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1 養生.抗老養生
搜尋
臨終
共找到
289
筆 文章
-
-
2024-11-16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2024退休力大調查/林媽利年逾80歲 仍勤到實驗室
被喻為台灣輸血醫學之母、輸血醫學的拓荒者,林媽利一手催生台灣捐血系統,建立血庫、輸血等作業評鑑,在輸血醫學暨分子人類學研究等領域上,無人能出其左右,名列「世界名人錄」、「科學及工程世界名人錄」及「醫學及生物世界名人錄」,高齡八十多歲的她尚未正式退休,堅信不管活到幾歲,對人生仍會充滿熱情。目前林媽利仍在淡水馬偕醫院實驗室帶領子弟兵鑽研著輸血醫學、族群研究,她回憶起年輕時在台北馬偕一間小辦公室裡,開啟了台灣輸血醫學研究,當時只有一張工作檯,幾張桌子、椅子,以及一台嘎嘎作響的電扇,盡管當時物力維艱,但充滿熱血與希望。林媽利表示,近年來各大醫院成立血液中心,年輕世代醫師投入血液研究,輸血醫學領域已後繼有人,但自己還無法正式退休,這些年帶領研究團隊執行分子人類學及族群研究,希望有人接下棒子,因為年紀真的大了,應該好好休息,專心畫畫,享受退休生活。「不管活到幾歲,都希望我的人生是有意義的。」林媽利說,年輕時投入輸血醫學,後來則致力於台灣本土分子人類學,在兩千八百多個古代遺址中,找到先人遺骸,透過一系列DNA研究,瞭解三千多年前台灣祖先倒底從何而來,研究結果可能重新改變台灣歷史。讓二二八死亡受難者有機會找到回家的路,則是林父臨終之前念茲在茲的願望,希望女兒能夠憑藉著血液遺傳學的特殊才能,比照1948年南韓濟州島四三事件,協助眾多罹難者家屬找到先人遺骸,供後代子孫祭拜,為這起時代悲劇畫下句點。為了完成老父親的遺願,林媽利在70多歲時投入這項艱辛工作,但最後終告失敗,她笑著說,「想一想自己真的過於天真,單憑一己力量,怎可能完成應由國家動員的歷史任務。」林媽利表示,與二二八有關的亂葬岡分布於全台各地,而相關遺族人數眾多,為了搭起兩端的連結,她連續八年參加二二八相關活動,研究團隊於現場擺設攤位,發放血型基因比對同意書,但反應出奇冷淡,僅有十幾人願意簽署同意書。至於亂葬岡遺骸部分,檢驗難度更高,林媽利指出,這必須呈送公文至法務部,取得檢察官、眾家屬們同意,始能開棺驗屍,但忙了幾年下來,仍舊毫無進展,期間好幾次想放棄,都因父親遺願而撐了下來,還想著「現在不做,以後更不可能」、「人家不做的,我來做」,但這難度實在太高,最後只能放棄。輸血醫學、分子人類學均是林媽利專長學術領域,也是她的興趣所在,但她最熱愛的還是從小無師自通的繪畫,在創作過程中,釋放壓力,心靈獲得療癒,只要手指還能動, 就會繼續畫下去。從一開始單純的水彩繪畫,至版畫、蜂蠟畫、玻璃彩繪,挑戰愈來愈高,但林媽利樂此不疲,前幾年舉辦個人畫展,所得一百多萬元,全數捐贈輸血學會,做為研究經費。在談到愛狗Pedro時,林媽利眼中盡是溫柔的光芒,開懷地大笑,她說,養寵物確實很麻煩,但充滿了樂趣,也是夫婿離世後,最重要感情寄託,回到家時,總習慣喊著「Pedro來,讓阿嬤抱抱」,心情頓時愉悅起來。Pedro為14歲的吉娃娃,在主人寵愛下,重達八公斤,體型渾圓可愛,因年紀老邁,免疫力變差,腳底常發炎,動作遲緩,林媽利常幫著洗腳、換藥,就像另一種老老照護。她說,「自己動作變慢,狗狗也是一樣」,一同享受晚年餘暉,也是一種幸福。盡管高齡八十好幾,林媽利為了跟上時代,想善用手機科技,不想當一個三C傻瓜,常請教實驗室的年輕伙伴,學習如何放大手機螢幕的字體?怎麼設置手機、網站密碼?密碼應該存放在哪,才不會弄丟?她表示,這些看似小事,但一個沒處理好,卻可能折騰許久。許多銀髮族習慣一早打開手機,聆聽著來自親朋好友早安圖訊息聲,一一觀看後,逐一回覆,再轉發給其他人,這是生活中重要的儀式,林媽利認為,每天透過LINE群族問候親友,相互聯繫,這是非常好的人際連結,她也是如此,常透過手機與遠在美國定居的孩子,及台北教會好友們保持良好互動,「老年人不要畏懼科技,應該善用科技,讓生活更充實、有趣。」
-
2024-11-16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2024退休力大調查/七十四歲葉桑 是推理小說家也是稽查員
跟推理小說家葉桑約在校園,他提早抵達,倚著街邊的石柱翻閱筆記本,很想知道眼前場景如果出現在他小說中,會是一段怎樣的描述。很可能是「形象斯文的男性,戴著一副眼鏡,打扮乾淨整齊,看起來是退休的年紀,其實還活躍於兩份工作,推理小說家以及ISO稽核員。」「我的字典裡沒有退休。」葉桑過去曾是藥廠化驗員,培養細菌需要較長時間的等待,於是一邊寫作投稿至報社,後來受邀在聯合報寫專欄,當時剛開放報禁,是寫作的美好時光,稿費加起來比正職薪水高,卅五歲出版第一本小說,之後維持每年出版一本,直到四十三歲。他說,當時很天真沒想過財務問題,四十三歲辭職在家寫作,那個年代也不時興作家到處演講或上節目,一年後有些厭倦,也不知道是幸或不幸,本想用熱血灌溉文壇花朵,此時外商藥廠找他擔任約聘人員執行專案,不到一年他升為正式員工。儘管外商條件優渥,卻也因為忙碌讓他中斷小說創作。「人生在風平浪靜時,就要想到狂風暴雨時如何因應。」五十歲那年父親去世,身為獨子,理所當然負起照顧母親的責任,也是這一年,他開始產生危機感,雖然外商薪水很好,但六十歲得退休。當時沒有勞保新制,不會有退休金,他想要找一份沒有年齡限制的工作,於是辭職考進稽核公司擔任稽核員。稽核員期間經常公務出國,有一天回家看見媽媽跌倒在地爬不起來,心一驚,如果出國時媽媽發生意外,後果不堪設想,於是他從正職稽核員改為兼職,白天照顧母親,外出工作時就申請居家服務,晚上有空就寫稿,今年七月,高齡九十六歲的母親離世後,他依然維持著兩份工作。稽核和寫作是不同專業,但葉桑認為大同小異,他寫的是推理小說,要抽絲剝繭找出真相,而稽核員有點像偵探辦案,過程中必須留意蛛絲馬跡,問話要像蜘蛛結網,跟推理小說有異曲同工之妙,此外,稽核員三年換證一次,必須研讀最新法規,推理小說也是要與時俱進,因為辦案手法日新月異,而且兩種工作都沒有年齡限制。不退休是因為生活樂趣這個年紀的優勢在於,他的接案少,只要客戶有需要,熬夜趕工隔天早上就可以交出資料,他說,有些客戶要的就是快速,年輕稽核員可能接案太多,一份資料分析往往需要好幾天,相形之下凸顯出他的優點。持續工作帶給他很大成就感,「平常在家附近散步,人家看我是糟老頭,走到餐廳門口還被擋下來問,阿伯你要做什麼。但我從事稽核工作時,專業獲得尊重,受邀參加客戶的員工聚餐也備受禮遇,這些都是生活中的樂趣,金錢已經不是最重要的。」很多人退休後感到失落,可能是對過去的生活品質過於執著,他建議趕緊找一個自我肯定的方式,從自己的愛好延伸擴大,例如喜歡閱讀可以參加作者講座,喜歡寫作就從臉書一天一篇貼文開始寫,他在六十歲那年開始寫臉書,六十五歲出版社再度找上門,一年出一本,目前出了七本小說,去年發行《塵封之謎》,今年年底要出新書《波斯貓在暮靄中唱歌》。葉桑六十五歲出書時跟媽媽一起直播宣傳,問她世界上誰最帥,本來期待自己被稱讚,沒想到媽媽堅持說是裴勇俊。照顧媽媽廿四年,雖然有悲傷的時候,但有時候很好玩、很溫馨快樂,「照顧媽媽初期兩人像朋友一樣,當媽媽逐漸老去不能行動,就當成女兒寵愛,後來媽媽完全失智就當成寵物,無條件愛她。」願老年如流星般消逝葉桑的父親八十八歲離開,媽媽享壽九十六,他預估自己也會長壽,一定要未雨綢繆,預先想好未來廿年的安排,現在持續工作存錢,等年紀更大之後要住進銀髮宅,他開玩笑說,至少不能被媒體下標題「老作家葉桑晚景淒涼」。接續照顧父母至臨終,漫長過程中,自己想要的老後生活樣貌逐漸清晰,「無病無痛地老去、無聲無息地死亡,就像流星一下子消逝。」聽來頗富意境,葉桑點點頭說:「人生不要這麼政治,可以詩意一點。」
-
2024-11-10 退休力.退休力檢測
2024退休力論壇/日本掀起「終活運動」 即起練習不留憾
人生最後一哩路,該怎麼走?如何不留下遺憾?自日本掀起一股「終活運動」後,許多人開始檢視自己的過去、現在、未來,希望不留下遺憾。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營運長吳貞瑩說,在311大地震之後,日本人開始意識到突來的意外,該如何為臨終做準備,於是興起了「終活」兩字。過去,日本也跟台灣一樣避諱討論死亡,甚至不喜歡提到「老」字,但隨著社會高齡化的發展,死亡、老化、疾病成了避不開的話題。吳貞瑩表示,終活不只為了做好生命走到最後階段的準備,更是為了活在當下,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有一本屬於自己的終活筆記,好好書寫生命歷程,並規畫身後安排。聯合報與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攜手製作「以防萬一」終活筆記本,內容一步步教導民眾理解死亡、安排死亡、實踐終活。書寫方式可以用「斷捨離」來比喻,人生最後要留下哪些東西,都要先一一寫下,避免子女整理遺物時傷心傷神,趁著健康時預先規畫,不讓後事造成家人困擾。吳貞瑩提到,手冊不僅是「終活」指導書,也類似生前遺囑,內容小從生活瑣事,大至預立醫療決定、安排葬禮等。宛如提前規畫告別式,寫下個人喜好、欲邀請的人、背景音樂播放、想放哪一張照片,鼓勵民眾在書寫的過程中,思考人生意義,也學會面對死亡。除了自己決定身後事,器官捐贈也是善終的一環,「器捐」能讓他人重生,亦是另一種生命教育。為逝去的親人決定器捐,對許多人來說相當艱難,簽下同意書的家人更會感到茫然、無力、自責。隨著世代觀念轉變,吳貞瑩呼籲,迎向生命終點前,好好告知家人最後的決定,人生代辦清單自己作主。
-
2024-11-10 退休力.退休力檢測
2024退休力論壇/蔡宏斌:預立醫療決定不是賣身契
台灣擁有亞洲第一步善終專法「病人自主權利法」,不過不少民眾對於如何善終,仍存在疑慮。器捐病主中心執行長蔡宏斌說,許多民眾認為「簽預立醫療決定書等於簽賣身契」,但事實並非如此,民眾隨時均可更改預立醫療決定內容。蔡宏斌說,自己在醫學中心任職,每日都經歷生死無常,有時患者被送至急診時,已經昏迷無法自我表達,器捐病主中心鼓勵民眾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但許多醫療決策相關條文,專業性、複雜度均高,要民眾理解有其困難,病人時常要經過一次插管、拔管出院的親身經驗,才能知道自己想要的臨終醫療項目有哪些,並凝聚家族共識,作出決定。簽訂預立醫療決定書之前,民眾必須接受「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過程,目前健保署給付住院病人免諮商費用。蔡宏斌表示,ACP過程中需有2位見證人,通常建議由二等親內的子女等親人陪同,但民眾也可由信任的朋友陪同並見證;ACP過程約一小時,過程中除醫師之外,還會有社工師、護理師等陪同。不過,要高齡者開口向子女說明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的意願,並不容易。蔡宏斌說,時常長輩一開口,子女就會擔心是不祥預兆,正襟危坐談論善終,在台灣的文化中不容易執行,建議民眾可挑選家族旅遊、年夜飯等輕鬆場合提出善終議題討論,家人接受度應會提升。蔡宏斌強調,預立醫療決定書不是賣身契,且比起僅能用在醫院急診室的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拒絕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DNR)」,預立醫療決定書應用場景更廣,在長照機構等領域都能使用,且簽署項目也很自由,例如,民眾不僅能選擇是否插管,還能決定要嘗試三周、一個月,若失敗就放棄維生醫療,接受緩和醫療善終離世。「照顧臨終病人,身體、心靈都要兼顧。」蔡宏斌表示,經歷新冠疫情,臨床醫師更能體會,生命末期有許多不同樣貌,而對病人來說,最重要的是「不留遺憾」,自己曾在照顧一位多重器官衰竭病人時,緊握對方雙手,並為其禱告,直到對方安然離世,此做法即是全人照顧理念的落實。
-
2024-11-08 焦點.生死議題
安樂活自然死 自己決定如何善終
日前有上海網紅赴歐洲進行安樂死,究竟安樂死、協助自殺及台灣正在推動的「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哪裡不一樣?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副執行長柯彤文指出,這三種方式最大差別在於,病主法是強調自然死,安樂死及協助自殺都屬加工死亡,「安樂活、自然死,是安寧緩和醫療及病人自主的核心,不應去加工結束生命,也不會去縮短病人應有的生命長度。」荷蘭安樂死 屬於加工死亡柯彤文指出,安樂死是醫師藉由藥物幫病人結束生命,合法國家例如荷蘭、盧森堡等;協助自殺則是醫師開立處方,由病人自己投藥,合法國家例如瑞士,傅達仁就是協助自殺的案例,但兩種都屬於加工、加速死亡,並非自然死。目前台灣正在推動的「病主法」,則是病人對於維持生命醫療或人工營養等醫療處置,可以選擇拒絕也可以接受。柯彤文表示,病主法的核心,就是可以預立書面文件,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AD)」,一旦簽定後,在臨終前,醫師不會違背病人的意願,給予藥物或強加治療,回歸最終的自然死亡。跟家人討論 預立醫療決定書預立醫療決定書可以讓民眾拒絕或接受特殊醫療的決定,包括維持生命醫療,例如:插氣管內管急救,使用呼吸器等;還有人工營養、流體餵養,像管灌餵食、鼻胃管、胃造廔、點滴等,只要不是自然的由口進食,都可以事先在預立醫療決定書上表明拒絕或接受。預立醫療決定書前,必須與醫療團隊及家人共同溝通與討論,這種過程稱之為「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柯彤文指出,討論是為了讓家屬了解病人的意願,決定自身最後的醫療權利,不再發生病床前吵鬧不休,讓做決定的家屬為難及內疚。為了因應家庭關係的改變,法規也設置醫療委任代理人,由親朋好友來幫忙執行曾簽署的醫療決定書,除了因病人死亡得到利益者,不能擔任醫療委任代理人外,其他成年、有行為能力的人皆可擔任;醫療委任代理人的責任就是在需要醫療決定時,聽取病情、簽署各類同意書,代理意願人表達意願,且不得違反意願人的意願。近年天災不斷,一名90歲的老爺爺在花蓮大地震後,打電話詢問如何預立醫療決定,關心未來應該如何「好走」。柯彤文提到,在社區據點常接觸一些長者,其實對死亡並不避諱,反而是子女們不願談、不想面對,但善終本來就不是能瞬間決定,而是由持續溝通累積而來,家人在這期間互相討論、尊重,能讓留下來的人也可以得到慰藉。不過,法規上仍有無法涵蓋之處。日前一名太太打電話到中心,告知自己照顧昏迷先生十餘年,已經筋疲力盡,後悔當初沒在先生仍有行為能力前就預先簽署意願書。柯彤文表示,這就是法規上的限制,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須在個人清醒情況下簽署,若成為植物人前並未簽署及表達意願,親友則無法幫忙執行。ACP須自費 4族群健保給付目前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約8萬人,以全台成年人口來看,簽署率仍偏低,原因之一在於進行ACP須自費3,000多元,門檻相對較高。今年7月起健保署給付四大族群,包括65歲以上有重大傷病的安寧收案者、輕度失智者、病主法的五項疾病、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的收案對象,每人有一次ACP免費諮詢,針對一般民眾也有不少醫院推出優惠方案,讓民眾減輕負擔。★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
2024-11-02 焦點.生死議題
人死前有什麼徵兆?嗜睡、食欲減退…10跡象顯示一個人將瀕臨死亡
資深演員石英上月底以82歲高齡自然老化過世。死亡固然令人哀傷,但這條每個人必走之路,如果是安詳的壽終正寢,也是福氣。而不管是自然老化、或生病、意外,死亡都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以下整理人臨終症狀10個跡象,讓我們比較能夠察知身邊親人是不是即將末日,好把握時間與他們道別。人臨終10個跡象一個人接近生命終點時,會有什麼樣的徵兆呢?專家指出,人們通常會經歷某些身體和精神變化,這些變化通常在死亡前的最後一到三個月開始,包括:食欲減退、便秘或尿失禁、出現幻覺等,還有一種特別的呼吸聲,被稱為「瀕死嘎嘎聲」,這是因吞嚥困難,無力將聚集喉後部的口腔分泌物咳出,或肺部分泌物增加,於吐氣時發出痰音般的嘎嘎聲。痰音在吸氣、吐氣都會發生;嘎嘎聲在吐氣時較明顯。.疲勞、嗜睡、不易喚醒.食欲減退或吞嚥困難.便秘或尿失禁.精神錯亂、出現幻覺等譫妄狀況.血壓和心率波動或不規則.煩躁不安.皮膚濕冷、手腳冰冷.疼痛加劇.呼吸急促或呼吸減慢或異常.瀕死嘎嘎聲每個人狀況不一定,也並非所有的徵兆都會出現。親人若有這些跡象出現,這時我們能做的,是他們在比較舒適的狀態度過,食欲不好不用硬要強餵,盡可能幫助他們解除各種不舒服與疼痛。人會知道自己快死了嗎?而人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快死了嗎?一般而言,人們在死前會愈來愈嗜睡,漸漸陷入昏迷,一種深度意識喪失和反應遲鈍的狀態。此時他們無法再做出反應,但仍可能聽到其他人說話。因此,在親人臨終前,在他們身邊說說話仍被認為是有意義的,不管是對生者或將死者而言。至於經歷漫長生病過程的人,同樣也會知道有預感來日不多,他們在很少的清醒時間時,會跟身邊的人透露,似乎看到要去的地方、已過世很久的親人等,這些跡象都說明他們即將離去。死亡5徵象而臨終的那一刻真的到來時,以下幾個現象顯示人已經死亡:.感覺不到或聽不到呼吸.沒有心跳,脈搏、頸動脈博動都停止。.對聲音或觸摸沒有任何反應.眼皮微微張開、眼睛固定在某個地方.下巴放鬆,嘴巴微張【參考資料】.《verywell health》.《SANFORD HEALTH》.衛福部臺南醫院.榮民體系居家緩和照護支持網.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1-01 醫聲.Podcast
🎧|上海網紅赴歐安樂死,它和協助自殺哪裡不一樣?專家告訴你台灣可以做得更好
日前有上海網紅赴歐洲進行安樂死,幾年前體育主播傅達仁也是如此。安樂死、協助自殺及台灣正在推動的《病人自主權利法》到底哪裡不一樣?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及病人自主中心副執行長柯彤文指出,這三種方式最大差別在於病主法強調的是自然死,安樂死或協助自殺都屬加工死亡,「我們強調的是安樂活、自然死,這也是安寧緩和醫療及病人自主的核心,不要去加工結束生命,也不會去縮短病人應該有的生命長度。」🎧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柯彤文指出,安樂死是醫師藉由藥物幫病人結束生命,合法國家如:荷蘭、盧森堡等;協助自殺則是醫師開立處方,由病人自己投藥,合法國家例如:瑞士,傅達仁就是協助自殺的案例,但這兩種都屬於加工、加速死亡,並非自然死。而目前台灣正在推動的《病人自主權利法》,則是病人對於維持生命醫療或人工營養等醫療處置,可以選擇拒絕也可以接受,柯彤文表示,《病人自主權利法》的核心,就是可以預立書面文件,也就是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AD)」,一旦簽定後,在臨終前醫師不會違背病人的意願給予藥物或強加治療,回歸最終的自然死亡。預立醫療決定書可以讓民眾拒絕(或接受)特殊醫療的決定,包括維持生命醫療,例如插氣管內管急救,使用呼吸器等;另外,包括人工營養、流體餵養,像是管灌餵食、鼻胃管、胃造廔、點滴等,只要不是自然的由口進食,都可以事先在預立醫療決定書上表明拒絕或接受。但實際上執行時,也不是所有疾病都適用,《病人自主權利法》規定末期病人、不可逆轉昏迷、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及政府公告的十二項重症及罕病皆無法適用。不過要預立醫療決定書之前,須與醫療團隊及家人共同溝通與討論,這種過程稱之為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柯彤文指出,從討論的過程中,讓家屬真正了解病人的意願,也讓自己決定最後的醫療權利,不再發生在病床前吵鬧不休,讓做決定的家屬為難及內疚。而為了因應家庭關係的改變,法規也設置醫療委任代理人,由親朋好友來幫你執行自己曾簽署的醫療決定書,醫療委任代理人的責任就是在須要醫療決定時,聽取病情、簽署各種同意書,是代理你表達意願,且不得違反意願人的意願。因此,柯彤文指出,意願簽署者都可以委託醫療委任代理人,除了因你的死亡得到利益者,不能擔任醫療委任代理人外,其他成年、有行為能力的人都可以擔任;但這人的特質一定是要了解你的,也因為要幫忙執行醫療決定,所以也不能距離你太遠,更重要是必須有能力捍衛你的醫療權利,尤其現今天邊孝子很多,不能因為他人的吵鬧就違背意願人的醫療決定。而近年天災不斷,也讓國人開始了解預立醫療決定書的重要性。日前花蓮大地震就有一名九十歲的老爺爺,打電話詢問如何預立醫療決定,柯彤文說,老先生決定在經歷這麼多的天災意外後,開始關心未來應該如何「好走」;表示在社區據點常接觸一些長者,他們對於死亡並不避諱,反而是子女們不願談、不想面對,但善終本來就不是僅有點狀的一瞬間,而是由持續的溝通累積而來,家人在這期間互相討論、尊重,讓留下來的人也可以得到安慰。不過,法規上仍有些無法涵蓋的部份。日前一名太太打電話到中心,告知自己照顧昏迷的先生十餘年了,已經精疲力盡,現在很後悔當初的決定;另外一位女士則是急迫的想知道,對於已經臥床3年且失去意識的先生,是否能代簽意願書以幫他拔去身上的鼻胃管…言談之間,有對於沒在親人仍有行為能力前,就預先簽署意願書而感到遺憾,也有看到法規上路,就如同看到浮木一般希望能讓彼此解脫的。柯彤文表示,這就是法規上的限制,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必須要在個人清醒的情形下簽署,若植物人之前並未簽署及表達意願,親友是無法幫忙執行的,這也就是希望民眾可以事先決定好,最後一哩路想要的醫療決定,不要留下為難與遺憾給自己的親人。目前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約8萬人,以目前全台灣成年以上人口來看,簽署率偏低,原因之一在於進行ACP須要自費3,000多元,在沒有急迫性的狀況之下,仍會考量避免增加家庭的負擔。今年7月起健保署給付四大族群,包括65歲以上有重大傷病的安寧收案者、輕度失智者、病主法的五項疾病、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的收案對象,每人有一次ACP免費諮詢,針對一般民眾,目前也不少醫院推出優惠方案,讓民眾減輕負擔。柯彤文小檔案現職: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副執行長經歷:振興醫院院長室 管理師國泰醫院品管部 管理師萬芳醫院品管部 組員學歷:銘傳大學國企所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蔡怡真、許凱婷音訊剪輯:擎天信使音樂製作有限公司腳本撰寫:許凱婷音訊錄製:擎天信使音樂製作有限公司特別感謝: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
-
2024-10-28 養生.聰明飲食
蔬菜皇后「洋蔥」8大功效,生吃vs熟食哪個好?切洋蔥1招不流淚
台灣的春夏季是洋蔥產量最豐、品質最好、價格又便宜的季節。不管是解毒、防癌、抗氧化,洋蔥都是廣受推薦的食材,在歐美更被視為「蔬菜皇后」,是餐桌上常見的食材。以下是洋蔥的8大功效:洋蔥8大功效1.降膽固醇:不含膽固醇、脂肪、及鈉的成分,適合心血管疾病與高血壓患者食用。經實驗證明,高脂血症患者經常吃洋葱,體內的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和血脂蛋白均會下降。2.增強免疫力:含有豐富的纖維,除能降血脂外,還可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調節腸道菌叢生態,增強免疫力。3.清除自由基:洋蔥含有多種的類黃酮成分,Quercetin(檞皮酮,Flavonoid類黃酮之一)能有效清除自由基,直接減少氧化壓力或間接活化酵素系統。4.降血壓:含有前列腺素A是較强的血管擴張劑,能激活溶血纖維蛋白的活性,降低周邊血管和心臟冠狀動脈的阻力,具有降低血壓和預防血栓形成。5.降血脂:含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及硫氨基酸有預防血管硬化及降低血脂的功能。6.殺菌:含有植物殺菌素如大蒜素等,因而有很强的殺菌能力,感冒時不妨一試。7.預防衰老:含微量元素硒是一種抗氧化劑,能增强細胞的活力和代謝能力,頗具防癌抗衰老的功效。8.預防癌症:具有抑制惡性細胞的生長,可對抗胃癌、直腸癌及皮膚癌等。洋蔥生吃有什麼好處?洋蔥生吃好?還是熟吃好?啟新診所說明,洋蔥生吃比熟食為佳,可保留較多的營養素。 洋蔥生吃 優點 .抗氧化力強的洋蔥,其刺激味正是具有降血脂、抗癌、燃脂等作用的蒜素洋蔥中的蒜素經過高溫烹調營養會流失,生吃可以吸收較多的蒜素。 .洋蔥成份中的維生素B、C遇熱後也會遭到破壞,用水加熱也會流失鉀離子營養素。生食可以吸收到洋蔥大部分的營養素。 缺點腸胃不佳者應避免生吃,以免胃痛。要想減少生洋蔥略帶辛辣的刺激感,可先稍風乾或冷藏後再食用。 洋蔥熟食 優點 洋蔥中的黃酮類物質槲皮素具有消炎功效,烹飪可以使黃酮類總量增加。 缺點 洋蔥加熱煮會使其他營養素流失,建議小火烹煮或用少量油煎或烤上5分鐘是最佳的烹飪方式。 什麼人不能吃洋蔥?家醫科李思賢醫師曾於粉專發文表示,不建議下列2種人食用太多洋蔥:.糖尿病患者:儘管洋蔥每一百公克只含有40大卡,但是糖量也有9.3克,已經算不多了,但是有遇過大量攝取結果血糖稍微飄高的案例,注意勿過量食用。.小腸細菌過度生長(SIBO)患者:洋蔥內也有健康的寡糖果聚糖(fructan),是腸內菌非常喜歡的益生元,可經由腸內菌代謝產生有益腸道的短鏈脂肪酸丁酸,但若有小腸細菌過度生長(SIBO)的患者要適量食用,因為有可能會產生過多的氣體導致脹氣不舒服。切洋蔥不流淚1方法當我們在切洋蔥、破壞洋蔥的細胞時,洋蔥本身的酵素就會開始分解洋蔥裡含有硫的胺基酸(例如:甲硫胺酸、半胱胺酸),最後產生具有揮發性的硫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刺激我們的鼻子或是眼睛,就會讓我們有流淚的反應。 這些胺基酸大部分存在洋蔥的根部,而且具有溶在水裡的特性,所以先切除洋蔥根部、浸泡洋蔥,都可以減緩眼睛和鼻子的不適喔! 延伸閱讀: 胃食道逆流7症狀:胸痛、喉嚨卡卡...原因、飲食宜忌、5招快速舒緩一次看 身為醫師,卻救不回自己爸爸...癌末父親臨終前教醫師田知學,最珍貴的一堂生死課
-
2024-10-24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母親臨終的指示:就算生病也不要多做什麼
如同一開始所述,母親在5歲和12歲時失去雙親,由兩名就讀帝國大學的哥哥,和就讀女子大學的姐姐們撫養長大。母親在家中沒有大人為榜樣的環境下長大,某種程度一直都活得很像少女。閱讀母親這段時期的日記,我覺得就像個孩子。不過,自從認知能力明顯衰退,這樣的生活方式卻變成母親很大的桎梏。如果生活可以悠閒一點,便不至於每天都被迫意識到自己能力衰退。2024失智症永續照護新未來國際論壇時間:2024.11.30(六) 13:30(12:30開放報到)地點:政大公企中心 2F 國際會議廳 (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187號)免費線上報名:https://event-health.udn.com/campaign/2024dementia-162免費報名電話:(02)8692-5588 分機5616及58711998年,這段時期的尾聲,母親不知為何開始寫臨終筆記,彷彿預測自己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所以開始做準備。當然,這段時期,母親還沒有罹患阿茲海默症的自覺。應該是她決定,或是希望盡情挑戰一直以來想做的事,在獲得相當程度的成就感後,再按照自己的意思邁向老後吧!不過,母親卻沒能如願。2000年開始到2003年為止的第二期,估計是失智症開始的時期,症狀也越來越明顯。前兩年,母親還想努力維持以往的生活模式,到了後兩年,她就慢慢放棄一直以來所做的事,更常在日記裡質疑自己是不是失智,以及提醒自己失智就糟糕了。2002年以後,表示不順利、擔心、後悔的語彙急速增加,超過以往抵抗時期的感動、幸福和感謝。面對母親越來越明顯的生活障礙,周圍的我們越來越不安,她也同樣緊張,不斷把自己的恐懼和痛苦寫在日記裡。來到2004年至2008年的第三期,母親的交友關係,以及社交活動幾乎完全停止,完全只能承受著認知能力衰退所造成的生活困難,偶爾才會抵抗一點。失智症相關的日記記載,在2006年來到高峰,之後轉為下降。如同先前所述,這是因為2007年以後,日記缺失的天數急遽增加所致。2009年,母親的日記難得有記載的天數裡,大概64.3%都在講認知能力衰退的相關挫折。到了這個階段,母親只有與妹妹,或是信任的幫傭兩人在家裡安靜的待著,內心才能獲得平靜。母親原本一直期待與弟弟一家去旅行,卻因為不習慣電車往返,還有弟弟一家費心安排的旅館房間太大,讓母親覺得不安。即使我與母親兩人相處,也無法像妹妹那樣令她心裡平和。唯有一次我陪著母親在庭院除草,那天她平穩的表情,我至今都難以忘懷。2008年到2011年期間,母親幾乎無法按照自主意願過生活。雖說如此,她也無法放任自己都讓別人照顧、悠閒過日子。母親日記中的話語充滿不安,片段的記述更顯示她腦中的混亂和困惑。這樣的狀況,直到2008年入住老人安養院也沒有改變。每次讀到母親在半夜醒來,無法掌握周圍狀況而變得不安,我就不禁流下眼淚。母親與家人一對一相處,什麼都不做就會覺得安心,如果家人離開眼前,只會讓她不安和混亂,母親的心情長期得不到平靜。最後的那段日子,我們沒讓母親吸氧氣,也沒從末梢血管補充水分,等母親無法進食,呼吸能力變差後,就只剩下時間問題。和光醫院的醫護人員讓母親的身體保持舒適,用冰沾溼乾燥的嘴脣,且經過病房時都會來慰問鼓勵。母親過世的前一天,傍晚我去探訪,深夜妹妹也來,最後一天早上則是弟弟夫妻探視,我們叫喚母親時,她都有微微張開眼睛。母親在安穩狀態下,嚥下最後一口氣。這樣的送別方式,我也不是那麼果斷、有自信。我把母親接來自己醫院,直到離世為止,一直心懷不安和罪惡感,如果更早、更積極採取醫療照護,母親是否可以活得更久?我是不是覺得照顧母親很累,所以選了最輕鬆的處置方式?母親在臨終筆記留下指示「就算生病也不要多做什麼」,把我從不安中拯救出來。我一直都是不可靠的兒子,但是母親到死都還牽掛、袒護著我,原諒我的不孝。
-
2024-10-20 名人.林思偕
林思偕/行醫30年教會我的事
最近醫院頒給我「滿30年資深教師」的獎狀。看著自己剛當主治醫師的照片,那眺向遠方,以為自己天下無敵的樣子,不勝唏噓。也來談談,我希望有人在30年前就告訴我的事情:第一,承認自己有所不知。我們被要求完美,要做就做「最好」的醫師。成長使人幻滅,會有越來越多無言以對的時分,或許追求做一個「夠好」的醫師就行。處處誌之,試著向懂得較多的人學習,與比較不懂的人分享。第二,心理健康比業績更重要。醫學生從小就對分數執迷,追求完美。到了醫院,追逐KPI感覺像是生死攸關,永遠有下一個標的,倦怠悄悄上身。並不是所有可以計算的東西都重要,也不是所有重要的東西都能計算。第三,善待自己。年輕時吃苦當吃補,相信「睡眠只適合弱者」。其實36小時不睡覺不會使你更堅強,反而變得更暴躁,健忘,容易犯錯,不如安心閉眼休息。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病人。第四,你無法治癒所有人。年輕時曾照顧一位患有末期心臟衰竭的老婦人。我按照師長的指導和教科書上的準則做了一切,卻無法挽回她的生命。我傷心重溫每一步,想知道我哪裡出錯了。現在我知道:病人的死,不總是我的錯,不要讓挫敗的情緒壓垮,越早學會接受這一點越好。第五,尊重護理師,並向他們學習,做事會順遂許多。他們花在病人身上的時間比你多,病人出現問題時他們是第一個注意到。半夜值班,如果護理師喊醒你說:「這個病人看起來不太對勁。」務必要提高警覺。第六,醫學是一段狂野不可預測的旅程。病人像座山,山在虛無飄渺間;也像瞬間移動的光影,隨時換位。醫學這一行,唯一確定的事實,就是「什麼也不確定」。事情不會永遠朝你所期望的發展,我們無法控制醫院中發生的一切,但我們可以謙卑以對。幸福就是稍微放棄對理想的期待,坦然承受它原本的樣子。第七,注意培養「非醫學」的軟技能。你懂得診斷罕見的疾病,掌握複雜的病情,卻不知道如何和焦慮的病人與家屬交談。醫學常被簡單的瑣事絆倒。一句溫柔的話語,一個眼神的交流,在危難之間,都成為穩定病人情緒的神奇藥物。第八,要感激你的病人。當病人是一份全職工作,令人精疲力竭。他們就像無家可歸的遊魂,一直在等你,從幾個小時到幾周。你的「在場」比任何處方都撫慰人心。他們把自己一團糟的生命當教材,向你展示堅韌、勇氣以及人生意義。與你最糾結的病人教你最多的東西,所以無論你有多忙,都要充分關注他們。第九,你不只是醫師。在醫院外,你是人子、朋友、伴侶、藝術家、跑步者……與親人共度時光,追求愛好,不要讓醫學定義你的整個存在,全面的生活會讓您成為更好的醫師。畢竟,沒有醫師會在臨終前說:「我真希望能在醫院多值一點班」。第十,享受這段旅程。行醫途中有高潮有低谷,有勝利也有絕望。你被邀請進入人們最脆弱的時刻,見證最真摯的情感,你的決策將深遠影響病人。當醫師是最大的特權,難以置信的榮幸,沿途風景令人心碎又無比美麗。30年前,我緊張興奮,匍匐前進,完全不知道前方的路。如今在戰壕裡奮鬥30年後,我仍與病人並肩作戰,重塑自己。我將持續這個偉大的冒險,無怨無悔。
-
2024-10-1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療奉獻獎/安寧照顧基金會 推廣安寧觀念34年 教你我好好說再見
「八○年代開始推動『安寧療護』時,連醫護人員都不知道怎麼做,民眾更不了解,辦宣導活動才剛進入主題,許多覺得忌諱的人聽見『安寧』兩個字立刻起身離開。」安寧照顧基金會前執行長林怡吟說,經過基金會30多年提倡安寧觀念後,「現在,社會不但普遍了解『安寧療護』是生死議題,甚至主動邀請基金會辦理講座。」台灣的安寧療護緣起於馬偕醫院鍾昌宏醫師等幾位醫療人員在美進修時接觸到「安寧療護」(hospice),回國後在各自的領域推廣。1990年馬偕醫院在淡水分院設置全國首個安寧病房,於12月成立安寧照顧基金會,向全國推行。不只隸屬基督教長老教會的馬偕醫院,其他醫院及非營利組織,例如「安寧之母」趙可式教授於天主教康泰基金會及耕莘醫院;「安寧推手」陳榮基教授在台大醫院和佛教蓮花基金會,都為安寧療護奔走。早期推安寧 民眾常誤會林怡吟將基金會34年歷程,以10年為界分三個階段。第一個10年第一道障礙在「名稱」,有民眾誤會安寧是指納骨塔,或以為安寧等於死亡。因此基金會早期辦活動時,盡量拿「美好的未來」等說詞模糊帶過,努力讓社會認識安寧療護,也邀請醫界到國外取經,學習開設安寧病房,從照顧癌末病人起步。第二個10年,安寧療護出現進展,包括「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公布施行、安寧療護納入健保及收案對象從癌症病人、漸凍人擴大至八大非癌的末期病人。林怡吟表示,醫療人員的養成教育,大多側重新技術及新藥物,未必關注安寧療護這一塊,加上醫療進步、台灣就醫可近性高,民眾更難放手。但是,死亡為自然的過程,醫療有其極限,末期病人應在意識清楚時,先認識並接觸安寧療護資訊,否則當生命終點來臨時,家屬在慌亂中無法了解病人心意,往往只能做出艱難的決定,使病人陷入不必要的痛苦。30年努力 談生死成顯學第三個10年,社會對安寧的看法有極大轉變,多數人不再避談生死。林怡吟說,以前基金會發函詢問機關行號,是否需要安排安寧相關的免費講座,回應不踴躍。現在卻是企業及機構主動邀請,還希望安排系列講座,以瞭解安寧療護的全部內容。「民眾對安寧療護的認同,也推著醫療端往前走,有時候民眾觀念跑得比醫療人員還快。」林怡吟指出,據統計,加護病房中的醫療處置17%是無效的,因此在生命抵達最後關頭時,第一線醫療是否應跳脫常規框架,看到病人及家屬曾經的期待與需求。救不救 醫病溝通不簡單林怡吟說,急診室醫護常脫口而出問家屬「救不救?」但醫病的溝通並非那麼簡單,在極短且慌亂的時間內,家屬若不知道完整的資訊,很難有合適的回答。基金會為此辦理多場專業課程,幫助醫護人員學習在面對不同情境與家庭背景的病人時,如何進行有效的醫病溝通及換位思考。基金會近年更關切照護者的需要,設立線上諮詢室,照護者隨時可以諮詢醫療決策、照護技巧、社會資源,也可獲得悲傷撫慰。林怡吟舉例,有一位諮商申請者的爸媽在三個月內相繼離世,作為女兒的她無法走出自責和悲傷,經過基金會線上諮詢室三次專業的諮詢與輔導後,她的情緒才歸於平靜。生命教育 自在面對死亡每年10月第二個周六是「世界安寧日」,安寧照顧基金會也推出各式活動,2016年的世界安寧日,基金會和導演吳念真的綠光劇團合作,演出以美國小說改編的《當妳轉身之後》,用劇場來傳達醫病如何溝通、臨終病人身心靈的痛苦等。林怡吟說,安寧不只是拔不拔管、急不急救,而是「更自在地面對死亡,才能好好活著」的生命教育。中華民國(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小檔案成立1990年12月,馬偕基金會與台灣基督教長老雙連教會共同發起成立「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安寧照顧基金會」,2007年更名為「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服務事項●積極對社會大眾推動安寧療護及生命教育之理念,辦理各式宣導活動與社群經營。●結合安寧理念,對社會大眾進行生命教育,強化生命尊嚴及預立醫療自主的觀念。●製作並提供各式文宣、手冊、繪本、練習冊、影片、桌遊等生命教育教材。●辦理安寧療護繼續教育課程、預立醫療自主繼續教育課程及工作坊。●針對不同病家需求提供醫療費用補助、住院及居家看護費、安寧居家交通費、急難救助及悲傷撫慰費用等補助。●與醫療院所及長期照顧機構合作,提供必要支援,協助更多需要安寧療護的病人獲得適當之照護及關懷。
-
2024-10-0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療奉獻獎/人生最美好的歲月都在台灣 輔大醫院副院長石台華每天到加護病房關懷病人
來自波蘭的天主教輔大醫院使命副院長石台華,是一位靈性關懷師,27年前抱持想為華人世界奉獻的熱忱,毅然選擇來台,一開始一句中文都不會,從頭學注音符號,到今天講得一口流利的中文。她看到台灣人心靈的空缺與需求,如今已62歲,仍每天到加護病房關懷病人,把人生最美好的歲月奉獻給台灣。習慣大家喚她「石修女」的石台華,19歲進入波蘭醫學大學護理系後,便踏上了修道之路。畢業後,她先到烏克蘭醫院加護病房當護理師,同時傳教。石台華說,當時在烏克蘭工作及居住環境都很簡陋,當地人排斥宗教,難以用宗教語言傳教,但她透過護理師身分來關心病人,經過6年的磨練,學會了寬容和接納,努力讓病人感受到被愛。石修女35歲到台灣在烏克蘭醫院加護病房當了6年護理師後,石台華回到波蘭準備發終身願,即把自己的餘生奉獻為天主及教會服務。她一心嚮往到華人世界傳教,在發終身願當天,石台華如願以償被派到台灣傳教。當時石台華已35歲,第一次踏上台灣的土地。石台華初到台灣被安排到新竹曙光小學,與一年級孩子一起學中文,從ㄅㄆㄇㄈ學起。在班上跟讀兩周後,她還是完全聽不懂中文,這讓她感到非常挫折,但她撐下來了。由於她是家中長女,自幼便肩負照顧兩個年幼弟弟的責任,對於童年印象一直很模糊,然而,在曙光小學的時光,「天主還給我豐富的童年」,慶幸自己有堅持下來。開啟靈性關懷使命在學了兩年中文後,石台華「跳級」到輔仁大學研讀神學,雖然她想繼續在醫院工作,但無法在台灣任護理師,於是她聽從建議於2003年到耕莘醫院擔任牧靈工作。石台華說,當時靈性關懷服務的對象有限,且有濃厚宗教意味,但她發現台灣人普遍缺乏內在力量,因而啟發了她開展靈性關懷的使命,在念研究所時開始推動這一理念,「宗教跟靈性並不完全相同。」石台華解釋,每個人都有靈性但不一定有宗教信仰,現代社會許多人更注重自身心靈的安定,在生命遭遇不如意或病痛時,若能反思生命的意義,就較能忍耐痛苦。在萌生推動靈性關懷的想法後,她進一步赴美攻讀博士學位,並在2011年返回台灣籌備靈性關懷專業人員協會,著手推動靈性關懷師的發展。靈性關懷專業人員協會涵蓋各種宗教,如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但要成為關懷師的標準是一致的。石台華指出,協會設有一套課程,通過400小時培訓,學員可成為關懷員,累積實務經驗後,經過考試方能成為關懷師。目前全台僅有167位關懷師,石台華說,希望能培育更多關懷師,也期盼關懷師能如同社工和護理師一樣,獲得證照認可。更進一步擴及長照石台華觀察到,台灣人雖然物質豐裕,醫療水準高,心靈卻很空虛,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活。如今協會活動遍及不同體系醫院,也進到長照,擴及到社區,尤其台灣高齡長者漸多,如何幫助他們面對身心靈轉變,是協會未來工作目標。現在台灣每個醫院都在推崇全人照顧,就不應該只重視身體,卻輕忽靈性,希望靈性關懷不再侷限在基督教和天主教的醫院,也能擴及到其他體系醫院。照護西非非法移工最難忘的關懷病人經歷,石台華印象最深刻的是來自西非的非法移工艾寶。2020年疫情剛起,艾寶因多日高燒,又害怕被通報遣返,冒用友人健保卡就醫,病情非常嚴重。石台華為了鼓勵艾寶,每天到負壓隔離病房為他加油打氣,許多艾寶在台的移工朋友是虔誠伊斯蘭教徒,也每天到醫院為他禱告。最終艾寶完全康復出院。不過,艾寶因結核病造成胸膿瘍,歷經兩次心肺復甦術(CPR)和3次手術,住院長達半年,需支付鉅額醫療費用,讓艾寶很擔憂。石台華要他別擔心,大家會想辦法募款籌錢。沒想到事情傳開後,最終募集到300萬元,不僅夠償付醫療費,連艾寶返家的旅費都籌到了。石台華小檔案年齡:62歲出生地:波蘭學歷:Gdańsk醫學大學護理學士台灣輔仁聖博敏神學院學士、碩士美國天主教聯合神學院牧靈神學博士現職: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使命副院長經歷:波蘭州立教學醫院護理師天主教耕莘醫院理事、靈性關懷師、組長主要事蹟:耕莘醫院服務期間,對病人靈性關懷,除隨醫療團至原住民部落、臨床照護,也規畫全台天主教靈性關懷師檢定制度,舉辦課程及研討會。為台灣奉獻專業與壯年,深耕超過25年。對靈性關懷的奉獻,隨時為臨終病人on call,身心社靈都是全人照護的一部分,在台灣有系統地推動靈性關懷。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0-04 寵物.寵物故事
胖虎斑在結婚前夕莫名過世「給媽咪預知夢」:我是你的好運貓貓
胖貓是一隻虎斑,卻有著橘貓的份量,是媽咪還單身時領養、細心照顧下的結果,四年多來每天吃睡一起不離不棄,即便媽咪遇到爸比,她也帶著胖貓一起搬過去,直到懷孕了,準婆婆憂心貓咪對胎兒不好,希望她把胖貓送人,媽咪爭取先送回娘家照顧,打算哪天搬出去再把胖貓接回來團圓。只是沒料到孩子出生後,就在婚禮舉行的前幾周,胖貓莫名走了,娘家人說,胖貓走前還發出男人的聲音呼喚她,一想到四天前她在娘家要走時,胖貓還特地看了她一眼,她瞬間拍了下來,沒想到那竟是寶貝的最後一瞥。對於沒能在最後一刻陪在祂身邊,她心中充滿遺憾。「但我要當新娘子了,大家都要我不能哭,我只能把悲傷壓在心裡。」媽咪說。現在她唯一的希望,是胖貓能再回來當她的小孩。「真的假的?媽咪沒騙我吧?你是在邀請我嗎?胖貓我開心的偷笑了」,我一連上線,胖貓先給我看祂的尾巴盤著拍打著地面,接著變成一個小男孩模樣,祂回答說:「這不是一隻貓可以保證的事,媽咪妳不是剛生完,我不知道時間能不能對得上」,「但只要媽咪想,胖貓會努力。」對於臨終前發出男人的聲音,媽咪問,「是你在跟我道別嗎?」胖貓說:「我不知道是男人的聲音ㄟ,我只是用最後一絲力氣大叫,希望能傳給遠方的媽咪,讓你聽到我痛痛」,「還有,天使要帶我走了,我大叫不要不要這樣」,「但天使告訴我,已經給媽咪做了預知夢,告知媽咪要帶我走了,我以為媽咪知道。」媽咪說,胖貓過世前,她的確連續三天都夢到胖貓死了,但她以為夢是相反的,即便如此,她還是不放心的打回娘家詢問胖貓近況,娘家人告訴她一切安好,所以媽咪實在想不透,為何一向健康的胖貓就這樣走了。「是因為我嫁人了,你放心了嗎?還是因為我生小孩了,你安心了?或是因為我把你留在娘家,幾天才回去看你一次,你討厭我了,生氣了...」媽咪想要找到一個答案的心情,胖貓完全了解,覺得有必要跟媽咪說清楚。祂先跟媽咪說:「我一定是你的好運貓貓,讓你嫁掉,還有小孩」,然後才緩緩道出,「我回到天堂才知道,我們上輩子曾經很好,當時我答應你,在你最孤單時來看看你、陪你一段」、「現在媽咪塵埃落定,我就該走了,不要成為你的牽掛。」胖貓說當祂明白了這個原因,跟媽咪分離這件事,對祂來說就變得沒有那麼難過。溝通時,我很擔心媽咪無法專心,因為媽咪懷中三個月大的寶寶還在咿咿呀呀自顧說個不停,我問媽咪,需要暫停一下嗎?倒是胖貓接話了:「媽咪,你懷那麼久,怎麼才生一隻,但一隻就夠可怕了,尤其大哭的時候」、「我聞到那個奶香味,就知道我地位不保了,看她那麼可愛,我就不跟她計較,讓她先當老大,如果我能回來當媽咪的小孩,我再跟她算帳!」「這帳是一定要算的啊,我等你回來哦....」媽咪趕快接話,「但骨灰沒有入土,放在室內,會不會對你有影響啊?」媽咪又擔心了起來。胖貓:「雖然我以前是那麼那麼可愛,現在只剩下灰灰了,嗯!媽媽要像泡奶奶一樣泡來喝嗎?」這個答案有點驚悚,讓我跟媽媽愣住。「但我想一定不好喝啦!」胖貓隨即補上這一句,我們才了解這是胖貓式的幽默,應該只是想讓媽咪知道,不管骨灰怎麼處理,對祂都沒有影響了吧。--作者柚子貍,寵物溝通&生命教練,酷愛寫作、樂於分享溝通過程觀察的點點滴滴跟體悟。嗨,我是柚子狸,在你心中,是否也有一段你和毛孩的故事 每到晚上就讓你想起祂呢?我想聽聽你和你的毛小孩的故事,歡迎來到柚子狸的臉書專頁,與我們分享你心中最愛的祂,和你們的故事,如果您身旁有朋友需要這方面的訊息,也歡迎您分享,讓我們一起幫助他。柚子貍 心靈捕手&生命教練所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shomanto柚子貍 寵物溝通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lovelifebeaPodcast從0到1媒體人X斜槓(柚子貍&安妮動物園)https://open.firstory.me/user/shomanto/platforms
-
2024-09-28 寵物.寵物疾病
讓毛孩好走!「貓狗臨終前7大徵兆」飼主及時道別不留遺憾,3情況建議安樂死
寵物跟人一樣,都會面臨生老病死,許多飼主想知貓狗等動物能否感受到自己即將死亡呢?這應該是無解的問題,飼主能做的事情,就是讓毛小孩盡量活得開心、活得健康,並了解寵物臨終前的各種徵兆,讓牠好走,也讓自己做好心理準備。毛小孩臨終前會有的7大徵兆1.食慾不振,好幾天不吃東西,也不喝水,這代表身體狀況急劇惡化,而缺乏足夠的營養將降低寵物身體機能。2.行動能力下降,無法行走、上廁所,站立時易失去平衡,躺下時身體搖晃抽搐。3.行為改變,變得孤僻、不願與人互動,或失去對喜愛活動的興趣。4.長期嗜睡,躺在安靜的地方,持續1天以上。5.大小便失禁6.呼吸困難且吃力7.即使身體無力,但還是想討摸摸「3情況」建議飼主考慮讓其安樂死獸醫師蔡志鴻表示,如果貓狗因為年紀大、衰老,出現上述症狀,大部分飼主還能冷靜陪著毛小孩,走完最後一程。但如果貓狗罹患無法治癒的急重症,甚至痛苦難受,或許就必須考慮安樂死,讓毛小孩有尊嚴地離開。一般來說,毛小孩如果出現下列3種情況,就會建議飼主考慮讓其安樂死:1.惡性腫瘤:到了癌症末期,不少毛小孩因劇烈疼痛,而吠叫、呻吟,此時,只能夠過嗎啡等止痛藥物來減輕疼痛,飼主應選擇放手。2.身體器官退化:小型犬年老之後,呼吸道組織軟化,結構異常,以致呼吸困難,導致心臟衰竭,無法行走,仰賴呼吸器,幾乎沒有生活品質可言。3.不可逆的末期腎衰竭:以貓咪居多,到了末期腎臟疾病,尿毒指數偏高,神經系統異常,飼主天天餵藥打針,幫忙延續生命,但寵物承受極大的痛苦。延伸閱讀:.帶著愛犬去旅行/長腫瘤被宣告剩2年壽命,主人帶環島留下珍貴回憶.如果有一天我們比寵物先走 遺物整理師告訴你遺留寵物的孤獨死現場.愛牠就要養牠一輩子!我的寵物我來寵,那些陪伴生病毛小孩治癒的日子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8-3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生,我的藥沒有效?在地知識與跨文化理解——北印度公立醫院田野觀察紀實
【編者按】本週三篇文章的共同點是「醫療溫馨的一面」。一位長照營養師分享一位病人的女兒在她的指導下成功地加入照護母親的表現。一位童年時感染腦炎,引起頑固型癲癇與重度智障病人的母親分享她如何在醫師的鼓勵下,全家人首次一起出國旅遊,成功地走出陰霾,而領悟了一位心理諮商師說的一句話:「別讓擔憂限制了我們的人生。」一位台灣醫學院醫學人文老師敘述她到北印度公立醫院所見所聞,分享在地知識與跨文化理解的心得,並親眼見證台灣年輕學生參加海外服務的熱忱。七月初赴北印度拉達克進行高原醫療人類學田野工作,在海拔3500公尺以上的城市行動,時刻都能感受到自己身體的存在,無論是爬坡兩步就氣喘如牛、抑或皮膚對抗乾燥且強烈的紫外線產生的過敏反應。此行中途兩次奔赴首府列城(Leh)SNM Hospital,一次為報導人的母親因急性眼疾自兩百多公里外的藏斯卡(Zanskar)送來市中心、另一次則是陪同前往探視被送至急診室的台灣國際志工學生。對於印度公立醫院醫療現場、及其中在地知識與跨文化理解,兩次歷程提供了參與觀察(participate observation)與反思的機會。七月九日當天原與報導人拉莫師父約定好參觀正在籌備中的私人療養院,報導人來自拉達克比丘尼協會(Ladakh Nun Association),該協會創辦人Dr. Palmo本身即是一位藏醫,關注婦女權益、精神健康與安寧醫療,登記為NGO便是希望佛教與社區能更加融合,寺院中的各項活動皆開放民眾參與,參與者多為女性。Dr. Palmo說,拉達克仍舊是一個保守的父權社會,婦女在婚姻中所面對的挫折、困頓、尤其照護臨終老人成為重大壓力來源之一,這些原因促使她年前獲贈一片土地後,興起建造一座綜合療養中心(Dr. Palmo使用「healing」這個詞彙)的念頭,提供婦女喘息、調整身心平衡的處所。參觀途中拉莫師父突然接到一通電話,她的母親被緊急送來列城,在長途跋涉近十小時後,將在半小時後抵達。我詢問能否一同前往照護眼睛受傷的母親,獲允後一同跳上車。抵達SNM醫院前棟門診大樓,拉莫的大哥、大嫂及母親已在眼科門診外等待,遊牧民族的穿著、風塵撲撲的面色,母親戴著太陽眼鏡看不出受傷的狀況,但十小時的求醫路程是在台灣無法想像的「偏鄉」距離。我想起邱仁輝醫師在《挖蟲草的女孩》一書中曾提及,青康藏高原的醫師對他說:「我出門看個病人馬上回來」,而這一去便是兩天。時間與空間距離的差異是醫療重要的考量之一,台灣交通便利,經常使人忘了這一點。拉莫師父留下來陪伴家人,另一位安莫師父陪我四處走走。SNM Hospital全名為索南諾布紀念醫院(Sonam Nurboo Memorial Hospital),位於列城市中心,是拉達克地區最大的公立醫院,也是唯一的一間。院名紀念Sonam Nurboo(1909-1980),他生於列城,1930年代前往英國攻讀工程學位,是拉達克第一人,返國後旋即遇上巴基斯坦襲擊,他運用專業修築了一座臨時軍用機場,使拉達克繞過農業和工業時代直接進入現代化社會,爾後帶領建設邊境道路、入閣擔任工程、電力及事務部長,1961年獲頒國家級蓮花士勳章。院內人聲鼎沸,但自有一套系統、亂中有序,反倒不覺得擁擠,且相當窗明几淨。門診分布在一、二樓,共有十二科:泌尿科、兒童發展障礙科(Paediatric Handicap)、藏醫科/阿育吠陀科(Amchi / Ayush)、眼科、兒科、病理科與血庫、影像放射科、牙科、骨科、一般外科、耳鼻喉科、精神科與戒癮中心(Psychiatry & De-addiction)。門診大樓一樓右側設有會診諮詢處(consultant),大排長龍,目測約有八十多人極有秩序地分成三列隊伍;左側則是藥局。由於是公立醫院,醫療費用由印度政府負擔,民眾幾乎不需付費,醫師開立的處方若醫院藥局有,可免費領取,如無,則自行到院外藥房購買。在眼科、外科及兒科的候診區域中,也發現各診療室一旁設有門診手術室、注射室,與台灣不同,這裡的病人毋需走太遠便可完成整套治療流程;機械設備亦相當完善,包括最新CT掃描、MRI、陰道鏡、內視鏡、超音波心動圖、C形臂等,都可在走廊上看見這些暗示著醫療高科技服務的宣傳海報。門診大樓的另一側是住院大樓,目前共有一百五十個床位、中央供暖,實屬健全。該院目前在印度醫療體系中列為第二級分區醫院(Sub-Divisional Hospital)。根據印度2017年的〈國家衛生政策報告〉(National Policy Report)指出,全印度私立醫療體系掌握大多數醫療資源,占整體醫療支出之74%,且掌握全國約62.4%的病床、80%的醫師、26%的護士與78%的救護車服務。一般對於印度醫療系統的印象也多是貧富懸殊、公立醫院吵雜擁擠、水平不高,如需進一步治療,仍需去私立醫院,而大部份費用需自付。但若加上文化與社會條件,針對拉達克醫療的初步觀察則提供另一種思考面向。上文所提及拉達克女尼協會的療養中心屬私人機構,她們曾來台灣參訪慈濟,對於建立一所富含佛教義涵在其中的醫療機構深具信心。而SNM雖是公立醫院,整體管理卻有條不紊,雖然進一步資料仍需深究,但這或許也與拉達克社會的藏傳佛教文化基底有關,反映出極高的道德規範與決策準則(當然也得考慮拉達克於2019年升格為United Territory後獲注大量資源):對於「病苦」的人性(humanities)思維而非成本計算與管理,在政府負擔全額醫療費用一事上,不分拉達克人、流亡藏人或外國人皆同。醫院的官網這麼說:「我們的願景是成為本地的第三級護理醫院(District Hospital),擁有最先進的設施,以最少的轉診量治療各種疾病,並擁有最先進的研究設施,無論病人的種姓、信仰或膚色,將提供最好的醫療治療與嚴格的道德原則以及關懷和同情心的文化。」(https://www.snmhospitalleh.com/about)幾天後的傍晚時分,我正在列城的頂樓咖啡館遠眺喜馬拉雅風景、訪談流亡詩人,即將結束時接獲訊息,幾位來自台灣的國際志工學生因高山症被送至SNM醫院急診室,我隨同帶隊老師一同前往探視。急診室位在醫院後側,計程車一路長驅至底,下車後找到三名台灣學生,個個面色慘白、高燒不退,他們已接受急診醫師診斷,正坐在一旁等待打針叫號,幸而有當地拉達克友人相伴,解決語言及行政程序問題。與台灣急診室不同,這裡並無檢傷分級分流的措施,病人進來後先在急診門診室排隊、醫師依序看診、開於處方簽,一旁簾子拉起來護理師就在裡頭注射藥劑,一個接一個,並不推擠叫囂。空間上也與台灣急診室常見的開放空間不同,這裡屬於「三進式」:第一進是門診,用來確認病況,如需病床(如吊點滴)或進一步處置,便往內移至下一進,這個空間容納了大約二十張病床,用布簾隔開,如需再更進一步治療,再往內移至第三進,這裡有許小房間、房間內有不同儀器,有些正嘎嘎作響。兩位學生打完針坐在一旁休息,第三位卻遲遲不見叫號。經詢問,才知治療師(therapist)認為此學生的血壓過高,打此劑針藥不適合,因此找來第二位醫師,第二位醫師同意治療師的意見,因此和第一位醫師重新討論、把學生喚去重新量了一次血壓,又是一番等待。這裡的所有醫護人員都穿白袍,一時難以辨認誰是醫師、誰是護理人員,但看久了倒也能看出結構與系統:被圍著諮詢者是醫師,白袍較長;捧著治療盤快速奔走的是護理師,白短較短;掛著聽筒但著便服是治療師。人數比例大約是1:5:3。從今晚的學生案例及二小時的初步田野觀察,治療師扮演極重的角色,包括藥劑的確認、病床巡邏看診、以及隨時被家屬攔下問東問西。治療師與拉達克友人是朋友,我加入他們的談話,拉達克友人笑著說,治療師認為急診醫師來自德里,開的劑量適合平地大城市,但不適合拉達克,沒有考量海拔、地理環境與整體情況,充其量只是一台「開藥機器」;治療師則笑說,你們從台灣帶來的頭痛藥、感冒藥,在這裡都不會有效,你們的藥留著回去吃。我問,同樣都是Panadol,也會因地理環境不同而有不同效果嗎?治療師大笑走開。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學生從台灣帶來的日常備藥的確完全起不了作用。我坐在牆邊的候診椅上,細細體會治療師那意味深長的笑。當談及醫療的跨文化理解時,我們經常討論不同族群、信仰、對身體與疾病的不同認知,卻鮮少思考用藥的跨文化差異。同樣的身體在不同的環境會對同樣的化學藥物產生不同的反應,如果認為普拿疼適用於全世界每一個角落,今天的案例告訴我們這樣的想法可能過於科學傲慢。我也不禁開始思考,我們究竟有多瞭解自己的身體呢?這群青春洋溢的學生滿懷理想、克服許多困難來到此地,卻在扺達後的第一週便辦起街舞工作坊、教拉達克小朋友最流行的舞步,劇烈運動換來的下場是需要不斷吸氧、一瓶一瓶的氧氣不斷被送進住宿,甚至有人短暫失明。接著隔天又翻越海拔5359公尺的卡東拉隘口(Khardungla pass)前往Nubra Valley,於是再度被送往醫院。一位學生自行判斷是急性高山症、緊張加上壓力在傍晚時刻忽然便癱軟不適、倒在被褥上爬不起來,工作人員緊急背著她送至急診室,檢查過後醫師淡淡地說,是恐慌症發作,學生聽及如此,笑了起來。台灣的健保便利,醫療資源濫用所見多有。拉達克公立醫院以善慈為本,醫療幾近免費,而我們的學生由於對於在地知識的匱乏、與自我身體理解的薄弱,途增折磨,值得當代科學教育反思。最後一名學生在接受十分鐘的噴霧藥劑治療、病床休息後重新測量血壓,穩定後打了針便獲允離開,帳單各為10盧比(約台幣3元)。離開醫院時,一位躺在擔架床上的男人被快速推走、滿臉是血。臉龐稍微恢復氣色的學生問我,老師妳怎麼都沒事?我也只能笑笑。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8-28 養生.家庭婚姻
沒見男孫一面死不瞑目!媳婦懷孕34週,被婆婆臨終要求媳婦明天剖腹
一個人臨終所願該被好好滿足,這應該是周遭親友會都有的共識,總會想盡力達成他們最後的願望,不留下遺憾。但如果長輩的願望是看到你的孩子出世,這該麼辦?中國一位網友寫了一篇長文,內容就是上述的困擾,她不知所措,希望聽聽網友的建議。一位懷孕34週的準媽咪,被臨終的婆婆要求提早剖腹生產,讓她見孫子一面。公公、老公都支持婆婆,一起遊說。這位媽咪認為孩子的健康最重要,但如果不照做,恐怕和老公婚姻不保。懷孕34週,婆婆被醫師宣布臨終這位網友目前懷孕34週,但婆婆因為癌症病情加重,醫師判定沒辦法再活多久。沒想到婆婆對她提出要求說:「我知道我肯定也活不了多久了,但是我還有最後一個願望沒有實現,我想在我死之前能看看我的孫子,能夠看看他長什麼樣子,就算我馬上死了,我也能夠瞑目了。」婆婆當場要求明天就讓醫生安排手術,提前把孩子剖腹生出來。一旁的公公和老公都站在婆婆這一邊,安慰婆婆:「我們會想辦法讓你看到你的孫子的,放心吧。」如果是你會怎麼做?原PO認為現在離預產差不多還有一個月,她並不想提前讓孩子出世,沒想到一家人都說她冷漠無情,希望大家評評理。婆婆要看孫子一眼,否則死不瞑目原PO今年28歲,和老公結婚一年多,原本沒有計劃這麼早要孩子的,但是婆婆在一年前卻查出重病,醫生斷定活不過一年,所以就打亂夫妻原本的計畫。老公也知道婆婆一直想看到他們生孩子,所以兩人商量了一下,決定提前要個孩子。原PO開始積極備孕,很快在兩個月後就懷孕了。婆婆知道後,整個人精神都好了很多,在我懷孕四個月的時候,確定肚子裡是個男孩子,更是開心,還說她是家裡的大功臣,為他們家傳宗接代了。從那以後,婆婆雖然生病了,但是每天都會讓公公去買各種食材,回來煲湯給原PO喝。公公、老公都支持婆婆臨終願望沒想到在懷孕34週時,婆婆病情加重突然暈倒,情況極不樂觀,提出了要她提早把孩子生出來的要求,而且公公、老公都支持。原PO當場把老公拉出病房,說:「你是不是瘋了?孩子都還沒有足月,現在就算刨出來,你媽也是看不到的,他各個器官都還沒有發育成熟。」沒一會兒公公從病房出來了,他說:「兒媳婦我知道我們提這個要求讓妳有點為難,但是妳看到妳媽估計也撐不了幾天了。要是妳同意了,我馬上就把名下的一套房子過戶給妳,就算爸爸求妳了,希望能滿足她的這個願望,妳就算可憐一下她的心情吧。」老公則說:「我已經質詢過醫生了,醫生說34週的孩子基本上都發育成熟了,如果實在有什麼,大不了就住一週的保溫箱就好了。」不想冒風險的準媽咪,希望孩子自然出生原PO原本以為老公會站在她這邊,畢竟我肚子裡的是他的孩子,沒想到就因為婆婆一句話想看孫子,就這樣至我們的孩子身體健康於不顧。原PO不願這麼做,希望孩子能夠自然出生,我不想因為大人的自私而害了孩子,不想冒任何風險。她對老公和公公說:「孩子在我肚子裡,你們誰都沒有權利來決定他什麼時候出生,我會等他自己發動,他想出來了再出來,我的孩子我得為他的健康負責。」沒想到這麼說讓老公大怒,說別的孩子就算是早產也照樣健康活下來了,搞不懂孩子都已經快足月了,質疑原PO為什麼非要這麼固執?公公也說這樣太自私、太冷血了。不提早剖腹生產,和老公的感情再也回不去原PO氣得哭了,難過為什麼都不替孩子想一下呢?對老公實在太失望了,於是回了娘家,沒想到公公每天還給發簡訊,希望她能滿足婆婆得願望。原PO知道如果不能滿足婆婆的要求,和老公之間就再也回不去了,他們一家都會覺得是她太自私,讓婆婆帶著遺憾離開了,可能會為此記恨一輩子。家務事難解,如果是妳,妳會怎麼做呢?延伸閱讀:.「終有一天我會在你的人生場景中缺席」一位罹癌母親教會我們的事.妻婚後默默付出,卻換來夫外遇找小三!專家點出婚姻手原因.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回家作業」:未來相遇時請告訴我你完成了※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4-08-27 失智.照顧喘息
透過分工、信任和情理 完成照顧的生命課程
莉亞的爸爸民國104年過世,台灣就剩下媽媽一個人。由於姐姐和弟弟都有家庭,已經在國外落地生根。而她是單親,機動性大。加上女兒已經長大獨立,有自己的生活。她隔年提前在59歲從美國的工作退休,回台灣陪伴母親。她回顧說返台之後,就和大多數人犯類似的毛病,覺得一定要好好照顧媽媽。所以忙裡忙外,管東管西,影響了母女的生活品質。雖然姊弟3人都遊說長輩,聘僱外籍看護來幫忙,卻被強烈拒絕。直到莉亞因為必須手術,置換髖關節,才得以請專人照顧和分擔日常生活。莉亞和媽媽共度了8年,是一段為自己老年準備的寶貴學習,以下是她的心得:1.相聚容易相處難:她大學畢業後就去美國讀書,然後輾轉在世界各地工作。即使曾經有一年的時間派任回國,和父母生活的時間還是相當有限。所以當她實際和85歲的母親相處後,常常因為處理事情的方式或觀點,彼此爭執和生氣。2.照顧的核心就是喜樂陪伴: 後來她逐漸在意見相左後,嘗試沉澱、調整和解套。她手機裡有一個記事本會儲存有趣的所見所聞,然後和媽媽分享。當老人家高興時,她也變得快樂。另外,設法不漏接媽媽的來電,更是安心的重點。3.為外傭設定好生活規範: 前後上手的有2位,都在開始就訂高標準的配合事項,尤其是道德和操守上雇主的堅持,薪資也依政府的規定。等到彼此磨合一段時間,建立起互信後,再依表現給予放寬和鼓勵,千萬不要為小事斤斤計較。若有裝設監視設備,一定要在他們到職前完成並告知。4.手足同心才是長輩之福: 除了姊弟3人,姐夫和弟妹也都對父母很孝順。當莉亞有事必須出國或旅遊時,姐姐或弟妹都會安排時間替補。她也感念弟妹,這些年把休假的時間都分配到回台陪伴爸爸或媽媽。5.臨終前的醫療抉擇: 她母親曾經是護士,非常注重養生,身體很健康,一直持續交友和打麻將。112年9月之後,有時吃飯或洗澡時就會睡著,也失去食慾和對外的活動。聖誕節後因感染、血氧偏低而送急診。當醫師要進行積極的治療時,她想起媽媽對臨終的交待: 決不做侵入性的治療,所以只允許了高壓氧。但是,當老人家呼吸停止時,莉亞卻在同意是否電擊和插管中掙扎了。因為一切來得太快,她捨不得放手。還好,已經回台的姐姐在電話中提醒了她。 莉亞說父母留給子女的最大財富就是家庭和睦,所以他們能夠彼此支持,平和圓滿的送別93歲的媽媽。此外,由於她長期擔任管理階層,所以強調不論是外傭或親人間的照顧責任,唯有透過分工、信任和情理,才能讓所有參與的人,在這良性的循環中,攜手完成生命課程。
-
2024-08-22 養生.人生智慧
76歲廖輝英家中重摔,後腦撞地獨自掛急診!已向兒女交待遺言:晚一天知道死訊也不用難過
76歲作家廖輝英2年前喪夫後,現在一人獨居,日前她上節目自曝在家重摔撞到後腦,自己一個人去醫院急診,也透露已向兒女交代過遺言。廖輝英在「新聞挖挖哇」節目上透露,有次在家調整冷氣,結果後退時被東西絆倒,人就往後摔頭部直接撞到地板上,當時她躺在地上久久都無法起身,覺得整個人很昏,過了一陣子才能起身,接著就自己一人去醫院掛急診,後腦腫起有一個拳頭大,她痛到連耳朵都感覺快聽不到聲音,醫師檢查後提醒她要注意,如果之後腦部有出現瘀血就要開刀,所以要定期追蹤。主持人鄭弘儀提問有聯絡孩子們嗎?而廖輝英則覺得因為現在孩子們都已各自成家立業,且都還在上班,因此只告訴孩子們自己摔倒了,但是現在沒事,要孩子們不用來看她。另外廖輝英也談到自己一人獨居,就曾告訴孩子們,如果她生病要去做檢查,自己感到害怕時,會再通知他們陪同,未來若她在晚上往生,第二天他們才知道趕來,不需要感到難過,因為孩子們每天都會打電話給她,所以就算晚一天才知道,不需要覺得沒有照顧好媽媽,而她死後就直接火化不用放在廟裡。【延伸閱讀】.撞到頭沒症狀就沒事?有這些情況需儘速就醫.阿嬤說「頭撞腫了塗麻油就對了!」 古老偏方該不該信?.沒人送終就是不幸?日學者:一個人臨終,沒問題的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8-17 寵物.寵物疾病
寵物臨終前3徵兆!當寵物面臨生命盡頭:如何評估寵物生活品質並做好準備?
隨著科技與醫療的進步,人類及寵物的壽命及生活品質都得以提升。然而,寵物終究會面臨生命的終點。本文將幫助飼主了解在寵物臨終前,如何辨別其身體狀況、評估生活品質、提供適當的照護,以及尋求心理支持。寵物臨終前的徵兆1.食慾不振食慾是寵物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如果寵物長期拒絕進食,甚至使用食慾促進藥物也無效,這可能意味著其身體狀況正在急劇惡化。缺乏足夠的營養會進一步降低寵物的身體機能。2.行動能力下降當寵物的行動能力逐漸減弱,無法進行基本活動(如行走、上廁所),表示其身體狀況正在惡化,生活品質也將受影響。3.行為改變臨終前的寵物可能會出現行為改變,例如變得孤僻、不願與人互動,或失去對喜愛活動的興趣,這些變化通常是因為身體不適或疼痛引起。生活品質6評估評估寵物的生活品質需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包括食慾、行動能力、與人的互動情況及對活動的興趣等。這些指標能幫助我們了解寵物的身體狀況和心理狀態,進而做出更合適的照護決策。1.疼痛管理如果寵物的疼痛無法透過藥物有效控制,將嚴重影響其日常生活和心理狀態。觀察寵物是否有疼痛跡象,例如:頻繁舔舐疼痛部位、無法安靜休息、拒絕活動等。2.食慾若寵物長期拒絕進食,即使是最喜愛的食物也無法提升食慾,這可能意味其身體狀況惡化。必要時可考慮使用食慾促進劑,但若效果不佳,則需進一步評估。3.水分攝取如果寵物拒絕飲水或無法自行飲水,會迅速導致脫水,進而引發更多健康問題。觀察寵物的飲水情況,確保有良好的水分攝取。4.衛生臨終前的寵物可能因行動不便或失禁而難以維持基本衛生。飼主需確保其生活環境乾淨舒適,例如使用墊料和尿布,並定期清理,避免皮膚感染和其他衛生問題。5.快樂觀察寵物是否仍能從日常活動中獲得快樂是衡量生活品質的重要指標。如果寵物對曾經喜愛的活動失去興趣,這可能意味其身體狀況惡化。與寵物互動,觀察其反應,有助了解其心理狀態。6.行動能力行動能力下降是寵物老化或生病的重要跡象之一。觀察寵物是否能自行走動、上下樓梯或進行日常活動。如果無法行動,需考慮使用輔具,但這些工具是否能真正提高生活品質仍需仔細評估。臨終前的照護在寵物生命的最後階段,我們可以做很多事情讓他們感受到愛與關懷。例如:.帶他們去最喜歡的地方,享受最後的快樂時光。.提供最愛的食物和零食,讓他們感受到特別的關愛。.與他們共度安靜的時刻,讓他們知道自己被愛與珍惜。.飼主也可以安排特別活動,例如專業攝影,為寵物留下美好回憶。心理支持與輔導面對寵物的離去,情感上的打擊是巨大的。許多飼主在失去寵物後會感到悲傷和內疚。尋求專業心理輔導,可以幫助飼主度過這段艱難時期。加入寵物愛好者的團體,與其他有類似經歷的人交流,分享彼此感受和故事,也是一種有效的情感抒發方式。在寵物生命的最後階段,透過細心評估和專業建議,我們可以為寵物做出最好的決定,讓他們感受到無盡的愛與關懷。延伸閱讀:.帶著愛犬去旅行/長腫瘤被宣告剩2年壽命,主人帶環島留下珍貴回憶.如果有一天我們比寵物先走 遺物整理師告訴你遺留寵物的孤獨死現場.愛牠就要養牠一輩子!我的寵物我來寵,那些陪伴生病毛小孩治癒的日子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23 退休力.理財準備
親人臨終前,先幫他把錢領出來可節稅?專家解析為何無法節稅還可能挨告
過去老一輩的長輩普遍認為親人臨終前或死亡後尚未辦理除戶前,為了降低遺產稅,也擔心之後辦後事需要花費沒有資金支應,所以應該要趕快去把親人銀行帳戶的錢領出來。到了現在有些老人家們還是依循著以前的認知這麼做,認為先把錢領出來就對了!親人臨終前,趕快把錢領出來節稅? 以前的年代資料尚未電腦化,國稅局查核全靠人工作業,難免無法面面俱到,所以會有長輩誤以為先把帳戶的錢提領出來,就可以減少帳戶內的存款餘額,來降低遺產稅。早年或許有部分民眾因此少繳了部份的遺產稅,但如今電腦化已非常普及,現在的狀況是,親人身故後民眾通常無法掌控去世的親人有多少遺產,大部分的人會向國稅局申請財產總歸戶,以方便進行遺產稅申報,甚至國稅局還能夠提供民眾辦理遺產稅試算的服務,這就代表國稅局的資料庫中,已經可以查詢到民眾的金融遺產。所以若身故親人的帳戶在臨終之前被大幅提領出來,勢必會成為國稅局要求繼承人說明的重點,若無法合理說明資金流向,國稅局還是會將已提領出來的金額加總回臨終前遺產總額內,計算應納入的遺產稅。所以在親人臨終前提領存款的行為,不僅無法降低遺產稅,反而會因為短報遺產,需補繳遺產稅之外,還要另被加處罰鍰,真的是得不償失。另外提領出來的錢,若無法說明去處或平白無故消失了,其他的繼承人還可能會向領款的人提告侵占。夫妻一體,不過就是領個錢,有這麼嚴重嗎? 至於死亡後尚未辦理除戶前,提領身故親人的存款更是不當的行為,這已經不只是補繳遺產稅再處罰鍰的問題了,這個行為還可能涉及民事及刑事責任。如之前的新聞:「林青霞愛店「東門興記」爆爭產,女兒告80多歲母盜領6300萬」,「東門興記」創始人郭禮忠2017年過世後,郭林初旭提起夫妻剩餘財產分配,法院計算出郭禮忠留下包括不動產、興記商標價值總計2.6億元,一審判決郭林初旭可獲得夫妻婚後剩餘財產差額以及商標;不過長女郭雅慧調閱父親財產清冊,發現母親在父親過世後,未經全體繼承人同意,多次和兒子及媳婦到銀行偽簽父親姓名或父親印鑑,從銀行盜領新台幣與美金共約6,300萬元,涉嫌詐欺取財、偽造私文書、洗錢等罪。有些人不太能理解,夫妻不是一體的嗎?夫妻的錢當然就是兩個人共同的錢,配偶的存款有一部分本來就是我的,不過就是領個錢,有這麼嚴重嗎?人之權利能力,始於出生,終於死亡有些人心想,親人走了,辦後事也需要錢,如果錢被鎖在帳戶內不能用,要去找錢也很麻煩。並且因為戶政辦完除戶後帳戶就會被鎖住,若在除戶之前先把錢領出來,只是為了辦理後事要用的資金,並沒有要規避遺產稅的意圖,所以申報遺產稅時會自動把領出來的錢加總回死時遺產總額內,這樣是不是就沒有逃漏遺產稅問題了?依據民法第 6 條規定:人之權利能力,始於出生,終於死亡。一個人從死亡的那一刻起,這個人的權利能力就已經不存在了,所以已身故人的帳戶就已經不能使用提款卡或臨櫃用印鑑及密碼領款。一個人死亡後,帳戶資產依法必須要等拿到國稅局的完稅證明或免稅證明,及遺囑或所有繼承人同意書,才能將帳戶內的存款領出來。但是既然人的權利能力在死亡的那一刻就已不存在,所以死亡後不管是提款卡或臨櫃提款的動作,本人都無法再行使,也無法委託他人辦理了。所以使用身故者的提款卡,或臨櫃使用印鑑加密碼領錢,都是屬於違造文書的行為,而違造文書屬非告訴乃論罪,只要檢調單位知道犯罪事實後就可以依法進行調查提起訴訟。 當被繼承人身故時,國稅局的角色比較著重在稅務部分,至於繼承人因為辦理後事的需要,先行自被繼承人帳戶提領金錢出來的動作是否觸犯違造文書罪,就不是國稅局的事。但是繼承發生時的利害關係人,就是民法1138條的法定繼承人,是否會提出訴訟,也不是當事人能夠掌控的。繼承事件發生通常會存在財產利益,被繼承人在世時,因為利益還未實現,所以此時不易也不覺得會有什麼紛爭。但是當被繼承人身故時,因為繼承人們有各自想法,這個時候分岐就容易出現。新聞就常有家族爭產的紛爭報導,東門興記水餃的案例即是如此。依夫妻法定財產制的規定,夫妻名下的財產是各自管理、各自使用、各自處分。夫妻中的一人身故時,死者名下的帳戶,身故後就不能再動用。但以還在世配偶的想法,夫妻一起打拼的事業,銀行帳戶由夫妻共用也非常合情合理,為何丈夫死亡後,妻子去提領之前兩人共同的帳戶的錢,怎麼就犯罪了呢?對在世的配偶不是很不公平嗎?這時候生存的配偶可以主張婚後財產自己也有貢獻度,主張夫妻財產差額分配,請求身故配偶的婚後財產高於自己名下婚後財產的差額的一半。不過夫妻財產差額分配所請求的財產價值,須等遺產稅申報後才能做移轉登記,如果貿然就逕自從亡故者的帳戶中提領出存款,會被其他繼承人提告違造文書而遭刑法判刑。身故前後花費大,代親人領取存款注意2件事 若考慮到親人身故前的高額醫療或照顧費用,及身故後須辦理後事的費用資金來源,平時夫妻兩人的婚後財產不要全放在其中一人名下,最好平均放在兩人名下的帳戶,這樣若事出突然,還能有資金可領用支應。 但若花費金額太大,生存的一方帳戶金額不足以支應時,親人又已在重病期間,此時雖然可以代親人領取存款,但要注意2點:1.最好先取得所有繼承人的同意且取得同意書,領款之後的資金支付在什麼地方、多少錢,最好要保留單據且記帳,這樣未來才不會被其他繼承人提告侵占。即使未來被提告,因為有同意書,而且帳務有確實記錄,侵占的罪名就不容易成立。2.當親人身故後,申報遺產稅時,要將之前提領出來的金額,扣除掉親人仍生存時花費在親人身上的費用(要有單據或合理)後的餘額,申報在死時遺產總額內,以免被國稅局主張逃漏遺產稅。 若親人已身故,身故後需要的花費,比如說喪葬費用等,絕對不能從已身故的親人名下帳戶領取,否則未來若繼承人間有紛爭,被提告違造文書一定會成立。因此最好繼承人們先彼此協議,且簽同意書由其中一人或數人支付喪葬費用並保留單據,日後待遺產稅申報且完稅後,再以協議分割的方式合法向金融機構領取存款,支付之前代墊支付的費用。如此就算之後繼承人中有人對資金的支付有意見,不想從遺產中先行償還,至少不會有違造文書的非告訴乃論的刑事責任。再者因為事先有寫同意書,已支付喪葬費用的人可以要求其他人返還代墊款項,不用擔心其他繼承人事後反悔。依法依規親情不變質 國人普遍法治觀念偏弱,凡事習慣便宜行事,最後常落得骨肉手足對簿公堂,讓親情撕裂、從此形同陌路,更有甚者互相仇恨而萌生出殺機、鋃鐺入獄等,令人唏噓。會不會讓人覺得,留下遺產反而是惡夢的開始?行事遵法,凡事不要只憑自己的想法,更不要隨便聽信別人不合時宜的過往經驗,每個家庭的狀況不同,唯有了解法律的規定,並依法依規行事,事後才不會有無法彌補的後悔。作者:陳瑀莘CFP®國際認證理財規劃顧問大專盃財富管理競賽輔導顧問暨專案講師榮獲2013保險信望愛獎優選最佳專業顧問獎(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7-17 焦點.健康知識+
年少不讀書,長大竟會短命!多讀書連兒孫都長壽,外國研究:讀書達「一學歷」,降低死亡風險達34.3%
古人云:「一日不讀書,言語乏味,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讀書除了面相改變,也能影響壽命!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外國際期刊研究報告指出,「多讀點書者」其個人死亡風險降低,也就是說想活久一點書就多讀一點!多讀點書,可降低死亡風險科學家認為,研究表示,父母多讀點書,對兒童死亡率會有影響!.母親多受教育:每多接受一年教育,其5歲以下兒童的死亡率就會降低3.0%.父親多受教育:每多讀一年的書,其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也會降低1.6%而國際期刊「柳葉刀」研究報告也指出,多讀點書者,其個人死亡風險降低可達34.3%!讀書年限越長,死亡率降低越顯著:.讀書年限只有6年:(小學水準)的死亡率降低,只有下降13.1%.讀書年限再提升12年:(中學水準)的死亡率降低,下降了24.5%.讀書年限續提高18年:(大學/研究生水準)的死亡率降低,降低可達到34.3%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發現意味著在18年高等的教育中,如果每年持續有在接受教育,個體如果每多受一年教育,其死亡風險平均降低1.9%。老年人讀書,也可降低其死亡風險與此同時,研究人員觀察到不同年齡差異(18~49歲、50~59歲、60~69歲和70歲及以上),他們各自死亡風險都具有影響的:.18~49歲的年輕人:每多受一年教育,死亡風險平均可降低2.9%.7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每多受一年教育,其死亡風險平均僅降低0.8根據以上的研究數據分析,黃軒建議「年輕人(18~49歲),趁年輕多讀點書」,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可望降低死亡風險!這些研究強調了「教育能提高預期壽命的重要性」,教育對於改善健康狀況和延長壽命的積極作用,即使是老年人,也可以從教育中獲益,降低其死亡風險。為了自己的生命、為了子女未來的生命,你要不要趁年輕時多讀一點書呢?想活久一點就從現在開始當讀書人,讀書除了可改變面相也能讓你更長壽喔!延伸閱讀:.醫盤點「人在臨終前最後悔5件事」你符合幾項?做好4件事活出無憾人生.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幾歲開始會發現自己老很快?醫師曝3年紀波段是「斷崖式衰老」關鍵
-
2024-07-09 醫聲.醫聲要聞
國健署力推「ICOPE」篩檢計畫預防長者慢性病,目前因「這事」讓長者篩檢率不到10%!
台灣人口老化嚴重,年逾65歲的老年人口多達400多萬,將成為未來台灣勞動人口的沉重負擔。因此,衛福部國健署試辦台灣「長者整合性照護指引」篩檢(ICOPE)計畫(5年期計畫),目前已進行到第3年,但累積篩檢34萬名長者,還不到整體高齡人口的10%,臨床醫師並不看好。什麼是「ICOPE」篩檢?對長者的好處有哪些?國健署慢病防治組長吳建遠表示:「ICOPE」篩檢計畫係將長者的功能分為六大層面,進行分析,藉此初步篩檢整體健康狀況,並精準給予需要的預防保健作為,或相關醫療介入。高雄縣醫師公會前理事長王宏育說,透過ICOPE篩檢,可即時掌握長者身體,避免持續失能,並降低後續跌倒、髖骨骨折手術等醫療費用。如在早期做好預防,避免後續產生中風、三高、慢性病等醫療支出,影響民眾生活品質也造成社會醫療成本增加。為什麼「ICOPE」篩檢不如預期?不過,該計畫推動迄今,已滿3年,反應不如預期,第1年「ICOPE」計畫近300家診所參與,第二年400多家,第三年948家,但全台診所高達15000多家,篩檢速度顯然不足。再者,近3年來,也才篩檢34萬人,還不到老年人口中的10%。目前台灣ICOPE評估機構累計948家,110年篩檢3萬人、111年篩檢8.3萬人、112年篩檢22.7萬人,均能達成原先篩檢目標。此外,目前培訓2000位篩檢服務人員,在完成受訓後,適時接手,讓每年來自於長照基金的一億元預算,用在刀口上。吳建遠指出,ICOPE評估過程繁複,確實不太適合臨床醫師,因此,擴大評估者身分,除醫師外,只要受過訓練,取得證照者,就可協助醫師執行評估工作。「高齡者專責醫師制度」有必要推廣才能預防勝於治療老年人口愈來愈多,政府有必要推廣「高齡者專責醫師制度」,由家庭醫師執行個案管理,提供關懷及多面向的照顧,定期提醒健檢、追蹤異常的檢驗報告、加強營養衛教、減少高齡者憂鬱傾向,增加其安全感。王宏育說,老人如果能從預防疾病做起,即可避免三高共病,防範肌少症、骨鬆跌倒,醫療照護事半功倍,減輕許多後端的中風失能、心衰竭、末期腎臟病、慢性肺病使用呼吸器、臨終低效益治療等高昂費用。希望台灣早日實施ICOPE普篩,每一個老年人都能有專責的家醫科醫師照護,個案管理,縮短不健康餘命,才可實踐「預防勝於治療」。ICOPE給付金額低 醫師:篩檢幾乎是做功德透過ICOPE篩檢,可早期發現長者功能衰退的徵兆。吳建遠指出該篩檢計畫1年預算1億元,由醫師及接受專業訓練者評估65歲以上長者,初評給付150元給付,複評100元給付,如果有發現異常會再依照比例給付給付100至220元不等。王宏育指出,內政部2024年2月資料顯示,全台65歲以上人口達415.8萬人,扣除已進入長照系統70餘萬人,約340萬人需ICOPE普篩,如果每次評估費用為1000元,就需34億元,分5年編列。目前一年經費僅1億,篩檢給付不合成本,引發臨床醫師的怨言。ICOPE六大指標為認知功能、行動能力、營養、視力、聽力及憂鬱,每次篩檢動輒10至30分鐘。如果長者重聽或認知功能不佳,就得花上半小時,不符成本效益,對年輕醫師來說,不如去看更多病患,還比較划算。做好ICOPE普篩有望完整減少醫療的大福支出據健保署統計,2017年65歲以上的保險對象人數約占14%,醫療費用約占37%;2021年占約17%,醫療費用卻已占超過41%,可見年逾65歲者,對醫療耗用的比例甚高。如果能做好ICOPE普篩,相信可以大幅減少醫療支出。王宏育強調,台灣人口老化、少子化問題嚴重,老年人必須自求多福,政府如能讓所有65歲以上的長者均做一次「ICOPE」,就可完整建立長者的醫療端,包括:預防、評估、衛教。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6-17 焦點.杏林.診間
當醫師成了病患家屬/為母親做的醫療決定讓她臨終前臥床3年,許耀峻如今想起仍哽咽
在人生不同階段,角色、立場不同,感受也不一樣,18年前,母親罹癌,脊椎減壓手術失敗,至臨終前均無法走路、臥病在床,義大醫院代理研究副院長許耀峻一路陪伴,深刻領悟「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的難處。為此,他盡可能地尊重病人選擇、用心溝通,希望曾有過的傷痛,不會發生在自己病人與家屬身上。談起那段陪病經歷,許耀峻幾度哽咽,他表示,那年他是台大住院醫師,電話上聽父親說母親最近走路一跛一跛的,似乎無法抬起右腳,於是請母親從高雄北上就醫,詳細檢查後,竟然是脊椎出現轉移性腫瘤造成病理性骨折,腫瘤並已壓迫到脊髓與神經根,同時發現肺部有顆醜惡的腫瘤,很可能是元凶。母親脊椎手術後 無法走路當時陷入兩難,思索著該先開刀,還是直接化學與放射治療?由於神經壓迫是燃眉之急,而且需要取得腫瘤組織以確定診斷,所以最後選擇先做手術,不料,這個決定讓許耀峻在無數個午夜夢迴時悔恨不已,因為母親於術後竟再也無法走路,就這樣在病床躺三年,承受痛苦與折磨。許耀峻表示,母親脊椎開刀,術後持續滲血,兩天內進了三次手術室,雖然出血後來止住了,但對於脊髓壓迫所造成的傷害已不可回復,導致半身不遂,從此臥床。長輩嚷著告醫院 他不好受 這樣的手術結果,任誰都難以接受,家人既悲傷又氣憤,有長輩嚷著要告醫院,「在高雄,還可以走路,到台北開刀,反而不能走…」「台大不是很行嗎?怎麼會變成這樣!」親友雖然沒有直接指責許耀峻,但他心裡也覺得難辭其咎。但善良寬厚的媽媽並未怨天尤人,反過來安慰他「還好有來台北處理,否則命就沒了。」再者,沒有人知道手術結果後怎樣,只能說自己的命是天註定了。隨著癌細胞擴散,啃蝕入骨,疼痛萬分,最後一次住院時,護理師不經意地碰撞,讓許媽媽痛得當下眉鎖淚流,事後告訴兒子「那一下真的是痛得受不了,但也不能怪她,她也是不小心的,她實在不知道我會這麼痛。」媽媽臥床三年後,不幸病逝。經歷這段悲慘的陪病歲月,許耀峻告訴自己不能讓母親蒙羞,要做個懂得與病人良好溝通的好醫師。許耀峻表示,醫學並非在推演一加一等於二的數學公式,而是一門不確定的藝術,因為有著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影響一個人的健康狀態,無論如何謹慎小心,醫療處置極難萬無一失。因此,在與病人及家屬溝通時,他盡可能告知所有的選擇及其優缺點,作為病家決策依據。學好與病人溝通 尊重病家許耀峻習慣以同理心與病人互動,並且尊重病家的選擇,以肝癌診療為例,他會以實證研究為基礎,評估病人接受手術、電燒、栓塞等各種治療方案的預期效果與可能風險,提供數據與病家討論後做出決定,而不是由醫師獨斷。面對醫病之間的資訊落差,他認為「要用對方可以懂的語言來溝通」。被問到自我期許,他希望能做到「術德兼備」,不僅具備必要的專業知識與技術,還要服膺道德義務,堅守醫學倫理,以病人為首要顧念。即使已經過了將近20年,許耀峻仍時常想起母親罹病時的點點滴滴。他自責當初沒能及早發現母親的病情,喟嘆醫療充滿不確定性,也感念許多親友、師長與同事在那段時間的幫助與諒解。更重要的是,他要謹記母親以生命實踐的諄諄教誨,努力當一位好醫師,不辜負母親的期許。許耀峻義大醫院代理研究副院長、胃腸肝膽科醫師●照顧對象:母視●罹患疾病:肺癌骨轉移●發病時間:55歲時,確診時已至晚期●症狀:肺癌轉移至脊椎,壓迫神經,以致不良於行●治療:北上接受脊椎減壓手術,但術後無法行走,必須臥床。在台北接受標靶藥物治療,療效不錯,穩定後轉回高雄,從確診至病歿,存活約3年。●陪病心得:醫師不是神,無法滿足每一個患者及家屬的願望,而手術也不可能萬無一失,保證一定成功。做任何醫學決策之前,務必多蒐集意見,了解所有可能的副作用,如此才能將遺憾降至最低。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6-07 焦點.生死議題
一輩子心懷怨恨會阻礙你自己!腫瘤科醫師:多數人臨終前最常說這4句話
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同,但根據普立茲新聞獎(Pulitzer Prizes)作家兼腫瘤學家慕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多數人臨終前都會說出相似的四句話。慕克吉日前在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畢業典禮演講中說,這四句話都為活出一個充實且成功的一生,提供了重要的教訓;他說:「我所遇到的每個臨終者,都有四個要求。」這四句話分別是:-我想告訴你,我愛你-我想告訴你,我原諒你-你願意告訴我,你愛我嗎?-你願意原諒我嗎?這位在2011年獲得普立茲非小說獎「萬病之王:一部癌症的傳記,以及我們與它搏鬥的故事」(The Emperor of All Maladies: A Biography of Cancer)的作者慕克吉表示,知道自己大限已到的人,常常會以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以上個四句子,這顯示他們等到為時已晚了,才對其他人表達出感激,或糾正自己在人際關係中的錯誤。慕克吉解釋,這些人一輩子心懷怨恨,生活在許多未解的罪惡感中,或多年來都害怕暴露自己的脆弱。神經行為科學家彭伯西(J. Kim Penberthy)在一篇2022年部落客文章中說到,因此而來的悔恨、壓力和心理健康狀況的不佳,甚至是荷爾蒙和免疫失調,都會阻礙你的個人和職業發展。慕克吉說,「我們一生需要愛與寬恕,定會經歷死亡與轉變,遲遲不表達該說出口的話,只是拖延無法避免的事。」他並表示年輕人應該「認真看待這一點。你們生活在一個愛和寬恕變得毫無意義且是陳腔濫調的世界裡…人們已學會去嘲笑這些話語了。」要承認自己曾經冤枉或傷害了某人的事實,並不容易。但你可以試著根據哈佛大學定量社會科學社會人格心理學家考登(Richard Cowden)所建議的以下四個步驟:-為自身行為負責-允許自己表現出像是悔恨和內疚等負面情緒-真誠地道歉並盡力彌補-吸取經驗並繼續前進(本文經《世界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4-06-07 醫聲.Podcast
🎧|人生最後一哩路 安寧緩和醫療讓「好死」不會那麼難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人要「安然」離世,愈來愈難。第8屆財團法人器官捐贈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執行長蔡宏斌感性談起,投身重症醫療20年來,常遇到在病房內,不願放手的重症病患家屬,就算至親全身插滿續命管線,僅為了吊著那最後一口氣,讓人感嘆「好死」真的很難。尤其在面臨生死關卡,沒有人願意鬆口,讓親人就此離開,這也影響他推動器官捐贈和安寧緩和照護的決心。🎧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SARS癱瘓醫療體系,生命的逝去讓他體悟人生無常21年前,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襲捲全世界,蔡宏斌回憶那段期間,全台灣籠罩在病毒肆掠的恐怖氛圍中。當時和平醫院的醫護人員,陸續送往台大醫院治療,資歷最菜的他,輪守在加護病房內,看著與他年紀相仿的生命漸漸消逝,對他造成了極大的衝擊。蔡宏斌提到,當時不僅要照顧病人,還要關心病患家屬的情緒,「從那時開始,我才真的理解到,照顧病人不僅是治療疾病,還要在冰冷的加護病房內,好好安撫家屬。」將以前老師教導,對於癌症末期病患的臨終關懷,慢慢運用到重症生命末期關懷,他回想起自己的「初心」,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先有人,再有神」,醫師要懂得關懷病人與家屬感受後來,蔡宏斌先後去了嘉義的聖馬爾定醫院,和大林慈濟醫院服務,原本是腎臟科醫師的他,在經歷過SARS那段難熬時刻後,再取得重症專科醫師,就為了能救更多病患。當時聖馬爾定醫院已有癌症安寧照護的經驗,他和神職人員學到與病人和家屬溝通關懷;而大林慈濟是南台灣安寧照護的重要基地,他在那累積三年半照顧各式複雜病人的歷練。「你來到我們慈濟醫院,把病交給醫生;你的心交給菩薩,來這邊就安!」大林慈濟的師兄師姐,安撫病人的一席話,讓他再度領悟,醫療不僅需要高超的技術,更需要溫暖的關懷,特別是面對病人及家屬時,這些信仰的關懷,顯得更有力量。「整合醫學科」照顧多重病症患者,培養一顆更柔軟的心2011年底,蔡宏斌回到台大醫院,成為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整合醫學科」團隊中的一員。他提到,由於整合醫學科照顧的多是病情複雜的病人,「我們經常面對潛在的醫療糾紛,但透過與病人和家屬的溝通,順利建立起信任關係後,才能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這讓他學會了更多關懷和耐心,提升了與病人和家屬溝通的能力。他強調,陪伴病人和家屬,無論是握著手還是默默陪伴,都是醫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他的醫療生涯中,曾遇到敬佩的同僚意外去世,這件事也讓他日後對待病患家屬,能更感同身受。蔡宏斌提起,同團隊感染科的曾御慈醫師,她照顧著一百多位HIV患者,在診療過程中,特別關心病人的隱私和情感需求。然而,不幸的是,曾御慈在2013年因車禍而嚴重腦損傷,這對她的同事及被照顧的病人們都是嚴重打擊。當時,柯文哲也因無法挽救曾御慈的生命而落淚。而曾御慈感染醫學的直屬教授,也是台灣大學的張上淳副校長力排眾議,強調在黃金器捐期,好好送曾御慈一程,將她的大愛傳承下去。最終,曾御慈的媽媽,決定延續她的大愛,捐贈出她的器官。談到此,蔡宏斌眼眶泛紅,他感念生命的無常,和醫師們的無私付出。超高齡社會的來臨,臨終關懷需要更貼近病患與家屬隨著超高齡社會的到來,將面臨更多挑戰,「活著」恐怕會成為象徵而已。他感慨談起,一百零五歲阿嬤的故事,子孫滿堂,阿嬤在家中因消化道出血而開始吐黑血,家屬們希望她能得到最好的治療。當時阿嬤全身插滿救命神器,插上點滴後,因無法排尿,全身開始水腫,僅為了續命而吊著那口氣,家屬仍不願放手。蔡宏斌與家屬耐心溝通,最終在大家的共識下,讓阿嬤安然離世。他強調,醫療不僅需要技術,更需要關懷和溝通,特別是在面對生命末期的病人時。最後,蔡宏斌提到,器官捐贈和安寧緩和照護需要更多的對話和理解,過去兩種不同情境的醫療方式需要更多的融合,讓醫護人員能更好地,為病人提供全面的關懷,以做到更完善的「全人善終」。蔡宏斌小檔案現職:第8屆財團法人器官捐贈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執行長台大醫院整合醫學科主治醫師經歷:台灣醫院整合醫學會理事台大醫院整合醫學科主治醫師學歷: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台大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碩士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黃琬淑、許凱婷音訊剪輯:Shiro腳本撰寫:許凱婷音訊錄製:蔡嘉哲特別感謝: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
-
2024-06-07 醫聲.醫聲
癌逝捐眼角膜 女兒盼媽媽的眼可以看向全世界
「媽媽兇的時候像獅子;溫柔的時候又像綿羊。」談起最愛的媽媽杜婉瑜,郭育伶眼中滿是孺慕之情。自從媽媽因大腸癌末期併肺轉移離世後,郭育伶感到那些只想對媽媽說的話,再也無處傾訴,她眼底深藏的落寞與哽咽的聲音,無不讓人感受到她對媽媽的無盡思念。在媽媽臨終階段,她和弟弟完成了她的心願,將她的眼角膜捐贈給有需要的人,期盼媽媽能以另一種方式繼續看見這世界。郭育伶提到,從小到大她與媽媽的關係非常緊密,每天放學回家後,她總會和媽媽分享當天發生的事情,媽媽總是會耐心傾聽,並在必要時給予建議。即使現在媽媽已經離世,她仍然很想和她說話,渴望著媽媽能夠再多陪伴她一段時間。談到媽媽在她和弟弟上學期間,從不過分要求成績,任由他們自由成長。然而,對於哥哥的教養方式則較為嚴厲,尤其在哥哥高中叛逆期,曾經嚴厲管教導致哥哥曾離家出走過。後來友人邀約媽媽參加慈濟的活動後,開始在醫院擔任志工和參與親子成長班,這些經歷讓她的教養方式逐漸變得溫和,也開始懂得更柔軟的教育小孩。在照顧家庭的同時,郭育伶談到,媽媽年輕時曾在幼兒園工作,結婚後為了照顧孩子,改開設課輔班;隨著孩子長大,又重回慈濟幼兒園擔任教師。她善於與家長溝通,總能發現孩子的問題,並給予適當的建議,這種能力讓她在幼兒園工作期間,贏得了家長們的高度讚譽,甚至在她過世後,許多家長都特地來向她致謝。去年11月,杜婉瑜被診斷出大腸癌並且已經轉移到肺臟。經過多次化療,病情依然惡化,最終她選擇簽下安寧緩和醫療,同時表示願意捐贈眼角膜。這一決定對於郭育伶和家人來說,更是意義深遠。郭育伶強調,媽媽從不強迫家人接受她的觀點,而是讓他們理解人生的各種可能性,並尊重其選擇。儘管爸爸起初不同意捐贈器官,但最終也尊重了媽媽的決定。郭育伶表示,未來會和另一半討論器官捐贈,並希望能夠在自己人生的最後階段,也做出同樣有意義的決定。郭育伶提到,媽媽從小就教導他們,要做對社會有益的事情,並鼓勵她從事教育工作,她現在是小學教師,就是因為媽媽的影響。她希望能夠以媽媽為榜樣,堅持做有意義的事情,並在未來繼續推動器官捐贈,讓更多人受益。面對親人的猝然離世,家屬需要練習讓想念陪伴生活,成大醫院陳雅蓮社工師分享:「成大醫院長年致力於器官捐贈之推廣、勸募及家屬關懷,我們深知大愛捐贈結束後,社工師與家屬仍透過捐贈者家屬聚會延續緣分。為了凝聚家屬的愛,於1999年成立家屬團體「成愛家族」,意喻『成人之美 愛心家族』,協助彼此走出悲傷與失落,同時因為延續他人生命而感到驕傲。」
-
2024-06-07 醫聲.醫聲
在黑暗裡尋找曙光 陳家人遭受困境仍不忘獻大愛
在外人看來,陳家似乎多有磨難,二兒子在國中時,因練習柔道導致頸椎以下癱瘓、大兒子陳奕群則罹患俗稱漸凍人症的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而陳爸爸也曾罹患白血病,這些對一般人來說難以承受之重,反而讓他們更珍惜在黑暗中燃起的微光。一直以來陳爸爸都在當志工,他及一雙兒女都已簽下器官捐贈同意書;因此,當奕群臨終後,陳爸爸即為其捐出兩枚眼角膜、皮膚以及鞏膜等組織,讓兒子的生命得以延續。「其實奕群去從軍,也是為了完成我的夢想。」談起兒子的孝心,72歲的陳爸爸似乎打開話匣子,提到「那個年代,當兵是很穩定的職業,也是每個國民都該有的愛國情操。」陳奕群為了完成爸爸的夢想,當了職業軍人22年,原本再3年就要申請退休,沒想到在2020年,因為手部與神經疼痛,被醫師判定罹患漸凍人症,只能忍痛退役。奕群去年病情惡化離世,陳爸爸至今仍難掩心痛,因為沒人能想到,熱愛三鐵運動、體格強健的他竟然會罹患如此不治之症。發病後奕群曾提到「如果我真的要離開了!請讓我死得有尊嚴,不要讓我拖累你們。」這也讓陳爸爸心疼到無法言語,看著兒子日漸消瘦,四肢不聽使喚,決定依照兒子的心願,臨終前不再做無效醫療,捐贈大愛讓生命的離去更具意義。從55歲開始擔任志工的陳爸爸,談起這一切,雖語帶哽咽,仍非常灑脫;原來他在64歲那年罹患白血病,人生一度以為會停止前進。當時他在病床上,甚至找了兩位見證人,就為了要表達自己捐贈器官的意願,他談到「人死後就剩一抔黃土,不如就讓身體發揮大愛。」也簽下捐獻大體的意願,兒子和女兒也被他感召,一起簽下器官捐贈同意書。大難不死後,陳爸爸依舊當著志工,現在的他不僅在食物銀行服務,更擔任器官捐贈宣導推廣服務,因為他相信自己的親身經驗,能幫助到更多有相同處境的家庭,他更鼓勵年輕人在閒暇之餘能加入志願服務行列,甚至也帶著女兒一起去照顧獨居老人,也許就像陳爸爸說的「人生要看破,每個人都能做到。」三軍總醫院社會服務室王怡青主任表示 :「每一位器官捐贈者家屬都必須在最悲傷的時刻、最緊繃的狀態去做選擇,在那個情緒張力最高張的階段,三軍總醫院醫療團隊及社工師全程協助家屬成就捐贈者大愛,並陪伴家屬度過親人離去的哀慟歷程。在捐贈者完成大愛義舉後,醫院亦透過每年辦理之捐贈者家屬關懷旅遊及年度追思感恩會,藉由捐贈者家屬共聚交流及互相扶持,陪伴家屬走出人生幽谷。」
-
2024-06-07 醫聲.醫聲
爸爸搭火箭當天使 11歲兒「他是很多人的生命英雄」
「我的爸爸很強壯,他的工作是廚師,我很想念爸爸做菜的味道。他是一位英雄,先搭了火箭去天國當天使了,我們以後也會搭火箭去找他。」11歲的林宇恩,談起爸爸是他心目中的英雄。在真實世界裡,他的爸爸林子翔在離世時捐贈了肝臟、腎臟、眼角膜和血管,真正成為了許多人的生命英雄。林宇恩的媽媽鄭雅文,談起先生和兒子最愛的嗜好就是電影《星際大戰》,這份愛好讓他們有共同回憶,也讓兒子在失去爸爸後,依然覺得爸爸是無所不能的英雄。她回憶,有次帶兒子去「羅東文化工場」旅遊,兒子看到其建築風格很像星際太空船艦,脫口說出:「爸爸會不會就在裡面?」這讓鄭雅文不禁想像,雖然身處於現實世界,但星球宇宙卻幅員遼闊,她感覺先生依然在身邊,只是先一步成為了星際英雄。原先美好的家庭一夕間被車禍給摧毀,鄭雅文在2021年的9月突然接獲陽明交大附設醫院電話通知,趕至急診室卻得到極不樂觀的病危通知,甚至要做安寧緩和或器官捐贈的臨終準備,當時她只想到先生才30多歲,怎麼可能就這樣離去,連忙拜託醫師再盡力搶救。四天後,先生的病情仍沒有好轉,醫療團隊再次向家屬說明,並詳細解釋了器官捐贈的程序和意義。鄭雅文說道:「我和家人討論了很久,最終決定捐贈器官,讓爸爸成為孩子心中真正的英雄。」從事社會工作二十多年的鄭雅文,在面對先生離世的當下依然難以承受。她坦言,雖然是家屬共識下同意器官捐贈,卻不時有個聲音告訴她,「先生的生命是她簽下器捐同意書才結束的」。這點讓她非常自責,為了走出陰霾,她求助於專業心理諮商,心理師協助自己面對內心創傷,並適當的釋放情緒。經歷了幾次諮商,她慢慢恢復了正常的生活。心理師也告訴她,「妳已經做了最好的決定」,讓她人生有繼續前進的動力。後來,鄭雅文陸續參加了多場由捐贈醫院、移植醫院以及器捐病主中心舉辦的感恩活動,這些活動讓她深刻地感受到大愛捐贈的真諦。她強調,「看到器捐相關宣導影片,才知道分秒必爭的過程是多麼不容易。感謝這片土地上的醫療團隊,大家盡力在每個崗位做好每個環節,這真不是三言兩語可以形容。」也鼓勵大家,世界上意想不到的事情很多,不論是天災、人禍或意外;只要活著,就要珍惜每一天。
-
2024-05-30 失智.Podcast
【Podcast】EP8.該怎麼好好說再見?面對生命的失去與安排失智家人的身後事
「媽媽不要害怕,我在這裡陪您,您的身後事我會處理好,您放下,不要再有病痛了。」最新一集《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節目中,主持人陳韻如邀請國家禮儀師彭大維擔任來賓,談照顧者如何面對生命的失去與安排失智家人的身後事。節目一開始,她首先分享「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的真實故事,媳婦照顧婆婆十四年,從失智症發病到過世,一手包辦所有照顧事項,婆婆遺忘自己的兒女卻認得媳婦,彌留時,媳婦輕撫婆婆頭髮並在耳邊溫柔安慰,直到婆婆離世。陳韻如談到,照顧者在整個照顧歷程中,一直以失智者為生活重心,面對生命的逝去,他們會很難放下牽掛,上述真實案例中的媳婦,在婆婆離世後,至今還在身心科就診,讓人十分心疼,不禁要問:「照顧者能做些什麼,讓自己跟被照顧者好好說再見?」服務幫助過許多家庭完成身後事的彭大維,在解答前談到近期討論度很高的電視劇「不夠善良的我們」,林依晨飾演的簡慶芬就是一名典型的照顧者,先是照顧婆婆,然後照顧許瑋甯飾演的Rebecca。即使照顧婆婆是被迫扛下的責任,簡慶芬卻也在婆婆過世後,望著原本擺放病床的客廳,感到茫然失落。畢業照顧者「消化悲傷」三步驟「悲傷需要經過消化才能漸漸消失。」彭大維不但是禮儀師,同時也是照顧者,照顧罹患巴金森症的父親十多年直到臨終,他特別談到喪禮後的七七、百日、對年等傳統習俗,以及古人常提到的守孝三年,以現在的觀點來看,其實是給生者稀釋悲傷的時間。但他強調,消化悲傷沒有一定的時程表,照顧者不用給自己壓力。這段時間可以做以下三件事,幫助自己恢復生活常軌:1.擔任照顧者的時間愈長,愈有可能忘記照顧自己,此時應該把重心放回自己身上,好好吃、好好睡,做自己想做的事,體會最基本的生活。2.再來是列出願望清單,制定計畫一一完成。如果沒有特別的願望,可以列出遺憾清單,想想自己哪些事情沒有做會感到遺憾。3.照顧者可以建立跟離世家人的新連結。他以自身為例,父親過世後他經常在心中與父親對話,讓自己感覺到還是與父親保持著連結。善終來自於善生、安排身後事要即時如何安排失智家人的身後事,也是照顧者的一大課題。「善終是本人和家屬共同做到的,首先要尊重失智者本人意願。」彭大維建議,在失智者的病程尚未進入中重度時,可以提前了解他們的想法,再來,照顧者應紀錄失智者表達過的身後事安排,最後最重要的是,要讓家庭成員共同知道。自己擔任禮儀師,又會如何安排自己的身後事?彭大維提醒,不需要把人生終點掛在嘴邊,更重要的是專注當下。面對自己的身後事,他分享以下想法:1.善終根植於善生,用心體會生活,每一刻都是未來善終的美好基礎。2.主動與家人溝通關於身後事的想法,不僅如此,當長輩想談的時候,不要忌諱而是以正向態度接球,有些規劃像是安寧意願、預立醫療決定、同意器捐等,記得要提前簽屬才能有效執行。鍛鍊自己面對死亡的韌度關於身後事安排,陳韻如特別請教彭大維,有些家屬可能礙於金錢或其他現實因素,無法依照失智者的意願,這時該如何面對?彭大維提醒,善終需要提前計畫,但也需要機緣。有些人希望可以在家臨終,卻遭遇意想不到的變故,因此,平時可以先鍛鍊自己面對死亡的韌度。「告別式希望生死兩安,當亡者的意願很難判斷時,生者的心情安撫是很重要的,不要太有罣礙,以自己舒服安心的方式去做就好。」他就遇過子女會用擲茭的方式來溝通,最後圓滿完成儀式。節目尾聲時,彭大維感性地表示,每個人都有可能將來成為照顧者或被照顧者,因此,照顧議題每個人都要關心與思考。他想以照顧者過來人的身分,對每一位照顧者說:「你們辛苦了,照顧的日子就像幽谷前行,不知道何時才能解脫,但別忘了可以尋求外援。」更多善終真實故事 歡迎收聽看多了生死,他提醒大家應把握當下,有機會時就可以做「人生四道」,道謝、道歉、道愛、道別,四道不是臨終才能做,隨時都可以說出口,平時可以把道別改為道安,最後一哩路才需道別。陳韻如也提醒照顧者,好的道別需要沉澱、醞釀以及溝通,希望大家都不留遺憾。本集來賓國家禮儀師彭大維有更多關於善終的真實故事,以及照顧者如何安排失智家人身後事、消化悲傷好好說再見的細節作法,都在最新一集《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節目中,歡迎收聽。本集重點:✎畢業照顧者如何消化悲傷,將生活重心放會自己身上?彭大維建議三步驟。✎照顧者如何為失智家人安排身後事?確認意願的時間點以及做法。✎擔任禮儀師的彭大維,對於自己的身後事如何看待與安排?✎善終需要提前計畫,但礙於現實因素無法達成心願時,該怎麼辦?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節目收聽平台🎧SoundOn:https://reurl.cc/3XkQQM🎧Spotify:https://reurl.cc/LW2ox4🎧KKBOX:https://reurl.cc/2YaOAr🎧Apple:https://reurl.cc/nNpMMd⭐歡迎按讚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團,並將你的經歷還有故事留言或私訊我們:https://www.facebook.com/ntcdementia⭐更多關於失智症的第一手資訊,都在元氣網「失智」頻道:https://health.udn.com/health/cate/10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