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4 養生.家庭婚姻
搜尋
配偶
共找到
278
筆 文章
-
-
2022-10-08 養生.家庭婚姻
想要離婚但養不起小孩?單親媽媽可申請的5項補助懶人包
沒有經濟來源、孩子的爸不養小孩,單親媽媽該怎麼獨立養大孩子? 政府針對單親家庭提供相關補助,滿足條件就可以得到幫助!身邊有豬隊友,但許多媽媽卻遲遲不肯離婚。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怕自己一個人的薪水養不起小孩。若你正考慮離婚,卻又擔心日後的經濟,別擔心!單親爸、單親媽還可以向政府申請這幾樣補助,不管是生活,還是小孩的教育,政府都顧慮到了。特殊境遇家庭扶助特殊境遇家庭扶助包括緊急生活扶助、子女生活津貼、子女教育補助、傷病醫療補助、兒童托育津貼、法律訴訟補助及創業貸款補助。雖然一開始是為了幫助特殊情況的婦女所創,但現在不止是女性可以申請,只要有符合條件的「單親家庭」都可以申請!本文主要介紹「緊急生活扶助」、「子女生活津貼」、「子女教育補助」及「傷病醫療補助」,以上四種補助是單親家庭有經濟困難時可以申請幫助維持一般生活。並且都需要滿足以下條件,才可以申請,除了下方的申請條件之外,大家要注意「子女生活津貼」以及「傷病醫療補助」還有額外的申請條件喔!申請資格申請人的家庭總收入÷全家人口後,須符合以下3點:1.每人每月未超過政府當年公布最低生活費2.5倍2.台灣地區平均每人每月消費支出1.5倍3.家庭財產未超過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一定金額並擁有下列其中一種身份:.65歲以下,配偶死亡,或失蹤(向警察機關報案協尋未獲達六個月以上).因配偶惡意遺棄或受配偶不堪同居之虐待,經判決離婚確定或已完成協議離婚登記.家庭暴力受害.未婚懷孕婦女,懷胎三個月以上至生產二個月內.因離婚、喪偶、未婚生子獨自扶養18歲以下子女.無工作能力的祖父母扶養18歲以下父母無力扶養之孫子女,或雖有工作能力,因遭遇重大傷病或照顧6歲以下子女或孫子女致不能工作.配偶處一年以上之徒刑或受拘束人身自由之保安處分一年以上,且在執行中.其他經直轄市、縣市政府評估因三個月內生活發生重大變故導致生活、經濟困難者(重大變故非因個人責任、債務、非因自願性失業等) 1.緊急生活扶助◎申請方式應備文件:.申請表.申請人身分證、印章、郵政儲金簿封面影本.全家人口之身分證明文件,如新式戶口名簿(詳記事).全家人口最近1年度所得、不動產及稅籍資料.就讀國中及國中以上學生在學證明書或學生證影本.相關證明文件(死亡證明、警察局受(處)理查尋人口案件登記表之收執聯、離婚判決書及確定書影本等)事發6個月內檢具應備文件及其他相關證明文件,向戶籍所在地鄉(鎮、市、區)公所公所—社會課提出申請,或由鄉(鎮、市、區)公所、社會福利機構協助申請。◎補助金額按各縣市當年公告的最低生活費用1倍核發。限制.每人每次最多申請3個月.同一案、同一事由只能補助一次.定期會有社工人員訪視狀況,生活有改善或是扶助原因消失,會立即停止補助2.子女生活津貼◎額外申請資格.家有15歲以下子女或孫女者◎申請方式檢具應備文件及其他相關證明文件,向戶籍所在地鄉(鎮、市、區)公所提出申請,或由鄉(鎮、市、區)公所、社會福利機構協助申請;此津貼每年都需要重新申請。應備文件.申請表.全家人口財稅資料.健保卡正、反面影本.申請人本人郵局存摺封面影本.相關證明文件(死亡證明、警察局受(處)理查尋人口案件登記表之收執聯、離婚判決書及確定書影本等)◎補助金額每月補助每一名子女或孫子女當年度最低工資之十分之一。3.子女教育補助◎申請方式註冊時檢附相關證明文件,經學校審核確認後直接減免,私立學校由學校直接減免後,再報請主管教育行政機關補助;需要在註冊日起三個月內申請,逾期不予補發。應備文件.申請表.戶口名簿.學生證(國中、國小除學生證外,可以用收費單據替代)◎補助金額.高中/職:減免學雜費60%.大專院校:減免學雜費60%4.傷病醫療補助◎額外申請資格.本人及6歲以上未滿18歲之子女或孫子女:自行負擔醫療費用超過3萬元。◎補助項目於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療院所就醫者,其參加全民健康保險自行負擔之醫療費用。◎申請方式傷病發生後的三個月內,檢具應備文件及相關證明文件,向戶籍所在地主管機關提出申請;未滿6歲的子女或孫子女傷病醫療補助申請,需要先向戶籍所在地之鄉(鎮、市、區)公所申請醫療補助證後,到保險人特約的醫療院所就診,再由醫療院所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應備文件.申請表.全家人口財稅資料.健保卡正、反面影本.申請人本人郵局存摺封面影本.診斷證明書.醫療費用收據正本.相關證明文件(死亡證明、警察局受(處)理查尋人口案件登記表之收執聯、離婚判決書及確定書影本等)◎補助金額.低收入戶全額補助.中低收入戶補助80%.其他經濟弱勢族群補助70%.每人每年最高補助12萬元限制.補助「不重複」,申請過相關保險或相關醫療補助無法申請.低收入戶/中低入戶需支出超過3萬元才能申請.其他經濟弱勢族群需支出超過5萬元才能申請5.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申請資格低收入戶.家庭總收入平均分配全家人口,每人每月在當地區公告的最低生活費以下.家庭財產未超過低收入戶適用的當地區公告金額中低收入戶.家庭總收入平均分配全家人口,每人每月在當地區公告的最低生活費1.5倍以下.家庭財產未超過中低收入戶適用的當地區公告一定金額。◎申請方式應備文件.申請人印章.全戶最近3個月內戶籍謄本.全戶郵局或銀行存簿封面及內頁影本.填寫授權公所調查家庭總收入及財產同意書.其他相關證明文件(視個別家庭狀況而定,例如:醫院診斷證明書、學生證影本、身心障礙手冊影本、失蹤證明、在營證明或軍人身分證影本、在監證明、離婚協議書…等)備齊完整的申請資料後,至各鄉(鎮、市、區)公所申請。◎福利低收入戶.25歲以下子女就讀高中(職)以上學校,學雜費全額減免.健保保費全額補助.因疾病、傷害治療所需留療費用補助.就業服務、職業訓練、以工代脤.依列冊低收入戶款別,每月發給生活扶助費或相關補助中低收入戶.25歲以下子女就讀高中(職)以上學校,學雜費部分減免.健保保費補助二分之一.患嚴重傷、病,所需醫療費用超過本人或扶養義務人能負擔,補助部分留療費用.就業服務、職業訓練、以工代脤希望政府提供的補助,可以讓弱勢家庭中的孩子也能平安健康、無憂無慮的長大。※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2-09-17 養生.家庭婚姻
想維繫幸福婚姻,女人就不能放棄養活自己的能力!擁有經濟自主能力,別為任何人放棄自主權
女人為孩子、老公放棄工作,等同於在婚姻中失去自主權,成為伸手牌,還可能因此讓自己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無力感隨之而生。無論如何,讓自己擁有經濟獨立的能力,在婚姻中充滿自信魅力,才是維繫幸福的最佳方法。婚姻中最絕望的是什麼?絕對不是養育小孩的過程,上廁所沒隱私、吃飯沒時間……這類狼狽的樣子,因為這一切雖然狼狽,但也有更多回報感,那就是寶貝們健康快樂的笑顏;也不會是配偶外遇、冷暴力、言語肢體霸凌……這類令人氣結的事;因為一旦遇上,你可以選擇離開,或者找專業協助你離開(譬如律師),不適合的就讓它隨風而去,這些低潮總會有雲淡風輕的一天。婚姻中最可怕的,是「失去自主權」。當失去自主權的時候,也形同失去了自尊,任何人都可以踐踏你。很多女孩到準公婆家作客時,都會乖乖地自動去幫忙洗碗、做家事,可能是想得到男方家屬的好印象,但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婚姻經營,不是用放低姿態來換取喜歡;更不需要隨便就奉上自我、化身為聽話的寵物;人性有時候還真是帶有原罪,越能全權掌握的,越會忘記對方是獨立個體,而逐漸忽略對方個人意志,最後就變成了不尊重。擁有經濟自主能力.即使失婚也能靠自己有個朋友在嫁入豪門後就放棄了自己的工作,因為老公把她當成公主寵,走路還會公主抱,更不用說各種奢華品都任她要求。幾年後,老公冷淡了起來,回家時間越來越少,最後發現了外遇證據,他冷淡的說:「看看你現在的樣子,每天聊天也說不出內容,跟我認識你的時候差太多了!」然後,她提出了離婚,想要打官司,男人停止匯錢給她、剪她的卡、沒收她的車……就是不跟她離婚。那幾年,她身為旁人眼中的貴婦,卻過得一貧如洗,當然也付不出律師費,花了好幾年,她重新開始工作、存錢、打官司,最後才離開這段折磨身心的婚姻。另一個朋友也是嫁給一個花心富二代,但她婚後繼續工作,只是減量,和先生創業也事先談好自己的股份,兩人事業發展得挺好,唯獨先生的花心越來越毫不遮掩。幾年後,她不願意再忍耐先生的花心而提出了離婚,先生還詫異地問:「我朋友的老婆們都能忍受,我也對你很好,為什麼就你不能忍?」為什麼呢?她捫心自問,因為不願為了奢華的生活而過著卑微的生活啊!那為什麼要忍?也因為朋友經濟自主獨立,很快的兩人公事公辦談好財產分配,快狠準的離婚了,變回單身小富婆。別為任何人放棄自主權.婚姻不是委曲求全我們都不是身在豪門,但即使平凡小資家庭的婚姻,請女人們也不要為了孩子、為了照顧誰這種理由而放棄自己的自主權!什麼狀況下最容易導致自己陷入這樣的窘況?當你成為伸手牌的時候。即使想要在家陪伴小孩,工作請辦理留職停薪就好,至少讓另一半理解妳永遠有回去職場的機會;或者妳可以開始斜槓兼差,只要擁有花自己錢的本事,就很難讓人看輕自己;或者至少去練習投資理財吧!把部分家庭照顧費當成本,小額投資開始練習,時間累積下來也會匯聚成為一筆小財富。越有能力的人,越沒有人敢去惹;或者即使他人看不順眼,也具備了不需要甩他的骨氣。想要什麼,自己買給自己;想追求什麼,就勇敢追下去沒人可以阻攔;這都是抓緊人生自主權,維持賺錢力後,可以獲得的紅利。婚姻幸福不是因為委曲求全,而讓對方愛你;而是因為你夠獨立,所以依舊充滿魅力。有時候,把人性講明白,就少了浪漫;但是把人性看明白,就多了掌握快樂的能力。※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2-09-16 醫療.懷孕育兒
離婚才發現懷孕了怎麼辦?要生下來嗎? 5步驟維護自身權益
離婚率逐年攀升,也有不少女性發現自己在離婚、分手後已懷有身孕...這時候身分證上已無配偶,該怎麼辦呢?Step1. 先決定要不要生下來離婚後才發現自己懷孕了,此時要面臨的問題是:「要將寶寶生下來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現行刑法中對於墮胎可是有明文規定的,根據刑法第288條第1項及第2項規定之自行墮胎罪:「懷胎婦女服藥或以他法墮胎者,處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00元以下罰金。懷胎婦女聽從他人墮胎者,亦同。」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墮胎則是不用被處罰的,根據優生保健法第9條第1項第6款的規定:「懷孕婦女經診斷或證明有因懷孕或生產將影響其心理健康或家庭生活者,得依其自願,施行人工流產。」如何判斷媽媽具有「因懷孕或生產將影響其心理健康或家庭生活者」之情形呢? 律師表示,中華民國婦產科醫學會函文志中提到「目前國內婦產科醫師多秉持尊重病人夫婦之意願,若在詳細告知該夫婦病人懷孕狀況後,該對夫婦經過慎重思考認為懷孕或生產會造成影響,則婦產科醫師會予以尊重再加以進一步處理。」經過合格的婦產科醫師的諮詢,並告知程序後,媽媽便可以請醫師施行人工流產手術。 Step2.確定是否為婚生子女如果決定要將寶寶生下來,首先必須先確定寶寶是不是在兩人婚姻關係存續中受胎的,也就是說,要確認這個寶寶是前夫的婚生子女,前夫便有義務負擔寶寶的生產和教育等費用。至於有關婚生子女的認定方式,律師表示,民法第1062條第1項提到:「從子女出生日回溯第181日起至第302日止,為受胎期間。」如果推算結果不符合,民法第1062條第2項也有規定:「能證明受胎回溯在前項第302日以前者,以其期間為受胎期間。」因此只要能提出相關證明,證明寶寶的受胎日是在出生日回溯第302日前受胎,則寶寶仍依照民法第1063條第1項之規定推定為婚生子女。當然現在醫學技術發達,也可以透過檢驗DNA的方式來認定這個寶寶是不是婚生子女。 前夫必須負起扶養的義務一旦確定寶寶為婚生子女,前夫就有責任負擔支付生產和教育等費用。律師表示,父母對於未成年子女的扶養義務,並不會因為離婚而有所影響,所以爸爸當然有扶養的義務。若父母都有扶養能力時,對於寶寶的扶養費用都應該分擔,如果只是由媽媽一方單獨扶養,媽媽仍然可以請求男方償還他所應該分擔的扶養費用。至於扶養費給付的方式,在經過法院判決後,可用一次或分期的方式給付。 Step3.依協議決定親權由誰行使所謂「親權」,指的就是父母對於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行使及負擔。律師解釋,原則上,親權不論由爸爸或媽媽行使,都可以透過雙方協議的方式,由一方或雙方共同行使,如果沒有協議或協議不成,則可由爸爸或媽媽某一方,請求法院為寶寶的利益,酌定權利義務行使負擔的內容和方法。 親權=監護權?一般人在離婚之後,最關心的應該就是孩子的「監護權」歸誰了。但是事實上,大家掛在嘴邊的監護權,並不是真的「監護權」,正確的說法應該是「親權」才對!律師表示,親權並非監護權,因為民法上所謂的「監護」是專指父母雙亡,或事實上都不能負擔對子女權利義務時,法律上會任命其他人士或機關團體,擔任照顧未成年子女工作的制度。而父母離婚時,並非都不能行使對子女之保護教養義務,所以當然不能稱為「監護」囉! Step4.寶寶要從父姓or母性?一般情況,離婚後生下來的寶寶,原則上是要跟著爸爸姓。但下列情形可以從母姓:‧若媽媽無兄弟兩方約定好之後,寶寶可以從母姓,但必須在媽媽沒有兄弟的情形下。不論是原本就沒有或是兄弟之後已經亡故,並且跟男方約定好,要讓寶寶跟媽媽姓,就可以按照雙方訂下的約定。‧入贅律師表示,根據民法規定,先生如果是以入贅的方式結婚,寶寶原則上是從母姓的,但是若有事先約定好,讓寶寶從父姓,一樣可以依照約定施行。經雙方約定或法院酌定,由媽媽行使對寶寶的親權媽媽可以攜帶行使或負擔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的證明文件(例如:雙方之協議書、法院之判決)申請更改寶寶的稱姓。 決定寶寶要從母姓後,要如何辦理出生登記? 約定子女從母姓的,在申請出生登記時必須備妥下列文件、證明:(1)戶口名簿。(2)出生證明書。(3)印章。(4)約定書。(5)母親無兄弟之有關戶籍謄本。Step5.扶養方式有哪些?依據民法第1120條:「扶養之方法,由當事人協議定之;不能協議時,由親屬會議定之。」寶寶的扶養方式必須由父母雙方共同協議,如果無法達成協議,則由雙方親屬共同決定。而扶養方式大致又可分為兩種: 1.接回扶養義務人家中扶養必須支給一定生活必需品或費用,例如:約定定期給付與不定期給付,按月給予生活費及給予一定之財產,供扶養權利人自行使用收益等各種方法。 2.依照扶養程度扶養依照寶寶的需要,和父母親的經濟能力和身分,決定所需支付的必需品與費用。 責任編輯/曾禮純 整理「離婚,才發現懷孕了怎麼辦?」※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2-09-1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照顧是一條漫長的路——沒有遇到不會有感覺,遇到時有時會措手不及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長期照護」。一位脊髓受傷導致四肢癱瘓的病人女兒寫出對長照醫療團隊「視病如親」的感恩,同時也由衷感激外籍看護「侍病如親」,並呼籲台灣社會對後者給予他們應得的感激與對待。一位負責國內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的長照學者呼籲社會對長照資源的重視以及共同與非血緣關係人一起合作的重要性。一位醫學中心護理顧問提出同理心、全人全程關懷照護、團隊到家好照顧、醫病關係有愛相隨的美麗新世界。延伸閱讀:醫病平台/視病如親讀完「視病如親、侍病如親」這篇文章後,深深感受到作者對於家人照顧的愛與對身旁的「新家人」所表達的濃厚情感。作者敘說年少時父親車禍後脊椎損傷,成為需要被照顧的經歷,反思所有在這漫長40年的過程所見証台灣的長期照顧政策以及照顧人力的付出,特別是遠渡重洋來到台灣替許多家庭分攤照顧任務的外籍看護們。1992年開放外籍移工到台灣擔任長期照顧的工作,至今剛好30年。依據國家發展基金會統計,到110年為止台灣大約有22萬的外籍看護工(正式名稱是社福移工)。1另外台灣的長期照顧政策,從2007開始十年長照計畫2.0,至今也走了15年。依據最新衛生福利部長照司的統計,長照需求人口大約在82萬左右。2在疫情之下,全球的統計數字,台灣的照顧者比例增加了31%,而原先就有在照顧的家庭照顧者,平均每週照顧增加16小時。3長期照顧的需求遠比一般人想得來要大還要來得快!上面看起來似乎都是一些數字,但從「視病如親、侍病如親」的這篇文章給我的啟發,同樣是照顧的歷程但未來的圖像組合可能會跟作者有非常不一樣的發展。依據2017年老人狀況調查,大約有13%的65歲以上的長者認為平常生活自理能力有困難。長者由家庭照顧者照顧的達67.1%;但另外也有非家庭照顧者的照顧關係達27.2%以及無人幫忙照顧達5.7%。其中家庭照顧者超過65歲的達34.47%,照顧的順序分別為兒子、配偶、女兒、媳婦、孫子等排序。因此,家庭結構使得每一份子無論年齡都會因照顧而對生活產生某種程度的影響,舉例:平時的工作與照顧平衡、家庭人力安排與照顧、照顧項目的統籌與決策等等。從作者柔性的筆下其實看似簡單,但父親長達40年之久的照顧,若沒有一些穩定的力量,其實所有家人都會受到影響。因此,照顧像跑馬拉松一樣,需要準備也需要策略,不能走一步算一步。即使不會跑馬拉松的人也都清楚,這一路程有高有低,需要水與食物的補給,可能也需要毛巾擦汗或不同程度的緊急救護協助。同時,這一路可能會孤單,所以需要在旁路人的鼓勵以及一起跑步同伴的互相支撐。最後,可能也需要有個策略,依照自己的體力與耐力,規劃一條可以讓自己完成此任務的計畫。照顧這一條路,不能只靠自己。台灣的家庭照顧者平均照顧長達9.9年,一路走來可能在無預警之下進入了照顧者的角色,然後面對照顧家人初期的手忙腳亂(新手照顧者),稍稍喘口氣後需要學習照顧知識與技術,然後開始面對長期照顧的決策與照顧安排(資深照顧者),最後完成照顧的歷程尋找新的人生定位(畢業照顧者)。4作者在這篇文章提到他們運用了長照1.0到2.0甚至後來聘用外籍移工來完成父親的照顧,長照資源的佈建在這15年期間多了好多類別也多了好多選擇。作者共同與非血緣關係人一起合作照顧:居服員、長照個管、醫事的專業人員、外籍看護等。在這歷程中每一位協助作者家庭的人,大家是否願意以一個「新家人關係」來互相支持與學習呢?在讀完這篇文章時,我頓時有個畫面,是作者與他的父親走著時光隧道,一起往前的畫面。因為善用資源所以可以安心、有愛的完成這段照顧的回憶。因此,選擇如何照顧與由誰照顧?每個社會一份子可能都必須超前部署,一起來思考未來如何成為一位「聰明照顧者」。最後,隨著老化所帶需要的照顧面向也會增加,如何選擇適切剛好到位同時也留給被照顧者自立尊嚴的平衡,這也是未來面對嬰兒潮老化開始要思考的課題。參考資訊:1.https://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n=3106B2F0AA6142292.衛生福利部長照司,2022。3.https://internationalcarers.org/caring-during-covid/4.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
2022-09-03 退休力.理財準備
家人有分產共識,少了這步驟卻翻盤!律師:應在生前寫好「有法律效力的遺囑」,一圖詳解5種遺囑
75歲的王董事長,白手起家創辦了貿易公司,胼手胝足打拚了一輩子,給家人優渥的生活。年事已高的他,早就想好給家人的遺產分配,起家厝給老伴、公司給大兒子、不動產給二兒子、現金給小女兒,每年過年全家相聚都會提醒一次,全家人也欣然同意。想不到王董過世後,二兒子因想爭產,竟將全家人告上法院,只因王董少做了一件事。留手稿和影音 上法院不算數家族爭產時有所聞,恩典法律事務所創辦人蘇家宏律師分享以上的實際案例。據了解,王董的遺產規畫早在幾年前就跟全家人耳提面命,家人也獲得共識,但二兒子卻在爸爸過世後主張「爸爸的遺產應該平均分配」,家人間產生矛盾,導致遺產無法順利分配。二兒子遂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分割遺產,使得繼承人們,包括媽媽、大哥、妹妹都要上法院。儘管王董生前對家人耳提面命分產計畫,留下了手稿和影音資料,但在法庭上,法官認為影音資料不屬於遺囑、手稿細節也未符合「自書遺囑」的條件,因此最後判決,所有遺產必須平分,全部分成四份、每人四分之一。蘇家宏認為,這樣的案子很可惜,雖然爸爸已經提前做好遺產分配,也取得家人共識,但卻因為不了解法律,少做了最重要的動作「寫遺囑」,最後不僅無法按照自己的心意分配,還讓家人們對簿公堂。常用自書遺囑 還有4種形式蘇家宏表示,想要維持家族秩序,又能依照自己的心意做遺產分配,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寫一份自書遺囑。首先要了解繼承人有誰,包括配偶和子女,若有特別想要照顧的家人也可在遺囑註明,例如把特定財產留給老媽媽。其中,多數人最容易忽略的細節在於「其餘財產」,指的是當事人可能在健康的時候規畫好遺囑,但同時還有持續增加的財產收入無法寫進遺囑,則可歸類在其餘財產,也可在遺囑中註明要給誰。最後,若遺囑中未交代到的未盡事宜,則可註明要交由「遺囑執行人」協助決定,最後在遺囑文尾簽名、寫上日期,即合法成立。除了上面的自書遺囑外,還有4種遺囑形式可參考,例如,想要有見證人參與,則可採「公證遺囑」;若想要保密、不想讓隱私提前被看到,則可採用「密封遺囑」;若年紀大、想找專業人士協助,則可用「代筆遺囑」;若有緊急狀況來不及寫遺囑,則可用「口授遺囑」。現代人寫遺囑不再是禁忌,多數人都想要提前規畫遺產分配,照顧到每一位家人,蘇家宏律師建議,應該在身體健康時及早寫好有法律效力的遺囑。
-
2022-08-3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照顧者累了嗎?或是不孝?談失智症精神行為症狀住院時家屬的為難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探討精神醫學的難題」。一位精神科醫師透過情緒激動想要自殺急需住院的個案,與年輕醫師探討精神醫學如何幫忙這種病人的緊急措施,我們也邀請到兩位資深精神科醫師,討論「失智老人的住院及其家屬所遭遇的困難」以及「完善精神醫學尚缺什麼?」。希望這些探討可以幫忙社會大眾以及其他臨床科醫師更了解精神醫學的工作性質及其重要性。【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強制住院與否?精神科醫師的兩難】王先生,84歲,鰥寡,長期有糖尿病及心臟衰竭,曾因肺積水住過綜合醫院內科治療,住院時混亂三天,該醫院打完利尿劑及基本治療後,就請家人帶王先生出院。之後,當個案因心臟衰竭的喘或腳水腫時,就只在該綜合醫院急診室治療,不再收入該院住院治療。王先生近三年前診斷失智症,最近幾個月情緒不穩、多疑、易怒、視幻覺及失眠,由綜合醫院神經內科轉到精神專科醫院門診就醫,某一天傍晚王先生懷疑照顧他的未婚女兒偷他的錢,打了女兒一巴掌,女兒連絡已婚的哥哥一起送王先生送至精神專科教學醫院的夜間急診室。王先生已忘記剛剛在家中發生的事,女兒委屈生氣不說話,兒子要求醫院收王先生住精神科急性病房,但是精神專科醫院說明需要有人24小時陪同住院,照顧王先生,若是是沒有家人,也可以自行請24小時看護,只是精神專科醫院急診室人員也說明該醫院急性病房由精神科醫師主治、沒有晚上值班的內科醫師,若遇到內科問題如血糖過高或急性心臟衰竭時,該醫院將無法處理,因為該精神專科醫院沒有強心劑、靜脈注射抗生素或利尿劑,也無法進行持續胰島素注射的治療,屆時就需要家屬帶病人轉至綜合醫院治療,且該精神專科醫院無法承諾王先生一到兩週內就會改善出院,可能需四週左右調整精神治療藥物。其實,王先生有2位兒子,都已婚生子,但是不住在附近,一住在南部約一小時到家的路程、一住在中部,照顧王先生責任全交給未婚的女兒,平日也少了解王先生病情的變化,女兒壓力大、因憂鬱、焦慮、失眠及有時跟王先生或兄長起衝突,在該精神專科醫院精神科就診,她一想到「照顧父親是她的責任」就十分氣憤。此外, COVID-19防疫期住院四,全天「1對1的看護」費用確實是不小的負擔,但是女兒說:「不是不孝,我累了。」兒子說:「我們也累了。」隔天也還要上班及帶小孩上學,看護費用也付不起。一家人連當晚急診室留觀時要誰陪同都有困難。加上病人說:「我有沒病、為何要住院,就算有病也不要住精神科或『療養院』。」這事情就更難解了!失智症在近十幾年在全球及台灣十分被重視。在台灣,老人失智症至少有8%,在目前(2022年)近400萬的老人推估,台灣的老人失智症人口數至少30萬以上,這還不包括中年或年輕型的失智症。失智症90%會合併精神行為症狀(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簡稱BPSD),如憂鬱、焦慮、不適切行為、疑神疑鬼、幻覺或妄想、失眠,其中又以被偷妄想或被害妄想最常見,有時是因為病人記憶不佳,常會用東西被偷解釋找不到東西的狀況,但經常因為身體疾病不穩定,如脫水、血糖高、血循不好的缺氧、低血鈉、疼痛或便祕所引起,有的是失智本身的黃昏日落症(sundowning syndrome)、有的是失智症合併上述情形或藥物引起的譫妄症(delirium)。我想許多人一定想到:既然病人曾因心臟衰竭、糖尿病及失智症在該綜合醫院就診,為何不住該綜合醫院神經內科、老年醫學科或精神科病房來處理呢?一是往往在綜合醫院內沒有「以病人為中心治療(ptient-centered management)」的跨科專業團隊:一是內科醫護人員對處理有精神行為症狀的失智症患者技巧不熟悉或害怕,精神科醫護團隊人員對處理內科問題也缺乏訓練、擔心或不熟悉;二是綜合醫院缺乏為有精神行為症狀失智症老人治療考量或設計的專屬病房或區域;三是健保制度對以上兩者的醫療沒有給付或鼓勵支持,醫師診療費只每天給付一位醫師,另一位醫師則沒有給付醫師費,只在一週給付不符合時間成本的照會費用、該專屬病房或照顧有精神行為症狀失智症的護理費及病房費並未加成鼓勵。有人也會想到這樣的有精神行為症狀的失智老人不是在長照的日照機構或長照機構也可以處置(management)嗎?往往家屬面臨的是上述長照的供給不足或可近性不足、長照的人員大多不是醫護背景、不易理解失智症合併精神行為症狀的處置意涵,加上對精神疾病的污名化或腦科學知識缺乏與精神症狀的不理解,自然會有挑選或排拒病人的情形,或是要求家屬需等失智症接受精神科治療平穩後才進行個案管理或處置。在台灣,尤其是鄉村地區,不少家屬的確仍存有將父母送到長照機構是不孝的心理壓力;但是家屬照顧的負荷仍十分的大,尤其是老人配偶照顧老人時更為嚴重,在體力上、精神上、社會上及經濟上都有極大的負擔,兄弟姊妹及妯娌間的意見不一、衝突與協調溝通也有極大的壓力,失智症病人有時又無法完全自主決定,幾乎90%以上長期都會出現精神行為症狀的困擾,家屬或家庭照顧者的精神健康議題極需要被正視。總之,有精神行為症狀的失智症家屬與一併溝通的問題,這也不僅僅是單純孝順與否、老人被忽略或虐待(elder neglect or abuse)的議題,也不是單純提供長照人力可以處理的,而是在醫學或護理師養成教育中須持續學習團隊合作及重視跨領域知識或資訊整合,也需要重視醫護以外的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職能治療師或社會工作師願意投入及關懷失智老人家屬(不一定是照顧者)與家庭照顧者精神健康議題,此外也需重視失智症照護團的團隊資源管理(team resource managment)等議題。
-
2022-08-17 焦點.生死議題
人生走到最後一段路,怎樣的照顧是對病人最大的關懷?如何讓他走得安詳又有尊嚴?4點教打造有愛的人生終點站!
人生走到了最後一段路時,怎麼樣的照顧才是對病人最大的關懷,又如何讓病患走得安詳又有尊嚴?現代人很忙,E世代的人更忙,忙著看方盒子、看資訊、找尋賺錢的機會,週末則忙著玩、上網,或到PUB去瘋狂、參加派對去搖整夜的頭。現在的社會是為生活而活,活得很充實、很忙,什麼資訊都有,但是對老、對死卻置之不理。面對人生的終站,大多數人不太重視,隨便應付,更不用談如何處置。相較於現代年輕人對結婚的精心設計,實在是天壤之別──光拍結婚照或是辦喜宴,就要花費年輕人大部分的積蓄,為人生最美、最年輕的容貌做一個刻意妝扮的寫真,每個人看起來既像電影明星,又像王子與公主,一切都沉醉於童話故事中。現代人老後被送入安養院、護理之家已算不錯了,有誰關心臨終環境?老年人已沒有組織能力、行動力,只好任憑家屬安排。有的被通知接回,將死而未死的無意識老人回家後仍未斷氣,安放在大廳中央,不吃不喝等待死亡;有的住家公寓太小了無法安置,於是從急性病房轉慢性病房,三人一間或六人一間的普通病房,在嘈雜的環境中度過餘生,沒有隱私也沒有尊嚴,像赤裸裸被扔在菜市場。老人啦,沒有用了,幹麼還浪費銀子?年輕人總有他的盤算,甚至有的家人不到醫院照顧,也不接回家中,一星期見不到一次面,以某種角度來衡量,以高的道德標準來看,也算是一種精神上的棄養。中國古人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至少父母病了、老了,子女應隨侍在側,方能回報養育之恩。至少我們應該提供臨終者一個比較好的環境,讓他們平靜安詳地辭世。【延伸閱讀:我們能為臨終病患做些什麼?醫:需要全體家庭成員的投入,尊重病人的意願、支持他的需要】家是最好的人生終點站有一位爺爺八十四歲,得到第三期的惡性淋巴瘤,起初病得嚴重,腹水、肋膜積水、裝著氧氣管,在醫院接受化學治療。他育有三男、三女,除了最小的兒子在美國外,其餘都在臺北。所以子女們成立照顧群,除了僱請看護工外,他們兒女與媳婦分成四組,白天夜晚輪流換班照顧。而且還有一本病房日誌,每隔二十分鐘登記爺爺的狀況,例如:何時打化療、何時輸血、三餐內容與健康食品為何,化療藥水、排便狀況等詳細記載,完全不亞於護理紀錄。因為二媳婦本身就是護理師,每次輪班的人都可以清楚爺爺目前的狀況,以及治療上的進度,包含何時檢查,又該注意什麼。我覺得這位爺爺福報真的很大,有這麼多孝順的子孫,真是令人羨慕,這輩子也值得了。銀耳燕窩也比不上孝順的子女圍在身邊。他們家人說話也很幽默,所以老先生的病情愈來愈好,腫瘤的消褪緩解也比一般人來得快。後來老先生說起自己的故事,道出他年輕時在農會、水利會的一些陳年舊事。每當老人說起他自己的往事,那種心頭的甜蜜全寫在臉上,蒙上一層健康的紅臉頰,想想他小時候一定也是這副可愛的模樣。《安寧會訊》曾有一篇報導:一位老阿公是做墓碑的,罹患胃癌,多次進出安寧病房,個性平和安分,對事無怨無悔,後來他變得面帶愁容,常夜裡驚恐地說夢話。在病情惡化進入彌留狀態時,他變得煩躁不安,口中喃喃自語,大吵大鬧著要回家,子女們未曾看過阿公有過這樣的反應而遲遲不敢做決定,而阿公變得更躁動,似乎符合精神科醫師譫妄的診斷。後來家屬決定將阿公帶回家,安寧居家護理師卻發現阿公精神奕奕地坐在舊式四合院大廳的椅子上,眼神亮亮地直視著大廳前方,家人在著手後事、聯絡其他的親友,忙成一團,有的家屬則在一旁哭泣,阿公卻獨自一人坐在大廳,看似落寞又與世隔絕般靜坐,沒有與任何人互動。安寧護理師前去探視阿公,阿公也沒有回應,直到她發現阿公在注視院子裡大小形狀不同的墓碑。原來老阿公是做墓碑的,那些是他的傑作,阿公開始奇蹟般地侃侃而談,述說每一個墓碑的故事,他變得多話起來,直到他耗盡體力睡著為止。當天晚上阿公起來,要交代子孫後事,並要求家人將他的床推到門口院子裡,看墓碑,看星星、月亮。安寧護理師竟也被通知趕到他們家見證一切,一大家族的人或坐或站或蹲地圍繞在阿公身旁,恬靜又溫暖地陪伴阿公,他們之間沒有言語互動,有的只是濃濃的親情,阿公就這樣安詳地走了。有時我們竭盡所能地呵護及照顧病人,但往往會忽略那些是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還是只是滿足身為家屬那種不捨、不願接受的逃避與虧欠的感覺。當臨終者表示想回家安度最後的日子,我們是否應認真考慮,不要為了種種理由把他們綁在加護病房的床欄杆裡,那才是真正的沒有尊嚴。【延伸閱讀:「安樂死」真有那麼可怕?人有自由意志來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如果安樂死立法該注意哪些原則?】臨終者自己的選擇最重要親屬往生是家族重大聚會與團結的時刻,每個家族成員應樂觀其成,以和為貴。宗教都是勸人為善,正信的宗教都是很好的,我們應尊重而不該有分別心才好。這個時刻最重要的是臨終者自己的選擇,自己若有決斷,請族長耆老出面協調幫忙,那麼事情就好辦多了。其他持不同意見的子女或親屬最好少批評,以免破壞家庭和諧。傾聽應包含立遺囑,由臨終者決定分遺產、遺物的方式,或有族長(如叔伯、長子)、法定代理人之陪同,或律師之出面來解決合理的分配方式。遺產愈多愈複雜,例如:土地、房子、公司動產、股票、存款、成立基金,或管理人代表等,上班族或農家子弟的問題就相對單純多了。中國人若西方人有預立遺囑的習慣,若父親先過世,則母親(未亡人)負責分遺產之大權,將來母親過世,則由子女共同協調。這些事情即所謂最重要的後事,攸關子女繼承的權利與義務,應事先說清楚、講明白才是上策。不明不白的做法,是家族的另一種黑箱作業,只會加深猜忌,造成家族之分裂,這點絕不是長輩樂意見到的。世界上沒有絕對公平的事,每個子女都退讓一些,就沒有解決不了的事。父母養育我們很辛苦,若稍有不公平之處也是一種緣分,做子女的應該歡喜接受。分得少的並非父母親比較疼惜,而是長輩有他們的考量;手心手背都是自己的骨肉,哪有不疼愛的道理?多半父母親會照顧相對弱勢者,希望最後再幫他們一把,這是天下父母心。每個子女都應在此時感恩,分多分少都一樣,而不是懷疑、猜忌,有不勞而獲的自私妄念。西方許多大企業家覺得孩子應接受考驗與奮鬥,生活富裕反而心志愈沉淪,所以他們大部分會將遺產捐獻給社會,蓋醫院、資助研究機構、慈善團體,這才是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典範。錢,沒有人不愛的。錢雖非萬能,但沒有錢就無法生存於社會,所以萬萬不能。美國有不少頂尖癌症醫院是由企業家捐獻所蓋的。這些企業家有這麼高的遠見與氣度是很令人敬佩的,沒有他們的捐獻,這個世界的文明可能會落後好幾年。當我們傾聽長輩的時候,難道不是一個很祥和、充滿溫馨的畫面嗎?中國人所講的隨侍在側才是盡孝道,又怎麼可以忤逆父母呢?一旦家族有了共識,大家都應遵守,所謂家和萬事興。安排臨終環境一:學習傾聽安排臨終環境時,基本上應注意:放鬆、祥和與愛,以營造病人清明的觀見,如此方可體會本覺的見性,將可重生信心、滿足、空靈力量、幽默與篤定,也就是希望利用最清明的環境,以理性來面對並整理最後的人生。家屬可以靜靜地陪伴,讓臨終者順利轉化心境。我們應相信每個人都有智慧走過這一關,不需要強迫病人聽太多意見。病人需要的是我們的關心,所以我們應學習傾聽。一般來說,若病人能接受自己大限已到的事實,他們知道日子所剩無幾,心裡總有一些後事需要交代。包括:他們理想中的告別式方式是教會的、道教的,或是佛教的誦經;安葬的方式是火葬或土葬,或是希望進入家族的墓園與長輩或配偶葬在一起,或不希望合葬於同一個墓穴中。有的母親比較長壽,而希望葬在兒子旁邊。現代人多選擇安放在靈骨塔內,中國人也很相信風水,認為好的風水可以接近樂土又可以保佑子孫,所以好風水的靈骨塔或墓園很重要。然而不同宗教的墓園也有區隔,所以病人告訴子孫應選擇何種告別儀式也是很重要的。很多家庭成員的宗教信仰各有不同,這一點常常造成許多歧見與困擾,最重要的是家族中有沒有達成共識。例如:長子篤信佛教,女兒信奉基督教,次子沒有宗教信仰,而母親為民間信仰,但有一些基督徒的朋友。此時女兒的教會姊妹可能會勸女兒傳福音給母親,因為擔心母親沒有信基督、沒有受洗太可惜,將來會失去上天堂得永生的機會,所以女兒回家見到母親就積極說服母親受洗,並接受教會姊妹關心、代禱。當然,她會認為基督教的告別式比較好,然而父執輩都是純樸的農家子弟,以佛教或道教方式居多,家族的墓園也是宗族的,每年清明節整個家族一起掃墓,所以長輩們不贊成病人受洗信基督教。女兒很鬱卒,也很懊悔在母親健在的晚年,沒有辦法說服她受洗,以至於天人永隔之後無法召回天國,將來更無法在天國同主一起見到母親。女兒又慌又急,情急之下不免拉二弟勸大哥讓步。這種不同宗教信仰所造成的家庭問題時有所聞,其中又以兄弟姊妹眾多的家庭最嚴重。加上遺產的分配不容易公平,或雖公平但仍有自認為分得少的心理,埋下將來家庭分裂的潛在原因。安排臨終環境二:熟悉的環境病人需保持放鬆自在,最好能安置於他熟悉的環境裡。若病人處於一個陌生、冰冷、機械性的環境,例如加護病房,他們很難放鬆心情。任何人到了陌生又奇怪的環境都會變得焦慮不安、懷疑、易受刺激、不信任,許多病人在加護病房(ICU)會發生所謂的ICU症候群,甚至有譫妄、顫抖、歇斯底里、幻覺、頭痛、不明熱等現象發生。有些病人移到普通病房後藥而癒。偶爾接到類似的會診單,加護病房的醫師以為是病毒感染或細菌感染引起白血球數目降低、高燒不退,其實那些病人的病情尚穩定,只是在加護病房多待上一天,他們就吃不下睡不著,心情很難平靜。要判斷這些病人是否患有其他潛在的病或是精神狀態引發的身心症,或是急性精神病,則需要更多的臨床經驗。實不諱言,很多重症病人在這種情況下,身體狀況耗弱,每況愈下直到死亡。絕大多數是住在加護病房的時間過長,無法移除呼吸器(拔管),最後或多或少在多重藥物的使用下引發器官衰竭,院內細菌黴菌感染。其中黴菌感染大部分是伺機性感染,肇因於抗生素的濫用(過度使用)。很多家屬捨不得病人辭世,雖已知病情積重難返,仍不願將病人送往安寧病房而同意轉入加護病房。其實大多數病人不願意住加護病房,只是他們已虛弱到沒有自主的能力。或許有人會問,重病的人恍恍惚惚,會在意住在哪一個病房嗎?但若我們深入了解,病人其實最想回家,雖然回家代表放棄治療,也代表生命的結束。然而對現代人而言,尤其是健保時代,選擇住加護病房對家屬來講反而比較輕鬆省事,不必負擔繁重的看護工作,而醫療費用大部分是全民共同承擔。對重大傷病的健保病人而言,住加護病房不用負擔差額病房費用,又不用請外勞看顧,對精打細算的家屬是划算的,但他們忘了病人擁有他自己的選擇權。反過來思考,我們回到非健保時代,若病人罹患絕症,病重住入加護病房,一個月後逝世,醫療費用一百萬元新臺幣,請問多少家庭會覺得這樣很值得?節儉是人性,浪費資源同樣也是人性,只不過是往高或往低看而已。重點是我們有沒有同時尊重病人又衡量醫師的建議。不做急救、沒有機器監看,家人的關心才是最重要的。倘若因家庭因素、房子及環境因素無法將病人帶回家,而必須住在醫院裡,最好選擇單人床或安寧病房。單人(頭等)病房可以容納比較多的家人來探訪,放一些病人喜歡的照片、音樂(不擔心吵到隔壁床)、書籍、自己收集的收藏品。這樣才是有人性、有溫暖的人生終站。然而單人房是差額病房,非健保床,有些人經濟狀況並不允許。沒錢,生病是困難的。說實在,只要能看開,將病人帶回家是最好的選擇。有一些認識比較久的家屬會提出他們的要求,希望真的不行的時候,在生命終了前一星期,他們願意將病人帶回家。我們可以這樣嘗試,並聯絡居家護理配合定期到家訪視,做家庭照護(Home Care)。家,才是最好的人生終點站。家,永遠是最甜蜜、最熟悉的窩;金窩、銀窩都不如自己家裡的窩。在自己家裡,每人都比較自在,家屬更能發揮愛心、同理心,每個人當然都變得比較能幹。硬體上家當然比較好,但不要忘了軟體,那就是愛心、輕聲細語、一切從容。家裡必須凝聚向心力,這點很重要。安排臨終環境三:觸摸、表達無條件的愛每位老人雖然是寂寞的,但他們的內心其實和童稚的心靈一樣,需要被愛。有些人害怕接觸老人、病人,其實他們最需要家人觸摸他,嘗試了解他。我們醫護人員雖不是他們的親人,但每當我坐在病床邊,握起病人的手,眼睛看著他,跟他聊天,他們變得多開心、放心。因為他們是人,凡人都需要被親近、被疼愛的感覺。以手握手、以心傳心,心手相連,醫病關係中這一點不可或缺。當然,當病人變得封閉,這些良性的互動也就少了很多,雙方變得沒有什麼話,照章辦事,兩不相欠。有時醫護人員並非如此冰冷,而是有情緒、害怕、不信任、打不開心結。「先生緣,主人福。」醫病關係必須經營,它不是商品,更非單向的業務關係。雙方必須建立起信賴感,你放感情給人,對方同樣回報。有時候到加護病房會診,裡面都是一些重病、昏迷不醒或半昏迷的病人,我看到有愛心、會溝通的護理師們一面幫病人翻背,一面同病人說話,幫他們抽痰後又將臉擦拭乾淨,輕輕柔柔地。啊!她們是天使,假使我躺在病床上一定這麼認為。護理師們同半昏迷的病人說話,就好像病人聽得懂一樣,探訪時間到了,家屬詢問護理師,病人意識不清,同他講話到底能不能聽懂?其實病人的心靈可以因感動而淌下眼角的淚水,即使是在昏迷狀態下。所以,我們常鼓勵家屬利用訪視的時間多多跟病人講話,可以握著他們的手說話。就像慈母在孩子睡著的時候,繼續唱搖籃曲給娃娃聽一般,每個人都渴望被疼愛。許多人害怕死亡,就是因為害怕這種孤獨寂寞的感覺。在生病的過程中他們發現接近的親朋好友變得愈來愈少,病情愈重愈久,卻愈沒人前來關切,無形中他們被刻意遺忘了,孤立而無助。沒有愛,寧願死,這是憂鬱的溫床,是久病厭世最常見的原因之一。有愛才有鼓勵,才是在絕境而能活下去的理由。想想看,有許多高知識分子在人生的終站變得鬱鬱寡歡,得不到安息與解脫。其實臨終療護最需要的是愛心、同理心與慈悲心。道理不難但需有耐心的、長時間的奉獻,愛心或許比較難,但是許多家屬、醫護人員都做到了,見賢思齊,當我們看見別人做到了,一定要警醒,惕勵不懈怠。安排臨終環境四:允許道別允許病人過世,保證在他死後,其他人會過得好好的。他並不會孤獨,因為家人、親人會時刻想念他,他也會擁有一個完全的愛。神會照顧他,與他同在,神寬恕也赦免了所有的罪與罰。很多病人在辭世之前仍有牽掛。重病的中年人放不下年幼的小孩與妻子:誰來照顧他們的生活?誰能接下負責家計的經濟重擔?這一點我們可以諒解,而且的確是一個難題。雖然留下一些遺產,但未來的事情無法預料,那些未成年的子女能保證被妥善照顧嗎?配偶會再婚嗎?原來的家還會完整嗎?或許我們認為七、八十歲的老人會比較好走,其實他們愈老反而愈容易感傷,擔心子女的經濟、事業,煩惱未成家的那些孩子的幸福,甚至掛念孫子。總之他們是家族中的長者,卻有很多讓他們放心不下的地方。臨終的人最該學習的是放下、捨得下,不帶走任何財富,也不帶走任何煩惱;不帶走愛憐,也不帶走怨恨。我們平常關切很多事情,擔心不幸事件的發生,然而很多時候總會水到渠成,不用操心。一些不如意的事發生了也終將過去,烙在我們心靈的創傷卻幫助我們成長,變得更達觀。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擺在我們眼前的功課,誰也無法為我們免去。沒有人能幫我們繳稅,也沒有人能替代我們服兵役,自己的事尚且很難圓滿解決,他人的命運自有他的因緣。陪伴的家人又怎能牽絆住臨終者呢?在病床前痛哭或許是人之常情,活著的人想到與親人永隔,誰不難過?但是這樣往往讓臨終者無法順利割捨親情,無法進入臨死中陰。就如同親人上了火車,我們送別時能拉著他的手不放嗎?有緣自然還會相見,所以我們應該珍惜在世的每一天,以最多的愛心跟親人、家人相處。接受與道別的智慧我發現,平常照顧病人的家屬可以很自然地接受病人的死亡,尤其是久病重症而又無法醫治的患者。平時他們付出了愛心、親情,也認識命運之不可違背。相對地平時未與患者接觸,或旅居國外者,當聞此噩耗,回國探親或只能奔喪者,他們的情緒、悔恨、不捨、百感交集,有時會有一些情緒化、理性的舉動,讓醫護人員很難應對。尤其是一些放洋的遊子,往往會詰難醫療的處置,如此也難掩他們內心的愧疚與虧欠。若能了解狀況,心平氣和,多感恩照顧病患的有關人員,把握時間與臨終者見面、談話,往好的方面去做,幫助病人多結善緣,這樣的臨終關懷才會圓滿。認識命運的不可違背,才能建構道別的基礎,從而把握時間、安排臨終者最後的人生行程。在此時刻認命、順命、逆來順受並非不積極,而是圓融豁達的表現。許多事情我們反過來反省,當病人往生以後,才驚覺沒有留下多少時間與所愛的親人相處,反而不顧病人的要求,硬是將他留在冰冷的加護病房接受呼吸器的急救,而沒有機會道別。臨終者最後的請求也未被完成,因為家屬們拒絕道別,不放棄最後一線的機會,只盼望奇蹟出現。這樣只會造成病人的痛苦、失望與無奈,最後苟延殘喘的心情,又有誰知呢?各式各樣思想的人都有,有些人害怕死亡,緊捉住家人、醫師的手,要求大家救他;有些人知道大限已到,一切努力皆枉然,他們決定接受命運,步下人生舞臺,然而梯子被家人拆掉,進退兩難,這又是何苦來哉?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道別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藝術,不要強人所難,順勢而為的人才會放下心來感恩。在為病人營造臨終的環境裡,我們需要豁達的心態,以人生經驗與智慧來啟發內心的愛與疼惜。如果不先啟發自己,就無法啟發在我們面前的親人。祈禱眼前所愛的親人不再受苦,能夠找到安詳和解脫,家族內的每個人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同心協力,拋開種種不愉快的爭執,放下私心,把握最後相聚的機會。 ※本文摘自寶瓶文化《自己一個尊嚴的安寧》
-
2022-08-1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社交能力高者也感受強烈 國內研究揭5條件使長者疫情後更孤獨
新冠病毒疫情除致病,還可能讓人產生孤獨感。國內學者透過調查,盤點社區獨居老人需求及現況,發現社區老人中包括男性、孤獨感較高、孤獨識能較差、平日社交能力較高、家人支持滿意度較低者,在疫情後都可能增加孤獨感。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徐慧娟今出席中華民國老人福利聯盟「社區共好 幸福獨居好朋友」分享會中,透露社區老人孤獨傾向評估計畫啟動,是為提供社區內孤獨長者給予陪伴和協助,先盤點社區內可能的孤獨長者,再發展出「孤獨處方箋建議」社區方案建議。徐慧娟表示,孤獨是一種主觀感受,也包括社會性孤獨、情緒性孤獨,孤獨會造成壓力,經由神經系統和內分泌影響身心健康。國外研究發現,孤獨與較差的認知功能、較多的憂鬱症狀及較差的健康狀況皆有關。針對孤獨相關因子,徐慧娟提及,社區老年人經濟滿意度較低、身體功能困難較高、孤獨識能較低、沒有參加社會團體、家人支持滿意度較低者,孤獨程度越高;居住在護理之家的機構老人,若自評健康較差、時常以情緒表達者,其孤獨程度越高。新冠疫情後孤獨增加因子,徐慧娟表示,社區老人中的男性、孤獨感較高、孤獨識能較差、家人支持滿意度較低者,疫情後都可能增加孤獨感,甚至平日社交能力較高的老人,因為疫情無法參與活動,孤獨感也相當高;住機構的老人有配偶但因疫情無法探視,因此孤獨感更高。調查計畫共訪談國內8個社區,每社區100名65歲以上,且為獨居、僅與配偶同住、或雖有家人但實質無往來之長者,排除無法清楚表達等。並依照人口資料、健康狀況、衰弱與憂鬱症狀、孤獨感受、社會支持滿意度等進行分析。徐慧娟說,調查中發現有92.6%的人有子女,但只有26.4%的人每周1次或以上往來,有25.7%與子女無見面或沒聯絡。健康狀況中,超過8成的人有1種以上慢性疾病,35.7%的人睡眠品質不佳,23.1%自認記憶力不好,28.7%有憂鬱傾向,都是成為失能、失智的風險。徐慧娟透露,研究發現,老年人容易感到孤獨的2個時刻,除了獨處時想念家人,以及需要幫忙時卻無人可幫,特別容易感到孤獨。因此徐慧娟建議,「孤獨處方箋」可強健個人身心,如解決人生課題、轉念改變情緒性孤獨,或透過身體活動、認知功能訓練降低孤獨感。並培養心理韌性與壓力調適,並與社區志工或在地人士建立社會連結,補足家人支持的不足,「有意義的社會關係,勝過無意義的來往」。今分享會中老盟政策倡導委員會召集人黃松林談孤獨老人的工作新模式,並邀請合作社區與輔導專家分享實作經驗,期望藉由探討偏鄉社區所面對的長者難題與解方,建立社區互助、共好的幸福獨居生活。
-
2022-08-07 焦點.長期照護
老虐暴增2/老人嚴重受虐事件 衛福部分析有二大原因
衛福部分析歷年通報案件及近年老人嚴重受暴案例,老人因失智、失能衍生的家庭照顧負荷、及施暴者有精神疾病、藥酒癮或長期失業等情形,是老人受暴兩大風險因子。根據衛福部2017年到去年統計,重大家暴案共186件,其中21件為長照家暴事件。新北聯醫板橋院區的陽光學堂為失智長者關壞據點,台灣長期照護專業協會理事長、新北市聯合醫院副院長王祖琪在臨床看過許多高風險案例,郭先生66歲了,一直未婚的他長期照顧90歲嚴重失智的媽媽,每天帶媽媽來,5年從不間斷。郭媽媽睡不好、情緒焦躁,最近郭先生為了照顧媽媽已瘦了5公斤以上。身心俱疲的郭先生曾經想不開說,「想帶媽媽同歸於盡」。王祖琪十分擔心這對母子,不斷勸郭先生帶媽媽就醫,但他說媽媽即使服藥,「也只有好3天」。王祖琪不斷安撫郭先生,希望讓郭媽媽接受治療,母子能好好睡覺,即使只有3天也好。「老人家最怕孤單、寂寞。」郭先生說,大約10年前發現媽媽失智時,病情已屬中度,媽媽情緒不穩定,有次他頭痛不舒服去藥局買藥,為避免媽媽外出把門鎖起來,沒想到媽媽用工具把門鎖敲爛。媽媽個性急躁、固執,失智後又十分黏人,他洗澡、煮飯時,待在客廳的媽媽看不到他,就會催促,甚至開始大吼大叫。「當時與媽媽相處,真的透不過氣。」郭先生說,長期照顧媽媽,看到媽媽失智沒有好轉,加上內心責任感重,精神壓力大,心情十分沮喪,有一段時間確實充滿負面想法。郭媽媽年紀大了,一天上廁所30次以上,郭先生說現在就是盡力照顧,還好自己尋求唱歌紓壓,唱的台語歌、日語歌也都是媽媽會的,有時和媽媽一起唱,多陪伴媽媽,目前也帶媽媽就醫服藥,最近病情穩定,1覺到天亮。這時郭先生緊鎖的眉頭也舒展開來。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鄭瑞隆說,80多歲長者的子女,年能已經60多歲,「初老」照顧「中老」或「老老」,而長者生活習慣與子女不同,觀念固執,若又因失智症出現幻想或精神症狀,雙方就容易衝突,甚至引起虐待事件,施虐者有時也可能是配偶,如一直給對方吃不喜歡的食物等。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長期照護系教授陳正芬說,子女長期照顧長者致身心疲累,建議利用長照資源,如居家服務、日間照顧等。此外,民眾面對施虐者常批評並高度指責,日本將照顧者支持立法,只要照顧者訴說照顧壓力,國家可提供援助,不要等到身心俱疲後成為施虐者。王祖琪表示,如果沒有長照服務介入,照顧者壓力爆表卻沒有人可以換手,照顧者可能就出現和被照顧者「大家一起死一死」的負面想法,如此惡性循環,建議長照應與醫療結合,若藉由看診或居家訪視時,一併帶入長照服務,老人家往往較容易接受。
-
2022-08-06 退休力.理財準備
別讓遺產成撕裂情感利刃!律師:遺產爭議「預防勝於補救」,建議提早規畫財產、預立遺囑、生前贈與,避免爭產風波
父母打拚一輩子,最終總希望財富傳承、遺愛子女,但遺產是給摯愛留下的最後一份禮物,或是撕裂後代感情的利刃?現今手足爭產糾紛頻傳,法院訴訟案件也不少,但「清官難斷家務事」,白紙黑字的裁判修補不了家族感情的裂痕。民事法官指出,耳熟能詳的家族爭產糾紛,包括王永慶、張榮發家族、美福集團手足爭產釀槍擊命案,但不僅是豪門才有遺產糾紛,一塊地、一間房都可能成為爭奪標的。吳姓老翁和胞弟為了過世的母親留下的一間台北市房產爭執多年,他不滿法院將房產判給了胞弟,2017年雙方在地檢署開庭後,開車衝撞弟弟和弟媳;外雙溪何姓望族擁有大筆土地、釣蝦場、錦鯉養殖場等事業,父親過世後,兄弟爭產30年,連過年都在吵架,哥哥最終殺死弟弟,自己也走上絕路。預防勝於補救 鬧上公堂傷感情一名法官表示,遺產爭議「預防勝於補救」,建議提早規畫財產、預立遺囑、生前贈與,避免爭產風波,若一家人為錢「對簿公堂」,再多補救也為時已晚,但台灣長輩忌諱預立遺囑,擔心找外人協助規畫遺產,會遭覬覦,加上重男輕女、長孫多一份等傳統觀念,忽略法律規定,遺產爭議層出不窮。律師林富貴表示,遺產紛爭類別百百種,非婚生子女若經生父、生母撫育,視為已認領,得以參與遺產分配,例如王永慶四房羅文源等3姊弟,提出王永慶給付生活費、教育費,證明受王永慶撫育,官司最終和解收場。林富貴說,配偶和子女共同擁有繼承權,民法修正前採「儀式婚」,修正後採「登記婚」,實務上有女子與丈夫舉行結婚儀式後逃婚,丈夫日後另娶新妻登記結婚,事後不幸往生,逃婚女子依修正前民法認定為男方合法配偶,也產生繼承權爭奪戰。台灣離婚率居高不下,民眾大多不知道子女監護權歸屬與繼承權無關,小孩監護權歸妻子所有,丈夫身亡後子女仍可繼承遺產,若丈夫生前再婚生子,即發生爭產糾紛。社會重男輕女觀念濃厚,長輩常認為女兒不能分遺產,卻未注意民法特留分規定;父母過世後,常見家中男丁要求姊妹簽立繼承分離財產同意書,拋棄父母留下的不動產或企業商標,當有姊妹拒絕,雙方爭議、訴訟隨之而來。林富貴指出,鄉下地區常見為避免繼承造成土地細分,或長輩希望祖厝不能出售,要求房產繼承時「借名登記」在長子名下,其他兄弟姊妹迫於情誼同意,事後長子卻稱房產歸他一人,引發爭產官司。財產「定額」分配 減少子女爭執民事法官提醒長輩在有能力、意識清楚狀況下,提前預留遺囑、生前贈與、信託、保險等,讓遺產分配有所依據;另因遺囑得符合法定要件才生效力,財務規畫也可能產生額外稅款,仍建議找專業人士協助。他認為長輩將財產「定額」分配給子女,才能讓遺產成為真正的禮物,舉例每位子女均分拿300萬元,剩餘財產捐贈出來,讓子女不再爭執分多分少的問題。另名法官坦言,想要杜絕遺產糾紛,唯一辦法是「不要有遺產」,他認為「兒孫自有兒孫福」,父母輩辛苦賺來的錢應花在自己身上,即使預留遺囑也僅是「降低」糾紛機率,「只要有遺產,就有可能爭產」。林富貴說,相較於台灣,外國爭產案例非常少,原因是外國長輩倚靠社會福利政策,或將大部分錢財作為居住養生村的費用,無需靠子女扶養,剩餘不多的財產再由子女平分或捐贈,方式單純鮮少爭執。父母分次贈與 比遺囑有溫度律師林富貴說,台灣法律關於遺產規定非常清楚,若民眾分配遺產未與法定應繼分不同,不鼓勵另立遺囑;然而,每人「伸手五指都不一樣」,長輩想給子女分配不同遺產,才有立遺囑的需要,但手足拿的東西不一樣,遺囑再仔細也會有糾紛。他建議長輩與其立遺囑,不如逐年贈與子女財產,不必擔心子女「有了銀子沒了老子」,且父母贈與會比白紙黑字的遺囑更有溫度。林富貴指出,遺囑分口授、密封、代筆、公證及自書,較常見公證和代筆遺囑,若先後預立多份遺囑,法律認定「最後一份」為有效。口授遺囑不等於口頭交代,適用於緊急情況、須有見證人,但實務上很難成立,他執業以來尚未見過口授遺囑有效的案例;密封遺囑須遺囑人親自簽名,不得按指印代之,須寫明立遺囑日期、時間並密封,缺一不可。自書遺囑缺點是筆跡真實難辨,難以證明立遺囑人是否受脅迫、精神正常;公證遺囑由法院公證人核對繼承要件、立遺囑人有無識別能力;代筆遺囑通常委託律師代筆,及2位滿20歲、與立遺囑人無利害關係證人在場並錄音、錄影,避免爭議。聯合報提醒您:珍惜生命自殺防治專線1925
-
2022-08-06 養生.人生智慧
「生活的喊停」是一種內在的喚醒!讓暫停變成一種習慣,可以激活自己成為想要的自己
克服倦怠法+困難突破法任何的事物都會有「鏈狀效應」,當一件事情受到牽制,就會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危險。當倦怠出現,會讓生活中許多人事物連帶受到影響。所以人需要在還沒有感到倦怠之前,就在心中安置「休息的心」來緩解自己的思想與行為。生活的「自我暫停」可以避免將生活壓的太緊,以致於產生負面連環鍊狀 效應。「暫停」是生活倦怠最好的解決方式,因為暫停可以讓人暫時抽離難纏的人事物,讓個人的身體可以釋放壓力,也可以讓個人的精神可以達到舒壓。當人處於在喊停的休息狀態,就可以讓人在思想與行動有新的激活。工作與生活中的「暫停」可以分為「被迫暫停」與「自願暫停」相信多數人對於工作或生活 正在進行的事情,忽然被迫停止,都會感覺錯愕。例如職場中的裁員事件。生活中的突發狀況。這些外在因素,會把你本來計畫的事情忽然打亂,讓原本有條不紊的生活頓時失序。這當中的觸發因子,有可能是工作場合的人員、有可能是父母、交往對象、配偶、孩子、朋友等,都會讓原有的計畫,忽然增加許多需要處理的事情。尤其,這些事情如果又是與你本來期望的進展產生差距,就會讓你的心感覺壓力增加。人會感覺壓力,常常是因為「生活失序」,這樣的外在紊亂,直接影響到人的內在感受,讓人對生活感覺煩躁的紊亂感。當一個人內在感覺如同久未整理的花園當中雜草紊亂,就會在內心產生一種什麼都不想管的狀態。這種不想管事的狀態並不是暫時休息,而是外在干擾造成內在動力減少,形成不想繼續當下工作的狀態,甚至會出現很想逃離當下生活的感覺。其實人需要在還沒有進入倦怠之前,就在心中安置「休息的心」來緩解自己的思想與行為,讓自己在工作與生活中的疲於奔命,能夠得到一些休憩。因此現代人對於「效率」一定要有新的認識。要知道,並不是不斷加班就能帶來工作效率,也不是讓生活行事曆一件事情緊接另一件事情,就意味著高效時間安排。【延伸閱讀:當人生感覺倦怠時送自己一個改變的機會!但必須「篩選機會」,不是所有的機會都適合你的人生】在人生前進的過程,必須顛覆「過度工作」的流程,因為人需要休息,才能讓思想運作清晰。如果你感覺你的工作與生活被壓縮過度,你放下手邊的工作,讓自己可以做一些你喜歡的事情,就算只是坐著讓大腦處於放空的狀態,也可以藉由讓身體與大腦的休息,來讓你的思緒有新的活水注意,因為「停」才能讓思想重建。生活過度加班,不只會讓人有猝死的風險,更會讓人產生對生活的厭倦。生活中的枯枝爛葉需要修剪,唯有去蕪存菁的生活,才能讓人生凈心。生活不需要隨著社會的洪流行走,人需要「重組紛擾的心」,才能讓「生活整合」,活出激活的人生。我在法院工作的時候,認識其中一位上司,她告訴我她年輕時在大型會計事務所當會計人員,可是工作兩年就被裁員,當時她感覺非常難過,因為她在那兩年期間除了工作,也很努力準備會計師資格考,想不到竟然就被裁員。當時公司按造政府規定的資遣費給付,她告訴自己,既然裁員的事實已經發生,那就用資遣費接著深造,之後她就申請學校,埋首苦讀完成學業後在法院工作。她告訴我,回首過去,她感覺人生最好的禮物就是當時被裁員後,能夠再度回到學校轉換專業跑道。她強調,如果當時被裁員,她不會有動力繼續深造,更不會往法律的方向走。相反的,我也知道一些案例,被裁員的一方懷憂喪志,對於工作與生活都無法積極投入,每日在生活中抱怨。最後連女朋友都離開他,而且連生活都需要靠父母資助。這就是因為過度在意裁員的事實。其實裁員在這個社會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公司或工廠會因為營運或景氣影響而被迫整頓內部,這些原因有時候與員工無關。況且任何地方都有工作的機會。由此我們可以清楚發現:「想法改變做法」。同樣是裁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處理方法,也就會有不同的結果。這兩個例子都是暫時喊停的「被迫暫停」,也就是離職並非個人的意願,而是因為外在阻力的裁員因素,造成被迫需要離開原來工作軌跡。但是,其中一方知道如何把裁員當成一種新的人生,讓他在「生活整合」當中有進階。可以另一個人卻是讓升裁員事件,造成生活成員的負擔,不只讓他的生活封避,也讓他家人的生活陷於膠著。【延伸閱讀:當期望與實際有落差,人會產生高度疲憊感!專家教你克服倦怠+困難突破法】暫時喊停,可以激活你的人生除了上述暫時喊停當中的被迫暫停,還有另一種現象就是暫時喊停當中的「自願暫停」。有些人在職場或生活的某個階段,會忽然意識到工作階段想「自願暫停」。這樣的情況通常是內心深處的呼喚。這樣的現象很多發生在中年之後的男女。有的女性在生兒育女階段會暫時辭去工作,想要有更多的時間陪孩子成長。之後到了中年階段,就再度返回職場追求自己的自我實現。有的中年男女,在長年工作累積一定的經濟能力之後,想要趁自己還有經歷的時候能夠轉換工作跑道,做一些屬於自己夢想但是卻沒有機會實踐的事情。其實,生活的喊停,是一種內在的喚醒!無論暫停的因素是為了預防倦怠,還是為了讓自己出自己想要的生活,都是意味著你已經有聆聽你個人「內在聲音」。因為一個人在生活中的「階段」有檢視自己內在的感受,就會意識到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那樣的需求不是因為別人所擁有的事物與經歷,而是你的內在會讓你知道你的熱愛與能力應該在哪一個項目有專注點。其實,人生中的任何的事物都會有「鏈狀效應」,當一件事情受到牽制,就會有動一線而牽動全局的危險。因此「暫停」是遇到瓶頸最好的解決方式,因為暫停可以讓人暫時抽離難纏的人事物,讓個人的身體可以放鬆,也可以讓個人的精神可以釋放壓力。當人處於在喊停的休息狀態,人就可以在思想上與行動上有「新」的調整。我個人曾經因為過度工作,感覺效率反而減低。尤其過度工作造成睡眠減少,讓精神處於疲憊。之後更會出現鍊狀效應,讓疲憊的狀態,需要以暴飲暴食,或者完全不進食來做代償。因此就更會感覺身體不適,甚至會感到情緒煩躁,有時候連坐下來看幾分鐘電視也會感覺內疚,這樣的情形嚷我意識到需要立即「停下工作」,讓自己可以抽離工作狀態,以進行身體與精神的修復。其實,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個人還沒有進入倦怠感階段之前,就知道要在生活中找時間休息,要讓暫停變成一種習慣。因為生活中的暫停,並不是代表停止前進。而是生活中的暫停,可以讓大腦與身體休息,因為人真的不需要隨時隨地都不斷地工作。當你在休息之後感到內心愉悅,你再度返回工作,就會感到事半功倍。暫停效應或許有人會感到困惑,暫停就是代表沒有前進,怎麼能夠「激活」停滯?其實,暫停階段要能夠讓生活有激活的感受,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休閒」置入你的平日生活。關於生活,現代人應該要有把「休閒列入生活安排」的意識。休閒應該是目標流程安排中的一環。我所任職過的加拿大德商醫療研發公司,在公司午間有健身房以及午間瑜珈課。因為公司高層認為休閒可以讓員工產生更好的工作效率。如果員工不想在午間運動,公司也有物美價廉的員工餐廳,讓職員們能夠藉由員工交流與美食來達到放鬆,很多時候工作中難解的問題,都在運動或者美食之後得到解決,主要就是人的腦中有暫停的休憩,讓新的思考可以進入人的思維。人的「放空」,主要在於不要在頭腦隨時隨地處於工作狀態。因為過度工作與過度思考,會造成投入過度所產生的疲倦。那樣的疲憊常常是久坐後的腰痠背痛,也可能是久站之後的腳麻背彎。其實,任何的生活的「正事」與「瑣事」需要有足夠的「時間間隔」,才能讓每一件事有不疾不徐的進度。有的人會誤以為壓縮時間,讓工作緊密排在一起,是生活高效的運作,其實,人的承受程度有限,多年之後的行程壓迫,身體就會以疾病來產生抗議,許多慢性病,血壓高、胃酸倒流、自律神經失調就是在高壓工作當中形成。很多人喜歡用「做了多少事」來衡量生活的效率。其實,生活中做了多少事並不是最重要,因為如果所做的事情,都沒有符合想要的自己,那麼就算每日做了很多事,有時候只會造成你的「心累」。生活本來就不太容易,太多的責任與太多的雜事,已經讓很多人感覺壓力,如果這個時候你沒有適度刪除一些不必要的事情,就會讓你的生活只有一個「累」字可言。生活必須看到進展,因為看不到前進路段的可能,就會讓人感到·不快樂,也會讓人感到意志消沈,尤其在沒有任何進展的瞎忙階段,更會讓人倍感倦怠。其實,倦怠感是可以改寫,任何沒有活出自己的意願,你都可以顛覆人生現狀,改變生活軌跡的模式。改變需要過程。多數人害怕「轉變」。因為「變」是一個無法預知結果的過程。可是改變心中的倦怠,並不是頻換工作,或者頻換居住地點,改變必須要從「心」開始,在原地就能做出改變。當生活出現倦怠,如果不改變生活,你就會被你的失望綁架。也就是說,倦怠感的出現,會讓你感覺每一天都是虛渡,尤其人在檢視自己生活過程,就更容易因侷限而感到焦慮。所以,當你感覺目前的工作與生活已經讓你感到毫無生趣,那就一定要「暫時喊停」,因為壓的太緊的彈簧,也會出現彈性疲乏。很多過度加班的職場人,會因為工作過長的時間,讓生活感到毫無樂趣,因為隨時隨地都在工作的狀態,就會讓人落入情緒 倦怠。生活需要努力,不需要拼命。要能夠在生活「暫時喊停」,才能讓生活中有「命」可以持續堅持理想。生活需要有喘息的空間,才能激活自己活成你想要的自己,因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這是人生長河的流程。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克服倦怠:30種突破困難,心不累的生活進階法》
-
2022-08-05 退休力.自在獨立
退休CEO照三餐問「吃什麼?」惹怒妻!5建議改心態,退休男人別成家中大型移動家具
最近社群媒體做了一個小小的調查,問所有的網友「你最想要斷捨離的是什麼?」結果最多答案的竟然是「老公」!雖然網友們有一點玩笑性質,但是也反映了一個現象:熟齡婚姻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也顯現出熟齡女性跟先生之間期盼的是各自獨立的生活,希望能夠擁有各自可呼吸的空間,最好朝「婚內獨立」的路途前進。 尤其當女人越來越獨立的時候,男人也必須要學習獨立,不能事事依賴老婆。男人退休後要能夠有自己的朋友圈,自己能安排生活,否則無所事事,又言語無味,又要出張嘴管東管西,那麼就難怪要被女人斷捨離了。 熟齡夫妻追求婚內獨立 其實夫妻生活了大半輩子,對方什麼樣的習性應該都瞭若指掌,經常一句不經意的言語就可能刺傷對方,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誰也改變不了對方,既然誰也不想為誰做改變,那就乾脆各自用自己的方式過日子。 話不投機卻也不到離婚的程度,若要再繼續過日子,要嘛就是改變自己往對方靠近,要不就是在一起但互不干擾。若喜好、興趣、朋友和社交圈無法同步,就各自獨立,家庭的聚會一起過,但其他喜好、社交,大家相互尊重為要。 你有你的朋友圈,我有我的,誰也不要勉強誰,可能也就相安無事。最怕的是有一方想要依賴另外一方,那就讓想獨立生活的人充滿了雜訊和無奈。 在現實生活上,男人退休之後依賴老婆的比例較高,因為男人的重心都在工作上,一旦離開職場一時難以適應,回到家就等著看老婆會幫他安排什麼活動,此時老婆也早就獨立慣了,多一個人在旁邊指指點點或是問東問西,還真得很煩。 此時男人真的要好好思考一下,如何讓自己培養興趣,幫忙做家事,變得獨立及有趣一點,才會讓老婆覺得窩心,願意納入自己生活圈。 女人最恨男人只出一張嘴 年輕的時候大家有體力、有工作,各忙各的,尤其有了小孩,有一段時間可能重心不在配偶身上,而是以小孩為中心,當時大家有個共同目標,不至於距離太遠。但隨著小孩越來越大、離家之後,越來越多時間要和另一半相處,而當先生長年專注在工作,對家庭的參與時間甚少,一旦回歸家庭不再工作時,才是兩人重新面對面的時刻。 女人是比較情感導向的動物,情緒豐富又願意分享,所以有擁有姐妹淘和閨蜜的群組較多,情緒上也比較有出口,長期下來和姊妹淘之間建立了不可動搖的默契,所以女人在心靈上是比較健康的。 相對男人在職場通常必須自我承擔,很少會對同事分享喜怒哀樂,長期下來學會了隱藏情緒不會分享,因此也甚少有知心朋友。離開職場回到家,就期盼太太可以幫他安排一切,女人最討厭的就是男人只出一張嘴,不幫忙家事也就罷了,偏偏還期盼太太幫他打理一切。 退休CEO惹怒太太,5建議改心態 我一位朋友分享她CEO先生退休之後,每天問她最多的話就是:中午要吃什麼?晚上要吃什麼?要不然就是問她什麼東西在哪裡?她因此無法自在的跟姊妹淘約會,經常心有罣礙,總是趕回家料理先生的三餐。 終於有一天,她忍無可忍跟先生發飆,說出了「你就不能自己出去吃嗎?」、「東西你就不能自己找一下嗎?」、「我不是你秘書!」一連串的心裡話。 所以退休的男人一定要自我警惕,不要變成家中的大型移動家具,不要只動口不動手,請告訴自己不是CEO了,並謹記下列幾件事: 1、一定要勤快一點,分擔家事,將自己回歸到新入職場的新人一樣,多做就對了。2、將太太當老闆,以太太為中心,太太快樂了自己才會快樂。3、多發展自己的興趣,出去上課學習或運動,或實踐一個夢想,不要天天呆在家裡。4、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學習女人的姐妹淘精神,男人也可以有自己的兄弟幫。5、多讚美太太對你有好處。 如此一來,夫妻每天都可以分享自己在生活上的學習和心得,幸運的話,雙方的興趣相同,可以一起互邀參加,朋友圈理念和氣味相投的話,也可以相互介紹重疊聚會,這樣的男人,才不會變成女人斷捨離的對象。●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參加完小孩幼兒園活動後,我確診肺癌末期!49歲母:想陪孩子長大、和先生一起退休享受我們的世界.她罹精神病、善忘,卻60多歲看起來像30歲!擁有忘記智慧,活在自己快樂裡,好過活在別人眼裡.「一輩子跟活死人沒兩樣!」他聽爸爸話當公務員,臨終卻抱憾…子女成年後,接納與欣賞就夠了
-
2022-08-04 焦點.生死議題
有錢就有紛爭!處理爭產案件20年 律師蘇家宏:別讓最愛的家人為難
編按:你想過何時該預立遺囑嗎?處理遺產相關案件超過20年經驗的恩典法律事務所創辦人蘇家宏律師認為,如同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之路,財產繼承也是每個人一輩子必定會遇到的課題。為避免因生前交代不清可能導致的紛爭,「預立遺囑」就像是預立醫療自主決定,絕對有其必要。「如果要說什麼時候該立好遺囑,我的答案是:現在!」專精於遺產繼承領域的恩典法律事務所創辦人蘇家宏律師指出,很多人認為遺產問題是等到自己命不久矣時,或是有錢人才需要煩惱如何處理,事實上並非如此。「我們一輩子不一定有機會上法院,但每個人都有財產,也一定會面臨到贈與或是繼承的問題,無論金額大小,是一百萬還是一千萬,都必須要加以處理。有沒有事先規劃好,可能會決定我們在身後留給最親密家人的,是祝福、禮物還是爭端。」因此比起「分產」,蘇家宏更傾向於以「財富傳承」的概念處理遺產案件。「如果因為不了解法律,或是沒有正視它的重要性,等真正遇到法律層面問題,感到困擾時、往往已經錯失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口頭遺言不具法律效力 更可能是爭端的導火線蘇家宏舉了一個極常見的例子:很多做父母、長輩的,到了臨終時在床前吩咐交代身後遺產要如何分配。「講完人生感言,他覺得自己責任已了,但從法律觀點來看,『口說無憑』,這段遺言其實不具任何法律效力。因此若兒女之間對於長輩的分配不滿意,爭論就發生了。」另一種情形,則可能發生在再婚夫妻和前任配偶所生子女身上:在過世之後,因為子女在法律上也都具有繼承權。「不少另一半過世的長輩,可能就因為這樣被迫必須搬出原本住了大半輩子的家。」蘇家宏提醒,在沒有訂立遺囑的狀況下,所有繼承者會依照法定的比例和順位分配遺產,但問題是:每個人對於物品的價值認定不同,或是遺產包含房地產、現金、有價物品等,大家繼承的意願不同,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爭議。「我們在處理遺產案件時,很少會有所謂的『船到橋頭自然直』,大多時候都是直接撞上岸邊。」蘇家宏說。預立遺囑有那些方式?常見迷思與錯誤因此,蘇家宏多年來都大力提倡「預立遺囑」的重要性。這個概念有點像是預立醫療自主決定書,先由自己做好決定,除了避免可能的爭議,也可以讓身邊的至親家人在處理身後事之餘,得以減輕身心的負擔。目前法律上遺囑主要可分為5種形式,其中最簡便的方法之一,就是只需滿足「親筆書寫、親筆簽名、註明訂立遺囑日期」3個條件即可生效的「自書遺囑」。其他也可以選擇有見證人的「見證遺囑」、「密封遺囑」,以及無法書寫狀況下的「代筆遺囑」和「口授遺囑」等形式。蘇家宏也提醒,由於遺囑在性質上需要明確證明為本人所訂立,所以不能用打字代替書寫,即使是列印出來之後再簽名也不行。另外,像是在臉書或是部落格留下影片,目前也不是法律認可的有效形式。蘇家宏認為,預先規劃自己身後遺產如何處理,既是權利、也是義務。例如,若自己晚年時的照顧責任大多落在某一位子女身上,那麼作為一個明事理的父母,是否應該在遺產分配上,給予相對應的回饋?相反地,若子女不肖、配偶有家暴情形,甚至有重大侮辱或虐待的情況發生,也可以透過預立遺囑,限縮對方所能獲得的繼承額度。「例如前陣子震驚社會的正義輪胎行縱火案,如果犯嫌的殺人罪成立,未來他在法律上就可能喪失遺產的繼承權。」沒有子女繼承也應規劃遺產 決定自己如何和世界告別除了為人父母者,應當及早思考規劃如何給予子女適當的財產分配,在現代社會型態的不斷發展變化之下,若是沒有子女可繼承遺產的單身者、頂客族,又該如何預做準備?蘇家宏分析,單身未婚者若父母親已經過世,第一順位的繼承者就會是兄弟姊妹;沒有孩子的夫妻,則依照法律規定,另一半和兄弟姊妹可以分得各一半的遺產。如果沒有兄弟姊妹,或是平時有其他交情較好的親戚、甚至是在中年後相互照應的好友,就可以透過預立遺囑,指定對方繼承自己的遺產,或是訂立意定監護契約,委託對方為自己的法定監護人,處理財產、生活照護等事務。而若擔心自己老後可能因為失智導致失去判斷能力、或財產可能被騙走,也可以採取部分財產信託、或是以房養老等模式,相當於多上了一道安全鎖,讓老後的財務運用更有保障。也可以指定財產捐給想幫助的公益團體,「如果生前擔心自己的錢不夠花,在身後再把財產捐出去,也是一種選擇。」遺囑也是一種人生整理 更是愛和心意的傳承蘇家宏認為,預立遺囑對個人層面而言,也像是一種重新思考人生的哲學命題。「這其實有助於你重新檢視:什麼人對你而言是最重要的,或是想表達對身邊所愛親友的心意,希望自己可以留下什麼給他們。這些思索都非常有意義,也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他舉了個真實發生過的案例:有個富二代的子女平時遊手好閒、揮霍愛玩,甚至有賭博、吸毒的壞習慣,「後來他的父母就透過預立遺囑信託,指定他在每個月只能領取一定額度的生活費,或許就避免了他因為繼承遺產,反而危害了他往後的人生,或是遭到有心人士覬覦。」「生前妥善規劃遺產,絕對比身後才引發其實可以避免的爭端來得好,更可以預防許多遺憾發生,也讓自己重視的對象得到應有的照顧!」原文:處理爭產案件20年,體悟人人都該預立遺囑!律師蘇家宏:有錢就有紛爭,別讓最愛的家人為難
-
2022-08-02 失智.大腦健康
閱讀習慣、語言能力都和失智有關?良好人際關係也有助大腦健康
語言能力包含「理解」與「表達」,也就是大家學英文常聽到的「聽、說」與「讀、寫」,前者是輸入大腦的資訊,後者則是大腦輸出的資訊。語言不只與我們的生活和社交互動息息相關,也有相關研究指出,語言和預防失智之間有密切的關聯。一項二十多年前發表在頂尖《美國醫學會期刊》上的研究,找出九十八位修女在近六十年前所寫的自傳,要當時平均年齡約二十二歲的她們「簡短描述自己的一生」,進而研究分析這些自傳中,每個人表達的內容、使用詞藻的豐富度(包括字詞能力、知識廣度等),以及文法的複雜度。分析結果發現,這些修女們年輕時的語言字詞能力,和她們年老後在認知測驗的表現好壞,有很大的關係。當年自傳內容被評定為「語言貧乏」的人,有高達百分之九十在日後被診斷出阿茲海默症;至於自傳內容豐富的修女們,只有百分之十三罹患阿茲海默症。 雙語者大腦可塑性較單語者好如果能說兩種或多國語言,對於大腦儲備認知、預防及延緩失智也相當有幫助。二〇一七年的義大利研究,將嚴重程度相同的阿茲海默症患者分為「雙語組」(共四十五位,說德文及義大利文)和單語組(四十位,只會說義大利文),兩組比較。研究者發現,在雙語組的人,平均比單語組晚了五年才出現失智症狀,且雙語組在記憶力測驗的表現也明顯比單語組好。 研究者認為,這表示雙語者的大腦可塑性較好。在生活中會轉換使用兩種以上的語言時,需要更多注意力及執行功能,某種程度就增加了大腦的「認知負荷或挑戰」。一些腦影像研究也發現,雙語者的腦結構與單語者不同,正子電腦斷層造影顯示,雙語者的大腦灰質體積較大、白質的神經連結性及神經傳導功能也較佳。不愛閱讀者 失智風險較高另一個日本的研究則找到閱讀書報和失智症之間的關聯。失智組的測試者中,有一半的人過去很少閱讀書籍報紙,而非失智組中,鮮少閱讀的人僅占百分之八點三;相較於有閱讀者,沒有閱讀習慣者的失智風險,是閱讀者的九點六倍。如果我們能藉由頻繁地閱讀、聽別人講話、表達自己或書寫,來訓練自己語言、文字使用的複雜性與敏感度,就有機會維持較好的大腦認知能力。另外,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只能帶來幸福,也能維持大腦健康。良好的人際關係 維持健康與快樂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個長達七十五年的研究,從一九三八年開始,總共追蹤七百二十四位成人,想了解「是什麼為他們帶來幸福與快樂」。團隊從幾十萬頁訪談資料與醫療紀錄中,歸納出一個結論:「良好的人際關係讓人維持健康與快樂」,就這麼簡單。計畫主持人羅伯特・威丁格(Robert Waldinger)表示,研究發現有社交活動的人比較長壽,而孤單的感受則會對身心造成負面影響。如果人是出於非自願地寂寞,便會容易不快樂,中年階段的生理狀態和大腦功能也會提早衰退。 俄羅斯的阿茲海默症研究中心,其研究便指出,孤僻、抑鬱的性格與罹患阿茲海默症高度相關。因為疏離、緊張的人際關係會使大腦分泌壓力賀爾蒙,長期累積下來,便會對大腦認知能力和記憶力造成損傷。相反地,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則發現,有社交活動的長者,大腦的灰質(負責處理語言、注意力、決策力和資訊處理的區塊)較無社交活動者明顯增加。研究還發現,影響五十歲以上人們健康狀況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他們對目前擁有關係的滿意度,因為高品質的親密關係可以緩解老化帶來的身心衝擊。 這些人際關係不局限於配偶或伴侶,朋友、手足、親戚、興趣同好(例如球友、牌咖)也可以。有趣的是,一個人是否擁有信賴關係,也和其維持自身腦力、記憶力有關。 一個八十歲的長者如果覺得自己身邊有可以依靠、信任的對象,他能讓自己更長久保持清晰的記憶力,反之,他可能會提早面對記憶力衰退。(話說回來,誰想要清楚記得不可信任、難以仰賴的關係經驗呢?)因此我們建議,不管你是出於主動或被動都好,一周至少維持一次有目的的人際社交互動,協助你預防失智、遠離憂鬱。(本文出自聯合報股份有限公司《健腦工程:預防失智的12堂大腦建築課》)購書連結👉博客來、金石堂、Momo購物網、誠品線上
-
2022-07-2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入境塞爆!檢疫四大關卡 至少2.5小時才能出機場
四、排隊搭車我國邊境逐步放寬,但入境仍得先面對刷健康申報憑證、行李清消、唾液採檢、防疫計程車等四大關卡,放寬入境人數至每周四萬人次後,屢屢出現入境塞車情形,旅客不滿情緒直接拋向第一線,險些引發衝突。疫情指揮中心回應,四道入境措施「都是必要的」,但會持續優化流程。一名疾管署檢疫人員投訴,台灣目前仍有「三加四」檢疫規定,旅客須先上網填寫電子申報,包括個資及檢疫地址等,落地後會收到簡訊,內含的條碼才能通過後續關卡。沒台灣手機的外國人、外籍配偶,得按規定「掏錢買預付卡」,取得門號,完成上述程序取得條碼,而機場能刷條碼的電腦僅十台,同一小時內若有五、六百名旅客及外籍移工入境,必須花二到三小時處理。後續「行李清消」、「等唾液檢測」、「排防疫計程車」都要排隊,由於旅客剛下飛機,多半疲憊不堪,等到不耐煩時常與一線工作人員起衝突,甚至作勢打人,讓一線苦不堪言。此外,入境旅客行李需消毒靜置四十五分鐘,飛機占著空橋,連帶影響後續航班。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以尖峰時段調查,旅客從下機到離開大廳,約二個半小時,應是旅客可接受範圍,會持續優化。行李清消時間,近期將會在專家會議中討論。
-
2022-07-02 養生.家庭婚姻
發現配偶外遇!你會原諒嗎? 網友直言:不該委曲求全
婚姻中,如某天醒來發現身旁曾經最熟悉、深愛的人,卻背著自己在外偷吃,你會選擇轉頭離開,還是原諒?但挽回後夫妻真的能和好如初,心中沒有絲毫疙瘩嗎?《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外遇是否可原諒」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男女網友的熱議話題焦點與看法。面對配偶外遇如何解決? 相較男性「直接離婚吧!」女性則多考量孩子從聲量中可發現,多數男女網友對於「配偶外遇」的話題總是憤慨難平,且大多表示,「直接離婚吧!」其中男性網友較多直接表達,「戴綠帽就離婚,無須多講」的想法,或提到「不愛了不是錯,沒離婚才是錯」等,認為再多的挽回也無益於事;女性網友則更多是出自於「對自己及對孩子」的考量,認為面對丈夫的外遇,不應委曲求全,更不應將錯誤攬在自己身上。「先想好下一步怎麼辦?」 網友建議可尋求第3方諮詢另方面,相較於「原諒配偶外遇」,更有一派網友是持「先想好下一步怎麼辦?」提到面對外遇雖然難過,但仍可試著尋求第3方的專業諮詢,或與對方理性溝通、釐清夫妻感情出現裂合的原因,但也有人擔心「心裡的疙瘩消不去」,可見「配偶外遇」對男女來說都是難耐的苦痛之一。此外,也有不少女性網友更關注的是,當現行的通姦已除去刑法的處則(通姦除罪化),因此還需先顧全自己的財產、權益。有些人認為在一段關係中,愧疚與親密,只能擇一;但有些人仍會義無反顧試著挽回即將逝去的愛情。「外遇」是一把利刃,會尖銳地劃過曾經最愛的那人的心,無論離婚與否,並非人人皆有面對這道陰影傷疤的勇氣。若是不愛了,可以再多一點理性、友善的溝通,讓傷口可以更好地痊癒。★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07-02 養生.人生智慧
留房給兒女,卻吵著分產怎麼辦?律師:生前預立遺囑 指定繼承人少紛爭!
張爺爺因病過世,留下一棟2500萬的房子和數百萬現金,他和配偶育有一對子女,兒女各自成家,房子是張爺爺和老伴建立的起家厝,分產時兒女有意出售,但高齡的張奶奶卻不願離開,一家人為了房產怎麼分,天天吵不停,該怎麼辦呢?生前預立遺囑 指定繼承人少紛爭恩典法律事務所律師周依潔指出,由於張爺爺生前並無規畫遺囑,依法規定,不動產由張奶奶和其子女三人平分,每人取得1/3(此處不討論夫妻剩餘財產分配之問題),但兒女意見不同,處分資產時困難重重。她建議,張爺爺生前若預立遺囑,指定不動產留給太太,雖然遺囑會侵害到「特留分」(指法律保障繼承人一定可分配到的部分),但張爺爺可透過存款或保險、股票等其他資產,分配給其他繼承人,讓其他繼承人的特留分不受侵害,如此一來,可安心指定不動產留給某位繼承人。從張爺爺的故事可發現,他因未事先預立遺囑,造成死後唯一房產,無法如張爺爺所願讓太太得以終老。律師指出,倘若張爺爺名下僅有一棟房產,並無留下任何其他資產,這時候就會更加麻煩。所有權人眾多 賣房需逾半數同意若張爺爺預立遺囑,交代唯一財產房子留給配偶,侵害民法特留分規定,但又無其他資產可分,周依潔透露,這時就會出現配偶還是要與其他繼承人共有房屋,導致共有人間若對是否出售房產意見分歧,將視共有人及持有比率,皆超過半數同意,才能進行處分;或持有比率超過2/3,不論人數是否過半,都能處分。所以若張爺爺未預立遺囑,兒女又都同意出售,即使張奶奶一人不同意,也無法改變被賣掉的事實。確認符合出售比率的門檻後,欲出售房產的繼承人找到買方出價,也同意出售後,便能以存證信函通知不願出售房產的繼承人,詢問是否用相同條件行使「優先購買權」,若對方不願買,或超出回覆時間仍沒回覆,欲出售房產的繼承人就可以賣出。想留房給子女 贈與契約皆大歡喜許多人努力辛苦賺錢一輩子,生前將財富傳承給子女,卻發生「有了銀子不要老子」的憾事,逼得父母寧可選擇死後才讓孩子繼承,避免無法安心終老。恩典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蘇家宏提醒,如果想生前贈與,可透過寫贈與契約簽但書,且附帶條件,萬一子女不孝,未遵守條件,即可訴請返還。因此,贈與契約的簽訂,不只能延續父母疼愛子女的心意,也可以保障爸媽自己的財產,用聰明的方法贈與,雙方才能皆大歡喜!
-
2022-06-25 養生.人生智慧
照顧失智父母,「3個法律觀念」照顧者不可不知!
照顧失智父母,要知道的三個法律觀念:1.輔助宣告/監護宣告失智症患者可能因判斷力不足,誤入詐騙陷阱。在長輩確診失智症、被判定失去行為能力後,可透過聲請輔助宣告或是監護宣告,預防失智長輩財產被不當轉移。2.撫養義務當長輩的財產或勞力所得不能維持生活時,才會產生撫養義務。據民法1115條,撫養義務依序是:子女及配偶、父母、家長(親屬團體中推定、最尊輩者)、手足、其他家人、媳婦或女婿。3.撫養與照顧是兩件事有些家庭在談父母照顧義務時,希望一併協議財產分配,牛湄湄說,只要長輩尚未離世,就不會有遺產繼承的問題,「財產分配」必須在當事人身故之後才成立。很多長輩認為,我把錢給孩子,孩子照顧我,「這是錯的,只要你有錢,就沒有撫養義務這件事。」牛湄湄解釋,當財產能夠維持生活時,孩子的照顧是孝順,是道德行為,而非法律行為。從律師身分退休後,牛湄湄花在帶長輩玩耍,與陪伴照顧者的時間,比失智法律宣講更多。因為她看見許多家庭在長輩失智時,家人在第一時間「只看見錢沒看見人」,擔心長輩的財產被某個人獨占;或者因為手足間的不信任,對照顧方式意見不同,導致長輩在世時就反目,告上法庭。「法律是最低的道德標準」,法律人牛湄湄提醒,在法律之前,能做的事還有很多。
-
2022-06-19 失智.失智資源
點亮年輕失智者的生命故事!Young記憶會館,年輕失智者的家
到Young Coffee那天,外場服務的是邱孟暉和吳正邦。邱孟暉熱絡地和來客聊天:「第一次來嗎?喜歡這裡嗎?」送咖啡時看見記者在翻看年輕失智者的生命故事書,熱烈地說:「我也有做一本,我帶妳去看。」轉身卻看見電視牆在播年輕失智者的報導,忘記了剛剛說要去哪裡。12年前,53歲的運輸業老闆邱孟暉因心律不整突然倒下,昏迷幾天醒來後認不得妻子莊素玫,也忘了如何寫字、洗澡、穿衣。莊素玫以為這是中風後遺症,做了一年復健不見起色,才踏進神經科檢查,確診為血管型失智症。喝咖啡時,吳正邦靦腆端著磅蛋糕來銷售,話不多,思索好久才說:「這很好吃。」旁人拼湊解釋才知道,這是吳正邦手作烘焙坊「記憶甜屋」的磅蛋糕,周末會在此寄賣。52歲先生罹病 家人陷入慌亂吳正邦52歲時也是因為中風失智,確診那天,他和太太陳欣儀在醫院抱著痛哭。正邦因為生病,不但無法工作,還需要課程和照顧,欣儀為了工作維持收入,讓正邦去失智日照中心。正邦努力了好幾天,置身七、八十歲長者之中,一起做復健,進行懷舊唱歌畫畫,身體強健本應還有大好職涯、還能對家庭社會貢獻的他感覺難堪,不願再去。欣儀發現失智資源都是為老人家設計,年輕失智者身心狀態、家庭的挑戰截然不同。尋覓許久,找到Young Coffee,「我第一通電話就是會珍姐接的,一講兩個小時,像是抓到浮木,終於有人懂我。」陳欣儀的慌亂孤單迷惘是所有年輕失智者家屬的共同處境。根據失智症協會推估,台灣65歲以上失智約30萬人。失智症是大眾熟知的老年疾病,但非老人專屬,估算45-64歲的年輕型失智症也有11,324人。處理無SOP 依照狀況邊做邊學「這和老年失智樣貌不同,老人家失智時多數是家裡依賴人口、是需要被照顧的。年輕型會覺得我要去工作啊!他們要面對失去工作、家庭衝突等問題,教養孩子及照顧父母的壓力。」失智症協會副秘書長李會珍解釋。李會珍就是陳欣儀說的,電話另一頭彷彿大海中浮木的「會珍姐」。李會珍服務年輕型失智個案多年,是家屬眼中的俠女,她坦言,年輕型失智樣貌太多元複雜,幾乎沒有處理的標準流程,到現在她仍得邊做邊學。例如幾年前協會接到一通電話,一位50幾歲、社經地位佳、在公司任要職的女性表示,她失智症初期、單親撫養3歲多的孩子,因為父母已逝,身邊也沒什麼親人,來詢問後續孩子可以有哪些安排?一年半後,這位女性已經退化到無法獨立生活,需要入住機構。一年半的時間,協會陪伴女性就醫、協助她順利退休、為她找了機構、也辦理了孩子的出養,每個問題都來得又快又急,「我們很多個案都是這樣,在你來不及想如何因應時,就被迫要做決定。」最年輕45歲 Young Coffee如浮木來到Young Coffee,每個人都有苦澀的故事。目前最年輕的個案是66年次的,有人確診時,雙胞胎女兒才出生。更有人因診斷不易,在還未確診前就被貼上精神有問題、偷懶不負責、脾氣壞不體貼的標籤,被迫離職、離婚。因此Young Coffee看起來是間咖啡店,實則是年輕失智者與家屬的學習與喘息空間,也是協會協助年輕失智家庭面對困境的基地。「善仁已經不認識我,完全無法自理了。」劉鳳蓮也是年輕失智者的家屬,先生林善仁54歲失智,初期也曾在Young Coffee服務、上課,但失智彷若一場漫長的告別,鳳蓮的細心呵護、用心照顧都敵不過失智症為善仁寫下的生命劇本。就算早就知道結局,但鳳蓮說起來仍不免失落與揪心。不過也不全然是失落。幼時因病腦傷、肢體接近失能,領有殘障手冊的劉鳳蓮,生命裡一直是被照顧的角色,卻因林善仁的病而堅強,即便現在善仁已重度,鳳蓮也是一有機會就發聲爭取年輕型失智症的資源、專屬照護機構,她說這些資源善仁用不到了,卻能讓更多處境相同的家庭,在茫茫大海中抓到浮木,靠岸喘息。年輕型失智症 病程快易延誤年輕型失智症患者在65歲以前發病,病程發展快,初期症狀多是失眠、憂鬱、焦慮,易延誤就醫或誤診。其發病時多數仍在職場,承擔家中經濟重擔,發病後家人因要照顧辭去工作,受到衝擊的除了本人及配偶,還有未成年子女,甚至父母、手足。年輕失智症服務 還有哪些據點?台中、台北都有專屬服務除了「Young Coffee記憶會館」外,2020年,台中市衛生局也設立了年輕型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向上清活小屋」,而台北「奇岩日照中心」除了服務65歲以上失能長者,也服務50歲以上失智症者。Young記憶會館 年輕失智者的家周末是對外開放的咖啡館,由年輕失智者擔任外場服務及備餐,透過職務再設計,讓失智者也能發揮能力參與工作,延緩退化。平日則為年輕失智者提供知覺統合、肌力訓練、戲劇治療、音樂體驗的課程,也是家屬喘息與諮詢的空間。是國內最早的年輕失智者家庭據點。咖啡館開放時間:每周六10:00~16:00,請先於「Young記憶會館」粉絲專頁預約。地點:台北市大安區泰順街2巷4號
-
2022-06-18 養生.人生智慧
想留房給孩子,該不該先過戶? 律師教你節稅有眉角
財富傳承是長輩留給晚輩的愛,但不少人卻忽略傳承必經的細節「繳稅」,像是贈與稅、遺產稅等。資產的總額,會影響稅負的多寡,暖男律師、恩典法律事務所創辦人蘇家宏律師透露,在做財富傳承時,透過事前計算就可以略知需繳多少稅,用對策略,更有機會讓自己或子女免繳稅!房產該不該先過戶 律師給解方談到贈與稅、遺產稅,很多人不太了解內涵,甚至道聽塗說,讓自己不小心做了錯誤決定,導致須繳納更多稅。蘇家宏分享案例,曾有一位先生來到他的演講現場,愁眉苦臉地說,「律師,我已經好幾個晚上都睡不著了,因為想把手中的房子留給兒子,我朋友建議,現在趕快把房子過戶給兒子,這樣比較好,真的嗎?」蘇家宏一聽直言「並不需要這樣做」,他分析此案例,當事人想要省遺產稅,所以參考朋友過戶的意見。事實上,當事人的房子公告地價現值不到1000萬元,納入其他財產也沒超過1200萬元。在當時遺產稅免稅額1200萬元(2021/12/31之前)的條件下,若利用遺囑規畫,讓兒子在他過世後繼承,不僅生前不用繳贈與稅,兒子也不用繳遺產稅。最後,蘇家宏耐心地建議,不用立刻把房子過戶,而是寫好一份遺囑,註明把房子留給兒子,就完成了傳承規畫。擁有20年以上財富傳承經驗,接觸過1000個以上家庭,蘇家宏透露,很多人誤以為找律師就是要打官司、爭產,事實上,透過法律的概念做好財富預防性規畫,不僅不會破壞家族感情,更能省下未來可能的官司費用和時間,是一個大家需知的重要觀念。擁多筆不動產 傳承留心遺產稅有些人認為,「我的財產不多,不需要做財富傳承規畫」,蘇家宏提醒,遺產稅免稅額為1333萬元,喪葬費扣除額123萬元,配偶扣除額493萬元,還有各項扣除額與免稅額,因此,如果單身者的遺產總額低於1456萬元,有配偶者的遺產總額低於1949萬元,不用煩惱遺產稅的問題,超過部分就「可能」要計算遺產稅。從累進稅率的精神來觀察,遺產總額超過免稅額及扣除額的部分才是課稅遺產淨額,遺產淨額5000萬元以下課徵10%遺產稅;5000萬~1億元,課徵500萬元,加上超過5000萬元的部分加課徵15%;超過1億元者,課徵1250萬元,加上超過1億元部分再課徵20%。蘇家宏提醒,遺產是含海內外的所有財產,因此有多筆房地產、海外資產的人更要留心,若沒有提前規畫,晚輩在繼承時,就可能面臨被課大筆遺產稅的狀況。
-
2022-06-18 養生.人生智慧
你願意捐贈器官嗎?關於「器官捐贈及移植」你要懂的事
人生邁向死亡的存在著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人生是邁向死亡的存在著being-towards-death。」生命軌跡中,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會逐漸經驗到衰老、疾病或意外創傷進而走向的終點死亡。然而華人觀念生死是禁忌話題,抑或是覺得還年輕無需考慮的議題,但人生當中無常比明天先到時,往往讓人措手不及。器官捐贈的價值與意義器官捐贈是在生命終點時將身體仍有功能的器官,以無償方式遺留在人間,這抉擇是大愛也是大捨,可以幫助因疾病等候生存機會的器官衰竭者,這群等候者會必須要仰賴維生系統例如:葉克膜、主動脈氣球幫浦、心室輔助器、人工呼吸器、洗肝機、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來暫時替代原有的器官功能,生命可能隨時受到死亡威脅。或許我們是健康與幸運的一群人,無法理解這樣的等候有多麼煎熬。器官捐贈是利他是利己若因疾病或意外死亡時,親人也在有效等候器官移植的排序名單中,若配對吻合的情況下,是可以指定器官給符合條件的五等親或配偶。但無償捐贈的法律概念下,然而捐贈的器官數必須大於指定的器官數。若配對或其他醫學因素無法指定捐贈,當下捐贈器官之後,日後三等親或配偶也享有等候器官排序的優先權。器官移植等候艱辛困境依據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資料,台灣的器官捐贈移植等候統計,目前全台有效等候器官人數10,347人,以心臟為例:224人等候中,僅有7人有機會得到大愛捐贈重生。以肺臟為例 : 88人等候中,僅有6人成功移植手術。以肝臟為例:1,012人等候中,17人重拾彩色人生。其中等候患者最多是7,923人等候腎臟移植,26人移植後擺脫洗腎造成的生活不便。胰臟目前有83人等候中,6人接受移植,終身不須再施打胰島素。小腸等候者9人,2人接受移植手術後,不再依賴全靜脈營養維生。眼角膜仍有1,076 人 等候中,65 人移植後重見光明。等候器官移植數字每日更新,其中有老天幸運眷顧,自然也有在醫院的白色床單下消逝了生命的,而這些等候的艱辛,實在不足為外人道,而他們等候是一份善心善念,更是一份生命的無價禮物。器官捐贈的意願表達器官移植在免疫抑制劑的發展之下,已經成為器官衰竭病患的常規性的醫療,但世界各國都面臨移植所需的器官供不應求的問題,關於器官捐贈及移植之立法:最普遍的是讓民衆自由選擇同意器官捐贈之立法 (稱為 Opt-in law),台灣即是採用此種法律。意思就是,如果我認同器官捐贈,可主動表達意願,包含申請器官捐贈同意卡及健保卡上器官捐贈同意的註記手續。然而相較於選擇同意制,另外一種立法精神是所有國民於死亡後,身上的器官依法可以成為器官移植的來源,除非當事人於生前申請拒絕器官捐贈登記,稱為 Opt-out law,施行此種法律的國家有西班牙、拉脫維亞、奥地利,比利時、法國、義大利、芬蘭、匈牙利、丹麥、波蘭、瑞典、以色列、盧森堡、斯洛伐克、希臘、保加利亞、新加坡…等國。國際間分析,採用 Opt-out law 的國家,其器官捐贈風氣也相對高,以全球2021年的捐贈率,西班牙仍是最高的器官捐贈率的國家,每百萬人口有40.20人捐贈器官,當年度即有1,905位大愛捐贈者。美國例循探詢的法律制度,稱為Required request,在美國醫療系統中,若確認病人腦死,即為法律上死亡,醫療人員依法必須向家屬提出器官捐贈建議及選項,家屬須立刻面對是否器官捐贈的選擇,若家屬未選擇器官捐贈,醫療團隊會讓讓病人善終,呼吸器等維生系統即會被停止使用。該法令的施行促使器官捐贈率增加40%,美國各州駕照許可標註器官捐贈同意的法律效力。台灣器官捐贈的下一步依據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資料,台灣的器官捐贈率為百萬人口僅有6.6人捐贈,相較於西班牙模式,在台灣的器官捐贈移植仍有許多困境待努力。而在生命的最終點,善終的同時,我們若能提早思考身體自主權的表達,對於遺愛人間器官捐贈的選項,我們是持怎樣的看法?若能講清楚說明白,能讓疾病或意外發生地當下,保護我們親愛的家人在喪親的同時能夠放心的大愛與放手的大捨,讓我們除了遺憾能夠生死兩相安,傳遞一份生命愛的禮物。
-
2022-06-09 焦點.健康知識+
男性做家事 降低自殺率!9項男性可以幫忙的家事建議項目
●男性賺錢養家壓力大,自殺率高於女性●親子一起做家事 促進三方感情●家的歸屬感讓男性更有韌性,豐富生活意義傳統「男主外,女主內」觀念,男性總扛著賺錢養家壓力,導致自殺率高於女性。隨著家庭性別角色分工逐步調整,最新研究發現,若男性「投入時間」在照護子女、家務事上,有助於身心健康,也降低自殺率。兒福聯盟認為,除了爸媽共同分擔家務,親子一起做家事,更能創造三方利多。韓日男性做家務 明顯偏少陽明交通大學教授、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身心醫學科主任陳映燁,與美國、香港學者合作研究,以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數據資料,分析20個國家的男性投入家庭照顧及失業、自殺率間關係,並發表於《社會精神病學和精神病學流行病學》期刊。研究指出,男性花費在照顧、接送小孩、採買等家務事的時間,南韓、日本等國男性投注時間較少,平均每日男性花費半小時,但女性卻是3小時;西班牙、挪威等國家,男性每天平均花1個半小時,女性約花2個多小時做家事。男性自殺率比較,韓國、日本每十萬人40人左右,西班牙、挪威等男性每十萬人小於20人,明顯較低。男性一旦失業 重大打擊陳映燁探究原因說,過去男性的角色多侷限在賺錢養家,若失去工作變成重大打擊,頓失社會地位及收入。但如果男性投入家務,可讓性別角色「多元化」,不侷限在外拚搏的陽剛角色,也能照護子女、父母等,家的歸屬感會讓男性更強大、更有韌性,能豐富生活意義、促進家庭凝聚,拓展生活視野與彈性。家務分工 台灣仍傳統根據台灣2019年主計處資料,男女無酬家庭照顧所費時間,35至44歲婦女每日平均花4.2小時做無償家庭工作,是同年齡男性的3倍,顯現台灣對於家務分工仍有明顯性別刻板態度。陳映燁提醒,過於涇渭分明的性別界線有礙身心健康,恐造成女性過勞,應鼓勵男性投入家務,例如幫寶寶換尿布、陪孩子上課、與青少年聊心事等。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表示,過去男性鮮少接觸家務,甚至有人「一輩子沒煮過菜」,礙於傳統觀念,男性若退回家庭,恐不被家人支持或諒解,導致男性巨大心理壓力;或是當男性照顧者想開口求助時,遇到多為女性的社工、服務人員時,似乎也說不出口。尤其在「高負荷家庭照顧者」中,男性照顧者也是重要的轉介指標,必須給予男性照顧者更多支持與鼓勵。顧小孩成就 非金錢可替代兒福聯盟資深主任李宏文表示,育兒雖然有壓力,但照顧小孩可以得到無形報酬,像一個笑容或安全依附,讓父母得到成就感,且貼身照顧時,會增加親子親密感,並非金錢可以替代。過去兒盟針對育兒媽媽痛苦指數調查,若爸爸參與育兒,有助緩解媽媽負擔,媽媽也對爸爸參與相當期待。爸爸身教 家務男女平等李宏文認為,爸爸一同參與家務,除了改善夫妻衝突、增進配偶親密關係,也能成為孩子成長過程的學習典範,也就是「身教重於言教」,孩子從小知道參與家務是男女平等,孩子也更樂意一同參與。聯合報提醒您:珍惜生命 自殺防治專線1925
-
2022-05-2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讓我刻骨銘心的病人
【編者按】本週「教我人生的病人」分別邀請不同人生階段的醫師執筆。第一位作者是已經擁有博士學位,即將由醫學院畢業的醫學生說出他最感激的病人是幾年前在他開始到醫院實習不久所遇到的女病人,因為她使他領悟到,成為好醫生最重要的秘訣就是要成為關懷病人的「人」;接著一位中生代的外傷科主治醫師意氣風發地回想自己努力締造出近乎起死回生的奇蹟,並穿插過去救不回來的病人,家屬的哀求引發他更上一層樓出國深造精進; 最後一位部主任教授醫師在成功的手術後病人急轉直下,使他百思不解。為了找尋病因,他懇求家屬在停止急救後,在心臟肌肉採取樣本,而證明是與外科手術無關的磺胺類抗生素過敏性心肌炎,導致急性心臟衰竭。醫者面對病人非預期的惡化以及追求真相的心路歷程是罕為人知的一面。那是2006年的一月底,我接到皮膚科的照會。病患是一位54歲的男性,因為血尿前去一家醫院看診,而發現膀胱腫瘤,但因為用藥過敏,全身紅疹脫皮,而住到皮膚科。翻一下他的病歷,得知他是位旅居美國的華僑,回台探親及過農曆新年。兩週之前因為血尿到一家地區醫院求診,經過膀胱內視鏡檢查,診斷出有膀胱癌病灶。由於他對膀胱鏡檢查後所服用的磺胺類抗生素藥物過敏,產生全身皮膚紅腫,起水泡及脫皮,而被轉送到我們醫院皮膚科住院。治療了兩週,皮膚病灶漸漸緩解,皮膚科醫師於是照會我安排後續的膀胱腫瘤治療。由於此時已接近農曆春節年假,所以我告知病患,等待農曆年假之後,就安排他住院開刀。大年初六,他住進醫院泌尿科病房,隔天我就幫他手術。手術是經尿道內視鏡膀胱腫瘤刮除術。這種手術是屬於內視鏡微創手術,在尿道內視鏡近導引下,將表淺性的膀胱腫瘤刮除。一般病人在手術後一到兩天就可以出院。手術很順利,不到半小時就完成了。病患接著經恢復室回到病房休息。不料,當天晚上十點左右,病患訴說突然胸悶痛,吸不到氣。值班醫師發現他呼吸急促、淺快,胸口發悶,血壓下降。緊急做心電圖,沒有心肌梗塞或心律不整的現象。隨即緊急照會心臟科的總醫師,心臟科總醫師立即推著心臟超音波過來,發現病患左心室壁收縮力異常,且有少量心包膜積液,不能排除心肌梗塞。因此,心臟科建議立即轉床到心臟加護病房,準備安排心導管檢查。心肌收縮異常及包膜積液,導致心搏量減少,血壓下降。病患插上氣管內管,接上呼吸器。隨後的心導管檢查,並未發現任何血管阻塞的現象。同時安排心包膜積液的引流,心包膜積液引流後,血壓略有回穩。可是心肌的收縮力卻一直不見起色。當天凌晨即在主動脈內裝置了動脈幫浦以維持血壓。但情勢持續惡化,隔兩日就裝上了葉克膜裝置。他的病情變化快速,可以說從他晚上開始喘起來之後,就急轉直下。我整晚都守在心臟加護病房不敢離開。一直在思索:手術中有發生了什麼特別的狀況嗎?反覆查閱手術紀錄、護理紀錄以及麻醉紀錄。但絲毫看不出有什麼端倪。緊急趕到的家屬,包括一直陪著病患的配偶,病患的兄長以及從美國趕過來醫院的子女焦急地在加護病房外面守候。我在想,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連我自己都搞不太清楚,要如何向家屬解釋呢?身為主治醫師,也只好硬著頭皮向家屬報告病程,以及現在發生的情形。但也只能照著目前的現象說明,其他的,我也坦然地告知自己並不清楚病患為何會進展到這樣的狀況。心臟加護病房的團隊相當積極,將他血壓等生命徵象都維持著,不過也覺得奇怪為何心臟機能不斷在惡化。甚至心臟跳動的頻率也開始出現陣發性的不整脈。由於病患接受大量的輸液,肺部和四肢周邊都有明顯的腫脹積水,所以也一直一定要用利尿劑治療。奇怪的是,打入利尿劑後,尿是有出來,但心臟收縮功能就更退步一些。這時我一個想法閃過腦海,該不會是跟之前的全身過敏有關吧?難道他是過敏性心肌炎?病患因為磺胺類的藥物過敏,是不是現在所用的藥物也有磺胺的成分呢?一查之下,不得了!幾乎所有的利尿劑,降血糖藥,改善排尿的高選擇性的甲型阻斷劑等等都是磺胺類的藥物,難怪一用就會出現心臟機能的下降!有了這個發現之後,立刻按照免疫科專家的建議,將所有可能引起過敏的藥物全部停掉。並且使用類固醇。由於心臟的情況一直沒有改善,看著葉克膜使用的期限也要到了,要再搶救,就只能依靠人工心臟或者做心臟移植了。幾經掙扎,再次由心臟外科置入心室輔助幫浦做為過度處置,等待看整體情形是否改善,或是有機會可以換心。然而,心臟移植沒有等到,病患接連出現肝臟和腎臟等多重器官衰竭的跡象,就在我幫他手術的二十天後,宣告不治。為了要證實他的病因,我懇求家屬允許我們在拆除葉克膜的時候,在心臟肌肉採取樣本,作為病理化驗之用。數日後,病理化驗報告出來:「心機有過敏細胞瀰漫性浸潤,確認為過敏性心肌炎。」家屬哀傷不已,而我數日來,日夜在加護病房守候,向家屬匯報訊息,雖然身為主治醫師,但另一種角色也與家屬成為作戰夥伴,不幸我們戰敗了。送走了病人,我彷彿被掏空了一半,深層的挫敗感壓得我灰濛濛的。由於這段時間我都綁在醫院,內人也不時提供精神上的支持。我強打起精神,繼續查著文獻,對於過敏性心肌炎的病例反覆比對。結果發現,案例幾乎都是以類似的病程變化在發展。外科部死亡及併發症討論會中,按例都需要將死亡病例做一個完整報告。報告後,一位資深的師長問我,這個案例有無申請藥害救濟? 「對呀,我可以幫他爭取藥害救濟!」我將這個訊息向他的兄長分享,之後就詳細從頭整理他的病歷資料,包括在這次住院之前於他院就診的病歷,附上最後關鍵的病理報告,徵得家屬同意,幫助他們提出藥害救濟。終於在病患過世四個月後,獲得藥害救濟的補償。我在想,病患是因為過敏性心肌炎而發生心臟衰竭。他發生心肌衰竭時正好在醫院中。假使他二月六日沒有住院,很可能他發生胸悶氣喘時是在家中或是其他地方,被送到醫院時不知道還來不來得及急救。如果來不及救,很可能會被歸咎到心肌梗塞。那麼,過敏性或是病毒性的心肌炎而導致的突發性心臟衰竭的發生率應該遠超過目前所報告的案例。磺胺類抗生素,是第一個人工合成的抗生素,已有90年歷史。目前仍廣泛用於治療人體各種感染症,包括上下呼吸道、腸胃道、腎臟及尿路感染症、生殖器感皮膚感染等。但這類抗生素卻常造成藥物過敏反應,嚴重甚至有致死風險。磺胺類抗生素過敏可從輕微到嚴重反應都有,輕微的表現可能是局部或全身的搔癢紅疹,有時發生生殖器附近(像是龜頭、包皮)的潰瘍或腫脹性藥疹,嚴重過敏反應則包含史帝文斯強生症候群(SJS)、毒性表皮溶解症(TEN)和藥物反應伴隨嗜伊紅性白血球增加與全身症狀(DRESS)。臨床表現則包括全身性產生紅疹與水泡,到大範圍的皮膚破皮和黏膜潰瘍,也可能併發肝腎功能或多器官衰竭而導致死亡,死亡率高達30%。而再發生心肌炎者,就更少見了。幸運存活的患者,也可能會有永久後遺症。根據台灣藥害救濟的統計,磺胺類抗生素是目前國人引起嚴重皮膚藥物過敏排名第六的藥物,也是全球嚴重藥物過敏的前五大藥物。最近長庚醫院皮膚科研究團隊確認了磺胺類藥物過敏的特殊基因型 (HLA-B*13:01及相關基因型),帶有此特殊基因型的人使用抗生素藥物就有可能產生嚴重藥物過敏的風險。之後可以幫助病人找出是否有這種特殊體質,以避免接觸到此類製劑。
-
2022-05-19 新聞.長期照護
現代新孝道/「送你去有專人照顧的地方好不好?」認清能耐 女兒放手媽媽點頭
〈此專題為願景工程基金會及聯合報共同倡議〉「媽媽,送你去有專人照顧的地方好不好?他們比我會照顧,這樣你會過得比較好。」母親同意。原本媽媽還坐著吃晚飯,瘦弱身子突然就抖了起來。女兒黃英心(化名)打了一一九,跟著上了救護車。看來今天會在急診處過夜了。是老人家常見的泌尿道嚴重感染,高燒,得住院打抗生素,先等病房。黃英心託同事請了假。自從媽媽衰老退化,黃英心就申請長照居家服務,居服員一天來兩次,中午陪吃飯、傍晚幫洗澡。但長照制度並不管晚上及假日照顧需求。她常常是周末比上班累,晚上總是淺眠。「為什麼不自己顧?我是很想啊,但我顧的話,我媽會死在我手上。」黃英心說。急診那夜是個例子。急診處沒看護代勞,她握著媽媽的手,到半夜睏極,顧不得忌諱,爬上急診空床睡著。到清晨,被護理師叫醒:「小姐,你整夜都沒幫你媽換尿布嗎?都滲出來了。」「我真的好羞愧,可是好累啊。」她也想效法作家龍應台或任何名人,優雅地陪著母親走人生最後一段路。但她知道自己不是「照顧者」的料。母親沒有慢性病,就是衰弱。曾經她要媽媽練肌力,排滿每天上復健課,但媽媽完全不理。「老人也要做自己啊。」直到有次外出,媽媽在蹲式廁所隔著門喊她,「她完全站不起來了」。雙手穿過老媽腋下,兩人在小空間裡跌撞站起來了、褲子卻滑到沾了尿的地板。於是,不顧其他長輩反對,黃英心做了決定:「媽媽,送你去有專人照顧的地方好不好?他們比我會照顧,這樣你會過得比較好。」母親點頭,握著她的手,要她不要哭,這一天總是會來的。「認清自己的照顧能耐」以及尊重「照顧是專業」,是現代人該有的「長照基本常識」,更是長輩的福氣。在臉書的照顧社團,常有人貼照詢問,臥床長輩長了褥瘡,傷口比碗公大,有些還深可見骨,詢問網友該怎麼辦。障礙聯盟秘書長洪心平說:「趕快看專科醫生,先清創啊。」這不是不用心,是缺照顧知識,照顧不只照料吃喝而已:比如出現瘀青、尿布疹、壓瘡紅斑;其他如體重、血壓劇烈變化等,都是健康有狀況,但家人不知而應變不及。「不是每個配偶、女兒都適合當照顧者」,洪心平說,如果決定在家照顧,也需進修照顧知識,定期讓專業照顧者來評估,並且有分擔壓力的喘息安排。洪心平說,決定照顧方式,應該是盤點資源、以被照顧者的「最佳生活品質」來考量,而不是用「孝不孝順的道德壓力」做決定。▌延伸推薦:他們是一群不一樣的殺人犯。不是天生心狠手辣,或者作奸犯科的惡徒;相反地,他們從無前科,可能是家中最有責任感的那個人,照料因病倒下的至親。「照顧殺人」數位專題報導1:看見照顧殺人「照顧殺人」數位專題報導2:解開長照枷鎖【照顧殺人】系列完整報導及後續迴響請見願景工程基金會官網
-
2022-04-26 失智.照顧喘息
心靈雞湯/ 罹癌又要照顧失智母親!轉個念還是能走出長照煉獄
身兼電台主持人與作家的齊萱,在56歲時發現自己罹患了子宮內膜癌,除了要面對自己生病的打擊,母親起伏不定的失智症狀況,更讓她難以招架。要同時照顧自己與他人,一路上真的困難重重,但齊萱仍然找到調適的方法,並將心路歷程記錄下來與大家分享。母親送我的禮物—帕金森症。二○二一年的母親節,我收到了母親送我的禮物。是的,不是我送母親禮物,而是她送我禮物——帕金森症。雖然因為帕金森症,也因為長年的壓抑,母親的表情愈來愈少, 愈來愈有這個病症獨有的「撲克臉」,但是面對她瞪大的眼睛,正面而來的:「妳不要再冒充我的女兒了,因為妳不是。」的暴怒直言,我依然有片刻的錯愕。前後加起來大約有八、九個月的時間,母親起伏不定的失智症狀之一,是忘了我是她的女兒,堅持她真正的女兒不見了。 習慣壓抑自己的她,起先還會問:「妳知道我的女兒跑到哪裡去了嗎?妳把她學得這麼像,她什麼事情妳都知道,妳可以叫她回來,把她還給我嗎?」漸漸的,她延伸出很多的可能性:失蹤了、跑掉了、躲藏了、不見了,再變成被捉了、被賣了、被殺了、被埋了..。而在比這更早之前,她先忘掉的是我身體的狀況。在我告訴她我某天必須出門,因為要回診追蹤時,她一臉茫然。面對罹癌的打擊,又要同時照顧母親。我輕聲問她:「媽媽,我去年得到癌症,還住院動手術,現在每三個月要追蹤一次,妳都知道吧?」她的茫然轉為漠然,別開臉去說:「不知道,完全不知道。」頓了一下,再回頭上上下下打量我。「妳很健康啊!看起來都好好的,哪有得什麼病?」啊!我多麼希望如此,希望自己是健康的,是好好的,是沒有得任何病的。然後我又會回想,過去除了身高體重和五十歲以後,平常拿二尖瓣脫垂導致心律不整的藥的診所,固定每半年會要我去抽一次血之外,我好像..不,不只是好像,而是幾乎沒有做過身體檢查。理由可能和一般人大同小異,當然是包括「沒事不要找事」、「不檢查沒事,檢查了一定有事」、「鴕鳥心態」、「要怎麼樣就怎麼樣,檢查出來沒得醫更慘」等等。母親若走了,我甚至可以消失。我不做身體檢查的理由,其實是因為母親。父母在,不遠遊。古有明訓;我則是母親在,不重己,或者說,無自己。從很早開始,我就發現一件對於我而言,最是日常,卻絕不正常的事:母親不快樂,我不能快樂;母親不健康,我不該健康;偏偏她很早就有三高,加上心臟等等慢性疾病,而且,自十九歲後,她似乎沒有真正快樂過。於是有一天,我發現,這句話還沒說完,若要說完,若要推到極至,應該是:母親不快樂,我不能快樂;母親不健康,我不該健康;母親若走了,我甚至可以消失。「我可以消失」這五個字一浮現,嚇壞的人是我自己。不正常。是緊接著浮現的字眼,對,不正常。而會造成這不正常想法的,會戴上這種面具過日子,到底是母親為我加上的,還是我自己的責任? 我只知道,即便得用自己的十指剝離,即便會讓一張臉血肉淋漓,都已經到了必須摘下面具的時候。摘下面具,為的是面對自己,接受自己。長照彷如煉獄,試煉著我還在追蹤期的身子,而把這煉獄轉成隧道的,是我摘下面具的決定。「情緒勒索」、「替代性配偶」、「工具人」、「冷暴力」等字眼,在自我覺醒的過程中,不斷撕裂與母親拉扯的我;但是漸漸的,我不但看到了自己體內那個不斷討好,只為了得到愛的「孩子」,也意識到了為什麼母親會要我把滿櫃子的娃娃,搬到因為起居方便,而現在與外籍看護同住的對面屋裡。二○二一年,母親七十七歲,我五十八歲,但就在她漸漸失智而可以恣意展露「原我」的時候,我才知道,不管我幾歲,她其實一直都只有、都停留在生我那年的十九歲。我的身體,還是一樣的疲累,但是我那顆支離破碎,甚至血肉模糊的心,慢慢兜攏且開始柔軟、堅定、強壯起來。理解母親的狀態,學會調適心情。原本因為長照的反覆操作,還有她失智的無能為力而怨懟,漸漸的,轉為憐惜的不捨:這是我的母親,更是一個來不及長大,就得獨自生養女兒的十九歲小女孩。以至於後來某日媽媽對著我說:「妳回來了。」就像她突然忘記我一樣,又突然記起了我,我明白這只是病情的起伏,並非痊癒,我的情緒,已經可以不再如同之前一樣,完全跟著她的喜怒哀樂走。現在的我,依然不知道隧道的盡頭在哪裡,何時我才會見到隧道那頭的光,但是,我非常清楚摘下面具,為的是面對自己,接受自己,同時,陪伴我那方式或許扭曲,情緒也許複雜,卻肯定愛我至深,永遠十九歲的母親。(本文出自日日學出版《親愛的,我在》齊萱著)
-
2022-04-1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國安會員工確診 蔡總統報平安
本土疫情升溫,總統府昨天公布有一名國安會員工確診,行政院也新增一名工友確診,因其服務於秘書長李孟諺辦公室,李孟諺已展開自我健康監測。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表示,前天即就國安會一三四名員工快篩,結果皆為陰性,目前有十五人居家隔離。民進黨中常會昨天邀請台大兒童醫院主治醫師李秉穎以「新冠病毒防疫」為題專案報告。黨主席蔡英文聽取報告後表示,現階段的防疫目標是「重症求清零、輕症可控管、正常過生活」,防疫策略則是持續以「減災」為目標,進行有效的疫情控管。李孟諺昨原訂受邀赴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因而告假。張惇涵表示,國安會員工之配偶因有些微感冒症狀,就醫篩檢後確診;該名員工前天上午主動通報國安會,當天便進行居家隔離,沒有進到總統府上班,昨凌晨通報確診。該名員工負責庶務性質工作,業務單純,辦公室位於總統府五樓;該名員工與總統、副總統、國安會秘書長、副秘書長及國安會諮詢委員等,近期都無直接接觸史,國安會昨全面清消。蔡總統目前仍在隔離期間,昨天中常會採線上方式。民進黨發言人謝佩芬轉述,蔡總統指出,要透過這個機會向大家報告,自己的健康情況滿好的,歷來幾次篩檢都是陰性;居家隔離的這幾天,國政、黨務也都正常進行。蔡總統表示,李秉穎也一再強調,比較年長的國民,疫苗必須要達到一定的覆蓋率,這個是政府非常重要的挑戰。
-
2022-04-1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疫情再燒進總統府 國安會1員工確診、15人被隔離
疫情再度燒進總統府,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今天表示,國安會有一名員工於今天凌晨通報篩檢確診。為求慎重起見,昨天即就國安會134名員工進行快篩,結果皆為陰性;目前有15人居家隔離。總統府說明四點,第一,該名員工之配偶於前天晚間,因有些微感冒症狀,就醫篩檢後確診。該名員工於昨天上午主動通報國安會,當天便進行居家隔離,沒有進到總統府上班,並於昨晚進行PCR篩檢,今凌晨通報確診。總統府說,二、國安會於昨日接獲該名員工通報家中有確診案例後,為求慎重起見,昨天即就國安會134名員工進行快篩,結果皆為陰性。總統府表示,三、該名員工負責庶務性質工作,業務單純,辦公室位於總統府五樓。該名員工與總統、副總統、國安會秘書長、副秘書長及國安會諮詢委員等,近期都沒有直接接觸史;該名員工近期與總統府及其他政府單位員工也沒有接觸史。國安會將於今天進行全面清消作業。總統府說明,四、經初步了解,該名員工近日之密切工作接觸者,包括相同辦公室、有業務往來者,共15人(昨天快篩皆為陰性),自4月13日起皆不到總統府上班,進行居家隔離,並等候疫調單位通知。國安會並已啟動分區辦公及職務代理作業,相關工作不會受到影響。張惇涵也表示,後續若有相關進度,總統府也將適時進一步對外說明。
-
2022-04-03 養生.人生智慧
面對摯愛離世,該怎麼走出悲慟?朱全斌:放慢腳步釐清生命的意義,找回自我真實樣貌
面對摯愛離世,悲慟之餘,我們還有什麼選擇?每個人的傷心都是獨一無二的,也都在大慟之後經驗另一種「開始」—像小嬰兒一樣,學習邁出第一步、學習如何說話、學習怎樣哭泣、學習重新信任,學習與悲傷共存之餘也能有勇氣重新生活。在4月「大慟之後」的系列報導裡,希望您除了感受到傷痛,也能看見盼望。採訪朱全斌那天3月3日,是已逝作家韓良露的忌日。7年了,當初的朱全斌沒有想到,妻子離世後,有一天他也可以走過悲傷,重新感受到生命的喜悅。「你不能修改劇本,但你可以決定這齣劇怎麼演。」朱全斌說,他無法改變韓良露離世的事實,卻為這件事找到了意義。朱全斌和韓良露結縭30年,他們膝下無子,對美食、藝文有同樣的熱愛,是彼此最好的知己、旅伴、飯友,也是生命共同體。2015年,57歲的韓良露病逝,朱全斌驟失所依。失去摯愛 以為再也無法開心韓良露離世後,朱全斌超過3個月的時間了無生趣,他不開電視不看報紙,對世界上發生的事都沒有興趣,他以為這輩子再也不可能開心起來。因為思念愛妻,有1年多的時間,朱全斌透過各種方式想要得到韓良露的境況,他請靈媒諮商、找人算命。慢慢地,他試著讓自己的生活回到正軌:教書、開會、為韓良露遺作擬定出版計畫。朱全斌如實面對這個傷痛,他不逃避、不壓抑傷心,他願意向友人傾吐心情,也不避諱在學生面前哭泣,過程中不排斥任何方法與陪伴。但喪偶的哀傷比他想像得更難以捉摸。在重整自我的同時,身體卻出現許多警訊—半年內瘦了7公斤、椎間盤突出,甚至不良於行,有將近4個月時間都在檢查治療。還好,陪伴韓良露臨終時的無助感,讓朱全斌重拾了兒時排解寂寞的方法:書寫。這7年,書寫讓他面對內在情緒,得到了安慰與陪伴。悲傷共感 透過書寫走過傷痛韓良露臨終時,朱全斌就在病床邊記錄所有細節,那時文字是一種安靜的陪伴。她離開後,朱全斌繼續寫,將心情寫在臉書上,對他來說,當傷感化成文字按下「發布」的那一刻,那些心情就不再只屬於自己,他從留言與私訊中得到鼓勵,獲得許多人的陪伴。另一方面,這些文字也安慰了許多失親者。朱全斌在韓良露離開1年後出版思念之作《當愛比遺忘還長》、3年後又有告別之書《謝謝妳跟我說再見》。年輕的T女士那時剛失去先生,在第一本書新書發表會時坐在聽眾席,不停地落淚,後來她和朱全斌陸續通了幾次訊息互相打氣、彼此勉勵,看到有幫助的書籍和電影,也會介紹給對方。第二本書新書發表時,T也來了,仍然不捨先生的離去,但已經沒有止不住的淚水了。有許多人像T女士這樣,因為失去摯愛而感受分離痛苦的人,在朱全斌的文字裡相聚、療傷,讓朱全斌知道自己的悲傷並不孤獨,世上有許多相同處境的人,書寫成了陪伴彼此的歷程。朱全斌說,過去人生展開新學習或新嘗試都是因為韓良露的鼓勵—韓良露希望他為她的書畫插畫,他便有了插畫作品;主持廣播節目也是韓良露建議的;一起出遊就跟著韓良露安排的行程;連每次的朋友聚會他都安於當一個沉默者、傾聽者。放慢腳步 謝謝愛妻留下禮物韓良露的離開,讓朱全斌打開了覺知,刻意放慢腳步,想釐清生命的意義。朱全斌愈來愈懂得表達自己、真實做自己,他享受朋友聚會並暢所欲言、寫了3本書、成立了南瓜出版社整理韓良露的占星學說。朱全斌終於理解,每個靈魂都有要修習的課程,韓良露課修完了先離開,他留在世上這7年也修了人生不少課。現在朱全斌想起韓良露,感激之心取代了不捨與傷心,他謝謝韓良露的愛,也謝謝韓良露留下的禮物,讓他完成人生未了課程。60歲後 做自己喜歡的事「為什麼不再找個伴?」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問。朱全斌說,一個人過有一個人過的好、兩個人過有兩個人過的好,「兩個人最好的時光我過過了,現在要學習過一個人的好時光。」許多女性都可以在配偶去世後快樂地獨立生活,但男性喪偶後,不是馬上再娶投入另一段關係,就是不久後也跟著離世。「我想活出這樣的典範,過真正獨立的生活。」其實30歲之前,還未與韓良露結縭的朱全斌,也是一個人生活。「但不一樣。」他說,年輕時對生命迷惘、不夠了解自己、太在乎別人眼光,常用別人的標準審視自己;那時的孤獨是寂寞的。但60歲之後,歲月淬鍊之下的他更有耐心,對自我有了解、有認可,生命的自在與美好不需要外求,朋友熱鬧相聚很快樂,一人安靜發呆聽音樂也感到幸福。相較於30歲以前的朱全斌,他更能享受一個人,能體驗孤獨的美好,一點都不感到寂寞。2020年,朱全斌自台藝大傳播學院院長一職退休後,每周上兩堂線上法文課、兩堂教練體能課、一堂畫畫課、錄一集廣播節目,每兩周交一篇報紙專欄,還有每周都至少有一次的朋友聚會,「很忙碌,但都不是基於責任,而是做真正喜愛的事。」「和韓良露一起時,我是精神上不獨立的人,心情上很依賴她。」韓良露離開後,朱全斌擁有大量獨處時間,在哀傷與失落中,一步步地重新拼湊摸索,找回自我真實樣貌。學會在沒有韓良露的人生中好好活著。
-
2022-03-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高雄化工廠群聚累計13例確診 嘉義婚宴再增2例家人染疫
今日本土個案新增15例,其中有2例從居家隔離轉陽性。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2例與嘉義婚宴群聚有關,其衍生雲林職場(案22180)個案,今日再增她80多歲媽媽和子女染疫,對社區影響性不大。另外的13例個案為高雄化工廠職場群聚,連指標個案(案22394)在內,該職場驗出11例員工及2例為員工家人確診。陳時中表示,化工廠公司不大約56人,其中有11人確診,一名確診的領班(案22456 ),有2位家人染疫,1位在同間公司工作。這名領班因工作因素需要跟許多員工接觸,經疫調詢問,早在3月17日就有症狀為最早發病,可能為整起事件感染源頭,還需要進一步疫調和檢驗佐證。另外員工個案(案22451)的確診家人為高三生(案22462),與同班同學和老師接觸較多,師生目前為陰性,但高雄仍要擴大到全校採檢,部分同班學生需要居隔,其餘師生需採陰性才能離校。另一名員工個案(案22455)本身住在台南,但也有去高雄上班,目前其配偶和兩個兒子檢驗陰性,其餘持續匡列暫無外傳情形,陳時中說,已針對指標個案已經迅速將職場及確診家人進行檢驗,包含社區及全校師生採檢,未來3月25日至27日將進行預防性停課和自主管理,並啟動前鎮左營社區篩檢站,也請醫療院所加強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