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近,入境返台人潮持續增加,本周將步入高峰期,台大醫院內科部感染科教授盛望徽說,農曆過年期間聚會多,加速新冠肺炎的傳染,高風險族群務必接種完整疫苗,並在醫師評估下,使用長效型單株抗體,有效預防感染或作為治療之用。
今年1月30日通報30例死亡案例,其中27人患有癌症等重大疾病及有慢性病史,免疫力低下族群占比相當高,盛望徽表示,接種新冠疫苗3個月後,體內所產生的抗體逐漸下降,特別是對於免疫低下的病友來說,即使接種新冠疫苗,體內產生的抗體也是會偏低,例如研究顯示血癌患者相較於一般民眾僅有5成能生成抗體,如果是器官移植病友則更低,僅有3成。
盛望徽說,免疫低下病友一開始的抗體量已經不高,而下降速度還比一般人快,以致疫苗保護效果有限,屬於易感染族群,染疫後發生重症的比率、死亡率明顯較高,這正說明了新冠肺炎重症的死亡個案多為高齡及免疫低下病友。
免疫低下族群 建議注射長效型單株抗體
針對免疫低下族群,疾管署新冠肺炎治療指引建議,40公斤以上、年滿12歲的免疫低下族群可在醫師評下,注射長效型單株抗體,作為暴露前的預防性投藥,藉此提高免疫力,減少感染風險。
依據疾管署公告,符合暴露前預防公費條件的免疫低下族群包含:
1、曾在一年內接受實體器官或血液幹細胞移植2、接受實體器官或血液幹細胞移植後任何時間有急性排斥現象
3、曾在一年內接受CAR-T治療或B細胞清除治療
4、具有效重大傷病卡之嚴重先天性免疫不全病患
5、具有效重大傷病卡之血液腫瘤病患(淋巴肉瘤、何杰金氏、淋巴及組織其他惡性瘤、白血病)
6、感染HIV且最近一次CD4
此外,長效型單株抗體作為治療的新選項,在減少感染者死亡率上,也扮演重要角色,盛望徽指出,目前臨床試驗來看,口服抗病毒藥物仍具有一定效力。然而口服抗病毒藥物有其侷限性,例如,無法用於吞嚥功能異常的患者、與其他藥物產生交互作用、藥物停藥後的復陽等。長效型單株抗體採注射劑型,只需施打1針,就等於使用5天口服抗病毒藥物,使用簡易,且無交互作用疑慮,提供高風險族群另一個治療選擇。
依照新冠肺炎治療指引,建議輕症且具有重症風險因子,如年齡 ≧ 65 歲、氣喘、癌症、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不含高血壓)、慢性肺疾、結核病、慢性肝病、失能、精神疾病、失智症、吸菸或已戒菸者、BMI ≧ 30、影響免疫功能之疾病(HIV 感染、先天性免疫不全、實體器官或血液幹細胞移植、使用類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劑)的確診者於發病5天內使用。
臨床數據顯示,只要在出現症狀後5天內使用長效型單株抗體,就可降低住院或死亡風險66.9%。如於3天內使用,效果可提升到88%。另外在治療後,單株抗體保護效果可達近半年之久。
春節後將出現一波疫情反彈 威脅免疫力低下病友生命安全
過年返鄉及旅遊人潮眾多,指揮中心研判疫情將在春節後將出現一波反彈,嚴重威脅了免疫力低下病友的生命安全,也將加重醫療量能的負擔。盛望徽說,高風險族群務必提高警覺,只要出入人潮聚集處或高風險場所,就有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平日應謹守個人防疫措施,外出時戴好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若不幸確診也無須緊張,可與醫療團隊討論適合的治療方式,及早使用合適的抗病毒治療,保障自己的健康,並應施打完整的疫苗,增加保護力。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