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5 名人.李伯璋
搜尋
醫療資源
共找到
680
筆 文章
-
-
2021-11-14 新聞.元氣新聞
健康長壽論壇/台研究登國際期刊 關渡醫院創宜居社區
慢性病長輩除了醫療照護,透過生活環境調整,健康狀況也能同步提升。台北市關渡醫院推行「次世代健康長壽 宜居新關渡」計畫,針對本身有3種以上慢性病患者,整合醫療、生活品質改變,發現慢性病長者腦力、體力明顯提升,成為創新的健康模式,該計畫命名為「Tiger」研究論文近期更發表國際知名期刊《Lancet Healthy Longevity》。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辦,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合辦的「次世代健康長壽大未來」論壇今天上午舉行,高齡醫學權威、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分享如何運用AI科技,幫助長者安心走出社區,結合關渡在地藝術文化、地貌景致,讓青壯世代提早規畫適切的長壽生活。陳亮恭表示,國人平均餘命逐年增加,每10年平均會多2、3歲,但不健康餘命也伴隨增加,從2018年的8.4歲,到2019年增加到8.5歲,未來一定會活得更久,但要活得健康,不失能、不失智、不需被人照顧的狀態。此外,全球每年票選宜居城市,除了自然環境、人文、空氣品質等,健康醫療也是重要因素。陳亮恭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到,健康長壽要整合多元層次,包括身心運動、優質飲食、社會心理、健康生活、慢病管理等,並依照個人的功能狀況,導入適當的醫療或長照資源。他直言,應以個人狀態、需求組裝不同服務,而不是用服務體系切割每個人的需求,應打破現行服務提供者所畫定的界線。陳亮恭表示,WHO更指出,一個社區級的醫院就能做到幫助民眾健康長壽,包括提供醫療、長照、社區健康促進及改造。他說,若關渡醫院做得到,台灣任何社區都可以成功,於是展開計畫,並與法國、日本合作,盼「關渡」成為長壽代名詞。過去芬蘭著名研究「Finger」,社區長輩每周運動5天、2至3天重訓,研究結果成效非常好,全球更掀起「Finger」網絡,台灣先前也曾做類似研究,收案1千多名、平均75歲的健康長輩,導入運動認知、營養衛教、人際關係連結等,發現結果相當好,體力、腦力明顯進步。雖然因訓練頻率前密集、後下降,6個月後運動效果遞減,但腦力仍遞增,表示訓練仍可改變長輩思考邏輯,以及處理問題的方法。繼芬蘭「Finger」、新加坡「Singer」研究後,陳亮恭以台灣來命名「Tiger」研究,是延續先前研究的進階版,於門診中篩選有3種以上慢性病患者,且身心功能衰退者,結合少數人有研究的慢性病管理,結果比原本研究更好,尤其在實際生活中,許多人有慢性疾病,因此整合慢性病管理更是關鍵。該篇論文更刊登國際知名期刊《Lancet Healthy Longevity》,是多年來台灣本土設計、執行計畫,唯六刊登的論文之一,整篇論文沒有抽血報告,全是透過體力、腦力及生活品質改變等,創新健康模式,這將影響未來世界照護模式的發展。陳亮恭新創名詞「關渡學(Gandaulogy)」,延續「Tiger」在台灣高齡整合研究中代表的五種精神,包括「強化Training」、「智慧Intelligence」、「連結Gathering」、「快樂Enjoyment」、「回春Rejuvenation」,並成立關渡學苑,提供民眾遊戲化訓練,相較一般社區據點提供更多元更有強度的活動及運動,預計12月招募第一批學員開課。陳亮恭表示,關渡醫院除升級軟硬體成「智慧醫院」,推行整合門診,減少醫療費用支出及兼顧品質,減少失能機率,也融入病患體驗導向,讓「客戶回饋」減少醫療資源不當使用,除了高齡醫學,也整合神經內科等其他專科,並落實「Tiger」研究,疾病急性治療後,也創造適合運動的環境,真正打造宜居社區。
-
2021-11-12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肺阻塞、新冠肺炎「雙重打擊」 50歲男肺結疤、戴鼻管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每10秒就有1人死於肺阻塞(COPD),好發族群為40歲以上男性,危險因子包括菸害、空汙、粉塵、廢氣等。而新冠肺炎肆虐全球,若本身肺阻塞又確診新冠肺炎,對肺部即是「雙重打擊」,肺部幾乎纖維化,醫師提醒,若民眾出現三周以上咳、痰、喘問題,應儘速就醫,且應儘早完整接種新冠疫苗,降低重症死亡機率。11月17日為世界肺阻塞日,國民健康署攜手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舉辦「每年近5000人慢性肺阻塞疾病死亡 立即戒菸 遠離咳、痰、喘」記者會。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台大癌醫中心副院長王鶴健表示,根據統計,國人40歲以上肺阻塞盛行率約6.1%至9.5%,但就診率僅2.1%,仍有許多潛在患者流連在外。2021年「後疫情時代咳痰喘」調查,針對1112名40歲以上且有暴露於危險因子的民眾,調查結果顯示,有4成高風險族群不認識肺阻塞。而有6成高風險族群曾連續3周出現咳痰喘症狀,當中近5成的人沒有尋求醫療資源,認為症狀沒有影響日常生活、年紀大很正常。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公共事務召集人、台大醫院內科加護病房暨呼吸照護中心主任古世基表示,肺阻塞初期較無明顯症狀,容易和一般感冒混淆,但感冒症狀不會持續出現。肺阻塞患者因肺功能較差,戴口罩更容易頭暈、頭痛,更容易「罩」不住。肺阻塞依照風險、症狀及惡化病史,分為四種族群,GroupA為症狀少、風險低,GroupB症狀多、風險低,GroupC症狀少、風險高,GroupD症狀多、風險高。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呼吸道疾病委員、彰化基督教醫院副院長林慶雄指出,肺部功能一旦損傷,幾乎無法逆轉,且肺阻塞發生重度急性惡化時,兩個月內死亡率高達20%。古世基表示,一名66歲退休病患,過去為了應酬每天2包菸,菸齡超過20年,退休後出現咳、痰、喘症狀,尤其天氣變化呼吸更急促,運動、生活日常嚴重影響,就醫診斷為肺阻塞合併過敏體質,透過藥物、肺復原運動及戒菸,肺功能獲得改善,運動耐力也提升。古世基說,若肺阻塞又確診新冠肺炎,等於是「雙重打擊」。他分享,一名50多歲男性個案,本土疫情爆發時確診,他本身肺阻塞輕微,但確診新冠一周後呼吸衰竭,送急診插管進加護病房,經2周治療後拔管,肺部仍結疤、纖維化,即便出院,一活動仍容易掉血氧到85%,低於最低正常值90%,這類患者需門診、肺復原協助復健,也建議家中準備血氧偵測儀,若血氧過低需戴氧氣鼻管,絕不可能恢復到過往狀態。王鶴健指出,為落實肺阻塞篩檢生活化,鼓勵民眾平時透過「一分鐘登階」進行自我肺功能檢測,若一分鐘無法爬完80階階梯、約四層樓,且合併三周以上咳、痰、喘症狀,可能有肺阻塞風險,建議盡快到醫療院所就醫,安排X光及肺功能檢查。林慶雄說,依照患者風險程度給予整合性照護,以藥物與非藥物治療(如戒菸、營養補充、運動、肺復原運動)雙廣齊下,維持患者肺功能。古世基表示,以國際統計來說,確診新冠肺炎的危險因子,除了高齡外,排序第一為心血管疾病,第二名則是糖尿病,第三則是慢性呼吸道疾病、肥胖等,呼籲民眾「疫苗一定要打」,可減低重症機率。一分鐘登階指標:1.「30階以下」:若爬不到30階就喘到爬不下去,可能是肺阻塞高風險族群,建議盡快至醫療院所適當科別檢查。2.「30至50階」:可能是肺阻塞中度風險族群,請持續注意肺部健康。3.「50至80階」:是肺阻塞低風險族群,請繼續往超越80階邁進。
-
2021-11-11 新聞.元氣新聞
東基放射腫瘤科添生力軍 師徒聯手照顧台東病人
台東基督教醫院癌症中心副院長鄭鴻鈞醫師曾疾呼「要降低台東縣癌症標準化死亡率,需要一群人一起做」,醫師任崇文深知東基需要第二位放射腫瘤科醫師後,毅然決定從台北到東基,和老師鄭鴻鈞醫師一起醫治台東癌症病人,他也期許自己成為讓台東癌症標準化死亡率持續下降的團隊成員之一。2019年11月東基首位放射腫瘤科醫師、癌症中心副院長鄭鴻鈞開設門診,並在隔年2月啟用直線加速器,讓需要放射治療的台東癌症病人得以在地治療。鄭鴻鈞以降低台東癌症標準化死亡率為主要目標,但要達到這個目標,非個人之力所能及,需要一群人,需要有熱忱的年輕新血加入。北部成長、求學的任崇文醫師,對台東不陌生,任崇文說,當年醫療替代役抽到台東,分派到台東的醫院服務,生平第一次長住台東,台東環境不錯,生活機能佳,台東的醫療資源確實不足,各醫院雖有醫療設備,醫師人力嚴重不足,台東的病人時常奔波外縣市就醫。任崇文曾在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接受4年放射腫瘤科專科醫師訓練,擔任主治醫師後,他認為「應該找個地方好好發揮自己的專長」,東基需要再多一名放腫科醫師,他把握機會,再回到台東服務,他坦言降低癌症標準化死亡率非一蹴可及,需要更多醫師人力的長期努力,才能往好的方向前進。任崇文醫師治療病人細心、耐心兼具之外,也不斷加強醫療專業知識,忙碌的工作之餘,善用工作空檔,攻讀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博士班。「治療無縫接軌」,任崇文到任三個月來幾乎沒有適應期,他說,東基與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合作,開啟兩院癌症照護「無縫接軌」計畫以來,東基癌症治療的相關醫護人力都到和信受訓,他也在和信接受專科醫師訓練,加上在和信的老師之一鄭鴻鈞醫師親自到台東「打基礎」,東基放射腫瘤科治療團隊在治療病人的方式與想法都與和信相當,有志一同。任崇文觀察,台北、台東的病患大不同,病人的疾病相似,但不少台東病人是忍了很久才來,即使來了,也是隻身前來看診與治療。病人家庭支持力薄弱,憂心治療期間因副作用無法工作養家,家裡沒有足夠的人力及時間照顧病人,病人討論病情時,需顧及病人的經濟、身體狀況、家庭支持力等各層面,才能決定最適合病人的治療方式。任崇文說,台東的醫病關係融洽,病人尊重醫師的專業與建議,許多醫師不願意前來,是對台東太陌生,若能在台東長住一陣子,或許願意投入台東醫療的人會增加,一起為降低台東縣癌症標準化死亡率努力。
-
2021-11-11 癌症.肝癌
190萬B肝帶原者要救 陳建仁籲放寬B肝抗病毒藥物使用
肝癌是國人第二大癌症死因,其中7成與B肝有關。針對WHO預定在2030年達成消除病毒性肝炎目標,前副總統陳建仁表示,台灣自今年3月1日起雖擴大B肝抗病毒藥物的給付,但若能進一步放寬給高危險族群使用,並提高篩檢及治療比率,將可大幅下降肝硬化、肝癌和死亡風險。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楊懷壹表示,B型肝炎的自然病程分為四個階段,分別為病毒量相當高的免疫耐受期、病毒量仍高但持續下降的免疫清除期、病毒量低但可能發生肝纖維化的不活動帶原期,以及病毒量偏高並使肝臟再度中、重度發炎的病毒再活化期。他指出,B肝病毒是一種DNA病毒,當進入人體肝臟細胞且長時間停留,進而導致慢性B型肝炎,甚至會在免疫耐受其時嵌入宿主細胞,直接致癌。因此B肝帶原者若未適當治療追蹤,25%至40%的B肝患者終生會進展為肝硬化或肝癌。陳建仁表示,我國自1985年起推動所有新生兒接種B型肝炎疫苗,已大幅降低B肝帶原盛行率,從15%至20%到現在盛行率約5%至10%。他笑稱,「等到這批35歲以上未接種疫苗者老去之後,確實減少死亡率甚至消滅B肝,但不切實際」。他說,35歲以上B肝帶原者推估有190萬人,仍會進一步導致肝硬化、肝癌進而死亡;尤其若進入中重度發炎,和後期肝硬化、肝癌時的治療,往往耗費需多醫療資源。陳建仁表示,今年三月起健保有擴大給付B肝抗病毒藥物的治療,納入非肝臟器官移植者的預防B肝投藥、接受免疫抑制治療者預防性B肝用藥、肝纖維化程度達F3等級以上。但根據美國、歐洲治療指引以及台灣的研究指出,若擴大使用B肝抗病毒藥物,將「肝指數檢驗超標一次」、「肝纖維化程度F2」、「肝指數異常一倍」者納入,有助降低許多B肝相關的肝硬化、肝癌、死亡風險。陳建仁指出,根據他和楊懷壹、台大醫學院教授高嘉宏等人共同建立的模組推算,若根據三種條件放寬抗病毒藥物使用,並達到WHO訂定的90%感染診斷率以及80%的治療率,未來15年、平均每年可降低220至967名患者。但陳建仁也坦言,未來如何擴大篩檢以及如何只篩檢一次就連動B肝抗體、病毒量的檢測,提高民眾篩檢意願還需要努力。尤其篩檢和藥物擴大納入哪些對象、以公務預算或健保給付,也都有待討論。
-
2021-11-05 新聞.元氣新聞
不只年輕人! 長輩疫情期間整天掛網就為這
偏鄉長者過往因距離遙遠,下山就醫、復健不容易,近年國健署、原民會與科技平台WaCare合作,研發遠距智慧平台,讓長輩線上與醫療專家面對面,聽課、做運動以及個人醫療諮詢等,提供長輩有多元醫療照護,甚至成為全新數位社交場域,讓長輩每天早到晚「都掛網」。「研發遠距智慧銀髮科技互動平台5D計畫成果發表會」今於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國健署長吳昭軍說,透過數據(Data)、數位(Digital)、對話(Dialogue)、尊嚴(Dignity)及擴散(Diffusion)的5D理念,拉近距離突破偏鄉資源不足的問題,專家亦可免於路途遙遠及交通不便,直接在線上教學。WaCare遠距健康延攬物理治療師、護理師、營養師及運動教練等15個領域專家,共同在線上設計失智預防、用藥安全、飲食控制、心肺有氧、伸展瑜珈、藝術治療等多元課程,讓長者及照顧者在家也能學習新知識,並獲得陪伴。WaCare遠距健康執行長潘人豪表示,目前已有50多位專家提供1100多堂線上健康促進課程,全台有15個縣市、60多個社區據點在線上參與,截至今年10月參與人數多達3萬多人次,最高曾有單場500人同時在線。潘人豪表示,線上平台致力促進民眾居家健康、協助照顧者建構照顧能力,整合多元專業醫療資源。疫情期間實體活動受限,而數位虛擬化空間不受影響,順利引進社區,長輩有任何健康問題,可線上諮詢專家,及早下山就醫。照服員亦可透過平台學習更多專業知識。潘人豪指出,平台集結超過千位專家,包括醫師、護理師、營養師、職能治療師、心理師、聽力師等,提供遠距服務,也針對不同社區及文化,分析社區疾病樣態及健康需求,而設計個人化服務。疫情期間,潘人豪發現,部分社區照服員專業背景不足,不了解長輩需求,長輩也不願意分享,因此線上增加「健康導師」,透過線上與長輩溝通互動,了解長輩需求並記錄,提供給照服員參考,協助引介長照資源等,這些服務過去僅在醫院、長照機構內,如今透過網路,擴及到各地社區內。潘人豪表示,疫情期間開放平台給各社區使用,長輩從不會用手機,到子女、孫子協助長輩上線,平台形成的新數位社交場域,也有專家陪伴,讓不少長輩「早中晚都掛在線上」,樂得將數位融入生活,他表示,今年做出「數位健康分級」,從過去的自主照顧就醫,到現在長輩可線上上課、做健康諮詢,成為全新的健康促進模式。
-
2021-11-01 該看哪科.婦產科
泌乳師非醫事人員 婦產科醫:「還是要相信專業」
乳房護理屬醫療行為,需醫師診斷後執行,尤其乳癌患者術後需乳房按摩或產婦產後乳腺不通、脹痛不適,台中市法制局主任消保官康馨壬建議,產婦身體不適應尋求正規醫療資源協助,泌乳師非醫事人員,需有專業、證照等以利消費者參考,但不得涉及醫療行為及宣稱療效。「還是要相信專業」。嘉義醫院院長、婦產科主治醫師黃元德說,民間泌乳師證照都非政府正式授予,也沒有執業登記,而國健署長期推動母嬰親善認證,相關醫護人員都具備產前、產中、產後母乳哺育訓練時數並認證測驗合格,可以多加利用。黃元德說,雖有7成產婦有漲乳問題,但嚴重乳腺阻塞而需處理可能只有2到3成。嘉義市衛生局認為,泌乳師不屬醫事人員,未登錄無法掌握執業人數,雖不曾接獲相關糾紛,但畢竟不是護理師,手法牽涉護理範疇恐觸法。未來若要制度化,可能要求一定學分數、實習、考證照等基礎,要有配套措施。嘉義基督教醫院婦兒科督導陳碧惠表示,國健署在多數縣市婦產科醫院有母乳哺育種子講師,這群種子講師除幫醫護人員上哺育課程,也提供產婦臨床建議與指導,出院後採電話諮詢,但要做到宅服務幾乎不可能。目前全台灣有157間「母嬰親善醫院」提供相關知識,台中市衛生局去年也推出「智慧育兒小幫手LINE@」,24小時提供哺乳、育兒保健等相關資訊,也設有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0800-870-870提供諮詢。▍延伸閱讀:泌乳師助產婦解決塞乳之痛卻恐觸法 盼有「官方證照」從事醫療行為
-
2021-10-31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健保大數據/搶救心肌梗塞病患入院到出院 每人平均花費9萬元
「救人如救火」,這話用在搶救心肌梗塞患者身上,更是貼切,心梗病人每延誤30分鐘治療,死亡風險將增加7.5%。衛福部設置緊急醫療救護網,建立轉送機制,大幅降低死亡率。但心肌梗塞年人數逐年上升,依據近三年統計,每年增四至六千多人。專家建議,三高患者務必規律用藥,定時回診,才能「護心」,減輕健保負擔。 醫學中心急診件數占四成,區域醫院佔四成二。健保署數據顯示,109年共12萬人因心肌梗塞就醫,醫學中心急診件數占四成,區域醫院略高,占四成二,基層診所占比最少,原因在於醫療院所有無設立心導管室。台大醫院心導管室主任、台灣大學醫學院內科教授高憲立指出,心肌梗塞患者被送至急診室時,需在10分鐘內進行心電圖,且需會診心臟專科醫師。在確診後,應該在90分鐘內接受心導管手術治療,如醫療機構並未設立心導管室,無法執行手術,就只能先打血栓溶解劑,如果病情持續惡化,就必須緊急轉院。高憲立表示,醫院開設心導管室,除了硬體設備之外,還需擁有完善心臟專科團隊及護理人員,且能一周七天、24小時輪班,對於偏鄉地區診所難度相當高,大都無法收治心肌梗塞患者,而患者必須就近轉院,與時間賽跑。24小時緊急心導管治療,除硬體還需完善團隊支援。曾任台大醫院心臟專科醫師、阮綜合醫院心導管室主任劉中平指出,15年前,北部醫療資源及設備人力較為充裕,當時高雄地區僅有兩三家醫學中心有能力提供24小時緊急心導管治療,現在則有7至8家醫院。劉中平表示,各縣市的醫療資源和人口密度均不同,心肌梗塞患者就醫情況也不盡相同,例如,台大雲林分院並非醫學中心,但為當地少數可執行心導管手術收治的醫院,因此,患者人數就超出雲林其他醫療院所。亞東醫院位於新北市板橋,地區人口眾多,包括樹林、土城、中和等區的心梗患者也會送該醫院急救,因此,急救收治人數排名就較高。在花東地區,則由花蓮慈濟、台東馬偕醫院收治心梗患者,執行心導管手術。透過問診及早發現並轉送、防治,基層診所扮演重要角色。儘管絕大部分基層醫療院所無法做心導管手術,但在緊急醫療救護網中,卻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以在短時間內協助轉送。劉中平表示,胸痛患者若至住家附近的基層診所看診,醫師透過問診、心電圖檢查,發現異狀,就可啟動緊急醫療網,協助轉診至大醫院就醫,提高存活率。患者出院後,回到診所就醫,以便就近追蹤。至於心肌梗塞個案上升趨勢,高憲立表示,原因可能在於擁有心導管室的醫院變多,心電圖使用上更為普及,加上民眾健康意識提高,只要胸痛,覺得不對勁,就立即就醫。再者,以往心肌梗塞患者容易以「不明原因死亡」定案,如今因診斷明確,以致出現「病患逐年上升」的錯覺。心肌梗塞病人從入院到出院,平均花費9至10萬元。劉中平則認為,國內邁入高齡化社會,心肌梗塞患者人數逐年增加不無可能,全台設立心導管室的醫療院所增加,因此,每家醫院醫師收治患者人數就會變少。從健保大數據來看,每個心肌梗塞病人從入院到出院,平均花費約9萬元,近三年就醫人數逐年增加,費用相當可觀。 劉中平建議,衛生單位應該積極宣導菸害防治,協助民眾戒菸,另外,三高患者應該定期回診,規律用藥,控制血壓、血糖、膽固醇,以降低心血管急重症風險。
-
2021-10-31 新聞.杏林.診間
從台大赴台東行醫 陳玉祥獲醫奉獎「做到不會動為止」
台東基督教醫院顧問、耳鼻喉科醫師陳玉祥,於偏鄉行醫40年,培育東部醫師人才,解決醫師荒,帶領東基成為花東唯一地區教學醫院,到109年醫師人數成長60%。今獲得第31屆醫療奉獻獎個人奉獻獎,他回想,當年看到宣教士為台灣付出,毅然決然離開台大到台東,因為「我們有能力時,應該自己照顧自己人」。曾為台東基督教醫院院長的陳玉祥,自小被父親叮囑「家裡就是因為沒錢,弟弟妹妹才死掉,你以後要當醫師救人,且不要收窮人的錢」,一路認真踏實成為台大醫師後,12年前決定提前退休到醫療資源不足的台東偏鄉落腳。盡管已70歲,身上還裝有7根支架,陳玉祥仍滿懷豪情壯志:「我要在後山一直行醫,到不會動才停止。」陳玉祥今表示,求學時代常看報章雜誌報導,外國宣教士遠渡重洋,不管是隻身來台、或悉家帶眷,來到台灣照顧後山、偏鄉的民眾,心中對他們由衷欽佩,因此萌生「當我們有能力時,應該自己照顧自己人」。陳玉祥說,自己當兵時,曾辦了四次義診,但後來發現兩天一夜的義診效果不彰,一次只能看30、40人,要向宣教士那樣,才算是投身奉獻,尤其台大醫院少他一個醫師無所謂,馬上就能補人,因此毅然決然決定到台東行醫。偏鄉醫療人力不足,徵醫師也是困難重重。陳玉祥說,起初會先與應徵醫師約在台北面談,面試六、七個人中,可能只有一個願意來,大多考量小孩、經濟或爸媽照顧等因素,「很難找啦,但也難怪他們,各有各的困難」。他透露,現在努力應徵下,從30幾個增加到50幾個醫師,「有進步了」。
-
2021-10-2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史上複雜第12輪預約截止 北市還剩7萬多人莫德納剩最多
史上最複雜的第十二輪疫苗預約接種,中央1922預約系統第十二輪第二階段預約,已在今天中午12點截止,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表示,北市提供預約數29萬4434人,實際預約數為22萬2735人,總剩餘數7萬1699人。蔡炳坤說,進一步統計,剩餘的劑量包括莫德納第二劑剩餘數3萬3668劑;AZ第二劑剩餘數2萬3979;BNT第一劑,剩餘數1萬4052劑。蔡炳坤表示:這次預約中央系統已依柯市長與陳部長會商的決議,適時放寬AZ與BNT預約條件,惟預約結果仍有不少剩餘數,歡迎中央繼續加開預約人數,以利充分運用醫療資源。
-
2021-10-27 新聞.杏林.診間
醫奉31/鄭立智:守護偏鄉眼科醫療 點亮恆春靈魂之窗
醫療貧瘠之地恆春,一度有「瞎子村」的稱呼。居民迫切需要眼科醫師,偏偏早期整個恆春半島找不到一位。直到1995年陳雲址醫師來到恆春基督教醫院,恆春才終於有了眼科醫師。但一人之力撐不住所有病人,2000年同為眼科醫師的鄭立智,因陳雲址一句「留下來和我一起努力」,決心全力投入偏鄉醫療。與陳雲址並肩 填補缺口2000年,陳雲址獲得第10屆醫療奉獻獎;2021年的現在,鄭立智亦榮獲醫奉獎。他們並肩填補恆春眼科醫師的缺口,為黑暗中的恆春人帶來重見光明的希望。忘我的行醫路上,鄭立智去年巴金森氏症發病,仍拖著病體看診。他說:「棒子我緊握在手中,直到接棒者到來。」鄭立智就讀國防醫學院醫學系時,即立志朝眼科發展。由於眼科手術精細,特別需要耐心和穩定,鄭立智大五開始刻意訓練自己,用左手、右手勤練毛筆,藉此強化專注力和穩定度,藉運筆的困難磨練雙手的穩定。寫毛筆字的習慣一直維持到現在。分發馬祖任醫官兩年期間,因離島缺醫護,鄭立智幾乎包辦所有科別,從外傷手術、傷風感冒、腹痛、割盲腸到接生、衛教宣導。艱困的克難環境,培養他成為十八般武藝樣樣通的小島醫師。他說,那段時間深刻體會偏遠地區醫療資源的缺乏和就醫的不便,內心深處已埋下日後到恆春半島服務的種子。後來鄭立智在高雄國軍802總醫院任眼科主任,再到屏東基督教醫院任眼科主任。虔誠基督徒的他對宣教有使命感,1996年偕妻子移民紐西蘭,開拓華人教會。但陳雲址希望他去恆春幫忙,於是次年起每年撥出兩個月,從紐西蘭飛回恆基,協助眼科。義不容辭回台 一待20多年2000年,66歲的陳雲址接任恆基院長,繁雜的行政工作使得龐大的眼科門診量更加捉襟見肘,遑論還有巡迴醫療需要照顧。陳雲址一句「這裡很缺眼科醫師」,鄭立智義不容辭,決定從支援的候鳥落地,從此做棲居恆春的留鳥。2012年,也一頭栽入恆基接下吃力的院長職務。鄭立智在恆春看診20多年,恆春半島的眼科歷史幾乎都在他的眼睛裡。剛到恆基時,鄭立智驚訝發現,不少居民一隻眼晴瞎掉。後來才知道,原住民老人務農時不小心被樹枝劃傷眼角而感染,潰爛化膿,最後失明;洋蔥農採收時被強風吹來的洋蔥皮屑或細砂刮傷眼角膜,角膜受真菌感染發炎、潰瘍,不舒服時又用力揉搓,造成更嚴重甚至難以挽回的永久性傷害。面對原民 會用排灣語問診老人常見的白內障、青光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在恆春非常多。鄭立智說,他們或者認命,或者沒人照顧,或有病痛也不知道;還有砂眼、睫毛倒長的後遺症,之後角膜損傷、視力受損。弱勢家庭則是忽略孩子的眼晴健康,沒有及時帶孩子矯正斜視和近視。林林總總,都凸顯恆春需要眼科醫師,深入山區巡迴醫療和衛教宣導也顯得特別重要。在恆基醫護人員眼中,鄭立智是位集謙和、親切、專業、愛心優點於一身的醫師長輩「鄭爸爸」、「鄭老爹」。恆基時有排灣族人來看診,鄭立智會用排灣語詢問狀況。眼科資深助理林貴花說,鄭醫師看診之餘還順道話家常,遇到病患付不起醫藥費,他私底下會自掏腰包。農民病患帶著雞鴨或蔬果到診間答謝,都請他們帶回去,溫暖的說:「你們更需要補一補,我心領了。」有前輩同行 這條路不孤單 鄭立智接任院長的2012年,8月時天秤颱風重創醫療大樓,那時恆基屬於虧錢狀態,院長得帶隊「下海」募款。但「捐錢反而容易,獻身才是困難」。回顧在恆春半島的23年歲月,鄭立智說:「我只是跟著前人的步伐走,做著他們曾經做過的事。」87歲的陳雲址醫師仍在看診,71歲的自己「有他們為榜樣,有恆基的夥伴同行,這條路不孤單」。鄭立智一直住在恆基的宿舍裡,目前吃藥控制巴金森氏症,恆基院方已找到兩位眼科醫師年底前到任。他笑說是上帝要他休息了。醫師誓詞中「奉獻生命為人類服務」,鄭立智自認無愧於天且無憾於己,滿心喜樂。第31屆醫療奉獻獎 特別報導 個人獎鄭立智小檔案年齡:71歲出生地:高雄現職:恆春基督教醫院眼科醫師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經歷:●高雄國軍802總醫院眼科主任●屏東基督教醫院眼科主任●恆春基督教醫院院長(2012-2016年)●屏東基督教醫院眼科主任主要事蹟:●成立恆春半島原鄉兒童課輔班、新移民關懷、老人日托站等
-
2021-10-27 新聞.元氣新聞
台東馬偕醫院 獲准擴增40床
台東縣醫療資源不足,民眾住院常一床難求,經縣府向衛福部請求修改法規,馬偕醫院擴床計畫昨獲中央核准,急性一般病床將擴增40床,從原有337床增至377床,提高住院量能,改善待床困境。縣長饒慶鈴說,受限於醫療法規次醫療區域急性一般病床不得超過每萬人設置50床規定,衛生局去年多次函文向中央爭取擴床,終獲核准。馬偕醫院是台東縣內唯一區域醫院及重度急救責任醫院,肩負醫療重責,住院民眾面臨一床難求困境,有縣民躺急診多日待床,甚至要轉到其他縣市住院就診。昨天傳來好消息,馬偕醫院急性病床擴床計畫獲中央回應,同意急性一般病床擴增40床。馬偕醫院表示,除床位增加,心臟外科團隊再添一名醫師,盼讓心臟外科急症達零轉出目標。
-
2021-10-26 新聞.杏林.診間
醫奉31/陳玉祥:偏鄉醫病也醫人 希望教室助貧童
行醫40年的陳玉祥,自小被父親叮囑「家裡就是因為沒錢,弟弟妹妹才死掉,你以後要當醫師救人,且不要收窮人的錢」,一路認真踏實成為台大醫師後,12年前決定提前退休到醫療資源不足的台東偏鄉落腳。盡管已70歲,身上還裝有7根支架,陳玉祥仍滿懷豪情壯志:「我要在後山一直行醫,到不會動才停止。」在台東基督教醫院擔任院長期間,陳玉祥與團隊合作帶領東基通過評鑑,成為花東地區唯一的地區教學醫院。因為期許自己「哪裏有需要就往哪裡去」,他在醫療本業之外,成立「希望教室」,讓偏鄉窮孩子也能夠安心讀書。手足無錢就醫病死 矢志行醫陳玉祥對貧困深有體會。他六歲時,妹妹因腦膜炎無錢就醫去世;八歲時,弟弟生病也因為無力醫治而去世。父母深受打擊,陳玉祥立志認真讀書、行醫救人,順利考上台大醫學系。陳玉祥認為父親囑咐他「幫助窮人」,是指醫療資源不足的偏鄉地區。在台大醫院耳鼻喉部任主治醫師時,曾組織服務隊去偏鄉義診,但覺得不能真正解決偏鄉醫療的問題。「只有真正定居在偏鄉,才有可能從根本上緩解匱乏的醫療資源。」他說。父囑幫助窮人 轉進台東服務2009年,陳玉祥與同為台大醫師的太太曾芬郁討論,獲得同意後,他提早從台大醫院退休,隻身前往偏鄉中最破舊的台東基督教醫院,一待就到現在。「台東民情純樸,病人不會質疑醫師,並且常抱持感恩之心,非常尊重醫師的判斷,和都市醫院很不同。」陳玉祥說,在這樣的環境下,醫師能夠發揮最大的效用,他因此更「樂在台東」。剛接任東基院長的2016年,陳玉祥碰上尼伯特颱風強襲台東,東基受創嚴重。陳玉祥跑上跑下,勘查各樓層受損情形,決定優先搶救血液透析室,讓病人可以正常洗腎;再整理一間手術室處理緊急病患,2樓則開闢另個區域處理輕傷病患。東基一邊院內救災一邊救人,醫院人手不足,醫護紛紛主動歸隊,讓他十分感動,確信來到東基是正確的選擇。不讓病患奔波 壯大東基陣容陳玉祥有很多癌症病人,台東的醫療設施無法滿足完整的癌症治療,必須轉診到外縣市的大醫院,陳玉祥不忍心病人舟車勞頓又多花錢,心裡知道唯有改善醫療環境,才能改善病患的治療。接任東基院長一職帶來改善的契機。陳玉祥和團隊想方設法,增添先進醫療設備,四處尋訪人才、說服他們下鄉行醫。去年東基已有25個科別、58位醫師,台大醫院也與東基簽訂醫療合作;還有他專長內分泌的太座,去年加入東基;專長小兒重症的兒子今年也到了台東。心臟裝7支架 不忘攬醫師下鄉2015年陳玉祥回台北住家附近打網球,卻突發心肌梗塞全身發黑倒下,引發敗血性休克,緊急送往三軍總醫院搶救,再轉往台大,在加護病房昏迷一周後,從鬼門關前奇蹟般醒來,後續在心臟裝了7根支架。即使在台大醫院復健時,陳玉祥還不忘問醫師有沒有興趣到東基服務,見一個問一個。「我甦醒時的第一個念頭是,上帝不讓我走,表示我要更拚命地做。」陳玉祥說。返回東基後他堅持不減診,依舊每周門診五次,還把手機號碼告訴病人,「不能讓病人找不到我。」「不只是醫病人,而是醫人。」陳玉祥說,自己和朋友在延平鄉桃源村成立「希望教室」,自掏腰包租教室、買桌椅、買教材、支付老師微薄的津貼,讓想念書的孩子可以晚餐後過來,在安靜的環境裡免費學習英數國文。九年多來花費200萬元,很多孩子因而課業進步,考上理想學校。他強調,如果要脫離貧困,孩子必須成長,跳出階級複製,期盼以「希望教室」陪伴孩子尋找人生方向。求盡一己力,為謀眾人事。陳玉祥說:「我能撿回這條命,就當作資源回收能用就用,在這裡可以幫到這麼多人就是我的使命。」東基大家庭支撐他堅持到現在,而自己責任未了,「每天早上睜開眼睛都會感謝上帝讓我有新的一天。我要照顧鄉親、守護後山,不能浪費時間。」第31屆醫療奉獻獎 特別報導 個人獎陳玉祥小檔案年齡:70歲出生地:基隆現職:台東基督教醫院顧問、耳鼻喉科醫師學歷:台大醫學系、日本四國愛媛大學博士經歷與事蹟:●台大醫院主治醫師、台大醫學院兼任講師、副教授●台東基督教醫院擔任主任醫師、副院長、院長●台東縣延平鄉桃源村成立希望教室●尼伯特颱風坐鎮醫院,領導團隊緊急應變得宜●帶領東基團隊成為花東地區唯一地區教學醫院
-
2021-10-23 新聞.杏林.診間
醫奉31/鄭聿淩:守在衛教最前線 翻轉衛生所極限
2019年,慈月基金會南丁格爾獎頒發給彰化縣線西鄉衛生所護理長鄭聿淩,她是全國第一位獲績優奉獻獎的公衛護理師。鄭聿淩當場將獎金20萬元全數捐獻線西鄉三所國中小學。受她感動的薛伯輝基金會加碼20萬元,鄭聿淩轉手同樣捐出。同年,鄭聿淩獲考試院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獎金20萬元再次捐出。醫療及教育 不能不平等「人很難生而平等,但醫療及教育不能不平等。」鄭聿淩說。這位在偏遠鄉鎮服務的小小基層公務員,胸懷一點都不小,她希望盡己之力,在偏鄉衛生所的位置上改善偏鄉醫療不平等和教育不平等。44歲的鄭聿淩護理生涯已24年,前12年是台中榮民總醫院的護士。為了有多點時間陪伴家人,她轉職回到出生地彰化縣,去了偏遠的線西鄉,進入最基層的衛生所,到現在也12年。線西鄉醫療資源有限,全鄉只有兩家診所與兩間藥局,居民相當依賴衛生所。鄭聿淩說,線西鄉人口老化,65歲以上占15.31%,老人家和其他行動不便者無法自行前來,由醫師與護理師到居民家裡看診。健檢到疫調 什麼事都管衛生所的核心任務在預防,要主動關心居民,男女老少都是衛生所照顧對象。從嬰幼兒健康檢查、預防注射,到成年人癌症篩檢、C肝根除、肺結核防治,甚至國民營養、食品檢測等,衛生所都有份。新冠疫情期間,也協助疫調、居隔、快篩、打疫苗。衛生所曾被形容為「從禮堂管到天堂」,工作繁雜。鄭聿淩是線西鄉衛生所護理長,帶領四位護理人員。「幸虧有熱情的志工,幫了大忙。」鄭聿淩說。線西鄉志工隊將近50人,多數來自社區裡熱心的阿嬤。有一年,衛生所只剩下鄭聿淩和一位新進同事,還好有志工隊拔刀相助,成功辦了一場盛大的癌症篩檢。今年衛生所設立新冠疫苗快打站,也是志工阿嬤們冒著染疫風險幫忙。預防做得好 就不用治療為了照顧鄉親,鄭聿淩常扮演雞婆角色,譬如加班打電話給鄉民,提醒他們到衛生所健康檢查,並利用機會向民眾衛教。某次一位做大腸癌篩檢的鄉親,竟抓出原位癌,趕緊處理,他從此廣傳癌篩的好處,特別有說服力。「這就是公衛的價值。」鄭聿淩說,公衛在最前線,預防做得好,就不用走到後端的治療;只要能及早「找到」陽性個案,就是在救命,投資報酬率最高。鄭聿淩認為,衛生所工作最需要的人格特質是「雞婆」。她的雞婆表現在各方面,有時甚至產生完全意想不到的結果。推動衛教,她會動腦筋想方法,譬如說服鄉內的診所、藥局一起推廣菸害防制,到校園辦戒菸班從根救起。個別化照護 醫病共決策她也以創新手法,推動糖尿病照護。線西鄉的糖友可能不知道要測血糖或買不起血糖機,鄭聿淩接洽廠商,提供免費的血糖機給糖友;再接洽App廠商下鄉,教會糖友們使用App記錄血糖,上傳網路雲端,衛生所在線上直接溝通,糖尿病患得到連續性照護,有益血糖控制。治療糖尿病是要打胰島素還是口服用藥?鄭聿淩嘗試從病人需求出發,由醫師和病人溝通,共同決定採用哪個方法醫治,利用「醫病共享決策」,讓病人享有個別化照護,也促進醫病關係。這套糖尿病照護計畫執行成果,獲得多個競賽優勝。提升了偏鄉父老的健康識能,實質且專業的照護也克服了偏鄉資源缺乏的傷害。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由於善用App遠距照護,降低接觸風險。線西鄉衛生所和鄭聿淩可謂「超前部署」了。從鄉親回饋 看見工作意義榮獲醫奉獎,鄭聿淩說,「自己並不突出,只是努力想把事情做得更好。」衛生所的發揮空間很大,她喜歡其中的樂趣,也從鄉親的回饋裡看見自己工作的意義,「不枉此生」。線西鄉衛生所主任李佳勳讚美鄭聿淩有無比的愛心與耐心。他們都有翻轉偏鄉的心願,近兩年衛生所還做「份外」之事,推行「親子共讀」。正在重建的衛生所,還有更多規畫等待實現。第31屆醫療奉獻獎 特別報導 個人獎鄭聿淩小檔案年齡:44歲出生地:彰化現職:彰化縣線西衛生所護理長學歷:私立弘光科技大學醫務管理系經歷:台中榮總護士主要事蹟:●109年台灣傑出護理人員-服務奉獻獎●108年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108年慈月基金會南丁格爾獎-績優奉獻銀獎●107年彰化縣政府暨所屬機關第一線績優服務人員
-
2021-10-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或快篩陽性居家隔離 可領每天千元防疫補償
防疫補償請領資格擴大,衛福部公告,COVID-19本土疫情期間,凡無症狀或輕症確診者、快篩陽性或解除隔離治療後的居家隔離者,可領每天新台幣1000元防疫補償。衛生福利部近日公告修正「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隔離及檢疫期間防疫補償辦法」,將在家確診者、快篩陽性或解除隔離治療後的3類居家隔離對象,納入防疫補償範圍。衛福部社會救助及社工司副司長蘇昭如告訴中央社記者,先前防疫補償是針對因接觸確診者遭匡列隔離或部分入境檢疫者,而確診者依法必須配合隔離治療,原本並非防疫補償對象。蘇昭如說,考量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本土疫情爆發期間,無症狀或輕症確診者,因醫療量能吃緊並未住院,僅居家隔離,但仍無法工作,國家也未提供醫療資源或支出隔離治療費用,因此予以合理補償。此外,本土疫情期間,衛生單位針對快篩陽性個案等待PCR採檢期間居家隔離,或確診者解除隔離治療後尚須再7天居家隔離,蘇昭如說,這些對象也一併納入防疫補償範圍。蘇昭如表示,3類增列為防疫補償對象,將追溯至今年5月11日本土疫情爆發起,收到「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指定處所(居家)隔離通知書」者皆適用,而相關防疫補償請領規定不變。依照防疫補償請領規定,衛生主管機關認定受隔離或檢疫者,只要在被隔離或檢疫期間遵守防疫規範,且沒有支領薪資,就可以提出申請。蘇昭如說,新制於19日公告上路,符合資格者,可申領防疫補償每天1000元。衛福部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說,染疫或疑似染疫被隔離,原本生活都被打亂,多少都會擔心房租、生活費沒有著落,以集中檢疫所為例,醫療團隊每天都會逐一和住民聊聊,一旦察覺心理狀況有狀況,會立即請心理師介入。亞東醫院外科暨創傷加護中心主任洪芳明則說,國內COVID-19確診者約25%情緒受到影響,一方面是面對未知疾病的擔憂,另一方面本土疫情大多是全家人同時染疫,對家人的憂心或經濟問題,對患者來說都是打擊。洪芳明指出,該院統計也發現,疫情期間患者欠費比例有明顯攀升,他相信沒有人想欠醫院錢,顯示民眾在疫情期間經濟狀況確實受到影響,若提供防疫補償將有助緩解民眾經濟重擔。
-
2021-10-22 新聞.杏林.診間
一天簽九張死亡證明書讓他充滿無力感!陳樹基從內科轉戰婦產科,開啟台灣生殖醫學篇章
走進台北市中心的中山醫院六樓,空氣中有一種溫馨安詳的氣息,這裡是生殖醫學中心,提供不孕檢查、試管嬰兒等生殖相關療程。穿過診間和護理站,轉角牆上的一幅書法吸引了訪客,蒼勁的字體寫著:「生兒育女莫煩惱,弄璋弄瓦樂淘淘,做人成功」,簡簡單單18個字,讓人會心一笑。這幅書法來自中山醫院婦產科主任陳樹基的筆下,一筆一劃,都是他投入試管嬰兒醫學領域39年來,對無數患者的最深祝福。馬達加斯加草原上的男孩1985年4月16日,全台第一例試管嬰兒「張小弟」在台北榮總誕生。陳樹基正是榮總試管嬰兒團隊的核心成員之一,負責籌備設置實驗室等重要設施,以及取卵和胚胎培養等關鍵技術。在陳樹基的行醫路上,包括試管嬰兒在內的生殖醫學,是他一生的職志,從北榮起步,後來轉任國泰醫院和中山醫院,迄今已幫助數以千計的不孕夫婦成功孕育下一代,重拾喜悅與希望的人生。「看到新生命的孕育、誕生和成長,是身為醫師最大的快樂。」說起試管嬰兒,陳樹基綻放起親切溫暖的微笑。而他行醫的故事,要從小時候說起。1949年,陳樹基誕生在非洲馬達加斯加的華人移民家庭。他的祖父年輕時因為生活困苦,為了謀生,參加外國公司的勞工招募,遠從中國廣東到非洲的法屬殖民地馬達加斯加工作,後來克勤克儉有了積蓄,在馬達加斯加最大的城市Fianarantsoa開店做生意,逐步脫貧。陳樹基童年在Fianarantsoa成長,那是一段無憂又豐饒的歲月。他說,馬達加斯地廣人稀,自然資源豐富,爸爸常帶著一大家子到野外打獵和野餐,他和弟弟在滿山遍野的草地上踢球,跑累了就在樹蔭下和大人們一起吃美食,即使年紀小,也被大人允許喝上幾口啤酒或紅酒。即使至今已事隔60年,那些美好的往事,伴著林間的陽光,仍在他的記憶中閃閃發亮。千里迢遙來台求學 立志行醫當然,富裕的生活不是只顧行樂,陳樹基的祖父在異鄉落地生根,但堅持不忘本,陳家子孫必須傳承中華文化,身為長孫的陳樹基因此在13歲時,遠度重洋到台灣求學。「從馬達加斯加到台灣,整整轉了六次飛機,我飛了四天才終於抵達台灣,到華僑中學報到。」回憶當年的千里跋涉,陳樹基難免苦笑,但一到台灣他更震撼的是:「台灣怎麼這麼窮?怎麼比不上馬達加斯加?」他說,馬達加斯加曾是法屬殖民地,一直保有法式風情,再加上家境不錯,他從小的飲食一向西化,家裡有紅酒、乳酪和牛羊肉類等高級品,相較之下,五十年代的台灣,生活並不富庶,「看到餐桌上只有青菜、豆腐和地瓜,太意外了!」但儉樸的生活並未讓陳樹基退卻,他很用功,立志要考進醫學院。他說,從小看著馬達加斯加的醫療很落後,醫院很少,家中有人生病時,只能委請法國醫生到家裡來看診,這讓童年的他許下心願,長大後要行醫,讓更多人享有足夠的醫療資源。華僑中學畢業後,陳樹基順利考進台北醫學院(台北醫學大學前身),全心投入學業,一步步朝行醫之路走去,實現夢想。因為無爭 投入生殖醫學1975年,陳樹基從北醫畢業,先到三軍總醫院的內科當實習醫師,他認為內科負責的診治範圍很廣,是一門大學問,也積極學習各種臨床經驗和專業技術,但後來慢慢發現內科有太多治不好的病,讓一心濟世救人的他很遺憾。甚至有一回農曆春節前夕,他在醫院值班,一天之內竟多達九位病人離世,接連簽下九張死亡證明書,更讓陳樹基一向積極樂觀的心蒙上塵埃,充滿無力感。另一方面,由於他非軍職,也非正式聘雇,在三總的薪資偏低且未來升遷無望,思考多時之後,陳樹基決定轉換跑道到台北榮總任職,當時北榮沒有內科職缺,他也欣然改至婦產部任職,因為他很希望能迎接新生命的喜悅,不要再簽死亡證明書了。進北榮總的第一年,婦產部提供新進年輕醫師非常紮實的訓練,輪番至婦科、產科和家庭計畫科學習。受訓結束後,多數醫師選擇熱門的婦科和產科,也方便未來開診所執業,陳樹基卻主動選擇最冷門的家庭醫學科,原因是他天生不喜歡跟別人搶,「別人喜歡就讓給他們,我只求把自己的事做好,無愧於心。」而這個因為淡泊無爭而做出的的抉擇,卻改變了陳樹基的人生。1978年,全世界第一例試管嬰兒露易絲.布朗(Louise Brown)在英國出生,引起各國醫界的高度興趣,北榮也不例外,婦產部主任吳香達決定投入這個領域,積極派出年輕醫師到先進國家受訓和學習。1982年,陳樹基爭取到國科會(科技部的前身)與法國文化科技中心合作的「人才培養科技交流計畫」,他因為從小在馬達加斯加成長,法文嫻熟,順利申請進入法國巴黎的安東尼.貝克萊醫院(Antoine Beclere),前後花了一年左右,學習試管嬰兒的培養技術。揚帆待發 試管嬰兒小組成軍學成返台前夕,陳樹基充滿信心和熱情,寫信給吳香達主任,信中肯定的說:「試管嬰兒,我們一定可以做得起來。」吳香達很興奮,要他列出需要哪些設備和儀器,北榮馬上添購。回台後,陳樹基升任主治醫師,北榮不久後成立試管嬰兒小組,由吳香達主任領軍,四位主力成員除了陳樹基醫師,還有自美受訓返國的張昇平醫師、留學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的曾啟瑞醫師,以及後來赴澳洲學習的趙湘台醫師。陳樹基說,小組成軍時,整個團隊充滿幹勁,他特別從法國進口培養箱,同時運用在法學到的臨床經驗、排卵取卵,以及判讀卵子的關鍵技術,全力打造試管嬰兒胚胎的孕育環境。只不過萬事起頭難,小組一開始曾遇到不少挫折,例如取卵困難,或是卵子受精、受精卵培育不如預期,但每次的失敗都不曾令陳樹基氣餒,他會更進一步研究改進,一試再試。他最難忘當時有一位婦女不孕多年,希望嘗試做試管嬰兒;北榮小組為她和丈夫取卵取精,再把順利培育的胚胎植入子宮,夫婦倆一心期待能成功懷上寶寶,但偏偏事與願違,植入後第11天的驗血檢查結果卻顯示胚胎著床失敗。懷孕的夢想再次破滅,這位婦女當場在醫院痛哭失聲。她的眼淚讓陳樹基很難過,也更堅定了他的決心,要繼續努力,幫助不孕婦女實現當媽媽的心願。(本文獲《醫學有故事》授權刊登,完整內容請看>>精采全文)
-
2021-10-21 新聞.杏林.診間
醫奉31/林俊龍:災難現場不缺席 推遠距智慧醫療
今年4月2日花蓮太魯閣號火車出軌,事故發生未久,一位高大的白髮白袍醫師隨即抵達清水隧道口現場,忙於搶救的年輕醫護如同吃了定心丸。他是佛教慈濟醫療法人的執行長林俊龍,以多次大型災難的醫療經驗,配合現場指揮官,協調大量傷患的檢傷與急救。不顧自己78歲之齡,從上午十點多至下午三、四點,確定已無生還者後,林俊龍方才離去。自費自假海外救人自美返回台灣26年,帶領台灣7家慈濟醫院的林俊龍,參與過無數場災難救助及貧病義診。台灣的921大地震、納莉風災、尼伯特風災、八八風災、阿里山森林火車翻覆、普悠瑪號列車脫軌,無役不與;海外的巴布亞紐幾內亞強震、南亞海嘯、緬甸風災、約旦敘利亞難民義診,他自費自假前往。本著「苦難的人走不出來,有福的人走進去」的精神,成為困頓者的救難菩薩。林俊龍專攻心臟內科,台大醫學系畢業後留美,一待25年。期間有次回台探親,偶然目睹慈濟證嚴法師的言行,解開「怎麼沒有佛教醫院」的疑問,決心追隨。1995年因緣俱足,在52歲的盛年返台,至遙遠的花蓮定居,進入慈濟醫療體系,開啟林俊龍的人生下半場。改善慈濟醫療流程花蓮地形狹長,從鄉下到市區不但搭車要兩、三個小時,大眾運輸又不便,很多病患得搭計程車到醫院看病,來回車費就要三千元左右。有些病患因為「路途遙遠、車資太貴負擔不起」,想要放棄治療,林俊龍於是設計「半日診」,改善醫療流程。「醫師必須把病人的福祉放在自己的利益之上」,這是林俊龍奉行的座右銘。他以半日診為例:「醫院只需要稍微改變作法,病人就有莫大好處。」固然治療疾病很重要,但醫師主要是醫人,他會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來思考,達成全人醫療。訓練「健康守門人」偏鄉長者較缺乏健康觀念,林俊龍開創「健康柑仔店」概念。帶著醫師深入社區、村落,以歌仔戲、手語等趣味方式,提醒低鹽、低糖、低油飲食等知識,培養鄉親照顧自己健康的識能。林俊龍曾承擔嘉義大林慈濟醫院的興建,並任創院院長。嘉義和花蓮幅員廣大,醫療資源分布不均,林俊龍因地制宜,推動「遠距智慧醫療」,譬如以視訊會診、以資通訊科技強化日照中心的品質。還有一個「健康福祉整合照護示範場域推動計畫」,涵蓋花蓮和台東十多個鄉鎮,在各村里訓練「健康守門人」,到家戶為長輩量血壓、血糖;再與醫院、衛生所、長照據點串連,建構起家庭健康防護網。致力推廣科學素食林俊龍茹素超過30年,致力推廣「科學素食」觀念。他說,人的疾病受到遺傳基因、環境後天影響,後天因素中又以「吃」占最大宗。他請慈濟吃素和不吃素的志工幫忙,在年齡差不多的前提下,發現吃素者很少得糖尿病,白內障、尿道發炎和膽結石等疾病也幾乎沒有。這是從醫學研究與科學數據,佐證吃素好處。在林俊龍的執業經驗中,心血管疾病最可怕。要預防心血管疾病,非得從飲食、運動、戒菸酒著手,其中飲食是最重要的因子。像他茹素後,感覺生理機能改善不少,以前常有的胃腸不適也沒有了。檢傷分類協助搶救林俊龍強調,在大型災難現場,分秒必爭,檢傷分類非常重要,準確分配送往哪間醫院,才能讓醫療資源發揮最大功效,及時挽救更多生命。今年4月的太魯閣火車事故的檢傷分類處理,是一有傷患被消防隊抬出來,林俊龍迅速協助檢視傷勢及脈搏,分辨為輕傷、中傷還是重傷;重傷需開刀送加護病房者,請救護車送到慈濟醫院,中傷者送門諾醫院,輕傷則送國軍花蓮總醫院。林俊龍認為,坐而言不如起而行,醫學是應用科學,自當以身作則改革醫院制度。只要能夠幫助病患,那份成就感的喜悅,即是支持他奉獻所學的動力來源。第31屆醫療奉獻獎 特別報導 個人獎林俊龍小檔案年齡:78歲出生地:新北市學歷:台灣大學醫學系現職:佛教慈濟醫療法人執行長、慈濟基金會國際慈濟人醫會總召集人、台灣健康醫院學會常務理事、台灣素食營養學會榮譽理事長、佛教慈濟大學醫學院副教授經歷:花蓮慈濟醫院院長、大林慈濟醫院院長、台灣健康醫院學會理事長、健康促進醫院與環境友善國際委員會主席、國際醫療無害組織亞洲區區域諮詢委員主要事蹟:●推動偏鄉遠距智慧醫療●參與國內外大小義診●推廣健康促進醫院提升民眾衛教知識
-
2021-10-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北市新冠疫苗施打量能低 陳時中:若有困難中央可協助
新冠肺炎疫情平穩,各縣市加速新冠疫苗施打,但台北市安排施打量能低,引發民眾不滿。衛福部部長、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表示,台北市政府已了解施打疫苗情況,如果真的有困難可以來談,但台北市的醫療量能是全國最高,醫療資源最豐沛,其他六都做的到,他相信「台北市也一定做得到」。陳時中今至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備詢前接受採訪。關於台北市疫苗施打量能還不足4萬,指揮中心如何因應?陳時中說,相對而言,大家希望早一點打,以國家立場也希望疫苗覆蓋率及時達到,這都是很重要的防疫策略,當然台北市有它的困難,相對其他縣市來說,北市可以多努力一些,如果還是不足,中央可以給予協助。外界關心,北市疫苗施打安排為六都之末,指揮中心是否有和北市溝通?陳時中說,與地方政府一切都在溝通協調中,北市也了解情況,如果真的有困難可以來談,台北市的醫療量能是全國最高,醫療資源最豐沛,其他六都做的到,他相信台北市也一定做得到。至於,台北市施打疫苗醫護人力不足,除北市聯醫外的公立醫院是否應要支援?陳時中說,打疫苗是醫界整體工作,需要全體人員互相配合,將施打率發揮最高,滿足民眾接種意願。此外,前副總統陳建仁建議,第三劑新冠疫苗應留給高風險族群,當疫苗接種涵蓋率達7成,可以全面開放。陳時中回應,第三劑疫苗準備的量是足夠的,而兩劑覆蓋率到7成,這是比較樂觀的狀況。外界也關心,11月開放新冠疫苗混打,指揮中心是否擔心 AZ疫苗第二劑出現緩打潮,陳時中說,「不會」,將會尊重大家意願及科學證據。
-
2021-10-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南投老婦爆格林巴利症候群 發病前2週曾打AZ
一名老婦出現急性周邊神經病變「格林巴利症候群」,下肢無力而跌倒撞頭送醫,一度插管,家屬指老婦2週前接種AZ疫苗第2劑,南投醫院安排血漿置換術治療,同時通報不良反應。南投一名80多歲的陳姓老婦日前在家突然下肢無力而跌倒撞到頭,家人趕緊將老婦送到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檢查診斷為罕見的格林巴利症候群,進行血漿置換術後,症狀明顯改善,拔除呼吸器,持續住院治療。陳姓老婦的家屬當時向醫師表示,老婦在身體不適前約2週有接種AZ疫苗第2劑,之後陸續聽到老婦透露雙腿無力,沒想到就因下肢不穩而跌倒。南投醫院已進行COVID-19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通報,施打疫苗與老婦的症狀是否有因果關係,由相關單位進一步釐清。南投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鄭耕兆今天透過新聞稿說明,格林巴利症候群是急性周邊神經病變,發生率不高,每年每10萬人約1.65例,臨床上,可能會出現肌肉無力、手腳感覺異常、吞嚥及呼吸困難,病程惡化快速,患者可能會在短時間內癱瘓,甚至危及性命。鄭耕兆表示,病人可能是在感冒或腹瀉等感染後,引發身體免疫反應產生抗體,但卻攻擊病人神經,使得全身神經及肌肉功能急速下降,目前在腎臟科與神經內科醫療團隊合作下,讓患者接受血漿置換術治療。腎臟科主任莊宗芳指出,血漿置換術主要是將血漿中有害的抗體,使用透析方式濾出,接著補充新鮮血漿送進病人體內,有助患者加速肌力恢復速度。南投醫院表示,過去若需要血漿置換術只能到外縣市治療,院長洪弘昌致力提供縣民充足醫療資源,引進血漿置換機等高階設備,讓縣民安心在地接受治療;另外,COVID-19疫苗整體來說仍利大於弊,建議民眾盡快完成疫苗接種,配合政府防疫,保障健康。
-
2021-10-14 新聞.元氣新聞
全台人瑞再增679人 台灣最年長阿祖已118歲住北市
明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衛福部社家署統計全台百歲人瑞,今年總人數來到4721人,比去年增加679人。其中國內最年長的人瑞為118歲的阿祖住在台北市。而台北市也是全台人瑞聚集地,與第二名新北市相比就足足多出300人。台灣最年長的118歲人瑞,雖然與世界上目前最年長的日本118歲田中加子奶奶一樣,不過台灣早年報戶口的時間不盡相同,難以確定實際年齡,因此未向世界爭取最高齡榮耀。根據社家署統計,台灣去年的百歲人瑞為4042人,今年成長679人來到4721人,今年剛好滿100歲的人瑞有1878人,比去年多出298人,成長率達到18.8%,是近三年來的高峰,再次寫下歷史新頁。今年突破100歲的人瑞男女比,仍是女性遠高於男性。男性人瑞有1924人,男性最高齡為112歲,高雄市以及苗栗縣各有一位。女性人瑞有2797人,是男性人瑞的1.45倍,最高齡為118歲,現居台北市。人瑞分布前五名的縣市分別為台北市有1080人、新北市780人、高雄市374人、台中市367人、桃園市355人。社家署表示,雙北人口稠密,人口數就達600萬多人,加上雙北醫療資源豐沛,也因此成為人瑞聚集地。社家署表示,台灣人口結構朝超高齡化前進,可以預期未來人瑞成長速度只會愈來愈快,未來照顧以及安老的議題也將更為重要。
-
2021-10-09 養生.人生智慧
老後的家(養老機構)該怎麼挑選、會不會很貴? 4種類型的「高齡宅」詳細介紹一次看
在高齡化和少子化趨勢下,長者對養兒防老漸漸改觀,不再依賴兒女,嘗試接受有別過往的「高齡宅」。目前國內養老機構大致可分為4種類型,該怎麼挑、會不會很貴呢?且看本篇介紹。1.養生村適合條件:健康狀況佳、預算闊綽者養生村又以位於桃園龜山的長庚養生文化村聞名,開放給年滿60歲者申請入住,但須通過長庚醫院健檢合格;園內有健身房、泳池等設施齊全,且結合長庚醫院醫療資源,入住保證金25~40萬元,住宿費另計。另外,由潤泰集團打造的潤福生活新象館,位於新北市淡水,是國內第一座銀髮住宅,入住資格為年滿50歲以上,採押租金制度或短期租賃方案申請入住,入住保證金達700~1500萬元,門檻不算低。2.老人公寓適合條件:能自理生活、60或65歲以上者老人公寓由各縣市社會局設立,屬於公辦民營機構,因此收費較為親民,國內知名機構如陽明老人公寓、朱崙老人公寓、中山老人住宅、大龍老人住宅、五股老人公寓、嘉義市長青園、高雄市崧鶴樓等。部分縣市提供中低收入戶、獨居長者和無自用住宅者優先入住;月租金落在約1萬至2萬5000元左右。榮民之家自2017年起,也開放一般65歲以上民眾,需要安養、養護,或是失智照顧的民眾,可申請入住接受照顧。3.共居宅適合條件:心態開放、不排斥與年輕人共住效仿國外高齡住宅精神,落實「世代共好」,民間企業推出青銀共居出租宅,注重居民情感交流或生活體驗。由日勝生打造位在新北市中和的樂陶居,就是熱門的青銀共居混齡宅,其中7成為租賃型住宅,月租2萬多元起。由合勤建設打造的台中烏日合勤健康共生宅,強調讓高齡者透過共學、共創、共遊、共好、共食,享受生活,除擁有日照中心、心靈療癒機構外,更有餐廳、咖啡廳等。預算不多的也可考慮公立的共居宅,像是高雄市政府設立的青銀共居住宅,每戶14坪,租金約7千元起。4.安養中心&養護中心適合條件:照護需求高、生活無法自理者全台各地有不少自費安養中心,如新北市三芝的雙連安養中心、台南關廟的悠然山莊、台北市則有公辦民營的至善老人安養護中心、兆如老人安養護中心等,多屬於併設型機構,同時提供安養、養護,甚至有些機構的服務範圍還包含失智症照護,可以提供多層次的老人照護。不論是哪種類型的樂齡宅,除了針對身體狀況的限制不同外,還得考量自身經濟,參觀時多注意環境整潔度、設備齊全度,與空間是否寬敞、方便年長者進出等,入住前貨比三家,才能找到最適合的老後住所。載入中…
-
2021-09-27 名人.李伯璋
李伯璋/善用雲端資訊、健康存摺 守護健保
受到新冠疫情影響,民眾減少就醫,110年6月健保統計,民眾就醫次數較109年同期減少29.3%,但醫療費用只減少20.4%;另和108年同期相較,就醫次數減少31.4%,醫療費用也只減少15.9%。疫情讓民眾減少就醫,這不禁讓我們省思,過去每年平均高達15次的門診就醫都是必要的嗎?高門診次數現象反應人性,民眾就醫所需部分負擔不多,且檢查與檢驗並無部分負擔設計,這需要檢討省思,落實「使用者付費」制度規畫,搭配弱勢經濟協助措施,才能有效降低不必要的就醫行為,讓珍貴的醫療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人。降低不必要的醫療支出健保署自102年建置「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讓院所間有效分享醫療資訊,避免重複用藥及檢驗、檢查。但109年統計,醫療院所執行檢查與檢驗,大約有230億元額度未上傳報告。健保總額每年都有上限,過多的醫療提供無法使收入增加,徒增醫護過勞,期許醫界配合上傳資訊,一起降低不必要的醫療支出。為了完成這個使命,我們努力爭取經費補助院所光纖費用,讓資訊傳輸更便捷,現積極規畫相關雲端工具,讓院所以最低行政成本,有效率上傳資料,所省下來的醫療費用可用來調整醫療專業服務給付,建構更友善的醫護工作環境。每個人都應管理自我健康高門診利用率也從醫療費用分析得到驗證,健保費用7成花費在門診,3成在住院,這跟國外相反,住院多為重症患者,理應配置較多資源,我國卻是門診耗費大部分醫療資源。期許國人正視,對自我健康管理負起責任,不要有「逛醫院」的心態,把醫療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人。健保署103年建置「健康存摺」,民眾下載後可取得完整就醫及健康資料,目前逾650萬位民眾擁有。這個工具讓資訊更加透明,民眾可用來進行健康照護規畫,幫助醫病決策。民眾愈能預防疾病或避免惡化,將可拉長健康餘命並降低醫療支出,對個人或國家都有助益。醫院正確申報醫療服務自愈來愈多人使用健康存摺,我們持續接到民眾反應,健康存摺裡記載自己未接受過的醫療服務。鼓勵民眾向院所或健保署反應,讓醫療紀錄更加正確,也期許醫療機構正確申報醫療服務。健保署善盡單一保險人的管理責任,對於虛報、浮報費用的醫療院所,絕對毋枉毋縱、杜絕不法,讓不應該支付的醫療費用回歸健保總額,用於合理調整給付,讓醫療服務提供回歸正軌,也讓更多先進的醫療項目納入健保。108年迄今,台灣連續3年獲全球資料庫網站Numbeo評比為健康照護指標全球第一,109年國人健保滿意度也高達90.22%,但醫護人員對健保滿意度只有3成。健保是全體國人的,健保署須負起良善管理人的責任、民眾須承擔自我健康照護的責任、醫界須以民眾最大利益為考量,秉持醫學倫理提供全人醫療照護服務。大家各司其職,齊心守護健保,創建三贏,才能讓這國際稱羨的制度永續經營、行穩致遠。●健康名人堂邀請國內外醫藥公共衛生專家分享健康觀點與視野,每周一刊出。
-
2021-09-26 新聞.元氣新聞
神外科醫江明哲:東部偏鄉可當國際醫療援助培訓出發點
國際外科學會中華民國總會今在台東辦醫療巡迴展,有多次國際醫療經驗的醫師江明哲建議,外科同業醫師可將東部偏鄉做為國際醫療援助培訓出發點,在疫情影響不能出國的情況下,國際醫療關懷也可趁機會關注台灣偏鄉醫療需求。去年11月,國際外科學會由醫師關暟麗號召全國30多名主任級醫師,攜帶高科技診療儀器,在長濱衞生所義診,當場診斷、立即看報告,免除民眾一般看診還要排檢查、等報告的歷程,至少可省下往返台東市2次、約240公里的舟車勞頓,鄉民反應良好,今年11月將在長濱鄉進行第2次醫療服務。國際外科學會今在台東美術館艾蘭哥爾藝文咖啡館辦醫療巡迴展,回顧過去國際外科在偏遠國家的醫療貢獻,也將選擇台東偏鄉長濱為服務邁入台灣服務第一站。立委劉櫂豪、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洪宗楷、國策顧問張甲長、台東前縣長陳建年與會,討論來台東偏鄉醫療發展方向。國際外科學會30多名醫師參與國際醫療巡迴展,也安排在地參訪,實地走訪台東偏鄉了解現況,好對東部醫療資源發展提供更多援助。劉櫂豪說,他曾與蔡英文總統出訪諾魯共和國,在當地看到台灣醫療團的服務,對醫師在當地簡陋環境、設備不足情況行醫感到相當佩服。洪宗楷說,他曾住過院,深切感受偏鄉民眾就醫的重要性,希望國際醫療的人道關懷行動也能照顧東部弱勢地區
-
2021-09-11 新聞.杏林.診間
讓醫療與教育平等!陳宥達,展臂接住遲緩兒
20歲,正是揚帆待發的年紀,就讀醫學系,更將展開世人眼中的黃金人生。一位大三的醫學生卻在此時罹患甲狀腺癌,他曾經恐懼、曾經埋怨,最後勇敢走出陰霾,決心把握生命為偏鄉奉獻,搶救無數發展遲緩的孩子,為弱勢家庭點亮希望的燈。他是陳宥達,北醫附醫家醫科主治醫師,今年33歲,投入公益多年,創辦展臂閱讀協會,募集上萬本童書,帶領醫護、學生和志工,深入全台偏鄉設立據點,在診間建立親子共讀模式。鄉下小男孩的熱情助人最樂「親子共讀就是醫師的處方箋,向家長和醫護人員推廣嬰幼兒閱讀,帶著孩子一起說故事、聽故事,可以刺激孩子的感官、語言和腦部發展。」一談起親子共讀,陳宥達年輕的臉上,有著滿滿的誠摯與熱切。他說,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發展遲緩兒的比例約為6%至8%,但在台灣偏鄉,因為經濟落後、隔代教養和缺乏刺激等因素,幼兒疑似發展遲緩的比例高達20%以上,70%的家庭不曾有過親子共讀,47%沒有童書,因此他希望在最需要的地方撒下閱讀的種子,讓醫護成為閱讀的推手,突破偏鄉家庭的教養困境。這樣的宏願,來自陳宥達骨子裡的熱情。他出生在彰化田尾,從小就是街坊鄰居眼中熱心活潑的小男孩,在人情味濃郁的鄉間,哪個同學朋友家裡有事要忙,他一定會出現在現場,當起義工小幫手。「我常常到處去鄰居家做家庭代工,還幫同學家賣過章魚燒,我一直喜歡那種幫忙別人的感覺,看到別人有了成果、露出了笑容,是我最開心的事…」回想童年,陳宥達的語氣依然像個小男孩。上了高中,他開始用功唸書,心裡隱隱有個念頭─幫助更多人,19歲的夏天,考進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一面當新鮮人,一面兼家教存錢,只為實現下一個心願─參加醫療志工團前進非洲。一年多後,陳宥達存夠八萬元,跟隨醫療公益組織台灣路竹會到了馬達加斯加。在馬達加斯加的窮鄉僻壤裡,他看到當地居民因為療資源不足,即使只是跌倒擦傷等小傷口,卻因為感染,進而引發難以收拾的的破傷風甚至敗血症。陳宥達最難忘有一回,幫一個非洲小孩進行頭部傷口清創,竟然必須先清掉他傷口上的一群蒼蠅,再洗去層層污垢,才能展開治療,而受傷的小孩緊抿著嘴不哭不閙,彷彿這樣的傷口早已是生命中的必然。當時大二的陳宥達心裡很痛、很震憾,「我一直問自己,還可以再多做點什麼?」兩周的非洲之旅結束後,他下定決心,這一生,從習醫到行醫,一定要幫助更多在困境中的人們。罹癌教會我把握生命做想做的事回台後不久,命運卻給了陳宥達一個考驗,他罹患甲狀腺癌,整整幾個月驚疑懼怖,最後他想起那個非洲的孩子,發現自己在醫療資源豐富的台灣已是莫大的幸運,一顆心平靜下來後更深思,人的生命有限,一定要把握時間去做想做的事。接下來,他兩度開刀並接受放療,一面繼續學業,也不放棄行醫助人的心念,直到一天,他看到花蓮門諾醫院創院院長薄柔纜多年前的一段話:「台北的醫生,到美國很近,去花蓮很遠…。」短短十多個字,重重敲擊陳宥達的心,想起自己曾去過非洲當義工,也去過北醫大在美國、日本的姐妹校交流學習,卻從沒想過去花蓮,沒想過腳下的這方島嶼,有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服務不必到天涯海角,莒光號到得了的地方,就有無數雙眼期盼著。」陳宥達在心中告訴自己,他許下承諾,留在台灣,把服務的腳步走進偏鄉。就讀醫學院的最後一年,陳宥達因復發治療而需休學,因此決定走不一樣的路,參加北醫教授張耀懋發起、聯合醫學基金會舉辦的「史懷哲2.0青年偏鄉常駐計畫」,前進高雄的那瑪夏地區。偏鄉診間裡的童書孩子的眼睛亮了那瑪夏境內主要是原住民部落,陳宥達發現多數小孩有語言遲緩的現象,許多三四歲的孩子只能說有限的單字,而他不想只做旁觀者,也不想只當個蜻蜓點水般的短期駐點醫生,於是他把駐點時間從一個月延長為半年,更開始設法尋求解方。他積極蒐尋文獻,發現2014年美國兒科醫學會發表推廣「兒童早期素養提升」的文獻,美國非營利組織「Reach Out and Read(ROR)」更發起診間親子共讀模式,預防幼兒發展遲緩的效果卓著。於是陳宥達全力推動ROR走入那瑪夏社區,讓兒童早期素養與兒科醫療照護結合。他先製作衛教單,說服衛生所,在診間設置友善閱讀空間,提供童書,協助家長帶著孩子共讀。他還教家長們:「不是只說書裡的故事給孩子聽,而是要用童書和孩子對話,」醫師也同時可在共讀過程中,對孩子進行發展評估。(本文獲《醫學有故事》授權刊登,更多內容請看>>精采全文)
-
2021-09-1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台灣的健保需要您我共同守護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就醫、行醫與醫療政策的檢討」。一位資深醫師冷眼旁觀,點出他所看到的大眾就醫的問題;一位關心醫學倫理的律師誠懇道出他認為醫師行醫應有的修養。非常難得的是健保署李署長在百忙之中回應這兩篇文章,他以台灣濫用健保的真實數據、民眾就醫所需之部分負擔額度非常少,且檢查(驗)並無部分負擔的設計,而提出落實「使用者付費」的制度規劃,搭配弱勢經濟協助措施,才能有效降低不必要的就醫行為,讓珍貴的醫療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民眾。讓我們傾聽李署長誠懇的呼籲:「民眾、醫療提供者、健保署各司其職,共同守護台灣健保!」台灣醫療使用次數高於世界先進國家台灣健保開辦已26年,國人在健保體系照護下獲得良好的醫療服務,就醫非常的方便,沒有國外就醫的「守門員制度」(病人必須經過家庭醫師轉介才能到醫院進行診療)或過長的「就醫等待期」。全國有兩萬多家醫療院所,其中超過92%與健保署特約,當民眾也很方便使用健保就醫資源,就醫便利固然是個好處,但相對也讓國人一年平均門診超過15次以上,相較世界先進國家高出許多。109年以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民眾為降低感染機率而減少就醫,依據110年6月健保統計數據,民眾就醫次數較109年同期減少29.3%,但醫療費用只減少20.4%;另和108年同期相較,就醫次數減少31.4%,醫療費用也只減少15.9%。疫情減少了民眾就醫行為,這不禁讓我們省思,過去每年平均高達15次的門診就醫都是必要的嗎?其實這高門診次數的現象都是反應人性,民眾在台灣就醫所需之部分負擔額度非常少,且檢查(驗)並無部分負擔設計,這部分也是需要檢討省思,落實「使用者付費」的制度規劃,搭配弱勢經濟協助措施,才能有效降低不必要的就醫行為,讓珍貴的醫療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民眾。檢查(驗)上傳是避免重複醫療重要策略台灣健保總額每年約有4-5%的成長率,84年健保開辦初期醫療支出大約2,200億元,110年健保醫療費用總額突破7,500億元,已經成長超過3倍。醫療支出遠高於健保保費收入,因此在110年1月1日微調了保險費率,以因應財務短絀情況,調漲保費是開源的作法,但節流等管控設施亦是相當重要,將錢花在刀口上才是真正務實的做法。分析健保醫療費用究竟都花在哪裡?統計多年醫療支出發現,健保支付在醫療人員以專業照顧病患的診療費、診察費等占比逐年下降,而藥費及檢驗(查)占比卻逐年上升。健保總額資源使用會有相互排擠效應,我們應正視醫療費用支出的分配,讓辛勞的醫護人員理獲得更合理的報酬,降低過勞及血汗醫院的情形,讓大家快樂工作,有足夠心力照顧病患。分析109年資料發現,醫療院所執行的檢查(驗)中,大約有230億的額度是沒有上傳檢查(驗)報告資料給健保署的,健保署自102年開始建置「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讓院所間可有效分享醫療資訊,避免重複的用藥及檢驗(查)。身為健保署署長我想提醒大家,健保總額每年都有上限,過多的醫療提供並無法帶來醫療收入的增加,反而徒增醫護過勞的現象,期許醫界能積極配合上傳檢查(驗)資訊這項重要的政策,一起努力降低不必要的醫療支出。為了完成這個使命,我們先前努力爭取經費補助院所光纖費用,讓資訊傳輸更加便捷,現正積極規劃相關雲端工具,讓院所以最低行政成本的方式,有效率地上傳資料,所省下來的醫療費用將可用來調整醫療專業的服務給付,建構更友善的醫護工作環境。國人可運用「健康存摺」照護自我健康我們的高門診利用率也可從醫療費用分析得到驗證,統計發現健保費用有7成花費在門診,只有3成是花費在住院,這跟國外的醫療資源運用統計相反。住院照顧的是比較重症的患者,理應配置較多的資源,而我國卻是輕症的門診耗費了大部分的醫療資源。我們期許國人也能夠正視這個問題,對自我的健康管理負起責任,不要有「逛醫院」的心態,把醫療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人。健保署從103年開始建置「健康存摺」並持續精進,民眾可以透過「健康存摺」取得個人完整的就醫及健康資料,目前已有超過650萬位民眾擁有自己的「健康存摺」。這個工具讓民眾及醫療人員之間的資訊更加透明,民眾可使用來進行健康照護規劃,幫助醫病決策。民眾若愈能預防疾病或避免惡化,將可拉長健康餘命並降低醫療費用支出,對個人或國家都會帶來助益。自從健康存摺有越多人使用以來,我們持續接到民眾反映健康存摺裡記載了自己沒有接受過的醫療服務,民眾可以向院所或是健保署反應這個情況,讓自己的醫療紀錄更加正確,也期許醫療機構可以正確申報醫療服務。健保署會善盡單一保險人的管理責任,對於虛報、浮報健保費用的醫療院所,絕對勿枉勿縱、杜絕不法,讓這些不應該支付的醫療費用回歸健保總額,用於調整合理的醫療給付,讓醫療服務提供回歸正軌,也讓更多先進的醫療服務能納入健保,真正守護民眾健康。民眾、醫療提供者、健保署各司其職守護台灣健保台灣自108年迄今,已連續3年獲全球資料庫網站Numbeo評比為健康照護指標(Health Care Index)全球第一的國家,除獲國際肯定,109年國人滿意度也高達90.22%,但照護國人健康的醫護人員對健保的滿意度卻大約只有3成。身為健保署一員,我必須鄭重地呼籲,健保是全體國人的,大家都應共同努力維護,健保署須負起良善管理人的責任、民眾須承擔照護自我健康照護的責任、醫界須以民眾最大利益為考量,秉持醫學倫理提供全人的醫療照護服務。唯有大家各司其職,齊心守護台灣的健保,創建三贏的台灣健保,才能讓這國際稱羨的制度永續經營、行穩致遠。
-
2021-09-09 該看哪科.風溼過敏免疫
打嗝不停、莫名嘔吐、視線模糊 什麼是泛視神經脊髓炎?
泛視神經脊髓炎是一種少見的自體免疫疾病,發病後便伴隨終身復發的風險,造成病友癱瘓、失能、更會導致死亡,多半是30-40歲正值富生產力族群,甚至是家庭的母親角色,一旦確診、即便開始治療,面對有限的治療選擇,在心理與經濟上也帶來極大的影響與負擔。即使接受治療也無法完全治癒,一旦造成失能,便會產生許多社會負擔。好發30-40歲輕熟女 嚴重可能導致失明、癱瘓,甚至死亡泛視神經脊髓炎(NMOSD)是發生於中樞神經系統的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系統因故失調,導致自體免疫抗體,反過來攻擊自己體內的中樞神經細胞,重創視神經、脊髓及大腦等組織。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理事長羅榮昇表示,泛視神經脊髓炎如侵犯視神經,患者常在短時間內色盲、視力惡化、視野缺損,有些病友甚至動一下眼球,眼後方就會產生劇痛;如腦部發炎,症狀更為多樣;一旦侵犯脊椎,則造成行動障礙、感知障礙、膀胱功能障礙,輕則肢體麻痺、疼痛,嚴重時,大小便失禁,甚至半癱、全癱,幾乎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延伸閱讀】>>中樞神經病變 小小腳痛變全癱泛視神經脊髓炎(NMOSD)成因發生於中樞神經系統的自體免疫疾病高危險族群30-40歲的女性居多症狀  【依發炎部位不同,症狀也不相同】視神經: 視力急速惡化及視野缺陷脊髓: 行動功能障礙及感知功能障礙、失禁腦部: 持續打嗝、莫名嘔吐及嗜睡該看哪一科神經內科治療方式急性發作期: 注射類固醇、血漿置換、免疫球蛋白慢性穩定期: 免疫抑制劑、生物製劑中樞神經受自體免疫攻擊 輕熟女體重翻倍破百向來以身材自豪的熟女檳榔西施,在短短兩三個月內,體重從五十公斤,往上飆升,竟然破百,期間總喊著吃不飽,只要可以吃的,就往嘴巴裡塞,吃完就睡,醒來又繼續吃,怪異行徑,嚇壞了另一半,以為是餓死鬼纏身。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理事長羅榮昇表示,該名個案為泛視神經脊髓炎患者,在四十歲時發病,持續接受治療,去年一次回診,走入診間,整個人像是吹氣球式地發胖,連他都認不出眼前這個老病號。該患者自述,就是很想吃,食欲像是無底洞,怎麼吃都吃不飽,醒來第一件事情就是找東西吃,原本才五十公斤,短短兩個多月,體重增倍。另一半則在一旁點頭地說,「這真的不可思議,沒看過這麼能吃的人。」羅榮昇指出,泛視神經脊髓炎為發生於中樞神經系統的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系統突然故障,分不清楚敵我,攻擊視神經、脊髓、大腦等組織,而該名個案因大腦下視丘的飽足神經中心遭侵犯,以致食欲異常,而拚命進食。羅榮昇指出,泛視神經脊髓炎(NMOSD)與多發性硬化症(MS)有如姊妹疾病,在二十年前被視為同一種類型疾病,直到二○○四年,國外學者在泛視神經脊髓炎患者體內驗出「特定水通道蛋白-四抗體」,兩者逐漸分道揚鑣,遲至二○一五年有了正式醫學名稱。在評量上,以失能指數量表為標準,零至十分,分數越高,症狀愈嚴重,希望病友能在藥物治療下,維持在三點五分,保有生活自理能力,擁有較好的生活品質。【延伸閱讀】>>罕見疾病新藥救命 健保資源分配考驗產官學發病兩小時便癱瘓 部分病友需用生物製劑避免復發失能十年未曾感冒的人,小小的腳疼竟改變人生。今年五十六歲的沈琴惠,原先身體狀況良好,曾是人人稱羨的電子廠財務長,某次外派前夕腳部出狀況,意外成為大病的引信,經過一個月的檢查得知罹患罕見的泛視神經脊髓炎。然而,該病症目前健保尚未給付,且不屬於重大傷病,光是一年醫藥費就需近九十萬,龐大的經濟壓力令人喘不過氣。她期待健保伸出援手提升病友治療資源,協助重塑病患的生命價值。罹病三年的沈琴惠回憶經過,起初是腳不舒服,趁出差前領藥應急,由於工作忙碌,只能利用晚上空檔掛急診。等待看診兩小時,光鮮亮麗的人生開始急轉,在等待看診的過程中,身體開始不聽使喚,明明有尿意,但多次前往廁所卻始終排不出來,折騰到「快要瘋掉」只好求助醫護。照超音波才發現,膀胱早已脹大,緊急導管排尿。沈琴惠分享,病發像是有一股劇烈電流往上竄,並擴散到四肢,常常痛到不能自己,在地上扭曲。出院後的復健路更是漫長,從躺臥病床到坐上輪椅,花費整整一年半,接下來就像是嬰兒一樣,從頭開始學習站、走。出院後第九個月病況逐漸穩定,沈琴惠開始接受免疫抑制劑與生物製劑治療。「光是打針一年得燒新台幣四十萬元,一年治病花費八、九十萬跑不掉。」她說常常告訴醫師,一次只想打一針,原因是信用卡單期負擔可以比較小,生活才過得去。她說協會也有年輕女性病患因無力負擔醫療費用,每次疾病復發得向公司請假到醫院報到,陷入復發、看病的循環,身體愈來愈差,若能在初病發時得到有效治療,未來人生仍可期待。羅榮昇說,每二千名患者中,約有五百人需進行慢性穩定治療,其中,需要使用生物製劑者約有一成。由於生物製劑仍需自費,他建議,政府可以專案型式,由神經免疫專家審議彈性開放健保給付,條件為使用免疫藥物持續半年以上,將控制病情得宜者納入,以減緩病友負擔。與疾病共存三年,無非希望減少經濟負擔,回歸社會。沈琴惠盼能以自身經歷,呼籲政府進一步評估醫療資源利用,提升弱勢病友家庭醫療環境,降低社會長期照護成本,共同幫助這群少見疾病患者。【延伸閱讀】>>眼前發黑、手腳麻痹求診3月卻非中風 醫:留意5大症狀健保大傘下的孤兒 泛視神經脊髓炎病友盼援手明明罹病人數少之又少,估計全國僅有五百名患者,但泛視神經脊髓炎 (NMOSD)卻未列罕見疾病,甚至被排除在重大傷病之外,有如健保大傘下的孤兒,許多患者未獲妥善治療,在一次次復發後,失明、全癱臥床,景況令人鼻酸。為此,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台灣神經免疫疾病協會共同舉辦「泛視神經脊髓炎」專家會議,邀請各領域專家及病友代表,希望在健保資源分配原則下,提供最佳治療,並減輕病友經濟負擔。聯合報副總編輯洪淑惠表示,期盼透過這次座談能結合政府、醫界及病友團體等力量,為少數病友發聲。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理事長羅榮昇指出,泛視神經脊髓炎(NMOSD)是一種發生於中樞神經系統的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系統因故失調,導致自體免疫抗體,反過來攻擊自己體內的中樞神經細胞,重創視神經、脊髓及大腦等組織。羅榮昇表示,泛視神經脊髓炎如侵犯視神經,患者常在短時間內色盲、視力惡化、視野缺損,有些病友甚至動一下眼球,眼後方就會產生劇痛;如腦部發炎,症狀更為多樣;一旦侵犯脊椎,則造成行動障礙、感知障礙、膀胱功能障礙,輕則肢體麻痺、疼痛,嚴重時,大小便失禁,甚至半癱、全癱,幾乎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台灣神經免疫疾病協會病友代表沈琴惠在發病之前為國內某車用電子大廠的財務長,工作壓力沉重,經常加班熬夜,一○七年三月突然發病,雙腿使不上力,緊急就醫,住院期間接受多項檢查,一個月後確診為泛視神經脊髓炎,因為病灶位於胸椎,導致腰部以下幾無知覺,住院臥床三個月。她形容自己是「走著進去醫院,三個月後坐著輪椅出來」。因泛視神經脊髓炎既非重大傷病,也不是罕見疾病,沒有健保給付,出院時已負債一百萬,而她領有的身心殘障卡即將到期,未來的治療費用仍得自行設法。台大臨床藥學所所長蕭斐元表示,泛視神經脊髓炎病友發病時間較早,以3、40歲輕熟女居多,一旦罹病,家庭經濟負擔沉重,建議健保署與藥廠議價,協商出合理的給付價格,滿足少數病人的臨床需求。如果治療一段時間後,療效有限,則應將健保資源保留給其他病友,用在刀口上。對於病友的悲慘經歷,健保署長李伯璋感同身受,他表示,泛視神經脊髓炎患者在治療上,確實充滿困境,呼籲臨床醫師應主動向健保署反映病人治療困難之處,大家齊心討論,提供病友的需求。李伯璋說,健保永遠站在病人角度,盡可能提供最好的醫療,但健保資源有限,必須妥善分配,因此,無法盡如人願,但會盡力改善藥物支付規定,減輕病患負擔。「健保立場當然以病患用藥權益為優先考量。」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簡任技正張惠萍說,共擬會議專家討論給付新藥時,考慮因素包括,藥物成本、相對療效以及臨床急迫性,儘管泛視神經脊髓炎患者人數較少,且生物製劑藥費昂貴,但共擬會議仍會列入議程,討論此案。羅榮昇建議,將生物製劑列為泛視神經脊髓炎的二線用藥,慢性期患者如果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六個月後療效仍不佳,就可嘗試單株抗體生物製劑,初估每年約五十名病友亟需進一步治療。【延伸閱讀】>>健保改革 須顧及弱勢病患權益新藥納健保指標多元 首重臨床療效新藥對病人可能足以救命,健保資源有限卻無法及時給付。學者認為,新藥給付牽涉到臨床療效和預算有限等難題,要做有效分配,著實考驗主管機關。輔仁大學海量學程助理教授、健康效果暨醫療科技教育聯盟理事陳詠宸指出,健保一般新藥的預算來源,以匡列新醫療科技(包含新增診療項目、新藥及新特材)來說,今年約編列卅五億元。如果是被歸類為罕見疾病用藥,亦即俗稱的「孤兒藥」,目前健保總額匡列有「罕見疾病、血友病藥物及罕見疾病特材」,今年編列了一百一十七億元;另外國民健康署菸品健康捐每年亦補助健保一億多元。但如果有些新藥,病人數目只有不到五百人,既尚未納入健保新藥,也未列入罕病用藥項目,病人用藥權益該如何考量?為達到最有效的分配,健保署設置有一定機制來決定預算。台灣大學臨床藥學研究所所長蕭斐元指出,健保署一年召開六次「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如以去年十二月召開的共擬會議通過多項新藥納入健保給付案及給付規定擴增案來看,財務影響評估約七點七億元;據此金額乘以六次的會議,一年高推估應新增四十二億元新藥總額預算;但事實上去年新醫療科技預算僅編列卅五億餘元,有近七億的不足。蕭斐元指出,台灣藥物經濟暨效果研究學會(TaSPOR)也曾對醫療政策專家及臨床照護意見代表等相關人士,做過新藥價值的評估研究調查,並發表政策建言指出,新藥的價值含臨床療效、疾病對社會造成的影響、病人相關考量、經濟效益及醫療體系可行性等五大面向,在調查結果中,受訪者仍認為以臨床療效,被視為最重要的面向。不過,蕭斐元強調,國際藥物經濟學會(ISPOR)也曾指出藥物價值(Value)包括醫療需求、健康影響及生活品質等許多層面,因此不是單方面的考量,就能達到所謂的新藥價值。蕭斐元說,目前國內醫療科技評估在財務衝擊分析時,常以藥物費用對總成本預算的影響來考量;對於藥物以外的項目,例如減少回診的相關醫療費用,雖已適度納入考量,但並非每一個藥品建議者都能提供相關數據,這或許也值得各界未來參考。陳詠宸指出,英國的醫療科技評估單位NICE也建議,希望病人即早取得價值創新的治療,同時在治療重度疾病時,可以更公平地取得這些藥物;然而前提是要採納更多證據,並且以更好的醫療科技評估預測結果,需要大家一起來努力。
-
2021-09-08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師對病人如何用愛心說誠實話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就醫、行醫與醫療政策的檢討」。一位資深醫師冷眼旁觀,點出他所看到的大眾就醫的問題;一位關心醫學倫理的律師誠懇道出他認為醫師行醫應有的修養。非常難得的是健保署李署長在百忙之中回應這兩篇文章,他以台灣濫用健保的真實數據、民眾就醫所需之部分負擔額度非常少,且檢查(驗)並無部分負擔的設計,而提出落實「使用者付費」的制度規劃,搭配弱勢經濟協助措施,才能有效降低不必要的就醫行為,讓珍貴的醫療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民眾。讓我們傾聽李署長誠懇的呼籲:「民眾、醫療提供者、健保署各司其職,共同守護台灣健保!」一、醫師與病人以互信為基礎 「人無信不立。」人與人相處建立在互相信任之基礎最為穩固。醫師與病人之關係更是如此。首先,病人找固定醫師,就是相信那位醫師能診斷並治療他的病症。而醫師也要相信病人告知他的身體狀況是真實無偽。 最近我一位老朋友告訴我,他在醫院診斷出得了胰臟癌第三期,認為自己已近死期,我只能安慰他,替他祈禱,並舉另一朋友在一年多前也得到相同癌病,但經化療後,腫瘤變小的案例鼓勵他,但我知道要治好此很難發現的癌症是相當困難的。在此,可以證明,他醫師的診斷毫無質疑,完全信任醫師的診斷正確。二、醫師對病人的愛心表現 醫師是治病救人為目的,本就是有愛心的天職。甚至,不分病人的的身份地位,即使是作罪多端的強盜受重傷或病危送至醫院,醫生也必盡力醫治。 所以,病人信任醫師,也感受到醫師的愛心,病人和醫師的關係必然和睦甚至成為好友。我和固定回診的醫師也因此成為好友。三、醫師用愛心告知病人好消息或壞消息 醫師要將診斷結果告知病人甚至家屬,如果是好消息,則皆大歡喜,病人及家屬聽到醫生臉帶笑容說:「完全好了。」一定非常高興,都會向醫師連連道謝。 但是,醫師要告知壞消息時,也一定要用關懷眼光溫柔甚至婉轉地開口說出如:「你的病不樂觀,難以治好。」或更沉重心情告知預期存活亦即死亡時間。病人、家屬聽到必然難過甚至傷心欲絕。因此,門診桌上常備有衛生紙,當病人、家屬親自耳聽到如宣判決死刑的病狀,眼淚奪眶而出時,醫生、護士就會遞給衛生紙擦乾眼淚,都是用愛出說出誠實話之行動。結論:要告知會致死的病症,是醫師最不願意也不得已的工作。遇到手術失敗,病人死在病床上,乃最感挫折失敗的時刻;再出去告知家屬,更是心中掙扎難以出口,甚至會被不諒解的家屬指責叫罵,受盡委屈。尤其,開刀前曾告訴家屬無問題、會成功類似保證之承諾,甚至會使家屬提出醫療過失致死的告訴。醫師用愛心治療病人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但是說誠實話就不容易。我的一位整型外科醫師朋友就被一位女病人(嚴格講整型美容不是治病)要告他整型她的鼻樑失敗。他提出許多相片證據,證明她的鼻子本就歪斜過度,不能完全修直。但是對方找他手術時,就認為必然可完全成功,我的朋友醫師也希望如此,但手術幾次都未能成功。我只好勸他和對方和解,花錢消災,省去上法院受訊的麻煩,又有失醫生的尊嚴。 所以,醫師對病人要用愛心說誠實話,「誠實無愛心是殘忍,愛心無誠實是偽善」是原則,但要避免不當的診斷,導致病人及家屬的誤會。病人亦要用愛心感謝醫師的用心診治,體諒醫生非萬能。每人的肉體,不能長生不老,也不會無疾而終。更能體會「人人都有一死」,但「死後且有審判」,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過著在世平安喜樂的生活,醫師和病人都是人,要和睦相處,彼此相愛。
-
2021-09-07 該看哪科.風溼過敏免疫
泛視神經脊髓炎一年醫藥費90萬 期待健保伸援手
十年未曾感冒的人,小小的腳痛竟改變人生。今年五十六歲的沈琴惠,曾是人人稱羨的電子廠財務長,某次外派前夕因腳痛入急診,她想解尿但解不出來,醫護為她緊急導尿,沒有想到一躺下來,下半身就完全不能動了,醫護以尖銳物測試,竟毫無知覺。經過一個多月的折騰,最後確診泛視神經脊髓炎。沈琴惠的胸椎神經遭攻擊,造成全癱,必須長期臥床,被迫離開工作職場,先生提早退休,全心全意投入照護。但泛視神經脊髓炎用藥未獲健保給付,且不屬於重大傷病,連醫療保險也不理賠,光是一年醫藥費就近九十萬,龐大的經濟壓力令人喘不過氣。她期待健保伸出援手提升病友治療資源,協助重塑病患的生命價值。沈琴惠度過急性期後,病況逐漸穩定,開始接受免疫抑制劑與生物製劑治療,經濟負擔更沉重,「光是打針,一年得燒新台幣四十萬元,連同其他藥費,一年治病花費超過八、九十萬。」生物製劑一針近五萬元,一年打八針,分成四個療程,每次打兩針,每次刷卡就是十萬。沈琴惠常問醫師,「可以只打一針嗎?」因為實在快付不出來,答案當然是「不行」。龐大的經濟負擔,擔心拖垮整個家庭,她一度想放棄治療,但孩子一句「如果媽媽就這麼走了,一輩子內心難安」,讓她決定賭一把。一度臥床三個月,身體全癱,到現在可正常行走,沈琴惠已經相當知足,感謝家人的支持。與疾病共存三年,無非希望減少經濟負擔,回歸社會。沈琴惠盼能以自身經歷,呼籲政府進一步評估醫療資源利用,提升弱勢病友家庭醫療環境,降低社會長期照護成本,共同幫助這群少見疾病患者。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理事長羅榮昇說,泛視神經脊髓炎每年約五百人需進行慢性穩定治療,需使用生物製劑者約一成。目前生物製劑仍需自費,建議政府可以專案型式,由神經免疫專家審議彈性開放健保給付,條件為使用免疫藥物半年以上,將控制病情得宜者納入,以減輕病友負擔。
-
2021-09-07 醫聲.罕見疾病
罕病健保給付/泛視神經脊髓炎專家會議3:1年藥費90萬 病友盼伸援
三年多之前,沈琴惠為一家知名車用電子大廠的財務長,年薪一兩百萬,盡管工作忙碌,經常往來大陸、台灣,但那時身體健康,認為可以再拼個一二十年,沒想到一次輕微的腳踝扭傷就醫,改變了她的人生,原本是人生勝利組,在確診泛視神經脊髓炎後,為了治病,還得跟人借錢。今年五十六歲的沈琴惠表示,當時腳踝受傷,在大陸出差之前,趕緊就醫,在待診的過程中,身體突然不聽使喚,明明有尿意,卻尿不出來,超音波檢查發現,膀胱脹大,醫護人員緊急以導管排尿。「很正常的進去看診,怎料這一住院就是三個月。」沈琴惠無奈地說,為了找出病因,做了無數檢查,現在一想起抽取脊髓的痛苦,仍會頭皮發麻。四肢活動狀況愈來愈差,影像報告顯示,胸椎四至六節出現浸潤現象,醫護以尖銳物測試她下半身,竟毫無知覺。經過一個多月的折騰,最後確診泛視神經脊髓炎,胸椎神經遭受攻擊,造成全癱,必須長期臥床,為此,被迫離開工作職場,先生提早退休,全心全意投入照護。沈琴惠表示,確診後接受藥物治療,肢體逐漸恢復知覺,必須長期復健,出院後定期回到醫院接受復健,從躺臥病床到坐上輪椅,整整花了一年半的時間,咬著牙,苦撐過來,「像是嬰兒一樣,從頭開始學習站立、走路。」沈琴惠說,為增加肌力,到現在仍須每周兩次復健訓練,走起路來,仍頭重腳輕,有如「騰雲駕霧」,彷彿腳跟無法著地,麻煩的是,經常尿崩,且排便困難。沈琴惠表示,這兩三年來,大小便失禁,尿液糞便說來就來,這對重視形象的她來說,幾乎無法忍受,無地自容,所幸先生從旁協助,體恤關懷,才慢慢熬過。但這還不是慘的,胸椎神經病變,引發神經傳導異常,極度痛苦,即使服用止痛藥,還是壓不住,好幾次想一死百了。沈琴惠形容,「就像是一股強大電流往上竄,迅速擴散到四肢,痛到在地上打滾。」,嚴重時,一天好幾次酷刑,睡覺翻身,身體一動,隨即遭受電擊。除了身體疼痛,沈琴惠還必須面對龐大的醫療費用,她說,「常被醫院帳單,追著跑。」光是住院三個月醫療費用就超過七十萬,每星期都會收到數萬元的醫療帳單,原以為醫療保單應該夠支付費用,沒想到,泛視神經脊髓炎不在重大傷病範圍中,只能請領住院理賠。藥費、房貸、孩子教育費用,耗盡手頭上的存款,沈琴惠只好開口向公司老闆借了一百萬元,沒多久,這筆錢就用光了,而公司也因她病假時間過久,影響運作,予以資遣。沈琴惠表示,度過急性期之後,病況逐漸穩定,開始接受免疫抑制劑與生物製劑治療,經濟負擔更為沉重,「光是打針,一年得燒新台幣四十萬元,連同其他藥費,一年治病花費超過八九十萬。」生物製劑一針近五萬元,一年打八針,分成四個療程,每次打兩針,每次刷卡就是十萬,沈琴惠表示,常問醫師「可以只打一針嗎?」,實在快付不出來,答案當然是「不行」從臥床三個月,身體全癱,到現在可正常行走,沈琴惠已經相當知足,感謝家人的支持。龐大的經濟負擔,沈琴惠擔心拖垮了整個家庭,一度想「放棄治療」,但因孩子一句「如果媽媽就這麼走了,一輩子內心難安」,讓她願意豁出去,決定賭一把。與泛視神經脊髓炎共存三年,瞭解其中之苦,這一年多來,沈琴惠積極成立病友團體,初期難度相當高,因為個案實在太少了。她分享自身經歷,呼籲政府能夠有效地運用醫療資源,提升弱勢病友家庭醫療環境,降低社會長期照護成本,重塑病患生命價值。
-
2021-09-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肺炎治療新契機? 國衛院發現老藥新組合
新冠肺炎肆虐一年多仍在國際間流行,因此個研究團隊都在尋找有效藥物治療重症,以避免醫療資源崩潰。國衛院從現有健保藥物尋找,發現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和組織移植常用的抗排斥藥物「環孢素」合併使用,可有效降低新冠肺炎病毒量,並降低細胞風暴發生,可望用在中、重度患者的治療。依據指揮中心發給各醫療院所的醫界通函,針對確診病患的治療,抗病毒藥劑建議於病程早期,類固醇或免疫調節劑則於病程晚期併發重症時使用。其中,瑞德西韋用於嚴重肺炎病患無法降低死亡率,但可加速臨床改善兩天。國衛院則透過大數據分析,從230種健保處方藥中篩選出「環孢素」,與瑞德西韋合併使用,在動物實驗平台上發現,比單用瑞德西韋或單用環孢素,抑制病毒量和抑制細胞風暴的發生,都有很好的效果。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研究員李秀珠表示,治療新冠肺炎首要是先抑制病毒複製,再來是治療後續產生的發炎反應。而在新冠肺炎中看到,新冠肺炎病毒會引發很強的人體免疫反應,造成細胞風暴,因此除殼盎病毒藥物再加上免疫抑制劑,應有更好的治療效果。而環孢素主要是針對器官移植造成免疫過度反應的藥物,為健保使用藥物;瑞德西韋也已核准使用於治療新冠肺炎。因此研究團隊將兩種藥物進行不同劑量組合的實驗,並以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TGEV與人流感冠狀病毒OC-43平台作為新冠肺炎病毒替代試驗平台。研究結果發現,兩種藥物結合使用,有「1+1>2」結果,中研院和台大醫學院的實驗室也驗證這樣的組合有很好的協同效果。但李秀珠也表示,目前尚未進行人體臨床試驗,但兩種藥物皆為健保藥物,醫師可「想用就用」,因此期盼此藥物組合可作為臨床失一在臨床治療上的選擇,未來或可成為中重症患者的治療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