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2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搜尋
過敏
共找到
2282
筆 文章
-
-
2021-03-11 科別.耳鼻喉
嘴巴呼吸易生病、口臭、牙亂!醫指背後成因,4招助改善
用嘴巴呼吸,看起來是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但其實長期用嘴巴呼吸可能引起身體各種問題,不僅容易生病,也影響會外觀,而其背後原因往往不只是因為「習慣」而已。 嘴巴呼吸容易生病、影響外觀。 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醫師表示,長期使用嘴巴呼吸,第一個影響到的就是口腔健康,包括口臭、牙周病、牙齦發炎等。口腔唾液主要協助吞嚥,經常開口呼吸口腔便容易乾燥、吞嚥不易,久了就如同未擦拭乾淨的桌面一樣,口腔中各種食物殘渣包括調味料等就容易滯留、發酵、發臭、滋生細菌,也就容易形成口臭、牙周病、牙齦發炎等問題。 除了口腔問題,用嘴巴呼吸也容易引起過敏等健康問題。洪暐傑醫師表示,鼻腔內的鼻毛、黏膜如同過濾網一般,可初步阻擋外界的細菌、塵螨、花粉、灰塵等空氣中顆粒較大的有害物質,口腔則無。用嘴巴呼吸如同放棄過濾網,讓身體直接吸進空氣中的過敏物質、有害物質,也就容易讓身體過敏甚至加劇,也容易惹病上身。 另外,張口呼吸除了健康問題,也容易影響觀感。嘴巴長時間、長期張開,除了下巴容易後縮形成雙下巴,舌頭也常會在不自覺的情況下頂著牙齒,也就容易形成暴牙。牙齒排列彼此互相影響,也可能形成一口亂牙,造成咬合不正,進而形成口腔變形甚至臉部變形。而張口呼吸,肌肉也會不自覺地出力,臉部肌肉線條也會較為明顯。除此之外,習慣使用嘴巴呼吸,吃東西時自然也是,也就容易有難以閉口咀嚼的情況,便容易發出令人側目的咀嚼聲。 嘴巴呼吸的背後原因 醫:問題可能從小就有。 洪暐傑醫師指出,會用嘴巴呼吸往往就是因為嘴巴呼吸比較方便,其背後很可能是鼻腔問題所致,這樣的問題可能從小就有,也就從小就養成了用嘴巴呼吸的習慣。常見如鼻過敏、鼻瘜肉、鼻腔構造異常等,這些原因常會使呼吸道狹窄、呼吸無法順暢,相較之下嘴巴張開所吸入空氣量又比較大,相較輕鬆,久而久之便習慣使用嘴巴呼吸。 4招改善嘴巴呼吸 養成鼻子呼吸好習慣 洪暐傑醫師建議,若發覺自己有用嘴巴呼吸的情況欲加改善者,可先至家醫科檢查找出原因,改善相關問題。日常生活也注意環境清潔、濕度調控在40~60之間,以減少鼻過敏發生的機會。另外,養成有氧運動習慣也有助於改善呼吸的問題,雖然運動時難免會用嘴巴呼吸,但長期下來肺活量增強,鼻子所能吸入的空氣也會較多,便有助避免因空氣量感覺不足而開口呼吸。最後,除了時時提醒自己,也可以請身邊的人在自己有開口呼吸的情況時加以提醒,當下就改善習慣,使習慣成自然。 《延伸閱讀》 .防範塵螨引過敏、氣喘 毒物專家6招:枕頭要用熱水洗 .眼、鼻、皮膚過敏?中醫穴位、茶飲、熱敷助改善!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3-11 科別.呼吸胸腔
台中霧霾嚴重民眾眼睛癢、打噴嚏 醫師建議外出戴口罩
最近台中霧霾嚴重,天空一片灰濛濛,許多人有眼睛癢、咳嗽、打噴嚏等症狀,醫師表示,近來類似患者有增加趨勢,提醒季節交替之際,空汙狀況開始惡化,成為健康隱形殺手,外出切記口罩不離身,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劉柏毅指出,當空氣中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過高時,天空就會呈現灰濛濛,且能見度低,除了容易影響行車視線,也會造成眼睛癢、咳嗽、皮膚癢等過敏症狀,因細懸浮微粒可達肺泡最大的顆粒大小,不僅影響肺部,更會經由肺泡進入血液,進而影響全身器官。他說,根據行政院環保署統計,2019年空氣懸浮微粒超過標準值就有200天以上,可能引發呼吸道阻塞或炎症、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影響胎兒發育造成缺陷、引發腦損傷造成退化性疾病、誘發過敏反應,更可能增加罹癌的機會,顯見細懸浮微粒不只影響呼吸系統,更會對全身造成傷害。由於肺癌已經連續5年蟬聯十大癌症之首,肺腺癌近年也有上升趨勢,占整體肺癌約8成,罹患肺腺癌的女性當中,更有高達95%為非吸菸者,更是女性朋友不可輕忽的問題。劉柏毅醫師建議,平時可開啟環境監測APP,注意空氣品質預報,外出時記得攜帶口罩,當戶外空氣品質不良時,建議待在室內並減少開窗,使用有HEPA過濾網的空氣清淨機,最重要的是應戒菸、盡量減少燒香燒金紙、少點蚊香,避免高溫油炸烹調方式,才能避免肺部「內外夾攻」。至於肺癌高危險族群者,例如抽菸大於每年30包、直系血親有肺癌史者、有肺部疾病、長期暴露於二手菸或石綿環境等,不妨安排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若是發現病灶,可透過電腦斷層定位術,搭配胸腔鏡微創手術切除,除了具有傷口小、切除乾淨、恢復快速等優點外,再搭配術前術後個別化的肺部復健,都能使患者盡速回歸正常生活。
-
2021-03-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越南接種AZ疫苗 5人出現較嚴重副作用
越南8日陸續啟動COVID-19疫苗接種,越南媒體報導,截至9日下午共522名接種AZ疫苗的人員中,有5人出現比較嚴重的副作用,他們正在醫院接受治療,目前狀況穩定。網路媒體越南快訊(VnExpress)報導,這5名出現較嚴重副作用的人員,其中2人有過敏反應,另外3人則出現腹瀉、過敏、低血壓的症狀。越南2月24日收到大韓航空從韓國運來的11萬7600劑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疫苗,這也是越南收到的首批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疫苗,並於3月8日起率先於河內市、胡志明市、海陽省接種,3月9日嘉萊省(Gia Lai)也展開接種。報導表示,初步通報指出,大多數接種疫苗的人都表現出預期中的症狀,如肌肉疼痛、疲勞、發燒、頭痛、發冷、注射部位疼痛和想吐,但其中有5人的副作用比較嚴重。
-
2021-03-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冠肺炎疫苗將開打 疾管署打造APP追蹤不良事件
國內即將開始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為偵測接種後的不良事件,疾管署參考美國作法並融入居家檢疫關懷概念,打造Taiwan V-WatchAPP監測系統,透過雙向簡訊追蹤接種者身體狀況。首批牛津AZ疫苗3日運抵台灣,由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進行檢驗封緘,截至今天已通過6項檢驗,只待無菌試驗合格就能放行,提供全台211家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責任醫療院所高風險醫事人員優先接種。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3月5日第5次新冠肺炎線上研討會,疾管署急性傳染病組長楊靖慧在會中透露,第一階段接種計畫預計3月就會啟動,屆時醫事人員只要預約、接種名冊勾稽後即可安排接種。除了接種時程,疫苗可能伴隨的不良事件更是全球關注焦點,楊靖慧說,為了避免疫苗不良事件發生,除了建議有疫苗過敏史的民眾避免接種,醫院也須設置休息區、準備急救設備,讓接種的民眾留在現場觀察30分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受訪時說,未來醫療院所若遇到接種後的不良反應事件,將比照流感疫苗通報食藥署「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系統」,也可通報疾管署的「疫苗接種不良事件通報系統」,將逐一關懷是否需要通報預防接種受害救濟。除了被動接受通報,疾管署也規劃在疫苗取得「緊急使用授權」(EUA)後,將持續追蹤接種民眾體內抗體狀況以及副作用,同時參考美國作法,設置TaiwanV-Watch APP,以關懷居家檢疫者的模式,透過雙向簡訊追蹤前3萬名接種對象的身體狀況,持續運用科技防疫。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表示,美國早在疫苗開始接種之初就推出V-Safe系統,讓接種者主動回報不良事件,至今已有數百萬名美國民眾加入通報行列。根據美國統計,接種第一劑輝瑞BNT疫苗後發燒比率約5%,打完第一劑莫德納發燒比率約8%,但至今都未監測到與疫苗相關的不良反應重症症狀;過敏反應方面,BNT每接種100萬劑約有4.7人、莫德納2.5人,比早期每百萬劑11人來得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接受記者電訪時說,最近聽到不少海外親友分享,他們接種疫苗後容易出現發燒、畏寒、精神不濟等症狀,至少要休息2天才能恢復。考量台灣首批接種對象均為高風險醫事人員,因此指揮中心也訂定相關指引,除了建議醫事人員應分批接種、避免人力告急,也建議接近週末再打疫苗,趁週末好好休息,相關指引預計這兩天就會公布。
-
2021-03-10 科別.耳鼻喉
她長年受鼻塞好困擾 竟是因打籃球撞歪鼻中隔害的
平時愛打球的20多歲杜小姐一次意外被籃球擊中鼻子,造成鼻子歪斜,從此她不僅因外觀問題缺乏自信,甚至開始受鼻塞所苦,二個月中不斷嘗試各種感冒藥、過敏藥都無效,不勝其擾的她到醫學中心求助,經鼻內視鏡檢查,發現杜小姐因嚴重鼻中隔彎曲,才導致鼻塞問題。鼻塞是耳鼻喉科最常見的症狀之一、也是鼻中隔彎曲的其中一個病徵,但鼻中隔彎曲常伴隨鼻扭曲的外觀問題。醫師提醒,「鼻塞問題勿輕忽,有可能是鼻形扭曲所致」鼻子結構性彎曲,輕則導致鼻塞,嚴重可能導致慢性鼻竇炎產生息肉等嚴重問題,進而影響嗅覺功能。會造成鼻塞的鼻中隔彎曲是什麼?三軍總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科暨醫美中心主治醫師孫萬烜表示,鼻中膈彎曲是鼻內部隔開兩個鼻腔的隔板彎曲。最常見是在鼻中膈硬骨軟骨的發育過程中因為碰撞,彼此擠壓而導致錯位。鼻黏膜表面不平整的歪曲,在長大發育過程中愈來越嚴重。鼻塞原因多種,孫萬烜介紹,細菌或病毒性感染造成的鼻炎,通常伴隨頭痛、喉嚨痛,且三至五天會痊癒;過敏性鼻炎,通常受刺激才出現鼻炎症狀,如隨濕度或溫度變化而打噴涕;若長期不明原因鼻塞、打噴嚏,就需要透過內視鏡檢查,是否有鼻中隔彎曲等結構性問題。孫萬烜說,其實鼻扭曲問題很容易從外觀判定,鼻扭曲是外觀鼻子的鼻梁到鼻頭整體的歪曲,可能出現C字形、S字形、Z字形等變化。鼻中膈彎曲的矯正目前最常使用內視鏡的方式,從鼻孔進入切開黏膜,將彎曲的鼻中膈軟骨移除。孫萬烜提醒,如鼻歪斜患者年幼,因發育未完全,應優先採保守性治療,待18歲以上,若仍有嚴重鼻塞問題,才會建議內視鏡矯正,若連外觀都明顯歪斜的鼻扭曲狀況,就需要執行鼻中隔彎曲矯正,合併矯正鼻外觀扭曲分階段手術,由自體或異體軟骨或人工植入物做山根支撐。不論是選手或業餘民眾,打籃球、拳擊者都是鼻骨骨折問題,鼻子外觀有嚴重歪斜時,通常內部也會伴隨鼻中隔彎曲問題。孫萬烜建議,民眾如有鼻塞問題,除可自行評估自身是否有鼻扭曲現象,更應該到耳鼻喉科做詳細檢查,專科醫師能針對鼻中隔和鼻骨做完整評估。
-
2021-03-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日本輝瑞疫苗嚴重過敏累積17例 比例高於歐美
日本施打輝瑞疫苗後,累積17人出現嚴重過敏反應,負責疫苗業務的行政改革大臣河野太郎今天表示,日本嚴重過敏的情形高於歐美;厚生勞動省將於12日開會討論此事。日本2月17日起針對醫療人員優先施打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目前施打的疫苗是由美國輝瑞大藥廠(Pfizer)和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聯手研發。日本共同社報導,至3月9日止,日本已有10萬7558人施打疫苗,共有17人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anaphylaxis)。厚生勞動大臣田村憲久表示,國外每100萬人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的比例,美國有5件,英國20件。厚勞省將在12日的審議會討論過敏反應比例,以及過敏症狀程度是否與歐美各國類似等。日本截至3月7日已有3例嚴重過敏,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8日新增5例出現嚴重過敏,9日又新增9例,均為20多歲到50多歲的女性,在接種疫苗後發生過敏反應,症狀包括出現蕁麻疹、喉嚨痛、呼吸困難、手腳發麻等。其中有部分個案患有氣喘、高血壓等基礎疾病,或曾對藥物與食品過敏,但也有個案沒有任何基礎疾病;目前所有人的過敏症狀都已改善。報導指出,目前過敏反應累積17例,全部都是女性,約每6300人出現1人過敏。
-
2021-03-10 醫療.自體免疫
慢病主題館【風濕免疫】施昀廷:風濕免疫患者也是過敏兒!補對地方才不會出錯
2021年是庚子年,六氣主氣是太陽寒水。從跨年至今適逢幾個寒流來襲,很多民眾的腰和膝蓋,也如同天氣警報器般苦苦哀嚎,對寒流超過敏,紛紛至各中西醫院所報到。許多僵直性脊椎炎和類風溼性關節炎等的風濕免疫患者們行動更是困難,尤其晨間僵硬的情況嚴重!究竟風濕免疫疾病在中醫觀點中有什麼解方呢?(推薦閱讀:自體免疫危機) 【風濕在中醫的概念】 風濕免疫科的患者們是因自體免疫系統失常,導致好壞不分,攻打自己的器官。風濕免疫科患者,以類風溼性關節炎及僵直性脊椎炎為多數。但大家對「風濕」的概念可能似懂非懂,其實風濕是自然界的六種氣候「六氣」中的「風、熱、火、濕、燥、寒」裡的兩氣,如果因為過或不及(例如太熱或太寒)就稱為「六淫」,大多經由肌表或口鼻侵入人體而引起外感病,多與季節、居處環境有關,例如春季多風病,夏季多暑病,長夏多濕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台灣沿海地區多濕熱病、北部冬天多寒濕病等。《黃帝內經.素問》裡有提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痺,其風氣勝者為行痺,寒氣勝者為痛痺,濕氣勝者為著痺也」,風寒濕痺就是一般簡稱的風濕病,或風濕關節炎,另有熱淫造成的熱痺。這些該怎麼區分呢?像是僵直性脊椎炎的遊走性疼痛,就是風的性質,風善行而速變;寒主收引,會使經脈肢體屈伸不力,像晨間的晨僵現象就與寒有關;濕性重濁黏膩,會卡在關節纏綿難解使其變形腫脹疼痛,如類風濕關節炎的手足指變形腫脹;火熱易耗氣傷津,使發炎情形更甚,如痛風的關節紅腫熱痛。 【中醫治療原則】所以,中醫治療風濕免疫疾病的方法,不是一味止痛和消炎,而是根據患者體質和疾病的特性,加上當時氣候,由內而外,扶正並祛邪,熱者寒之,寒者熱之,祛風除濕,搭配合適飲食和生活作息,以達標本同治,恢復身體的陰陽平衡。例如晨僵嚴重者可用葛根、狗脊;關節發炎腫脹者,則可用知母清熱退火;關節濕重者可用薏苡仁除濕等。除了中藥也可以食補,例如羊肉爐、麻油雞、薑母鴨等,這些都是祛寒食補,但麻油雞比較容易上火,如果發炎情況較嚴重,就容易火上加油。所以,不管是食補還是開立處方,最好先諮詢合格中醫師,才不會吃錯補錯。【慢病報你知】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慢性病佔最多項目。罹患慢性病的日子該怎麼過?慢病好日子有營養、運動、用藥、照護、治療五大主題,以專欄或影音輕鬆呈現,每個月不定期寄送,提供最生活化又最專業的資訊給你。聯合報和你一起好好過日子!🔔加入臉書社團🔔加入會員,訂閱電子報【延伸閱讀】-施昀廷/中藥傷腎?這成分比硃砂還早禁-藥師陳瑪波/吞藥丸喝符水 腎像濾心大堵塞!-小藥師健康營養資訊/亂吃綜合維他命 小心更傷腎!
-
2021-03-09 科別.耳鼻喉
孩子長期鼻塞未癒、用口呼吸竟使臉部變形 醫師這樣說
孩童長期鼻塞未癒、呼吸不順,改用「口」呼吸,竟使臉部變形!一名男童兩眼無神、黑眼圈重、呼吸聲甚大,至小兒科門診看腸胃炎後,卻確診慢性腺樣體肥大過敏性鼻炎,治療3至6個月後,目前已能正常用鼻子呼吸、精神狀況也變佳。醫師指出,孩童罹患過敏性鼻炎不只有咳嗽、流鼻水等症狀,鼻塞引起的過敏性鼻炎恐使孩童改用「口」呼吸,影響面部發育及孩童健康。振興醫院兒童醫學部主治醫師羅玉芳表示,罹患慢性腺樣體肥大過敏性鼻炎的孩童,由於鼻子慢性塞住,孩童大多慢慢習慣、未覺呼吸辛苦或不適,改「由口呼吸」,除可能發生早發性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呼吸中止症外,也會影響孩童面部、鼻竇發育,恐使面部上顎面積、體積減小、牙齒咬合不正、高拱形硬顎、臉上蘋果肌的位置平坦等。羅玉芳指出,有慢性腺樣體肥大過敏性鼻炎的小孩,可以看到比較無神的雙眼、黑眼圈、平坦的中臉、突出的門牙、乾燥脫皮的嘴唇、後縮的下巴及前傾的頭頸,還有明顯的呼吸聲、呼吸時很淺的胸廓擴張,但很多父母輕忽,以為小孩只是比較文靜或憨厚,建議若有上述症狀應至醫療院所就醫。慢性腺樣體肥大過敏性鼻炎如何形成?羅玉芳表示,腺樣體組織在孩童時期本就較大,但基因、環境及生活型態等因素恐使孩童腺樣體更加肥大。羅玉芳說明,除遺傳過敏基因外,環境中的過敏原如塵蟎、黴菌或是PM2.5、二手煙等刺激物,恐使黏膜慢性發炎及黏膜下腺體肥大;不愛運動、體重過重及飲食不均衡會使鋅、維他命A、維他命D、鐵質等營養素不足,引起免疫失衡。羅玉芳表示,治療慢性腺樣體肥大過敏性鼻炎可使用藥物,有助於萎縮肥大腺體、控制環境過敏反應,再搭配環境及生活型態的調整,治療約2至3個月,孩童鼻子便能健康通暢,改回鼻腔呼吸,改善臉上發育。羅玉芳說明,孩童平時可多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日常飲食可參考國健署「我的餐盤」,將餐盤分為4等分,全穀雜糧、蛋白質各佔4分之1,蔬菜及水果共佔一半,但蔬菜量需大於水果,以提升免疫力,預防慢性腺樣體肥大過敏性鼻炎。羅玉芳解釋,蔬菜的纖維與腸道益生菌發酵,能產生短鏈脂肪酸,有修復身體、維持腸道健康、促進頭腦發育、降低脂肪累積及抗發炎的功效,沒吃蔬菜會降低益生菌的存活率,影響孩童免疫力。※慢性腺樣體肥大過敏性鼻炎特徵:1.雙眼較無神的2.違和的黑眼圈3.平坦的中臉4.突出的門牙5.乾燥脫皮的嘴唇6.下巴後縮7.頭頸前傾8.看診聽見明顯呼吸聲、呼吸時胸廓擴張很淺。
-
2021-03-09 科別.眼部
控制青光眼 保有好視力
不痛不癢,卻會偷走好視力的青光眼,要怎麼早期發現呢?建議做一次完整的青光眼篩檢,包括眼壓、眼底鏡、視野、隅角鏡、眼底攝影及OCT眼底斷層掃描檢查,來確認是否有青光眼,以及是哪一種青光眼、目前的嚴重程度,以利日後的追蹤、控制及治療。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部主任劉瑞玲醫師提醒,「千萬不要只做眼壓檢查。尤其是做過近視雷射手術的民眾,角膜已經被雷射打薄,眼壓的數字會被低估。」青光眼科鄺冬梅醫師指出,「輕微的青光眼完全沒有症狀,只會影響到週邊視野,就算視野檢查的報告是異常的,還是常常有青光眼病友會覺得『我怎麼可能有青光眼,我明明看得清清楚楚』。事實上,這些週邊視野的缺損,多少會有視覺的死角。開車時,有可能會看不到從角落突然跑出來的小貓、小狗跟人,影響到行車的安全。」青光眼科主任陳美如醫師說,「別以為40歲以上,才會得青光眼。我們臨床上遇到很多很年輕的青光眼病友,一來就非常嚴重,也有年輕的糖尿病友,因視力不好來求診,才意外發現已經得了糖尿病,新生血管已經長到小樑網,影響到房水的排除,造成青光眼。一旦得到青光眼,不管是輕微的,還是嚴重的,就跟得到高血壓、糖尿病一樣,終身都要持續追蹤、治療。」目前青光眼的治療,主要是運用藥物、手術跟雷射來減少房水分泌或加速房水排出,積極的控制眼壓,減緩對視神經纖維的傷害,以期保有最佳的視野。青光眼科張毓帆醫師說,「使用降眼壓眼藥水是青光眼最常見的治療方式。如果單一藥物沒有辦法達到理想的眼壓,有些病友可能要用到二、三種,或使用到複方的藥物。在使用青光眼藥物時,病患應該要充分了解藥物的使用方式、頻次,以及可能產生的相關副作用,包含眼睛刺刺的、眼睛紅、眼睛乾的情況,可隨時與主治醫師討論如何調整藥物。若因病情需要快速降眼壓,有時也會運用到口服藥及針劑。」如果已經嘗試各式各樣的藥物治療,眼壓還是居高不下,預期短期內會傷害到視神經,或是視神經盤凹陷、視野缺損,還是持續惡化,就會慎重考慮動手術。眼科部柯玉潔醫師說,「台灣的病友對青光眼手術較難接受。因為青光眼手術跟其它眼科手術很不一樣。不像白內障、近視雷射手術,一開完就大放光明。青光眼手術的目的在降低眼壓,以減緩視神經損傷,而非改善視力,術後初期會因眼壓改變導致屈光狀態的改變、手術引起的發炎反應、或散瞳藥劑的使用等原因,導致視力模糊;而後隨著傷口的癒合,眼球的壓力達到新的平衡,視力逐漸恢復到術前水準。極少部分患者會因眼壓過低導致黃斑水腫而對視力造成較大的影響。」「所以,術後初期,任何有可能會撞到眼球,會影響眼壓的動作,像是激烈運動、舉重物、便秘、打噴嚏等等,都要避免。即便術後初期達到良好的眼壓控制,之後仍有可能因為傷口的結疤反應導致所建立的房水引流路徑再次受阻,眼壓又再上升,而需要進行疤痕掃除手術、再合併降壓藥物使用、或甚至再次手術。所以青光眼術後仍需持續追蹤眼壓變化與視神經狀態,適時調整治療方式,以達到最佳病程控制。」劉瑞玲部主任說,「有一位中年的男性,他40歲時在北榮做健康檢查時,因姑媽有嚴重的青光眼,特別加做了眼科檢查,被我們發現眼壓在正常範圍內,卻已經有輕微的視野缺損,以一種眼藥水控制了四年,眼壓跟視野都非常穩定。後來到國外經商中斷治療,七年後回到台灣,不但眼壓已經變高,視野缺損也變得很嚴重,使用三種眼藥水都無法控制。直到開刀後,眼壓才又穩定下來,視野沒有再持續惡化。他親口跟我說,『在台灣那四年我雖然有定期追蹤,但內心一直很懷疑自己真的有青光眼嗎?等後來眼睛視力受到很大影響,才相信我真的是青光眼。』青光眼是長期抗戰,不管是點眼藥水、雷射、開刀,都很不討喜。要持續治療是為了一輩子長久的視力,我們很希望病人心中有疑慮時,要好好跟主治醫師討論,能有機會保住陪伴一生的視力。」常見的青光眼眼藥水成份減少房水分泌的眼藥水1. 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每天早上點一次,約可下降20到25%眼壓,特別的是睡覺前點此類眼藥的降低眼壓效果不佳且會有晚上睡眠時血壓過度下降的可能副作用。心跳慢、血壓低、氣喘病人不宜使用。2. 甲型交感神經受體促進劑:每天點二到三次,約可下降20到32%眼壓,可能會有過敏性結膜炎,眼睛乾、嘴巴乾、嗜睡、疲勞。老人、小孩避免使用。3. 碳酸酐酶抑制劑:每天點二到三次,約可下降15%到20%眼壓,可能會有眼睛刺激感、結膜發紅及藥物過敏反應。也有可快速降眼壓的口服劑型,建議飯後服用。加速房水排出的眼藥水1. 類前列腺素製劑:每天晚上點一次,約可下降25%到32%眼壓,全身副作用少,可能會讓睫毛變長、有黑眼圈、結膜發紅有血絲和眼窩凹陷等等。2. 副交感神經促進劑:每天點二到四次,約可下降15%~25%眼壓,可能會有眼睛刺激感、光線變暗、瞳孔沾黏等等。加註:青光眼藥物目的在於降低眼壓,理想的治療目標是一天二十四小時眼壓都能控制得宜。每種藥品使用後的藥效維持時間各不相同,所需點藥頻次也不同,過多導致副作用增加,過少導致藥效不足,且若一天需點兩次的藥水宜固定間隔12小時點一次,每天一次的藥水則每天固定時間點。(諮詢:張毓帆醫師)
-
2021-03-07 名人.黃軒
為何新冠疫苗已試驗成功卻仍有副作用?醫師解惑
近日常常被問,其實不會奇怪答案就是下面疫苗,大都使用病毒片段基因不管是傳統減毒/死毒疫苗,就是採用打進整個病原菌、或是將mRNA打進人體細胞膜、或牛津大學和阿斯特捷利康公司(AstraZeneca)研發的重組病毒疫苗,以及台灣3家本土疫苗廠商採用次單位的棘蛋白疫苗,選擇病毒的片段來引起免疫反應,這些引發免疫系統反應的,都必須有病毒基因才能有效產出抗體。而基因片段畢竟也是病毒的一部分,又無論人體試驗受試者再多,也很難囊括全球70幾億人口不同的體質。故疫苗已試驗成功,也仍會有副作用出現。加速型的臨床試驗我們正常「傳統的疫苗產生要10年以」上的!我們通常收病人的人數也非常少,只有約第一期收10人、第二期收100人、第三期收1000人!但【COVID19 是屬於大災難】,我們人類都需要加速型的臨床試驗,也是必須有依臨床試驗的phase 1、phase 2 和 phase 3 ,只是人數太少了,於是把人數拉高、例如第一期由收10人,變成收100人、第二期由收100人,變成收1000人、第三期由收1000人,變成10000人以上!且時間壓縮至最短時間內,走完三個臨床試驗階段,這就是現今Pfizer 、Moderna 、Novavax 、AztraZeneca ,Johnson & Johnson 三個臨床試驗phase會「增加人數」,且「加速完成」疫苗研發完成。例如 Moderna Phase 3 :收了30,000人、Pfizer Phase 3 : 收了37,796人。在台灣,臨床試驗第二期共有三家,各自收3500人,其預登記20,000人。臨床試驗第二期一通過,也就馬上可視為「緊急授權使用,EUA」的階段。罕見的過敏反應過高,令人擔憂流感疫苗每百萬劑會出現 1.3 罕見的過敏反應Pfizer疫苗每百萬劑會出現 29 罕見的過敏反應例如目前 Pfizer-BioNTech 疫苗 打了千百萬劑,發現約29位有罕見的過敏反應,約是打了每百萬劑,才會出現 11.1 次過敏反應;這個和流感疫苗比較,打了每百萬劑,就會出現 1.3 罕見的過敏反應是高了一些,但目前未有人因此證實死亡 ( No deaths were reported. )和疫苗有關,且可以藥物控制。由於至今,未能有效通過傳統安全疫苗的三個臨床試驗階段,至今在全球,這些疫苗,只能視為「緊急授權使用,EUA」的原因。民眾喜歡把不良反應,說成副作用定義正常使用下~副作用:可以預期會有的反應。例如常見任何打針,會有局部副作用 : 紅腫熱痛,這是典型可以預期且輕微的反應。疫苗常引發的嚴重副作用,大部份都會是少見的,不然任何國家FDA都不會允許其 " 安全上市"。不良反應:任何不可預期、不想要或者過度的反應,皆是。不良反應案件通報可以很多,但真的和疫苗,引發副作用關聯卻很少...付出的必要風險這是疫苗接種至今仍難以完全避免、人類為換取接種疫苗的效益,不得不付出的必要風險。例:狂犬病疫苗本身的毒性,遠比多數疫苗來得高,但因人類一旦感染狂犬病且等到發病,死亡率可逼近百分之百;因此,在不打就有極高比例可能會失去生命的情況下,多數曾經暴露在狂犬病環境風險下的人,還是會選擇接種疫苗。其實更多人,都是把疫苗的不良反應通報,全推給副作用通報了。※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3-07 養生.聰明飲食
中醫大病患餐點鳳梨入菜 助消化抗癌預防心血管疾病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吃鳳梨挺農民,院長陳自諒表示,中醫大新竹附醫住院病患餐點,預計將當季的鳳梨加入循環菜單裡,如鳳梨苦瓜雞、鳳梨拌木耳等,讓入住的患者同樣能品嘗到鳳梨的酸甜好滋味;住院病患可以直接到護理站或跟營養師訂餐,就有機會品嘗到好吃的鳳梨料理。營養師黃琳惠表示,根據衛福部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顯示,每 100 公克的鳳梨熱量 53 大卡,纖維 1.1 公克,富含維生素 A、B 群、C 等,其中維生素 C 含量是蘋果的 4 倍。鳳梨含有鳳梨酵素,可分解蛋白質,幫助嫩化肉質,縮短肉類烹調時間,但鳳梨酵素在口中會少量分解舌頭表面細胞的蛋白質,因此許多人吃鳳梨會有「割舌頭」的刺痛感。黃琳惠指出,吃鳳梨對人體有許多益處,鳳梨富含纖維,其中的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在腸道中能幫助水分吸收、促進腸胃蠕動,減少便秘的發生,而鳳梨酵素有助於蛋白質分解,飯後適量食用能促進消化及吸收,可減少腹脹及消化不良等症狀。此外,鳳梨中的生物類黃酮可以減緩發炎反應,而動物實驗證實鳳梨酵素可減少腫瘤的形成及腫瘤大小等,能夠減少癌細胞產生,降低罹癌風險;鳳梨酵素還能分解纖維蛋白及血管內膽固醇斑塊,並能抑制血小板凝集,具抗凝血及降低動脈血管栓塞的益處,適量食用可幫助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黃琳惠也提醒,吃鳳梨雖益處多,但有4大族群要注意,胃潰瘍患者應避免空腹食用太酸的鳳梨,避免刺激胃部不適;糖尿病患者食用應注意份量,因鳳梨屬於中高升糖指數的水果;腎臟病患者淺嚐 1到2 片即可,避免讓鉀離子攝取過量;而極少部分的人對鳳梨酵素過敏,食用後會有頭暈、嘔吐、腹瀉、紅癢等症狀。
-
2021-03-07 科別.皮膚
異位性皮膚炎搔抓難眠 醫師:保濕避免誘因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皮膚科主任楊靜宜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皮膚濕疹的一種常引起搔抓影響睡眠、情緒;只要做好皮膚保濕,正面放鬆避免接觸誘因,症狀即可好轉並改善生活品質。新北市立土城醫院今天表示,一名23歲女病患,長期受異位性皮膚炎所苦。幼年身上常出現紅疹及抓痕,青春期後症狀更嚴重,尤其是月經前與考試前後。經治療後症狀大幅改善,終於能睡好覺。病患目前仍持續接受治療。土城醫院皮膚科主任楊靜宜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皮膚濕疹,該名病患成年後,因皮膚反覆發作,呈現乾燥、脫屑、粗糙、色素沉澱、皮紋明顯及苔癬化;且因搔抓引起細菌感染,傷口常滲出液,並長期破壞睡眠品質,嚴重影響專注力與人際關係。楊靜宜說,異位性皮膚炎主因之一是免疫系統過度活化。患者因角質層屏障功能缺損,外在過敏原可輕易穿越皮膚,與人體內的抗原結合,導致免疫系統活化。楊靜宜提醒,食物過敏和異位性皮膚炎是兩種不同的疾病,若吃下特定食物,皮膚症狀並未惡化,就沒有問題;反而,環境的塵蟎、黴菌、汗水刺激是更常見的誘發因素。依據輕重掌握治療重點,並做好皮膚保濕,避免接觸誘因,症狀就會好轉。她表示,案例女病患經綜合評估,鼓勵接受生物製劑治療和濕敷療法。用藥後全身癢感顯著減少,病灶也大幅改善,夜晚終得好眠。楊靜宜表示,醫師會依症狀和患部,調整適當強度的類固醇藥膏,但不建議長期服用口服類固醇,需長期控制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會開立口服免疫調節劑,或安排光照治療。中央健保局也已核准專案申請生物製劑;輕度患者仍建議做好平日保濕即可。
-
2021-03-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近3千萬人打完2劑疫苗!全美現防疫疲勞 佛奇:仍要戴口罩
全美5日已有逾2870萬人接種完兩劑疫苗,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表示,由於疫情和相關科學迅速演變,將盡快公布更新的防疫指南;隨著民眾開始出現防疫疲勞,多州陸續放寬防疫措施,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院(NIAID)院長佛奇(Anthony Fauci)繼續呼籲團結抗疫。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5日數據指出,全美已配送逾1億1413萬劑疫苗,接種逾8500萬劑;目前全美已有逾5554萬人或16.7%人口已接種一劑疫苗,逾2870萬人或8.6%人口接種完兩劑疫苗。拜登政府5日表示,現階段會搭配新科學公布正確防疫指南,但在全國逐漸出現防疫疲勞之際,延後公布指南也讓民眾對於疫情何時結束充滿不確定性。CDC主任瓦倫斯基(Rochelle Walensky)5日表示,疫情複雜,科學迅速發展,「我們持續確認並花時間擬定正確指南,我們很快會公布防疫指南。」防疫指南將回應已完成疫苗接種民眾的諸多問題,包括是否該續戴口罩、可否上酒吧等。拜登政府擔心新增確診和病歿人數居高不下,並譴責州政府放寬防疫措施,但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前局長高特里布(Scott Gottlieb)批評:「如果我們一直設下防疫規定,卻未讓民眾具體了解更好未來的情況,他們會開始無視公衛指南。」佛奇4日表示,美國單日新增確診人數未降到1萬人以下,或降至更低的人數之前,不該放寬現有防疫措施。佛奇告訴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有些州開始撤銷防疫規定,讓企業完全復工、調升群聚人數限制,他認為這些做法「令人費解」。佛奇4日在芝加哥大學哈里森公共政策學院回應防疫問題,他說因為目前還不清楚接種新冠疫苗者是否不再攜帶病毒傳染給其他人,由於仍需等待研究驗證,所以儘管越來越多人完成新冠疫苗施打,但暫時仍無法脫掉口罩。他也提到,各州應該摒棄紅州、藍州的政治意識形態,團結一致對抗共同的「病毒敵人」,至於全世界要走出疫情,需做到全球範圍都控制病毒,此目標目前存在眾多變數。
-
2021-03-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日本報告首例接種新冠疫苗 全身性劇烈過敏反應
共同社報導,日本厚生勞動省5日發布消息稱,接種了美國製藥巨頭輝瑞生產的新冠疫苗的30多歲女性醫務人員出現了全身性劇烈過敏(anaphylaxis)這一急性的嚴重不良反應。據稱在用藥後,症狀改善了。這是日本國內首例全身性劇烈過敏報告。厚勞省表示該女性5日接種,5分鐘以內開始咳嗽,全身發癢,呼吸加速,眼瞼腫脹等。注射腎上腺素等實施治療後,症狀改善了。據稱,該女性曾有哮喘和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等基礎疾病。進行報告的醫療機構認為出現全身性劇烈過敏症狀與疫苗接種有關。厚勞省計劃今後由專家評估因果關係。
-
2021-03-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一張表掌握新冠疫苗不良反應 韓國1人打AZ疫苗休克
新冠疫苗是解封希望,但民眾都害怕打完疫苗後出現不良反應,指揮中心今提供一表展示各國接種三類疫苗不良反應監測,其中韓國有一人接種AZ疫苗後休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韓國自2月26日開打至今,以施打29.1萬劑AZ疫苗,其中嚴重不良反應共一件,死亡調查事件共七件,目前未發現疫苗導致死亡者。羅一鈞說,該名出現嚴重不良反應韓國人,是一名30多歲女性,接種後出現呼吸加速、眼瞼腫脹等過敏反應,經藥物治療後已改善,初步了解,其有甲狀腺低下病史,施打劑量較低,若接下來施打物量增加,會列入監測。未來我國有機會接種的莫德納疫苗,目前美國共接種758萬劑,其中21件嚴重過敏反應,83件死亡調查事件;BNT疫苗部分,英國及美國分別有190件、50件嚴重過敏反應,死亡調查各自為英國212件、美國113件。沒有任何疫苗出現直接導致死亡的死亡個案。
-
2021-03-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國產疫苗65歲以上收案卡關 陳時中:可先開放65歲以下
國產新冠肺炎疫苗正如火如荼進行二期臨床試驗,不過目前高端針對65歲以上的收案進度落後,恐延後進度。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出席活動時表示,若是因為65歲以上收案進度落後,將會依照科學證據進度,不排除先開放給65歲以下民眾接種,後續等對65歲以上的科學證據備齊後再開放,他強調「這不是特殊情況」,以往各類疫苗也有分年齡施打的情況。陳時中表示,國產疫苗原預計最快七月可以通過緊急授權(EUA)開始接種,國產疫苗目前的進度看起來是相當順利的,不過高端高齡者的收案少。屆時國產疫苗開始接種後,國內也有國際疫苗時,依照優先順序施打的對象,是可以選擇希望施打哪一種疫苗。陳時中表示,相信民眾會擔心疫苗施打後的副作用,他說明,施打任何疫苗人體一定會出現反應,除了施打疫苗後的免疫反應以外,會有部分的民眾出現頭痛、肌肉疲勞等副作用,一旦有出現副作用都可以向醫療院所反應,但出現這些副作用都是預期內可能會出現的,也請民眾不用太過擔心。至於日本出現民眾接種輝瑞疫苗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日本為降低民眾接種疫苗的疑慮,考慮大規模發送鎮痛解熱藥物給予民眾。陳時中表示,接種疫苗前,民眾應與醫師做諮詢,包含自身是否有食物或藥物過敏,讓醫師評估後再做施打,避免嚴重不良反應的發生,而大規模發送鎮痛解熱藥物一事,需要謹慎評估,仍建議出現副作用仍赴醫療院所,尋求支援。
-
2021-03-05 養生.抗老養生
驚蟄後漸暖,細菌與病毒蠢動!春養肝多吃青色蔬菜,這些上火食物先避
根據行政院農委會二十四節氣介紹,驚蟄後氣溫升高,不論害蟲益蟲全部復甦。而有句諺語「未驚蟄打(音ㄉㄢˊ)雷」,會四十九日烏」,即驚蟄之前就打雷,會連續下四十九天雨。此時天氣多變化,中醫師建議,多吃青色蔬菜、魚湯等養肝,上火的蒜、辣椒、及涼性水果則要少吃。氣候:驚蟄過後氣溫轉暖,細菌與病毒蠢動,因諾羅病毒或輪狀病毒引起的腸胃炎變多;腸病毒、水痘患者也不少。此時節氣候仍忽冷忽熱,有過敏性鼻炎、氣喘者容易出現感冒、打噴嚏、流鼻水情形,應加強口鼻保暖,防範溫差刺激使病情惡化。食物:多吃:1.春季養肝,飲食宜清淡。多吃青色蔬菜像是芥藍、韭菜、綠花椰菜等。2.茶飲多喝綠、青茶;湯粥類則可喝鯽魚湯加蔥花、黑綠紅豆等豆類煮粥方式來燉補。3.可吃點健脾補氣的山藥。4.可喝冬瓜生薑湯、紅豆薏仁湯等作為補身,但勿加太多糖,以免過甜失滋補。少吃1.驚蟄時濕氣較重,應少吃寒冷食物,但因台灣水果量多,夏季水果常在春季就有,如蓮霧、小番茄等水果就相對涼性,建議民眾少吃;2.不適合吃太多蒜、辣椒等辛香料,易上火。3.避免油膩食物或飲酒。養生:人體氣血不通暢,容易疲倦、無精打采,注意力無法集中,出現春困現象。建議模仿草木生長的姿態,適度拉筋、伸展;天氣好時,可踏青、曬太陽,增加春天活力。(資料來源/中醫師陳潮宗、卓雨青、顏宏融)
-
2021-03-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疫苗抵台 林口長庚:施打相關流程都準備好了!
萬眾矚目的AZ疫苗,終於在昨天上午10點25分空運來台,依中央公布的疫苗接種對象優先順序規定,醫事人員為最優先施打者,醫護幾乎一面倒支持施打疫苗。身為桃園唯一一間醫學中心的林口長庚醫院,對AZ疫苗的施打程序已準備妥當。負責疫苗接種部分的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表示,目前還沒接到中央通知,「我們已經超前部署、準備好了!」針對AZ疫苗的預約機制、施打場地等都已整備妥當,只要中央下令可已開始施打,就能直接步上軌道。談及施打疫苗的流程,邱政洵說,施打疫苗有2個狀況要注意,第一個需注意自身的體質,是否有過敏或其他疾病,這方面會請專業的醫師協助評估,第二個是在施打疫苗後須觀察30分鐘,如有痠痛、不適的症狀,院內都會提供專線服務。「現在是資訊爆炸的時代,疫苗資訊隨處可得」,邱政洵指出,人類施打疫苗已行之有年,相較於過去資訊不流通,現在只要上網搜尋就能獲得很多資料,針對昨天抵台的進口AZ疫苗,由於醫護事第一批施打名單,會先對員工進行教育,再依其意願選擇要不要施打。邱政洵表示,疫苗已經抵台,因此明天開始會進行線上意願調查,AZ疫苗通過臨床試驗,院方相當鼓勵醫護施打,但還是會尊重醫護個人意願。
-
2021-03-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南韓再有51人接種後出現不良反應 開打迄今累計207人
韓聯社報導,南韓中央防疫對策本部3日說,前一天共接獲51起接種AZ疫苗後出現不良反應的通報,其中3起為接種疫苗後兩小時內出現呼吸困難、皮膚疹等症狀的過敏反應,但防疫部門稱這跟嚴重過敏反應不同。除了這3起外,其餘為輕微反應。南韓自2月26日啟動疫苗接種計畫以來,出現不良反應者累計達207人,其中跟AZ疫苗相關的有206人,輝瑞疫苗則有1人。
-
2021-03-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國外傳接種疫苗死亡案例 張上淳建議2類人暫緩
國外傳出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後死亡案例,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今天表示,若過去對疫苗有嚴重過敏反應,或對某些藥物有過敏反應,比較建議暫緩接種。外媒報導,日本昨天出現一名60多歲女性醫護人員接種輝瑞BNT疫苗後死亡,韓國也出現2名男子接種牛津AZ疫苗後死亡的個案,引發外界關注。首批11.7萬劑牛津AZ疫苗今天上午抵台,有媒體在指揮中心記者會詢問是否有不建議施打的對象,張上淳說,過去對疫苗有過敏反應,或是其他國家建議過去對某些藥物有厲害過敏反應者,比較建議暫緩接種。張上淳也提醒,疫苗接種後必須要觀察一段時間,確定沒有問題才離開,即使離開,也建議後續若有身體不適要儘早尋求專業協助。指揮官陳時中則說,會密切注意國外接種疫苗後的死亡案例,目前都沒有證明死亡個案與疫苗有直接相關,但提醒民眾若有類似過敏反應,建議接種時就要向醫師諮詢,請醫師協助判斷。另外,衛福部日前公布的10大接種對象中,曾有提到孕婦因為缺乏臨床試驗資料,所以暫時不建議接種,但後續卻修改成建議孕婦可以跟醫師討論。發言人莊人祥說,確實有做了一點修正,但結論仍是現階段沒有將孕婦列為優先接種對象,之前的版本則是因為世衛有建議孕婦跟醫生討論感染風險,利大於弊的話也可以討論是否接種,修改後的版本其實與原本類似,並沒有改變結論。
-
2021-03-03 養生.營養食譜
挺台灣農產/消化不良、便秘很困擾?吃鳳梨就可改善!這些人吃之前要留意
【編按】大陸宣布停止進口台灣鳳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發起「全民挺農業 吃鳳梨挺臺灣」。先不管政治問題了,鳳梨本身是相當營養的水果,別名「菠蘿」,在閩南語裡跟「旺來」諧音,供桌上少不了這種水果,講起討吉祥、招喜氣,恐怕沒一樣水果比得過。富含多種維生素跟礦物質,在加上鳳梨裡的纖維及酵素,有助胃腸蠕動、幫助蛋白質分解,是養顏美容、幫助消化的好水果。【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周小仙╱報導,出處/2008-06-09、2011-08-07聯合報「元氣周報養生DIY」】(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鳳梨的原產地是南美洲,直到清朝時期,台灣才開始栽種,但台灣鳳梨品種之多,令人瞠目結舌,從釋迦鳳梨、蘋果鳳梨、香水鳳梨、金鑽鳳梨、牛奶鳳梨到甜蜜蜜鳳梨等,其中又以金鑽鳳梨為大宗。不同品種鳳梨產期不同,最好吃的季節也不一樣。五月至七月:以香水、甜蜜蜜、金桂花鳳梨,以及老品種開英種鳳梨為主。五月至十月:蜜寶及牛奶鳳梨。鳳梨有哪些營養?根據衛生署「台灣地區營養成分資料庫」,每100公克鳳梨,維生素A效力為5.1個單位,維生素C為9毫克。它還含有維生素B1、B2、B6與菸鹼酸等,還有鈣、鎂、鉀等礦物質與纖維質。愛美的女性與其花大錢買保養品,不如適量吃鳳梨,更經濟實惠。鳳梨入菜,能讓肉類更軟嫩?鳳梨酵素與木瓜酵素類似,可以破壞肌肉裡的纖維,讓肉質變得更軟嫩,較好消化吸收。坊間販售的嫩精,除了木瓜酵素,也會用鳳梨酵素。除了使用嫩精,也可以先用鳳梨泥醃漬肉類後烹煮,有異曲同工之妙,像咕咾肉就是一例。只不過,鳳梨氣味獨特,適用範圍不如嫩精廣。另外,不管是以鳳梨泥或嫩精醃漬肉類,時間都不宜過長,以免肉類太過軟嫩,影響口感。坊間有些保健食品裡也加入鳳梨酵素,有運動員使用後,覺得有助於減少疲勞,但實際功效如何,仍要看實證研究結果。吃鳳梨為何會咬嘴,怎麼避免?有人吃鳳梨,會覺得嘴巴刺刺澀澀地,就是所謂「咬舌頭」,那是因鳳梨酵素作祟。傳統品種的鳳梨纖維相對較粗,不像改良後品種比較細。加上它的滋味甜中帶酸,若嘴巴有傷口,也易有刺激感。梨酵素是鳳梨的一大特色,只要把鳳梨煮過後再吃,酵素受熱破壞後,就不怕吃鳳梨咬嘴了。鳳梨較適合飯後或飯前吃?怎麼吃最適量?鳳梨裡的纖維,有助胃腸蠕動,加上鳳梨酵素能幫助蛋白質分解、消化,站在這角度,飯後吃鳳梨比飯前時機佳。不過,要享有這好處,與吃飯時間不宜隔太久。飯前、飯後吃鳳梨皆可,但對有胃潰瘍病史這類胃腸功能較不好的人,除了適量食用,最好避免空腹吃。從營養角度來看,100公克鳳梨碳水化合物(即醣類)含量約11.6公克(依衛生署食品成分資料庫),以一顆重量約2斤的鳳梨為例,一份水果的建議攝取量大約是六分之一顆鳳梨,連皮帶肉約為200公克。資料來源: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哪些患者吃鳳梨要留意?不管是糖尿、腎臟病患,鳳梨都非禁忌。以糖尿病患為例,每天可攝取2份水果,一份鳳梨的量大約是六分之一顆(一顆以2斤左右計算)。若是腎臟病患,則依血鉀濃度高低,計算每日水果攝取量。鳳梨不屬於高鉀水果,以衛生署資料,每100公克含40毫克鉀,比許多水果都來得低,只要適量食用即可。璽悅中醫診所院長羅珮琳說,少數人對鳳梨酵素過敏,在吃鳳梨15分鐘到1小時後可能會出現嘴麻、頭痛、肚子痛、嘔吐,或是皮膚搔癢等症狀,就是民間所謂「鳳梨沙症」,過敏體質的人要特別留意,有濕疹的人最好暫時不要吃。鳳梨酵素怕高溫,只要先用攝氏50、60度的水浸泡,或是用鹽水浸泡後再食用,就可以避免上述過敏反應。鳳梨小妙用鳳梨酵素有助於分解蛋白質,除了跟肉類一塊兒烹煮,還可以把鳳梨打成泥後醃肉,濃郁的香氣不只增添風味,肉質也變得更軟嫩。鳳梨不只能吃,還能當芳香劑,剛裝修完的新屋若有較刺鼻的油漆或木頭味,可以在室內放一到兩顆鳳梨,或是不要的鳳梨皮,有助於消除異味。把鳳梨皮放置於冰箱,也有除臭效果。
-
2021-03-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南韓爆AZ疫苗死亡首例! 陳時中:和疫苗無關 我國維持一般接種
韓國媒體報導,一名50多歲男性昨接種AZ疫苗後,出現不適症狀,之後心臟病發作,緊急送醫治療仍不幸死亡,由於該名男子生前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腦中風等慢性病,因此死因是否與疫苗相關仍待釐清。而我國AZ疫苗今到貨,相關不良反應是否影響我國接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和疫苗沒有直接相關,接種後會觀察一段時間再離開。根據韓國中央政府的數據顯示,南韓自從2月26日開放接種新冠疫苗至3月2日止,共有156人出現輕微不良反應,多是噁心、頭痛與高血壓等症狀。而先前歐洲部分國家開打AZ疫苗後,有民眾出現高燒、頭痛或身體產生免疫反應的現象,因此讓醫院職員與第一線工作人員紛紛請病假,導致醫療服務吃緊,法國為此暫緩施打,而瑞典部分地區亦暫停接種。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則表示,對於AZ疫苗目前沒有特別的不良反應消息,對於類似疫苗有過敏反應經驗,或是其他國家建議對於某些藥物嚴重過敏的,建議暫緩接種,其他就是按照一般建議。張上淳說,因部長也說過,接種完後觀察一段時間確定沒問題再離開,離開後也會建議民眾,接種後如有不適也要儘早就醫。由於第一批接種對象為醫護人員,因為都在醫療單位工作,可找專業醫師評狀況。
-
2021-03-03 養生.抗老養生
百病起於寒!中醫師提點,擺脫冷底體質的溫熱養生祕訣
常聽許多女性朋友說自己體質「冷底」,除了手腳冰冷、常感寒冷、容易生病,還難以受孕,感到沮喪。所謂「百病起於寒」,日本學者研究發現,體溫每下降1℃,免疫力就減少30%。面對「冷底」體質,不可不慎! 百病起於寒,小心冷底體質耗損免疫力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中醫師趙品諭表示,中醫看「冷底」的虛寒體質,與陽氣不足有關,通常會從脾腎著手來增強陽氣。除了使用藥材與針灸來改善,冬天應早睡晚醒,避免陽氣過度耗散。 體內暖流若運行不順,對影響陽氣的事物總會特別敏感且不易調整,例如,夏天開冷氣會不舒服、冬天穿再多還是手腳冰冷;或是吹到風就打噴嚏、吃冰冷食物就拉肚子等。 真冷底、假冷底,傻傻分不清 趙品諭指出,陽氣不足可顯現在身體各部位,像是氣喘胸悶、脹氣腹瀉、頻尿夜尿、關節僵硬、肌肉痠痛、憂鬱懶散、女性生理期不順等。不過,「冷底」體質的嚴格定義,是指罹患重病、長年痼疾、手術多次、年老體衰等。 她進一步說明,如果只有冬天手腳冰冷,夏天和正常人一樣,算是亞健康狀態,不全然算是冷底。而中醫調理「冷底」體質,會從兩方向著手,趙品諭提醒,中藥材藥性強,須由中醫師調配服用為宜。 中醫調理冷底體質,分成兩方向進行 真的是冷底體質!所謂:「脾為後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通常會從脾腎著手來增強陽氣。例如,以辛熱的乾薑補脾,可溫中散寒;具強心成分的附子,用來補腎可回陽救逆,而肉桂性熱,亦具溫補腎陽之效。 如果不是真冷底,只是容易手腳冰冷,最常用的方法是喝「薑茶」來改善。她特別提供一道簡易茶飲,以容易取得的土肉桂葉為主,它和肉桂同樣具驅寒溫陽之效,劑量較為溫和;搭配魚腥草或金銀花,降低辛辣度。 肉桂暖身茶飲 藥材:土肉桂葉、魚腥草或金銀花 煮法:1人份取3、4片土肉桂葉,添加魚腥草或金銀花約0.5錢,放入500cc的水,煎煮至水滾即可。 TIPS:白天飲用適量為佳,不宜晚上喝,以免太刺激導致失眠。 中醫艾灸溫熱穴位,以增強陽氣 趙品諭提到,也會以艾灸方式來溫熱穴位以增強陽氣。將艾絨放在肚臍附近的氣海穴及關元穴,每次灸20至30分鐘,2、3天灸一次,而真正冷底的人可以每天灸。 雖然坊間有販售艾灸相關產品,但不建議自行使用,因為有些人體質不適合,甚至會過敏,應諮詢中醫師,由專業人員協助使用。此外,可在冬至後的3個9天敷貼「三九貼」,運用辛溫藥物刺激穴道,達到溫養經絡、保暖去寒之效。 趙品諭說,從西醫角度,提升陽氣就是拉高基礎代謝率,可多補充蛋白質,像羊肉是辛溫大補食材;而外形像大腦的核桃,具溫肺補腎效果;料理時也可多使用辛香料,如肉桂、孜然、辣椒、八角、茴香、薑等酌量入菜。 日常作息方面,現代人常熬夜,會造成陽氣過度耗散,尤其是,天寒時更應早睡晚醒,白天等日出後再外出活動比較不會受涼。她呼籲,也應維持規律運動習慣,風大時最好在室內運動,別到戶外吹風。
-
2021-03-03 新聞.元氣新聞
理科太太賣維他命 衛局將約談
網紅「理科太太」與先生開發號稱「一瓶抵十二瓶」、「讓人狀態好到爆炸」的「太空人維他命」,透過募資平台開放訂購,累積金額達三千多萬。由於產品宣稱有「五大體感」,可增強體力等用詞,北市衛生局表示,將約談調查。衛福部食藥署企科組科長黃建隆昨天指出,理科太太在募資網頁中宣稱「保健食品」,並非需要小綠人認證的「健康食品」,因此屬於一般食品,根據食安法,食品廣告不得以誇張、易生誤解的方式宣傳,也不可宣稱具有醫療效能,例如可治療失眠、改善過敏體質等,增強記憶力等。不過,黃建隆表示,初步看募資網頁的影片和內容,其功能性宣稱並沒有明顯誇大。但其中商品宣稱五大體感、獨特配方和特殊萃取的成分,將請衛生局進一步釐清。
-
2021-03-03 養生.聰明飲食
鳳梨好處一籮筐 但別小看吃錯方式引起的健康風險
鳳梨產季從每年的4月中至10月底,屬於夏季水果。夏天出產的鳳梨多汁甘甜,春季與入秋之鳳梨的味道,則稍遜色而且口感也比較酸;鳳梨是眾多水果中,可生吃也可熟食的一種,除具有消暑作用,同時還能達到消除疲勞與增進食慾的功效。鳳梨 維生素C含量是蘋果的5倍富含天然膳食纖維的鳳梨,其營養成分還包含有機酸、維生素B1、維生素C、類胡蘿蔔素、鉀等。值得一提的是,鳳梨中的維生素C含量是蘋果的5倍,此外,鳳梨所含的蛋白酶,還可以分解蛋白質,能幫助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和消化。鳳梨含維生素B1 消除疲勞、增進食慾鳳梨中含有的維生素B1,不但可以消除疲勞,同時還能增進食慾。不僅如此,鳳梨中內含的糖蛋白質酵素與鹽類,具有利尿的作用;鳳梨也可改善腹瀉、消化不良,並有助於解決夏暑食慾不振的困擾。鳳梨食用過量 恐降低味覺不過,就算再好的食物,食用過量還是會對身體產生不良的影響。以鳳梨為例,若食用過量,則容易刺激口腔黏膜並降低味覺;若食用後出現全身發癢、頭暈、嘔吐、腹瀉等現象,則表示身體對鳳梨的蛋白酶起了過敏作用,應避免食用,或 改食用已加熱之鳳梨或鳳梨罐頭產品為宜。鳳梨生吃、熟食多變化 飯後吃最適合在眾多水果中,鳳梨是少數生食與熟食,都稱得上好吃的一種。一般人在吃鳳梨時,會覺得澀澀或是有咬舌頭的感覺,那是因為鳳梨裡的蛋白分解酵素在作祟。這種強力的蛋白分解酵素,能幫助肉類消化,所以,對消化吸收非常有幫助, 但是有胃潰瘍的人則不適合食用;通常會建議在飯後吃鳳梨,主要是因為若在兩餐中間或餐前食用,腸道消化較差的人,容易有胃壁受損的問題。考慮個人體質差異 這些情況恐使症狀惡化鳳梨還有改善便祕的功能,便祕的人在飯後吃鳳梨,可以促進腸道的蠕動,幫助清潔腸道。雖然鳳梨是很好的水果,可是在食用前仍要考慮個人體質差異的問題。對於上腹突出、腰部肥滿體型、急性硬性的便祕者來說,鳳梨是最佳的飯後水果;但若是下腹突出體型、怕冷、低血壓或寒性體質的人,吃鳳梨可能會使症狀惡化。吃鳳梨怕咬舌 抹鹽可緩解有許多人不敢吃鳳梨,原因是害怕鳳梨咬舌頭,讓舌頭澀澀的。建議可塗抹少許鹽巴在生鳳梨上再食用,或和雞肉、米飯等食材一起烹煮,味道相當不錯且不會流失營養成分,還能避免鳳梨咬舌頭的情況發生,安心的享受鳳梨的美味。此外,還可利用多種不同的調理方式,增加鳳梨的風味。像是打成果汁、調理 成熱食、製作沙拉等,在與其他種類食物搭配後,往往可以發揮更大的效用,對人 體更加有幫助。選購與保存鳳梨 這樣做最恰當選購鳳梨時,首先要留意外觀有無損傷的情形,若有外傷,則不易儲藏,且果肉容易發酸。再者,就是要看鱗目突顯擴大的狀況,通常是愈大愈好;接著可以拍一下果實,若回聲清脆,按下去有硬度,手有沉重感,底部的鳳梨梗要細,那麼就可稱得上是佳品;一般底部紅黃、上部翠綠,甜度會較高,最好買完整一顆且不要去皮的鳳梨最好。鳳梨清洗時需連皮一起,因為表面粗糙,建議用清水以軟毛刷刷洗後陰乾。最好不要先去皮,可存 放在通風處2~3天,若存放於冰箱冷藏室,則可以放置5~7天。若鳳梨已削皮未立即食用,則須將包裝袋子更新後再放入冰箱,否則鳳梨容易發酵,更換新袋子的鳳梨,也最好在當天食用完畢。延伸閱讀: ·鳳梨生津止渴、整腸、抗疲勞! 但5種人要小心吃 ·荔枝吃多變胖、冒痘還會流鼻血! 3個時間點吃也NG
-
2021-03-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北京推進疫苗接種 要求「應接盡接」
新冠肺炎疫情漸趨緩和,在北京,新冠疫苗接種工作已於1月正式展開。北京疾控中心3月1日發文表示,接種疫苗是預防疾病最有力的武器,凡是年齡在18歲以上、59歲以下的無禁忌症人群,都應該接種新冠疫苗。未來,將適時全面開展老年人接種。截至3月1日12時,朝陽區新冠疫苗已累計接種近107萬支。《北京日報》等報導,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3月1日召開會議,研究調度疫情防控工作。會議強調,接種疫苗是預防控制疫情的有效手段,要安全有序推進疫苗接種,做到「應接盡接」「應快盡快」。各區要強化宣傳動員、信息登記、點位配置、接種預約和培訓等工作。各行業主管部門落實監管責任,按時完成重點人群關鍵崗位人員接種。此外,北京疾控中心2月28日發文稱,接種疫苗是預防疾病最有力的武器,凡是年齡在18歲以上、59歲以下的無禁忌症人群,都應該接種新冠疫苗。18歲以下、60歲以上有過疫苗接種嚴重過敏反應的;有出血性疾病的;有神經系統疾病;精神疾病的;有嚴重肝腎疾病的;患有藥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壓、糖尿病並發症;惡性腫瘤;免疫缺陷等疾病的;人群懷孕的、餵奶的女性,各種疾病急性發作時的人群要暫緩接種。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方3月2日發文表示,根據總體安排,北京市目前已為部分有接種需求且身體基礎狀況較好的60歲及以上老年人接種新冠疫苗,接下來北京將根據官方意見適時全面開展老年人接種。另外會根據疫苗研發進展和後續臨床試驗結果,按照統一要求安排全市18歲以下人群接種工作。針對民眾較為關切的高血壓人群可否接種新冠疫苗,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日前亦發文指出,高血壓患者在藥物維持血壓正常情況下,原則上可以接種。另外,有民眾關心接種了新冠疫苗是不是就不用做核酸檢測了?是否就不用再小心做好個人防護?北京市長熱線12345表示,新冠疫苗的接種證明不能替代核酸監測報告,接種新冠疫苗的民眾必要時仍需做核酸檢測。12345回覆,接種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風險,但任何疫苗的保護效果都不能達到100%,必要時受種者仍應配合相關部門進行核酸檢測。現階段新冠疫苗接種人數的總體占比還較小,人群的免疫屏障尚未建立,少數人接種後仍有可能不產生保護力或者發病。鑒於國外嚴峻的新冠疫情形勢,中國仍面臨較大的輸入風險,因此民眾在接種新冠疫苗後仍需要做好個人防護措施,日常防疫不能鬆懈。
-
2021-03-02 養生.保健食品瘋
「1瓶抵12瓶」理科太太賣維他命功能誇大? 食藥署要查
網紅理科太太與理科先生開發號稱「1瓶抵12瓶」、「讓人狀態好到爆炸」的「太空人維他命」,透過募資平台「嘖嘖」開放民眾訂購,才短短幾天就達到募資目標,累積金額高達三千多萬。但理科太太的「太空人維他命」宣稱有「五大體感」可增強體力等用詞,是否涉及食品廣告涉及誇張易生誤解?衛福部食藥署表示,初步認定無違法,但將再請衛生局調查。理科太太的「維他命」一罐60粒,原價新台幣兩千元,但其宣稱30天就有感覺,可以增加體力、提升工作效率、精神變好、幫助入睡、讓思緒靈敏,因此上月24日透過募資平台以來,短短幾天就衝破既定的一百萬募資目標,超過3200萬新台幣。食藥署企科組科長黃建隆表示,理科太太的募資網頁中宣稱的是「保健食品」,並非需要認證的「健康食品」,因此屬於一般食品。但根據食安法規定,禁止食品標示、宣傳或廣告誇張、易生誤解或宣稱醫療效能,如宣稱治失眠、改善過敏體質、增強記憶力等。不過,黃建隆表示,初步看過募資網頁裡置入的影片和廣告內容,其功能性宣稱並沒有明顯誇大。但其中,商品宣稱五大體感、獨特配方和特殊萃取的成分的部分,食藥署還必須釐清是否與事實相符,以及是否有證據可以佐證這些宣稱的功能性;另,萃取物有關基改與非基改的部分,也要釐清是否屬實,都會要求衛生局對廠商做進一步釐清。黃建隆說,如釐清後認定確實有違規,可依去食安法處新台幣四萬到四百萬元。
-
2021-03-02 科別.耳鼻喉
打呼易增中風、心肌梗塞風險!醫教側睡等6招助改善
打呼的問題以往許多人並不會積極改善,認為只是像放屁一樣是一種身體自然的機制。不過資訊發達的世代,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打呼和疾病息息相關的說法,最知名的就是睡眠呼吸中止症。 為什麼會打呼?醫指常見6大原因 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醫師表示,打呼主要是氣流通過震動到呼吸道所發出的聲響,通過之處越狹小,聲音就會越明顯。呼吸道之所以會有狹小的情況,主要就是因為軟顎、舌頭、會厭三處堵住了呼吸道,其主要成因就包括了,抽菸、喝酒、服用安眠藥等。有鼻塞情況的族群也相對容易發生打呼的情況,其中所包括的不只有過敏族群,也鼻、咽、喉構造異常等也包含在其中,即便構造異常未出現鼻塞,還是可能造成打呼。除此之外,脖子較粗的群眾,自然也容易壓迫到呼吸道,因此肥胖族群也在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睡覺時正睡也是其中相當常見的成因。這些因素若含有兩個或以上,打呼的機率便會再提高。 打呼嚴重不處理 恐增心腦血管疾病等風險 洪暐傑醫師表示,打呼確實有可能是因為疾病而起,如鼻塞、過敏,不過大多都是因為生活習慣影響所致,但若放任不管,就有可能衍伸出其他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打呼對人體最主要的影響就是呼吸道暢通,其狀況較為嚴重時便可能真的完全堵住呼吸道,也就會出現人們常聽到的「睡眠呼吸中止症」,其打呼並非絕對關係,可說是打呼較嚴重時所進展的情況。當呼吸道在睡眠時受阻,或甚至真的堵住無法呼吸後,身體的反應機制會直接喚醒人體,雖然窒息而死的比例較低,但睡眠時全身所有系統也皆在休息階段,心跳也會合理的減緩,長期這般突然被急速喚醒、身體無法確實的進入休息的「保養狀態」情況下,健康自然容易出狀況,最常見直接影響的就是高血壓,心肌梗塞、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以及各種代謝疾病比例都可能增高,不可避免的體力、精神狀況也會大受影響。 不尋常高血壓 應合理懷疑睡眠呼吸中止症 上述情況不論是打呼或睡眠呼吸中止症都有可能發生,後者的機會、嚴重程度又會再更高。因此醫師也呼籲,若長期有不明高血壓或血壓無法控制者,應合理懷疑是否為打呼、睡眠呼吸中止症所影響,特別是20歲之前或50歲之後才出現的高血壓。 我有打呼、睡眠呼吸中止症嗎?醫:錄音有助觀察及診斷 若要知道自己是否會打呼、自己打呼的情況,洪暐傑醫師建議,除了多留意枕邊人、家人、室友等開玩笑或抱怨打呼,也可以在睡覺時開啟錄音機或手機APP的錄音筆,如此便有助觀察睡覺時打呼的情況,也有利就診時提供給醫師參考,這樣的方法即便是自己一個人住也可以使用。手機的APP因為多數會有音量波紋可以查看,又會比一般錄音機來得更加方便了解狀況,是較為推薦的選項。 洪暐傑醫師也提醒,不論是自己或家人發現較不尋常的打呼聲、呼吸節奏,應特別留意。睡眠呼吸中止症初步辨別相當容易,患者因呼吸受阻,常常會有打呼或呼氣突然完全停止,過些許時間又發出類似終於吸到空氣的節奏。這一點可多加觀察。 防打呼、睡眠呼吸中止症 醫教6招有助改善 改善打呼的方式也有很多種,最主要的自然便是先避開相關風險因子,如前述所提到的抽菸、喝酒等。若有鼻塞或是鼻、咽、喉結構異常也應積極治療,有肥胖問題者則應妥善的減重。除此之外,正躺容易使得軟顎、舌頭、會厭三處下墜堵住呼吸道,應此睡覺時可改為側睡為佳,若要正睡,可以將頭部稍微往上仰,形成類似CPR的壓額提下巴的狀態,便有利呼吸道暢通。 治療打呼、呼吸中止症 可尋求家醫科等協助 在尋求醫師治療方面,洪暐傑醫師表示,不少科別都有做相關檢查及治療,包括神經科、耳鼻喉科等,不過若不確定成因為何,可先至家醫科做初步評估再進行治療或轉診。治療上主要常見以牙套、手術治療、陽壓呼吸器為主,牙套戴上可避免舌頭等處墜落阻塞呼吸道,不過常引起患者睡眠不適。手術治療能改善問題,但復原的時間較長,且風險因素也可能再次復發。陽壓呼吸器可在睡眠時使用,直接改善、維持睡眠時的呼吸狀況。不過是否適合自己因人而異,應和專業醫師進行討論,包括睡眠狀態、生活型態等,詳細評估後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為佳。 《延伸閱讀》 .睡眠呼吸中止症影響全身,打鼾合併3大症狀盡早檢查! .睡不好傷大腦記憶差?簡單方法幫助深度睡眠!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3-02 養生.健康瘦身
胖到昏倒,靠地中海料理成功甩肉36公斤!主廚馬可的外食建議:隨身攜帶「這一瓶」
那一年我是個118公斤的胖廚師我當廚師25年了。剛入行時,我對這個行業的未知充滿高度好奇心。我不是餐飲系的學生(想不到吧,我讀的其實是環境工程科系),單純是抱持對料理的熱忱踏入這個行業。當時我在諸多料理類型中,選擇了歐陸料理來開啟廚師生涯,歐陸料理高雅的擺盤、菜系多元的變化都深深吸引著我。很多人說興趣不能當飯吃,但我越吃越起勁。入行5年後,忙碌的廚房生活絲毫沒有磨滅我對料理的喜愛,反而毅然決然投入符合我熱情性格的義大利菜系,開始在單一菜系中專研歷練技法。在一個領域中待得越久,越能發現自己真正的志向所在。我在入行20年的時候,決定帶著自身所學開始推廣最愛的地中海飲食,並研習橄欖油學理。一直以來,我都以職業欄能寫下「廚師」兩個字為榮。但熱忱可以克服困難,卻不能保證健康。廚師生涯本就忙碌,錯過用餐時間常常是見怪不怪。尤其邊工作邊囫圇吞棗時,通常都是以高熱量的食物快速補充體力,無視分量大口喝濃湯、吃烤牛肉、吞下一大盤義大利麵……。而當辛苦工作了一天,餵飽所有的客人後,下班往往已經是晚上九點、十點,這時想要來一場療癒身心的宵夜更是人之常情。家住北投,下班必經士林夜市,又偏愛台灣小吃的我,心中首選當然是滷肉飯、炸蔥油餅、碳烤雞排再配上一杯珍珠奶茶,過著名符其實的小吃人生。當年這般只有「愛吃」而不「懂吃」的生活,創下了我118公斤的人生成就。我對自己的體重不以為意,甚至覺得自己「就算胖,也是個很帥的胖子」。但我沒想到的是,忙碌的生活、過胖的體重加上錯誤的飲食,導致的竟然不只是外在體態的改變,連內在的免疫系統也連帶跟著崩盤。又胖又病,措手不及的健康危機我在34歲的一個晚上,迎來了人生的巨變:突然癱倒。這個情況在我的第一本書以及一些媒體採訪報導中都有提過,某一天下班回家,我突然在家門口的樓梯倒地不起,大約15分鐘完全無法動彈,想拿手機求救也辦不到。後來好不容易稍微能動後,才拖著巨大的身體手腳並用爬回家(當時我家住在公寓的5樓)。緊急送醫檢查後,發現是「椎間盤滑脫」。但真正的原因,以我現在去回想,探究出的答案就是「不正視自己的健康」。二十幾歲時仗著年輕體力好,覺得一切的疾病都不會找上自己。以為每天吃下的食物都是營養,卻不知道自己其實已經吃下過多的熱量,造成體重直線攀升。加上廚師的工作型態需要長期久站,龐大的重量壓迫到椎間盤都突出了也不知道,還以為只是腰部痠痛而已,貼貼痠痛藥布、泡泡溫泉、睡個覺起床後就一切美好。而在這個過程中,其實也出現一個我不常跟人提起的小插曲,就是我發現自己對抗生素嚴重過敏。我每次感冒的時候都是先從扁桃腺發炎開始,這個症狀通常需要抗生素來壓制,為了讓自己快速恢復體力回復到工作崗位,我都會請醫師開下大量的抗生素。但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只要吃下抗生素,感冒症狀雖然緩解,我的身體手腳末梢卻會莫名長出很多水泡,並且在隔天破掉、潰爛⋯⋯每次清創時,都在隱忍皮膚撕裂的慘叫聲。來自醫師的當頭棒喝—「你給客人吃什麼,自己就吃什麼!」這個症狀持續了好一陣子,起初還不明白到底為什麼?直到我生命中的貴人,天母著名皮膚科L醫師的出現。L醫師是我當時任職的義大利餐廳常客,有一天他來用餐時,透過開放式廚房看到我的手腳都包紮著紗布在工作,認真看了我一眼後,只說了一句:「等你中午忙完之後到我診所,我來跟你說明一下為什麼會這樣。」我在下午時間好奇地到了診所,看著醫師搬出一堆又一堆的醫學文獻,細心向我說明,原來我的症狀是免疫系統改變,導致皮膚組織對抗生素產生水泡型潰爛的過敏。而所有的不健康,都來自我吃下去的食物。醫師語重心長跟我說:「該是時候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了,如果你不培養好身體的免疫力,現在只是皮膚潰爛,如果哪一天嚴重到連體內臟器都產生水泡潰爛時,真的就回天乏術了。你必須改變飲食,調整自己的免疫力,來戰勝種種的外在疾病。我常常去你們的餐廳,就是因為你做的菜色符合健康飲食原則,每次我都吃下一碗沙拉跟一份義大利麵,開心滿足地離開。你有照著這樣吃嗎?你應該要『給客人吃什麼,自己就吃什麼』才對。」神助攻的地中海料理!瘦下1/3個自己,健檢報告的驚人變化「給客人吃什麼,自己就吃什麼!」這一句來自醫師的當頭棒喝,讓我決心從每天的飲食開始調整自己的免疫力。雖然是本來就熟悉的地中海料理,但一向只聚焦於廚藝的我,這幾年專研的過程依然跌跌撞撞。這段時間中,我從廚師的視角重新審視了自己與大眾飲食該調整的方向,更發現了自己對橄欖油的熱情,在2020年考取了高階品油師的證照。自6年前決心開始實施地中海飲食,再搭配適當的運動習慣後,我的體重在一年半內從118公斤降到90公斤。接下來的兩年時間,飲食控制更精準,體重更是下降到80公斤。不僅如此,健康檢查報告上的紅字也越來越少,每一年,我都在地中海飲食的引領下,逐步到達更好的狀態。幾年前的我不可能相信,地中海料理竟然如此影響我的人生。▲雖然還有些不合格的地方,但每年都在逐漸進步中。我的地中海飲食三大原則地中海飲食法的定義,通常可以簡單被歸類成「吃大量的蔬菜水果、橄欖油,搭配天然乳製品加上適量的魚、蛋及家禽類,並食用少量紅肉及紅酒」。執行地中海飲食法這幾年來,我也持續向許多營養師朋友討教、交流,除了參考地中海飲食的金字塔準備健康均衡的三餐,因為我還有減重的目標,所以也將飲食調整成減醣的模式,逐漸建構出一套規律、好執行的飲食習慣,主要可以分成三大原則。*把橄欖油加進沒有熱量的蔬果中,維持減醣需要的50~60%脂肪攝取量。原則1:均衡的「321黃金法則」。我自己在準備餐點時,以方便性為考量,並不會精算每種食物的用量,而是以「3份蔬果:2份優良蛋白質:1份澱粉與醣類(原型食物)」的比例備餐。至於一份的量⋯⋯請舉起你的手握緊拳頭,每天吃多少,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笑)。每個人的體型不同,手的大小也不一樣,所以你的一個拳頭大小,差不多就是對你來說一份的量,換句話說,每一餐的蔬果攝取量是三個拳頭、優良蛋白質(魚肉類)是兩個拳頭、原型澱粉則是一個拳頭。透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攝取到大量的蔬果纖維質增加飽足感,確保各種營養素足夠,也能從魚肉豆蛋奶中得到足以維持生理機能運作的好蛋白質。而原型澱粉類,例如:地瓜、馬鈴薯、原型的五穀雜糧米類、用全麥麵粉製作的義大利麵與麵包等等,也能供應人體熱量,讓我們工作時保持動力。原則2:吃好油加強代謝。一公克的牛油跟一公克的橄欖油,哪一個熱量比較高?正確解答,所有油脂的熱量,都是一公克九大卡。所以,同樣吃進這些熱量,當然要攝取更好代謝、營養更豐富的油脂,CP值才高啊!油脂是構成人體60兆細胞的細胞膜主要成分,甚至我們的大腦就有60%是油脂,堪稱人體最重要的三大營養素之一。換句話說,假如每天吃不好的油,我們的身體和大腦就會被這些劣質的油脂佔領。我們平常攝取的油脂分成奶油、豬油、牛油等動物性的「飽和脂肪酸」,以及魚油、橄欖油、葵花油等來自植物性和魚類的「不飽和脂肪酸」,又分為單元和多元兩種。其中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代謝率最高、油質最穩定,也最不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如果平常習慣吃大豆沙拉油等調和油或精煉油,攝取的都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其實也符合熱量標準,只是需要更多勞動和運動才能將其排出體外,這對於忙碌的我們來說簡直天方夜譚。而地中海飲食中大量使用的橄欖油,具有高達76%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這也就是說,當我們吃進高代謝的橄欖油或是其他好油脂,除了攝取到營養外,也能夠把體內積存的不好油脂成分排出來。所以我都會隨身攜帶一小瓶橄欖油,當吃到不知道店家用什麼油脂烹調的外食時,就自己加一些好油來均衡營養、促進代謝。隨身攜帶一小瓶橄欖油。原則3:減醣低卡所謂的「減醣」,減少的是「酉」部首的醣,而不是「米」部首的糖。簡單來說,就是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我的做法,就是把平常吃的米飯或天然澱粉的量,從兩個拳頭大小降到一個拳頭或是1/2個拳頭,每一餐的纖維質跟蛋白質吃得比澱粉多,血糖就比較不易波動,也不容易感到飢餓。我接觸過太多想要減肥的人(包括我自己在內),遇到最大的阻力就是無法控制食欲,一直想要吃東西。而減醣的好處,就是血糖穩定了,飽足感撐得比較久,而且基本上任何食物都可以吃(當然不包括垃圾食物喔!),沒有壓抑就不會暴飲暴食,更容易持之以恆。當然,即便是天然的食材,如果一次吃太多,熱量超過身體的負荷,體重還是會超標。但依照我個人的經驗,只要選擇了對的食材與對的烹飪方式,參考321黃金法則控制食物量,再搭配好的油脂,其實不需要計算太多數值,自然就能達到降低卡路里的效果。相信馬可,減肥是一段辛苦的路程,所以更應該吃到美好的食物,而且,吃飽了才有力氣減肥!馬可老師的外食建議雖然很想每餐自己煮,但我身為一個東奔西跑的廚藝老師,以外食打發一餐其實也是生活常態。但這時候吃什麼就很重要了,正所謂「由瘦變胖易、由胖變瘦難」!外食請掌握一個基本的大原則─「吃的食物要比食品多」。在現在的環境下要不吃食品太難了,所以我也不會斤斤計較,只希望每一餐的「食物」比例比「食品」多就好。當然,還是要減少攝取過多精緻加工、澱粉、調味的東西,例如台灣之光:珍珠奶茶。接下來就提供大家一些,我自己常吃的外食搭配方式:自助餐:米飯1碗(推薦五穀或糙米飯)2 蛋白質1份(以蒸煮或烤的魚、白肉為主,推薦清蒸鱈魚、鮭魚,或者烤或滷的棒棒雞腿)3 水煮青菜1~2份4 紅蘿蔔炒蛋或者是水煮的絲瓜1份小吃麵店:陽春乾麵/陽春湯麵1碗2 燙青菜1份(我都沒有調味,搭配自己帶的橄欖油)3 水煮肉類的湯1碗(推薦嘴邊肉湯、赤肉湯)便利商店:沙拉1大盒(搭配自己帶的橄欖油)2 香蕉1根3 雞胸肉1片4 茶葉蛋2顆5 御飯糰或地瓜1個*挑選外食盡量不要選有勾芡的羹湯類、吃過多的內臟,或是加太多不知名的醬料。因為不確定店家使用的材料或油脂,我習慣隨身帶一小瓶橄欖油在身上,當沙拉醬或拌燙青菜都很好吃。書籍介紹書名:高代謝地中海料理:我這樣吃瘦了36kg!減醣、低卡、好油的烹調技法,「全球最佳飲食法」的美味祕密作者:謝長勝(馬可)出版社:台灣廣廈出版日期:2020/09/29作者簡介/謝長勝(馬可)廚師/高階品油師廚師經歷超過25年。體重曾經達118公斤,實行地中海飲食後,成功減重36公斤未復胖。為了進一步鑽研地中海料理,投入品油師的世界,取得全亞洲地區僅少數人成功考取的高階品油師證照。擅長將橄欖油融入台灣在地食材,做出符合台灣家庭的地中海飲食。經常受邀參與平面、網路及電視媒體採訪,分享廚藝與減重心得。【證照】O.L.E.A.義大利國立橄欖油專業品油協會認證高階品油師O.N.A.O.O.義大利國立品油協會認證初階品油師美國廚藝學院C.I.A.台灣12席種子教官【現任】URTABLE好桌餐飲顧問公司 營運長中華餐旅文化交流協會 理事元培醫事科技大學餐飲管理系 地中海料理講師文化大學教育推廣部廚藝教室 地中海料理講師愛爾達綜合台「主廚大聯盟」 外景主持人衛視中文台「歡樂知多星」 主廚小撇步單元主持人【經歷】天閣時尚酒店集團Tango Hotels 主廚誠品行旅The Chapter Café主廚北投大地酒店喜歡西餐廳 副主廚台北小微妙義大利餐廳 主廚台北喜來登大飯店 十二廚Chef de Partie新竹大華科技大學餐飲管理系 地中海料理講師你知我知好學網 地中海料理講師【著作】《Crazy Marco地中海料理教室》《每天5分鐘,4週享瘦一身輕》《遠離失智,吃出健康腦》延伸閱讀: 下半身循環好,自然就變瘦!一天3分鐘,她靠「轉轉腳踝」6個月瘦1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