發生眼皮下垂,是否開刀治療?重症肌無力病人若年紀大了,也可能眼皮鬆弛下垂,此時手術比藥物來得好。部分重症肌無力病人,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可考慮手術。不過,藥物效果要數個月到半年才會顯現,病人要有耐心,給藥物機會,或許就可以少挨一刀。
-
2022-11-14 醫聲.醫聲要聞
開卷有醫|西進大陸、遠征中東 前貿協董事長王志剛打開台灣醫療能見度
台灣各類服務業當中,「醫療產業」發展穩健,而且人才濟濟,從台灣醫療產業的表現,例如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之際,台灣因為醫療公衛水準高,免受嚴重流行疾病之擾,醫療服務業被政府列為往外拓展台灣服務業的核心重點,名副其實。不過,醫療服務產業由於本質上具有「非營利、懸壺濟世」的使命,有別於一般服務業,二〇一〇年以前,台灣的國際醫療行銷通路有限,國內各部會的資源亦尚未整合。 「礙於預算有限,貿協盡全力地用最少的錢做最大的事。」曾任貿協服務業推廣中心主任、現任產覽暨會議公會秘書長的張正芬回憶,那些年為了行銷與宣傳台灣醫療服務的優勢,王志剛帶頭示範「處處皆可置入」的行銷功夫,只要有演講或致詞場合,他都不忘宣傳台灣醫療服務的優點、鼓吹台灣觀光醫療行程的特色。 ECFA助跑 台灣醫療服務業搶進中國大陸王志剛二〇〇八年七月才就任,當年十月貿協與國泰金控子公司國泰人壽合作推動「兩岸觀光健檢考察團」,國泰金控透過集團資源整合,邀請國泰在大陸地區的高階科技企業保戶及東方航空集團、上海知名醫院代表等共十七人,來台體驗七天六夜的健檢、觀光行程。這個「首發團」開啟兩岸間高端醫療觀光旅遊的風潮,貿協服務業推廣中心規畫此活動的思維是,壽險公司招待企業保戶來台獎勵旅遊,企業保戶可以一來再來,人數和次數不受限制,商機不可小覷。國泰金也能透過與貿協合作的指標團,推廣國泰醫院健檢服務、創造未來兩岸合作商機,並促進國泰在大陸的品牌知名度。大陸「錫安醫療健康管理中心」是另一著名案例。貿協在二〇〇八年十一月底籌組醫療訪問團拜會廣州台商協會,促成引介新光、國泰、長庚、榮總、高醫、萬芳、彰基、童綜合、阮綜合、秀傳、西園醫院永越健康管理中心及利欣美容診所等十八家國內大型醫療院所與該中心簽約合作,並與大陸中山等三家醫院、世界抗衰老協會、達安基因策略聯盟等機構合作,成為貿協首例成功輔導的大陸醫療轉介平台。 台灣的醫療服務業能夠加速前進中國大陸,與ECFA的簽署息息相關。當時正值兩岸打開貿易壁壘的歷史時刻,二〇〇八年台灣經歷二次政黨輪替,工商界刊登大幅廣告,要求執政黨政府和對岸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以免「東協-中國自由貿易區」二〇一〇年將完成降稅,會對台灣出口產生排擠效果,不利台灣經濟發展。馬政府順應民意並向大陸表達諮商意願,而在雙方已陸續簽署多項合作協議的前提之下,中國大陸也善意回應,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終於在二〇一〇年六月二十九日簽署,並在立法院通過後,九月十二日生效實施。ECFA簽訂後,台灣醫療服務業在中國大陸享有超WTO待遇 ,台灣業者可以在台商人數較多的五個省市設立獨資醫院;另外,中國大陸居民所得快速增加,消費能力穩定成長,在開放陸客來台觀光後,台灣的醫療服務業有更多機會針對中國大陸的高所得族群,發展醫療觀光市場。 名品展拉近台灣醫療服務與大陸民眾的距離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八日台灣開放陸客自由行,同年的六月九日貿協服務業推廣中心就在瀋陽台灣名品展規畫「台灣觀光醫療形象館」,共有包括長虹、敏盛、華肝基因、安法、大學眼科、哈佛健檢及雄獅等十二家台灣醫療服務廠商與觀光旅遊業者參展,這是台灣觀光醫療首度以形象館方式在台灣名品展試水溫。 當年醫療廠商看準未來陸客自由行商機,例如康聯推出「如同到五星級飯店渡假的高階健檢」、「沒有藥水味、只有咖啡香」;哈佛也以健檢第一品牌的概念行銷大陸市場,醫美廠商爭取大陸市場觀光醫療商機,鎖定大陸商務客,預期這一中高端族群的醫療觀光團,在台灣的消費支出,遠超出一般陸客觀光旅遊支出的一.五倍以上。 由於迴響熱烈,台灣醫療服務專區「健康美麗形象館」自此成為貿協在大陸辦理名品展的亮點之一,王志剛在每場名品展的開幕致詞中,也都特別提及台灣的醫療服務,以更接地氣的方式,拉近大陸民眾與台灣醫療服務的距離。例如二〇一二年青島台灣名品展上,分成美容生技區、健康醫美形象區,在「美容生技區」裡,台灣廠商邀請山東青島參觀民眾體驗面膜、膚質檢測,試喝含玻尿酸有美容效果的飲品,甚至現場使用按摩器,擦用按摩霜,吸引大批民眾嘗試,展覽尚未結束,產品已銷售一空,北京、上海等百貨公司爭相想引進櫃位,也有不少當地企業想經銷這些保健及美容商品。在「健康醫美形象區」,貿協以健康美麗精品體驗館方式呈現,館中有各式各樣的體驗活動,二〇一二年的巧心展示,如今回頭看,都還是很吸引人的健康醫美體驗。參觀民眾站上「人體組成分析儀」,輸入身高、體重、年齡,兩分鐘就可以拿到彩色的人體健康分析報告,還有現場體驗玻尿酸保濕導入、水感膠原動力光再生、恢復水嫩亮白無瑕的肌膚,活力氧、動力光及神奇的電波拉皮機,可讓鬆弛老化肌膚,立刻恢復緊緻及光彩。這些健檢、醫美業者都還搭配到花蓮、台北觀光的套組,準備健康樂活行程、體驗台灣各地名產,吸引青島民眾。醫療科技方面,設有App互動專區,即利用平板電腦結合醫院及景點,可模擬身歷其境暢遊台灣北、中、南及東部各地;另在舞台區,還有護士教導瘦身操,或者做拼拼樂等互動遊戲。當時青島健康醫美形象館每天都人潮滿滿,大排長龍,體驗健檢或醫美後,不少民眾向現場參展業者及單位諮詢,展現參與台灣健康美麗行程的高度興趣;還有人搭二小時的車,就為了參觀體驗,因為早就聽說台灣的醫療技術及品質、服務都好,而且還可到寶島遊覽,有人聽王志剛開幕致詞介紹健康醫美形象館,談到要做醫美就要做成中華兒女的樣子,還回應王志剛的「召喚」,醫美錢給自己人,別給韓國人賺走。 根據貿協統計的資料,二〇一三年上半年大陸就有近八萬人赴台接受觀光醫療服務。二〇一三年九月南京台灣名品展期間,當地媒體「中國江蘇網」報導指出台灣擁有世界級的醫療美容技術水準,與歐美國家同步,對台灣名品展中的台灣健康醫美館的評論是,「在展示先進技術和體驗健康檢查方面下足功夫。」媒體提到南京民眾關心到台灣醫療觀光的價格,張正芬代表貿協受訪時說,「一般性的疾病診療費用,大約是大陸方面的三分之一。」在治療之前,為了保障消費者權益,也都要進行保證書的簽署,一旦發生問題,可通過當地辦事處、大陸海協會、台灣海基會來解決爭端。 除了健檢和醫美,二〇一三年舉辦的一系列名品展,更力邀台灣名醫到現場,設置醫師諮詢區,和參觀群眾進行交流。二〇一三年北京名品展邀請了台大、長庚、台安及敏盛等四家台灣頂尖醫院的六位專科醫師進駐,包括眼科、心臟科、整形外科、皮膚科及微整形等,展覽期間每天提供民眾免費的專業諮詢。展期最後一天,有一位特別從外省市搭飛機趕到展館的民眾,慕名找上當時駐館的台大醫院簡雄飛醫師,想要修補之前在大陸整型整壞的部分;諮詢後也敲定次年安排於台大醫院手術。台安醫院在產後護理及孕產婦照護領域有豐富經驗,也在北京名品展期間接觸到大陸淘樂思教育管理集團的子公司禦貝,洽談後發現一胎化解禁後,中國大陸育嬰服務市場值得深耕,雙方於是簽署合作備忘錄,透過管理技術交流,提供大陸孕婦及嬰兒更安心、全面的照護。這一年北京名品展還有一場溫馨的「台灣醫療打造健康美麗人生」見證記者會,吸引包括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社、海峽衛視、東南衛視、廈門衛視等超過三十家媒體的踴躍報導。記者會主角是一名來自北京的郭媽媽,當時北京醫院告訴懷孕已二十周的她,在檢查過程中發現,其肚子裡的寶寶患有先天性唇顎裂,存活率不高,照顧十分不易,建議不要將孩子生下來。她另外又去北京協和醫院看診,醫師表示,這種情況是可以被修補的。於是郭媽媽不放棄希望,透過網路,得知台灣長庚醫院的陳國鼎醫師是這方面的權威,因此毅然決然將小孩帶到台灣接受手術、過程順利,翻轉了郭小弟的命運,使其健康快樂成長。「我認為我的決定非常正確!」郭媽媽在記者會中和大家分享台灣醫療團隊對待病患如家人般呵護,「從入院前聯絡、安排、檢查與治療過程,一直到手術後的一年時間中,醫療團隊的照護與關心沒有停過」,話語裡充滿感謝。 在國際舞台宣傳台灣醫療服務配合政府積極推動醫療服務國際化及產業化,外貿協會也利用各項管道,推廣台灣優質的醫療服務。在海外的考察團部分,前往韓國、泰國、緬甸、蒙古等地,幫醫療相關業者先做好評估和準備。二〇一二年倫敦奧運期間,貿協與英國BBC網站進行網路媒體行銷,讓台灣的健檢醫美能夠快速的讓國外消費者看到,並且持續邀請國際媒體來台體驗與報導。同時,在國外機場刊登觀光醫療燈箱廣告,北京首都、上海浦東等,以及在桃園中正機場華航貴賓室安排數位看板,並與華航合作,在十萬張的登機證背面刊登「健康美麗台灣行」的廣告,就是要將台灣最具特色的醫療服務推廣出去,向廣大的中國大陸居民「發聲」,吸引陸客來台體驗醫療服務以及安排觀光行程。順應陸客消費習慣,貿協鎖定中國銀聯卡,在其宣傳摺頁「台北地圖」上刊登廣告宣傳台灣醫療服務,成功推出「台灣醫療旅遊App平台」,在iOS與Android系統均可以瀏覽。 外貿協會另在四個國內機場負責營運五個國際醫療服務中心,分別是台北松山機場、桃園第一及第二航廈、台中清泉崗及高雄小港機場,提供搭機旅客國內醫療服務資訊及協助,從二〇一三年啟用到二〇一六年階段性任務結束營運,服務業推廣中心統計,期間服務全球各國人數達三十五.九萬人次,推薦提供醫療服務的業者有六十三家。除了大陸市場,貿協也努力在東南亞、穆斯林市場尋找台灣醫療服務發展的可能性,例如組東南亞醫療拓銷團,宣導台灣在重症治療的成功案例,以協助行銷台灣醫療品牌。二〇一二年林口長庚醫院參加貿協舉辦的海外推廣活動,初期在海外辦病友會,邀請曾到長庚醫院治癒的當地病友現身說法,分享來台成功治病經驗,以鼓勵當地病患來台就醫。二〇一三年到林口長庚醫院就醫的國際病患即呈現百分之百成長、二〇一四年更是一五一%的年成長。王志剛任內創設的台灣醫療服務業國際化的模式,後繼者發揚光大,二〇一五年後,貿協同仁協助林口長庚醫院針對不同目標市場採取不同的行銷規畫,例如在杜拜採醫療論壇,將台灣長庚特色醫療介紹給當地醫師,開發當地醫護人員來台代訓方式,或者由當地醫師轉介重症病患到林口長庚就醫的國際醫療商機。對東南亞地區,則是健康諮詢及洽覓醫療轉介合作夥伴,開發國際病患來台就醫。 人道救援 台灣醫療守護健康無國界令王志剛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越南阮氏的案例。二〇一一年十一月,越南最大外文媒體《VN Express》報導越南中部有位Nguyen Thi Ngoc Mai (阮氏玉梅)患有嚴重早衰症,長年受罕見疾病所苦的她,已經有生命威脅。二〇一二年初在胡志明市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商務組,以及貿協台灣貿易中心駐胡志明市辦事處、台商來億集團、健橋公司與長榮航空等單位協助下,這位實際年齡只有二十七歲,但外表看來猶如七十多歲老婦、罹患「成年型早老症」的越南病患阮氏玉梅跨海來台就醫,阮氏是由弟弟陪伴來台,當貿協與醫療團隊前往接機時,看到的景像,竟像是弟弟陪同媽媽來台就醫。 在中國附醫國際醫療中心院長陳宏基這位知名整型外科醫師的巧手下,阮氏在台灣終於獲得重生,二〇一二年五月治癒後返國。王志剛認為,這個國際醫療案例,已成功讓台灣醫療走向世界,台灣醫界本著人道救援的精神救助病患,已樹立令人尊敬的典範。經濟部非常認同王志剛的觀點,委託貿協於二〇一二年五月十一日及五月十六日分別在台北、越南胡志明市舉行兩場國際記者會,希望讓國際人士了解台灣優質的健康照護環境,也可開發國際病患來台治病的醫療服務商機,藉此成功建立台灣健康產業品牌及知名度。阮氏玉梅十歲就發病,來台醫治前,因為沒錢就醫只能吃當地草藥,她在記者會上現身,並說,「我有兩個生日,一個是我出生的生日,一個是我來到台灣的那天,台灣讓我的生命重新燃起希望!」張正芬說,貿協長期推動台灣觀光醫療,但是罕見疾病、急重症的治療,也是貿協努力的目標,這些罕病和急重症的治療,可以證明台灣醫術已超越國際水準,人道救援的國際醫療案例也成功為台灣醫療走向世界的最佳典範,讓貿協更有繼續推廣台灣優質國際醫療服務的動力。 王志剛在貿協董事長任內,醫療服務轉介平台觸角甚至也伸向中東地區。二〇一四年二月,貿協與衛福部合作,由衛福部長邱文達帶領台灣近四十名醫療院所代表,遠赴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宣傳推廣我國優質醫療服務,透過貿協在杜拜的台灣貿易中心穿針引線,規畫成立我國在中東地區的第一個醫療轉介平台,二〇一四年五月十三日,在貿協的見證下,杜拜Zebeel集團與國泰、振興、長庚、中榮與敏感醫院等五家台灣醫療機構簽訂合作意向書,台灣與中東地區的醫療轉介平台正式落實,首發中東醫療團也來台,當日並有三位阿拉伯民眾來台體驗健檢服務。時任貿協副秘書長的葉明水強調首發中東醫療團來台甚具指標性,中東地區因醫師及護理人員短缺、慢性病人口大幅成長,對優質醫療服務需求很高,在此之前,中東人士習慣到歐、美、韓國及泰國等地區治療疾病,相信此次首發團,可感受台灣高品質的醫療技術與服務,而透過口碑行銷,有助更多中東人士來台使用我國優質醫療服務。※ 本文摘自《跨越—王志剛白首話當年產官學生涯》,時報文學出版。 《跨越—王志剛白首話當年產官學生涯》作者:王志剛口述、曾桂香撰文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2/10/14
-
2022-11-11 醫療.皮膚
黑眼圈都是熬夜造成的?這2因素影響更多!5招預防後天性黑眼圈
黑眼圈與何有關「黑眼圈」不是一個正式的醫學術語,業內稱之為「眶周色素沉著」,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面部美容問題。但其實「黑眼圈」真不都是熬夜熬出來的。黑眼圈主要由黑色素沉著引起,也可見於過敏性疾病。誘發黑眼圈的原因較多。過敏性疾病與黑眼圈關係密切,如特應性皮炎、接觸性皮炎、濕疹、過敏性鼻炎等;經常化眼妝、長期暴露在日光下、衰老、眼部卸妝不徹底等非疾病因素;皮膚內色素增多,如真皮色素細胞增多、表皮內色素沉著;皮膚鬆弛皺褶、眶隔脂肪膨出等形成眶下皮膚凸起,在非正面光照時形成陰影,都可造成黑眼圈。研究表明,是否有黑眼圈,遺傳的作用遠遠大於生活習慣。有個事實是,我們一生中都會有黑眼圈發生,不過是早晚和程度輕重的問題,而遺傳因素直接決定了身體對形成黑眼圈的損傷因素是否敏感,生活習慣和狀態也會加重這些損傷因素的影響。三種常見的黑眼圈.血管型黑眼圈:首要原因是熬夜。長期熬夜、過度用眼會讓眼周皮膚血液迴圈不好而形成黑眼圈。.色素沉著型黑眼圈:首要原因是黑色素過度沉積。日常不注意防曬、長期精神壓力過大或曾患皮炎等炎症都會導致眼周黑色素沉澱。.結構型黑眼圈:首要原因是眼周結構的改變。此種黑眼圈是由於衰老、暫時性的眼部水腫導致的黑眼圈。另外,很多人分不清臥蠶、眼袋和淚溝的區別,錯把眼袋當作臥蠶,沾沾自喜。通俗地說,臥蠶其實是比較發達的眼輪匝肌,可以想成是一條「瘦肉」。眼袋則是向外膨出的眼眶脂肪,可以想成是一塊「肥肉」。淚溝就可以當作是一根「筋」。因此,黑眼圈這件事,熬夜的影響只是其中之一,遺傳、自然衰老的影響更多。擦眼霜可以改善黑眼圈?含美白成分的眼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色素沉著型黑眼圈。含有咖啡因成分的眼霜也能加強眼部的細胞代謝,促進血液微循環,改善黑色素沉澱。含有甘草萃取物或維生素E的眼霜能緩解皮膚的發炎情況,也可以減少炎症導致的色素沉澱。也就是說,眼霜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的,但是無法解決所有類型的黑眼圈。血管型黑眼圈不能熱敷,可以冷敷並選用含有維A醇或者是咖啡因的眼霜。色素型黑眼圈需注意防曬,同時可以用一點含有美白功效的眼霜來淡化色斑。結構型黑眼圈可以通過醫美手段,如注射透明質酸、使用鐳射等來改善。5招預防黑眼圈對於黑眼圈還是要以預防為主,雖然先天性色素沉著、面部結構陰影以及衰老帶來的面部鬆弛等無法預防,但可以通過調整生活方式預防後天性黑眼圈的形成。1.科學作息,不熬夜,保證充足睡眠,不過度用眼。2.不化濃妝。經常畫眼妝者,學會科學卸妝。3.調整日常飲食,保持營養均衡。4.多運動,避免學習、工作壓力過大,學會自我解壓。5.積極治療眼周皮膚疾病和代謝性疾病。(特約記者衣曉峰、通訊員劉思涵整理)
-
2022-10-02 焦點.用藥停看聽
當醫師建議使用自費醫材時,應該先做哪些功課?留意4重點
清楚了解自己使用的醫療器材,對健康至關重要。但該怎麼查詢合法醫材?醫材分級如何辨別?當醫師建議使用自費醫材時,應該先做哪些功課?新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柳朋馳表示,醫療資訊發達,在醫病關係中,民眾也應為自己的健康負起責任,認識用在自己身上的醫療器材,絕對必要。如何聰明使用醫材,衛福部食藥署提醒使用醫材四要:1.販賣醫療器材應有醫療器材商執照販賣醫療器材應申請醫療器材商許可執照,目前藥局、便利商店、大賣場、藥妝店等多已領有醫療器材販售許可執照,民眾切勿輕信購買誇大宣稱療效或來源不明之商品,請至合法場所購買才有保障。2.產品要有許可證字號或登錄字號醫療器材管理法規定,製造業者應建立醫療器材品質管理系統,並報中央主管機關檢查合格取得製造許可後,始得製造。但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品項,免取得製造許可。選購醫療器材時,應購買具有核准許可證字號或登錄字號產品,且醫療器材標籤、仿單及包裝標示內容,應包括廠商名稱、地址、品名、許可證字號、製造日期等,以確認產品合法性。3.使用前要看說明書使用前詳細閱讀產品使用說明書,充分了解醫療器材效能、性能或適應症及注意事項等,正確操作使用。經主管機關公告的特定醫療器材,可以電子化說明書取代。4.不良反應要通報使用後如發現品質不良之醫療器材,或因醫療器材引起嚴重不良反應時,應依嚴重藥物不良反應通報辦法,立即通報(https://qms.fda.gov.tw/tcbw/index.jsp)柳朋馳建議,民眾在使用醫療器材之前,可向醫師詢問醫材品牌,並透過衛福部食藥署查詢系統進一步了解醫材資訊。「第一次聽到的醫療器材名稱需注意。」通常超音波、心電圖等檢查較常見,若醫師提及的名詞不甚熟悉,可進一步詢問。侵入性的醫療器材,更要特別留意。另外,部分醫材沒有健保給付,或是健保採取差額給付,也就是說給付基礎品項,民眾若想使用更進一步的器材,可給選擇差額給付,目前健保提供差額給付的項目包括人工水晶體、血管支架等。若使用自費及差額給付醫材,建議可上健保署「醫材比價網」查詢。柳朋馳提醒,自費醫材未必一定就比健保給付醫材來得好。現在醫療相關知識、資源發達,民眾也可以尋求第二意見。另外,民眾自己也應有所警覺,例如接受醫美治療,電波拉皮探頭重複使用事件時有所聞,建議可主動詢問是否為一次性,還是重複使用。一次性使用可要求看到原裝並當面拆封;若為重複使用,可詢問消毒狀況。醫材相關查詢食藥署藥證查詢系統可查詢藥品許可證和說明書。進入食藥署官網,點擊「業務專區」下方進入「醫療器材」頁面後,右方資訊查詢欄點擊「醫療器材許可證資料庫」,便可查詢該醫療器材的審查字號,或以產品名稱、廠商名稱、許可證字號等關鍵字查詢。健保署醫材比價網包括「自付差額醫材比價」、「自全費醫材比價」、「醫院重處理及使用說明書標示單次醫材」,提供自費及差額給付醫材品項及費用的查詢。元氣網醫材百科元氣網開全國健康網站之先,成立「醫材百科」資料庫,只要鍵入醫材名稱或類別,即可看到所有醫材品項、各醫院不同的收費,讓大家認識了解醫材,進一步聰明選擇。元氣網「醫材百科」集結衛福部食藥署醫療器材許可證資料庫、醫療器材仿單或外盒資料庫,逾9萬筆資料,再與健保自費醫材比價網近5萬筆資料比對,是目前市面上資料最新、資訊最齊全的醫療器材資料庫。
-
2022-08-24 養生.抗老養生
名人養生/60歲杜德偉狀態讓網友驚艷 名人凍齡秘密有哪些?
杜德偉參加「披荊斬棘的哥哥」第二季,在舞台上演唱經典抒情「情人」,還有快歌「拯救地球」,掀起大家的回憶,而他凍齡的模樣,讓人想不到他已經60歲了!杜德偉凍齡秘密:吃好、睡好、多運動、抱持年輕心態到底杜德偉是怎麼做到60歲還跟30歲一樣呢?杜德偉在2017年接受訪問的時候,就曾經說過:「要愛惜自己!能睡覺就要睡覺,能吃好的食物就吃好的食物,雖然很難,但還是要做到。」他還特別解釋:「吃好的食物不是吃美味的食物,而是吃清淡的食物,並且盡量做到每餐定時定量。在選擇食物上,也要清楚知道自己吃進什麼樣的食物。」根據香港01網站報導指出,杜德偉能維持凍齡的秘訣可能有四個:1.經常跳舞、運動量夠:杜德偉是唱跳歌手,所以經常需要跳舞,因此運動量很夠。2.抱持年輕心態:因為杜德偉是明星,所以經常關注目前的潮流,也讓自己維持年輕穿搭。3.維持足夠睡眠:足夠的睡眠可以幫助身體修復,所以該睡覺的時候就要睡覺。4.飲食清淡:杜德偉認為,清淡的飲食可以幫助延緩老化,而且盡可能吃有機食物,讓身體攝取好的食物,才能讓自己維持年輕的身體。維持皮膚肌齡的祕密:反其道而行皮膚科醫師趙昭明於2019年接受聯合報採訪,分享自己延緩肌膚老化的祕訣:沒下雨就跑步、多喝茶、多吃抗氧化蔬果、每日喝水2000至3000毫升以及定時上床睡飽飽。趙昭明指出,皮膚結構可概分為表皮層、真皮層、脂肪組織層與肌肉組織層。表皮的神經醯胺等保濕因子不足,可能造成乾臉與細紋,而經常情緒波動、表情變化大的人,這時更容易因為頻繁收縮而擠出抬頭紋、皺眉紋或魚尾紋。真皮層含有膠原蛋白,但經常被陽光中的紫外線、吃太多種口味的食物或攝取過量糖分而破壞。脂肪組織層與肌肉組織層則可能因為飲食所攝取的脂肪與蛋白質不足而發生萎縮,同樣會強化凹陷問題。因此,要延緩肌膚老化,就必須反其道而行。趙昭明表示,愛美民眾平時應注重保濕,一旦臉乾就可以隨時補充化妝水或精華液;可注意情緒維持平穩、常保愉悅心境,盡量避免表情變化過大。他說,運動與攝取充足水分則可促進血液循環與新陳代謝,維持肌膚緊緻,因此自己平日下診後,只要沒下雨就會到附近運動場慢跑40分鐘,同時每天喝足2000至3000毫升的水。凍齡3秘訣,張淑芬77歲仍活力滿分!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在2020年接受聯合報採訪時,透露她75歲仍維持活力的秘訣。秘訣一:規律作息、節制飲食張淑芬的生活規律,笑稱自己的每日行程「很boring(無趣)」。每天6點多起床,在佛堂打坐,若無公益行程或應酬,用完早餐後就前往位在大直的畫室,一待7、8個小時。傍晚回家,當張忠謀比較早下班,天氣好時,兩人傍晚就會在附近散步,吹吹風、曬太陽。晚上各自閱讀喜歡的書,10:30準時關燈就寢。飲食部分,她沒有嚴格戒律,但也不允許自己過度放縱。多數時間,張淑芬和張忠謀共用晚餐,簡單的水煮蛋、青菜、半碗麥片(有時也會吃飯),有時候會加一些水果。張淑芬不愛甜食,但偶爾會想吃冰棒,問她吃什麼冰棒?她說她喜歡吃義美的黑糖珍珠、小美的紅豆冰棒,還有一款台灣買不到的日本冰棒。祕訣2:做好保濕張淑芬喜歡自己漂漂亮亮、容光煥發,為了維持好膚質,她勤於敷臉保濕,也常去做臉部及身體肌膚的保養,「做臉、做身體都會,但是拉皮不會啦!」問她堅持不做醫美是為何故?她笑得像個女孩般:「Morris(張忠謀)一定不許的。」祕訣3:刻意運動「我不喜歡運動,我只是為了健康做運動。」張淑芬坦承自己約3年前為了健康和身材才開始運動。但是不做則已,一做就是要達到效果,一周安排了四堂課,包括:一對一重訓、一堂楊定一的結構調整課程,一堂深層放鬆筋骨的課程,還有一堂TRX。3年下來,不僅容光煥發、身材也變好了,穿回了多年前穿不下的衣服。參考資料:60歲杜德偉首登「披荊斬棘」 重現經典唱跳揭不老秘方58歲杜德偉皮膚緊緻光滑 4招保持身心年輕凍齡是可以努力的 皮膚科醫師分享抗老祕訣張淑芬要美也要健康 凍齡3訣揭祕杜德偉IG(本文不提供合作單位轉載)
-
2022-08-23 養生.健康瘦身
55歲妮可基嫚超低體脂身材逼死人!不忌口飲食運動秘訣
臉可能可以靠醫美,但目前為止維持身材還沒有捷徑,連盛傳整形的大咖卡達珊姐妹都要積極運動才能維持身材。今年55歲的好萊塢女星妮可基嫚(Nicole Kidman)在自己IG分享登上「The Perfect Magazine」封面故事的一系列照片,展露驚人的健身成果。以往僅在紅毯上若隱若現的纖瘦身材,在攝影師鍾靈(Zhong Lin)的鏡頭下,展露出令人驚嘆的力與美。妮可基嫚曾受訪表示,自己在飲食上一直維持著82法則,什麼都吃適量:80%選擇健康食物,包括新鮮輸過、低脂蛋白質、和完整的穀物。另外20%就會包括一些比較不健康的食物,像是炸物、人工食品、糖類等,讓身體不致過度飢渴。她還曾透露自己放縱時最愛松露比薩。有氧運動也是維持身材一大重點。在澳洲長大的妮可來自一個熱愛長跑的家庭,家人會一起報名半馬。搬到美國鄉下Nashville後她經常散步慢跑,透過有氧運動提升新陳代謝。回到澳洲的時候則會去海泳或沿著海邊沙灘慢跑,她也會踩飛輪和打網球。雖然肌肉驚人,不過妮可並沒有特地做增肌運動,連從事瑜伽他也選擇以呼吸為主的流暢或八肢瑜伽,透過這類型的強力瑜伽提升肌力。
-
2022-07-23 醫療.懷孕育兒
凍卵年紀幾歲前較適合?男生可凍精嗎?「凍卵/捐卵、凍精/捐精」你不可不知的資訊一次看懂!
許多人嚮往婚姻,要和心愛的人結婚,生下愛的結晶,把自己的孩子撫養長大,但是時代快速變遷,女性結婚的年齡由 20 多歲延長到 30 多歲,甚至到 40 多歲才想要結婚安定下來,人類的觀念想法改變了,但是我們身體的生理機能自古以來從未變過,女人的生育能力還是和以前一樣有其極限,時間到了卵巢就會停工,所幸新時代的醫療生殖科技可以讓年輕的卵子停止老化,那就是凍卵。【延伸閱讀:我為什麼不能懷孕?專家分析4大不孕原因,女性與男性生育力檢查一次看懂】凍卵─讓女性和生育年齡脫鈎以凍卵的方式保留女性的生育力,女性可以選擇生育的時間,讓女性的生育和年齡脫鈎,這樣的快速冷凍生殖技術是最近十幾年來才趨於成熟,女性因為卵子年齡的限制,自古以來生育力受到限制,凍卵,可以說這是現代女性的福氣,不再受限於年齡對女性在生育上的藩籬,人生多了一項幸福的選擇。快速冷凍,卵子品質不受影響卵子是非常脆弱的細胞,以前沒有快速冷凍技術,冷凍卵子過程很容易受傷,多年來醫學界一直努力,想要能夠提供完美的冷凍方法來保存女性的生育能力,但是解凍後的存活率一直都不穩定。最近發展出快速冷凍的方法,除了提供方便的冷凍方法外,也有近乎百分之百的存活率,這項發展讓冷凍卵子變成一個方便穩定的選項。凍卵應有良好控管的實驗設備冷凍卵子是存放在攝氏零下 196 度的液態氮儲存桶中,卵子非常脆弱容易受傷,快速冷凍是讓卵子不要結冰,因結冰會影響卵子結構,而冰晶會刺傷細胞,結冰之後再解凍會傷害卵子的品質,快速冷凍讓卵子來不及結冰,卵子自然不會受傷,這樣的技術下冷凍的卵子和新鮮的差異性不大,也間接讓試管嬰兒的成功率提高很多。最近大家都一窩蜂的談凍卵,詢問度也很高,在此想提醒要凍卵的女性們:需慎選凍卵的生殖醫療機構。不同實驗室、不同環境,冷凍出來的品質不一樣,凍卵的品質、解凍的技術都會影響懷孕率。冷凍、解凍均需有嚴格的控管,如果沒有嚴格的實驗室,再權威的醫生,懷孕率也會受影響。醫界發表的各項研究報告顯示,冷凍卵子解凍後的懷孕率和新鮮卵子幾乎沒有區別,而經由冷凍卵子懷孕後生產的新生兒在先天畸形方面也沒有增加,這些報告證實新的冷凍卵子技術不但在保持卵子品質方面沒問題,在安全上也沒有疑慮,因此新的卵子冷凍技術的確可以給予短期沒有生育計畫的年輕女性一個合適的生育保存的機會。【延伸閱讀:如何提高人工生殖的成功率?專家告訴你高懷孕率的密技】凍卵當作是一種保險,請 35 歲前完成規劃最近凍卵成為女性熱門話題,演藝界的女明星為自己凍卵也時有所聞,這是一個好現象,女性 35 歲之後的卵子快速減少和老化,雖然在醫美發達的年代,很多 45 歲的女子外表看起來像 25 歲,但是體內看不見的卵子已經老化又快速流失了,也許為了拚搏學業和事業還沒結婚,但如果把年輕健康的卵子先行冷凍儲存起來,不管何時結婚,都為自己保留了將來生兒育女的機會,可以安心地尋找合適的人生伴侶,即使最後不需要用上,也算是為自己買了一份保險,保障孕育下一代的生育力。冷凍卵子的生育成功率和女性凍卵的年齡有關,考慮凍卵者必須要注意時間,凍卵在 35 歲之前的成功率遠大於 35 歲之後,這是必須密切重視的關鍵,有很多人凍卵的結果是最後並沒有使用,在美國還可以捐給別人用,但台灣的法規尚未開放,凍卵的人其實是存有保險的概念,希望不要用到,抱著未雨綢繆的心情,為自己準備一個不要後悔的人生,隨時有自己的卵子在卵子銀行裡待命,人生不留下遺憾。年齡是關鍵,把握黃金年齡─ 43 歲以上,活產率不到 5%目前雖然凍卵的技術如此成熟,但是冷凍卵子的品質數量,是跟年齡正相關,年齡依然是成功懷孕的關鍵。43 歲以上的活產率數十年沒變過,僅不到 5%,46 歲的婦女如採用 30 歲的卵子,那懷孕的成功的機率和 30 歲的女性差不多,顯然高齡產婦的難題在卵子,子宮不是問題;凍卵也是要及時,不要等到 35 歲之後警鈴大作才著急。冷凍卵子和冷凍胚胎的不同已婚婦女如果暫時不想懷孕,可以考慮取卵後和先生的精子結合受精發育為胚胎,以冷凍胚胎的方式存放。卵子帶有 23 個染色體,精子也帶有 23 個染色體,受精成為胚胎後有 23對46 個染色體,因此冷凍胚胎比冷凍卵子更為安定,不過,台灣的法令規定需要已婚身分才能凍胚。可以同時凍胚及凍卵冷凍卵子的法律規範是隨著人的生命存在,而冷凍胚胎的法律規範只能保存十年,並隨著婚姻關係存續,為夫妻共同擁有,離婚或一方死亡,必須銷毀。已婚者聰明凍卵的方法是一半做凍胚,一半做凍卵,做為日後更周全的考量。癌症病友的生育安排癌症治療包括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都可能傷害生殖功能,治療時程也相當長,因此女性若考量保留日後生育的機會,可先冷凍保存卵子,因為不僅卵子隨著年齡增加不斷老化,卵巢組織也可能因癌症治療而遭到破壞,在安排癌症治療計畫時,可同時考量保存女性的生育機會,因為當前醫界對於癌症治療的效果愈來愈好,存活率愈來愈高,癌症病人未來的生育機會不宜忽略。至於男性癌友們在治療前,凍精,取得最佳品質精子,日後仍輕鬆享受為人父的喜悅。捐卵卵子是女性最寶貴的資產,女性的一生,從胚胎時期的七百萬個,到青春期三十萬個,直到停經所有卵子消耗完畢,每月每天都有數十數百的卵子不斷的消失中。女人一輩子排出來的成熟卵子約莫 500 個,其他都退化消失,捐卵取卵只是將要退化的卵子取出來,並不會消耗原有的庫存量。保存卵子等於保存生育能力,而捐贈卵子則提供卵子協助另外一位女性圓一個生兒育女的願望,將卵子捐贈給期待生育卻因為沒有卵子無法懷孕的女性,實踐當母親的喜悅,是多麼令人感動的善舉。捐卵者年齡大多在 20 幾歲,年輕的卵子,植入正常的子宮,懷孕率比自然懷孕的比例高很多,看下列圖示即可明白,這也證明卵子年齡決定懷孕率。捐精/凍精如前所述,男性的睪丸是個製造工廠,每天都在製造精子,但並不表示他們就都可以正常使用,醫學上統計,不孕症族群中,單純因為男性問題造成不孕的佔 20-30%。大多數男性不孕病理原因並不明確,男性需有下列正常的狀況,才可以達到生育的目的:1. 精子的數量、活動力及型態2. 精子染色體正常3. 精液射出功能上述皆正常的狀況下,仍有可能被診斷為不明原因不孕,如果男性不孕或有上述的生殖功能障礙,但想孕育下一代,就可以藉由捐贈精子,來達成目的!與卵子相比,精子的保存技術相對容易許多,解凍後使用率也高很多,冷凍精液在生殖學方面的運用已越來越廣泛。冷凍精液的用途可以是:1. 當男性需要做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可能會影響生育能力,就應該考慮,將精液冷凍保存。2. 為了增加精子的數量。有些男性並不是沒有精子,而是數量較少,或活動力不足,冷凍精子可以零存整付的方式,幫助懷孕。3. 夫妻分隔兩地,先取得精子冷凍起來,配合妻子的排卵時機。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輕鬆自在.凍齡懷孕:想孕、不孕、懷孕》
-
2022-07-22 醫療.耳鼻喉
鼻塞曾開刀 成年再犯 鼻塌成S型
30多歲陳先生五官深邃帥氣頗有人緣,但是近5年卻發現鼻子外觀有點塌,正面看起來鼻型有點扭曲,且出現鼻塞症狀,睡覺時還頻頻打呼,影響睡眠品質,導致白天精神狀況不佳,注意力不集中,狀況愈來愈嚴重,也因為外觀影響,陳先生的自信受損,因此向求助醫師,經過手術治療才解決問題。三軍總醫院耳鼻喉部暨醫美中心主治醫師孫萬烜表示,該名個案十幾歲時因為長年鼻塞過敏,接受鼻中膈彎曲切除手術,雖然當時解決了鼻塞問題,但20年後又出現鼻塞困擾,並且發現鼻外型塌陷扭曲,山根愈來愈低,正面鼻型變成扭曲的S型。鼻中膈是鼻內部隔開兩個鼻腔的隔板,孫萬烜指出,導致鼻中膈彎曲的主要原因,常見是在發育過程中,鼻中膈不同骨板之間接合不齊,導致鼻黏膜表面不平整的歪曲,在長大發育過程中愈來愈嚴重。孫萬烜說,鼻子結構性的彎曲,輕則導致鼻塞,嚴重可能影響鼻竇的健康循環,導致慢性鼻竇炎產生息肉等問題,嚴重會影響嗅覺。鼻中膈彎曲的矯正,目前最常使用內視鏡的方式,從鼻孔進入切開黏膜,將彎曲的鼻中膈軟骨移除,外觀沒有傷口,恢復期很短。孫萬烜表示,若童年時期出現鼻塞過敏問題,因考量骨骼還在發育,通常不會在18歲之前做骨骼相關的切除手術,主要是採鼻噴劑等藥物治療。該名個案幼年接受鼻中膈手術,切掉的鼻中膈空缺,經年累月下被疤痕組織填滿,漸漸的導致鼻攣縮,使外觀上鼻子微有塌陷。經過與陳姓患者討論後,孫萬烜決定以患者自體軟骨做為材料重建鼻型,利用肋骨強而有力的特色,支撐山根和鼻頭,完整重建出適當的鼻型,不僅矯正鼻中膈彎曲,也矯正鼻外觀扭曲問題。孫萬烜說,若民眾有鼻塞問題,可先自行評估是否有鼻扭曲現象,建議到耳鼻喉科做詳細檢查。對於未成年的民眾,建議先以藥物治療鼻子過敏的問題,盡量避免骨骼還在發育的時候接受鼻中膈相關手術,以免導致成年後可能的鼻塌陷狀況。
-
2022-07-08 養生.保健食品瘋
「綜合維他命」真有效?其實就像「魯肉飯、刨冰、珍珠奶茶」混著吃!台大化工博士3招破解保健食品迷思
綜合維他命到底該怎麼吃?以下幾件事你得先知道!最近鬧哄哄的太空人維他命,引起熱烈討論,很多專家學者都給了大家建議~ 「謝博不要打太極拳!你的看法是什麼???」 我喔?我自己是有在吃營養補充品的,我個人看法,不論是常見的綜合維他命、維他命B群葉黃素,或是女生常吃的補鈣、補鐵等營養補給品,適當的劑量下對身體肯定會有相對程度的輔助,特別是因為生活節奏緊張,沒空注意均衡飲食的現代都會生活,營養補充品的確是方便、省時的方式。但如果產品本身行銷文字,會讓大家對功效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或是在劑量上有所疑慮,就值得來好好探討了! 「不切實際的幻想?我覺得看起來真的超厲害耶!」什麼是合理劑量?首先強調,理性消費!理性消費!讓我們試著用理工人的角度去看這件事情!第一步先想想:到底各類營養素每天補充多少才能達到預期的輔助效果?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網站其實有充分的資訊給大家參考,例如維生素B1、B2建議攝取量(RDA)落在1.3mg~0.9mg之間,B12建議攝取量2.4µg。購買營養補充劑之前,可以參考這些資料,判斷商品的劑量是否合適。千萬不要求好心切,覺得劑量高就一定比較好喔~ 但反過來說,既然是「營養補充品」,營養素含量也要在一定的值以上,才會達到效果。台灣本地生產的維生素類膠囊,其每日攝取量在下表的「認定基準值範圍」,是必須經過查驗登記的。 「查驗登記?什麼意思啊」 簡單說,「認定基準值範圍」都大於建議攝取量(RDA),其實就是一般市售的維生素類膠囊所使用的常見劑量。只要在範圍內,按照建議量服用,都可以補充到RDA。但如果你發現你買的維他命,劑量比「認定基準值範圍」還要低,無須經過查驗登記的話,與其說是「營養補充品」,倒不如定義為「食品」比較合適。 「可以說白話文嗎?」 嗯,比「認定基準值範圍」還低,含量就嫌低了啦!衛生福利部/應辦理查驗登記之國產維生素類錠狀膠囊狀食品認定基準表。每個營養素的吸收途徑不一,放在一起不見得通通都好「謝博!那如果我想要吃營養補給品,一次吃很多種類一起是可以的嗎?」 嗯,你會同時把魯肉飯、刨冰、珍珠奶茶有果汁機打在一起喝下肚子嗎?營養補充品要良好吸收,要根據各自的特性,不是一口氣吃下去就OK的。 「為什麼不行?」 第一、有些成分會互相打架,最簡單的例子就像是鐵跟鈣,使用鐵劑的缺鐵性貧血患者,或是服用含鐵保健產品,通常不建議搭配牛奶,且最好隔2小時以上再吃高鈣的食材、補充品。此外,有些上班族為了提神,每天早上一定要來杯咖啡,沒喝就全身不對勁;或是從事長跑、三鐵、重量訓練的運動愛好者,也會選擇在健身前補充高劑量的咖啡因錠,幫助在訓練過程中有更好的爆發及專注力。但咖啡因會加速鈣質代謝,增加尿液中鈣質排出可能。所以如果鈣片跟咖啡因同時吃,等於就是白吃了~ 第二、脂溶性成分,最好配飯吃/飯後吃。維生素A、D、E、K、魚油、Q10、葉黃素.......等脂溶性的營養素,隨著消化系統運作,跟脂肪一起吸收效果比較好,空腹吃吸收率就比較差了。 「嘎!那早上起床吞維他命,不就浪費了?」 如果你早上吃的是B群,因為是水溶性為主,是OK的;如果是綜合維他命、葉黃素,那最好是跟早餐一起吃效果比較好唷。基本營養素都是純物質:貴不見得就一定比較好以常見的維他命A、B、C、D、E,鈣、鐵、鋅、鎂、葉黃素來說,不同來源的效果差異其實並不大,能作為補充劑販售,純度也有一定水準。所以千萬不要迷信「貴就是好」,確認每種成分的劑量是否足夠,才是最重要的。營養補充只是補助,均衡飲食才是根本「營養補充品」顧名思義就是補充原本不足的營養素,如果本來就很注意飲食均衡,有做到每日五蔬果「3蔬2果」的飲食原則,搭配「營養補充品」,就是事半功倍;但如果你是餐餐都是高油高糖,也不吃蔬菜水果,那就算是火星人、宇宙人的營養品,都只能算是事倍功半的亡羊補牢。規律作息、均衡飲食、良好的運動習慣,才是健康之本,才能從源頭改善營養素不足的狀況。 總歸來說,世界上不可能有一顆「萬靈丹」型的綜合維他命可以適合每一個人:因為每個人的體質、生活習慣都不一樣,所以可能欠缺的營養素也會不一樣。大家都是獨立的個體,與其盲目相信單一顆綜合型態的「營養補充品」,不如花點時間去釐清自己需要的營養素是甚麼,再去補充。如果身體發出異常的警訊,建議還是要找醫生診斷「但我常常會感受到疲倦或精神不濟,怎麼辦啊?」 如果身體長期感到疲倦無力或是精神不濟,拜託千萬不要以為吃吃營養補給品就可以徹底解決。營養補充品只是輔助,如果身體都已經發出警示訊號,還是要盡早尋求醫師協助,找出問題所在!像是病毒性肝炎、憂鬱症、甲狀腺機能低下、貧血等等病症,都會導致身體有容易疲勞、精神不濟的狀況,如果長期感到身體疲累,盡早尋求醫師協助才是上策! 參考資料:衛福部公告有關業者申辦國產維生素類錠狀膠囊狀食品查驗登記及相關作業規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 作者簡介_謝玠揚 博士謝玠揚,台大化工博士,在30歲那年創辦醫美保養品牌Neogence霓凈思。近年來成功打入東南亞及歐美數十國市場,努力為台灣品牌走上國際。「謝玠揚的長化短說」專欄文章列表【新書推薦】謝玠揚的長化短說:化工博士教你一定要知道的餐桌、美容保養、居家清潔的58個化學常識作者: 謝玠揚 出版日期:2017/08/01化學是一門很重要的基礎學科,於日常生活也有不少應用,所有需要購買「含化學成分」產品的讀者,身為明智的消費者,請務必記得,懂得越多,在閱讀關於科學、健康、食品的報導時,擁有良好的化學常識可以減少受誤導的機會,而不會再被似是而非的恐嚇行銷所欺瞞了。延伸閱讀: 誰才有資格決定生死》親弟腦中風 兄阻醫開刀:我養不起他
-
2022-04-08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肉毒桿菌素不僅能瘦臉除皺 婦人靠它擺脫15年偏頭痛
肉毒桿菌素不僅可用來瘦臉除皺,臨床發現也可治偏頭痛!高雄57歲婦人15年來三天兩頭犯偏頭痛,常需跑急診打針,生活、工作受影響以致出現憂鬱,後來施打肉毒桿菌素治療,半年內未再嚴重發作,擺脫偏頭痛之苦。收治婦人的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張揚沛說,郭女士37歲起開始偏頭痛,發病時怕吵、畏光,嚴重時會惡心、嘔吐,幾乎天天都掛急診打針,導致憂鬱。台灣現在約有180萬人為慢性偏頭痛所苦,痛點不一定侷限在太陽穴,且1到2小時會達到疼痛高峰,更持續痛達3天!張說,偏頭痛患者女性比男性多,通常和遺傳相關,月經發作前後、情緒或天氣變化時就發作,每周疼痛若超過1到2天就算頻繁發作,若未正確治療,大腦中與偏頭痛相關的神經傳導物質CGRP(降鈣素基因關連胜) 和PACAP (活化大腦垂體腺酸環化胜)會加強疼痛傳遞,可能導致大腦神經變得高度敏感,進而併發憂鬱、失眠、眩暈,長期影響記憶力與判斷力,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以往治偏頭痛是吃藥預防,但有血壓,注意力下降,頭暈、體重增加等副作用」,張揚沛說,研究證實,用於醫美瘦臉除皺的肉毒桿菌素具有阻斷疼痛傳輸的效果,約可減痛5至7成,進而預防偏頭痛。肉毒桿菌素注射液(Botox)目前已經過美國與台灣衛福部食藥署核准,可用於預防慢性偏頭痛。治療過程中打入頭、頸、肩部,每3個月注射一次,約可維持3至6個月效果,施打後僅有頸部疼痛、肌肉無力、注射部位疼痛等輕微副作用,病人施打時,務必遵照醫囑定期追蹤。
-
2022-04-0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市再曝14張海量足跡 多間酒店、百貨公司還有北檢、星聚點
台北市今新增87例本土,下午公布6張足跡圖卡後,晚間再曝光14張海量足跡,公布案24827, 24877, 25006, 25007, 25196, 25202, 25302, 25303, 25305, 25494, 25495, 25633, 25634於北市公共場域足跡,涉及場域包含多家酒店、好市多北投店、兒童新樂園、酒吧、台灣台北地方檢察署。案24827曾在3月28日金拿督(帝都)商務會所;案24877曾去第一商業銀行(城東分行)、金拿督(帝都)商務會所、百達妃麗酒店、旭川車體鍍膜美妍、TGI FRIDAYS星期五美式餐聽信義餐廳、富貴酒店(禮服店)、好市多北投店。案25006曾去金昌酒吧、兒童新樂園;25007曾去皇冠酒店(世紀之星酒吧)、君悅高級商務會館、龍昇酒店;案25196曾去慈恩園生命紀念館、遠東SOGO台北復興館、小虎廚房小吃店I’M PASTA。案25202曾去北投區剪單100、台灣台北地方檢察署、合作金庫銀行士林分行、金拿督(帝都)商務會所、百達妃麗商務招待所、世鑫優質中古車行、東港強和牛肉燒芝山店。案25302曾連續4天在威士登商務會館酒店,還去過大安區星美妍國際醫美診所。案25303在3月31日曾去肉次方燒肉放題西門峨嵋店;案25305曾去明曜百貨、全聯大安敦南門市、SOGO忠孝館、麥當勞忠孝五店、家樂福忠孝東店、雞肉本家、老虎醬溫州大餛鈍、八方雲集新生仁愛店、MYWAY Fitness、SUKIYA忠孝復興店、大潤發中崙店、霜越南河粉、玖伍牛肉麵忠孝店、TaiKuai泰膾。案25494曾去建國假日花市、木子豚日式豬排、大安森林公園、橙光耳鼻喉科診所、愛林診所;案25495龍駿輪胎、新光醫院聖賢大樓牙科、有益汽車商行、濱江祿車坊24H自助洗車、大葉高島屋百貨美食街、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全方位體重管理中心、好市多北投店。案25633曾去星聚點KTV台北旗艦店、AI GAGA LOUNGE BAR、君悅高級商務會館、樂聲影城;案25634星聚點KTV台北旗艦店、AI GAGA LOUNGE BAR、君悅高級商務會館、遠百信義A13 11樓、新光三越台北新天地信義新天地A8、誠品信義店、莊敬診所。
-
2022-03-11 新聞.元氣新聞
從市場需求端找技術 看見生技醫療新趨勢
返老還童、長生不老,一直是人類千百年來不斷追求的目標。然而現實生活中,人類根本無法改變或逆轉老化現象,因此只要是能延緩老化症狀的醫美產品或可以抗老化的營養保健品,都讓人趨之若鶩。科學不斷日新月異,或許有一天,人類真的有機會拜科學進步之賜,長生不老、逆轉老化、永保青春。曾經擔任華聯生技、健永生技總經理、生技中心顧問的何志煌博士,從2006年開始,便積極投入人類老化機制的研究,他持續追蹤、分析全球最新的相關論文和案例,希望能找到人類逆轉老化的關鍵之鑰,找到是真正阻止老化的機制,讓細胞恢復年輕、返老還童、治療老化相關疾病,而不只是延緩老化的產生。十年磨一劍撰寫世界首創計畫經過多年的研究,他在2016年基本確認各關鍵環節都已具備,並於隔年撰寫成具體研發計畫,希望能募集資金,投入逆轉老化的研究和產品開發,不過募資的過程卻遭遇許多困難。這項研究很創新,未來可能也很有市場競爭力,但真正了解的人並不多,別的不說,二年前,全世界多數人都還對mRNA核酸藥物抱持懷疑,直到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才讓mRNA核酸藥物的潛力被看見。何志煌表示,在募資爭取資源困難重重的這段時間,生技中心特聘專家黃千岳博士一直站在鼓舞新創的角度給予很多協助,很高興終於等到撥雲見日,也很感謝黃博士的一路相伴;黃千岳博士表示,何志煌具有企業家鍥而不捨的精神,設計規畫出最新的mRNA再生醫藥技術,加上生技中心研發和商發團隊的協助,從市場、技術、競爭者分析、技術商化可行性評估、專利地圖分析、募資、股權規劃等,有機會一步步實現夢想。十年前少有人聽過mRNA核酸藥物2020年,史丹佛大學也發表類似mRNA再生醫藥的構想,2022年1月,美國一家新創公司也提出類似概念,這家新創公司募集了大量資金;「產業的國際競爭是很現實,但只要能提出好的概念和點子,就有人看見、買單,當然時機點也很重要,十年前沒有多少人聽過mRNA核酸藥物。」何志煌對於自己所提出的mRNA再生醫藥十分有信心,但對於因資源限制而錯失的一些關鍵專利布局時機,卻不免有些遺憾。何志煌表示,退化性關節炎、肌少症、皺紋等老化疾病的根本原因在於表觀基因的修飾(epigenetic modifications)會隨著年歲增長而改變,使得老年人的基因表現(gene expression profile)與年輕時有著顯著的差異,導致細胞老化、器官功能衰退,而逐漸凋亡老化,最後邁向死亡。 他認為,目前全世界的藥物都無法觸及表觀基因的層次,只能消極地緩解老化的症狀,無法從根本解決持續老化的問題,也造成個人健康與家庭、社會沉重的負擔。透過mRNA再生醫藥 從基因層次修補mRNA-based再生醫藥將是解開人類老化的關鍵之鑰!何志煌解說,mRNA-based再生醫藥可調控身體細胞進行表觀基因重編程(epigenetic reprogramming),在不影響分化細胞特性的情況下,讓體細胞在身體原位(in situ)進行「年輕化」作用(rejuvenation),達到「返老還童」目的,透過mRNA再生醫藥,從基因層次回復年輕時的狀態,為老化疾病提供根本的解決方案。何志煌指出,這項研究的競爭優勢,在於針對龐大的為滿足的醫療需求(unmet medical needs),提出根本的解決方案,為老化疾病和症狀提供革命性的根治方法,不僅能幫助人類延年益壽,且衍生商業價值龐大〪從市場需求端找技術 看見趨勢「從市場需求端找技術,而非新技術或技術成熟後再去找到新應用。」何志煌提到一路走來的心得。他指出,現在台灣的研發建置, 基本上是先資助研發, 再讓科學家或研究人員想辦法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向外擴散,尋找應用機會,而讓研究陷入市場需求不明的困境之中。長期關注國際創投投資趨勢的何志煌表示,「我們應該從創投的角度來看研發方向,市場需求在哪裡,投資標的就在哪裡!」大趨勢正確了,離成功就不會太遠。Box 何志煌台大化學工程學士、美國Texas Tech University化學工程碩士、美國Rice University 生化工程博士;曾經擔任生揚創投、華聯生技、健永生技等公司總經理、行政院科技顧問組研究員、台灣大學兼任助理教授等職,擅長生技創投並從創投角度解析生技新創產業發展契機,現為生技中心創新創業核心特約專家。
-
2022-02-27 新聞.元氣新聞
3月重啟人工生殖國際醫療 健檢醫美待旅遊一起開放
邊境解封,跨國經濟逐漸復甦,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繼上周宣布3月7日起放寬非本國籍商務客入境,已暫停10個月的「人工生殖」國際醫療,3月1日起也重新開放醫療院所申請。衛生福利部次長石崇良表示,國際醫療可分為急重症、人工生殖、健檢醫美,這三大塊只剩健檢醫美尚未開放,會等到入境旅遊解封,才一起開放,以避免「假健檢、真旅遊」的弊端。石崇良表示,2020年疫情剛開始時,為了保留醫療量能,率先暫停了醫美健檢的國際醫療,2021年5月面臨本土疫情,又進一步暫停了人工生殖至今,目前只開放急重症及人道醫療,例如癌症、重大器官手術。台灣人工生殖技術享譽國際,許多人都已經在台凍卵,相關醫療流程有其延續性,加上人工生殖成功率與年齡有關,因此決定配合近期的邊境解封措施,下周會發函給醫院,3月1日起衛福部即開始收件。石崇良表示,每一個來台接受人工生殖的個案,醫院或診所都必須個別送交防疫計劃到衛福部,防疫計劃必須載明其入境時間、住哪間防疫旅館、在哪間醫院做PCR採檢、檢疫期滿出旅館之後的行程等,相關規定都與一般旅客一樣,但是不可以有旅遊行程。每名個案的陪病者以一到兩人為限,個案只要進入醫院或需要住院,都必須檢附三日內PCR陰性報告,陪病者除非已接種三劑疫苗滿14天,否則也要PCR採檢。根據衛福部國際醫療管理小組統計,國際醫療服務人次及產值逐年成長,2019年達到38萬1496人次,產值近190億元,2020年在新冠疫情威脅下,仍有22萬3076人次,產值95億元。來源國以中國及港澳占四成為最大宗,服務人次前三名為健檢、內科、婦產科,健檢及內科分別占總人次的一到兩成,婦產科則大約占一成。
-
2022-02-1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市確診+3!Ct值低 松山慈祐宮、大龍峒保安宮皆有足跡
北市衛生局今天公布3例本土確診個案狀況與足跡,以及新北市個案足跡。案19878為20多歲女性,在北投某溫泉飯店工作,16日PCR陽性確診,Ct值26.7;案19877及19882皆為50多歲女性,居住信義區,因宗教活動有共同足跡,因出現症狀前往採檢昨日確診,Ct值分別為18.98和14。案19878為20多歲女性,居住於台北市北投區,因16日得知2位家人(桃園案19763、案19861)於15日確診,個案16日採檢PCR陽性確診,Ct值26.7;案19878於北投區飯店泡湯區工作,目前匡列該飯店員工4人居家隔離,泡湯區17日至19日停業3天,全體員工安排採檢,北市衛生局將發送簡訊通知14日至16日曾至該飯店消費之顧客進行採檢。另外,案19877和案19882共同出席宗教活動、80多人聚餐,結束後又前往KTV續攤。案19877於2月16日出現咳嗽、喉嚨痛等相關症狀,16日採檢PCR陽性確診,Ct值18.98;案19882於2月15日接獲友人確診後,2月16日在家自行快篩陽性,同日檢驗PCR陽性確診,Ct值14。衛生局表示,案19877、19882及案19816合計匡列203人居家隔離,尚在檢驗中,已安排13人擴大採檢皆為陰性,共發送1652封簡訊通知足跡重疊者,相關公共場域皆以進行清消,疫情調查與防治工作持續進行中。另外,北市確診個案19878、9877和19882,足跡遍布捷運、台鐵和宮廟等人潮眾多處。包括大地酒店、捷運北投站、台北車站和桃園車站與醫美診所,還有錢櫃台北SOGO店、滿穗台菜、宇宙觀佛道雙修協會、大龍峒保安宮、松山慈祐宮、捷運麟光站、台北法主公廟、捷運松江南京和南京復興站等處。
-
2022-02-12 養生.人生智慧
外科醫師50歲就該退休了?林靜芸醫師:我70歲了,我還在挑戰自己!
最近讀到一篇文章,講一位女性挑戰年齡限制的故事。主角是美國的林賽女士,她從十五歲開始跑馬拉松,目標是進入奧運國家代表隊,但是多次被淘汰。跑到三十歲後,身旁的人認為她沒希望,她也接受了,也就淡忘了自己的潛力。紐約馬拉松已有四十年的歷史,冠軍一直是男性。二○一七年,首次由三十六歲的弗拉納根女士奪冠。她在領獎時,鼓勵身旁的女性跑者,「下次換你們了。」果然,二○一九年,三十四歲的黛絲女士在波士頓馬拉松,打破自一九八五年以來的紀錄,成為第一位女性冠軍。這次輪到黛絲女士領獎時,不忘鼓勵身邊的女性跑者,「努力接棒。」美國的奧運馬拉松國家代表隊沒有性別和年齡限制,只要求成績少於兩小時四十五分。林賽女士受到激勵,結合志同道合的馬拉松跑者,重新開始訓練。她坦言過程很痛苦,還需調整對年齡的認知,要說服自己相信自己的潛能,勇敢挑戰自己。三十六歲時,林賽女士跑出超過自己以往的成績,獲選為美國奧運馬拉松國家隊的代表。人生猶如馬拉松,任何年齡都能圓自己的夢想我沒有跑馬拉松,但是,林賽女士的故事深深打動了我的心。我們對年齡有固定的制式印象。例如我年輕時,看老醫師手抖無法對準目標、有老花無法拆線,便認定上了年紀的人無法做好外科醫師,早早就規劃要在五十歲時退休,還選了席琳.迪翁的歌作為告別曲。可是,隨著我的年紀一年年增長,習慣了多焦眼鏡,看遠和看近都沒有問題;身體健康,動作靈活,手部穩定。加上外科是我的最愛,至今,我仍持續工作。可能是我七十歲了,最近常有病人打電話來詢問:「林醫師退休了嗎?」問的人太多,讓我上班常感覺心虛。不過,看了林賽女士的故事,我的感想是:人生猶如馬拉松,任何年齡都能圓自己的夢想。如果能夠超越自己,就值得留在跑道上。依據這篇文章,有的女性是生了四個小孩後,才開始進行馬拉松訓練,也能達到國家隊的標準。年輕,不是馬拉松的必要條件。年齡,當然不是完成夢想的束縛。任何年齡都可以挑戰自己,而挑戰自己,有很多方法。中風後昏迷數天才清醒,留下失智後遺症 斯泰夫找回了遺忘的語言法國標緻雪鐵龍集團的首席執行長斯泰夫中風後,昏迷數天才清醒,卻留下失智的後遺症,走出自家會迷失方向,無法回家。更糟的是失語,說話顛三倒四、詞不達意,甚至胡言亂語。他勉強復職,終究被解僱。曾經是統率二十三萬人、意氣風發的領導者,斯泰夫在人生陡然成空後,並沒有被打倒。他堅決地一步一步朝夢想邁進。復元期間,他駕駛帆船,穿越太平洋;用五十天,徒步從荷蘭阿姆斯特丹走山路到法國尼斯。斯泰夫找回了遺忘的語言,也恢復了過去的睿智。三年後,他在法國工業界另創事業,回到大老闆的世界──在世界排名前三大的航太集團「賽峰企業」,擔任監理會副主席。做自己擅長的事,隨時挑戰自己做自己擅長的事,隨時挑戰自己,不必是別人眼中的「我」,讓我的人生增加許多動力。我很喜歡打高爾夫球。但可能是因為先天扁平足,下盤不穩,一直沒有好成績。十八洞高爾夫球的標準桿數是七十二桿,我的成績卻徘徊在九十桿到一百桿之間。最近發覺有一種成就叫做「年齡打者」(Age Shooter),意思是以自己的年齡為標竿,打出與年齡相同或更低的桿數。我現在的夢想是活到九十歲,打出九十桿。是的,你沒聽錯,我七十歲,我正在挑戰自己!作者簡介:林靜芸醫師是台灣第一位女外科醫師,有「整形教母」之稱,是全台公認的整形外科權威。從自我成長、醫美專業等層面,她分享不管幾十歲,都要追美、追愛、追健康的獨特觀點,激勵熟年讀者創造「無齡生活」,享受理想的後青春,成為熟齡族優雅養生的師法對象。持續在「元氣網」、《自由時報》等媒體撰寫專欄,並出版長銷著作《不老的幸福》。現為聯合整形外科診所院長、台大醫院整形外科兼任主治醫師,並擔任中華民國整形外科醫學會理事、中華民國美容外科醫學會理事。民國七十一年,獲頒「十大傑出女青年」。曾任馬偕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醫師、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整形外科醫師、中華民國美容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本文摘自寶瓶文化《不老的挑戰:創造理想的老後》
-
2022-02-04 醫療.整形美容
年節微整形 求開運回春
想與親友歡聚時,模樣年輕、不顯老,在農曆春節前後,總有不少民眾尋求皮膚科醫師協助,接受微整形或是較不具侵入性的整形手術,希望透過去斑、豐頰、割除眼袋,讓臉部回春,補來好運。 開業皮膚科醫師廖苑利表示,最近幾年,坊間流行開運醫美,以中老年男性為例,年輕時沒做好防曬,年紀一大,老人斑(日光性角化)愈來愈嚴重,有些人臉上冒出黑塊,模樣確實嚇人。因此,不少人至皮膚科門診打斑,希望透過雷射等微整形,讓老人斑變淡變小,恢復年輕樣貌。部分中老年人飽受眼袋及眼皮下垂鬆弛等困擾,看起來總是無精打彩,嚴重時睫毛倒插,還會影響視野,看不清楚,廖苑利指出,近幾年眼袋手術進步許多,術後恢復良好,模樣年輕許多,可說是CP值最高的整形手術。 以新式「三明治手術」為例,在取出下眼瞼附近多餘脂肪時,不會動到臉瞼眨肌,可保留臥蠶,術後相當自然,恢復期短,適合怕痛的中老年人。 此外,許多老年人有小肉芽困擾,廖苑利表示,肉芽好發於眼睛周圍及頸部附近,雖然不痛不癢,但皮膚表面布滿小肉芽,確實不太好看,可趁著春節期間,接受雷射治療,做個臉部「大掃除」。 許多熟女也相當在意頸部皺紋,盡管臉部肌膚保持不錯,沒有斑點,但頸部皺紋眾多,有如「火雞脖子」,老態盡顯。廖苑利說,中老年人的頸紋屬於直向紋路,與年輕人的橫紋不同,治療較為棘手,一般建議,施打肉毒桿菌素,配合音波拉皮,透過複合性治療,才能有效改善。 許多人趕在春節年假前「進廠維修」,接受微整形,廖苑利建議,不用擠在這段時間,過年後,通常皮膚科醫師時間較為充裕,反而可以提供較好的醫療服務。
-
2022-01-2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9歲癲癇發作,長期與之共處 因家人而變勇敢,發現自己能有幫助別人的能力!
【編者按】醫病平台一直希望用一週三篇相同主題文章的方式呈現,但有時候無法完全吻合相同主題,以致無法即時刊登,對作者很抱歉。本週謹以照顧者與病人的文章,讓大家了解機構與病人在不同狀況下的遭遇,以及克服困難的歷程。我今年30歲,這麼多年以來,與癲癇的因緣我學習到很多,想把收穫寫出來分享,也再次感謝一直以來幫助我的醫師。疾病之始 我第一次癲癇發作是在九歲的暑假,跟媽媽去美國遊玩的時候,假期的一天晚上我沒有預警的癲癇大發作,在這之前我們對疾病真實發生時的狀況一無所知,沒有專業的知識遑論緊急處理的經驗,可想而知的是我媽媽嚇壞了,反倒是我懵懵懂懂醒來時覺得人怎麼在醫院且頭痛欲裂。當天晚上做了一堆檢查,檢查結果因為醫生說的是英語及年紀小,幾乎甚麼都不記得了,只記得花了約20萬台幣的醫療費用。 回到台灣開始接受專業的治療,從發現患有癲癇,學會正視癲癇、進而了解癲癇的醫學知識,也面對社會對於癲癇的未知,或許曾經猶疑,然而終將找到自己與癲癇相伴的長遠默契,很謝謝我的醫生讓我了解癲癇,回首來時路、我居然成為一個能寫出來分享勇氣的人。準時吃藥、詳實紀錄 或許很難想像,對於我的癲癇病況病史,從小到大媽媽早已累績滿滿鉅細靡遺的筆記,更是如此教導我:面對自己的身體狀況,當然必須比別人更負責了解自己。我們判斷不會有醫生準確,所以我們不必妄自揣測;不過我們詳實的記錄或許會在醫師問診時,提供更細微的細節使之不被漏掉。不管是癲癇發作時的時間,或前幾天的生活作息,亦或是藥物帶來的改變(我不會想成是副作用,因為我不是醫生)。 因為這些想法及行動,所以我獲得的資訊是確實的。我從每天記錄吃藥時間,到發展出自律性的吃藥。忘記吃藥的機率極低,更從不對醫生隱瞞,而是尋求該怎麼應對。我想我對自己越誠實,越對癲癇的病情診斷醫治而有幫助。我並非祈求或一味的希望癲癇更除,而是找到一個與醫生治療有默契的平衡點。正向的我 上大學時,從台北搬到台中念書,家人擔心我住外面很危險,雖然我內心不以為意,甚至直接對家人說:「我們是很多人住一起,不是一個人。」不過靜下心來,好像覺得我應該怎麼正式且正確地介紹癲癇,我請了我的醫生,他幫我寫封給室友的信,讓我能邏輯清楚的講給室友聽。 鼓起勇起對初次見面的大學室友說:「我有癲癇,請幫我留意我的狀況。」對我來說再自然也不過了,不是因為我輕忽這件事,相反的,我比大多數的人都知道這件事情的重要性,所以我選擇很平和地說出正確的事實,我不擔心新室友不理解,我只審視我沒有更正確的傳達癲癇的知識。父母擔心 好友關心 醫師用心 因為癲癇,應該要找到世界上的善意,觀察其他人如何面對不了解的事物、學習如何應對,癲癇會遭到誤解,可是不能是病人自己誤解。有時候想一想,父母親擔心的不只是身體健康,而是身心健康:朋友好奇的不是癲癇的發作,而是如何體貼有癲癇的我們:醫生努力的不只是治療,而是理解及陪伴我們。心念一轉有癲癇這疾病一點也不可怕。因為家人,我變得勇敢 家人給你無比的愛,我媽媽每天比我還擔心及重視癲癇患者必須遵守的原則,我必須設法讓家人不擔心。 成長過程中總是會碰到不理解的人:誇張誤解、恐懼型的過度關心、語言中軟釘子的拒絕、或被大驚小怪的宣告、亦或被同學揶揄,族繁不及備載,我因為心中存在一個愛我的人撐起的保護傘,因此面對這些外在壓力我都微笑帶過。成長過程中也會面臨不少選擇:我沒有參加國中畢業旅行,我沒有隨意地住在朋友家夜不歸宿,或許少了一些當下的玩樂機會,但卻不應該選擇少掉健康。這些選擇及應對我從不說,也不必說,因為我從不讓這些問題真正困擾我,學會勇敢能照顧好我自己,才有保護所愛的能力。這很重要,也是我過得快樂的原因,分享這樣的種子給同樣癲癇的病友。認識同樣癲癇的病人,我學會了該怎麼面對社會的眼光 曾有個機會是在10歲時參加夏令營,參與者有癲癇病友、照顧病友的家人、專業治療的醫師及救國團的大哥哥大姊姊們。 在癲癇疾病中扮演不同角色的人、透過夏令營活動以輕鬆的角度彼此閒聊嬉鬧。尤其能讓因為癲癇而影響家庭生活的照顧者們好好享受出遊的樂趣,一個優質的自然環境場域,快樂的時光在寬敞建築裡發生。在這裡,我認識了很多同樣患有癲癇的朋友,我們除了癲癇發作程度不同以及患病病因不同外,沒有甚麼不一樣。 對於我而言,印象最清晰的不是玩樂,而是醫生寵愛的眼神以及帶團康大哥哥大姊姊溫暖的笑容。我感受到社會的善意及人與人之間的愛。 在2001年,班上有一位身心障礙的同學,他早上在資源班學習,下午則和普通班同學一起上課,然而他因為與多數人不同、同學不太跟他玩,只在偶而發出奇怪聲響時被大家注意。有一天他突然口吐白沫的倒下,即刻間:少數同學跑去找老師,多數嚇壞了不知道該怎麼辦;我也愣住了,不過隨即反應過來原來是我碰到別人癲癇大發作,立即做了最基本的照顧。這是我夏令營以外第一次碰到身邊的人發作。每當回想起這件事時,總覺得其實幸運的是我,我發現自己能夠有幫助別人的能力 我不害怕癲癇發作,我也不會因為旁人不了解癲癇、看到時驚慌失措,而產生不舒服情緒,我學會很鎮定的移除發作時周遭危險物品,避免癲癇發作者受到傷害,且在他身邊守護紀錄時間及症狀。長大了,能在工作中回饋照顧我的醫院,我覺得無比榮幸 我是一個喜歡植物,也樂於分享的人,慢慢地因為興趣發展成職業,終於有一天,我找到一個機會能夠回饋,回饋在成長過程中那麼多的貴人以及那麼多的愛。一直以來醫院就像我的家,有次回診時注意到一面空白的牆,我堅定地告訴我自己,這是我的機會,並不是賺錢的機會而是回饋的機會,後來我打造了全台第一座以蕨類為主題的垂直綠化工程。 我沒有特別告訴客戶或業主我是癲癇病患,我不覺得我需要告訴他們;我不怕別人問我,我認可我自己的專業;我正視我的疾病,我不以癲癇為特例或訴求改變我的工作,尤其是我知道有不少病患在面對癲癇與工作之間的掙扎,我很幸運,我審視我自己所擁有的專業,默默地做我能改變醫療環境的空間。 一直以來我綠化工程的工作總是找機會把目標放在各個醫療環境裡,做過醫院的庭園維護、醫美陽台、健檢中心、醫院頂樓花園以及醫院托老中心的園藝治療。我很開心有一天我有能力貢獻自己,儘管微小,但若能讓下一個來看病的人有那一抹放鬆的微笑,我就心滿意足了。一個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好的生活習慣 我跟我家人說,我從來不覺得我得到的是癲癇,我是得到一個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好的生活習慣。我不太喝可樂、少喝咖啡;我不太熬夜、夜唱及夜遊;我不太玩雲霄飛車、那些讓自己筋疲力盡的活動,當然、我是說我「不太做」不是說我沒有做過,只是如同我每次告訴我自己的,一般人三天三夜不睡覺徹夜狂歡也會引發癲癇,我比他們更敏感,我了解自己,所以我如果筋疲力盡,我一定要有比一般人想像中更紮實的睡眠品質以及更完整的休息。我想照顧好我自己,才有保護所愛的能力。
-
2021-12-26 該看哪科.百病漫談
全身麻醉其實比較安全?醫:半麻有更多不確定性
一般人想到麻醉,可能覺得只有手術才會碰到,但從拔牙、醫美,到健檢、手術,都有「麻醉」的身影。有些麻醉讓病人沉沉睡去,有些則是讓病人的患部「不痛」。使用到麻醉醫療的多數是哪些科別?大多使用哪些麻醉方式?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深入分析麻醉就醫數據,了解國內麻醉使用現況。由於麻醉通常伴隨著開刀、檢查等醫療處置,根據107年到109年的健保資料,整體麻醉人數107年和108年分別為138萬2,488人及141萬4,424人,到了109年則略降為140萬2199人。若細分全麻、半麻、局部麻醉和牙科局部麻醉,107、108及109年全麻的申報人數分別為69萬9,826人、73萬2,159人及73萬3,144人;半麻的申報人數分別為21萬3,793人、21萬739人、19萬7,243人;局部麻醉的申報人數為36萬6,138人、37萬5,131人、36萬4,045人;牙科局部麻醉的申報人數則分別為18萬7,642人、18萬1,925人、19萬1,791人。推測可能是因疫情關係,小手術減少,但必要手術仍需進行。麻醉方式由主刀醫師、麻醉專科醫師共同決定。曾為外科醫師的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麻醉的選擇並非單由主刀醫師或麻醉專科醫師決定,往往是兩人依據病人的情況、部位以及開刀時間,共同討論決定。全麻,也就是全身麻醉,看起來風險雖然比較大,但有時在專科醫師角度會認為「比較安全」。他解釋,因為全身麻醉時,呼吸系統都在控制範圍內,只要監控好生理機制即可;至於半身麻醉或是靜脈注射麻醉,則可能在手術過程中會因病人代謝較快而醒來,或是下半身麻醉了、但上半身仍在活動,反造成手術的不確定性,而出現其他風險。全身麻醉,限麻醉專科醫師施行才可申報。不過在麻醉給付規定中,除了全麻(包括「半開放式或半閉鎖式面罩吸入全身麻醉法」以及「半閉鎖式或閉鎖循環式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法」)限麻醉科專科醫師施行才可申報外,其餘麻醉項目並無規定得由麻醉專科醫師施行。李伯璋表示,每一種專科醫師都有特定專長,對病人來說都很重要。但過去麻醉醫師沒那麼多,「外科醫師就會兼著做(麻醉)」。他談到自己過去擔任住院醫師時,一開始開盲腸手術,便曾自己幫病人打半身麻醉,「多數時候沒有問題,但如果病人姿勢沒有擺好,麻藥跑上來,病人就會出現呼吸困難,必須緊急處理。」主刀醫師麻醉,更需嚴格觀察術後狀況。但李伯璋也提到,有一些診所可能因為規模不大,由主刀醫師自己麻醉,省掉部分費用,但相對容易出問題,是需要注意的現象。尤其若一開始麻藥下太多,但手術進行太快,雖可用拮抗劑催醒病人,但也要有耐心讓病人連接呼吸器到完全醒過來,送到恢復室觀察再回到病房,以免發生Rebound(反彈現象)。他舉例,過去剛到南部執業時,就有開業醫師幫病人做甲狀腺手術,結束後看到病人醒過來,以為已無問題,就直接讓病人到恢復室,沒想到病人忽然喘起來、呼吸不過來,只得再插管急救。但病人一旦拿掉原先的管子,便已造成氣管水腫,要再重新插管便不易放入,容易導致缺氧。因此若能一開始就監控好,確定麻藥全退,就能避免類似的事情。是否能從給付方式改善此一狀況?李伯璋認為,若能從政策角度規定當然很好,但現實狀況考量到人力仍然不足,僅能配合醫事司的管理辦法,健保從旁搭配。
-
2021-12-26 該看哪科.百病漫談
選擇半身麻醉還是全身麻醉?專科醫教你判斷依據
根據107至109年度的健保資料統計,不論哪一個年度,全身麻醉的申報人數都最高,其次為局部麻醉,接下來為半身麻醉和牙科局部麻醉。肚臍下、少於兩小時的手術,才會用半身麻醉,但仍須看病患身體狀況。台灣醫院協會副理事長、麻醉專科醫師朱益宏表示,麻醉藥完全配合手術的進行,在這個前提下,依據執行的手術選擇適當的麻醉。半身麻醉通常適用於下半身、下肢的手術,而全身麻醉適用的範圍更廣泛,上肢的手術或是開較久的手術,需要使用全身麻醉,半身麻醉則不適合。高雄長庚麻醉部主任吳紹群表示,一般來說,肚臍下、少於兩小時的手術,才會使用半身麻醉;而像脂肪瘤、小傷口等,則只要使用局部表面麻醉,於表皮下打麻醉藥即可,一般醫師多可自行處理。不過,從麻醉申報的人數來看麻醉選擇,並無太大意義,因爲這牽涉到病人身體狀況、主刀醫師的手術時間,「是非常專業的事」。麻醉並非全由麻醉科醫師單方面決定,是由主刀醫師與麻醉醫師共同討論決定。麻醉專業性漸受重視,但仍牽涉健保給付等問題。不過朱益宏表示,麻醉有時也牽涉到給付、醫院營運及各專科間合作的方式。例如健保開始實施DRG制度,有三至四成的手術為包裹式給付,因此不論住院幾天、用何種手術或使用何種麻醉方式,同一類疾病、採取類似治療的疾病給予同一種「套餐價」。因此在醫療現場便可能發生,適合用全身麻醉的手術,但主刀科別考量成本而要求使用半身麻醉。不過朱益宏說,這不僅成本考量,也牽涉到醫院裡各專科別尊重的程度、醫學發展淵源以及病人的選擇。由於過去麻醉常由外科醫師兼著做,也造就麻醉在外科體系較為弱勢;雖然經過這麼多年來已有大幅改善,麻醉的專業性已逐漸受到重視,但要達到心目中的地位,還需要努力。進行手術前,務必確認執行麻醉的醫師是誰。許多民眾以為全麻較危險、老人家最好選擇半麻。朱益宏表示,每一種麻醉方式都有風險,就算半身麻醉,也會造成下肢血管擴張而造成風險,因此對麻醉醫師來說,不論何種麻醉方式,都一定要有備案,當預期的麻醉方式達不到效果,就要祭出備案。至於病人若「堅持」某項麻醉方式,除了告知其相關風險外,最終還是要尊重病人選擇。而除了全身麻醉限麻醉科專科醫師施行才可申報健保給付外,其餘麻醉項目並無規定得由麻醉專科醫師施行。吳紹群也提醒,進行手術前務必要確認執行麻醉的醫師是誰,也歡迎詢問麻醉專科醫師字號、確認執業登記,「我們會很開心,不會有受冒犯之處。」朱益宏則表示,偏遠地區或某些診所、小型醫院因規模較小,「養不起麻醉醫師」,而造成麻醉醫師欠缺。因此或許可靠政策鬆綁或是醫院聯盟方式,對較欠缺麻醉醫師的醫療院所給予協助,有麻醉醫師從旁監控手術時的狀況,對病人來說也較有保障。健保外的數字醫美、牙科自費項目 也會用到靜脈或肌肉麻醉隨著麻醉藥物和周邊儀器的進步,「靜脈或肌肉麻醉」也可以讓病人進入深度鎮靜,達到全身麻醉的效果。但若是沒有麻醉醫師在旁監控,若出問題恐危急生命。由於「靜脈或肌肉麻醉」的醫令申報,未強制麻醉專科醫師執行,也未強制填報執行醫事人員。根據健保109年度的資料,「靜脈或肌肉麻醉」的申報件數為17萬2,977件,未填報執行醫事人員共4萬507件;有填報醫事人員的13萬4,457件中,有2萬4,703件非由麻醉專科醫師申報。不過這樣的統計結果應有低估的情形,如醫美診所或牙科的自費項目,有可能使用「靜脈或肌肉麻醉」而未呈現健保資料中。吳紹群說,坊間見到凡是標榜「舒眠麻醉」、「微麻醉」,可讓病人「全程睡著」的,大多是使用「靜脈或肌肉麻醉」達到深度鎮靜或到全身麻醉程度。
-
2021-12-14 癌症.皮膚癌
她想除鼻頭大痣 意外發現皮膚癌
年關將屆,一名30多歲輕熟女想藉助醫美整修「門面」,醫師直覺她鼻頭一顆大痣怪異,建議化驗結果竟是皮膚癌。義大醫院皮膚科主任兼尖端醫美部總監劉懿珊表示,皮膚癌若能早期發現,多數能治癒,一旦深入真皮層,恐需做大規模的整型重建。劉懿珊指出,這名輕熟女鼻頭上的痣從10幾歲就有,因感覺臉部不清爽,想要除痣、除斑,但診斷後懷疑可能是基底細胞癌,檢驗結果確診。「不要以為只是一顆母痣而已。」這些母痣可能因為後天壓力過大或暴露於紫外線下、或無意間接觸到一些致癌因子而導致病變,最近不少做醫美的民眾,都意外發現罹患皮膚癌,有年輕化趨勢。劉懿珊說,基底細胞癌是常見的皮膚癌,成因與暴露於紫外線、老化或接觸重金屬物質有關。辨識皮膚癌有ABCDE五步驟,包括觀察身上的斑點或痣,邊緣是否呈不規則變化,顏色黑黑紅紅不均勻,長在臉上超過0.5公分,或變大變凸,都要有所警覺。皮膚癌約9成是早期可根治,因此早期發現,即有機會治癒,一旦侵犯到骨骼,恐有致命危機。劉懿珊說,這名輕熟女以微創手術切除約0.3公分深的病灶,搭配汽化雷射特殊敷料就平掉,術後口服功能醫學營養素,降低傷口發炎,幾乎零疤痕。但基底細胞癌患者術後,再產生新的皮膚癌機會仍較常人高一些,必須每年定期追蹤。
-
2021-12-13 癌症.皮膚癌
輕熟女鼻頭長大痣 醫師一查是皮膚癌
高雄一名30多歲輕熟女因年關將屆,想藉助醫美整修「門面」,醫師直覺她鼻頭一顆大痣怪異,建議進一步化驗,結果竟是皮膚癌!醫師也表示,最近皮膚癌案例有增多趨勢,若能早期發現,多數能治癒,一旦深入真皮層,恐需做更大規模的整型重建。義大醫院皮膚科主任兼尖端醫美部總監劉懿珊表示,這名輕熟女鼻頭上的痣從10幾歲就有,因感覺臉部斑斑點點不清爽,想要除痣、除斑,但皮膚科醫師診斷後懷疑可能是基底細胞癌,建議手術切除並化驗,患者很驚訝,這顆與生俱來的母痣,竟然癌變!「不要以為只是從小的一顆痣而已」劉懿珊說,這些痣也可能因為後天氧化壓力過大;或暴露於紫外線下;或無意間接觸到一些致癌因子而導致病變,這段時間不少來做醫美雷射的民眾都意外發現罹患皮膚癌,且病患有年輕化趨勢。她說,皮膚癌成因與暴露於紫外線、老化或接觸某些重金屬物質,例如童年喝的地下水含砷或接觸到來路不明,含有重金屬成分的藥物等。辨識皮膚癌有ABCDE五步驟,包括觀察身上的斑點或痣,邊緣是否呈不規則變化;顏色黑黑紅紅不均勻;長在臉上超過0.5公分;或變大、變突、出血、脫屑,都要有所警覺。她也提醒,洗腎患者或動過肝腎移植手術,需長期服用免疫制劑的免疫低下患者,或慢性糖尿病等三高患者及肥胖人士,罹癌機率都相對偏高。不過皮膚癌只要沒往下侵犯,約9成早期是可以根治的,因此早期發現,即有機會治癒,千萬不要諱疾忌醫,一旦侵犯到骨骼,恐有擴散危機。劉懿珊說,像這名鼻上長痣的輕熟女,後來以微創手術切除約0.3公分深的病灶,再搭配術後急慢性專用的敷料與電漿修護,術後幾乎零疤痕。但基底細胞癌患者術後,其他部位再產生新的皮膚癌機會仍較常人高一些,必須每年定期追蹤。而要遠離癌害,保持健康的生活型態還是重要的「保養之道」。
-
2021-12-02 該看哪科.皮膚
看到斑就想打雷射?醫:雷射不是萬能,除斑也要對症治療!
看到斑,就想打雷射?「無限發雷射方案」,好便宜、好划算?這樣的觀念是萬萬要不得的。不正確的雷射治療,反而會火上加油、愈打愈黑,尤其是最為棘手的「肝斑」,反黑機會很高。雷射不是愈多愈好雷射光束照射可將黑色素熱分解或震碎,使大型黑色素團塊裂成小碎片,利於身體自然代謝,而達到除斑效果。不過,雷射伴隨著熱能,受到太多熱刺激的黑色素細胞,會逆境求生、更加賣力地製造黑色素,因而造成術後反黑。隨著科技進步,雷射的脈寬,也就是雷射的加熱時間,從奈秒(10的-9次方秒),進化到「皮秒」(10的-12次方秒)等級。雖然加熱時間愈短,的確愈能讓加熱侷限於黑色素本體,但若是打的發數多,一樣會累積太多熱能,而影響到黑色素細胞。況且,現在稱為「皮秒」雷射的機台,實際上並無法達成僅1皮秒的時間長度,最快的機台也大約仍要370皮秒,因此,皮秒和奈秒雷射之間,並沒有廣告宣稱的相差1000倍之多。有些醫美診所以「無限發數」作為促銷方案,讓消費者誤以為很划算,但醫美應著重對症治療與術後效果,雷射發數多少不是重點,倘若讓皮膚受傷、愈打愈黑,更是得不償失。肝斑最易反黑 小心陷惡性循環斑有先天的,也有後天的,根據黑色素在皮膚中的結構位置,可分成表皮性(如雀斑、曬斑、老人斑)、真皮性(如顴骨母斑、太田母斑)或混合性(如肝斑)。皮膚科醫師以肉眼觀察斑點在臉上的分布位置、顏色、型態等特徵,即可達到八、九成的診斷率。但要注意的是,一個人的同一塊皮膚,可能同時合併有兩、三種斑,甚至有人高達五種斑,需仔細釐清斑點類型,才能施以適當的治療。倘若忽略潛藏的肝斑,貿然施以雷射,就如同戳醒冬眠的熊,一發不可收拾。肝斑又稱為孕斑、黃褐斑,常出現在顴骨、臉頰兩側位置,其形狀不規則,且邊界不明確,黑色素混合分佈在淺層與深層皮膚。其形成原因複雜,目前已知與遺傳、紫外線、女性賀爾蒙、懷孕等因素有關。肝斑者的黑色素細胞特別活躍,較易受到刺激而加強製造黑色素,因此,反黑的機率較其他斑種高很多。此外,肝斑者的基底膜常有缺損,就好像地板破了洞,黑色素便會往下掉到真皮層。而真皮層,不若表皮層能將色素自然代謝,僅能以雷射激爆,於是有些患者就陷入了雷射(變白)、黑色素細胞活性上升(反黑)、又再度雷射的惡性循環。精準診斷 對症治療因此,醫師除了用肉眼與皮膚鏡觀察診斷,若以非侵入式細胞級光學同調斷層掃描儀(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透過不同方向切面觀察皮膚下細胞的縱切面及橫切面構造,則可瞭解皮膚下黑色素的分布位置、黑色素細胞的活躍程度,以及基底膜是否有缺損等,精準判讀是否為肝斑及其特性,規劃最適當的治療方式。舉例來說,除了以雷射除斑,基底膜有破損的話,必須修復基底膜,避免黑色素不斷落入真皮層;當黑色素細胞活躍性高,則可輔以傳明酸,以及維他命C / E、穀胱甘肽等抗氧化成分,抑制其活性。依照皮膚的情況,有時候溫和一點的治療方式才是上策。此外,斑點形成絕大多數和紫外線有關,無論是平日預防或術後保養,做好防曬皆是重中之重。對於嚴重的肝斑患者來說,醫療或許能幫忙改善三成,另外七成也得要自己付出努力,防曬、維持正常睡眠、服用/擦抹美白相關成分、停用賀爾蒙製劑等皆有幫助。
-
2021-11-07 該看哪科.皮膚
身上的痣若有這5種變化 醫師:趕快就醫提防癌化
一名50多歲男性最近突然摸到臀部有顆黑痣,就醫診斷辨別雖然尚無害,但他仍選擇接受除痣手術,以放心避免癌化。台中榮總皮膚科醫師翁毓菁說,人的身上有大大小小的痣,當它的顏色、型狀、大小有變化時,應該盡快找皮膚科醫師診斷,尤其有家族遺傳性疾病者更應提高警覺,在痣開始癌化前將其除去。翁毓菁說,例如當痣由棕色變成白色、紅色,或由黑色變成白色、紅色變成黑色,都是不對的。型狀上原本是圓型卻變成方型、三角型變成奇型怪狀,也是有問題的。另外,不好的東西,半年就會有兩倍的生長速率,最直接就是大小有變化,這些都是警訊。她也提醒,如果有容易出血,像是穿衣或洗臉,一碰到就容易流血,這可能也是病變的現象;另若有神經痛的情形,因為不好的東西它會往下吃,吃到我們的神經,就會有痛感或麻的情況,所以總結以上這5點,都該及早處理,因為它都有可能進一步癌化。翁毓菁說,痣本就是會後天長的,並不都是先天都有,如果有病變,真的會變得複雜,所以身上的痣若有疑慮,可以找皮膚科專科醫師及早拿掉。她說,若對痣有疑慮,一定要找皮膚科專科醫師,而非找時下所謂的「醫美」醫師,因為衛福部並無醫美這項專科。而且,皮膚科專科醫師經過皮膚病理以及使用皮膚鏡(儀器)檢視的訓練,這都是只有皮膚科的醫師才會接受的訓練。翁毓菁說,一般接受除痣的手術約只要花30分鐘就可以完成,不需要住院,民眾只要跑一趟醫院,讓專業的醫師鑑別一下,不但可以放心,也可以避免萬一癌化的可能。
-
2021-10-28 焦點.元氣新聞
女性吸菸率5年內大躍進!勸戒菸 這樣做比恐嚇更有用
隨健康意識抬頭、菸捐調漲,台灣男女性吸菸率大致持續下降,但2018年到2020年的女性吸菸率卻從2.4%回升到2.9%,為2015年後最大幅度回升,如何幫助女性遠離菸品再次成為關注焦點。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女性加味菸使用比率上升幅度大於男性,但因醫療及醫美抗老技術發達,疾病和變老變醜等恐怖訴求,無法為習慣「吸菸儀式感」女性帶來戒菸動機,要正向鼓勵或訴諸親情才有用,另外國健署已研擬修法禁止加味菸。亞東醫院心血管醫學中心主任吳彥雯表示,台灣過去長期調查一直認為女性抽菸率極低,可能有些低估,因為很多女性可能不敢講實話。近年觀察到加味菸使用比例誇張成長,女性吸菸者使用比例從33.6%增加到41.7%,男性也從5.6%成長到12.5%,因為這類新興菸品給人一種「這不是菸」的錯覺,甚至有時髦、新潮感,忘記了加味菸就是菸,只要開始抽,就是對生命健康造成危險。吳彥雯表示,吸菸會導致動脈粥狀硬化,導致冠狀動脈心臟病或腦中風,而且研究顯示女性吸菸者健康風險上升幅度遠高於男性。舉例來說,成年男性一天抽6到9根菸,心肌梗塞風險是不吸菸男性的2.1倍,但女性只要一天抽3到5跟,心肌梗塞風險就是不吸菸女性的2.14倍。如果菸癮更重,一天吸一包菸(20根),男性風險的增為3倍,女性卻大增為6倍。至於出血性腦中風(蜘蛛網膜下腔出血),男性吸菸風險增為3倍,女性則增為4.7倍。吸菸也會增加女性罹患乳癌、子宮頸癌、不孕、流產等風險,還會使卵子提早老化並進入更年期,讓心血管疾病風險更高。曾經主持女性吸菸者焦點座談的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專任教授許安琪表示,女性大多是在求學階段因為好奇和同儕接觸菸品,進入職場後因為社交原因繼續抽菸,而鞏固吸菸行為的重要元素「儀式感」,還有打入某個人際圈之後的文化壓力、階級制度等,這些都會增加戒菸難度。雖然健康風險高,不過許安琪調查發現,恐怖訴求無法喚起女性吸菸者的戒菸動機,但正面、溫馨的鼓勵和親情訴求,可以得到很好的反應,特別是在比較年長的女性吸菸者。許安琪表示,這可能是因為現代醫學發達,也有很多醫美技術可以滿足女性抗老和美容的需求,所以與其恐嚇女性吸菸會醜,不如鼓勵他多運動會變美,最好由家人、伴侶或兒女,以溫馨的話語支持女性戒菸。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2021-09-15 性愛.愛情診療室
「我很醜對不對?」「我也沒多帥啦!」《俗女養成記2》陳嘉玲蔡永森的40+成熟愛情
《俗女養成記2》除了有更多貼近大齡女子的生活描寫之外,主角陳嘉玲與青梅竹馬蔡永森之間的成熟愛情,以及他們之間平淡卻充滿溫馨感的日常生活,也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VidaOrange編輯整理了蔡永森和陳嘉玲在《俗女養成記2》中面對愛情的成熟模樣,也許,你可以從他們身上看到逐漸成熟的自己,在這幾年對於愛情是否有了新的想法和體悟。*本文有劇情微雷,請斟酌後再繼續觀看1.為對方細心著想,給予最溫暖的支持「嘉玲Fighting、嘉玲Fighting!」在第二季中考上導遊的陳嘉玲,第一天帶團就遇到了難搞的外國客人,讓陳嘉玲感到非常沮喪。這時,身為棒球隊教練的蔡永森,就這麼剛好地領著棒球隊經過陳嘉玲身邊,他們一邊喊著:「嘉玲Fighting、嘉玲Fighting!」一邊跑了過去。雖然這只是很小的一件事,但蔡永森用他的細心體貼為第一天上班的陳嘉玲送上加油打氣,儘管方法不浪漫卻誠懇無比,不僅溫暖了陳嘉玲的心,也讓她重新恢復笑容,再次找回了勇氣。2.在彼此低落的時候,給對方一個安慰的肩膀「我很醜對不對?」「我也沒多帥啦!」被醫師診斷為「早更」,開始發現自己不再年輕的陳嘉玲,想體驗看看當美女的感覺,所以到了同事推薦的醫美診所微整形,沒想到竟然整形失敗,臉上長滿了過敏疹子。傷心又沮喪的她,和同樣刺青失敗的爸爸坐在屋頂談心,當她要從屋頂上下來時,看到在樓梯底下等著她的蔡永森,陳嘉玲鼓起勇氣把內心的不安一次發洩出來:「我很醜對不對?我接下來會越來愈醜,皮膚會越來越粗、聲音會越來越低、半夜會流汗,還有骨質疏鬆症⋯⋯」而蔡永森卻沒有用任何甜言蜜語安慰她,只是淡淡說了一句:「我也沒多帥啦!」並伸出手拉她下來。陳嘉玲下來之後,又補了一句:「還有,我可能生不出小孩。」蔡永森同樣沒有多說什麼,只是把陳嘉玲的頭髮輕輕撥開,看著她整形失敗的眼睛說:「真的很醜。」並把她擁入懷裡。而陳嘉玲聽了之後,也漸漸放下那些壓力和擔心,因為蔡永森用溫暖的行動讓她知道,不管自己未來發生了什麼事,外表變得再醜再老,身邊永遠會有他陪伴著自己。3.互相體諒,為彼此分擔辛勞「你是不是很痛?」「妳是不是很累?」第三集中,被難搞的客人折磨一整天,最後還被用拐杖砸到流鼻血的陳嘉玲,在蔡永森的住處外坐著等他。當陳嘉玲看到手臂被棒球隊學生不小心用球棒砸斷的蔡永森時,第一個冒出的念頭不是跟他抱怨自己一整天的遭遇,而是先問他:「你的手是不是很痛?」而蔡永森也隨即問她:「妳是不是很累?」回家之後,陳嘉玲幫手不方便的蔡永森洗頭,而蔡永森也幫疲憊的陳嘉玲做了晚餐,最後,陳嘉玲給了蔡永森她家的鑰匙,象徵著兩個人的關係更進一步。儘管在這一集中,兩個人都處在一個比較低潮的狀態,但成熟的他們卻能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把另一半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並用一句平淡而溫暖的問句讓對方感受到自己對他的重視,或許,這就是一段成熟又穩定的感情,最美好的樣貌吧!※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我很醜對不對?」「我也沒多帥啦!」《俗女養成記2》陳嘉玲&蔡永森的40+成熟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