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1 橘世代.健康橘
搜尋
遺傳
共找到
1501
筆 文章
-
-
2020-08-20 科別.腦部.神經
偏頭痛自行服藥 小心藥物成癮
台灣約200萬人深受偏頭痛所苦,以20至50歲的年輕女性居多,一般人誤以為偏頭痛只是「症狀」而不治療,事實上偏頭痛是需要治療的「疾病」,如果不妥善治療,容易演變成「慢性偏頭痛」或「藥物過量偏頭痛」。偏頭痛痛起來生不如死,世界衛生組織將偏頭痛列為年輕人失能疾病第一名;尤其慢性偏頭痛每月有15天都在頭痛,痛起來動輒4小時,甚至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根本無法好好工作。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王署君表示,慢性偏頭痛的定義,是每月有15天以上頭痛症狀,且其中有8天被診斷為偏頭痛、每天4小時以上並持續3個月。偏頭痛病因,主要來自三叉神經敏感化及腦血管的神經發炎,多源於遺傳和荷爾蒙變化,甚至經常輪班、作息不正常以及氣溫大幅度變化,都可能造成偏頭痛發作。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林高章表示,許多民眾會自行服用止痛藥,但若是疼痛狀況嚴重且持續多日,長期使用小心藥物成癮,可使用口服預防性用藥或肉毒桿菌素預防偏頭痛發生。偏頭痛可用「54321」口訣作為診斷參考,頭痛超過5次以上、頭痛持續4小時以上、3天內會自行緩解、具有至少兩項特徵,包括中重度頭痛、單側發作、搏動性疼痛、日常工作或走路會使頭痛加劇,以及合併其中一項症狀,包括噁心、嘔吐、畏光及怕吵等。王署君說,慢性偏頭痛的急性治療,以各式止痛藥先治標,包括乙醯氨酚、阿斯匹林等,但一周不可使用超過兩天。另需搭配口服預防性藥物,包括血清素促動劑、抗癲癇藥、乙型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或抗憂鬱藥等,長期服用,一般療程為3至4周。今年2月起健保有條件給付肉毒桿菌素可用於慢性偏頭痛的治療,每3個月一劑,藉由阻斷大腦發出疼痛訊號的神經傳導物質,減少慢性偏頭痛的發生。然而,並非每位病患都適合使用肉毒桿菌素治療。王署君表示,有偏頭痛症狀者最好先撰寫「頭痛日記」,記錄每月頭痛次數、維持時間、合併症狀、經期以及頭痛前的飲食,以便讓醫師了解導致頭痛發作的原因,對症下藥。此外,還要搭配生活調適,作息正常、充足睡眠、規律運動,並減少壓力、緊張或焦慮的情緒,才有助長期穩定控制病情。
-
2020-08-20 科別.腦部.神經
醫美用肉毒桿菌 可預防慢性偏頭痛
肉毒桿菌素不只能醫美除皺,還可用於慢性偏頭痛的預防性治療。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林高章醫師19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國內有約200萬人深受偏頭痛所苦,盛行率為9.1%,以女性為大宗。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王署君醫師說,透過施打肉毒桿菌素,可降低慢性偏頭痛患者的頭痛頻率與嚴重程度。偏頭痛是疾病需治療台灣頭痛協會在記者會上宣布,自今年2月起,健保有條件給付肉毒桿菌素用於慢性偏頭痛的預防性治療,若診斷為慢性偏頭痛患者,並使用過3種以上預防性藥物仍無效,可與主治醫生討論申請,是慢性偏頭痛患者的福音。金鐘視后、偏頭痛宣導大使鍾欣凌身說:「睡眠不足、壓力大、小孩吵鬧或剛拿到新劇本的時候,我也會出現偏頭痛的症狀。」林高章表示,國內有約200萬人深受偏頭痛所苦,盛行率為9.1%,以女性為大宗,女性盛行率高達14.4%,是男性的3倍。他也澄清,一般人誤以為偏頭痛只是症狀,實際上是需要治療的疾病,「偏頭痛大部分來自於遺傳,一部分是因為體質。」他說,如果父母有偏頭痛的情形,小孩也有75%以上的機率有偏頭痛。林高章指出,偏頭痛有一項診斷標準:反覆發生頭痛,每次持續4至72小時,可能是單側或雙側、搏動性,頭痛程度達中或重度(疼痛指數7-10),日常活動會加劇頭痛,常伴隨噁心及/或畏光及怕吵;慢性偏頭痛的定義是頭痛持續3個月以上、每月15天以上、每天4小時以上,且15天中有8天被診斷為偏頭痛。規律作息可改善「偏頭痛的誘因複雜。」王署君表示,包括溫差、壓力、睡眠不足、情緒、時差、過度劇烈運動等,可以透過正常作息、規律運動、充足睡眠等方式改善。目前偏頭痛預防治療(治本)分成口服預防用藥和注射預防用藥,口服預防用藥一般療程需服藥3至4週;注射肉毒桿菌素可用於慢性偏頭痛的預防治療。王署君說,透過施打肉毒桿菌素於頭部前額、枕葉、兩側、肩頸等31處治療點,每3至4個月施打一次,可降低慢性偏頭痛患者的頭痛頻率與嚴重程度,他也呼籲,健保資源有限,民眾勿用除皺的理由申請施打肉毒桿菌素。【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20-08-20 新聞.用藥停看聽
日喝八瓶感冒糖漿治偏頭痛 沒改善還成癮
偏頭痛痛起來生不如死,世界衛生組織甚至將偏頭痛列為年輕人失能疾病第一名;尤其慢性偏頭痛每月有15天都在頭痛,痛起來動輒四小時,甚至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根本無法好好工作。醫師表示,許多民眾會自行服用止痛藥,但若是疼痛狀況嚴重且持續多日,長期使用小心藥物成癮,可使用口服預防性用藥或肉毒桿菌素預防偏頭痛發生。一名中年婦女從高中時期就開始偏頭痛,過去20年都自行買成藥或以感冒糖漿中的止痛成分(乙醯氨酚)來止痛。然而隨著頭痛頻率升高,用量也持續上升,甚至一天喝到八瓶才能控制頭痛。但長期服用感冒糖漿導致她不喝感冒糖漿就全身不對勁,明顯藥物成癮,且頭痛無法好好控制,經常因此請假耽誤工作。收治這名婦女的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林高章表示,偏頭痛病因主要來自三叉神經敏感化,以及腦血管的神經發炎,多源於遺傳和荷爾蒙變化,甚至經常輪班、作息不正常以及氣溫大幅度變化都可能造成偏頭痛發作。偏頭痛可用「54321」口訣作為診斷參考,頭痛超過五次以上、頭痛持續四小時以上、三天內會自行緩解、具有至少兩項特徵,包括中重度頭痛、單側發作、搏動性疼痛、日常工作或走路會使頭痛加劇,以及合併其中一項症狀,包括噁心、嘔吐、畏光及怕吵。林高章說,根據調查,全台約200萬人深受偏頭痛所苦,尤其以20至50歲的年輕女性居多,而偏頭痛若不妥善治療,容易演變成「慢性偏頭痛」或「藥物過量偏頭痛」。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王署君表示,慢性偏頭痛的定義是每月有15天以上頭痛症狀且其中有8天被診斷為偏頭痛、每天4小時以上並持續三個月。王署君說,慢性偏頭痛的急性治療以各式止痛藥先治標,包括乙醯氨酚、阿斯匹靈等,但一周不可使用超過兩天。另需搭配口服預防性藥物,包括血清素促動劑、抗癲癇藥、乙型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或抗憂鬱藥等,長期服用,一般療程為三至四周。另外,今年二月起健保有條件給付肉毒桿菌素可用於慢性偏頭痛的治療,每三個月一劑,藉由阻斷大腦發出疼痛訊號的神經傳導物質,減少慢性偏頭痛的發生。然而,並非每位病患都適合使用肉毒桿菌素治療,王署君表示,有偏頭痛症狀者最好先撰寫「頭痛日記」,記錄每月頭痛次數、維持時間、合併症狀、經期以及頭痛前的飲食,以便讓醫師了解導致頭痛發作的原因,對症下藥。除此之外,還要搭配生活調適,作息正常、充足睡眠、規律運動,並減少壓力、緊張或焦慮的情緒,才有助長期穩定控制病情。
-
2020-08-18 科別.指甲.足部
穿「休閒鞋」竟讓他足弓塌陷!四種常見足部問題如何處置
近年類似功夫鞋的休閒鞋正流行,你也愛穿嗎?小心常穿這類鞋款穿久了,不僅會引起腳痛,還可能造成年長者的步態不穩,易發生跌倒骨折的危險。穿對適合的鞋款很重要,對於不同的足部問題,也應有不同的處理方式。一位榮民伯伯,足跟疼痛好幾年,每踩一步都像針刺般,走路時也搖搖晃晃,十分緩慢、不穩且危險。經評估發現,他長時間穿著薄底、支撐度不夠、避震差且已磨損嚴重的功夫鞋,導致足弓塌陷,又伴隨足部拇趾嚴重外翻,因而引起腳痛。後來是以量身取模製作專屬的足弓墊,建議更換避震性有支撐力的鞋子,多管齊下,榮民伯伯的疼痛明顯緩解,走起路來也明顯穩健,還能安心的走出家門。我們每天走路活動時,與地面第一接觸的是雙腳,一旦穿著不正確的鞋款或是過度的使用,長時間下來就會導致足部問題。建議不同的足部問題,應考慮不同的處理方式。扁平足足弓是人類能順利行走的重要構造,大致上可以分為內側縱弓、外側縱弓,以及橫弓等三個系統。當足弓強度無法撐起身體時就會有塌陷的現象,常見有低足弓或是扁平足。有扁平足的人在激烈運動後,較容易因足弓支撐不足,而感到腳踝部內側靠近周狀骨處疼痛。●處置:通常給予適當的足弓墊支撐後,都能獲得良好效果。大拇趾外翻腳趾的第一趾骨往第二趾骨方向偏移,當第一趾骨夾角超過15度,就是拇趾外翻,以女性居多,男女比例約1:10。拇趾外翻不一定會造成足部疼痛,但若是不管它,有可能造成外翻變形越來越嚴重。常見拇趾外翻的原因,包括長時間穿著不適當的鞋子例如楦頭過窄、遺傳、足部肌力不平衡、足弓塌陷等,並非僅是鞋子因素所造成。●處置:利用足弓墊或拇趾外翻支架來避免繼續惡化,當外翻或疼痛程度採取保守治療已無法改善,才會考慮外科手術矯正方式。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連接了跟骨到趾骨的位置,支撐足部,人們能跑跳都多虧了足底筋膜強韌的彈性,但若是因為過度使用例如長跑、跳躍、小腿肚肌肉過於緊繃,或是年長者筋膜彈性變差、足弓下塌、體重過重、穿著不適當鞋款等因素,都有可能會造成足底筋膜炎。典型的症狀是早晨下床踩地第一步會感受到劇烈針刺感,足跟內下方疼痛,稍微活動後會緩和,但激烈運動後又會感到無比疼痛。●處置:急性發炎期冰敷、慢性期熱敷;更換有支撐性的鞋子,搭配量身訂製足弓墊,給予足部適當支撐;肌力訓練及筋膜放鬆;口服藥物或局部注射等。足部長繭或雞眼足部若長時間受到不正常的壓力或摩擦,可能造成局部長繭,甚至是雞眼的產生。●處置:除了泡熱水消除硬皮或水楊酸類藥物輔助外,雞眼還可利用液態氮冷凍治療處理,但根本應改善不適當的鞋子,解決足部的壓力。
-
2020-08-15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糖尿病避「甜」,護心肝避「鹹」
許金川(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老婆傳老公:「你要好好避『嫌』啊!」老公:「我有糖尿病,應該避甜,怎麼叫我要避鹹?」老婆:「你身旁美女那麼多,要小心不要有瓜田李下之嫌!」長久以來,糖尿病的病人要避甜,少吃甜食,而心臟不好或肝硬化有腹水的病友要少吃鹹,是傳統醫學教科書必教的課。糖尿病病友的血糖自動控制系統失調,可能胰臟功能不好,胰島素分泌不足,可能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血液中的糖分無法進入細胞中,血液中的糖分過高,人體組織浸泡在糖水之中,長久以後,容易動脈硬化,容易腎臟病,容易視網膜病變,容易下肢血管堵住,容易心臟血管堵住引起心肌梗塞或下肢黑掉而必須截肢,或眼睛失明,前總統蔣經國先生就是一個例子。國內糖尿病人口眾多,可能四至五個成人就有一個血糖過高,原因除了先天遺傳之外,後天失調亦是主因,例如常喝含糖飲料,飲食過度或缺乏運動,都會種下糖尿病的誘因。至於避「鹹」,少吃太鹹的食物,以減少水分滯留在血液內,減少血液容積,減少心臟負荷,是傳統上對心衰竭病人治療的一個要求,而肝硬化末期病人,水分滯留在體內,減少鹽分攝取可以減少腹水及下肢水腫。但近幾十年來由於利尿劑的進步,可以將體內多餘鹽分、水分排出,因此避鹹就不是那麼重要了。●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及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好心肝會刊91期已出刊,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 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0-08-15 新聞.科普好健康
「退化性關節炎」不是老人專利!換人工膝關節,不需荷包大失血
「陳醫師,真的不用兩萬嗎?真的可以用微創手術開嗎?真的可以讓我再正常走路嗎?」86歲的阿公,顫抖著一雙變形的膝蓋,已呈現O型的腿很激動的問我。阿公一輩子都在田園農作或到海邊打零工,早在十多年前就被告知膝蓋軟骨磨損,而且嚴重變形,需要動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只是考量到術後復健與照顧問題,以及從電台聽到的微創手術費用都相當昂貴,所以阿公一直不敢開刀。退化性關節炎 不是老人專利據統計,每十個70歲以上老人,就有七個飽受退化性關節炎之苦。根據世界衛生組織1998年報告,到西元2025年,世界上有近25%的人口,由於骨關節的問題而導致行動不便,而65歲以上罹患比率更高達74%。退化性關節炎不完全是老人家專利,過度使用、受傷、肥胖、慢性病、體質虛弱或缺乏運動、基因遺傳等,會讓關節軟骨磨損提前到二、三十歲,導致人未老關節先衰。軟骨是襯於骨頭關節面的結締組織,它就像個有緩衝功能的軟墊子。當軟骨退化,磨損趕不上修復速度,厚度變薄失去彈性,關節腔變窄,會刺激硬骨邊緣增生長出骨刺;當軟骨損耗到硬骨摩擦硬骨,骨頭就會受傷,引起疼痛。且軟骨磨損時會產生碎屑,身體的白血球會趕過來吞噬,引發關節腔紅腫熱痛的發炎反應。病人行動於是愈來愈受限,久而久之,雙腿膝蓋變形,變成O型腿。人工膝關節置換 成功率9成人工膝關節置換為半世紀來骨科最成功的手術之一,高達九成的患者可以經由這個手術清除關節積液、移除增生骨刺、矯正膝蓋變形,大大提升生活的品質。而其中材質更從傳統的聚乙烯墊片(polyethylene),到交鏈型墊片(cross link)、維他命E墊片、陶瓷,甚至手法也從傳統人工膝關節置換,到微創人工膝關置換、機械手臂關節置換;手術住院費用則從兩萬到五十萬,可以從生活型態與經濟能力做考量。便宜有好墊片 平均可用逾10年目前在健保制度下,依然可採取微創的手術技術,減少對膝蓋組織的破壞;手術中亦可採多層面的雞尾酒式止痛藥物注射,降低術後疼痛的天數;手術後隔天也有專門的復健團隊介入,協助下床行走。所採用的膝蓋墊片是傳統的聚乙烯墊片,即便是最傳統、健保給付最便宜的墊片,平均使用年限亦有十至十五年,對年長、活動需求沒有這麼強烈的患者,已屬足夠。在三個月內,我階段性的幫王老先生進行了兩腳的微創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手術後隔天可以下床,生活幾乎可以自理;而手術費用則是兩萬有找。阿公的膝蓋和人生就此截彎取直,阿公也很海派地用台語說:「陳醫師,真多謝!你真的是賣我俗!但不是賣我歹!」健保真的是台灣醫療奇蹟,先不論這制度有多少醫護人員的血汗,至少在這裡,它造福了這濱海城鎮,世代定居的一群海口人:「賣你俗,毋是賣你歹!人工膝關節置換,便宜也有好貨!」
-
2020-08-15 科別.耳鼻喉
父母當心!4歲童講話不清楚恐是聽損警訊
國健署推動新生兒聽力篩檢以來,每年平均找出800名聽損兒,但醫師提醒,後天仍有許多因素會造成聽力受損,4歲是一大關鍵時間點,孩子到了這時仍講話不清楚,建議就醫檢查。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據統計,台灣每1000名新生兒就有3到4人有先天性聽力損失,國健署民國101年起全面補助本國籍3個月內新生兒進行聽力篩檢,每年平均找出700至800名聽損兒,及早介入治療降低聽語發展障礙。馬偕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林鴻清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說,先天性聽力損失全球發生率都差不多,其中6成是基因遺傳,4成是胎內感染、產程缺氧、黃疸指數過高、早產等因素導致。林鴻清說,聽力是語言發展的開端,聽損兒若能在出生3個月內診斷,6個月前開始配戴聽覺輔具並接受聽語療育,未來不論在語言或身心發展方面,都有機會和正常孩童無異。然而,剛出生的寶寶不僅不會表達,也沒有明顯語言溝通障礙,尤其輕、中度聽障孩子更不容易被發現,以往大多拖到2歲才驚覺孩子有聽力問題,早已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國健署推動新生兒聽力篩檢後,多數聽損兒都能在7個月大左右就確診。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兒篩檢過關,也不代表終生都沒有聽力問題。林鴻清指出,除了極輕度聽損較難被發現外,部分孩子也可能因為遲發性聽損、中耳炎、外傷、腦膜炎、感染等因素造成聽力受損,4歲是另一個重要檢查時機。林鴻清說,一般狀況下,孩子到了4歲講話應該都很清楚,若有語言落後、講話不清楚或電視經常開很大聲、常聽不到家人叫喚,都應提高警覺,儘早帶孩子就醫檢查。
-
2020-08-14 科別.呼吸胸腔
9成女性肺癌無抽菸習慣! 忽視1條件恐怕連命都沒了
一對無抽菸習慣的64歲及56歲楊姓姐妹,日前相約到醫院安排健康檢查,透過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檢查結果呈現兩人在肺部皆有異常影像,分別是左上肺葉有一處約1.8公分的毛玻璃結節及左下肺葉處有一處約1.3公分紮實結節,後續由臨床專科醫師進一步確診,已分別罹患第二期肺腺癌及第一期肺腺癌。早期肺癌無明顯症狀 避開抽菸可降低罹癌機率北投健康管理醫院蔡聰聰主任醫師指出過去的觀念,大多會將肺癌與抽菸做直接聯想,但事實上,國人罹患肺癌患者中有大多數皆無抽菸習慣,尤其是女性肺癌患者更高達90%皆無抽菸習慣,且早期肺癌的症狀就是沒有明顯的特異症狀。蔡聰聰主任醫師說明,避開抽菸的確可降低罹患肺癌的機率,但罹患肺癌的原因有很多種,如:抽菸、長期接觸二手菸、空氣污染、工作環境長期接觸化學致癌物、(石棉、苯、焦油等)、遺傳、慢性肺部疾病等。 有家族史須提高警覺 定期檢查揪出病灶 其中要注意的是,不是不抽菸就沒事了,若家族中有肺癌家族病史者就得特別當心,直系親屬若有兩位以上(含兩位)罹患肺癌,則罹患肺癌的機率為一般人的5~7倍。「肺癌」多年長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一位,在許多歐美先進國家,肺癌死亡率也相當高。 蔡聰聰主任醫師提醒,不吸菸、遠離二手菸是遠離肺癌的健康守則,而在保持健康生活之外,定期安排檢查可透過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可幫助有機會找出早期肺癌的病灶。延伸閱讀: 逾半數人能避免,快檢查身體有無這7大警訊 不只炒菜油煙會致癌! 日常「這些」習慣都榜上有名 
-
2020-08-14 科別.腦部.神經
阿茲海默症可防,這19條建議請細讀!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鬱金泰教授團隊聯合該領域國內外知名學者組成的專家組,在國際權威期刊發表了全球首個阿茲海默症循證預防國際指南,引發業內外的高度關注,不僅國內媒體廣泛跟進,多家國外媒體也做了大篇幅報導。究其原因,阿茲海默症已成為人類健康的主要威脅之一,且全球尚無特效療法能阻止或逆轉病情的進展。那麼,這份全球首個阿茲海默症循證預防指南到底提出了哪些生活上可採納的建議?為什麼提出這些建議?鬱金泰臨床團隊集合相關專家的建議,對這版預防指南進行了解讀,主要用來回答:第一,推薦了什麼(What);第二,為什麼推薦(Why);第三,怎樣實施(How )。阿茲海默症,俗稱「老年癡呆」,隨著老齡化進程加速,患病群體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阿茲海默症是可以預防的,有效控制危險因素、合理利用保護因素可以顯著降低阿茲海默症的發病率和患病率。遺憾的是,尚無針對這一嚴重威脅人類健康腦重大疾病的國際循證醫學證據來指導臨床實踐。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的臨床研究團隊聯合國內外知名學者,制定了全球首個阿茲海默症循證預防國際指南,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國際頂尖雜誌《英國醫學雜誌》子刊。研究人員根據循證醫學標準,最終形成瞭如下建議,希望對廣大讀者有所提示。1.體重管理推薦理由:65歲以下人群應維持正常體重指數(BMI),通過合理均衡體育鍛煉、熱量攝入及正規行為計劃,以期使BMI達到並保持在18.5-24.9公斤/平方米範圍內(比如,一個人身高1.6米,體重50公斤,那麼其BMI指數是50/1.6的平方=19.53,即在推薦範圍內);65歲以上人群則不宜太瘦,65歲以上人群若出現體重減輕趨勢,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狀態。原因分析:中年超重和肥胖患者體內脂肪代謝產物可能造成腦Aβ沉積增多,還會引起高血壓等慢性疾病,使阿茲海默症風險增高約64%。老年體重下降可能是腦內病理沉積的阿茲海默症臨床前期表現,體重變化更小的老年人,阿茲海默症的風險降低約40%。措施建議:65歲以下超重和肥胖人群通過科學合理的飲食和運動將BMI控制在30以下,65歲以上人群增加優質蛋白攝入,保持BMI大於27,有可能降低阿茲海默症發病風險。同時,老年人應定期監測體重、體脂率等指標,若出現較大波動,密切關注認知功能改變。2.體育鍛煉推薦理由:每個人尤其是65歲以上者,均應堅持定期體育鍛煉。原因分析:體育鍛煉能通過改善平衡、減少跌倒次數等提高老年人認知功能,也可促進神經再生、減少腦內Aβ沉積,長期堅持有氧運動還可以增加海馬體積。措施建議:特定範圍(0-2000 kcal/週或0-45 MET-h/週)內的體育鍛煉對阿茲海默症預防有益處,運動量每增加500 kcal/週或10 MET-h/週,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將降低約10%。建議中老年人多進行有氧運動,根據體檢結果及自身勞動能力,選擇合適的鍛煉方法,安排合理的運動強度。3.認知活動推薦理由:多從事刺激性腦力活動。原因分析:認知刺激活動能使癡呆發病風險降低50%,即使在有癡呆遺傳易感性的個體中也是如此。認知刺激活動參與得越多,腦儲備越高,癡呆風險越低。措施建議:多參與認知刺激活動,如閱讀、下棋、學習新技術、玩腦認知訓練遊戲等,不僅能有效預防癡呆,還可以提高總體生活質量和社會參與度。4.煙草推薦理由:不要吸煙,也要避免接觸環境中的煙草煙霧,對吸煙人群應向其提供諮詢服務、尼古丁替代治療及其他藥物治療來配合行為計劃或正規戒菸計劃。原因分析:煙草中含有神經毒素,可直接損傷神經元,造成認知功能下降,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約40%。規範的戒菸管理與治療,可使阿茲海默症新發病例顯著降低。二手煙也增加患病風險。措施建議:對未吸煙人群,不要吸煙,要避免接觸環境中的二手煙。對吸煙人群,應鼓勵其戒菸,主動向醫務人員諮詢尋求幫助,制訂正規戒菸計劃。對有頑固煙癮者,可使用尼古丁替代治療及其他藥物治療來幫助其戒斷。5.睡眠推薦理由:保證充足良好的睡眠,出現睡眠障礙時要諮詢醫生或及時治療。原因分析:睡眠障礙會導致大腦無法有效清除腦內有毒代謝廢物(如Aβ和tau蛋白),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約70%。睡眠時間與阿茲海默症呈U型關係,夜間睡眠不足(10小時)均可增加阿茲海默症發生風險;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失眠、日間功能障礙(如白天經常犯困)、在床時間過多等也會增加阿茲海默症發生風險。措施建議:保持日間精力充沛和適當的夜間睡眠時長(不少於4小時,不超過10小時),保證良好睡眠質量,積極治療失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等睡眠障礙疾病。6.糖尿病推薦理由: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罹患糖尿病,對糖尿病患者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減退情況。原因分析:糖尿病患者外周胰島素抵抗狀態會造成腦內胰島素含量減少,干擾Aβ清除,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約70%。即使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胰島素水平異常也會增加癡呆風險,其中空腹血糖水平大於7.75mmol/L時,癡呆風險增加20%,規範的降糖治療有可能降低癡呆的發病風險。措施建議:早期篩查血糖異常的人群,對其進行生活方式乾預,積極預防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應遵醫囑服藥,將各項指標控制在正常範圍內,同時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的改變。7.腦血管疾病推薦理由: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用藥,維持腦血管系統良好狀態,避免罹患動脈粥樣硬化、腦低灌注或其他腦血管疾病;對卒中患者,尤其是腦微出血患者,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改變,並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保護其認知功能。原因分析:腦血管疾病會造成腦內低灌注,引起神經元缺血損傷,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40%,其中腦微出血可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70%。措施建議:中老年易感人群應通過藥物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控制好腦血管病危險因素,如吸煙、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腦血管病患者要積極防治。8.頭部外傷推薦理由:保護頭部,避免外傷。原因分析:65歲以後的頭部外傷會使阿茲海默症發病風險增加35%,且發生次數越多、損傷程度越重,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就越大。頭部外傷可直接損傷腦結構,還可通過氧化應激途徑介導腦損傷。措施建議:建議中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盡量避免跌倒和頭部撞擊,盡量避免危險性場景,如接觸類運動等,在高危情境下盡可能採取佩戴頭盔等保護措施。9.衰弱推薦理由:晚年保持健康強壯的體魄;對於越來越衰弱的人群,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狀態。原因分析:衰弱是指由各種因素引起的與年齡相關的機體儲備和功能的下降,可造成機體對內外應激的反應能力下降,有可能引起阿茲海默症相關的蛋白沉積等,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約39%。措施建議:75歲以上老年人應從飲食中充分攝取蛋白質、維生素以及多種礦物質,有規律進行有氧運動,定期檢查身體活動量和認知機能,預防感染,遵醫囑服藥。10.高血壓推薦理由:65歲以下人群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罹患高血壓。原因分析:中年時期(≤65歲)患有高血壓,阿茲海默症的發生風險增加38%。中年收縮壓/舒張壓分別超過130/90mmHg時,癡呆的風險顯著上升。高血壓可以導致動脈硬化、慢性腦灌注不足和微循環障礙,誘導阿茲海默症相關的病理改變。措施建議:對中年血壓正常人群,建議定期監測血壓,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戒菸限酒、減少鈉鹽攝入),避免情緒激動,積極預防高血壓。高血壓病人,按照醫生建議血壓控制水平,避免血壓波動過大。11.直立性低血壓推薦理由:對於直立性低血壓患者,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狀態。原因分析:直立性低血壓表現為站立後收縮壓較平臥位時下降20mmHg或舒張壓下降10mmHg。患有直立性低血壓的老年人,阿茲海默症發生風險增加18%。體位性的血壓下降可以導致短暫的腦灌注不足,進而導致微循環障礙,誘發阿茲海默症的病理髮生。措施建議:直立性低血壓患者要積極尋找和去除導致直立性低血壓產生和惡化的原因,如藥物作用、脫水、感染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增加鹽和液體攝入,加用腹帶和壓力襪等措施幫助改善血壓。必要時,可使用短效升壓藥替代治療。12.抑鬱推薦理由: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對已有抑鬱症狀的患者,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狀態。原因分析:抑鬱是阿茲海默症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抑鬱可通過影響阿茲海默症病理、激素、神經生長因子、海馬體積等,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約23%。措施建議:學會自我調節、合理傾訴來排解消極情緒和負性思維,建立積極的心理應對方法。抑鬱患者要積極求醫,可嘗試用正念冥想、有氧運動、心理治療等結合抗抑鬱藥物治療。13.心房顫動推薦理由:維持心血管系統的良好狀態,房顫患者需用藥物治療。原因分析:房顫可以導緻小動脈低灌注和毛細血管高壓狀態,引起腦灌注不足,使阿茲海默症的發病風險增加63%。以華法林為主的抗凝治療可以使癡呆風險降低29%。措施建議:房顫患者要積極地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凝藥物治療,而對於藥物有效性以及安全性的選擇上,應當遵照醫囑執行,可以適當選擇新型口服抗凝藥。14.精神緊張推薦理由:放鬆心情,平時避免過度緊張。原因分析:精神緊張會引起體內激素水平升高,誘發腦內炎症、增加Aβ和tau蛋白沉積,導致海馬結構和功能損害,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約56%。措施建議:保持積極向上、樂觀的心態。精神或軀體高度緊張或出現明顯焦慮症狀時,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自我調適、放鬆訓練、冥想訓練、認知行為治療、音樂療法、物理或藥物治療。15.教育推薦理由:早年應盡可能多地接受教育。原因分析:在30歲以前接受更高的學校教育能使阿茲海默症發病風險降低51%,受教育的年限每增加1年,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降低7%。提高教育水平可能通過改善個人生活方式、社會經濟水平、增加認知儲備等減少癡呆的風險。措施建議:建議在30歲以前接受更高水平的學校教育(>6-15年),至少接受中學教育,以預防和減少晚年癡呆的發生。終身教育也被證明能夠預防癡呆。16.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推薦理由:定期檢測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對於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應用維生素B和/或葉酸治療,同時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狀態。原因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3 mmol/L)可介導血管損傷,導致腦組織缺血,並通過促進Aβ和tau蛋白沉積,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67%。措施建議: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患者,可通過服用維生素B和/或葉酸治療,將同型半胱氨酸控制在5-15 mmol/L範圍內。17.維生素C推薦理由:飲食攝入或額外補充維生素C可能會有幫助。原因分析:維生素C作為一種抗氧化劑,可以對抗氧化應激損傷導致的阿茲海默症神經退行性改變。額外補充維生素C可以顯著降低16%的阿茲海默症風險發生。措施建議:建議中老年人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18.雌激素替代療法推薦理由:對絕經後婦女,不建議應用雌激素替代療法預防阿茲海默症。原因分析:綜合多項研究,雌激素替代療法並不能降低阿茲海默症風險,反而可能會加劇阿茲海默症進展,特別是療程超過10年者,因此不推薦。19.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推薦理由:對於認知損害的患者,不建議應用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預防阿茲海默症。原因分析: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雖然可以改善阿茲海默症的臨床症狀,但是12項臨床研究匯總結果發現,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並不能降低阿茲海默症的發生風險,因此不推薦。專家組還對其他的阿茲海默症風險因素做了評價,包括社會關係、飲食模式(如地中海飲食、DASH飲食、MIND飲食等)、魚類攝入、非甾體類抗炎藥、骨質疏鬆症、心力衰竭、心肌梗塞、飲酒、飲茶、喝咖啡、殺蟲劑暴露、飲水中含矽過量等。雖然這些因素目前證據級別不夠高,並未作出推薦,但將來隨著阿茲海默症相關危險因素和預防臨床研究不斷進展,指南推薦的相關內容和級別還會不斷變化。(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08-13 養生.健康瘦身
打造易瘦體質,吃絞肉竟比肉塊好?專家教你挑對蛋白質,靠3招「這樣吃」增肌減脂最有效
養肌=瘦身?認識肌肉與基礎代謝原理,打造「易瘦體質」吧!打造肌肉,就能提升基礎代謝!基礎代謝是維持生命所需的最低限度熱量基礎代謝指的是人體在24小時內、靜臥狀態下所消耗的熱量。人體需要許多熱量來維持生存機能,這些熱量提供給心臟、消化器官等,也用來維持體溫。而基礎代謝的高與低,決定了瘦身的難易度。基礎代謝高的身體,就像是排氣量大的汽車,在靜止不動的狀態下,也會不斷消耗熱量。增肌=增加熱量消耗,變成易瘦體質!1kg肌肉的基礎代謝量是13kcal,也就是說,肌肉若增加1kg,自動消耗的熱量就會增加13kcal。可能有人會覺得增加1kg肌肉卻只增加13kcal的基礎代謝量,為此感覺不划算。但是,增肌不僅能改善血液循環,也能使內臟運作順暢,整體來說其實提升了約50kcal的基礎代謝量!維持肌肉不能沒有熱量!肌肉每天的重生量約為整體的1.8%,這和有沒有鍛鍊肌肉無關,而是為了維持肌肉量而必須不斷進行的合成與分解作用。製造肌肉除了需要蛋白質,每1kg的肌肉還需要541kcal的熱量。想打造的肌肉量愈多,需要的熱量就愈多,所以肌肉量多與少的人比起來,光是一天消耗的熱量就有很大的差異。【MEMO】別指望內臟了,提升基礎代謝靠增肌!身體中消耗最多熱量的就是肌肉。雖然內臟肌肉無法靠自己去控制或鍛鍊,但手腳或體幹的肌肉,可以透過飲食或訓練來增強。肌肉一旦增加,基礎代謝也會提高。肌肉每天都在增減,善用原理就能有效增肌!每個平凡的一天,肌肉都一直默默地在進行分解作用&合成作用,只要懂得增減的原理,就能知道身體怎麼維持肌肉,學會有效增肌。肌肉每天都在分解與合成當人感到飢餓,血糖值下降、熱量不足,便會開始分解脂肪及蛋白質,作為熱量使用,這種現象稱為分解作用。相反的,攝取食物之後,血糖值上升,胺基酸就會被送到肌肉,幫助肌肉合成,這種現象稱為合成作用。一天當中,肌肉就是如此不斷重複增減,因此,要維持肌肉就要學會在適當時機攝取熱量。維持肌肉不能不吃你是否也曾為了減肥而少吃一餐呢?事實上,這對肌肉來說是最不好的習慣。因為空腹的時間一長,肌肉就會被破壞,結果別說減肥了,反而養成易胖體質!所以,如果沒辦法或沒時間好好享用食物的話,建議可以改吃富含蛋白質的優格。預防肌肉分解,請確實補充熱量分解作用雖然是細胞重生時不可或缺的過程,一旦過度發生,就會難以維持肌肉,甚至影響身體健康。換句話說,想避免肌肉減少,就別讓身體熱量不足!要預防肌肉分解,請適量攝取醣類,確保身體擁有足夠的熱量。【MEMO】斷醣會讓肌肉被分解嗎?如果限制醣類攝取,血糖值就會一直偏低,導致身體持續進行分解作用,而分解脂肪需要熱量,如此便需要醣類。要是極端限醣,就會導致肌肉量減少,所以不建議同時進行肌肉鍛鍊與斷醣飲食,以免肌肉過度分解。缺少蛋白質,談什麼養肌?蛋白質是身體的主要構成要素,當然,在肌肉養成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現在,就為大家介紹關於蛋白質的基本知識。人體由約10萬種蛋白質組成一般說的「蛋白質」其實有許多種,人體存在著約10萬種蛋白質,為何種類這麼多呢?因為人體各處都需要蛋白質,除了肌肉及皮膚、內臟等身體組織之外,荷爾蒙等分泌物質及消化酵素也需要蛋白質。以重量來看,蛋白質約占了體重的20%。「蛋白質的主要功能」1.組成肌肉、血管、消化器官:除了能組成肌肉,蛋白質也是構成皮膚、骨骼、血管、內臟器官等身體組織的材料。2.荷爾蒙及酵素的原料:蛋白質打造了血液細胞及免疫細胞,及荷爾蒙、消化酵素等維持生理機能的物質。3.能量的來源:每1g蛋白質擁有4kcal的熱量,提供身體活動所需能量。動物性蛋白質:肉類、魚貝類、蛋、乳製品等食材中的蛋白質肉、魚、蛋、乳製品富含蛋白質,並且含有均衡的必需胺基酸,是很優秀的蛋白質來源。想養肌的話,建議積極攝取這類食材。此外,也可將高蛋白粉當成保健食品來補充蛋白質。高蛋白粉也分為動物性、植物性,其中,牛奶蛋白、乳清蛋白、酪蛋白等源自牛奶,屬於動物性,相較於植物性高蛋白粉,擁有更多的必需胺基酸。植物性蛋白質:豆類、大豆製品、穀類等食材中的蛋白質植物性蛋白質食材裡,最具代表性的是豆類及大豆製品。它們跟動物性蛋白質一樣是優秀的來源,具性高有脂質含量低的優點。穀類則含有少量蛋白質。植物蛋白粉的原料可分為大豆、小麥2種,在打造肌肉上,不比動物性遜色,燃脂更有效。【MEMO】胺基酸、必需胺基酸人體由蛋白質構成,蛋白質的材料則是胺基酸。製造蛋白質需要20種胺基酸,其中9種需要透過飲食攝取、無法在體內充分製造,也被稱為「必需胺基酸」。搭配肌肉鍛鍊的蛋白質攝取法要鍛鍊肌肉,請有計畫地攝取必須營養素!來認識搭配鍛鍊的正確蛋白質攝取法吧!攝取蛋白質應該在鍛鍊前或後?究竟攝取蛋白質的最佳時機,應該在肌肉鍛鍊之前還是之後呢?實驗證實兩者沒有太大差異,反而要注意的是搭配什麼飲食。若是考量到消化問題,肌肉鍛鍊最好在飲食前。因此,具體的建議是在鍛鍊肌肉之後好好吃頓早餐,以及晚餐稍微吃過後再鍛鍊肌肉。養肌不是只靠蛋白質,同時攝取醣類最佳!雖然肌肉的材料是蛋白質,但醣類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醣類通常以肝醣的形態儲存於肌肉中,在肌肉被使用時提供熱量。因此,鍛鍊肌肉時,醣類會被大量消耗,使肌肉內的肝醣枯竭。此時若能補充醣類,讓它被迅速運往肌肉,就能補充肝醣。換言之,若不攝取醣類,熱量就會不足,造成肌肉不斷被分解。即便沒有運動,也要謹記每餐攝取20g蛋白質!肌肉的製造時期是肌肉鍛鍊結束後24~72小時內,即便當天沒有鍛鍊肌肉,肌肉仍會被穩定地製造出來。因此,積極攝取蛋白質,並且維持每餐20g,顯得格外重要。空腹會引發分解作用,所以也建議在點心時間攝取蛋白質。【MEMO】蛋白質的補充時機?請搭配運動整體規劃!身體在運動時會引發分解作用,讓肌肉分解;運動結束則切換為合成作用,開始製造肌肉。因此,若能在運動前後補充蛋白質,就能順利合成肌肉。相反的,假如蛋白質不足,分解作用就會持續,使運動效果減半。由此可知,運動與攝取蛋白質是相互影響的,必須整體規劃!增肌減脂一定要吃動物性蛋白質!三餐要充分攝取富含白胺酸的肉、魚貝、蛋、乳製品BCAA之一的白胺酸,對於促進肌肉合成作用非常有效。白胺酸扮演的角色,便是促使細胞內的遺傳基因製造肌肉。肉、魚貝、蛋、乳製品等都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白胺酸含量都很豐富,所以最好1天3餐都要確實攝取,切忌跳過不吃。選擇低脂食物,迅速形成肌肉若想有效增肌,最好選擇蛋白質能被快速消化的食物,同時盡量避免攝取會讓消化吸收變慢的脂質。雖然肉類多少含有脂質,不過只要選擇低脂者就沒問題。例如雞柳肉或雞胸肉(去皮),以及牛肉的紅肉部位,都很推薦。想增肌減脂!飲食的烹調也是一門學問!1.少油。最好選絞肉不選肉塊。烹調時要控制油量,建議用微波爐或烤箱等無油烹調。選擇肉類時,也要挑脂質較少的紅肉。此外,絞肉比肉塊容易消化,能更有效率地增加肌肉。不過絞肉通常脂質較多,所以也要盡量挑選紅肉部位。2.運用罐頭加工品,盡量選擇水煮類。想在每天的飲食中加入蛋白質,可長期保存的罐頭就顯得很珍貴。只要有庫存,就算來不及採買,也能攝取充分的蛋白質。推薦鮪魚、鯖魚、沙丁魚等魚類罐頭。相較於油漬口味,水煮類不含多餘脂質,是最佳選擇。3.利用肉、魚貝、蛋製作常備菜,隨時攝取。常備菜可以幫助自己在忙碌的日子也能攝取足夠蛋白質。即便是烹調上較費工夫的肉類或魚貝類料理,只要一次烹調、保存起來,開飯時間就會變得很輕鬆。而且食材會因為充分入味更好吃。請將肉、魚貝、蛋等靈活搭配,享受各種組合吧!★本文經《良醫健康網》授權刊登,內容摘自三采出版《增肌減脂 蛋白質速查輕圖典:收錄800種常見食品營養素╳正確養肌減重祕訣╳57道健瘦身食譜》,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8-12 新聞.健康知識+
往死亡的路前進再回來的過程 全身麻醉之後還有意識嗎
【文、圖/選自臉譜《麻醉之後》,作者凱特‧科爾-亞當斯】十幾年前,我第一次在網路上搜尋「麻醉醒覺」(anaesthesia awareness)之時,看見在雪梨大學網站一篇入門的麻醉研究上寫著:「我們無法確知病人是否睡著,尤其是他們已麻痺,無法移動。」我上一次搜尋時,這篇研究已隨著近年來腦部監測的進步而稍有調整,但傳達訊息依然相同。一個人看起來無意識,並不代表真的無意識。設備可能失靈,例如監測儀器有瑕疵,插管漏氣。此外,某些手術(例如剖腹產、心臟與外傷手術)需要的麻醉劑量相對較低,而醒覺風險會是十倍之高。一九八○年代,曾有一項研究是對動過外傷手術的病患進行訪談,發現有將近半數的人記得部分的手術過程,雖然長期下來,藥物與監測方式有進步,但整體而言,高風險外科手術病人記得手術過程的比例接近百分之一。某些種類的麻醉(打入血液,而不是吸入式)若單獨使用,風險會提高。某些類型的人也比較可能在手術中醒來:女性、肥胖者、紅髮人,以及藥物濫用者,尤其是未提過自己有這方面問題的人。孩子們醒來的情況遠比大人頻繁,但似乎不被特別在意(或許是因為小孩不太有能力談論)。有些人的遺傳體質就是比較容易醒來,人為失誤也占一部分。但即使扣除這些情況,麻醉依舊是不精準的科學。能讓某個強壯年輕人不省人事的劑量,應用到另一人,那人或許能照舊和外科醫師聊天。「從某種方式來說,」這篇入門報告的原版提到,「麻醉術可說是比較複雜的猜測,與其說是科學,不如說是藝術⋯⋯我們希望能給予正確的藥物和劑量,希望病人能失去意識。」我去尋找這篇報告的作者—雪梨皇家阿弗列德王子醫院(Royal Prince Alfred Hospital)的麻醉醫師克里斯.湯普森(Chris Thompson)。那天他有手術要進行,因此我們這次見面相當短暫。我們在手術室外小小的等候室見面,他仍穿著刷手服,戴外科口罩,我的第一印象是,他那雙眼氣場強大,一時間讓我無法言語。湯普森拿下口罩之後,露出一張英俊、平易近人臉龐,而他的雙眼—我想是藍色的—比例也比較正常。他馬上向我保證,麻醉醫師懂得如何給予正確的藥物與劑量。現今的麻醉專科醫師都經過十二、三年的訓練,在幾秒鐘就能讓你沉睡,維持這狀態幾個小時,並在幾分鐘之內讓你醒來。他們能愈來愈精準地施予特定藥物,藥物組合更加細膩。他們擁有設備可偵測你的身體反應,而在訓練過程中,也會學著觀察跡象—例如流淚、流汗、心跳或血壓增加—這些跡象代表你可能比表面上還要清醒。他說,應用麻醉是集結技術能力、同理心與科學的技藝。「經驗比光講究知識重要多了。」湯普森散發出令人放心的氣息。他有知識,善於表達,又投入工作。不過,我兩次與他見面時都發生了怪事。我彷彿進入催眠狀態。我不認為那只因為他的眼神,或許是因為他聲音的抑揚頓挫,或說話的節奏,也可能是他說的有些內容相當技術性。他說話時,我盡量保持專注、投入、集中精神,卻發現自己被催眠。當我設法組織詞彙或句子時,它們聽起來卻像從很遠的地方傳來,或者是其他人在說話。很奇怪。每當我想到湯普森,我就認為他是麻醉先生。無論如何,麻醉醫師受的訓練解釋了為什麼全身麻醉的死亡率在過去三十年來,從兩萬分之一降到二十萬分之一或二。不過,這並未改變麻醉在某些情況下和煉金術差距不大的情形,至少比與算術的差距還要大。「顯然,我們會給予麻醉藥,也很能控制,」另一名資深麻醉醫師在我剛開始研究時告訴我,「但從真正的哲學與生理層面來看,我們不知道麻醉如何運作。」從那之後,事情開始有了進展(如果不從哲學思考,而是從生理學來看),但是「混合麻醉劑」似乎是種異想天開的委婉之語,代替了可能致命的安眠藥水,雖然後者可能比我們想像得更接近事實。麻醉醫師掌握了能改變心智狀態的各種藥物,有的是吸入式,有的是注射式,有些短效,有些長效,有些會催眠,有些導致幻覺—這些藥物會在不同腦區,以無人確知的方式作用。諸如乙醚(這種揮發性液體會氣化成氣體)、笑氣(即氧化亞氮),以及更新近的氯胺酮(ketamine,又稱K他命),都被當作娛樂性用藥。(美國詩人亨利.大衛.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曾在裝假牙時吸入乙醚,於是寫道:「如果你喜歡旅遊,就用些乙醚吧!你會前往最遠的星球。」)不同的麻醉醫師會混合不同的藥劑,人人喜歡的做法不同。要加橄欖或擠檸檬,悉聽尊便,沒有標準的調劑做法。話雖如此,今天的麻醉混合藥劑有三大要素。首先,「安眠藥」是用來讓你失去意識,且維持在沒有意識的狀態,此外還有控制疼痛的「鎮痛劑」,許多時候還會加上「肌肉鬆弛劑」(神經肌肉阻斷劑),避免你在手術臺上移動。安眠藥如乙醚、笑氣,或是藥效雷同的現代藥物,都是威力很強的藥物,且差異不大。安眠藥在阻斷我們的意識時,抑制的不只是我們的感覺,還有心血管系統,包括心率與血壓,也就是身體的引擎。如果你送家中的老狗最後一程,獸醫就會用過量的安眠藥讓牠上天堂。每次你全身麻醉,就是往死亡的路前進,之後再回來。醫師用愈多安眠劑,你就需要愈長的時間恢復,出錯的機率也愈大。但醫師用得愈少,你愈可能醒來,也愈可能出岔子。要施打多少必須講究平衡,而麻醉醫師非常擅長拿捏。但無法改變的事實是,有些人在施打麻醉劑、睡著之後,卻在手術中醒來。
-
2020-08-11 科別.心臟血管
男子腳靜脈曲張10年腫脹麻痛 微創勾除手術治療改善
50歲的林姓男子超過十年深受靜脈曲張之苦,腳長期腫脹麻痛,曾動手術一次,但手術完卻痛了1個月,直到無法忍痛,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醫師利用「主軸靜脈雷射燒灼封閉手術」,及傷口僅有0.1公分的「微創勾除手術」,精準移除病變血管,解決長年靜脈曲張問題。林男說,手術完隔天就覺得改善,現在「走路像是在飛」。中醫大新竹附醫心臟外科主任翁啟峰表示,全台灣有20%民眾有靜脈曲張的問題,工作久站容易造成靜脈曲張,如老師、專櫃小姐、髮型設計師、空中小姐及醫護人員都要特別注意。靜脈曲張跟遺傳或個人體質有關,當腿部腫麻痛、小腿浮青筋、皮膚乾黑硬、傷口不會好或是半夜腿抽筋,建議立即就醫診治,可能合併發生的深層靜脈栓塞、肺栓塞,及周邊血管疾病等嚴重疾病。翁啟峰說,「微創勾除手術」,傷口只有0.1公分,精準移除病變血管,在超音波的輔助定位下,採用精細手術器械,以心臟外科高規格放大影像,全程配戴4倍顯微鏡進行手術,清楚辨識病變血管再行移除,避免盲目破壞動作造成軟組織的受損,減少術後不適,同時也降低手術併發症的機會,患者傷口小,出血量少,恢復快當日就可返家。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有完整「一站式」服務,包含下肢靜脈曲張診療、血管超音波檢查、周邊血管檢查、靜脈顯像儀和顯微皮膚鏡檢查,提供準確迅速的檢查和治療。翁啟峰說,超音波是靜脈曲張治療的靈魂,在手術前使用超音波,定位血管病灶,提高治療的準確性,降低復發的機會。過去常以為是周邊動脈阻塞或是糖尿病問題造成的慢性傷口,其實近7成是「靜脈潰瘍」,運用精密儀器檢查,安排完善的治療方式,別把慢性傷口當成絕症。
-
2020-08-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國衛院疫苗有效!染疫倉鼠照常吃喝玩 病毒量少100倍
國家衛生研究院今日召開記者會,宣布定DNA疫苗開發平台在病毒挑戰動物模型已看到顯著保護效果。相較於沒打過疫苗的倉鼠,打過疫苗的倉鼠照常吃喝玩,體重不降,而且肺臟病毒量少了一百倍。院長梁賡義表示,接下來希望儘早完成第一期和第二期臨床試驗,最快明年下半年能夠提供國人使用。今天同時也是美國衛生部部長阿查爾與我國簽訂衛生合作備忘錄的大日子,被問及是否可望與美方合作下階段臨床試驗?國衛院成員及安特羅都笑而不答。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所長廖經倫表示,疫苗注射於倉鼠後腿肌肉,再經由呼吸道感染病毒,三天後測量體重及肺臟病毒量,並與未注射疫苗的倉鼠比較。結果發現,有疫苗保護的倉鼠,其體重並未下降,但未打疫苗之倉鼠體重下降一成;打過疫苗的倉鼠,其肺部病毒量也比未打疫苗之倉鼠少了一百倍。廖經倫說,疫苗作用關鍵在於「棘蛋白」,透過疫苗將遺傳訊息打入人體,在人體內產生蛋白,等於是對免疫系統下達一個訓練指令,將來真的有病毒進來的時候可以去中和病毒、阻擋病毒無法進入細胞複製產生新病毒,比較能夠模擬真正病毒感染的狀況。廖經倫表示,根據目前文獻和其他病毒研究,中和抗體是最有效預防感染的指標,也是所有疫苗研發的目標,因為它能直接阻斷病毒去感染細胞。這次動物實驗在第四週和第六週,都看到具專一性的中和抗體,另外也誘發了高量的TH1細胞激素,顯示疫苗安全性高。廖經倫表示,DNA疫苗具有多項優勢,除了在國內快速量產可行性最高、可誘發最高中和性抗體效價,也有別於目前國內外大廠研發的疫苗類型,可分散研發風險。國衛院DNA疫苗的專利也已在申請美國暫時性專利。廖經倫表示,現在全球疫苗以RNA疫苗、DNA疫苗、病毒載體這三種研發走得最快,國衛院DNA疫苗即將進入人體試驗階段,必須仰賴跨國多中心合作,這也是為何選擇與國光旗下的安特羅生技合作,因為國光是目前台灣跨國研發經驗最豐富的廠商。現在疫情較嚴峻地區都有很多疫苗測試正在進行,例如巴西、美國都很適合。安特羅生物科技技術開發處處長李政道表示,安特羅與國衛院從腸病毒71型疫苗合作到現在,默契良好,看到動物實驗成效極佳,驚喜中帶著忐忑,未來勢必要投入更多資源和人力。「研發疫苗是一場豪賭,沒有做到最後不知道誰是贏家,」李政道說,目前全世界沒有一株可以用的DNA疫苗,希望台灣能第一個成功。
-
2020-08-10 新聞.健康知識+
揭秘!酒量是天生還是後天練出來的?醫師曝驚人真相:其實全由身體「這件事」來決定
有人喝酒千杯不醉,啤酒喝通海,葡萄酒也能整瓶牛飲。相反地,有人沾一口啤酒就面如關公,頭暈心悸樣樣來。酒量好或壞,愛貪杯或是滴酒不沾,能喝或不能喝,這些圍繞著飲酒的話題,正是遺傳基因決定體質的典型範例。人喝酒會出現爛醉、宿醉的現象,是因為酒精分解後的代謝產物乙醛會引發噁心、嘔吐的生理反應,而「乙醛脫氫酶」這種酵素是可以用來降低乙醛的毒性。人體內「乙醛脫氫酶」作用能力的強弱,能可以決定一個人酒量的多寡,這正好是由雙親的一對遺傳基因所決定。如同大家所知,孩子的血型來自父母的遺傳基因組合,所以從雙親的血型就可以預測孩子的血型。血型是由遺傳基因決定,並不會受到環境影響而改變,一個人的酒量也是如此。然而,酒量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飲酒習慣的影響。或許就是因為如此,所以一般人很難想像「遺傳基因會決定酒量」的事實。滴酒不沾、沾酒即醉的人,是由於體內一對掌管乙醛脫氫酶的遺傳基因都很弱,從左頁圖示便可得知,這是繼承了aa的遺傳基因組合之故,所以體內幾乎沒有分解乙醛的能力。在歡慶的場合,或是被人勸酒的特殊情況下,也能和大家喝上一杯的你,遺傳到的是一強一弱的基因組合,也就是Aa或aA的基因組合,乙醛脫氫酶的作用能力算是普通。至於遺傳到父母都很強的AA組合者,就是屬於「酒桶級」的人物了。用酒量來解釋遺傳基因如何塑造個體的差異性,是很好的示範模型。從父母親的酒量如何,即可推測孩子的酒量。AA的母親與aa的父親,只會生出A與a的組合。也就是說,千杯不醉的媽媽與不會喝酒的爸爸,只會生出酒量中等的孩子;雙親如果都是AA,孩子必定也很能喝;倘若雙親都是aa,那麼孩子注定天生就是不能喝,無論他努力訓練酒量也是白費苦心,甚至還可能因為喝多了而有生命危險,千萬不能開玩笑。由基因決定的遺傳模式,最常見於酒量中等的Aa。2個Aa的人結婚,遺傳基因可以配對出「AA」、「Aa」、「aA」、「aa」4種組合。如果這2人生下4個孩子,那麼這4個孩子大概就會有1個酒豪、2個酒量中等和1個完全不能喝。從機率來說,生下酒豪的機率是25%,酒量中等的是50%,完全不能喝的也是25%。請容我再次強調,體內倘若沒有能喝酒的基因,無論如何鍛練也練不成好酒量的。喝不了酒、體質不能喝酒,這是遺傳基因老早決定的事實,一點也不用覺得丟臉,當然更沒有隱瞞或顧慮的必要。假使因為羞愧,而不讓周圍的人知道自己不能喝,若是哪天被人勸酒、灌酒,就有可能引發急性酒精中毒而殞命。此外,這裡要鄭重強調,完全不能喝這件事,「既不是異常,也不是疾病」。其中的原因,相信各位從上述解說中已經充分理解。酒量的好壞是由「體質」決定,而「體質」是從遺傳基因的多樣性(彈性)衍生而來。遺傳基因為「設計藍圖」預留的空白,促成個體展露「強勢表現」的例子,可說是不勝枚舉,例如,有的孩子躁動不停;有的則是沉默好靜、只愛一個人玩。儘管孩提時代個性表現有點異於其他人,但事後證明大家都很正常,幾乎沒有人是病態。相信各位也都注意到了,孩子的個人行為特質,比成人的差異性還要大。身高、膚色、瞳孔顏色等,這些都是得自遺傳基因的特性表現,它們是遺傳基因書寫的「劇本」裡特意預留的空白,也是設想人類進化所需要的彈性空間。書籍介紹兒科權威傳授的最高教養法:放下焦慮,耐心陪伴,相信孩子的能力,就是最好的教養作者:高橋孝雄/譯者: 胡慧文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0/02/25作者簡介高橋孝雄日本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部小兒科主任教授、醫學博士。專長為一般兒科與小兒神經科。日本小兒科學會會長。1957年8月生。1982年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部畢業。1988年服務於美國麻省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MGH)小兒神經科,並身兼哈佛大學醫學部神經學講師。1994年回國,擔任慶應義塾大學小兒科醫師、教授。業餘興趣是跑步,在2016年的東京馬拉松寫下三小時又七分的紀錄,被譽為「日本第一快腳小兒科教授」。延伸閱讀: 媽媽決定「斷食」結束生命...她用21日「自然死」實錄,教我的一堂善終課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0-08-08 養生.樂活人生
「媽媽年輕就一直在養叔叔舅舅,卻讓他們像吸血鬼般把她榨乾…」理財作家教女性用這手段,不讓貧窮複製
十方也提到她的社會觀察,臺灣女性若在年輕時不斷的給,當她年紀大後,也會轉過來壓迫其他的女性晚輩,因為「我之前就是這樣苦過來的」,導致女性在貧窮上的複製。「父母撫養我們長大要感恩,但我們也要主動性決定,我的人生要怎麼過。」明明做好理財規劃,卻在老後陷入貧窮;明明聽從父母的話,熟齡後卻只落得孤苦淒涼......在理財作家十方(李雅雯)筆下的人物,生命故事總令人膽戰心驚,女性就像被剝了層層皮般體無完膚。 「欠咖」(台灣話,意指精明能幹)的臺灣女性何時能從為家庭犧牲的宿命中醒悟?不是沒有情感,而是為自己留一口氣、爭一口氣。不用討好了所有人,最後卻對不起自己。 為何要有財務界線?這是尊重自己的人生界線 「這幾年情緒界線很流行,但似乎沒人聊過『金錢界線』。情緒上懂得說不,可是金錢上與情感的分界卻一片模糊。」 十方在自己的粉絲團裡,經常有讀者來信吐訴金錢糾結的人生難題,十方嘆口氣說,「其實很多都是無解。」 她發覺這些故事都有同樣的原型,被親情綁架了。一方面遵循父母、社會的期待,同時卻又害怕自己的財務搖搖欲墜。 每當收到這些信,她不是給予溫暖安慰的柔情派,而是直接給務實具體的行動方案。她能如此理智清晰,還出版《與家人的財務界線》一書,這一切都與她的原生家庭有關。 女性貧窮的原因:對親人太仁慈,對自己太殘忍 「很多人都以為我很堅強,不是的,其實是因為我很脆弱。我確實看到媽媽的人生毀了,所以想把這些故事說出來。」 「媽媽年輕時就一直在養叔叔、舅舅,卻讓他們像吸血鬼般把她榨乾,不順從還會挨打。我媽一直等到60歲時,才驚覺人生有限,可是身上沒錢,陷入沉重的金錢焦慮裡。這些就是我看到『替別人擔』的人生。」 十方說道,她著作裡雖然揭露了不少童年往事,但遠遠不及家族故事的百分之一,在「沒有人為自己負責」的劇碼裡,辛苦、挫折、被害者與加害者、情感勒索......重複地不斷上演。她曾聽過「貧窮體質會遺傳」,而過度犧牲的母親,也會讓女兒步上自己的「不歸路」。 「女人40歲時會開始覺醒─接下來我的人生要怎麼過?有個故事我分享給你們,不同年齡的女人,都遇到因感情產生的『金錢困難』。」 50歲給30歲的借鏡:單身要有錢,否則最後孑然一身 「我最近又收到一封信,有個31歲的她在三姐妹中排行老二,爸爸在中年做生意失敗後,全靠媽媽做粗工養家。但爸爸與媽媽都在這兩年罹癌,最節省的她,支付家中的醫藥負擔還有生活費,可是她把存款、薪水都拿出來後,不禁擔心,那我往後如果要結婚,如果我也老了、病了,怎麼辦?」 「另一封則是50歲的么女的信,她的家庭背景跟這個女生很像。她雖然有一個哥哥,但媽媽長期都向她要錢,不管是薪水、獎金,全都要交給媽媽,可是媽媽甚至還把這些『孝親費』拿來給哥哥做『零用錢』。等到50歲後,她愈來愈焦急,因為她身上除了基本的保險金,什麼都沒有了。」 「這就像是50歲與30歲的跨時空『對話』,我拿她們彼此的例子說給雙方聽,我們誤以為沒有選擇,可是事實是,人生不會沒有選擇。金錢付出如果超過你的負擔,也影響了你的生命規劃,一定要跟媽媽說『停』。 「50歲的故事就是30歲的最好借鏡,當10年、10年的過去,當你無止盡的付出,你最後真的會一無所有。當你獨自一人,你老了、病了,需要錢時,誰會來幫你呢?」 不再複製貧窮!女人靠自己,手段上要更有彈性 十方談到選擇來自於「心靈的彈性」,父母生病時不是不顧他們,而是財務解方不是單一簡答題,它可以是複選題。例如,家中房子可以做最有效益的貸款、以房養老,與兄弟姊妹之間也可以明定孝親費等等,辦法永遠是人想出來的,最怕的是,你以為「就只能這樣了」,原地踏步會讓人看不到資源。 「我還曾遇過一位個案,媽媽也是永無止盡與她要過多的生活費,她也是在30、40歲時察覺到,自己還真的是身無分文;最後決定豁出去置產,買間小套房,理直氣壯地跟媽媽說:『媽媽,我現在有每個月固定的支出,不能像以前一樣把錢都給你了。』事實上,媽媽錢多有錢多的過法,錢少也有錢少的過法。」 十方也提到她的社會觀察,臺灣女性若在年輕時不斷的給,當她年紀大後,也會轉過來壓迫其他的女性晚輩,因為「我之前就是這樣苦過來的」,導致女性在貧窮上的複製。 「父母撫養我們長大要感恩,但我們也要主動性決定,我的人生要怎麼過。」 別再當受害者!中年後學會走向富裕人生 十方剖析,人生隨時可以重新開始,只要不要落入三種境界:一是缺少看見資源的能力;二是覺得自己是受害者;三是覺得自己充滿無力感。 「我看過那麼多故事,包括我自己的原生家庭,我要告訴大家,一個人就算什麼都沒有,但她有大腦,社會上也有資源,要用大腦去調動資源,找銀行、找專家、找金錢財物觀念好的朋友。」 「但我們通常也沒有耐心,遇到困難時會回到原地哭,像是在說『都是別人害我的』,跟閨蜜講同樣的事,生活就一直撞牆。所以不要留在原地分析自己的處境,要去接受現在自己的狀態。」 「你一定可以做別的選擇,就算是媽媽跟你要一千元,你拒絕也是開始。把自怨自哀的情緒拿掉,去盤點你可以做些什麼。理財其實就是在認識自己、整理自己,把未來的目標訂出來,例如想要幾百萬的存款呢?訂出數字出來,接著畫出理財的表格,規定自己每年要存多少。行動從任何小的地方開始。如果無法拒絕父母,可以去買個房子,再小都可以,車位也可以,保險也可以。」 「最關鍵是『盤點』行動之前,還會有一個醞釀期。我們容易遇到了心理上的障礙,就是受害者心態,但我們要渡過這個障礙。就像是我們有時開車,換了另一條路走,很多人會留在原地說我不要換!我習慣走原來的路。」 「就像我們的爸媽是這個樣子,已經形成了,留在原地分析沒有用,不要覺得自己很可憐,一旦你覺得自己可憐,就缺乏改變的勇氣,而覺得自己不能改變時,只好一直忍耐,人生就會落入負面循環。」 退休族的錢不要都給子女,有餘力再給別人 不只是子女要跟父母、親友劃立健康的財務界線,十方也鼓勵退休族群的財務界線也要清清楚楚,一切源於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也讓子女以及其他親友們,能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第一步是要整理自己的財務報表時,一定要整理保險、房子等資產,還要去整理看不見的資產,以及有多少錢可以借出來,這些都是財務規劃重要的一環,不只是現金存款,還要看自己有借多少錢的能力。」 「第二個要勇敢地想,有什麼夢想還沒實現?有沒有這一生還做的事還沒有做的?愈具體愈好,盤點你的夢想與資源還差多少、夠不夠用。接著開始排列優先順序,圓滿過的有哪些,把它畫掉,讓自己晚年達到『富裕』,在財務容許的範圍內,不留遺憾。」 最後十方鼓勵熟齡的朋友們,把錢用在自己身上,有餘力再給別人。 「遺囑可以先寫好,但財產不要急著先分配出去。我們換個角度想,那麼早把房子給孩子,是不是在討好孩子?當房子還是自己的資產時,你就多了靈活調度的工具。」●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放下「固執」,夫妻才能一起走下去!當另一半向你求救,絕不能馬上回這1句話.四處旅行拍鳥趣,第二人生正精彩!鳥類攝影家蔡蜜雪:生命短暫,找到興趣後,珍惜每一天.退休,到底該怎麼準備?8招教你自我調適,每天過好日子,簡單生活怡然自得
-
2020-08-07 科別.耳鼻喉
專業觀點/影響聽力或中耳炎 才需清耳朵
常有人問「耳垢真的不用掏嗎?」分享一個有點惡心的例子,聽音樂,拔出耳機時,耳屎有時也會一起被拉出來,這表示耳垢真的會自動排出。自己掏耳垢是危險動作,把耳道清潔得太乾淨,反而會導致耳內自動防護機制降低。台灣醫療便宜又方便,有些民眾沒症狀也到醫院掏耳朵,其實影響聽力或中耳炎,才真的需要就醫「清耳朵」。耳垢與外耳道腺體分泌物有關,分泌物會將感染源或寄生蟲黏在耳道,避免入侵耳部深處造成感染。耳垢有乾、濕之分,這樣的差異與基因遺傳有關,耳垢也是身體健康與否的指標,若耳朵分泌過多分泌物,可能出現感染問題。「耳疾患者有九成是自己亂挖才來看診。」自己挖耳朵,除了不慎可能造成耳道出血,門診也常遇到想挖出耳垢,卻把耳垢愈推愈裡面的患者,耳垢塞住中耳,影響了聽力,更導致耳內壓力過大,影響平衡、頭暈,甚至演變成中耳炎。亂挖耳朵最怕耳膜受傷,一旦耳膜出現嚴重破洞,恐怕只能依靠移植耳膜才能回復聽力,即使耳膜只是輕微刮傷,但反覆受傷發炎會使耳膜變硬,耳膜硬化後,未來聽到的聲音都像隔著一堵牆。理論上,一般情形不需要去醫院挖耳朵,但有些人就是偏好掏耳朵,建議「寧願選擇醫療專業人士清潔耳朵,也千萬不要到理髮店或由家人清耳朵」,醫院耳鏡視野清晰,一般店家掏耳器具無法做到醫療級消毒,可能增加感染風險。突然耳朵癢是難免的,建議可先嘗試冰鎮外耳或按摩外耳,緩解搔癢感。若耳朵持續搔癢、紅腫熱痛,應及早至家醫科或耳鼻喉科診所就診,即早鑑別診斷才能對症下藥。(諮詢╱書田診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陳柏臣)
-
2020-08-07 養生.抗老養生
骨折罹癌接連報到!台大名醫張天鈞:抗老養生愈早愈好,活得精彩更勝長壽
臺大醫學院內科名譽教授張天鈞是國內知名的甲狀腺、內分泌權威,不但門診一號難求,更曾名列全台掛號人數前6多的醫師。70歲的他早在2015年就退休,但忙碌工作依舊,直到2018年底骨折開刀,才終於讓他的腳步慢下來。如今他減少看診,多留時間給自己與家人:看電影、出遊、作畫、寫文章…,生活豐富精彩,如同他油畫作品中溫暖而繽紛的色彩,人生從70歲開始煥發新生。70歲的張天鈞堪稱工作狂,一頭沒染過的黑髮教人猜不出年紀,也就遺忘了他其實早在4年前就屆齡退休。 他笑嘻嘻地說:「照顧病人多好玩!」惹得陪同受訪的夫人洪美瑱忍不住嬌嗔:「他都這樣,到外面照顧病人很累以後,回來叫我照顧他!」 樂在行醫也愛畫畫!生活豐富就能養生 出身嘉義的他,曾自嘲當年是因為不想跟著爸爸種田才學醫,但以第2名考上台大醫學院的同時,也因拿到書局獎學金,而有了購買油畫顏料與畫具的機會,此後自修油畫、創作不輟,將行醫與繪畫,變作人生的兩大樂趣。 但看診時間長,還要兼顧研究與教學,如此忙碌的時間安排下,何以還有餘力作畫?他笑言:「做人要做有趣味的事情。」這也是他對抗老養生的標準答案。 「養生無秘訣,選對父母親最重要,也就是要有好的遺傳基因。」張天鈞坦言,壽命的長短常受遺傳、基因左右,所以抗老養生「愈早愈好」。 但除了不可抗力的遺傳限制,適度的運動和飲食,以及穩定的情緒、有趣的生活安排,都是活得健康的不二法門。 像他多年來靠繪畫抒壓,也喜歡唱歌、吹薩克斯風,曾獲得獨唱冠軍,也曾在台大醫院舉辦畫展時登台演奏。 退休每周看電影!撰寫心得成「類影評」 退休後,則把每周三訂為電影日,而且1周至少看1場電影,類型從歐洲藝術電影到印度寶萊塢片無所不包,但對講求聲光效果的好萊塢片則敬謝不敏。 他皺著眉頭笑說,自己也看過《復仇者聯盟》,但就是不對胃口。 有趣的是,他每每看過一部電影,總會勾起對醫學與生活的感觸,提筆寫成文章,成為一系列有趣又與醫學相關的「類影評」。 好比西班牙電影《賭命大富翁》闡述器官移植的重要性,日本動畫片《海獸之子》則讓他聯想到人工智慧與治療上使用的電腦輔助系統等議題。 畫風抽象、色彩繽紛!自由創作最快樂 他以文字紀錄生活。 而女兒帶著他們夫妻倆到處旅遊,也成為作畫與寫作的靈感。 張天鈞引述亞美尼亞裔美國抽象藝術先驅Arshile Gorky的話說,「抽象藝術讓人超越感官,觀看心靈;抽象藝術讓人超越有形之物,在無名之境解放自我。」 或許是人生歷練到了一個階段,他這幾年的畫風也從寫實轉為抽象,作畫與寫作速度奇快,如同華裔抽象大師趙無極般,「本乎心的自由自在進行創作。」 但他的畫作用色飽和、絢爛,倒是一點也不高冷孤清,這也跟他樂觀正面的個性有關。 ▲牆上的畫作就是張天鈞的作品,用色大膽、色彩繽紛,給人光明、充滿希望之感。 骨折罹癌接連報到!活得精彩更勝長壽 他說,骨折住院檢查時,意外發現攝護腺癌,當下心裡也很難接受,尤其生病後體力大不如前,讓忙慣的他花費一段時間調整心態,幸好有家人的支持與鼓勵,才能撐過這一段復健的路。 不過故知罹病、名人猝逝的消息不斷。 張天鈞也說:「活多久,不是我們所能決定的,亦非最重要的。」 與其窮盡心思在延長壽命,倒不如讓生活過的豐富精彩。 退休後要學會認真的玩!安排生活很重要 他認為,退休族要多動少坐,「安排生活是很重要的」,如安排旅遊、看電影等。即使不像他勤於筆耕、樂賺稿費,也能藉由「認真的玩」創造人生色彩。 他建議,退休族可以固定安排時間去休閒,建立出門走動的習慣,飲食上則不要「吃太好」,笑指太太烹飪喜歡清蒸、水煮,食物少油、少鹽、不加味素,「不好吃」就不會「吃太好」,藉此控制飲食。 太座洪美瑱則笑說:「因為不好吃,他在家裡只吃三分飽,但過幾天他就會帶我去吃個大餐,我就賺到了!」 夫妻倆常造訪公館的法式小酒館、關渡的歐陸餐廳或知名牛排餐館,不忌諱大啖美食,也讓人見識到兩人相守多年的浪漫深情。 儘管老把「賺錢」掛嘴上,但他退而不休,其實是對家人、病人的責任心使然,洪美瑱便形容張天鈞「一工作就忘記時間,廢寢忘食,黏住了!」笑說自己的作用就是「專門抓他去玩,叫他不要工作太努力!」 而他則將退休生活揮灑出多元面向。 是醫生、是畫家、是音樂人,也是作家,即使走下職場舞台,也仍舊活得耀眼閃亮。原文刊載於:.2019年12月28日《今周刊 幸福熟齡》延伸閱讀:.放下「固執」,夫妻才能一起走下去!當另一半向你求救,絕不能馬上回這1句話.四處旅行拍鳥趣,第二人生正精彩!鳥類攝影家蔡蜜雪:生命短暫,找到興趣後,珍惜每一天.退休,到底該怎麼準備?8招教你自我調適,每天過好日子,簡單生活怡然自得
-
2020-08-07 科別.耳鼻喉
自己挖耳朵好舒服?因為這件事醫師說「母湯」
常有民眾問:「耳垢真的不用掏嗎?」書田診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陳柏臣分享一個可能有點噁心的例子。他說,有時聽音樂,拔出耳機時,耳屎有時也會一起被拉出來,這表示耳垢真的會自動排出。陳柏臣指出,自己掏耳垢是危險動作,把耳道清潔得太乾淨,反而導致耳內自動防護機制降低。台灣醫療便宜又方便,有些民眾沒症狀也到醫院掏耳朵,其實影響聽力或中耳炎,才真的需要就醫「清耳朵」。耳垢與外耳道腺體分泌物有關,分泌物會將感染源或寄生蟲黏在耳道,避免入侵耳部深處造成感染。一般而言,耳垢有乾、濕之分,這樣的差異與基因遺傳有關,另外,耳垢也是身體健康與否的指標,若耳朵分泌過多可能出現感染問題,就像感冒會產生很多痰。「耳疾患者有九成是自己亂挖才來診所。」陳柏臣指出,自己挖耳朵,除了不慎可能造成耳道出血,在門診常遇到想挖出耳垢,卻把耳垢愈推愈裡面,耳垢塞住中耳,不僅影響聽力,更導致耳內壓力過大,影響平衡、頭暈,甚至演變成中耳炎。亂挖耳朵最怕耳膜受傷,一旦耳膜出現嚴重破洞,恐怕只能依靠移植耳膜才能回復聽力,即使耳膜只是輕微刮傷,但反覆受傷發炎會使耳膜變硬,「就像打鼓膜過硬的鼓,震動效果打折,聲音也會變差」耳膜硬化後,未來聽到的聲音都像隔著一堵牆。理論上,一般情形不需要去醫院挖耳朵,但有些民眾就是偏好掏耳朵,陳柏臣建議大家,「寧願選擇醫療專業人士清潔耳朵,也千萬不要到理髮店或由家人清耳朵」,醫院耳鏡視野清晰,一般店家掏耳器具無法做到醫療級消毒,也可能增加感染風險。突然耳朵癢是難免的,建議民眾可先嘗試冰鎮外耳或按摩外耳,解緩騷癢感。若耳朵持續搔癢、紅腫熱痛,應及早至家醫科或耳鼻喉科診所就診,耳道發癢原因非常多,除較常見的耳內發炎,有時濕疹也會長到耳朵中,即早鑑別診斷才能對症下藥,
-
2020-08-06 科別.耳鼻喉
口腔反覆潰瘍 小心病變快就醫
不少人因口腔反覆潰瘍且疼痛難耐就醫,擔心為口腔癌前兆;醫師指出,口腔潰瘍及口腔癌並無確切關聯,但如果潰瘍狀況有異時,仍需經醫師檢查確認是否為口腔癌。苗栗大千醫療體系舒康診所耳鼻喉科醫師黃山崧指出,口腔潰瘍多發生在夾黏膜、唇黏膜或舌下等處,每次發生部位不一樣;透過口腔檢查可發現大多為直徑小於1公分的淺層潰瘍,周圍稍有紅腫,潰瘍底部為黃色或灰色,數量1或多個,觸診潰瘍底部沒有硬塊。口腔潰瘍原因包括創傷、情緒壓力、病毒或細菌感染、遺傳基因、食物過敏和免疫不協調等,如出現持續3周不癒合的潰瘍或不會痛、底部摸起來有硬塊或潰瘍周圍突起等,就需找耳鼻喉科醫師診察,必要時切片檢查。口腔潰瘍治療大多使用有消毒作用的漱口水或含有類固醇的口內膏幫助傷口癒合,也會視情況使用硝酸銀溶液局部治療,促進傷口新生、加快癒合速度;如出現面積較大或底部纖維化較嚴重,會建議手術切除再縫合,嚴重的復發性口腔潰瘍有時也會使用口服類固醇治療。建議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多補充維他命B、C或多吃蔬果、維持正常作息、減少壓力和勞累,降低發作機會,戴假牙者需考慮是否為假牙佩戴不合造成反覆潰瘍;常有嚴重復發性潰瘍,且身上有其他潰瘍性病灶或多發性紅疹的病人,可能有自體免疫性疾病,建議抽血檢查找出病灶給予正確治療。
-
2020-08-06 癌症.抗癌新知
為什麼人會罹患癌症?癌症醫的真心話點出關鍵
多數我宣告罹患癌症的患者,他們並沒有過著極不健康的生活,雖然偶爾會偷懶但也幾乎每年都有做健康檢查。那麼,為什麼還會罹癌呢?是遺傳?生活習慣?還是運氣不佳就碰上了?事實上,我最常被癌症患者問到的問題都是「為什麼我會得癌症?」這句話中不僅隱含著對罹癌的怨氣與絕望,也帶有「我平常都很注重健康,到底是哪裡出錯了」的疑惑。就讓我來回答有關「為什麼人會罹患癌症?」這個問題。癌症,到底是什麼?所謂癌症,追根究柢就是基因異常引起的疾病,也就是「遺傳因子受損」。把人類的身體細分來看,全身上下都可細分到「細胞」這個單位。也就是說,人類的身體是由細胞構成,舉凡皮膚、眼睛、指甲、心臟、肺臟、肌肉都是由細胞組成。而細胞數量約多達三十七兆個(早期稱六十兆個,但近年以這說法最為有力)。每一個細胞裡面就好像是一座城鎮,分布著具有各種機能的組織。有類似發電廠的「粒線體」、像是港口或是海關的「細胞膜」、宛如區公所地位擁有中樞機能的「細胞核」。而基因就聚集在細胞核裡。要徹底說明人體基因有點困難。簡單來說,基因序列是由四種化學物質以各式各樣的順序排列而成,分別為「腺嘌呤(Adenine)、鳥糞嘌呤(Guanine)、胞嘧啶(Cytosine)、胸腺嘧啶(Thymine)」。這四個專有名詞,我們通常取其英文拼音的第一個字母「A、G、C、T」來稱呼。這些字母在細胞核裡面像是一篇長篇文章似的以「ATTGCGCTACG……」的形式排列著。它到底有多長呢?我們若用這四個字母做成一本書,並將它排列在圖書館,約可以排滿一整層樓,因為它的字母數量多達三十億。這四個字母的排列順序就構成一幅人體的設計圖。好比電腦是以數字「0、1」的二進法運作,而人體則是由「A、G、C、T」建構完成。令人驚訝的是,它們被好好地摺疊起來收納在極為狹小的細胞核裡面。接著,這四個字母形成的文字列再與數十個字母串聯,就是我們所說的一個基因。目前我們可以推定的是,有三十億個字母的文字列裡面含有二萬個基因。如果這字母轉換成別的字,或是有字母脫落,基因就會轉變,有時會轉變成癌細胞,若再繼續增生就會形成惡性腫瘤。換言之,「所謂癌症,是指基因異常而引起的疾病」。異常又是指什麼呢?這是非常深奧的話題。舉例來說,有以下的情形:• 癌症基因:打開癌化基因的開關。• 抑制癌症的基因異常:為避免形成癌症而認真工作的基因發生異常,最後導致無法順利工作形成癌症。• 突發異常:基因失去功能而轉變成其他形式。• 表觀遺傳(epigenetics)的變化:讀取基因這幅設計圖的功能失常。癌細胞每天都在產生這裡我將說明一項很重要但與治療沒有直接關係的事實,那就是「人體每天都會產生癌細胞」。細胞本是由細胞分裂而來。這時候,基因會被逐字逐句的複製。但它不是像影印機那樣一次全部複製,而是宛若職人般一邊看著手邊的範本一邊字字句句地抄寫。因為是這樣的作業方式,偶爾會發生抄寫錯誤的情況,我在前面所提到的「抑制癌症的基因」,就有發現抄寫錯誤並修正的功能及防禦系統。但即便如此,也無法停止錯誤的產生。每當細胞增生,就會累積複製失誤與受傷的基因,其結果就是細胞「癌化」。一旦癌化的細胞增加,便會形成人類肉眼也看得見的腫瘤。事實上「癌化的細胞」每天都在產生。因此也有這麼一說:每天都有數千個細胞癌化,然後再被人類的免疫機能擊退。那麼,基因為什麼會受傷呢?理由很多,其中之一是「年紀增長」。一聽到年紀的問題,相信很多人都會感到困惑,不過,年紀增長確實是誘發基因異常的原因。其他如細菌、病毒等的感染也會發生基因異常,例如,子宮頸癌已確定是因人類乳突病毒而造成的。此外,暴露於放射線之下也會破壞基因。前面所說都是事實,接下來則是我的感觸。當了解人體的構造與機制後,我是這麼認為的:「人類原本就有罹癌的宿命」。或許聽起來有點哲學,但只要想到我前面提到的「癌症是因為基因異常引起」,就不得不這麼說了。人類史上,癌症是在何時出現的呢?難道說,人類自古即受癌症之苦嗎?我認為不是。回顧人類的數千年歷史,癌症並不是死亡的重要原因。癌症竄升為死亡原因的第一位(在臺灣與日本皆如此),僅僅是數十年之內的事。在此之前,造成人類死亡的是感染症而非癌症。感染症指的是結核病、霍亂等疾病。直到今天,世界上也還有不少國家的主要死亡原因為感染症。而在先進國家,由於疫苗、衛生保健等日益進步,感染症受到相當程度的控制,就不再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了。請看右頁的圖表。這是日本政府所做的人口動態調查中的死因分析,開始調查的時期是從1899年起。從圖中可以看出日本自1899到1998年間,占死因前幾名的分別是肺炎、腸胃炎和結核病,這些都是感染症引起。肺炎是因為細菌或是流行性感冒而引起,而造成曲線高峰的肺炎原因是「西班牙感冒」,它是當時席捲全世界的流行性感冒。在這個時代,死因的推斷還不是很成熟,而且仍舊遭受來自感染症的威脅。1980年代初,癌症(惡性腫瘤)一躍成為死因第一位,這是因為已大幅控制住全國的感染症,再加上高齡化人口逐年攀升的結果。1980年是我出生的那一年,也不過經過了近40年,感覺就像是最近才發生的。本文出處/摘錄自蘋果屋出版《癌症醫師的真心話》
-
2020-08-0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採訪李明亮教授 求學經歷分享,在從醫的路上從未停止學習
【編者按】這星期醫病平台的主題是「醫界典範」,介紹三位傑出的台大醫學院早年畢業的校友:兩位年輕醫學生採訪前衛生署署長李明亮教授;資深神經科醫師追思剛過世的「關島史懷哲」陳光明醫師;「永遠的陳拱北」這本書的兩位教授作者介紹這位台灣公共衛生的先驅。讓我們透過這幾篇文章,體會學醫之路可以是如此的多采多姿,希望台灣有更多的有理想、有熱情、有愛心的年輕人能夠投入醫學的領域。醫界能人強者不勝其數,入寶山習醫三年以來,若說是從川河見識到江海,這次有幸拜訪李明亮教授,才領略到真正的大洋。當年,甫入台大醫科,懵懵懂懂地在台下聽著前院長謝博生教授說道:台大醫學系以「培育良醫、服務社會、領導醫界、貢獻人類」為教育目標,難以想像渺小如我何德何能?然而,前輩中有偉大如李明亮教授,確為有德有能者,其學問、研究、行政、臨床等皆出群拔萃,曾任慈濟大學創校校長、行政院衛生署署長、國光生技董事長,為台灣尤其醫學、教育領域貢獻良多。李明亮教授生於台南歸仁,與我同為南部囝仔,慣說台語,那熟悉的語腔讓我彷彿還能看到當年逃學去旁聽、逃課去做實驗的好小子,靈魂未老、堅勁未減,求知的熱情在八十四歲的教授身上只有越燒越烈,追逐知識對教授只不過是現在式與未來式的差別,他就是個從未停止學習的人。談起在台大醫學系的求學經歷,教授認為,他們那一代是「Pachinko」時代。台灣的醫學生就像一顆顆小鋼珠,每個人的起點都差不多,有些人落到最容易掉進的洞裡,平平凡凡地過一生,有些人運氣不錯,掉進比較好的洞,有了些成就,李教授便是其中一個。大學時期,教授就已發表四篇論文,並因其中關於DNA的研究,申請到Duke University小兒科實習,隨後因緣際會進入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實驗室,後來更申請成為Johns Hopkins研究員。李教授謙遜地表示,他的人生是由一連串「偶然」造成——大學時偶然猜想DNA是細胞受外力死亡的關鍵,就猜個正著;接待外賓時,和Brian Hartley相談甚歡,意外獲得進入實驗室的機會;二十年前短暫回台擔任客座教授,竟成為二十年後受學生引薦,擔任慈濟大學創校校長的契機。李教授的求學過程看似一連串幸運,但絕不是僅憑幸運,而是他能察覺到「偶然中的必然」,緊緊抓住每一個關鍵機會。若非持續學習遺傳學知識,他無從獲得DNA是細胞生存關鍵的靈感;若非立即著手相關實驗,他無從發表影響一生的論文;若非長期對DNA的興趣與研究,他無從和Brian Hartly相談甚歡;若非主動拜見臨床遺傳醫學祖師爺Victor McKusick,他無從進入Johns Hopkins,並遇見這位最重要的mentor。當『必然』出現,你必須要緊緊抓住,想好如何開拓,否則機會就流過了,你根本不會意識到!」李教授堅定地說。那麼我們究竟該抱著什麼樣的態度學習呢?李教授不斷強調:多讀書、多思考,了解得透徹,方能更快速地學習新知。就如同「錢滾錢」,學問也會賺學問,這就是為什麼同一場演講,博學多聞的人會學得比他人更多。教授也建議我們能夠找到一門自己有興趣的基礎科學並精熟之,未來不論遇到什麼樣的問題,都可以用這一套思維去剖析。教授認為學習的另一大關鍵是mentor——一位能引領你去思考和學習、願意幫助你、指引你並永遠關心著你的人,中文可譯為良師益友。李教授曾說,年輕時最大的遺憾莫過於沒有找到一位好的mentor,導致很多事情都只能靠自己摸索、犯錯、繞遠路。「如果當初有一位好的mentor,現在我的發展會很不一樣。」到美國後,李教授遇到了一生最重要的mentor——Victor McKusick教授,不但在Johns Hopkins時期,給他許多指引,更幫助他爭取到New Jersey的職位,甚至在他離開Johns Hopkins後仍一直關心著他。鑑於mentor之重要性,李教授建議年輕學子,若對某領域感興趣,可以主動多向該領域的老師請教,就可能遇見影響自己一生的貴人。當然,向老師請教不只是拋出問題,對於要和老師討論的內容先有充分認識和準備,才有深入交流的可能。李教授學習生涯夜以繼日鑽研學問,相對近年,大學生活越趨多元,學生們有豐富的課內外事務可參與,教授樂見學生廣泛參與社團、營隊、活動籌辦等,「這些經驗將來都是你的資產,別人搶不走。」課內、課外、感情等時間分配沒有一定準則,端看這些選項對你而言有多重要。課外興趣的發展可以用於調劑忙碌的生活,李教授就有兩個研究頗深的興趣--古典音樂和郵學。李教授自小學習小提琴及大提琴,大學曾加入台大交響以及杏林弦樂團,出社會後雖沒有繼續學習,從教授提及古典音樂時的自信神情,就可以知道他對古典音樂的鍾愛!另一個興趣則是年輕一輩比較少接觸的郵學,李教授曾分析郵票上的化學物質,撰有《台灣民主國郵票及郵史》一書,在國際郵學界獲獎無數。這一路走來,看似一帆風順、從容飽滿,實則是李教授披荊斬棘、開疆拓土而來。高三那年夏天,保送台大的他也曾因被家人說服而妥協,將最有興趣的哲學系排至醫學系之後;在台大醫學系這幾年,他也曾茫然,翹掉幾門系定必修,溜到外系課程旁聽;實驗室時期,他也曾冒險,在無防護措施、無師長指引下,獨自操作鈷六十;甚至出國研究後,他也曾退縮,看似簡單的幾個實驗步驟屢試屢敗,最終在師長建議下知難而退。妥協、茫然、冒險、退縮,這不也是在我們青春裡錯落的踉蹌嗎?我們不也都曾在不同社會角色間妥協、在模糊不清的未來前茫然、在無知衝動下魯莽、在困難與挑戰前退縮?李教授妥協,但他並不割捨,在挖掘醫學研究樂趣的同時仍持續接觸哲學,驕傲地說自己「眼睛從沒離開過哲學」;李教授茫然,但他並不頹喪,積極尋找符合自身興趣的外系課程,追求心之所向;李教授冒險,但他並不魯莽,他清楚自己為甚麼而冒險、又想冒險到甚麼地方,很幸運地得到了成果且毫髮無傷;李教授退縮,但他並不放棄,當年沒做成的題目他至今仍念念不忘,經常思考著可能的解答。是啊,我們都曾妥協、曾茫然、曾冒險、曾退縮,但你割捨了嗎?頹喪了嗎?魯莽了嗎?放棄了嗎?李教授沒有,他仍樂觀、積極、謹慎、堅定地走在這條路上。如果能回到六十多年前,想對剛進台大醫學系的自己說些什麼?李教授說他會給自己兩個忠告:第一,找到自己的mentor;第二,好好看書,不要亂看,要看出發展趨勢的苗頭所在。他始終相信,如果年輕時能有一位mentor引導他前進,整個人生的路途都會很不一樣。他又提醒,學問必須既廣且深,至今他仍覺得自己書讀得不夠,或者說不夠有效率,每個人的時間都有限,應該選擇效益最高的書好好研讀。訪談間,李教授不斷強調自己走的是一條「異常」的路--花太多時間在研究上,並非典型、未必會成功,不建議我們完全效仿。然而,在這非典型卻傳奇的一生中,很多道理都通用各處、值得學習。年輕醫學生的好奇和青澀似乎正是教授話匣子命定的鑰匙,裡頭裝滿各樣珍品,每一件都值得賞玩,教授要我們找到人生導師、要我們多問多學、要我們把握機會、要我們花時間了解病人……,重點之多,畫起螢光筆恐怕五光十色,我只知道,在教授一生無盡的偶然與必然間,他已經從一顆小鋼珠,淬煉成璀璨的鑽石,此夜如獲至寶,無價能及。李明亮教授幾年前曾出過一本書《輕舟已過萬重山》,此時雲深不知處的我,好比汪洋中的一條船,雖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正在邁向偉大的航道,但我誠摯地感謝大我六十二屆的資深學長李明亮教授,樂意用寶貴的四個小時領我一程,願未來的我能在山重水複疑無路時,思量教授當晚諄諄教誨,方得柳暗花明又一村。
-
2020-08-01 橘世代.健康橘
喝豆漿會養大子宮肌瘤?手術摘除後是否會復發
妳曾受子宮肌瘤或子宮肌腺症之苦,擔心女兒也會出現症狀嗎?更年期前後該如何攝取豆漿、山藥等含雌激素食物才正確?過了更年期,肌瘤會消失嗎?婦科權威、台北秀傳醫院執行院長鄭丞傑首次與聯合報合作,於今日推出新書「子宮危機解密」,蒐集診間最常問的子宮肌瘤與子宮肌腺症100題切身困擾,尤其著重解說最新微創和無創手術,希望對徬徨無助的婦女朋友們提供最佳最實用參考書。Q:子宮肌瘤手術摘除後,肌瘤還有可能再復發嗎?有可能,所以如果妳的年齡45歲以上且已無生育需求,傳統都建議切除子宮。若保留子宮只切除肌瘤,要面對未來肌瘤復發的可能,也可能長出子宮內膜癌、子宮肌肉癌及子宮頸癌等。事實上,切除子宮肌瘤比切除子宮更麻煩,有時肌瘤一長就是數十顆,或同時合併其他毛病,使得手術的出血量反而更多。只是,如果沒有好的心理建設,醫師還是會讓女性只切肌瘤、不摘子宮,不讓手術成為女性心中永遠的痛。不過,接近更年期的婦女,單純只切除肌瘤,不切除子宮,日後再長出肌瘤且造成症狀的機率不高,因為接近更年期,女性荷爾蒙下降,比較不易長出新的肌瘤。Q:如果我選擇開刀來治療子宮肌腺症,有哪些手術方式能選擇呢?可以選擇傳統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及經陰道手術摘除全子宮。現在患者也可選用高能聚焦超音波海扶刀(海芙刀)治療,可消融大部分的肌腺症組織,達到無創消融子宮肌腺症的目的,有助減輕症狀且不必動刀。另要注意的是,海扶刀(海芙刀)治療方式是肌肉消融而非切除病灶,沒有組織檢體可以送病理化驗。若經過核磁共振(MRI)而高度懷疑妳有惡性肌肉癌,就不宜採用海扶刀(海芙刀)治療。Q:子宮肌瘤患者應該避免進補?也不能吃豆漿等含雌激素食物?月經問題應先到婦產科就診,排除子宮肌瘤、卵巢病變或子宮內膜異位等問題,再尋求合格中醫師詢問中藥補方調理。此外,常有人說豆漿、山藥、當歸等食材含雌激素,許多女性認為吃了這些食物,會害子宮肌瘤產生或長大。但這些食物真的有影響嗎?事實上,這只是網路謠言。只要正常飲食,養成良好生活作息,就不需擔憂會養大肌瘤或對肌瘤有不好影響。Q:我有子宮肌腺症,我女兒未來會不會跟我有一樣的經歷?子宮肌腺症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一種,其致病機轉至今還不完全確立,有人認為是生產或人工流產,損傷子宮壁加上腹壓太大,使內膜被擠向肌肉層內,但也很多人未懷孕或未曾有性經驗。子宮肌腺症可能也受一定的遺傳因素影響。如果妳有子宮肌腺症,女兒也很可能有此困擾,可於女兒初經來潮後多觀察多關心,協助維護子宮健康。(本文摘自婦科權威鄭丞傑醫師新書「子宮危機解密」)書名:名醫鄭丞傑的婦科聖經:子宮危機解密定價:380元,優惠價300元出版社:聯合報出版日期:即日起於誠品、博客來、金石堂等通路上市購書資訊劃撥帳號:19920764戶名:聯合報股份有限公司(請填妥書名、姓名、電話、地址、訂量)洽詢專線:02-8692-5588轉2698、2974(平日09:00~21:00,假日09:00~17:00)線上購書:udn買東西https://reurl.cc/pd7xq8【延伸閱讀↘↘↘】。6字頭男人注意!這個年紀貧血 可能是慢性病警訊。更年期症狀因人而異 50+女業務因熱潮紅「被辭職」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7-3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研究:幼兒攜新型冠狀病毒量 比成人多10至百倍
「美國醫學會小兒科學期刊」今天刊登的研究指出,5歲以下幼童鼻腔中的新型冠狀病毒基因遺傳物質量,是成人和較大兒童的10至100倍,意味幼童可能是重要的傳染驅動力。法新社報導,根據這篇發表在「美國醫學會小兒科學期刊」(JAMA Pediatrics)的研究,作者表示,這意味幼童可能是社區中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重要傳染驅動力。這項說法和目前普遍觀點有所扞格。這篇研究刊登之際,正值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政府力促各級學校和托兒所重新開放。位於芝加哥的「安與勞瑞兒童醫院」(Ann andRobert H. Lurie Children's Hospital)小兒傳染病專家希爾德-薩金特(Taylor Heald-Sargent)領導這項研究,對象是芝加哥145名5歲至65歲不等、一週內出現輕微到中度症狀的患者。研究人員對這些人進行鼻腔採檢,觀察到「幼童上呼吸道的新型冠狀病毒量是10至100倍」。研究作者還提到,最近的實驗室研究顯現,出現愈多病毒基因遺傳物質,就會有愈多的傳染性病毒生長。過去研究已顯示,幼童體內的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量若很高,就更容易傳染該疾病。研究作者寫道:「因此,幼童可能會是普遍人口中的新型冠狀病毒重要傳染驅動力。」研究結論指出:「隨著公共衛生限制鬆綁,幼兒的行為習慣及學校或托兒所的密閉空間,令人擔心新型冠狀病毒在這個群體中間蔓延。」這項新研究和公衛當局的觀點相扞格,目前普遍認為幼童的重症機率較低,也較不會傳播病毒。
-
2020-07-29 醫聲.數位健康
智慧醫院/廣達人才技術支援 台大醫院智慧醫療如虎添翼
如果能在病情惡化前,醫師就能夠得到預警,有機會挽救更多急重症病人的生命。這在過去幾乎是天方夜譚,但現在已是全球快速發展大數據與智慧醫療的現況。台大醫院也跟上這個趨勢,今與廣達電腦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人才技術合作,與國際重要資料庫結合,成為未來醫療強大的後盾。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表示,台大團隊是最強大的有最好的醫學院和醫師,過去兩年來廣達與醫學和科學兩大科學的合作,用廣達的技術去促成更多很好的科學發現和成果。現在延續過去兩年的合作,希望未來擴及更廣的面向,未來的幾年會有更美好的研究成果。台大醫院麻醉部主治醫師葉育彰表示,台大醫院2017至2018年和紐澳加護醫學會接觸,其資料庫有30年歷史、250萬筆資料。以澳洲為例,其政府支援下,其資料具有可比較性,提供當地醫療品質管理的重要指標,包括常見疾病的嚴重度、死亡率、住院天數等。葉育彰表示,台灣是第15個加入紐澳資料庫的國家,目前台大醫院每年有7000多筆重症加護資料,包括腦中風、心肌梗塞、腫瘤癌症等,經過一年多已建置一萬多筆資料。現在有15家醫院將採取與紐澳同樣的資料格式開始擴大建置資料庫。這15家院所包括台大醫院、台大新竹分院、台大雲林分院、部立雙和醫院、長庚醫療體系、萬芳醫院、亞東醫院、北醫、馬偕醫院、烏日林新醫院、中榮、中山附醫、高榮、高醫、奇美醫院。葉育彰表示,在廣達資訊人才及技術的協助下,台大醫院也將有能力提取並運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第三代、第四代資料庫(MIMIC)六萬筆珍貴數據。葉育彰說,MIMIC資料庫已經走到臨床應用階段,將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產生的判讀,以友善臨床人員的方式建置在醫療系統中,這也是台大醫院發展智慧醫療的重要目標。葉育彰表示,加護病房有24小時持續不斷的病人生命徵象數據更新,可以每隔幾小時就會整最新的醫療處置建議給醫師。例如幫助醫師可以在病人血壓掉之前30分鐘、病人腎功能出現危機之前八小時,就提前示警。智慧醫療也能提醒醫師,或許再做什麼檢查就能更確定診斷;繼續用利尿劑或開始洗腎的勝算比各是多少;這個病人可能要住院多久、存活率如何等。目的是讓醫師判斷下一步處置時,有更完整精確的資訊可參考。MIMIC資料庫已經發展到第四代,台灣追得上嗎?葉育彰表示,MIMIC六萬筆病人資料當中只有900個亞洲人,台灣若發展起來,亞洲人資料很快就會超越MIMIC,這有助全世界的醫學大數據庫具備更完整的內涵。在未來,智慧醫療將是輔助醫病溝通的重要參考、醫療品質提升的關鍵依據,也可望發展跨國外遠距醫療,讓世界各國的醫療人員成為彼此即時的團隊。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暨小兒部主治醫師胡務亮表示,人體的大數據就在基因之中,23染色體,兩萬個基因,30億個鹼基對。遺傳疾病診斷需要大量的電腦運算能力,因為做全基因體定序的資料,一個人的檔案就是200G,如果只做外顯子也要15G,要能隨時運算和存取,電腦永遠不夠用。胡務亮說,廣達電腦有強大的高密度儲存伺服器,台大醫院有專業團隊可做臨床判讀,目標是結合硬體和軟體,建立符合基因運算的系統,是基因醫學發展趨勢的必備基礎。台大醫院院長陳石池表示,台大與廣達還有很多合作計畫,在廣達強大的支援下,可望提升台灣醫療品質。台大醫院智慧醫療中心副主任李建璋表示,今年底的台灣科技展,台大醫院的主題就是智慧醫療,將呈現臨床應用成果。
-
2020-07-29 癌症.肺癌
台癌找醫、公衛界組倡議平台 盼實現肺癌存活率倍增
肺癌是全球罹患人數最多的癌症,也是國病。據台灣癌症登記中心統計顯示,2019年台灣的肺癌死亡人數為9701人。台灣癌症基金會今邀集醫界、公衛界對談,並簽署成立「肺癌存活率倍增倡議平台」,希望整合資源來強化肺癌衛教宣導、推動早期篩檢及引入精準醫療等方案,達成2025年肺癌存活率提高倍增的國際目標。8月1日世界肺癌日前夕,台癌邀請前副總統陳建仁、中研院院士吳成文、彭汪嘉康、前台大校長楊泮池、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高尚志等醫學與公衛界專家,共同成立國內第一個由癌症防治倡議團體發起的「肺癌存活率倍增倡議平台」。該平台凝聚三大共識包括:避免致癌因子接觸及落實生活與蔬果飲食的預防、建立早期篩檢早期發現的黃金準則、結合精準治療提升創新藥物之可近性,來接軌國際肺癌治療指引。陳建仁表示,據統計台灣吸菸人口有下降,但肺癌發生率持續上升,可見不只吸菸、空氣汙染對健康的危害已浮上檯面,這也是台灣社會轉型與經濟發展所付出的代價,建議應成立跨部會層級的國家級肺癌防治工作小組。此外,與抽菸關係不大的肺腺癌,台灣男女罹患比率都直線上升,值得相關單位進一步研究探討。陳建仁說,癌症期別與存活率高度相關,只要及早篩檢、早期治療就可增加存活率,因此,只要對高危險群提早篩檢,台灣是有機會達到存活率倍增願景。台癌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肺癌除發生率高死亡率也高,依成長預估,肺癌死亡人數可能於今年底突破萬人,且五年存活率更以不到三成(29.79%)列台灣十大癌症之末,成為國病之一。台癌基金會之所以成立平台,就是希望透過平台接受更多倡議、串聯各界行動方案,達到2025年存活率提高一倍的國際目標。賴基銘說,肺癌現行五年存活率近三成,跟10年前比已是加倍,那以2025要提高一倍來說,就是變成60%,與台灣現在全癌5年存活率接近60%來說一樣,也就是長遠來說,我們期許肺癌5年存活率要跟一般癌症一樣。長期投入肺癌研究的楊泮池表示,肺癌最大的問題在早期幾乎無症狀,故預防跟早期診斷是對應肺癌的最好方法;而對高危險群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是目前最好的篩檢工具。他說近年台灣不吸菸的肺癌患者已經比吸菸者多,雖廚房油煙等慢性疾病暴露都可能增加罹癌風險,但另一項危險因子是遺傳,故更呼籲有家族病史的民眾應積極檢查,若直系血親有肺癌的話,更屬高危險群。不過他並不建議普篩,認為LDCT篩檢應針對高危險群,而非全民。
-
2020-07-29 科別.精神.身心
懼高症到底是不是一種疾病?有沒有治療的必要?
正值炎熱的暑假,許多人選擇往山裡走,一位初次接觸山林的男子,登高後往下眺望,一陣腳軟,再繼續往上爬,心中的恐懼再也擋不住,暈眩加上反胃惡心感襲來,直呼要快點下山。過去從未發生過懼高症的他,卻在中年後怕高,讓他開始擔心。大腦喚回記憶反映生理上懼高症到底是不是一種疾病?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黃宇銳表示,站在精神醫學角度,懼高症被認為是一種特殊情境的畏懼症,如同怕蟑螂、怕鬼等,怕高也是畏懼症中的一種特殊情境。黃宇銳說,特殊情境畏懼症可能發生在任何一個年齡層,女性較常見,病因被認為與大腦有關,人接觸特定情境時,想法使心理產生害怕、恐懼。腦部邊緣系統是掌管情緒反映區域,會記憶人在面對特殊情境時的生理反應,如快樂或悲傷,身體放鬆還是胸悶、喘不過氣等,再次面對類似情境時,大腦會喚回記憶,再反映在生理上,懼高症也是同樣道理。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懼高症也可能來自於幼時創傷,研究顯示,幼時常被家長抱著「飛高高」的孩子,幼時恐懼無法說出口,卻常常被抱高,留下創傷的印象後,也容易導致懼高症發生的機會;另有研究顯示,懼高症也可能家族遺傳。若未影響生活不必治療楊聰財指出,懼高症若沒有影響到日常生活,其實沒有治療的必要,他曾遇過一位有嚴重懼高症的阿兵哥,因職務需求,必須執行跳傘任務,若沒有完成任務,恐無法升遷,這類的情形就可以接受治療,目前治療效果可以達到五成以上。治療可分藥物與非藥物治療懼高症可以分為藥物與非藥物兩種,楊聰財說,懼高症產生的緊張、焦慮感,可以給予抗焦慮的藥物舒緩,同時進行以毒攻毒的減敏法,依照患者的情況,制定登高計畫,陪伴患者逐步接觸高度,從一層樓爬到十層樓,每周都要完成抗高作業。陪伴接觸高度的過程中,必須協助患者放鬆,調整呼吸,並幫助改變患者的認知行為,患者若積極按照課表作業,兩個月內就能看到效果。
-
2020-07-29 科別.精神.身心
防疫新生活大家都往山裡走 他卻登高就噁心反胃
防疫新生活,許多人選擇往山裡走,一位初次接觸山林的男子,不小心往下眺望,一陣腳軟,再繼續往上爬,內心中的恐懼再也擋不住,暈眩加上反胃噁心感襲來,直呼要快點下山。過去從未發生過懼高症的他,卻在中年後怕高,讓他開始擔心自己。懼高症到底是不是一種疾病?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黃宇銳說,站在精神醫學角度,懼高症被認為是一種特殊情境的畏懼症,如同怕蟑螂、怕鬼等,怕高也是畏懼症中的一種特殊情境。黃宇銳說,特殊情境畏懼症可能發生任何一個年齡層,女性較常見,病因被認為與大腦有關,人接觸特定情境時,想法使心理產生害怕、恐懼,腦部邊緣系統,也就是掌管情緒反映區域,會記憶人在面對特殊情境時的生理反應,如快樂或悲傷,身體放鬆還是胸悶、喘不過氣等,再次面對類似情境時,大腦喚回記憶,再反應在生理上,懼高症也是同樣道理。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懼高症也可能來自於幼時創傷,研究顯示,幼時常被家長抱著「飛高高」的孩子,幼時恐懼無法說出口,卻常常被抱高,留下創傷的印象後,也容易導致懼高症發生的機會,另外也有研究顯示,懼高症也可能透過家族遺傳。楊聰財表示,懼高症若沒有影響到日常生活,其實沒有治療的必要,他曾遇過一位有嚴重懼高症的阿兵哥,因職務需求,必須要執行跳傘任務,若沒有完成任務,恐無法升遷,這類的情形就可以接受治療,目前治療效果可以達到五成以上。楊聰財表示,治療懼高症可以分為藥物與非藥物兩種,懼高症產生的緊張、焦慮感,透過給予抗焦慮的藥物舒緩,同時進行以毒攻毒的減敏法,依照患者的情況,制定登高計畫,陪伴患者逐步接觸高度,從一層樓到十層樓,每周都要完成抗高作業。陪伴接觸高度的過程中,必須要協助患者放鬆,調整呼吸,並幫助改變患者的認知行為,患者若積極按照課表作業,兩個月內能看到效果。懼高症治療方式•藥物:給予抗焦慮症藥物改善緊張冒汗的症狀•非藥物暴露治療:先給予患者看影片或照片,慢慢想像自己處於高處的感覺,克服後,可慢慢實際走向高度,逐步調高高度。認知行為治療:協助患者改善心理障礙,透過回想等方法,慢慢重建對於高度的信心,同步協助身心放鬆,減少對高度的恐慌。資料來源/楊聰財醫師
-
2020-07-28 科別.精神.身心
憂鬱症不只有害情緒?!精神科醫師:是全身性疾病
現今解釋精神疾病的原因,有生物性病因、心理性病因、社會性病因、甚至靈性病因等,而就時間順序可分為潛在因子、發病因子與維持因子。不同的精神疾病其各個病因所佔成份不同,因此治療時著重的方向也不同。譬如,重鬱症是體質性較強的疾病,有較強的遺傳特性,腦中的化學物質失調的情形較嚴重,藥物治療效果較佳;反觀精神官能性憂鬱症,與心理社會因子較相關,如何強化心理素質與支持系統 (如親人、朋友、教會等的支持力量) 相對顯得重要,藥物的幫忙則有限。又如生理疾病誘發的憂鬱症,很常見的是甲狀腺功能異常,此時精神科藥物不是治療的主要關鍵,而是如何解決甲狀腺的問題才是當務之急。另外,如酒精誘發的憂鬱症,應從解酒毒開始,而不是一直吃抗憂鬱劑。不管是何種病因,憂鬱症到底是哪裡的疾病?心血管系統?腸胃系統?肌肉骨骼系統?其實,各種因素最後是透過我們的腦子來呈現,所以憂鬱症是一種腦功能失常的疾病。我們的大腦掌管許多身體的協調,透過自主神經系統及內分泌系統協調全身的其他系統,簡單的說,憂鬱症是一種「以腦功能失常為主的全身性疾病」。因此,憂鬱的人不止有憂鬱的情緒,會有憂鬱的思考、憂鬱的行為與憂鬱的生理反應,包括低落的情緒、對許多事情失去興趣、自責、罪惡感、注意力決斷力受損、自殺的想法或行為、足不出戶、行動遲緩或激躁、睡眠障礙、食慾障礙、整天有氣無力等等。而許多證據顯示,罹患憂鬱症者得到其他身體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的比例也較高。所以,憂鬱症不止是「憂鬱」而已,還會造成全身性的影響。讓我們開始重視「憂鬱」這個警告的信號吧!
-
2020-07-28 癌症.飲食與癌症
飲酒致癌,卻難免小酌怎麼辦?這種方法可以降低風險
作為一種世代相傳的特殊飲品,「酒」已在世上存在了數千年時間,曾是許多社會或場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來,隨著對酒研究的深入,飲酒的危害也逐漸顯露出來。過量飲酒,會影響身體的呼吸、心跳、體溫等正常功能,導致酒精中毒、心腦血管疾病等。此外還有研究顯示,即使少量飲酒也會增加癌症風險。因此,很多人開始戒酒,並儘量不飲酒。不過實際生活中,在交際應酬、親朋歡聚的時刻,有很多人會禁不住誘惑或者別人的勸說,不得不飲一些酒。那麼此時該怎麼辦呢?怎麼能將飲酒帶來的危害降低呢?一項發表在國際癌症雜誌的研究顯示,飲酒會增加癌症死亡風險,而通過運動,可以將這種增加的風險降低一些。為評估運動、飲酒以及癌症死亡風險之間的關係,研究人員對英格蘭健康調查(HSE)和蘇格蘭健康調查(SHS)的數據進行了分析,共涉及54686名平均年齡為51歲的受試者。研究人員統計了受試者的運動、飲酒及健康狀況等數據。根據每日飲酒量及每週飲酒頻率,研究人員計算出了受試者每週的酒精攝入量,並將他們分為6組:從不飲酒、曾經飲酒、偶爾飲酒、指南建議範圍內飲酒(女性<112g/週,男性<168g/週)、危險飲酒(女性112-280g/週,男性168-392g/週)和有害飲酒(女性>280g/週,男性>392g/週)組。生活中,酒精含量大致可通過“容積(ml)×度數×0.8g/ml”計算,以500ml的40°白酒為例,裡面約含有“500ml×40%×0.8g/ml=160g”酒精。此外,研究人員還統計了與飲酒有關癌症導致的死亡人數,主要包括口腔癌、喉癌、食道癌、肝癌、結直腸癌、胃癌和女性乳腺癌等。在平均長達10年的隨訪期間,共有2039名受試者因酒精相關癌症而死亡。在調整了年齡、性別、體重、吸煙狀態、水果和蔬菜攝入量等因素影響後,研究人員分析發現,飲酒和酒精相關癌症死亡風險升高之間,存在很強的直接關聯。具體來講,與從不飲酒的人相比,曾經飲酒的人癌症死亡風險增加了46%;偶爾飲酒的人風險增加了21%;指南建議範圍內飲酒的人風險增加了19%;危險飲酒的人風險增加了39%;而有害飲酒的人癌症死亡風險增加最多,為62%。不過,上述風險在考慮到運動量及時間的影響後,又有所改變。當受試者運動強度低於「每週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每週75分鐘高強度有氧運動」的標準時,與酒精相關癌症死亡風險的增加幅度有所上升,與從不飲酒的人相比,曾經飲酒、偶爾飲酒、指南建議範圍內飲酒、危險飲酒和有害飲酒的人,酒精相關癌症死亡風險分別增加了53%、28%、24%、47%和64%。而當受試者運動強度達到標準時,與酒精相關癌症死亡風險的增加幅度則有所減少,分別為25%、1%、8%、21%和52%。研究人員分析,飲酒可能通過多種途徑增加癌症風險。如酒中含有的酒精和人體消化酒精時產生的乙醛,會破壞健康細胞的DNA;增加氧化應激反應;與維甲酸代謝相互作用;增加雌激素濃度以及改變表觀遺傳等。而運動可以降低體重指數、氧化應激、性激素和慢性炎症,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和免疫系統功能,並影響基因表達和DNA修復,阻斷酒精相關致癌物,從而預防酒精相關癌症及降低死亡風險。對於該研究,美國癌症協會流行病學家Alpa Patel博士指出:「基於迄今為止的證據,最好是既避免飲酒,又進行足夠的運動。這個數字是每週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或每週75-150分鐘的高強度運動,以預防癌症。」總而言之,飲酒有害健康,也沒有適度飲酒一說。飲酒是繼吸煙和體重超標之後的,第三大可改變癌症危險因素,不論是白酒、紅酒或啤酒,而且不論攝入多少酒精,都與多種癌症的發生及死亡風險增加有關。雖說運動有助於降低酒精相關癌症死亡風險,但是相比於不飲酒的人,其風險仍是升高的。在日常生活中,最好是不飲酒,如果飲酒了,就應進行足夠的運動,盡量降低風險。當然,如果能做到既不飲酒,又進行足夠的運動,那就更好了!(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