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2 癌症.卵巢.子宮
搜尋
西醫
共找到
526
筆 文章
-
-
2023-11-02 癌症.抗癌新知
得了癌症接下來的路要如何走?中醫師點出疾病背後的意義,做出改變活出長壽人生
癌症發生的原因都說是基因造成的、致癌物導致的,不可忽視的還有心理因素和壓力。雖然科學與醫學愈來愈昌明,然而誰也沒有把握、科學家也說不準人體內的致癌基因由誰來定奪它的開關,因此這也造成另一種壓力,大多數人沒說出口的是承認內心裡有害怕得到癌症的擔心與焦慮。在癌症面前,生病的人憂慮病情,沒病的人憂心未來,這些流動在檯面下的不安,難道我們真的束手無策,只能如此沮喪嗎?此時古老的中醫智慧給了我們一盞可以依托的明燈,《黃帝內經》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點出了心不安、神不定、情緒過與不及是生病的根源,並告訴我們如何保全健康且壽命長久的方法。中醫理論認為人體有二個層次即是肉體生理的實質層次及氣血經絡的能量層次。中醫一向重視身心合和、身心愉悅及平衡,我們把這個良好的狀態稱「形與神俱」;近代人們開始強調心靈和精神健康,其實在中醫領域裡心靈與身的平衡始終質樸無華地被重視和奉行。心與情緒息息相關,臟腑與情緒的關聯在中醫裡有相當深的連結,甚至內化在我們日常的語文,譬如:講一個人發很大的怒叫大動「肝」火、沒有耐性愛生氣叫「脾」氣差,就是使用到特定臟腑的意涵的例子,只是大家不曾注意和探究。佛家也說怨恨惱怒煩是五毒,是對人體有害的情緒,現今科學也證實了,情緒會刺激肉體產生相應的化學物質。因此不僅飲食居處要衛生,我們的心情也要注重衛生,以免時時在給身體添加毒物。疾病的治療中醫病理學認為人體疾病都可以從「邪正」兩方面的關係變化來分析,依據「陽虛必血滯」、「氣寒則血凝」、「氣鬱結而生痰」、「積(腫瘤)之成也,正氣不足,後邪氣踞之」等理論,中醫對腫瘤成因的觀點是虛、瘀、痰、毒的累積;當癌症患者經過西醫治療,身體之後的養護還是要回歸生命的本質,就是氣血陰陽的平衡。「熱者寒之,寒者溫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中醫角色就在調整氣血平衡,就如整治河川,疏濬之後還要作好水土保持,否則難保河川不會再汙染和堵塞。此外研究結果顯示,中藥的功效有增強對放療化療的敏感性、提升體力抗病、緩解化療副作用(諸如:疼痛、手腳末梢麻木、白血球降低、失眠、耳鳴、噁心嘔吐、腹瀉、口乾、口苦、食慾不振、腹脹滿悶)、防止復發和轉移,另外,特定強毒性藥物有消減腫瘤效果。蠻多人因為得了癌症才開始看中醫,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剛開始看診時總是愁眉苦臉。有些人將要進行手術、或即將進行放療或化療,都是希望讓體力好一點以捱過西醫治療,也有的希望改善化療藥物副作用,早日恢復原本的活力與狀態。中醫治療重視不同階段與病人體質,以祛痰濕、化瘀濁、益氣養陰、疏通經絡、行氣活血等方法運用藥物或針灸,在病人耐心治療後見到明顯改善,即便末期者也保有較好的生活品質。當患者感受自己健康狀況逐漸起色,每一次回診象徵向療程完成又邁進一步,可以看到他們逐漸鬆開眉頭展露笑顏,甚至會主動鼓勵其他病友也配合中藥作調理。 講回來生病的本質,是向內反觀自己的機會、讓我們打開心去接受各種可能性,有機會去深思:生命的意義?能在生病受苦之外還對活著的本身保持感激嗎?什麼是自己想要的人生呀?如果得了癌症,接下來的路要如何走?《黃帝內經》說「正勝則邪退」,癌症朋友在西醫治療以外,可以做的是看到疾病背後的意義並做出改變,任何人也應該時時把中醫代表著平衡的「中」字放在心裡、時時檢視,調整自己讓身與心都常保平衡,享有身心健康又活力幸福的長壽人生。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長壽的祕訣其實很簡單 新研究曝只要多做一件事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0-31 醫療.皮膚
白頭髮可以拔嗎?怎樣才能變回黑髮?中西醫教你正確的白頭髮預防之道
多吃富含維生素B群的食物,可以預防白髮。早上梳頭髮的時候發現多了幾根白頭髮,不免感嘆自己又變老,也覺得不太好看,糾結著該不該拔掉⋯⋯白頭髮該怎麼辦?為什麼突然開始出現白頭髮了?可以吃什麼改善呢?以下就從中西醫的觀點來了解,到底該如何處理惱人的白頭髮吧!白頭髮可以拔嗎?聽說白頭髮會越拔越多?錯!白髮根本不會越拔越多。會有所謂「拔一根長三根」的印象,捷靚皮膚專科診所院長徐常捷提到,主要是因為頭髮老化、黑色素減少,導致其它毛囊長出來的頭髮呈現白色,所以才會有「越拔長越多」的錯覺。但徐常捷補充,「拔」這個動作會損傷毛囊,加上拔太多也會漸漸變稀疏,而且白髮拔了也不可能再長出黑髮,所以還是放著自然生長、掉落就好。為什麼我會長白頭髮?我是「少年白」嗎?臺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林頌然在《好健康》第28期中提到,頭髮變灰、變白是因為黑色素細胞減少或黑色素幹細胞消失,是老化的正常現象。徐常捷補充,一般來說大部分的人在35歲會開始長白髮,50歲後白髮量就會特別多,而有研究發現60歲時,約有一半以上的人會長白髮。毛爵生髮診所劉怡坊醫師進一步補充,東方人較常見以鬢角到顳部、後枕部的順序出現白頭髮。不過有些人年紀輕輕就長白髮,除了遺傳,壓力、睡眠品質差、飲食不均等也是原因。這有救嗎?徐常捷表示,基本上遺傳性白髮很難改善,但可以透過減輕壓力、提升睡眠品質、飲食均衡、少用眼和少用腦過度延緩白髮生成。中醫古書《諸病源候論》曾提及「足少陰腎之經也,腎主骨髓,其華在髮。若血氣盛,則腎氣強,腎氣強,則骨髓充滿,故髮潤而黑;若血氣虛,則腎氣弱,腎氣弱,則骨髓枯竭,故髮變白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師趙品諭便指出,中醫的角度認為老化的過程和腎有關,但此「腎」是種臟象。至於網路傳言曾說肝血不足、熬夜會導致長白頭髮,當中肝血屬於「陰」的運作範疇,又跟「腎」有關,因此從中醫理論可以解釋:肝腎會影響頭髮變白,而熬夜會「損陰」、損傷「腎」的狀況,和長白頭髮也有關。臻品中醫院長陳勇利提到, 臨床上早生白髮常見有四種體質:腎精虛損型:除了髮早白、髮質焦枯、容易脫落之外,還有腰痠、容易疲倦、面色蒼白、頭暈的情形,常見於體力過支、年老的患者。心火上炎型:容易口乾、嘴破,經常熬夜、失眠,甚至有小便赤熱、便秘的情形,這類型則不建議使用補藥,以免越補火氣越大、頭髮越白。肝氣鬱結型:需要應酬、喝酒,壓力大且不易排解。血瘀型: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偏高,容易疲倦、睡不飽。中西醫的白頭髮預防之道一、飲食可多吃富含維生素B群和蛋白質的食物,例如糙米、小麥胚芽、青菜、雞肉、牛肉、肝臟等等。由於頭髮是由胺基酸組成,趙昭明皮膚科診所院長、中華美容暨健髮教育學會理事長趙昭明在《保養,從肌本做起:跟著皮膚科醫師打造動人美肌》強調,蛋白質一定要補充足夠,例如瘦肉和魚肉,以及富含鋅、銅、鐵等微量元素的食物。他也推薦能讓頭髮烏黑亮麗的海帶,不過別食用過多以免甲狀腺機能亢進。另外,徐常捷特別提醒要吃「瘦肉」別吃肥肉,否則肥肉油脂過高,細胞就會老化凋零。其他可預防白髮或掉髮的食材還有黑豆、胡蘿蔔、菠菜、韭菜、香菇、黑木耳和烏骨雞,以及含碘量高的食物如昆布、髮菜…等。當然,黑髮聖品不能不提黑芝麻,它富含頭髮發育的必需元素,也含有很多的亞麻仁油酸,可以增加頭髮和肌膚的光澤。水果類則有黑棗、柿子、桑椹、桂圓、荔枝等。二、食療陳勇利點出平時頭髮的保健方法之一,就是飲食的補充,他也介紹三種粥品:黑芝麻粥:黑芝麻20公克、糯米50公克,煮熟,每日早餐服用何首烏粥:何首烏30公克、糯米50公克,煮熟,每日早餐服用,有通便去淤的效果。山藥粥:山藥20公克、黑芝麻30公克、枸杞子10公克、核桃少許、一般米50公克,煮熟,當晚餐或宵夜使用,有滋腎養陰的功效。香港中醫師呂兆陞則分享「桑椹杞子粥」,將桑椹子、枸杞子各15克,米50克洗淨,放入鍋中加水煮成粥,也有補腎明目、補血烏髮的功效。三、按摩或許你曾聽說過,常梳頭髮促進血液循環,可以增加髮量和減緩白髮生成,對此徐常捷破除迷思,指出目前尚未有研究證實。不過他介紹一種養好頭皮的按摩術,還能順便放鬆心情:「先將左、右手放在頭頂中線上會合,由中往外像剝橘子那樣,用10隻手指頭的指腹下壓按摩頭皮,每壓一次後再左右各移1公分。」上鼎中醫診所也針對頭皮按摩術補充,將雙手指腹放在頭皮上,以不痛的力道按壓,尤其浮腫處更需要,接著像要把頭皮抓起來一樣輕輕捏起,指腹不動,以不會感到疼痛的力道前後左右移動頭皮。(移動困難的地方代表血液循環不良,可重點加強。)四、其他專家也提醒,保持心情舒暢,消除壓力,飲食睡眠充足、作息正常都很重要。特別是把握黃金睡眠時間晚上11點至凌晨3點,因為睡覺會釋放生長激素,熬夜的話頭髮自然會不健康。除了飲食、按摩等方法,也有瑜伽老師分享預防白髮的「美髮瑜珈」: 同場加映:我有可能一夜變白髮嗎?臺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林頌然解釋,一夜白髮通常是指短時間內頭髮變白的情形,不見得是在一夜之間,但現實生活中一夜頭髮全變白的病例很少,長出白頭髮通常是漸進式的。現代醫學認為,雖然有人會覺得「頭髮白了又黑回來」,其實那是逐漸變灰的錯覺,再過一段時間或幾年之後仍會變白。景升診所醫美中心院長邱正宏就直言,染髮是找回黑髮最快也最不得已的方法,長效型或短效型的染髮則要依照需求來取捨。因此我們不妨把白髮當做是歲月的禮物,盡量保持平常心看待吧!資料來源:全民健康基金會《好健康》第28期〈牽一髮而動全身— 皮毛學問大〉台灣事實查核中心《【部分錯誤】網傳「每天睡前吃一點它(桑葚、核桃),不出一周白髮不見了」?》白髮才不會越拔越多!皮膚科醫師:但是亂拔的後果很可怕...白髮與黑髮的戰爭「早生華髮」── 中醫看白髮問題【邱正宏醫師Q&A】白頭髮真惱人!該怎麼辦?延伸閱讀: 失智、健忘、腦霧怎麼分?如何判斷家中長輩可能失智?失智症名醫分享失智症的「10大警訊」 只是腸胃炎掛急診…為什麼孩子卻「站著走進來,躺著推出去」?一個兒科醫師的夢魘
-
2023-10-28 醫療.耳鼻喉
為什麼舌苔刷不掉?醫:一般舌苔輕刷就刷得掉,刷不掉是「這裡」出問題,4方式助改善
舌苔不少人都有,不過有些人刷得掉、有些人卻刷不掉,一般認為是因為火氣大,不過「火氣大」實際上對舌苔的影響究竟是什麼?國泰醫院內科專長/現任老人醫學科主治醫師黃柏堯指出原因,並教如何真的清除舌苔。 舌苔可依深淺略分3大類 正常是淡淡一層人人都有 一般的舌苔:黃柏堯醫師指出,從西醫的觀點來看,舌苔大多是因為舌頭的上皮細胞加上口腔細菌、口水分泌、食物殘渣等累積所組成,幾乎人人都有,一般正常的舌苔呈現淺白色,多少還是可看得見舌頭的肉色。 厚重的舌苔:不少人是呈現較重的白色或米黃色,有得甚至厚重到看不到舌頭的肉色,這種情況就是屬於較不健康、不正常的舌苔,常見與身體發炎有關,也就是中醫所謂的「火氣大」,發炎部位在消化道,這在現代人相當常見,也容易出現口臭。 醫師指出,消化道其實不單只有腸胃,是從口腔到食道、胃、腸、肛門一體的,腸胃道發炎、不健康、有胃部或腸道疾病等,都有可能在口腔以舌苔呈現異樣,例如胃食道逆流、消化不良、腸道菌叢失衡等。除此之外,感冒等部分疾病感染、念球菌感染於舌頭也可能以較厚重的舌苔呈現。 完全沒有舌苔:另也有一種情況是完全沒有舌苔,沒有舌苔並不代表是健康的狀態,這通常是意味著吸收不良、營養不良、萎縮性舌頭炎等。此族群味覺一般會比常人來的差,口味也會比較重,臨床上在年長者較為常見,也需要多加留意。 一般舌苔其實輕刷就刷得掉,刷不掉的建議檢查找出原因! 一般輕刷即可:舌苔有些人刷得掉、有些人刷不掉,黃柏堯醫師表示通常就和前面所說的身體疾病有很大的關連。一般而言,像是喝牛奶、食物殘渣、細菌、唾液等堆積形成的舌苔,是可以輕易地就刷掉,甚至不必使用舌苔刷,用一般的牙刷輕刷即可。且有刷牙、漱口習慣者,通常不用特別處理舌苔也不會累積太多。 刷不掉用漱口水也沒用:不過若是舌苔刷不掉,就很有可能是有上述提到的消化道疾病、營養不良、生病、感染等問題,這種情況因為使舌苔出現的原因還存在,因此再怎麼刷多半也沒什麼用。建議可前往檢查,了解是否有相關問題,從根本改善,而非單單去除舌苔。同樣的道理,專門去除舌苔的漱口水、口腔清潔的漱口水等清潔用品,自然效果也不大。 不要硬刷:醫師也特別提醒,這種刷不掉的舌苔就不要硬刷、硬是要想辦法把舌苔刷掉,否則容易使舌頭受傷,口腔細菌多,若在舌頭上形成傷口、造成感染,不但舌苔問題沒解決,反倒又多一個麻煩。 舌苔刷不掉該怎麼辦?醫教4方法有助改善! 改善舌苔除了一般的舌苔可輕刷、不正常的舌苔就醫檢查找出原因外,黃柏堯醫師也建議可嘗試調整飲食習慣、細嚼慢嚥,少吃高油、高鹽、高糖等容易使身體發炎的食物,多吃蔬果、多喝水、適度的補充益生菌等,幫助改善腸胃道。而睡眠作息也和腸胃健康有關,因此也建議保持良好作息、避免熬夜、睡眠不足。腸胃道健康了,通常對於改善因消化道不健康所形成的舌苔也多有所幫助。 《延伸閱讀》 .舌苔怎麼刷?如何看舌苔健康?西醫詳解:2罹癌警訊速就醫! .口臭也能靠泡腳改善?中醫指常見口臭6大問題與改善方式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3-10-27 醫療.中醫
研究指中藥方劑有助改善失智症狀!「一狀況」例外,建議改用針灸、穴位按摩
在台灣,每13位65歲以上長者就有1人是失智症患者,每5位80歲以上長者有1人失智。全球籠罩在失智風險中,失智症帶來的社會負擔龐大,科學家都在尋找可以治癒失智症的方式,目前僅能透過藥物延緩失智症狀惡化。不過,別以為只有西藥有助於延緩失智,中醫已有多項研究實證,中藥方劑也有助於失智症狀的改善。多國研究都指出中醫方劑有助於改善失智症狀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吳善弘表示,失智症隨著不同的階段,會合併出現不同的認知障礙,從一開始的忘東忘西,到只有過去的記憶,再到合併出現精神症狀如憂鬱、焦慮、幻聽幻覺,後期失智症患者恐因各類的功能退化,出現吞嚥功能障礙,引起營養不良、泌尿道感染,進而導致臥床等情形。過去失智症症狀改善,大多著墨在西醫。不過,吳善弘指出,近年台灣、日本、中國大陸等地皆進行多項中藥對失智症的研究,且有多項研究顯示中藥方劑有助於失智症治療,其研究也發表在國際期刊上。中藥方劑協助失智症的治療,可分三大類:失智症中藥治療3大類●第一類:針對認知功能退化症狀,可以用鉤藤散、當歸芍藥散、補陽還五湯來改善。●第二類:針對精神和行為症狀,如抑肝散可緩解幻聽幻覺、人參養榮湯,可減輕情緒憂鬱、心情低落等症狀。●第三類:著重於增進日常活動能力,如半夏厚朴湯,對晚期失智症患者的吞嚥困難和進食量減少有改善效果。腦中風引起失智不適用中藥方劑 可改用針灸、穴位按摩來改善引發失智症的原因,不僅有單純的老化、類澱粉蛋白不明原因沉積所致,有些失智症患者是因腦中風引起。吳善弘指出如果是腦中風引起的失智,患者大多長期服用抗凝血藥物,如果中醫方劑介入改善失智症狀,恐會受到限制,因當歸芍藥散、人參養榮湯具有活血成分,恐與原本的西藥效果抵觸,此時可以改用針灸方式改善。針灸的頭皮針也已有相關的研究顯示,有助於改善異常的情緒問題,也可以提升腦內的認知功能,適用於多種失智症亞型和失智症各階段的患者。可幫助改善失智症狀的針灸穴位,包括百會、四神聰、神庭、本神、風池等。吳善弘表示,通常針灸時間需20分鐘左右,如果失智症患者的躁動,已經無法讓他穩定地針灸,家屬可以學習穴位按摩,先在家中幫忙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等狀態可以穩定20分鐘以上,再進行針灸。按摩除了可以協助舒緩情緒,也有助改善患者的睡眠品質,或者幫助腸胃消化吸收,且不受空間限制,在家中即可進行,是高度推薦給家屬的輔助治療方式。中醫協助改善失智症狀,通常3個月左右,會逐步看見效果,不過每一個人體質不同,見效時間因人而異,面對無法治癒的失智症,除了可以從藥方著手改善症狀,平時的飲食以及運動習慣,都有助於延緩失智症狀惡化,需患者努力及家屬陪同面對,才能好好面對失智症。改善失智的針灸穴位百會:位於頭頂正中央與兩耳尖連線的交會處。四神聰:位於頭頂正中,百會穴前後左右各一寸處。神庭:位於頭額正中線上前髮際0.5寸處。本神:位箊神庭穴左右兩側各3寸處。風池:位於頭部耳後方的枕部兩側骨頭突出淲,靠近髮際凹陷處下方。
-
2023-10-23 醫聲.醫聲要聞
醫師公會:新冠免通報後 診所病人暴增
護理師、醫檢師等「五師」昨至凱道遊行抗議,為此,衛福部前天急邀各職類醫事人員代表,召開會議,參會的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表示,新冠肺炎治療費用由公務預算支應改為健保支付,而新藥基金也是如此,勢必讓健保點值偏低問題更加惡化,基層診所經營更為困難。衛福部3月20日宣布,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免通報後,基層診所收治確診者、長新冠人數暴增,經統計,今年五、六月超過100萬人次因這兩項原因就醫,周慶明說,「這還是低估的數字」,往年五月為基層醫療淡季,但人數卻暴增,造成健保點值下降。此外,原本採公務預算的百億規模癌症新藥基金,日前衛福部長薛瑞元急踩煞車,明年度由健保總額編列60億元,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若新藥基金不能獨立於健保之外,即無法達到健保署承諾「基金獨立運作」。西醫基層今年第一季健保點值為0.9以上,第二季健保平均點值降至0.87,浮動點值低為0.8,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說,若要補足今年第一、第二季醫院健保浮動點值至0.9,需撥補160億元,政府應提供更多挹注。對此,衛福部長薛瑞元說,將持續與醫院代表討論健保點值,設置相關經費撥補健保總額,最後金額仍尚待核定。
-
2023-10-22 醫聲.醫聲要聞
5、6月「這病」就醫人次竟高達百萬 醫:從來沒有遇過
新冠肺炎疫情後,民眾就醫大增,西醫基層健保點值降低,引發基層醫界怨聲載道,而護理師、醫檢師等醫護人員也深陷薪資低、人力流失困境。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今號召醫療人員至凱道遊行表達訴求,衛福部因應此遊行,昨下午邀集各職類醫事人員全國聯合會代表,召開意見交流會議。 參與昨天會議的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表示,該會議由衛福部昨天上午臨時通知,下午邀集各公會開會,並於會中分表達問題、意見。醫師公會全聯會也提出最近大眾關心的問題,包括健保點值低、護理費補貼不足及新冠肺炎治療費用等,其中新冠肺炎治療費用原由公務預算支應,但改為健保支付,若再加上新藥基金等,健保不堪負荷。周慶明說,衛福部3月20日宣布,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免通報後,基層診所收治染疫確診者人數大增,其中也包括長新冠患者,依統計資料顯示,5、6月時,此兩類就醫患者已達100萬人次,就醫人數真的太多。以往,每年5月是基層醫療的淡季,但許多基層醫師表示,今年5月從來沒有看過這麼多病人,「這樣的情形,真的沒有看過」。同時身為基層醫師,周慶明指出,今年5、6月到診所就醫患者,每10名病人,8人都在發燒,其中許多雖然是流感患者,但新冠確診者、長新冠患者真的很多,整體西醫基層收治100多萬人次,還是低估的數字。「衛福部願意與醫界溝通,這是很好的開始。」周慶明說,昨天會議從下午4點開始,歷經個2多小時,直至晚間6點多結束,會議中各公會團體表達意見時,十分熱烈,感覺衛福部的態度有明顯釋出善意,對相關經費可能有機會採用公務預算等方式支應,必須從新檢視及增加健保財源挹注。周慶明指出,今年第一季,西醫基層點值還在0.9以上,但第二季健保平均點值已降至0.8791,浮動點值更低為0.81左右,此問題再不解決,「愈拖,問題愈大」,年底時基層診所經營會更加困難。
-
2023-10-07 慢病好日子.慢病專欄
地方名人堂【屏東縣】翻轉偏鄉醫療資源不足困境 張秀君:整合產官學及企業力量
遠在台灣最南端的屏東,縣境長達120公里,許多老人家就醫不便,為了深入社區幫助生活功能受限的長者,屏東縣政府今年結合民間資源,開辦「行動生活復能車」,把照護送進偏鄉。另進行原鄉醫療與照護資源整合,結合三個原鄉部落需求,首創「禮納里大家好整合照護服務模式」成為社區整合照護服務的最佳示範。屏東縣政府衛生局長張秀君表示,屏東有33個鄉鎮,其中包括9個原鄉(8個山地原鄉1個平地原鄉),1個離島,醫療資源分佈有城鄉差異,許多偏鄉民眾就醫困難,尤其近年屏東縣人口快速老化,65歲以上人口占比已達19.76%,明年可能就會進入超高齡社會,有復能或照護需求的民眾日益增加行動生活復能車 由下而上的政策制定針對偏鄉照護政策,張秀君指出,周春米縣長上任後,決定加碼操作,強化復能及預防延緩失能政策,由下而上因地制宜的做法,不能只依賴中央的制定政策與資源挹注,而是由地方政府主動出擊,把地方上的民眾需求,與體制內的公有、民間資源相結合,推出「行動生活復能」的照護模式,讓民眾獲得完善的社區健康照護服務。她說,這是縣府自訂政策,連結整個屏東縣產官學及企業的力量,進行區域整合,今年2月21日, 屏東縣的行動生活復能計畫正式啟動,四輛來自民間企業捐贈的行動生活復能車分別開進了屏東的中、北、南部和原鄉,直接讓老人從家門走到社區的車子邊,接受復能的服務。若試辦成功後,未來可成為全國性的政策。復能生活化 生活復能化 行動生活復能車主要針對長者的復能需求,每輛車上有舒緩疼痛與促進血液循環的儀器設備以及兩位物理治療師,透過徒手、儀器為長者提供復能服務,治療師還會提供專業服務及衛教,教導民眾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正確姿勢,同時教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復能,讓生活復能化、復能生活化。服務團隊亦會評估民眾狀況,如需醫療或長照服務則由衛生所轉介並連結其他資源。至於個案的來源,張秀君說,民眾自覺有復能的需求,當地衛生所會先在前端整合個案需要,經醫師評估、登錄個案資料、通知到場;或是由當地的公衛護理師做個案訪視時,進行評估、服務和轉介;衛生所看診的病患,經醫師評估有復能需求者,即進行安排後續復能服務。張秀君強調,長者的復能只要在前端做好,後端的醫療照護就可減少,而且急性期治療後返家的照護如果做得好,也可以延緩失能。例如中風長者在急性期住院回家後要復健,如果因為沒人接送到醫院,讓老人家錯過了復健黃金期,將會造成嚴重失能的遺憾,也增加長照的負擔。行動生活復能車開辦七個月來, 已服務9千多人次、3600人,民眾滿意度非常高,全縣本島32鄉鎮的400多個村,已服務了196村里,縣府將持續擴大辦理。原住民健康政策:大家好原鄉整合照護服務除了長者的生活復能,原鄉醫療與健康促進是另一重點。2021年1月,屏東縣政府推出全國首創的「禮納里大家好整合照護服務模式」,整合三個原鄉村落的居民需求,設置公共服務中心,提供醫療、長照、運動、交通、營養…等多面向的服務。張秀君表示,2009年8月莫拉克風災發生後,屏東三地門鄉大社村、瑪家鄉瑪家村及霧臺鄉好茶村,三個部落600多戶、約1800名原住民,遷居禮納里永久屋基地,經過多年努力,他們已勇敢的重新站起來,但因永久屋集合三個不同原鄉的居民,如果由三個衛生所各自提供服務,難免資源重疊,於是縣府決定整合。縣府自2019年著手規劃多元的照護模式,先盤點禮納里社區資源,成立跨局處工作小組,展開禮納里生活圈健康意見調查。張秀君說,衛生局先從公衛醫療整合,利用當地閒置空間,2021年1月改設立公共服務中心,樓下是牙醫和西醫門診,旁邊是失智照護據點,樓上還有銀髮健康俱樂部及運動中心。屏東縣首創全國、突破地域區隔、凝結部落共識,取大社村名中的「大」、瑪家村名中的「家」、好茶村名中的「好」,發展在地制宜並符合原住民文化敏感度的「大家好整合照護服務」,整合3鄉衛生所、3鄉鄉公所、5個縣府跨局處單位、2家醫院、6個專業醫事公會(西醫、牙醫、護理師、藥師、心理師、營養師)、1所大學、10間部落在地教會與2家企業等32個單位及中央與本縣「醫療、公衛、長照、交通、社福」等18項計畫,滿足在地需求,致力和社區共同滋養這塊土地,從整個生命歷程規劃執行,幼兒到長者都享有友善可近之全齡照護,並落實社會關懷。 張秀君說,「原住民族健康法」今年公告上路,屏東縣希望藉由更多元的服務,強化及整合原住民健康照護體系,建立民眾健康生活觀念,導入資源,從點、線、面逐步落實各項政策,實踐Health for all的目標。【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3-09-30 性愛.性福教戰
吃中藥真能補腎壯陽嗎?中西醫解讀男性性功能障礙 改善性功能靠4招
現在許多人的生活壓力大,房事問題也是一大困擾之一,有些男性患者會因為房事不順而來詢問醫師「醫生,我男性性功能異常是不是敗腎?我想要吃一些補腎陽的中藥協助壯陽。」但一味的補腎壯陽真的適合嗎?西醫看男性性功能障礙男性性功能的生理過程是複雜的,包含神經、血管循環與男性荷爾蒙等因素調控,另外也會受到局部的解剖構造與心理因素影響。正常男性性功能的過程,從性慾、陰莖勃起、性交、射精,其中任何環節異常就稱為男性性功能障礙。男性性功能障礙又可分為三類:勃起功能障礙(俗稱陽痿)、射精功能障礙(早泄、延遲性射精、無射精、遺精等)與性慾減退,其中以勃起功能障礙的患者所佔的比率最多。且根據統計結果,隨著病患的年齡增長,造成男性性功能障礙的比率也會逐年增加。以形成的原因來說,包含:1. 血管性因素外傷、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菸品使用。2. 神經性因素脊髓損傷、中風、失智退化、巴金森氏症等。3. 局部結構問題佩洛尼氏病、陰莖創傷白膜破裂;放療、手術後的結構異常。4. 荷爾蒙因素性腺功能低下、高泌乳激素症、甲狀腺機能亢進或減退、腎上腺皮質機能亢進或低下。5. 藥物因素抗高血壓藥、抗抑鬱藥、抗精神病藥、抗雄激素藥、違禁物質使用、酒精使用等。6. 心理性因素情緒焦慮、關係緊張問題、性冷感、壓力因素;焦慮症、抑鬱症等。中醫看男性性功能障礙中醫以臟腑來說,會以腎、肝、心、脾為主。1. 腎因為先天稟賦不足、後天房勞過度或久病等因素,造成腎陰虛、腎陽虛或腎精虧損的表現,腎又主二陰,進而影響男性性功能。2. 肝因情緒精神壓力,肝鬱氣滯,造成肝經不暢,肝經又過陰器,也影響男性性功能。3. 心、脾飲食肥甘厚味,造成脾胃濕熱,濕熱下注陰器;脾失健運,結合心脾氣血虛弱,造成宗筋失濡,兼有血瘀阻絡,影響男性性功能。中醫診視患者,會根據病人的症狀表現,思考成因,並對應不同的證型診斷與治則,因人而異的給予治療,可以透過內服中藥、針刺治療等來協助改善症狀,除了調整臟腑功能,也可透過刺激經絡的氣血暢通來協助。最後,建議尋找「性福」的男性朋友,要尋求醫師,配合自己的狀況來調整,而非一味的要求補腎壯陽,或是使用來路不明的藥物、食品等,實非適當之舉。改善性功能障礙4方法1. 改善生活型態:戒菸戒酒、飲食節制、減重、規律運動等。2. 控制已知慢性疾病或危險因子。3. 注意壓力的釋放,勞逸結合。4. 伴侶關係的和睦調整,建立關懷體貼的信心。(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9-24 養生.營養食譜
朱慧芳/藥籤三寶:茯苓、連翹、山藥
農曆七月的最後一天,我專程到北港朝天宮求藥籤,倒不是因為身體不適,而是讀到林文宏博士發表在《中醫本草健康促進期刊》的一篇研究報告「探討寺廟藥籤中之山藥抗炎及其功效研究」,引發我對寺廟藥籤的好奇。初秋真是拜訪朝天宮的好時機,暑假剛結束,遊客明顯減少。據附近商家說,到了中秋,人潮就會開始增加,農曆春節和媽祖生日期間,北港鎮一天湧入幾十萬遊客的盛況,用摩肩接踵寸步難行來形容也不為過。北港朝天宮供奉的媽祖是清朝康熙三十三年(1694)來到台灣,到今天已經有329年歷史,祈求運籤的信徒絡繹不絕,但是前去求藥籤的並不多。隨機從籤箱裡抽出幾首籤文,有的籤紙已經褪色,可能很久都沒有信徒抽到這首籤文了。早年從閩粵一代傳到台灣的藥籤系統,在沒有西醫,中醫也不普及的早年,是平民百姓祈求療癒的方式與希望。實施健保制度和醫藥分離之後,醫療支援系統成為台灣傲視全球的公共服務,求取藥籤的行為已經成為歷史,不過,從藥籤內容擷取養生知識,還是可以發現不少保健資訊。譬如林博士就從藥籤籤文中,統計出最常出現的三種中藥材:茯苓、連翹、山藥。林文宏博士長年研究香草和中草藥運用。他在苗栗竹南天后宮擔任志工時,發現塵封的藥籤箱,專業的求知好奇,引發他探索120首籤文當中的內容,進而觀察出日常飲食也常會吃到的山藥,竟然也是藥籤中的要角。至於說,更高比例出現的茯苓和連翹,則是純屬中藥藥材,不是民眾會拿來當作一般飲食食用,也就不在藥食同源研究的範圍之內。讀到林博士的研究報告,向他請教關於山藥的種種好處,以及各地山藥的優點特色之後,我迫不及待地去拜訪附近種植山藥的鄰居。五十歲開始就過著自耕自食幾乎是隱居生活的鄰居,種了不同品種的山藥,我很幸運遇到原產地在日本,俗稱「日本山藥」的山薯成熟季節。他一邊隨手在鬆軟的有機土挖山藥,一邊跟我解釋山藥的好處。山藥種植期大約八個月,入秋時節,當地面上的葉子枯萎,就表示藏在地裡的塊莖已經成熟。飽含澱粉和蛋白質的山藥,去皮之後可以生食,在削皮和切片時出現的黏液越多,代表山藥越新鮮。出土的山藥不需要用水洗,也不需要放入冰箱保存,在常溫就可以保鮮三、四個月以上。鄰居說,他每天上午用新鮮山藥沾蜂蜜吃,覺得很飽足。山藥不僅能生食,熬湯、煮食各種料理都可以。看著鄰居滿臉的紅潤光亮,心裡響起明天起也要這樣吃的聲音。那天從北港朝天宮回程的路上,我特意繞去附近的新港參觀培桂堂。培桂堂是林懷民老師的祖父,林開泰醫師的診療所舊宅,診廳的櫃子裡,當年使用的設備和藥箱瓶罐整齊潔淨擺放著。一旁立在地上的病歷木櫃,讓我聯想朝天宮擺放藥籤籤文的木櫃子,同樣是醫世濟民,同樣的聞聲救苦,都是慈悲。而那位總是面帶微笑的鄰居跟我說,「養生就是修心,善待身體,善待環境,平靜地接受身體的變化……」都是療癒啊!
-
2023-09-21 醫聲.醫聲要聞
基層診所改造1/著重分眾化、長照 多人診所成趨勢
全國基層西醫診所高達一萬多家,爲在競爭激烈的自由市場取得一席之地,許多診所採取新經營模式,如訴求多位醫師一起看診,也有分眾化診所,如針對高山症、兒童生長發育、失智症等領域,提供更專精、高品質醫療;也有愈來愈多診所看準高齡社會,著手經營長照據點。診所多角化經營,也有助民找尋符合自己的個人化醫療。衛福部統計,西醫診所家數近20年來逐步上升,近5年統計,自民國107年1萬1580家,去年增加至1萬1998家。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表示,每年新增醫師人數約1500多人,西醫診所家數近年略有增加,但增幅低於醫師增加人數,原因是西醫診所正在進行轉型。診所轉型 朝向多人、分眾化、多元發展 林應然說,目前基層診所經營分為兩大方向,一種為一人診所,也就是診所只有一名醫師看診,近年來則興起多人診所,也就是一間診所,有好多位醫師一起看診;而診所類型有許多醫師走向分眾化市場,針對自己的專長收治病人,如今觀察趨勢,一人診所時代已經過去,多人診所時代來臨。「診所為了生存,不論是多人、分眾、多元經營都是不得不做的選擇。」林應然說,部分診所採分眾進行市場區隔,年輕醫師朝多元經營已是常態,同時也必須走向全人照顧的家庭醫師,介入長照體系,否則只有「倒店」一途。投入失智、高山旅遊、兒童生長發育、長照診所的那些人知名失智症權威、一森診所記憶健腦中心總監王培寧,長年在台北榮總服務,今年八月底從公務人員身分退休轉至診所服務。王培寧說,到診所服務是希望有多一點時間,能與病人及病人家屬深度訪談,了解失智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除提供醫院基本的認知功能評估、血液檢查,再針對生活型態、慢性病、體能活動等完整評估,延緩失智退化。新冠疫情後,台灣登山、高山旅遊正夯,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醫學部前主治醫師高偉峰,今年八月自台北醫學大學退休,仍期望在高山旅遊專長發展,於是開業。國人有不少登山愛好者,若有慢性病恐增加高山症機率,建議前往高山旅遊應都事先預防。另專長於兒童生長發育的愛群兒童成長診所院長楊晨,原先在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日前也到診所服務。她說,醫師到診所服務,期待在專業有所發揮,莫忘行醫初衷,如此才能走的更遠,並建立起口碑,「把品質做得更好,就能服務更多的人。」台灣為高齡社會,年長者失去自我照顧、謀生能力,紛紛進入養護機構,長照於未來將愈來愈重要。診所協會全聯會理事長陳宏麟,身為家醫科、急診科醫師,於南投經營診所及長照據點。他說,長照於未來將愈來愈重要,尤其是中南部醫療資源較為缺乏的地區,相信有愈來愈多醫師開始重視這塊市場。陳宏麟說,如今部分醫師介入長照體系、居家服務,但目前長照是以年長者的生活照顧為主,而非醫療照顧,但社政規畫與醫政的連結十分薄弱,面對未來醫養合一,挑戰很多,目前醫界跨足長照比率仍低, 有待與社福界做更好的連結與合作。陳宏麟說,開設長照據點是以人為中心,因應不同階段不同的需求,診所在南投服務鄉親,由護理師、營養師、照服員一起努力,並串連交通服務。小兒科醫師陳俊宏在台中東勢從事居家訪視及經營長照據點。陳俊宏說,台灣醫學專科分工很細,但真正了解病人病情,需了解居家環境,如居家環境髒亂,民眾可能經常感染,或是肥胖病人,可能受限家中烹調不便,只能吃白米飯配罐頭,鼓勵醫師走出診間,進行居家訪視真正了解病人,而醫療、社福體系須多加合作,提供更好的長照服務。(責任編輯:周佩怡)
-
2023-09-13 養生.聰明飲食
不只枸杞子能吃!整株枸杞全是寶:營養價值及料理方式一次看
枸杞是藥膳料理中常見的食材,但你知道枸杞不是只有「子」能吃嗎?事實上,甜湯及藥膳料理常見的枸杞,可分為「採果型」及「葉用型」兩種,而台灣多以葉用型為主要栽培種類。根據農糧署臉書粉絲專頁「鮮享農YA - 農糧署」指出,葉用枸杞富含綠原酸、芸香苷等酚類化合物、甜菜鹼、硒及胡蘿蔔類化合物等營養,而其根部、枝條、嫩梢皆可採收利用。換言之,整株都能食用,料理方式包括:.嫩梢:新鮮的枸杞嫩梢,可直接作為葉菜烹煮,或炒蛋、拌麵線。.枝條:莖葉枝條乾燥後,可用於燉煮雞湯、加工製成茶包、藥膳包或枸杞葉粉。.根部:枸杞根則為中醫藥材裡常見的地骨皮,可用於入藥或泡酒,也是消暑傳統飲品「地骨露」的主要原料。目前枸杞子主要仰賴進口,農糧署表示果用枸杞多生長在1、2千公尺以上乾冷高山,台灣不易種植,數量稀少。「農業部」臉書粉專曾指出,儘管葉用枸杞也能生產枸杞子,但因採摘成本較高,不符經濟效益,所以栽培上仍以莖、葉使用為主。枸杞葉及枸杞子藥用價值枸杞葉又稱天精草,可清上焦心肺客熱,代茶可止消渴,除煩益志。此外,枸杞之葉與苗亦具滋補作用,兩者以止渴、消煩及解毒見長。枸杞子則有補益肝腎、強腰膝、益精明目等功效,可治腎虛精血不足,腰脊酸痛、視力減退、頭暈目眩等症。中西醫師劉禮維曾在臉書粉專曾發文指出,枸杞整體上算是偏寒涼用於清熱的藥物。所以枸杞葉或根會被用來治療熱性的疾病,例如葉子處理上焦(呼吸系統、皮膚、上半身),根皮處理下焦及虛熱。而枸杞子性味甘寒,涼補肝腎,有滋補的效果。不過也因為枸杞帶的寒涼之性,本身虛寒的人吃了可能會有腹瀉的問題。【資料來源】.農業知識入口網:枸杞之成分與醫藥價值.農業知識入口網:枸杞之知識(再續)
-
2023-09-07 醫療.中醫
有脂肪肝怎麼辦?中醫師曝脂肪肝4大常見成因,枸杞、山楂...7種中藥助調理改善
相信大家一定吃過台灣著名的黑白切「粉肝」或法國大餐的「鵝肝醬」,細膩滑嫩的口感是老饕的最愛,滑嫩的口感來自於這種肝含有大量的脂肪,也就是所謂的「脂肪肝」,是人工刻意過量餵食造成的。吃太好,運動少,愛小酌~我有脂肪肝怎麼辦?肚子越來越胖的朋友們可要注意了!可能是脂肪肝的候選人!我們的脂肪肝也是自己養成的,尤其多半是吃的太好、太精緻!脂肪肝雖然常常不自覺,但是對身體來說是一種警訊,今天就從中醫的觀點深入探討一下您不可忽視的警訊~脂肪肝。什麼是脂肪肝?中醫怎麼調理保養? 脂肪肝俗稱「肝包油」,這個名詞讓大家常誤以為是肝臟被一層油包裹著,其實現代醫學上對脂肪肝的定義是指肝細胞內的脂肪空泡佔據整個細胞5%以上。可怕的是,大多數脂肪肝患者通常沒有自覺症狀,只有少數人會覺得右上腹部微微疼痛或倦怠,時常是健康檢查發現的,目前脂肪肝的診斷以超音波檢查為主,若做肝組織切片可進一步對脂肪肝做準確分級,但屬侵入性,病人較難接受,肝細胞內的脂肪含量>10%是輕度,10%〜25%是中度,25%〜50%是重度。生化檢查方面,GOT/GPT數值都可能正常,也可能稍偏高,即使升高也皆在正常值上限的2-3倍。我有脂肪肝會怎麼樣?出現脂肪肝是一種身體的警訊!表示腰腹部脂肪已大量堆積,屬於中心型肥胖(蘋果型),腰腹部接近心臟,脂肪過多會引起腹壓升高,造成下肢靜脈回流障礙,影響心肺功能,以及內臟器官的供血和內分泌功能的協調;脂肪既然已經囤積在肝內,也可能貯積在心、腦血管中,發生心血管疾病和代謝性疾病(如冠狀動脈硬化、糖尿病、高血壓、血脂代謝異常等)的危險性增高!因此,健康減重對個人健康極為重要。 造成脂肪肝的常見因素「肥胖」肥胖是脂肪肝最常見原因,尤其是現在台灣民眾強調美食主義,吃得好,吃得精緻,又吃得多,肥胖問題愈來愈嚴重,而且年齡有下降的趨勢,很多年輕人已經有脂肪肝。其他問題如:長期酗酒(酒精性脂肪肝)、高血脂症、糖尿病、藥物(例如類固醇)或毒物也可能造成脂肪肝。脂肪化程度和肥胖的嚴重度成正比。故減重是最有效方法,可使肝功能恢復正常,但是過速的減重可能出現脂肪肝,造成肝門脈區的纖維化,進一步惡化成肝硬化。脂肪肝常見的體質(一)肝胃不和型.常見成因:壓力過大的上班族,為了發洩而暴飲暴食、吃宵夜,或者為了趕時間吃東西很快。.臨床症狀:右上腹悶痛,容易腹脹、打嗝、排氣,胸脇脹痛、胸悶、胃脘悶脹,頭痛、噁心感、失眠。.治療方向:疏肝理氣和胃。.調理方藥:柴胡、黃芩、白芍、枳殼、香附、川芎、甘草、半夏、生薑、茯苓。(二)肝膽濕熱型.常見成因:喜吃辛辣刺激食物、過度飲酒或愛吃冰品及生冷食物,久而久之形成濕熱體質。.臨床症狀:右上腹脹痛、肝臟腫大、脘悶、口苦口乾、易怒、小便常呈現黃色、疲倦或有噁心感、食慾不振、大便黏滯排不乾淨。.治療方向:清熱利濕。.調理方藥:栀子、黃連、茵陳蒿、決明子、車前子、荷葉、澤瀉、半夏、茯苓、薏苡仁。(三)脾虛濕盛型.常見成因:思慮過多傷脾胃,飲食不節制,愛吃冰品,或過度節食快速減重,脾運化水濕功能失調,濕在體內聚集進而化生為痰濁,影響血液循環,久之甚至產生瘀阻,甚至出現肝功能異常升高的現象。.臨床症狀:右上腹不適、疲倦無力、頭暈、餐後腹部脹氣,或消化不良、打嗝噯氣、或伴胸悶、噁心、容易水腫發胖、白帶、大便稀軟或不成形。.治療方向:健脾化濕。.調理方藥:蒼朮、白朮、黃耆、黨參、甘草、山楂、陳皮、厚朴、半夏、竹茹、茯苓。脂肪肝的治療,找出原因各個擊破除了搭配上述的中藥調理體質之外,還必須依成因的不同去改善,脂肪肝雖然不是什麼大問題,多半也沒有顯著的症狀,但是仍要了解脂肪肝的成因,因為它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癥兆警訊。請與醫師配合查明原因,從而加以控制或治療。1.肥胖、營養過剩所引起的脂肪肝請您確實控制食量、健康減重,並養成正常生活作息,多吃清淡、少吃油膩烤炸食物、多做有氧運動,一周至少運動3天,每次持續20~30分鐘以上,才能更有效促進脂肪代謝。2.長期酗酒所引起的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務必要戒酒!!因為肝臟長時間發炎下容易導致肝硬化甚至肝癌,不可忽視。 3.高血脂、糖尿病患等代謝疾病若合併脂肪肝,則須與中西醫師配合調理,服藥控制病情,才能改善脂肪肝的情況4.長期服用類固醇或某些藥物這類情形引起的脂肪肝,需與您的主治醫師討論根據身體狀況調整藥物劑量。哪些中藥材有助於調理脂肪肝?枸杞、何首烏、澤瀉、山楂、決明子、茵陳蒿、大黃等中藥都有直接或間接幫助,但需經過專業醫師評估體質是否適合服用。脂肪肝最應該拒絕的地雷食物奶茶(奶精是油和糖的組合)、炸雞、鹹酥雞、肥肉、動物內臟(鵝肝、粉肝...)、油炸食物。※本文由
-
2023-08-28 焦點.健康知識+
咳嗽是肺部在求救、便秘是腸道在求救?「身體求救訊號」為何不可信?
你可以先知道:(1)傳言以症狀對應相關聯的器官,例如咳嗽就是肺部在求救,過於直接、簡化,這些都是「非特異性症狀」,例如手麻的原因有數十種,傳言說的症狀無法作為臨床「鑑別診斷」的依據。 (2)國健署提供 40 歲以上成人,依年齡、身份、病史等不同條件,享有包括成人預防保健、五癌篩檢等檢查,自覺有相關症狀的民眾可多加利用。 網傳「讀懂身體語言,自檢等於自救」影片,提及大病來臨之前,身體的求救信號千萬别大意,例如便秘是腸道在求救、頭暈是大腦在求救等。專家表示,傳言提到的症狀都不具有特異性、很多疾病都會有同樣的症狀,傳言以此就推論是某個器官有問題,過於簡化、以偏概全,民眾千萬不要誤信。 身體發出求救訊號的貼文? 原始謠傳版本: 身體會發出訊號,讀懂身體語言 自檢=自救 血管求救***身體發麻 腎臟求救***身體夜尿多,尿頻 腸道求救***長期便秘、腹瀉 心臟求救***長期出汗 大腦求救***突然頭暈 肺部求救***經常咳嗽 肝臟求救***比較脾氣暴躁 主要流傳各種不同版本影片,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專家對於「身體求救訊號」的觀點 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柳朋馳表示,傳言所提到的症狀都是所謂的「非特異性症狀」,很多不同疾病都會出現同樣的症狀,傳言提到的症狀對應具關聯性的器官,但並非唯一或絕對、無法作為臨床的鑑別診斷,以發麻為例,發麻的原因數十種,可能來自血管、也可能來自神經,或甚至有時還要了解一下是否與正在服用的藥物有關,發麻確實可能和血管有關,但不是發麻就一定是血管有問題。 同樣地,假設門診有一個病人自訴長期出汗,首先考慮的是水腫問題、有無合併很喘的症狀,或是屬於冒冷汗的話,就會擔心是不是與心絞痛或心肌梗塞有關,問診時還需要追問這些症狀出現的時機、必要時還要進行相關的檢查等等,透過排除各種可能性、辯證真正病因的嚴謹過程,才能得到正確的診斷,而正確的診斷才能有正確的治療,臨床上不會從單一一個不具有特異性的症狀去進行診斷。 非特異性症狀 無法作為鑑別診斷 傳言提到夜尿、尿頻是腎臟在求救,柳朋馳建議,較科學的作法應是實際紀錄每天進出的水量,每天喝多少水、湯、飲料等液體,又尿出多少毫升的尿液,加上解尿次數、其中夜尿的次數等,才能推估是否真的是夜尿、頻尿,並且加做尿路動力學、攝護腺超音波檢查。 柳朋馳強調,門診病患自訴夜尿、頻尿,若是 60 幾歲的男性並不會第一個懷疑是腎臟問題,而會先考量是不是攝護腺的問題, 如果是個年輕人,則會推測是否為過動性膀胱症,這些都不是腎臟疾病;而且腎臟不好的人其實反而是尿不出來的,很多民眾其實不知道洗腎病人是沒有尿的,所以傳言把夜尿、頻尿講成腎臟有問題是一種誤解。 傳言還提到咳嗽是肺部在求救,柳朋馳指出,咳嗽本身就是一種非常不具有特異性的症狀,以成人的咳嗽病例為例, 大約有 7 成的原因是慢性鼻竇炎或鼻過敏所造成的鼻涕倒流,其他原因還包括氣喘、胃食道逆流等, 這三個病因涵蓋三個不同的器官,其中只有氣喘因為和支氣管有關、算是肺部的疾病。 除了上述生理症狀外,傳言也提到心理層面的症狀、指稱脾氣比較暴躁是肝臟在求救,柳朋馳強調,脾氣暴躁是很主觀的症狀、傳言的說法與中醫的理論有關,也就是中醫說的肝火旺的意思,中醫的五行、五色「喜怒思憂恐」對應「心肝脾肺腎」、再對應「青赤黃白黑」,但在西醫的理論中,情緒屬於精神科的範疇,雖然急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肝臟有問題的人,確實可能因為睡眠差、身體不適而情緒暴躁,而酗酒習慣的人也可能合併腦病變而影響情緒。 但各部位的器官發生疾病、身體不舒服,都會讓人情緒不佳、脾氣暴躁,不能這樣就推導、說成脾氣暴躁就是肝臟有問題。柳朋馳表示,如果一個小朋友脾氣不好、容易生氣,不會有人說他肝臟不好,而若是成人病例,也要考量是不是荷爾蒙變化、更年期症候群的問題,可見傳言直接對應器官的說法,過於簡化而易使民眾被誤導。 醫療訊息速食化!盡信謠言不如問醫師 柳朋馳提醒,傳言的說法很像「Google 式語言」,例如民眾輸入體重下降,前三篇跳出來是癌症、糖尿病、胃病的話,民眾就覺得完了,自己應該是得癌症,但體重下降不是特異性症狀,就像流感跟新冠、感冒很像,共同症狀都會有發燒、全身無力、肌肉痠痛、或甚至都會有一點合併拉肚子。柳朋馳呼籲民眾不要亂信亂做,以免出現三種情況: (1)亂吃藥: 民眾自覺有症狀,聽到傳言的說法而開始懷疑自己哪個器官有問題,開始亂買地下電台保健食品或非法的不明藥物,使得原本根本沒問題或是小問題的病症,反而變成真的有問題、或是吃出大問題。 (2)浪費無效的醫療跟檢查:民眾聽信傳言後開始逛醫院、doctor shopping, 這家說沒問題一定是醫生沒檢查出來,這個醫師講的不一樣就再換一家看,結果就是浪費自己的時間體力、也浪費整體社會的醫療資源。 (3)無謂的擔憂跟過度的恐慌:醫療訊息的速食化使得民眾自己嚇自己,有些該看病 而沒去看病、但有些人不該看病的卻到處看病,傳言過度簡化的說法就會助長這樣的風氣和趨勢。 柳朋馳強調,傳言的內容以其口音判斷應是出自中國大陸,但台灣健保體系及醫療水準都遠高於中國大陸,「醫療可近性」也比中國大陸好很多,真有症狀或不適就讓醫生看診,不要像傳言說的自己亂猜,而且看了醫生之後就相信醫生的診斷,重大的疾病或重大的醫療處置前可尋求第二意見,千萬不要亂信網路謠言或幫忙轉傳。 MyGoPen 實際查詢國健署公開資料,依成人預防保健「健康加值」方案,40歲以上成人依年齡、身份、病史不同,可享有包括尿液檢查、腎絲球過濾率、血液生化檢查、B型肝炎表面抗原等檢查;此外還有包括乳癌、子宮頸癌、口腔癌、肺癌、大腸癌等五癌免費篩檢。 結論 傳言以症狀對應相關聯的器官,過於直接、簡化,且這些都是「非特異性症狀」(Non-specific symptoms), 許多病症的症狀都很相似,無法作為臨床「鑑別診斷」(differential diagnosis)的依據,傳言為誤導的訊息。 資料來源:國健署 - 成人預防保健 諮詢專家:新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 柳朋馳(本文轉載自《MyGoPen》查證參考:https://www.mygopen.com/2023/07/body-sign.html)(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8-22 失智.失智資源
新北提前達標「失智友善777」 侯友宜喊話中央納入長照
失智症人口成長快速,新北市現約有4.7萬失智人口,衛生局在平溪、板橋區推動失智友善示範社區。新北市長侯友宜說,新北已提前達標失智友善777,但他喊話中央應讓失智重症者進到長照體系、照顧者有更多元支持,讓失智長者有更好的照顧,「有一天自己也會這樣,今天幫助到別人,未來也能幫助到自己。」全球每3秒新增1位失智症患者,我國推估國內失智人口逾31萬,其中新北市失智人口4.7萬占最多。侯友宜說,2020年才說失智友善555達標,原預計2025達成失智友善777,意即7成以上照顧者獲得支持、7成以上患者被診斷、7%以上民眾對失智症有正確認識,沒想到2023就達成。侯友宜說,「我們都會變老」,但失智的過程需要照顧者從旁關注才會發現,需仰賴里長、民間團體、企業的協助,讓超商、圖書館甚至獅子會都變成友善關懷據點。侯提及,政府應該投下更多的資源給失智者,並呼籲中央將失智者納進長照體系,尤其是重症者,同時給予照顧者多元支持,「有一天自己也會這樣,今天幫助到別人,未來也能幫助到自己。」衛生局去年選定人口最多的板橋區推動失智友善社區,局長陳潤秋說,由華東、中山里來做這件事,除舉辦專家會議、工作坊,凝聚社區共識、提升民眾對失智症的認識。而板橋與平溪不老長智村最大的差別,是需要突破人際互不相識的情況「旁邊住得是誰,都不知道」,因此透過里長志工、遠東商銀、4大超商等訓練,讓患者在社區安心生活。板橋中山里長林爽說,里內有些失智長者一出門就會忘記回家的路,包括亂按別人家門鈴、以為攀爬水管就能到家等,現在里內民眾、志工經過訓練後,有時看到認識的失智長輩會協助他們返家,遇到不認識的長者會聯絡警局、衛生局等尋求協助,同時也跟亞東醫院密切合作,讓失智長者到醫院追蹤關懷。此外,衛生局與13家醫院設立失智共照中心,提供整合門診、配置單一窗口的個案管理師,提供失智症患者追蹤關懷、長照資源連結及轉介;另為了發掘社區潛在個案,由里辦公處、中西醫診所、藥局、牙科診所、企業組織等成立「失智友善守護站」,轉介疑似個案給衛生所。
-
2023-08-16 醫聲.癌症防治
47萬青壯年罹癌,被迫離職零收入,台勞動產值年損8千億/年輕癌友1
「我們有些青壯癌友是躺在病床上,被迫簽下自願離職證明,結果不但沒工作、沒收入,失業補助也領不到…」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分析衛生福利部、行政院主計處資料發現,全台20到64歲勞動人口中,罹癌人數約47萬人,當這些人因為罹癌而無法工作或被迫辭職,全台每月流失的勞動力產值達682億元,如果離開職場時間達12個月,全台流失的勞動力產值就上看8千億元。該協會副理事長劉桓睿表示,上述青壯年癌友遭遇的情況,事實上十分普遍,由於癌友需要接受治療,加上病痛折磨,在心力交瘁當下,根本無法與資方據理力爭,也沒有體力、精神打官司,最後只好躺在病床上被迫簽自願離職證明,許多癌友是家庭經濟支柱,家庭收入也出現極大破口。癌症攻擊青壯族群 正蠶食台灣勞動生產力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在今(112)年8月12日舉行的2023青年健康論壇上,以「病得起的未來」為主題針對青壯年因罹癌失去經濟來源、勞動生產力,以及高齡化、少子化所帶來的健保財務挑戰等議題進行系列討論。劉桓睿指出,癌症為我國十大死因首位,每年約5萬人因癌症而失去生命,其中25-44歲與45-64歲的死因首位都是癌症,代表癌症正以肉眼看不見的方式蠶食台灣的勞動生產力。期待透過「加強癌症預防政策」、「增加健康投資」、「產官聯手友善病友」等解方確保健保財務永續運作,並維持國家競爭力。20多家企業 響應《病友友善職場宣言》在這次論壇當中,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立法委員吳玉琴、時代力量秘書長李兆立、健保署蔡淑鈴副署長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行政副院長周穎政等皆蒞臨現場。活動中,鄭文燦頒發感謝狀給二十多家響應《病友友善職場宣言》的企業代表,這些企業單位也宣告共同為打造癌友友善職場而努力,此外,鄭文燦也簽署《抗病保台,搶救國家競爭力》宣言,希望未來可更有效地預防青壯年族群罹癌,青壯年病友也可獲得最佳治療選項,且可順利回歸職場、社會。面對醫療4C挑戰 需全方位思考解方鄭文燦表示,克服癌症挑戰是人類在醫療、健康與公衛領域上的重要課題,今年政府面對醫療4C挑戰,也就是「CPI物價指數上升造成醫療成本提高」,「Covid-19新冠後讓中西醫支出增加」、「C肝滅除計畫的政策資源挹注」與「Cancer癌症新藥、新科技的醫療支出增加」。鄭文燦進一步指出,在民國111年,癌症醫療花費已達1334億元,佔健保總額的六分之一,像基因檢測、癌症治療免疫療法加標靶藥物等,都是重要趨勢,未來會把病人的權益放在第一位,先針對新藥、新療法推動暫時性支付,之後,觀察藥品、療程效果兩年,再根據觀察結果進行調整,進而提升藥品可近性。吳玉琴提醒,在肝炎、乳癌與大腸癌等疾病年輕化的議題上,希望未來可以下修乳癌、大腸癌等癌症篩檢年齡,提高國家健康投資幅度,從前端做起,預防癌症的發生,即使發現癌症病灶,也能及早治療,減少後續龐大醫藥、照護支出。打造更好醫療、支持環境 才能挽救國家競爭力時代力量秘書長李兆立表示,新藥研發日新月異,但目前政策腳步因財務限制無法跟上新藥發展趨勢,若要接軌國際腳步,相關流程的優化和病友的參與都是重要條件,減輕癌友的家庭經濟負擔、減緩國家勞動力的流失等,也都是重要課題。透過打造更好的醫療、支持環境,才能達到抗病保台、挽救國家競爭力目標。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劉桓睿強調,產業界、官方應攜手合作,幫助青壯年族群積極接受篩檢、預防癌症發生,期待當青壯年族群遭遇癌症侵襲,可獲得最佳治療策略的支持,職場生涯、經濟來源也可不中斷,並擁有更具體的保障。
-
2023-08-15 焦點.元氣新聞
鬼月應做祭祖?命理師:農曆七月祭祖增好運,人生路更順
你是否知道農曆七月,被俗稱為鬼月,是充滿禁忌的一個月?在《簡少年現代生活改運書》中,新創科技圈的國師,專業命理看相風水師簡少年揭示了這個月份的秘密。儘管我們都熟知這個月份的諸多禁忌,並且極盡可能地避開它們,但我們是否曾經想過在這個特殊的月份裡,祭祖其實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呢?脖子無法轉向的女孩,神秘疾病透過命盤找答案我的一位客人,她在某天早上醒來忽然發現自己脖子完全動不了,只能一直看向左側,除非非常用力才能稍稍轉回正面,大家可以想想看,如果脖子不能動會是多可怕的一件事。她雖然立刻去看很多醫生,卻始終找不出原因,後來她就找上我,想請我幫她看看到底怎麼了。攤開她的命盤,我一看就看到她的疾厄宮非常明顯出了問題。通常我們在看紫微斗數的時候,都會從疾厄宮去看一個人的身體疾病。例如,你的疾厄宮有太陽,就很容易有心臟方面的毛病;如果是貪狼,那一般來說就容易有桃花產生的問題,或是跟生殖器官有關的毛病。旺盛能量暗藏危機,八字醫療揭斜頸症謎團所以在看流年運勢的時候,我們習慣會從疾厄宮去判斷他今年可能出現的狀況,或是在健康上有沒有需要留意的地方。而她的疾厄宮顯現出她現在是超級旺的狀況,也就是信心特別多,能量特別強。聽起來很正面對吧?但是以紫微斗數來講,這樣也代表疾病很多,或是會忽然爆發的可能。她說她看了很多醫生都找不出問題,於是我想起有個醫生可以邊看診,邊透過生辰八字結合中醫技術來做治療,她就立刻去找了那個醫生。這醫生把脈及看了她的八字就說:「你這是非常、非常稀有的斜頸症。」好不容易找到原因,她就用「斜頸症」的病症去看西醫,經過醫生看診也印證這個中醫說的症狀無誤,就接著展開治療。甲子病程的神秘預言,紫微斗數為你解開謎團在幾周後的某天,她再次邀請我為她算命。在我們的會面點,一家咖啡館,你能見到一位年輕且美麗的女子,身材優雅、長髮飄揚。然而,罕見的斜頸症讓她無法挺直脖子,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對比。即使如此,她卻展現出無比堅韌和正向的態度,期待找到痊癒之路。她分享了曾到訪一個知名宮廟,那裡的神明透過扶鸞傳遞了一條令她驚慌的消息:這個疾病需要一甲子才能痊癒。震驚於此,她希望我幫她找出更快的治癒途徑。經過我的紫微斗數分析,我發現她的疾厄宮會持續到八十多歲。城隍廟揭露祖先與斜頸症的關聯這邊先說,我是怎麼從疾厄宮可以看出來她的問題會一直連續到80 多歲。紫微斗數裡面有位紫雲老師,他用一個方法叫「緣起緣滅」。我就是透過這個方法去看藏在她疾厄宮裡的連續性。她在每十年裡,都有產生一些問題,透過這些問題疊加算出來,要等到她80 多歲才有機會從疾厄宮的困境中逃脫出來。我看她的福德宮裡有一些異常,福德宮也和自己的祖父母有關聯,加上她的問題可能會和這個影響有關,我便建議她跟祖先有關的,不如試著去城隍廟問問看原因,請她去城隍廟問問看,是不是祖父母怎麼了。記得超渡祖先才能做功德給他們她到城隍廟向城隍爺問事時,城隍爺相當生氣:「怎麼年紀輕輕的一個女生,脖子突然就轉不回來?」加上她還找了一位仙姑幫她看,造成她脖子轉不回來的原因,是因為有一隻手正掐著她的脖子,並用刮痧方式真的刮出一個手印在脖子上,看到這就知道這個冤親債主非常兇惡,一定要透過城隍爺來做主,甚至還得往下找十殿閻羅也來看看。沒想到一看不得了,得先找出為什麼冤親債主這麼兇惡的原因,應該是她爺爺有些什麼事情。如果最近不順遂可以關心祖先有沒有問題為了尋找原因,她特地查詢了爺爺的出生日期,期望透過生辰八字獲得答案。驚人的是,她發現自己與爺爺的農曆生日竟然相同。這個發現解答了我之前的困惑:為何祖先的問題會影響到她,而不是她的兄長。原來她與爺爺相同的出生日,讓她繼承了爺爺的遺憾,包括脖子無法正常轉動的問題。後來,在十殿閻羅和城隍爺的協助下,她的脖子問題透過治療逐漸改善,現在已經能夠正常活動。現代人都忽略農曆七月拜祖先的重要性不管你習慣說拜祖先還是拜公媽,祭拜祖先的行為表示過世的祖先仍然活在我們的心中,並且他的靈體成為我們崇拜的一個象徵。正因如此,我們在祭拜祖先時,就該懷抱事死如事生的態度。意思就是對待過世的親人祖先,仍然像他在世時恭敬,同時也是孝道的展現。有一派也認為說,如果祖先靈魂的狀況不好時,對於子孫會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因此祭拜祖先有功德迴向的效果,如果供奉不周全,很有可能子孫會遭受祖先的教訓,進而產生影響。 延伸閱讀:.你的行為決定你的命運!專家提供「改寫命運」的實用建議.眼瞼厚度透露財富潛能? 專家:想致富,也從腎臟和脾胃改變命運.哪種面相天生有理財天分?專家:「這面相」者財運亨通,是因為這原因本文節錄:《簡少年現代生活改運書》一書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8-11 醫療.骨科.復健
劇烈肩痛、手舉不起來?小心五十肩找上你!「新方法」可快速改善,3招居家復健助緩解
55歲陳姓髮型設計師,右肩曾因車禍受到嚴重挫傷,治療康復後回到職場,因長時間使用雙手,右邊肩頸不時出現「痠痛感」,她常吞止痛藥緩解肩頸的不適,但近期右肩的疼痛感加劇,連梳頭髮、穿脫衣服都困難,有時睡覺翻身就會引起右肩劇烈疼痛,嚴重影響睡眠,就醫發現她罹患了「五十肩」,經由浮針治療及復健才獲得改善。什麼是「五十肩」?五十肩可以分哪幾期?桃園長庚醫院中醫針傷科主治醫師林峻頡表示,五十肩是指:肩關節囊因為發炎導致沾黏,肩關節攣縮,讓患者肩膀伸展角度受限,好發於40到50歲的人,大多是曾受過外傷、過度使用雙手勞動者,如家庭主婦、髮型師等。五十肩症狀,初期以持續性「痠痛感」表現,患者難聯想到與五十肩有關,多會先找按摩師或自行服用止痛藥改善,等到手舉不起來、肩關節活動角度受限,通常都已是五十肩的第二期。五十肩依病程可分「疼痛期」、「僵硬期」、「緩解期」等三期:1.第一期會持續2到9個月,疼痛感明顯,做任何角度的肩關節活動都會誘發疼痛感,但肩關節活動受限程度不明顯。2.第二期僵硬症狀會持續4到12個月,肩關節發炎導致關節沾粘,疼痛感明顯低於第一期,但上肢活動角度已受到影響。3.第三緩解期,肩胛肱骨節律受到影響,身體出現代償機制,身體漸漸習慣疼痛感,不適感逐漸消失。中醫如何治療五十肩?長庚中醫團隊「新方法」可大幅改善!林峻頡表示,五十肩第一期時就介入治療,對於復原效果最佳,等到第二、三期才介入治療,劇烈的疼痛感會影響患者復健的意願,使五十肩愈來愈嚴重。桃園長庚中醫團隊引進「新式針灸療法」,運用針刀、浮針改善五十肩患者的疼痛感,同時加強患者的血液循環,搭配規律的復健,能幫助五十肩問題大幅改善。浮針與傳統針灸相比,從外型上就有明顯的不同,浮針較傳統針灸粗,類似疫苗針劑劑型,但浮針治療深度是在肌肉層上的「淺筋膜層」,不像傳統針灸治療深度在肌肉層,因此傳統針灸容易導致痠麻脹痛感,浮針則不會。浮針用於治療五十肩的方式,是找到病灶將針放置在淺筋膜層,先運用「掃散」手法,即醫師手握針,讓針在病灶的淺筋膜層左右擺動,誘發出疼痛感,再請患者重現會疼痛的動作,如高舉雙手,以「再灌注」的方式,強化浮針的效果,最終能加強患處血液灌流來達到療效,療程結束後,退出浮針的針芯,視患者狀況留置軟管於皮下,30分鐘後再取出。林峻頡說,根據二篇台灣及中國團隊於2021年的研究結果顯示,新式浮針治療五十肩,相較於傳統針灸,有較好的止痛效果、關節活動角度的立即增加及針刺疼痛較少等優點。五十肩居家保健三招五十肩患者無論是接受西醫或中醫治療,自主復健訓練及居家保健皆相當重要,推薦可做三招居家復健訓練動作:一、鐘擺運動站立於椅背之後,利用未患病的手扶住椅背支撐身體,踩踏一弓箭步,患病手呈自然放鬆狀態做前後的鐘形擺動,擺動幅度依疼痛狀況調整,重複15到20次,一天做3到5回。二、爬牆運動面對牆壁站立,患病手扶住牆壁,由下而上沿著牆壁緩慢上舉至最高點,再緩慢向下至正常高度,重複10次,一天做3到5回。三、拉毛巾運動準備一條毛巾,將其置於背部,未患病手在上約頭枕部的位置持握毛巾上端,患病手在下約腰部的位置持握毛巾下端,利用上端未患病手牽拉毛巾帶動下端患病手向上移動,重複10次,一天做3到5回。(資料來源/桃園長庚中醫針傷科主治醫師林峻頡 製表/陳雨鑫)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8-02 醫療.泌尿腎臟
你爸爸有這些症狀嗎?體力變差、愛生氣、健檢都紅字,當心進入更年期!1表格測驗看看
本文摘自485期40歲過後,你是否力不從心、體力大不如前、動不動就生氣?身材日漸發福,性慾也缺缺?甚至健康檢查一堆紅字,血壓、血糖、膽固醇都超標,積極節食、運動卻又久久不見成效,小心可能已經進入了「男性更年期」。中醫看男性更年期,年過40腎氣衰中醫師吳宛容指出,以中醫觀點來說,男性更年期可歸屬到「腎虛」範疇,對於人體生理變化,中醫有許多論述,女子每7歲為一周期,男子每8歲為一周期。《黃帝內經》提到,「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即進入青春期,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髮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頒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開始進入更年期,精少;八八,則齒髮去」。吳宛容表示,現存最早的傳統醫學典籍,明確提出「腎氣」的盛衰,對年齡過了40歲之後,陽氣衰、肝氣衰、腎氣逐漸衰退,精血日趨不足而出現肝陰血虧,腎之陰陽失調,形成男子更年期的生理基礎;多數男性通過臟腑之間的調節,能夠順利度過這階段而進入老年期。而部分男性由於體質、疾病、生活、社會環境、精神等因素的影響,不能自身調節,而出現一系列功能紊亂徵候,即是「男性更年期症候群」。男性更年期6大症狀根據台灣男性醫學會統計,40~80歲的男性中,有1/3都有男性荷爾蒙低下的症狀。吳宛容指出,男性荷爾蒙「睪固酮」主要由男性睪丸及腎上腺製造,分泌的高峰期為15~35歲,過了40歲濃度逐漸下降,當男性體內的睪固酮過低,容易引發許多身心障礙,影響層面從皮膚、骨骼、肌肉、血管、肝臟、腎臟、心臟、性器官,到脂質及碳水化合物的代謝及性功能等,即是所謂的「男性更年期」,主要引起的不適症狀如下所述:❶心理方面焦慮、煩躁、失眠、恐慌、暴躁、心情低落、情緒起伏大、缺乏自信及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衰退等現象。❷神經血管方面最明顯的症狀是熱潮紅,身體突然感覺一股燥熱往臉部、頸部、胸部直衝上來,幾秒鐘就消退,且伴隨有心悸、盜汗等症狀。❸皮膚方面皮下組織及水分減少,皮膚容易乾燥、搔癢、失去光澤及皺紋增加。❹性功能方面睪丸變小、性慾減退、晨間勃起次數減少、勃起功能障礙、硬度不足、持久度不夠,或是早洩、射精障礙等問題。❺心血管疾病方面男性進入更年期後,血中膽固醇開始緩慢增加,使血管彈性變差,開始浮現代謝症候群,以及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問題,導致動脈發生硬化,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❻其他症狀體重增加、肥胖、肌肉骨骼酸痛、骨質流失、全身疲倦、體力衰退、夜間失眠等。中醫辨證論治,改善男性更年期一般來說,男性更年期症狀大多持續3~5年內會消失,但有些患者的症狀可能長達10年以上。吳宛容表示,西醫治療以補充男性荷爾蒙藥物為主,中醫治療會針對個人的體質及症狀給予適合的藥方,再另外搭配針灸、食療、穴位按摩等方法,全方位改善更年期的生活品質。吳宛容說明,中醫認為「補腎」,是抗衰老及減緩更年期症狀的根本方法。男性更年期主要原因為「腎精虧虛」,影響身體陰陽氣血平衡而有許多對應症狀,從而影響「肝、心、脾、胃」等臟腑功能失調。中醫有「肝腎同源」的理論,是指肝血之旺賴腎精以化;中醫的「肝」包含氣血的疏泄功能、精神情志的活動,「調肝」的重點就是調氣血的疏泄,可以穩定現代人生活中的緊張壓力。吳宛容進一步說明,對於調理中醫的「脾胃」,金元著名醫家李東垣所著的《脾胃論》提到,「脾胃之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是指調理好脾胃之氣後,就可以透過飲食「後天之氣」來補養「先天元氣」,使人體能恢復正常運作。另外,中醫也透過通調氣血、運動強身、食餌補益、修身養性及固養精氣,各方面配合來有效養生、延年益壽;治療上,以「滋腎填精」為本,再依個人狀況不同給予,以「清心瀉火」、「疏肝解鬱」、「健脾益氣」等藥方,大多能緩解男性更年期等諸多不適。男性更年期4證型中醫依男性更年期症狀,大致分成以下4種證型,大多證型會合併出現:1.肝腎陰虛:性功能變差,潮熱、盜汗、咽乾口躁、失眠。2.肝火旺:失眠出汗多、煩躁焦慮,伴隨口苦、心悸、血壓高。3.氣血不足:性功能變差,兼面色萎黃、疲倦健忘、吹風受寒則畏寒及筋骨不利。4.脾腎陽虛:性功能變差,倦怠無力、食慾差、腹瀉、水腫及怕冷。按摩5養腎穴位,調理更年期不適吳宛容表示,透過按摩養腎穴位,可以緩解更年期煩躁、焦慮、失眠、潮熱等不適症狀,建議每天按摩各穴位2~3回合,每回合30下,並於每日睡前溫水泡腳10~15分鐘,可以更好入睡。.太溪穴位置:足內側部,內踝後方,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三陰交穴位置: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四根手指寬,脛骨內側緣後方的凹陷處。.太衝穴位置:足背第1~2趾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神門穴位置:腕部腕掌橫紋上,與無名指及小指縫連線的交會點。.足三里穴位置: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四根手指寬,脛骨前緣外一橫指(中指)處。生活5建議,安然度過更年期吳宛容指出,男性荷爾蒙低下引起的身心不適程度因人而異,中醫主張「陰陽平衡」,使用中藥或針灸可縮短適應期,可以讓身體盡快達到新的平衡;再者,透過日常生活及飲食調理,也可舒服自在度過更年期不適。❶適當紓壓壓力是造成更年期不舒服的主因,建議找到合適的紓壓方式,轉移注意力,比較不會胡思亂想,像是聽音樂、看書等。❷養成運動習慣適度的戶外運動與日曬,可以保持適當體重,能延緩男性荷爾蒙減少,並能鍛練肌力,預防骨質流失。建議補充富含鈣質食物,以防骨質疏鬆,例如:牛奶、起司、優格、黑芝麻、小魚乾、深色蔬菜等。❸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及過度勞累,讓五臟六腑正常運作,幫助恢復身體原有的平衡。❹均衡清淡飲食日常飲食以「均衡、清淡飲食」最佳,避免燒烤、油炸的烹調料理,以及蔥、薑、蒜、辣椒等辛香料,以及花生、榴槤、桂圓、荔枝等熱性食物,盡量避免咖啡、濃茶等刺激性飲料,以免加重潮熱、盜汗、失眠等症狀。建議多吃些含膠質或黏液的山藥、黑白木耳,以及黃豆、黑豆、魚類等,可以調節體內的荷爾蒙,幫助改善更年期不適。❺提升性功能適度性行為能促進男性荷爾蒙分泌,同時能促進氣血周流,防止早衰、有助於延年益壽,多吃蝦蟹、蚌殼類等海鮮,以及羊肉、牛肉、韭菜、核桃等食物,具有加強性功能、強筋骨、益精血的作用。3道滋補肝腎飲品,改善男性更年期◎百合銀耳蓮子湯材料:百合10克、白木耳20克、蓮子30克、枸杞10克、紅棗8~10顆,冰糖少許、水1000c.c.。作法:百合、木耳、蓮子、紅棗、枸杞洗淨後,加水泡發,將木耳、蓮子放入鍋中煮20分鐘後,加入百合、紅棗、枸杞,再以小火煮約20分鐘至濃稠即可。功效:清心安神、明目健脾。百合、白木耳養陰潤肺、清心安神;蓮子益腎固精、養心補脾;紅棗健脾補氣,枸杞補肝腎、明目。適用於男性更年期眼睛、皮膚乾澀,有失眠、口乾舌燥症狀者。◎黑豆山藥排骨湯材料:排骨300克、黑豆30克、山藥30克、鹽少許、水2500c.c.。作法:黑豆洗淨後浸泡一小時;將排骨、山藥、黑豆放入鍋中以大火煮沸後,小火繼續燉煮一小時,加少許鹽調味即可。功效:健脾養腎、益氣補血,可壯陽補虛、益氣強志,適用於男性更年期脾腎陽虛氣弱而致氣短乏力、精神萎靡等。◎仙靈脾茶材料:仙靈脾3克、紅棗5克、枸杞5克。作法:將上述藥材以熱水500c.c.沖泡,當作茶飲,一日一次。功效:仙靈脾為滋補腎陽用藥,性味平和不溫不燥,可補養肝腎、明目補氣;紅棗健脾補氣;枸杞補養肝腎、明目,適合男性更年期精神不振、腰膝酸軟無力、性機能減退者食用。禁忌:有外感及體質屬陰虛火旺者忌服。男性更年期自我評估最近一個月內,在下述問題中,如果第1或7題回答「是」,或是其他8題有任3題回答「是」者,建議進一步就醫檢查,確認是否為男性荷爾蒙低下。①是否有性慾降低的現象?②是否覺得比較沒有活力?③是否有體力變差或耐受力下降的現象?④身高是否有變矮?⑤是否覺得生活變得比較沒樂趣?⑥是否覺得悲傷或沮喪?⑦勃起功能是否較不堅挺?⑧是否覺得運動能力變差?⑨是否在晚餐後會打瞌睡?⑩是否有工作表現不佳的現象?延伸閱讀:.男女中年後性慾低?當心更年期報到!「飲食8大原則」改善不適感.男性也有更年期?醫:身體出現3大症狀恐是「男性更年期」惹的禍.男人35歲,沮喪、鮪魚肚...就開始初老!醫曝「男性更年期」症狀有這些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8-02 醫療.骨科.復健
背部隱隱作痛,大笑又更痛…坐姿不良「膏肓痛」 3姿勢、2穴位緩解
腰痠背痛是現代人普遍的毛病,尤其長時間坐在辦公桌前的上班族,姿勢不良恐造成「膏肓痛」,會異常疼痛。中醫師表示,膏肓痛主要發生在背部、前胸位置,若沒有找出源頭,一昧貼藥布僅是治標不治本,有時更涉及骨頭結構問題,一定要找尋求專業醫療。一名30歲的男性上班族,長期久坐在辦公桌前,造成背部老是隱隱作痛,只要一咳嗽或大笑就會更疼痛,但他痛了5年都置之不理,覺得只是小毛病,都以貼膏藥、推拿來因應。中醫師楊宗翰表示,該病患去年開始背痛加劇,連呼吸、睡覺都會不舒服,經診斷發現,他一周都打高爾夫球三到四次,過去舊傷沒有照顧好,加上不正常的肌肉運用,才讓膏肓痛更嚴重。什麼是膏肓痛?膏肓痛的常發生在那些人?膏肓痛在西醫來說是「菱形肌筋膜炎」,位於背部肩胛骨附近,楊宗翰指出,由於神經、手臂肌肉、斜方肌都會連結到肩胛骨,因此膏肓痛很大部分與「胸肌」過於緊繃有關,若只是單純處理後背,其實沒辦法根治問題。楊宗翰說,打高爾夫球握桿的姿勢需要身體前傾、夾胸,對胸小肌來說非常緊繃,又直接從前側連結到肩胛骨上,長期過於緊繃就會導致「肩胛骨移位」,這也正是該名上班族個案背痛的根源問題。中醫師陳潮宗指出,手往前拉、往後伸、用力推門等動作,都會使用到膏肓部位的肌肉,臨床上膏肓痛常出現在搬重物的工人身上,往往手一用力就會痛到無法入眠。中醫如何治療膏肓痛?滑手機、吃飯、洗碗都是膏肓痛的風險姿勢。楊宗翰說,駝背、低頭等動作都需要身體往前拱,導致前胸筋膜的張力大,加上久坐會影響下背、臀部、大腿的筋膜緊繃,長久累積下來,不但會引發膏肓痛,還容易閃到腰。肩胛往內的區域包含了心臟、肺臟、食道,若膏肓痛都不處置,會導致胸悶、心悸,甚至會影響到心理健康。楊宗翰表示,膏肓痛治療得先分辨是「姿勢不良」還是「神經壓迫」引起,姿勢不良導致肌肉緊繃,可能會直接影響肋骨、手臂關節周邊,單純抗發炎藥物無法解決,需進行結構調整;若為頸椎壓迫到神經引發的疼痛,就得先把壓迫部位鬆解開來,再針對不同部位進行治療。如何從根源解決膏肓痛?楊宗翰表示,中醫會採取針灸、針刀、拔罐、徒手治療等方式綜合治療,首先是將緊繃的肌肉放鬆,再將歪掉的骨頭結構擺正,後續也需要病患學會正確的坐姿,否則膏肓痛仍會不斷復發。預防「膏肓痛」上身,調整姿勢3動作:1.長時間坐辦公桌的民眾,不要固定姿勢太久,每30到40分鐘應起身晃一晃。2.由於身體多處於前拱狀態,可多做肩膀往後旋轉的動作。3.腿部放鬆可進行坐姿體前彎,放鬆腿部後側,讓全身筋膜張力保持平衡。緩解「膏肓痛」,可按壓2穴位緩解:1.曲澤穴:位於手臂肘橫紋內側,可緩解胸部肌肉緊繃。2.陽陵泉:位於小腿腓骨外側,適度按壓可放鬆全身的肌肉。資料來源/楊宗翰
-
2023-07-2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從清零到共存:循序調控、穩健鬆綁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台灣新冠病毒由清零到共存的回顧與前瞻」。首先由一位長年耕耘於社區的醫師提出他的看法與建議。→想看本文接著一位持續關懷台灣基層公共衛生人力與政策的公衛教授回顧台灣過去這方面的努力,並提出他對政策的看法與建議。→想看本文最後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副署長應邀撰文說明中央與地方政府如何透過及時因應疫情、調整防疫強度、參考國際趨勢,逐步穩健鬆綁各項管控措施的政策。能夠邀請到三位專家百忙中為社會大眾說明這個台灣重要的醫療政策議題,「醫病平台」謹在此表達最深的謝意。從2022年4月以來,國內本土Omicron疫情經過BA.2、BA.5、BA.2.75等三波社區流行後,中央與地方政府透過及時因應疫情調整防疫強度、參考國際趨勢逐步穩健鬆綁各項管控措施,已正式於今年5月1日達成防疫降階的里程碑,除將COVID-19自第五類法定傳染病改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亦同步解編。數日後,世界衛生組織於5月5日宣布解除COVID-19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日本於5月8日防疫改類降級、美國於5月11日結束國家公共衛生緊急狀態,全球正式進入疫後時期。回顧一年多來由清零到共存的過程,除了疫苗政策、邊境管制、社區防疫及篩檢措施隨疫情變化及時調整外,醫療體系的應變作為大幅度轉型,特別是由集中收治隔離改為居家照護、視訊診療及口服抗病毒藥物普及化,中央、地方與基層醫藥界的緊密合作,使大量輕症或無症狀患者能安心在家療養,保存急重症醫療量能處理COVID-19中重症及其他疾病住院需求,落實災害防救醫療體系啟動時的由下而上、分流收治原則,是讓我國雖經歷去年至今年的大流行疫情,和世界各國相比仍能維持較低新冠死亡率及超額死亡率等指標的主要原因之一。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Lancet)更於2022年9月出版的全球新冠疫情檢討報告中指出:「西太平洋區域(包括台灣、韓國、紐西蘭等國)成功控制疫情、維持低死亡率。」總觀由清零轉變為共存策略之後的醫療體系應變作為,主要有以下四大面向:一、輕重症分流收治:為擴大醫療應變量能,除原有之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應變醫院外,另將急救責任醫院、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居家照護等納入收治量能。為強化輕重症分流與病人適當安置,訂有確定病例分流收治條件,中/重症、出生未滿3個月且有發燒及因其他疾病經醫師評估確有住院治療必要之確診者,收治於醫院專責病房或隔離病房;依衛生局評估有特殊情形無法採居家照護之無症狀/輕症確診者(如無固定住所等),收治於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無症狀/輕症之確診者,採居家照護,由醫師進行門診視訊診療,經醫師診療後如開立處方箋,可由親友至醫療院所或藥局代為領藥,或由社區藥局藥師協助藥品調劑及進行「居家送藥」服務。分流收治有效確保醫療量能之合理利用,使確診個案及時獲得所需之醫療照護。上述措施維持至今年3月20日輕症免通報隔離政策實施後始告一段落。另指揮中心亦視疫情變化,及時調整全國急救責任醫院及各縣市應變醫院之專責病床開設比率/床數,以利病床有效運用,專責病房的開設要求維持至今年5月1日指揮中心解編時始同步解除。二、醫院管制措施:醫院之嚴格探病管制(限特殊單位或情境才開放探病),去年因社區疫情流行維持至2022年12月10日始有條件開放全國住院病人之探病;探病時段仍為每日固定1時段,每名住院病人限每次至多2名訪客為原則,但例外情形之探病時段及訪客人數不在此限。住院病人及其陪病者,於入院前篩檢,陪病人數以1人為限,但病人為兒童、老人、身心障礙、或經醫療機構評估有照護需求者,陪病人數上限為2人。住院病人及其1名陪病者之採檢及檢驗費用以公費支應。另為確保醫療機構對疫情的因應,強化醫療照護人員管理措施,新進人員應於到職當日公費篩檢;急診、加護病房等高風險單位、專責病房人員及採檢人員,醫院得依社區傳播風險,每週定期進行公費篩檢。上述陪探病管制及篩檢措施維持至今年4月中旬後始解除或改為建議性質。三、防疫物資整備與調度:指揮中心依法徵用國內口罩工廠生產之一般醫用、外科、N95口罩,隔離衣、防護衣等物資,以因應民生、醫療及公務防疫需求。其中醫療部分係配送予地方政府及中央機關,並請地方政府衛生局撥配轄區醫療院所使用、持續監測耗用量,並依醫療院所任務別撥補維持防疫物資儲備量,且機動調整撥補頻率。基層診所部分,持續依執業登記醫師人數撥發西醫、中醫、牙醫診所一般醫用、外科口罩供醫師及工作人員使用並調整數量,以及定期撥發N95口罩及隔離衣供儲備運用。四、治療藥物採購儲備:參考臨床試驗研究實證、國際建議及專家諮詢小組意見,政府自2020年起陸續申請通過國內緊急使用授權並納入瑞德西韋(Remdesivir)、Paxlovid、Molnupiravir及單株抗體(Evusheld等)等抗病毒藥物至「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臨床處置指引」治療建議藥物,並與醫院、診所、藥局、照護機構及地方衛生單位合作建構藥物配送及領用體系、於確診者居家照護實施期間額外給付口服抗病毒藥物之開立評估諮詢費用,使我國具重症風險因子之的輕症病患藥物開立得以普及便利,以降低重症發生率。指揮中心解編後,衛福部仍維持公費抗病毒藥物政策不變,提供醫師評估後之治療使用。今年截至6月10日止,1-6月國內染疫就醫民眾之口服抗病毒藥使用率推估為18.2%(約開立45萬人份藥物),且今年各月份口服抗病毒藥物使用率均高於去年平均使用率(11.6%)。而我國確診個案藥物使用率,遠高於日本、香港、韓國、英國等國家,僅次於美國。另目前COVID-19抗病毒藥物儲備量能皆可再使用四至六個月,並訂有開口式合約可再購買,儲備量充足無虞。我國自去年邁向與疫情共存階段,至今已有超過一千萬人曾確診,但仍能維持全球較低的重症及死亡率,第一線醫療照護人員的全力付出功不可沒,實屬最應獲得掌聲感謝的對象。全球雖正式進入疫後時期,新冠病毒並未消失,「多元監測疫情」、「持續供應COVID-19疫苗公費接種」、「投藥照護延續,保護脆弱族群」以及「整備醫療物資」仍為現階段COVID-19防治重點工作項目,衛福部將持續掌握疫情發展及醫療量能負荷,適時調整相關防治作為,並每周於疾管署定期記者會說明。亦與各地方政府合作持續提供民眾接種COVID-19疫苗,及提供衛教品,加強鼓勵長者儘速完成接種。截至今年6月6日止,國內65歲以上長者追加劑接種率達77.9%,目前亦正評估規劃秋冬之COVID-19疫苗接種計畫,將依國際建議引進最新XBB疫苗。目前正值第四波疫情期間(以XBB為主),提醒民眾應持續配合現行戴口罩規定及建議,落實肥皂勤洗手、咳嗽禮節等個人衛生好習慣,並請符合資格民眾儘早前往接種次世代疫苗,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7-16 名人.林頌凱
網球肘要多久才會好?名醫曝網球肘的關鍵復健祕訣及好發族群
「林醫師,我沒有打網球,為什麼會得網球肘?」不少手肘疼痛的患者來看我門診,一聽到我說這是網球肘,常常會這樣問我。臨床學名為「肱骨外上髁炎」,由於是打網球常見的運動傷害,因此有「網球肘」的俗稱。所謂的肱骨外上髁炎,是上臂的骨骼稱作「肱骨」,在其下端手肘關節外側處即是「肱骨外上髁」,這是屬於肌腱與骨骼的銜接點,翹手腕或手指抓握物品時的肌群源頭、肌肉的附著點。故對於需要用手出力,尤其應用到手腕和手指的強力動作之工作者,發生高爾夫球肘的機率較高。任何年齡、任何族群都可能發生網球肘,舉凡使用球拍的運動(網球、羽毛球、乒乓球)、需要手腕用力的活動(騎車、工作、釣魚、重量訓練)都是好發族群。一旦此處的肌肉、肌腱或韌帶損傷,如屬初期症狀,好好休息就能讓撕裂傷自行癒合。但在未癒合的狀況下,手腕重覆施力,過度拉扯肌肉,就很容易淪於再次撕裂的惡性循環。不僅手肘產生局部痠痛,若因此肌腱退化、肌力變弱,可能連習以為常的掃地、切剁、抓握等的簡單動作都做不出來。如果病因是來自於做家事、帶小孩、工作或運動就更不容易好了,因為連休息的機會都沒有。針對網球肘的診斷,首先確認患者的神經和韌帶有沒有受傷,並從患者疼痛位置、疼痛性質與發生情況等的病史詢問,以及手部動作的身體檢查,做進一步判斷。如在超音波檢查下,我們經常能清楚的看見患部有微小的撕裂傷。大部分的急性傷害患者當下會痛到受不了,但在休息、冰敷、口服消炎止痛藥物和物理復健的基本配套治療,約一到三周可恢復。此外,我更建議的復健祕訣是,患者在不產生疼痛的前提下,做肘關節的關節活動度運動,並學習肘部肌肉的伸展與肌力訓練運動。因為網球肘是反覆動作形成的肌腱損傷,受傷後的肌腱承重能力將受影響,經由運動治療能循序漸進的找回肌肉力量,只是依舊必須改善使用習慣或運動技巧才得以避免再發作。利用儀器治療包含熱療、短波、超音波、電療,能止痛及幫助血液循環、組織癒合。如欲縮短治療時間或屬慢性網球肘的患者,進一步的選項可考慮:增生療法:以高濃度葡萄糖或PRP注射治療,在修復受損肌腱有不錯的效果。但增生療法非一次見效,需要的療程較長。乾針療法:近似針灸,但有別於中醫扎針在穴道處,西醫的乾針療法是扎針在患處的激痛點,藉由刺激肌肉使其跳動,達到放鬆軟組織的效果。體外震波治療:利用震波能量來治療受傷的組織,能刺激組織修復,且有鬆開沾黏組織的作用。高分子玻尿酸治療:利用專門治療肌腱韌帶的玻尿酸,在超音波導引下打在撕裂的肌腱上,可以包覆受傷組織,讓組織更快修復。如果搭配PRP會有更好的效果。90%以上的網球肘藉由上述的運動和治療都可以順利恢復。至於少於10%那些怎麼醫都醫不好的網球肘,很有可能伴隨肘關節病變或頸神經壓迫,治療時一定要再多考慮手肘以外的原因。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7-12 醫聲.醫聲要聞
清冠一號不再公費 中醫師:需求降低3至4成
清冠一號7月1日起不再公費給付,民眾確診後若想要吃清冠一號,只能自費購買。診所中醫師臨床觀察發現,約有3至4成民眾因預算考量,無法選擇清冠一號治療,且多為第一次確診者。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詹永兆表示,清冠一號自費後,有部分民眾轉看西醫,但整體中醫就醫率仍高於往年。中醫藥司簡任技正蔡素玲表示,雖然清冠一號不再公費給付,但一般中藥製劑仍有健保給付,民眾如果感染新冠肺炎去就醫,中醫師會依照診斷開立清熱解毒藥方,藥材作用、機轉類似清冠一號,也一樣有健保給付,不影響民眾就醫權益,民眾也不一定都要自費購買清冠一號。開業中醫師陳潮宗表示,自從清冠一號需自費購買後,民眾因為對清冠一號還是信賴,多會自費購買,但臨床觀察仍有3至4成民眾因為預算考量,放棄清冠一號,改採健保給付的科學中藥,治療新冠肺炎。陳潮宗表示,清冠一號經過科學實證,是健保科學中藥劑量的兩倍,清冠一號治療在新冠肺炎急性期時投入,一個療程5天,加上後續調養一至兩周;科學中藥最初療程可能就要一至兩周,加上後續調養身體,全部療程視個人體質、病情嚴重程度而有所差異,但整體療程會相差5至7天左右。詹永兆表示,民眾對於清冠一號自7月1日起得自費都相當清楚,對於清冠一號的需求確實有因此減少一些,但經過中醫師辯證論治的科學中藥,像是魚腥草、板南根等藥方,同樣能夠達到抗病毒的療效。「確診過一定要來中醫調理。」詹永兆指出,民眾對於確診看中醫已蔚為風氣,尤其喉嚨痛、咳嗽、呼吸不順等,都是中醫領域的強項,愈來愈多民眾會因此看診;確診後「長新冠」症狀,例如腦霧,亦有許多民眾尋求中醫領域的協助。陳潮宗表示,目前遇到的病患,因為太晚確診而沒辦法公費,都只能自認倒楣,多少有所抱怨。為了民眾的身體健康、公平原則考量,是否考慮讓首次確診的民眾,仍有取得公費清冠一號的機會。
-
2023-07-11 醫療.皮膚
中西醫解釋頭皮出油的原因有哪些?5重點保護頭皮避免禿頭!
不少人才剛洗完頭,一覺醒來頭髮卻又油滋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吳柏鋒以中醫觀點解釋頭皮常常出油,應與肝膽不好有關,特別是常熬夜,作息不正常的民眾。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指出頭皮出油目前科學沒有直接的證據顯示它與肝臟有關,比較多證據是表顯示腎上腺素分泌過多,或是女性的卵巢出現問題時,就會導致皮膚的皮脂腺分泌旺盛,引起頭皮出油。頭髮油膩在中醫角度是「肝膽濕熱」的問題,原因多與2問題相關不少人才剛洗完頭,一覺醒來頭髮卻又油滋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吳柏鋒表示,頭皮如果常常出油,與肝膽不好有關,特別是常熬夜,作息不正常的民眾,頭皮特別容易出油,建議注意調整作息及飲食,就能獲得改善。吳柏鋒表示,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作息又不正常,鮮少控制飲食,造成身體龐大的負擔,許多肝膽濕熱的患者,都有一個通病「頭髮油」、「頭髮細」。曾有一名患者每天都有洗頭的習慣,但不到半天時間,頭髮就會變得油膩,經中醫師診斷也有肝膽濕熱的問題。【中醫觀點】中醫認為「肺主皮(膚)毛(髮)」,頭髮是「血之餘」,肝血不足就會長不出頭髮,因此腎與肺相同掌管毛髮。他說,腎精足則髮量多,髮色黑且有光澤,腎精不足則髮稀疏,肝、肺、腎都與生活作息及飲食有關,若要改善狀況,建議患者求助醫師,平時少吃煎、烤、炸、辣的食物,逐漸就可以改善。頭皮出油與肝臟有關嗎?專業醫師指出可能與這兩個內臟有關趙昭明表示,頭皮出油確實與內臟有關,但科學沒有直接的證據顯示它與肝臟有關,比較多證據是顯示腎上腺素分泌過多,或是女性的卵巢出現問題時,就會造成皮膚的皮脂腺分泌旺盛,另外就是愛吃甜食、油炸物也會讓出現皮脂腺分泌問題。【西醫觀點】頭皮油脂分泌過盛的問題,多發生在女性,主要是女性的情緒反應較明顯,壓力也容易出現,所以常常會有內分泌失調的問題,男性通常是活動量大才會造成頭皮油脂過剩。值得注意的是,頭皮油脂過盛,其實是掉髮的前兆,民眾除了改善身體內在的生活作息等問題外,也可以透過後天的清潔改善,但必須要注意不可「過度清潔」,每天最多洗頭2次,避免傷害頭皮。 頭皮容易出有用超過40℃熱水洗頭 小心變禿頭許多頭皮容易出油的民眾,多半會以勤洗頭來改善,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洗頭千萬不要過度,否則適得其反,她提醒洗頭時,別用熱水沖,以免燙傷皮囊,造成皮囊萎縮,去油膩不成,反而成了禿頭。趙昭明指出,當頭皮的毛囊開始受損後,就會導致頭皮出油,頭髮惠漸漸變細,頭髮愈來愈容易斷,掉髮量也會增加,如果毛囊問題沒有解決,長久下來就可能造成禿頭。保護頭皮5重點1.使用洗髮精量要適量:每次洗髮時,使用洗髮精的量只需一個瓶蓋容量即可,許多民眾在洗頭時往往用過量的洗髮精,可能會因為化學物質過多而傷了頭皮。(黃毓惠)洗髮精盡量使用「透明」的洗髮精,他解釋,乳狀或是有顏色的洗髮精,通常會含有矽靈、潤絲等物質,對頭皮都是傷害,潤絲精可直接用於頭髮上,別用到髮根。(趙昭明)2.頭皮清潔應使用涼水:頭皮較為脆弱,與一般身體的皮膚不一樣,不適合用熱水洗,建議用40℃以下溫涼的水洗較適合,每次洗頭的時間也不要太長,每次最多5分鐘即可。(黃毓惠、趙昭明)3.清潔頭皮使用指腹:洗頭時,千萬不要為了追求「爽感」,用指甲抓頭皮,過度用力都可能傷到毛囊,建議用指腹按摩就好。(黃毓惠)4.每天最多洗兩次頭髮就夠了,過度清潔反而會讓皮膚乾燥,頭皮油脂分泌更加旺盛。(趙昭明)5.吹乾頭髮以冷風吹乾:吹頭髮時,也不要使用熱風,直接吹到頭皮,也會造成頭皮毛囊萎縮,要用冷風吹乾較適合。(趙昭明)【原始資料為2015/03/05聯合報健康版 2023/07/10更新增補】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7-07 寵物.照顧指南
毛孩是家人 從這2點建立寵物友善環境
許多人把毛孩當家人,但社會制度卻不是!你知道在法律上,毛孩只是一個「物件」,死後會被當成「廢棄物」嗎?寵物友善不應只是一個口號,但應該要怎麼落實呢?要建立寵物友善城市,應該從相互尊重彼此的權益並遵守規則開始以台灣為例,儘管少子化、老齡、單身帶動了寵物的數量與市場規模,但目前仍存在極端的差異對待。從法律制度面上,活體寵物被定義為我們的「物權」財產,寵物過世仍屬於「廢棄物」;公寓大廈管委會可規定住戶不得飼養寵物;公園自治條例可禁止寵物進入公園。近年零安樂政策實施,各縣市雖陸續推出寵物友善公園等設施,但仍不時傳出有民眾遛狗被驅趕,或惡意追打的傷害事件發生。除了飼主應該出門使用牽繩、隨手做清理的觀念,需要社會共同來宣導教育之外,民眾對於動物愛護、尊重彼此生活權益的認同,也應該透過長期的計畫與活動持續推廣和建立。反觀全球十大寵物友善國家,第一名的荷蘭在動保法律核心價值中,明定寵物是擁有自己價值的個體,而非被主人擁有的物件。強調牠們與人相對地位平等,各地有緊急動物救護中心、有動物救護車、公園裡安排狗兒散步專用通道,以及其他可以攜帶狗隻進出的大眾運輸工具和商店等。第五名的德國,立法養寵物須得到多次審核,除了對個人資格條件的確認外,還需要對你和你的寵物同時進行飼養教育。在德國有很多寵物學校,不是教寵物如何玩雜耍,將寵物培養成「玩物」,而是要將寵物培養成「家人」,如何更好地成為家庭的一份子。社會結構與消費趨勢的改變,讓寵物產業正潛移默化成為顧客導向的買方市場2021年內政部統計,人口連2年負成長,結婚率也是歷史新低。而犬貓則以每2.4分鐘的速度成為台灣家庭新成員,超過新生兒每3.4分鐘一位。根據財政部統計,2018、2019年寵物飼料與用品零售,明顯開始出現衰退與停滯,寵物照顧等個人化服務,則大幅成長17.8%。過去飼主習慣的寵物消費方式,多以在店家零售採購與美容服務為主,隨著毛孩在家庭中的地位提昇和擬人化,漸漸帶動不少到府服務及電商消費,加上疫情影響,更重視保健養生與在家自煮、休閒旅遊,選購行為也從過去品牌導向改為更重視CP值,希望店家能提供更多照顧建議。因此無論對於飼主而言還是賣家,唯有透過正確的教育學習,才能幫助毛孩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及教養,朝幸福快樂健康的方向邁進。每個孩子都需要教養,毛孩也不例外飼主是寵物生命的主宰者,決定著毛孩一生的吃穿用度與生活方式。而錯誤的觀念與照顧方式,只會造就毛孩的身體健康與行為上偏差。寵物教養涵蓋寵物照護十大面向,包括從犬貓天性的中西醫基礎照護;常見疾病與緊急照護;老齡失智與失能長照;犬貓體質需求基礎食療調養;問題皮毛美容保養;基本行為問題教養訓練;自然療法與按摩;特殊行為觀察與溝通;最後一哩路的陪伴與心理調適;飼主責任與開業法規等。幫助所有毛家長能更瞭解毛孩個別差異與需求,可以給予更妥善合適的照顧。
-
2023-06-2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薪火相傳:從講堂到醫院
編者按:本週是成大醫學系分享師生對醫學人文教與學的心得。兒科老師回憶他如何與同事幫忙一位母親紓解她長久無法釋懷的嬰兒瘁死罪惡感。→想看本文兩位醫學實習生分別寫出他們從進入醫學院以來,如何由最初幾年的醫學人文課程循序漸進地學習生理、心理與社會,認識疾病、衰老與死亡,並學習與人溝通、拓廣視野、而後來到臨床實習階段他們學會與病人和家屬的互動。相信同學們的追憶會帶給老師們教學的成就感,而全體師生對人文教育的肯定可以使畢生致力於提升醫者教養的成大醫學院創院院長黃崑巖教授含笑九泉。拖著疲倦的身體從醫院慢慢走回醫學院,轉頭看向熟悉的三講,嘴角不自覺的上揚。還記得當年我們坐在台下,專注的看著趙可式老師播放的影片,安寧緩和醫療及四道人生的種子悄悄的在我們心中萌芽。成大醫學系的醫師養成教育中,從大一到大四都相當的重視醫學人文的培養,正如我們的創院院長黃崑巖醫師給大家的期許:「Before becoming a doctor, become a man.」(成為良醫之前,先學成功做人)。醫學生要學習的不僅僅是繁雜的醫學知識,更要知道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溫度。成大醫學系提供給學生的醫學人文課程相當多元,全球視野與溝通、醫療與文化、全球化與人文關懷、醫學人的生涯敘說、醫療專業與生死、音樂與醫療等等,族繁不及備載。醫學的本質是照顧有生命的個體,因此不可能將醫療模式複製貼上,必定需要根據各地的人文風情而因地制宜。這些課程深入淺出的帶領我們認識台灣本土及國外傳統文化、價值觀,讓我們在進到醫院實習之前,可以更充分、更全面的認識醫療場域。也透過老師及前輩們的經驗分享,讓我們更清楚醫學不僅僅是解決生理上的病痛,更要走進病患及家屬的內心,理解他們的擔憂、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才得以建立互信互賴的醫病關係。在這一門門的課程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醫療專業與生死」這堂課。生死和宗教信仰、風土民情脫不了干係,倘若我們對這些信仰毫無認識,那要怎麼帶領病患及家屬進行四道人生?又怎麼能做到生死兩無憾呢?還記得當初,老師要我們每一組同學選擇一個「生」或「死」的相關議題,並從幾個台灣常見的宗教信仰切入,介紹不同的信仰看待這些議題時有什麼異同。除此之外,也希望大家揣摩生命走到盡頭的末期病人的心境,寫下一份遺書給自己的摯親好友。透過這堂課讓我對生死議題有更深的認識,也體認到醫師在面對不可避免的死亡時,應該放下對「生」的執著,讓最後這場道別在祝福中圓滿劃下句點;而不是讓長鳴的機器聲突兀的送走生命,讓人號啕遺憾,措手不及。隨著我們的成長,成大的醫學人文教育從醫學院延伸到醫院,老師以身作則示範如何以Bio-psycho-social(生理—心理—社會)的方式全面的瞭解一位病患甚至一個家庭,教導我們怎麼落實前面四年所學習的「醫學人文」觀念。菸酒毒品的成癮,從來不是只有透過藥物來戒除,若沒有找出病人飲酒、抽煙、吸食非法藥物的動機、持續使用的原因,就無法斧底抽薪斷絕源頭,真正幫助病人脫離生心靈的苦難。前面四年的醫學人文課程,一次次幫我們打預防針,讓我們知道未來的職涯中,多少會面對一些對西醫或是藥物有誤解的病人。因為這些課程,我們能更清楚病人延誤就醫、對西藥產生誤會、甚至是不相信醫療的原因,所以在和病人溝通及衛教時,我們不會用「醫療專業」高高在上的態度咄咄逼人,取而代之的是先傾聽他們的顧慮,再一一向他們仔細說明。醫學生的優勢是我們需要照顧的病人數量很少,因此在每一位病人身上都可以花很多時間,透過一來一往的交流,我發現從人文的角度出發,總是能更快的贏得病人及家屬的信任,之後再向他們說明醫療處置及團隊的計畫時,他們的接受度也會比較高。良好的醫病關係是創造醫病雙贏局面的重要關鍵,而對於剛進醫院實習的我們來說,這些醫學人文課程的種子在此時開花結果的正是時候。醫學不同於一般的科學,我們面對的是不同文化背景、充滿個體差異性的生命;我們要醫治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一個完整的人甚至家庭。因此,在醫師養成的過程中,不僅僅要重視醫學專業知識的教育和累積,更不能忽視醫學人文的重要性。進到醫院實習的日子飛逝,轉瞬間就經過了快要一年,我由衷感謝在講堂裡的每一位老師、演講嘉賓,在我們的習醫之道剛啟程時,就一點一滴的注入人文關懷的觀念。相信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我們,除了能具備應有的醫學知識之外,更能贏得病人及家屬的信任,成為一位有溫度、有同理心的良醫。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6-06 醫療.婦產科
私密處搔癢怎麼辦,會自己好嗎?最常見搔癢原因是「它」!醫教吃4類食物改善
很多女性都有過「私密處搔癢」的經驗,尤其夏天悶熱、流汗,水分容易蒸發,導致排尿量減少,進而孳生細菌,這也是發癢的原因之一。這次《優活健康網》為讀者整理了關於私密處搔癢原因、私密處搔癢止癢、私密處搔癢改善方法等常見問題,幫助所有女性擺脫癢癢的困擾!私密處搔癢原因 隨著夏天來臨,悶熱的環境加上流汗,私密處容易滋生細菌而發癢。事實上,引起女性私密處搔癢原因,包括感染、過敏⋯等,甚至情緒不穩都可能引起外陰部搔癢,其中最常見的是搔癢原因為「念珠菌感染」(徽菌感染)。 念珠菌感染為婦女最常見的陰道炎,該菌普遍存在人類之消化道內(如口腔、直腸、肛門)及陰道內,屬於黴菌的一種,而黴菌的特色為不容易根治,且很容易復發,而其症狀有:.陰道搔癢:尤其在月經期間、排卵期間、同房後更癢 .其他症狀:燒灼感、局部酸痛、頻尿、小便疼痛或陰道痙攣私密處搔癢怎麼辦? 私密處搔癢是許多婦女會遇到的症狀,很多人都會選擇自行買藥膏塗抹,建議民眾,若是私密處出現搔癢、灼熱、疼痛、分泌物異常等症狀,應尋求專科醫師診治,千萬別亂塗抹藥品。 事實上,醫師通常會依細菌、黴菌或滴蟲等不同感染原因,開立口服或陰道用(栓劑、錠劑、乳膏)等合適的處方藥,因藥品不同,療程約在3~14天左右:.栓劑:通常呈子彈形狀。 .錠劑:比較像大顆的橢圓形藥丸。 .乳膏:通常會附上管狀的「輔助給藥器」,協助將藥膏推進至陰道內。那麼藥膏該如何使用呢?建議使用前應先洗淨雙手,平躺且將雙腿弓起,將栓劑、錠劑或乳膏推入陰道中約一個指節深度。投藥後應避免走動,以免藥品滑出。其中,栓劑極易軟化,請放在室溫陰涼乾燥處,並避免照射到光線。私密處癢會自己好嗎? 上文提及,私密處搔癢最常見的原因為念珠菌感染,該疾病的特色為不易根治,且很容易復發,所以不容易自己好,因此最好的方式還是尋求醫師協助。那麼治療期間該怎麼守護私密處呢?以下有幾點供民眾參考:.改掉沖洗陰道習慣 .少吃甜食 要有耐心,連續治療2週以上 .長期不癒者最好先生也要一起治療 .治療期間,夜間睡覺可考慮不穿內褲,保持外陰部透氣乾爽 .治療期間穿紙褲,穿完即丟,舊內褲日光殺菌或換新(透氣棉質內褲最好) .配合醫師指示每天睡前塞陰道片,早晚擦藥膏,必要時配合口服藥效果更好私密處癢吃什麼改善? 私密處搔癢的治療除了西醫治療以外,也可以透過中藥、飲食來改善症狀。名漾玉璽中醫診所院長王心湄指出,西醫一般以抗生素或塞劑等方式來進行治療,如果配合中醫則能進一步減輕症狀,調整體質,減少反覆感染之機率。 其中「白色念珠菌、陰道滴蟲」常用苦參根、白鮮皮、地膚子、蛇床子、赤茯苓、蛇床子、苦參根、百部、土茯苓等,根據個別狀況不同搭配使用。建議私密處感染的女性,平常飲食要減少食用冰品、酒類、奶類製品、油炸物與甜食,冰品會使身體累積濕氣,而其他則易生痰濕,阻礙循環,使身體濕熱加重。 此外,新竹國泰婦產部主治醫師張瑜芹指出,多吃高維生素C的水果,能減少細菌增生與發炎;另外優格、大蒜與堅果都能預防陰部感染的症狀:.鳳梨、奇異果:高維生素C的水果可以提升黏膜的防護力,減少發炎,維持私密處的弱酸性環境。 .蔓越莓:蔓越莓可以維持女生尿道與陰道健康,其中的前花青素可以使細菌不容易附著在私密處。 .優格:優格中天然的益生菌可以維持陰道菌叢生態,平衡私密處ph值,記得要選無糖的。 大蒜:大蒜是超強的抗菌食物,可以抑制壞菌在陰道內繁殖,減緩發炎症狀,記得是用吃的,不是擦的。 .堅果:堅果有豐富微量元素,其中的維生素E可以預防陰道乾澀。如何預防私密處搔癢? 想避免私密處感染或發炎,最好的方法就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陰道發炎與日常生活作息有密切相關,若未從根本改善,就算治癒仍會反覆復發。針對私密處治療與日常保養方法,過度清潔恐越洗越癢,建議可從注意平常的穿著、盥洗用品與如廁習慣著手: .避免穿太過貼身的褲子,建議穿棉質衣物,並保持私密處乾爽與通風。 .不需特別使用陰道灌洗產品,過度沖洗反而會破壞陰道酸鹼環境恆定。 .如廁後,應該由前向後擦拭,避免將肛門細菌帶到陰道。 .均衡飲食,避免高糖食物與精緻甜點,並保持良好作息,提升免疫力。 .感染期間避免泡澡,儘量使用淋浴。 隨著女性的生理週期變化,有時會有透明至白色的分泌物,只要不感到搔癢或有特殊味道,都屬正常現象。提醒民眾,若私密處感染,應有耐心依照醫師、藥師指示完成整個療程,勿因害羞而延誤治療。【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60290.html】(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6-03 焦點.健康知識+
夏天就該喝冰水!中、西醫破解喝冰水的迷思,但有4種人要少喝
炎炎夏日,很多人喜歡進便利商店買一瓶冰水大口暢飲,覺得這樣沁涼又消暑。但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心裡同時會有一個聲音,告訴自己喝冰水對身體不好,讓我們暢飲時又帶了一點罪惡感。很多長輩都說,從中醫的角度認為喝冰水不好,但喝冰水真的對身體不好嗎?中醫師陳潮宗指出,《黃帝內經》有建議,人體要去適應環境上的變化才會健康,天氣熱的時候,適度喝冰水可以幫助調節體溫,所以健康的人在夏季適度喝冰水反而是有好處的。喝冰水對身體還有哪些好處跟壞處?《良醫健康網》採訪國泰綜合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曾柏榮,以及陳潮宗中醫診所院長陳潮宗,分別從中、西醫的角度來談喝冰水對身體到底好不好。喝冰水對身體有哪些好處跟壞處?基本上,都認為冰水對身體沒有太大的壞處,也沒有特別的好處。不過,夏天時適度喝冰水可以幫助身體調節體溫。曾柏榮說,相對於常溫的水,冰水確實比較有刺激性,會短暫使血壓、心跳升高,但這些都是很些微的刺激,不至於我們短暫喝了冰的,血壓飆高非常多、心跳增加非常快。【延伸閱讀】婦產醫:喝冰水不會傷子宮、讓月經排不出來,更不會讓小腹變大迷思一:喝冰水可以減肥嗎?曾柏榮、陳潮宗兩位醫師都不建議用喝冰水來減肥。雖然有研究指出喝冰水可以增加代謝,這是身體遇到冷的時候,本來就會產生比較多熱能。因為天氣寒冷、體溫降低的時候,人體要維持體溫的恆定,本來就會增加代謝。短期來說冰水確實會提升代謝率,但不會光靠這樣短暫的刺激變化,就能變瘦或變胖。冰的食物確實會短暫地消除熱量、幫助降溫,但喝冰水降溫所消耗的熱量,與飲食上吃進去的熱量不成比例。所以要靠喝冰水來減重,是不切實際的作法。特別是很多冰品、飲料都含有糖份,吃太多反而會攝取過多熱量。很多冰品、飲料都含有糖份,吃太多反而會攝取過多熱量。迷思二:運動完可以喝冰水嗎?運動完喝冰水不至於對身體產生危害,在炎熱的環境,運動完適度補充喝冰水可以幫助降溫,建議喝冰水時可以慢慢啜飲,不要喝太多,一次喝300到500c.c.即可。曾柏榮提醒,剛運動完時,人體還在調適心臟、血管的變化。這時喝冰水對身體來說是另一刺激。雖然不至於對身體有害,但如果不希望給身體額外的刺激,可以喝常溫的水。【延伸閱讀】大家說喝溫水較好,運動喝冰水真有那麼糟糕?專業醫師這樣說迷思三:發燒時可以喝冰水嗎?曾柏榮說,「喝冰水」對「發燒」本身沒有特別好處,而且發燒的時候人會怕冷,這時喝冰水可能會更不舒服。陳潮宗補充,如果發燒有伴隨喉嚨痛的症狀,喝冰水可以幫助喉嚨消腫,但如果是受了風寒而引起的發燒,喝冰水會降低抵抗力,因此不建議喝冰水。哪些人不建議喝冰水?曾柏榮、陳潮宗皆認為,健康的人喝冰水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因為冰水有刺激性,不建議有些健康狀況不佳的人喝冰水。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腸胃功能不適、呼吸道疾病和有容易頭痛的人,比較不建議喝冰水。一、心血管疾病患者:這類患者心臟功能不好,應該避免血壓、心跳有太多的變化,而喝冰水會給心臟、血管額外的刺激,因此建議喝比較接近體溫的水。二、腸胃功能不佳、腸躁症患者:對於容易胃痛、胃酸過多的人來說,一次喝大量冰水可能會刺激胃壁,造成痙攣收縮,導致胃痛。而對腸躁症患者來說,可能因為冰水對腸道的刺激,比較容易腹瀉。腸胃功能不好的人要避免喝冰水。三、有過敏性疾病、呼吸道過敏、氣喘患者:這類患者呼吸道比較敏感,有可能因為冰的刺激誘發呼吸道的變化。另外,對過敏的人來說,冰水對人體就是一種刺激,可能會誘發過敏症狀。四、有偏頭痛、慢性頭痛的人:這類患者喝冰水會刺激交感神經,誘發背部、頭部頭痛。延伸閱讀:.夏天愛洗冷水澡降溫? 專家曝:想要涼爽用「這溫度」洗才對.別再汙名化「喝冰水」,好處超多!台大醫告訴你:15個喝冰水好處.夏天不建議洗冷水澡!醫:洗完做這事爽一時卻更傷身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03 焦點.元氣新聞
抗癌網紅假冒罹癌3年!健身照、化療記錄全作假 愛裝病恐是「這疾病」
擁有1.1萬粉絲追蹤的IG健身網紅「麵包包」,3年前自曝罹患胰臟癌第4期,歷經65次化療,再社群分享自己從治療到健身的心路歷程,堅強活下去讓病情好轉的勵志故事獲得不少粉絲支持。然而,最近麵包包被網友踢爆,健身照、化療記錄全是作假,一切都是她在裝病。對此,麵包包昨天(1日)發文坦承「自己假冒罹癌長達三年」,而疑似「麵包包」前夫的網友也揪出她「裝病」的疑點,表示這一切都細思極恐。【疾病百科】胰臟癌事實上,早在5月初就有疑似「麵包包」前夫的網友在Dcard爆料,表示2020年8月自稱確診胰臟癌4期,隨後便離職接受治療,但卻不讓家人陪同看病,前夫後來漸漸發現異常,最後是因為「110年全家醫藥支出只有8,480元,什麼要腦部執刀的團隊也沒說過話!」暗指麵包包扯謊。2022年11月麵包包則以運動、治療方便為由,堅持在外租房,麵包包搬出去住1個月後隨即開口要求離婚,離婚11天後便與健身教練再婚。麵包包罹癌時間軸:2020.8月前妻說自己被診斷為胰臟癌第4期為了避免家人奔波、傷心難過從公司離職後堅持自己一個人到醫院治療並且要持續健身對抗病魔2022.11月說是為了運動與治療方便她在沒有穩定收入的狀況下帶著我到永和租了一間房子和房東簽約過幾天帶著一點點行李離開家之後就再也沒回家了我開始踏入身心科診所2022.12月她說要和我分開只說自己不愛了、回不去了說自己不相信愛情了我始終不能明白為什麼2023.1月我以為分開就分開了,最糟糕不過這樣沒想到她提出要離婚我萬念俱灰同意簽字離婚,兩個孩子由我扶養11天後她和自己的教練也曾經是我的教練再婚了前夫感慨表示,其實彼此都是成年人了,感情這回事沒了就沒了我都能懂,可是真的不用為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而說謊,要知道旁人都看在眼裡。對於前妻麵包包的欺騙行為,他表示「細思極恐這一切」。此外,麵包包的前男友也出面爆料女方黑歷史。前男友在麵包包發文的留言中寫下:「我遇(聽)到的故事是你被路上的車綁架並強暴,交往後得了肺腺癌第四期,隨時可能癱瘓,卻又突然感謝上帝把拔,完全痊癒後就被甩了的故事」。前男友猜測,麵包包可能罹患罕見疾病「孟喬森症候群」,但該留言最後疑似已被麵包包刪除。孟喬森症候群「孟喬森症候群」是一種假裝有病乃至主動傷殘自己或他人,以博取同情的心理疾病,它還有求醫癖、住院癖、佯病症等俗名。患病者會不斷向周圍的人報告自己擁有各類疾病,模仿疾病的症狀,但經診斷後都會發現患者其實無病。有些患者則會篡改醫生的診斷報告,同時對疾病非常熟悉、了解,擁有近乎專業的相關知識。吃藥、打針、住院動手術時非但不反感,反而顯得非常興奮、愉悅。最嚴重的患者則會傷害自己,使自己表現出來的症狀更符合自己所描述的疾病。但臨床判讀,仍須由醫師判定。對於網紅「麵包包」的欺騙行為,許多網友表示忿忿不平。「要是真的罹癌,最重要的不就是自己的家庭嗎?我真的覺得超噁但沒錯我沒退他追蹤的原因!這個人根本不是正常一個癌末的人會做的事」、「辛苦了,以前文化大學時期她說她肺纖維化,常常說話說到一半就暈倒,不然就多發性硬化,坐在地上無法動彈,現在想想,不予置評」、「我阿嬤上週因爲胰臟癌病逝,當初診斷出來是末期,這中間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看到這種東西真的是不爽到爆,難道癌症是拿來想紅的工具了喔」、「我姊姊前天凌晨癌症病逝…,這兩年多真的很痛苦…,居然有人拿這個炒流量?」、「胰臟癌就是大家說的癌王,通常發現都已經末期了,我最愛的家人就是因為這個疾病離世,也是發現到離開的時間很短暫。沒有發摟過這個所謂的網紅,但不懂她這樣做的意義是什麼」。延伸閱讀:.網紅謊稱罹患「癌王」抗癌三年!醫打臉:胰臟癌難撐超過1年.IG抗癌網紅認假冒罹癌3年!病團遺憾:多年倡議遭自私破壞.名中醫說喝咖啡會得「這種癌」教授舉西醫實證研究這麼說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5-30 養生.運動健身
晚上睡覺該穿內衣?專家親曝「這時間點穿」有害胸部
晚上睡覺到底要不要穿內衣呢?影片中對此議題進行了街訪與探討,現在就跟著YT左左美麗診間的主持人們一探究竟吧!經過了一整天的街訪調查,YT左左美麗診間的主持人發現,6成的女性覺得,睡覺時不應該穿內衣,4成的女性覺得,應該要穿著內衣睡覺比較有安全感,但實際上還是有8成的女性睡覺時沒有穿內衣,少部分2成女性認為穿著比較有包覆安全感,胸型也比較不會跑掉。所以到底該不該穿呢,左左老師馬上為您解惑! 影片中提到,中醫師建議,對於胸部大的女性朋友來說睡覺時穿內衣,可能是有幫助的,但對於整體的身體循環以及胸部循環來說,是不太好的,因此不建議穿著內衣睡覺。再來是西醫的說法,對於胸部大的女性(D罩杯以上),如果睡覺時要穿內衣的話,建議穿著醫療等級的塑胸衣,才會對胸型有所幫助。想維持好胸型,左左老師也傳授了幾個秘訣,按摩+運動,維持正確良好姿勢,穿著舒適以及正確的內衣。以上,大家都學會了嗎,想了解更多身體健康知識嗎,趕快訂閱關注女子漾吧~「女子漾」網站全新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延伸閱讀】【胸肌訓練大補帖】想擁有完美胸肌嗎? 只要7招 打造完美胸線【延伸閱讀】7族群失眠不能吃安眠藥! 醫曝替代方案:從「這些事」改善也能助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