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8 橘世代.健康橘
搜尋
遺傳
共找到
1501
筆 文章
-
-
2020-06-2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CDC列孕婦為高風險族群 排除年齡因素
在美國部分地區新冠病例增加之際,聯邦疾病管制中心(CDC)修正感染新冠肺炎後出現重症的高風險群體名單,除增加懷孕婦女外,也將年齡因素排除;另外,關於容易讓新冠肺炎惡化的慢性疾病,CDC也做出調整,增加遺傳性鐮刀型紅血球疾病(Sickle-cell disease),並降低肥胖患者的風險。儘管目前確診的範圍中,部分證據指向非裔、拉丁裔和原住民,無論是感染、重症或死亡的比率都相對較高,但並未將種族列入重症風險因素。疾病防治中心表示,這項更新是由CDC進行醫療研究所獲得的結果,選在7月4日美國獨立紀念日前公布,是希望民眾能提高警覺,避免讓自己在國慶假期中,暴露在高風險環境。CDC主任芮斐德(Robert Redfield)表示:「針對這些高風險族群,我們建議盡可能降低與人接觸的機會,或是盡量讓自己保持在人數較少的活動範圍內」;芮斐德同樣提醒和高風險族群同住的民眾,也依照一樣的方式降低自己感染的風險。CDC先前的建議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需要長期照護且住在療養院的人士、罹患心臟疾病、肥胖、糖尿病、腎臟或肺部的慢性疾病患者,及免疫力低弱的人容易成為新冠肺炎重症高風險的族群。然而,經過修改後,CDC認定高風險族群為罹患慢性腎臟疾病、慢性肺部發炎、肥胖、嚴重心臟相關疾病、第二型糖尿病、遺傳性鐮刀型紅血球疾病,及器官移植導致後天免疫力衰弱的患者;另也調降了肥胖的重症風險指數。另外,CDC重新歸納「可能帶有高風險」的族群名單,列入懷孕婦女、吸菸者、患有氣喘的人、血液流動異常導致囊性纖維化、高血壓、癡呆、肝病、肺部受損、第一型糖尿病、地中海型貧血、以及愛滋病或其他病因導致免疫系統衰弱的患者 。經過實驗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當中,有9%為適孕年齡的婦女,其中5%已懷有身孕;此外,雖然年齡因素已經被排除在外,但CDC表示年紀愈大風險仍愈高。
-
2020-06-27 新聞.健康知識+
除了遺傳之外 這2個因素對「癌症樂透」有決定性影響
【文、圖/選自台灣商務《自然的療癒密碼》,作者克萊門斯‧阿瓦伊】由於狄奧多西‧杜布贊斯基所言,除非是在演化的脈絡下,否則在生物學裡沒有任何東西具有意義,顯然是對的,再者,由於這種認知同樣也適用於疾病,因此我們不禁要問,演化醫學能為諸如癌症之類的疾病提供什麼解釋?我們又該如何去理解腫瘤細胞具有威脅性的變質與演化機制之間的關係?早在我們所身處的這個時代之前,癌症就已存在多時。古生物學家的發現讓我們了解到這一點。這些科學家是專門在研究遠古時曾經存在、如今卻早已滅絕的一些物種。他們曾經挖到一塊帶有一顆已經石化了的腫瘤的恐龍骨頭化石,這顆腫瘤的年紀已有將近一.五億歲。所以說,當時肯定存在著癌症,只是我們無法斷言,這種疾病究竟有多常見。從生命初始,造成腫瘤的可能性就一直存在於在細胞裡。且讓我們假設,地球上的生命,如同大多數的生物學家所認為的那樣,是起源於大約四十億年前。當時,第一批生物出現在我們這個星球上,關於它們的起源,至今為止,只有一些未經證實的假設與瘋狂的推測。這些原始生物極有可能是生活在水中的單細胞生物。生物學家將最早的生命形式稱為「LUCA」,它是「最終普世共同祖先」(last universal common ancestor)一詞的縮寫。因此,無性的、單細胞的LUCA,是我們所有人的「最終普世共同祖先」。某些生物學家認為,LUCA有可能是例如被某顆隕石從宇宙的另一個部分帶到地球上來。我們且先將這類說法擱在一旁。畢竟,這完全不會改變這樣的一個事實,那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包括樹木、灌木、其他的植物、真菌、細菌以及動物和人類等等,在相隔數十億年的差距上與LUCA有著「親屬」的關連。因此,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含有它的小部分。存在於生命演化起始階段的原始細胞,必然已經具有遺傳物質,而且能夠繁殖,換言之,能夠自我複製。單細胞生物有兩種繁殖方式。一方面,它們可以與其他的細胞相互結合。這是一種十分古老且簡單的性形式,它所賴以運作的原則與我們人類的相同。另一方面,單細胞生物其實只要簡單地進行分裂,同樣也能完成繁殖。在這當中,它們是根據「一生二」的原則使自己倍增。為此,它們完全不需要另一個細胞。這是一種無性的方式,是最古老的繁殖方式;LUCA必然已能採取這樣的方式。在這當中所產生的後代,會與產生它們的那些細胞具有同樣的基因。它們其實就是某種「拷貝」。人們則稱此為「營養器官繁殖」(vegetative Vermehrung)。我們人類連同我們的身體細胞的整體都是LUCA的後代。因此,我們的細胞也具有和單細胞生物本質上相同的營養器官繁殖形式,一點也不足為奇。它們會自我分裂,並且在一個人的一生中利用自己產生出新的細胞。身體細胞的子代通常都是其母細胞的翻版,亦即所謂的「複製」(Clone),這點完全合乎它們的目的。肝細胞必定出自肝細胞,皮膚細胞也必定由皮膚細胞產生。藉由這種方式,我們的身體不斷地透過細胞分裂自我更新。表皮,亦即皮膚的最外層,大約每四周就會完全更新一次。肝臟細胞則慢得多,大約需要一百四十到四百天才能完成更新。有些細胞在我們成年後完全不會再自我更新,例如某些類型的神經細胞。當身體細胞經常進行更新時,舊的細胞則必須死亡與讓位。因此,身體細胞會在一段時間後自殺。由於細胞的這種自殺是在基因上編寫好的,所以我們會說這是「計劃性細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簡稱:PCD)。然而,在這一點上,事情卻是變得有些尷尬,因為重要的計劃性細胞死亡與每個想要生存和改變的細胞的原始利益相互矛盾。生命的演化是奠基於遺傳程式的變化。活細胞裡的一部微小的「複印機」一再會在讀寫這個程式時發生錯誤。這會導致突變,也就是細胞基因組的改變。這些突變是演化之所以能夠續行的原因之一。如果我們所有的人所從出的原始細胞LUCA,一直完成自己完美無缺的複製,那麼如今地球上恐將沒有其他任何比它更好的生命形式。也或許,如今地球上恐怕再也沒有任何生命了,因為地球上的環境條件在過去的四十億年裡曾發生過多次劇烈的變化,LUCA的生命形式,在沒有任何改變下,恐將無法適應生活環境的變化。突變、轉變,可謂是在每個細胞中運轉的演化引擎。一個身體細胞可能因為突變而變成不會死亡。在這樣的情況下,計劃性的細胞死亡就不再發生,細胞分裂後還會一直生氣勃勃。由於它會將自己已經發生改變了的遺傳物質傳給新的細胞,於是它也會讓新生的細胞同樣不會死亡。突變的、不死的身體細胞不僅沒有讓位給新的細胞,反倒越積越多。於是乎,腫瘤形成、擴散,之後更開始損害並破壞身體器官。這是我們俗稱細胞「退化」(Entartung)的過程。這無非只是一個細胞的演化過程;這些細胞對於它們所屬的人類的狀況其實是完全盲目。因此,演化醫學及其研究對於癌症治療的進一步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我們的身體細胞的遺傳物質每天都會發生數以千計的各種損害。舉例來說,在人類機體的化學過程中產生的所謂「自由基」(free radical),會攻擊我們的以DNA形式存在的基因組。自由基是極其活潑的化合物,為了尋找一個在化學上的結合伴侶,它們會像狂野的飛盤在我們的身體裡亂飛,在這個過程中,它們可能會扯下細胞的DNA的組成部分。這些損害也可能會導致產生危險的細胞。也因此,我們具備了能將受損的遺傳物質恢復原狀的修復機制。萬一修復失敗,這也可能會導致危險的細胞擴散。因此,我們可以見到,這是一種保護生命體免受癌症侵害的持續的平衡行為,因為癌症可以回溯到生命的原始力量。為了防止腫瘤形成,身體自身的力量必須始終保持警戒,必須防止細胞的基本生命力脫軌致使我們生病。這也就是醫生與生物學家會說「癌症樂透」的原因。 除了遺傳因素以外,環境與免疫系統在「癌症樂透」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環境污染物也會損害我們的DNA。如此一來,修復機制就會不起作用,罹癌風險也隨之升高。不平衡的飲食具有同樣的損害性,例如這會促進自由基的產生。因此,營養學家會建議從蔬菜和水果中攝取大量的植化素(phytochemical)。某些植化素可以抑制自由基在身體裡形成。你能猜出是哪些植化素嗎?來自水果和蔬菜的防癌物質幾乎全都屬於萜烯這個族群!我們已從森林空氣中認識了這個物質群。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就是其中一例。這是常見於黃色和紅色的水果與蔬菜的萜烯,像是胡蘿蔔、番茄、南瓜、甜菜根、桃子、花菜、菠菜等等。特別是我們的免疫系統,在圍繞著癌症進行的權力遊戲中,扮演了一個關鍵的因素。我已說明過,自然殺手細胞與抗癌蛋白質是如何發現危險的細胞並迫使它們自殺,此外,所有這些防衛物質又是如何在吸入樹木的萜烯下被活化與增加。對於我們的健康而言,地球的自然環境是否完好無損絕非無關緊要。人類與自然的關係對於「癌症樂透」的結果具有決定性的影響。運作正常且乾淨的生態系當然會比受到有害物質污染的一個行星,更少一些存在致癌影響的機會,而且我們可以吸入更多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學成分。大自然的影響使我們在參加「癌症樂透」時握有更有利的籌碼,因為它們可以強化身體的抗癌機制,並且有助於免疫系統的自然功能。如果使用演化生物學的語言,我們則可以說:疏離大自然提高了潛在的癌細胞的適應力。相反地,生態完好無損的生活環境所發揮的影響,則會強化防衛細胞與其他自然對手的適應力。雖然癌症早在智人出現之前就已存在,不過,自二十世紀起,它才成為最常見的死亡原因之一。在動物界裡情況則非如此。癌症是工業時代的人類文明病。促使癌細胞變得有能力抵抗化療藥劑,這也是一種演化機制。類似於抗生素之於細菌,化療藥劑提高了施予腫瘤細胞的人擇壓力。醫生動用細胞毒性藥物去殺死腫瘤細胞。然而,細胞卻具備了可藉以將毒藥再次排出的微型幫浦。在這當中,某些腫瘤細胞可以快速且有效地完成這項工作,這足以讓它們在化療中存活。換言之,它們有能力去抵抗。如果除了那些具有抵抗能力的癌細胞以外,其他所有的癌細胞都被化療藥物殺死,這些具有抵抗能力的癌細胞就會產生更頑強的腫瘤,這些腫瘤含有大量具有抵抗能力的癌細胞的複製品。治療這種「超級腫瘤」只有很微小的成功前景。因此,未來的癌症治療必須將演化的知識納入考量,進而找出「合乎演化」(evolutionssichere)的治療方式。為此,人們必須做網絡式的思考,也必須把人視為原本的人,換言之,視為某種產生自生命的網絡、而且永遠且無論如何也不能脫離這種相互關係的大自然生物。一種忽視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係的醫學,在許多領域裡永遠不會成為一種成功的醫學。
-
2020-06-27 科別.新陳代謝
痛風是吃太好造成的! 這2件小事都是防復發關鍵
現代人對吃毫不忌口,餐餐大魚大肉,致使痛風患者有增多趨勢。國外研究發現,季節轉換期間,氣溫驟變會造成尿酸飽和點往下降,可能會加速誘發痛風發生,而且常發生於夜深人靜的好眠時間。所謂「痛風」,是一種身體內普林(Purine,或稱嘌呤)代謝異常的疾病。當體內普林代謝異常,使體內過多的尿酸沉澱堆積而導致疾病發生,若沉積在關節就會導致關節炎,如果沉積在腎臟就有腎臟疾病等。發生痛風的原因是血中尿酸過高,但尿酸過高不一定會得到痛風!血液中的尿酸濃度只要超過7.0mg/dL都叫做「高尿酸血症」,而尿酸過高者,只有10~20%最後會成為痛風患者,其餘80~90%則為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症。 林口長庚醫院實證醫學中心主任暨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余光輝表示,一般而言,痛風高危險族群為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腎臟疾病、遺傳基因、飲食不忌口、部分藥物及其他疾病等。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過敏免疫風濕內科主治醫師蔡文展指出,痛風已是常見文明病之一,但有許多患者對於痛風的病識感薄弱,對於疾病控制存有眾多迷思,而採用治標不治本的方式治療,反而加速病程進展,得不償失。 迷思1:飲食忌口就能控制?余光輝提醒,多數痛風患者以為單靠飲食就能有效控制痛風,事實上,有研究指出,尿酸生成受飲食影響,遠不及體內細胞自行合成來的重要。飲食控制僅能影響20%尿酸值,其餘80%則是身體自行合成。因此,痛風治療仍以藥物為主、飲食控制為輔。他建議,應長期接受痛風石口服降尿酸藥物治療,積極將血尿酸值維持於6mg/dL以下,而已產生痛風石者則應將血尿酸值降於5mg/dL以下,才能有效減少痛風不適,改善生活品質。 此外,也應注意生活習慣和飲食的調整。飲食上,並非不能吃魚吃肉,而是要避免暴飲暴食,並小心高普林的食材,如肉類、海鮮等;冬天吃鍋、進補,則小心火鍋湯、魚湯、海鮮濃湯等,都要適量攝取。而舉凡啤酒、紅酒、高粱酒、威士忌等,不管哪一種酒都該避免。 迷思2:發作時吃止痛藥就好?蔡文展表示,利用冰敷、止痛藥只能短暫減緩急性疼痛但並非為長久之計!而且,一味的吃消炎止痛藥雖然舒緩疼痛,但卻治標不至本,疾病本身對於身體的危害仍存在。 沒有從根本解決尿酸過高的問題,長久下來,尿酸結晶體可能沉積在耳朵、手部、腿部等,形成「痛風石」。痛風石會導致關節嚴重變形,甚至還會侵蝕骨頭 ,若未治療,會侵害關節,造成關節變形,導致行動不便;若痛風石結晶堆積於腎臟,則會造成腎臟病變或腎結石,恐發生腎臟萎縮、功能喪失等問題。蔡文展呼籲,痛風患者別再自行購買消炎止痛藥止痛,應積極接受控制尿酸值治療,而今年12月1日起健保已通過一線給付的痛風石口服降尿酸藥物,只要按時服藥即可降低血尿酸值,且一年可減少83%痛風石體積。 (圖文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延伸閱讀: 年紀輕輕就痛風 這項因素讓風險增3倍! 痛風關鍵不在高嘌呤! 你每天喝的這2種飲品才是元兇
-
2020-06-26 橘世代.健康橘
膽固醇也有分好壞!醫師提醒:膽固醇不是越低越好
膽固醇超標是許多現代人的健康隱憂,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有效控制膽固醇?一旦膽固醇過高,是不是肉類、油脂類食物完全都不能吃,只能吃青菜、水果?膽固醇愈低愈好嗎?以下由家醫科醫師說分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鄭玠豪針對以下3個常見迷思,為大家解說澄清。迷思1:膽固醇是壞東西,愈低愈好?膽固醇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之一,除了提供能量外,它是體內荷爾蒙、酵素、膽酸的重要原料,也是合成維生素D、細胞膜、修復血管壁、大腦組成的重要成份。如果沒有膽固醇,人無法存活。因此,膽固醇並不是愈低愈好。迷思2:膽固醇有分好壞?好膽固醇(HDL)、壞膽固醇(LDL)差在哪裡?膽固醇在人體內的運送要靠「脂蛋白」來幫忙,而這些脂蛋白有各種大小。俗稱「好膽固醇」的HDL其實是高密度脂蛋白,負責運送血中的膽固醇回到肝臟;而俗稱「壞膽固醇」的LDL是低密度脂蛋白,將膽固醇由肝臟運出,藉血液循環運送到各個組織。它們都是蛋白質而非膽固醇,扮演的角色就像是運送膽固醇的貨車,「貨車」的數量,是取決於「貨物」的運輸量,並不是因為這些「蛋白」導致膽固醇高。檢查報告中的HDL、LDL的數值,是反映體內的膽固醇運輸狀況,而這些數值的高低,與個人體質、飲食、運動、壓力、遺傳性高膽固醇血症、內分泌疾病等多種原因有關聯性。俗稱「壞膽固醇」的LDL之所以被冠上惡名,是因為許多大型研究都顯示,過高的LDL會大幅升高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俗稱「好膽固醇」的HDL能降低風險,因此才會有好與壞的說法。至於超標的膽固醇是否需要治療或使用何種方式治療,醫師在評估後會依據每個人的不同狀況而有不同的建議。迷思3:膽固醇過高,所以肉類、油脂類都不能吃,只能吃青菜和水果?一個成年人平均一天的膽固醇代謝量約為1000毫克,而人體內的膽固醇70%-80%是由肝臟製造,由每日飲食攝取佔的比率僅20%-30%。只要不是過度超量攝取膽固醇,人體是可以自行調節的,如果攝取的量不足,反而會迫使身體自行製造的量增加,增加肝臟的負擔。因此,飲食建議還是老話一句,「均衡飲食」最重要,應均衡攝取全穀類、豆類、堅果、奶蛋、魚、蔬果…等食物,避免過多的澱粉類(飯、麵、麵包、蕃薯等)和糖的攝取,甜度高的水果也要注意,勿過量食用。鄭玠豪提醒,任何營養素都需要適量,過多過少都會對身體有害,膽固醇也是一樣。醫師再次強調,平日應維持均衡飲食,搭配良好的生活作息,不服用來路不明的藥物或保健品。如有任何疑問,可以請教家庭醫師,由醫師提供正確的資訊,才是健康的不二法門。本文摘自《幸福熟齡》【幸福熟齡延伸閱讀↘↘↘】膽固醇太高,不吃蛋黃、海鮮就對了?別再誤會膽固醇,這些食物才要少吃降膽固醇藥也要注意!這6種藥你有吃嗎?小心與柚子交互作用,引發腎衰竭膳食纖維很重要!營養師推薦3類高纖食物,幫你穩定血糖、調節膽固醇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6-26 科別.新陳代謝
別疏忽! 你不可不知的甲狀腺結節
藝人李明依近期傳出罹患甲狀腺癌,相信大家偶爾會聽到身邊友人也有類似的情況。因為甲狀腺癌是內分泌最常見的癌症,在國人十大癌症裡排名第七,目前更是女性十大癌症排名第四,的確是比較好發於女性、女性得病率是男性的3-4倍、所以我們不得不注意。 甲狀腺是位於頸部的前下方是一個蝴蝶形狀(如:圖一)的內分泌腺體,其主要功能為調控我們的新陳代謝 。甲狀腺結節是指甲狀腺內出現腫塊(如:圖二)其相當常見,罹病率隨著年齡線性的增加,到60歲時大約一半的人有甲狀腺結節。其成因目前尚未清楚,認為遺傳和環境有關,研究發現家族有甲狀腺結節者其發病率比一般人高,大致上認為和自體免疫甲狀腺炎、碘缺乏,過去頭頸部放射線照射、抽菸、長期攝取到大量「致腫物」都有可能和甲狀腺結節的發生有關。絕大多數甲狀腺結節是良性的,但仍有5%是惡性,所以不能輕忽。甲狀腺結節會有那些症狀呢?甲狀腺結節一般「無症狀」居多,通常是在例行健康檢查或影像檢查過程中偶然發現,尤其是因其它疾病排電腦斷層(CT)掃描或頸部超音波檢查等。甲狀腺結節的症狀●無症狀 (最常見)●頸部腫脹●呼吸困難●吞嚥困難●非感冒引起的持續咳嗽●頸部、下巴或耳部疼痛●聲音嘶啞(小心惡性)●脖子上的腫塊快速長大(小心惡性)如何診斷甲狀腺結節? 檢查最重要的目的是要區分良性還是惡性,檢查項目包括:理學檢查、甲狀腺功能測定、甲狀腺掃瞄,最常用的工具是甲狀腺超音波(如:圖三) 及細針抽吸(或穿刺)細胞學檢查(如:圖四)。超音波是安全有效的檢查工具,無輻射而檢查過程不會疼痛,超音波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結節的大小及特徵。甲狀腺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是分辨甲狀腺結節良性或惡性很重要的檢查工具,其檢查方便又安全,準確率高達90%以上不需禁食,通常在超音波室就可以完成。假如細針抽吸檢查結果是良性,仍有極少可能是未抽中惡性細胞,因此仍需要醫師建議的時間定期追蹤,有必要時須再安排細針抽吸檢查。如何治療甲狀腺結節?治療方式取決於臨床表現,超音波及細胞學檢查結果而定。切記所有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為惡性或高度懷疑惡性的甲狀腺結節都應該接受手術治療,大多數的甲狀腺癌是可治癒,預後相當良好。最重要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仍能盡情享受人生。總之,甲狀腺結節是相當常見的疾病,絕大多數甲狀腺結節是良性的,但仍有5%是惡性,當你有頸部腫大的症狀或摸到腫塊時,請及早至新陳代謝科門診就醫及進一步檢查,若已知有甲狀腺結節依醫師指示定期回診追踨很重要,唯有及早發現惡性及早治療才不會影響預後。
-
2020-06-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泰國研發新冠肺炎疫苗 盼10月可進行人體試驗
泰國研發新冠肺炎疫苗取得進展,研究團隊昨天對猴子進行第2輪注射,預計8月進行第3輪注射,如果一切順利,預計10月可以進行人體試驗。泰國研發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疫苗mRNA,是全球正在研發的100多種潛在疫苗之一,泰國研究團隊在5月23日將疫苗注射在13隻猴子身上,成效良好,研究人員昨天進行第2輪疫苗注射,預計2週後查看猴子是否仍舊對武漢肺炎免疫。曼谷郵報(Bangkok Post)報導,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和創新部(Ministry of Higher Education,Scienc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部長素威(Suvit Maesincee)表示,猴子的健康良好且沒有副作用,研究人員在猴子的血液中發現更多抗體,第3輪的注射預計在8月進行,如果進展順利,預計10月可以進行人體試驗。民族報(The Nation)報導指出,研究團隊將13隻猴子分為3組,分別施打高劑量、低劑量和不施打疫苗。第1組施打高劑量的5隻猴子有4隻對病毒免疫,第2組低劑量的5隻猴子有4隻產生抗體,不施打疫苗的第3組3隻猴子則沒有對病毒免疫。泰國的疫苗由多個研究機構共同研發,包括公共衛生部轄下的國家疫苗研究院(National VaccineInstitute)、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和創新部、朱拉隆功大學(Chulalongkorn University)、國家科技發展局(NSTDA)、國家基因工程及生物科技研究中心(BIOTEC)、馬奚杜大學(Mahidol University)等。泰國的研究團隊使用以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RNA,mRNA)為基礎的新技術研發疫苗。開發過程需把病毒遺傳物質片段注入動物體內,誘發免疫反應。
-
2020-06-22 名人.精華區
程文俊/做好慢性病管理 遠離心衰竭
心臟疾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而心衰竭等同心臟病變末期,因此,又稱為心臟的癌症,且心衰竭預後比癌症差,五年平均死亡率高達五成。尤其近年因國人生活水平提高,心臟病危險因子增加,值得注意。台灣心臟病治療水平與國際不相上下,各醫院都有其專長和特色。2012年我擔任中華民國心臟衰竭委員會主任委員期間,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制訂心臟衰竭的診斷和治療指引,讓台灣醫師、不只心臟科醫師,對心衰竭有一致的治療方向和模式,讓心衰竭治療有可遵循的準則,也與世界潮流與治療趨勢同步。不過,2012年出版心衰竭治療指引後,發現其中引用的多是國際資料,缺乏本土數據,在心臟學會支持下,聯合全台21家教學醫院,針對心衰竭病人執行大規模登錄計畫,2016年整理數據發表於醫學期刊。有了台灣本土數據,治療就能更接地氣,成為新版心臟衰竭指引的重要參考,對國人心衰竭有進一步了解。缺氧性心臟病、高血壓心衰竭 台盛行率偏高比較台灣本土資料和國際數據的差異發現,包括缺氧性心臟病和高血壓造成的心衰竭,台灣盛行率相對偏高,可能和國人的生活飲食習慣、慢性病管理有關。台灣因公衛進步,風濕性心臟病(多是年輕時感染風濕熱的後遺症),以前當住院醫師時很普遍,這些年幾乎看不到,現在病例多從東南亞境外移入;另外,先天性心臟病因產前檢查和診斷的進步,病例愈來愈少。心臟衰竭治療方法多元,最重要的是針對病因作藥物或手術治療,例如缺氧性心臟病做心導管擴張術、支架置放或繞道手術;瓣膜型心臟病做瓣膜置放手術等。近年來心室輔助器的推廣、新型藥物發展和心臟復健普及等,對心衰竭病患的預後都有正面效果。以心臟復健為例,大部份心衰竭病患,由於運動容易喘、傾向不活動,對人生較消極,若由醫師、復健師、藥師、營養師及個案管理師等醫療團隊,依個案規劃運動訓練課程,可以改善病患生活品質,降低再住院率,甚至重返工作崗位。猝死主因…倒下前不知患心疾 預防才能治本很多民眾疑惑,為何心臟疾病一發作如此要命,不少猝死個案在倒下前根本不知有心臟病,缺氧性心臟病便是引發猝死的主要因素之一,可能因一時心臟過度負荷造成心律不整或急性心肌梗塞等,民眾平常必須留意心血管狀態,積極管理心臟疾病的危險因子。避免心臟衰竭最有效的方法還是「預防」。針對造成心衰竭的疾病,一方面早期診斷、治療,另一方面則是從源頭預防心臟疾病發生。以常導致心衰竭的「缺氧性心臟病」為例,發生心臟冠狀動脈狹窄主要危險因子有七個,其中年齡(年紀較大機會愈高)、性別(男性高於女性)及遺傳等三個危險因子難改變,但是其他四個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及抽菸則可自行管理,控制好這些危險因子,就可以降低心臟病惡化機率,以避免心衰竭上身。總之,認清心臟疾病的嚴重性和危險因子,加強國人的認知,在醫療上採取合宜的治療與積極預防,多管齊下,讓心臟衰竭不再是影響國人健康的奪命殺手。
-
2020-06-22 科別.新陳代謝
肝發炎為何與甲狀腺疾病有關?醫師解析兩者關連
人體的甲狀腺位於脖子下緣、氣管及食道的前面,由左右兩葉構成,屬於內分泌器官,會分泌「甲狀腺荷爾蒙(甲狀腺素)」,調節身體各項機能,包括影響蛋白質以及脂肪代謝、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等,同時也與體溫調節及青少年骨骼發育息息相關。當甲狀腺荷爾蒙分泌維持平穩,身體就能獲得平衡,若分泌太多,就會造成「甲狀腺機能亢進(簡稱甲亢)」;如果太少,則造成「甲狀腺機能低下」。可以說,分泌過多與不及都會影響健康,而且都可能造成肝指數異常。甲狀腺機能亢進者 約4成肝指數也異常甲狀腺機能亢進是相當常見的疾病,約有7成的原因與一種自體免疫疾病──「葛瑞夫茲症(Graves' disease)」有關,也是身體製造太多自體免疫抗體引起。其他引發甲狀腺亢進的原因還有毒性甲狀腺結節(toxic nodular goiter)、亞急性甲狀腺發炎(subacute thyroiditis)、無痛性甲狀腺炎(painless thyroiditis),或是攝取過多「碘」、接觸含碘顯影劑等。罹患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狀包括:體重減輕、食慾增加、過動、心悸、容易流汗、情緒緊張、手腳發抖、眼睛突出等。美國一份醫院資料庫分析研究發現,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中,高達4成合併有部份肝指數異常,包括AST(又稱GOT)、ALT(又稱GPT)、γ-GT(麩胺轉酸酶)、ALP(鹼性磷酸酶)、膽紅素等。其異常上升絕大多數在正常值上限的5倍以內,有時還會伴隨黃疸症狀。另一方面,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也常伴隨「高輸出性心衰竭」,也就是心跳過快,形同「幫浦一直打」,但打出去的血量反而不足,無法滿足身體代謝的需要,且因心臟機能受損,導致肝臟血流也無法往心臟送,鬱積在肝內,造成「血流鬱積性肝病變」,這種人更容易有肝發炎,長期下去甚至會衍生肝硬化。甲狀腺機能亢進易合併肝發炎,目前尚不知確切原因,不過推測有以下幾項原因,包括:(1) 過多的甲狀腺素本身就對肝臟有毒性;(2) 甲狀腺毒症會加速肝糖和蛋白質的分解,引起肝細胞變性(degeneration);(3) 當甲狀腺素分泌過多,促使全身的新陳代謝速率加快,反而使停留在肝臟的血流變少,使得肝細胞缺氧、凋亡,導致氧化還原壓力增加,大量肝細胞受損、致使肝臟發炎。治療甲亢後 肝指數多半可恢復正常因甲狀腺機能亢進引發的肝指數異常,大半在服用治療甲亢的藥物後,肝指數也會明顯下降,如果肝指數還是一直異常升高,可以再詳加檢查找出其他原因,也可以注意一下是否為治療甲亢藥物的肝毒性所引起。目前用於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的口服藥物主要有methimazole以及propylthiouracil(PTU)兩種,藥物安全性高,不過有少於1%的患者服藥後會出現顆粒球低下、貧血和肝毒性等副作用,少數甚至會造成肝衰竭,而這是跟自身體質有關,難以預測,稱為特異體質(idiosyncratic)。若有嚴重副作用,通常在用藥後的前3個月就會出現,若很嚴重就應該換藥或停藥,必要時應改採放射性碘或開刀治療,這需由內分泌科醫師評估後決定。甲狀腺機能低下者 較易罹患脂肪肝與甲狀腺機能亢進相反,「甲狀腺機能低下」是無法製造足夠的甲狀腺荷爾蒙,造成身體失調,較常見的原因包括自體免疫甲狀腺炎(橋本氏甲狀腺炎)、接受甲狀腺手術、放射性碘治療後等原因;也有可能是腦下垂體疾病造成促甲狀腺荷爾蒙分泌不足。其中,橋本氏甲狀腺炎好發於30至50歲女性,是因遺傳、體質產生的自體免疫性疾病,患者體內會產生對抗甲狀腺的抗體,破壞自身甲狀腺組織,引起慢性甲狀腺炎,造成甲狀腺功能低下。甲狀腺機能低下會出現髮膚乾粗、臉色蠟黃、畏寒、聲音低沉、便秘、活動力及反應變慢、嗜睡、全身無力、浮腫及體重增加等症狀。醫界研究亦發現,甲狀腺機能低下者,罹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比例為3成,較甲狀腺機能正常者高出1成左右。 脂肪肝需透過減重、飲食控制及運動才能消除甲狀腺機能低下者較易罹患脂肪肝,可能是與脂質及膽汁代謝異常有關。當甲狀腺機能低下時,脂質代謝異常,胰島素抗性增加,所以容易有脂肪肝的問題。此外,甲狀腺功能低下者易肥胖,也是脂肪肝的高危險群。甲狀腺機能減退,容易使膽汁鬱積,甚至引發肝炎。不過,肝臟組織學很少有纖維化發生。甲狀腺機能低下的治療,補充甲狀腺素即可,而肝發炎情形通常也會因此慢慢消失,恢復正常。但要消除脂肪肝,仍建議透過運動、節制飲食、減重才是最根本的方法。由於現在國人罹患脂肪肝的比例甚高,建議若是原因不明的脂肪肝,不妨檢查一下甲狀腺功能,或許能夠從中找出端倪。自體免疫疾病 可能同時攻擊甲狀腺與肝臟還有一些自體免疫疾病,不只會造成甲狀腺功能異常,也會攻擊肝臟,造成肝發炎甚至肝硬化。因為自體免疫疾病肇因於自身免疫系統錯亂,把身體器官當成攻擊對象,造成多處器官的病變。自體免疫性肝炎(AIH)就是其中一種,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多數患者是抽血時發現肝指數異常,或是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粗糙甚至已經肝硬化,接受進一步檢查才發現是自體免疫性肝炎,且3至4成的患者甲狀腺機能也有異常。自體免疫性肝炎好發於中年女性。當肝指數異常,又排除病毒、酒精、藥物等原因後,可抽血檢測特殊的自體免疫抗體,或進行肝臟穿刺,加以釐清是否為自體免疫性肝炎。這類患者通常也合併其它自體免疫疾病,例如橋本氏甲狀腺炎、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治療自體免疫性肝炎需用類固醇(steroid)及其他免疫抑制劑(azathioprine)去抑制人體的免疫系統,讓它不要對肝細胞發動攻擊,減緩發炎情況,避免惡化為肝纖維化或肝硬化。但若患者已進展至末期肝病,或出現其他相關的嚴重併發症及肝衰竭現象,此時,肝臟移植是唯一的治療方式。另外,造成甲狀腺機能亢進最常見的自體免疫疾病「葛瑞夫茲症」,也被研究發現與原發性膽道性肝硬化症(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有關,患者的膽管被自身免疫系統猛烈破壞,經膽管運送的膽汁聚積在肝臟內,使得肝組織受損,若不治療,最終也會走向肝硬化的後果。對於PBC患者而言,口服藥物UDCA(熊去氧膽酸)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式,能夠改善肝臟發炎與纖維化,並降低膽汁淤積對肝臟造成的刺激與毒性,有助於延緩肝硬化的進行。【本文轉載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好心肝會刊》第90期(2020-04-15出版),原文連結】
-
2020-06-21 科別.泌尿腎臟
健身者吃高蛋白是結石高危險族群?醫師建議這麼做
泌尿道結石(尿路結石)是泌尿系統常見的疾病,腎臟製造尿液後,經由輸尿管到膀胱儲存,等到一定容量時再由尿道排空。由於腎臟具過濾血液中雜質、自動調節水量的功能,因此當水分不足,尿液中的結晶體濃縮、沉澱,便從腎臟的腎盞位置形成結石,隨著泌尿道到不同部位。因此不論腎結石或輸尿管結石,統稱為泌尿道結石。家族有病史 罹病機率高台北榮總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林志杰表示,當結石出現在腎臟,稱為腎結石;出現在輸尿管,稱為輸尿管結石;在膀胱稱為膀胱結石;最後掉在尿道,則稱為尿道結石。根據臨床經驗,尿路結石並沒有特別好發的年齡,林志杰說通常和遺傳基因有關,若是家族中有結石病史,下一代罹病機率較高。新光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何肇晏表示,雖然根據研究,結石的成因一半以上可能和基因、遺傳有關,但臨床上不一定會對每個患者做基因分析,一來所費不貲,對臨床治療上也沒有太大意義。高危險群 水分不足、高蛋白攝取結石和病人的生活習慣也有關,當喝水量不足、排尿太少,或是時常食用高蛋白者,也容易產生尿路結石。何肇晏說,身體若處於鹼性環境,較不容易產生結石,補充高蛋白雖然對於肌肉生成有幫助,但大量攝取蛋白質,身體容易呈現酸性環境,因此較易生成結石。且蛋白質吸收和分解的過程,也容易產生結石的離子,進而生成結晶。罹患結石的病患,蛋白質建議攝取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為一公克以下。他提醒,健身民眾若時常飲用高蛋白補充品,可能會導致結石,因此更需要多喝水。部分疾病 容易造成結石季節也可能與結石生成有關,通常夏天排汗量大,若加上水分喝得少,便容易引發結石。但林志杰認為,依據自己的臨床經驗,夏天來診的病人並沒有比較多。另外,有些疾病也可能使人容易形成結石,例如尿酸過高容易形成尿酸結石、副甲狀腺功能亢進,使尿液中鈣增加,也容易造成結石。而有發炎性腸疾病或曾做過腸繞道手術者,也容易形成草酸鈣結石。結石卡輸尿管 劇痛才發現通常出現在腎臟的結石,疼痛並不明顯,較難發現。但是腎結石可能因為結石摩擦腎臟,形成血尿、腰痠、發炎等。有些患者的腎盞長出多顆結石,沉澱、累積在一起,變成5至7公分大,滿滿的鹿角狀結石,影響腎臟功能。由於輸尿管是尿路中管徑最狹窄的部位,通常結石會卡在這裡,而容易被發現。掉到輸尿管後,可能會造成腎臟尿液無法排出,引起腎積水、腎水腫,腎臟腫脹後,會有些脹痛,或是卡在輸尿管造成輸尿管痙攣。病人因結石求診時,通常都是輸尿管結石。何肇晏說,輸尿管結石痛起來像是間歇性絞痛,常常有病人痛到在地上打滾,就算改變姿勢也無法改善。膀胱結石 多為攝護腺肥大者至於膀胱和尿道結石則相對少數,因為能夠通過輸尿管掉到膀胱位置的結石,顆粒都較小,可順利通過尿道排出。因此膀胱結石常發生在攝護腺肥大、排尿困難、尿液滯留的病患,結石掉到膀胱卻無法順利排出。尿道結石則更少見,先天結構異常,如尿道狹窄、男性尿道角度過大,才會造成。林志杰說,這類病人常常發生「尿不出來」或是小便到一半「卡住」的情形。四種結石成分 成因不同除了依據部位分類,根據結石成分,分類也有所不同。何肇晏表示,最常見的為「草酸鈣結石」,常見於發炎性腸疾病的病人,也可能因為基因、體質而造成;「磷酸鈣結石」則與病人對鈣的代謝異常有關,可能是吃太多鈣。許多人認為結石病人不應攝取過多鈣質,但何肇晏說,若因腸道疾病引發的草酸鈣結石,反而建議鈣質攝取量需到達每人每天1000至1200毫克的建議量,才能有足夠的鈣質將草酸結合,腎臟才不會過度吸收草酸而形成結晶。另外,「尿酸結石」主要發生在高尿酸者身上,且通常同時合併痛風。其特色是X光片不容易發現,需透過超音波或是電腦斷層診斷;「磷酸銨鎂結石」則往往和泌尿道的細菌感染有關。結石常復發 可做尿液代謝分析尿路結石治療後五年的復發率達50%,林志杰建議定期追蹤,最好一年檢驗一次。可透過驗尿檢查是否血尿或結晶、使用X光片或超音波判斷是否尿路各部位有結石生成。何肇晏說,若結石太常復發,建議可做尿液代謝分析,針對結石成因進行治療,並做飲食控制。他建議:1.一天喝水量最好在2500c.c.以上,讓尿量達到2000c.c.。2.多吃蔬果補充檸檬酸,可減少結石產生的機會。3.少吃高鹽重鹹,避免鈉鈣離子失衡,易造成含鈣類結石。4.有些患者因害怕青菜有草酸而不食用,建議可避免單位草酸過高的菠菜、莧菜等,但仍需補充蔬果,均衡飲食。
-
2020-06-20 該看哪科.婦產科
連二胎都是侏儒症 陸夫妻向北醫哭求助
前後懷上兩個孩子,卻發現孩子都有隱性遺傳疾病「軟骨毛髮發育不全症」,也是俗稱的侏儒症,二次都被迫引產的35歲陸籍女子,去年哭著向北醫附醫生殖醫學科主任陳啟煌求助,替她精挑細選胚胎,植入體內一次就成功,如今女子已順利產下健康的寶寶,隔海傳送照片給陳啟煌,表達感謝。「陳醫師,我只希望孩子健康,陪著我倆,其餘都不求了」,陸籍女子一到診間,提到求子路,淚水就停不下來。陳啟煌說,她在求診前,二次懷孕都發現胎兒有遺傳性疾病軟骨毛髮發育不全症,該疾病在台灣鮮少發生,發生率大約是1/500,該遺傳性疾病多發生在近親結婚的夫妻,不過這對夫妻並非是近親結婚。陳啟煌表示,這對夫妻來自於山東,一直都是漢族的落腳地,500年前更是源自同一家族,不排除這對夫妻體內的隱性致病基因很像,加上可能也有近親之間的血緣關係,觸發體內的隱性致病基因爆發,使二人的孩子都有軟骨毛髮發育不全症。軟骨毛髮發育不全症如其名就是骨頭生長不如一般人,長不高也長不大,即使順利出生,新生兒期間也容易死亡,陳啟煌表示,這對夫妻已經非常確定二人都帶有該隱性基因,下一代有非常大的機會會遺傳軟骨毛髮發育不全症。陳啟煌說,二夫妻哭著求他們,只希望有一個健康的孩子時,看著他們哭自己心都要碎了,依照他們的需求,協助做診斷,了解胚胎是否有遺傳性疾病,進而避免。該名陸籍女子年紀相對輕,取卵過程順利,取出15顆卵後,最後篩選出4顆受精卵送檢,檢驗後精挑細選出最菁英的一組,植入體內一次就成功。陳啟煌表示,台灣結婚年齡愈來愈高,做試管的年紀平均在40歲左右,其實很多機會都喪失了,相對於中國的夫妻,認為30歲出頭就應該生子的觀念相差甚遠。年齡愈輕試管成功率愈高,加上台灣的生殖醫學的技術卓越,不孕夫妻若有生子的打算,建議盡早諮詢。
-
2020-06-18 科別.兒科
打卡介苗好處多 但罹罕病者不宜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發現施打卡介苗的詢問度變高,但兒科護理師劉珮芬提醒,注射卡介苗的好處雖多,但有些罕見疾病、特殊狀況的民眾不宜施打。桃園醫院指出,台灣屬結核病較盛行地區,經統計,未接種卡介苗的幼童罹患結核性腦膜炎的風險比接種者多47倍,接種卡介苗對高死亡率、易造成終身殘疾的結核性腦膜炎等,有85%以上的保護力,目前規定嬰兒滿5至8個月,體重達2500公克以上就應接種,目前65歲以下約有9成接種。劉珮芬提醒,不是每個新生兒都適合接種,有些罕見疾病需多加留意,如先天遺傳疾病-嚴重複合型免疫缺乏症,此類新生兒若接種卡介苗,會感染結核菌產生後遺症或死亡,家長若先替寶寶進行篩檢,確定都正常後再接種會更安全。劉珮芬補充,對疫苗嚴重過敏、嚴重濕疹、免疫功能不全、愛滋病毒感染、孕婦等都不適合接種,發燒或疑似結核病患者、麻疹及水痘感染或母親為愛滋病毒感染者,則須暫緩施打。桃園醫院每個月第1周的周一下午2點至4點有卡介苗門診,經小兒科醫師評估寶寶健康狀況後,再由受過專業卡介苗接種訓練、持有接種合格證書的護理師施打,院方提醒,受疫情影響家長讓寶寶接種卡介苗的意願提高,建議家長可先預約,避免久候。
-
2020-06-18 科別.骨科.復健
每47人就有一人帶有SMA致病基因 醫師建議夫妻一人篩檢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是一種退化性疾病,病友智力正常,卻眼見自身運動神經元與肌肉逐漸退化孱弱。醫師表示,國內約莫每47人就有一人帶有這個疾病的致病基因、帶因率並不低,因此建議所有計畫懷孕的夫妻,其中至少一人宜至婦產科進行基因篩檢。台灣神經學會神經基因學組主委、台北榮總主治醫師李宜中說,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是一種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病友的脊髓與腦幹運動神經元退化,連帶使肌肉逐漸萎縮,漸漸喪失行動能力、發生吞嚥與呼吸困難等。每名病友的疾病嚴重程度與存活時間不一,不過早發型的嬰兒病友很少活超過兩歲。過去並無治療相關基因缺陷的方法,所有治療都是支持性治療,也就是視病友需求提供適當營養、呼吸治療、復健治療等。近年新藥問世,但藥價極其昂貴、號稱「史上最貴注射劑」,衛福部健保署研議多時終於公布7月起納健保給付,官方推估每年受惠者約30人,每人每兩年平均花費九百萬至一千萬元。預防勝於治療,李宜中說,國內每47人就有一人帶有致病基因,而因著雙親遺傳,約莫每1萬7181名新生兒就有一人會罹患這個疾病。因此,建議所有計畫懷孕的夫妻,其中至少一人宜至婦產科進行基因篩檢。李宜中說,病友雖然行動力受限,但仍然有聰明頭腦與美好心靈,可以自我實現。台灣脊髓肌肉萎縮症病友協會理事長鐘育志說,期盼社會大眾更了解與同理病友,在其人生旅途上給予更多支持。
-
2020-06-18 新聞.健康知識+
「森林醫生」有助免疫系統?樹木與健康真的有關係嗎
【文、圖/選自台灣商務《自然的療癒密碼》,作者克萊門斯‧阿瓦伊】如果我們進一步去觀察一下自然殺手細胞對抗病毒和腫瘤細胞的方式,免疫學教科書中的這種軍事化的措詞將會顯得更加合理。自然殺手細胞是我們先天免疫系統的一部分;準確地來說,它們並不是在與某種病毒接觸後才會產生的特殊抗體,只會對抗特定病毒,例如流感病毒。自然殺手細胞形成於骨髓中,而且早在我們出生時就已開始活躍。它們會陪伴著我們一輩子。殺手細胞有項本事,當某個身體細胞遭到病毒攻擊時,它們能從身體細胞的表面結構識別出這樣的情況。接著,它們就會啟動免疫學家稱之為「誅殺機制」的一項程式。 由於無法直接攻擊病毒,因此必須使那整個身體細胞變得無害。也就是說,病毒會將自己的遺傳物質注入細胞的遺傳物質,使得細胞在「糊里糊塗」下產生新的病毒。透過顯微鏡,人們可以觀察到,殺手細胞在受到侵襲的細胞的表面放下微小的顆粒。這些微小顆粒含有能夠滲入細胞,並引發細胞自然死亡的蛋白質。換言之,它們會迫使細胞自我毀滅,而這也代表著入侵病毒的終結。自然殺手細胞也會以完全相同的招數去處理變質的細胞;那些變質細胞可能會繼續演變成癌症,因此具有高度的危險性。癌症總是始於一個大限已至、卻沒有凋亡的細胞。它會造成其他的不死的細胞開始增生。因此,當一個細胞不想死去,從而對於人體健康形成威脅時,殺手細胞就會伸出援手。殺手細胞為此所需的微粒與蛋白質,也因它們的功能而被稱為「抗癌蛋白質」。 李卿和川田智之發現,「森林醫生」不但會促使產生更多且更活躍的殺手細胞,而且還會促進這些抗癌蛋白質的形成。在逗留於森林後,受試者血液中的抗癌蛋白質含量會明顯增加,因此,待在森林裡有益於我們體內的自然機制,這些機制會負責防禦病毒、保護我們免於罹患癌症,或幫助我們對抗現有的腫瘤。可以確定的是,這些效應確實可以歸因於森林的作用,因為研究人員並未在只逗留於城市地區的對照組受試者身上發現任何正面的變化。而逗留於森林裡的受試者,他們並未在森林裡從事任何能夠促進健康的運動,他們僅僅只是待在森林中。這些研究都是圍繞在先前被我形容為醫學研究的黃金標準的分組比較。有一個組別去綠地,另一個組別去城市。當研究人員將他們的患者直接送入大自然時,卻有一項侷限,那就是:當在病房的窗戶外只有一棵樹木時,人們可以隱藏它在實驗裡所扮演的核心要角;然而,在大自然中進行田野研究時,就很難不讓受試者曉得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在這樣的情況下,就不可能進行如我所述的那種雙盲試驗。不過,研究人員倒是可以在「城市組」與「自然組」之間創造可以比較的條件,進而滿足科學研究的要求。所有的受試者都必須在受試區域裡逗留同樣長的時間,而且必須以可比較的方式在大自然或城市中移動。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實驗的負責人甚至還會確保每位受試者都吃同樣的東西。不同組別之間唯一的差異,只能是所身處的環境。藉由在大自然中採集血液樣本,人們可將田野研究與實驗室檢查相互結合。免疫系統的自然殺手細胞與抗癌蛋白質,很常被醫師用作測量指標,它們被認為極具說服力。因此,即使我們使用免疫系統的這些重要參數以證明大自然的療癒作用,依然沒有偏離科學的趨勢。一項附隨的研究顯示出樹木對於人體免疫系統的另一項正面影響。我們的身體有一種「急救細胞」,它們會在身體開始動員其他防衛物質之際,盡快對入侵的病原體發動攻擊。這些「急救者」被稱為「嗜中性白血球」neutrophil;或稱:嗜中性球),它們會漂浮在血流中。藉助黏性物質,它們能夠隨時將自身附著在血管的內壁上,從血流中抽身,不被沖走。所以它們不會錯過其目標,可以穿入身體組織,藉由吸收並「消化」入侵者,即真真正正吞噬掉入侵者。我們有時會覺得這個過程的呈現是發炎。某些會伴隨著急救細胞脫離血流並吞噬病原體的黏性物質,在人們逗留於森林後,可以檢測出它們在血液裡的含量也會跟著變多。 這些也都是證實人類自然醫學的有效性的有力證明。在生病的情況下,逗留於樹木之間並不能替代適當的醫療,它只是一種補充的措施。「補充醫學」(complementary medicine)一詞所指的是,人們藉助額外的治療方法去補充一般通用的醫學治療,而兩者之間則並非處於競爭的關係中。儘管如此,樹木療效研究卻是一種能以可證明的事實來驗證的科學。換言之,森林醫學,正如現代醫學術語所言,是以證據為基礎。
-
2020-06-16 科別.腦部.神經
空氣污染會導致阿茲海默症?看看墨西哥城的悲劇
聯合國1992年將墨西哥城列為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大都市。2018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墨西哥城大量30~40歲成人大腦中發現有典型阿茲海默症的病理表現(老年炎性斑),甚至在嬰幼兒的大腦內也有類似發現,研究人員把這個發現和大氣污染相關聯。幾年前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調查了1000萬名美國東北部50個不同城市的65歲以上患者,他們發現這些老人罹患神經變性病,包括阿茲海默症的幾率和暴露於一些特定的污染源劑量密切相關。其它來自英國、瑞典和臺灣的報導也支援這個說法。《阿茲海默症》雜誌主編、美國德州大學的神經生物學家George Perry指出:「在阿茲海默症的病因研究中,空氣污染已成為熱門話題。」墨西哥城的悲劇美國蒙大拿州的神經病學者Lilian Calderon-Garciduenas 調研了在墨西哥城嚴重污染區域的40隻野狗,有些動物已出現行為學改變,如不再認識自己的主人,不會做以前學過的技巧等。檢查發現,狗腦內有阿茲海默症的典型病理表現——斑塊。 她接著又開始研究同一嚴重污染區的居民,發現他們也多有同類斑塊病理表現,甚至在孩子或11個月大的嬰兒腦內都可發現。2018年英國醫學雜誌(BMJ)發表了一項研究,追蹤131000名50~79歲的倫敦居民,在八年的隨訪中他們發現,暴露於空氣污染時間最長的人也最容易患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和PM2.5的相關性尤其高。臺灣學者在一項10萬人的調查中也發現類似的相關性。瑞典學者指出與空氣污染相關的癡呆症患者和他們是否攜帶阿茲海默症易感基因無關。多倫多大學的學者在2017年1月的《柳葉刀》上報導:在660萬接受調查的安大略省居民中,居住在距離主路不到50米處(這些地方的細顆粒污染物濃度比距離150米左右的高出10倍以上)的居民,罹患失智症的幾率比生活在離主路200米以外的人高出12%。此類流行病學研究確有它的局限性,它很難設計、完成一項有對照組的污染源研究,因為長期使人們暴露於已知有害的污染環境是不人道的。但這個工作可以在動物實驗中完成。美國北達克塔州的神經生物學家Colin Combs2015年在飼養老鼠的籠子中灌入不同程度的污染空氣,他發現空氣污染程度越高、暴露時間越長對腦的損害越嚴重;神經病理檢查發現的斑塊和阿茲海默症頗為相似。2018年,洛杉磯的科研人員發現空氣污染中的重金屬不但能進入動物的腦內,而且它可以啟動一些特定基因而誘發神經變性病和癌症。PM2.5會損傷大腦研究人員推算,40%~65%的阿茲海默症風險來源於非遺傳性因素,如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其中空氣污染是最重要的誘發因素。PM2.5來源於油、氣的燃燒,發電廠的排放、煤和木頭燃燒等。這些物質一旦被吸入到肺臟可被吸收入血。它會對呼吸和心血管系統造成嚴重損害,導致癌症、心臟病、腦卒中,甚至死亡。以前的醫學知識多認為這種有毒物質很少能進到腦內因為腦組織有血腦屏障保護,現在看來並非如此,PM2.5可以改變血腦屏障的通透性從而進入腦內。此外它也可經鼻腔黏膜沿嗅神經入腦。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暴露在這些空氣污染物中可以損傷大腦,加速認知老化,甚至還可能增加罹患阿爾茲海默病與其他癡呆疾病的風險。PM2.5危害大,但這些微小顆粒中什麼成分危害最大,這個問題很難回答。石油燃燒後釋放出來的污染顆粒有成百上千種成分,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這些物質在腦內聚集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這可能部分解釋了阿茲海默症為何多發于老人。有人會問,空氣污染PM2.5的水準有沒有安全區間?我們可能永遠也確定不了這個安全區間。遠離空氣污染 活得更「聰明」美國南加州大學流行病學家陳居泉教授專門研究空氣污染對大腦的影響,他指出雖然空氣污染中每個單一特殊物質對大腦的作用現在並不明朗,但多種成分混合的微小粒子污染物顯然和腦損傷、認知功能障礙有直接相關。陳居泉教授去年在《大腦》雜誌上發表的文章表明,空氣污染中的微小粒子和老年女性的神經病理改變和記憶力喪失密切相關。現已有多組資料表明,中老年人長期暴露於空氣污染是發生失智症的重要風險因素;青少年暴露於空氣污染是否會發展成癡呆症還需進一步研究。雖然阿茲海默症相關基因遺傳學研究眾多,但至今藥物治療效果甚微。大氣污染和阿茲海默症的相關性對疾病防治具有重大意義,這也是政府和相關部門嚴查嚴管空氣品質最重要的客觀依據。和遺傳基因變異不同,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是可以管控的。鍛煉身體可以增加腦血流,從而提高腦源性神經生長因數的水準,減少癡呆的發病率。控制大氣污染不光對減少呼吸、心腦血管病、癌症有重大作用,對於人類如何能活得更長、更「聰明」也具重大戰略意義。
-
2020-06-15 橘世代.健康橘
注意!4個特質,容易患上老年憂鬱症
什麼樣的狀況,容易罹患老年憂鬱症呢?過去的研究,整理出許多可能會促發老年憂鬱症的因素,可以提供給大家作為參考。針對有這些因子的高危險群,給予適當的關懷與協助,消滅可能的危險因子,或許能減少老年憂鬱症的發生。一、年輕時要求完美、自我要求高,習慣控制一切的人,在年老時,反倒是憂鬱症的危險群。年輕時擁有不錯的地位,當老化時,發現身體不再受自己控制,或退休、失去工作,感覺自我價值下降。倘若調適不當,無法接受,就容易出現憂鬱情緒。二、家族病史中有憂鬱症,也會有比較高的比例罹病。但相較於年輕的憂鬱症患者,老人憂鬱症的遺傳性比較低。無論是成人,還是老人,女性得到憂鬱症的比率都比男性高。對於長輩,影響情緒最多的,就是「鰥,寡,孤,獨,老,病,久,衰」。當生命進入銀髮期,除了身體的自然老化之外,難以避免地會面臨許多失落,伴侶離世、獨居、退休、久病、失能等,都有可能成為老人憂鬱症的危險因子。過去研究發現,一個人若喪偶,七到十二個月之間,是憂鬱症病發的高危險期,病發率高達百分之二十四。三、亞洲人普遍重視工作,年輕時沒有規劃退休生活的概念,退休後,生活重心突然被抽走,也容易感到不適應四、老化、身體逐漸失去功能,甚至出現疾病,也是一大挑戰。身體疾病可能會造成憂鬱、疼痛,而憂鬱又會加重身體疾病的痛苦,這種痛苦又讓疾病變得更加嚴重,形成一種惡性循環。舉例來說,一個老人原本有退化性脊椎疾病,若憂鬱症病發,他對疼痛的敏感度就會上升。原本可能感受到的疼痛是五分,但病發後,病人感受到的痛可能達到十分。當越來越痛,最後家人只能讓他吃止痛藥,但卻不知道其實病人痛是因為憂鬱,所以即使吃了止痛藥,心情也不會好,反而常造成藥物過度使用。又痛又憂鬱,老人會誤以為自己的病治不好了,甚至可能出現結束生命的想法。要小心的是,某些對中樞神經有影響力的藥物,容易導致憂鬱症病發,例如,部分抗高血壓藥、類固醇藥、嗎啡類止痛藥、抗帕金森氏症藥、毛地黃類藥、干擾素、癌症化療藥物等,但若得病,這些藥物又非吃不可。因此,若家中老人有服用這些藥物,一定要與醫師保持良好溝通,隨時注意病人情緒。必要時,須更換藥物種類,或是改用非藥物方式,治療憂鬱症。治療憂鬱症的藥物,不會讓人上癮目前治療老人憂鬱症的藥物療法是使用抗憂鬱劑。抗憂鬱劑有很多種,經過許多大型研究證實,療效是確實的。很多人誤以為治療憂鬱症的藥物會上癮,或誤以為服藥會壓抑情緒,讓人變得呆呆的,這可能是將鎮靜劑、安眠藥及抗憂鬱劑混為一談的誤解。所謂的抗憂鬱劑,是作用於腦部,調整腦內的分泌物質,提升腦內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多巴胺等物質的濃度,達到治療憂鬱焦慮症狀的效果。抗憂鬱劑並不含鎮靜、安眠的成分,雖然藥物的副作用,仍可能會造成嗜睡,但並無上癮的風險。倘若有相關疑問,建議詢問精神專科醫師。在這裡,需要提醒的是,無論是何種抗憂鬱藥物,都不會立即見效,必須耐心連續服用超過六至八週,才會開始出現效用。許多病患或家屬對於藥物治療的期待超乎現實,結果在這之前就以為無效,中斷或是放棄了治療,實在非常可惜。憂鬱症患者不願意出門,怎麼辦? 許多家屬會問,除了聽從醫生指示按時吃藥,定期回診,我們還可以帶憂鬱的長輩做些什麼。其實治療憂鬱症不只有藥物有效,多運動、多曬太陽、多接觸音樂等藝術活動,也是很有效果的。道理雖然簡單,但家屬最常反問我的問題就是:「帶不出去,該怎麼辦?」許多親友們看到憂鬱長者整日唉聲嘆氣,家人、朋友也想幫忙,於是打電話邀約長者一起出門活動,或是安排旅行遊覽,但卻遭遇長輩百般推託、拒絕,甚至長輩還碎念、找碴。有些家屬因此感到自己的付出不被接受,容易轉而憤怒、生氣,可能會對長輩出現指責的語氣。責備他們不聽勸、不遵照醫囑,或是怪他們不努力。我建議在協助憂鬱長輩之前,要先調整自己的想法,必須先了解到「憂鬱症患者並非故意的」。憂鬱長輩在理性面上或許可以接受勸告,但是活力與行動力都受到憂鬱症的影響,才會需要我們拉他們一把。可以試著找出能增強長者動機的誘因,想想有什麼是他們看重或喜愛的。應用他們所在意的人事物,以協助長者對抗憂鬱,抒解心情。譬如他平日最喜愛打牌,但生病後都不去了,就可以拜託牌搭親友,聲稱缺一不可,甚至可嘗試先將打牌的地點改在家中,製造陪伴的機會。又或者是病患最疼寶貝金孫,我建議多找理由聚餐,諸如慶生、慶功等,半哄半拖地,帶著長輩出門去接送孫子女。憂鬱症患者容易營養失調在健康飲食方面,憂鬱者常會出現食欲減退,進食量下降的情形,這在長輩身上,就容易因此而出現營養失調的結果。若考慮補充營養品,可以選擇補充維生素B群、葉酸、魚油,或是益生菌等。透過神經免疫的調節,腦腸菌軸的機轉,而且這些健康食品在新近的研究中,被認為可以減少憂鬱症復發,或者是改善情緒症狀。電視廣告盛行以巧克力、蛋糕或飲料等高糖分、高不飽和脂肪的食物療癒心情,雖然可能暫時有提振心情的功效,但是效果短暫,而且有惡化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所以對於罹患三高的老年憂鬱族群,並不建議這麼做。本文摘自《一直喊不舒服,卻又不去看病》,寶瓶文化 2020/04/09 出版【更多熟齡精選延伸閱讀↘↘↘】。帕金森爺爺跟孫出門逛新北!山林秘境陶冶身心。長輩堅持不看精神科,怎麼辦?醫師提6訣竅 橘世代FB立即按讚! 張曼娟:「我正經歷一場關於「老」的學習」、于美人:「保有追求快樂與相信日子,才是人生最重要力量」、吳若權:「人不可能不怕老,學會接納怕老的自己,就能對生命更加安心自在」,當一個不等「老」的橘世代,讓自己生命豐富跟得上時代!>>【立即加入】
-
2020-06-14 科別.指甲.足部
痛!指甲長進肉 錯誤修剪、穿錯鞋 引來甲溝炎
夏季來臨,許多人選擇穿上涼鞋,讓腳趾頭透氣也較為涼快,但有些指甲灰黃又厚,甚至因甲溝炎造成紅腫,疼痛也影響美觀。嘉義縣大林慈濟醫院整形外科醫師林志明提醒,如果指甲的顏色、形狀或樣貌發生變化,就要特別注意,可就醫了解實際病症。凍甲沒處理好 變成捲甲除了灰指甲,甲溝炎也是常見的指甲問題。林志明表示,甲溝炎就是俗稱的「凍甲(嵌甲)」,與「捲甲」問題一樣,成因多為指甲修剪過度、長期穿高跟鞋造成指甲變形,或是打籃球、運動造成指甲嵌入肉裡等等,但也不排除與遺傳、習慣有關。有時個案因甲溝炎,指甲會嵌入肉裡,產生紅腫痛,而將指甲兩側修剪掉。長期下來,甲床認為自己不需這兩側的指甲而往內捲,久而久之造成「捲甲」,讓甲溝炎更嚴重。因此臨床上,他會建議個案剪指甲時,不要將白色部分甲板全部剪掉,並在兩側留下一點空間讓指甲生長。如果發生甲溝炎或捲甲,可選擇非侵入性、侵入性治療及指甲矯正三種方式。1.非侵入性治療 改善程度有限非侵入性治療適合症狀輕微者,但改善程度有限,主要治療方式為外用或口服抗生素和消炎藥物、物理性隔絕甲溝碰撞等,優點為健保給付、無手術疼痛。2.侵入性治療 手術須忍受疼痛侵入性治療是進行嵌甲治療或甲床重建手術,優點為健保給付、可立即取出插入的嵌甲片、切除肉芽組織。但手術疼痛,並需一至二周以上復原期,術後指甲會變小甚至變形,影響美觀,且術後仍有一至二成復發機率。3.指甲矯正 須自費、時間長另一種治療方式「指甲矯正」,是藉由金屬鉤環、金屬綁線或矯正貼片產生槓桿力、復形彈力、牽引力,讓指甲根本性矯正回到正常形狀、曲度和寬度,不會造成皮膚組織的傷害。優點為無手術的疼痛、無傷口恢復期,較不影響指甲生長、穿鞋或行走,缺點是自費療程、先天性捲甲或骨骼異常,需較長時間矯正等。細菌到處跑 咬指甲傷很大有些個案因壓力、焦慮、強迫症無意間習慣性咬指甲,引起細菌或真菌感染。研究指出,有咬指甲習慣的人,唾液中大腸桿菌含量,比不咬指甲的人高出3倍。人們咬指甲時,會將潛伏在指甲下的葡萄球菌、鏈球菌、棒狀桿菌等病原體從手轉移至嘴裡,如果傷到指甲板,可能造成指甲永久不能正確生長,並導致向內生長或疤痕指甲。林志明建議,想預防咬指甲,就不能讓嘴和手同時閒下來,可嚼口香糖、把注意力放在手上、找人聊天打字、轉轉筆等,讓手指忙碌,減少咬指甲的機會。預防急性甲溝炎急性甲溝炎常會合併細菌感染,初期只有輕微紅腫、癢痛的感覺,但兩三天細菌大量繁殖後,嚴重時會化膿,甚至進展成蜂窩性組織炎,千萬要小心。由於手指的神經非常密集,急性甲溝炎發作時疼痛難耐,甚至會有惡臭味出現。這些症狀代表感染正在高峰期,需要對急症感染處緊急給予治療。若病患有蓄膿則需給予引流處理,並合併口服、外用抗生素使用,若有不可控制的蜂窩性組織炎,甚至需住院施打抗生素。● 避免將指甲剪太短。● 用指甲剪修指甲,戒掉咬指甲的習慣。● 不要撕手指上翹起的小皮。● 保持雙手乾爽。● 解決指甲內嵌問題。● 注意足部衛生及透氣。預防慢性甲溝炎慢性甲溝炎是因長期接觸刺激性物質,通常同時出現在許多手指,主要是因為長期接觸洗碗精、肥皂、化學藥劑,所以也比較會出現在工作的慣用手。因此須常碰水的從業人員、廚師、農夫、醫護人員等職業,特別容易罹患此疾病。患者之後也可能續發黴菌或細菌感染,轉變成紅腫化膿的急性甲溝炎。門診上常見富貴手合併甲溝炎的病患。● 減少不必要的洗手、浸泡水中,減少清潔劑接觸的頻率。● 勤擦護手霜,尤其在洗手後一定要使用。● 避免摳、咬,或含指甲,減少碰撞、避免做美甲彩繪,尤其是將甲小皮去除。● 若須長時間碰水,須戴雙層手套(內裡棉質,外層橡膠)。● 避免拔指甲旁邊倒刺或將指甲剪得過短。● 若指甲形狀顏色改變或周圍皮膚紅腫,須諮詢專業皮膚科醫師。摘自╱大塊文化出版《指甲給的健康報告》
-
2020-06-14 科別.呼吸胸腔
氣喘誘因百百種 蟑螂也是其中之一?杜絕過敏原超前部署看這裡
氣喘是種遺傳性過敏病,屬於多重基因遺傳,造成呼吸道障壁層缺損與慢性過敏性發炎反應,此反應容易因受到各種誘發因素的刺激,引起氣喘發作症狀,如喘鳴聲、久咳不癒(容易發作於清晨、黃昏、半夜時)、胸悶等,若未正確控制常導致症狀反覆性發作,故必須依照醫師指示規律使用吸入型藥物及遠離誘發因素,才能減少氣喘發作機會。國泰綜合醫院社區護理組氣喘個案管理師李舒卉,介紹以下各種會引發氣喘的誘發因素及預防方法。Allergen 1:家塵家中平面桌上不常用的小物或書籍都盡量收到抽屜或有門的櫥窗、避免放置錦旗或懸掛吊飾、打掃環境時需戴上口罩(清掃方向由上至下,由較乾淨環境到最髒環境),忌用雞毛毯子,洗紗窗時先以水噴溼再刷洗,打掃完必須洗澡,以降低對皮膚過敏反應。Allergen 2:塵螨1.避免使用厚重窗簾布,可改以薄紗、直立式百葉窗、塑膠遮板代替。2.不可使用浴巾被、毛毯、羊毛被、羽絨被或厚重棉被、如需使用需以防塵被套罩住,或改用涼被、太空被、春秋被或睡袋(皆為化學纖維可水洗)、蠶絲被。3.房間的彈簧床、草蓆、塌塌米、椰絲墊、海棉墊須移除,如需使用需以防塵套包覆,或改睡木板床、氣墊床、水床、或是韻律操用的塑膠拼墊。4.去除地毯、布製家俱、絨毛娃娃或布娃娃。5.建議使用水枕、綠豆殼或茶葉枕,如需使用其他枕頭需以防塵套包裹。6.因塵螨腳上有吸盤,需每1至2周以55度熱水浸泡外蓋寢具(被單、床罩、枕頭套等)10分鐘,再放入洗衣機中清洗,才能洗掉塵螨。7.有使用防塵套者,清洗一般被單、床罩、枕頭套時,需以吸塵器或溼布擦掉防塵套上的灰塵及塵璊,1年至少清洗2至3次。8.因塵螨的最佳生長溼度為75至80%,在相對溼度50%以下無法生長,故可使用除溼機將室內溼度控制於60%以下,以減緩塵螨增加的數量。Allergen 3:寵物家中不養貓、狗、鳥等有毛寵物。移除寵物後,必須先用吸塵器吸過屋內牆面、窗簾、家具罩子及清洗整理所有表面。若是堅持養寵物則須採取下列管控方法:1.移除室內所有地毯,換油氈或木質的地板。2寵物1周得清洗2次,寵物襯墊也得一併清洗。3將寵物養在室外,不宜進入客廳及臥房。4接觸寵物後洗手,接觸寵物的衣物盡量不穿出室外,以免散布過敏原。Allergen 4:黴菌1.居家環境保持光照充足、通風良好、溼度維持50%,可減少黴菌繁殖的機會。2.在溼度過高的季節使用除溼機時,要緊閉窗戶,除溼機的水要定期清除,或連接至固定的排水孔。3.空氣清淨機的高效濾網及空調可濾去黴菌菌孢,但要注意若出現黴菌,要用稀釋過的漂白水來清洗機器內部。4.經常打掃牆壁及天花板,在粉刷漆料中加入防黴成分。5.窗戶上水氣的凝結也會導致窗框潮溼及黴菌滋生,需經常擦乾窗戶水氣。 6.室內植物的數目別太多,要經常修剪及清理落葉。7.避免發泡塑膠或海綿類等容易發霉的抱枕及寢具。8靴子及鞋子在收藏前應先烘乾,儲藏室可放置化學乾燥劑來避免黴菌滋生。9煮菜時或沐浴後使用風扇或是打開窗戶來移除溼氣,並使用橡膠掃把來移除浴室隔板、浴缸及磁磚上的水滴,並定期清潔浴室。10黴菌也可以在冰箱中生存,尤其是門上的密封墊,必須經常清潔及清空自動除霜的水槽,儘速移除長黴菌變質的食物。11汽車內的空調系統也可能會滋生黴菌,可定期使用除黴或防黴噴劑清洗。Allergen 5:蟑螂1.晚上就寢前應將廚房、浴室、水槽、盥洗盆的排水孔予以密蓋,排水管線應設置存水彎,防止蟑螂沿排水管逆行而上。2.所有的食物應妥為儲藏,清理垃圾、廚餘需密封包起來。3.不堆積雜物,落實家中清潔,廚房、家俱、牆壁經常擦拭洗滌,以減少蟑螂生存繁殖的條件。4.滅蟑噴劑及煙霧式藥劑容易造成過敏,建議採用滅蟑餌劑,放至在蟑螂容易出沒的管線、轉角、隙縫附近。Allergen 6:室內外空氣汙染包括粉筆灰、抽菸與二手菸、家用噴霧劑(如芳香劑、清潔劑、殺蟲劑)、油漆及會釋放異氰的裝潢材料、用瓦斯木材煤油煮飯、交通廢氣、工業煙霧、霾害沙塵暴、燒香燒金子等。應避免在家中抽菸、燒蚊香、噴殺蟲劑,烹調也盡量低油煙,並使用抽油煙機降低煙害,裝潢完的房子需通風等無味道再入住,打掃及騎乘機車時戴口罩。Allergen 7:花粉會造成過敏的花粉通常是風媒花,若對花粉過敏患者需於高花粉季節中保持門窗緊閉,使用空氣清淨機,並減少到郊外。氣喘是呼吸道慢性病,需要長期控制才能降低呼吸道發炎及氣喘惡化機會,避免影響肺功能或造成肺纖維化的合併症。想長期控制氣喘不難,只要與醫師配合做好個人氣喘藥物規則治療、誘發因素預防、預防感染、規律運動,即可達到良好的控制,遠離疾病的威脅。★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0-06-1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研究發現:禿頭男染新冠肺炎 重症機率高
心臟、肺部和血壓等相關疾病可能增加感染新冠肺炎的機率,民眾的健康意識相對抬頭;然而,還有更讓人意想不到的原因造成感染機率提升,最新調查指出,具有男性型態性禿髮(male pattern baldness)的人感染新冠肺炎嚴重症狀的機率較高。該研究探討男性禿頭和新冠肺炎的關聯性,主導人為布朗大學美容皮膚科研究主任萬畢爾(Carlos Wambier),他向英國的「每日電訊報」表示:「我們真的認為,禿頭是染疫嚴重程度的一項重要指標。」萬畢爾博士在美國皮膚醫學會期刊發布的研究指出,到醫院就診的患者中,有男性型態性禿髮的人比例異常高:在西班牙馬德里的三家醫院中,122名新冠肺炎的患者為禿頭男性的比率高達79%;如此高的比率也讓萬畢爾認為,禿頭應列為新冠肺炎的高風險因素之一。這樣的徵兆被稱為「加賓徵兆」(Gabrin sign),以美國第一名死於新冠肺炎的急診室醫師加賓(Frank Gabrin)命名,加賓也是禿頭。自疫情爆發以來,許多研究顯示男性死於新冠肺炎的機率為女性的兩倍,主要的原因除了行為因素,基因的遺傳可能也有相當程度的關係。各醫療單位和公衛專家也開始發現,雄性激素不止導致掉髮,也可能影響男性對抗新冠肺炎的能力,萬畢爾說:「我們相信,雄性激素是新冠病毒進入人體細胞的入口。」雖然目前研究都還在初期的階段,但每日電訊報指出,萬畢爾的研究也延伸出其他可能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方法,例如抑制賀爾蒙的療法可能放慢病毒威力,讓患者有時間對抗,類似的治療方式也被用於治療禿頭或前列腺癌。
-
2020-06-12 癌症.抗癌新知
突然胃脹、血糖不穩定要留神! 糖尿病患者得這個癌的機率比正常人高2倍
胃痛胃脹、腰酸背痛、血糖不穩定、皮膚發黃……你一定想不到,這些症狀都可能指向了「胰腺癌」。胰腺癌有「癌中之王」的惡名,它的很多症狀往往會和其它情況混淆,使得患者延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一經發現已是晚期。就是這麼一個隱藏得很深,讓人生死都在「胰腺」之間的病,人們對它卻是所知甚少。今天就讓我們跟隨權威專家,了解「胰腺癌」,掌握「胰腺生機」。胰腺癌為什麼會被稱為「癌王」?胰腺癌是一種嚴重危害人的生命健康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2019年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胰腺癌發病例數和死亡例數分別為9.5萬和8.5萬,位居惡性腫瘤發病和死亡的第10位和第6位,胰腺癌發病率與死亡率之比為1:0.89,可謂是名副其實的「癌中之王」。目前胰腺癌的總體發病率高嗎?胰腺癌的發病率大約是多少?近年來,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胰腺癌的發病率呈快速上升趨勢。據《2015年中國癌症統計數據》顯示,胰腺癌位居我國人群惡性腫瘤發病率的第9位,大約是7/10萬。很多人都說「患了胰腺癌就真沒救了」,真的是這樣嗎?像甲狀腺癌、乳腺癌等相對療效好的癌症生存期可以達到十年、二十年等,但胰腺癌因為其惡性程度,我們常以1年、2年、5年的生存期計算。目前,全球胰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不足9%,預測2030年,胰腺癌死亡率將僅次於肺癌。但只要早期發現,早期診斷,直徑小於2厘米的胰腺癌,5年生存期還是可以高達50%。如何才能早期診斷胰腺癌?當出現胃脹、腰酸、黃疸、血糖不穩定等症狀時,千萬別忘記再多加一個腹部增強CT檢查胰腺,不要輕易自判疾病或求助非醫學專業人士。哪些人會是患上胰腺癌的高危人群?1、40歲以上的人群2、常年菸酒。吸煙是目前唯一被公認的胰腺癌發病高危因素。國外大量前瞻性研究和病例對照研究表明,吸煙的胰腺癌患者與非吸煙者死亡的危險比在1.6-3.1:1。實驗研究已證明,菸葉中的致癌物質可以引起胰管上皮的癌變。胰腺癌患者多為中老年人,他們常有吸煙史,因此必須注意戒菸,尤其要重視二手煙的危害,減少去煙霧繚繞的休閒娛樂場所。3、不健康飲食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和美國癌症研究所總結了飲食與胰腺癌關係,認為富含紅肉(豬牛羊肉)、高脂肪和高能量的食物可能增加致胰腺癌的危險性,而通過攝入富含蔬菜、水果的飲食可預防33%-50%的胰腺癌發病率。4、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患胰腺癌的機率是正常人群的2倍。胰腺癌患者的糖尿病發病率也幾乎是正常人群的2倍。因此,沒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病人突然發現患糖尿病時,除了一定要認真檢查外,還要查胰腺。5、胰腺炎反復發作慢性胰腺炎、胰管結石或結石性胰腺炎具有癌變傾向,可以認為是一種癌前期病變。6、遺傳因素胰腺癌的發病,有家族史者是無家族史者的3-13倍。家族中有1人發病,其他家庭成員患胰腺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群的4倍,如2人發病則升至12倍,3人發病則高達40倍。母女、父子、兄弟姐妹、祖孫三代的胰腺癌家族出現頻率非常高。日常生活中,該如何有效預防胰腺癌的光顧?1、避免酗酒2、保持健康規律的生活習慣3、提高對自己身體的警惕,定期體檢,關注血糖,腹部增強CT和腫瘤標記物(尤其是CA199)的檢查不可少。4、如影像學有異常,及時就醫,密切隨訪,必要時加做超聲內鏡加以明確。防治胰腺癌不單是醫務工作者的事,主動權更在於我們每一個人。只要早發現早治療,就能助你遠離胰腺癌的洶湧來襲。(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06-10 科別.腦部.神經
C肝放著不治療 長庚研究:罹患帕金森氏症機率恐增4成
近年國外田野調查發現C肝患者罹患帕金森氏症的比例比一般人高,長庚醫院神經內科團隊,分析10年近8萬名名C肝患者的健保資料,發現及早接受治療的C肝患者,比沒有治療的患者相比,減少4成帕金森氏症罹患機率,該研究也在去年刊登於美國醫學期刊:神經醫學(JAMA Neurology)中。隨著高齡社會的來臨,各種退化疾病患者增加,其中神經退化疾病更是大宗,以阿茲海默症為最多,其次為帕金森氏症。林口長庚動作障礙科暨神經科學研究中心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陳柔賢表示,帕金森氏症好發於50歲到70歲,常見症狀為顫抖、動作遲緩、僵硬等症狀,困擾日常的生活作習,也常伴隨疲倦、無力感、失智及憂鬱等問題。陳柔賢表示,誘發帕金森氏症的發病原因至今全世界仍無解,但可能的原因有三,基因、神經發炎、外在環境有害物質等。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動作障礙科暨神經科學研究中心黃英儒表示,到目前為止,帕金森氏症僅10%的病人其發病確定和基因遺傳有關,其他大部份病人的發病原因並不清楚。因此在缺乏發病原因或危險因子的情況下,使得帕金森氏症缺乏有效的預防方式。陳柔賢表示,神經發炎被認為是除了基因以外,最大宗可能的致病原因。近年不少間接證據指出,C肝病毒是造成帕金森氏症的原因之一,國外透過動物實驗也證實C肝病毒會侵襲腦部,特別是腦幹使其神經發炎。為了證實各種推論與證據,長庚醫院神經內科研究團隊從2003至2013年台灣的健保資料庫中,找到24萬多位曾得到C型肝炎的病患,再以最嚴謹的方式從中分出各項條件匹配的兩組各3萬多人:一組是曾經接受干擾素治療;另一組是未曾治療過的,再追蹤這10年間各組的帕金森氏症的發生率。陳柔賢表示,結果發現曾接受治療的C型肝炎病患,發生帕金森氏症的機率為千分之4.06,明顯低於未曾治療的病人發生機率為千分之5.51,而且兩組的差異隨時間的增長而遞增,第5年的差距比約30%,第10年則為36%。換句話說,經過干擾素清除C型肝炎病毒的病人,得到帕金森氏症的機會,明顯低於未治療而體內仍有病毒的病人。這結果更進一步證實了C型肝炎和帕金森氏症之間的關聯性。黃英儒表示,這項研究的成就是距離預防帕金森病的可行性再向前進了一大步,後續還需要許多研究來更深入的了解其機轉及各項危險因子的共通點,同時呼籲為降低帕金森氏症的發生機率,罹患C肝的患者應盡早接受治療。
-
2020-06-10 橘世代.好心橘
她是「真人版應思聰之姊」照顧家人也關懷同路人
64歲的新北市康復之友會理事長黃莉玲,20年前弟媳突然罹患思覺失調症,因弟弟在大陸工作,上有年邁雙親、下有1幼子的她,除陪伴弟媳就醫,更悉心教育3名年幼姪子,扛起照顧兩家的責任;過程中,她主動參與支持性課程及志工協會,致力翻轉精神疾病負面印象,現在她更帶著志工參與社會局精障家庭關懷專線,陪伴無助的病患及家屬走出生命幽谷,重燃希望。回憶起弟媳發病當下,外表一切正常,但經常有躁鬱症狀,曾到了市場買衣服,一買就是10幾件,或一口氣就訂了2、3間房子,由於當時全家人都不了解什麼是思覺失調症,直到去台北市松德醫院就診後,才知道弟媳原來生病了。她就扮演起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中也罹患思覺失調症的應思聰姐姐應思悅的角色。黃莉玲指出,因弟弟必須在大陸工作維持收入,她便負責起照顧兩家子幼兒、長者的責任,所幸在松德醫院期間,接觸到了「家連家」團體課程,由同樣身為病患家屬的帶領者,幫助成員理解精神疾病、認識藥物基礎概念、連結社會資源等,不但翻轉對精神疾病的認識,更找到共同成長的夥伴。隨著弟媳病情逐漸穩定,黃莉玲2007年時也參加了全國康復之友聯盟,參與新北市康復之友會運作,她表示,社會大眾對於精神疾病缺乏認識與理解,大多冠上汙名化的標籤,「但精神疾病是可以被治癒的,最重要的是及早發現,即時就醫。」黃莉玲也分享姪子的成長故事,由於精神疾病一部份可能是基因遺傳,有了弟媳的狀況為鑑,她長期注意姪子們的身心狀況,其中一名姪子因從小情緒較敏感,恐有發病可能,她便不斷提醒要保持正常生活習慣,若有需求必須就醫,現在姪子不但從國外求學歸國,也有份不錯的工作。參與新北市康復之友會過程中,她也帶領許多病患家屬參與支持性課程,去年起更與社會局合作,投入新北市精障家庭關懷專線(2252-3399)志工,她表示,一旦家中出現精神病患者,勢必造成全家巨大衝擊,此時若有人能願意傾聽、分享經驗,將對家屬有莫大的支持與幫助,更會願意走出家門、正確就醫。黃莉玲說,以前照顧病人總是孤軍奮鬥,許多人都不敢尋求幫助,深怕被外人知道家中的狀況,但精神疾病不是恥辱,家屬的教育、正確的理解與陪伴,才是幫助患者的不二法門,藉由協會推廣及關懷專線,希望能陪伴更多家庭及患者走上康復之路,重新回到美滿的生活。【熟齡精選延伸閱讀↘↘↘】。「一場沒有勝利者的戰爭」張曼娟:這一刻我瓦解了。退休守護慢飛孩子 高年級志工花時間慢磨出成長 橘世代FB立即按讚! 張曼娟:「我正經歷一場關於「老」的學習」、于美人:「保有追求快樂與相信日子,才是人生最重要力量」、吳若權:「人不可能不怕老,學會接納怕老的自己,就能對生命更加安心自在」,當一個不等「老」的橘世代,讓自己生命豐富跟得上時代!>>【立即加入】
-
2020-06-09 該看哪科.兒科
新生兒篩檢 把握出生48小時
衛福部國健署公布去年新生兒篩檢結果,蠶豆症是常見的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去年找到3522個蠶豆症寶寶。國健署簡任技正陳麗娟提醒,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在嬰兒時症狀普遍不明顯,必須藉由「新生兒篩檢」早期發現。過去有家長想幫寶寶投保,擔心權益受影響,延後接受新生兒篩檢。陳麗娟強調,新生兒篩檢不影響投保權益,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已函請各保險公會,投保年齡為零歲新生兒時,應排除等待期間。2019年新生兒篩檢找出蠶豆症3522名、先天性甲狀腺低下症330名、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10名、苯酮尿症9名、甲基丙二酸血症7名、原發性肉鹼缺乏症4名、戊二酸血症第一型2名、楓漿尿症、高胱胺酸尿症、瓜胺酸血症第2型、極長鏈醯輔酶A去氫酶缺乏症各一人。台北榮總兒童遺傳內分泌科主任牛道明表示,蠶豆症是「葡萄糖-六-磷酸鹽去氫酵素缺乏症」的俗稱,因X染色體基因突變導致,常見媽媽傳給兒子、爸爸傳給女兒,台灣患者病情大多輕微,不需特別治療,只要預防身體或衣物接觸到可能引起溶血性貧血的物質,例如樟腦丸、紫藥水等。在台灣,蠶豆症發生率約3%,在某些非洲國家可能高達二成五,因為蠶豆症患者對於瘧疾抵抗力較強。陳麗娟表示,新生兒篩檢項目於去年10月由11項新增為21項,一般民眾補助200元,低收入或優生保健資源不足的地區則減免550元,篩檢率達99%以上。並未篩檢的1%,可能是父母為了保險等待期或其他原因而拒絕採檢。其實,新生兒篩檢不影響投保,家長千萬不要為了保險延遲接受篩檢,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期。陳麗娟說,只要新生兒出生滿48小時且有餵奶,就能採檢,只要採取0.3毫升腳跟血,就可以完成篩檢。雖多數疾病發生率在萬分之一以下,但若未經適當治療,可能造成永久的神經與身體損害後遺症,及早確診與治療將有更好的生活。牛道明說,台灣新生兒篩檢普及率高、項目多,目前部分項目未納入,如龐貝氏症、黏多醣症、腎上腺白質失養症、嚴重複合型免疫缺乏症、脊髓性肌肉萎縮等,是常見家長為孩子自費的新生兒篩檢項目,未來也可能經評估列入常規檢驗目。
-
2020-06-08 科別.新陳代謝
年紀輕輕高血壓…腎上腺瘤惹禍
現年29歲的小偉,今年博士班畢業後,順利錄取了科學園區內薪水不錯的工作。不過,就職前的員工體檢卻發現,他有高血壓,收縮壓高達160mHg,回家量測偶爾會超過180mmHg,在吃了一陣子血壓藥後,他的血壓仍然居高不下。經就醫檢查發現,他的腎上腺分泌醛固酮(aldosterone)過高,電腦斷層也顯現,左側腎上腺有一顆1.2公分的腺瘤,於是到新陳代謝科門診進行治療。在門診中常有這類案例,年紀輕輕就被診斷為高血壓,未做進一步檢查卻服用了多年的高血壓藥物,血壓也一直控制不好。雖然90%以上是屬於「原發性高血壓」,即多重因素造成,包含遺傳、體重過重、鹽分攝取、壓力、酒精、缺乏運動引起,主要治療都還是以降壓藥為主。但若是高血壓的情形比較特殊,例如年紀低於30歲即被診斷、使用三種以上藥物仍難以控制、原本血壓正常突然在短期內升高、惡性高血壓(極高血壓引起器官受損)等,這類情形就要特別注意,是否是其他因素造成的「續發型高血壓」。常見續發性高血壓發生原因,包含內分泌異常、腎動脈狹窄等問題,若有懷疑應到大醫院做更進一步的檢查,而非不斷地吃降血壓藥物。小偉經評估後,腫瘤暫時不需手術切除,也不須使用高血壓藥物,而是服用針對內分泌治療的藥物,血壓因此回到正常值,可以正常的上班。現代人因工作壓力大、外食、缺乏時間運動等因素,導致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問題愈來愈年輕化。因此要預防三高,就必須從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一旦發現問題,要趕快配合醫師指示處理,才能確保健康的身體。
-
2020-06-07 癌症.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風險因子 這些要預防!
癌症的形成與許多因素有關,如遺傳、基因突變等大家熟悉的因素,我們所處的環境、飲食習慣也與癌症的發生相關。世界衛生組織所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定期整理最新的研究及文獻,將致癌性物質依實證等級分類如下:● 第1群:為人類致癌物● 第2A群:對人類可能為致癌物● 第2B群:對人類懷疑為致癌物● 第3群:無法判定為人類致癌物● 第4群:認為該物質並非人類致癌物有關大腸直腸癌的危險因子,IARC的專家做了完整的醫學文獻回顧後,依2015年10月提出之報告,將以下兩類食物列為第1群及第2A群之致癌物。加工肉品指肉品經鹽漬、醃漬、發酵、煙熏等處理以達風味提升或改善保存等目的,如:熱狗、火腿、香腸、鹹牛肉、肉乾、肉類罐頭、經調味等其他肉製品,列為大腸直腸癌之第1群致癌物。根據IARC的估計,每天攝食50公克加工肉,將使罹患大腸直腸癌風險提高18%。需特別注意的是,依IARC的分級,加工肉品雖然被列為與香菸和石綿同級的致癌物,但僅表示具有充分證據證明加工肉品會引起人類癌症,並不表示其危險程度與香菸、石綿相同,不能用於說明致癌風險高低。紅肉被列為第2A群致癌物,指所有哺乳類動物之肌肉,如牛肉、豬肉、羊肉及馬肉等。雖然報告提出食用紅肉過量可能會增加罹癌的機率,但也指出,由於無法排除其他飲食與生活習慣可能帶來的影響,食用紅肉與癌症有直接相關的證據有限。需特別說明的是,紅肉有其營養價值,含有高蛋白質與包括維生素B、鐵與鋅等物質,因此,建議民眾均衡飲食,避免大量攝取肉類,如此即可獲取營養又可降低因攝取過量所帶來的風險。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每個人每天攝取紅肉的量約自身手掌大小(不含手指及拇指),平均大約100公克,每周約有3天吃紅肉,等於每周不超過300公克,其他以家禽、魚類或豆類取代,作為蛋白質的營養來源。除了上述WHO、IARC公布之因子之外,其他文獻也有報告可供參考:美國癌症研究所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於2018年5月公布了新版關於飲食、營養、體重和運動等生活方式因素,是如何影響癌症風險的最新研究。有關導致大腸直腸癌的風險包括:● 增加風險1.成年後體重超重或肥胖2.過多的脂肪3.食用加工肉類和大量紅肉4.每天喝2杯或更多酒精飲料● 減少風險1.吃全穀物和含纖維食物2.每日適度的體力活動大腸癌風險因子 還有這些1. 膽汁與大腸直腸癌近年來有些學者觀察到,大腸直腸癌的病人中,曾接受膽囊切除者占較高比例,也有研究發現,膽囊切除10年以上患者比未切除膽囊患者的大腸直腸瘤和癌的比率明顯增加。這樣的現象是偶然?還是二者之間的確有某種關聯?如何解釋?平時肝臟分泌的膽汁大多儲存在膽囊,膽汁的作用是乳化脂肪,促進脂肪吸收,我們吃飯以後,特別是進食含油脂多的食物後,膽囊就會收縮,把儲存的膽汁排入腸道,發揮消化、吸收的作用。如果膽囊被切除了,肝臟分泌出的膽汁沒有了儲存的地方,於是膽汁則會晝夜不停地直接進入腸道,膽汁被腸道中的細菌分解後,產生次級膽汁酸及代謝物,有較強的致癌作用,可能使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增加。但目前這個觀點還有爭議,有一些研究者持反對態度,他們觀察了上千名做了膽囊切除和未做過此種手術的病人,發現這兩群人中,患大腸直腸癌的機會相差不多。因此到目前為止,尚不能肯定地說做過膽囊切除的病人更容易得大腸直腸癌。雖然沒有足夠的醫學證據證明膽汁與大腸直腸癌的關係。但是臨床上不妨提高警覺,在膽囊切除術後多注意飲食習慣,觀察大便的形狀變化、有無出血,在平時生活中加強預防大腸直腸癌。2. 鈣質與大腸直腸癌對於大腸直腸癌高罹病風險者(指有非惡性息肉病史的病患)而言,鈣質似乎能預防息肉惡化成大腸直腸癌,且鈣質所帶來的好處,在停止鈣質補充療法後仍持續有效。但部份研究指出,鈣質補充療法可能提高攝護腺罹癌風險,因此對男性而言,服用鈣質補充劑的好處是否能壓過風險,仍不清楚。3. 維生素D與大腸直腸癌經由流行病學調查,發現身體內含維生素D較低的人,容易有大腸直腸癌;或是發現大腸直腸癌病人體內,維生素D含量偏低。似乎意味著維生素D與大腸直腸癌相關。但這些報告多是回溯觀察性研究,有其侷限或偏差。比方說,維生素D 含量高的人可能本身生活習慣、飲食習慣、運動習慣較好,罹癌風險也較低。因此,維生素D與大腸直腸癌之因果關係,仍有待後續研究證實。摘自╱大都會文化出版《SAY NO TO 大腸癌》
-
2020-06-06 失智.大腦健康
預防方法/發炎失智大腦都是自己養出來的!日本醫學教授公開10大NG生活習慣,你中了幾個?
失智原因是「炎症」、「營養不足」、「毒性物質」根據戴爾教授:阿茲海默症大概分為四型「1型(炎症性)」「2型(萎縮性)」「1.5型(糖毒性1型與2型的混合)」「3型(毒物性)」。在此重述造成阿茲海默症的3個原因:「炎症」「營養不足」「毒物性質」。總之,如果腦部發生炎症的同時,並陷入營養不足,再加上有毒物質蓄積時,腦部受到傷害,認知機能會持續不斷地變差。失智症由40歲開始!當失智症被診斷出時已是末期現在日本,失智症診斷以「是否需要照顧」為基準。即使有顯著認知機能退化,只要沒造成生活障礙,就不認定是失智症,而診斷為「輕度認知障礙(MCI)」。雖然MCI被認為是失智症的前一階段,事實上,因所有的症狀都已呈現,最好把它歸屬為「末期」失智症。當周圍的人都已感覺有出現症狀時,表示腦部的漏洞數目很多,且變大了。健忘是失智的開始單純的健忘不是疾病,和失智症不同。但我認為是認知機能退化的表徵!健忘最早大約從40歲開始。事實上,從40歲腦部逐漸開始出現漏洞,經過20~30年數目增加,漏洞漸漸擴大。過了60歲,症狀明顯出現時就有點太晚了。如果想預防阿茲海默症的話,建議從40歲起就要檢視生活習慣。如此這般你也會得失智症!每天的行動都是在腦部開漏洞得阿茲海默症是很容易的,其實,可以說很多日本人都正過著會得阿茲海默症的生活。早餐吃甜的丹麥麵包、沒刷牙就急著出門、通勤塞車充滿壓力、邊開車邊工作邊滑手機。午餐吃漢堡、為轉換心情抽根菸、工作休息時間喝罐裝甜咖啡、回家後以乾炸食品為下酒菜,喝罐裝氣泡酒當晚餐配酒、邊看手機邊上床就寢。過這樣的生活是猛然將自己推向阿茲海默症一途。但完全不過這樣生活的人又太少了。日本失智症病人數目的增加不足為奇。「造成失智症的一日生活」【早上】早餐吃丹麥甜麵包等(血糖急速上升,引起胰島素抵抗性。)沒刷牙就趕出門上班(口腔內增加的壞細菌會攻擊腦部)通勤塞車滿腹心理壓力(增加的皮質醇會傷害腦部的海馬)邊開車邊工作邊滑手機(運動不足,加上照不到陽光、維生素D不足。)【中午】午餐吃漢堡(攝取含豐富Omega-6的飲食,加速炎症的發生。)因胃悶悶的就服胃藥(降低胃酸會阻礙維生素及礦物質的吸收)工作休息時間喝罐裝甜咖啡(血糖值突然上升,引起胰島素抵抗。)【晚上】回家後以乾炸食品為下酒菜,喝罐裝氣泡酒當晚餐配酒(含大量反式脂肪酸及糖化終產物,血糖值也會上升)晚上喝酒後一根菸(數百種化學物質侵入腦部)邊看手機邊上床就寢(無法熟睡,持續腦部的炎症)避開原因以預防飲食為目標盡可能避免會引起腦部炎症、萎縮及有毒物質的有害食品,盡可能積極攝取對神經有解毒及再生功能食品。因為無法完全避開有害食品,就積極攝取對腦部有幫助的食品吧。在此將介紹有助預防失智症的代表食品。我們暴露在重金屬、擾亂內分泌的物質、黴菌等種種有害物質中。這些每天都會進入我們的身體。有害物質不可能完全隔絕在外,太在意這些物質的話,壓力會累積!與其如此,不如積極攝取能支援身體將有害物質排泄的食品。有害物質可隨著汗、尿、便等一起排出體外。運動充分地流汗,整頓腸內環境是一個比什麼都好的排毒方式。躲在冷氣房內不流汗地生活著,因壓力傾向便祕的人,身體一直繼續有害物質的囤積。我建議馬上改變你的生活方式。活用有解毒作用的食品在每天的飲食中,放入可促進有害物質排泄的解毒作用食品。植物會製造出各式各樣保護身體免於有害物質傷害的物質。其中具預防失智症的有效成分,本書特別嚴選介紹的是戴爾博士所推薦有強效的食品。將這些食品盡可能放入每日的飲食內,對失智症預防有助益。香菜──最強的排毒蔬菜將囤積在腦部的重金屬排出在亞洲料理中幾乎都會出現。有種特別強烈的香味,喜歡或討厭的人壁壘分明。是一種非常好的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可以促進水銀和鉛等重金屬的排泄作用。所以被稱為最強的排毒蔬菜。除了對沙門氏菌和念珠菌等的抗菌作用之外,也有強力的抗氧化作用,也能消除胰島素抵抗性,具有種種健康效果。在動物實驗已確認對生殖器及腦部囤積的重金屬(鉛)有促進排出效果。也可以成為阿茲海默症預防的強力盟友。要積極攝取的食材代表。在日本也有溫室栽培,超市等整年都有販售。露天種植當季為3~6月。白花椰菜──生食可以更有效地攝取營養提到對健康有益的蔬菜來說,第一個想到的是青花椰菜。雖然白花椰菜讓人印象較模糊,其實,白花椰菜有不輸人的魅力。原本青花椰菜是由白花椰菜改良而來的。含有同樣的營養素,含有的量足與青花椰菜勢均力敵。但青花椰菜有苦味、發澀辣喉嚨,不加熱無法食用。維生素及酵素、植化素等都不耐熱,加熱調理時,營養素就減少了。相較之下,白花椰菜沒有這些缺點,直接就可以生食。可作成沙拉和泡菜食用,調理過程營養素損失少,可有效攝取營養素。加熱調理食用也可以,不過我們還是建議生食。酪梨──保護肝臟的麩胺基硫促進有害物質分解的麩胺基硫酪梨的魅力在於它含有豐富的麩胺基硫(Glutathione)。麩胺基硫是有3種胺基酸連結的物質,具強力的抗氧化作用。在體內也可以合成,抵抗活性氧來保護細胞。用於抗老化及注射來治療失智症,其擔負重要功能。食用酪梨即可攝取到麩胺基硫,酪梨含多量食物纖維及油脂,對改善便祕有很大效果。大便可以排泄體內的有害物質,逹到排毒作用。消除便祕,即是解毒效果的增加。此外,酪梨含防止老化及返老還童的維生素E,預防動脈硬化有幫助的油酸及豐富細胞原料的蛋白質,是營養的寶庫。書籍簡介書名:阿茲海默症革命:搶救失智的大腦作者:白澤卓二出版社:大樹林出版日期:2019/01/25語言:繁體中文作者簡介白澤卓二(Shirasawa Takuji)醫學博士。白澤抗老醫學研究所所長。御茶水健康長壽診所院長。1958年,生於神奈川縣。1982年千葉大學醫學院畢業後,經歷東京都老人綜合研究所老化基因體生物標記研究團隊領導,2007年到2015年擔任順天堂大學醫學研究所‧加齡制御醫學講座教授。壽命遺傳基因及阿茲海默症等研究專家。活躍於電視、雜誌、書籍等媒體,以容易瞭解的健康解說受到大眾歡迎的專家學者。著作‧監修:《使身體重生的「酮體」飲食法》、《Dr.白澤的用生酮飲食讓孩子頭腦一天變好》、《阿茲海默症的真實與終結》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6-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歐洲研究:A血型染新冠 死亡率增50%
為什麼有些人感染新冠病毒後只有輕微症狀,而一些人則嚴重至死亡?遺傳學家一直試圖從人類的基因找尋線索,歐洲多位科學家一項研究,首次證實遺傳變異與新冠肺炎的確有很強烈的關係。德國基爾大學(University of Kiel)分子遺傳學家弗蘭克(Andre Franke)在一項最新的研究中發現,在人類兩個基因座( 基因座是指染色體上的固定位置,即某個基因的所在)出現變異時,會使感染者病危的風險大增,由於這兩個基因座正是決定了血型的基因,科學家經進一步研究,認為A型血的人最易受感染,病危率更會增加50%。之前的研究已發現,包括嚴重呼吸道症候群(SARS,非典)及此次疫情的冠狀病毒,都是通過病毒表面的棘突糖蛋白(S蛋白)與人體呼吸道上皮細胞的「血管緊張素轉換2」(angiotensio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相結合,進而侵入細胞;但弗蘭克本次的研究發現,ACE2的遺傳變異並未對新冠病毒的風險有所影響。因此弗蘭克相信,還有一個相對更危險的因素,使新冠病毒更加威脅受感染者的生命,所以他相信是與基因有關。今年2月開始,他與西班牙及義大利的專家合作,對2205名沒有新冠病毒捐血者展開基因調查,比對了900萬條感染者的基因資訊,結果找出了兩個基因座,這兩個基因座就是決定血型的基因,證實A型血患者,一旦受新冠病毒感染,最容易出現危險症狀,死亡率增加50%。其實中國研究人員早已發現,A型血患者更有可能感染新冠病毒,弗蘭克對中國的研究感到滿意,但他目前只能推測血型是如何影響新冠肺炎,還要以後的進一步研究。弗蘭克還指出,血型基因所在的基因座也含有一段基因,該基因產生的蛋白質會觸發強烈的免疫反應,所以說明了有些人感染了病毒,只有輕微症狀,甚至沒有病徵。他表示,一旦弄清某些基因可能增加患者受感染機率的原因後,便可以為製造疫苗及藥物設定準確目標。
-
2020-06-05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聽見罕見疾病患者的心聲
【編者按】上星期這專欄以醫學生立場寫出由病人身上學習的臨床醫學心得,這星期我們接著以「病人參與醫學教育」的主題,分別由一位負責醫學教育的醫師回憶自己學生時代對病人的感激、一位關心教學教育的老醫師的呼籲、以及過去一位病人與大家分享她生病的心情。衷心希望我們的努力可以鼓勵社會大眾因為了解,而能積極參與醫學教育,幫忙台灣培育更多的好醫師。我是一位23歲的女性,也是一位罕見疾病的患者,我的疾病叫做「肢端紅痛症」。相信很少人聽過這個疾病,它還沒有列入法定罕見疾病中。這樣的病會讓我的手和腳非常非常的痛,當我還小的時候,我也不知道這是罕見疾病,只知道和爸媽說我的腳好熱,我的父母也不覺得奇怪,只覺得我對熱的忍耐力比較低。大約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發病,一開始只會感覺到熱,後來才漸漸的嚴重起來。大約國二時開始感覺到痛與熱,但是那時是間歇性熱痛,有一段時間是正常的,大約十五天是一個空白的期間不會痛,就像一個循環一樣,但是上了五專之後這個循環不見了,而是一直感覺到熱、一直感覺到痛。這個時候我和家人說,他們才感覺到這樣好像不正常,便帶我去看骨科,骨科的醫生一直以為是足底筋膜炎,所以用了很多物理的療法,好比說電療、腳底的熱敷等,但這些都令我更痛苦,因為我的腳不能碰到熱。即使做了骨科的物理治療之後,熱痛還是常常發作。直到我看了一個日報上面的報導,有一個人和我的症狀一模一樣,我才找到李醫師,經過他的診斷以及基因檢測後確診,這個就是罕見的「肢端紅痛症」。這個病在生活上給我帶來很多困擾,好比說我不能穿整個包覆住腳的鞋子,只能穿涼鞋或拖鞋,我也不能穿襪子,因為腳會發熱讓我感到疼痛,這個痛非常的難受,若是痛的指數有1到10分,1是最低,10是最高,我覺得最痛應該有到8分。在五專就學的期間,因為這個病非常的罕見,體育課時因為穿包鞋會很難受,我拿著醫師的診斷證明,和老師說明我上體育課的不方便,但是老師一直覺得我是在裝病,還是要求我要和其他人一樣上體育課。我現在依然非常討厭那一位老師,因為我是五專二年級的時候給他看過那一份診斷證明,結果他在我五專五年級的時候竟然問我:「你要不要去大一點的醫院看?」這句話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裡,因為我已經到台大總院這個醫學中心去看了,而我的主治醫生也是教授級別的,他還想要我去更大的醫院看,代表這位老師根本沒有好好的看過我的診斷證明。這樣的病也給我的人生帶很多的衝擊,好比說我也想正常的談戀愛,我想和正常人一樣結婚,但是這個病讓我自卑的待在家裡,遇到心儀的人也不敢去追,因為擔心自己配不上他,讓覺得自己無法結婚生子,因為這個病有很大的遺傳機率,有時候看著別人其實心裡很羨慕,難過到會想掉眼淚。這樣的病在生活中給我的困擾還有讓我無法出國。我想要去冷的國家會擔心有暖氣我受不了,但是高溫的地方我的腳也是受不了,我不知道哪裡可以讓我放心的去玩,而且要是在國外發病,我也無法好好的處理,所以我從未出國過。我在前面有提到過,我讀護理,當護理師不會沒有工作,薪水也很好,但是我偏偏生這這樣的病,腳沒有辦法久站,也無法跑來跑去,以至於我無法勝任這項工作。我一直很苦惱,不知道不做這項工作的話我能做什麼,因為從出社會開始我就忍著痛,每天上班都要吃止痛藥,直到後來生病外傷去住院才停止。現在我不想要再吃止痛藥上班,想要轉行,但苦惱不知道能做什麼。因為這樣的病時常發作,常發痛發熱,而且吃了止痛藥大多都沒有效果,要吃到鴉片類的止痛藥,但是那可能會上癮,而且副作用很大,也不敢常常吃。我的主治醫生曾說過,這樣的病大約要等到中年,手腳的小神經比較退化時才不會感到這麼疼痛,但我現在才23歲,我還要等好久,要是這麼長的時間一直都不能工作,我該怎麼辦?因為生這樣的病所以常常有想不開的念頭,真的也有去做過,那個時候是我一個非常好的朋友拉了我回來,因為在想不開時,我曾經和他說了一些希望他好好活的話,他覺得我不對勁才去找我、把我送醫院,其實到現在我還是有時候可以接受自己生病的事實,有時候又不能,一直這樣子反覆使我深感痛苦。每當看到別人穿著漂亮時很羨慕,看到有男朋友可以好好地談戀愛時很羨慕,看到可以好好的出國時也很羨慕。我因生這樣的病無法穩定工作,也常擔心父母將來老了要怎麼辦,我要怎麼去撫養他們。我的媽媽因為我這個病常請假在家照顧我,尤其在我住院的期間,我真的覺得很對不起他。因我這樣的病是罕見疾病,所以我也無法買醫療保險,只能自己多存錢。住院期間的費用我媽媽幫我負擔,但是我好擔心他老了要怎麼辦、沒有錢要怎麼辦!我的家庭沒有非常富裕,我這樣子無法工作的情況已有一年多了,還好姐姐偶爾會給我生活費,但是姐姐總有一天會嫁人,對於未來我很不知所措。對於我紅腫熱痛的處理,只有物理方法,好比沖冷水或是泡水才最能有效的止痛,但是這樣會對皮膚造成傷害,而且濕氣也會讓我病情加重,以至於我會和蜂窩性組織炎分不清,這樣很危險。當這個病發作時,吃一般止痛藥沒有太大作用,必須吃鴉片類的止痛藥,例如嗎啡,也讓我覺得自己的藥越吃越多,健康卻越來越走下坡。我知道媽媽一定也很難過生到我這樣的孩子,其實說真的,有時心裡會生氣,會怨她為什麼要生下像我這麼不正常的孩子,讓我這麼痛苦,但是我相信他一定也不願意。我很感謝媽媽在我感到生病不舒服的時候都陪著我,也很感謝我的外婆、還有姐姐,在我沒有工作的時候都無條件地支持我。我很感謝我的家人,沒有他們我現在真的不知道要怎麼辦,感謝他們的支持,也感謝他們不嫌棄我。(本文轉載自民報醫病平台2018/4/20)
-
2020-06-05 癌症.抗癌新知
顏清標四兄弟皆罹癌!癌症真的會遺傳嗎?
一家四兄弟都罹癌!大甲鎮瀾宮的董事長顏清標才因肝癌及肝硬化,5月13日到高雄長庚醫院進行換肝手術,由他的二兒子捐贈三分之二的肝臟,今(6/5)今天提早出院返家休養. 還未出院就傳出其三弟顏清山也因肝癌同住醫院治療,而換肝權威陳肇隆今天也證實正在為顏清山診治中。而後又傳出顏清標的三弟顏清山也因肝癌住進高雄長庚醫院檢查,陳肇隆表示他罹患的是肝腫瘤,對於是否也會肝臟活體移植的手術還不確定。而除了顏清標及三弟顏清山罹肝癌,其大弟顏清通及二弟顏清金也分別罹患喉癌及口腔癌,一家四個兄弟竟都患有癌症!顏家的親友表示,顏家兄弟為人海派且應酬多,年輕時又常喝酒吃檳榔,可能是因此傷害了身體健康,不過他們罹癌後都戒酒戒檳榔了,術後也都恢復良好。這樣的案例也不禁讓人省思,雖然四人年輕時的生活習慣不佳導致罹癌機率增加,但一家四兄弟皆患有癌症,這跟基因遺傳到底有沒有關係?癌症會遺傳嗎?根據高雄醫學大學遺傳諮詢中心的資料,癌症不一定是遺傳產生的,但會經由生殖細胞上基因的突變遺傳到下一代,讓子女發生癌症的機率增加。例如乳癌,如果媽媽患有乳癌,那女兒罹患乳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3倍,因此家族病史無疑是乳癌的高危險因子。而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定義這種癌症為「遺傳性癌症」,是單基因發生致癌性突變,會讓下一代有高罹癌風險,尤其三等親內有2人罹患同一種或相關聯的癌症。最常見的遺傳性癌症是大腸癌、直腸癌、乳癌、卵巢癌、肺腺癌、攝護腺癌,有這些家族病史的人就要特別注意!雖然癌症可以經由遺傳基因傳給下一代,但大多數的癌症遺傳病例所佔的比例都不高,反而是後天體細胞基因變異跟環境的雙重影響才是引發癌症的主因。儘管如此仍不能忽視這一小群遺傳性癌症的病患,因為他們還是有很高的罹癌風險!遺傳性癌症的基因檢測要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遺傳性癌症的高危險族群呢?其實可以觀察自己家族成員的病史等,並進行基因檢測,若不幸有基因異常的現象,應配合醫師及早開始做預防措施,如此罹癌導致的死亡率也可以大幅下降。高風險族群在罹癌前就應進行遺傳基因的檢測,看看有沒有癌症相關基因的異常,提早發現可以提早治療。不過目前這類篩檢最大的問題是無法百分之百精準檢出。有人基因沒有變異但仍罹癌,而有些人基因異常卻不一定會爆發癌症,反而容易造成過度恐慌。【參考資料】高醫醫訊月刊、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衛教百科、HEHO健康
-
2020-06-05 科別.耳鼻喉
矯正鼻中膈彎曲 鼻挺變型男
32歲顏先生長期流鼻水、打噴嚏、鼻塞,不僅影響睡眠,甚至有記憶以來就是用嘴巴呼吸,更因為下塌的鼻頭和明顯的鼻駝峰,讓他一直對外貌沒有自信。就醫檢查後,顏先生發現自己鼻中膈彎曲,經手術治療,從此呼吸暢通,鼻子也更帥氣。三軍總醫院耳鼻喉科曁醫美中心主治醫師孫萬烜表示,鼻中膈彎曲導致鼻頭支撐力道不夠,也使鼻頭塌陷,是耳鼻喉科常見疾病,尤其常見於面部較扁平的亞洲人,除鼻子症狀,也可能出現眼睛紅、眼睛癢、流眼淚、喉嚨癢、慢性咳嗽、黑眼圈、習慣性張嘴呼吸、睡覺打呼、嚴重者睡眠不足,注意力無法集中。孫萬烜也說,鼻駝峰則經常造成患者對自身外型沒有自信,產生駝峰鼻,可能與鼻骨與軟骨間接合或遺傳、外傷撞擊等因素有關,若患者也想調整外型,在一般鼻中膈手術中被視為廢棄物的軟骨,可成為雕塑鼻外型最好材料。孫萬烜表示,顏先生經手術後,鼻中膈彎曲得到矯正,呼吸順暢,不再有鼻塞流鼻水打噴嚏和眼睛癢等症狀,睡覺也不會打呼,工作更有精神。更讓他滿意的是,鼻頭尖挺、鼻駝峰線條修正後,讓他工作上增加客戶好感,也更有自信交朋友。鼻中膈彎曲所造成的鼻塞等問題,不會突然出現,建議症狀持續三個月以上,排除急性感冒後,可就醫檢查,若藥物治療無效或期望從根本解決問題,可選擇手術。但孫萬烜提醒,雖多數人都可接受鼻中膈彎曲手術,但年長者或凝血功能不佳者不建議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