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1 科別.心臟血管
搜尋
遺傳
共找到
1501
筆 文章
-
-
2020-09-30 該看哪科.皮膚
美白保養品可淡斑?醫:其實只有這個功能
常見斑點主要分成四種臉上長出來的斑點,對任何人來說都會形成困擾,希望斑點盡可能淡化,可說是有斑點問題的人,求之不得的心願。但是說到斑點,其實也有分成不同類型,而且每種斑點的保養方式也不盡相同。搞錯保養方式的話,有時還會導致斑點惡化,因此須視斑點的種類對症下藥才行。斑點常見分成四種類型: 老人斑(曬斑)、2 雀斑、3 肝斑、4 發炎後色素沉澱這四種。其中比例最高的,多數為老人斑和肝斑。接著就來簡單說明一下每種斑點的特徵。1 老人斑(脂漏性角化症) 常長在整臉的圓形斑點。斑點大小不一,可說毫無規則可言,一般人認為的「黑斑」 大多屬於此類。表面平坦且呈現明顯的茶褐色。除了臉部外,也會出現在手背及手臂處。有時候年紀愈大數量愈多,顏色也會變深。這種老人斑也稱作「日光性小痣」,由此可知,主要原因來自於紫外線。長年曝曬在紫外線下,導致皮膚的黑色素增加,且無法從皮膚排出而殘留下來,就會形成老人斑。2 雀斑特徵是直徑一至四公釐的圓形小顆斑點,多數長在眼睛下方、兩頰與顴骨一帶。有時候除了臉部之外,也會在背部及手上冒出來。隨著季節變色也是雀斑的特色之一。在紫外線強烈的春夏之際,顏色會容易變深。雀斑形成的原因,主要與遺傳有關。有人最快在三歲左右就開始長出來,一般隨著長大成人後會越來越明顯。3 肝斑(黃褐斑) 肝斑的特徵是主要長在顴骨一帶,且會左右對稱。有時候長出來的位置還會避開眼周,也會因人而異長在額頭及口周。經常好發於產後與三、四十歲左右的女性,常在曬太陽後顏色會變深。確實發生的原因到目前仍不清楚,除了受到女性賀爾蒙的影響之外,已知也跟摩擦造成的刺激或慢性發炎有所關聯,此外跟生活壓力、長期緊張情緒與睡眠狀況不佳也有關聯。4發炎後色素沉澱在臉上形成「色素沉澱」的斑點難免會有,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發炎後色素沉澱」。譬如燒燙傷、痘痘、蚊蟲叮咬、接觸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搔抓、創傷或割傷等等,在皮膚發炎之後,就會變成斑點殘留在皮膚上。發炎後色素沉澱有別於老人斑,界線不但不明顯,色調也不一,而且任何年齡層都會發生。一旦發炎之後,皮膚就會製造新細胞加以修復損傷。這時候黑色素會過度生成,殘留在內部不斷累積之後,就會形成「發炎後色素沉澱」。雖然有時候會自然消失,但是有些人也會因為體質或紫外線的影響,而長期殘留在皮膚上。斑點只要長出來就消不了? 市面上可見林林總總號稱有效淡化斑點的保養品,但是坦白說,斑點一長出來之後,可沒那麼容易消除。斑點其實是因為黑色素聚集所形成,因此只要能將內含黑色素的細胞從表皮排出,理論上應該可以消除,可是實際上卻需要花費一些時間。尤其是老人斑,相當不容易淡化,必須藉由雷射治療,才能真正消除。唯一可能透過皮膚的更新週期逐漸淡化的斑點,是「發炎後色素沉澱」,但是完全治癒則需要半年至一年的時間。務必小心使用淡斑保養品可能大家都沒想到,美白保養品宣傳的「美白」效果,其實真正的定義是「『預防』膚色變化」。所以說,靠美白保養品使皮膚逐漸變白,基本上是相當困難的。就連知名的淡斑保養品上面,都有像下述這樣標示效能:「抑制黑色素生成,預防斑點、雀斑」。所以只是抑制及預防,並無法治癒。既然會刻意提出來,就是想請大家了解一點,雖然長期外用維生素C 及傳明酸9,可能看得出美白效果,但過程真的需要點時間並非快速見效。(9 審定註:tranexamic acid,又稱氨甲環酸,是一種人工合成的胺基酸,具有止血抗炎的藥理效果)斑點起因於黑色素,而黑色素則是因為對於紫外線、痘痘、傷口、刺激性強的成分、摩擦等皮膚所有的「發炎症狀」產生反應所生成。有效淡斑的成分,其實不少都具有很強的刺激性,很容易使皮膚發炎。有時候明明想要淡化斑點,卻因為刺激的關係,反倒使得斑點變深了。能做的只有持續「預防」大家看到這裡,或許會覺得淡斑似乎無望了,但其實最重要的是,避免斑點繼續增加。因此大家能做,而且證實有效的作法,就是良好的生活與飲食習慣、持續的防曬以及減少摩擦皮膚。能做到以上幾點就有助於皮膚更新正常運作、發揮功能。慢慢地就能夠讓已經形成的斑點逐漸淡化,形成良好循環。這幾年醫美很流行,大家也很喜歡使用雷射來除斑,但這部分一定要注意風險,因為很多時候雷射除斑容易造成「發炎後色素沉澱」或「反黑」,如何謹慎治療就很重要。(本文節錄自方舟文化《保養常識9成都是騙人的:終極×最強肌膚保養法》)
-
2020-09-28 科別.新陳代謝
28歲糖尿病男怕不舉才就醫 醫師嘆年輕人不受控
南投縣28歲王姓男子因常感到口渴且頻尿,半夜得起床如廁4、5次,嚴重影響睡眠,還莫名暴瘦8公斤,為此求醫,草屯佑民醫院評估其家人有糖尿病史,經檢確認是糖尿病,治療後雖獲控制,但「糖尿病年輕化」又不受控讓醫師很憂心。佑民指出,飲食精緻化、少運動、遺傳等因素致糖尿病出現年輕化趨勢,根據去年「台灣糖尿病年鑑」顯示,10多年來20至39歲第二型糖尿病發生率從0.13%增至0.16%;該院新陳代謝科醫師黃芳專也說,現在每診就有2、3位低於40歲患者,比5年前增加許多。其中,一名王姓患者年僅28歲,血糖卻逾320mg/dL,糖化血色素也高達13%,確診是糖尿病,起初還不肯相信,覺得他還那麼年輕,怕吃太多藥有副作用或損腎,不願就醫治療,得知併發症恐致性功能衰退,還可能不舉,才轉念接受治療。而對他飲食衛教時發現他一天至少2杯含糖飲料,因此要求他控制飲食,禁喝飲料、少吃甜食和宵夜,經初期施打2周胰島素後,改以口服血糖藥控制後獲得改善;但黃表示,除非症狀輕微,不然糖尿病無法根治,得了就是一輩子跟著你。黃芳專說,罹患糖尿病卻未妥善控制血糖,恐產生視網膜病變、心肌梗塞、性功能障礙、腦中風、腎衰竭等嚴重併發症;若年輕就得糖尿病,併發症也會較早發生,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統計,3至10年後的發病機率竟高達46%至98%以上。此外,年輕型糖尿病患者常因忙於工作、外食等因素無法定時定量及挑選適合食物,飲食控制不佳、少運動,又覺得自己年輕,糖尿病沒什麼,吃吃藥就好,缺乏病識感,而未能規則就醫,黃坦言,年輕患者比中老年人還難控制。佑民醫院則呼籲年輕人應正視糖尿病危機,若有口渴、易餓、頻尿及體重減輕就該注意,體重過重(BMI≧24 kg/m2)、腰圍過粗(男性>90cm,女性>80cm)、有黑色棘皮症者(皮膚皺褶處有黑色素沉澱)、家族有糖尿病史、本身有高血壓等建議進行糖尿病篩檢,及早發現才能及早治療。
-
2020-09-2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攝取維生素D抗新冠肺炎?教授破解偽裝的美國研究
讀者Mings Wei今天(2020-9-26)用臉書寄來短訊:「教授,這是假新聞嗎?感覺也是本末倒置的新聞」。上面的網路連結打開的是一篇今天發表在《中時新聞網》的文章,標題是:美研究:維生素D充足 不易感染新冠肺炎。文章的第一段是:美國有研究指出,如果攝取足夠的維他命D,可減低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即使感染後出現併發症死亡的風險也較一般人低。文章的第二段開頭是: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分析…讀者Mings Wei的短訊裡也有附上一篇論文的連結。這篇論文就是《中時新聞網》那篇文章所指的《美國研究》,而它的標題是:Vitamin D sufficiency, a serum 25- hydroxyvitamin D at least 30 ng/mL reduced risk for adverse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 infection(維他命D充足,血清25-羥基維他命D至少30 ng / mL可降低COVID-19感染患者不良臨床結局的風險)。這篇論文共有11位作者,前10位都是伊朗人,而他們全都是任職於Tehr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德黑蘭醫科大學)。最後一位作者是Michael Holick,而他是美國波士頓大學的教授。有關這位教授,我有發表過兩篇文章。等一下會進一步說明。這篇論文是發表在一個叫做PLOS One的期刊,而這個期刊是以收費(美金1695元)來發表論文的。負責審核這篇論文的編輯是Muhammad Adrish(穆斯林人名)。這項研究是分析235位新冠病患的醫療記錄,而他們全都是在德黑蘭醫科大學接受治療。分析發現共有158位病患的血清25-羥基維他命D是低於30 ng / mL(即所謂的《不充足》),其他77位則是高於30 ng / mL(即所謂的《充足》)。這項研究共分析了16項臨床結果,而其中11項是在《充足》與《不充足》病患之間沒有統計上的差別。這11項分別是(1)住院天數,(2)從生病到第一次住院之間的天數,(3)胸痛,(4)呼吸困難,(5)重症治療,(6)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7)插管,(8)多項器官傷害,(9)急性腎臟傷害,(10)雙側肺受累,(11)休克。5項在《充足》與《不充足》病患之間有統計上差別的臨床結果是(1)昏迷,(2)血氧飽和度低於90%,(3)C-反應蛋白大於40 mg/L,(4)淋巴球百分比小於20%,(5)嚴重性。這5項所謂的的臨床結果,可以說是近乎笑話。所謂的《嚴重性》是主觀判斷,而《血氧飽和度低於90%》,《C-反應蛋白大於40 mg/L》和《淋巴球百分比小於20%》頂多也就只是參考數值。也就是說,除了《昏迷》一項外,所有真正有重要性的臨床結果,都是沒有統計學上的差別。這樣的研究竟然敢在標題上說《羥基維生素D至少30 ng / mL可降低COVID-19感染患者不良臨床結局的風險》?更荒唐的是,《中時新聞網》竟然還敢更進階地說《維生素D充足 不易感染新冠肺炎》。更更荒唐的是,《中時新聞網》竟然還敢把一個百分之百的伊朗研究說是美國研究。這就是鼓吹吃維他命D的人的醜惡嘴臉。好,我們現在來看Michael Holick是何許人物。我在2019-6-24發表的維他命D萬靈丹之父裡有引用一篇文章,標題是:The Man Who Sold America On Vitamin D — And Profited In The Process(那個將維他命D推銷給美國的人 – 並在此過程中獲利)。標題下面有這句話(翻譯):根據政府記錄和訪談,將陽光補充劑變成數十億美元巨獸的醫生已從維他命D行業獲得數十萬美元的收入。Michael Holick就是《將陽光補充劑變成數十億美元巨獸的醫生》。我又在2020-3-08發表維他命D萬靈丹之父,虐童反證,指出Michael Holick在虐童案作證時,將幾乎100%的虐童案歸咎於《埃勒斯-丹洛斯症候群》,從而使得虐童父母得以脫罪。可是,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資料,《埃勒斯-丹洛斯症候群》最多影響全球0.02%的人。所以,印第安納波利斯的佩頓·曼寧兒童醫院的臨床遺傳學家Brad Tinkle醫生說,Michael Holick診斷出這種疾病的比率不屬於《數學概率的可能性》。那,Michael Holick所提倡的《維他命D能治百病防千病》會屬於數學概率的可能性嗎?有關服用維他命D補充劑對抗新冠,我在2020-7-17有發表維他命D抗新冠,一張嘴巴兩個洞,其中一段是:這項英國衛生專家的審查報告是發表於2020-6-29,標題是COVID-19 rapid evidence summary: vitamin D for COVID-19(COVID-19快速證據總結:維他命D用於COVID-19)。它是由13位專家共同撰寫,而這13位專家是審查了所有相關研究,包括那些聲稱補充維他命D可以預防或治療COVID-19的。這份長達58頁的報告的結論是:沒有證據顯示維他命D可以預防或治療COVID-19。這項百分之百的伊朗研究,就是攀搭上維他命D萬靈丹之父Michael Holick,再獲得穆斯林裔編輯的協助,再經過《中時新聞網》的翻炒,才會烏鴉變鳳凰,成為美國研究。原文:中時新聞網:維他命D抗新冠 – 偽裝的美國研究
-
2020-09-28 科別.心臟血管
醫病天地/腿部有「藍色蜘蛛網」 靜脈曲張害的
羅姓婦人經營早餐店,前陣子經常感覺到小腿痠麻腫脹,容易腳痠疲累,不太能久站,有時還會抽筋,大腿和小腿有明顯血管突起的「藍色蜘蛛網」紋路,到醫院檢查,才發現是靜脈曲張造成。聯新國際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蕭鎮源表示,靜脈曲張俗稱「浮腳筋」,不只影響美觀,也是一種慢性且持續進展的靜脈血管退化疾病。靜脈曲張可分為遺傳因素以及後天長時間下肢靜脈承受壓力、腹部壓力增加等,例如肥胖、懷孕、經常便秘、常舉重物、久站等。蕭鎮源指出,靜脈曲張女性較男性多約3至4倍,過去常見於中老年人,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除了早餐店員工,其他像漁工、搬運工、廚師、教師、空姐、櫃姐、護理人員也都是好發族群。靜脈曲張初期並不明顯,僅皮膚表層的微血管擴張,外觀出現細微蜘蛛絲網狀紋路;後期有下肢皮膚癢、水腫、腿部痠痛、容易抽筋、腿部沉重感等症狀,嚴重會產生皮膚色素沉積、潰瘍、破裂出血、血塊引發血栓靜脈炎。預防靜脈曲張,可以穿著彈性襪,避免久站久坐與搬重物,適度運動,適時把腳抬高,以物理原理促進靜脈血液回流、減輕腹壓。在治療方式方面,輕度的靜脈曲張以保養和觀察為主,嚴重靜脈曲張,需由醫師以超音波評估後,以外科靜脈剝除或血管內雷射手術等治療。
-
2020-09-26 科別.指甲.足部
指甲變色就是灰指甲?什麼人容易得到? 皮膚科醫師告訴你
提到與指甲相關的疾病,許多人首先會想到灰指甲!對此,彰化基督教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邱足滿說明,灰指甲的醫學名稱是甲癬,是指甲受到黴菌感染而導致變色、變形、質地改變,最常見的致病菌是皮黴菌,但顏色不一定是灰色,反而常見黃、黑、白色等等,但要注意的是,並非指甲出現變形、變色就是甲癬喔。什麼人容易得到甲癬?1.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的人,會增加黴菌感染風險,而且因為血液循環不好、感覺神經變遲鈍,很容易因為甲癬的存在形成難以癒合的傷口,甚至發生蜂窩性組織炎。2.免疫抑制的患者:例如愛滋病患者、洗腎病患、器官移植的患者。3.肥胖4.抽菸5.年老6.和職業有關:需要長時間穿鞋,如不透氣防水鞋之類的工作,有許多中學生長時間穿著皮鞋、布鞋,也是高風險族群。7.不合腳的鞋子,導致趾甲反覆受到外力不良影響。8.遺傳的體質:具有某些特定基因的人容易得到黴菌感染,主因是體質比較無法清除黴菌感染。9.指甲美容不當治療甲癬首先該怎麼做?1.診斷是否為甲癬是最重要的2.治療方式要考量嚴重度3.是否有其他疾病(特別是糖尿病)4.肝腎功能是否正常5.是否正在服用其他藥物、是否會藥物交互作用6.是否曾經發生過蜂窩性組織炎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指甲的疾病並不容易診斷,很多狀況都易與甲癬混淆,如乾癬指甲、指甲失養症、運動摩擦造成變厚變色、外傷、指甲下方腫瘤、指甲逆生等等,一定要諮詢皮膚科專科醫師,才能得到正確的診斷和治療。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0-09-26 養生.健康瘦身
你會胖可能就是因為對糖上癮!糖對身體的6個影響,要健康最好少碰
很多人愛吃糖,吃糖會上癮,會讓心情變好。但吃糖太多,對健康會造成不少危害,因此,全球正刮起「減糖生活」旋風,你,準備好要加入這股風潮了嗎?1、體重過重:哈佛大學公衛學院一項針對超過33,000名美國民眾進行長達數10年的大規模研究,首度產生明確證據顯示,含糖飲料會與影響體重的基因產生交互作用,造成飲用者在遺傳外的肥胖風險大增;體重過重可能引發的代謝症候群、糖尿病、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已愈來愈失控。2、增加癌症風險: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研究員針對60,524名男女進行14年的研究,發現每週喝2次以上含糖汽水的人,罹患胰臟癌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87%,有可能是汽水含糖量高,因此增加了體內胰島素濃度,促進胰臟癌細胞生長。3、加速老化:已有科學家不斷提醒,攝取過多糖分,體內會產生「蛋白質醣化」,破壞肌膚中的膠原蛋白與彈力纖維,使之硬化進而斷裂,皮膚鬆弛、長皺紋等老化現象接踵而至。4、蛀牙危機:糖是碳水化合物,吃進嘴裡時,會跟口腔裡的細菌發生作用而產生乳酸,進而腐蝕牙齒,若沒有勤刷牙,保護牙齒的琺瑯質就會慢慢腐蝕掉,形成了蛀牙。5、攝取過量的糖會上癮。6、影響其他營養素的吸收。雖然過量攝食糖分的缺點不少,但「糖」仍有其好處,適當攝取會讓心情愉悅,增進食慾,有些癌症病人把糖視為「萬惡之源」,則沒有必要,只要能聽從營養師的建議酌量食用,對身體仍有不少好處。含糖的食物或飲料對每個人有不同的意義與作用,對於心情與經痛有緩解及放鬆的效果,只要不過度的「嗜甜」,其實,糖對人類的身體與心靈都有益處。延伸閱讀: 糖真的吃不得? 營養師解析背後真相 無糖茶當水喝超傷腎! 毒物專家公布茶喝太多3健康危機
-
2020-09-26 癌症.食道癌
爸爸患癌去世,兒子如今確診,侄子也中招!很多人一查已是中晚期,這個習慣趕緊改
5年前,67歲的老林得了食道癌,不到4個月就去世了。今年9月,他的兒子大林也得了食道癌,他提醒家人做個體檢,結果41歲的侄兒小林也被查出癌前病變。這樣的情況不是特例,不少家庭有食道癌家族聚集的現象。協和醫院副院長、胸外科主任陳椿教授提醒,近年食道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且趨於年輕化,與菸酒過度、喜吃燙食有關。吞不下東西,他們以為是咽喉炎剛做完手術的大林還在住院,目前病情穩定。大林表示,近半年他常胸悶、腹疼,以為是胃病,吃了胃藥不見效,又覺得喉嚨不舒服,以為是慢性咽喉炎,直到一個月前,他胸口堵得慌,乾飯咽不下,在當地醫院做了檢查,才發現食道癌。隨後,他趕到協和醫院做手術治療。“有家族史嗎?”陳椿教授的提問,勾起了大林的傷心事。5年前,大林的父親也是進食困難,被查出食道癌,因為發現太晚,錯過手術時機,老人連藥都吞不下,不到4個月就去世了。大林病倒後,督促家人做了體檢,侄兒小林也做了胃鏡,檢查報告顯示,食管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就是癌前病變,再不注意,很快也會變成食道癌。為啥一家三代得食道癌?大林很懊悔,家人都愛喝熱茶、喝酒,且常聚在一起喝幾杯。陳椿教授說,人的食道壁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過了,食道黏膜就容易燙傷,常喝烈酒、嗜好吸煙,吃得太燙、太硬、太快,黏膜反复受傷、修復,容易引起黏膜質的變化,甚至發生癌變。早期症狀不明顯 很容易誤診大林住院期間,陳椿教授提醒食道癌有一定的家族遺傳性,可能是家族的基因有易感性,但關鍵是要改善飲食習慣,加強體檢,才能提防家裡再有人“中招”。最新的腫瘤登記年報也顯示,研究表明,食道癌大多是不良習慣引發的。患者大多愛喝熱湯、熱茶、咖啡,還有不少患者長期抽煙、喝酒。陳椿教授指出,食道癌的早期症狀不明顯,很容易誤診,我國超過80%的食道癌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5年生存率不足20%。而在食道癌早期時就發現並進行治療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超過90%。陳椿教授提醒,如果吃東西時,心窩、胸骨後有燒灼、針刺感,常返胃酸,或有家族遺傳,都要及時檢查。酗酒、愛吃燙食、有家族病史的高危人群,40歲以上應每年做一次胃鏡,一些早期的食道癌可以治愈。食道癌 與進食「熱、快、粗」關係大研究認為,遺傳因素、飲食習慣和生活環境是食道癌的三大誘因。環境中主要是水、土中微量元素“鉬”的缺乏會導致食物容易霉變;而飲食習慣中影響較大的則是吃得熱、快、粗。醫生的鄉野調查發現,在部分高發區,人們飲食習慣中愛吃特別粗和硬的食物,也大多有食用醃製食品的習慣,從蔬菜到海鮮到豆製品,種類之多數不勝數,這也是食道癌發病的高危因素,。戎鐵華說,醃製品中含有亞硝酸胺,長期食用將大大提高致癌風險;“如果開罐後一次性吃完還好,但誰家的醃製食品不是放很久,一直吃?這種情況下各種霉變的機率就更高了。另外,愛喝熱茶也被認為是食道癌高發的主要原因。長期飲用很燙的茶和熱湯也可能導致食管反复燙傷,反复形成疤痕,從而誘發癌變。以前認為腸癌是“富貴病”,食道癌是“窮病”,大致也與飲食習慣相關。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食道癌的發病率還是有一定下降趨勢的,但總體來說依然還是一種多發的常見腫瘤,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長期形成的飲食習慣難以改變。診斷:大部分就診已是中晚期戎鐵華說,食道癌的早期發現早期預防目前確實是個難題。早期患者可通過食道鏡微創手術治療,費用較低,五年生存率在90%以上,大大好於中晚期患者的療效。但臨床上,大部分患者就診時已是中晚期。實際上,九成半以上的食道癌患者早期是有輕微症狀的,比如進食時吞嚥不暢,有阻滯感;患者本身可能不容易感知,或者不以為意,但醫生通過內鏡檢查可以發現。醫學方面要想辦法打破這個局面,普通人也需要加強防病意識。尤其是高發區,45歲以上人群建議尤其關注食道健康,最好定期體檢,發現不適及時就醫篩查。預防:多吃新鮮食物少吃燒烤要早期預防和早期發現食道癌,戎鐵華認為,除了45歲以上人群應提高保健意識、關注食管健康外,改變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對於所有的人來說都是有借鑒意義的。比如食物要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少吃重口味的食物和很硬的干糧等。很多年輕人還喜歡吃燒烤,燒烤的肉製品在製作過程中,食材中的蛋白、脂肪等不充分燃燒,可產生強致癌化學物質3-4苯並芘,已被證明可致癌,過多進食自然大大增加了口腔、食管乃至胃腸道的癌變風險。提醒:康復期飲食要精細戎鐵華提醒,目前食道癌的治療方式主流還是手術、化療、放療,可供選擇的手段和方案越來越多,但無論何種治療,患者都要注意康復期的養護細節,尤其是飲食方面。患者術後早期要盡量少量多餐,注意營養;可以適量逐步增加運動;部分食管殘留較長的患者,可能需要長期(終身)服藥抑制胃酸分泌,防範胃酸上湧引發反流性食管炎,進一步導致腫瘤復發。接受過放療的患者,放療一年內食道還是十分脆弱的,進食要十分謹慎。務必防止食物過熱再次燙傷復發,以及不要再吃過粗過硬的食物,選擇較軟食材和烹飪方式,避免摩擦食道。(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09-25 科別.骨科.復健
粉領族穿平底鞋依舊大拇指外翻 醫師:和遺傳有關
25歲陳姓粉領族兩腳大拇指又歪又痛,她上網買一堆拇指外翻矯正用品嘗試,但效果不明顯,穿鞋痛、走路也痛,甚至睡覺還會抽痛,苦不堪言,最後接受手術治療後,終於不再寸步難行。南投醫院骨科醫師李承翰說,很多人認為拇指外翻是和穿高跟鞋有關,但陳姓女病患很少穿高跟鞋,都穿平底鞋居多。拇趾外翻趾指的是大腳趾往外側偏移,除了長期穿高跟鞋或鞋頭太緊,也可能跟遺傳、扁平足、風濕性關節炎、或大拇指過長合併韌帶鬆弛等多重因素。陳女母親也有相同困擾,可能是遺傳導致。拇趾外翻症狀為大腳趾內側疼痛、長繭、酸麻或指甲發炎,第一個蹠趾關節的活動度可能下降,常合併拇指滑液囊炎,較嚴重的患者會造成第二腳趾節關節脫臼與擠壓疼痛。李承翰建議,若發現拇指外翻,可以先改變穿鞋來減輕負擔,若無法改善且影響生活,可以考慮手術治療。拇指外翻手術方式主要有軟組織手術與矯正切骨手術兩種。李承翰為患者施行Scarf矯正切骨術,適合中度到中重度角度外翻的病人,好處是隨著角度的不同而有多變的矯正效果,可以達到延長、縮短、水平上移或水平下移大腳趾的效果。一般使用scarf切骨矯正手術可以達到極佳的矯正效果與避免復發,由於手術切骨後是使用鈦合金螺釘做固定,可以達到較佳穩定度,加速恢復速度,並且不需要再次手術拔除鋼釘。手術當天或隔日即可下床行走,隔日即可出院。術後需使用石膏副木固定兩周。後續使用拇趾外翻矯正器或分隔墊搭配鞋子,使用2至4個月達最佳矯正效果,仍需配合良好穿鞋習慣才能避免復發。
-
2020-09-25 科別.心臟血管
心臟也會長腫瘤?胸悶別輕忽!醫師:出現這4個症狀快就醫
一名65歲婦人日前因頭暈跌倒,造成頭部撕裂傷緊急送醫,經急診醫師檢查,確診中風後隨即住院治療。住院期間,發現病人有心雜音,進一步檢查,發現左心房長了一顆約5公分大的「黏液瘤」,所幸手術切除後恢復良好。醫師提醒,心臟黏液瘤的症狀不典型,若有頭暈、心悸、喘等症狀,建議尋求心臟科醫師診療,切勿輕忽。婦人表示,記得當時在家準備要外出赴約,人都還沒走出家門就突然頭暈倒地,醒來時發現自己已經在急診室。原本以為是單純中風住院治療,沒想到竟然是心臟長腫瘤,自己跟家人都嚇了一跳。 心臟腫瘤釀中風,手術切除恢復良好 門諾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黃振銘表示,婦人的黏液瘤幾乎占滿了左心房,隨著心臟收縮,穿過二尖瓣、掉入左心室,可能是部分腫瘤的碎片掉出去,塞住大腦的血管才造成中風。 婦人接受術前評估,經過醫療團隊各科醫師討論後,決定採取心臟腫瘤切除手術,所幸2個小時的手術相當順利,婦人一週後出院,目前恢復良好。 發生原因不明,心臟黏液瘤恐阻塞血管 黃振銘表示,心臟的腫瘤非常罕見,其中大多是黏液瘤,雖然黏液瘤多為良性且多是偶發,但如果未能及早處理,黏液瘤在心臟內逐漸長大,恐將導致阻塞血管,引發呼吸困難甚至休克的危險。 黏液瘤發生原因不明,約百分之十和基因遺傳有關,發生率約每年百萬分之一至兩百萬分之一,治療的方法就是透過手術完全切除,術後必須每年進行心臟超音波追蹤,確認黏液瘤是否有再長出。 出現頭暈、胸悶、心悸,儘早就醫檢查 黃振銘強調,心臟黏液瘤必須透過心臟超音波檢查才能發現,臨床症狀也不典型,可能會有胸悶、頭暈、活動喘、心悸等像心臟衰竭的症狀,少部分病人會因此而中風,所以很難被診斷。 建議民眾如果有上述症狀,應盡快到醫院讓心臟科醫師評估與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降低生命危險。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胸痛就是心肌梗塞?她發現自律神經失調 胸悶原因多,出現「這些」症狀要小心.預留孝親房差點變不孝子!長輩同住6個觀念要改,才能讓父母自己都開心.退休後,設計你的人生清單!退休達人推薦8件事,讓空閒時間充滿興奮與滿足
-
2020-09-25 科別.精神.身心
思覺失調患者回歸社會 最大阻礙在污名化
台灣每一百人便有一位思覺失調症患者,好發年齡為15到30歲。許多民眾常誤以為思覺失調症患者只會出現聽幻覺、被害妄想,皆有攻擊性行為。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邱南英表示,隨著藥物發展,思覺失調症患者經過治療,約有六成可以回復原本的樣子,也能繼續勝任老師、警察等工作,但社會對疾病的汙名化,讓患者不敢回歸社會。邱南英說,思覺失調症是慢性精神疾病,民眾對此疾病熟知的症狀多為正性症狀,包括出現聽幻覺、被害妄想,進而產生攻擊行為,但除了正性症狀外,還有社會退縮、面無表情、沒有動機等負性症狀;判斷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的認知症狀;憂鬱、焦慮等情緒症狀;以及出現胡言亂語和混亂怪異行為的解組症狀。花蓮慈濟醫院成癮精神科主任陳紹祖表示,過去治療思覺失調症,主要是多巴胺拮抗劑,針對正性症狀將聽幻覺的症狀壓下來,但容易產生負性症狀以及錐體外路徑症候群的副作用,患者容易精神呆滯、思考反應變慢、動作遲緩。陳紹祖說,許多患者急性期過後,情緒上仍飽受折磨,有些則因為藥物影響造成思考和動作變慢,面對人群有明顯壓力,而不敢重返學業和工作。現在則出現第二代的口服及長效針劑,以及最新的血清素與多巴胺調節劑,不只處理正性症狀,也避免加重負性症狀和影響認知功能,讓患者脫離急性期後,約有六成能回復原來樣子,回歸社會。但思覺失調症患者回歸社會最大的困境更在於社會的污名化,甚至有些患者也擔心自己是不是有一天也會在無意識下傷害他人。邱南英說,事實上自己診治過不少警察、老師,治療後病況都十分穩定,但不敢讓人知道病情,擔心只要一曝光就丟掉工作。邱南英表示,思覺失調症成因複雜,並非單一因素造成,包括遺傳、心理狀態、環境壓力等都可能影響,因此不僅是規律吃藥控制,也要搭配職能治療、心理治療、娛樂治療等非藥物治療,讓患者進入穩定治療的階段,甚至有三成患者治療後完全不再復發。
-
2020-09-24 科別.心臟血管
小鬼黃鴻升自體顯性多囊性腎病 主動脈剝離機率是常人7倍
藝人小鬼(黃鴻升)36歲就因主動脈剝離早逝,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副院長許秉毅表示,小鬼應該是罹患了遺傳性「自體顯性多囊性腎病」,有這種疾病併發主動脈剝離的機率是正常人的7倍,而且年齡也下降,同時在去世之前可能就有胸、腹疼痛不適的情況,也難怪小鬼認為自己身體不好,不願拖累女友峮峮。許秉毅表示,自體顯性多囊性腎病在台灣並不少見,患者多數同時具有先天性的血管壁結構異常,日後產生「血管動脈瘤」和「主動脈剝離」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許多!一項研究顯示:有這種腎臟病的人得到主動脈剝離的機率是一般人的7倍!同時,他們發生「主動脈剝離」時的年紀也較高血壓造成的主動脈剝離患者要小了許多!他表示,主動脈剝離是一個可以「把主動脈剖為兩半」的致命殺手 ! 據統計急性主動脈剝離若沒有馬上治療,至少50%的病人會在發病後48小時之內死亡!一般而言,未治療的人死亡率會以每小時1%的速率增加,因此在診斷與治療上,都需要與時間賽跑。他指出,人類的主動脈是由外膜層、中間層和內膜層3層構成,造成「主動脈剝離」的原因是主動脈血管壁的內膜層及中間層因高血壓、動脈硬化或先天結構異常而受損,使管壁的內膜層產生「破孔」,而後血流經由此破孔灌進血管壁內,把血管壁從中間剝離開來。由於血液會不斷經由破孔灌入血管壁的夾層中,會導致所謂的「假腔」的形成。因為「假腔」越來越大,最後便會壓迫真的血管腔,造成真血管內腔的狹窄,導致狹窄部位以下的動脈血液供應不足,引起腦部、內臟或肢體嚴重缺血,所以可能產生昏迷、休克、內臟器官衰竭、死亡等嚴重之併發症。「主動脈剝離」的症狀最常見的是劇烈的胸痛﹙胸主動脈剝離﹚或腹痛﹙腹主動脈剝離﹚,這種胸痛或腹痛有三大特徵:1. 是一種非常劇烈的「撕裂型疼痛」2. 常常會從前胸或肚子痛到背後3. 患者的右手和左手的血壓常會明顯不同以下4種人是發生「主動脈剝離」的高危險群,要特別小心「主動脈剝離」的上身:1. 高血壓: 約2/3的患者都有高血壓的病史。2. 自體顯性多囊性腎病3. 馬凡氏症候群(Marfan症候群): 屬於先天結締組織疾病—容易造成昇主動脈破裂。4. 先天性主動脈窄縮他提醒,如果有高血壓或多囊性腎病,一旦突然出現了劇烈的胸痛或腹痛,而且從前面痛到後背,要注意是否發生了「主動脈剝離」,一定要盡快就醫。
-
2020-09-2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師對病人做「身體診察」的重要性!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討論醫師「病史詢問」、「身體診察」的重要。這幾年來台灣全民健保普及、醫療企業化、民眾迷信於高科技檢查,而導致醫師「病史詢問」以及「身體診察」逐漸不被重視,結果是醫療品質沒有改善,卻嚴重濫用醫療資源。我們藉由一位病人分享她的親身體驗,說出「醫師的傾聽、身體檢察遠比開藥、高科技檢查令病人安心」;一位資深醫師分享自己生病以後,感慨當年醫學生時代老師如何注重「問病史與做身體診察」,而今他所看的醫師竟然都不注重這些「基本功」,只是安排他做各種高科技檢查,最後還是透過一位醫師的身體診察才得到診斷與治療。我們利用這機會,由醫學教育立場除了探討physical examination 的重要性,並建議過去沿用多年的中文翻譯「理學檢查」全面改為更達義的「身體診察」,並呼籲社會大眾能更瞭解看醫師並不是一定要做高科技昂貴的「檢查」,更重要的是能夠對醫師陳述自己的病史以及耐心接受身體診察。希望政府與醫院思考,到底健保給付制度與醫院經營者扭曲了多少醫者的行為,而增加了多少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我很慶幸活到八十二歲,只患過敗血症住院一次,但是中年時期就開始患有三高症(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膽固醇)。這些毛病照常服藥,也都在掌控之中。四年前有一天去羅東夜市買潤餅,走路回家途中,突然雙腳無力,僅僅二公里路程休息了三次才走回家。抵家門後馬上告訴內人,她要我隔天去看醫生。我隔天去醫院掛號,看復健科的朋友,他摸模我的膝蓋,開了一張醫囑要我去放射科照射膝蓋,報告出來的診斷是退化性關節炎。要我做復健,也替我打二次玻尿酸,六個月過後一點也沒改善。那時剛好內人和我要回美國休假,我請放射科醫師,複製我膝蓋的影像拿回去美國給兒子看,他是放射科醫師。兒子看完我的膝蓋的影像,跟我說我絕對沒有退化性關節炎。隨後,我打電話給一位在美國開業的同班同學,他在美東開業內科。我沒時間去看他給他檢查,在電話中他問了我不少問題,他要我用手機照我走路的姿態寄給他看,看完後給我三個鑑別診斷:吃降膽固醇(Statin) 藥引起的肌肉發炎(myositis)、脊椎神經被壓迫、早期的巴金森氏症(Early Parkinson’s disease)。建議我回台後做脊椎核磁共振(MRI)。最簡單而容易的事是把降膽因醇藥停掉,休假完畢回台再去做MRI。回台後我馬上去看神經科醫師。讓我驚訝的是,我告訴他在美國同學的建議,他檢查也省了,就讓我去做MRI。在MRI申請單上的診斷竟然寫「遺傳性痙攣性截癱」 (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回診時我問他為什麽檢查也沒做,為何下那樣「新奇的診斷」。他說那樣寫才不會被健保删掉。我有點生氣就走出診間。好在我可以去放射科,請放射科醫師朋友告訴我檢查的結果。「好家在」,檢查結果正常。話說回來,降膽固醇藥也停三、四個月了,二腿肌肉的毛病依然存在,我想應該不是吃降膽固醇藥(statin) 引起的,我又去看醫院另外一位神經科醫師,問診時我告訴他我得糖尿病已四十多年了,他也是不做一般的神經檢查,直接做神經傳導速度檢查,不出乎意料,他鐵口直斷我神經傳導速度比正常慢,說我肌肉無力是糖尿病引起的,開了一個月的維他命B12,說長期服用維他命B12,慢慢會有改善。三個月後,二腳無力依舊存在,走路似乎會狼狽摔倒下去,所以走路時就常要拿拐扙。那時聽說醫院新聘一位神經內科醫師,是美國受訓回來的,我就掛號去看他。我告訴他我的問題是雙腳無力,看過兩位醫師,症狀沒改善, 脊柱MRI正常,神經傳導有點慢。他捨不得用放在桌上的錘子做肌腱反射, 就要我做肌電圖(EMG),結果也是正常。他就下了一個診斷: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變(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y, 簡稱CIDP),對我來講又是一個奇特的名詞。我上網去尋找CIDP是什麼東東?結果才知道它是自身免疫病的一種( autoimmune disease)。 這種病如果用錘子做反射檢查,膝蓋及腳跟的反射應該都會消失,還要抽血及抽脊椎液作好幾種檢查,才能確定診斷,但這位醫師這些檢查都沒做,就下了這樣的診斷,真是匪夷所思。我自己的醫院,三位神經科醫生有三種不同的診斷,內人就建議我去找舊同事看看,我就掛號去看他。初診時除問些病史外,單做神經方面的檢查大概就花了三十分鐘。譬如:來回走路給他看、用左手畫圓圈,再用右手畫圓圈等等很多項的檢查。做完了檢查,他說我醫院神經科醫師的三種診斷都不像。他要我做小腦的核磁共振,看結果後再討論可能的診斷。做完小腦核磁共振後再去看他,他第一件事告訴我小腦核磁共振檢查結果正常。我問他到底我患了什麼毛病?他的回答很老實,他說他不知道。他又補充說,檢查結果要說是早期巴金森氏症,又不完全符合它的準則(criteria)。他建議做核子醫學(nuclear medicine)的多巴胺掃描(Trodat)以確診,或開始使用抗巴金森藥物治療。我同意後者,他就給我開Carbidop/levodopa(25mg/100mg),一天吃三次,每次吃一顆。三個月後回診。他警告我要注意姿勢性低血壓(orthostatic hypotension)的可能副作用。三個月主觀上覺得雙腳沒那麼緊,走路有點進步,沒有副作用發生。回診時他又花了將近三十分鐘,做神經檢查,也叫我來回走路給他看,又不預警推我,測試我的平衡感。檢查結果,他很滿意,確定我是早期巴金森疾病,建議我增加藥量,每天四顆。兩天後每天早上血壓升高至200mmHg/80mmHg,白天也都在170-180mmHg/70-80mmHg之間,兩、三個星期心臟科醫師換藥,調劑量都無效。老實說,我沒告訴他我在服用Carbidopa/levodopa,好在我記得levodopa在人體內分解為dopamine,是治療低血壓的藥。我把Carbidopa/levodopa停止服用,一星期內血壓恢復正常,我才慢慢恢復Carbidopa/levodopa 每日三顆,現在己不影響我的血壓了。記得學生時代,老師上身體診察(Physical Examination)第一堂課時說,「做詳細的體檢及病史的詢問」,幾乎70%已經知道病人得什麼病了。難道「身體診察」隨科技的進步已被淘汰了嗎?我醫院的神經科醫師似乎不用醫學最基本的身體檢查就可能做出奇特的診斷,眞是天才!我的老朋友每次花三十分鐘,最後做出正確的診斷是食古不化?我知道多花時間做身體診查,就少看病人,不知少賺多少錢?我寫這篇文章的用意,是要提醒醫生們身體診察的重要性。另外一點是「醫生當病人的錯誤」,我沒告訴心臟科醫師我服用levodopa,讓我的心臟科醫師不知所措。其實也可怪我的老朋友神經科醫師。我告訴他此事,他也自責有經驗(seasoned)的醫師有時也會忘記提醒病人藥品的交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 。 最後我要向在美國東岸開業的同學致敬,他從我寄給他的錄影帶,看我走路的姿態,就把早期巴金森氏病考慮為鑑別診斷。
-
2020-09-23 癌症.肺癌
家裡親人確診肺癌,你的罹癌機率增! 6成發現已晚期,這項危險因子要特別注意
統計顯示,30年來,台灣肺癌的發生率增加了3倍,更可怕的是發生率還在繼續上升。而國健署的癌症統計顯示,國人被診斷出罹患肺癌時有6成左右是已經轉移,無法手術治癒的晚期(第4期)癌。在台灣,剛診斷出肺癌的平均年齡是65歲,但是從55歲開始發生率就有快速升高的趨勢。 肺癌的致病原因多 遺傳具有性別傾向 肺癌的致病原因有許多,包含吸菸、石綿等粉塵類空氣有害物質、空氣污染、家族遺傳、生活習慣和文化習俗,以及病人本身就有慢性肺部疾病。以肺癌來說,確實有遺傳因素,也有性別傾向,往往是父子相傳或母女相傳。前者就是爸爸有,兒子就容易有;後者則是媽媽有,女兒也容易有。因此,這點要尤其注意。目前對肺癌的分類從原本單純的病理分類,還有新1種的「分子分類」出現。病理分類就是從病理切片依據細胞型態排列的方式所做出的分類,可粗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兩種,前者占所有肺癌的10%至15%,後者則占85%至90%;同時,非小細胞肺癌又分為肺腺癌和鱗狀細胞肺癌兩種,以及極少數幾乎消失可以不計的大細胞肺癌。 單孔無管微創胸腔鏡手術 是肺癌手術主流此外,隨著肺癌的治療日益複雜,肺癌的分類方式也慢慢朝向所謂的「分子分類」,尤其以肺腺癌為甚。這是因為肺腺癌的癌細胞往往具有EGFR、ALK、ROS1 等十餘種的其中1種的(肺癌驅動)基因突變,藉由基因檢測出可以得知病友具有哪一種基因的突變,能夠藉此進行標靶治療。另外,利用特殊染色評估癌細胞或免疫細胞之免疫檢查點PD-L1 表現,可作為能否進行免疫治療的依據。這也是分子分類的1種方式。經過完整的檢查後,才能正確判斷期別,也才能制定正確的治療計畫。以往早期肺癌或部分中晚期肺癌的手術都需要插呼吸管、胸管、尿管等3管。現在,台大醫院胸腔外科首創的「單孔無管微創胸腔鏡手術」已成為肺癌手術的主流,相關國際期刊超過50篇以上。免插氣管的胸腔鏡手術,不僅減少全身麻醉造成的傷害,還使病患更快恢復。不只麻醉藥用量省、保留更多肺功能,開完刀隔天就能出院。 心肺功能鍛鍊 避免併發症造成生命危險醫師提醒,患者在手術後需對剩餘肺部的心肺功能加緊進行鍛鍊,幫助肺葉充分擴張,以免產生活動後會喘及呼吸不適等現象,並且還能減少肺炎、肺擴張不全等併發症發生的危險。因此,建議多加練習恢復肺功能的呼吸運動:包含深呼吸運動、噘嘴呼吸以及腹式呼吸。(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肺癌元凶藏廚房! 煮飯時3個NG習慣要改掉 肺癌、普通感冒咳嗽有差別! 咳超過「這天數」別再拖
-
2020-09-23 科別.泌尿腎臟
小鬼黃鴻升猝逝恐與「多囊腎」有關 醫:患者要做好這4件事!
編按:藝人小鬼黃鴻升年僅36歲突然猝逝,經紀人透露死因為主動脈剝離致血管阻塞,醫師表示小鬼患有先天性多囊腎,導致猝死最有可能的病因,就是先天性多囊腎合併彈性纖維異常與高血壓,造成急性胸主動脈剝離猝死。多囊腎、主動脈剝離與黃鴻升猝死台大急診醫學副教授李建璋說,主動脈剝離通常發生在50歲以上長期高血壓患者,黃鴻升雖然在前1年檢驗有三高,但是不至於短短一年之內就惡化成主動脈剝離。年輕人會主動脈剝離最常見的原因還是先天性遺傳疾病,尤其是馬凡症候群,馬凡症候群是纖維蛋白(fibrillin-1)先天異常造成,但是通常馬凡症候群的患者手長腳長,關節易於常人柔軟,要肉眼主觀的判斷是否是馬凡症候群,就是看臂展是否大於身高,小鬼顯然不是這樣的身材,不像馬凡症候群。小鬼患有先天性多囊腎,這和主動脈剝離有關嗎 ?李建璋回想起16年前當台大急診總醫師的一個夜晚,一位40歲左右的年輕人在和朋友吵架中喊了一聲胸痛突然倒下,失去意識,送來急診已經心跳停止,我們立刻進行CPR,我在床旁超聲波中發現他有心包積液造成心包填塞,毫不遲疑,立刻進行心包膜穿刺緩解填塞,病人也成功恢復心跳,由於心包膜穿刺的液體是鮮紅色動脈血,我心想可能是主動脈剝離出血到心包膜造成,於是緊急安排電腦斷層,果然證明這位先生有主動脈剝離,但同時也發現,他的腎臟具有大大小小的水泡,是位多囊腎患者,隨後緊急安排手術,經過6小時搶救還是無法挽回他的生命。這個案例一直盤旋在我心頭,究竟先天性多囊腎和主動脈剝離有關嗎? 當時文獻查閱只有一例病例報告,並沒有一致的結論,雖然動物實驗發現先天性多囊腎也會有纖維蛋白的異常,但是因為多囊腎患者也容易會有嚴重高血壓的情形,也是導致主動脈剝離的重要危險因子,所以學界當時沒有結論。因為我們的病患有經歷手術,所以取得了寶貴的主動脈標本,我找出他的標本和病理醫師反覆討論,證實先天性多囊腎患者的主動脈病理變化是和先天性纖維蛋白異常類似,而不是高血壓動脈粥狀硬化的病理變化。我把這些發現整理發表在Resuscitation雜誌。 李建璋認為從這些經驗來看,黃鴻升猝死最有可能的病因就是先天性多囊腎合併彈性纖維異常與高血壓,造成急性胸主動脈剝離猝死。多囊腎病患應做好這4件事最後李建璋建議,台灣人群有為數不少先天性多囊腎病患,除了會導致主動脈剝離、也有可能用腦血管瘤破裂腦出血,這些病友應該要定期檢查相關心血管疾病,控制三高、避免劇烈運動、避免搬重物,才不會讓遺憾再度發生。
-
2020-09-23 科別.泌尿腎臟
醫:「多囊腎」是種全身性疾病,嚴重恐致腎衰竭!
我國洗腎人口密度全球第一,有洗腎王國之稱!全台洗腎人數從前年9萬攀升至2019年的9.2萬人。根據健保署最新統計,慢性腎臟病病人的醫療費用一年花掉健保高達533億元,蟬聯十大國病首位,造成洗腎的慢性腎臟病當中,多囊腎是最常見的遺傳性腎臟病。多囊腎是一種自體顯性遺傳性疾病,是因為基因缺陷所造成,病人往往都有家族史,父親或母親有這種基因缺陷,有二分之一的機率會傳給下一代。多囊腎的特點:腎臟水泡隨時間愈長愈多多囊腎的特色是腎臟會出現很多大小不一的水泡,俗稱泡泡腎。係隨著年紀愈來愈大,腎臟裡的水泡的數量會愈長愈多,水泡的大小也會愈來愈大,因而正常的腎臟組織被擠壓,水泡甚至大到壓迫腹腔裡其他器官,患者到疾病末期時,腎臟體積可能達到正常人的20倍及腎臟裡也長滿密密麻麻的水泡(如:圖一)。 多囊腎最可怕的問題:洗腎多囊腎最大的問題是患者的腎功能會慢慢變差、最終恐導致腎臟衰竭,需要進行洗腎或腎臟移植。常見的基因突變類型有兩種,一種是較嚴重的,平均50幾歲就要洗腎,另一種是平均70幾歲就要洗腎。多囊腎常見症狀腎功能發生惡化之前,多囊腎患者便已出現症狀,包括水泡大到常常腰痛、水泡出血會有血尿、泌尿道感染(反覆發生)、高血壓、腎結石等。在30歲以前,就有超過50%的患者發生超過一種以上的併發症。多囊腎是一種全身性疾病除了腎臟方面的問題,多囊腎還有其他併發症,包括:腦部出現血管瘤,有腦出血、猝死風險;心臟瓣膜閉鎖不全,造成心衰竭;肝、腎囊泡將損傷肝腎功能,如果持續變大將壓迫腸胃道,導致營養不良。多囊腎新藥,延緩洗腎病程多囊腎患者的症狀主要來自囊泡變大對腎臟的傷害,整體腎水泡的大小或體積,可以預測腎臟疾病進展程度。研究發現,水泡變大主要跟抗利尿激素有關,故抑制抗利尿激素可以讓水泡成長的速度變慢。多囊腎以往並沒有任何藥物可讓囊泡減緩生長,只能控制高血壓及配合日常生活作息來延緩病程。目前有一種新藥名為「佳腎康」,可以選擇性的抑制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抑制水泡的增長,也是目前第一個且唯一一個臨床試驗證實,能夠延緩多囊腎進程之藥物。無論早期或晚期腎臟病病人都有效,該藥可顯著的延緩腎臟疾病進程惡化。研究發現,在慢性腎臟病第二期時開始用藥可延後洗腎時程約7年,第三期開始用藥可延後約4年,到第四期才用藥僅延後約1年。可見,提早用藥對腎臟病的保護效果較明顯!2019年7月正式給付佳腎康®錠,開放給中度腎衰竭患者(第三期慢性腎臟病)有條件申請使用,用以延緩多囊腎之囊泡生長及腎功能惡化,透過健保給付,許多患者能因此受惠,希望進一步減少我國洗腎人口!
-
2020-09-22 新聞.生命智慧
正面接受人生挑戰 《伊如陽光》照耀有緣人
【文、圖/選自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伊如陽光》,作者李憶慧】人生無常,所有事物都可能在一瞬間改變,我把每一次際遇,都當成訓練自心的好機會,如果能這麼想,生命就會變得更有趣。──陳伊瑩(法號慈舜,英文名Grace)病苦思惟女兒愈受苦愈堅定,沒有對自己的信仰有任何懷疑,能不起煩惱,不顛倒,信受奉行生生世世。慈舜剛罹患白血病,還在美國時,閻雲醫師開玩笑說:「你怎麼總是跑在醫學前面?」真的沒有想到,這是象徵致命的玩笑啊!白血病的藥物療效,這幾年有很大的突破,然而慈舜卻等不到,早了幾年往生。閻醫師取了慈舜的唾液做檢測,報告說明她兩次罹癌,是因為在胚胎時基因突變,一對p53基因都斷裂,這是負責抵禦癌症最重要的基因,並非遺傳自父母的基因。所以,慈舜的身體就像是一顆不定時炸彈,得癌症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難怪我懷孕時一直流血,需要打針安胎,還要臥床休息,連起床梳個頭都流血,原來是身體在排斥,雖然勉強留下她,她也選擇了我們,但是時間不夠長。還好她能接觸慈濟,能自耕福田、自造福緣,發願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閻醫師在女兒往生那年中秋,受邀到慈濟全球人醫年會演講。前一夜,他夢見了慈舜,感覺是很歡喜的能量,好像是要他安心。閻醫師在演講中談到,病患在生病中改變信仰的現象屢見不鮮,慈舜卻愈受苦愈堅定,因為她沒有對自己的信仰或對證嚴上人有任何懷疑。身為腫瘤和骨髓移植專家,常常應邀在各種場合演說,辯才無礙的閻醫師,在以慈舜為例的那場演講中,居然泣不成聲,無法再講下去。他不捨年輕生命的消逝,更不捨一位年輕法親的流逝。做慈濟三十年的我,知道就如上人所說,慈濟是娑婆世界,參差不齊是正常現象,一個年輕人在眾多慈濟人的愛護中成長,但是做事的方式和思維模式也一定有所不同。想到女兒能不起煩惱,不顛倒,信受奉行生生世世,也是我學佛的典範。愛的延續濟修從美國來訊,說開始參加慈光師姊的翻譯團隊,這是慈舜加入美國團隊後一直在做的。慈濟援助尼泊爾賑災後,很開心能與思賢師兄及慧文師姊,一起陪同尼泊爾裔的Naresh Dugar先生參訪慈濟。年輕的他是尼泊爾第三大企業的副總裁,對慈濟嚮往多時,希望到臺灣尋慈濟的根,然而簽證遇到了一些困難,我盡了一點力,尋求管道,讓他能順利成行。我們陪同他參觀慈濟志業,環保站的老菩薩、慈濟醫院的醫療人文、花蓮靜思堂的博覽會以及靜思精舍出家人的一日不做一日不食,都讓他非常感動。最後拜謁上人時,他發願讓慈濟永遠生根在佛陀的故鄉尼泊爾。當天晚上回到家,看到濟修從美國來訊,說開始參加慈光師姊的翻譯團隊,這也是慈舜加入美國團隊以後一直在做的,他感到自己能繼續慈舜在世時做的事、發的願,而十分開心。時隔兩年,我再問他:「你現在還是為慈舜做慈濟嗎?」他說:「不是!我現在是為自己在做慈濟。」我很高興,他能夠找到生命真正的價值,從小愛跨越到大愛。傳法到西方,度化外國人是慈舜發的大願,相信她現在一定大步邁向這個目標。女兒教會我的事我跟女兒學到的是,一致不變的堅持!她的衣服不要花花綠綠,跟她的人生方向一樣,找到方向就往前邁進。慈舜自十八歲去美國念大學,我們母女相聚的時間不多,大概就是每三個月,我會飛去跟她住兩週的時間,還有她回來臺灣住在家裏的時候。陪伴慈舜住院治療時,母女聊了很多,我曾經問她:「你給媽媽回饋一下,我這個做媽媽的,有什麼地方要改進?」慈舜想了一下說:「如果你一定要我說的話,記憶中,從小到大,不論我有再好的表現,你都沒有稱讚過我。」聞言,我想要反駁,但是想想孩子這樣感覺一定有原因。從小,她每有好的表現,我都會開心地和公婆、爸媽分享,有時候當著她的面說,她還會害羞地一直否認,讓我好像是說謊一樣,很尷尬。可能因為這樣,我漸漸就不說了,反正她和爸爸一樣都是低調的人。現在回想起來,可能她要的不是我跟別人說,而是在她跟我分享時,我就應該抱著她,讚嘆她,開心地跟她一起歡喜。孩子要的就是這麼簡單。另外,我跟女兒學到的是,consistence(一致不變的堅持)!人生中,我們要的實在太多,要紅也要綠,還要彩色才滿足,最後都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女兒從小就很清楚,她的衣服不要花花綠綠,連房子的裝潢也只有黑、白、灰三色,只有木質地板是在愛物惜物的大原則下被留下來。這跟她的人生方向一樣,找到了方向,就一直往前邁進,帶著這分信念到來生。利益眾生慈舜是信守證嚴上人教誨的好弟子,希望她正面接受人生挑戰的精神,能夠鼓勵一些身體不適或遇到困境的朋友。雖然慈舜從第一次罹患腮腺癌,經過三次開刀;後來又得了急性淋巴白血病,經過多次化療和骨髓移植。在短短四、五年間,進進出出醫院,經歷所有辛苦的治療,她卻一直都很樂觀、很平靜。她沒有說出來的是,她回到花蓮就是為了最後要捐贈大體。慈舜自己對生病這件事的看法是:第一次罹患腮腺癌治療時,她還慶幸自己無需化療;在急性血癌治療時,她說自己經歷了化療和移植的辛苦,以後更能貼心地關懷鼓勵病苦的人;對於自己若是無法醫治好,必須面臨此生終點的事,她認為可以將身體交給慈濟醫院的醫師研究,希望對醫療有所貢獻,也就是俗話說的「跌倒也要抓一把沙」。催生這本書的慈濟平面媒體總監王志宏和林幸惠師姊,看過我寫下來的札記後,殘忍地逼我看《一公升的眼淚》,一度曾想既然有這本書,我又這麼忙,應該不用寫了!可是念頭一轉,不同不同,慈舜的出生背景、學識專業、生命寬廣度都不同。慈舜是信守證嚴上人教誨的好弟子,希望她正面接受人生挑戰的精神,能夠鼓勵一些身體不適或在精神層面遇到困境的朋友。於是,我繼續在字裏行間,一點一滴思念著愛女,讓她仍然有利益眾生的機會。點點滴滴的回憶,伊如陽光,永遠照耀著我心和所有有緣人。
-
2020-09-21 科別.呼吸胸腔
國衛院研究:長期暴露奈米環境 恐致體內氧化壓力失衡
奈米技術現已被廣泛應用在各項生活用品當中,但長時間暴露是否對人體有害,並無長期流行病學追蹤研究。國家衛生研究院今發表,近4年來對台灣14家製造和使用奈米材料機構工作者,進行重複測量血液、尿液等研究,結果顯示,長期暴露於奈米微粒環境會導致體內氧化壓力(oxidative stress)失衡。國衛院表示,此為首次以人體在奈米方面所做的追蹤研究;同時建議奈米工廠作業員,若戴活性碳口罩對奈米微粒防護恐不足,建議應達到N95等級為佳。而該研究成果已於2019年12月刊登於國際醫學期刊「Environmental Health」。國衛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專案助研究員吳威德表示,過去在動物吸入研究中發現,暴露在奈米微粒環境中的小鼠,會觀察到氧化壓力上升,以及發炎反應、心血管疾病、肺部纖維化或肉芽腫、胸膜斑塊生成、肺癌與間皮瘤樣疾病等症狀。而氧化壓力會造成細胞的氧化損傷,是引起發炎反應及退化、衰老的原因之一。因此,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奈米微粒環境中的工作者,其健康情形值得關注。吳威德說,他與所內奈米微粒健康危害研究團隊,在衛福部及勞動部的計畫支持下,檢測台灣14家(13家工廠、1家研究機構)製造或使用奈米材料機構內的工作者(多為奈米製造廠或馬桶製造、半導體塗層等應用廠)各項生理數值,了解暴露在奈米微粒環境對健康的危害。其中以206位操作、處理奈米材料的工作者為研究組,同機構從未處理奈米材料的108名行政人員為對照組,於研究基準、半年、一年半、兩年半、三年半後重複5次採樣,測量血液、尿液和呼出氣體凝結液樣本、肺功能、心率變異性、神經行為測試與多種生物標記。研究發現,長期暴露於奈米微粒環境會導致體內氧化壓力失衡,是處理奈米材料工作者潛在健康風險的主因;另外,發炎指數反映CC16與抗氧化酵素SOD可用來監測奈米微粒暴露引發的累積健康危害。不過研究也顯示,在近四年追蹤期間內的統計結果,處理奈米材料或暴露於高濃度奈米微粒環境與心血管功能障礙、肺損傷、發炎反應、神經行為和遺傳毒性等,均沒有明顯相關性。吳威德表示,雖尚無證據顯示奈米微粒對人體健康有直接傷害,但建議在使用或製作奈米材料的工作場域,仍需加強局部排氣或採取動力空氣濾淨式呼吸防護具等相關保護措施,以減少長期暴露引起氧化壓力提升與後續健康效應影響。國衛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所長陳保中表示,該研究為初步成果,需更長時間研究追蹤,現已與美國UCLA學者談交流合作,未來該研究將繼續,並持續追蹤同一群受試者。另外,汽車美容業者因鍍膜技術也會接觸奈米,長期下來所受影響恐不亞於工廠作業員,未來研究將考量納入。
-
2020-09-21 科別.呼吸胸腔
長期暴露奈米微粒氧化壓力失衡 恐增肺損傷風險
國衛院追蹤研究發現,長期暴露奈米微粒環境會導致體內氧化壓力失衡,雖未達致病程度,後續可能有肺損傷風險;有些奈米工廠作業員僅戴活性碳口罩,防護力不足,應戴N95口罩。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專案助研究員吳威德今天上午在記者會表示,大眾對細懸浮微粒(PM2.5)都很熟悉,奈米微粒則是比PM2.5更細小,大約等同病毒、抗體分子的大小,如果進到體內,容易堆積在下呼吸道、細小的支氣管,引起後續發炎、氣喘、肺部纖維化的風險。奈米粒子因體積極微小而產生新的物理特性,被廣泛運用在生活各項用品當中,從電子產品到醫療保健產品、食品、紡織品、運動裝備、衛浴產品、家用產品等。在運用奈米技術或材料的作業過程中,常會產生大量奈米微粒,大部分工廠為保護工作者,會以封閉操作和加濕作業來大幅降低空氣中奈米微粒的濃度。過去對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奈米微粒環境中,是否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沒有長期流行病學追蹤研究。國衛院團隊在4年間檢測台灣14家(13家工廠、1家研究機構)製造或使用奈米材料機構內工作者的各項生理數值,其中以操作、處理奈米材料的工作者為暴露組(共206名),同機構從未處理奈米材料的工作者為對照組(共108名),重複5次測量血液、尿液和呼出氣體凝結液樣本、肺功能、心率變異性、神經行為測試與多種生物標記。研究結果顯示,長期暴露在奈米微粒環境會導致體內氧化壓力失衡,也觀察到支氣管有發炎指標,可能肺部有受損,但還沒有到疾病程度。在追縱期間內的統計結果顯示,處理奈米材料或暴露於高濃度奈米微粒環境與心血管功能障礙、肺損傷、發炎反應、神經行為和遺傳毒性等都沒有明顯相關性。研究成果已在108年12月刊登於國際醫學期刊「環境健康」(Environmental Health)。過去在動物吸入研究中發現,暴露在奈米微粒環境中的小鼠,會氧化壓力上升,以及發炎反應、心血管疾病、肺部纖維化或肉芽腫、胸膜斑塊生成、肺癌與間皮瘤樣疾病等症狀。針狀纖維奈米碳管會誘發石棉樣肉芽腫的形成,並增加腫瘤品系小鼠罹患間皮瘤的可能性。氧化壓力會造成細胞的氧化損傷,是引起發炎反應及退化、衰老的原因之一。國衛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長陳保中說,儘管目前研究還看不出奈米微粒與疾病的關聯,但已觀察到氧化壓力和相關生物標記,環境因子導致的疾病發生通常經年累月,後續還會與國外合作,繼續追蹤致病可能性。吳威德說,應特別需要重視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奈米微粒環境中工作者的健康情形,尤其到工廠觀察時,很多工作員配戴的是活性碳口罩,對奈米微粒防護不足,建議應達到N95等級為佳。此外,應加強局部排氣或採取動力空氣濾淨式呼吸防護具等保護措施。
-
2020-09-21 科別.心臟血管
你的膽固醇有沒有超標?名醫教你算「動脈硬化指數」
●動脈硬化指數應在3或4以下●動脈硬化指數過高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型態和藥物調整要雙管齊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數值,家族性高血脂症患者應小於10040出頭的阿雯(化名)飲食均衡、規律運動,例行健檢總膽固醇卻是紅字。醫師檢視健檢報告發現,她高密度膽固醇及總膽固醇數據換算成「動脈硬化指數」在正常範圍,但低密度膽固醇還有降低空間,恐與家族遺傳有關,若飲食及運動控制無效,應考慮服藥。總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內科教授王宗道表示,血脂肪檢查包括三酸甘油脂(TG)、總膽固醇(T-CHO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四個指標需綜合判讀,簡單判讀是把總膽固醇除以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所得到數值是「動脈硬化指數」。王宗道指出,如有心血管疾病,例如頸動脈已增厚或有斑塊、置放心血管支架、曾心肌梗塞或中風者,動脈硬化指數應採取嚴格標準,理想值應為3以下,顯示血管健康,風險較低。若無心血管病史,動脈硬化指數理想值可放寬到4,一旦超過4,就必須更積極的調整生活型態及藥物控制。降血脂 控制飲食和運動倘若動脈硬化指數高過理想值,王宗道建議,無心血管病史者,可先嘗試三至六個月的的飲食控制和運動改善,若指數不能變正常,應該要就醫服藥;若有心血管問題的人,則生活型態調整和藥物要雙管齊下,直到達標為止。除了動脈硬化指數要降到3或4以下,根據2017年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家族性高血脂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數值應小於100mg/dl,心血管疾病者更應控制在70mg/dl以下。體重標準 避免疾病上身維持正常體重是維持正常血壓和心血管健康的關鍵。當體重上升1公斤,血壓就上升1毫米汞柱,身體質量指數(BMI)不能超過24,血壓收縮壓不能超過120毫米汞柱,肥胖者須減重,避免心血管疾病上身。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家醫科教授黃國晉表示,飲食控制可輔助降血脂及膽固醇。膽固醇的飲食來源為蛋黃、肉類、海鮮,愛吃肉、油炸、高熱量食物者要減少攝取,多吃高纖的麥片、蔬果等,持續兩、三個月,能讓膽固醇下降。攝取好油 少吃甜食三酸甘油脂的主要來源是飲食中的油脂、甜食等精緻碳水化合物,建議少吃蛋糕、含糖飲料等甜食,減少攝取飽和脂肪酸高的油脂,例如豬油、椰子油等,可多攝取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好油,例如苦茶油、橄欖油、堅果類。多運動可以降血脂,具有改善代謝、血壓、血糖等好處,黃國晉建議,每周5次,每次心跳達每分鐘130下的有氧運動,持續30分鐘。另做重量訓練,提升肌肉量及新陳代謝,代謝變好,控制血糖和血脂肪。長者運動 可融合平衡訓練黃國晉推薦,老年人可在運動中融合一些平衡訓練的元素,例如太極拳,因為動作慢,且著重下肢及核心肌群的穩定訓練,包括單腳站立、重心轉移等,可降低長者跌倒風險。
-
2020-09-21 新聞.生活用品毒害
蠶豆症殺手 公共場所擬限用合成樟腦丸
許多市售合成樟腦丸由「萘丸」製成,一旦接觸可能導致蠶豆症患者出現急性溶血症,日前有五千多人連署要求全面禁用非工業用萘丸,行政院為此召集環保署、衛福部研商。環保署表示,將研析公廁等公共場所推動限用萘丸,相關產品也要放大警示文字。不過,中國大陸和歐盟分別在一九九三年、二○○八年禁用萘製造環境產品,美國雖未禁用,但各州可視需求加嚴管理。成大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主任李俊璋說,建議我國應設定期程禁用;萘丸價格低、利潤小,只要經濟部投入輔導,三至五年內就可協助業者轉型,降低產業衝擊。連署發起人陳姓民眾也說,建議提供適當的投藥劑量、場合等說明資訊,除臭也可用其他產品替代,而非像某些公廁在便斗大量投放萘丸。希望政府設定落日條款、專案輔導,在一定期程內讓萘丸退場。萘丸在生活中無所不在,近期有家長帶蠶豆症孩子在台北市搭公車,連兩次遇到車上使用萘丸,司機說為防蟑螂不得不用,家長只好帶孩子下車。一名四十多歲患蠶豆症的成大行政人員,三年前拜訪廠商,回來說在外頭聞到萘丸味道,當下覺得不舒服,過一周出現急性溶血症狀,心智降到六歲以下,無法自理生活,成大至今還在募款協助他家人。蠶豆症是台灣常見遺傳疾病,每一百個新生兒就有三個可能罹患。今年五月有五千多人連署認為合成樟腦丸驅蟲除臭,對蠶豆症患者有生命威脅,應於五年內逐步禁用非工業用萘丸。經行政院七月召開跨部會研商,環保署說,將請公部門評估在所轄公共空間內,有使用萘丸的地方應增加提醒標示及警語,並研析辦公場所、公廁等公共場所推動萘丸限制使用作法,若有用藥防治需求可使用替代產品。
-
2020-09-21 科別.心臟血管
「主動脈剝離」致死率高 醫教一招自我檢測是否為高危險群
藝人黃鴻升(小鬼)猝逝,讓外界震驚不已,近日不少好友也都前往靈堂公開弔唁,黃鴻升的經紀人透露死因為「主動脈剝離」致血管阻塞。台大醫院外科部、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許榮彬表示,主動脈剝離主要是高血壓控制不良導致,由於血壓沒好好控制,長期過高就可能把血管壁衝破,導致剝離,血壓愈高、風險愈高,大多發生在50至60歲中高齡族群。通常患者平時不會有什麼異常的狀況,但主動脈剝離卻是醫界著名的兇症,發病時可能會感到強烈撕裂性疼痛,致死率可說是相當高。主動脈剝離若發生在年輕族群,則以「馬凡氏症候群」可能性較高,許榮彬指出,這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只要父母一方有,孩子就有50%機會罹患此病,患者最大特徵就是身材高瘦且手腳特別長,知名人士包括前美國總統林肯、誠品創辦人吳清友等,這類患者受基因影響,血管壁結構較脆弱,容易破裂。根據《 三立新聞網 》報導,家醫科主治醫師陳欣湄透露,可以用以下簡單的3個步驟,檢測自己是否罹患馬凡氏症候群。一、張開手掌二、將拇指往內凹並握拳,不可用力擠壓,要在最自然放鬆的狀態下檢測三、查看拇指是否超出小指,若超過,就需特別注意,最好到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
-
2020-09-19 科別.心臟血管
撕心裂肺的胸痛!主動脈剝離成因、症狀、預防方式一次看
主動脈剝離是急症,患者可能在幾秒內,從「原來好好的」變「強烈撕裂性胸痛」。更重要的是,主動脈剝離經常很要命。一起來看懶人包!主動脈剝離指的是主動脈結構出問題,血管內膜上有個小型的撕裂處(結構有問題處),使原本在主動脈內流動的血液經過內膜撕裂處時,血液從真腔(血液原本的流動之處)進入主動脈壁受傷後產生的假腔(因為結構受傷而產生的夾層)中。主動脈壁的結構受到破壞,血液從真腔進入假腔之後,主動脈能送進各器官的血流必受影響,畢竟血液都流到錯誤的位置啦!這下子,我們的大腦、脊椎、腎臟、腸子、雙腳等器官就接收不到主動脈該送來的血液,因而產生缺血性症狀。所以,主動脈剝離是急重症,常常引發的後遺症包括:● 死亡:若主動脈破裂,會造成嚴重的內出血,死亡率極高● 視主動脈剝離位置不同,帶來的併發症不同,但都是起因於主動脈剝離後器官血流不足而引起。例如急性心衰竭、腦中風、腸缺血及壞死、急性腎衰竭、肢體缺血等重大併發症。主動脈剝離常發生在六十到七十歲的男性。主動脈剝離的症狀可能與其他心臟病發的症狀非常類似,且隨著血流受阻的位置不同,患者症狀也不同,因此有人說主動脈剝離是「偉大的模仿者」。然而主動脈剝離最典型的症狀就是胸痛!患者會抱怨突然感到強烈的、撕裂性的胸痛及上背痛,痛感可能延伸至脖子或下背,這種痛的強度很強,可能在幾秒內就從不痛到變成這輩子從未經歷的痛感。若患者抱怨這是「此生最痛的胸痛」,就要很小心是不是主動脈剝離!另外,視主動脈剝離發生處不同,患者會受影響的器官不同,也會表現以下可能症狀:● 喘不過氣● 肚子痛(腸胃血流受阻)● 腰痛(腎臟血流受阻)● 意識不清、昏倒。(腦部血流受阻)● 突然間說不出話、看不見、半側無力,就像中風的症狀(腦部血流受阻)● 單側手臂的脈搏很弱危險因子包括:1. 沒有控制的高血壓,大部分主動脈剝離都發生在罹患高血壓多年的患者身上,因為血壓高會加速血管的老化,破壞血管結構,增加主動脈受傷撕裂的機會。2. 動脈粥狀硬化3. 主動脈瓣膜缺陷4. 主動脈窄縮5. 某些遺傳性疾病6. 高強度重量訓練,主動脈血壓會上升太快太多7. 使用古柯鹼(可卡因),會讓血壓突然變高想預防主動脈剝離,你應該要:1. 好好控制血壓,超過四十歲後最好在家放個血壓計,每天監測血壓數值。2. 戒菸,若真有抽菸習慣,趕快戒掉。(成功戒菸有方法,讓醫師來幫助你)3. 維持適當體重搜尋附近的診所:外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20-09-19 科別.心臟血管
小鬼黃鴻升主動脈剝離過世 醫籲2大族群要注意
藝人黃鴻升猝逝,經紀人透露死因為主動脈剝離致血管阻塞。醫師表示,高血壓患者是主動脈剝離最主要危險族群,年輕人則大多是遺傳疾病「馬凡氏症候群」釀禍,是猝死重要主因。黃鴻升(小鬼)16日被家人發現陳屍在北投住家內,士林地檢署檢察官相驗遺體後,初步排除外力造成,也無明顯致命外傷,今天經解剖認為因心血管問題死亡可能性較大。小鬼經紀人則透露死因為主動脈剝離造成血管阻塞。台大醫院外科部、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許榮彬今天受訪時表示,主動脈剝離主要是高血壓控制不良導致,由於血壓沒好好控制,長期過高就可能把血管壁衝破,導致剝離,血壓愈高、風險愈高,大多發生在50至60歲中高齡族群。主動脈剝離若發生在年輕族群,則以「馬凡氏症候群」可能性較高,許榮彬說,這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只要父母一方有,孩子就有50%機會罹患此病,患者最大特徵就是身材高瘦且手腳特別長,知名人士包括前美國總統林肯、誠品創辦人吳清友等,這類患者受基因影響,血管壁結構較脆弱,容易破裂。許榮彬說,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主動脈剝離,都發生得相當突然,患者會出現劇烈胸痛,恐喘不過氣、頭暈、麻醉甚至昏迷,主動脈剝離後可能造成心腦血管阻塞,引起腦中風或心肌梗塞;另一種狀況是因血塊壓迫到心臟危及性命。他指出,多數患者在發病當下就會猝死,是國內猝死主因,但因經常以腦中風、心肌梗塞等症狀呈現,若沒有解剖,恐怕難以發現主動脈剝離才是背後元凶;不過,若來得及就醫,患者存活率可高達7到8成。想預防主動脈剝離找上身,許榮彬呼籲,有高血壓問題的民眾務必嚴格控制血壓,馬凡氏症候群方面,若能提早得知有此疾病風險,可吃藥降低血壓,讓血壓低一點、心跳慢一點,降低血管負擔。
-
2020-09-19 科別.心臟血管
小鬼解剖死因為「主動脈剝離造成血管阻塞」 醫:主動脈剝離5危險因子,喘不過氣、腹痛、腰痛要當心!
編按:小鬼在16日上午11時許被父親發現時已無生命跡象,身上僅穿著白色短t、下身赤裸,他臉朝下趴地,口鼻流血、嘴唇撞腫,研判是慌張走出浴室,突然因不明原因摔倒,臉部撞到流血,屋內無發現藥物、也沒有喝酒情事。今日下午法醫在板橋殯儀館進行解剖程序,初步解剖發現死因疑是心血管的問題。小鬼經紀人Dino也透露,小鬼死因為「主動脈剝離造成血管阻塞」,表示平常都有做健康檢查、完全沒問題,詳細細節仍待法醫研究所的鑑定報告。55歲蔡先生為40年老菸槍,從事勞力工作,多年前發現罹患高血壓,但認為沒有症狀,便無服藥控制,日前突然感到胸悶、胸痛,以為吃止痛藥可緩解,卻遲不見效,直到劇痛難耐,前往當地醫院急診,竟確診為主動脈剝離,醫師建議立即轉院治療,經治療後,術後恢復良好。主動脈剝離  發病後每小時增加百分之一的死亡率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劉殷佐表示,患者發生胸痛當下,先前往鄰近醫院急診,經電腦斷層檢查確診為主動脈剝離,此症為致命性的心臟殺手,根據統計,患者發病後每小時即增加百分之一的死亡率,至少半數病人在病發後48小時內會死亡,因此當時兩院便聯繫緊急安排手術。劉殷佐進一步指出,主動脈剝離是指主動脈內膜破裂後,血液從真腔(血液原本流動之處)進入假腔(因結構受傷而產生的裂縫處夾層),使得主動脈送到各器官的血流受到影響,就會產生缺血性症狀,往往導致腸缺血壞死、腦中風、急性腎衰竭、急性心衰竭,甚至死亡。主動脈剝離5危險因子 喘不過氣、腹痛、腰痛要當心主動脈剝離的危險因子包括未良好控制高血壓、抽菸導致動脈粥狀硬化、遺傳性疾病、主動脈瓣膜缺陷、高強度重量訓練或使用古柯鹼等。劉殷佐強調,一旦突然感到撕裂性的胸痛和上背痛,痛感延伸至脖子或下背,就有可能為主動脈剝離;此外,視主動脈剝離發生處不同,受影響的器官不同,若有喘不過氣、腹痛、腰痛、意識不清等症狀,也應懷疑為主動脈剝離所致。劉殷佐提醒,若患有高血壓者,平時應控制血壓,有抽菸習慣也必須戒除,並維持適當體重,才能預防主動脈剝離悲劇發生。延伸閱讀: 你的心臟健康嗎? 從這8地方check隱藏毛病 從前胸痛到後背別大意! 當心是體內這顆不定時炸彈爆了
-
2020-09-19 科別.心臟血管
小鬼黃鴻升猝死 醫師提醒年輕男性注意心律不整
士林地檢署今天解剖藝人黃鴻升遺體,初判是心血管問題。有醫師認為,突發性心律不整可能性較大,恐是心臟不正常放電釀禍,若發病30分鐘內沒急救,存活率小於5%;提醒年輕男性也應注意。黃鴻升(小鬼)16日被家人發現陳屍在北投住家內,士林地檢署檢察官相驗遺體後,初步排除外力造成,也無明顯致命外傷,今天經解剖認為因心血管疾病死亡可能性較大,詳細死因仍待法醫研究所鑑定報告為主。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鍾伯欣接受記者電話聯訪時表示,年輕男性猝死以心血管或腦血管問題居多,心血管疾病方面,他推測心因性猝死可能性較大,其中又分為心肌梗塞及突發性心律不整,綜合相關文獻,每年發生率約萬分之一到千分之一。鍾伯欣解釋,心肌梗塞主要是心臟血管阻塞,心肌在缺血、缺氧的情況下,導致不穩定電氣變化,但從缺氧到猝死通常需要一段時間,根據臨床觀察,急診的胸痛患者大多會痛上半小時至1小時,應該不至於突然猝死。至於突發性心律不整,則是心跳突然太快、亂跳,導致腦部血流不足,鍾伯欣說,年輕男性的突發性心律不整,以「布魯格達氏症候群」(Brugada Syndrome)最為常見,整體男性盛行率約為千分之1.2,目前已知部分患者因心臟肌肉裡的鈉離子通道具遺傳性異常,導致心臟不正常放電、心跳突然亂掉釀禍。不過,鍾伯欣表示,布魯格達氏症候群患者平時可能完全沒有異狀,相當難診斷,除非做心電圖時正好發病,才有機會偵測到。鍾伯欣指出,突發性心律不整患者發病時會倒下,若旁人見狀能立即做心肺復甦術(CPR)並以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ED)急救,都有機會救回來,拖愈久、存活機會愈低,基本上發病超過30分鐘沒急救,存活率恐不到5%。突發性心律不整來得突然又難以察覺,民眾應如何自保。鍾伯欣坦言,突發性心律不整沒有明確的徵兆可預防,但目前部分穿戴式裝置有偵測摔倒、心跳過快功能,若沒有及時回應,會協助打給緊急聯絡人,或許有機會救命。
-
2020-09-19 科別.腦部.神經
妥瑞症女孩搭捷運遇咆哮! 同車乘客神救援 結局超暖心
妥瑞症是一種遺傳性的神經內科疾病,由於腦內多巴胺不平衡,患者會不由自主發出清喉嚨聲音或聳肩、搖頭晃腦等行為,這些症狀常為患者帶來困擾。一個妥瑞症女孩搭捷運時出現症狀,惹來一旁阿伯誤會,小誤會變成大咆哮,其他乘客挺身制止阿伯脫序的行為。女孩下車後在爆怨公社發文,「謝謝那名在捷運上救了我的哥哥,也謝謝給我衛生紙的哥哥和大姐,也不好意思驚動早上八點半多、江子翠往龍山寺和西門的乘客。」原PO搭捷運上班途中,一如往常戴口罩看著手機,身體無法控制地發出「嗯嗯嗯」的聲音。有個阿伯突然伸手拍她,要她別玩手機,說她「打噴嚏」都沒有顧慮到別人。原PO解釋:「不好意思,那不是打噴嚏,我有妥瑞症!」兩人起了爭執,阿伯說:「我不相信那個什麼症啦!哪那麼剛好?」,阿伯一度俯身靠近原PO,對她大吼大叫。原PO嚇壞快要崩潰,有個大哥哥跳出來解危,要阿伯別欺負弱小。大哥哥還向她招手,「妹妹,妳來!妳不要怕!」示意她站在身邊。原PO眼淚奪眶而出,身旁的人紛紛遞面紙安慰她,「有沒有受傷?」、「不要怕,要小心一點喔。」、「加油,勇敢一點。」原PO用文字表達她的感謝,「我很感動,台灣人在面臨一些問題時候,真的非常暖心」,PO文短短5小時已逾2萬人按讚。很多網友說因為這件事,更能同理妥瑞症患者的處境,「妳很棒,要繼續勇敢下去喔」、「很多人不了解妥瑞症,阿伯應該是不了解又重聽才會誤會妳的,不要害怕,台灣人還是很溫暖的,加油!」「我女兒也是妥瑞,希望大家能多一點同理心,社會會更好」、「為無知的路人跟你道歉,為鼓勵的人一起替你加油」、「看著看著我都哭了...不誇張,整個熱淚盈眶,加油」。
-
2020-09-18 新聞.杏林.診間
專業觀點/可能自律神經失調或焦慮症
身體沒有明確病痛,但總覺得身體不適、睡不好、精神差,全身這裡痠痛,那裡也痛,甚至影響工作表現,一切都好像不太順利,但卻找不出病因,可能與自律神經失調或焦慮症有關。自律神經調節人體的「交感神經系統」與「副交感神經系統」;交感神經系統能讓人在處於緊張、興奮時,心跳、呼吸變快,腸胃消化減慢,以應付緊急情況;副交感神經系統則能使心跳、呼吸減緩,促進腸胃蠕動與消化,讓人能在平靜時呈現放鬆反應,而能適時休息。人體各部位皆由自律神經調節,症狀也五花八門,包含頭痛、呼吸困難、手腳麻木或無力、便祕、腹瀉等,皆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而產生的症狀。最好休息、真正放鬆或透過運動來轉換心情,若身體疼痛持續,則須求助醫師。焦慮症是以過度擔憂、畏懼、逃避為主要症狀,過多的壓力和焦慮,是造成焦慮症的主因,其他像是遺傳、容易緊張、著急的個性,也跟焦慮症的形成有關。焦慮可以透過運動、冥想等改善,但焦慮症無法單靠個人努力痊癒,仍須就醫治療。治療焦慮症分為藥物與心理治療,前者以抗焦慮劑與抗憂鬱劑等藥物為主,必須遵從醫師指示,勿自行停藥;後者透過精神科醫師或心理治療師,透過對話了解情形並應對疾病。而讓患者改變其面對焦慮的行為和反應的認知治療,也是幫助患者的方式之一。
-
2020-09-18 癌症.淋巴癌
6個類似感冒症狀,小心是癌徵兆! 過度疲勞、熬夜、重口味都 是危險因子
1名45歲的張先生,因為反覆發燒且全身全身皮膚焦痂來奇美醫學中心就診,在感染科及加護病房找尋病因與治療下,確診為淋巴癌,經化療後全身腫瘤消失無蹤,目前門診追蹤至今仍未發現腫瘤。淋巴癌不如10大癌症常見 早期徵兆容易與感冒混淆根據衛生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107年的資料顯示,淋巴癌雖已不在10大癌症之列但仍持續逐年增加中。淋巴癌不如10大癌症常見,但由於淋巴癌初期並無明顯特殊的症狀,而早期徵兆又容易與感冒或感染產生混淆,以致延誤了及早就醫的時機,對個人生命造成威脅。然而淋巴癌只要及早發現,積極接受正規治療,是可以痊癒或控制的癌症。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淋巴瘤聯盟早在2004年共同將每年的9月15日訂定為「世界淋巴瘤日」旨在提醒大家淋巴瘤是個不容忽視的癌症,希望大家能提高警覺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多數屬非何杰金氏 後天8大因素都是引發原因淋巴癌是人類腫瘤中組織分類最複雜的1種,分為非何杰金氏及何杰金氏2大類,而大多數的淋巴癌病人都屬於非何杰金氏。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的好發族群分布於40到50歲之後的中老年人,何杰金氏淋巴癌病人則有2群分別以30歲左右的年輕人或是60至70歲的老年人居多。研究顯示,先天基因異變導致免疫系統不全,以及後天因過度勞累,作息不正常,或是多菸、多酒、多刺激性飲食,以及病毒感染、遺傳因子、環境污染,都可能是引發淋巴癌的原因。 淋巴癌無篩檢工具 出現6大症狀快就醫檢查奇美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吳鴻昌表示,目前淋巴癌無特殊篩檢工具,應注意淋巴癌6大症狀:燒、腫、癢、汗、咳、瘦,若身體出現無原因的淋巴結腫大或6個月內體重驟減10%以上,莫名的發燒或盗汗,就應該到醫院去檢查。但由於發燒、淋巴結腫大症狀與感冒或感染症狀雷同,建議民眾無需過度恐慌,只要注意身體的變化,有疑問即早就醫即可。(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症狀像流感、武漢肺炎! 年輕人有這6症狀當心是「這癌」 淋巴癌化療藥物易誘B肝復發 研究建議主動做這事預防
-
2020-09-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演化樹分析新冠肺炎病毒 學者:華南市場非源頭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今天表示,學界用演化樹技術分析COVID-19病毒,證實中國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非起源地,更推估哥倫比亞最早病毒株約去年12月從亞洲移入。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今天舉行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說明會,以演化樹基因序列定位探索全球病毒來源、傳播及多元性。陳秀熙說,很多國家因經濟因素而解封,為瞭解病毒是否會因不同地區產生的變異讓傳播機率更高,學界也用遺傳演化樹技術來分析病毒的基因序列定位,除了有助於瞭解病毒傳播,對疫苗製造也有很大貢獻,對抗病毒時,大家必須團結,以全世界角度來看病毒轉移。針對中國COVID-19病毒起源,陳秀熙表示,學界最新論文研究發現,上海傳染病毒株與武漢病毒株不同,證實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非起源地;而不同病毒株的疾病嚴重程度未有顯著差異,但症狀惡化前免疫細胞CD3+T會大規模減少,此類徵兆可用於預測疾病危險程度。以哥倫比亞3至6月共857例境外移入個案分析,陳秀熙提到,有學者透過演化樹基因序列定位分析後發現,哥倫比亞的境外感染源至少有12個基因族譜,大部分源自歐洲;進一步比對,推估最早病毒株約2019年12月7日從亞洲移入,而哥倫比亞的病毒株散布全球,顯示境外移入持續發生。陳秀熙指出,台灣曾用基因序列定位分析2月自埃及入境的確診婦女,和全球GISAID病毒株基因序列資料庫比對,發現其病毒株曾在歐洲出現,但未曾出現在台灣,確認感染源來自旅遊過程;另外也針對台灣20個確診個案進行基因定序,發現2月至4月兩波流行的病毒株多與武漢及歐美的病毒株相近。現在許多國家積極投入疫苗研發,陳秀熙建議疫苗採公正優先分配模式,第一階段目標是減少過早死亡,應優先分配給可降低較多70歲以下死亡人數的國家,第二階段目標是減少經濟和社會上危害,建議優先分配給貧困差距和國民總收入損失降低較多的國家,第三階段目標是恢復正常運作,建議優先分配給高傳播率的國家,以終止社區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