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6 癌症.大腸直腸癌
搜尋
遺傳
共找到
1501
筆 文章
-
-
2020-11-25 科別.婦科
56歲婦人肚大如懷雙胞胎 醫手術取出超大子宮肌瘤
一名56歲婦人肚子大的像懷孕,日前因上腹部疼痛到腸胃科就醫,醫師發現有異後轉診至長安醫院進一步檢查,婦產科醫師發現她長了一顆直徑27公分、重達7.9公斤的子宮肌瘤,整體而言甚至比雙胞胎還大。醫師魏沛秝及吳佩玲合力為她進行子宮全切除手術,經過2小時才順利將這顆巨瘤取出,讓婦人如釋重負。送驗後,病理報告是良性子宮肌瘤。魏沛秝指出,這名婦人5年就曾查出有肌瘤,並建議她要開刀,但她因為害怕而一拖再拖,直到上腹痛才就又求助醫師。檢查發現,她的子宮肌瘤已經頂到橫膈膜,並嚴重壓迫到她的上腹部及膀胱,才會造成她上腹痛及頻尿等不適症狀,必須施實切除手術才能解決這些不適。她說,子宮肌瘤是女性常見的婦科疾病,40歲以上有近4成的人有子宮肌瘤,且隨著年紀增長,女性長肌瘤的情況更普遍。目前子宮肌瘤的成因不明,但是卻發現會遺傳,如果媽媽有子宮肌瘤,女兒也往往都會有肌瘤。一旦出現月經經血過多、月經來時會引起經痛,或是有壓迫感,以及可能產生頻尿或是壓迫疼痛等症狀時,就需立即就醫處理,千萬不要拖。魏沛秝說,雖然子宮肌瘤以良性居多,但是仍有千分之3的惡性機率,千萬不要輕忽。女性每年做子宮頸抹片檢查時,也要搭配做陰道的超音波檢查,檢查有沒有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巧克力囊腫等婦科疾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有子宮肌瘤的女性,也一定要定期追蹤,才能隨時掌握肌瘤狀況,避免大到影響身體健康,壓迫到其他器官。
-
2020-11-23 養生.抗老養生
停止退化的多重災難!權威醫師教你2種方法降死亡率
【文、圖/摘自高寶《高年級逆齡先修班:逆轉生理時鐘,越活越年輕!》,作者克里斯‧克洛利, 亨利‧洛奇, 艾倫‧漢彌頓】強健的心臟在你的一生中,你的心臟總共會跳動約四十億次,不會停下來,沒有一分鐘的休息或恢復。一開始,你有著最佳的心臟功能,它就在那裡,用你一生的時間等待著你。但是你的循環功能—讓血液和氧氣深入肌肉的能力—發生了巨大變化。如今,儘管你過著有些罪惡的生活,你的心肌幾乎仍然是完美的,它在你的人生中已經跳動了幾十億次。但是那些小動脈卻不是如此。甚至那些「健康的」五十幾歲的人,他們的動脈也被斑塊覆蓋,看起來就像起司披薩上的醬料一樣。醫學院的學生在首次進行屍體解剖後,總是會發誓戒掉披薩……大約一個月。我們假設,現在你的身體沒有任何地方會爆裂,但是,先不等你的屍體解剖,我們也假設你的動脈中也有著大量的披薩餡料,這是輕微的、無臨床症狀的阻塞。你的壓力測試都會顯示正常,但你無法將所需要的足夠血液,輸送到心肌的每個部位。這裡還沒有什麼戲劇性的事情,這不是真正的心臟病,只是血液流量略少於心臟所需。穩定、少量分泌的C-6,但沒有C-10,斑塊因此逐漸變大,變成屍體解剖時的披薩餡料,這就是半夜發出聲響的嘶嘶聲。如果你有機會看到自己的血管攝影照片,你會驚訝於心臟擁有那麼活躍的運動能力。在心跳開始,心臟充滿血液的時候,它的大小大約等於一顆葡萄柚的大小。每次跳動時,它都會猛烈地收縮到拳頭大小。冠狀動脈和那些細細的義大利麵條,就嵌在心臟的表面上,它們也會跟著心臟收縮。它們會盤繞、彎曲並扭曲成原本長度的一半,然後以大約每分鐘八十次的速度,啪的一聲完全伸展回到原來的長度。而這在你的一生中,會發生四十億次。動脈非常有彈性且強壯,但是隨著膽固醇斑塊的成長和僵化,動脈的管壁會脆化。(「動脈硬化」完全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到某個時候,當阻塞物變得更大且更硬時,動脈中的某塊膽固醇斑塊就會破裂。這只是動脈內壁上一個微小的小切口,就像你刮鬍子時刀片劃到、一天後就沒事的小傷口。但這仍然是一個缺口,這是一個有著一點點滲血和腐爛的小切口,發炎的膽固醇藉此從斑塊中滲入你的血液。有趣的是,即使這是動脈的內壁,但仍然是一個切口,你的身體認為它必須止血,因此,在你的血液中會形成血塊。血塊會長大到塞滿空心的義大利麵條,流向這部分心肌的血液會停止流動,你就會心臟病發作。你數十年來有毒的生活方式,會在一個心跳間就讓你嚐到苦頭。你的那塊心肌會在幾小時內壞死,你的血液的發炎越嚴重,斑塊破裂的可能性就越大,血塊也可能會越大。這是久坐的人、憤怒的人和與世隔絕的人,心臟病發作機率較高的生物原理。中風的發生方式是一樣的,但是,是肇因於血塊形成在大腦的大頸動脈壁,而不是心臟的小動脈壁上,因此,在這個時候它們並不會阻塞。取而代之的是,一塊血塊會破裂並漂浮到你的大腦中,直到血塊跑到一個小到會塞住的小動脈,你大腦的那一部分就會壞死,那就是中風。有兩種方法可以逃離這種致命的情況。首先,是透過飲食或藥物來餓死膽固醇斑塊。發炎的症狀仍然會存在,但致命性會比較小。你會變老、變衰弱,但是死亡的可能性卻不高。第二種逃生方法,是將生物症狀從發炎轉變為修復。運動或快樂的生活都可以做到這點,兩者同時作用是最好的。這章是運動的章節,但是當我們開始談論你的生活方式時,請記住這種生物學原理。請記住,運動和情緒有著相同的化學作用。運動和情緒會影響彼此,並且透過彼此發揮作用。「跑者的愉悅感」是真實的,無論是身體上還是精神上。情緒、激勵、興奮、恐懼、焦慮、樂觀、情慾和挑戰的化學物質從上往下,從我們頭部的大腦流入血液中,而局部發炎和修復的化學物質會從頭部以下的肌肉流入你的血液中。停止多重災難整體而言,人的死亡率會隨著運動而下降。你會認為,是受傷的血管會殺死你,而運動會治癒受傷的血管,這種想法並不奇怪。血管布滿身體的每個角落,而每條血管都會一起沐浴在發炎或修復的化學物質中。在腦動脈的斑塊會引起中風和失智症。在你腎臟的斑塊會引起高血壓,最壞的情況是腎臟透析(洗腎)。在你陰莖的斑塊會引起陽痿。這些都不是誇張的說法,這是現代的老化現象,而且越來越糟,不會更好。當然,遺傳與諸如吸菸和糖尿病之類的事情,會加速這一個過程,但在這背後,是久坐不動、緊張的生活方式和高脂肪飲食的多重傷害。它們才是真正的殺手。運動可以減少因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這一事實不足為奇,但是運動與生活方式會共同導致癌症死亡率下降的事實又如何呢?我們現在已經可以看到,就像心臟病發作和中風一樣,癌症也是一種免疫、發炎症狀與生活方式的疾病。C-6再次出現,那是在深夜的嘶嘶、嘶嘶聲響。運動會改變所有這一切。只有定期運動,才會讓血液的化學成分改變。久坐不動的慢性發炎訊號,會被生長、療癒與復原的訊號所取代,C-6會讓位給C-10。請記住,你的身體有一半都是肌肉,在運動後的幾小時內,肌肉會釋放出大量的C-10到你的血液中,而你的血液會流動到身體的每個地方。這就是生長或退化的生物學。心臟病會被健康取代,死亡會被生命取代。最重要的是什麼?運動可以逆轉退化的化學反應。你將可以逆著浪潮而游。
-
2020-11-22 科別.腦部.神經
下肢麻木不一定是腰椎退化 小心脊椎腫瘤找上你
新竹50歲陳姓婦人近半年來感覺下肢麻木,她曾接受復健及保守治療,但症狀並無緩解且無法長時間行走,到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外科求診。經檢查發現,陳麻木的範圍與腰椎退化表現並不相同,下肢本體感覺與肌腱反射皆有異常,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胸椎有腫瘤壓迫脊髓,造成麻木與難以行走的症狀。所幸經顯微脊椎腫瘤切除手術,陳恢復良好,麻木情形大幅改善,走路也正常許多。台大新竹分院神經外科醫師何孟穎說明,脊椎有各式各樣的腫瘤可造成脊髓壓迫,進而導致四肢癱瘓、麻木等症狀,陳婦的胸椎腦膜瘤屬於硬腦膜內脊髓外腫瘤的類別,該類別常見的還有許旺細胞瘤,一樣會造成脊髓或神經根壓迫,兩者大部分都是良性腫瘤,只是病理機轉不同。何孟穎表示,脊椎腦膜瘤九成為良性腫瘤,八成發生於50至60歲的女性,又以胸椎最常見。大部分病患都是偶發之單一腫瘤,少部分病人會有多發性腫瘤,而這些病人通常為第二型神經纖維瘤患者或是有家族遺傳基因,一般病人不用過度擔心,只要手術後定期追蹤即可。何孟穎說,造成下肢麻木的原因有很多,雖然大部分是腰椎退化造成,但其他可能性也不容忽略,假設病患症狀越演越烈,甚至無力且不良於行,還是建議到神經內科或神經外科門診,尋求更進一步的檢查與協助。
-
2020-11-21 科別.呼吸胸腔
溫差變化大、未按時服藥 南投醫院急性氣喘病患增兩成
隨著溫差變大,容易誘發氣喘發作,南投醫院近期氣喘就醫門急診患者上升二成。醫師說,不少氣喘患者未按時服藥,正確吸藥及按時返診,才導致急性氣喘發作,提醒患者一定要按時服藥,免得氣喘惡化。南投醫院胸腔科主任施志宏說,一名30歲男病患近日氣喘頻頻發作,嚴重咳嗽甚至無法睡覺,影響工作和生活。經詢問,原來他擔心吸入型藥物含有類固醇,會造成月亮臉、虎背熊腰等副作用而不敢一直使用。施志宏強調吸入型藥物類固醇含量很少,而且在醫師指示下,不會有安全疑慮,男患者配合醫師指示用藥之後,氣喘明顯改善。施志宏說,氣喘是常見慢性疾病,與遺傳、環境有關。當氣喘急性發作,會出現咳嗽、呼吸困難、喘鳴聲、胸悶、多痰等症狀。除了天氣變化,未按時服用吸入型藥物也是病情惡化的原因,嚴重恐插管治療,呼籲患者應按時用藥。氣喘患者規律及正確用藥,可以有效預防氣喘急性發作的。呼吸治療師也表示,門診衛教時發現許多患者擔心藥物副作用而未按時服藥之外,還有吸入藥物方式不正確,呼吸治療師強調藥物使用技巧很重要,若吸入型藥物技巧使用正確,治療效果會事半功倍。醫師也建議氣喘患者應清淡飲食,避免酒精、辣椒等刺激性食物,減少接觸過敏原,並且定期返診,配合醫囑,規律服藥,控制病情。
-
2020-11-20 科別.腦部.神經
AI可偵測 步距小於0.6公尺 恐有失智風險
醫界期盼找出預測失智的工具,台灣流行病學學會根據研究,以失智者退化時的姿勢變化為指標,如每秒步行距離小於0.6公尺、走路上肢擺動幅度傾向特定一邊等,透過AI預測是否為失智的高風險群。目前該AI偵測系統仍在建立模組,預計最快明年建立完成,期盼未來可預測失智風險,及早介入治療。高雄醫學大學公衛系教授兼副校長楊俊毓表示,失智症在2012年就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優先公衛議題,年齡、獨居、遺傳等都是失智的危險因子,根據民國100年到102年調查顯示,65歲以上的長者每12人就有1人失智,80歲以上則是每5人就有1人。楊俊毓指出,失智症目前無有效治療藥物,但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者,有機會透過刺激或治療恢復正常,若未及早介入,有3成3會在5年內發展成失智症,但如何早篩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成為一大課題。總計畫主持人、台北醫學大學公衛系教授邱弘毅說,研究團隊依照國內外研究,找出認知功能障礙發生後,肢體出現變化,例如紐約耶希華大學研究發現,每秒步行距離小於0.6公尺,加上認知功能測驗不合格,未來罹患失智症風險是一般人2倍。再者,出現認知功能障礙的患者,下肢動作開始不協調,上肢重心傾斜,團隊找出24個異常點作為偵測指標,邱弘毅說,將請已確診失智的患者進行姿勢偵測確認。運用肢體活動測量器的3D動態影像分析技術,測量肢體動作角度及距離等,再經由大數據判讀,辨識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及時導入數位認知刺激訓練,現階段發現若以遊戲的方式幫助患者,有六成認知功能障礙可以改善。
-
2020-11-20 養生.樂活人生
3至親接連離世 吳念真:學會和遺憾共處,除了失去還有更深層的獲得
原來,吳念真的生活跟平常人沒甚麼不一樣,每天忙得不可開交,改劇本、拍廣告、公益演講,桌上一疊疊的書像堆小山,「每天我都在『爭取』獨處的時間!」眼前這位已經66歲的歐吉桑笑著說,他最近才學會了拒絕,慢慢把時間還給自己。吳念真平常喜歡散散步、打高爾夫球,這幾年頂多覺得體力比以前差一點,但沒意識到「老」的存在。 他曾在浴室摔倒,最近下樓梯又踩空,醫生嚴肅提醒:「你有年紀了,動作能不能小一點?」他才發現,對欸,自己已經快70了! 有趣的是,日前舞台劇《人間條件2》重演,吳念真上去扮演西裝鼻挺的禮儀師,有一幕是家屬「搏杯」後,他蹲下幫家屬「撿杯」,因為那蹲下去站起來的速度實在很快,演完後觀眾忍不住問他:「你到底幾歲啊?怎麼膝蓋還這麼好?」 雖然膝蓋還很「勇健」,但吳念真失去了人生中一個很重要的療癒:美食。「什麼都聞不到真的是很大的遺憾!」 受到家族遺傳影響,吳念真現在已經聞不出美食香,也體會不到什麼是色、香、味俱全,不管怎麼吃,嘴裡永遠都少一味,即使嚐的是昂貴的松露,「再貴都沒用啦!像在吃軟木塞的碎屑。」他再度笑了起來。 中年除了失去,還有更深層的獲得 後來,他發現以前愛吃的什錦麵、米粉湯,雖然嚐起來依舊扁平,但有了回憶的支撐,滋味變得立體。 例如一碗什錦麵,就能帶他重回故鄉,後來吳念真將這些遺憾所牽引出來的回憶,寫成新書《念念時光真味》,裡面提到自己的故鄉「大粗坑」,那是個長年霧氣繚繞的礦村。 那時,只要礦坑內傳來事故鐘聲,就意味著好幾個家庭的破碎,在家屬淒絕的哭聲中,吳念真從小就知道什麼是無常。 「到了一個年紀,你會很清楚生命有來去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不害怕死亡,如果我現在走了好像也很理所當然。不然90幾歲還要麻煩別人把你搬來搬去,那很累!」 吳念真家中有3位親人,因過不了疾病、生活難關、憂鬱症,選擇親手結束自己生命。 說到已逝的家人,吳念真的音量變小了:「人生一定有遺憾,那已經不是難過,而是落寞。你會想說,這個年紀,應該有兄弟姊妹來聊聊天,但已經有兩個不在了。」 人生很神奇,失去了某些東西,卻總能收獲智慧。於是他常鼓勵遭遇挫折的人:「就算你明天被解雇了,也不用怕!因為人生本來就是一部電影,當燈一亮的時候,你才會知道原來結局是怎樣。」 不論眼下的劇情很精彩,或很悲慘,但在還沒演完、燈還沒開之前,誰能妄下評論? 「我很害怕某些人不管經過幾個10年,通通過得一樣。不管是痛苦還是開心,至少是生命裡的一種符號,是一種生命印記。」 劇情有起伏、每個選擇都照著自己的心意,他不害怕死亡,關於不相干的人對「吳念真」這部電影的評價,他不想管。其實,這樣真的很灑脫! 中年後會留下的,都是重要的 辦公桌上那一疊疊書,像座小山,那是吳念真準備要替年輕作家寫推薦序,「每個世代都有自己的風景,我們這個世代的故事講完了,就靜靜離開舞台,在旁邊看著吧!」。 而吳念真不只是看著,其實他還義無反顧跳下去幫忙。 為了照顧偏鄉孩童,吳念真成立了課後輔導班,提供放學後的小點心,還能問功課,吳念真認真地舉例:「為了怕班級名稱太正式,例如這個班級是我管的,就會叫『念真伯伯的秘密基地』。我沒有覺得自己老不老,因為我常跟年輕人在一起工作啊!」 環顧吳念真的辦公室,室內擺放最多的就是書,書櫃上放著一張黑白老照片,上面有侯孝賢、小野等人,以及已故的楊德昌,照片中的吳念真看起來帥氣,有點酷,凝視著鏡頭。 隨口聊起中年人的友誼,吳念真的表情、動作都緩了下來:「許多好朋友因為時間一久,沒了連絡,見面也變得越來越有禮貌,有點可惜,但友情就是這樣,當你覺得不適合了,就離開吧!」 他以滿櫃的書舉例,「這本你不喜歡看、不對味,你就換一本吧!」時間是有限的。 生命是條流動的河,對人生的遺憾,對失去的情誼,吳念真不勉強,自己的感受最重要,而真正的成熟,就是接受遺憾,與它和平共處,這才是中年人該有的智慧。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保持「剛剛好」的照顧就好!18個值得收藏的金句,照護生活,讓彼此都能自在.病痛不是懲罰,而是祝福!中年後,健康突然亮紅燈的3個自癒處方.慢性發炎,是癌症、失智因素!6方法抗發炎,每一天照顧好身體,才能燦爛老去
-
2020-11-20 科別.腦部.神經
每秒步伐小於60公分恐失智 AI找出24處異常提早揪失智
失智人口隨社會老化速度增加,醫界希望找出預測失智的工具,及早治療,延緩失智速度。台灣流行病學學會根據各國研究,找出失智者退化時姿勢的變化作為指標,如每秒步行距離多小於0.6公尺、走路上肢擺動幅度會傾斜向特定一邊等,透過AI預測是否為失智的高風險群,一旦被判定異常,則可及早介入刺激,幫助拉長國人的健康餘命。目前該AI偵測系統仍在建立模組,預計最快明年建立完成,期盼未來能推出APP讓一般民眾都能使用。協助執行計畫的高雄醫學大學公衛系教授兼副校長楊俊毓表示,失智症早在2012年就被列為世界衛生組織的優先公衛議題,引發失智症的風險,年齡、獨居、遺傳等都是可能的危險因子,根據流行病學於100年到102年的調查研究顯示,65歲以上的長者每12人就有1人失智,80歲以上則是每5人就有1人失智,根據我國人口統計至去年年底,65歲以上長者人數已達到360餘萬人。楊俊毓表示,目前失智症無藥可醫,但是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患者,仍有機會透過刺激或是治療恢復正常,若是未能及早介入,有3成3會在5年內發展成失智症;但如何早篩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就成了一大課題。總計畫主持人、台北醫學大學公衛系教授邱弘毅表示,研究團隊依照國內外的研究找出發生認知功能障礙後,肢體所出現的變化,紐約耶希華大學研究發現,每秒步行距離小於0.6公尺,加上認知功能測驗不合格,未來罹患失智症風險是一般人的2倍。再者是出現認知功能障礙的患者,下肢的動作會開始不協調,上肢的重心會傾斜,團隊總計找出24個異常點,作為偵測的指標,邱弘毅表示,目前將找來多名已經確診失智的患者進行姿勢偵測的確認。後續運用肢體活動測量器的3D動態影像分析技術,測量肢體動作的角度及距離等數據,再經由機器學習進行大數據資料判讀,辨識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一旦被判定有認知功能障礙,即時導入數位認知刺激訓練,現階段發現若以遊戲的方式幫助患者,有6成可改善認知功能障礙。
-
2020-11-19 科別.消化系統
可割可棄?割闌尾真的是割掉身體「多餘」的部位嗎?
【文、圖/摘自商周出版《我們的身體,想念野蠻的自然》,作者羅伯・唐恩】最常被手術切除的器官:闌尾闌尾是消化道底部一處懸吊的小肉塊,長度大致等於中指,因此儘管功能乍看之下微不足道,至少以尺寸而言,它是個值得費些唇舌解釋的器官,而且必須費些唇舌才能解釋清楚。顯而易見地,心臟負責打出血液,腎臟負責清理血液並協助血壓的維持,肺部負責運送氧氣、清除二氧化碳,那麼闌尾呢?好像就只是懸在那裡。自從三百多年前,人類醫療史首次寫下闌尾切除手術之後,關於它的角色開始出現各式各樣的推測,然而絕大部分都無關緊要。它可能是免疫系統的一部分、神經系統的一部分,或者與激素、肌肉功能有關。其中最主流的觀點,在於它就真的只是吊在那裡,可有可無,一如男人的乳頭、鯨魚突起的後腿骨,都是演化過程遺留下的古蹟罷了。直到最近我們才發現,這個答案錯得離譜。我們企圖理解闌尾,起始遠在惠勒之前,但多半止於猜測。至於闌尾是演化古蹟的觀點,主要來自切除手術的結果──大部分案例沒有發生任何後遺症。所以基本上,這個觀點是邏輯的總和。至今,外科醫師們(包括惠勒這樣的特例在內)切除過的闌尾已達百萬條之多。他們觀察手術結果的心態,與你觀察住家結構時相去不遠。當你發現拆掉一根礙眼的樑柱後,房子安然無事、沒有倒塌,你便鬆了口氣,除非偶爾大風颳起時可能會擔心一下。而接受闌尾切除手術的病患,看來的確都安然無恙,甚至多數都壽終正寢。既然這房屋結構完全不受影響,自然會推測拆下來的樑柱(闌尾)原本即是多餘的。但闌尾似乎仍有某些作用,起碼有些沒有闌尾的人因此生病了。彷彿我們面對白老鼠與無菌室的實驗結果般,沒有人關心闌尾這個演化遺跡過去的任務──在人類祖先猿猴類或更古老的物種如鼠類,甚至恐龍體內,其作用為何?它的存在是否必要?畢竟有時它比較像顆未爆彈,在某些人如狄恩體內會無預警地爆炸,大聲告訴你:「嘿!我在這裡,快帶我出去!」然而在許多例子中,單純地將闌尾視為一個退化、過時、無用的遺跡,卻又不盡完善。的確,對罹患急性闌尾炎的個體而言,如果不立刻切除闌尾可能因此喪命,且不分老少。急性闌尾炎在當今整體人類族群的發病率約為十六分之一,而在未接受手術的情況下,其中約有一半的人會死亡。回顧整個演化史,若以此三十二分之一的死亡率推估,加上從不同個體闌尾的存在與否、大小、形狀等外觀來看,此器官應具備遺傳性,否則決定闌尾是否過大,甚至是否存在的基因不需幾個世代的時間即會消失。演化對待萬物皆平等,有致命傾向或使個體變得較衰弱的遺傳特徵,在基因庫中難以保存下來。舉例來說,移居到海洋洞穴生活的魚類,很快就失去了視覺,因為這項功能不僅無用,還是種昂貴的浪費。搬進黑暗之中的穴居魚,在短短數個世代內失去的不僅是眼睛,還包括所有相關的神經迴路,而大腦相對應的視覺區也逐漸退化。假設闌尾如穴居魚類的眼睛般完全無用又浪費,它應該會很快從人體中消失。但出乎意料地,儘管數以百萬人因其而死,闌尾卻依然屹立不搖地存在。顯然,我們必須重新省思它的角色。從人類的近親猿猴類的身上,我們得以一窺闌尾的真相。如果它只是退化中的遺跡,那麼藉由研究近親體內闌尾的構造或它負責的工作,或許能夠釐清這個器官對人類祖先的重要性何在。正如穴居魚類的眼睛雖然已經失去實質功能,但從牠們的近親身上,依舊可以得知其構造當初對於視覺的重要性。同時,若以上假設成立,與人類血緣愈遙遠的物種,闌尾的重要性應該愈高,例如猴子闌尾的重要性應高於黑猩猩,而黑猩猩闌尾的重要性又高於人類。然而科學家從上述研究中發現一項矛盾的事實:人類或與人類血緣接近的靈長類,體內闌尾的構造較其他原始靈長類更為發達,也更為精密。換句話說,闌尾對現代人種的重要性可能高過我們的祖先,可見當初主流的退化遺跡論點似乎完全說不通。除此之外,看似無用的闌尾事實上處於「進化」階段,因為就演化的觀點,擁有發達闌尾的個體可能壽命較長或生殖能力較高,才能使這個遺傳特徵更成功且強勢地保存於基因庫中。問題彷彿回到了原點,既然闌尾不是退化的遺跡,反而演化為愈來愈發達、精密的構造,它勢必有其價值。但那究竟是什麼價值呢?
-
2020-11-18 養生.聰明飲食
高鐵質食物會增加阿茲海默症風險?教授告訴你真相
讀者Rose Kuo上週五(2020-11-13)用臉書簡訊寄來一篇文章,詢問我的看法。這篇文章是當天發表在《大人社團》網站,標題是停經後鐵質攝取過多 小心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上身。我們先來看這篇文章裡的兩個兩個小標題:1.想要健康長壽擁有「黃金壽命」少吃高鐵質食物2.紅肉不止含有高血脂 「太鐵」也會加速老化我們再來看這篇文章的結尾:在所有食材中,紫菜的含鐵量最高,每100公克超過 50毫克,花椰菜、甜豌豆也是高鐵群;紅肉其實不如大家以為那麼「鐵」,100公克約莫含3毫克,和豬肝差不多。所以,這篇文章一方面說紅肉「太鐵」會加速老化,但另一方面卻又說紅肉其實不如大家以為那麼「鐵」(只有紫菜的6%)。那,請問,紅肉到底是「太鐵」,還是「不怎麼鐵」?還有,吃紫菜是不是更會「超速」老化?這篇文章也說健康長壽的族群,例如日本人,都是吃「低鐵」或是「無鐵」的食物。但是,請問,日本人是不是吃很多壽司卷?壽司卷又是用什麼包的?不管如何,我們現在來看這篇文章裡的幾句話:(1)美國哈佛大學遺傳學專家艾斯代普三世(Preston Estep III)首先強調,我們的「黃金壽命(健康長壽)」長短主要是環境而非基因決定,(2)艾斯代普三世口中的「黃金壽命」分布在亞洲的日本、南歐的法國、西班牙與義大利等地中海地區,(3)艾斯代普三世提醒:「不僅最健康族群的飲食組合中,多半是鐵質含量低或是會抑制鐵質吸收的食物……科學證明,過量鐵質是提高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與心臟病等許多其他嚴重疾病的源頭。」文章裡所說的這位Preston Estep是在2016年出了一本書叫做The Mindspan Diet。稍懂英文的人都知道Diet的意思是「飲食」,但是,Mindspan這個字,縱然母語是英語的人也看不懂它是什麼意思,而字典裡也找不到。其實,Mindspan這個字是從Lifespan改造而成的。Life是「生命」,span是「跨度」,所以Lifespan是「生命的跨度」,也就是「壽命」。Preston Estep認為一個人如果患有失智症,那縱然是很活得很久,也沒什麼意義。所以,他認為心智的長壽才是最重要的。「心智」的英文是Mind,所以Preston Estep就用Mind取代了Lifespan裡的Life,從而創造出Mindspan這個字來給他的書命名。也就是說,The Mindspan Diet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要大家注重可以使心智長久健康的飲食。由此可見,Mindspan最恰當的翻譯是「心智壽命」。但是,很不幸的,《大人社團》這篇文章卻把它翻成「黃金壽命」。這個翻譯非但無法表達Mindspan真正的意思,也沒能讓人了解「黃金壽命」跟「壽命」之間到底有什麼不同。至於這篇文章的標題〈停經後鐵質攝取過多 小心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上身〉,雖然這的確是Preston Estep的論調,但也就只是他個人的論調而已。醫學文獻裡並沒有此一說法。儘管「鐵質攝取過多會增加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目前是有一些動物實驗的證據,但並沒有臨床試驗的直接證據。所以,《大人社團》這篇文章裡所說的「科學證明」,顯然是過度誇大。要知道,動物實驗是給老鼠吃高劑量的鐵,但是,人類的正常飲食是不可能會有那麼高的劑量。當然,如果你有吃鐵劑的習慣,那就另當別論。我們來看一篇2014年發表的論文Dietary and lifestyle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Alzheimer’s disease(預防阿茲海默症的飲食和生活方式指南)。這篇論文的撰寫是基於一個2013年舉辦的《營養與大腦國際會議》,而它總共提出了7點指南,其中的第五點是:如果使用綜合維他命,請選擇不含鐵和銅的維他命,並僅在醫師指導下食用鐵補充劑。請注意,這篇論文完全沒有提到要避免含鐵的食物,而這當然是與《大人社團》那篇文章的主張大相徑庭。總而言之,只要不吃鐵補充劑,保持均衡的飲食,就不用擔心《大人社團》那篇文章所說的「鐵質攝取過多 小心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上身」。好了,現在輕鬆一下:隔壁鄰居阿姨前一陣子常說會頭暈,醫師就建議她要多吃高鐵的食物。所以每次坐高鐵,她都吃兩個便當。現在果然就好很多了。原文:高鐵質食物會增加阿茲海默症風險?
-
2020-11-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莫德納、輝瑞新冠疫苗突破性技術!「mRNA」也可用於抗癌
莫德納和輝瑞藥廠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採用mRNA技術,不僅將為抗疫之戰掀起革命,這種突破性技術也可望能用於對抗其他流行病,甚至癌症。路透社報導,莫德納生技公司(Moderna)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和輝瑞大藥廠(Pfizer)與德國BioNTech合作的疫苗,兩款都是所謂的傳訊核糖核酸(mRNA)疫苗,兩者也都已進入晚期試驗階段,初步結果確認這種概念製成的疫苗有效。根據臨床試驗期中發現,兩支實驗性疫苗有效性都超過9成,不但超出預期,也遠高於美國主管機關堅持疫苗須達5成有效的門檻。如今科學家認為,這種技術可望加速新疫苗的研發。傳統製作疫苗的方式,是使用活性已減弱或已死亡的病毒來刺激身體的免疫系統,根據2013年研究,採用這種方式平均要花10年以上才能研發出疫苗。某款流感疫苗耗時8年,某一款B型肝炎疫苗甚至花了近18年。而莫德納疫苗從基因排序到首名志願者完成施打,僅花了63天。輝瑞與BioNTech共同研發的候選疫苗時程也與莫德納類似,而兩款疫苗都可望在今年取得主管機關核准,拒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首度爆發至今,僅約12個月的時間,研發速度可謂空前。其他也採用mRNA技術的COVID-19疫苗還有德國生技公司CureVac,不過他們的mRNA疫苗尚未展開後期試驗,目前希望能在2021年7月後取得核准。慈善研究單位「維康信託基金會」(WellcomeTrust)所支持的牛津大學臨床研究機構(OxfordUniversity Clinical Research Unit)主任法拉爾(Jeremy Farrar)說:「以後當我們回首2020年的進展時,會說那才是科學真正向前大躍進的時刻。」1961年發現的mRNA,是由核酸構成的遺傳物質,與DNA成分相同,並會在細胞中移動及給予最終指令,讓細胞知道應製造哪種蛋白來形成身體的細胞結構。莫德納以及輝瑞BioNTech的疫苗採用實驗室製造的mRNA,會教導人體辨識新型冠狀病毒的棘蛋白,讓人體能生產一批中和抗體,在病毒造成感染之前就阻止它。莫德納和BioNTech也運用mRNA技術製造實驗性的癌症藥物。BioNTech正和瑞士羅氏藥廠(Roche)合作抗黑色素瘤(Melanoma)mRNA,目前已進入第2階段臨床試驗。
-
2020-11-17 科別.腦部.神經
高中女生跑步被奇怪的力量抓住 原來是這怪病
一名高中女生從16歲開始,就常常忽然感覺左邊手腳像是「被一股奇怪的力量抓住」。這種突如其來的感覺導致她常常不能參與體育課,因此受到歧視,家人也以為她中邪,還帶她去找靈媒。如此折騰了兩年,症狀卻沒緩解,還越來越嚴重,透過檢查發現,原來是一種罕見的不自主動作障礙,服藥就能控制,終於可以自在跑跳。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啟訓表示,患者診斷為「陣發性動作誘發型肌張力異常症」,發生率僅15萬分之一,一般在6至20歲之間開始出現症狀,男女比為3比1;雖然是一種顯性遺傳疾病,為第16對染色體PRRT2基因異常,但家族中也可能只有單獨成員發生,像這名個案家族中就沒有其他成員發病。黃啟訓表示,此疾病主要原因是腦部基底核功能異常,基底核位於大腦、小腦、腦幹中間,就像一個油門煞車系統,可協調大小腦動作指令的強度,再透過腦幹傳出去。當這裡功能異常,會導致不自主的動作障礙,例如亨丁頓舞蹈症、巴金森氏症。這個病人就是基底核剎車太強,才會在運動中忽然有被抓住的感覺。黃啟訓表示,慶幸的是,有一半病人在30歲之後會症狀就會減經,甚至可以停藥,另外一半病人持續吃藥,也可以控制得很好,平時也可藉由避免爆發性的動作來減少症狀產生的次數。這個疾病可以使用幾種神經細胞離子通道阻斷類的藥物,用量輕、副作用少,可調整腦神細胞的離子通道,讓神經電位及神經訊號正常化。因為這個疾病不常見,所以很多病人經過多次就醫,可能還是找不到原因,生活心情都大受影響。黃啟訓表示,這個疾病的確診需要花一些時間做檢查,包括神經科理學檢查、血液檢查、影像檢查,排除血糖異常、中風、腦瘤、甲狀腺功能異常、多發性硬化症等因素,另外也要在診間誘發症狀,才能觀察其動作異常的表現。黃啟訓說,當身體出現異樣感覺影響日常生活時,可留意發作時間,有無特定的誘發因素,如果可能,建議將發作時的情況錄影,供醫師鑑別診斷。罹患這個疾病的人不需恐慌,應及早診斷與治療,可以避免衍生的許多生活上的困擾及可能造成的社交退縮。
-
2020-11-1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嬌生COVID-19兩劑型疫苗後期試驗 將在英國展開
美國嬌生集團(Johnson & Johnson)今天就旗下實驗性2019冠狀病毒疾病兩劑型疫苗展開新的大規模後期試驗,並將評估施打第2劑是否能為防護力持久度帶來潛在增益。路透社報導,嬌生計劃招募3萬人參與這項研究,與9月開始招募多達6萬名志願者接受單劑疫苗試驗的另一項研究並進。嬌生指出,這項研究有6000名受試者將從英國招募,其餘受試者將來自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確診率高的國家,像是美國、比利時、哥倫比亞、法國、德國、菲律賓、南非和西班牙。這項試驗在南安普敦大學醫院(UniversityHospital Southampton)進行,共同主導試驗的小兒免疫學與傳染病學教授佛斯特(Saul Faust)表示,受試者會先施打一劑安慰劑或稱為Ad26COV2的實驗疫苗,57天後再注射第2劑疫苗或安慰劑。此前,嬌生正在進行中的早期至中期臨床試驗出現正面的臨時結果,顯示旗下研發中的單劑疫苗能誘發強烈免疫反應,且大致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嬌生透過聲明表示,這項研究將衡量這款研發中的疫苗在第1劑和第2劑都施打後的效力,以評估對病毒的防護力,及施打第2劑後在延長防護力方面是否具有潛在增益。」嬌生的競爭對手輝瑞大藥廠(Pfizer)和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上週表示,雙方聯手研發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在後期試驗的臨時資料中顯示具有9成效力,大大提升外界對於疫苗不久後可望問世的希望。輝瑞與BioNtech的疫苗利用一種稱作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NA)的新技術,嬌生的疫苗則使用常見的感冒病毒為載體,將來自冠狀病毒的遺傳物質傳入人體,以促進免疫反應。受試者招募工作將於明年3月完成,試驗將持續12個月。
-
2020-11-17 癌症.癌友加油站
鍾欣怡陪伴媽媽挺過10年乳癌療程,從自責到欽佩:「媽,你好美好堅強」
乳癌一直都是台灣女性在十大癌症疾病上的榜首。在男女十大癌症,乳癌排名第三,但當把男性抽掉單看女性的話,乳癌贏過大腸癌變排名第一。由此可知,乳癌對女性而言是全名公敵,由於平時很難發現,且等到有異狀時已經進入中後期不易治療,因此普遍建議女性每年都有檢查乳房的習慣。藝人鍾欣怡的媽媽,也是位乳癌患者,10多年來的抗癌艱辛路程,只有走過的家人朋友才暸解。她在臉書上寫下自己一路以來的心路歷程,除了讓人看到她們母女之間深厚的親情外,更能鼓勵到也許現在也正在經歷的病友們。「在有限的時間內,好好的愛家人!」她在粉專上提到,自己的母親在她22歲時第一次確診乳癌,那幾年他們家為了媽媽治病,過得相當艱苦,媽媽原本的保母工作也因病被迫暫停,自己的演藝事業也沒有穩定的收入,就這樣一家人咬著牙稱過10年。回想當時媽媽化療回診,身為女兒的她,看著媽媽對打小紅莓產生的劇烈反應、看著她媽媽掉頭髮、嘔吐,心裡滿滿的心疼,甚至有點內疚,是不是自己哪裡沒有照顧好媽媽,她才會病倒。她直言,當摯愛生病自己卻無能為力時,真的會有「總是在怪自己,如果可以提早多做些什麼,也許媽媽的身體就不會這樣了!」的自責感。後來明白,原來重要的是「我現在可以多做什麼」雖然這樣的自責跟著鍾欣怡很久,但每一次看到飽受化療折磨的媽媽,卻表現的很堅強,她也彷彿得到力氣,她轉念想,過去的都來不及改變,現在我只要把握每個當下就好。因此,有好玩的工作她都會帶著媽媽一起,不論是去攝影棚或是出國散散心,只想好好陪伴媽媽!讓媽媽過得快樂,是身為女兒的她最幸福的事情!癌症復發後的某一天,媽媽跟她說:「她還要看著小乖大班畢業呢!」「她還要看著安安上學去呢!」這讓鍾欣怡哭了,因為她知道媽媽比任何人都想健健康康的,雖然因為復發,讓她們的生活方式存在著恐懼,但同時卻也增加了更多的勇氣。現在她想跟她的媽媽說:「我們不用太加油,我們只要放輕鬆,媽,你真的好美好堅強。」女性乳癌有年輕化趨勢,且與飲食息息相關女性癌症新增人數一年比一年還高,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曾令民指出,罹患乳癌原因,多因素共同造成,遺傳比率極低,以後天為主,包括,高油、高熱量飲食、肥胖、酗酒、環境污染、塑膠袋裝盛熱食、生活不正常、缺乏運動等。觀察國內乳癌增曲線圖,仍然往上爬,還沒到達頂峰,令人憂心。建議女性,定期接受篩檢,維持體重,避免肥胖,飲食均衡,少喝含糖飲料,維持良好生活作息,趁早計劃生育哺育,以減少罹癌風險。※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原文:鍾欣怡陪伴媽媽挺過10年乳癌療程,從自責到欽佩:「媽媽,你真的好美好堅強。」
-
2020-11-17 養生.聰明飲食
喝牛奶對你有好處?教授:取得牛奶的好處有2項前提
【文、圖/摘自商周出版《我們的身體,想念野蠻的自然》,作者羅伯・唐恩】目前全世界總計約十億人口有體重過重的問題,滿街可見皮帶繃到極限、身體超過負荷的人。這情況尤其在美國特別嚴重,而其他國家也正以非常快的速度迎頭趕上。然而即使在美國,也不是每個人都是胖子。根據統計,美國百分之六十五左右的人過重,其餘百分之三十五的人則沒有這類困擾。一般人往往將體重過重歸咎到飲食或運動習慣上,但這並不是過重問題的全部原因。某些人發胖的理由更為深層、更為神祕,並且與現代西方飲食內容有關。現代人攝取的食物絕大部分來自於馴化動植物,且種類相對較少。當然,如果你恰好奉行吃葡萄柚跟飲用有機駱駝奶的原則,又或者你對飲食內容節制且深思熟慮,那麼你是例外。包括美國在內的整個西方常見食物中,四分之三的熱量由乳製品、加工穀類、單醣、植物油與酒精所貢獻。在農業社會以前,這些成分從未出現在我們祖先的「菜單」選項。距今一萬年前左右,人類食用的植物琳瑯滿目,品種數量可以以萬為單位計算。自從農業社會稍有雛型開始,包圍人類的物種數目及食物多樣性均大幅下降。雖然在經年累月的耕作之後,可食的品種再度稍有復甦,但與採集年代的祖先相較,我們培育的食用物種已侷限許多,並且因為人擇,只有便於栽種、符合口味的品種脫穎而出。於此期間,人類同時失去了採集知識和作物種類的選擇性(目前近千種的作物瀕臨絕種,某些作物則已經完全絕種。),放眼望去,野生莓果無人採收,而全球人類的熱量來源僅仰賴為數極少的作物品種。當然,你還是可以在當地有機超商買到藜麥,但在成堆玉米、小麥、稻米的圍繞之下,要找到這類珍貴的穀類愈來愈像大海撈針。在人人飲食習慣近乎雷同的大環境中,釐清不同體質攝取相同食物後所產生的反應,有助於解釋為何某些個體天生容易發胖,同時另一些個體卻完全不受過重問題影響。現代人代謝新飲食的方式有或多或少的分歧,這必須回溯至各個族群祖先不同的生活型態。想像目前正在進行一項大規模的人體實驗,其中每位受試者攝取的飲食內容和分量皆相同,然後我們回頭檢視他們的狀態(這實驗的假設與文明人的現實生活相去不遠),結果將會如何?你的預測又是什麼?或許部分的人會認為大家的體型和健康狀況會趨於一致。這樣的觀點,恰好是絕大多數的體重控制計畫、運動健身書籍、減重節目,甚至是嬰兒成長量表與醫藥學的最高前提。在這假設之下,只要將飲食調整成葡萄柚水果餐、全肉餐、低脂餐,所有受試者都能瘦得下來。然而真相是即便都吃一樣的東西,我們仍會有胖瘦之分。而造成此差異的分水嶺在過去亙長的歷史中早已畫分清楚,難以動搖地猶如潛伏在人類深層幻想裡的海怪,我們永遠看得見它。祖先的生活決定我們的代謝基因姑且先回到牛奶的故事。如同我在前一章節提過的,並非每一個個體都能在成年後繼續消化乳汁中的養分,而這取決於體內的基因序列。從地理人口學的角度而言,成年後還能消化乳糖的個體,所占的比例相當小。在歐洲人發現新大陸之前,包括印加人、馬雅人在內的所有美洲原住民,他們的成年個體完全無法飲用牛乳,基因也不允許。就算到了今日,全世界仍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的人口,成年後無法分解乳糖;百分之四十到五十左右的人口,成年後只有部分消化乳糖的能力。這些總計約十億的人,一旦飲用牛乳,將會出現腹瀉症狀,並且在攝取一般的美國飲食內容後,增重幅度比其餘成年人少了百分之五。在疾病叢生的環境條件中,這些無法完全消化吸收乳糖的個體,因腹瀉而導致身體脫水的風險相對較高,並且從食物中少攝取百分之五的熱量,意味著傳宗接代的機率被削弱。因此,站在演化的觀點,擁有乳糖消化基因的個體是贏家,尤其當這些個體生活在飼養牛隻的族群之中。然而隨著時代變遷,吸收百分之五多餘的熱量,反而變成人體的負擔。廣告標語告訴你「牛奶的好處」時,卻沒有同時警告你,「如果你的身體可以完全消化乳糖」,或是「如果你需要多餘的熱量」,牛奶才對你有好處。由上述例子可知,不同身體面對同一食物的代謝方式大相逕庭,而這是祖先留給我們最根深柢固的遺產,但長年以來,我們卻忽略這項事實。至今在美國農業部(USDA)頒布的食物金字塔中,仍無視於全球多數人口無法順利消化乳糖的統計數據,將牛乳與蔬菜、水果、肉品、豆類並列。而事實上,對科學家來說,哪些種類的動、植物或其加工品,得以定義為「有利於全部人類」的營養來源,依舊是個懸而未決的謎。近年來,現代飲食的轉變在在凸顯出代謝基因的重要性。繼牛乳之後的另一個例子是動物唾液中常見的澱粉酶(amylase)。澱粉酶可以幫助我們分解和消化玉米、馬鈴薯、稻米、番薯等日常作物中所含的澱粉。某些個體能夠高效率地利用澱粉,是因為澱粉酶基因較多,使得唾液中製造出的澱粉酶含量可達到一般人的十六倍。回溯演化史,個體間澱粉酶基因的差異其來有自。農業社會以前的人類,澱粉酶基因數量較少,唾液消化農作物的效率也較低。農業社會成形後,澱粉酶基因多的個體顯然具有演化競爭優勢,因此這項優勢自然而然會遺傳給後代子孫。今日,某些長久以來為饑荒所苦的人民,多餘的澱粉酶基因仍是利基,因為它能夠使擁有相等分量穀類的個體,獲取更多的能量及熱量。但是與乳糖酶基因一樣,相同的基因到了豐衣足食的社會,即成了發胖的元凶和身體的負擔。簡單地說,我們的身體和食物的代謝關係因人而異,一切端看祖先過去的生活模式與我們自己現在的生活模式。讓某些個體存活下來的基因,可能搖身一變成為另一些個體腹部游泳圈的肇因。
-
2020-11-17 養生.抗老養生
老化不可避免嗎?老年學權威醫師:老化與退化有差別
【文、圖/摘自高寶《高年級逆齡先修班:逆轉生理時鐘,越活越年輕!》,作者克里斯‧克洛利, 亨利‧洛奇, 艾倫‧漢彌頓】退化是可以選擇的從現在開始,請你記住,老化與退化之間有著很大的不同。老化是不可避免的,但在生物學上它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很多我們所謂的老化,以及大多數我們最害怕的變老,實際上都是退化。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我們擺脫不掉真正的老化,但退化是有選擇的。這代表著大多數的機能老化也是有選擇的。老化是不可變的生物規律,你無法改變:頭髮變白、地心引力會帶來影響、開始可以用優待票價看電影。無論你的生活多活躍,你的最大心率都會隨著時間而穩定下降,這對你是很重大的影響。無論你的生活方式如何,你的膚質都會變差。因此,無論如何,你看起來都會顯老。但是,你的行為跟感受不用顯老,這才是最重要的。我們還沒有找到一種可以持久的方法,但是老化可以是一個緩慢、最小化且非常優雅的過程。甚至在外表上,一個好看、健康的老人,與一個放任一切的老人,兩者之間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大自然用你的身體與生俱來的退化傾向,來平衡生長與退化。這些訊號並不強大,但它們是持續的,它們永遠不會停止而且每年都在增強。克里斯把這稱為無情的浪潮,這是一個很好的比喻。無論你怎麼稱呼它,在我們四十幾歲和五十幾歲的時候,我們的身體都轉變成「預設退化」的模式,享受免費青春浪潮的旅程已經結束了。在缺乏生長訊號的情況下,你的身體和大腦會退化,而你將「老化」。現在,我們可能不滿意這種安排,但是我們也無法改變它。我們可以做的事情,是覆蓋那些預設的訊號、逆著浪潮而游,並將退化逆轉回成長,而且非常輕鬆就可以做到。我們該如何避免退化?改變我們傳送給身體的訊號。覆蓋退化程式的關鍵,是日常運動、情感的投入、合理的營養,與真正投身於生活。但一切都始於運動。你必須要常常運動,因為運動就代表了你是誰。更重要的是,這也代表過去你曾經是誰,代表了你幾億年前的起源。你的身體是來自數萬億祖先的禮物,而你存在的事實代表著牠們都存活下來了。牠們每一個都做對了某件事情,每一個都將多一點的力量、速度和智慧傳遞給下一代。我們的身心是為了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而精密設計的工具。我們確實是為了在順境中成長而設計的,為了保持警惕、狩獵、探索、共同合作、建造、笑、玩耍、奔跑、康復、去愛,和生存。要做到這事情,我們的身體和心靈都需要強壯、活躍並且完全同步。然而,在生物方程式的另一端,退化必須在必要時發生,因為每一部分的身體結構都需要能量來維持。每條肌纖維、每一小塊骨頭和軟骨、每一組大腦網路連結、每一個皮膚細胞,甚至每一個思想都會消耗必須的能量燃料。而每一份能量消耗都必須有助於生存和再生,否則會降低遺傳的成功。因此,在環境狀況差的時候、壓力大的時候、乾旱、飢餓或冬天時,我們被設計成停下來、冬眠與休養,加速停止發育和退化的發生。從物種的角度來看,一旦完成了多年的生育和撫養,這可能是一個很好的老化方式。在這種模式下,可以減少食物的耗損,當然,死亡會更快發生,為下一代在生存壓力中騰出空間。這是達爾文的老化程式,大自然也是依據這個老化程式打造你的身體,這也是退化每年都會變得更加持久的原因,就是因為這樣生命的循環。現在,你即將邁入人生的這些階段,這種說法你可以接受嗎?也許不行。從個人的角度來看,從你的角度來看,這都是有問題的。這是可怕的生活方式,而且,這完全不合理。我們住在溫度可以控制的房子內,並不是處在冰河時期,而且大多數人都是吃太多,而不是吃太少。沒有寒冬跟饑荒會讓我們全面停下來,你可能因此認為,我們的身體會開始適應並遠離半冬眠的防禦機制。但是人類逃離這些壓力源才一百年左右,在人類的發展上,這是一個驚人的事件,但是從演化的時間來看,這不算什麼。我們的身體結構根本無法適應現代的退休世界,它們在未來也不會適應。是的,數百萬年來,人類身體系統的設計並沒有任何改變,我們的身體系統被設計成在不確定的環境中運作,那時的食物永遠不夠吃飽,而且總是充滿危險。演化的改變可能會發生,但是不會在幾百萬年內發生,所以你可能會需要做其他安排。你可能會想從現在開始,想辦法應付你那老化且遵從達爾文規則的身體,然後看看在你的人生中,可以做些什麼來強迫你的身體適應。請記住,如果你不介入,你的身體就會持續誤解現代世界的訊號,它會啟動「預設退化」的設計。你會開始退化,最後死亡。要了解原因,我們需要同時考慮自然界中的好的情境和壞的情境,以及我們的祖先如何使用現在我們仍具備的機制和訊號,以適應它們。
-
2020-11-12 養生.運動天地
為什麼你不想運動?科學家解密隱藏的「不公平」因素
【文、圖/選自臉譜《我,為什麼會這樣?》,作者比爾.蘇利文】為什麼你不想運動?雖然對於許多疾病而言,運動是最好的療法,但是我們不願意運動流汗的藉口林林總總,幾乎可以寫滿偵探小說家蘇.葛拉夫頓(Sue Grafton)作品全集那麼多的書本中。雖然我們的藉口可能非常荒謬可笑(我今天上班時帶了一大盒甜甜圈爬上樓梯)或是合情合理(我昨天跑步時有條狗咬傷了我的大拇趾),不過我們從事的運動量只有我們需要的一小部分,這點幾乎無庸置疑。原因很明顯,運動會造成痠痛,讓人不舒服,渾身發臭。既然有時間,為什麼要把自己搞得那麼慘,而不是端著巧克力馬丁尼,看一集《杯子蛋糕戰爭》(Cupcake Wars)?的確,運動不如家務那般一定得去做,但是問題在於我們目前驕縱自己的程度已經到了連按遙控器都覺得太辛苦,所以還可以用聲控的方式讓串流播放下一集的《樂享美妙旅程》(Diners,Drive-Ins and Dives)。在現代社會中,由於我們把所有的工作都變得能夠輕鬆進行,因此就算是輕度運動也會讓人覺得要費盡千辛萬苦。科學已經詳盡列出運動的種種好處:讓力量增強、使人精力充沛、降低血壓、減輕壓力、減少憂鬱、減輕體重,以及降低許多和過重相關疾病的發生機率。研究也指出運動甚至能夠延長壽命,增進學習與記憶能力,減緩心智老化。那麼為什麼我們總是無法起身去運動呢?基因或許能夠成為部分解答。對於雙胞胎的研究顯示,遺傳組成會影響我們想去運動或是寧願休息。有些人天生的基因所打造出來的身體,便不適合從事某些類型的運動。澳洲雪梨大學的凱薩琳.諾斯(Kathryn North)所領導的研究指出,運動員的表現和ACTN3這個基因有關。ACTN3蛋白質位於能夠快速收縮以產生高速度運動的肌肉纖維中。短跑選手和健力選手含有許多這種蛋白質。而有些人含有一種突變,會停止製造這種蛋白質,這些人比較適合耐力運動。所以你喜歡短跑或是長跑,舉重或是有氧運動,原因可能在於構成肌肉的基因有所不同。專業運動員無疑接受了嚴格的訓練,但是有些人的確具備了由基因帶來的天賦。有些遺傳造成的好處非常明顯,例如籃球選手往往高到需要注意飛得太低的飛機。不過有的時候遺傳優勢比較隱晦。奧林匹克運動會巨星艾羅.曼泰羅塔(Eero Mantyranta)越野滑雪時顯得輕鬆自在,而我們現在知道這種高強度賽事對他而言比較容易的理由了。他的紅血球生成素受體(erythropoietinreceptor)發生了突變,讓他體內製造出來的紅血球數量要比一般人高出許多,比起同場較量的選手,能夠把更多的氧氣運送到極需氧氣的肌肉。這個例子引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你和這類的人比賽,你認為公平嗎?如果你認為這是公平的,那麼你應該允許服用紅血球生成素好讓自己的紅血球讀數提高,自行車選手蘭斯.阿姆斯壯(LanceArmstrong)便承認自己用過這種激素。有些人更喜歡運動的原因在於,耗費體力之後,腦部感覺到的報酬比較多。牽涉到腦中多巴胺報酬系統的基因變異,可能和某些人的身體活動多寡有關。如果在運動後能夠得到報酬,那麼就會更傾向去運動。如果你上健身房沒有感覺到報酬,就可能要找其他的方法從事運動。任何加菲貓的粉絲都知道,人類不是唯一會懶得動的動物。密蘇里大學的法蘭克.鮑斯(Frank Booth)注意到他實驗室有些大鼠更勤於在籠子裡的轉輪中運動,而有些就如同荷馬.辛普森(Homer Simpson)避開自行車那樣避開轉輪。他的團隊篩選了對於運動喜惡不同的大鼠,進而培育出喜歡運動的大鼠和厭惡運動的大鼠,比較兩者之間腦部基因表現的差異。有些差異支持兩者多巴胺報償其系統不同的說法,也就是說,有些人在運動之後感受到報償,而有些人沒有。吃垃圾食物會大幅減少從事運動的動力,這是垃圾食物對於健康的另一項致命打擊。研究指出,西方飲食和懶惰與憂鬱之間有密切的關係,頂尖的研究人員所做出的結論是,肥胖的人不一定是因為懶惰或是缺乏自律,而是因為垃圾食物改變了他們的情緒和行為。以大鼠進行的實驗證實了這個理論。餵大鼠不健康的食物不只會讓牠們發胖,也會降低牠們進行有報償任務的動力。科學家也調查了運動員和非運動員之間微生物相的差異,另外許多差異模式也出現在健康飲食者和不健康飲食者之間。二○一七年,愛爾蘭科克郡的農業與食品發展部(TeagascFood Research Centre)的電腦生物學家歐拉.歐蘇利文(Orla O’Sullivan)比較了英式橄欖球男性運動員和四體不動男性的腸道微生物相。在男性運動員中,微生物相不僅更多樣化,而且有許多有益健康的艾克曼菌。除此之外,運動員的肌肉雖然飽受折磨,但是發炎的情況卻比較少,原因之一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微生物相更有助於健康。規律從事運動的人所具備的微生物種類會製造丁酸,這種化合物有很強的抗發炎功效。西班牙馬德里歐洲大學(European University)的瑪麗亞.德.馬.拉羅薩.培瑞茲(Mariadel Mar Larrosa Perez)也在二○一七年發現到,從事中量運動(每週三到五小時)的女性,身上的微生物相比不運動的女性活躍許多。就算是輕度運動也會讓艾克曼菌之類的益菌數量增加。
-
2020-11-12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慢性腎臟病中醫治療 洗腎率較低
76歲的薛先生常年為慢性腎臟病所苦,經過幾個月中醫治療並搭配飲食控制,腎絲球過濾率數值從42.24mL/min/1.73m2升高到53.6mL/min/1.73m2,肌酸酐則從1.6mg/dl下降到1.3mg/dl,數值明顯進步。慢性腎臟病成因眾多,例如糖尿病、高血壓、腎毒性藥物、遺傳性疾病等。早期腎絲球過濾率大於60者,多無症狀;若小於60進入第三期後,才會有些症狀;若小於30進到第四期、第五期時,開始以蛋白尿、水腫、貧血、倦怠來表現。以中醫來看,慢性腎臟病屬於「水腫、癃閉、關格」等症候。治療上,會給予健脾藥物,透過改善腸胃道環境來減緩腎功能惡化。若精神緊繃、交感神經興奮者,給予疏肝藥物,減低其自主神經系統對腎臟的刺激。若日久入經絡者,則給予活血化瘀的藥物,來疏通腎臟的經絡,改善腎臟的血流量。此外,大小便必須通暢,讓邪氣有出入。若過於肥胖者,則給予祛濕化痰藥物並飲食控制,來逐漸減輕體重,以減緩肥胖的危害。近年研究發現,服用中藥的病人進入洗腎機會較低,死亡率也比沒有服用中藥的病人少四成。在慢性腎臟病第三期以下族群、長期使用中藥者,肌酸酐有下降趨勢,腎絲球過濾率則有上升趨勢。若搭配針灸治療,則能調節自律神經,並減輕倦怠、失眠、食欲不振、痠痛等症狀,並減輕止痛藥物的使用。慢性腎臟病患者輔以中藥治療外,平常飲食宜少油、少鹽、低蛋白、低磷和低鉀,務必「腎」選飲食,生活起居則應戒菸、放鬆心情、少熬夜、勿憋尿、多運動,控制三高。患者切勿服用來路不明的藥品或黑藥丸,以免造成腎功能惡化。
-
2020-11-11 醫療.泌尿腎臟
洗腎併發皮膚問題 新一代治療術改善
● 配合醫師指示,洗腎人生未必黑白● 洗腎不夠「乾淨」,磷累積過高造成皮膚搔癢● 人工腎臟進步,較能清除大中分子毒素洗腎人生一定是黑白的嗎?那可不一定。黃小姐是洗腎患者,去年5月開始洗腎,常會因低血壓產生呼吸困難、磷過高造成皮膚搔癢,最讓她困擾的是「穿透性皮膚炎」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皮膚又癢又難受,6個月前她換了新一代人工腎臟後,加強大中分子的過濾,皮膚搔癢情形及膚色都有改善。黃小姐被主治醫師、台北安禾聯合診所院長吳宏基稱讚是模範病人,並沒有因洗腎而心情沮喪,很樂觀進取,即使每周洗腎三天,工作表現還是一樣亮眼,從事金融服務業的她,業績都是第一名。黃小姐笑笑地說,「公司的人都知道我洗腎,也知道我很認真,由於工作比較彈性,隔兩天到洗腎室報到沒有多大問題。」遺傳性多囊腎 腎功能漸喪失黃小姐並非慢性腎衰竭患者,她去年「突然」被告知自己罹患遺傳性多囊腎,長年下來導致腎臟功能逐漸喪失,「我20多歲時知道自己腎臟不好,醫師並未告知確切原因,只叫我每6個月檢查一次,但每次檢查都正常,我就改為每年健康檢查,一切正常後,就停止健檢了,哪知去年出國就發生問題了。」原本出國念書的黃小姐,才到美國一個月就出問題,「當時反覆發燒一周,在美國看急診後,才知道腎功能已到了要洗腎,非得住院不可。」驚慌不已的黃小姐在出院後,立刻中止課業,返台就醫。洗腎併發症…毒素洗不夠乾淨除了突然開啟洗腎人生,黃小姐沒想到腎病變也讓她的皮膚異常難受,「我一直以為是異位性皮膚炎、濕疹,搽搽抺抺時好時壞,晚上會癢到睡不著。」不只如此,黃小姐開始洗腎時,連走一層樓的樓梯都喘得不舒服、食欲也不好。吳宏基指出,這些是一般洗腎患者常遇到的併發症,主要還是因為毒素洗得不夠乾淨,導致磷累積在體內而有偏高現象。洗腎皮膚搔癢 降為1至2成洗腎的每次治療時間與毒素殘留的比率成反比,但患者大都無法躺在床上太久,4至5小時已是極限。吳宏基認為,人工腎臟這幾年有大幅進步,大中分子毒素比較可以被清除乾淨,這從患者的症狀就能看出端倪,以皮膚搔癢為例,以前約有3至4成的患者有搔癢的問題,現在大概降為1至2成。由於血液中的大中分子毒素會抑制造血功能,吳宏基指出,國際間也開始進行研究,新一代的人工腎臟是否能幫助造血功能,減少貧血情形。正常人大概無法體會什麼是「洗乾淨」,吳宏基形容,有些患者會說就像洗澡完,身體負擔變少,心情變好,吃得下、睡得著。台灣洗腎品質不錯,只要患者配合醫師的指示,洗腎人生達20至30年大有人在,有機會由黑白人生轉為彩色人生。
-
2020-11-08 新聞.杏林.診間
醫奉30/別人不敢收的特殊族群 他們奉獻一生行醫路
許多特殊需求族群,例如唐氏症、自閉症、身心障礙、罕見疾病、失智症等,是很多醫師不願收、也不敢收治的醫療對象,但卻有些醫師因為「天真、幼稚、魯莽」而將一生栽入服務這些病患。陽光牙醫診所院長黃明裕和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蔡輔仁就是這樣將一生的行醫路都奉獻在這些族群身上的醫師,也因此榮獲第30屆醫療奉獻獎。牙醫師黃明裕專收很多被其他牙醫「懼收」的特殊需求族群,例如唐氏症、自閉症、身心障礙、罕見疾病、失智症、在家或機構而很難出門的長者。黃明裕自民國91年開始將牙醫專業生涯逐漸轉向特殊牙醫,替住家附近的早療機構提供學齡前幼兒口腔衛教和義診,甚至在陽明教養院服務將近十年。從立法院厚生會會長蔣萬安手上接下醫療奉獻獎,黃明裕全家一起上台。看著患有唐氏症的獨生子黃于軒,黃明裕說:「我的初心就是因為他」,謝謝兒子,因為沒有兒子不能成就這一切;獨子黃于軒則和黃明裕擁抱,吐出「恭喜」二字。從醫34年,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蔡輔仁則長期投注台灣罕見疾病的研究與醫療照護,不但與遺傳科醫界夥伴與罕見疾病基金會共同催生「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且創立台灣「罕病藥物物流中心」以及「台灣罕見疾病組織資料庫」,與國內醫界資源共享,嘉惠國內罕見疾病患者。蔡輔仁領獎時笑說,當初會投入這樣「冷門」的領域都是因為自己年輕時「天真、幼稚、魯莽」,希望主辦單位不會他這樣說而把獎項收回。但當時雖然魯莽選上遺傳科,「但我沒有後悔」。對於獲獎,蔡輔仁則說,以前人常講「人定勝天」,但當了醫師這麼多年,並不認為醫師會勝過天,「但是醫師可以彌補大自然留下的缺陷」。但他也說,在罕病這條路上沒有團隊、甚至國家立法,沒有辦法成就,上台的人都是他的革命戰友;「自己一個人走,就會索然無味,了無價值」。
-
2020-11-07 科別.皮膚
發病關節腫如麵包淚濕衣衫 乾癬病友苦不為人知
乾癬病友趙翊成有一次發作,全身關節腫得像麵包,救護員將他從4樓揹下送醫,他因全身震盪痛苦難耐,淚濕前襟。乾癬是讓人生、心理都受創的慢性病,企盼大眾理解,免除歧視。台灣乾癬協會發布「你知道乾癬嗎?」微紀錄片,邀請乾癬病友和家屬分享心情。趙翊成在影片中自述,有一次他乾癬性關節炎發作,全身的關節腫得像麵包一樣大,他女兒打電話叫救護車,救護員把他從4樓揹到1樓時,他前面衣服全部都濕了。趙翊成說:「那不是淋到水喔,那是淚水、我的淚水。」因為走樓梯,走一步,震一下,他就全身痛,痛到骨頭像散掉一樣。在還沒生病前,他喜歡到處跑、交朋友,罹患乾癬後,他不再喜歡與人接觸。另一名頭髮花白的病友何桂蓮也說,她還記得,她將近20歲時曾因乾癬性關節炎行走不便,當時媽媽已經60歲,還要揹著她過馬路。她很不甘願,「為什麼是我?為什麼要有這些磨難?」幸好小時候爸媽很幫忙、姊妹很體貼,長大結婚之後配偶也沒有離棄。病友高素美則說,發病頭幾年感覺最痛苦,病灶嚴重的時候全身都是,別人觀看的眼光好像病人怪怪的、不太對勁,就會害怕。但「我們不是自己願意得到這個病」,希望外界理解這個疾病,不要帶有色眼光。乾癬協會志工在街頭隨機抽測民眾對乾癬的認知,包含乾癬會傳染嗎、乾癬是普通的皮膚病嗎、乾癬只對生理造成影響嗎、乾癬是否與遺傳有關等問題,結果發現,民眾對乾癬認知似是而非、仍有不少誤解。台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理事長蔡呈芳表示,乾癬是全身慢性發炎的免疫疾病,患者不但有外顯的皮膚症狀,頭皮、指甲都可能有乾癬,更面臨從頭到腳的共病風險。在門診上,最常見的共病是乾癬性關節炎,特別是在頭皮、指甲與皮膚皺褶處有皮膚乾癬的患者罹病風險更高,且大多數的患者都會出現指甲變形的問題。蔡呈芳指出,乾癬患者的全身性發炎反應,更能造成粥狀動脈硬化的惡化,導致心肌梗塞或中風。根據過去研究顯示,乾癬患者的心臟病罹病率,較一般人高出1.3倍。若病友不採取積極治療,在共病的交互影響下,可能埋下健康隱憂。乾癬協會秘書長王雅馨說,剛患病的前5年很痛苦,曾經想要從世界消失。但乾癬不會傳染,期盼社會大眾更理解乾癬,打造友善社會,不要歧視。此外,王雅馨也說,因乾癬病友可能有多重共病風險,歐洲都有設整合門診,方便病友就醫,但台灣沒有類似資源;且健保雖有給付療效佳的生物製劑,卻設有治療2年「斷藥下車」的限制,也讓病友再陷復發深淵。
-
2020-11-07 醫聲.院長講堂
院長講堂/台中榮總院長許惠恒 營造幸福職場 推動揚善文化
台中榮總院長許惠恒是國內對國際糖尿病專業領域有貢獻、獲獎的第一人,他所率領的醫療團隊屢獲國際大獎。他全方位打造台中榮總成為「十尖端醫療、十特色醫療」的醫院,並且推動揚善文化,帶領醫院往前走。許惠恒行醫近40年,由於糖尿病屬慢性病必須長期追蹤,需建立長期醫病關係,與他的個性契合,因此選擇投入內分泌、新陳代謝科專業領域。給患者信心與鼓勵糖尿病為中老年慢性疾病,「告訴病人怎麼過健康生活」相當重要。許惠恒會從生活面來協助病人,常勉勵病患要低油、低鹽、高纖飲食,規律運動,保持體重等,就可以過健康的生活。尤其糖尿病會有家族遺傳,建議應從正向、積極面來看待糖友生活,「家中有一人得糖尿病,全家可以一起來過健康的生活。」獲頒糖尿病傑出貢獻獎許惠恒曾擔任西太平洋區糖尿病聯盟主席2年,推動糖尿病足防治,建立糖尿病防治衛教師訓練制度與模範教材,成效擴及西太平洋21個國家、26個會員國。在2017年,他獲世界糖尿病聯盟大會頒發「個人傑出服務貢獻獎」,他所率領的台中榮總內分泌新陳代謝科專業團隊,獲頒卓越糖尿病照護中心獎、糖尿病衛教中心獎;去年再獲世界糖尿病聯盟大會頒發「糖尿病社會文化貢獻獎」,今年獲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40周年慶頒發「傑出貢獻獎」。辦座談傾聽員工心聲擔任台中榮總院長五年半,許惠恒首重團隊精神,訂定醫院發展策略,選出台中榮總「十尖端醫療、十特色醫療」,也推動智慧醫院,獲醫策會智慧醫院大獎。他更以專案來推動醫院發展,例如手術室的精實管理,大幅增加手術室使用率,因此減少病患等待時間;成立骨質疏鬆團隊、無痛團隊、快速手術恢復團隊等。幸福職場方面,許惠恒說,會定期舉辦員工座談會,傾聽第一線聲音;他也很重視社群媒體傳遞正確訊息,「台中榮總」臉書粉專會提供正確的衛教知識,目前粉絲按讚數突破3.7萬人,居全國醫學中心之冠。挖掘醫病間感動故事許惠恒就任後,努力推動揚善文化,挖掘醫病之間的感動故事,請醫療團隊每個月把每封感謝信,連同團隊合照張貼在門診外走廊,現在院內每個月感謝信備增到逾50封。許惠恒說,每一封感謝信不但讓醫療團隊與有榮焉,也讓其他病患了解原來醫院有這麼好的文化;很多年輕醫護踏入職場後,藉此知道台中榮總為醫療職場典範。許惠恒小檔案年齡:63歲出生地:台南巿專長:糖尿病、高血脂症、血管硬化疾病、醫務管理等現職:台中榮總院長、中華民國公立醫院協會理事長、世界糖尿病聯盟西太平洋區執行委員、亞洲糖尿病學會監事、陽明大學醫學系兼任教授、中興大學生醫所合聘教授、國防醫學院醫學系合聘教授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台大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碩士、國防醫學院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給病人的一句話糖尿病患要有恆心、毅力過健康生活,作息規律、飲食控制,多運動,一天走路一萬步為目標。
-
2020-11-06 癌症.乳癌
女性殺手——乳癌,尤其有家族史的要特別注意!
在最新的國健署統計,女性的惡性腫瘤——乳癌,在全國女性發生率排名是第一名,致死率排名是第四位。在以前男醫師的比例相對多,許多年長女性可能會諱疾忌醫,導致許多病患都拖到病情惡化時才就醫。隨著時代的改變,現在乳房檢查越來越普及,但 一般外科陳榮堅醫師 提醒大家要有一個觀念——檢查不代表治療,有些人雖然規律地做檢查,但是仍有可能某一天突然發現自己罹患乳癌,就難以接受。罹癌的原因可能因為生活習慣,可能因為家族遺傳,無論如何,定期的檢查還是有它的必要性。且越早發現需要付出的代價就越少,醫療科技的進步,對抗癌症的方式越來越多,也提倡精準醫療,無論是副作用或是傷口,都能夠降得越來越低。檢查不代表治療癌症的分期:大部分的癌症都分為四期,第一期的乳癌:五年的存活率高達 95.6%,雖然檢查不代表治療,但是早期檢查發現治療的效果也會更好。 ⠀如何遠離乳癌?1.戒掉抽菸、喝酒的惡習,乳癌與荷爾蒙有關,而荷爾蒙的調節又與油脂有關,因此避開高油脂飲食習慣也是相當重要的。2.可以自我檢查乳房是否有硬塊。3.有研究顯示 30 歲以前生育第一胎,有機會降低罹患如癌的機率。罹患乳癌的高風險族群◎家族有乳癌病史◎初經早、停經晚,指的是 12 歲以前初經來潮,55 歲以後才停經。 ⠀◎建議女性30歲以後,每一到兩年做一次乳房超音波檢查;40 歲以後加做乳房攝影。本文摘自健康多1點 原文請點此
-
2020-11-05 科別.血液.淋巴
血友病有解?醫師學者攜手用基因編輯技術找治療方向
兩名女學者研發「基因剪刀」獲今年諾貝爾化學獎,國內的陽明大學藥理所講座教授、台北榮總醫師邱士華運用基因編輯技術打造「新式基因精準編輯治療創新平台」,他今天在科技部發表研究成果,指出此平台可用於全身血液疾病基因修復,替血友病、遺傳性視網膜疾病(如夜盲症)等基因受損病症找出治療方向。邱士華說,目前血液疾病只能透過輸血或骨髓移植來減緩,無法根治。正常成人的血紅蛋白(HbA)是由兩個α-球蛋白和兩個β-球蛋白亞基(α2β2)的四聚體組成。血紅蛋白能與氧氣結合,主要功能是將氧氣從肺臟運送至身體其他組織。臨床上最常見的血液疾病,如鐮狀貧血、β-地中海貧血,就是因為β-球蛋白基因(HBB)突變,造成β-球蛋白的結構改變或產量降低,導致血紅蛋白產量或功能異常。他表示,為提供治療方案給這些病友,研究團隊自我組裝超分子奈米分子與奈米探針科技,結合今年獲諾貝爾化學獎的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能夠高效率將完整HBB基因剪接進入血液細胞內。這項技術上個月發表在國際期刊Science Advances,正申請國內外專利。陽明大學團隊指出,「CRISPR/Cas9」技術利用分子生物技術,有效率並精準修改微生物、動植物與人類的去氧核醣核酸(DNA)。學界以剪刀比喻基因編輯技術,邱士華說,今年獲諾貝爾獎的兩個學者,一人擅長剪下受損的DNA,一個擅長將新的DNA修補進去。若精準剪下受損的DNA,治療就能更精準。兩人相遇後即長期合作,2011年發表研究成果,首度將基因編輯的基礎科學成果轉化為應用技術,創全球先例。
-
2020-11-0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疫苗進展佳!保護力達6成以上 年輕年長都有效
新冠肺炎疫苗臨床試驗持續推進,就像其他疫苗一樣,也面臨了年輕人和老長者免疫反應不同的問題,年輕年長者所需疫苗的有效劑量、發生不良反應的機率也不同。這些攸關疫苗安全及效益的重要議題,都需要研究品質良好的臨床試驗仔細確認過,全球引頸期盼的有效疫苗才能問世。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及其研究團隊,今透過直播報告疫苗最新研發進度。綜合來說,陳秀熙指出,不同類型的疫苗都可看到不同劑量的效益也不同,但好消息是,目前大部分的疫苗都有超過六成的保護力,這是一個好消息,顯示透過疫苗達成族群免疫的可行性高。公衛博士任小萱指出,現有第一、二期臨床試驗都是針對年輕健康民眾,最高沒有超過60歲,綜合結果顯示,疫苗注射後14天開始有中和反應,並且可持續14到42天,劑量越大抗體反應越高,濃度與康復者血清相近。陳秀熙說,每個疫苗發展中都會先針對年輕族群實驗,再進展到確認老年族群的反應,目前看抗體反應持續將近一個半月,令人充滿信心,劑量效益也帶來正向的訊息。公衛學者古玫生表示,年輕人與年長者的免疫反應差異,主要原因是年長者有免疫老化、慢性發炎、易有共病等特徵,而且T細胞多樣性不夠,所以身體無法隨時在備戰狀態,疫苗可能無法誘使產生足夠的中和抗體來對抗病毒。公衛學者林庭瑀補充,年老族群較容易有遺傳性免疫缺陷,而且65歲以上出現自體抗體反應的風險是年輕人的1.6倍,這將導致疫苗希望的免疫反應被中和掉。目前各種疫苗在年輕年長族群看到哪些效益的差異?公衛學者林庭瑀指出,中國滅活疫苗間隔28天打兩劑,第56天評估發現,年輕(18至39歲)反應較佳。美國mRNA疫苗也是間隔28天打兩劑,第43天評估,在中老年(56至70歲)反應較佳。至於比利時載體疫苗,年長者對低劑量的反應較好,年輕人對高劑量的反應較好。
-
2020-11-04 養生.聰明飲食
覺得可怕?討厭吃綠花椰菜的你可能是「超級味覺者」
【文、圖/選自臉譜《我,為什麼會這樣?》,作者比爾.蘇利文】你討厭綠花椰菜的理由人們對於綠花椰菜的喜好差異之大,在《歡樂單身派對》的〈烤雞〉那一集中特別演出來了。那一集中,克萊默(Kramer)討厭肯尼.羅傑斯烤雞店(Kenny Rogers Roasters),但是一嘗之下成主顧。後來他密謀讓好朋友紐曼(Newman)為他從餐廳買肉回來。在紐曼去買的時候剛好碰到傑瑞(Jerry),這使傑瑞起了疑心,因為紐曼「就算綠花椰菜是在巧克力醬裡煮熟的也不會吃。」紐曼為了打消傑瑞的疑心,就說自己喜歡吃綠花椰菜。傑瑞說他不敢,紐曼於是吃了一塊,然後馬上就吐出來了,說那是「骯髒的雜草」,接著吃了一口蜂蜜芥末好清除口中的苦味。紐曼顯然是個「超級味覺者」(supertaster),生理心理學家琳達.巴托夏克(LindaBartoshuk)發明了這個詞,用以描述像我這樣味覺特別敏感的人。成為超級味覺者聽起來好像很棒,其實不然。我衣服胸口上沒有大大的S字樣,反而像是因為犯罪而在額頭上被塗上紅字。你認為自己可能是超級味覺者嗎?自行檢測看看吧。找一些食用藍色色素抹在舌頭上,這些色素會覆蓋在舌頭表面,但是不會覆蓋在味蕾上,因此味蕾看起來像是粉紅色的坑洞。拿一個讓活頁紙洞不易扯破的環狀塑膠片,蓋在舌頭上,讓環中的味蕾凸出來,然後用放大鏡觀察,數一數圓形區域中味蕾的數量,如果超過三十個,就是超級味覺者。每個味蕾上約有五十到一百五十個味覺受器細胞(taste receptor cell),TAS2R(發音剛好如「味覺者」taster)這群基因會製造味覺受器。味覺受器細胞上的這類蛋白質能和飲料或食物中的分子結合。當這些分子進入口中並且連接到受器上,訊號便會傳遞到腦部,成為「喔喔喔喔喔是瑞氏花生醬巧克力」或「噁,是芥藍菜」。超級味覺者除了有比較多味蕾,TAS2R基因也具有遺傳變異,使得味覺受器對苦味更為敏感,其中有一個基因—TAS2R38 所製造出來的受器能夠偵測到許多蔬菜都含有的硫脲(thiourea)。在素食者飲食所含有的成分中,沒有比硫脲聽起來更為險惡的玩意兒了,但硫脲只是綠花椰菜所含有的眾多化合物中的一種。所以當自稱是「食物寶貝」(Food Babe)的瓦尼.德瓦.哈里(Vani Deva Hari)宣稱「食物中可接受的化合物成分標準是零」時,科學家都大為反彈。所有的食物,不論是否有機或是非基因改造,都是由化合物組成的。一九三○年代,杜邦公司的化學家亞瑟.福克斯(Arthur Fox)最先注意到人們對於硫脲的味道有不同的反應。福克斯有次意外把硫脲灑到了自己和一位實驗室伙伴身上,這種化合物並沒有讓福克斯困擾,但是他的化學家伙伴卻抱怨硫脲的味道非常苦。福克斯不是超級味覺者,但是他的實驗伙伴是。這是人們味覺並不一定相同的最早證據之一,某人嚐到的味道並不一定會和另一個人相同。TAS2R38受器的差異在於這個基因的DNA序列不同,也就是不同人的味蕾上這種蛋白質有所不同。超級味覺者的DNA讓他們的味覺受器覺得硫脲非常苦。因此當超級味覺者的嘴巴塞入綠色蔬菜時,腦會認為這種食物很可怕,不適合食用。綠花椰菜當然不會真的讓超級味覺者身體不舒服,但是由於感覺到的苦味很強,有的時候甚至足以引起嘔吐反應。換句話說,超級味覺者所具備的TAS2R38基因變異,是因為DNA為了安全起見的措施,好讓人不要吃到可能有毒的植物。在這裡我得要再次提醒,我們是DNA的產物,這種分子一心一意就只是要複製自己。DNA打造出像是人類這樣的生物,把我們當成生存用的機器,好讓自己傳遞到下一代的機會提升到極大值。(聽起來很冷酷,但是實情就是如此。)作為生存機器,人類具備了味蕾,用於區別哪些東西對身體有利,哪些東西可能致命。要進一步瞭解人類的味覺,我們得知道植物也是生存機器。由於植物無法移動躲避掠食者,它們的DNA便發展出了不同的保護策略,其中之一是讓自己的某些部位難以下嚥,或是乾脆具備毒性,好讓動物不會來吃。植物製造苦味的化合物,讓我這樣討厭綠色花椰菜的人不會有把植物當成午餐的念頭。植物的繁殖策略之一,是利用喜歡吃甜食的動物。植物用甜美的果肉包裹種子,這樣一來,動物就會吃果實,不知不覺為植物散播種子。如果你仔細思考,會發現植物非常擅於操弄動物。如果我吃沙拉,我會充滿怒氣地吃,狠狠用叉子插入那些萵苣的心臟。你為什麼喜歡吃綠花椰菜?如果TAS2R38的突變是為了保護我們不要吃到有毒的植物,那麼為什麼不是所有的人都厭惡綠花椰菜呢?可能是取決於我們祖先在當時的自然環境中所能吃的食物。如果祖先演化的地區長滿了有毒植物,具備超級味覺者基因則對生存大有裨益。另一方面,如果那些植物其實是可以吃的,那麼祝福就變成了詛咒,味蕾會造成誤導,使超級味覺者無法得到營養的食物。許多味蕾受器基因之外的基因,也會影響我們偏好的味道以及代謝(分解)某些食物的方式。找到這些基因並且確定這些基因的特性, 屬於新興學門「營養遺傳學」(nutrigenetics)。二○一六年,義大利港大學(University of Trieste)的遺傳學家帕羅.加斯帕里尼(Paolo Gasparini)發表一項研究成果:發現了十五個和人類對於各種食物偏好相關的基因。他比對了四千五百多人的基因體序列,找到與這些人喜好的二十種不同食物有關的基因。有意思的地方在於這些基因中,沒有一個和嗅覺受器或味覺受器有關,顯示人類厭惡某些食物的原因還有許多值得探究之處。
-
2020-11-04 癌症.大腸直腸癌
苗栗3兄弟一年內相繼診斷出大腸癌 家族遺傳風險高
苗栗縣有三兄弟在1年內相繼診斷出大腸癌,醫師追溯病史發現他們的母親也是大腸癌病患,且在4年前發病,母子4人都罹患大腸癌,家族遺傳性高,目前三兄弟治療後狀況穩定。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外科主任馮啟彥指出,偶發性大腸癌也就是沒有家族遺傳,占所有大腸癌病患的70%,通常好發於50歲以上,發生原因與生活飲食相關,例如少吃蔬果、常吃肉類與油炸燒烤類食物,另外30%的大腸癌病人與家族遺傳有關,根據研究發現,家族如有大腸癌病史,罹病的機率較常人高出1.5倍,如果是有兩名一等親都罹患大腸癌,風險將提高3倍。由於大腸癌家族遺傳性機率高,馮啟彥都會提醒他治療過的病人家屬務必要接受檢查,但許多家屬因忙碌或不在意而未放在心上,這次收治的三兄弟年齡在50歲上下,4年前他們的母親發病時,但因害怕做大腸鏡而不願接受診查建議,導致後來其中一人發現時已是大腸癌第3期,三兄弟從去年底到今年一年內都相繼診斷出大腸癌,期別分別是零期、一期和三期,目前三兄弟及母親經治療後,狀況都穩定。馮啟彥指出,其實大腸癌是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癌症,除了做糞便潛血篩檢外,也可透過大腸鏡進一步的檢查,目前已可搭配做無痛大腸鏡,因此民眾不要因害怕而忽略自身健康;此外,家族中如有人有大腸癌病史,也建議要盡早定期做檢查,才不致延誤病情。
-
2020-11-02 科別.腦部.神經
眼睛黑矇、暈眩…頸動脈狹窄恐造成中風,這個族群是高風險群
「老伴,你怎麼啦?」老太太與老先生說著話,突然老先生用手撐著頭,反應有點異常。「剛剛眼前黑矇一片,頭暈暈的。最近爾偶會這樣。可能只是用眼過度,或是最近比較疲勞吧!」老先生回過神回答。「會不會是中風前兆啊?趕快去醫院檢查看看!」老太太警覺地說。 臺中榮民總醫院介入性腦血管外科主任崔源生醫師表示,「有許多患者認為暈眩、眼睛黑矇是過度疲勞或眼睛不好所造成而拖延就醫;其實主因是頸動脈狹窄,而眼動脈是頸動脈的分支之一,當頸動脈變得狹窄、血流減少,最常以眼睛黑曚來表現。」頸動脈狹窄造成中風?兩者關係密切崔源生醫師解釋,頸動脈是負責供應頭頸部血液最主要的動脈,在我們頸部的兩側各有一條頸動脈。若是因為斑塊鈣化堆積在頸動脈血管內,就像水管堵塞一樣,水流量減少如同血流量減少,使得腦部無法獲得足量的含氧血供應,只要短短幾分鐘,腦細胞就會缺氧壞死,這就是所謂的「缺血性中風」。頸動脈狹窄的初期通常不會有明顯症狀。然而,頸動脈狹窄會導致長期血流量下降,而讓大腦缺血。隨著腦部缺血愈來愈嚴重,患者會感到暈眩、反應差、注意力不集中。接著會出現各種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或腦中風的症狀,像是突然肢體麻木無力、說不出話或聽不懂別人在說什麼、單眼或雙眼看不見、失去平衡等。你是頸動脈狹窄高風險族群嗎?「頸動脈狹窄與動脈粥狀硬化有顯著關聯,因此年紀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通常頸動脈狹窄的患者年紀都在60歲以上。」崔源生主任說明:「另外,男性佔了頸動脈狹窄患者約八成的比率,因為女性荷爾蒙能對血管內皮細胞提供一些保護作用,讓女性較不容易產生血管粥狀硬化。」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問題的患者,比較容易罹患頸動脈狹窄,因為高血壓對血管造成過大的壓力,血管較容易受傷;高血糖則會弱化身體代謝脂肪的能力;高血脂患者往往有更多膽固醇聚集成斑塊,這些都增加血管粥狀硬化及狹窄的可能性。抽菸亦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危險因子,香菸裡的有害物質會傷害血管內層組織,使血管問題更加惡化。 還有一類患者因為罹患頭頸部癌症,接受大劑量的放射治療,進而導致頸部血管的狹窄。先天性遺傳疾病也可能會增加血管病變的機會。頸動脈超音波檢查 方便且安全崔源生醫師指出,頸動脈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可以檢驗出是否有頸動脈狹窄。其中,頸部超音波是最方便、實用的篩檢工具,因為不具侵入性,也沒有放射線,可以每年固定篩檢。接受超音波檢查之後,若是發現有頸動脈狹窄的可能,建議需要進一步接受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了解血管狹窄的程度,並看看是否已有腦中風的跡象。在考慮進行治療時,還會安排血管攝影。治療頸動脈狹窄 提前預防中風發生當頸動脈狹窄程度超過60%,且有頸動脈狹窄造成的視力黑矇、暈眩等症狀;或沒有症狀但頸動脈狹窄超過70%,可以選擇傳統內膜剝離手術或微創頸動脈支架進行治療,預防中風的發生。 內膜剝離術是國際上治療頸動脈狹窄的主要方式,外科醫師利用一個頸部的切口找到頸動脈,切開頸動脈,移除堆積於頸動脈的斑塊後再縫合血管。至於微創頸動脈支架的原理就與心臟的冠狀動脈支架非常類似,醫師從患者鼠蹊部放入導線,一路延伸到頸動脈,直到導線穿過頸動脈狹窄的地方,再順著導線展開頸動脈支架,接著可以用氣球做局部擴張,將斑塊撐開,回復頸動脈的血流暢通。 「微創頸動脈支架治療時間短,約半小時到一小時,且不需麻醉,在患者清醒的狀況下施行,對年紀大的患者來說較能負荷。」崔源生主任解釋。放置頸動脈支架 配合保護裝置 在放置支架時,為了預防在操作過程中的血塊掉落,醫師會運用更精細的導管設計。其中一種方法稱為「遠端濾網」,是在導管的遠端打開一個網孔很密的保護傘,讓血液流得過去,但是當斑塊剝落掉下,這個遠端濾網就能及時攔截,不讓剝落的斑塊往大腦流過去。待頸動脈支架操作完畢後,再回收遠端濾網即可。另外一種保護設計是「頸動脈近端防護氣球裝置」,在頸動脈近端展開氣球,能夠暫時堵住血流,當血流暫停,再將頸動脈支架展開,此時如有脫落的斑塊不會隨著血液漂流而引發中風;待頸動脈支架操作完畢後可吸出少量血液及脫落的斑塊,再將防護氣球裝置消氣放掉,讓血流恢復流動。頸動脈超音波檢查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如果本身不具有危險因子,可以在60歲之後每年固定進行頸動脈超音波篩檢。」崔源生主任一再提醒:「如果本身有三高、又有抽菸習慣,建議從50歲就開始接受頸動脈超音波檢查,看看是否有頸動脈狹窄的狀況;若曾出現眼睛黑曚、視力模糊、暈眩等症狀,要盡快就醫,才能及早治療,降低中風的機率。」原文:
-
2020-10-31 科別.骨科.復健
國衛院研究:肌肉功能衰老程度 與壽命長短明顯相關
國家衛生研究院發布新聞指出,我們的肌肉除了具有支撐身體的功能以外,也是人體最大的產熱、新陳代謝及內分泌器官。不僅如此,肌肉功能的衰老程度也與身體的老化息息相關,但是背後的機制仍不清楚。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副研究員紀雅惠研究團隊,透過基因工程的方法將造成早衰症的突變基因─早衰蛋白(progerin)導入小鼠肌肉細胞,藉此研究肌肉功能與壽命之間的關聯性。研究發現,早衰蛋白會與肌肉細胞內質網的肌脂蛋白(sarcolipin)產生過度的交互作用,造成肌肉細胞內的鈣離子失去恆定,影響肌肉細胞在體溫調節與代謝上等功能,進而導致小鼠壽命縮短,顯示肌肉功能的衰老程度與壽命的長度有明顯的相關性。此研究成果已於2020年2月發表於國際細胞老化研究頂尖期刊《Aging Cell》。紀雅惠長期致力於早衰症(HGPS)研究,早衰症是一種罕見的先天遺傳性疾病,造成早衰症的主因是由於核纖層蛋白A因為突變所產生的早衰蛋白而導致。此外,早衰症患者身體的老化速度約為正常人的八倍,主要症狀有肌肉減少、心血管疾病等等。透過多年來在早衰症的研究基礎上,紀雅惠研究團隊建構出可以誘導早衰蛋白在特定組織表達的小鼠模式,並發現在肌肉細胞專一表達早衰蛋白足以降低肌肉量,進而改變體溫恆定以及能量的代謝,最終縮短小鼠壽命而導致小鼠提早死亡。同時,紀雅惠也發現與肌肉產熱相關的肌脂蛋白在早衰小鼠的肌肉中會大量表現,特別的是,如果移除肌脂蛋白,將會加速早衰小鼠的死亡,這些研究證據顯示出肌肉的產熱功能與壽命相關。透過分子層級的實驗進一步發現,早衰蛋白會與肌脂蛋白、鈣結合蛋白產生增強的交互作用,將原本位於細胞內質網的蛋白質號召到細胞核膜上。一般而言,肌脂蛋白的功能在於抑制SERCA2鈣離子通道,並將所消耗的ATP轉成熱能;鈣結合蛋白的功能則是調節內質網的鈣離子濃度,以及幫助新生的蛋白質摺疊。但是,由於早衰蛋白與肌脂蛋白、鈣結合蛋白過度的交互作用,造成鈣離子失去平衡,進而導致產熱與代謝的失能,進而改變體溫恆定以及能量的代謝,進而導致壽命縮短。其實,大家常聽到的肌少症、衰弱症等病症,共同特徵也是骨骼肌肉的質量和功能逐漸喪失,肌肉質量的下降將直接導致肌肉功能受損,並增加跌倒的可能風險和自主活動功能喪失。紀雅惠補充,這次的研究結果也發現衰老的肌肉會過度利用肌肉顫慄來產生熱能以維持生理恆定。因此,未來研究團隊除了持續針對肌肉衰老與人類壽命進行更多探究以外,對於肌肉功能衰弱的患者,紀博士也建議可以提供溫暖的環境來達到一定的保護效果,並作為相關疾病患者的照護參考。
-
2020-10-31 醫聲.罕見疾病
爭取罕藥/成立台灣「罕病藥物物流中心」蔡輔仁投身基因研究 為罕病尋生機
從醫34年,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蔡輔仁長期投注台灣罕見疾病的研究與醫療照護,不但與遺傳科醫界夥伴與罕見疾病基金會共同催生「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且創立台灣「罕病藥物物流中心」以及「台灣罕見疾病組織資料庫」,與國內醫界資源共享,嘉惠國內罕見疾病患者,希望能盡力為罕見疾病患者尋找更多生路。台灣早期醫療不發達,罕見疾病患者不僅診斷不易,即使費盡苦心診斷出來,結果也是難以治療。因為許多醫療用藥需仰賴國外進口,藥價昂貴,一個月甚至要上百萬元,患者根本吃不起這樣的救命藥,醫師也無計可施。「一旦被確診為罕見疾病,只能接受無藥可醫的命運。」1986年,蔡輔仁擔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科醫師時,看到罕見疾病患者與家屬的心酸與無奈,他毅然投身遺傳科罕見疾病基因診斷與治療領域。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在1990年一月成立小兒醫學遺傳科,1992年四月成立兒科遺傳實驗室,而蔡輔仁也在同年11月獲得小兒科醫學遺傳委員會認可,成為全國第九位、中部地區第一位醫學遺傳專科醫師,開啟他在罕見疾病研究治療與照護的拓荒之路。遺傳科需重裝備 更需團隊當後盾「我看診時可以看到一家三代喔!」蔡輔仁說,因為遺傳科醫師為了追查疾病脈絡,加上遺傳類疾病需要溯源基因問題,就像人類學者在歷史洪流追蹤家族譜系,疾病也有它的家族譜,所以即使病友人數相較於其他科少了很多,但遺傳發展跟很多疾病問題如神經、肌肉、心臟等都有密切關聯,因此研究治療的範圍十分廣泛。而且遺傳科是「重裝備」的科別,打的是背後資源戰,需要有實驗室、團隊做後盾,早期當他孤軍奮戰時,蒐集到的檢體有時送到台大給老師王作仁教授或陽明大學魏耀揮教授的實驗室,協助進行粒線體分析;也會趁出國開會時帶出去,情商當地實驗室幫忙,出境時行囊裡裝著病患的檢體,回國時換成幫病患帶回藥物。經過他不斷寫論文、寫計畫申請購買診斷儀器,再為病患診斷,然後透過病患資料分析寫成論文,整合臨床與研究工作,終於在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的支持下,成立了自己的實驗室,不用到處請人幫忙。讓基因檢測 發揮預警功能隨著基因醫學進步,他發現罕病在診斷上有種族差異的問題,應有本土專屬的基因診斷資料庫,因此致力運用分子生物學技術來分析台灣人的各種遺傳疾病,幫助國人疾病診斷、提供病友跟家屬遺傳諮詢服務、更可透過產前診斷培育健康的下一代。蔡輔仁指出,目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基因醫學部團隊已成功建立逾60種單基因遺傳疾病,發現破百的新突變點及種族特有突變點,例如高雪氏症亞洲患者L444P的常見突變點。建立台灣罕見疾病組織資料庫,透過資源共享讓罕病研究在台灣發展日趨成熟。此外,他認為除了診斷之外,更希望基因的檢測能更進一步發揮預警功能,於是與罕見疾病基金會合作並偕同台大醫院等新生兒中心,推動二代新生兒篩檢,疾病種類從原本的5項擴展到21項。這個政策推動並非一蹴可幾,而是先在原住民、低收入戶等少數族群做試驗,再寫成論文、倡議,歷時多年才成為一種政策。如今台灣成為領先全世界,將二代新生兒篩檢納入衛生政策的國家,從拯救生命的層次提升到注重患者生活品質的優質醫療。台灣定義罕見疾病為「發生率在萬分之一以下的疾病」,罕病法自2000年實施至今,政府公告的罕見疾病種類共有225種。過去因病例少,醫院沒有備藥,罕見疾病患者一旦確診後 ,治療藥物需經專案申請進口,從找代理商、取得藥物,再到病人手上,約需一個月到一個半月採購藥品,往往緩不濟急。因此讓蔡輔仁興起了籌設「罕病藥物物流中心」的概念。找不到備藥 催生罕病藥物物流中心 罕見疾病出現機率極少,醫師可能終其一生看不到某一類型的罕見疾病,醫院更不可能為一名還沒出現的病患儲備藥物(也許藥物放到過期病人還沒出現),使得藥商沒有意願進口該藥品,造成確診病患面臨缺藥之苦。若是由國家出資向國外買藥(或透過台灣代理商採購),挑選幾種罕見疾病患者需要用的藥物,採購約兩名罕見疾病患者、四個星期左右的藥物用量儲放在物流中心,一旦醫院診斷出罕見疾病患者,急需用藥時就可以緊急提供,解決病患立即的用藥需求。如患者符合相關申請的規定,則可由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支付藥費。在蔡輔仁的努力之下,2001年,政府成立台灣「罕病藥物物流中心」,造福許多罕見疾病的患者。從無到有拓荒 感謝夥伴一路支援蔡輔仁說明,「罕病藥物物流中心」設立後,庫存集中在物流中心內,各醫院需要用藥時,由「罕病藥物物流中心」統一供給,提升稀少藥品之管理效能,也促使藥商願意進口用量稀少的罕見疾病藥物。而四個星期左右的藥物用量,足以讓醫院申請專案進口來銜接這段空窗期,而且申請進口的藥物效期較長,正好可以與物流中心交換備藥,藥物不會因過期而浪費。此外,也為台灣健保省下很多錢,更解決了醫師擔心拿不到治療藥物的窘境,至今罕病藥物物流中心還在成功運作中。台灣罕見疾病的診療雖然起步較晚,但在醫界、學會與立委等爭取下,如今做得很周延。蔡輔仁很感謝當初和他在遺傳科共同拓荒的夥伴,以及罕見疾病基金會和黏多醣症協會基金會,這些都是他行醫很大的動力。「我們一起經歷一個從無到有的年代,從早期診斷困難、拿不到藥物的年代,透過建立制度與積極爭取,即使只要爭取到一點點、有任何一絲絲美好的醫療環境改變、藥物和診斷的機會,我們都心存感激。」從兒科進入遺傳 為孩童點亮明燈「罕見疾病多是出自於基因突變,患者背負著人類演化的原罪而受苦,所以社會應當要好好幫助他們。」蔡輔仁說,在臨床互動方面,醫師所需要做的是實際去解決問題,幫病人診斷、治療、開藥。由於罕見疾病患者需要長期治療,且人數較少,所以整個醫療團隊和患者融合在一起是常態,因為除了臨床上的交流,病患也常常和他分享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醫病之間的關係如同熟識多年的老友。綜觀蔡輔仁的行醫生涯,可說是台灣罕見疾病醫療與照護發展的縮影。一路走來,從篳路藍縷的病患照顧到罕見疾病法的立法、首創罕病物流中心解決缺藥問題、參與罕見疾病的認定與藥物的審查、與病友團體的互動、協助臨床遺傳檢驗機構的評審、教育,遺傳諮詢師的認證,以及下一世代的遺傳專科醫師的培育,他奉獻畢生時間與心血,與台灣遺傳專科醫師共同打拚,創造機會建立制度。他以兒科醫師專業做為底蘊,進入了遺傳的異業領域,再回到兒科醫師對照顧兒童的初衷,更為罕見疾病的患者點上一盞永不熄滅的燈,迎接他們回到人性深層的憐憫,努力提升病友的生活品質,無論在醫療或是社會福利面向,都可以找回生命的尊嚴。他主治的疾病是罕見的,而他的奉獻更是罕見。第30屆醫療奉獻獎 特別報導個人獎之4 姓名 蔡輔仁年齡 60歲出生地 台南市現職 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暨特聘教授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醫學研究部、基因醫學部、遺傳中心主任 中華民國人類遺傳學會理事長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博士經歷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院長 中國醫藥大學研發長主要事蹟 2002年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罕見疾病的篩檢、診斷與治療」品質金獎、衛福部「第三屆罕見疾病藥物供應製造及研究發展獎勵」傑出貢獻獎、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019台灣醫療典範獎☞ 點我進入《第30屆醫療奉獻獎 永晝的奉獻》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