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6 醫療.自體免疫
搜尋
過敏
共找到
2326
筆 文章
-
-
2022-01-23 該看哪科.中醫
輕熟女蕁麻疹反覆發作 中醫揭如何才能好得快
南投縣30歲陳姓女子因就寢前,皮膚容易冒出一片片紅疹,吃藥或擦完藥後緩解,但沒幾天又再度發作,且奇癢無比影響睡眠品質,也影響隔天的工作,忍無可忍便至南投醫院就醫,經診是「蕁麻疹」,想要好得快,中醫籲要內外調理改善。衛福部南投醫院指出,蕁麻疹即中醫所謂「風疹」,是身體的一種過敏反應,主要發作於皮膚,發作時可見皮膚上出現膨起的疹塊,伴有紅腫熱癢感,搔抓後可能越抓越癢、越冒越多,通常在一段時間後就會自行消退,隔一段時間又再發作。南投醫院中醫科表示,蕁麻疹依病程長短,有急、慢性之分,急性蕁麻疹與藥物、飲食、感染或接觸其他過敏原引起,病程通常不超過6周;倘若是發作超過6周以上就為慢性蕁麻疹,且大多找不到發病原因,少數可能與自體免疫疾病相關。南投醫院中醫科醫師賴卉蓮說,在蕁麻疹治療上,西醫臨床第一線用藥大多為抗組織胺,第二線除了加重抗組織胺的劑量外,有必要時使用類固醇;但從中醫角度,造成蕁麻疹的原因多是體質、氣血受內外在因素影響,能以中醫療法改善。賴認為,蕁麻疹耗發多因體質免疫力差、氣血虛弱,受到外邪侵犯、飲食不當或情緒變動過大,導致體內陰陽氣血失調引起過敏,可依證型辯證施治。除一般中藥內服,也能按摩風溪、內分泌、神門、肺、心等耳穴按摩減緩皮膚癢不適症狀。而想要蕁麻疹好得快有技巧,需內外調理改善,賴卉蓮建議,飲食方面須避免容易誘發蕁麻疹的食物,像辛辣重鹹類,醃菜類、優格優酪乳、酒精飲品等發酵食品及堅果類、含咖啡因飲食、甲殼類海鮮,也要避免吃到不新鮮的食物等。南投醫院也提醒,除了注意飲食,也應該減少對皮膚的刺激,如穿著寬鬆衣物、不戴過多首飾、洗澡水溫勿過熱等等,最重要的是癢的時候盡量不要抓,維持規律作息,保持心情放鬆,找適當的紓壓管道都有助於改善蕁麻疹。
-
2022-01-23 養生.聰明飲食
高膽固醇是不是少吃油比較好?營養師詳解選油品常見疑問
Q:高血脂(膽固醇)的人,是不是少吃油比較好?油脂不僅能提供人體所需的熱量,也能協助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同時也是人體合成固醇類荷爾蒙的原料。因此有高膽固醇血症的人,不必刻意減少油脂攝取比率,而是要選用適當的油品,跟常人一樣,約占每日總熱量的30%。但血中膽固醇較高的人,建議減少攝取飽和脂肪的頻率,如豬油、牛油等。大多數人的主觀認為脂肪的卡路里高「油=肥胖」,其實脂肪與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並列為三大營養素,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油脂不僅能提供人體所需的熱量,幫助體內吸收脂溶性維生素,構成細胞膜與荷爾蒙等,缺乏攝取油脂,可能會導致皮膚乾燥脫屑、掉髮,也與記憶力減退、生長緩慢、生殖障礙、憂鬱症等有關。現代人多慢性病、發炎、過敏、婦科疾病、肥胖代謝性疾病等問題,多數原因都是因為錯誤使用油引起。Q:油開封後很容易出現油耗味,要不要放冰箱?如何保存?油品只要開封後接觸到空氣便會開始氧化,因此建議選購時盡量以小包裝為主,避免開封後無法於短時間用完而發生變質,儲放時只要放在陰涼且避光的地方,不需要放在冰箱冷藏。Q:選購油品時,是否應避免塑膠瓶裝?油品跟塑膠瓶可能發生作用而釋出一些物質,以深色玻璃容器包裝的油品,有較好的遮避光性,能避免油品受到光照而產生變質現象。Q:市面上有所謂「調合油」,是什麼油?調合油一定比較差嗎?調合油是結合各種油品,依不同的比例調製而成的,品質好的調合油是可以結合各種油品的優點,提供人體所需的各種脂肪酸、增加油品的安定性,因此不一定比較差。Q:購買進口橄欖油,如何判斷是不是真的原裝進口?進口再進行分裝的油會影響品質嗎?可由EAN條碼前三碼簡單分辨是否原裝,像義大利國家代號為800-839,西班牙國家代號為840-849,希臘的條形碼是520開頭,編號的意思是在原產地直接分裝好以後進口,不是離開原產地後到台灣或第三國才分裝。通常如果條形碼是60或69開頭,很可能是大桶橄欖油進口,到國內再分裝。至於進口再分裝是否會影響油品質,一般要看包裝標貼說明,注意是否有國家食品檢驗安全認證。Q:等油冒煙才開始炒菜,是最適當的溫度?若油品加熱後冒出陣陣白煙,表示已經達到油品的發煙點,已開始變質,此時不是炒菜的好時機。因為當油品達發煙點時,會開始產生化學變化,油品的成分為三酸甘油脂,當受熱達到發煙點時,就會漸漸分解成甘油及游離脂肪酸,吃下這種油,對身體反而有害。每種油品都有它的烹調溫度,建議適時選用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油品,如橄欖油、苦茶油,因為當飲食中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取代飽和脂肪酸時,除了可降低總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俗稱壞膽固醇),同時不影響到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膽固醇)的數值。此外,平時也要適量攝取堅果、奇亞籽等,這些堅果種籽類不僅富含單元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也富含纖維質及微量營養素、植化素,對於膽固醇高的人也有助益。諮詢/桃園市中壢天晟醫院纖體天成體重管理中心徐光漢醫師、營養師梁嘉麟
-
2022-01-22 該看哪科.中醫
中醫詳解9大體質養生食材各不同!郭祐睿院長:補得多不如吃得巧
國人注重健康,習慣養生、進補,大多會著重在各種食材對健康的好處,不過一般人除了選好的食材以及營養均衡,了解自己的體質也相當重要,澄明中醫診所院長郭祐睿醫師就指出了9大體質,適合的食材也有所不同。 中醫9大體質,養生建議各不同! 郭祐睿院長表示,中醫講究天人合一,根據五臟六腑的生理活動,適應四季、四時陰陽變化,並依據個人體質選擇食物攝取,對於養生更有幫助。以中華中醫藥學會在2009年發布的《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來看,人的體質大致上可分成9大類型,包括了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氣鬱質、血瘀質、特稟質,各自有不同的飲食方式。 1.平和體質:平和體質的人身體運作正常,沒有什麼症狀或疾病在身,日常維持正常生活即可,如營養均衡攝取,並且注意良好的習慣,避免形成其它體質。 2.氣虛體質:氣虛體質的族群,時常會有身體疲乏、喘促及多汗的情況,飲食上適合吃益氣健脾的黃色食物,例如大麥、小米、馬鈴薯等,有助改善這類情況。3.陽虛體質:陽虛體質則時常身體產熱不足,容易手腳冰冷,飲食方面就適合甘溫益氣的黃色食物,以及補益氣血的紅色食物,例如牛肉、辣椒、核桃等。4.陰虛體質:陰虛體質者,常常會有口乾咽燥、夜間發熱等虛熱情況,飲食營養就建議著重在有助讓身體充滿水分的黑色和白色食物,例如黑木耳、白木耳、蓮藕等。5.痰濕體質:痰濕體質大多型體肥胖,且腹部較為肥滿,也有口黏苔膩的情況,建議飲食適度的多攝取健脾利濕的食物,例如白蘿蔔、黃瓜、冬瓜等。6.濕熱體質:濕熱體質的民眾,常會有油光滿面的情況,且時常覺得口苦、舌苔黃膩,飲食建議可吃清熱化濕、性平篇甘寒的食物,例如芹菜、白菜、苦瓜等。7.氣鬱體質:氣鬱體質族群,時常會感到心情抑鬱、憂鬱,飲食建議可選擇疏肝行氣、解鬱的食物,像是菠菜、麥芽、白蘿蔔等都是很好的選擇。8.血瘀體質:血瘀體質者的症狀,皮膚會較為黝黑、龜裂,舌質也較為紫黯,這類族群就會建議可以食用活血氧血、疏通經絡的食物,例如山楂、洛神花、紅藜等。9.特稟體質:特稟體質的人體質較為特殊,常見症狀如過敏,像是氣喘、咽喉發癢、鼻塞、流噴嚏等,也容易有蕁麻疹、濕疹、藥物過敏、哮喘、花粉症等問題,另外也包括了遺傳疾病等先天疾病,飲食上會視當下疾病及症狀建議及調整。 補得多不如吃得巧,視體質飲食更有助健康! 郭祐睿院長表示,民眾在養生進補前先與中醫師詳細評估、了解體質,若胡亂飲食或進補,除了未必能真的補到位,身體還可能越吃越糟,以秋冬民眾常吃鍋物進補來說,虛寒體質就適合溫補,火氣大的人則適合涼補,一樣的鍋物未必適合每個人,特別是有癌症、三高、糖尿病、自體免疫疾病等族群更要謹慎,否則補再多若不適合也是枉然。除此之外,日常也應保持多色飲食的習慣,並多以原型食物為主,避免加工食物,飲食三低一高,也就是低鹽、低糖、低油、高纖維,比起胡亂進補養生,正確的飲食觀念對健康更有幫助! 《延伸閱讀》 .從中醫五行看食物顏色養生!郭祐睿院長:吃對更有利健康。 .進補因人而異,盲目進補恐傷身!醫:把握4觀念更養生。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1-22 養生.聰明飲食
沙拉油、豬油、橄欖油、椰子油... 營養師告訴你:什麼時候該用什麼油?
大豆油(或稱沙拉油)、豬油、橄欖油和椰子油是四種平日生活常見食用油脂,前兩者是在我們祖父母時代就很常見的傳統用油,後兩者則是近幾年廣告詞中常和健康掛鉤的油脂。到底哪種油脂比較好?平日煮菜的話到底用什麼油比較適合?不同的油脂又該怎麼用比較好呢?這次就讓我們來讓認識一下這四個生活常見油脂吧! 富含的是「飽和脂肪酸」,還是「不飽和脂肪酸」? 不管是哪種油,油脂都是由甘油和脂肪酸所構成,所以一個油品是否耐高溫、室溫下會呈液體還是固體,或營養價值好壞,主要看的就是它的脂肪酸組成。基本上,油品中所含的飽和脂肪若比較高的話在室溫下會呈固態,不飽和脂肪含量較多者在室溫下則會呈液態。所以從外觀上我們就可以大致看出大豆油、豬油、橄欖油和椰子油這四個常用油脂中,呈固態的椰子油和豬油飽和油脂含量較高;呈液態的大豆油和橄欖油則是不飽和油脂較高。 富含飽和脂肪的油脂基本上比較耐高溫烹調,但由於飽和脂肪攝取過多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所以在大部分的人眼中,富含飽和脂肪的豬油等動物油脂對心血管健康比較不好。但鮮少人注意到同樣是飽和油脂,椰子油的飽和脂肪酸可是比豬油還高呢:豬油約含40%的飽和脂肪酸,但椰子油的飽和脂肪酸含量超過90%,為豬油的兩倍多,更是一般植物油的6~8倍(註:一般植物油飽和脂肪僅含11~16%)。 大豆油、橄欖油和大部分的植物油所富含的是不飽和脂肪酸,所以在室溫下會呈液態,但儘管如此,不同來源的植物油,其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種類也不同。例如橄欖油、苦茶油等所富含的是「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而大豆油、葵花油等一般植物油大多含的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舉例,橄欖油中的脂肪酸中有高達88%為「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而大豆油中72.5%的脂肪酸為「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雖然對心血管健康較好,但也容易受到氧化破壞,故高溫烹調容易引起油脂變質,而有致癌風險。 解析常見油品的脂肪酸與營養價值~ 我們攝取食物是為了從食物中獲得營養,來維持身體的健康,故我們可透過下面四點來評估自己常用油脂是好還是壞: 1.是否含有人體必需脂肪酸,亞麻油酸和次亞麻油酸? 2.是否含有益腦、心、血管健康及抗發炎作用的ω-3脂肪酸? 3.此油脂富含的是容易導致膽固醇上升的飽和脂肪酸,還是具保護心血管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 4.此油脂中有無其他附帶的營養素,如維生素、植化素等可帶來額外的健康效益。 圖一是大豆油、豬油、橄欖油和椰子油這四種常見油脂的脂肪酸組成與營養素分析,當你就上述幾個點來評估這四種油脂時,你會獲得下面結論: 1.必需脂肪酸方面:椰子油必需脂肪酸含量很低,橄欖油必需脂肪酸含量也不高,反而是大豆油和豬油比較好。 2.ω-3脂肪酸方面:椰子油完全沒有,橄欖油含量很少,而大豆油的ω-3脂肪酸量較豬油多一點。 3.飽和脂肪酸方面:椰子油含量最多,豬油其次,橄欖油和大豆油較少。 4.其他營養素方面:橄欖油維生素E最多,豬油維生素A最多。 故若從上述這四點來看,便宜的大豆油似乎最好,豬油好像也不錯,反而這幾年很夯的橄欖油和油品新貴「椰子油」,其價格和性能並沒有成比例。怎麼會這樣呢?為什麼結果和我們所「聽說」的不一樣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大家要先了解兩個油脂營養觀念: 1.ω-6和ω-3脂肪酸都是對身體健康很重要的脂肪酸。特別是很多現代人常見的慢性病,包括過敏、自體免疫疾病、心臟病、老年癡呆、癌症等都與發炎有關。慢性發炎性疾病主要則是和ω-6/ω-3比值失調有關。 我們日常飲食中的食物和食用油脂大多富含ω-6脂肪酸,僅少數食物如深海魚、亞麻仁油或核桃才富含ω-3脂肪酸。所以雖然大豆油含的ω-3脂肪酸是四種油中較多的,但因為它本身的ω-6脂肪酸也很高,所以並無法改善ω-6和ω-3的比值;而儘管橄欖油ω-3脂肪酸含量不高,無法抗發炎,但因它主要含的是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油酸」,屬於ω-9脂肪酸,故攝取橄欖油並不會影響ω-6和ω-3的比值。 2.不管「理論上」某油脂含那些好的脂肪酸或那些營養素,但在人類社會裏油脂主要還是用來烹調食物,所以從「現實面」來看,選擇料理用油的關鍵在於此油脂在高溫烹調下是否能保留住它的好脂肪和營養素。所以除非你習慣直接吞食油脂(如涼拌),否則在談油脂中有哪些好脂肪前,你該先考慮的是煮菜該用什麼油才對! 煮菜該用什麼油才對? 由於油脂主要用於烹調食物,所以在購買油脂時,除了考慮油脂的營養與脂肪酸種類,還需考慮兩個因素:1.油脂的穩定度 2.油脂的發煙點(Smoke point) 油脂的穩定度 油脂變質主要是因「氧化」(接觸空氣中的氧或暴露在陽光中)所致。油脂氧化時而產生所謂的「自由基」,自由基若攻擊到細胞會導致細胞死亡、進而影響組織器官的功能,若傷及DNA則可能導致基因突變,而可能引發癌症。一般的情況下,身體會用抗氧化劑來中和掉自由基,避免它們對身體造成傷害,這也是為什麼抗氧化劑常會和抗老、防癌劃上等號的原因。 油脂的氧化主要是發生在脂肪酸中的雙鍵位置,所以雙鍵越多的脂肪就越容易被氧化破壞,因此不含雙鍵的「飽和脂肪酸」較含有雙鍵的「不飽和脂肪酸」穩定;而同樣為不飽和脂肪酸,含一個雙鍵的「單元不飽和脂肪」會較含多個雙鍵的「多元不飽和脂肪」穩定。舉例,同樣為18個碳所構成的脂肪酸,含兩個雙鍵的「亞麻油酸」氧化速率比含一個雙鍵的「油酸」快了約30倍,含三個雙鍵的「次亞麻油酸」則比「油酸」快了80倍。 總結來說,從油脂的穩定度來看,選擇富含「飽和脂肪酸」的油脂,如椰子油和豬油>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的橄欖油>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大豆油和一般植物油。 油脂的發煙點 基本上,你所購買的油脂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越多則越容易被氧化;溫度越高,氧化速度就越快,故食用油平日最好儲放在遠離熱源(如瓦斯爐)的陰涼處。但即使你油脂儲放得當,料理時油脂還是會面臨到加熱的高溫問題。 當油脂被加熱到一定溫度時,油脂會被分解為甘油和游離脂肪酸,此時油脂會開始冒煙、變質、裂解成刺激性的小分子化學物質並產生自由基,進而危害身體健康...而這個讓油脂開始冒煙的溫度就稱為該油脂的「發煙點」(或翻譯為冒煙點)。所以,在選擇烹調用油時宜依照個人烹調習慣,來選擇發煙點適合的油品。大體上,油品的發煙點會受到該油脂原料本身的脂肪酸組成,以及油脂的提煉加工程序而影響。 油脂的提煉與加工程序(如精製)會影響成品的發煙點! 我們日常所食用的植物油主要提煉自果實、果粒或種子。提煉油脂的方式簡單來說可分為機械壓榨,和用有機溶劑萃取兩種。一般果實類的油脂(如橄欖油、椰子油)主要會採機械壓榨的方式取油,所以有時你會看到這兩種油會特別在油品前面加上「冷壓初榨」的字眼。果粒或種子可用機械壓榨的方式取油,也可用有機溶劑來提煉,如芝麻油、花生油和油茶油等。 一般機械壓榨出油量較少,它的優點是可保留較多植物本身的營養素,但這個優點往往也是它的缺點,因為這些「雜質」的存在會讓油脂的品質不穩定,容易酸敗,成品發煙點較低,且無法長期保存。故我們日常所購買的那些桶裝、便宜的植物油多半是用有機溶劑萃取方式來提油,且會進行精製流程來除去油脂中的游離脂肪酸、維生素、植化素等「雜質」。油脂精製後可提高其發煙點,讓原本不耐高溫的油脂可煎煮炒炸,且讓油脂賣相更好、不易敗壞,可保存更長的時間。 舉例,未經精製的紅花籽油的發煙點約在107°C(僅能用於涼拌或水炒),未精製的大豆油的發煙點約在160°C左右(可水炒、中小火炒),但經過「精製」後,精製的紅花籽油發煙點可達266°C,大豆油可達238°C,所以儘管理論上大多數植物油都不耐高溫,不適合大火炒或煎炸,但你在大賣場的買的油都標示著可煎煮炒炸,一油用到底,這是因為它們都是精製植物油的緣故。 精製油vs.非精製(或冷壓初榨)油脂! 透過溶劑萃取、脫膠、脫色、脫臭等油脂精製過程,可除去油脂中的雜質(這些雜質也包括油脂中所含的天然營養素),讓油脂變得很純淨(幾乎只剩下脂肪這個熱量)。它的優點是便宜、可耐高溫烹調,可保存較長時間。 僅用機械壓榨的油脂則剛好相反,保留了較多原料本身所含的天然營養素,使用這類油脂除獲得身體需要的脂肪酸外,還可獲得額外的營養。但缺點就是發煙點可能不高,而僅適合涼拌、水炒、或小火快炒。 而在油品市場上很夯的冷壓初榨橄欖油,主要是因為它富含的是單元不飽和脂肪酸(ω-9脂肪酸),所以不會影響ω-6和ω-3的比值,且較一般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油品能耐高溫。另外,因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屬於有益心血管健康的好油脂,再加上冷壓初榨的橄欖油含多酚及其他來自橄欖果實的營養素,使得橄欖油這幾年來一直在市場上飽受消化者的喜好。 圖2整理的常見油脂的發煙點,以及什麼樣的烹煮習慣適合用那些油品。大家可依照烹調方法來選擇適合的料理用油。基本上,從健康的角度來看,還是建議大家平日宜盡量以低溫方式來料理食物,例如涼拌、水炒或小火炒,因為這樣不僅可盡量保留住食物本身的營養,也較能保留住油脂中的營養。如需要用大火或煎炸時,則建議換成發煙點較高的油脂。 總結來說,如果你用的是煎、炒、炸等高溫的烹調方式的話,就不用管哪個油品比較營養、健康了,直接選購一個發煙點高的油品就是了;如果你使用的是涼拌、蒸、煮等較低溫的烹調方式,則可考慮選用保留較多營養的冷壓初榨油品,或現代人比較缺乏的富含ω-3脂肪酸的油品。 作者簡介_Stella從事營養工作20年以上,曾任減肥中心、診所、美商公司及健康學習中心營養師,專精飲食營養、保健營養、減重等領域。 證照:中華民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考合格營養師;台北營養師公會會員。專長:減重/疾病/懷孕等營養諮詢、保健營養品諮詢、文章撰寫、訓練教材編寫、演講授課。 著作:《減肥新發現:不用算卡路里的減肥法》、《黃金比例好身材:營養師的纖體處方》、《抗病養生高免疫蛋》。 部落格:營養師Stella的減肥&營養部落格 延伸閱讀: 換掉浴室門口的腳踏墊,竟能讓家中產生大改變!日本達人的「家事減法術」,讓8成家事都不用做了
-
2022-01-2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Omicron社區疫情擴大 感冒了要不要採檢? 專家這樣說
國內Omicron社區疫情爆發,就國內外觀察發現,感染Omicron後,多出現流鼻涕、頭痛、全身疲勞、打噴嚏和喉嚨痛等類似感冒症狀,但因症狀輕微,且正值冬天,讓有症狀的人常搞不清楚是感冒、過敏,還是感染Omicron。當有類似感冒症狀時,要不要直接進行篩檢,專家則看法兩極,有專家認為,有症狀就篩檢將會「天下大亂」。另有專家說,有不適症狀的人應自費快篩,「這是保護家人」。「如果每位有感冒症狀的病人都要篩檢,恐過度消耗醫療量能,天下大亂。」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說,目前流鼻涕、打噴嚏和喉嚨痛等感冒症狀患者到診所就醫,醫師就是正常看診,但會加強詢問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群聚(TOCC),可是不會協助病人在診所快篩,原因是若協助病人在診所快篩確診,該診所必須暫時停業,醫護人員也須居家隔離,對基層醫師來說相當困擾。如果每位有感冒症狀的病人都要篩檢,這是「殺雞用牛刀」、「不符合比例原則」。林應然說,即使是流感季節,也沒有針對每位有流感症狀的人進行採檢,更何況感染Omicron,症狀多為輕症,對病人來說威脅不大。面對Omicron疫情,現在有兩種聲音,完全不同態度,一是「戰」,也就是「清零」,另一是「和」,也就是「與病毒共存」。林應然說,他偏向與病毒共存。原因是自桃園機場、聯邦銀行、西堤餐廳等社區疫情的確診者,症狀多為輕症,「台灣不應停留在過去成功清零、零社區感染防疫的光環下,面對Omicron應有新的防疫思維。」林應然說,美國疫情嚴峻,但也沒有封城防疫,或限縮民眾生活,主要是Omicron傳播力太強,「想擋也擋不住」,現在應盡速思考如何與病毒共存;當然,有些民眾對去年國內社區疫情大爆發時,有著恐懼記憶,希望Omicron疫情也能清零,但國家除防疫外,還必須兼顧百姓生活、經濟,真的不能無限上綱。對於有類似感冒症狀的人,要不要進行篩檢,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感染者症狀雖然輕微,但仍具有傳染力,若感染者未被確診隔離,又傳染給家中長輩、孩子,將增加家人染疫及重症風險,「基於保護家人,若出現類似感冒的不舒服症狀,應立即自費快篩。」黃立民說,民眾不應擔心接觸者被匡列,或自己需要居家隔離,因造成生活不便而不去篩檢,目前感染者居家隔離天數規定為14天,但因Omicron感染者多為輕症,隔離天數勢必縮短,就待指揮中心宣布,即使被確診隔離,也是一下下就過去了。至於,如果是單身獨居的人,如果出現感冒症狀又不想篩檢,應自我居家隔離10天,確保身邊的人不被感染。林應然提醒,出現類似感冒症狀,但沒有疫情相關旅遊史、接觸史等,不一定要進行篩檢,但家中如有長者、兒童,建議有身體不適的人在家要戴口罩、勤洗手,並與家人保持距離,避免病毒傳播,尤其是家中長者患有多重慢性疾病,應速接種疫苗,提升保護力。
-
2022-01-20 養生.抗老養生
發炎就是大腦病變的開始!聽手機、吃麵包...劉博仁醫師點名6大促發炎習慣,你可能天天在做
發炎是一切大腦病變的開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從2004年2月號《時代雜誌(TIME)》封面以「發炎」(inflammation)為「神祕殺手」(secret killer)為題之後開始,大多數疾病都會探討與發炎的關聯。紅、腫、熱、痛是急性發炎基本反應,但是慢性發炎如同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腦部疾病也是如此。還記得之前提過腦部裡頭有膠細胞,膠細胞又細分成星狀細胞、寡樹突細胞、微膠細胞、室管膜細胞;其中的微膠細胞類似白血球巨噬細胞,其功能是保護腦組織,但是如果微膠細胞或是星狀細胞啟動了特殊發炎反應,可能會產生無聲的神經發炎(neuroinflammation)反應,如果沒有及時修復讓發炎持續發生,反覆持續釋放的發炎激素是會造成大腦一發不可收拾的災難。舉例來說,一旦發生腦中風或是腦外傷,包圍在血腦屏障BBB的星狀神經細胞會發炎破損,導致保護大腦的血腦屏障發生通透性改變,最後造成腦漏(leaky brain);同時微膠細胞會啟動發炎反應,釋放大量發炎激素,如此雙面夾攻,神經發炎的連鎖反應就此展開。剛剛提到的是腦內直接的中風或外傷導致的發炎,大家應該可以理解;但是腦外的因素會影響到腦內發炎嗎?答案是肯定的。例如當身體遭受到感染、毒素汙染、自體免疫攻擊等因素時,這些狀況也會造成體內大量的發炎激素以及過量自由基反應,然後透過直接或間接方式穿越血管、血腦屏障BBB、迷走神經,甚至是室周區域(circumventricular organs,是大腦內部一塊具有豐富血管但缺乏完整血腦屏障的結構),同樣可以啟動微膠細胞的發炎反應,最後慢慢破壞腦神經系統。所以這個血腦屏障BBB非常重要,如果任何原因導致了BBB破損,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研究發現,肥胖、運動不足、空汙、壓力、失眠、腸道菌相失衡、荷爾蒙及內分泌失調,甚至是電磁波等,都會導致BBB滲透性改變,進而引起神經發炎。2016年英國腦神經影像專家維瑞爾•卡索拉羅(Valeria Calsolaro)在《阿茲海默失智期刊(Alzheimers Dement)》發表了阿茲海默症患者腦神經發炎的證據,他認為以病理解剖及神經影像科技的發現,類澱粉沉積尚不足以解釋阿茲海默症的腦部破壞,其實神經發炎才是主要的原因。2017年義大利分子生物及轉譯中心學者維倫提納•沙維(Valentina Salvi)在《神經老化前線雜誌(Front Aging Neurosci)》提出更詳細的解釋:當微膠細胞以及星狀細胞還處於非戰時,此時稱之為M0時期,當啟動發炎機制之後,會進入所謂的priming階段(也稱為M1階段),這priming可以做為啟動、初始或是促發來解釋。當這些微膠細胞進入M1階段,會進行發炎反應以殺菌或是清除異己,但是也開啟了組織破壞和神經發炎的骨牌效應,如果有足夠的抗發炎營養素支持,微膠細胞會進入M2時期,此時反而呈現抗發炎以及組織平衡修復狀態,是有益於大腦的。不過如果進入M1時期太久或是沒有注意到生活型態以及營養積極介入,則搞破壞的M1階段會邁入萬劫不復的惡性循環之中。一位50歲的張先生,他在政府單位擔任重要職位,因為表現良好,已經升任單位最高主管。不過因為某次開會時發現前一天的會議事項一片空白,怎麼想都想不到而嚇到了;在太太的陪同下到醫院檢查後被告知已經有認知功能障礙。當時他嚇的一時無法接受,因為自己的母親正是阿茲海默症患者,所以知道這疾病對於一個人甚至是家庭衝擊非常大。他太太陪同來找我的時候,我發現他有抽菸習慣,雖然一天半包,但也有30年菸史了;身體微胖的他,不只有高血壓及高膽固醇血症,卻沒有規律服藥。應酬多,運動少,加上睡眠品質不好,這些都可能是導致大腦持續發炎,最後造成認知功能障礙的原因。記得在和他分析說明原因之後,他說我跟他解釋的太詳細了,要是能早點認識我,也許就能避開大腦發炎退化。當時我就想一定要出一本有關大腦保養的書籍來教育大眾。保護大腦的第一步以下請各位參考一下,生活中是否有促進大腦發炎的不良生活或是飲食型態,請立刻改善:1.吸菸:吸菸所產生的自由基以及發炎物質太多了,裡頭的焦油以及上千種化學致癌物質不但會致癌,也傷害大腦。2014年的一篇研究發現吸菸會造成大腦氧化壓力激增,促進類澱粉沉積並啟動大腦的發炎反應,這會增加阿茲海默症的機會。2.糖及精緻碳水化合物:包括任何添加糖的飲料、可樂、蛋糕、甜點、糖果或是精緻的碳水化合物如白麵粉、白麵條、白土司、甚至是白米飯等,都會增加血糖波動。這結果有二個,一個是過多的糖本身就是會促進發炎,產生糖化終端產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 AGEs)增加;第二,過多的糖會造成胰島素分泌過多,導致胰島素阻抗,這也會促進血管發炎,增加失智風險。美國布朗大學神經病理學家蘇珊娜•德拉蒙特(Suzanne de la Monte)在2008年《糖尿病科學科技期刊(J diabetes sci technol)》發表一篇文章:在比較健康者和阿茲海默症患者後發現,健康者腦內的胰島素平均含量高了4倍,同時胰島素受體(Insulin receptor)也高了10倍,細胞膜上胰島素受體愈多就愈能正常發揮降血糖的作用;因此蘇珊娜‧德拉蒙特等人提出阿茲海默症可以稱為「第三型糖尿病」的理論。2020年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神經科學家艾納貝利•錢伯斯(Annabelle Chambers)等在《歐洲神經病裡雜誌(Europathol Exp Neurol)》發表了一篇研究,他們發現這種AGEs會在神經細胞、星狀神經細胞、血管內皮細胞中表現出來,雖然不確定是失智症的單獨風險因子,但的確會增加阿茲海默症患者大腦內的類澱粉沉積以及神經老化。3.麩質過敏:過敏是身體對於過敏原的一種反應,近年來小麥麩質(gluten)在過敏疾病的探討已經眾所皆知。麩質是一種廣泛存在麥製品或澱粉加工品的蛋白質,也是俗稱的麵筋;是由麥膠蛋白(gliadins)和麥穀蛋白(glutenins)組成。我在治療所有免疫系統疾病患者時,一定會檢查急性或是慢性過敏原,這裡頭當然包括麩質。許多國外醫師也都強調無麩質(gluten-free)飲食對於控制發炎性疾病、大腦疾病、憂鬱等都有顯著好處。(編按:麩質存在在部分種類的麵包中。)2021年的重量級期刊《細胞(Cell)》有一篇重要論文,是以色列柴姆巴(Chaim Sheba)醫療中心學者阿隆•樂訥(Aaron Lerner)所發表,主題非常特殊:「食物即醫藥:麩質在神經退化疾病的角色」("Let Food Be Thy Medicine": Gluten and Potential Role in Neurodegeneration),其中提到小麥製品裡的蛋白質,也就是麩質,可能會造成腸道菌相失衡 (dysbiosis);因此增加腸黏膜通透性,引起特殊交叉抗體反應,甚至是自體抗體的出現,攻擊了大腦中類似麩質的蛋白結構,而引起大腦退化疾病。4.酒精:酒精熱量高,每公克可產生7大卡,喝多了,肝臟容易發炎,會形成脂肪肝,令腹部肥胖不容易消除。過量的酒精也會傷腦,2017年中國醫藥大學精神醫學部醫師在《精神科雜誌(Psychosomatics)》發表一篇統合研究,從文獻中發現酗酒引起的失智盛行率,雖然每個國家數字不同,但是酒精引起早發型失智症達到10%、而晚發型失智症因酒精引起的比例約只有1.28%。不過也有研究顯示「適量」喝酒對於心血管有好處,問題在於何謂適量?我比較喜歡用美國標準杯的算法,不同的酒精濃度(alcohol by volume, ABV)有不同的標準,先看何謂「一標準杯」?酒精度為5%(ABV)的普通啤酒,一標準杯是指12盎司(360毫升);酒精度為12%(ABV)的葡萄酒,一標準杯是指5盎司(150毫升);酒精度為40%(ABV)的烈酒,一標準杯是指1.5盎司(45毫升)。對男人來說,適量喝酒是指每天不超過2標準杯,每周不超過14標準杯;對女人來說,適量喝酒是指每天不超過1標準杯,每周不超過7標準杯。但是如果一個人喝酒後臉容易紅,可能是解酒ALDH2基因有變異,那就更要少喝了,因為這種體質酒喝多了容易有咽喉食道癌的可能。5.不良飲食習慣:包括攝取過多的omega-6脂肪酸以及過少的omega-3脂肪酸,這會導致發炎;尤其是充滿油脂的大腦,失衡的脂肪酸會造成大腦發炎。另外高溫油炸類食物要少吃,因為油經過高溫處理後極不穩定,容易酸敗形成壞油,一樣會造成大腦發炎。也不要忘了反式脂肪,這是一種「反噬健康」的脂肪,這種植物氫化油惡名昭彰,會造成動脈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失智風險。在許多的甜點、烘焙、糕餅裡頭加的酥油就是一種反式脂肪,雖然富含脂香,但是對心血管以及大腦真的不好。喜歡吃煙燻燒烤食物也要注意,食物在經過高溫燒烤會產生多環芳香烴 (PAH) 、異環胺 (HCA) 、或是丙烯醯酸 (AA) 等致癌又促老的物質,不但會讓身體發炎嚴重,也與肥胖、大腦發炎脫不了關係。6.促進發炎的生活習慣:包括睡眠不足、久坐不運動、長期以耳朵直接接聽手機等。長期熬夜會造成胃的饑餓素以及腎上腺素分泌增加、脂肪的瘦素以及腦部血清素分泌降低,這些都會造成發炎反應增加,引起肥胖,而且不利於大腦在夜間清除大腦廢棄物質,當然就會增加失智風險及憂鬱傾向。久坐不動的3C族或是電視沙發族,不但熱量消耗降低、血管易發炎,全身容易堆積脂肪,也會增加三高風險,造成大腦損傷。因此要打造抗發炎的體質,對於維持健康、保護心血管以及大腦、降低癌症發生等都有其效果。基本上,平日必須要做到不吸菸(二手菸以及三手菸也是)、節制飲酒、多喝水、多吃原型少加工的食物、少吃精緻澱粉及糖、並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蔬果、適度運動、不熬夜以及舒緩壓力,請記得盡量每日都做到這些好習慣。各式蔬菜因為具有足夠纖維以及各種五顏六色的植化素(phytochemicals),不但對腸道友好,對大腦也是有間接好處;但高糖分水果以及果汁必須要有總量管制。我曾經遇過連續多年一天吃6種以上過甜水果,結果反而造成糖尿病、冠狀動脈阻塞以及洗腎的案例。另外多吃好油,包括富含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中小型深海魚、亞麻仁籽油、海藻、堅果。煮菜烹飪盡量用含有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如油酸)的橄欖油、苦茶油、酪梨油、或是玄米油等;另外黑咖啡以及綠茶對於保護大腦也有效果喔!書籍介紹書名:劉博仁不藏私的健腦祕密:活化大腦一點都不難,六堂課養出健康好腦作者:劉博仁出版社:天下生活出版日期:2021/12/29作者簡介/劉博仁相信疾病的治療不應只有一種方法,透過初步的醫食同源核心概念,加上進階的功能營養醫學調理,並將精準醫療檢測納入驗證,才是追求健康的不二法則。現職台中市科博特功能醫學診所(Captain Clinic)院長台北菁英診所功能醫學門診中心營運長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會理事長延伸閱讀: 陳文茜8年來接連住院,去年又罹肺腺癌!一張「重大傷病卡」讓她悟出:人生最後的結局原來是...
-
2022-01-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整理包/第3劑怎麼選?一圖看懂各劑種組合效能、副作用強度
桃機群聚風暴擴大、Omicron病毒進入社區,且確診者多為突破性感染,衛福部決議已接種2劑新冠疫且間隔滿12周以上的18歲民眾,應盡速接種1劑追加劑(第3劑),以提升免疫保護力,估計至1月底約有768萬人符合施打資格。《聯合新聞網》整理報導,讓您一目瞭然追加劑該怎麼選,副作用少、保護力最好。● 第3劑怎麼選?目前全球追加劑的接種趨勢,以mRNA疫苗(BNA、莫德納)為首選,腺病毒疫苗(AZ)作為第3劑效果不佳,僅針對對mRNA或蛋白質次單元疫苗(高端)過敏者建議可選擇。衛福部長陳時中建議,前面打兩劑AZ,第三劑就選莫德納、BNT或高端,前面兩劑高端者全部都可選,混打的人也可以打,就是不要有3劑AZ疫苗的情形。● 第3劑保護力比較2021年12月初醫學期刊《刺胳針》刊登由牛津大學進行的「COV-BOOST」第3劑混打試驗研究,針對2878名已完整接種2劑AZ疫苗或2劑BNT的志願受試者,以雙盲隨機方式、7種不同廠牌疫苗,對兩組人員進行第3劑追加。牛津大學實驗的7種追加劑疫苗品牌,分別是BNT、AZ、莫德納、嬌生、Novaxax、CureVac、Valneva,研究發現7款疫苗大部分都能誘發強大免疫反應,其中以莫德納、BNT兩款mRNA疫苗效果最好。觀察台灣目前有使用的BNT、AZ及莫德納3種疫苗數據,可出看完整接種2劑AZ者,第3劑不論是選擇BNT或莫德納,對於提升IgG抗體的效果,都較第3劑選擇AZ高出許多,其中選擇莫德納幾乎是選擇AZ的12倍;如果前2劑是打BNT者,第3劑選擇莫德納的效果也超過選擇AZ的2倍。● 第3劑副作用嚴重嗎?根據衛福部資料,國人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第1劑覆蓋率達80.22%、第2劑覆蓋率也有70.7%,第3劑為1.18%,截至2022年1月6日因接種後不良反應死亡數為1236例。依美國CDC資料顯示,接種第3劑疫苗後最常出現的症狀為注射部位疼痛(71%)、疲勞(56%)、頭痛(43.4%),接種mRNA疫苗第3劑和第2劑的不良反應(副作用)發生率雷同,接種2劑腺病毒疫苗(AZ)後追加mRNA疫苗,則可能出現注射處疼痛、全身痠痛、發熱等副作用症狀。▌施打3劑莫德疫苗第3劑和第2劑的副作用發生率雷同;第3劑局部副作用發生率(84.7%)較第2劑(83.5%)高,全身副作用發生率(79.0%)較第2劑(81.3%)低。▌施打3劑BNT疫苗第3劑和第2劑的副作用發生率雷同;第3劑局部副作用發生率(74.1%)較第2劑(71.7%)高,全身副作用發生率(69.2%)較第2劑(71.7%)低。▌第2劑AZ後追加mRNA疫苗常見副作用有注射處疼痛(持續1-2天)、疲倦、全身痠痛、發熱等台大公衛學者任小萱受訪指出,第三劑疫苗的副作用以輕微不良反應最常見,包括:疲勞、疼痛、發紅等,根據英國研究,混打副作用比例可從高到低排名如下:第一名:2劑AZ+莫德納第二名:2劑BNT+莫德納第三名:2劑BNT+嬌生第四名:2劑BNT+AZ第五名:2劑AZ+嬌生第六名:2劑AZ+半劑Novavax前台大醫師林氏璧表示,不管前2劑打哪款疫苗,「都建議第3劑以mRNA疫苗為自選」,所有疫苗組合中,最不建議的是3劑都選AZ;兩劑mRNA後打AZ也可以,但中和抗體還是大輸打mRNA,還要承受發生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的風險,症狀遠比心肌炎嚴重很多。林氏璧表示,40歲以下的國人打mRNA疫苗,不良反應比例會較高,莫德納半劑量機率也大於BNT全劑量,如果很在意副作用的不舒服感,不妨選擇高端疫苗。另,30歲以下的年輕男性若擔心心肌炎的風險,建議可以避開莫德納,選擇BNT。● 哪些人該打第3劑?▌想要接種第3劑者應符合下列3條件:‧ 年滿18歲‧ 已完成2劑疫苗接種,不論任何廠牌‧ 與第2劑須間隔3個月● 第3劑該何時打?如何預約?Omicron再度讓國內疫情升溫,許多民眾也開始搶打第3劑疫苗,除了各縣市開始設立大型接種站外,指揮中心預計將在1月15日重啟1922疫苗預約平台。以下整理已經接種第2劑的日期,對照12周後該打第3劑的日期,供民眾做為接下來預約疫苗時的參考。
-
2022-01-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三劑打莫德納或BNT會增心肌炎風險嗎?醫詳解心肌炎症狀、好發原因及預防方法
●心肌炎症狀:胸痛、輕微發燒、呼吸急速、喘或心悸●避免罹患心肌炎,應盡速接種流感疫苗國內爆發Omicron社區疫情,接種第三劑疫苗至關重要。指揮中心統計,目前第一劑涵蓋率已破八成、第二劑已達七成一。雖然大家開始搶打第三劑疫苗,但仍不免擔心接種莫德納、BNT等mRNA疫苗,是否容易引發心肌炎。醫師表示,國際研究,尚未看到接種第三劑疫苗提升心肌炎好發風險,但癌症患者需使用化療或放療藥物,或罹患紅斑性狼瘡等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為心肌炎高風險組群,務必多加注意。【延伸閱讀:抗Omicron混打該怎麼打?哪些混打組合副作用比較低?】Q:追加打半劑莫德納或全劑BNT疫苗,是否會增加心肌炎風險?A:不會。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系主任褚柏顯表示,依莫德納及BNT疫苗接種須知,雖然都提到接種第二劑疫苗及年輕男性,於施打後14天內,易出現極罕見的心肌炎和心包膜炎病例,但評估對於年輕族群整體臨床效益仍大於其風險。Q:接種mRNA疫苗,為何容易引發心肌炎?A:研判可能是施打疫苗後,新冠病毒侵入身體,引起身體出現發炎細胞,當進入心臟後,引發心肌炎。褚柏顯說,尤其是30歲以下年輕族群身體免疫力強,易引起發炎反應,也會增加罹患心肌炎風險。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蘇彥伯說,心肌炎會引起心臟細胞大量發炎、死亡,會導致心臟功能變差。Q:有心臟疾病、移植或其他病史者,是否不適合打第三劑疫苗?A:褚柏顯說,目前尚未有相關證據指出,心臟疾病或其他病史者不適合接種第三劑疫苗,但若正在發燒或急性中重度疾病患者,應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而接種疫苗前應諮詢醫師並充分討論,評估疫苗風險後再行接種,避免引發心肌炎。Q:接種疫苗後,若發生心肌炎可能是什麼症狀表現?A:褚柏顯說,接種疫苗後,若出現急性和持續性胸痛、呼吸急速、喘或心悸,或有輕微發燒等疑似心肌炎症狀,應速就醫檢查。甚至超過48小時仍感到呼吸急促、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嚴重過敏反應,應速就醫釐清病因。此外,蘇彥伯說,患者也可能出現急性肺水腫、胸悶、低血壓等症狀。【延伸閱讀:前兩劑混打 第三劑可採「AZ+BNT+BNT」或「AZ+莫德納+BNT」】Q:除接種疫苗外,好發心肌炎的原因有哪些?A:蘇彥伯說,一般造成心肌炎,多為感染流感等上呼吸道病毒,但也有一些是不明原因。褚柏顯表示,心肌炎好發原因,除感染感冒病毒外,還包括癌症患者需使用化療或放療藥物,或正在使用愛滋病藥物控制病情,或是罹患紅斑性狼瘡等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或者曾進行心臟移植病人。Q:心肌炎治療方式為何?A:蘇彥伯說,感染病毒後引發心肌炎,發病速度快,若導致心衰竭時,治療時多先採取利尿劑、升壓劑、呼吸器等支持性療法,讓心臟充分休息,等待發炎情形慢慢好轉,但若病情嚴重,恐引起心衰竭,此時可能必須接上葉克膜維持身體機能,但若疾病持續惡化,仍有死亡風險。褚柏顯說,病毒性引起的心肌炎病人到院後,經胸部X光、超音波、心電圖等檢查,確診為心肌炎時,會先給予治療痛風藥物秋水仙素,降低病人體內發炎情形,多數心肌炎可以獲得治療及痊癒。Q:如何預防心肌炎?A:蘇彥伯說,心肌炎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但好發率不高,民眾應了解可能發生心肌炎的致病因子且加以預防,但天冷時,各類病毒活躍,尤其現在Omicron及流感病毒流行,建議國人應盡速接種疫苗,平時要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前往人潮擁擠場所。
-
2022-01-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專責病房住滿確診病患 黃立民:政府要定調哪些該送
台大醫院附設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今天下午參加桃園醫師公會全國應變線上會議指出,因應入境旅客國感染Covid-19人數增加,台北市的醫院現在每天都要輪流接患者5至10人,病房很快就會相當滿,我們照顧病患的醫療人力其實不太夠,中央要定調什麼樣的病患要送,什麼樣的不要送到醫院。黃立民說,就像輕症的病患是不是不要送到醫院,而是送到哪裡隔離或回家,這些都是要考慮的,基本上桃園機場防疫的問題當然要解決,不過還是要檢視還有哪些漏洞,還有從現在起到春節,醫療資源的問題要如何處理,桃園應該也是面臨到這個問題。會議主持人之一醫師公會聯合會理事長邱泰源(立委)強調,黃立民教授的論述都相當有遠見,醫師公會聯合會這兩年來都一直在執行黃立民教授的意見,而且因此預防了許多事情發生。顏慕庸教授(醫師)在線上會議提醒桃園現在有兩個重點,第一個就是要注意正在發展中的社區感染,政府目前的做法是只要是確診者就送到專責病房,Omicron肺炎呈現的情形相對比較少,大部分是以感冒的症狀出現在你我周圍,所以在社區執業的醫師,對有感冒症狀的患者一定要篩檢,在台北就會加強篩檢,因為很明顯會以感冒主訴的病人會漸漸增多。第二個就是桃園要廣泛設立社區篩檢站,趕快找出這些傳播鏈加以阻斷,從機場到防疫旅館、家庭,「當我們在做社區圍堵的時候卻出現漏洞,就像在做排水的工作時,堤防還有漏洞水一直進來,這就是桃園目前的困境」,他同意黃立明說的光篩檢還不夠,一定要把SOP做出來。顏慕庸說,他上周到桃園對所有防疫旅館業演講,介紹「膠囊式」的動線管制,同時溝通哪些是感控的關鍵,桃園的觀旅局、衛生局和防疫旅館已經連結起來,桃園也開始擬定醫療進入防疫旅館的策略,他在另外一場演講(視訊演講)說明醫師進入防疫旅館要注意哪些要點,如果疫情再增加,防疫旅館和醫療的需求也跟著再增加,第一線的醫護支援是否也需要進駐到這一塊,桃園醫師公會可以趕快進行這方面的教育,他隨時可以支援。顏慕庸說明,如何從機艙到入境海關、防疫計程車到防疫旅館、家裡都要有一套SOP,他稱為「膠囊式管理」,他當初在台北昆明院區同時做一般的門診,也做專責治療彼此不受影響,用這個經驗能守住桃園同時提高疫苗的覆蓋率,也讓需要緊急施打疫苗的人,不要跟大家一樣在那邊等不到疫苗。黃立明院長下午要大家忘記前面第1、2劑打什麼疫苗,著眼第3劑就是要打最好的疫苗,也就是全劑的BNT或半劑的莫德納,兩個選一個。對於還是有人推薦高端疫苗,黃立民認為過去對打疫苗過敏,或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擔心有心肌炎,非常擔心副作用的話就打高端,因為高端還是會把防護力提上來,只是目前數據不太夠,但是相信還是有效,顏慕庸教授也建議可以選擇高端。黃立明表示在藥物治療方面,瑞德西偉是有效的,另外還有一種輝瑞生產的藥Paxlovid台灣可能還沒進來,但是效果可以到90趴,這兩種藥政府要趕快採購。顏慕庸建議第3劑疫苗應優先讓第一線防疫人員施打,至於境外移入確診患者爆出即將塞滿醫院加護病房,醫院篩檢站也超過負荷,因Omicron疫情較少肺炎重症,輕症呼吸道感染較多 ,建議在診所廣設社區篩檢站分擔篩檢量能。由專人負責機構(機場、防疫旅館)的感染控制措施,並加強教育民眾正確認識飛沫傳染、氣溶膠傳染,了解威脅性,讓各機構注意動線及環境的感染控制, 共同應對這波Omicron疫情。
-
2022-01-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兒科醫師頭大「哪個感冒小孩該快篩?」 專家建議這些必問
桃機Omicron群聚感染持續擴大,深入六個家庭、波及五名兒童,兩人未滿兩歲、一人未滿五歲、兩人為國小學童。僅一童偏向無症狀,其餘四人都曾發燒,並各有頭痛、嘔吐、喉嚨痛、頭痛等症狀。國內兒科專家表示,兒童防疫只能靠非疫苗公衛措施,因症狀難以與流感區辨,建議醫師必須詳細詢問TOCC及居住地、學校、家人工作等資訊,有風險因子就該篩檢;本身有其他疾病的孩子,症狀也可能較為嚴重。兒科醫學會兒童急診主任委員吳昌騰表示,美國近期已有超過卅二萬五千多名兒童確診,Omicron確診兒童住院人數高於Delta流行期,西雅圖兒童醫院病童每十人就有兩人確診。香港研究發現Omicron病毒在上呼吸道複製率較高,對肺部侵襲性較低,但由於兒童的氣管比較細小,如果發炎腫脹,就會出現類似流感的上呼吸道症狀。雖然幾乎所有症狀都類似流感,仍有小特徵可留意。吳昌騰提醒,美國觀察大量兒童病例之後發現,某些感染Omicron的兒童因聲帶和喉頭發炎,有「哮吼」症狀,講話及咳嗽時聲音粗啞,咳嗽聲刺耳類似狗吠,建議家長和醫師提高警覺。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新冠肺炎在兒童都比較輕症,最大的問題在於與一般感冒難以區別,一百個有症狀的小朋友可能有一個確診,但光憑症狀,根本不知道要篩哪一個。強烈建議醫師必須要詳細問家庭的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居住地、家人工作、家裡有沒有人生病,就讀的學校在哪裡、是否有同校學生確診或預防性停課等,如果發現疑似有與桃機群聚有關的風險因子,就要快篩。吳昌騰提醒,台灣有非常多過敏兒,過敏性鼻炎、氣喘都很常見,這些既有疾病也會混淆確診症狀。令人擔心的是,感染新冠病毒帶來的壓力,可能會誘發氣喘等過敏症狀加劇,症狀不見得輕微,本身就有一些疾病的孩子若確診,還是可能致命,不可輕忽。黃立民表示,美國有建議五到十一歲兒童接種疫苗,但大部分國家都沒有讓兒童打疫苗,除了考量到輕症較多,也因為相關試驗的安全性資料還不夠多,各國政府的態度偏向「還不急」,仍以疫苗以外的公衛措施作為兒童的主要防疫策略。吳昌騰建議,既然孩子還不能打疫苗,圍繞他身邊的人都應該要接種,才能保護兒童。除此之外,家長必須努力協助落實兒童戴口罩、勤洗手等動作,尤其孩子很容易東摸西摸,就算揉眼睛、摸鼻子很難阻止,但至少吃東西之前務必要把手好好洗乾淨。
-
2022-01-06 養生.聰明飲食
缺乏維生素B12引貧血! 營養師教你補充六大種類食物
維生素B12又稱為鈷胺素類(cobalamins)、氰鈷胺(cyanocobalamin),屬維生素B群的一員,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是唯一含有鈷的維生素,也是人體必需維生素。維他命B12又被稱為「記憶力的維生素」,具有保護神經細胞的功能,可改善健忘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此外,可與葉酸協同作用,有助於造血功能,缺少會引起貧血的問題。維生素B12體內作用1.可以幫助紅血球形成,若有B12缺乏會導致無法形成健康紅血球,影響血液攜氧量,外觀上會有皮膚蒼白的情形。2.增進神經系統健康,幫助神經元傳導,輔助神經組織的健康。缺乏時,可能會有手麻腳麻、記憶力、易怒、注意力難以集中等問題,情緒上可能也比較容易焦慮不安。維生素B12每日建議攝取量◎13-71歲:2.4 ug◎孕婦孕期:2.6 ug、哺乳期:2.8 ug常見食物中維生素B12含量維生素B12來源以動物性成分及藻類較多,詳細如下: ◎藻類:‧壽司海苔片 105.077 ug‧紫菜 65.26 ug‧乾裙帶菜 5.07 ug‧海帶梗 0.84 ug‧乾銀耳 0.37 ug‧乾木耳 0.23 ug◎菇類:‧乾香菇 0.94 ug‧姬松茸 0.3 ug‧喜來菇 0.28 ug◎肉類:‧豬肝 30.53 ug‧板腱 3.88 ug‧山羊前腿肉片 3.42 ug‧去骨牛小排 3.33 ug‧腓力牛排 3.13 ug◎魚貝類:‧文蛤 50.54 ug‧日本竹筴魚/瓜仔魚 17.84 ug‧黑次鯛(含皮) 7.31 ug‧日本銀帶鯡(加工)/丁香魚 5.68 ug‧鯔/烏頭 3.81 ug‧日本鰻鱺魚片(蒲燒) 2.54 ug◎蛋類‧雞蛋黃 2.95 ug◎乳品類‧全脂鮮乳 0.63 ug*以上數值單位均為每100g可食部分之含量
-
2022-01-05 該看哪科.耳鼻喉
鼻塞睡不好 微創低溫消融術讓他鼻子恢復暢通
1名55歲男性長期受鼻塞所苦,使用藥物治療卻效果不佳,最近甚至連晚上睡覺都睡不好,醫師診斷他罹患慢性肥厚性鼻炎,為他在門診時施行「微創低溫組織消融探針手術」,術後呼吸恢復暢通,讓患者不禁說「從來沒有呼吸這麼順暢過!」長安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林恆甫指出,鼻塞的成因有很多,像是過敏、鼻竇炎、長期使用鼻噴劑、慢性鼻炎、鼻中膈彎曲、鼻甲肥厚、腫瘤等,其中因下鼻甲肥厚而造成的鼻塞稱為肥厚性鼻炎。診斷時除了目視檢查,還可以搭配過敏原測試、鼻咽內視鏡檢查及鼻阻力檢查來判斷成因和嚴重程度。他說,慢性肥厚性鼻炎對藥物反應通常沒有過敏性鼻炎這麼好,如果藥物控制不好,建議可以考慮手術治療。此次病患使用的微創低溫組織消融探針手術是利用電腦控制溫度,將低溫探針深入下鼻甲肥厚組織破壞,來達到縮小下鼻甲體積與保留黏膜的功能。優點是傷口小、手術時間短、恢復快;相較於傳統手術,鼻黏膜可以完整保留,減少空鼻症等副作用的產生。林恆甫提醒,肥厚性鼻炎若置之不理,導至增生越來越大,鼻塞會更嚴重、呼吸不順,甚至會影響睡眠品質、注意力無法集中。因此,若鼻塞已嚴重影響生活和睡眠,建議盡快尋求專業耳鼻喉科醫師診斷治療。
-
2022-01-04 養生.聰明飲食
喝燕麥奶代替牛奶補鈣?專家揭營養價值:多數人都喝錯
最近燕麥奶當紅,成為時下流行的健康飲品,不過,真有這麼神奇嗎?營養師提醒,燕麥奶屬於「全穀雜糧類」,主要成分為澱粉(碳水化合物),含有豐富的水溶性膳食纖維,但含鈣量少,且蛋白質不多,如想補鈣、蛋白質,還是應該選擇牛奶。國人常喝的3大健康飲品 燕麥奶、牛奶、豆奶比一比營養師蔡孟融表示,燕麥奶是將燕麥以水浸泡後,加水磨成漿、煮沸、過濾製成,有些燕麥奶產品會使用酵素水解改善質地,或額外添加油脂、食品添加物等成分,讓口感與牛乳更相近、品質更穩定。而俗稱豆漿的豆奶則為「豆魚蛋肉類」,將黃豆浸泡於水中,磨漿、分離豆渣、煮沸而成,主要提供蛋白質,為傳統華人社會最常見的早餐主角之一。至於牛奶,則屬「乳品類」,乳牛分泌的乳汁,經殺菌等步驟處理後,即可飲用,營養成分較多元,可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質,是很好的鈣質來源。缺鈣者光喝燕麥奶 無法補充所需營養素燕麥奶、牛奶、豆奶為國人常喝的3大健康飲品,該如何選擇呢?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建議,應與其他食物搭配,例如,燕麥奶只能提供微量蛋白質,可搭1顆水煮蛋或茶葉蛋。豆漿則因缺乏澱粉,早餐如果飲用豆漿,則可搭配地瓜、饅頭或三明治。而牛奶營養較為均衡,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鈣質,相當適合老年人、兒童、青少年飲用。值得注意的是,燕麥奶是從全燕麥粒中提取的植物奶,但並非奶類,其卡路里和脂肪含量,往往高於牛奶,但蛋白質含量則低於牛奶,僅約3分之1,鈣質含量更少。劉怡里表示,缺鈣者光喝燕麥奶,無法補充所需營養素。牛奶、大豆屬於過敏原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飲用蔡孟融提醒,在喝燕麥奶時,應需注意1天攝取的醣類總量,避免身體造成負擔。高齡者、減重者等常有蛋白質攝取不足的狀況,建議多喝豆奶與牛奶。另外,牛奶、大豆屬於過敏原,有些人不宜飲用。再者,喝豆奶容易產生脹氣,乳糖不耐症者則應避免飲用牛奶。腎功能不佳者必須限制蛋白質攝取,應該謹慎飲用豆奶與牛奶。食藥署表示,燕麥奶、豆奶、牛奶的營養成分不同,民眾選擇時,應注意均衡攝取營養素。開封後都儘速飲用完畢,或放置冷藏保存;大包裝飲品則避免對口飲用,以免口中細菌汙染飲品。(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燕麥奶其實是澱粉食物! 營養師分析常見「5款奶類營養價值」 ·燕麥奶不含乳糖、高纖低脂! 營養師曝「致肥陷阱」:小心不知覺變胖
-
2022-01-03 該看哪科.皮膚
吃什麼都過敏?蕁麻疹怎麼辦?醫詳解治療方及教2招助止癢
許多民眾日常吃個東西便會出現蕁麻疹,不過也有人吃這個也會、吃那個也會,那麼恐怕得留意是慢性蕁麻疹在作亂,而問題另有原因,並不在食物。 蕁麻疹可分2大類,超過6周留意慢性蕁麻疹! 美麗信義皮膚科診所曾奕騰醫師表示,蕁麻疹為常見的一種過敏反應,在臨床表現上皮膚會出現邊界分明、搔癢的膨脹疹子,形狀大小不一,一般而言來得快、去得也快,約在數十分鐘、數小時間消失,也可能過沒多久又在同一個位置或不同位置出現。 蕁麻疹種類繁多,初步可略分成急性蕁麻疹和慢性蕁麻疹兩大類,較為常見的為急性蕁麻疹,兩者症狀一樣,主要以時間作為區分,6周內為急性蕁麻疹,若反覆發作超過6周便會合理懷疑為慢性蕁麻疹,需更多加觀察背後可能引起的風險因素,兩者的風險因子、治療方式有所不同。 急性蕁麻疹成因:曾奕騰醫師表示,引起急性蕁麻疹的成因,主要包括4大因素,包括食物、藥物、感染、其他過敏原等。食物常見如海鮮、帶殼海鮮、鯖魚、芒果、奇異果、堅果、花生等。藥物則如部分抗生素藥物、止痛藥物,當中以NSAID較為常見。感染以病毒占多數,任何種類的病毒皆有可能,又以小朋友較為常見,如流感病毒、新冠病毒。其他如塵螨、貓毛、各類穢物等,皮膚碰觸到過敏原亦有可能出現蕁麻疹,不過因人而異,也因此有些過敏原也被歸類在「不明原因」,患者往往需仔細回想或記錄發作前可能食入或接觸的過敏原,釐清真正的原因。 以海鮮引起的蕁麻疹來說,一般而言吃下後便會發現,並可能在數十分鐘、數小時內反覆發作,病程通常在數天後漸改善,病人如有察覺便可避免,即便反覆發作也鮮少至6周,多數不超過兩星期。 慢性蕁麻疹成因:慢性蕁麻疹的成因,就沒有像急性蕁麻疹如此明確,以現有研究來看,多數原因不明,一部分與自體抗體有關,確切原因不易判斷,誘發惡化因素也相當廣泛,主要包括作息不正常、睡眠不足、工作或課業壓力較大、焦慮、季節交替等,需多留意並加以避免。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人納悶,為什麼吃這個也出現蕁麻疹,吃那個也蕁麻疹,其實真正的問題很有可能就是慢性蕁麻疹。 如何治療蕁麻疹?醫:急性、慢性各不同! 急性蕁麻疹治療:曾奕騰醫師指出,慢性與急性蕁麻疹因成因不同,治療重點自然也會有所不同。急性蕁麻疹一般會以口服抗組織胺藥物治療為主,如遇嚴重、甚至引起眼皮、嘴唇腫起來、呼吸道阻塞等血管性水腫,則會使用口服或注射類固醇,或是注射腎上腺素等,讓急性水腫消退,通常病程在數天即可獲得緩解。 慢性蕁麻疹治療:慢性蕁麻疹通常症狀不會像急性那麼猛烈,多數是間歇且反覆發作,常持續數月甚至數年,因此如同控制三高等慢性病一般,需要長期規律治療,通常第一線治療一樣以口服抗組織胺以改善當前情況,若效果不佳,第二線則會考慮使用免疫抑制劑、生物製劑。雖然需長期治療,但通常不是一輩子,用藥治療期因人而異,平均約為2年,較易控制的可能半年內有機會緩解,但亦有10年才獲得控制的案例,患者須注意如與前述所提到的生活、作息、壓力等惡化因子,如控制三高一樣,若風險因素控制不佳,自然不利於疾病治療。蕁麻疹當下怎麼辦?醫:冰敷可緩解癢感。 蕁麻疹發作搔癢難耐,民眾多會想辦法改善當前症狀。對此曾奕騰醫師提醒,除了盡量不用手抓以外,也不可用熱水沖燙,熱水沖燙當下雖因受到熱水刺激搔癢感覺可能獲得改善,但容易引起使血管擴張造,使得蕁麻疹更加嚴重。藥物方面也建議避免自行購買使用,特別是類固醇藥物,雖然抗組織胺藥物在遵循指引相對安全,但不論何種疾病都建議先尋求醫師協助為佳。 建議蕁麻疹發作但沒有口服藥物時,可用冰敷、冰涼且不具刺激性的家用外用藥物,雖然不具治療效果,但可以暫時緩解癢感,冰敷可幫助收縮血管可改善部分症狀。不過仍需注意少見的「冷蕁麻疹」不可使用冰敷,建議就醫檢查治療。 《延伸閱讀》 .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反覆發作難以入睡?專家教治療3大關鍵 .皮膚起紅疹可能是新冠肺炎?醫師:留意5大皮膚症狀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1-03 名人.楊定一
楊定一/重建鼻呼吸,讓身心放鬆、得到修復
呼吸這個主題,是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光是呼吸的方式就決定了我們的壓力狀態,更別說對呼吸道和能量的影響。任何人都會認同鼻子是用來呼吸的,而嘴巴主要是用來進食。除非鼻腔通道阻塞或是需要增加通氣量的緊急狀況,才會藉由口腔的輔助來進行。然而,現代人用嘴呼吸的情形相當普遍。除了因為空氣汙染日益嚴重,容易造成呼吸道感染和鼻塞之外,我們為了應付快節奏的生活步調,無形中也急躁起來──說話快、進食快、情緒反應激烈。這更讓張嘴呼吸反客為主,成為許多人的呼吸常態。或許我們都以為自己只有在感冒、過敏、鼻塞時才會張開嘴巴呼吸,但只要觀察身邊的大人或小孩,就會發現許多人在發呆或做事時會不自覺地嘴唇微張、透過嘴巴呼吸。光是張開嘴巴呼吸,就已經足以刺激交感神經、讓身心進入壓力狀態。一個人就算只是坐著休息,如果不是鼻呼吸而是張嘴呼吸,都會發現自己的呼吸速度變快變淺,變成一種偏向過度換氣的胸式呼吸。為了牽就這種快節奏的呼吸,我們自然會將脖子往前伸,肩膀和胸廓往內縮。這不光讓身體肌肉緊繃、容易造成骨架和結構的錯位,而且還讓身體進入一種低效益的呼吸方式,讓人容易疲倦、焦躁與昏沉。張嘴呼吸,對呼吸道本身就有直接的影響。長時間張口,唾液蒸發快,牙齒與牙齦的粘膜失去保護而造出各種口腔問題;舌頭攤平在下顎而無力,也會影響說話和咀嚼能力;少了鼻子的過濾,張口吸入髒空氣容易傷害咽喉黏膜,讓扁桃組織長期發炎並腫脹,也會造成呼吸道的阻礙。幾百年前已有一些醫學和文化交流的記錄,指出鼻子呼吸的重要性。舉例來說,16世紀的荷蘭醫師勒維努(Lemnius Levinus)發現仰睡時張嘴呼吸會讓身心無法獲得真正的休息與修復。19世紀深入荒涼的美國西部為印地安原住民畫相的冒險家凱特林(George Catlin)也提到睡覺時用嘴巴呼吸和打呼,會讓人白天打不起精神、影響身體健康。近代也有愈來愈多的醫師開始留意到鼻子呼吸對睡眠品質、白天精神和健康的重要性。要找回鼻呼吸,方法其實很簡單。最簡單的練習就是盡量讓自己閉上嘴巴不說話,同時將舌頭往上顎頂著,這麼一來自然可以回到鼻呼吸。當然,現代人太依賴口語溝通,一開始可能需要安排禁語或安靜的時段來刻意練習。熟練了,自然發現自己不只呼吸變得平順,念頭少了,情緒也不容易起伏,甚至可能還會享受這難得的「小閉關」。用餐也是一個練習的機會。現代人性子急,進食快、邊吃邊說話……都會降低咀嚼肌肉群與舌頭的作用,長期下來口腔變形,更助長張口呼吸。我通常會提醒身邊的朋友,小口小口地吃,食物送進口腔後就專心細嚼慢嚥。不僅幫助消化,也從周邊肌肉的使用來幫助重建鼻子呼吸習慣。我也在《好睡》提過,可以用親膚的膠布貼住嘴巴,幫助自己睡著了也盡量保持鼻子呼吸。後來陸續有許多朋友跟我分享,他們用了睡眠膠帶後睡眠品質明顯得到改善、白天精神變好、不容易感冒,更別說打呼、呼吸中止這些問題也都減少甚至消失。從鼻子呼吸著手,是徹底調整體質的開始,也幫助我們隨時回到最輕鬆、最自然的生命狀態。
-
2022-01-01 新聞.健康知識+
吃蔥白緩解感冒症狀?生薑提升代謝力? 專家揭「食用禁宜」
冬天到了很多人很想吃些溫熱的食物,其實常見的蔥、薑、蒜、辣椒及九層塔等辛香料可以改善手腳冰冷、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免疫等,加入菜餚中不僅增添風味與香氣,更可強身健體,即使身為配角也能小兵立大功。 吃蔥降低致癌危機 蔥白可緩解感冒初期症狀中醫師周宗翰表示,蔥在中醫眼中不僅僅是佐料,在強調「藥食同源」的傳統醫學認為蔥具有健胃整腸、防感冒、防癌的功效,因為裡面含有硫化物不僅提供氣味,也促使體內排除致癌物質的酵素活性增加,相對減少身體罹患癌症的機率。醃製類的食物如香腸、臘肉、火腿、培根等,含有許多硝酸鹽,人體腸道細菌會將食物中的硝酸鹽轉為亞硝酸鹽,而亞硝酸鹽很容易在胃部的酸性環境下,與蛋白質形成致癌物質亞硝胺,特別容易引發胃癌。而蔥中的含硫化合物,可抑制腸胃道細菌將硝酸鹽轉變為亞硝酸鹽,進而阻斷了後續的致癌過程。除此之外,蔥含豐富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縮短殘渣通過腸道的時間,蔥白能刺激腸胃蠕動、幫助消化的效果使排泄物變柔軟,防止便秘,腸道健康自然免疫力就會提升。周宗翰醫師補充,如果是輕微感冒或是感冒初期,蔥白連根用水煮溫服,可以袪風發汗,對冬天風寒引起的鼻塞、頭痛、發熱不流汗的人有緩解效果。中藥也有蔥豉湯方,就是以蔥白加上淡味的豆豉,煮水燉服,蔥白可以發汗解表,這是因為蔥富含蘋果酸、磷酸糖等,能興奮神經系統、刺激血液循環、促進發汗作用,也可加強消化液分泌、增加食慾,試著每天吃一些蔥製作的佳餚,如蔥花蛋、蔥爆牛肉等,將蔥運用在不同的食材上。 薑促進血液循環又暖身 要吃對時間避免上火周宗翰醫師說明,生薑藥食同源,有散寒、發熱、暖身、止嘔、止咳等效果。國外研究則發現,生薑所含的薑酮、薑辣素、薑烯酚和薑黃素,都是有助提升代謝力的成分。而醋也有促進代謝的功效,醋泡生薑能促進血液循環、治感冒、增加抵抗力,也有輔助治療關節炎的作用。醋泡生薑片作為日常餐桌上的一道小菜,不僅味道鮮美,還能溫胃止嘔、增加食慾,是一種價廉物美、藥食兼備的佳品。泡完生薑的醋不要丟,生薑醋泡腳改善失眠,每晚睡覺前,盆裡裡面放適量40度的溫熱水,加醋1勺,浸泡雙腳15分鐘也可以減重促進循環,護心臟。早上吃一點薑,對健康有利,但是要注意的是生薑味辛性溫,含有揮發油、薑辣素屬性較熱,若在晚上吃,會讓人上火,所以容易口乾舌燥的人要適量。大蒜降血脂防血栓 但這類人最好不要生吃大蒜營養成分豐富,中醫認為大蒜味辛、性溫,入脾、胃、肺,有暖脾胃、消症積、解毒、殺蟲的功效。大蒜中所含的大蒜辣素,有明顯的抗炎滅菌作用,大蒜也有明顯的降血脂及預防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的作用,並可防止血栓的形成,也可消除疲勞、恢復體力。腦力勞動強度過重的人,可多食蔥和蒜,有助於防止血液升高所導致的頭暈,具有較好的健腦功能。周宗翰醫師說,雖然有些人不喜歡大蒜的味道,但生吃的確比熟吃好。蒜的藥用功效來自於它的辛辣味,也就是其中的大蒜素,如果把它炒熟,大部分大蒜素會揮發或受熱分解,這樣就大大地降低了大蒜的保健功效,所以大蒜儘量還是生吃最好。醫師提醒,即使吃大蒜好處多,但性屬辛辣的蒜頭,會刺激胃酸的分泌,因此腸胃不好的人、容易嘴破或是口乾舌燥的虛熱體質的人,最好不要空腹生吃,以免破壞腸胃功能。辣椒開胃暖身又抗菌 體質燥熱者不宜多吃辣椒能開胃、溫中止痛,且有很好的抑菌和驅蟲作用,但是有燥熱體質的人是不可以多吃的。吃辣以後身體發熱的同時頭部和臉部會出汗,這是因為辣味上升的特性所導致的。這種體內上升的熱氣會給人體中屬陽的部位,即心臟、肺、頸部、頭部和五官帶來影響。所以,當辣味攝取過多時,容易會在頭部、眼部和咽喉誘發熱性疾病。所以當有喉痛或是胃熱就要小心是否辛辣食物吃太多,經常心煩氣躁的人和心煩就頭痛的人最好遠離辣味。所以辛辣食物適量為宜,因為辛溫之品助熱傷陰,不利於血糖的控制,有糖尿病的患者要小心。而皮膚發紅、瘙癢的過敏症狀多因體內風熱過多引起。辣味具有增加火熱之氣的功能,若吃寒涼食物後腹部冷痛或拉肚子的人、清晨經常腹瀉的人、四肢涼怕冷的人,有以上這些症狀屬於體寒者,可以多吃辣味對身體比較好,不過也要適可而止,過於強烈的辣味會引起反效果。而乾燥多熱的陽性體質不宜吃辣味,吃多了辣的東西會增加胃腸火氣,會使腸胃得各種熱性疾病。喜歡吃辣的人建議可多搭配蔬菜,可利用寒涼的蔬菜降低辣椒的熱性。九層塔可緩解各種症狀 老年人則不適合太常吃在中醫九層塔味性辛、溫,微毒,入肺、脾、大腸、胃經。許多性偏寒涼的食材(如:文蛤),烹調時加入九層塔,可淡化寒性,更符合膳食養生的精神。《飲膳正要》中記載:「九層塔與諸菜同食,味辛香,能闢腥氣,皆此意也。」九層塔的功用非常多,舉凡感冒頭痛、胃腸脹氣、腸炎腹痛、胃痛,消化不良、便秘、嘔吐、胃抽筋、解毒等皆可緩解。但是《嘉祐本草》也記載:「不可久食、多食,會令關節不舒、令血脈不暢。」如此看來九層塔的功效雖好,但要注意用法用量,老年人通常少氣少血,因此較有氣虛血燥的現象,那就不適合太常吃九層塔。周宗翰醫師提醒,中醫認為辣椒、大蒜、生薑、蔥、等辛辣食物與眼疾還有咽喉疾病有關,不管是何種辛香料,有些體質的人就是不適合吃太多,特別是有眼疾的患者,在治療時必須忌掉辛辣食物;而辛香料過多會耗散人的氣,同時也耗散人的血,所以氣血虛弱的人要注意。(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吃辣散熱助減重!會傷胃嗎? 專家曝「傷身關鍵」:11種體質恐惡化 ·吃薑不怕冷!嫩薑、粉薑、老薑、薑母差在哪? 各別「超狂優點」一次曝
-
2022-01-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冠疫苗累計接種3497萬劑 2劑涵蓋率68.9%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持續接種,根據指揮中心最新統計,昨天共接種20.2萬劑,累計接種3497萬劑,第1劑疫苗涵蓋率79.96%、第2劑68.9%。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最新統計,昨天COVID-19疫苗共接種20萬2841劑,其中包括1468劑基礎加強劑、1萬6577劑追加劑,累計接種3497萬5846劑。據統計,COVID-19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第1劑79.96%、第2劑68.9%、基礎加強劑接種率0.02%、追加劑接種率0.63%。在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方面,至12月29日,國內累計通報1萬5463件不良事件,其中7804件為非嚴重不良事件、7659件其他疑似嚴重不良事件;嚴重不良事件當中,有37件疑似嚴重過敏、1225件死亡、6397件其他嚴重事件。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接受記者電話訪問時表示,截至12月8日,也觀察到40歲至49歲女性接種COVID-19疫苗後引起嚴重過敏反應通報數高於背景值,共通報9例個案,比原本每年發生率10萬人分之5.36來得高,但因COVID-19疫苗過敏反應原本就預期會比較高,且相較他國沒有比較高,因此建議持續監測即可。據統計,加拿大AZ疫苗嚴重過敏通報率為每百萬劑8.9件、台灣為1.5件;莫德納(Moderna)疫苗通報率每百萬劑9.7件、台灣1.5件;BNT疫苗通報率每百萬劑12.2件、台灣0.3件,暫未觀察到須立即採取相關措施的安全疑慮。
-
2021-12-31 該看哪科.風溼過敏免疫
腰痠背痛一定是僵直性脊椎炎嗎? 醫:有下列4種狀況的背痛者需儘早就醫
腰酸背痛的經驗幾乎人人經歷過,熬夜加班久坐、搬重物負重、彎腰做事姿勢不良等等,日積月累後上了年紀更容易發生。不過看似平常的症狀要特別注意什麼呢?其實八成以上的腰酸背痛找不到特殊病因,通常過一陣子就慢慢自己好了,或者短期的止痛藥使用後在一兩週內改善,這些大部分是因為工作特性,姿勢不良造成肌肉痠痛等,這種情況復健科可以提供電療熱敷的物理性治療與基於功能訓練的職能治療。但少數背痛卻是嚴重疾病的表現,如脊椎骨折、神經壓迫、骨髓炎、癌症骨轉移、僵直性脊椎炎等等,因此要特別注意伴隨以下狀況的背痛就要儘早就醫。注意有下列狀況的背痛者需儘早就醫1.發生在嚴重外傷或跌倒撞擊後,這可能與一些外傷造成的骨骼病變有關,比較適合看骨科或神經外科2.出現以前沒有過的神經學症狀,如下肢無力、麻痺、大小便失禁或尿不出來,這可能牽涉到神經受損,比較適合看神經內外科。3.半夜或清晨最痛,通常與發炎有關,適合看過敏免疫風濕科。4.有發燒、體重減輕等症狀,也許要加上感染科或血液腫瘤科的評估。其中僵直性脊椎炎雖然不是最緊急的疾患,卻是需要長期治療追蹤的慢性病;患者往往從年輕甚至青少年時期就開始有症狀,早期發現早期開始治療,最能有效改善日後的預後和生活品質,然而因為好好壞壞的症狀,大家常常會以為只是一般的痠痛,有些病人甚至有家族病史卻仍然沒有積極就醫,錯過早期治療是很可惜的。那麼僵直性脊椎炎會有那些症狀呢?最常見是超過三個月以上的反覆下背痛,而且是越睡越痛、越睡越僵,半夜或者清晨最不舒服,需要起床活動筋骨半小時以上才會消退;有時會痛在肩頸上背或是肩胛骨中間,尤其是女性患者常以不典型症狀表現。除了背痛,有些患者會表現肩關節、髖關節(大腿根部)、膝蓋、腳踝、腳跟、腳底、胸口兩側肋骨或骨盆邊緣等部位疼痛甚至腫脹,而且疼痛超過一兩個月以上都不見好轉或反覆發生。有些患者對慢性疼痛習以為常,也沒特別就醫,直到發生單眼視力模糊畏光、急性紅眼疼痛的急性虹彩炎,眼科醫師建議轉診風濕免疫科檢查,才發現有僵直性脊椎炎。有的人併發皮膚或指甲的乾癬病變(又名牛皮癬、銀屑病)(如圖一),也有少數人併發發炎性大腸炎的症狀,常反覆拉肚子解血便等。若有因為以上症狀懷疑僵直性脊椎炎病,可以進行X光檢查看是否薦腸關節發炎,加上抽血檢驗HLA-B27,排除其他疾病,確定診斷方向後就可以開始治療。僵直性脊椎炎的治療在藥物治療方面包括藥物和非藥物的治療,非藥物方面主要是建立運動習慣、物理治療、戒菸等等,運動有獨立於藥物的效果,對於病人的疼痛減少與活動範圍的維持有積極的意義。藥物部分以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為第一線治療,使用在發炎疼痛的階段大多數患者可獲得良好改善;有時周邊關節疼痛發炎也會加上免疫調節藥,如:斯樂腸溶錠治療。因為此症為慢性病,藥物治療通常需要使用較長的時間而非幾天就好,建議配合醫師回診以監測副作用及療效。對於消炎止痛藥反應不佳或有副作用的患者,現在也有大分子的注射式生物製劑,如:抗腫瘤壞死因子製劑、抗IL-17抗體等製劑,可以提供另一種治療選擇。治療的目的除了改善疼痛外,最重要的是希望能減少脊椎沾黏的併發症,如:嚴重的患者可能脊椎沾黏如竹竿,活動受限且無法正常地彎腰轉頭(如圖二),有些伴隨嚴重的周邊性下肢寡關節炎(如圖三)。醫療的發展日新月異,生物製劑的針劑治療及標靶藥物的口服治療發展,為第一線治療不佳的病患開啟了一扇新的門,期望對疾病的控制更加完善。
-
2021-12-31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黃達夫膽結石引起腹膜炎 鬼門關前走一遭!
口述/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董事兼院長黃達夫因為膽結石,前年我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我會定期做健檢,前年體檢發現膽囊有沙,不久後出現短暫的黃疸,於是決定開刀切除膽囊。十幾年前,在美國杜克大學開了腦部手術,開刀的前一晚,醫院為我施打一劑標準劑量的預防癲癇藥物靜脈注射劑,結果血壓急速下降,緊急處理後才穩定下來。同時發現我對麻醉藥很敏感,這對手術團隊是一項考驗。兩顆結石堵住總膽管出口沒想到,除了體質較敏感外,我的體內構造竟然與一般人不一樣。本來因膽囊結石,醫師照著標準作業流程,進行膽囊切除手術,並順利出院。但卻在一周後的例行晨會中,我突然腹部劇痛,幾乎走不出會議室,同事們用輪椅將我送到急症處理室。劇烈的疼痛,讓我沒辦法做任何檢查,止痛的麻醉藥也用到很高的劑量。直到第二天,做檢查才發現,原來是膽道先天異位,兩顆結石堵住總膽管出口,導致我先前切除膽囊的接口裂開,而引起腹膜炎,只好再回醫院開刀房處理。對抗生素過敏引起休克在準備手術前的檢查過程中,又引發吸入性肺炎,因此過程非常驚險。手術前後也發現,我幾乎對所有抗生素都過敏,不是出疹子、全身紅腫、發癢,就是呼吸困難、引起休克。平常我都鼓勵病人盡早下床走動,才能快速復原。但我當時既沒食欲也沒有力氣下床,因此在不得已情況下,醫療團隊開了院內常給癌症病人使用、刺激食欲的處方。腎上腺素分泌嚴重不足但處方對我沒有助益,情況還更差。檢查才發現,這個刺激食欲的藥物,壓抑了我的腦下垂體功能,導致腎上腺素的分泌嚴重不足,這是一個罕見的副作用。也因為我的情況,不久後醫院內的醫師接到一名從醫學中心轉來的小兒病人,體力很差。這名病人當時也在使用刺激食欲的藥物,他停藥後,精力就恢復了。這次生病的經驗,讓我再次體會到,過去我常説的,「病人是最好的老師」。我自己當病人,教了我自己及院內的醫師,了解了這款藥物罕見的副作用。也讓我對醫院內的醫療團隊更具信心。我的病程充滿挑戰,我用肉身考驗他們搶救急重症病人的能力,他們不但通過了我出的困難考題,還戰戰兢兢地把我照顧好了,「我可以很放心地交棒了!」平常我沒有特別的養生之道,只是遵循一般醫界的建議,均衡飲食、不抽菸、不酗酒、不喝糖水。●醫學辭典 膽結石膽結石依生長部位不同分為膽囊結石和膽道結石,主要成因是膽汁濃縮成結晶,就變成結石。但因濃縮的成分為膽固醇、膽色素、鈣質、蛋白質以及少量脂肪酸等,也會有不同的結石種類,主要和先天體質有關,不過常吃高熱量、高膽固醇食物者、家族遺傳、肥胖、糖尿病患者,是膽結石的危險族群。膽結石不一定要拿掉,如果健檢發現有膽結石只需要定期追蹤,若擔心復發風險或已有症狀,先處理膽道結石,再處理膽囊結石。諮詢醫師╱書田診所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邱展賢●黃達夫小檔案現職:●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董事兼院長●黃達夫醫學教育促進基金會董事長●美國杜克大學內科教授專長:●癌症預防●內科學及血液腫瘤學等經歷:●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醫學教育論壇召集人●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美國癌症學會癌症預防●診斷及治療委員會評議委員及主席●美國杜克大學癌症中心臨床主任
-
2021-12-30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濕冷咳嗽以為感冒 竟是氣喘發作
冷氣團一波波來襲,天氣濕冷,鄭先生下班頂著風雨騎車,回家後咳嗽不止,咳到深夜無法入睡,呼吸急促幾乎快喘不過氣,就醫檢查發現氣喘發作,且合併黴漿菌感染,經住院治療才獲得改善。預防氣喘發作,建議可從強化體質、避免過敏原、用藥控制3方面著手。20歲鄭先生原以為只是感冒風寒引起咳嗽,沒想到竟是氣喘發作。聯新國際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謝國洲指出,氣喘是「支氣管的過敏病症」,主要症狀有咳嗽、胸悶、呼吸伴隨咻咻的喘鳴聲、呼吸困難等,以慢性咳嗽最為常見,卻容易被誤認是感冒、空氣汙染,或胃食道逆流引起的喉嚨不適。氣喘與氣候、體質有關,謝國洲表示,氣喘患者對溫度敏感,在清晨和深夜會咳得比較厲害,也常合併其他的過敏疾病,例如鼻過敏、眼睛過敏。如咳嗽超過2周以上,建議到醫院做氣喘檢查。氣喘好發於冬季濕冷天氣,特別是早晚的低溫與溫差大都容易誘發,而氣喘的風險因子還包括塵蟎、黴菌、空氣汙染、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或是對特定食物過敏,以及肥胖、遺傳等。根據國外研究,成年型氣喘以女性居多,可能與吸入廚房油煙及打掃時的揚塵有關。謝國洲指出,氣喘症狀不難控制,平時沒症狀不表示已經痊癒,仍應積極治療,全球罹患嚴重難治的氣喘病人不到2成,超過8成以上的病人只要調整生活與環境,搭配藥物就可以控制。預防氣喘,應避免肥胖、適度運動,強健抵抗力,經醫師評估後也可以中醫三伏貼、三九貼調理體質;並注意居家整潔,改善潮濕環境,遠離廚房油煙、粉塵等。
-
2021-12-30 醫療.慢病好日子
慢病主題館【肺纖維化】免疫疾病易共病 一旦確診侵犯肺
罹患自體免疫疾病是一場長期抗戰,而且許多患者除了原本的疾病外,還會共病其他免疫疾病,一旦患者確診一種以上的免疫疾病,更容易因免疫系統侵犯形成肺纖維化,但因初期症狀不明顯,病患常錯失早期治療的先機。近年醫界已逐漸建立跨科合作的醫療模式,「每位醫師都要像偵探一樣」,全力搶救患者肺部健康。目前確認容易引發肺纖維化的自體免疫疾病,以硬皮病為首,肺纖維化進展也是最快的,其次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燥症、皮肌炎與紅斑性狼瘡。多科團隊合作 辨識病因為及早發現並治療肺纖維化,現在各大醫院風濕免疫科和胸腔科、病理科等科別多半都已建立團隊,合作辨識病因並討論治療模式,進而有效延緩肺纖維化。以皮肌炎為例,雙和醫院風濕免疫科醫師蘇勤方表示,某些抗體引發的皮肌炎,會特別攻擊肺部,之後惡化到肺纖維化,甚至有些皮肌炎病人的皮膚和肌肉還沒出現變化,卻已先出現肺部症狀。恩主公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醫師郭孝齡說,紅斑性狼瘡的病患來到診間時,會先抽血檢查血液和免疫學檢查,還要注意病患有沒有合併其他自體免疫等共病,以及免疫系統是否已開始攻擊身體器官。一至二成乾燥症 侵害肺部台北榮總內科部整合醫學科主治醫師曹彥博也說,自體免疫疾病是因為免疫系統出了問題,產生對抗自己的抗體,例如乾燥症的自體抗體以侵犯腺體為主,常見的兩大臨床症狀是口水和淚腺分泌不足。乾燥症也會表現在多重器官上,如肺部、心臟,統計上顯示,約一成至兩成的乾燥症可能侵害肺部併發肺纖維化。肺纖維化 先從喘咳累開始肺纖維化的症狀,會先從喘、咳、累開始。蘇勤方提醒自體免疫患者多留意生活中的具體表徵;例如以前從自家走到超市要多久?現在要多久?是不是因為會喘會累而變慢?又或以前爬樓梯到五樓才喘,但如今到二樓便喘個不停,經由這些具體的生活情境來向醫師說明,以便提早察覺肺部被侵犯的可能性。建立病識感 定期就醫追蹤曹彥博說,現在風免科醫師的警覺性也很高,會定期為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做肺部檢測,每3到6個月做一次X光與肺活量測試,高解析度的電腦斷層則是每6至12個月做一次。同時自體免疫疾病患者要建立很強的病識感和警覺性,更要定期就醫、積極追蹤,畢竟愈早發現,就能愈早有效治療,可以延緩病情惡化。【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94愛你慣粉絲團
-
2021-12-30 養生.聰明飲食
冬天多吃蔥、薑、蒜、辣椒、九層塔,能保健暖身 專家揭「食用禁宜」
冬天到了很多人很想吃些溫熱的食物,其實常見的蔥、薑、蒜、辣椒及九層塔等辛香料可以改善手腳冰冷、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免疫等,加入菜餚中不僅增添風味與香氣,更可強身健體,即使身為配角也能小兵立大功。吃蔥降低致癌危機 蔥白可緩解感冒初期症狀中醫師周宗翰表示,蔥在中醫眼中不僅僅是佐料,在強調「藥食同源」的傳統醫學認為蔥具有健胃整腸、防感冒、防癌的功效,因為裡面含有硫化物不僅提供氣味,也促使體內排除致癌物質的酵素活性增加,相對減少身體罹患癌症的機率。醃製類的食物如香腸、臘肉、火腿、培根等,含有許多硝酸鹽,人體腸道細菌會將食物中的硝酸鹽轉為亞硝酸鹽,而亞硝酸鹽很容易在胃部的酸性環境下,與蛋白質形成致癌物質亞硝胺,特別容易引發胃癌。而蔥中的含硫化合物,可抑制腸胃道細菌將硝酸鹽轉變為亞硝酸鹽,進而阻斷了後續的致癌過程。除此之外,蔥含豐富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縮短殘渣通過腸道的時間,蔥白能刺激腸胃蠕動、幫助消化的效果使排泄物變柔軟,防止便秘,腸道健康自然免疫力就會提升。周宗翰醫師補充,如果是輕微感冒或是感冒初期,蔥白連根用水煮溫服,可以袪風發汗,對冬天風寒引起的鼻塞、頭痛、發熱不流汗的人有緩解效果。中藥也有蔥豉湯方,就是以蔥白加上淡味的豆豉,煮水燉服,蔥白可以發汗解表,這是因為蔥富含蘋果酸、磷酸糖等,能興奮神經系統、刺激血液循環、促進發汗作用,也可加強消化液分泌、增加食慾,試著每天吃一些蔥製作的佳餚,如蔥花蛋、蔥爆牛肉等,將蔥運用在不同的食材上。薑促進血液循環又暖身 要吃對時間避免上火周宗翰醫師說明,生薑藥食同源,有散寒、發熱、暖身、止嘔、止咳等效果。國外研究則發現,生薑所含的薑酮、薑辣素、薑烯酚和薑黃素,都是有助提升代謝力的成分。而醋也有促進代謝的功效,醋泡生薑能促進血液循環、治感冒、增加抵抗力,也有輔助治療關節炎的作用。醋泡生薑片作為日常餐桌上的一道小菜,不僅味道鮮美,還能溫胃止嘔、增加食慾,是一種價廉物美、藥食兼備的佳品。泡完生薑的醋不要丟,生薑醋泡腳改善失眠,每晚睡覺前,盆裡裡面放適量40度的溫熱水,加醋1勺,浸泡雙腳15分鐘也可以減重促進循環,護心臟。早上吃一點薑,對健康有利,但是要注意的是生薑味辛性溫,含有揮發油、薑辣素屬性較熱,若在晚上吃,會讓人上火,所以容易口乾舌燥的人要適量。大蒜降血脂防血栓 但這類人最好不要生吃大蒜營養成分豐富,中醫認為大蒜味辛、性溫,入脾、胃、肺,有暖脾胃、消症積、解毒、殺蟲的功效。大蒜中所含的大蒜辣素,有明顯的抗炎滅菌作用,大蒜也有明顯的降血脂及預防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的作用,並可防止血栓的形成,也可消除疲勞、恢復體力。腦力勞動強度過重的人,可多食蔥和蒜,有助於防止血液升高所導致的頭暈,具有較好的健腦功能。周宗翰醫師說,雖然有些人不喜歡大蒜的味道,但生吃的確比熟吃好。蒜的藥用功效來自於它的辛辣味,也就是其中的大蒜素,如果把它炒熟,大部分大蒜素會揮發或受熱分解,這樣就大大地降低了大蒜的保健功效,所以大蒜儘量還是生吃最好。醫師提醒,即使吃大蒜好處多,但性屬辛辣的蒜頭,會刺激胃酸的分泌,因此腸胃不好的人、容易嘴破或是口乾舌燥的虛熱體質的人,最好不要空腹生吃,以免破壞腸胃功能。辣椒開胃暖身又抗菌 但體質燥熱者不宜多吃辣椒能開胃、溫中止痛,且有很好的抑菌和驅蟲作用,但是有燥熱體質的人是不可以多吃的。吃辣以後身體發熱的同時頭部和臉部會出汗,這是因為辣味上升的特性所導致的。這種體內上升的熱氣會給人體中屬陽的部位,即心臟、肺、頸部、頭部和五官帶來影響。所以,當辣味攝取過多時,容易會在頭部、眼部和咽喉誘發熱性疾病。所以當有喉痛或是胃熱就要小心是否辛辣食物吃太多,經常心煩氣躁的人和心煩就頭痛的人最好遠離辣味。所以辛辣食物適量為宜,因為辛溫之品助熱傷陰,不利於血糖的控制,有糖尿病的患者要小心。而皮膚發紅、瘙癢的過敏症狀多因體內風熱過多引起。辣味具有增加火熱之氣的功能,若吃寒涼食物後腹部冷痛或拉肚子的人、清晨經常腹瀉的人、四肢涼怕冷的人,有以上這些症狀屬於體寒者,可以多吃辣味對身體比較好,不過也要適可而止,過於強烈的辣味會引起反效果。而乾燥多熱的陽性體質不宜吃辣味,吃多了辣的東西會增加胃腸火氣,會使腸胃得各種熱性疾病。喜歡吃辣的人建議可多搭配蔬菜,可利用寒涼的蔬菜降低辣椒的熱性。九層塔可緩解各種症狀 老年人則不適合太常吃在中醫九層塔味性辛、溫,微毒,入肺、脾、大腸、胃經。許多性偏寒涼的食材(如:文蛤),烹調時加入九層塔,可淡化寒性,更符合膳食養生的精神。《飲膳正要》中記載:「九層塔與諸菜同食,味辛香,能闢腥氣,皆此意也。」九層塔的功用非常多,舉凡感冒頭痛、胃腸脹氣、腸炎腹痛、胃痛,消化不良、便秘、嘔吐、胃抽筋、解毒等皆可緩解。但是《嘉祐本草》也記載:「不可久食、多食,會令關節不舒、令血脈不暢。」如此看來九層塔的功效雖好,但要注意用法用量,老年人通常少氣少血,因此較有氣虛血燥的現象,那就不適合太常吃九層塔。周宗翰醫師提醒,中醫認為辣椒、大蒜、生薑、蔥、等辛辣食物與眼疾還有咽喉疾病有關,不管是何種辛香料,有些體質的人就是不適合吃太多,特別是有眼疾的患者,在治療時必須忌掉辛辣食物;而辛香料過多會耗散人的氣,同時也耗散人的血,所以氣血虛弱的人要注意。★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12-30 該看哪科.皮膚
打COVID-19疫苗 恐誘發乾癬發作
冬天是乾癬好發季節,2/3乾癬患者在冬天病灶會變嚴重,此外,因乾癬屬免疫系統失衡疾病,疫苗也會誘發乾癬發作;皮膚科醫師表示,自施打COVID-19疫苗以來,門診中因打疫苗惡化或新生的乾癬病患有增加趨勢,推測可能是COVID-19疫苗的免疫增強方式較強,使原本控制良好的乾癬或潛在乾癬體質被誘發,不過儘管有此顧慮,醫師還是建議應接種疫苗。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台大醫院皮膚科主任蔡呈芳表示,一名六十多歲女性在打完COVID-19疫苗後,身上起疹子,原本以為是皮膚過敏,不過她的妹妹因小時候患過乾癬,直覺是乾癬病灶,催促姊姊就醫,結果證實的確是疫苗誘發乾癬體質發作。蔡呈芳說,像這類的患者並不少見,之前澎湖一名七旬乾癬患者,在打完莫德納後全身皮膚潰爛,已通過藥害救濟;而這類發作,通常在打完疫苗的二到四天內出現,治療期約三個月以上。臺大醫院一名檢驗師本來使用生物製劑,乾癬控制良好,結果打完疫苗後手掌、腳掌大發作,差點因此不符健保給付規定。不過儘管COVID-19疫苗有可能誘發乾癬,醫師仍建議接種疫苗,只是需要針對染疫風險、疾病狀況進行綜合評估,正在使用生物製劑的患者也不用擔心疫苗影響療效。而冬季是乾癬好發季節,門診病患大幅增加,皮膚科醫學會攜手台灣乾癬協會,推出4種醫病共享決策工具,包含生物製劑說明衛教單張、治療衛教工具書與兩支衛教影片,幫助乾癬患者主動瞭解治療目標與多元治療方式,與醫師共同討論最適合的治療方案,有機會達到病灶「清零」的最佳治療目標。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常務理事暨臺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醫師呼籲,因門診時間有限,患者就醫前可充分運用四大工具,掌握「看完整、問明白、聽建議」看診三步驟,事前做好功課,門診即可進行高效率醫病溝通。
-
2021-12-29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冬季溼冷好發氣喘造成原因多 咳嗽超過2周要小心
冷氣團接連報到天氣濕冷,鄭先生下班頂著風雨騎車,回家後咳嗽不止,咳到深夜無法入睡,而且呼吸急促幾乎快喘不過氣,經檢查發現是氣喘發作,合併黴漿菌感染,住院治療後獲得改善;醫師也提醒預防氣喘可從強化體質、避免過敏原、用藥控制3方面著手。20歲鄭先生原以為只是感冒風寒引起,沒想到竟是氣喘,聯新國際醫院胸腔內科醫師謝國洲指出,氣喘可說是「支氣管的過敏病症」,主要症狀有咳嗽、胸悶、呼吸伴隨咻咻的喘鳴聲、呼吸困難等,以慢性咳嗽最為常見,卻容易被誤認是感冒、空氣汙染,或胃食道逆流引起的喉嚨不適。謝國洲表示,氣喘與氣候、體質有關,對溫度敏感,在清晨和深夜會咳得比較厲害,也常合併其他過敏,例鼻子、眼睛過敏。胃食道逆流引起的咳嗽則與飲食及生活習慣有關,如咳嗽超過2周以上,建議到醫院做氣喘檢查。氣喘好發於冬季濕冷天氣,特別是早晚的低溫與溫差大都容易誘發,而氣喘的風險因子還包括塵蟎、黴菌、空氣汙染、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或是對特定食物過敏,以及肥胖、遺傳等。根據國外研究,成年型氣喘以女性居多,可能與吸入廚房油煙及打掃時的揚塵有關。謝國洲指出,氣喘症狀不難控制,平時沒症狀不表示已經痊癒,仍應積極治療,全球罹患嚴重難治的氣喘病人不到2成,超過8成以上的病人只要調整生活與環境,搭配藥物就可以控制。預防氣喘應避免肥胖適度運動,強健抵抗力,經醫師評估後也可以中醫三伏貼、三九貼調理體質;注意居家整潔,改善潮濕環境,遠離廚房油煙、粉塵等,也可上網自行測驗線上e-ACT氣喘控制評量(https://tinyurl.com/48may2yv)。
-
2021-12-29 該看哪科.皮膚
憂乾癬復發「打三劑好掙扎」 數據揭高達15次嚴重惡化
冬季是皮膚病好發季節,全國約有十萬名乾癬患者,由於先天免疫系統失調,加上近年新冠疫情導致回診中斷,許多乾癬病灶急遽惡化,連疫苗也不敢打,深怕導致全身潰爛。現年32歲病友蔡先生,自13歲起乾癬發病,新冠疫情期間,也完全不敢打任一劑疫苗,深怕免疫系統再度崩潰,病情復發,且經醫師建議若要施打,也只能打AZ疫苗或高端為主。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台大醫院皮膚科主任蔡呈芳指出,乾癬發作及惡化因子中,確實可能跟抽菸或部分藥物、疫苗有關,未來施打第三劑疫苗也務必等待病情穩定。據統計有50名嚴重乾癬患者,在病情不穩定下施打新冠疫苗,共發生15次嚴重惡化、惡化程度超過50%,相較於沒打疫苗的33名僅2人病情惡化,需要針對染疫風險、疾病狀況進行綜合評估。蔡呈芳指出,過去發現確實有乾癬患者施打二劑莫德納疫苗後,出現全身皮膚大面積惡化脫落,已申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但疾病復發可能性很多,藥物過敏也有風險。社團法人台灣乾癬協會秘書長王雅馨表示,預估台灣有一至兩千名患者,使用生物製劑等免疫抑制劑治療,對於疫苗接種也需要額外進行補強,但受限於病況不穩定,仍須要進一步追蹤。在台灣每千人中約五人患有乾癬,且中重度患者佔二至三成,多在20至40歲發病,未來施打第一至三劑疫苗,務必要跟醫師充分討論,等病況穩定,才能評估施打。
-
2021-12-27 該看哪科.婦產科
產後6個月抗疤黃金期 傷口照護把握3重點
COVID-19疫情打亂所有準媽媽的生產規畫,進入醫院要PCR核酸採檢,陪病限一人也要PCR,生產方式及產後傷口照護等問題多多。元氣周報與安美得特別合辦「後疫情時代的好孕二三事」健康講座,邀請高雄長庚醫院婦產部副部長蔡慶璋醫師,分享產婦因應疫情的技巧及產後傷口照護,藝人黃小柔也來現場參與座談,分享她生三胎的實際經驗,讓準媽媽聽了健康平安好孕跟著來。孕婦建議滿13周後再施打疫苗。蔡慶璋醫師說,產婦住院前3天內需進行PCR核酸篩檢,確保沒有染疫才能住院,若逾三天,則需重新檢測;且為減少人流進出,目前僅限一位陪病者,同樣要接受PCR檢測,檢測費都由政府補助。他建議,疫情期間,懷孕38~40周已足月,可與婦產科預約待產,自然產改成計畫性生產,並安排PCR檢測;計畫性自然產則建議催生引產,以避免急產。他強調,為提高生育率,國健署今年七月起,提高產檢補助及項目,產檢次數增到14次,超音波檢查增加2次;並新增妊娠糖尿篩檢、貧血檢查,未納健保的新住民懷孕婦女也享有同樣服務。疫苗施打部份,各國指示任何周數皆可,但為減少第一孕期易產生的併發症做區隔,國內大部分醫師建議延至第二孕期後,再施打疫苗。另,考量AZ疫苗的血栓風險,建議優先選擇mRNA疫苖;接種前不需驗孕,接種後不需避孕。保持傷口濕潤均衡環境,修復速度快2倍。藝人黃小柔參與座談時分享其三次剖腹產及產後傷口照護的經驗。她說,生第一胎時,跟著大家一樣在傷口上貼專用膠帶,貼的時間很長,因體質等原故有點不適,後來才發現發炎了,緊急處置後還是留下疤痕。她強調,要多問、多聽、多看,諮詢專家。蔡慶璋指出,傳統上產後採用乾燥癒合法已被推翻了,因為易有過敏、癢、檢視傷口不易等問題,而且貼的時間太長,撕掉時很痛又不能淋浴碰水。新研究發現濕潤均衡環境,傷口修復速度快2倍,並能更好觀察傷口進程。下刀方式,關係到產後疤痕癒合。蔡慶璋進一步說明,傷口癒合分為發炎期、增生期、重塑期三個時期,最初6個月是抗疤黃金期。照護產後疤痕有三步驟:1.下刀方式很重要剖腹產分為直切與橫切,直切就是從肚臍往下切10-15公分,因為與內部肌肉走向一致,剖腹後可以迅速取出孩子,縮短剖腹時間。相較起來,橫切的傷口張力小得多,不像直切的傷口,需要更多時間癒合,疤痕組織也會增生較多,容易形成疤痕。2.傷口護理是關鍵在醫師細心縫好傷口後,傷口護理非常重要。定期清潔、使用濕潤均衡的敷料和傷口修復液,都有助於傷口癒合,降低疤痕的生成。3.淡化疤痕好選擇非侵入式的疤痕照護方式,疤痕貼片或矽膠凝膠是很好的選擇,有助於減少張力、抑制纖維細胞活性、活化膠原蛋白酶,改善色素沉澱和血管增生的情形,使疤痕更柔軟、減少疼痛及和搔癢。建議最少使用三個月,持續六個月更好,持之以恆是戰勝疤痕的不二法門,產婦可找一個讓自己最適合舒服的方式進行。準爸爸如何當好神隊友?準媽媽的辛苦不言而喻,準爸爸要怎麼做一個神隊友呢?醫師建議五大點:聆聽支持、陪同產檢、陪伴運動、分擔家務、參與準備。以鼓勵、耐心、同理,陪同產檢可降低孕媽咪的產前憂鬱症,參與產檢更是跟胎兒建立感情的重要第一步,平常陪伴散步、適度運動,協助體重控制,讓胎兒控制在適當的體重,使生產更順利,共同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
2021-12-26 該看哪科.百病漫談
健保大數據/麻醉執行特色院所
全身麻醉No.1林口長庚醫院/麻醉兩大目標 安全手術、加速恢復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林口長庚醫院於109年執行全身麻醉的件數為全國第一,有4萬8,316件。林口長庚醫院麻醉部主任余黃平表示,麻醉人數與手術次數環環相扣,林口長庚為全台最大的醫學中心,也擁有相對大量的手術量。而109年的數據,正值疫情期間,手術量相對少,沒有疫情的期間手術量更大,全身麻醉次數也會跟著增加。余黃平表示,林口長庚的麻醉品質主要著重在兩大目標,增進病人手術安全、如何加速手術中或術後恢復。並依照患者風險隨時作調整,包含患者擔心術後會發抖、嘔吐、希望加速恢復等,會調整麻醉藥物的類型及時間。患者若是女性、不抽菸、有暈車暈船體質,每有上述一項,就增加10%到15%麻醉術後嘔吐的風險,因此在麻醉期間會特別調整。林口長庚的麻醉科醫師也是全台最多,總計有46人,更細分次專科,包含心臟胸腔麻醉科、神經麻醉科、一般麻醉科、婦幼麻醉科等,亦針對不同的疾病,如兒童癌症、罕病治療等,調度專科麻醉師協助。另外,患者若對於藥物過敏,可自費進行「麻醉藥物過敏篩檢」,避免麻醉過程中,出現任何麻醉藥物過敏的情形。全麻診所No.1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全麻泌尿相關手術 麻醉醫師全程監控健保數據統計,109年全身麻醉執行件數,書田診所以854人居基層診所之冠。書田診所院長蔡培斌表示,除了病患人數較多之外,還與該院的歷史沿革有關,在勞保時期申請「跨表」業務,雖屬於C級(診所),但仍可執行B級(醫院)業務,進入健保後,仍舊如此。書田診所一年能夠執行近千例全身麻醉,這也證明了,只要擁有先進設備、充足人力,診所也可獲得患者的信賴,執行具有一定風險的全身麻醉手術。 蔡培斌表示,書田診所以泌尿科為主,在執行輸尿管內視鏡取石術、攝護腺肥大手術、膀胱內視鏡、膀胱腫瘤治療、腫塊切片時,為減輕患者的憂慮不安,並提供優質醫療服務,都會提供全身麻醉。在全身麻醉過程中,專業麻醉科醫師全程監控患者生命跡象及生理數據,萬一遇到突發狀況,立即給予最妥善的處置。在接受泌尿道手術時,是否都需全麻?答案是不一定,以成年人膀胱鏡檢查為例,一般只需局部麻醉,大部分病患只會感受些許不舒服及疼痛感。但部分患者容易緊張,身體可能出現不自主的抖動,或是尿道比較緊,增加手術難度,就可考慮全身麻醉,讓檢查及手術過程更為順利。靜脈或肌肉麻醉No.1三軍總醫院/使用標靶控制注輸術精準掌握麻醉深度三軍總醫院去年執行靜脈或肌肉麻醉逾7,083人,居全國醫療院所之冠。現任麻醉醫學會理事暨三總麻醉部主任葉春長表示,靜脈麻醉多使用於1小時內的手術,常見大腸鏡檢查、震波碎石,也包括洗腎患需疏通血管之血管形成術(PTA)及靜脈導管植入術(Hickman catheter)等。三總使用靜脈麻醉標靶控制注輸術(TCI),累積多年大數據,可精準掌握麻醉深度、病人復甦時間,降低術後噁心、嘔吐機率,促使病人迅速恢復,該技術三度獲得SNQ國家品質標章。三總統計,去年院內使用靜脈麻醉手術排名,第一名為直腸外科的大腸鏡,第二名是心臟血管外科的血管形成術,第三名則是泌尿科的震波碎石,第四名則為心臟外科、胸腔外科及一般外科的人工血管放置術。台灣近10萬洗腎人口,顧及洗腎病人多有共病,麻醉風險等級較高,若發生血管堵塞無法洗腎,需盡快疏通血管或重新建立血管管路時,若預估手術時間小於一小時,盡量以不需插管的麻醉方式:由心臟外科給予局部麻藥,並搭配麻醉科施行靜脈麻醉標靶控制注輸術,在完善監視設備及專業麻醉照護下進行手術,讓洗腎病人進行手術時更安全。靜脈或肌肉麻醉診所No.1禾馨民權婦幼診所/施打減痛分娩 九成不會影響產程據健保署109年資料統計,台北市禾馨民權婦幼診所靜脈或肌肉麻醉執行件數,居基層診所第一,總計1,041人。該診所麻醉科醫師林賀典表示,醫師會建議病患麻醉方式,但病患若太害怕或因其他原因拒絕半麻,也可選擇全身麻醉,但醫師仍會權衡利弊,若剖腹產進行全麻的風險較高,且小孩也會暴露在麻醉藥,通常建議孕婦不要全身麻醉。許多孕婦因怕痛要求醫師施打減痛分娩,林賀典表示,其實有無打減痛分娩並不會影響生產情況。他坦承,確實打減痛分娩可能會生得比較慢,但差不了多少,通常會建議孕婦「與其痛得要死1小時,不如不痛發呆1小時」。高達9成孕婦打了減痛分娩仍生得下來,而且病人在不痛的狀態下,與醫師的配合也比較好,可控制在較好的生產狀況。林賀典表示,麻醉也有極端案例,一般來說,只要給予病患10cc就會睡著,但曾碰到一名30多歲健康男子,打了30cc才睡著,且維持時間短,該男用了5瓶,是一般人的2至3倍。原以為高劑量麻藥會讓病患昏睡較久,沒想到手術結束後,患者很快清醒、活潑亂跳。林賀典表示,這就是麻醉醫師的挑戰,除了學理,實戰經驗也很重要。
-
2021-12-26 名人.林頌凱
為何有人打玻尿酸打到最後換關節?名醫揭玻尿酸真正用途
「玻尿酸注射」是膝關節退化行之有年的治療。只要符合健保規定,病人每半年可以藉施打玻尿酸避免關節惡化,二十多年來造福了許多患者免於行動不便的噩夢。在我的門診也有很多人是為了打玻尿酸而來,有時候比例甚至高達三分之一。我在打針的時候常被問到:「醫師,我的鄰居說,他朋友打玻尿酸打到後來竟然要換人工關節!」這是真的嗎?吃藥就能止痛,為什麼要打玻尿酸?注射玻尿酸在退化性關節炎治療是安全又有效的方法。事實上,身體的關節液本身就含有玻尿酸,只是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其玻尿酸的分子量及濃度比健康人低,因此造成關節液生物特性的改變,降低原本用來保護軟骨和關節的作用。醫學證據顯示,直接在退化性關節炎的膝蓋注射玻尿酸,可以提供關節潤滑、吸震、避免關節進一步磨損,也可以抑制發炎反應和疼痛物質,讓患者減少疼痛,增加行動力,更重要的是延緩關節的退化。打玻尿酸另一個很重要的好處是降低長期吃止痛藥的風險。如同大家所知,所有的藥物對於肝、腎都是額外負擔,長期吃藥可能會導致洗腎或肝功能退化。傳統止痛藥還可能增加高血壓和胃出血的風險。退化性關節炎病人吃了止痛藥可能不痛,但副作用卻讓身體內臟功能敗壞,實在得不償失。玻尿酸是直接注射在關節腔中,不會引起全身性副作用(除了極少數的過敏反應以外),而且半年才治療一次,不失為相對安全又有效的治療。值得注意的是,玻尿酸注射的效果在輕、中度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的療效較佳,如果關節軟骨已嚴重磨損,注射玻尿酸的效果有限。為什麼有人打玻尿酸打到最後換關節?這有幾種可能:1.病人以為打了玻尿酸就可以一勞永逸,於是繼續從事高危險性的工作或運動,並且忽略平常的關節保養,以至於關節持續退化。2.病人原本關節就已經嚴重磨損,打玻尿酸也無效。3.病人把打在關節的針誤認為是玻尿酸。過往膝關節疼痛的注射治療多半是類固醇,打了針隔天就能正常走路或工作,快又有效。只是類固醇打多了會加速關節退化,得不償失。病人以為打了玻尿酸才導致換關節,殊不知打的是類固醇。從結果來看,嚴重退化性關節炎就是要換關節,而這本來就是正常老化的過程。注射玻尿酸是為了要延緩退化的速度,但並不保證膝蓋就此不再退化。要知道沒有固定治療的病人,其關節退化速度比固定治療的人一定快上很多。用簡單方便的方式,再加上適當的關節保養,協助老人家能夠多用上幾年健康的膝蓋,已經是莫大的幸福。作者個人網站請見:https://dr53-lin.com。
-
2021-12-26 該看哪科.百病漫談
有喝酒習慣會不會讓麻醉無效?醫師詳解你最想問的麻醉問題
Q:麻醉可能發生哪些風險?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麻醉部主任儲寧瑋表示,麻醉藥都有毒性,如果劑量不對,或是打在不對的地方,就會有風險。例如不該進入血液循環的局部麻藥如果不慎打進血管,可能立刻引起致命的心律不整,或導致大腦神經細胞異常放電而癲癇發作。儲寧瑋表示,深度麻醉時,呼吸、心跳、血壓會受到抑制,如果狀況危急,會需要立刻插管或打強心針急救。為了避免這類風險發生,麻醉醫學已發展出很多監視麻醉深度的方式,可監控腦波、疼痛、呼吸聲音等,第一時間發現病人是否麻醉深度不夠或過深,及早調整,讓手術順利進行,並將術後噁心嘔吐等副作用減到最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疼痛中心主任溫永銳表示,術前醫師會詳細了解病人的家族史、病史、藥物過敏史,上次開刀用過什麼藥物,作為評估發生麻藥過敏機率的參考。現在麻醉藥安全性已大大提升,發生「惡性高熱」這類罕見嚴重過敏反應的機率已降低,也有可及早偵測處理的做法,大幅減少死亡率。溫永銳指出,鴉片類的麻藥也有可能造成比較輕微的藥物副作用,例如皮膚過敏、皮膚癢。有些手術前要放中央靜脈導管,為了預防感染,導管前端會有抗生素的塗料,有些病人會對這個抗生素過敏,卻誤以為是對麻藥過敏,其實各種藥物都可以能有致敏,單純對麻藥過敏的機率並不高。溫永銳表示,現代醫學對於麻醉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對於麻醉風險幾乎是零容忍。儲寧瑋表示,麻醉中變化的處理是分秒必爭,麻醉專科醫師的工作會在同一地點的幾間手術房流動。同時照顧不同地點、不同棟樓的病人,都是不被允許的。因為一旦麻醉中的病患發生緊急狀況,恐延誤救治時間。Q:半身麻醉病患處於清醒狀態,覺得很緊張怎麼辦?儲寧瑋表示,這很常見,通常現場醫護人員就會一邊做事一邊陪病人閒話家常,外傷開刀就問他怎麼受傷的,剖腹產就跟她聊聊媽媽經,再不然就放音樂,這些都有助轉移注意力。如果病人還是很緊張,只要病人沒有用藥禁忌症,也會考慮給鎮定的藥物,讓他進入叫得醒的淺眠。Q:麻醉方式可以自己選擇嗎?儲寧瑋分析,麻醉方式的選擇,有三個考量順序。首先是要看病人的身體狀況和手術部位及方式,舉例來說,下半身手術若需要時間較長,並不適合半身麻醉,但如果全身麻醉對於病人身體負擔太重、風險高,那也不得不採取半身麻醉。在不違背第一個考量的情況下,第二個考量會納入外科醫師的偏好。前述都考量過了,如果有不只一個可行的選項,這時候就會尊重病人的選擇。不過,中途改變麻醉方式有時候是必要的。溫永銳表示,例如一開始是半身麻醉,手術時間最多大約只能三小時,但如果手術中發現需要延長時間,這時候就必須改變麻醉方式,例如給予靜脈注射或是插管做全身麻醉。Q:麻醉後可能發生哪些不適症狀?醒得愈晚愈可能覺得不舒服嗎?儲寧瑋表示,麻醉退了之後最常見的不舒服症狀包括傷口疼痛、噁心嘔吐、煩躁不安,年長者經歷深度麻醉後,有時候也會因為大腦受到壓抑還沒完全恢復,出現數小時至數天的譫妄,例如日夜顛倒、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激躁不安、幻聽或是幻視。從歷時較長的手術中醒來時,也可能會感覺肌肉痠痛,大部分症狀都會在幾天內自行恢復。雖然很多人都以為自己在恢復室才醒來,其實不然。儲寧瑋說,其實在開刀房拿掉管路時,就會確認病人是否已經可以自行呼吸、叫了有反應,但由於病人還意識不清,即便有應答,事後也沒有記憶。最理想的醒來時間是在手術結束時,在開刀房就醒來,儲寧瑋表示,這代表麻醉劑量剛剛好,也是麻醉醫學透過各項嚴密監測持續精進,希望達成的目標。溫永銳表示,麻醉相關的監控,在部分手術並無健保給付,但若病人經濟能力許可也有意願,都會建議使用,可提高安全性。Q:在脊椎骨上打針麻醉(半身麻醉)會腰痠背痛嗎?儲寧瑋表示,理論上不會,因為所使用的針非常細,是27或29號針,從骨頭與骨頭之間的縫隙之間打進去,對組織傷害很小,出血極少。一般點滴是22或24號針,抽血是23號,小孩的頭皮針是25號,數字越大,代表針越細。溫永銳表示,有些媽媽會說,無痛分娩完兩三年了,還在腰痠背痛,近年醫學上有新的想法,認為或許打針真的有可能造成韌帶受傷,韌帶是血液循環比較少的組織,所以不易恢復,而造成疼痛。Q:平時常喝酒的人,會不會發生麻醉無效問題?儲寧瑋表示,有酗酒或長期服用大量安眠鎮定劑的病人,對於麻醉藥的耐受性可能較高、代謝較快,藥量需要高一點,也特別需要監測麻醉深度,這部分在術前評估就會問,如果病人沒有如實告知,麻醉科醫師在施作後也會發現病人較不容易進入理想的麻醉深度。對於麻醉科醫師來說,怎樣算是有可能影響麻醉效果的飲酒習慣呢?儲寧瑋表示,經常性的飲用烈酒就算,比如一個禮拜喝三次高粱,也有遇過病人每天喝半瓶高粱;如果只是偶爾小酌少量葡萄酒,影響不大。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