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5 科別.腦部.神經
搜尋
血壓
共找到
4676
筆 文章
-
-
2020-04-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研究:紐約新冠肺炎重症 用呼吸器死亡率仍88%
一份研究發現,在美國紐約州最大醫療體系「諾斯威爾保健中心」內,需要用到呼吸器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重症患者,近88%最終仍告不治。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研究發現諾斯威爾保健中心(Northwell Health)收治的確診患者,整體而言21%最終病故;裝上呼吸器的患者中,有88%的人病故。呼吸器能幫助罹患嚴重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症、無法自主呼吸的患者把空氣吸入肺部,也被認為是新型冠狀病毒重症病患的主要治療方式之一。另有其他小型報告也指出,需要用到呼吸器的患者不太可能存活。諾斯威爾保健中心范士丹醫學研究所(FeinsteinInstitutes for Medical Research)醫師李察遜(Safiya Richardson)和同僚發現,研究中的患者僅12%需要呼吸器。不過這項刊登在「美國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的研究顯示,若演變為重症,患者的前景都相當不樂觀。研究團隊檢視諾斯威爾保健中心5700名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入院治療患者的電子醫療紀錄,其中有明確結果者(出院或死亡)共2634人。醫療紀錄也映證醫界先前所言,即發展為重症的患者本身多有慢性病:57%的人有高血壓,41%肥胖,34%有糖尿病。研究人員指出,病故者生前若患有糖尿病,較沒糖尿病者更有可能裝上侵入性機械式呼吸器或進入加護病房。此外,研究也證實男性患者死亡比例大於女性,且18歲以下的患者無人死亡。2019冠狀病毒疾病病症仍相當複雜;所有患者中約1/3出現發燒,17%呼吸急促,不到3成的患者需要額外供氧。患者平均住院4天後可出院。14%患者會進入加護病房接受治療,3%需要密集洗腎,21%死亡。不過研究人員表示,由於研究僅能取得約半數患者的結果,仍可能有更多用到呼吸器的患者後來得以存活,如此一來,目前88%死亡率的數字確有可能降低。
-
2020-04-24 寵物.寵物疾病
小心謹「腎」 貓奴不可不知七歲五徵兆
「熟齡貓主動多喝水、多尿尿是不是好事?」「七歲以上的貓咪是不是慢性腎臟病的高危險群?」「每天睡眠時間拉長或獨自躲藏休息是貓慢性腎臟病症狀?」「平常應不應該避免讓貓咪喝太多水造成腎臟負擔?」「貓腎臟病第幾期會出現體重減輕症狀?」貓腎臟健康知識檢定考連續五問,愛貓族你答對幾題了?飼養兩隻貓咪的Vivian,三年前就發現愛貓出現多喝水、多排尿等情況,但因為不了解這些都是慢性腎病的症狀,差點延誤貓咪的治療。像Vivian的飼主不少,台灣貓科醫學會近期針對全台640位貓咪飼主進行貓慢性腎病健康知識調查 ,結果發現,有九成貓飼主不清楚貓慢性腎臟病的症狀,也有68.8%飼主不知道,七歲之後的熟齡貓是慢性腎病的高危險群。獸醫師林政毅提醒飼主,貓慢性腎臟病是不可逆的疾病,但飼主若有正確知識並且定期帶貓咪健康檢查,就能及早發現、控制病情,讓貓咪獲得良好的生活品質。他也建議飼主可利用貓咪「七歲五徵兆量表」,協助規律紀錄、觀察貓咪生活習慣,遠離慢性腎臟病風險。根據台北市動保處與台灣大學獸醫學院研究團隊統計,2012至2014年間,貓慢性腎病連續三年位居家貓十大死因的前兩名。而貓慢性腎病有分先天與後天腎臟受損,病因複雜,老化是後天慢性腎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台灣貓科醫學會所提出的「貓腎臟健康知識檢定考」,高達九成飼主知識有待加強,例如被問到貓慢性腎病與飲水量是否相關,六成飼主誤以為「熟齡貓主動多喝水和多尿」是好事,但其實貓咪的舌頭因喝水功能比較笨拙,天性不喜歡喝水,因此突然變得喝很多水,排尿量也增加,飼主就應懷疑是否罹患慢性腎病,儘速就醫檢查。此外,每天睡眠時間拉長或獨自躲藏休息確實是貓慢性腎臟病的症狀,卻有65.3%的飼主不清楚;也有飼主不知道「體重減輕」是症狀,通常貓腎臟病第三期會出現此症狀,與脫水、食慾變差和流失蛋白質有關。調查還發現,68.8%的飼主不知道貓在7歲之後為慢性腎病的高風險族群,有些飼主還誤認為腎臟病與品種有關,或好發於六歲以下的貓。但林政毅獸醫師提醒,所有年齡的貓都可能罹患貓慢性腎病,每年都應做健康檢查,只是隨著年齡增長,身體老化,慢性腎病的比率會增高。他提醒,貓慢性腎病區分為四期,早期症狀不明顯,建議熟齡貓飼主養成至少每半年一次定期健檢,搭配血液檢查、尿液檢查及量血壓,以便及早發現病情。此外,飼主可利用「七歲五徵兆量表」,留意貓咪有沒有疑似慢性腎病的五大徵兆,以便及早就醫檢查:1.喝水量顯著增多。2.尿量顯著增加,貓砂結塊變大、變多。3.活力變差,每天睡眠時間拉長。4.食欲減少,甚至不願吃平時愛吃的東西。5.體重無故明顯減少,一個月內減少5%,例如4公斤減輕至3.8公斤。萬一貓咪罹患慢性腎臟病,如果配合獸醫師治療和正確照護,可延緩病程惡化速度。但也要留意腎病貓咪的日常照護,貓咪尿量增多後容易脫水,應鼓勵貓咪多補充水分,改善脫水情況,可以多安排喝水地點或在水中加味,或給予富含水分的食物。除了調整飲食,還包括藥物治療。目前已有專為貓慢性腎病設計的口服液藥物,能調整腎臟内分泌系統,改善蛋白尿病和控制高血壓,改善慢性腎病貓的生活品質,而且藥水無藥味,簡單易餵,可減少飼主和貓咪吃藥的壓力,積極面對疾病。
-
2020-04-24 新聞.杏林.診間
我的經驗/頭暈就診 才知血壓高
前陣子經常頭暈,朋友介紹我到一間中醫診所就醫,掛號後,一量血壓,沒想到超過正常值很多。中醫師看到那樣的數字,提醒我要注意血壓偏高問題,他知道我有遺傳的因素,因此絕對不是舟車勞頓造成的,他還建議我要看西醫。中醫師說,有血壓偏高情形就要注意,萬一突然血壓飆高,會相當危險,許多人都是因為這樣而喪失急救的時間。雖然我還年輕,但是已有頭暈、高血壓症狀,已經要注意了,中醫只能幫我開護住血管通路的藥,建議我要到西醫診所看診,然後拿藥,雙管齊下才會有好的改善效果。中醫師還補充一點,如果血壓持續居高不下,就得去大醫院檢查看看,才能確認真實的狀況。我便聽從醫囑,到家中附近的西醫診所看診,首先血壓偏高,後來醫師就開了一些輕微的降血壓藥給我吃,約莫吃了一個禮拜,第二次去的時候,血壓已經慢慢正常。而醫師一再強調,要固定量血壓,才能了解自己血壓真正的變化。在這個期間,我覺得自己一些頭暈不適的症狀有慢慢的改善,可能是中西醫雙管齊下,身體狀況好很多。以前血壓高的時候,總覺得是一時的,沒想太多,因而時常出現頭暈的症狀。現在我下定決心要治療高血壓,理解那是遺傳導致,再加上本身的體質,所以,要好好聽從醫師指示,徹底改變生活習慣,才能健健康康。
-
2020-04-24 新聞.杏林.診間
專業觀點/高血壓與身體不適 常互為因果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血管疾病的隱形殺手。血壓分為收縮壓及舒張壓。正常血壓為收縮壓120毫米汞柱以下,舒張壓80毫米汞柱以下。如果收縮壓經常超過14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經常超過90毫米汞柱,就是高血壓。高血壓在初期沒有明顯症狀,部分患者會有頭暈感,多數人都沒有特別症狀,大部分人是血壓突然升高、血壓波動很大時,例如原本收縮壓120毫米汞柱,卻突然飆升到170毫米汞柱時,才會有症狀出現。常見高血壓症狀,包括頭痛、頭暈、臉色潮紅、視力模糊、頸部僵硬、夜尿、心絞痛、下肢水腫、運動時呼吸困難等;而當情緒波動很大時,也常會讓人血壓升高。大多數慢性高血壓患者沒有明顯症狀,不過,「高血壓與身體不適常互為因果」,像感冒、頭痛、眩暈等不適會造成血壓升高,而高血壓則常會引發這些身體的不適。10%疾病會引起高血壓,血壓只是疾病的表徵,如果找出病根,對症治好疾病,血壓就會下降。許多人認為吃降血壓藥得吃一輩子,其實並不一定,輕微的高血壓、短暫血壓波動大的人,或許可以不必吃藥,只要改善飲食生活形態,少吃鹽、多運動、睡眠充足、減重等,就能控制血壓恢復正常。甚至有些吃藥的患者,可以慢慢減藥到不用吃藥。但若是持續血壓偏高,未接受治療,器官受損會很大,容易引發腎臟病變、心肌梗塞、中風等問題。預防高血壓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定期量血壓。建議沒有高血壓家族史的民眾,40歲以後應該定期量血壓,有高血壓家族史的民眾,25歲起就可以開始定期測量血壓。
-
2020-04-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一場新冠肺炎 急診醫樂見醫院回歸該有的樣子
新冠肺炎延燒,北部更有醫院爆發院內群聚事件,讓民眾對醫院敬而遠之,過去總是人滿為患的急診也空盪不少,令急診醫師感嘆「這才是醫院該有的樣子」。根據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最新統計,今年1到3月全台門診、急診就醫約2698萬人次,比去年同期3143萬人次減少445萬人次、降幅約14%。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石富元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以往台大醫院急診總是人滿為患,除了急重症患者外,也有不少患者平時沒空拿藥,就把急診當藥房的,或是一點小擦傷就要來急診擦藥、拆線,但新冠肺炎爆發後,愈來愈多輕症患者擔心到急診被感染,全都消失了。不論有沒有新冠肺炎(COVID-19),進入醫院的每一刻都應戒慎恐懼,石富元說,在醫院裡隨時可能面臨肺結核、感冒等傳染性疾病威脅,只是台灣民眾太過於習慣「逛醫院」,不僅對這些風險視而不見,甚至把醫院當購物中心,不時到醫院買個東西,探完病順便在美食街吃飯聊天,都令他感到相當不解,如今因疫情影響,民眾逛醫院景象不復存在,令他感嘆「這才是醫院該有的樣子」。新冠肺炎疫情雖讓輕症、小病患者不再往大醫院跑,但醫界同樣擔心有就醫需求的民眾,恐因害怕就醫,拖出健康大隱憂。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說,患有腫瘤、心血管疾病或慢性病控制不佳的患者,需要長期追蹤治療,若因害怕疫情而不敢回診或就醫,後果恐不堪設想。小兒科診所醫師林應然也指出,最近有診所醫師一天就收治3名中風患者,明知自己有慢性疾病,卻任由血壓亂飆,一問之下才發現,原來這些患者因為害怕染疫,不敢到醫院拿藥或看診。新光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洪惠風表示,他的門診平時並未對外開放,看的幾乎都是回診的老病人,以往未到診率相當低,老病人看完診還會聊聊天、東問問西問問。不過,根據洪惠風觀察,疫情爆發後,不僅未到診率攀升至10%至20%,以往聊不停的老病人坐下來只講兩句就急著走,3月未到診狀況更明顯,也有很多人委託家人幫忙拿藥,老人家則到藥局排口罩,直到最近陸續出現零確診後,病人才陸續回到門診報導。他比喻,病人到診狀況就像是疫情的「雷達站」,當疫情嚴峻,患者數就會明顯銳減,一旦趨緩又會紛紛回流。
-
2020-04-22 科別.新陳代謝
孩子皮膚黑洗不乾淨?小心是糖尿病警訊
新竹市一名男童翰翰(化名)從小就有好胃口,對食物來者不拒,僅小學4年級體重就超過60公斤,食量比成人還大,直到家人發現翰翰的腋下和脖子皮膚呈現黑色暗沉狀,求助皮膚科醫師才知是「黑色棘皮症」,轉診到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兒童內分泌科門診檢查,發現糖化血色素高達13.5%(正常值4-6%),確診為兒童第二型糖尿病,同時合併有高膽固醇與高尿酸血症,須立刻接受藥物治療。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兒童內分泌科醫師劉明侑表示,黑色棘皮症(Acanthosis Nigrican)是因為身體的血糖上升,導致胰島素大量增加引發的皮膚現象,好發在體重超重、肥胖的青少年或成人,臨床上被視為一種「糖尿病的警訊」。據教育部對全台灣兒童與青少年調查顯示,有3成國中學童體重超重、甚至達到肥胖的程度。許多家長還停留在「小時候胖不是胖,之後長高就會瘦」的錯誤觀念,事實上,肥胖青少年中有3分之2以上機率到成人仍肥胖。劉明侑指出,近年兒童與青少年肥胖來求診的人數逐漸增加,其中不乏年紀輕就被診斷第二型糖尿病、高膽固醇、甚至高血壓等「三高」代謝性症候群,需長期服藥甚至施打胰島素治療的個案。推測原因是飲食不正常、室內生活型態與運動不足,缺乏正確的生活與飲食習慣所造成的;兒童與青少年時期若能定期檢查、早期發現問題並介入治療,提供良好的生活與飲食衛教,許多孩童不必依靠藥物就可獲得明顯的改善。劉明侑建議,兒童與青少年應每年測量身高與體重,計算BMI值,若發現數據異常,應尋求專業兒科醫師接受詳細評估,檢查是否出現黑色棘皮症、高血壓、肝腫大等病狀,視情況評估是否已產生相關疾病須介入治療。
-
2020-04-22 科別.骨科.復健
120公斤壓垮膝關節 術後行走自如
體重120公斤的劉姓婦人行動不便,必須有人攙扶,換了人工關節還是走不動,才接受減重手術,術後3個月瘦了25公斤,終於可以行走自如。劉婦說,「早知道就應該先減重,膝蓋也許可以用更久。」台中慈濟醫院代謝及減重中心主任李旻憲提醒,疫情嚴峻期間,千萬不要因為待在家,「多吃、少動」的生活型態,讓身體肥一圈而增加負擔。60歲劉婦表示,體重一直是自己的大問題,但怎樣都瘦不下來,10年前朋友就推薦接受減重手術,卻總是考慮很多,等到無法行走,骨科醫師建議兩邊都要換人工膝關節,手術先換了一邊,沒想到還是得靠旁人扶著走路,才痛下決心接受胃繞道手術。李旻憲指出,婦人手術後3個月減了25公斤,體態輕盈後,不僅可以自己走路,連降血壓藥也從每日3顆減到只要1顆,血壓就能維持正常,原因就是減重讓血液輸送面積縮小、心臟負荷變小,降血壓藥也就可以跟著減量。很多「超重量級」的人有意採取減重手術,卻很擔心手術風險。李旻憲說,任何手術都一定會有風險,但目前醫療科技發達,手術風險跟著降低,台中慈濟醫院採用醫療級高畫質、高解析度影像整合式微創手術設備進行手術,比傳統內視鏡更清晰,對血管辨識度更高。李旻憲提醒,少吃、多動是減重不二法門,最近英國一項研究顯示,體重過重是新型冠狀病毒引發肺炎的高危險群,感染後病情往往會迅速惡化,在家防疫也要少吃、多動,維持健康體態,達到身心強壯。
-
2020-04-22 養生.營養食譜
每天一碗味噌湯增抵抗力 日醫教你加這些食材更有助長壽
味噌竟然有助長壽?多年以來,我一直投入自律神經與腸道的研究,也診治過為數眾多的患者。最近,這些經驗讓我發現「其實,疾病或身體不適往往源自生活習慣」。尤其飲食更是一大關鍵。這個社會,充斥著各種標榜有益健康的食物。但究竟該吃什麼,才有助預防疾病與身體不適呢?我在研究過程中,屢次驚訝於食材原來擁有這麼多的力量。而且還從日本人最親近的一種食物身上,發現到令人驚訝的價值。那就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發酵食品──「味噌」。味噌的主原料是大豆,本身就具有豐富的營養,大豆在發酵成味噌的過程中,營養價值會變得更高。最後甚至會進化成營養滿分的超級食物。根據近年來的研究,在科學上,味噌的健康功效也獲得了證實。● 透過發酵產生抗老化功能(東京農業大學‧小泉武夫名譽教授)● 具有抑制血壓上升、預防腦中風的效果(廣島大學研究團隊)● 具有抑制胃癌的功效(廣島大學‧渡邊敦光名譽教授)日本人進化的「長壽祕訣」就是長壽味噌湯聽過「有味噌就不用醫生」這句話嗎?這句話當然目的是在表彰味噌的健康效果,不過這樣的比喻,還真是教人吃驚。其實,屬於發酵食品的味噌,的確就是營養價值如此高、平衡如此優異的最佳健康食品。為什麼味噌對身體有這麼大的好處?原因之一就在於它的原料,也就是大豆。大豆原本就擁有蛋白質、維生素、食物纖維等豐富的營養,經過發酵產生胺基酸之後,又改頭換面成營養價值更高的食材,它包含了這些成分:.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B12.菸鹼酸.葉酸.泛酸.鈉.鉀.鈣.鎂.鐵.鋅.食物纖維可見味噌除了代表性成分外,還含有其他相當多的健康成分。味噌的營養豐富,我們也一直把它煮成味噌湯飲用至今。現在「長壽味噌湯」,又將更提升味噌湯的健康效果。白味噌,含豐富的GABA,有助減輕壓力。紅味噌,含豐富的類黑素成分,具抗氧化功能。洋蔥,含豐富的檞黃素,具解毒效果。蘋果醋,含豐富的鉀,能排出多餘鹽分。這四種材料擁有如此驚人的健康功效,而「長壽味噌湯」又把它們都集合起來,形成豪華的陣容。這些材料互相彌補了弱點,讓以前可能從味噌湯中攝取不到的成分,都能從這些材料完整攝取,不必再擔心不足。而且,額外加入愈多蔬菜,愈能提高數倍的效果。只要一碗「長壽味噌湯」,就能一口氣攝取到相當豐富的營養。可說是最理想、最強大的健康食物了。含豐富營養素的「長壽味噌湯」,基本作法大公開!「長壽味噌湯」功效驚人!準備卻只要三步驟!1洋蔥磨泥!2混合材料!3放入冷凍庫! 讓「長壽味噌湯」效果更提升的食譜,每天喝也不厭倦! 南瓜的維生素含量也很豐富!豬絞肉南瓜味噌湯材 料(2人份)長壽味噌湯塊 ....................2塊豬絞肉 .............................40克南瓜(去除瓜籽與瓜囊).....100克薑 ....................1塊約拇指大小水 .............................. 300毫升作 法1 南瓜去除瓜籽與瓜囊,切1公分寬。薑磨泥。2 鍋中放入絞肉與薑,以中小火拌炒。絞肉變色後,加入南瓜、水300毫升,加蓋煮沸。邊撈除浮末邊加熱1~2分鐘,直到南瓜變軟。3 熄火,放入味噌湯塊溶解。可依喜好灑上芝麻提味。 蛋白質盡在這一碗 豆漿味噌丸子湯材 料(2人份)長壽味噌湯塊 ....................2塊雞絞肉 .............................80克日本大蔥 ..............2/5根(40克)薑 ....................1塊約拇指大小豆漿 .......................... 100毫升水 .............................. 200毫升作 法1 將絞肉、蔥末、薑末放入大碗中,以湯匙充分攪拌。2 鍋中倒水200毫升(材料外),加蓋煮沸。將1的材料8等分,以湯匙整成圓形再放入鍋中。撈除浮末後倒入豆漿,煮至沸騰。3 熄火,放入味噌湯塊溶解。可依喜好灑上胡椒提味。POINT在大豆製品中,豆漿與味噌同樣營養豐富。搭配雞絞肉的蛋白質,在需要製造肌肉的減肥期間,是很適合積極攝取的食品。另外,蔥與薑也具有暖身的效果。 將DHA與EPA豐富的鯖魚罐頭靈活運用 鯖魚竹筍味噌湯材料(2人份)長壽味噌湯塊 ....................2塊水煮鯖魚罐頭 .....1/2罐(100克)竹筍(水煮) .....................80克酒 .................................. 1大匙水 .............................. 300毫升作法1 竹筍切3公釐薄片。2 鍋中倒入酒、水300毫升,加蓋煮沸。再放入竹筍,加熱1分鐘。3 熄火,放入味噌湯塊溶解。4 碗中放入鯖魚,再倒入2。可依喜好放上斜切的細蔥,增加香氣。(本文摘自三采文化《長壽味噌湯:醫學實證!一天一碗,輕鬆喝出不生病的免疫力!》)
-
2020-04-22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洗腎方式 血液透析VS.腹膜透析,該選哪一種?
常見的透析治療為血液透析(HD),但還有一種方法為腹膜透析(PD),從腹部的導管輸進乾淨透析液進行治療。其最不同之處是,腹膜透析可以居家洗腎,不必像血液透析需一周跑醫院3趟,只是需自己操作。傳統腹膜透析一天操作4至5次,由腎友趁白天空檔換液;此外,也可透過健保租賃的機器來自動洗腎(APD),腎友夜晚就寢時治療,適合白天需上班上課的族群。最新APD機器可雲端回傳洗腎數據,讓醫護掌握病人治療狀況,提升遵囑性。而腹膜透析與血液透析一樣,操作皆須注意清潔,避免感染。血液透析與腹膜透析之比較血液透析腹膜透析通路動靜脈瘻管腹膜透析導管方法須扎兩針,體外透析免扎針,體內透析時間每週三次,每次4~6小時,照醫院安排每日4~5次換液,每次約30~40分鐘,可依作息調整場所醫院,透析診所家中或任何適合換液場所執行者護理人員自己或照顧者血壓兩天透析一次,透析前後血壓變異大持續緩慢脫水,血壓平穩飲食限鉀、磷、鹽和水份,蛋白質適度(1.0~1.2gm/kg),不限糖分(糖尿病除外)不限鉀、適量水份,限磷,鼓勵較高蛋白質飲食(1.2~1.5gm/kg)透析時可能產生的症狀快速移除毒素及水分,透析後易出現不平衡症候群(噁心、嘔吐、痙攣、頭痛、高/低血壓)平穩移除毒素及水分,透析過程不會有不適感。感染可能性血液感染可能性較高血液感染機會低,但有感染腹膜炎可能生活品質時間安排受限於醫院透析時間表可自行調配換液時間殘餘腎功能殘餘腎功能喪失快延長保留殘餘腎功能時間(圖表資料來源/全民健保醫療品質資訊公開網)
-
2020-04-22 科別.心臟血管
金正恩驚傳心血管手術命危! 防心血管老化5種食物要常吃
據CNN報導,美國正在監測有關情報,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接受心血管手術後狀況危急,目前美國政府仍正持續追蹤相關消息。其實,國人10大死因最新統計中,癌症仍然是國人死因榜首,但心血管相關疾病,對於國人的影響,卻也不容小覷。除了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包括「三高」中的高血壓、糖尿病,甚至是腎臟疾病,都是息息相關的;該如何預防心血管疾病?可以吃哪些食物來保養心血管呢?1、納豆:號稱全球最長壽的日本人,食用納豆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日本富崎醫科大學被稱為「納豆之父」的須見洋行教授,就發現納豆食品含高濃度的血栓溶解成分,就是納豆當中的納豆激酶。營養師鄭淳蔚也指出,納豆含大量抗氧化物質異黃酮和維生素E,研究顯示納豆中的納豆激酶能夠幫助血壓平穩、溶解血栓,並建議成人每天食用2000FU以上,有心血管問題的人,每日則建議4000FU左右,達到保健目的。 2、紅麴:根據《本草綱目》記載,紅麴「性甘、溫、無毒」,具有消食活血、健脾暖胃。鄭淳蔚指出,日本學者發現紅麴的天然有益成分monacolin K具有抑制「HMG-CoA還原酶」作用,可幫助促進降低血清膽固醇、三酸甘油酯的濃度。 3、葡萄籽:抗氧化作用在減少自由基對人體的破壞,能間接降低血管發炎,進而減少斑塊產生的破壞,而具有保護心血管的作用。葡萄籽中富含的原花青素,是至今為止所發現最強、最有效的抗氧化劑,其抗氧化能力約為維生素E的50倍、維生素C的20倍,其可增加人體抗過敏、減少皮膚受損機率、防治心血管疾病及免疫力低下、保護血管壁不受損傷,進而減少中風的危險。 4、銀杏:俗稱「白果」,屬於乾果類,《本草綱目》記載:「熟食溫肺、益氣、定喘嗽」。銀杏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核黃素、胡蘿蔔素等成分,可以加強心腦血液循環、降低膽固醇,並改善心血管疾病及高血壓等症狀。不過,適量攝取銀杏果有益,過多則有害,故不建議大量食用,也不宜生食。 5、輔酵素Q10:輔酵素Q10別名「維生素Q」,1957年由美國威斯康辛大學Dr. Frederick Crane博士從牛心臟中分離出來,而後用於心臟病的治療,在人類重要器官中如心臟、肝臟、腎臟等的含量非常高。但是文獻指出,Q10從20歲以後,就快速自人體中消耗,因此,年紀愈大的人愈需要補充。 延伸閱讀: 胸痛攸關生死! 心內科醫師直指這種痛法最致命 防中風、降心臟病風險 5種清血管食物現在起要常吃
-
2020-04-21 養生.健康瘦身
120公斤婦太重難行走 動手術3月瘦25公斤
體重120公斤的劉姓婦人行動不便,必須有人攙扶,換了人工關節還是走不動,才接受減重手術,術後3個月瘦了25公斤,終於可以行走自如。劉婦說,「早知道就應該先減重,膝蓋也許可以用更久!」台中慈濟醫院代謝及減重中心主任李旻憲提醒,疫情嚴峻期間,千萬不要因為待在家,「多吃、少動」的生活型態,讓身體肥一圈而增加負擔。60歲劉婦表示,體重一直是自己的大問題,但怎樣都瘦不下來,10年前朋友就推薦接受減重手術,卻總是考慮很多,等到無法行走,骨科醫師建議兩邊都要換人工膝關節,手術先換了一邊,沒想到還是得靠旁人扶著走路,才痛下決心接受胃繞道手術。李旻憲指出,婦人手術後3個月減了25公斤,體態輕盈後,不僅可以自己走路,連降血壓藥也從每日3顆減到只要1顆,血壓就能維持正常,原因就是減重讓血液輸送面積縮小、心臟負荷變小,降血壓藥也就可以跟著減量。很多「超重量級」的人有意採取減重手術,卻很擔心手術風險。李旻憲說,任何手術都一定會有風險,但目前醫療科技發達,手術風險跟著降低,台中慈濟醫院採用醫療級高畫質、高解析度影像整合式微創手術設備進行手術,比傳統內視鏡更清晰,對血管辨識度更高。李旻憲提醒,少吃、多動是減重不二法門,最近英國一項研究顯示,體重過重是新型冠狀病毒引發肺炎的高危險群,感染後病情往往會迅速惡化,在家防疫也要少吃、多動,維持健康體態,達到身心強壯。
-
2020-04-19 科別.骨科.復健
蹬腳跟運動增骨密度 胡蘿蔔、番茄、橘子有健骨營養素
衝擊腳跟 促進骨鈣素分泌只要對腳跟施加衝擊就能「 提高骨質密度」。推薦進行「迷你跳躍」及「原地踏步」這兩種簡單又好做的運動。當我們對腳跟施加衝擊,就能促使骨骼分泌能維持年輕與美麗的「骨鈣素」( osteocalcin ),進而活化骨骼代謝,製造新的骨骼。當我們的腳跟受到衝擊,身上所有製造骨骼的細胞都會感受到震動,為了承擔這個重力,它們會開始增加骨量、促進骨形成,努力加固骨骼的強度。這時,骨骼中的「蝕骨細胞」會將老舊的骨質移去,然後「造骨細胞」會將鈣質等礦物質沉著到骨頭上,讓骨質變得更強韌。一旦骨骼代謝變得活化,就會開始分泌各種能維持年輕與美麗的骨骼荷爾蒙。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骨鈣素」這種非膠原蛋白質,而一般提到骨骼荷爾蒙,大多就是指骨鈣素。只要能增加骨鈣素的分泌量,就能提高骨骼的新陳代謝,骨質密度自然會隨之提升。不過,有些體力不夠好的人,或許會覺得迷你跳躍的運動有點吃力。再加上迷你跳躍會對地板造成較大的衝擊,不是每個地方都能進行。所以,這裡要推薦一個更輕鬆、有效率的運動,也就是「蹬腳跟」。方法就是抬高雙腳的腳跟,然後再一口氣落地即可。每天大約進行30至50下,分成幾次完成都沒有關係。如果以每下兩秒來計算,每天僅僅只需進行60至100秒的骨力訓練就可以了。蹬腳跟對腳跟施加的重力大約是3G,如果是體重60公斤的人,腳跟就會承受三倍的180公斤。順道一提,雲霄飛車的重力大約是4到5G。我們的骨骼每天都在汰舊換新,即使只是一點點,也需要持續增加骨鈣素的分泌量,這是很重要的事。胡蘿蔔、番茄、橘子 也能增加骨密度鎂與鈣在人體內是一種平衡的關係,能強韌骨骼及牙齒,維護心臟等循環器官的健康。鎂在鈣的調整中尤為重要,能抑制細胞內的鈣突然失控。缺鎂會讓體內的鈣離子濃度變高,如果肌肉細胞內的鈣上升,就會導致肌肉收縮不正常;如果血液中鈣離子過高,就可能引起狹心症、心肌梗塞及腦中風。大約有六成的鎂存在於骨骼及牙齒裡,當體內的鎂不足,儲存在骨骼中的鎂就會被釋放出來。我們的骨骼之所以不夠強韌,就是因為缺鎂的關係。過去,我們可以從粗糧及植物性食材當中攝取到足夠的鎂,但是現在都是精緻食物,鎂的含量也因此減少。若要補充鎂,可以多吃杏仁等堅果類、海鮮類、海藻類、蔬菜類及豆類等。幫助維持正常味覺的「鋅」也具有讓骨骼強韌的功能,身體一旦缺鋅,骨骼的代謝功能就會變差。鋅也是生成膠原蛋白、蝕骨細胞及造骨細胞的重要成分。像是牡蠣、鰻魚、牛肉、雞肝、蛋、芝麻、納豆及豆腐等大豆製品、起司等都含有豐富的鋅。人體內存在著數千種不同的酵素,用以維持各種新陳代謝,第三種健骨營養素「鋅」能維持酵素的活性化。骨骼代謝需要酵素的幫助,鋅能促進這些酵素活化、提高功能。胡蘿蔔、番茄、橘子等也有增加骨質密度作用,當中所含的β-胡蘿蔔素、茄紅素、β隱黃質能幫助骨骼變得更強韌。這些天然色素成分通稱為「類胡蘿蔔素」( carotenoid ),是第四種健骨營養素。健骨營養素類胡蘿蔔素每日目標量:此營養素屬於色素,無法訂定目標量。胡蘿蔔→β-胡蘿蔔素 南瓜→β-胡蘿蔔素番茄→茄紅素 柑橘→β-隱黃質【功效】●提高骨質密度●擁有強力抗氧化及抗癌作用鎂每日目標量:男性370毫克╱女性290毫克30克杏仁→含93毫克 10克蕎麥麵→含64毫克【功效】●與鈣質一起合成骨骼●鎮定神經●維持正常血壓鋅每日目標量:10毫克1顆牡蠣→含2.2毫克1個扇貝→含2.7毫克100克牛肉→含5.6毫克【功效】●活化骨骼代謝●保持味覺正常●形成新陳代謝所必需的酵素
-
2020-04-19 癌症.卵巢.子宮
拉長卵巢癌病情穩定期 標靶新藥可提高5年存活率
相較於其他癌症的新療法,被認為是「無聲殺手」的卵巢癌,臨床醫師手上的治療工具相對比較少,加上患者發現時多數是晚期,加上不斷復發,讓卵巢癌的預後不好。還好,近年已有新的標靶藥物上市,是全新的作用機轉,可延長晚期病人復發時間達1.5年到3年。治療目標 穩定病情、減少復發談到卵巢癌病人的預後情形,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婦科主任、同時也是台灣婦科醫學會理事長的陳怡仁嘆了口氣:「由於卵巢癌沒有有效的篩檢工具,有至少一半的患者發現時都屬於第三、四期,由於病人長期反覆化療、手術,不斷的換藥,還要一直擔心復發,心理壓力非常大,這幾年有新藥上市後,才讓五年的存活率提高到50%。」卵巢癌治療的新觀念是「維持療法」,就是希望可以拉長病情穩定期,減少復發。在癌症治療已大幅改善的情況下,卵巢癌的治療目的卻是減少復發,就知道卵巢癌的治療多麼棘手。維持療法 術後有三種選擇陳怡仁指出,目前的治療方式,還是以手術為優先,把腫瘤組織盡量切除乾淨。至於晚期病人,在使用化療後,初期約有七成反應,但在這中間又有七成的患者平均一年內會復發,因此,在病人手術或化療後有反應者,會提供維持治療。目前維持療法有三種,一種是繼續追蹤,等到復發後開始治療,第二種是術後合併化療,只要病情緩定,就可以採取單一化療藥如紫杉醇繼續治療,或是選擇標靶藥物如血管新生抑制劑、口服PARP抑制劑等。藥物選擇 依個人情況而定至於病情維穩藥物的選擇,陳怡仁認為,看病人可以接受的副作用而定。單一化療藥物約治療一年左右,可延長復發期約18個月,但副作用會有掉髮及手腳發麻狀況,有些女性在意有無掉髮,那麼化療藥可能就不適合。而針劑的標靶藥血管新生抑制劑,則可以減少癌細胞的血管新生,切斷癌細胞營養,另外,也能減少腹腔積水情形,治療期長達一年,且須自費。血管新生抑制劑也能讓病情穩定不復發達18個月,不過,副作用就比較多元,包括高血壓、蛋白尿及影響傷口癒合。因此,治療期間得追蹤血壓及腎功能,若有高血壓的患者就得合併血壓藥治療,腎臟病人也不適合。另外,若需要進行手術,也必需先停藥四到六周。標靶新藥 須先做基因檢測另一個新的口服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是比較新的作用機轉,是抑制癌細胞DNA修復的標靶藥物,目前國際上已有三、四種藥物上市。陳怡仁表示,由於癌細胞複製很快,在複製過程中,DNA有可能受損,就需要靠PARP蛋白質來修復,因此把這個蛋白質抑制住,就能阻斷癌細胞複製。不過,使用PARP抑制劑的前提,需要先進行BRCA基因檢測,有突變者才適用,有此基因變異者,在卵巢癌患者中大約占一至兩成。而目前的臨床試驗數據顯示,服用PARP抑制劑的卵巢癌患者追蹤三年,病情穩定未復發者可達60%,沒有服藥者約26%,兩者相差了兩倍之多。陳怡仁說,PARP抑制劑必需吃兩年,每次口服兩顆,一天兩次,不過,每個月的藥費也比較貴。副作用有白血球下降、腸胃症狀及疲倦,若患者出現較嚴重的副作用,就會依狀況調整藥物。
-
2020-04-19 科別.精神.身心
要吃安眠藥才能睡好? 用藥前必知的8個觀念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在2017年調查發現,平均每10人中就有1人慢性失眠,盛行率為11.3%,但與10年前比較,總失眠人口並未下降,尤其是高年長者和女性兩大群族,失眠比例都比以前高,但你知道該如何正確使用安眠藥,尤其是特殊族群該注意什麼嗎?對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陳品君藥師說明,可參考美國著名的梅約診所對使用安眠藥物的建議,對於懷孕、準備懷孕或哺乳中的女性,務必事前告知醫師,避免安眠藥物傷害胎兒或可能分泌進乳汁;安眠藥可能會增加老年人夜間跌倒和受傷的風險,若是高齡者或出現相關不良反應,可與醫師討論開立較低劑量的藥物。另外,一些特殊健康狀況,如:腎功能不好、低血壓、心律不整或有癲癇病史也需要事前告知醫師,因為某些藥物可能不適合,或會影響本來控制自身慢性疾病的藥物。 服用安眠藥原則 ① 須經醫師評估後才可使用安眠藥如果有失眠問題,請先去看診讓醫師進行全面檢查,像是神經內科、身心醫學科或家庭醫學科,服用藥物幾週後,再和醫師討論適當的後續治療計劃。 ② 閱讀用藥說明書詢問醫療院所,有無提供用藥說明書並詳細閱讀,如有其他疑問,也可詢問藥物諮詢的藥師。 ③ 在睡前才可服用安眠藥吃了安眠藥之後,可能會讓人不太了解自己在做什麼,增加各種情況的風險,需在所有活動都結束後再服用。 ④ 確認有完整睡眠前才可服用安眠藥長效安眠藥須避免在午睡或小歇前使用,若是夜間醒來須再入睡者,可先諮詢醫師,開立較短效的安眠藥,避免藥效太長,影響醒來後的活動。 ⑤ 注意副作用如果在白天感到困倦或頭暈、遇到其他重大不適或意識障礙,應與醫生討論改變劑量/藥物或是否有藥物戒斷的問題。 ⑥ 避免飲酒酒精會增加藥丸的鎮靜作用。 ⑦ 嚴格按照醫師的指示一些處方安眠藥僅供短期使用。最重要的是不要服用比規定劑量更高的量,若藥袋上的劑量還無法讓你入睡,也不要在未與醫療人員諮詢前服用更多藥物。 ⑧ 停藥時小心當準備停止服用安眠藥時,須按照醫生或藥師的說明或藥袋上的標示進行,因為有些藥物必須減量再停藥;此外,在停止服用安眠藥後,可能會在幾天內出現短暫的反彈性失眠症狀,一般會逐漸消失,如果過幾天後情況還是嚴重無法入睡,應聯繫醫師。延伸閱讀: 睡不著別數羊了! 睡前吃這7種食物對助眠超管用 熬夜的累好難補回來? 5種營養素幫你恢復元氣
-
2020-04-18 科別.腦部.神經
腦動脈瘤如不定時炸彈 這些人是好發族群
「我都沒有任何病痛感覺,沒想到一檢查就發現這個問題,我竟然隨身攜帶了1顆不定時炸彈!」眼前這名婦人看著自己的腦血管磁振造影(MRI)影像一臉驚訝的說。今年53歲的廖小姐是中小企業高階主管,有遺傳性糖尿病,平常很注意飲食及運動,身旁的秘書還會盯著她乖乖吃藥。在公司負責海外業務部門的她,時常要配合外國廠商時差加班熬夜,身邊友人常叮嚀她要隨時注意健康狀況,於是她特別抽空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進行健檢,這趟行程幫她揪出1顆危險未爆彈。從腦血管磁振造影(MRI)影像可明顯看到大腦動脈有1顆0.6公分的腦動脈瘤,容易破裂的腦動脈瘤最常見的大小約在0.5至0.7公分左右,這顆不定時炸彈若破裂會導致蜘蛛膜下腔出血,造成出血性中風,甚至死亡。 「還好有提早發現!明年夏天,我還要去美國參加兒子的畢業典禮,如果錯過這麼重要的時刻,我會後悔一輩子!」廖小姐直呼幸好有安排健檢,及早發現這顆有破裂危險的腦動脈瘤,經專科醫師評估廖小姐只需進行微創手術就可解除未爆彈危機。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錢政平副院長指出,腦動脈瘤通常沒有症狀,發生機率遠超乎想像,100人裡就有1至2人潛藏腦動脈瘤而不自知。通常都是健康檢查時發現或是動脈瘤太大引起梗塞性中風或類似腫瘤壓迫性效應,更嚴重是破裂出血後才檢查出有動脈瘤。腦動脈瘤好發45歲以上成人、女性居多,與抽菸、喝酒、作息不正常、壓力、血壓不規則控制有關。近年來,腦動脈瘤再也不是年長者的專利,飾演《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龍女的英國女星艾蜜莉亞.克拉克,在2012年,當年她才24歲,就曾因腦動脈瘤破裂緊急送醫,生命一度垂危,腦動脈瘤破裂時機難以預測,唯有安排定期健康檢查,及早發現治療,避免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20-04-18 新聞.科普好健康
轉頭就暈 可自己做耳石復位術?
在暈眩門診中,常會見到苦於經常性姿態性暈眩的患者,他們一轉頭,就會感到全身不適、暈眩、惡心或嘔吐,就醫時,常被診斷為「耳石鬆脫」。網路上有教人如何在家做耳石復位術的影片,在施作時,必須自己把頭轉到特殊位置,然後再轉向另一側,再翻身,最後突然坐起。患者就診時,往往會詢問是否可以按照影片自己做?或者是已經做了很多次,為何還在暈?甚至更暈了?姿態性眩暈 常見病因有3種一、良性陣發性姿態性眩暈症最常見原因,往往是因頭部撞擊或耳蝸動脈缺血,導致橢圓囊內的耳石器,從底部的膠質層鬆脫,隨著內淋巴液的回流,沉積於某一支半規管,只要患者一轉頭或改變身體姿勢,耳石就會因為重力或慣性因素,在頭部轉動停止時,繼續帶動半規管內的淋巴液,讓患者誤以為頭還在轉動,產生眼震及眩暈。二、持弓獵人症候群此病名源自於獵人拉弓射箭時,必須頭向一側轉,瞄準過久時,突然發生症狀。起因於一側的頸椎動脈發生狹窄,例如動脈硬化、發育不全或是匯流異常,在頭部轉動時,發生椎基底動脈缺血,輕者感到暈眩,重者則會發生腦幹中風,出現意識喪失、吞嚥困難、構音異常、運動失調等症狀。三、陣發性前庭症候群導因於第八對顱神經,被扭曲變形的基底動脈或前下小腦動脈所壓迫,在動脈搏動時,干擾到該條神經傳遞前庭平衡及耳蝸聽覺訊號的功能,傳進大腦的訊號變成斷斷續續,有的人會出現搏動性耳鳴及神經性聽力障礙,很像耳中風;有的人會以姿態性眩暈為主,很像良性陣發性姿態性眩暈症;也有人會兩種症狀都有,很類似梅尼爾氏症或前庭性偏頭痛發作。無法確定沉積處 貿然復位恐更糟要根治良性陣發性姿態性眩暈症,必須先確定耳石沉積在哪一支半規管,然後對那一支半規管進行耳石復位術;但若無法確定沉積處,貿然進行錯誤方位的復位術時,只會把耳石轉到別的半規管內,甚至造成更多處的耳石沉積,使得病況更加地複雜,之後醫師要為患者進行治療時,技術上會更加地困難。治療持弓獵人症候群,臨床上會以口服抗血小板劑為主,必要時得進行血管整形術(氣球擴張或支架置放);若有三高者,要好好控制血壓、血糖及血脂;若貿然進行耳石復位術,反而會引起腦幹中風。對於陣發性前庭症候群患者的治療,建議要有充足睡眠,可以增強腦部抵抗暈眩發作的能力,或是口服乙型受器阻斷劑,減少動脈的搏動;若貿然進行耳石復位術,反而會改變動脈血流,加強動脈搏動,加重病症。因此,如果出現姿態性眩暈時,先別貿然自行上網模仿耳石復位術,畢竟這還是醫療行為,建議正確就醫,以免衍生不必要的併發症。
-
2020-04-18 橘世代.健康橘
長者防跌 要小心及注意居家環境
跌倒是老年人常見的意外,「5老有1跌,10跌有3傷」,據統計,每3名老人就有1人每年至少跌倒1次,其中1成導致嚴重傷害。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醫師周伯翰說,跌倒造成的後遺症約有3成外傷,嚴重會導致骨折或顱內出血,最後導致長者失能。老人跌倒後也常會有心理創傷,變得不敢活動、外出或長期躺床,導致肌肉流失更無力衰弱、骨質疏鬆而更容易骨折、關節僵硬導致疼痛加劇、便秘、失眠、心肺功能下降、社交隔離、焦慮、憂鬱等,因此家中有長者的民眾知道如何防跌是很重要的。周伯翰說,長者跌倒通常是多重因素交互影響造成,可針對環境因素與個人因素預防。環境因素是指不安全的生活環境,老人最常跌傷的地方是浴室及廁所,戶外則是有高度或坡度的地面。建議居家活動範圍維持適度光線明亮,清除平常行經路線障礙物,並在家具尖銳處加上防撞緩衝裝置,地板應維持乾燥與防滑,可鋪設軟墊減少跌倒時受傷程度。降低地面與門檻落差也可避免長者絆倒,浴室廁所裝防滑墊與扶手,樓梯也要裝防滑扶手,並在梯緣貼止滑條,長者常在半夜上廁所,建議在長者房間設廁所或裝便盆。疾病也會導致長輩跌倒,視聽力障礙、關節炎或關節退化、巴金森氏症、中風、失智症、姿勢性低血壓及藥物副作用,如降血壓藥物、抗精神藥物、安眠藥、利尿劑等。周伯翰說,因疾病造成的身體活動受限,需依個人適當調整,如行動緩慢者可拿拐杖保持平衡,膝關節退化健行時則用登山杖,長者要遵循醫囑、規律服藥,若出現頭暈、肌力無力、步態不穩等需與醫師討論調整藥物,降低跌倒風險,下床或起身動作要緩慢,可先在床邊坐1分鐘,防止姿態性低血壓而暈跌。看橘世代更多新聞【更多熟齡精選延伸閱讀↘↘↘】。50+登山客要注意! 登山前、中、後都有「保健守則」。只要10分鐘 熟齡族在家2招養肌力。看懂退化性關節炎 6法寶護膝蓋「保持軟Q」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4-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抽菸催化疫情 醫:死亡率增14倍
「菸品對新冠肺炎簡直是雪上加霜!」董氏基金會16日舉辦「使用任何菸品都是新冠肺炎的高危險群」線上記者會,與會的國衛院研究員溫啟邦指出,吸菸者罹患新冠肺炎後有如坐雲霄飛車,比一般人的死亡率高出14 倍。賴志冠醫生則表示,「電子菸物會破壞肺部結構,戒菸能降低病毒流感化致死率。」抽菸新冠死亡率激增「吸菸對新冠肺炎簡直是雪上加霜。」國家衛生研究院名譽研究員溫啟邦指出,實際數據顯示,吸菸者的死亡風險本來就比不吸菸者高,「而且一旦得新冠肺炎,死亡風險有如坐雲霄飛車,可高達14 倍。」他舉例,南非在封城時順便禁止菸品買賣,就是為了防範罹病死亡率升高。他也表示,吸菸導致身體發炎,全身白血球會因此增加,C反應蛋白也會增生(C反應蛋白是觀察人體是否發炎的指標,也是導致冠心症等心血管疾病的一種危險因子)。 台北榮總家醫部醫生賴志冠則說:「不含尼古丁的電子菸品會破壞肺部結構,而尼古丁會造成肺氣腫及細支氣管擴張,增加病毒感染風險。」戒菸降染疫風險「防範新冠肺炎不只是病毒本身,也要降低高危險群的感染風險。」台北榮總家醫部醫師賴志冠引述牛津大學統計數字指出,義大利新冠肺炎死亡率為12.8%,吸菸者則高達24%。他說。「使用任何菸品,包括菸草產品或電子菸,不但增加2倍罹患率,轉為重症、死亡的機率攀升,也更不容易痊癒。」台北醫學大學高志文醫師則說,每年有超過1萬人死於肺炎,吸菸造成高血壓、心臟疾病、慢性病,這些都會讓新冠病毒更容易對人體造成嚴重傷害。他說:「希望大家能透過這場百年一遇的大疫情,好好思考這項傷錢又傷身的習慣,也可以避免之後病毒如果流感化更多人因此喪生。」【更多精采內容,詳見rc="http://p.udn.com.tw/upf/static/common/awakening.png" border="0"】
-
2020-04-16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類風濕性關節炎 不早治療會變形
50歲的陳媽媽手部腫痛了好幾個月,自己無法穿衣,甚至連洗澡都要靠兒子幫忙才能完成,到免疫風濕科就醫,才被診斷罹患了「類風濕性關節炎」。嘉義基督教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陳俊銘表示,很多病人會忍痛很久才就診,但這時關節大多已經變形,有些已經遭到破壞,嚴重可能導致身體失能。據研究,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於30歲至50歲的女性,男女罹患比例約為1比3,推測與女性荷爾蒙有關,女性荷爾蒙會讓身體免疫細胞比較活躍,一旦過度反應,就會造成免疫細胞自我攻擊。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典型症狀,以手部關節為主,除了會出現明顯的晨間僵硬腫痛外,還可能會有鞏膜炎、肺纖維化、肺動脈高壓及心包膜炎等嚴重關節外的併發症,所幸比例並不高。但令人擔心的是,這類患者的血管年齡會比一般人更加快速老化,容易出現腦中風及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陳俊銘解釋,這可能是因為體內的慢性發炎導致血管同樣處於慢性發炎狀態,所以在治療上不僅要解決關節的症狀,更要注意血壓、血脂、血糖等三高問題。陳俊銘表示,在診斷上,除了詢問發病過程,還會進行關節腫痛位置數目評估、X光片及抽血等檢測。治療方面,除了使用改善患者關節疼痛的非類固醇性消炎止痛藥外,還要以免疫調節藥物來控制病情,以減少發炎狀態。除了採用傳統藥物外,目前生物製劑已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帶來治療的曙光。生物製劑是以基因工程的方式製造抗體,精準的鎖定目標達到調節免疫反應的效果。但生物製劑也不是萬靈丹,單一藥物仍然有兩到三成病患對藥物反應不佳,患者可以多與醫師溝通討論適合自己的藥物。陳俊銘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一旦發病確診後,務必要持續接受治療,千萬不要擔心藥物副作用而拖延治療的黃金期;同時保持低油、低熱量飲食與培養適當運動習慣,降低再發炎的機會,這樣才能與疾病和平共處,讓關節遠離慢性發炎甚至變形等危機。
-
2020-04-16 新聞.用藥停看聽
忘了是否吃過藥 好心鄰提醒你
「到底吃藥了沒?」許多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常會遇到相同困擾,看著藥袋,數著藥丸,就是想不起來吃過藥了嗎?醫界首度黑客松作品「好心鄰」LINE上線亮相,人性化設計,除了通知吃藥,吃完藥,再按一次,留下用藥紀錄,輕鬆解決用藥問題。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黃瑞仁表示,美國醫學會雜誌一項研究顯示,在感染新冠肺炎138名住院患者中,以慢性病患者為主,近一半至少一種合併症,前三名分別為高血壓(31%)、心血管疾病 (14.5%)和糖尿病 (10%)。罹患新冠肺炎致死率較高歐洲心臟雜誌(European Heart Journal)一項研究顯示,早期新冠肺炎患者中,高達50%住院患者罹患慢性疾病,其中40%罹患心血管或腦血管疾病;換言之,在罹患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中,兩成原本就有心血管疾病。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理事長謝宜璋說,美國心臟學院今年3月針對新冠肺炎發出緊急通報,其中提及慢性病患者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致死率較高,且預後較差。務必按回診時程就醫領藥以中國研究為例,整體新型冠狀肺炎死亡率為2.3%,但如果心血管疾病患者感染病毒,致死率升至10.5%,高出近五倍,其次為糖尿病7.3%、慢性呼吸系統疾病6.3%、高血壓6.0%以及癌症5.6%。不過,最近不少慢性病患者不敢回診,擔心到了醫院,增加感染風險。對此,黃瑞仁指出,國內各醫院超前部署,嚴格限制入院條件,人員管控,院內感控成效良好,慢性病患者不用擔心,務必依照原先回診時程,持續就醫領藥。謝宜璋指出,最近確實有不少老年患者不敢至醫院,但藥物又快吃完了,因此,請家人至醫院代領藥物。不過,相較於復健等其他科別,心臟內科門診病人回診情況還算正常,有些人擔心藥物是否被斷貨,「如果沒藥可吃,該怎辦?」宅在家未規律運動及飲食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時間,許多慢性疾病及冠心症患者都宅在家裡,不敢外出,無法規律運動及飲食,只能睡覺、看電視。因生活作息不正常,以致常忘吃藥,黃瑞仁提醒,可以下載手機App「好心鄰」,協助做好自我健康管理。AI人工智慧「好心鄰LINE」係由陽明大學醫學系、台灣大學電機系學生合組「陽臺看星星」團隊攜手研發,將AI人工智慧和LINE的「聊天機器人」程式相容,透過動態關心,與慢性病患者互動,主動提醒按時服藥,藉以提升急性冠心症患者的用藥順從性。透過平台未來可緊急通報謝宜璋表示,這個版本的功能及人性化介面,令人驚豔,不只提醒用藥,檢測各項指數紀錄,醫療人員還可透過此平台向患者進行衛教。未來可以增設緊急通報機制,發生緊急狀況時,在第一時間尋求醫院協助。謝宜璋提醒,不少心臟疾病患者術後自覺心臟功能恢復正常,不按時服藥,甚至自行停藥,最近網路謠言眾多,也有病人因此中斷用藥。心血管疾病患者感染新冠病毒,致死率相當高,提醒患者,除了戴口罩、勤洗手,仍須規律用藥,才能抵禦新冠肺炎威脅。
-
2020-04-16 科別.心臟血管
胸痛攸關生死! 心內科醫師:這種痛法最致命
有一種胸痛,是突然來襲,如瞬間撕裂傷般劇烈疼痛,且患者會從前胸瞬間痛到後背,不少時候一發生,根本來不及反應時就往生了,可說是心血管疾病最可怕的急症。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吳彥雯表示,在運動時、突然情緒爆發壓力來臨時,或者天氣急遽變化時,若患者冠狀動脈血管就狹窄或阻塞,在這些狀況下,氧氣可能就無法順利供應到心臟以及身體其他器官,因此出現感覺吸不到空氣、氣促、胸痛或胸口的緊縮感、噁心、冒冷汗等,就是一般所稱的「心絞痛」。所謂的穩定性心絞痛,指的是每當運動到某個耐受點後就會覺得不舒服,但血管狹窄達50%時,運動時不見得會出現症狀,不過隨著血管阻塞愈來愈嚴重,患者可能會發現原本爬到5樓才會感覺胸悶、胸痛不舒服,過了一段時間,只爬到3、4樓就開始不舒服了,這就代表冠狀動脈狹窄日趨嚴重。許多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患者、肥胖者,或是有家族病史者,剛開始可能沒什麼症狀,或是只在很激烈運動時出現輕微胸口不適時,常不以為意,等到症狀日趨嚴重,血管狹窄超過70%以上,可能就需要做心導管,甚至放支架了。 此外,急性心肌梗塞則指的是冠狀動脈血管突然之間完全阻塞,血液完全無法運送供應心肌氧氣,這時候若沒有及時就醫、盡速用藥物或支架打通血管,根本來不及救命。 很多人搞不清楚心絞痛到底是什麼?一般而言,胸悶的感覺就像是一顆大石頭壓在胸口,不是針在扎的那種「痛」;患者常常無法精準定位究竟是「哪裡痛」。吳彥雯說,有時候除了胸口部位,因為神經分布的關係,還可能會出現牽引痛,讓患者覺得好像還伴隨有肩膀痛、下巴痛、甚至連牙齒都會痛;其實經過醫師仔細檢查才發現,這些沒來由的各式疼痛,其實都是心臟缺氧引起的。 還有一種胸痛,是突然來襲,如瞬間撕裂傷般劇烈疼痛,且患者會從前胸瞬間痛到後背;曾有患者形容,彷彿斧頭劈在身上一樣,這恐怕須懷疑是主動脈剝離。主動脈剝離是非常危險的,不少時候一發生,根本來不及反應時就往生了,可說是心血管疾病最可怕的急症;當天氣突然變冷、血管劇烈收縮時,特別容易發作,高血壓患者要特別小心。 若要強身護心,其實無需進行過度劇烈的運動。吳彥雯提醒,有很多運動員長期、大量的過度運動,看似身體很強健,但其實長期下來,對心臟未必是件好事,適量就好了;最重要的還是平時飲食要清淡,避免重油、重鹹,同時要拒絕三高與過胖,且盡快戒掉抽菸的壞習慣,才能遠離可怕的心血管疾病。延伸閱讀: 高血壓都是吃出來的! 5飲食地雷少碰為妙 全身不只腦部會中風! 身體4部位血管不通也會默默要命 
-
2020-04-15 科別.心臟血管
全身不只腦部會中風 身體4部位血管不通也會默默要命
腦中風是大家常聽到的,但是你知道嗎?除了腦部以外,其他部位的神經系統如果也遭遇血流供應上的問題,也有可能造成中風。1、突發性視力喪失–眼中風眼科門診中,有時會接獲單眼視力突然變得模糊不清,甚至看不見的「眼中風」急症案例。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邱育德指出,這項眼科急症是因眼部視網膜動脈阻塞或靜脈出血造成,因為視網膜是產生視覺的重要部位,上面密密麻麻的神經細胞,需依賴血管系統供給養分與氧氣,以維持正常運作;若影響的血管正好是營養中心視力黃斑部的視網膜動靜脈或其分支,便可能造成嚴重的視力傷害。必須特別注意的是,根據統計,視網膜中心動脈阻塞後5年內的死亡率為40%,死因主要是心肌梗塞。因此,「眼中風」不僅是眼科的急症,也代表身體可能突發中風的前驅症狀之一,患者極可能血壓已經過高,或體內已有血栓流竄或血管狹窄阻塞情形,因此除了眼科的處理外,也需要同步照會心臟科、神經內科等專科,及時評估、監控是否有頸動脈狹窄或心臟產生血栓等情形,以免治療上措手不及。2、突發性神經性聽力障礙–耳中風一覺醒來,耳朵突然嗡嗡作響,甚至完全聽不到了,著實會讓人嚇一大跳,是不是罹患了「耳中風」。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林子傑表示,許多人把「突發性神經性聽力障礙」稱作是「耳中風」,它不像「腦中風」發生的年齡層,多以50、60歲以上的老年人居多,而是一般工作壓力大的年輕人到老年人都可能罹患,患者在發病前多半沒有遭到撞擊或外傷,卻突然間出現明顯聽力受損(以單側居多),或併發耳鳴、嘔吐、平衡失調、走路不穩等情況。目前已知的可能引發原因有病毒感染、腫瘤壓迫聽神經、自體免疫系統疾病、內耳淋巴膜破裂等;另外,內耳迷路動脈或其分支狹窄、阻塞,在血流循環不良情況下,也可能造成神經性的聽力障礙。特別是在凜冽寒冬,血管收縮較為劇烈的情況下,部分案例可能出現類似小中風的突發性耳聾症狀。林子傑指出,突發「耳中風」時,最重要的是掌握發病10天內的治療黃金期,患者應盡速至有完整聽力檢查設備的醫院接受檢查診斷。一般來說,「耳中風」的患者若能及時接受治療,則聽力有較高的恢復機會,但如果延遲接受治療,則預後通常會較差。3、讓人舉步維艱–腳中風發生在下肢動脈血管急性阻塞的「腳中風」,是一項讓人舉步維艱的病症。患者通往雙腿「下肢」的血管因狹窄或有血栓阻塞,造成血流不暢通,進而出現下肢冰冷、麻痛、間歇性跛行、慢性潰瘍難癒等症狀;狀況嚴重時,足部肌肉組織因而缺血導致「缺氧性」壞死,甚至可能必須面臨截肢。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兼心導管室主任張丁權指出,「腳中風」也有所謂的搶救黃金時間,一旦超過6~8小時的最佳治療時機,就算再打通血管,肌肉組織仍將持續進行不可逆轉的壞死現象;但偏偏台灣人常有超強「忍功」,常因太能忍痛,而喪失了最佳治療時機,等到醫師宣布必須截肢以保命時,便只能抱憾終身。而患有風濕性心臟病、心房顫動、糖尿病、高血脂、心內膜炎、骨折、感染症或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以及老菸槍等,都是腳中風的好發對象。張丁權提醒,這些高危險群在接受定期健康檢查時,可考慮做腿部的踝關節動脈壓檢查,若ABI比值(足踝動脈收縮壓∕前臂動脈收縮壓)小於0.9,即代表下肢循環不良,可能有週邊動脈狹窄問題,必要時應進一步安排血管攝影,確認腿部血管狀況。4、控制血壓–脊髓中風人體的頸髓與胸腰髓有許多神經分布其中,負有控制四肢力氣、感覺、呼吸與排泄等功能,當「脊髓中風」時,患者可能先是在頸部或背部感到一陣劇痛,或胸部出現類似心絞痛的悶痛感,數分鐘或數小時後,便突然出現雙腳或雙手無力、感覺喪失、大小便失禁等神經症狀。為什麼會發生「脊髓中風」?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院長林欣榮指出,目前已知包括血管動脈硬化、主動脈疾病、動脈剝離等血管疾病,以及全身性敗血症感染等,都是可能引發的原因。而過去的調查更發現,「脊髓中風」患者中超過半數有高血壓病史,且這些高血壓患者合併出現主動脈疾病比例很高。與一般常見的「腦中風」病患比較,「脊髓中風」發病年齡較早,多在50~60歲得病,而年齡愈輕便發生「脊髓中風」的患者,往往表現出來的症狀比較嚴重,且復原情況較不理想;而由於「高血壓」與「脊髓中風」的關係頗為密切,因此,防範「脊髓中風」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血壓控制,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邁入中老年階段後,應定期接受全身血管與神經系統的健康檢查。延伸閱讀: 還認為中風是老人專利? 有這5狀況都是高危險群 每年奪走上萬條人命! 你一定要知道的6項腦中風檢查 腦中風患者要降血壓? 醫師點出普遍3大迷思
-
2020-04-14 科別.心臟血管
高血壓都是吃出來的!5飲食地雷少碰為妙
根據統計,台灣約有430萬名高血壓患者,其中高達160萬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每天還是把高油、高脂和高鹽的食物吃下肚。因為,除非經常量測血壓,否則高血壓很可能沒有任何症狀,而且即便有自覺症狀,也因症狀不具特異性,因此,很容易被忽略。至於已經被判定為高血壓的患者,根據國民健康局2007年的調查,高血壓患者中可以將血壓控制在目標範圍內的比例不高,僅約30,距離及格邊緣很遠。其實無法良好控制血壓,其中很大的原因在於生活型態沒有適當地調整,尤其是飲食習慣這個部分,沒有好好的吃、沒有吃對食物。台灣高血壓學會祕書長、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表示,根據美國國際預防高血壓第7次會議報告(JNC7)的建議,維持理想體重、採高鉀及高鈣的飲食原則、減少飲食中的鈉含量、增加身體的活動量、避免過量飲酒等等,都具有降低血壓的功效。不但一般人可依此原則來預防高血壓,已經服藥控制高血壓的患者,可使降壓藥物的效果更理想,甚至可以降低藥物的劑量。既然吃和血壓變化息息相關,那麼吃什麼或怎麼吃,會吃出高血壓呢?王宗道指出,臨床研究發現,高血壓的發生有其家族性,也就是和遺傳有關。如果父母一方有高血壓,下一代罹患高血壓的機率便為30~50若是雙親都有高血壓,子女罹患高血壓的機率則上升至50~70。在高血壓的成因中,遺傳雖然占了重要角色,屬於先天因素,但是除了與基因有關之外,也與同一個家族中,不論在飲食或是生活習慣方面,都有極高的相似性有關係。1、鹽分攝取過量:外在的環境因素也可能影響血壓變化,其中飲食方面具有相當強的影響性,尤其是鹽分的攝取。高血壓與鹽分中鈉離子的攝取有關。因為攝取過多的鈉,會增加水分在體內滯留,循環血量一旦增加,血壓就會上升,且增強交感神經的反應性,導致血壓攀升,所以,要預防高血壓,飲食應該保持清淡,不要吃重鹹。2、飽和脂肪酸吃太多:除了不能吃太鹹之外,還要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取。研究分析發現,將食物中的脂肪總量減少,尤其是飽和脂肪酸,對於降低血壓的效果最為顯著。而在選擇食物種類方面,可以增加蔬菜、水果、低脂食物、堅果類以及穀類等食物的攝取,盡量避免高脂食物及甜食、零食等,肉類方面則以魚類、白肉取代紅肉。3、蔬菜、水果吃太少:多吃蔬菜和水果、飲食要節制、將體重控制在標準範圍之內,對高血壓來說也很重要。根據目前全球醫界及營養界公認具有控制血壓效果的高血壓保健飲食原則得舒飲食(DASH)臨床試驗,是將飲食由一般美式飲食,改變為富含蔬菜、水果及低脂食物,增加乳品與堅果類的飲食,同時避免食用含高脂、高飽和脂肪酸及高膽固醇的食品。4、飲食份量沒節制:已經有研究證實,體重每減輕10公斤,可以降低收縮壓5~20mmHg。而要健康減重,不外乎多運動以及飲食控制,改變飲食習慣對血壓值的影響很大,但也是最難做到的。但是其實能改善前述的幾項飲食習慣缺點,對體重控制就很有幫助,進而可以預防高血壓上身。 5、抽菸、喝酒不忌口:抽菸會使血壓上升,還會造成心血管方面的傷害,因此務必戒菸。而有研究指出,適度且適量喝酒,可以降低冠狀動脈心臟病風險,所以,有人為了預防心臟病,開始喝酒保健,但卻忽略了「適量」的問題,還有經常性的過量飲酒,反而容易使血壓上升,因此喝酒的「量」相當重要;不過,正在服用降血壓藥物的人,若是大量飲酒,也可能會使治療無效。延伸閱讀: 吃對血壓自然降! 16種天然降壓食材隨時都能吃到 洗腎前多數人都罹這3種病! 別等身體有警訊才想到要預防 
-
2020-04-14 科別.腦部.神經
高血壓為腦出血危險族群 腦動脈瘤難預防
玉山金控科技長陳昇瑋腦出血辭世,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許彥偉說,自發性腦出血大宗為高血壓性腦出血與動脈瘤破裂,後者致死率相對高,無明顯徵兆,較難預防。許彥偉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腦出血分為外部撞擊導致與自發性,自發性出血依出血原因可分成高血壓性腦出血、動脈瘤破裂與動靜脈畸形等,前兩者較大宗。「腦動脈瘤猶如顱內不定時炸彈」,許彥偉說,腦出血患者約7到8成是高血壓族群,通常能透過血壓控制減少腦出血機率,但腦動脈瘤出血患者,往往沒明顯徵兆,較難預防。據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神經外科醫師郭岱宗提供新聞資料,腦動脈瘤破裂前,病患幾乎不會有任何症狀,一旦破裂就易造成蜘蛛網膜下腔出血,約1/5病患尚未到院就離世,1個月內死亡率甚至達5成。郭岱宗說,雖有些腦動脈瘤破裂送醫患者,經問診時會發現平時偶爾有間歇性頭痛,但病患狀況不同,大部分為無預警情況下昏倒而緊急送醫。台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提供新聞資料表示,腦動脈瘤通常沒症狀,100人裡有1到2人潛藏腦動脈瘤而不自知,許多人是健康檢查時發現,或動脈瘤太大引起梗塞性中風、類似腫瘤壓迫性效應,更嚴重是破裂出血後才檢查出有動脈瘤。錢政平表示,腦動脈瘤好發45歲以上成人,與抽菸、喝酒、作息不正常、壓力與血壓不規則控制有關,腦動脈瘤破裂時機難預測,唯有安排定期健康檢查及早發現。
-
2020-04-14 科別.腦部.神經
溜直排輪跌倒撞到頭部 44歲金控科技長腦出血驟逝
44歲玉山金控科技長陳昇瑋驚傳腦出血辭世。陳昇瑋是在上月3月29日開車載女兒出門溜直排輪,期間跌倒撞到頭部,但當下並無發現異狀,開車返家途中才突然身體不適昏迷,經送醫搶救多日仍不幸辭世。士林地檢署司法相驗,發現陳的頭部受有外傷,判定是意外身亡根據中央社報導,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許彥偉表示,腦出血分為外部撞擊導致與自發性,自發性出血依出血原因可分成高血壓性腦出血、動脈瘤破裂與動靜脈畸形等,前兩者較大宗。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表示,腦出血是腦中血管破裂出血的症狀,腦出血的前兆有高血壓、頭痛或暈眩或無明顯症狀等。發作時會伴隨突來的劇烈頭痛或可能意識不清、四肢癱瘓或半身麻痺的情形。嚴重的話,可能發生呼吸困難或死亡。「腦中風」長期以來一直是國人主要的致命殺手。這是一種急症,主要是因腦部血流受阻,導致無法供應腦部氧氣的需求,腦部組織受到傷害,而發生腦神經缺損症狀、出現腦功能障礙。也就是腦部血管因阻塞而缺血或因破裂而出血,造成腦細胞受損,出現語言、意識、肢體的神經功能障礙時,就稱為腦中風。腦中風分為「缺血性腦中風」(腦梗塞)及「出血性腦中風」(腦出血或腦溢血)兩種。台灣人以缺血性腦中風(腦梗塞)發生的人數較多,約為出血性腦中風的五倍,當天冷、季節交替之際,65歲以上老年人容易發生中風。缺血性腦中風是因為血液凝塊堵塞腦部血管所造成,約占中風人數的70%至80%。出血性腦中風是因為供應腦部的血液破裂所造成,約占中風人數的20%至30%;其中,蜘蛛網膜下腔出血約占5%,主要是腦血管動脈瘤破裂造成的出血,一旦破裂,甚至造成大出血,可能就會陷入昏迷,致死率極高。出血性腦中風與缺血性腦中風發生的症狀是一樣的,都會有腦壓上升、頭痛、噁心、嘔吐、癲癇等症狀出現。如果突然身體一側肢體麻木、顏面神經麻痺、走路不穩、複視、手腳無力、嘔吐等症狀出現,就要小心可能「中風」了。應把握中風後的救命「黃金3小時」,緊急送醫院急診檢查治療。★腦中風症狀絕大多數腦中風都是急性發作,發作前並沒有太多的症狀,因此認識腦中風的警訊相當重要。.嘴歪眼斜.一側或兩側肢體無力、麻木.意識模糊甚至昏迷.言語不清、溝通困難,有口難言或答非所問.感覺異常.吞嚥困難、流口水.突然眩暈、嘔吐、劇烈頭痛.步態不穩、運動失調.大小便失禁.視力模糊、複視、視野缺損.抽搐.精神上的改變:情緒冷漠、躁動不安、記憶喪失
-
2020-04-12 科別.泌尿腎臟
攝護腺肥大 八旬翁尿中有膿
年長男性注意,若頻繁解不出尿、甚至尿中有膿,可能是攝護腺肥大問題。一名住在安養中心80多歲的老翁,之前就有頻尿但出現量少、解尿不順情形,原覺得是年長而不以為意,但三個多月前發現尿中有膿,在女兒陪同下就醫發現是攝護腺肥大、並有兩公分大的結石,經手術治療加上醫師所開抑菌、增加膀胱收縮藥物下,情況明顯改善。近年有年輕化趨勢收治該病患的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殷約翰表示,攝護腺肥大與男性荷爾蒙有關,也是男性獨有的問題,所伴隨常是排尿不順症狀,以往都發生在60歲以上男性,但近年發現有年輕化趨勢,40、50歲患者也大幅增加,他以自己近年臨床患者統計,50至70歲的患者就占約六成。造成攝護腺肥大之原因,殷約翰說,最主要是隨年齡增長,男性荷爾蒙的刺激造成組織增生;另外,不良生活習慣如抽煙、喝酒、晚睡,或是體重過重、肥胖,過油過辣高脂等飲食習慣,肝硬化、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等,都是可能的危險因子。頻尿、量少、排尿慢他說,攝護腺肥大會引起患者排尿障礙,常見症狀有頻尿、排尿慢、尿流細小、有餘尿感,或夜尿次數增多;到後期時則可能出現膀胱炎、尿道炎,而泌尿系統癌症等也可能引起血尿。在檢查上,他說,透過病史詢問、指診、超音波、膀胱鏡、攝護腺特異抗原(PSA)等都是方式之一。如上述患者雖沒有血尿,但經超音波檢視後,發現其攝護腺比原先肥大、膀胱內有一顆約兩公分大的結石,一般來說結石大於一公分、卡於膀胱頸或尿道,就會出現明顯的排尿困難。而同時也發現老翁有疝氣的問題,主要原因與便秘一樣,攝護腺肥大患者因為尿不出來,所以膀胱就需用力,以致腹壓升高,久而久之就可能導致股溝疝氣。不過,殷約翰說,因考量老翁年邁且不影響攝護腺割除,故暫不處理。輕症口服藥能改善而在治療上,殷約翰說,若症狀較輕微,多數患者以口服藥治療就能改善,若合併有出血、膀胱結石、腎功能受損或排尿困難而影響生活時,則建議透過手術治療改善。在考量老翁身體狀況尚可下,以手術將攝護腺摘除、結石取出,術後恢復狀況良好,三天後即出院;並開立抑制細菌、增加膀胱收縮藥物,助解尿順利,兩個月後回診時,解尿情況已改善。多蔬果、少辛辣如何防護攝護腺肥大,他建議日常生活可多吃蔬果,減少便秘;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戒酒等,以免交感神經收縮更厲害;而服用可能影響膀胱收縮藥物時,應向醫師諮詢後再服用,以免症狀加劇;很重要的是,有攝護腺肥大的患者,應定期接受檢查。
-
2020-04-11 橘世代.健康橘
張曼娟:沒有一個時刻讓我覺得,此刻最好
每個人的生命裡,都曾經有過幾個「張曼娟」。那是學生時代讀小說「海水正藍」時,遇見思念媽媽的早熟小男孩,流下的心疼眼淚;那是談戀愛時,衝去南台灣的小火車站,買了「永康」到「保安」站的車票,獻給情人「永保安康」的心意;那是周治平「江南有雨嗎?」歌裡的鄉愁、張清芳「深邃與甜蜜」曲中的苦澀戀情;慢慢的,兒孫的書桌上也出現了張曼娟:有聲書、奇幻學堂、成語學堂、唐詩學堂。現在,張曼娟還在。從未停止分享自己人生的她,正經歷一場關於「老」的學習。張曼娟第一次察覺自己跨入「老」的疆土,是在5、6年前。有天張曼娟搭電梯,住在同棟樓的一名青少年踏進電梯後對她說:「我知道妳,你們家就是有那個很老、很老、很老的老人家的,對不對?」那是張曼娟第一次聽到有人用連3個「很老」來形容父母親。「第一次聽很不習慣,但後來思考,那時母親年近80、父親年近90,對青少年來說,他們『很老、很老、很老』也沒錯。」80歲照顧102歲 台灣社會真的很老從那天起,張曼娟發現不少朋友家裡都有8、90歲的老人家需要照顧。與此同時,她聽說母親有個好姐妹,也是年近80,還在照顧102歲的老母親;老人照顧老人的例子俯拾即是。有天晚上,張曼娟送父親進急診室,整晚一直有病人被送進來,每個都比父親老,多數是因「老化」後的身體機能退化:血壓低、尿道受感染、肺部水腫…,她永遠記得那天的驚駭,「那是我第一次認識到,台灣社會真的很老很老了。」照顧者才懂的旅程「辛苦也幸福」這幾年來,張曼娟因為照顧年老的父母,經歷了一段驚惶失措、難以向外人道、只有照顧者才懂的旅程。對張曼娟而言,思考是習慣、寫作是日常,這些辛苦並非過了就煙消雲散,反而化為生命裡必須思考的議題、值得寫下的學習。她記得,父親剛過80歲的幾天後,因為聽力退化,加上罹患罕見疾病紫斑症,凝血功能下降,必須天天服用大量類固醇,心情低落。有天早晨,張曼娟在睡夢中驚醒,聽見父親嚎啕大哭,痛徹心扉地問:「人為什麼要老?老了為什麼這麼悲哀?」但沒有人能回答父親。張曼娟的父母未曾照顧過老人,不知道老之將至是怎麼回事,當老毫無預期來到生命裡,便手足無措。「照顧父母有辛苦,但也很幸福」,她從父母身上學習:老是怎麼回事?預想「我要怎麼老?」預設「我要成為什麼樣的老人?」沒有上一代匱乏感 自許成為睿智老人「我的學習是,要當一個『不等待的老人』」張曼娟觀察,人年紀愈大愈期待他人關注,總是在等待:等尊敬、等關心、等付出、等待兒孫回來…。等待成為不快樂的來源,也成為旁人的壓力。張曼娟父母這代老人,經歷過戰爭與饑荒,生命有著匱乏與不安。最近新冠肺炎導致大家排隊搶口罩,母親還心慌的問她:「會不會有天真的沒有糧食可以吃?」母親經歷過1942年河南大饑荒,這場饑荒死了超過300萬人,她母親一直覺得這樣的悲劇會再發生。「我們這一代思考與自我實現機會多,沒那麼深的匱乏感,更容易安定,我們不應該等待別人給與,要成為自給自足的生命」,張曼娟期待自己是一個「睿智的、雋永的」老人,面對困難她極少抱怨、刻意交不同年紀的朋友、願意吸收不同的觀點,讓自己生命豐富跟得上時代。喜歡當下的自己 從心所欲而不踰矩年輕時的張曼娟,敏銳而自我,文學作品感動無數人;如今站在中年與老年的交界點,舉止言談反而散發著自在的從容:「活到某個年紀真的就像孔子說的『從心所欲而不踰矩』。」她笑著說,很多人問她,若有時光機,想要回到生命哪個階段?「沒有!」對張曼娟而言,每個階段都很棒,「但沒有一個時刻讓我覺得,此刻最好」。今日的張曼娟,肯定比昨日更豐盛,對生命的理解、對自己的認識也更多了。回首人生路,張曼娟有時候會覺得心疼,「原來我曾經那麼孤獨、不被理解」,但也看見自己從未放棄,終於做到了一些事、幫助了一些人。喜歡當下的自己、期待未來的生活,這是張曼娟。張曼娟陪伴著我們走過生命的許多階段,包括學習老去、面對老化這段時光。 【張曼娟系列報導】。張曼娟:「長照2.0應該留給更需要的人!」 沒想到,這真的不只是錢的問題...。張曼娟:人生很少有事情可以自己作主,生死大事自己作主,簡直太奢華、太幸福了!。張曼娟:照顧者才懂的旅程「辛苦也幸福」。「一間小屋與友為鄰」張曼娟:無子老後,不憂不懼留言就有機會獲得張曼娟最新力作「以我之名:寫給獨一無二的自己」立即參加:https://bit.ly/2V3qbtD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4-11 癌症.肺癌
多年居國人癌症死亡率第一名,肺癌第三期怎麼辦?醫師圖文解說
我們每天呼吸空氣來獲取足夠的氧氣,並排出二氧化碳,雖然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肺臟健康事關重大,肺癌已經蟬聯國人癌症死亡率第一名多年,一起來了解。癌症起源於細胞的變異,肺癌細胞不像正常細胞那般依照正常週期成長、死亡,而會形成腫塊,侵犯鄰近組織,甚至經由血液或淋巴轉移到身體其他地方。根據細胞的樣貌,我們把肺癌區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小細胞肺癌」,另一種是「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的患者比較少,約八成五的患者罹患的肺癌屬於「非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裡面又包含了肺腺癌、大細胞癌、鱗狀細胞癌。我們先針對非小細胞肺癌的部分討論。 發現肺癌之後,醫師會先替患者安排適合的檢查,確定癌症分期。癌症分期代表著目前癌細胞進展的程度,我們需要根據電腦斷層、支氣管鏡等各種檢查,評估腫瘤(Tumor)的大小和侵犯位置,了解淋巴結(Nodes)受影響的程度,並找出癌症是否轉移(Metastasis)到其他器官。我們取這三項指標的英文字第一個字母,合稱為「TNM分期」,將腫瘤侵襲的程度分成四期,第一期為初期局部侵犯,第四期為轉移的癌症。了解患者癌症處於哪一時期,再合併考量個人身體狀況後,醫師才能制定出適合患者的治療計畫。非小細胞肺癌分期依據肺癌第三期屬於「局部廣泛性」肺癌,這時癌細胞尚未轉移到全身各處,但腫瘤本身可能比較大、或侵犯胸壁;或是癌細胞侵襲到超出原始腫瘤肺臟之外的淋巴結。以下幾種狀況都屬於非小細胞肺癌的肺癌第三期:1. 淋巴結侵犯屬於N0或N1,代表淋巴結侵犯尚未超出原本腫瘤生長處的肺臟,但腫瘤狀況較嚴重,像是腫瘤較大,於同側肺臟有次發的腫瘤形成,或腫瘤已經侵犯胸壁、支氣管、或縱膈腔。2. 淋巴結侵犯屬於N2。代表癌細胞已經侵犯縱膈腔靠腫瘤同惻肺臟的淋巴結,或是侵犯氣管下方的淋巴結。3. 淋巴結侵犯屬於N3。代表癌細胞已經侵犯縱膈腔靠腫瘤對惻肺臟的淋巴結,或已經是侵犯到鎖骨附近或頸部附近的淋巴結了。肺癌第三期一般來說,治療癌症的方式可以分為「局部治療」和「全身性治療」。「局部治療」包括了「手術」和「放射治療」。手術治療可以切除癌症組織,移除可能受癌症侵襲或已有癌症的淋巴結。放射治療則是利用高能量的放射線來擊潰癌症細胞,通常簡稱為電療。「全身性治療」有大家常聽到的「化學治療」、「免疫治療」、及「標靶治療」。「化學治療」是靠藥物影響癌細胞的生命週期,讓癌細胞無法複製增多,簡稱為化療,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癌症治療方式。「免疫治療」則會活化身體的免疫系統來攻擊癌細胞。「標靶治療」能避免癌細胞取得營養或增生訊號,藉此影響癌細胞的存活。面對第三期肺癌,通常不會單獨使用一種方法。醫師可能會建議同時進行兩種治療,或是安排一系列的治療過程。肺癌第三期的治療由於肺癌第三期處於局部晚期癌症,代表某些癌細胞可能「不安於室」,正在蠢蠢欲動的往外擴張勢力範圍,這時的治療方式就不一定能單靠手術將腫瘤切除乾淨,而需要採用化學治療、免疫治療等全身性治療方式控制癌細胞。肺癌第三期對照表如果沒有縱膈腔淋巴結的侵犯,也就是屬於IIIA的肺癌第三期,可以先進行手術切除肺癌腫瘤與淋巴結,再視檢體邊緣是否有癌細胞,輔以同步化療加電療,或單用化學治療。手術前可能先進行數個療程的化學治療,讓腫瘤縮小以利手術進行。如果患者身體狀況或腫瘤狀況不適合手術的時候,考慮先用同步根治性化療加電療,再配合十二個月的免疫治療。如果已經有縱膈腔淋巴結的轉移,屬於IIIB或IIIC,主要就得先做同步根治性化療加電療,再配合免疫治療。萬一患者是先接受了手術,在手術取下的淋巴結裡發現有縱膈腔淋巴結的轉移,而發現為N2的狀況,就需在術後追加做化療與電療。肺癌第三期的治療流程近幾年蓬勃發展的免疫治療,已被運用到多種癌症,也可提升肺癌患者的存活率。我們的免疫系統是用來防衛身體的「私人部隊」,只要發現不屬於自己身體的細菌、病毒、或細胞,都會活化免疫系統加以攻擊。但是有部分癌細胞卻能藉著偽裝,躲過免疫系統的攻擊。「免疫治療」就是幫忙免疫系統解除癌細胞的偽裝來增強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的能力。肺癌免疫治療的原理正常狀況下,我們的細胞會有生命週期,並在適當的時機凋亡,稱為「程序性細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癌細胞為什麼可以不斷增生,擴張勢力範圍,又躲過免疫系統的攻擊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癌細胞透過增加表面的PDL1並與T細胞上的PD-1結合,這樣一來就能關閉免疫系統,癌細胞因此不受T細胞攻擊死亡。PD就是programmed death的縮寫,L代表Ligand配體,所以癌細胞表面的PD-L1就像個啟動剎車的開關,當癌細胞表面的PD-L1與T細胞的PD-1結合,就像啟動T細胞的剎車,T細胞就放過了癌細胞。當科學家找到這個讓癌細胞存活的狡猾機制後,當然就能加以反制啦。免疫治療的藥物可以是先去找癌細胞的PD-L1,或是去找T細胞的PD-1,以阻止癌細胞的PD-L1與T細胞的PD-1結合,讓癌細胞無法啟動剎車、矇騙T細胞,身體免疫系統辨認出癌細胞後,便能發動攻擊殺死癌細胞。簡單來說,癌細胞有躲避被身體免疫系統認出的能力,而免疫治療就是破解癌細胞躲藏的方式,讓免疫系統認出並攻擊癌細胞。目前免疫治療的藥物需要靠靜脈輸液導入體內,以目前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無法手術的病人來說,同步放化療結束後,若無立即的病情改變,患者約每兩星期注射一次,一次注射六十分鐘,共使用一年,能延長之前治療帶來的效果。大部分的病人接受免疫治療治療時,常見的副作用是覺得很疲憊很累,即使睡眠充足還是不見改善。並且可能出現咳嗽加劇、皮疹、皮炎、噁心、腹瀉、食慾下降、便秘感。偶爾會出現肌肉和骨頭疼痛。肺癌第三期-同步放化療結合免疫治療在免疫治療的過程中,可能出現肺部、腸道、肝臟、皮膚等器官發炎之副作用,要特別留意。另外,孕婦或哺乳者無法接受免疫治療,否則會傷到小寶寶。接受癌症第三期的治療過程可能比較辛苦,但在更多元療法的幫助下,目前的治療成效已比過去有長足的進步。患者記得要按時回診檢查並作影像追蹤,大約在治療後的前三年,要每三個月到六個月之間回診,並做一次胸腔的電腦斷層。平常除了注意肺癌發展的情形之外,血壓、血脂、血糖狀況也得多加留心。若想要施打流感、皮蛇(帶狀皰疹)、肺炎鏈球菌等疫苗前,請記得向醫師諮詢。當然,患者還要定期找牙醫洗牙和檢查口腔,並注意其他種類的癌症篩檢。肺癌第三期治療後的追蹤平時要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規律運動,飲食均衡,喝足量的水,萬一治療後食慾太差或體重過輕,可以找營養師調整飲食。患者要避免喝太多酒,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務必戒菸」,戒菸真的很難,但為了肺臟和其他器官的健康,請務必戒菸。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也能提升治療的效果呢。原文:
-
2020-04-10 新聞.健康知識+
心臟病、腦中風跟腰粗有關?超過「這尺寸」要有警覺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106年女性十大死因中,慢性病佔有7項,分別是心臟疾病、糖尿病、腦血管疾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而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是這些慢性疾病的共同危險因子。隨著年齡的增加,新陳代謝速度會變慢,如果沒有足夠的運動量,脂肪就會在不注意時悄悄堆積起來,常聽女性表示明明食量沒變,腰圍卻越來越粗,體重也控制不下來,同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也紛紛找上門。國民健康署提醒女性腰圍超過80公分,即是腰圍過粗,小腹突出腰圍過粗小心內臟脂肪會超標,體重過重或肥胖也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等風險,研究發現有代謝症候群者罹患心臟病及腦中風的風險機率是一般人的2~4倍。現代女性不論已婚或未婚往往身兼數個角色,不僅僅是貼心女兒、呵護家人的母親,也是職場工作者或是家庭照顧者及家庭重要支柱。因生活環境、工作忙碌或壓力等因素,使得大多數女性喜歡吃甜食或吃消夜,由於甜食能刺激大腦多巴胺神經元,讓人感到興奮,因此可能會越吃越想吃而對甜食上癮,加上可能太忙碌使運動時間有限或沒時間運動,身體代謝變慢或因基礎代謝率降低,就容易有腰圍過粗或體重過重或肥胖的情形。女性健康3招 遠離慢性疾病 1. 健康吃、分享吃避免常吃甜食及含糖飲料,如遇特殊節慶想吃甜食,建議不妨與周遭親友分享吃,想喝含糖飲料時可用白開水取代,以增加身體代謝,且晚餐過後與睡覺前這段時間少吃宵夜,而多吃高鈣深綠色蔬菜及高鈣豆製品、適量水果及天然未加工食物,可避免骨質疏鬆,平日食用低油、低糖、低鹽及高纖的飲食,以清蒸、涼拌、燉等取代油炸烹調方式,及戒菸少飲酒,保持健康體態。2.運動不難,做就對了除了工作中的勞動外,建議通勤族可每天提早一、兩站下車走路或騎腳踏車上、下班,並將運動習慣融入生活中,每次運動至少15分鐘每天2次,可利用中午休息時間進行健走或是做伸展操,晚上吃完飯後也可利用公園運動設施或社區活動中心做荷重運動或有氧運動或肌力訓練,以增加骨密度及強健肌肉,降低跌倒和骨折風險。3.定期量血壓、體重及腰圍定期量血壓、體重及腰圍是預防及控制三高的最佳簡便方法,女性健康腰圍要小於80公分,家中可備腰皮尺,每天於起床後量測,當有腹部脂肪累積時,就能透過腰圍量測警惕自己;家中如無血壓計,可到社區藥局或社區血壓站等定期量血壓,建立自我血壓記錄;建議家中備有體重計,每天固定時間量測,才能掌握體重變化情形。 (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下背痛與脊椎有關! 7種疾病都可能出現腰痠背痛 腰痛多來自肌肉骨骼? 這種腎病健檢才現形且會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