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1 癌症.血癌
搜尋
血癌
共找到
169
筆 文章
-
-
2022-12-01 焦點.元氣新聞
江澤民96歲白血病逝!急性白血病常被誤以為感冒,年長者須注意
中共前領導人江澤民11月30日逝世,享年96歲。根據新華社發布消息,江澤民患白血病合併多臟器功能衰竭,搶救無效,11月30日12時13分在上海逝世。白血病俗稱血癌,分為急性及慢性白血病,初期症狀皆不明顯,早期急性白血病跟感冒症狀很類似,都會出現發燒、鼻塞、咳嗽、全身酸痛、頭痛、喉嚨痛、疲倦等症狀,所以很多人常會把急性白血病當做感冒而延誤就醫。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田蕙芬曾經接受採訪時表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近年提高到每年超過800例,好發族群為65歲以上長者,約佔5成,也不乏年輕與中壯年,40至60歲病友約佔3成。田蕙芬表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會製造大量不正常血球,造成骨髓膨脹、骨骼疼痛症狀;因紅血球低下導致臉色蒼白、疲倦;白血球無法維持正常免疫反應,易莫名發燒;血小板無法發揮凝血功能,導致不明原因瘀青與出血。白血病俗稱血癌,是一種造血細胞的惡性增生性病變,病人的骨髓造血系統產生大量不成熟、無法正常工作的白血球,造成正常的血小板、紅血球、白血球減少。白血病跟一般感冒不同的四點:•骨頭疼痛•臉色蒼白、疲倦•容易瘀青•莫名發燒白血病俗稱血癌,是一種造血細胞的惡性增生性病變,病人的骨髓造血系統產生大量不成熟、無法正常工作的白血球,造成正常的血小板、紅血球、白血球減少。看更多:元氣網疾病百科─白血病白血病分類白血病可分為急性白血病及慢性白血病,再依細胞來源及型態特徵,分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球性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好發成年人,約 75~80%的病人超過20歲。•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源於造血母細胞的惡性腫瘤。90-95%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病例中,會出現費城染色體(Ph chromosome)。•急性淋巴球性白血病(ALL):好發 10歲以下兒童,成年人約佔20%。•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CLL):好發50歲以上,淋巴球可分為B細胞及T細胞,所以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也可分為這兩型之其中一型。白血病的致病因素1.放射線2.化學藥劑,如長期接觸有機苯(Benzene)的工人3.遺傳或基因突變:先天染色體異常,如唐氏症等疾病可能誘導白血病發生。4.自體免疫性疾病:自體免疫缺陷可能與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有關。5.病毒感染:目前已知第一型人類T淋巴球細胞性病毒HTLV-I病毒感染與成年型T細胞白血病有關。白血病的症狀白血病症狀包括貧血、皮膚點狀出血或青腫、發燒、淋巴結腫大、骨額疼痛、關節痛、牙齦腫脹等。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成人最常見的急性血癌,最常四大症狀包括臉色蒼白疲倦、不明原因發燒、未碰撞卻有瘀青出血、骨骼疼痛等,若有上述症狀,應盡儘速尋求醫療。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秘書長侯信安之前接受採訪明,白血病患者骨髓內未成熟的芽細胞大量增生,遍布在血液及骨髓取代正常血球。若導致紅血球不夠,會出現臉色蒼白、氣喘如牛的症狀;若導致白血球不足,則容易感染發燒;血小板若不足,則導致凝血功能變差,出現異常流鼻血、牙齦出血、拔牙後血流不止,或是不明原因多處瘀青,女性患者則會出現經血量突然大增,或是經期拉長。異常血球若大量增生在骨髓,則會造成骨髓膨脹、關節疼痛。也因為症狀不具特異性,容易被患者忽略,因此民眾若有「臉色蒼白疲倦」、「不明原因發燒」、「未碰撞卻有瘀青出血」、「骨骼疼痛」四大症狀,應儘速尋求醫療,可透過血液檢查發現血球異常,或進一步進行骨髓檢查。延伸閱讀:白血病來得又快又急 專家指4大症狀別忽略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則類似慢性疾病,每年新確診個案約200位,以65歲以上老年人為好發族群。近年觀察發現,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有年輕化的現象。高雄長庚血液腫瘤科醫師王銘崇曾經受採訪指出,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症狀不明 顯,多數患者都是透過健檢或因其他疾病抽血,發現白血球、淋巴球異常增加才進一步確診。臨床觀察到的其他症狀包括:脖子、腋下等淋巴結腫大、不明原因體重減輕、發燒、夜間盜汗、貧血、脾臟腫大等。
-
2022-11-16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級真心話大冒險:交棒之際專訪國衛院兩任院長
新冠疫情近三年,國衛院推動快篩、疫苗、藥物研發等,是防疫最佳後盾,「安民心」是國衛院長梁賡義的核心理念。接任院長以來,梁賡義一直以任務導向推動國衛院為國家最高衛生智庫,如今將屆齡退休,行政院已核定現任副院長、中研院士司徒惠康接任。本報專訪兩任國衛院長,談國家最具公信力的研究單位,如何發揮整合的力量。國衛院是科學與政策、教育的橋梁,連結國內醫學研究單位和生技產業。過去癌症研究各自為政,梁賡義透過研究計畫,由國衛院主責開展深度整合,選定八個癌別,邀請所有醫學中心參與,擬定標準化流程。以血癌研究為例,台大和林口長庚是國內實力堅強的兩個隊伍,現在彼此合作,願意把珍貴的基因檢測樣本提供給對方驗證。「發揮槓桿的最大力量,就是國衛院最大的價值。」負責審查上述計畫的司徒惠康表示,台灣研究資源有限,互相合作才能更有影響力。國衛院大約只有150到160個研究計畫領導人,但台灣所有大學、醫院、研究人員都可申請國衛院研究計畫,國衛院於是整合各領域佼佼者,推動頂尖團隊合作。站在國家角度 找出迫切議題不只是整合,司徒惠康指出,國衛院站在國家角度,找出最重要、迫切,有前瞻性的議題,邀集國內專家一起找出最能發揮關鍵效益的研究方向。例如健保在慢性腎病和糖尿病的支出最高,國衛院邀請相關醫學會歷任理事長、具有影響力的意見領袖,一起討論哪些問題值得研究、哪些制度可以強化,一起訂出研究計畫申請條件。疫情以來,全國各醫院都有不少確診者的血液檢體。司徒惠康表示,2020年時的衛福部長陳時中就請國衛院召集會議,邀請各醫學中心感染科主任、胸腔科主任,訂出標準作業流程,各醫院也願意分享檢體,不但因為這是國家需要,更因為國衛院開放、中立,所以能夠整合。梁賡義表示,國衛院已在癌症、心血管、肥胖、神經學領域深耕,但對於增能、預防醫學、早期診斷,也擘畫藍圖;對於老年和兒少,去年也成立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補足缺口;至於兒少,經費相對較少,但未來也希望成立研究中心。推Podcast 深耕在地科普教育國衛院也在科學和公眾間搭起橋梁,「聽說我們國衛院的Podcast是公部門收聽率最高的喔!」梁賡義表示,有鑒於現在訊息繁多,卻不盡正確,國衛院應善盡社會責任,所以推出Podcast頻道。國衛院近年也鼓勵研究人員開記者會,學習用大眾理解的語言說明研究成果,梁賡義鼓勵大家,科學家也要嘗試與社會對話。曾任陽明大學校長,梁賡義看重教育的價值,談起國衛院深耕在地科普教育,他說,國衛院座落苗栗,希望回饋當地,於是研究人員帶著儀器走訪偏鄉學校,也舉辦科學嘉年華、小論文等。苗栗的孩子們因此得到激勵與指導,還曾經拿下全國大獎,大家都很開心,「如果一千個學生裡有十幾位願意投入生命科學研究,我們就很滿足了。」梁賡義是「廣義估計公式」的設計者,早已享譽全球,在國衛院創院院長吳成文邀請下,捨棄美國優渥的薪水、學術環境,在SARS肆虐的2003年6月回台出任國衛院副院長。「當時想,自己在台灣出生、長大,能在台灣做點事情,感受很不一樣,這不是能用金錢量化的。」梁賡義回憶。兩任院長的真心話大冒險梁賡義曾「三顧茅廬」邀請時任國防醫學院少將校長的司徒惠康擔任國衛院副院長,終於在2018年等到他。兩任國衛院長淵源甚深,感情甚篤,究竟梁賡義與司徒惠康眼中的彼此是什麼模樣,以下的「真心話大冒險」可見分曉。Q1最欣賞對方的一件事?梁賡義:司徒副院長負責院內「聘審委員會」,國衛院是學術單位,研究人員的聘用、升等審查非常重要,他扮演把關的角色,做事腳踏實地,花很多精神,也非常盡責,深深感受到他用心良苦。司徒惠康:梁院長是無可救藥的理想主義者,只要設定好目標就全力以赴。看似困難的事情,帶著我們衝,例如建置疫苗二廠的經費高達卅億元,經院長不斷奔走,試著說服行政院高層、業界人士,終於取得資金來源。Q2共事期間歧見最大的一件事,如何取得共識?梁賡義:我們出身學界、教育界,很多理念、價值觀相似。一定有一些小隔閡,但討論後很容易達成共識。司徒惠康:近期唯一稍有意見不同,就是院內同仁調薪。我擔心調薪導致財務負擔過大,院長則認為應鼓勵同仁。後來拍板比照公職人員調薪4%,近年物價飛漲,年輕同仁確實需要經濟支持。至於經費來源,我們再去籌措、設法撙節。Q3請用歷史人物形容對方。梁賡義:我用「趙子龍」、「岳飛」來形容司徒副院長。趙子龍不惜單槍匹馬、血戰沙場,也要護送阿斗。司徒從小在花蓮長大,從基層做到國防醫學院校長,中間有太多人找他出任其他職務,他都為了國醫推辭;岳飛精忠報國,非常孝順,司徒與母親同住,盡力照顧母親。兩位歷史人物都有軍事背景,司徒正是一位儒將。司徒惠康:人有很多面向,我用兩個人來形容院長:「墨子」和「張良」。墨子主張科學實證以及兼愛、非攻,強調平等,院長對待基層與資深主管,一視同仁;還有張良的執行力和謀略,張良為推翻秦國、為父報仇,賣光家產找大力士暗殺秦王,雖未成功,但沒有放棄,後來跟著劉邦,成就漢朝霸業。
-
2022-11-14 醫療.新陳代謝
糖尿病名醫「133低醣瘦身餐盤」,親身實證瘦24公斤!用一張表教你如何控制醣分
編按:有在瘦身的你肯定聽過168斷食!168斷食就是禁食16小時,進食8小時。但是禁食時總是不小心偷吃東西,搞得自己壓力好大?第六屆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游能俊,就特別推廣了「133低醣餐盤飲食」,不只不用在特別時段禁食,甚至都能三餐正常吃!那到底什麼是「133低醣餐盤飲食」呢?133的1就是,1份醣:每餐只吃「1份醣」,約40克的白飯、1/4顆饅頭的分量;3份蛋白質:每餐搭配「3份蛋白質」增加飽足感;3份蔬菜:每餐搭配「3份蔬菜」豐富食物多樣性,可提供飽足感且減少血糖升幅。 游能俊醫師過去的BMI也曾大於30,身為醫師,常常叮嚀患者要減重,但自己體重卻超標,加上親友因糖尿病相繼罹病,讓他決定「以身試醣」進行飲食調控。2017年,糖化血色素和體重都超標的他,與營養師、廚師等專家聯手,經過反覆測試,以「133低醣餐盤飲食」成功逆轉糖尿病前期,還瘦下24公斤,6年來的體脂率維持在20%以下!小心擺在菜攤上的澱粉歸在主食類的天然食材,有許多都會讓血糖上升。像是南瓜,我曾做過測試,最高血糖增幅是74mg/dL。就膳食纖維含量比較而言,根莖類澱粉被認為比白米健康,但並不表示可以過量攝取。主食類一份醣的公克重量數:了解這些主食一份醣的生重後,就知道需酌量食用,除了可增加蔬菜量取代減下的米麵類主食外,也可以交替選擇不同食材,少量的醣類主食也能成為一道佳餚,例如蓮子紅豆湯、蓮子綠豆湯、蓮藕湯、煎蓮藕片、涼拌蓮藕、玉米蓮藕湯、玉米菱角湯、香煎馬鈴薯、涼拌馬鈴薯,涼拌山藥、山藥小米粥、栗子紅藜飯等。接下來示範的料理是以蒸南瓜為醣類的餐盤,並以醃冬瓜搭配鱈魚,蔬菜有四項,其中一道是海茸。海茸是藻類,每100公克含1.1公克蛋白質,淨醣4.6公克。魚料理調味使用醃漬冬瓜,每100公克淨醣2.2公克。(冬瓜也可使用於甜食,但糕點使用的鳳梨冬瓜,碳水高達80公克。魚料理也常用醃破布子,每100公克依配方而定,碳水較醃冬瓜高,約11 ∼ 35公克。)南瓜蒸鱈魚餐盤熱量739.1kcal│蛋白質26.9g│脂肪59.0g│豆魚蛋肉類18.2g│非豆魚蛋肉類8.7g│醣類33.0g│膳食纖維10.0g│淨醣量23.0g│非蔬菜醣量18.0g│蔬菜醣量15.0g主食 蒸南瓜配菜1 醃冬瓜蒸鱈魚配菜2 燙地瓜葉配菜3 清炒絲瓜配菜4 炒海茸配菜5 炒筍絲主食 蒸南瓜材料│ 南瓜90 公克配菜1 醃冬瓜蒸鱈魚材料│ 鱈魚150公克、醃冬瓜40公克、蒜末5公克、辣椒3公克作法│鱈魚擺入盤中,放上醃冬瓜、蒜末、辣椒,電鍋外鍋放1 杯水,電鍋開關跳起即可。配菜2 燙地瓜葉材料│ 地瓜葉100公克、橄欖油1茶匙調味料│ 鹽適量作法│1 地瓜葉洗淨,滾水川燙3 分鐘撈起瀝乾。2 加鹽、油拌均即可。配菜3 清炒絲瓜材料│ 絲瓜100公克、橄欖油1 茶匙調味料│ 鹽適量作法│1 絲瓜去皮切塊。要煮前再處理絲瓜,以避免變黑。2 熱油鍋,放入絲瓜以中火拌炒約30秒,倒入少許水,開大火悶煮約2分鐘。3 加鹽調味,快速拌勻即可盛盤。配菜4 炒海茸材料│ 海帶茸50公克、油1茶匙調味料│ 醬油1茶匙作法│1 海茸洗淨切段,滾水川燙30 秒瀝乾備用。2 起油鍋,放入海茸拌炒加入醬油調味。配菜5 炒筍絲材料│ 桂竹筍片50公克、油1茶匙調味料│ 鹽適量作法│1 筍絲洗過瀝乾備用。2 起油鍋,放入筍絲翻炒後加鹽調味。地瓜、南瓜、馬鈴薯等根莖類澱粉被認為比白米健康,但並不表示可以過量攝取。書籍介紹書名:游能俊醫師的133低醣瘦身餐盤:超過30,000人次實證,有效擺脫高血糖、高血壓,瘦身減脂,遠離慢性病作者:游能俊出版社:采實文化出版日期:2022/07/07作者簡介/游能俊身為新陳代謝科醫師,卻因家族病史,為糖尿病高危險群。深知飲食控制的重要性,親身試驗許多飲食法,進而大力推廣「133低醣餐盤」。除了一般門診,還成立「能Gym健身中心」,提供患者運動處方;設立「巧味食醣」餐廳,將飲食衛教融入生活中。【簡歷】游能俊診所 院長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宜蘭縣愛胰協會榮譽理事長第六屆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2011-2014)中西餐食譜設計──周玉琴中餐丙級證照西餐丙級證照飲料咖啡特調丙級證照營養成分分析與計算──邱奕映營養師/護理師宜蘭縣愛胰協會第五屆理事長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合格衛教師前宜蘭縣營養師公會總幹事國立宜蘭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EMBA)烘焙料理設計──鄭佳惠護理師西式烘焙丙級技術士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合格衛教師樂齡運動指導員樂齡功能性體適能檢測員延伸閱讀: 「黑芝麻救了我!」6年從血癌中重生,前台大醫師的自癒奇蹟
-
2022-11-04 癌症.血癌
誤當白血病為絕症,2病患靠基因檢測奏功!呼籲勇敢面對、接受治療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俗稱「血癌」,過去被錯誤認知寫入戲劇當「絕症」看待,如今可透過基因檢測精準治療,58歲陳姓女病患一開始因害怕拒絕治療,後在台中榮總醫療團隊的鼓勵與詳細解釋下接受治療,如今重返工作崗位;46歲王姓男病患說,他聽醫師的話,如今康復。二人今天現身說法,並鼓勵其他病患勇於接受治療。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醫師陳聰智說,早期急性白血病被錯誤認知,甚至寫入戲劇當「絕症」看待,這也讓民眾對它難免會有恐懼,其實目前急性白血病在診斷上有很大的突破,包括檢驗特殊基因可幫助預測疾病預後,以擬定更精準適切的治療方案。很多病患因為有基因檢查,可以勇敢面對疾病,接受新的精準治療藥物,得到很好的治療效果。陳聰智指出,台中榮總精準醫學中心與血液腫瘤科與在2020年聯手發展次世代基因定序,在院內即可做次世代基因分析,即時偵測初診斷的患者預後基因,並精準治療。基因檢查除了骨髓檢查,簡單的抽血檢查也可以知道有哪些特殊基因存在。陳姓女病患說,當初是骨頭痛,懷疑是不是肺癌或乳癌,就醫檢查都排除,後因住院期間白血球從4萬多飆升到7萬多,轉院向台中榮總求治,被診斷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當初害怕治療三個月到半年就走了,本想不要治療,後經過醫療團隊的鼓勵與詳細解釋下,接受新標靶藥物合併高劑量化學藥物治療,去年做完5次化療,目前工作、生活都沒問題。王姓男病患說,他是連續高燒一周不退,抽血檢查發現是急性白血病,當時是晴天霹靂,後轉診到台中榮總,從急診就可感受醫護的積極與關懷,相關檢驗檢查都非常的快速,他接受3次化療,後完成幹細胞移植,雖然化療有些不舒服,現在康復,沒有後遺症,他建議其他病患要聽醫師的話, 勇敢面對、接受治療。
-
2022-10-28 名人.張金堅
張金堅 /沒復發就代表生活重回正軌嗎?乳癌長期康復者不可輕忽的6項後遺症
十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雖已近尾聲,但因國內乳癌高居女性第一位發生率,大家頗為重視。朱俐靜之不幸往生、但朱芯儀積極抗癌而且樂觀面對,她們都是屬於年輕型的乳癌,備受關注。我長期從事乳癌醫療診治工作,迄今已超過四十年了,在這漫長的歲月裡,見證許多乳癌病友的重生與不幸,對我而言,面對癌友是生命的交託。有時充滿專業與自信,但有時也有挫敗的時候。 由於國內現在癌症篩檢的觀念日漸普及加上乳癌的治療更趨先進而且全方位,預後良好,乳癌病友活上十年以上增加很多,預估國內乳癌長期康復者已多達三十萬人,所謂長期康復者,一般是指經診斷治療後,五年後沒有再發或轉移者,這些康復者其生活應該回到正軌,但其實不然,她們可能面對一些長期副作用,造成生活上的困擾與不安。 根據 Akechi 及 Runowicz 之報告,這些長期副作用包括生理及心理兩方面,生理方面,如使用化療後長期對心臟血管的影響、淋巴水腫、骨骼肌肉不適,不明原因疼痛,神經感覺異常、生育/早發性停經、疲倦、骨質疏鬆等,其造成的影響,如活動活力降低,工作就業機會減少、月經不規則、熱潮紅、陰道乾燥、情緒不穩、不孕、乳房美容外觀改變等。 至於心裡的層次,如害怕癌症再復發、長期焦慮甚至恐慌、憂鬱、認知能力降低、記憶力變差、注意力不集中、身體意像(body image)改變,性生活無法滿足、行為退縮、社交活動減少。其造成的影響包括睡眠品質不佳、工作表現不理想與伴侶相處隔閡甚至分居或離婚,學習及感知功能減損、以至於活得不快樂、沒有幸福感。有鑑於此,不管國內外,開始重視這方面的議題,即所謂「康復者(Cancer Survivor)議題」。(如表一) 根據 Brennan, Monino, Fang, Li 及 Hwang 等多位學者在不同機構進行的調查及研究結果,認為長期康復者需要注意下列事項: (1) 癌後應持續定期追蹤,五年後仍要進行 Brennan,Fiszer 及 So 等三人分別在其報告中均指出,由於復發機會持續十五年以上,所以醫療團隊與癌友本人都要有共同的體認,乳癌與其他癌症有所不同,根據最近的研究顯示,三陰性或 Her-2 陽性乳癌,其復發高峰期第二至三年,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復發有二個高峰期,分別在第四年及第七、八年,甚至有些患者在十、二十年之後復發。所以在追蹤檢查方面,不應輕忽。特別對於另側乳房的檢查,亦要小心。如果不帶有 BRCA1 或 BRCA2 基因突變者,則得對側乳癌風險稍低,每年 1%或終身平均 15%。如果帶 BRCA1 或 BRCA2 基因者罹患對側乳癌風險則較高,每年 2%或終身平均 30%。另外除了關心復發與轉移的可能外,也要注意其他可能衍生的毛病,如心臟血管疾病、淋巴水腫及化療腦及疼痛疾病症候群都要小心並做適當的處理或轉介。 (2) 注意可能有化療腦的長期副作用及其改善措施 目前比較一致的看法,認為化療腦,可能是因為化療藥物,造成低度發炎與 DNA 修復障礙有關,這些可能造成認知能力減退、記憶力降低等現象,透過功能性磁振造影發現,大腦白質與灰質減少,目前有些學者認為電腦化認知訓練計畫及認知行為治療或冥想、瑜珈、運動均可以紓解症狀。 (3) 心臟血管疾病的追蹤及改善計畫 放射線治療及有些化療藥(如小紅莓等),甚至一些標靶藥物(如賀癌平)有機會造成長期心臟血管疾病的副作用,目前有所謂腫瘤心臟學(Oncocardiology)的專門領域,心臟專科醫師對心臟功能評估,心臟功能訓練都有一套精準而且完整的改善計畫,對於副作用的改善確有相當成效。 (4) 造成第二種癌症之可能與預防 化療如小紅莓及環磷醯胺 (cyclophosphamide)經證實會提高血癌發生率,但發生率很低,由 0.21% 增加至 1.01%而已,不必擔心,至於放射線治療會發生骨髓增生不良性症候群或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之狀況,但發生率亦很低,也不用操心,而抗荷爾蒙治療的泰莫西芬會增加子宮內膜癌風險,祇每年接受婦產科之檢查,其風險亦很低,比起療效相對低很多,亦大可放心。 (5) 癌因性疲勞 造成長期性疲勞確實有很多癌友都有這種狀況,可能有些不良發炎因子存於體內造成,目前有些前瞻性臨床試驗證實可以使用是黃耆萃取的藥物會改善,此外運動、心理支持、正念、針灸、冥想、瑜珈,都有文獻報告可以減少不良發炎因子,且可改善疲勞的症狀。 (6) 其他神經病變、關節疼痛、骨質流失、睡眠障礙、影響性生活及生育等問題 這些情況的發生,不一定是乳癌長期康復者才有,其實年長者亦可能有同樣情況發生,所以要充分與癌友溝通、討論,必要時要照會其他相關之專科,如神經科、精神科(如腫瘤心理學,Oncopsycology)及婦產科(如癌症病患生殖照護, Oncofertility)等專家。 目前歐美及日本等先進國家,都非常重視乳癌長期康復者的生活品質相關議題,所以現在比較完備的癌症中心,均設有癌症資源中心,會提供更完整更正確的資料,甚至有對應的專科護理師,提供個人化的服務,對於相關醫學資訊亦透過各種方式滿足癌友的需求,如遠距醫療、電話諮詢、癌友座談等,特別長期康復者更需要相關醫療人員的照護,他們都覺得時間久了,醫療團隊的關心或接觸減少了(如表二)。 結語 在台灣,目前已有高達 30 萬的乳癌長期康復者,在國家的層次對於癌症除了行之有年的癌症品質認證以外,最近又推出「乳癌照護品質」進階版認證,除了強調活存率要提升以外,更要重視乳癌癌友的生活品質,所以在監測指標,也有更高一層的要求,這對乳癌癌友而言,是一項利多消息,希望乳癌癌友活得進康以外,還要活得快樂與幸福。 【2022乳癌大型病友會】乳癌病友回娘家#免費活動 #名額限300名 #專題演講 #與專家有約⏩報名網址:https://reurl.cc/1mWKMX🔹活動日期 | 111年11月12日(六)🔹活動時間 | 下午13:30-17:00 (13:00報到)🔹活動地點 | 張榮發國際會議中心11F-1101廳 (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11號)活動詳情:https://www.breastcf.org.tw/official/activity_ct?id=177
-
2022-10-20 癌症.血癌
血癌前期治療藥物竟會激活癌細胞 北榮新研究找到關鍵
隨著年齡增長、基因突變或輻射線暴露、接觸化學藥物等,可能讓骨髓造血機制生產出不良品,造成紅血球、白血球或血小板數量不足,甚至是發生異常製造出血癌細胞,但若癌細胞未達20%,即為血癌前期「骨髓造血細胞分化不良症候群 (MDS) 」,治療方式為使用「去甲基化藥物」抑制癌細胞生長。但台北榮總參與最新跨國性研究,率先全球發現此藥物同時竟會激活致癌基因「癌基因SALL4」使癌細胞繼續生長,影響治療成效,該研究成果已刊登在國際知名「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台北榮總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劉耀中說,2008到2009年一項針對「去甲基化藥物」三期臨床試驗發現,MDS病患使用去甲基化藥物後,平均存活率中位數可達2年,比較只提供支持性療法患者平均存活中位數為15個月,兩者相差9個月,但臨床觀察使用去甲基化藥物患者,僅存活1年至1年半。此外,雖然MDS患者經去甲基化藥物治療後,超過5成改善骨髓造血細胞功能,但治療效果平均持續1至2年,且沒辦法恢復到正常狀態,血癌細胞還是會持續生長,無法被完全抑制,一旦藥物無效或進展成血癌,存活率平均只剩半年,而用藥患者也僅有不到15%的人可讓骨髓暫時恢復健康,不需要再接受治療,卻仍有復發風險,而同樣用藥為何治療效果有明顯差異?劉耀中一反常規、打破醫界的傳統思維,他試想「去甲基化藥物」除了抑制腫瘤生長,它是否也會同時啟動人體「致癌基因」作用?而與美國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波士頓哈佛幹細胞研究所、義大利與中國等多國研究人員展開跨國研究,於全球首度成功找到「癌基因SALL4」。劉耀中發現,MDS患者使用去甲基化藥物4至6次療程,經骨髓血液檢測發現,高達3到4成病患的癌基因SALL4被激活,當癌基因SALL4表現數值為治療前2倍時,患者整體存活率就會下降,進一步比較,癌基因SALL4表現高對比表現低患者,死亡風險增加3至6倍;且在使用去甲基化藥物治療的肝癌、腸癌、胃癌、乳癌等患者的癌症組織中,也可發現癌基因SALL4。據統計,國內MDS疾病盛行率約10萬分之5,全國每年新增患者約800至1000人,平均確診年齡為70歲;且隨著年紀增長,MDS盛行率可增至10萬分之50,兩者相差10倍以上。北榮每年平均新增約80至100位MDS患者,血癌病患每年約增40到60人,其中部分個案可能是從MDS演變成血癌。台北榮總血液科主任劉耀中說,要確診MDS及血癌須進行侵入性骨髓檢查,因此病人數應被嚴重低估。進一步分析,MDS病患高達8成年齡介於60到80歲,但2000年前,MDS沒有治療藥物,高齡患者只能透過輸血或支持性療法為主,平均存活不到半年;但2004年去甲基化藥物問世,利用抑制癌細胞生長,以延緩疾病惡化成血癌,患者存活率也獲得明顯改善。「癌基因SALL4可作為藥物治療抗藥性,或評估療效好壞的判斷依據。」劉耀中說,未來MDS患者使用去甲基化藥物後,可能可透過抽取骨髓血液,有效偵測治療成效,如果治療效果不佳,可以合併標靶藥物治療;目前研究團隊計畫將與國外合作,希望開發新一代標靶藥物,同時透過了解藥物對癌基因SALL4的致癌或抑癌作用表現,如與現有的其他抑制癌蛋白藥物併用,進一步找出最適合的用藥建議組合。
-
2022-10-18 癌症.血癌
血癌病人是可以成功停藥的 專科醫曝血癌症狀、成因及治療方法
今年42歲的黃先生是四個孩子的爸,沒人看得出他10多年前還是個年輕小伙子時,因為肚子摸到一脾臟腫大的硬塊,就被診斷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這是血癌的一種。他沒有被這個晴天霹靂打倒,反而選擇做個聽從醫囑的好病人。穩定服藥10年下來,黃先生生活如常,家庭和事業發展都不受限制,他今天特別站出來鼓勵病友耐心治療,也感謝醫師一路的悉心診療和衛教和口服標靶藥的進步。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花蓮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李啟誠表示,近10年台灣血癌人數不斷成長,2019年已較10年前增加了43%,達到一年新增2500人的規模,更在2016年起進入我國男性十大癌症的第10名,2019年也晉升到第9名。每10個血癌病人就有至少1人以上是屬於「慢性骨髓性白血病」,2016到2019年間癌症登記人數也增加了1.5倍。李啟誠表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因為基因變異,導致9號與22號染色體基因轉位,形成新的「費城染色體」,進而導致未成熟白血球異常增生,正常血球數量減少、功能衰退。此疾病好發於40至60歲男性,初期症狀包含疲倦、發燒、貧血、體重減輕和脾臟腫大,但因為不明顯、難以察覺,超過半數病人的治療時機受到延誤。李啟誠表示,如果病人沒有在發病6個月內接受標靶治療,5年內死亡風險增加10.1%。沒有接受治療的病人,大約在3到5年後,就會從「慢性期」逐漸惡化到「加速期」和「急性期」,這兩個階段就很難只靠標靶藥就讓病情穩定,還得考慮移植治療、化學治療。血液病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侯信安表示,一旦疾病進展至加速期或急性期,恐大幅衝擊存活時間,如果病人能規律用藥、達到深度治療,在醫師嚴謹的追蹤下,有50到60%的病人是可以成功停藥的。相較於規律用藥,不規律用藥或任意停藥,5年內死亡率恐怕會增加20%。侯信安表示,雖然標靶藥有頭痛、腹瀉、噁心、貧血、水腫等副作用,但與其任意減藥停藥而導致生命遭受更大的威脅,不如醫病雙方一起討論、調整,絕大部分副作用都可以改善。「無論是第一代標靶藥,或是更速效的第二代標靶藥,只要使用時間夠久,都能讓血癌成為慢性病,甚至是有機會可以治好得病。
-
2022-09-0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辯護主流醫學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非主流醫學帶給醫病關係的困擾」。一位年輕的主治醫師分享因為病人與家屬道聽途說,要求一些與主流醫學迥異的治療引起的挫折感。一位資深的精神科醫師寫出他的看法,「我們思考的是本於專業,對於病人的病情最好的治療建議。不管在哪個層級的醫療院所,所有的醫療人員都是經過嚴格而漫長的教育訓練與考核,才能站在第一線服務病人。」一位長年在美國大都會行醫的資深癌症專家也分享她所遭遇的追求非主流醫學的華人病家帶給她的困擾。「這樣深植的印象影響許多台灣病人遅疑就醫,特別在面對癌症時,選擇中藥治療,甚至千里迢迢地尋訪中藥神醫,因而喪失治病的最佳契機。」希望這三位醫師發自內心的呼籲,可以讓台灣社會更了解主流醫學是有深厚學理根據,也希望民眾重新評比另類醫學、中醫藥及主流醫學的長短處,做明智的醫療決擇。【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道聽塗說對醫病關係的影響】【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醫師也會抓狂】前言十多年前,有一次應邀在一個給旅居波士頓地區的華人舉辦的癌症醫療講座講述主流醫學的癌症醫療(為了與中醫中藥以及世界各個角落民族的傳統醫療做區別,本文稱西醫為主流醫學main stream medicine)。其中有一位講員是中醫師。無可厚非的,她的演講內容強調一般民間流傳的對中醫藥的看法——中醫治病的基本理論是調整陰陽、中和寒暑;中藥是溫和、無副作用的。一般人強調中藥的溫和性,是在對比西藥的「毒性」;而中醫的調和陰陽寒暑,則是在對比西醫的破壞性(手術)及野火燎原(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這樣深植的印象影響許多台灣病人遅疑就醫,特別在面對癌症時,選擇中藥治療,甚至千里迢迢地尋訪中藥神醫,因而喪失治病的最佳契機。兩個十八歲少年,一個癌症,兩樣結局三十五年前,我首次照顧骨髓移植病例是個患了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十八歲女孩。她及她的家人對我們的醫療團隊完全地信賴,治療很成功。雖然我與她失聯已久,我知道她的白血病從來沒有復發過,她在幾年後結婚成家;那段辛苦的骨髓移植過程變成人生漫漫長路上的「打嗝」(a little hiccup)。幾年後,另一個同年齡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男孩卻不顧醫療團隊苦口婆心的勸告,選擇千里迢迢地去到中國大陸尋訪神醫。大約一年半後,當他回到醫院希望接受主流醫學治療,已經瘦骨嶙峋,病入膏肓,回天乏術了。這位病人的故事幾乎像是漫畫書;一個充滿想像力的小男孩,背個包袱,專志地要到深山裡去拜訪神仙;只是漫畫書通常是快樂的結局,他卻是失望而返。許多選擇中醫藥的癌症病人,不也正是像這位少年一樣?抱著浪漫的想像,終就也是期望落空。2001年,二十一世紀初,一個有著奇跡般療效的口服標靶藥 Gleevec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完全改變了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病人的命運;骨髓移植已經是幾乎完全用不上的治療。與時更新的主流醫學治療三年前,參加了一個稱為「山嶺國度」(mountain kingdoms)的旅行團,造訪了西藏。飛機從四川成都飛往西藏時,我跟鄰座的年輕人聊起來。他是中國大陸政府分派到西藏去研習傳統的西藏醫學的「藏醫」。因為飛行的時間不長,短短的談話只加深了藏醫的神秘感。我們在西藏旅遊,除了走訪了著名的寺廟、步達拉宮,也參觀了藏醫醫院。我們的導遊安排了一位資深的藏醫為我們介紹藏醫概論。他們的會議廳掛了許多解釋藏醫理論的圖譜;走在其間,彷彿步入倒留的時光隧道。藏醫的理論不是我的學術訓練背景所能理解的。我提問了一個問題,西藏人的平均壽命何許?「大約六十歲左右」(北京的官方資料説是71歲,讀者可以自己揣摩真相)。這個答案雖然不是太意外,卻仍然深深地震憾了我 (台灣人的平均壽命是八十一歲)。在西藏的期間,印象裡沒有看到西醫診所或醫院。滿面風霜、皺紋深刻的西藏人如果給予選擇主流醫學治療的機會,他們會不會接受呢?他們的健康與壽命會不會改善呢?我不知道二十一世紀的中醫藥與華陀的時代相比改變了多少;藏醫似乎沒有太多的變革。主流醫學是與時更新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就是眾多例子之一;因為對疾病機制的研究與了解,引導了標靶藥的發明,並且完全地取代了有許多併發症的骨髓移植治療。台灣許多肺腺癌病人得以使用療效迅速的口服標靶藥,也是最近二十年內科學研究的光輝成果。口服標靶藥製造的奇跡,繁不勝舉。但是,傳統化療是不是該完全淘汰了呢?也許再過個十年、二十年,答案可能是肯定的;目前化療仍然在許多癌症的治療佔有不可或缺的角色。尋求治癒癌症藥物是不分國界種族的共同期望黑琵醫師所説的「全世界各個國家的醫藥界都投入很大的經費入力,想要可以治好癌症的方法,如果另類療法抗癌食品這麼有效,恐怕早就被跨國的醫藥集團買去申請專利了」。我也是這樣跟病人分析的。在資訊流通迅速的時代,真是太陽光底下無鮮事。一個有效的癌症治療不可能是隱藏在某個世界角落裡的秘密。1987年,上海的血液科醫師報導了一個口服藥 all trans retinoic acid對於一個治療上很棘手的急性血癌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 有很神奇的療效。這個成果是基於許多西方學者的實驗室研究所推展出的。中國很快地核准了這個藥物的臨床使用,並且上海也有藥廠開始製造這個藥品。最初,西方的藥廠沒有興趣研發這個藥(因為 APL 並不常見,市場有限),上海的醫師親自攜帶藥品送到法國,提供與他們合作研究的法國醫師做臨床實驗;結果也證實九成的病人疾病得到快速的緩解。1989年天安門事件,西方國家全面杯葛與中國的任何交流。一些法國的病人已經在治療中,卻藥物斷炊;終於,瑞士的羅氏藥廠同意製造這個藥品。很快地,許多國家完成臨床實驗,一再證實這個藥物驚人的療效。如今,all trans retinoic acid 是APL的必要用藥,全世皆然(病人不需要千里跋涉去尋醫)。這正是個説明「一個有效的癌症治療不可能是隱藏在某個世界角落裡的秘密」的好例子。結語主流醫學在一般民眾心中,評鑑參半。許多負面印象有些屬實,有些則是跨大的。主流醫學雖不圓滿,它是誠實的(副作用全攤在陽光下任人檢視),它是謙虛的(承認錯誤,不停反省),它是與時更新的(不停研究,創造治療新契機)。我以身為主流醫學的一分子為榮,也希望民眾重新評比另類醫學、中醫藥及中流醫學的長短處,做明智的醫療決擇。
-
2022-09-06 癌症.血癌
最常見兒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8大症狀家長必須記
台灣每年約有500名兒童被診斷出癌症,其中每4個1個就有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簡稱pALL)。成立40年的台灣兒童癌症基金會今起在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舉辦圖文展,提醒家長注意8大症狀,若能及早就診,現在平均治癒率達8成,今年4月起台灣也核准細胞免疫治療,可治癒1、2成病情復發難治的孩子。兒癌衛教大使、新手爸爸黃子佼特別到場表示支持,鼓勵闔家來看展,他說「家長對各種狀況都有警戒心是好事!遇到問題就勇往直前面對,相較之下沒睡飽都算小事了!」兒童癌症基金會執行長、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醫師陳博文表示,pALL好發於1到5歲幼兒,發病高峰在2到3歲,「我自己就有兩個孫子在這年齡,可想見若孩子罹癌,對家庭衝擊有多大。」pALL的孩子骨髓不正常,製造出生長快速的異常細胞,導致正常白血球、紅血球、血小板減少,也會侵犯淋巴組織,導致孩子出現常見的8大症狀。陳博文指出,紅血球減少會導致「蒼白疲勞虛弱」,癌細胞侵犯淋巴組織會導致「淋巴結出現觸壓無痛感的腫塊」,白血球及免疫系統異常可能導致「莫名發燒」,血小板減少會導致容易「瘀青和血流不止」。陳博文提醒,平常感冒時腋下和鼠蹊部可能會有一、兩公分的小腫塊,壓了會痛,但pALL的淋巴結腫塊不同,不但明顯比較大顆,壓了也不會痛。此外,疾病可能侵犯皮膚,導致「皮膚紅疹」,可能侵犯肝臟、脾臟、腸胃道淋巴結,所以孩子可能會「腹漲腹痛」、「食慾不佳」。骨髓中有不正常的淋巴細胞,也會導致「骨骼或關節疼痛」,醫師觸診可能會壓小腿脛骨、胸骨,病童可能一壓就會痛。上述8大症狀出現時,陳博文建議家長可帶孩子找小兒科或血液腫瘤科醫師做進一步診察和檢查。現在家長警覺性高,如果醫師夠細心,通常發病後3、4個月內就能診斷出來,治癒率也已經從40年前的30%提高到80%以上。但要是遲遲沒有就醫接受治療,pALL病情惡化很快,孩子可能只是用力排便就會造成腦出血,發病6到9個月就可能會不幸逝世。台大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醫師、兒童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周獻堂表示,pALL目前有化療、標靶治療、異體幹細胞移植、細胞免疫治療四種療法,大約有8成病童可以治癒,但仍有1到2成孩子對化療治療反應不好,需要嘗試異體幹細胞移植。周獻堂說,移植關關難過,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都可能導致功虧一簣,治療期間病童和家長心情就像坐雲霄飛車一樣,從移植前找到配對者就不容易,移植中要打高劑量化療、接受放射治療殺滅癌細胞,可能導致少數孩子痊癒後出現次發性的癌症。移植後也要常年服用免疫抑制劑,需要時時刻刻注意避免感染,生活受到限制,這些都是目前異體幹細胞移植所面臨的瓶頸。周獻堂表示,現在最新的治療突破是「細胞免疫治療」,美國10年前臨床試驗階段就成功治癒一名女童,至今沒有復發,台灣今年通過藥證之後,正式進入可治癒難治pALL病童的新時代,也已有成功首例。此治療費用高達數百萬以上,對病人負擔不小,目前藥廠已經向健保提出申請,希望健保能給付於成人及兒童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以及「瀰漫性B細胞淋巴瘤」。陳博文表示,依循pALL治療指引,台灣各地治癒率都已經與歐美並駕齊驅,超過8成,但現行各種療法都有部分藥物尚無健保給付,讓家長不僅要煩惱孩子的生活照顧、學業,也常面臨經濟壓力。基金會持續透過小額捐款來幫助台灣癌症兒童家庭,有相關補助方案可申請,每人每年最多補助100萬元,有需要的家長可上網查詢或來電諮詢。兒童癌症基金會董事長林東燦表示,兒癌絕對不是絕症,只要早期發現,八成可治癒,急性淋巴白血病治癒率更高,也不會傳染。希望透過圖文展覽,幫助更多人了解這個疾病,讓學校師生也能了解,減少孩子面臨疾病污名的機會。
-
2022-09-03 醫療.血液.淋巴
80歲嬤被讚氣色好 檢查發現罹患「真性紅血球增生症」
80歲的黃太太過去常被稱讚「氣色很好」,但因容易疲倦、經常暈眩到站不起身、且皮膚過敏,4年前到醫院抽血檢查發現數據異常,確診為骨髓增生性腫瘤當中的「真性紅血球增生症」,恐有更高罹患中風、心肌梗塞機率,所幸後續透過藥物治療改善症狀,如今還能照常活動。嘉義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志丞指出,骨髓增生性腫瘤疾病的原因,是骨髓造血幹細胞基因突變、導致骨髓造血不受控制異常增生,除了真性紅血球增生症(PV),還包括原發性血小板增生症(ET)以及原發性骨髓纖維化(MF)等。陳志丞表示,台灣缺乏完整資料統計,若根據我國癌症登記資料顯示,骨髓增生性腫瘤病患從2015年一年新增264例,到2019年一年新增559人,五年間成長一倍,推算骨髓纖維化粗發生率為每十萬人2.37人。陳志丞說,骨髓增生性腫瘤症狀除了容易疲倦、夜間盜汗、搔癢、發燒、體重減輕、耳鳴、頭痛、失眠,患者還可能伴隨有脾臟腫大,有些人會有腹脹、食慾不振、體重減輕。且因為血液太濃稠,患者可能因血液循環障礙,出現頭暈、視力模糊、手麻腳麻等症狀。由於此病不常見,症狀也不具特異性,文獻顯示西方國家此類疾病患者,從出現症狀到就醫確診竟要2年時間,且超過6成患者是因為中風、流鼻血、血尿、肺栓塞等才確診。這疾病若沒有控制、定期追蹤,除有中風、心肌梗塞風險,還可能發展成續發性骨髓纖維化與急性血癌。以黃太太罹患的真性紅血球增生症為例,臨床上將患者依血栓發生風險區分為高危險族群(年齡超過60歲或曾經有血管栓塞病史)與低危險族群。低危險族群一般採取放血治療,可降低併發症發生機會,也可能讓患者同時服用阿斯匹靈,減少血小板凝集,也可減少栓塞機會。針對高危險族群,除了放血之外,通常會合併口服化療藥物或者是干擾素治療。不過,新型長效型干擾素所費不貲,加上需要長時間的使用,病人自費負擔大。台灣健保署針對部分極高危險、對傳統治療效果不好的族群已提供健保給付,未來有機會改變治療狀況與疾病面貌。黃太太起初採放血治療,但太過頻繁抽血導致體力下降,無法正常生活,但又擔心拉長放血時間,可能使血液太過濃稠,增加中風風險,當時女兒查遍網路資料,還一度要帶媽媽去歐洲打針,後來才知這藥是台灣之光,不用到歐洲打,至今使用該藥已2年時間,大幅減少暈眩問題。骨髓增生性腫瘤關懷協會日前正式成立,理事長侯信安指出,將提供衛教資訊,讓病友獲得醫療新知、生活照護、醫療資源等,同時協助病患轉介,努力改善患者的治療狀況,也期許政府支持下,有更多好的藥物可以健保使用與新穎的臨床試驗能在台灣執行。
-
2022-08-11 焦點.元氣新聞
「哈根達斯」含環氧乙烷,吃下肚會怎樣?5品項、退費方法一次看
國際知名冰淇淋品牌「哈根達斯(Häagen-Dazs)」傳出在多國檢出台灣禁用農藥「環氧乙烷」超標,法國、比利時、香港、新加坡、愛爾蘭都已發布回收警訊。台灣也進口5項不合格批號產品,共約45萬杯冰淇淋,代理商宣布即刻下架並開放消費者退貨,到底是那些產品?「元氣網」為大家整理下架產品品項及退貨方法。 衛福部食藥署食品組技正林冠宇於八月十日說明,食藥署統整國際對「哈根達斯」回收警訊的狀況,除了法國等蘭個地區發布相關警訊,其中新加坡有一項產品批號、香港五項產品批號與台灣的進口紀錄重疊,「食藥署已通知台灣業者停止販售。」哈根達斯八月十日也發表聲明,第一時間已啟動預防性暫停出貨相關產品,同時進行自主送驗,檢驗結果符合台灣法規標準合法進口。但即日起,進行合法合規產品之限定批次下架作業,針對有疑慮的消費者,同時提供退款服務。●哈根達斯可退貨產品:產品有效日期:2023年5月17日至2023年6月15日品項包括:淇淋巧酥冰淇淋迷你杯100毫升、品脫473毫升、雪糕80毫升、桶冰比利時巧克力冰淇淋迷你杯100毫升、品脫473毫升巧克力X草莓巧脆冰淇淋品脫420毫升香草X覆盆子巧脆系列冰淇淋迷你杯95毫升黑糖奶茶X香草巧脆冰淇淋品脫420毫升●退款方式:即日起至2022年9月30日止,若對上述產品有疑慮消費者,有以下退款方式:1.消費者於哈根達斯門市購買:請攜帶購買證明(含紙本發票/電子發票/雲端載具),就近至哈根達斯門市辦理換貨2.消費者於其他通路購買(包含電商平台):請攜帶購買證明,進電客服專線 0800-056-118 ,由專人提供協助處理。至底什麼是環氧乙烷?去年底輸台的GODIVA冰淇淋也因為使用的刺槐豆膠驗出環氧乙烷,宣布自主回收。環氧乙烷是什麼?對人體有什麼影響?元氣網整理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資料,為大家說明:●環氧乙烷是什麼?環氧乙烷是一種人造的易燃氣體,濃度非常高時會散發些許甜味。環氧乙烷易溶於水。燃燒煙草時也會產生少量的環氧乙烷。在自然界中可以發現非常少量的環氧乙烷。環氧乙烷主要用於製造乙二醇(一種用於製造抗凍劑和聚酯的化學物質),也用於醫院和滅菌設備,對醫療設備和用品進行消毒;也用於食品滅菌,以及在某些儲存的農產品(例如香料和草藥)控制蟲害。人體在分解乙烯鄉(ethylene)時會自然形成環氧乙烷,它是透過腸道中天然存在的細菌形成的。●環氧乙烷對人體的影響?工人短時間內暴露到空氣中高濃度(通常是一般人的數萬倍) 環氧乙烷,會對肺部產生刺激。工人在短時間和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的環氧乙烷會有頭痛、記憶力減退、麻木、惡心和嘔吐等症狀。根據有限的研究發現,懷孕婦女在工作場所暴露高濃度環氧乙烷,造成部分婦女流產。另一項研究沒有發現這種影響。需要更多的研究以了解懷孕期間暴露的風險。有些動物長時間(數月至數年)吸入環境中非常高濃度(比一般室外空氣高一萬倍)的環氧乙烷,鼻子、口腔、肺部產生刺激;並有神經系統和發育的影響,以及雄性生殖問題。有些動物吸入環氧乙烷數個月也產生腎臟疾病和貧血,有些影響也曾在人類身上發現,甚至可能提高血癌和乳癌的罹患風險。美國衛生與人群服務部(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DHHS),已確定環氧乙烷是一種已知人類致癌物質。美國環境保護署(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認為吸入環氧乙烷會對人類致癌。
-
2022-07-16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請戴上口罩,讓我認認你是誰?
那天在小吃店,拿起筷子正要吃東西,突然有人跟我打招呼。「X醫師,你也來了!」「請問你是……?」「就是剛剛給你看診的XXX啊!」「啊!對不起,你可不可以戴上口罩?讓我看一下是誰啊!」這是真的故事,疫情之下每個人都變成蒙面俠,不戴口罩反而認不得人了。這種要戴上「面具」才辨識出是誰的事,在舞台上的明星、歌手等偶像就是例子,一般人認識的偶像是打扮裝飾過的,等到一旦卸了妝,回復到廬山真面目,反而一般人認不出來了。事實上,看病的功夫是適得其反的,例如很多病都會有發燒的現象,到底發燒的真相如何?醫師反而是要將發燒的面罩卸下來,抽絲剝繭,才能找到真正的原因對症治療。疫情之中,有發燒,第一個要想到的當然是不是確診了。事實上,感染病毒也好,細菌也好,通常都會發燒,這是人體的一種反應,一種警訊,但老人家或免疫失常的人,可能不會發燒。因此,老人家得了肺炎,開始時通常也不太燒,不像年輕人可能就燒燙燙,反應很強會去求醫,這也是老人的病不好早期發現的原因。如果發燒之外還會發抖,通常表示有了細菌感染,因為細菌會分泌內毒素,讓人體發抖,病毒感染也許會發燒,但不會抖。身體內長了腫瘤,如果腫瘤長得太大太快壞死了,也會發燒。此外,有些腫瘤,例如淋巴肉瘤,會分泌一些致熱因子,也常常以發燒為初期症狀。如果長期發燒不退,通常稱為不明熱,那就要小心了,可能真的某種感染很嚴重,人體內的警察—白血球失去了消滅敵人的能力,例如得了白血病,白血球數目增加很多,但失去打仗滅敵的功能,一旦有感染,不能發揮防護功能,因此會一直發燒不退,有不少白血病(俗稱血癌)的病人,都是因為這樣才求醫的。以前有一條老歌叫「掀起你的蓋頭來,讓我來看看你……」,對醫師而言,看病也要掀發燒的面罩下來,才能了解發燒之真正原因,才能治好病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2-07-1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死亡,你的勝利在哪裡?你的芒刺在哪裡?
【編者按】本週醫病平台有幸邀請三位本身分別是佛教、基督教與天主教的虔誠教徒,又是對生死學有深厚臨床經驗的醫學院教授,分享他們所觀察到宗教如何幫忙病人安詳往生的真實故事。陳榮基教授是最年長也是台灣早期投入安寧照護的學者,他首先介紹現代的安寧緩和醫療的發展,以及台灣佛教團體發展幫忙佛教信徒安詳往生的經過。接著林信男教授詳述自己的母親如何因為基督教的信仰,能在生命的最後以很堅定的口吻回答說:「我願意」,而能「直奔回家路」地安詳迎接死亡。最後趙可式教授以自己如何幫忙一位學術有成但不幸罹癌的年輕學者「臨終皈依」,最後能夠放下怨恨,帶著微笑奔向主耶穌的迎接,投入天父愛的懷抱,享受永生。【延伸閱讀:醫病平台/佛教對生命末期產生的效應】【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直奔回家路】 提到死亡絕對是負面的,陰森、恐懼、不吉利、討厭、躲避……不能談、不能想、不能提,尤其是在華人文化和社會中更是一個禁忌話題,反正所有負面的詞彙都拿來形容死亡,不只是一般民眾或學校教育不提,連各個宗教也極少談到此主題!但雖然這是一個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話題,還是隨時隨地會碰觸到,以下我要寫王教授真實的故事。王教授的生平 我認識王教授的時候他剛過39歲,住在某醫學中心的腫瘤科病房,因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而正在做化療。他有非常傳奇性的人生,小時候,因為種種家庭因素而被送到孤兒院。由於他高超的聰明才智和堅強的意志,所以半工半讀一路讀到大學畢業。中學時,由於他想學得一技之長,課餘就在一個鐵工廠當學徒,但是師傅常常嫌他笨手笨腳,用榔頭敲他的頭,讓他想說我本來不笨,但可能會被榔頭真的敲笨了,所以就放棄了鐵工廠的學徒工作到別處打工。一路的生活倍極艱辛,因為他沒有任何人可以依靠,只有靠自己。大學時成績優異,畢業那年老師幫他寫推薦信,獲得美國優渥的獎學金而到美國深造。也是一路半工半讀,拿到工學院的博士學位並留在母校,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終身職教授。也同時成家立業,有了賢慧的妻子和一雙可愛的兒女。回到臺灣準備實現理想 雖然他在美國功成名就生活愜意,但他卻想:「我費了這麼艱辛的代價,才得到今天的成就,不是只要一個好的職業就滿足了,我還希望能夠福國利民,實現更大的理想,為自己的國家同胞貢獻所長。」思之再三,在得到了妻子的認同後,他就在美國賣掉了房子車子,帶著妻子、兒子回到臺灣,準備大展宏圖,也立刻獲得某國立大學的聘任教授,並且被重用,參與許多個國家的重要建設。晴天霹靂,絕症與死亡的黑幕突然籠罩 誰知,回臺灣才工作一年多,因身體不適到某大醫學中心診療,竟得了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俗稱的血癌,而且是屬於最惡性的一種。他一下子從雲端跌落到地谷。前面看不到任何亮光,一層厚重的黑幕,遮蔽了他的生命。他不甘心,陷入極度的憂傷。他的三歲小兒子到醫院來看到點滴瓶中的泡泡,天真的說「爸爸打汽水」更使他悲從中來,但欲哭無淚,因為從小養成的堅毅,他從來不會掉淚,只會用堅強的意志去抵抗所有生活的困頓。艱難困苦中追尋信仰 由於從小成長的環境都未曾接觸過宗教,所以他沒有任何宗教信仰,連普通民間的習俗,如:拜拜,也離他很遠,但是當他住在醫院打化療的時候,他跟照顧的護理師說你們有一些宗教人士,可以來跟我談談嗎?護理師很熱心的介紹了一位佛教的法師和信天主教的我去看他,於是他安排了早上跟著法師讀佛經,晚上我下班以後換了便裝到他床邊跟他一起讀聖經。他妻子非常高興說,這兩段時光是他一天中最快樂的時間,因為不會胡思亂想,他有事情做,不會只想著痛苦與死亡。這樣的日子過了三個多月,不幸的消息是化療宣告失敗,他已經進入了臨終期。宗教信仰的渴望 當主治醫師告訴他化療已經無效時,他認真地考慮要選擇一個宗教信仰,或是皈依佛教或是領洗進入天主教,但是向他開示佛法的法師,及與他一起讀聖經的我都非常尊重他的自由意志跟選擇,我們不做任何建議。這使得王教授非常煩惱,因為他兩個宗教都很喜歡,無論讀佛經或讀聖經,都讓他感到平安!但他殷切渴望能從心底相信一個神,以下是我與他一起讀聖經時他的分享:與王教授一起讀聖經「主說:你們勞苦負重擔的,請到我跟前來,我要使你們安息!」(馬竇福音11:28)王教授分享:「我累了!我雖然才39歲,但好像已經活了100年!我從不依靠別人只相信自己,但我的內心深處是多麼脆弱!我想要依靠,但去依靠誰呢?現在知道有主耶穌可以依靠,而且祂要使我安息,我迫切需要安息啊!」「這是出於天主的慈懷,使旭日由高天向我們照耀,為光照那坐在黑暗和死影中的人!」(路加福音1:78-79)王教授分享:「我從小就生活在黑暗中,現在更是烏雲當頭照!我要追隨那光!你信仰的天主真是那永恆的光嗎?」「耶穌說: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信從我的即使死了,仍要活著!」(若望福音11:25)王教授不懂,我就從耶穌如何被釘十字架上死,第三天復活後升天的故事仔細講一遍,並說明我們的信仰是死亡之後會與天主永遠同在天國!王教授說他嚮往著那樣的存在!但那是怎樣的存在呢?我又讀了「默示錄21:3-4」:「那就是天主與人同在的帳幕,祂要拭去他們眼上的一切淚痕,以後再也沒有死亡,沒有悲傷,沒有哀嚎,沒有苦楚,因為先前的都已經過去了!」王教授聽罷,突然放聲大哭,哭得像一個受了天大委屈的幼兒!他的妻子嚇壞了!說從認識他到結婚後從沒見他掉過一滴淚,怎會如此嚎啕大哭呢?我用掉了一盒面紙幫他擦眼淚鼻涕,直到他哭得精疲力盡而沈沉睡去!第二天我去看他時,他容光煥發滿面笑容,告訴我:「我從小無父無母無家無親,沒有愛!現在終於體會到了天父愛我,主耶穌愛我,我得到了新生命!」臨終皈依 此後一個多月,他每天盼著我下班後去到他床邊,如饑似渴地想瞭解天主教的全部信仰,還好我讀過輔仁大學神學院,自己也有多年的信仰經驗,於是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地與他分享!之後有天我一進病房,王教授就平靜地對我說:「醫師今天來告知,我的肝、腎、心臟、都衰竭了,大概只有幾天壽命,我已經準備好了歸回天父的懷抱,希望可以領受天主教的洗禮!」於是我立刻聯絡神父到病房來施行洗禮,受洗後,他背了一段聖經經文:「死亡,你的勝利在哪裡?你的芒刺在哪裡?」(格林多前書,15章55節) 當天傍晚,他帶著微笑奔向主耶穌的迎接,投入天父愛的懷抱,享受永生!
-
2022-07-15 癌症.抗癌新知
疫情困境調查 打疫苗抗體低 6成病友不敢出門
新冠疫情趨緩,但血癌、器官移植、愛滋病(HIV)及先天性免疫不全,或接受化放療、免疫製劑治療等患者,因自身免疫力低下,施打新冠疫苗產生抗體與保護力比一般人低,對疫情仍充滿恐懼。醫師表示,血癌患者接種疫苗後有5成會產生抗體反應,器官移植病患僅有3成1,呼籲除接種疫苗外,還可注射抗體增加保護力。台灣病友聯盟與台灣癌症基金會於今年4月進行「病友疫情困境調查」發現,近8成病友已打完3劑新冠疫苗,但有3成5病友擔心疫苗保護力不足。台灣移植醫學學會理事長吳麥斯說,依國外臨床研究顯示,免疫低下病患施打新冠疫苗,抗體反應以及抗體數量表現都不如一般人。依國外臨床研究顯示,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比一般人低1.2倍、血癌病患低1.4倍、器官移植者更是低於23倍,因此在保護力不足下,免疫低下病患即使施打疫苗,比一般人確診後引發重症與死亡風險較高,加護病房使用率為1.5倍,死亡率則是2倍。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說,截至7月13日,新冠死亡人數中,癌症病友染疫死亡占總死亡人數13%,原因是癌友自體免疫力低下,即便接種第3、4劑疫苗後,保護力仍不如一般人,且打疫苗時可能須暫停治療,或化療期間不建議打疫苗所致。調查也發現,過半病友認為疫情影響就醫治療,超過6成病友擔心有較高的染疫風險,因此害怕出門或與人接觸。台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吳鴻來表示,身為洗腎患者,曾聽聞有病友於疫情期間,每次回診都非常恐懼,心生憂鬱,除治療外幾乎足不出戶,導致需要看身心科。吳麥斯說,目前解封後歐美等國,為防止免疫力低下病患族群染疫,除接種疫苗外,也有注射抗體方式提供保護,建議免疫低下病患可與醫師討論評估施打抗體,降低染疫風險。
-
2022-07-15 癌症.血癌
全台首例 CAR-T療法治癒血癌女孩
台灣每年約有五百位新診斷為癌症兒童患者,其中二成五為「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多數患者經化療後能迎來「癌細胞零檢出」,但仍有一成五患者化療後復發。今年十歲的亭亭就是那一成五當中的復發患者,台大醫院採最新的免疫細胞療法「CD19 CAR|T細胞治療技術」,幫助亭亭迎來癌細胞零檢出的畢業考,成為全台第一位接受CAR|T療法成功的案例。亭亭五歲半那年,因不明原因發燒長達兩天,送至台大醫院就醫,亭亭面色及手掌蒼白、肝脾腫大,立即被懷疑是血液疾病,住院後被診斷是罹患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亭亭的媽媽說,台大醫院隨即進行各項檢查和治療,醫師告知亭亭是「最不容易治癒」的那群孩子,全家備受打擊,但是只要孩子有機會可以活下來,做什麼都願意,為讓女兒能接受治療,積極籌錢,把房子賣掉,改租屋生活,最後終於迎來戰勝癌症的好結果。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周獻堂表示,CAR|T細胞為一種免疫細胞,名稱為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其治療技術門檻極高,須仰賴高技術的基因工程。首先得蒐集患者T細胞,於實驗室中,透過基因改造,將T細胞植入可以鎖定癌細胞的導航標靶,經純化以及擴編,籌措一支懂得攻擊特定癌細胞的免疫大軍,再回輸至亭亭身上。台大醫院綜合診療部細胞治療科主任姚明表示,免疫大軍回輸至患者體內後,需密切監控是否出現併發症,免疫大軍會清除帶有CD19基因的B細胞,短期可能會引起「細胞素釋放症候群」,嚴重恐引發腦炎;長期也可能讓身體不易產生抗體、免疫球蛋白數量較少,感染細菌和病毒的風險較高。亭亭在治療過程中也曾出現過細胞素釋放症候群,不過在醫療團隊的治療下,順利度過難關,也幫助亭亭迎來癌細胞零檢出。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十年前,全球第一位接受CAR|T療法的美國女童,至今未復發且健康無虞,台灣今年終於也有首例,當中心血非「十年磨一劍」可形容,值得在台灣醫療史上紀念。CD19 CAR|T細胞治療技術屬於全新技術,需自費,一次療程約需一千多萬元。
-
2022-07-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6成免疫低下族打疫苗不易產生抗體!陷染疫恐懼
各國逐漸解封,但一項調查發現,6成癌友等免疫低下族群因接種疫苗後不易產生抗體,仍身處染疫恐懼,不僅不敢出門,也害怕與人接觸,病友團體籲借鏡國外注射抗體來提升保護力。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降溫,多數民眾生活逐漸回歸正常,但仍有一群免疫低下的患者因罹癌、器官移植、接受免疫製劑治療等自身免疫問題,即便打了疫苗也難以產生保護力,出門處處擔心受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截至7月13日,全台染疫死亡個案中,癌友就占了13%。台灣病友聯盟與台灣癌症基金會4月間針對病友疫情困境進行調查,發現近8成病友已打完3劑COVID-19疫苗,但仍有35%的病友擔心即使打完3劑保護力仍不足。調查也顯示,超過一半的患者認為疫情影響就醫治療,超過6成病友因為擔心染疫,不僅不敢出門,也害怕與人接觸。台灣移植醫學學會理事長吳麥斯指出,國外臨床研究顯示,免疫低下病患施打COVID-19疫苗後,抗體反應並不如一般人,其中血癌病患於接種後僅有50%能產生抗體反應,而器官移植病患則僅有31%。同是洗腎患者的台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吳鴻來表示,她對於病患在疫情下的擔憂與恐懼深有所感,曾聽聞有病友每次回診都非常恐懼,除了治療幾乎足不出戶心生憂鬱,導致需要看身心科。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也坦言,癌友染疫後有較高風險併發重症,但癌友在接種疫苗時可能要暫停治療、化療期間也不建議施打;即便真的打了3、4劑疫苗,也可能因自體免疫因素無法產生足夠保護力,在打與不打之間陷入兩難。隨各國逐漸解封,如何保護免疫低下病友的問題值得各界關注。吳麥斯說,目前歐美及亞洲部分國家除了藉由疫苗提升病友保護力,也利用注射抗體來被動免疫,讓免疫低下的病患也能有更高的保護力。
-
2022-07-0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從痛苦的經驗學習教訓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療人員的省思」。一位放射師在自己的小孩皮膚病時而復發無法以西醫的治療得到滿意的結果時,聽信一位醫師的建議「喝蛇湯」,雖然半信半疑,但愛兒心切,就試了這方法居然得到根治,也因此回想自己也聽過一些不是西醫確證有效的睡姿、飲食方面的改變可能有助於尿道結石的報導。一位腫瘤科醫師想起自己二十幾年前沒有救活的病人,寫出自己當時可能犯下的錯誤所做的省思令人佩服,我們也邀請一位在美國的資深腫瘤科醫師對這位醫師的省思所做的客觀的評論。醫療團隊能有機會以更開放的態度檢視其他醫療的可能性,或分享自己對過去所犯錯誤的檢討,可以使自己變得更謙虛。【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同理心病人的感受,讓症狀獲得改善!】【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對不起!醫生叔叔猜錯了!】讀吳醫師的文章,可能比他虛長幾歲,也是血液腫瘤科醫師的我,有些感觸。特別是,我覺得文章好像太早結束;因此,不腆己才,作此續篇。醫生選擇治療不是用「猜」的血液腫瘤科病人接受化療之後,因為骨髓造血功能被抑制,白血球降低是預期的反應,特別是血癌病人的骨髓已經不正常,化療後的白血球數值可能低到幾乎不存在的程度,並且需要好幾週的時間才能恢復。即使我們把這樣的病人放在無菌室裡,也無法保護他們不發生「嚴重中性白血球低下發燒症」(Neutropenic fever)。吳醫師的文章已經説明醫生在這樣的狀況下,身體檢查的重點,包括口腔與肛門,人工血管埋置處有無感染徵兆;胸部X光有無肺炎;尿液檢查有無尿道炎。在精要的病史分析與身體檢查的同時,血液及尿液標本也已經在最短的時間內收集送檢,廣效抗生素應該在最短時間內啟用。一半以上的嚴重中性白血球低下發燒症病人臨床上沒有明顯的感染源。我們知道病人發高燒是因為在與某種微生物做戰,但是卻沒有能打仗的士兵(白血球),而只能靠選擇精準的武器(抗生素)來擊敗敵人。吳醫師根據臨床抗生素使用指引(guideline)選用廣效抗生素;並非用「 猜」的,而是如吳醫師的解釋:因為細菌感染比較可能在短時間內致命,而黴菌感染則通常是慢慢燜燒型的臨床過程,如果血液、尿液培養沒有結果,而用了廣效抗生素兩三天後,病人仍持續高燒,就會考慮加上抗黴菌藥物。這個病人在發燒三天後就發生敗血性休克死亡,誠屬不幸,也很不尋常。病人失蹤失聯這位15歲青少年的血癌病人的整個病史並不是罕見。我過去也有不少個病人在治療達到疾病緩解之後就跑去使用民俗療法;當疾病惡化,再度回到醫院時,常常是病入膏肓,藥石罔效了。在台灣行醫時,這樣的狀況幾乎每週都會碰到。當然西醫對於很多癌症是沒有太多有效的二線或三線用藥,但是,碰到有高治癒率的癌症,如果病人及家屬失蹤失聯,可能就喪失了癌症治療的最佳契機。兒童及青少年的急性血癌,特別是淋巴球性血癌有八九成的治癒率。這位15歲少女的死亡,的確令人非常惋惜。從這個病案(相信類似病例是並不少見的),我們需要反省及尋求改善的第一件事是-加強對病人及家屬的教育,並且設立鍥而不捨的追蹤制度,挽回失蹤失聯的病人。台灣近年來有個管師制度,相信這不是困難的事。醫療是藝術,不能完全依照診療指引很多人説每年七月要避免生重病或動手術,因為這個時候醫院有許多醫學院剛畢業的、沒有經驗的年輕醫師。美國病人在初診看醫師之前需要做的功課之一,是查看這個醫師的經驗資歷;這正是説明了醫療不能全盤依照教科書,或健保的「用藥指引」。好醫師或是有經驗的醫師,是能看到每個病人的病獨特之處,為病人選擇最適時、適當的治療。如果這位15歲的病人是給吳醫師的較資深的同事照顧的,會不會早早就看出黴菌感染的可能性而提前用藥?畢竟,因為化療藥及高劑量類固醇的治療,念珠菌在急性淋巴球血癌病人不是太罕見,這樣的感染也常常會有一些臨床上的蛛絲馬跡。美國有句常用的諺語「 Hind sight is 20/20. 」,中文的意譯是「事後諸葛」。資深的醫生會不會比較不受到 guideline的束縛?話說回來,這個病人從發燒到去逝只有短短三天的時間,可能神醫也都無回天之術。健保的醫療約制旨在防範醫療浪費,有時候卻限制醫師、甚至處罰醫師做該做的事幾年前在台灣工作時,看到同事可能因為檢驗項目或用藥被健保刪除給付而要寫申報,希望健保重新考慮,否則,不僅被核刪的項目沒有給付,醫院還可能被罰該項目幾十倍的錢。我看到同事為了一個血鉀檢驗被刪要寫報告;試想醫師在百忙當中要仔細翻閱病歷,寫報告,為什麼開立血鉀檢驗。這樣的制度是遏止醫療浪費的重要手段之一;這讓醫師在開立各種檢查或處方時,至少想個兩次,才不會落入被核刪、寫報告的陷阱。這個15歲病人的病程及結果牽涉到「 用藥指引」。而用藥指引往往結合在健保給付規範裡。吳醫師在選擇抗生素時,並沒有顧慮到健保給付問題;但這是每個在台灣執業的醫師不得不常常思考的問題。健保的用藥指引是否全都合理?是否與時更新?答案是否定的。如果醫生想要開的處方不在健保給付的規定(也就是不符合用藥指引),醫生跟病人只有兩條路可走,不是放棄該處方或是自費用藥。用藥指引 guideline指導年輕醫師如何用藥,但是應該與時更新,並且給予醫師一些因病人的特殊狀況做調整的空間,才是鼓勵醫師給病人最佳照顧之道。結語醫生在漫長的行醫生涯,難免有治療失敗的例子。吳醫師將自己多年前的失敗的病例公諸於世,應該得到喝彩。有些失敗例子是完全無法迴避的,有些則是可以在痛苦的經驗裡學習教訓,所以下一個類似的病人才能有好的結局。我相信這也是吳醫師沒有寫出來的最後結論。
-
2022-06-23 焦點.元氣新聞
不孕症名醫肺臟移植200天 林禹宏:距離出院回家不遠了
不孕症名醫、新光醫院婦產科醫師林禹宏4年前罹患血癌,一度接受兒子骨髓移植而康復,但去年出現排斥反應影響肺功能,年初裝上葉克膜,在台大醫院等待肺臟移植續命。年初裝上葉克膜後,女兒還在臉書撰文呼籲大家支持器官捐贈。期盼多日,今年3月底林禹宏終於移植成功。他昨天於臉書透露,「今天是我從去年12月3日住進加護病房的第200天。這段時間,從呼吸困難送急診、插管、送加護病房、裝置葉克膜、肺臟移植、復健運動,剛好在今天第200天轉入普通病房。雖然復健運動還須持續進行,但是轉到普通病房表示離出院回家不遠了。」林禹宏6月初在臉書表示,肺臟移植手術後,每天從早到晚的運動復健,花了1個多月能夠下床站,2個月終於能夠踏出第一步。雖然走10步就要休息,但這已經是移植2個月以來最大的突破。林禹宏指出,使用呼吸器2年與裝上葉克膜2個月,肌肉不斷萎縮,再加上去年12月3日住進加護病房後都躺在床上,肌肉萎縮得更快,需要長期復健才能恢復正常人的生活。
-
2022-06-05 新聞.器官捐贈移植
不孕症名醫盼到肺臟移植續命 林禹宏踏出「第一步」
不孕症名醫、新光醫院婦產科醫師林禹宏四年前罹患血癌,去年出現排斥反應影響肺功能。年初裝上葉克膜,女兒還在臉書撰文呼籲大家支持器官捐贈。期盼多日,林禹宏終於移植成功,且昨天發文「你的一小步,我的一大步」,表示自己已能下床踏出第一步。林禹宏四年前罹患血癌,一度接受兒子骨髓移植而康復,但去年出現排斥反應影響肺功能,年初裝上葉克膜,在台大醫院等待肺臟移植續命。3月一度等到可以移植的機會,且已開始禁食準備手術,卻因捐贈者肺臟狀況不好而臨時喊卡。而使用呼吸器兩年和裝上葉克膜兩個月後,林禹宏終於等到肺臟移植機會。經過一個月的復健,昨天終於可以下床。林禹宏昨天在臉書發文,「你的一小步,我的一大步」。雖然走十步就要休息,但這已經是移植兩個月以來最大的突破。他說,使用呼吸器兩年與裝上葉克膜兩個月,肌肉不斷萎縮,再加上12月3日住進加護病房後都躺在床上,肌肉萎縮的更快,需要長期復健才能恢復正常人的生活。林禹宏更感謝台大主任徐紹勳及醫療團隊、家人、過程中每個人的一點點,還有在身後捐出肺臟的大愛。期待走出加護病房的那天,帶著捐贈者的肺臟,繼續實現心願。
-
2022-06-05 新聞.器官捐贈移植
更新/不孕症名醫林禹宏肺臟移植成功 臉書發文感謝捐贈者的大愛
編按更新:林禹宏醫師已在日前接受肺臟移植成功,並且能下床。林禹宏昨日(6/4)在臉書寫下:「你的一小步,我的一大步。肺臟移植手術後,每天從早到晚的運動復健,花了一個月能夠下床,到今天終於能夠踏出第一步。雖然走十步就要休息,但這已經是我移植兩個月以來最大的突破。使用呼吸器兩年與裝上葉克膜兩個月,肌肉不斷萎縮,再加上12月3日住進加護病房後都躺在床上,肌肉萎縮的更快,需要長期復健才能恢復正常人的生活。感謝台大徐紹勳主任及醫療團隊、我的家人、過程中每個人的一點點,還有在身後捐出肺臟的大愛。期待走出加護病房的那天,帶著捐贈者的肺臟,繼續實現我們的心願。」不孕症名醫、新光醫院婦產科醫師林禹宏四年前罹患血癌,一度接受兒子骨髓移植而康復,但去年出現排斥反應影響肺功能,今年2月5日裝上葉克膜,在台大醫院等待肺臟移植續命。林禹宏今在臉書發文說,這段時間收到許多認識或不認識的朋友的祝福、分享、集氣,在此一併致謝,並說當自己成為病人,更不該低頭認命,要創造自己的命運,並寫下「我愛你們」。林禹宏今天於臉書發文說,女兒2月5日在FB發的一篇鼓勵器官捐贈的貼文,引起社會廣泛的討論。所謂成功不必在我,不管結果如何,一旦器官捐贈形成風氣,可以讓更多病人得到重生的機會,也算是功德一件。「這段時間禹宏也收到許多認識或不認識的朋友的祝福、分享、集氣,在此一併致謝。許多人看到文章決定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就如同女兒所寫的,每個人的一點點都可能是拯救一個生命的關鍵。」林禹宏說,他在裝置葉克膜後身體狀況逐漸好轉。之前由於肺臟功能衰退,體內的二氧化碳無法順利排出,累積的二氧化碳造成器官,尤其是腦和心臟功能惡化。在葉克膜取代肺臟功能後,二氧化碳恢復正常,器官功能逐漸改善。但是裝置葉克膜的「好轉」只是假象,葉克膜也可能有許多併發症,例如:溶血、出血、血栓、感染、肢體末端缺血,甚至導致截肢。葉克膜無法長期使用,必須儘快完成移植手術。台灣法律對器官分配順序有嚴謹的規範,等了快一年的時間,現在只待有緣人;台大醫院的手術成功率有百分之九十幾,距離終點線真的只差一點點。希望能早日接受肺臟移植,開啟我的第二次重生之路,也開啟社會對器官捐贈更多的對話與認同。「女兒昨晚傳給我一首詩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鼓勵我。發文不一定會縮短等待器官的時間,分享貼文也不一定馬上就會看到改變,但就像面對棘手的病人不會輕易放棄,當自己成為病人,更不該低頭認命,要創造自己的命運。」林禹宏女兒林俐吟也在隨後1小時發文指出,兩週前用爸爸帳號發文,隔天一起床看到竟然有上萬人響應,和很多媒體的推廣,很感動器官捐贈議題能受到這麼大的關注。每一個分享與願意,不只對我們家,也對台灣10335個正等待重生機會的家庭意義非凡。「就像面對棘手的病人不會輕易放棄,當自己成為病人,更不該低頭認命,要創造自己的命運。」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
2022-06-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後疫情與病毒共存/你是不是新冠重症高危險群?高危險群注意事項一次看
新冠肺炎病毒逐漸流感化,但目前的死亡率還是比流感來得高,尤其是有慢性病、免疫力低下的人,感染率跟死亡率都較一般人來得高。因此在思考跟病毒共存的過程中,高危險群的人一定懂得如何保護自己。哪些人是高危險群?根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網站上的資料,高風險群大致上可以區分為兩大族群:感染風險高、引起併發症也高的族群:●長者:目前死亡病患中,有81%是65歲以上的患者,所以長者感染後風險會比一般年輕人來得高。●癌症患者:癌症病患因為接受化療、電療等治療方式,導致免疫力下降,所以感染風險也比一般人高,特別是血癌病患。●慢性腎臟病患:慢性腎臟病患需要定期透析,會讓身體免疫力較一般人差,所以需要注意。●肝病患者:肝炎病患與肝硬化患者的免疫機能較低,因此風險較一般人高。●肺病患者:新冠肺炎主要侵襲肺部,所以像是吸菸者、COPD(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結核病患、氣喘病患等,會比一般人更容易感染。●愛滋病患與免疫力低下者:愛滋病患與免疫力低下的病患相較於正常人更容易感染,因此需要想辦法避免感染。●地中海型貧血與鐮形血球患者:血液相關的疾病有可能增加感染風險,也增加重症的風險。感染風險一般,但併發症風險高的族群:●失智症患者:失智症本身並不會增加感染風險,但是失智症患者的行為、相關併發疾病會增加感染風險。●糖尿病患:目前研究並沒有發現糖尿病會增加感染風險,但是會增加感染後併發症的風險,因此需要注意。●心臟病患:心臟病不會增加感染風險,但是會增加感染後發生併發的機率,因此心臟病患需要注意。●心理疾病患:有精神心理相關疾病的患者感染風險不會特別增加,但是感染後產生相關併發症的風險較大。●孕婦:研究發現,懷孕或剛分娩後一段時間的婦女,感染後產生併發症的風險相對高。●肥胖、三高與代謝症候群患者:三高患者、肥胖、不運動、代謝症候群的人感染後重症的機率較一般人高。透過目前中重症的病患,可以發現到中重症、甚至是死亡的病患,通常會有以上的相關病史,因此這些高危險群需要特別注意。高危險群該如何預防?想要預防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其實跟預防流感很類似。根據美國CDC跟台灣疾管署的指引,想要預防感染的方式如下:●施打疫苗:尚未接種疫苗的人儘速施打,而目前針對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與免疫力低下的患者,開放第四劑施打。●戴口罩:配戴口罩可以降低感染風險。●避免人潮眾多與通風不良的空間:高危險群患者盡量避免出入人潮眾多的地方,也減少在通風不良的地方與他人接觸。●有相關症狀請自行篩檢。●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包括勤洗手,打噴嚏或咳嗽時請遮住口鼻。●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有任何不適一定要告訴同住親友,嚴重時須就醫治療。●如果是免疫力低下患者,疫苗無法產生足夠的免疫反應時,目前AZ研發相關單株抗體Evusheld,可以提供免疫力低下患者6個月的保護期。(目前台灣尚未批准該藥物的EUA。)高危險群感染後居家隔離注意事項如果病況不嚴重,可以居家隔離治療的病患:●需要服用慢性病藥物的病患,除非經過醫師同意,不可以中斷藥物服用。●隨時注意自己身體的狀況。●該進行相關治療時還是需要進行治療,像是需要洗腎時,可以聯繫相關衛生單位,請他們進行安排。●保持心情穩定,如果有相關的壓力問題,可以諮詢相關專家,也可撥打1925安心專線。如果發生以下狀況時,請儘速就醫:●如果家中有血氧機時,可以進行血氧濃度測試,若血氧濃度低於95時就要儘速就醫。●胸部持續疼痛不舒服。●感覺頭腦混亂、意識不太清楚。●嚴重發燒或服用藥物仍無法退燒。參考資料:People with Certain Medical ConditionsHow to Protect Yourself & OthersCOVID-19: What People with Cancer Should KnowSARS-CoV-2感染臨床處置指引更新COVID-19重症風險因子
-
2022-06-04 養生.人生智慧
郭聰鈴罹癌退休,靠羽球交新朋友:退休做喜歡的事,但不是安逸的事!
「做什麼,像什麼」,是郭聰鈴的人生座右銘。過去的他,在科技業大展身手,ULi首席執行長、NVIDIA亞太區副總裁、宇力電子總經理到憶正存儲總經理,都曾是他的身分;現在的他,拿出的名片是「台大EMBA羽球社社長」。罹癌退休 享受運動揮汗如今,生活重心大轉彎,50多歲的郭聰鈴用「被退休」形容自己的身分改變,「我得了血癌,2018年發現,有幸過了3年多還活著。」發現罹癌,郭聰鈴開始進行化療,住院一次就要一個月,前前後後待在醫院的時間將近半年。一般人的白血球數正常值是4000到1萬,他的白血球數值曾經掉到十位數,但他將職場上的衝勁帶到病房,成功對抗癌細胞。除了固定回診,吊著點滴的手臂現在變成持拍殺球,台大體育館成為每周固定報到的地點。「我喜歡打羽球,以前忙,比較少去打,去年接了社長,一周會去兩到三次。」郭聰鈴笑說,學生時期就喜歡羽球,赴美讀大學時曾參加比賽還拿到亞軍;出社會後忙於工作,要固定運動並不容易,但身體狀況讓他被迫停下腳步,卻也再次感受到運動揮汗的暢快。治療期間 仍到球場報到「是羽球救了我。」郭聰鈴透露,4年前會發現身體有異狀,就是在一次打完球後臉色格外蒼白,甚至「印堂發黑」,就醫檢查才發現身體出問題。治療期間,他還是會忍不住「手癢」,聽到比賽時缺人,曾經毛帽一戴就溜到體育館。接任社長 開心找到同好「藉由羽球,我找到人生下半場的朋友。」去年接下台大EMBA羽球社社長的郭聰鈴形容,「人沒朋友會死得很快」,他在社團裡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共同的興趣,相處格外自在。因為一場大病「被迫」退休的郭聰鈴,奉行的生活準則就是「做開心的事」,他打羽球、自己下廚,找到心目中理想的擀麵棍,就能是一天快樂的泉源。「做我喜歡的事,做股票也讓我很開心。」郭聰鈴形容自己有些「賭徒」性格,投資股票就為生活增添刺激和興奮感。雖做投資,他不會特別拘泥在數字上,「退休不用有很多錢,不是在於存多少,是要看花多少錢。」郭聰鈴出院後培養起早餐吃麥片的習慣,他也下廚,研究起食譜、廚房用具,描述起找到自己喜歡的擀麵棍的神情,龍飛鳳舞。「做喜歡的事,但不是安逸的事。」所以郭聰鈴打羽球還會刻意讓自己做些「勞力活」,像是撿球,又或是將用過的球分門別類繼續使用,「用過的球,去分顏色,練習用的、比賽用的,可以用的就繼續用,我做得很開心。」
-
2022-05-20 癌症.癌友加油站
生命故事/謝謝您,我很好 抗癌之路因您而勇敢
抗癌路上,總有人在您身邊默默支持、鼓勵,陪您走過最艱辛、低潮的時光。無論是家人、好友、醫療團隊、寵物或是信仰,有沒有一個人事物,讓您在抗癌路上變得更勇敢與堅強?全台最大癌症粉絲團「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與「財團法人滄洲文教基金會」聯手舉辦抗癌故事徵文活動,透過社群力量,凝聚正能量的迴響,傳散至各個角落,降低癌症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鼓勵無畏癌症,樂觀面對人生逆境。抗癌鬥士生命故事陳惠玉我也曾經不勇敢!在14年前的一場大病(乳癌),當下的心情是非常的低落、徬徨無助的,心裡想「是否我就這樣,人生從彩色變成黑白」,無數的為什麼。反覆思索,終於我鼓起了勇氣,堅強的去面對。立刻返回宜蘭家鄉,開始了一連串的治療。化療時出現了掉髮、嘔吐服、牙齦出血、骨頭刺痛。關關難過、關關過,經歷過六次的化療,28天的電療…。雖然這是條艱辛難走的抗癌之路,但慶幸我勇敢的走出來了。因為自己走過、痛過,所以我以同理心,感同身受,我加入了癌資中心志工服務。在面對病友的當下,適時的給與關懷與勉勵支持!曾經有病友說「好痛喔!」,我便拍拍他的肩膀,握住他的手,說道「我能體會你的苦楚,我心疼你的痛,但我無法替你痛,只能給你精神上的支持與鼓勵,最終還是要靠你自己,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是不是?」幾次的陪伴與關懷鼓勵之下,見你有了起色,有好轉了,好為他感到高興!抗癌14年多,最讓我感動、感謝的是家人,我的先生、兒子、媳婦及宜蘭的爸媽及兄弟姐妹們的一路相伴、細心照顧、關懷陪伴。感恩在我志工服務時麗光主任的疼惜與信任;感恩帶我入志工行列的壁蓮師姐;感恩歷任的院長及腫瘤科的黃部長醫師、胡子仁醫師對我的支持與勉勵。我也感謝許禮安醫師一直以來對我的支持與照顧(我也曾多次上了許醫師的安寧課程、在邊做邊學習、收獲良多)要感謝的人,非常非常多。感恩在我生命中出現的所有貴人;感恩一切所擁有的;感恩有您!謝謝您們!願珍惜當下、活在當下~何星瑩抗癌的路上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了!我最感謝的是我的老公,在檢查出來得知是惡行腫瘤的時候,他哭的比我還要傷心,每天都無法入眠。我開始治療時,不論工作多忙他都一定撥出時間陪我去醫院檢查、回診、拿藥。化療不舒服時,也幾乎包辦了家裡全部的家事,連不拿手的下廚料理,都因為希望我能吃的有營養趕快康復,只要我說想吃他就上網學試著做!治療完成時,我說等康復後很想要去學潛水,從前溺過水很怕水的他,也鼓起勇氣答應陪我一起挑戰!距離罹癌到現在已經快過了3年了,雖然偶爾還是會害怕沮喪,但是知道有人能陪伴著自己,就會覺得多了一份力量變得勇敢!希望癌友們都能找到讓自己繼續健康的力量,一起加油!王思唯抗癌的道路上,人生步伐已停止,我願陪著您原地踏步,永遠望向遠方帶著希望,期許再有限的時間裡能夠快樂的生活!曾經這句話是我在照顧膽管癌家父時,我心中一直存在的信念,讓家父可以在我們的陪伴下樂觀抗癌!雖然後來天不從人願,在努力跟膽管癌奮鬥五年後,於2018年上天堂享福了!這五年過程中家父的感受跟痛苦,我都很希望能了解,但痛不在己身無法明白。直到2019年11月我發病,膽管癌三期,跟家父一樣的癌。但我比較幸運可以動刀,經過13小時手術,切掉2/3肝臟,膽囊,淋巴,血管,在拉小腸接膽管,血管瘤裝支架。住院39天,後來化療12次追縱三個月後復發,轉移腹膜變四期,到現在剛好兩年,化療32次了,繼續跟膽管癌奮鬥中!我終於知道家父當時的感受跟痛苦了,也相信家父有家人陪伴是快樂的!各位癌友,後援家屬,人生無常,不能長壽也要享壽哦!要樂觀快樂的面對,好吃好睡不痛我就每天都很快樂,每天感謝陪伴在您身邊的親朋好友。讓我們不會覺得孤軍奮鬥。偶爾會難過,會流淚,會怨天尤人,但有時換個角度想,也許是因為我比較勇敢吧。大家都要加油,再有限的生命裡,活出無限的精彩!謝董“要記得回來給我們看”,這一句話,支持著我度過20天加護病房,熬過兩次敗血症、肺坍塌、肺積水及打到上限的升壓劑,最終在元宵節前平安出院。這是我術前最後一次到175診注射室報到,護理師們給的鼓勵,打完術前最後一針抗過敏針劑,啟程前往改變我人生的道路,成為抗癌一族。罹患大腸直腸癌前,為了圓夢,考上學士後護理學系,期待自己成為一名護理師,想像著自己在執業時情景,思考著未來要踏入哪個科別?無奈期中考後開始嚴重腸阻塞,許多不舒服不得不先放下課業,開始抽絲剝繭尋找病因,一年內肚子已經開了六次刀,遇上手術失誤造成神經受損,失去行走的能力,努力復健跟吃止痛藥,又對藥物過敏需要打針,種種的治療還是無法根治,怎樣也沒想到會是”癌症”。從醫院出院後,不知道該怎麼對注射室的護理師們說住院原因,只因為怕自己不夠勇敢,更怕自己會淚崩,終究要面對,勇敢說出「我確診是大腸直腸癌,腫瘤有兩處,需要趕快開刀處理」。語畢後,淚水不聽使喚地滑落,在注射室看到許多抗癌的鬥士們,還有自己二姑也是腸癌過世,這一路有多艱辛,這一路有多少關卡,歷歷在目,我真的有辦法面對嗎?過了數日,組長拿了加油牌子,邀請幾位護理師學姊一同入鏡,參加活動鼓勵我面對未來的治療,謝謝有這群溫暖的學姐們,給予足夠的勇氣和信心去面對。如今我如願回到了學校,重啟邁向護理師的道路,從開學至今,護理師們仍舊擔心忙於課業會忘記照顧身體,常常叮嚀著要多休息,不要太認真,字字句句都是充滿的關心及擔心。抗癌路上快一年了,卻在例行的檢查中出現異狀,擔心不已思緒佈滿腦中,一句「最辛苦的階段都熬過去了,接下來沒問題的」,即使報告尚未出來,這句話有如定心丸般的鎮住慌亂的心。感謝這175診護理師們的鼓勵,教會我將來要如何擔任一名有溫度的護理師,感謝一路上陪伴我的家人及朋友們,沒有足夠的支持力量,也沒有如今勇敢的自己,努力抗癌就是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即使現在遇到小瓶頸,在大家的鼓勵中會更勇敢面對及度過,相信我一定可以成為一名護理師。李誌文回想當初受病痛折磨時,那可惡的癌細胞吞噬我的驅體,我痛得無法在講台上課。想輕易放棄自己,但因為愛的結晶,使我沒有逃避藉口。既然了解過度消耗青春的因,當然身體會提出抗議的果,所以我一定要和癌症取得平衡點,尋找和平相處之道。我重新思考生活重心,辭去工作,充實有趣的課程和休閒;養成規律的作息,清晨早起做養生氣功,晚上絕不超過九點睡覺;覺得不舒服時,一定好好休息;爬山吸收芬多精,聽泉沐浴負離子,享受青春陽光般的活力;欣賞紓壓音樂,喝杯鮮泡的花草茶,讓身心保持最佳狀態。電影「天使約定」裡面的一句拉丁諺語:「醫師診斷,大自然治療。」罹患血癌的孫女搬至森林與外公居住,沒有電視,只有羊奶和自然發酵的麵包,用的是柴火,整天伴隨的是新鮮的空氣和大自然,還有一群可愛的動物。在外公悉心照料下,孫女癌細胞消失無蹤,但再回到文明世界時,壓力和競爭讓她疾病復發。因為感受愛,使我有面對死亡的勇氣;因為付出愛,使我從孩子的眼眸看見希望之光。於是那張牙舞爪的惡魔,懼怕光明的天使,成天躲在角落。我的心中充滿陽光!李文怡醫生:你預計二月份要排檢查喔,現在三個月再來一次複診就好。我:蛤,不是一個月看一次喔?醫:沒事幹嘛一個月看一次?我:阿就習慣每個月來看你一下,太久沒看到,我會太想念你啊。醫生翻了一個白眼我:謝謝你幫助我,這一路下來,我真心覺得你是一個很細心 而且為 病人考量的醫師。醫:沒有阿,大家應該都說我是嘴賤又機車的醫生。診間護理師噗哧笑了出來。我:覺得病友團體很重要,所以我想當你乳癌病人的病友支持團體,我可以從病友及護理師角度給予衛教跟心理支持,另外,等我的學生在外科病房實習時,說不定也可以安排他們協助或設計病人術後恢復運動,你覺得怎樣?醫:好啊,那我病人要手術就call你。我:好啊,我認真的耶。醫:我也認真的阿,這個星期五就有一個要開刀了。我就真的去當病友團體了說,她看到我手術後三個月恢復的樣子後,真的比較不擔心,我也給了一些運動的建議跟術後恢復注意的事情,順便討論壓力衣到底要買幾件,跟他們聊天的過程中,我覺得很開心。在復健時候,大概是我要脫光上身坦誠相見,也或許是老師很好聊天,所以我在復健的時候,就會把發生的事情機哩瓜啦講個不停。復健老師:可是這樣去看病人會多花時間耶。我:在罹癌治療的這段時間,我覺得我很幸運。因為我有很多朋友願意陪伴我,給我實質和心裡的支持及幫助,也有很棒的醫療團隊,包含很多科的醫師、診間裡和病房的護理師們、還有復健師。又有一個可以依照治療時間彈性調整工時的工作,以及能夠體諒我生病的工作團隊及長官,我真的很感恩。所以,我現在現在比較好了,就覺得可以幫忙病友一下,反正時間可以控制,不差那一下子。復健老師:這樣會有福報,你就繼續做,就有更多的福報回到你的身上。我:因為我很感恩,感謝上帝幫我安排這麼多貴人幫我,你也是我的貴人!前陣子和病友見面,他跟我說,我會陷在憂鬱的漩渦中出不來,為什麼妳看起來這麼樂觀?我們常為了未來而憂慮,但是其實未來又還沒發生。如果現在的我們一直擔心未來,而讓現在的自己一直陷在憂慮中無法出來,那未來的我怎麼會變好?不如我們專注當下,只要今天有比昨天好就好,這樣未來的我們,一定會比現在更好。馬太福音 6:34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曾嘉隨身上住著兩個癌,淋巴、乳癌,因此固定時間須回去醫院回診。這個月剛好回診時間都碰在同一個月份,所以跑醫院的次數就變多了。淋巴癌住的時間較長,約莫7年,每三個月只需抽完血就等著看報告,由於保養得宜,每次看報告時就像會老朋友一樣和主治醫生話家常,也感謝他長期守護我的健康。乳癌則每半年需做一長串的檢查,這次又輪到大檢查了,首先要禁食八小時再抽血、X光檢查.....。一大早到抽血站時,遞上抽血單,護理師叫:「○○○」又問道:「妳叫什麼名子?」我回答:「妳不是剛剛在叫我?」護理師笑笑的說:「我們的例行公事都要這樣問。」接著又問:「抽血單要不要還你?因上面有寫一些筆記。」瞄著抽血單上紅筆紀錄今天的檢查流程:8:30-9:00抽血、X光,地點婦幼大樓一樓。9:00-10:00報到 乳房攝影,地點…。榮總很大,不同的檢查分佈在不同的地點。原來老公事先已經規劃好檢查的路線並記錄在這張抽血單上。老公不是會甜言蜜語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有他的細心面,如:每次回診單都記錄在他的行事曆裡,時間到了再提醒我,安排抽血的時間陪我到榮總,到不同地點去檢查,因我總記不起來榮總的前棟、後棟、第幾診療室。下午看診回來,如常的跟我要下次的回診單以便紀錄,才發現自己竟然忘了繳費、取藥。真是懊惱不已,而他默默的拿著車鑰匙,再往榮總出發,這一來一回又得花費1-2小時。感謝老公,細心陪伴,在每個大病的來襲都堅定的陪我度過,總是告訴我,只要你不放棄自己,我一定會陪你走過。於是在生病期間陪著我,在每天的破曉時刻,跑完十公里的慢跑,汗水濕透了衣服、叫醒了太陽,也趕走了病毒。親愛的老公,謝謝你總是默默承擔,將我從死亡邊緣救起的壓力,往後希望我們能健健康康,邁向精彩的第三人生。張秀芳這輩子從沒想過會跟醫師有密切聯繫,從第一次踏進乳房外科診間,想說也許只是良性纖維瘤,所以單槍匹馬應戰,當乳癌確診報告出來後,開啟醫病合作關係。我的治療過程不輕鬆,局切後以標靶藥物治療,再以放療趕盡殺絕,想不到還在治療中又復發,只好再以全切來斬草除根。在面對詭譎多變的病情,謝謝主治醫師的照顧,只要有任何異常狀況,就會跟我討論治療方向。治療過程的焦慮感是無可避免的壓力,幸好主治醫師允許我四處遊玩,讓我的抗癌之路精采萬分。即將邁入第四年,我依然生龍活虎趴趴走,這輩子最難的功課,幸好有林醫師的照顧,謝謝你,我很好,未來繼續並肩作戰。💡看更多抗癌故事請關注「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Cancer」
-
2022-04-26 新聞.元氣新聞
「火神的眼淚」爆破特效推手陳銘澤血癌離世 享年39歲
消防職人劇「火神的眼淚」去年以多場驚險救火場面,令觀眾留下深刻難忘印象,幕後精湛爆破特效的推手、39歲特效指導陳銘澤,昨晚卻因血癌離世,劇組不捨,深深悼念。陳銘澤是台灣知名的影視爆破特效師,師承香港資深特效師池瑞添,曾參與台劇「火神的眼淚」、「一把青」、「斯卡羅」和電影「角頭-浪流連」、「角頭2」、「目擊者」等製作,近年也積極把好萊塢等級爆破技術引進台灣。去年陳銘澤接受中央社文化+專題訪問時,更熱情分享控火人生的幕後故事,直呼:「火是我兄弟,不會害我的,我已經跟它朝夕相處10多年了」。不過,由陳銘澤創辦的「澤影映像電影特效有限公司」,今天下午在臉書(Facebook)發出聲明,證實陳銘澤於24日晚上6時2分離世。澤影映像表示:「阿澤從去年6月發現患有急性白血病(血癌)後,先是做完化療,接著到了10月,在接受骨髓移植手術期間,併發了急性肺炎;在這期間狀況起起伏伏,經過醫生不斷努力搶救,也奇蹟似撐過了4次敗血性休克,直到4月23日發生第5次敗血性休克,歷時了5個月在加護病房的戰鬥,最終不敵病魔,離開了我們。」澤影映像表示,「阿澤雖然離開了這個世界,但他的精神將會永遠留下」,也會貫徹他的使命將公司繼續營運下去,堅持在台灣這塊土地,提供最安全、最專業的影視爆破特效,「也希望能讓在天上的阿澤,看見台灣動作片的興起!」「火神的眼淚」劇組也在臉書以「永不放棄,勇敢的生命鬥士」稱呼、悼念陳銘澤:「阿澤,因為有你帶領專業的團隊努力,『火神的眼淚』才能在安全的環境下,拍出那麼多驚險的火場戲,謝謝你,謝謝你,謝謝你」,感謝陳銘澤為「火神的眼淚」的付出。
-
2022-04-21 該看哪科.血液.淋巴
白血病來得又快又急 專家指4大症狀別忽略
還記得這齣強檔韓劇「與神的約定」嗎?當唯一的孩子被診斷出罹患血癌,為了救治父母生下第二個孩子好讓孩子透過骨髓移植救命。血癌來得又快又急,且許多人以為是難以治癒的絕症。事實上現在已有創新標靶藥物,可延長存活期,提升治癒機會。民眾若有「臉色蒼白疲倦」、「不明原因發燒」、「未碰撞卻有瘀青出血」、「骨骼疼痛」等四大症狀,應儘速尋求醫療。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成人最常見的急性血癌,發作快、病情凶猛嚴重。根據衛福部的癌症登記資料,台灣每年新增約850人罹患白血病,然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症狀不具特異性,且常惡化快速。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秘書長侯信安表示,白血病患者骨髓內未成熟的芽細胞大量增生,遍布在血液及骨髓取代正常血球。若是導致紅血球不夠,會出現臉色蒼白、氣喘如牛的症狀;若導致白血球不足,則容易感染發燒;血小板若不足,則導致凝血功能變差,出現異常流鼻血、牙齦出血、拔牙後血流不止,或是不明原因多處瘀青,女性患者則會出現經血量突然大增,或是經期拉長。異常血球若大量增生在骨髓,則會造成骨髓膨脹、關節疼痛。也因為症狀不具特異性,容易被患者忽略,因此民眾若有「臉色蒼白疲倦」、「不明原因發燒」、「未碰撞卻有瘀青出血」、「骨骼疼痛」四大症狀,應儘速尋求醫療,可透過血液檢查發現血球異常,或進一步進行骨髓檢查。不過許多人把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當成「絕症」,也常常出現在連續劇與電影的劇情讓主角「領便當」。但隨著多款標靶藥物出現,已能大幅改善病患存活期,甚至有機會治癒。侯信安說,過去治療武器只有化學治療與幹細胞移植,病患存活狀況並不理想。尤其年長者或體弱病患,因難以承受化療,存活期不到半年。不過近幾年有多款創新標靶藥物,可以延長存活從3個月延長到12個月,提升治癒機會。血液病學會也成立「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衛教網站」( https://knowamltaiwan.org/ ),提供病患和照護者包括治療、日常照護等全方位資訊,並統整全台專門照顧白血病的醫師名單,民眾可一鍵掛號、快速獲得醫療協助。為讓民眾更了解白血病,血液病學會也攜手癌症希望基金會與遠傳friDay影音跨界合作,邀請大眾觀賞「女孩別哭」、「與神的約定」等提及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知名影劇,只要到癌症希望基金會官方臉書留言互動,就能獲得影音序號,免費觀看。
-
2022-04-10 醫聲.癌症防治
2022癌症高峰論壇/CAR-T治療三合一癌症治療 血癌、淋巴癌治療新契機
癌症即將連續40年蟬聯十大死因首位,每四人就有一人罹癌。關心民眾癌症治療,「聯合報」今舉辦2022癌症高峰論壇「無畏-癌症教會我的事」。參與論壇的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針對「CAR-T治療大突破」,說是這是同時具備細胞療法、基因療法、免疫療法的創新癌症治療。李啟誠說,「CAR-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也就是「基因嵌和後的T細胞」,外界開始重視CAR-T治療,是2012年美國紐約一名女孩Emily,罹患嚴重血癌,無法進行骨髓移植,最後以自己的「CAR-T」治癒末期血癌。2013年起,癌症免疫學興起,就是利用人體免疫系統治療癌症。癌症免疫學發展至今,在癌症治療藥物方面,分為被動免疫及主動免疫,以及有無特定標靶可供治療等,其中如接種癌症疫苗、「CAR-T」治療屬於主動免疫,且有特定標靶可供治療,而被動免疫且有特定標靶可供治療,也就是所謂的標靶治療。李啟誠指出,花蓮慈濟推廣「CAR-T」克服難治血癌,是讓免疫T細胞透過基因編輯改造,成為專一性治療的「CAR-T細胞」,可以精準辨識及治療血癌、淋巴癌。當進行CAR-T治療,為先收集癌症患者的血液,並分離出免疫細胞,再送至台灣或瑞士的細胞工廠進行基因改造,成為CAR-T細胞,隨後再由CAR-T照顧團隊,將CAR-T細胞以輸血方式輸入患者體內治療癌症。目前全球已有6種「CAR-T細胞」治療藥物,可以針對血癌、淋巴癌、多發性骨髓瘤。李啟誠說,生命無價,但目前「CAR-T細胞」治療費用高昂且健保尚未給付,若病人欲使用「CAR-T細胞」治療癌症,也可探問療醫師是否有機會透過衛福部恩慈療法,尋求治療。
-
2022-04-08 癌症.血癌
脖腫「一塊」竟罹血癌!高中大哥霸氣捐幹細胞救妹
白血病又稱為血癌,是最常見的兒癌,10歲的王姓女童去年因右邊脖子腫成「一塊」、體重下降就醫,被診斷為急性骨髓白血病,接受化療同步配對幹細胞,她與兩名哥哥配對全合, 就讀高中的大哥不捨弟弟受苦,認為自己年長且高壯必須保護弟弟和妹妹,主動提出由他捐贈幹細胞救妹妹,女童接受幹細胞移植後,經台中榮總兒童血液腫瘤醫療團隊照顧下,幹細胞轉植成功順利出院。台中榮總兒童血液腫瘤科醫師曾瑞如說,白血病其中約25%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預後不佳。台中榮總除傳統化療外,合併造血幹細胞移植,並導入分子與精準醫學的診斷,配合檢測癌細胞突變基因,加入標靶藥物治療,以期望提高治癒率。王母說,女兒去年8月因為脖子腫大,常常倦怠,體重下降,經診所建議,轉而向中榮兒童血腫科主任黃芳亮、醫師曾瑞如的醫療團隊求診。曾瑞如說,女童經分子與精準醫學檢測,發現她的血癌細胞有三種基因突變,由於文獻報告這樣基因突變的兒童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惡性度高、預後差,生存率僅有27%。女童積極抗癌,化療後,血球低下,數次發燒合併敗血症住進加護病房,醫療團隊以骨髓病理切片分析,合併次世代基因檢測,並利用可測量殘留疾病量輔助追蹤,女童在第4次化療後,透過配對移植幹細胞,過程嚴重嘔吐、腹瀉、腹痛、發燒與過敏反應症狀,在醫療團隊的照顧下,轉植成功順利出院。曾瑞如指出,台灣兒童癌症基金會統計,兒童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台灣整體五年存活率能達61%,台中榮總兒童血液腫瘤科配合院方大力發展的分子與精準醫學,積極治療兒童癌症,兒童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五年存活率達68%,高於台灣整體平均。
-
2022-03-2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協助病人與家屬對迫在眉睫的死亡威脅時,勿錯把稻草當繩索
【編者按】一位中年主治醫師回顧自己為「病人最後的願望」所做的積極努力,以及面對實習醫學生的「為何不以緩和醫療讓病人在最後的人生享有生活品質」的提問,而分享自己內心的天人交戰,「對這個病人來說,選擇安寧照顧的確可能是最好的選擇,但如果接受細胞治療是他的人生最後願望,那想辦法完成他最後心願,就是主治醫師的責任。」一位自稱「過了耳順之年」在美行醫多年的癌症醫師語重心長地說:「我們同意對於一個不可能治癒的癌症,治療的首要目標是減輕癌症的症狀(疼痛、缺乏食慾、體重下降)、改善生活品質,其次才是延長生命。」 「在全有和全無之間從容緩和地走完人生最後旅程。」 「協助病人想像死亡,承諾病人盡量不受苦地離開,也許才是真正的好死之道。」 一位具有緩和醫療多年經驗的身心科醫師認為醫療就是有不確定性,透過說明溝通,建立良好互信的醫病關係,醫療端提供專業資訊與治療,病人端可以表達他的期望與價值觀,讓醫病雙方建立共識、攜手合作,是醫病雙方應該一起努力的目標。「這樣的選擇不是二分法,繼續抗癌治療的同時,也可以接受緩和團隊的會診,協助一些症狀的緩解與控制。」非常感謝這三位作者分享他們的「智慧」,我們更期待不久能有病人的家屬分享如何陪伴心愛的家人走完全程的心得。【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病人最後的願望】【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醫療的不確定性,兼論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四期癌症病人何去何從我的一位也在美國行醫的好友楊兄最近遭遇到台灣家人診斷四期癌症的命運。我們兩家結識超過三十年,有著如血緣般的親近,連他的兄弟妯娌也都成為遠交。生病的人是我有數面之緣楊兄的嫂嫂。她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因為腰側疼痛、食慾不振、體重驟減,發現是腎盂癌,並且已經合併肝臟轉移。從各種影像檢查到決定做肝腫瘤針刺切片,從而確診第四期癌症,病人及她的家人心情有如在烈火上急速加熱的水壺,宣洩著沸騰的焦慮。楊兄每天跟我通話不下三、四次,鉅細靡遺地討論這個癌症的標準治療、最新的研究發展以及正在進行臨床實驗的新藥。病人所在的區域醫院有位非常熱心又知識豐富的腫瘤科醫生。他很詳細地分析了病人的病情,也給他們指點治療的方向,並且協助將切片檢體寄送到病理檢驗中心做更進一步的分析。因為考慮到參與臨床實驗的可能性,病人決定轉到教學醫院去治療。等待病理特殊檢驗結果以及尋求轉院的管道,都是會花個幾天、甚至幾週的時間;在那一兩天,頻繁的越洋電話反應病人家屬焦急的心情。他們問,是不是不要等了,趕快開始治療最要緊。病人的兒子更是急著要試幾個未證實有效的檢驗及治療。「急急地要上路,但是目的地在哪裡呢?」我忍不住這樣問。每當面對第四期癌症病人,一個重要的討論課題是「治療的目標」;在步上辛苦的癌症治療之路前,病人及家屬不見得思考他要往哪個方向走,目的地在哪裡;反而他們常常像是溺水的人,奮力要抓到任何能抓握到的東西來保命,卻不知道所抓到的是稻草還是繩索。被我反問這個重要的問題之後,大家似乎冷靜了些。我們同意對於一個不可能治癒的四期癌症,治療的首要目標是減輕癌症的症狀(疼痛、缺乏食慾、體重下降)、改善生活品質,其次才是延長生命。有了這樣的原則,病人和她的家人終於能夠清楚地思考治療選項的選擇與順序。病人順利地在教學醫院接受第一線的化學治療。雖然每次化療後會有幾天身體虛弱,食慾減低;恢復後,她吃得蠻好,體重也慢慢地上升了。人生不是全有或全無 (all or none),癌症治療也是如此三十多年前,我的癌症醫療生涯的起始,急性血癌是我天天面對的疾病。一般而言,大多數年輕病人的急性血癌(de novo 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原發型急性骨髓性血癌)在短短的時間內發病,而且來勢洶洶,沒有積極地治療,病人通常活不過四、五個月的時間。第一個化療療程的住院時間常常超過一個月,病人經歷口腔黏膜破損,難以進食,腹瀉、感染發燒,每兩三天就要輸一次血。在積極的照顧之下,大約六、七成的病人能夠進入緩解期;但是,因為血癌會一再復發,只有不到三成的病人能以傳統化療治癒。少數年輕的病人,可能有組織型態相合的兄弟姊妹捐骨髓,接受移植治療,提高血癌的治癒率到四成左右 (小兒科病人的血癌治癒率要比成人超出很多)。如果一般化療已經非常艱難,骨髓移植治療的困難度更是高了兩三倍;骨髓移植的併發症死亡率可以高達兩三成。讀者可以想像,這樣的醫療過程不是年紀大的人所能承受的。當時,超過六十歲的血癌病人很少能存活超過一年的。三十年後的血癌的第一線治療仍然是一樣的化療組合,但是因為支持療法的進步,最主要的是,許多新抗生素的發明,大大地減低了病人因感染敗血症死亡的機率。幹細胞移植 (從血液裡收集幹細胞)也大大的進步了,過去身體健康六、七十歲的病人,只要能找到組織配對大致相合的幹細胞捐贈者,也有可能會被接受幹細胞移植。説了這些鼓舞士氣的醫學發展,並不表示急性血癌的治癒率、死亡率比起三十年前已經大大改觀,但是病人的存活期是慢慢地延長了。而且除了傳統的嚴峻化療之外,拜醫學研究發展之賜,現在年紀大的病人,或是身體孱弱的病人有了另類選項,包括單獨使用溫和的化療 (hypomethylating agents),或是合併口服的標靶藥物。雖然這樣的治療基本上是提供給不適合接受傳統嚴厲化療的病人,它的治療成績是超出期許的,特別是病人不需住院,而是在門診接受治療的;因此生活品質比起傳統化療改善了很多。許多年前,三十歲的我認為血癌的治療是全有或全無的,如果不放手一搏,就只能接受死亡的結果。如今過了耳順之年的我,欣然接受在全有和全無之間從容緩和地走完人生最後旅程的選項。我的一個81歲病人A女士因為過去患有卵巢癌接受化療造成骨髓傷害,雖然卵巢癌治癒了,卻罹患了急性骨髓性的血癌。(化療造成血癌的機會不到1%;雖然是很不幸的併發症,更多的病人因為化療而能逃過癌症一劫。)她在確定診斷血癌之後,毫不遲疑地接受使用溫和化療 decitabine加上口服藥venetoclax。她不僅除了輕微疲倦之外,沒有感受到任何其他副作用,而且療效顯著,血色素和血小板都穩定地上升,不再需要輸血。83歲的B女士第一次來看病,因為嚴重的貧血,很低的血小板,很明顯是骨髓的疾病。她很阿莎力地同意當天就接受骨髓穿刺檢查。在解釋了骨髓穿刺的步驟後,我請她簽檢查同意書。和藹健談的她,在寫簽名日期時,她隨口提起11月 22日正好是甘迺迪總統被暗殺的日子。「哇!好厲害,記憶力這麼好!」我不禁這樣讚美她。骨隨穿刺是蠻痛的檢查;我的助理和我通常在骨隨穿刺過程中跟病人聊天,轉移他們的注意力,紓解他們緊張的心情。B女士鎮靜從容,甚至是談笑風生,彷彿我是在此一情境當中需要被安撫的人。這給我一個印象,這是一位聰明睿智的老人家。她與未婚的女兒住在一起,先生因為嚴重失智住在療養院。她常常提時候起去探訪她先生的情境,有時候他還能認得B女士,多數時候是完全不認人。B女士顯得很接納這樣的命運,只能回憶珍惜他們五十多年的婚姻。B女士的第一次骨髓檢驗並沒有得到具體診斷,使用血液輔助檢查也沒有進一步的答案。在這當中,B女士每兩三個禮拜就需要輸一次血。此外,抽血檢查出現一些很不正常的白血球芽細胞,顯示她的骨髓在快速地惡化;我們再次做骨髓穿刺,證實她有嚴重型的骨髓增生不良症候群 (high risk myelodysplasia)。因為她的高輸血需求,而且快速惡化的疾病,我建議她接受溫和化療加口服標靶藥。B女聽了我解釋用藥的原因及治療目標之後,毫無疑問地同意接受治療。這是已經一個半月前的事;可是B女士到今天仍然還沒開始接受治療。如果我是B女士,我會……原來「化療」這個詞把B女士嚇壞了。她的女兒曾經因為乳癌接受過化療,在那過程中,噁心、掉頭髮、疲倦是一般人對化療的印象;這對一位83歲的人,的確不是容易的決定。其實使用這個溫和化療 hypomethylating agent,除了輕度疲倦之外,並沒有其他化療常見的副作用。B女士像是變了一個不同的人,不再鎮靜隨和,而是坐立不安,要我給她開鎮靜劑,吃了一次就不吃了,因為藥的副作用讓她更不舒服。我們兩三次長談,接受治療或不接受治療的可能命運,希望她的決定是對自己的病有好的了解之下深思後的選擇。回到文章的起始,面對無法治癒的癌症,治療的目標應該是在改善症狀及生活品質。如果我是B女士,想法是……「83歲的我,一生無憾了,就讓這個病『run its own course』自然發展吧!」「可是當我的輸血需求增加時,特別是血小板輸血效果撐不過三天,我會牽累我的女兒一天到晚陪我往醫院跑,那是完全沒有生活品質的。」「雖然我的醫生不能保證化療一定會有效,既然治療的副作用很少,也許應該試試看。」幾天前,我介紹B女士和年齡相仿,疾病類似的A女士認識,讓她們交流治療經驗與想法(A女士已經接受治療進入第七個月了,也超過六個月沒有輸血了)。我仍然在等待B女士做決定。想像死亡死亡,這個人類無法迴避的人生終點站,卻是一般人除了極端的恐懼之外,很難想像的過程。讀陳醫師「病人最後的願望」,阿揚哥活得好辛苦,最終痛苦地要求醫師讓他快快結束生命。這個不幸的歷程,想必給那位質疑病人治療選擇是否合乎醫學倫理的實習醫師,留下對臨床醫學失望的負面印象。我最近因為好友楊兄嫂嫂的癌症,才得知細胞治療是台灣衛生署核准的癌症治療方式。陳醫師説到細胞治療是未經證實的癌症治療,但是陳醫師覺得「如果以後見之明,也許我會更早勸他接受這樣的治療。但千金難買早知道」。 當面對迫在眉睫的死亡威脅時,連醫師也會錯把稻草當繩索,希望迴避溺斃的命運。我相信每個醫師都做過類似的、令旁觀者認為不智的決定。台灣的細胞治療在美國是僅在研究階段的,不同於CAR-T已經通過用在急性淋巴球血癌、淋巴瘤及多發性骨髓瘤。CAR-T高度有效,連最重病的病人也有高達七、八成的緩解率。我能同情台灣衛福部核准細胞治療的動機,想必是要給走投無路的病人及家屬一線希望。死亡是無法預測、亂糟糟的過程。最終,協助病人想像死亡,承諾病人盡量不受苦地離開,也許才是真正的好死之道。
-
2022-03-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43歲男打完AZ後1個月 心肌梗塞才出院又再腦中風
他們不是新冠疫苗接種不良反應的直接受害人,卻因為家人在打了疫苗之後生重病或死亡,疑慮難解、傷痛難平,有的成了網路鍵盤手,有的加入疫苗受害自救群組,搜尋關注全世界的疫苗相關資料和受害人彼此取暖、打氣,成了他們的生活的日常,「我想知道到底在我先生(弟弟、媽媽...)身上發生了什麼事!」43歲男打完AZ後一個月 心肌梗塞又腦中風從事餐飲業的43歲范先生,去年八月底因為血栓導致重度腦中風,現在雖然出院,但腦部受傷失語、情緒行為難以控制,「就像幼稚園小孩」,他妻子謝小姐說,有次他在外尿急,竟當眾想解褲直接尿進空咖咖杯,她懷疑先生的病與疫苗接種有關。去年7月16日晚范先生到診所打AZ疫苗,返家後忽冷忽熱、心跳加速、輕微發燒及喘。她說,她自己還有糖尿病和高血壓,但先生一向健康,「他很鐵齒,覺得是打完疫苗的反應」,僅吃普拿疼緩解。但後續喘得越來越頻繁,拖了快一個月,她覺得不能再這樣,8月19日晚要先生掛亞東心臟科,醫生很驚訝地跟她說,「一般人早死了,怎麼他還能撐著?」范先生被診斷出血栓、心臟衰竭、心肌梗塞、心肌炎等,心律功能只剩16%,直接住院。她詢問醫生是否是疫苗造成的,醫生說因為人也還沒死,也不可能做切片檢驗。住了快一周,8月25日才出院,30日無預警在家中暈倒送醫,醫生說因為血栓導致重度腦中風,住加護病房,9月3日從加護病房轉入一般病房。「十個有六、七個是,」謝小姐說,她在陪先生住院復健(板英醫院)期間,發現周遭不少中風病友是在疫苗注射後沒多久就發生,有位還只卅多歲。「打疫苗死亡的、重傷的,就說是有慢性病」,她先生過去沒有因慢性疾病的問題,但申請不良反應救濟,等了幾個月,今年1月收到的卻是一張不予救濟的紙,指他因高血壓慢性病導致中風,她不解「好好家庭一夜之間變這樣...對我們家屬情何以堪,只能自認倒楣嗎?」63歲疫苗打完不適 診斷胃癌只能怪自己「我不是反政府陰謀論者、我不是反疫苗激進分子、我沒有想製造危言聳聽跟無謂恐懼的氣氛」,家庭主婦林彥君在媽媽過世後5天,在臉書上發了一篇文,描述了她母親最後三個月的病情。她透過臉書發聲,貼了一篇又一篇對新冠疫苗接種的疑慮,她說,「我不希望(媽媽)只是一個(申請不良反應救濟)的數字而已」,雖然她預料最後也只會得到與疫苗無關的理由不予救濟的結果,「他們也給不出更好的答案」,但不希望自己就安靜鄉愿下去。林彥君說,媽媽去年7月21日打第一劑AZ,2天後發燒一整天,9月底開始感到不舒服,讓她開始去診所四處求醫,10月12日傍晚,媽媽傳訊在家庭群組說疼痛難耐要去急診,初步判斷胃出血嚴重,原本在一般病房,10月15日突入加護病房、收到病危通知、簽立了放棄急救書,同一天被院告知我們媽媽肝臟內滿滿一到二公分的小腫瘤,並有轉移到骨髓。10月23日林彥君的媽媽63歲生日當天收到診斷證明,病症主因是胃癌末期併肝骨轉移。第二天一早她媽媽開始痰吐不出來,狀況持續走下坡,當時意識清楚還主動要抽痰,下午3點前人就走了。在新冠疫苗大量施打時傳出不少猝死案例,林彥君就勸家人緩打,沒想到不幸在自家裡發生,她雖認為疫苗可能是壓垮媽媽身體的最後一根稻草,卻不敢跟媽媽提,怕媽媽自責不聽勸做了錯誤的決定,一想到這裡她就心痛淚如泉湧。她說,媽媽在未入院前不知罹癌,就跟一般人一樣,偶爾有點感冒、偶爾因吃太多甜食胃酸、偶爾姿勢不良腰痠背痛。她相信癌細胞不會一夜生成,但不信疫苗接種不會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當那一針打下去有很多機轉的可能」,媽媽癌症病情急轉直下就是最好例子。政府一再催促慢性病患或高齡民眾去打新冠疫苗,忽略了疫苗跟病毒一樣,極有可能造成高風險死亡,「事前冠冕堂皇說要人民配合疫苗政策,事後為國犧牲卻當作沒事,那憑什麼要人家去打?」經絡理療師接種高端後 急性白血症病逝47歲的陳正能是經絡理療師,去年在打了高端疫苗後兩個月就因急性白血症離世,他哥哥陳奕達說,弟媳在那數月前已失去了父親,後來又遭逢喪夫,倍受打擊,他自己也傷心到差點無心工作,全家無法放下這種遽失親人的傷痛。他說,弟弟很孝順,人生像陀螺拚命地轉,奮鬥多年擁有自己租的小店面,去年疫情期間,為了拚經濟繼續做生意,但又擔心家中還有小四、小三兩個兒子,不想因工作染疫影響小孩的安全,本來跟太太勾打莫德納疫苗,但因急著要打,又聽說高端疫苗比較安全,因此去年8月26日接種高端。但陳正能打完高端後,胃潰瘍全身無力,9月18日左右開始喉嚨痛、肚子痛。中間還看中醫、西醫,連他自己都懷疑與打疫苗有關,還跟客人在群組裡提到這事。10月5日他發燒到攝氏37.5,很不舒服,送急診。檢查出來,血紅素過低,白血球過多。隔天轉到台大醫院,醫師判斷是血癌、急性白血症,10月7日上午7點多人就走了。家屬申請不良反應救濟,仍等待審議中。需足夠時間調查或數據分析 才能判定是接種所致根據衛福部疾管署官網所列「COVID-19疫苗Q&A」資訊,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指的是注射疫苗後,發生任何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的事件,這些事件有時序相關(接種「後」發生),但不一定存在著因果關聯性。例如注射疫苗後,不論接種後多久發生顏面神經麻痺,都可能被歸為時序相關,但是在疾病致病機轉觀點看,必須接種後某段時間發生(具病理可解釋性)且接種者發生機率高於非接種者高(經統計檢定),才能以科學實證為基礎上,懷疑或不排除這樣的不良事件可能與因疫苗產品而引起(具因果相關性)。多數疫苗接種後發生的偶合不良事件(具時序相關,但未釐清因果相關性),需要足夠時間經調查或數據分析,才能依據實證來判定是否可能為接種疫苗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