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脹氣
共找到
525
筆 文章
-
-
2022-06-01 養生.聰明飲食
肉粽1顆熱量直逼便當 營養師籲搭配4蔬果更均衡
端午節必吃的肉粽暗藏高熱量,營養師提醒,1顆肉粽高達600大卡,直逼1個便當又不容易消化,建議每餐最多1顆粽再搭配綠花椰菜、番茄、奇異果或是木瓜等蔬果,補充維他命C與膳食纖維。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未歇,民眾大多在家中自主防疫,戶外活動與運動量大幅減少,若是端午節放肆大吃粽子,當心消化不良又容易變胖。粽子熱量高 直逼1個便當癌症關懷基金會營養師柯曉彤近日發布新聞稿表示,傳統肉粽大多以糯米、五花肉、花生、鹹蛋黃等高油脂的食材所組成,北部粽還會先將糯米經油炒過,不但重油、重鹹,熱量也相當驚人,小小1顆熱量高達500至600大卡,直逼1個便當。不只肉粽,甜粽熱量也相當可觀。柯曉彤說,甜粽以豆沙餡為主,製作時都會額外加入油和糖以增添風味,每顆熱量高達300至400大卡。營養師趙函穎也表示,糯米本身就不容易消化,再加上高油、重鹹的食材,恐增加急性腸胃炎、胃食道逆流或脹氣等問題,尤其民眾在端午節期間經常把粽子當成主食,一餐就吃掉好幾顆,都會加重身體負擔。建議一餐以1顆粽子為限 搭配2份蔬菜和1份水果趙函穎建議,一般民眾每餐最多吃1顆粽子就好,再搭配2份蔬菜和1份水果,補充膳食纖維與維他命C;至於有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每天最好以1顆為限、每餐最多半顆,再搭配蔬菜水果一起食用。趙函穎說,在蔬菜水果的選擇上,可以選擇CP值高又富含維生素C與膳食纖維的蔬果,例如綠花椰菜、番茄、奇異果或是木瓜,其中的維生素C是天然的抗氧化劑可以維持免疫機能、幫助緩解喉嚨痛或身體發熱等症狀,膳食纖維則可幫助腸胃道蠕動;腸胃比較不好的民眾也可以在餐前先吃1顆奇異果,不僅能幫助消化,還可以緩解脹氣、分解蛋白質。甜辣醬熱量高、鈉含量也高 不宜多吃不少民眾吃粽的同時還會淋上甜辣醬,但柯曉彤指出,粽子本身已有調味,沾醬不但熱量高、鈉含量也高,15公克就有60大卡熱量、超過200毫克的鈉,容易造成水腫和體重上升。此外,在吃粽子的過程中,最好細嚼慢嚥,趙函穎說,每一口都咬20下可以促進消化酵素分泌,並且多多補充水分,加強油脂與澱粉代謝。
-
2022-06-01 養生.聰明飲食
端午節吃粽子熱量爆表?營養師提示3重點,不怕收假增三高又變肥
營養師趙函穎分享,曾有學生因每天三餐各吃一顆粽子,端午假期結束後血壓升高至190、血糖也飆至220,甚至引發心血管疾病,導致無法呼吸而緊急送醫;因此特別呼籲三高患者,應該要好好注意飲食搭配,也同步分享3個重點,包含細嚼慢嚥、補充水份,以及搭配高營養價值的蔬果,端午節才能健康享用美食。粽子吃太多,小心三高飆升,腸胃拉警報為了增添端午過節氣氛,普遍大眾會直接把粽子當主食,甚至可能一餐就吃好幾顆。然而市面上的傳統肉粽大多是由炒過的糯米,以及滷過的五花肉、香菇、栗子、蛋黃等組成,高油重鹹的烹調方式是造成民眾高血糖、高血脂、高膽固醇以及高血壓的主要原因,因此如果一不小心太放「粽」而食用過量,可能加重身體負擔。趙函穎指出,天天吃粽子,甚至餐餐吃粽子,除了須當心三高問題外,還可能會產生消化不良、急性腸胃炎、胃食道逆流或脹氣等現象。如果有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必須控制在每天一顆或每餐半顆粽子,並且一定要搭配高營養價值的蔬菜水果一起食用;而針對一般民眾,由於粽子含有高油、高澱粉,必須取代正餐中的白飯,因此每餐建議至多一顆粽子,且必須搭配兩份蔬菜和一份水果。 遵守3重點,健康又均衡趙函穎提出3大重點,分別是「細嚼慢嚥」、「補充水份」以及「搭配高營養價值的蔬果」。1.細嚼慢嚥:由於糯米容易造成消化不良,民眾須細嚼慢嚥,每一口粽子至少要咬20下,促進消化酵素分泌,進而改善消化,且食物體積小也能減少腸胃負擔。2.補充水份:肉粽中的蛋白質、油脂與澱粉,都需要透過水份來協助代謝,因此建議粽子盡量選小顆的,並且在餐後多補充水份以利代謝。3.搭配高營養價值的蔬果:吃一顆粽子建議搭配兩份拳頭大的高營養價值的蔬菜水果,可以選擇富含膳食纖維與酵素的花椰菜、高麗菜、奇異果、木瓜等,針對腸胃比較不好的民眾,特別建議在餐前先吃一顆奇異果,再吃粽子,不僅能幫助消化,還可以幫助緩解脹氣、分解蛋白質,以及幫助新陳代謝。延伸閱讀: 。北部粽比南部粽更肥!「各類粽子消化時間」曝 這款跑2小時也難消耗熱量 。粽子食材有禁忌!  營養師曝「地雷內餡」:當心身體受不了
-
2022-05-28 養生.抗老養生
連日大雨下到快發霉!濕氣致病三階段…除濕NG行為、不同體質怎麼吃,大補帖完整收錄
空氣太過潮濕,魚都能從門口游進來,游過房間的半空中,再從窗戶游出去。」這是馬奎斯在「百年孤寂」裡的句子。最近梅雨不停,可能很多人也覺得空氣中充滿濕氣,可以養魚。環境潮濕,而端午將至,時序入夏,又到了體內容易產生濕氣的季節,元氣網為您整理對抗內外潮濕的注意事項,希望大家舒爽一夏。中醫指的濕氣是什麼?中醫認為,「脾為生痰之源」,由於脾主運化水濕,因此若脾腎陽虛,運化水液功能障礙就會生痰濕;而「濕」也就是循環代謝不順暢,積聚在體內的廢棄物和多餘水分。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柯富揚表示,濕氣簡單來說,可說是身體代謝產物,若無法好好排出體外,就會儲存在體內。而濕氣可分為外濕和內濕,與先天體質、居住環境、飲食和生活習慣等都有關係。康禾中醫診所主治醫師楊宗翰解釋,「外濕」主要是環境潮濕,因此若是居住在海邊、深山或地下室等濕氣重的地方,也會讓體內濕氣變重。而台灣屬亞熱帶海島型氣候,潮濕悶熱,更使得民眾體質偏濕。「內濕」則是體內水分無法被好好利用,或代謝廢物無法順利排泄。而中醫裡說「脾主運化」,濕氣代謝跟脾胃有關,若是常吃重油、重鹽、重糖等重口味的食物,對脾胃消化功能形成很大的負擔,連帶使得代謝變差,累積久了造成「濕氣過重」。何時容易產生濕氣夏天是身體最容易產生濕氣的季節呢?柯富揚說,除了外在環境潮濕悶熱,夏天暑氣重,民眾喜歡待在冷氣房裡,加上喜歡吃冰冷食物,無疑是將水分「冰在冰箱」無法化掉,濕氣也就無法順利代謝。中醫師吳正一指出,倘若空氣中的濕氣重,就容易透過體表滲入體內,尤其是夏天跟雨季時,濕氣特別重。當濕氣滲入體內,就可能會感到頭重腳輕、倦怠乏力、難以專注、食欲不振、容易脹氣等。濕氣致病三階段楊宗翰說,濕氣致病可分為三階段:濕氣、痰濕、痰瘀。一開始是循環代謝不順暢,「濕氣」無法排出;接著是體內廢物持續堆積,形成黏稠的「痰濕」,開始出現濃痰、白帶、三高等狀況;最後則是形成「痰瘀」,此時循環受到阻礙,可能出現血栓、脂肪肝等症狀。★身體濕氣重常見症狀●起床時四肢沉重無力。●吞口水痰多,舌苔較厚。●關節痠痛。●排便稀軟黏滯,不易在沖馬桶時沖洗乾淨。●容易感到頭腦昏沉、頭重腳輕、倦怠乏力。●女性可能有分泌物、白帶較多的問題。●腸胃消化功能不好,常覺得脹氣。●常長濕疹、汗皰疹,異位性皮膚炎除濕怎麼做?1.居住環境最好保持通風、陽光可照進屋內,若是環境過於潮濕,最好使用除濕機,消除「外濕」。2.體內也要「除濕」。每天一定要有充足睡眠,不要熬夜。3.多運動、多流汗是排出濕氣最好的方式,但額頭一層薄汗、微微發汗最好,若是變成汗流不止,則可能氣太虛,反需使用補氣藥將水分收束在體內。4.不要長時間待在冷氣房中,睡覺時若真的太熱,可開一兩個小時冷氣,讓自己入睡,但不要開太久,也不要將風口對著自己吹。除濕NG行為1.油炸食物不容易消化,也容易導致發炎,使得循環代謝不佳,因而容易引發濕邪生痰。2.常吃冰冷食物,循環變差,積聚在體內不容易排出。尤其許多人夏天口渴會一直灌冰開水,但這只是嘴巴感到冰涼,卻讓身體的濕氣無法排除,代謝變差,喝進體內的水反而無法好好被吸收、利用,無法真正「解身體的渴」。如何排濕先了解自己的體質屬於「寒濕」還是「濕熱」。濕在體內放久也會夾雜寒、夾雜熱,形成「寒濕」和「濕熱」兩種。通常「寒濕」的表現,同樣是舌苔厚,但舌苔會偏白色,也容易怕冷或感到手腳冰冷,女性則白帶較多;「濕熱」的表現則是舌苔偏黃色,大便偏軟、質黏,皮膚容易長痘痘、濕疹,容易出油,女性白帶多但偏黃。濕氣除了本身造成的症狀外,柯富揚說,還會加重體質的「寒」、「熱」表現,而濕氣只要去除,體內的「寒熱」自然就會減輕。寒濕體質避免吃瓜類、椰子、筍子、白蘿蔔等屬於寒性的食物,也要盡量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和喝啤酒,避免濕氣凍在體內。天氣熱,有些人想吃些瓜果類清熱消暑無可厚非,且水果富含許多維生素,是人體不可或缺,難道寒濕之人就得完全禁止嗎?楊宗翰表示,一天當中也有陰陽之分,如果要吃水果,可以選擇白天食用,避免晚上(陰)的時候又吃偏冷的水果,使濕氣無法散發。寒濕者可用生薑泡壺薑茶,由於生薑屬性辛溫,加些紅茶或是搭配黑糖,可以發汗又能溫脾胃。若是氣比較虛的人,下午容易感到疲累,則可以加入一些黃耆,溫中補虛,幫助體內濕氣排出。●少吃瓜類、椰子、筍子、白蘿蔔等寒性食物。●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喝啤酒。●如果要吃水果,建議白天食用。●以生薑泡薑茶,加些紅茶或是搭配黑糖,可發汗、溫脾胃。下午易感疲累的氣虛者,可加入黃耆,溫中補虛,幫助體內濕氣排出。濕熱體質●避免食用油炸類食物、炒花生、麻油、辣椒、花椒、芥末、龍眼等熱性食物。●以綠豆湯、冬瓜茶或冬瓜蛤蜊湯清熱解毒,若怕太寒,可加點生薑中和。(勿使用過於強烈的乾薑)「濕熱者」則不適合再吃溫熱的食物,反讓身體發炎狀況更嚴重,使得代謝循環更差,因此要避免食用油炸類食物、炒花生、麻油、辣椒、花椒、芥末、龍眼等。建議可以煮碗綠豆湯、冬瓜茶或是冬瓜蛤蜊湯來清熱解毒,若怕太寒,可加點生薑作為中和,但盡量不要使用過於強烈的乾薑,且若有冒痘痘或是出油的狀況,則減少生薑使用量。若不確定自己體質偏寒還是偏熱●可飲薏仁湯、黑豆茶,幫助排濕。四神湯是排濕利器,不論寒濕、濕熱都適合。●煮菜時適當加些辛香料,能幫助利尿、利濕。可以煮些薏仁湯或是黑豆茶,幫助排濕。四神湯裡頭的山藥、芡實、薏仁、蓮子都能健脾利濕,不論寒濕、濕熱都適合。脾主運化,脾健則不生濕,而茯苓藥性平和,能利水又能健脾,不但能治標也能標本。芡實、蓮子和山藥則是都能「甘味入脾」,因此可以幫助運化,去除濕邪,因此四神湯可以加強腸胃的消化功能外,也能改善夏日濕重導致的沉重無力。另外,有些辛香料,如豆蔻、黑胡椒、白胡椒、薑黃等,也可以幫助發汗,有助於除濕。因此煮菜時可以適當的加入一些辛香料,一方面幫助調味,一方面也能幫助利尿、利濕。飲食調整袪濕★茶飲袪濕決明子:利濕清熱果,在炎熱潮濕的夏季可用水壺泡決明子茶隨身帶著走;另外,菊花、玫瑰花不但聞起來芳香,也有利濕的效果。但清熱的食物吃多了,可能讓身體變寒,可以在茶飲中加兩、三片薑,或是加些紅棗中和,且最好溫熱喝、不要加糖,排濕效果比做成冰涼的冷飲更佳。★排濕食譜●玉米鬚茶作法:選擇無毒玉米筍,取適量玉米鬚剝下、稍微清洗,接著鍋裡裝水,將玉米鬚入鍋煮開,煮滾後悶一下。濃淡皆宜,不需加糖。●冬瓜生薑湯作法:1. 冬瓜洗乾淨,去皮去籽,切塊備用。2. 將薑切成薑絲備用。3. 薑絲放入沸水中滾5分鐘後,再將切塊的冬瓜放入,滾至熟爛後熄火。4. 加入適量的鹽,健康美味的冬瓜薑絲湯即完成。綠豆薏仁湯作法:15克綠豆、15克薏仁洗淨,加水煮成湯。夏天可酌加冰糖(性味微涼),寒性體質或經期可酌加黑糖(溫性)。(資料提供/馬偕醫院中醫師瞿瑞瑩)排濕方法大補貼:中醫師吳正一指出,排濕除了靠外力調理,改善生活習慣更是重要,例如熬夜容易造成新陳代謝變慢,進而使體內濕氣難以排出。以下是他建議幾種可在家自我調理的方式:●穴位按摩:手部、腹部、腳及頭部 四部位穴道早晚各一次方式:以拇指腹進行,只須持續輕微按壓即可,感受穴位有痠、脹、麻即可收手,不要按壓過度導致疼痛。頻率:每天早晚皆可按摩一次,每次持續約3至5分鐘。腹部中脘穴:當腹部感到脹氣不適時,可從肚臍位置上三指找到「中脘穴」,有助於緩解腸胃不適,更能夠促進吸收與腸胃蠕動。腳部足三里穴:可從膝蓋的外膝窩往下四指手指寬的距離,找出「足三里穴」,不僅能保健腸胃,更是除濕第一大穴。豐隆穴:從腳掌的外踝到膝蓋中間的位置,找出「豐隆穴」,經常按摩有助於去濕化痰。頭部百會穴:頭部有許多穴位匯集,可從頭頂正中央找出「百會穴」,倘若感到頭部沉重,或頭皮有腫脹感的人,可透過按壓此穴位提神、防暈、促進新陳代謝。濕氣較重的人,按壓時的痠度也會特別明顯。手部合谷穴:手部穴位位於大拇指與食指之間的虎口,又稱「合谷穴」,按壓有助於緩解濕氣造成的精神不濟,同時也能解決頭痛等相關問題。曲池穴:手肘關節中間的「曲池穴」,也有助於身體洩熱。●運動排濕許多人會將運動視為排除濕氣的解方,甚至以提升運動強度、大量排汗來加速去除體內濕氣,但此舉反而容易因為汗液分泌出的鹽分、電解質、礦物質等阻塞毛細孔,若沒有即時擦乾,就容易引發皮膚問題。尤其是體內濕氣重的人,容易因濕氣而難以散熱,皮膚大量排汗所形成的分泌物,反而會加速毛囊阻塞而引發皮膚過敏、毛囊炎、紅疹以及濕疹等皮膚病症。有類似問題的民眾,吳正一建議,夏天運動少許出汗即可,不需要做到暴汗,除了引發皮膚問題之外,有心血管疾病的人還可能引發心衰竭的危險。另一個隱形的皮膚殺手,就是當民眾在有冷氣房的室內運動空間時,流出來的汗,可能伴隨著冷氣或電扇的風自然風乾,會讓人有種沒流汗的錯覺,但此舉反而容易造成更多的鹽分、電解質、礦物質阻塞毛細孔。吳正一表示,無論運動或勞動,只要告一段落,就馬上將汗擦乾,最好能換衣服保持皮膚乾爽。此外,也呼籲運動流汗排濕之餘,別忘了喝水或適時補充等滲透壓的運動飲料。現代人工作生活多是久坐的型態,也容易造成濕氣難以排除。不僅運動量減少,下肢肌肉也會退化,進而導致身體基礎代謝率降低。因此,中醫師建議,可透過強化下肢與核心肌群的運動,提升基礎代謝率,進而加快體內濕氣的排除。●泡腳:消除水腫 比體溫稍高即可泡腳與泡澡的方式,其實概念上相同,主要透過外在溫度讓身體稍微出汗,加快血液循環,同時間去除體內濕氣。以泡腳為例,度過忙碌的一天後,血液容易集中在末梢導致雙腿水腫,透過適當溫度的水泡腳,能夠促進雙腳血液循環,自然有助於消水腫,以及出汗排濕。泡腳與泡澡的水溫該如何拿捏?中醫師建議,只需要比人體體溫高一點,大約維持在40度左右即可,水溫無須太燙,太燙不僅傷身體,也不舒服。●刮痧 睡前進行 幫助身體循環每當感到頭或身體沉重時,可利用刮痧板自行在手臂的內(陰面)、外(陽面)側的中間位置,進行輕微刮痧直到出痧,就能將累積在皮表的毒素、淤積物去除。但中醫師叮嚀,必須拿捏好刮痧的力道,如果太用力,反而會造成皮膚受損或發炎。另一種刮痧方式,需透過他人幫忙,在背部中央的位置進行刮痧,但須注意避開脊椎,刮痧的力道也只要輕微出痧即可。背部的刮痧時間,中醫師建議盡量選在每天工作完、準備休息前進行,透過刮痧去處皮表的毒素後,經過睡眠更有助於身體循環。(資料整理自元氣周報2020-07-05封面Story)
-
2022-05-27 養生.聰明飲食
台人膳食纖維攝取很不足 國健署調查:這2類人最缺乏
端午節國人喜愛吃粽子,但一般傳統肉粽,常使用花生、五花肉、鹹蛋黃等熱量過高、纖維量低的食材,容易造成腸胃道不適、增加體重和身體負擔等問題。國民健康署利用全榖及未精製雜糧,設計3款健康粽,讓民眾吃得更健康。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表示,國人膳食纖維攝取量,建議每人每日達25至35公克,不過根據國健署調查,全部國人膳食纖維攝取量不足,特別是2個族群最缺乏,為「兒童青少年」及「男性」,兒童青少年僅32至42%達標,代表超過6成沒有攝取足夠膳食纖維。社區健康組組長羅素英表示,多攝取紅豆、綠豆、薏仁、蓮子、蓮藕、芋頭、栗子等全穀及未精製雜糧,可改善血脂肪、血壓、葡萄糖代謝、免疫功能,降低肥胖風險、調整腸道菌相改善腸道健康,預防高血壓、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大腸、胃、食道癌,預防及改善慢性疾病、維持健康體位、調整腸胃機能等3大好處。羅素英指出,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山藥、蓮子、薏仁、蓮藕,可以健脾養胃、清心消暑、還能強化免疫系統,適合夏天食用;而紫米、紅藜麥、五穀米富含植化素,可清除自由基,降低發炎反應。全榖及未精製雜糧中的維生素B群、礦物質及膳食纖維,亦能維持身體機能及強化腸道健康,可說是好處多多。營養師楊哲雄說,粽子可用雞肉代替高脂五花肉,加入健脾養胃的白山藥、蓮子,較好消化且提升保護力。若要使用豬肉,可選豬腱肉等瘦肉部位,也可加入竹筍搭配紫米、紅薏仁等,豐富鐵質、維生素B群含量。若要製作素粽,可選豆皮、毛豆仁,搭配含單元不飽和脂肪的苦茶油烹煮及含薑黃素的咖哩粉,有抗氧化的功效。楊哲雄指出,粽子熱量高,建議一天吃1顆為限、約拳頭大小即可,且粽子內蔬菜、蛋白質含量較少,建議可搭配青菜或豆腐湯,讓營養更均衡。今國健署邀請料理網紅Amy老師傳授包粽子秘訣,將蒸煮熟的全穀雜糧拌入炒料的醬汁,鋪於粽葉上,放上炒好的餡料,再鋪上一層全穀雜糧及表面一層的炒料,蓋上粽葉,用蒸爐或電鍋蒸熟,就完成美味又具粽葉香的粽子。Amy說,黏合粽子需有黏性的糯米,比例可抓糯米比五穀米為3:2或1:1,幫助全穀不鬆散。水煮粽餡料建議放8分滿,糯米及五穀米才能煮熟,較不容易「爆料」,且水煮前可在水中加入食用油,讓粽葉餡料不沾黏。國民健康署說,糯米加上高油脂食物會延長胃腸排空的時間,容易造成胃酸過多、腹部脹氣等消化不良情形發生,食用時應細嚼慢嚥,適量攝取。
-
2022-05-24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憂慮小孩染疫頻拉肚子 醫:焦慮引起的大腸激躁症
幼童染疫頻傳,不少家長擔心小孩染疫及是否該打疫苗,焦慮油然而生,幾位媽媽求診,都說最近想到疫情都很不安,常常吃飽飯就會腹痛,或吃飯吃到一半就必須要去跑廁所,有時候還會拉肚子,每天都要上廁所好幾次。醫師發現,他們都是焦慮引起的大腸激躁症。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江承源說,大腸激躁症是一種腸胃比較敏感的慢性疾病,會出現反覆腹痛、拉肚子、便祕及脹氣等症狀,屬於功能性蠕動障礙,因患者的腸子蠕動收縮比一般人還快,不僅僅是大腸會出問題,連小腸或胃部也會出現相關症狀,通常會持續6個月以上。他說,造成大腸激躁症的原因很多,除了飲食不正常、腸道發炎或感染之外,心理因素也是致病原因,例如處於憂鬱、焦慮等情境下,會造成自律神經功能失調,對腸胃道膨脹的感覺變得異常敏感,因而改變了腸道的滲透性、腸道免疫和微生物菌相,造成腸道蠕動的障礙,因而罹患大腸激躁症。江承源說,臨床上大腸激躁症的排便習慣不規律,依照不同的病因以及發生部位,分成腹瀉型、便祕型、腹痛型以及混合型四種,其中以腹瀉型的患者佔最多數,一天腹瀉次數會超過三天以上,甚至剛用完餐就馬上有便意感,至於其他常見症狀還有:1.腹部常出現絞痛、脹氣,但解便後會暫時緩解2.解便時需要非常用力,時常會出現急迫感、殘便感3.解便次數不規律,一天超過3次或一周少於3次4.腹瀉與便秘會交替出現5.糞便的型態改變,呈現硬塊、稀軟狀,甚至嚴重點會出現水便江承源提醒,大腸激躁症患者雖飽受腸胃症狀困擾,但體重並不會減輕,也不會出現嚴重併發症,除了提供藥物劑型治療之外,也會建議民眾需適當紓解情緒壓力、保持充足的睡眠以及避免刺激食物,並輔以定期檢查,遠離大腸激躁症之苦。
-
2022-05-21 活動.精彩回顧
課程回顧/失智者與照顧者共學新知:讓專家用一根棍子告訴你如何逆轉退化大腦
「在完全忘掉自己之前,我還能做些什麼?」全球每三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銀髮長輩常見疾病『失智症』正悄悄改變了許多家庭的日常生活,在失智照護這條路上,不論是患者本人或照顧者,所面臨的巨大變化跟身心壓力已讓你們難以負荷?一旦罹患失智症就只能束手無策的等著失能找上門嗎?本系列課程針對不同部位與機能,靠日常運動幫助失智家庭減輕照護壓力、重拾生活平衡,是專屬於失智症與照護者的運動共學新知。🚨面對罹患失智症後的認知、體能退化,感到束手無策?知道運動對失智症有幫助,卻不知道做什麼?怎麼做?對失智者來說才能達到效果,且不會造成身體上的傷害?面對發生率如此高的疾病,我們希望透過漸進式的課程架構與多元課程教學,不只針對患者或癌友,可以吸引、接觸更多對此類健康議題有興趣的族群或照護者,改善他們的生活與對未來做出預防準備。⭐此課程由職能治療師鍾孟修親自授課。⭐透過此系列課程,針對失智的提早預防、保養運動訓練,從內而外改善失智症患者的身心機能與健康。👉想了解更多課程細節,點此立即報名去▶https://pse.is/482qyy|課程內容|許多研究都證實運動對於大腦的幫助,但哪一種運動對大腦比較有效呢?以及在運動的時候,強度以及頻率該應該如何?以及如何判斷?才可以達到促進腦功能的保健效益!本系列課程將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帶領學員從趣味運動中改善身體機能。|如果你或失智症患者有以下困擾|●失智症患者因為症狀導致整體活力下降,想增加運動量。●肌肉減少,平衡力變差,希望功能性體智運動改善手腦協調。●擔心未來吞嚥功能退化,想提早作出預防準備。|適合對象|●輕症失智症患者本身。●對於失智運動訓練有興趣族群。●家有失智症親友,有照顧需求者。※課程循序漸進,運動新手到老手都非常適合,不必擔心課程太難會有銜接或專業背景不足的顧慮。|上完這系列課程,你的收穫是...|🕒第一堂:2022/06/16 (四)坐站姿氧肌運動!生活實用實戰功能性運動教學●從動態暖身、主活動搭配暖身收操,讓參與者可以輕鬆跟著做,達到運動健腦的功效。●你知道有一種跟走路差不多速度的運動叫「超慢跑」嗎?因為強調用緩慢的速度跑步,大大降低對膝蓋的傷害,還能改善體力、行動力、預防及延緩失智,重點是在家也能進行!●有氧及肌力訓練,搭配「功能性運動」的設計,雙效進行,逆轉失智腦,讓我們能將這些動作轉化到生活中,減緩生活的影響延緩退化。●運動流程:運動流程:暖身有氧 - 坐站姿超慢跑 - 徒手功能性肌力運動(需要輔助:單張椅子及行走杖)- 椅子伸展運動(需要輔助:單張椅子及行走杖)。🕒第二堂:2022/06/23 (四)一根棍子腦霧全散,活化大腦的棍子體操運動●拐杖只能輔助行走嗎?其實家中常見的棍子還有你意想不到的用途。快尋找家中的棍子,一起利用棍子來運動吧!棍子伸展操,除能強化心肺與肌力,還能兼顧趣味,將認知元素融入運動當中,讓長輩在一邊運動的時候,也達到訓練認知的功效。●在日常生活中,許多活動都需要一邊動身體、一邊動腦,因此體智活動對大腦有很大的刺激及訓練,在認知、體能、情緒上也有許多幫助,邀請您一同體驗其中的趣味魅力。●運動流程:動態暖身(四肢協調操)- 體智運動-體能版(有氧、肌力)- 體智運動動作版(協調、平衡)。🕒第三堂:2022/06/30 (四)預防長輩嗆咳,別忽略口腔訓練及姿勢強化運動●肺炎造成了許多長輩生命上的威脅,對吞嚥困難的長輩來說,口腔退化是造成肺炎的一大原因,因此口腔的預防退化也變得更為重要,常見的「口腔訓練」還不夠,搭配手口暖身操以及上半身姿勢強化,雙效合一,才能更有效地避免吞嚥困難與吸入性肺炎的發生。●運動流程:手口暖身操 - 口腔肌肉強化運動 - 上肢肩頸姿勢強化運動 - 棍子伸展操。※特別提醒:●若學員為失智症患者,請務必與醫師或家人溝通討論,在評估允許後,由照顧者陪同方可進行運動課程。●課程期間如有不尋常症狀發生,像是頭暈、喘、胸悶、心悸等情況,這些症狀可能會是危險的訊號,應該要立即停止運動,並返回門診告知醫師相關症狀,以做進一步的評估,並考慮調整運動形式。|上課前的準備|●課程中會需要準備一隻長棍子與底部固定的椅子,為了安全起見,棍子請準備底部有防滑墊的類型,(如:行走杖、健走杖、拐杖、拐杖雨傘),棍子長度大約站著時骨盆的高度以上,或坐著時腰部的高度以上;止滑方式另可準備抹布、襪子套在椅腳,再用橡皮筋綁住,或者椅腳底部貼上止滑墊片皆可。●運動前 1-2 小時,以小份量的固體食物為主(避免含大量蛋白質及會脹氣的食物),或是 30 分鐘內以飲品補充,請勿空腹進行課程。|課程資訊|●第一堂:2022/06/16 (四),15:00-15:40●第二堂:2022/06/23 (四),15:00-15:40●第三堂:2022/06/30 (四),15:00-15:40※課程開始前30分鐘,14:30 開放進Google Meet。※課程共40分鐘,30分鐘老師教學+10分鐘QA問答時間(因課程於Google Meet以及元氣網平台皆可觀看,QA問答時間將提供各平台3個解答,並依照提問先後順序依序解答)。※本系列課程有名額限制,名額內報名且依序通過審核者,活動小組將於活動前一天以電子郵件方式寄發Google Meet課程觀看連結。。※較晚報名通過審核者,因Google Meet會議有人數限制,活動小組將於活動前一天以電子郵件方式寄發元氣網登入觀看連結。。|講師| 職能治療師 鍾孟修●愛迪樂職能居家職能治療所 所長●愛迪樂有限公司執行長●職能治療師●運動指導員●福喜緣日間照顧中心 兼職職能治療師●愛迪樂新北式居家長期照顧服務機構 復能督導●社團法人台灣生活復能健康促進協會理事長●長庚大學職能治療系系友會監事|課程特色|市面上少有的「全方位失智症運動課程」,專家帶來完整有氧運動 X 肌力訓練 X 手腦協調 X 口腔吞嚥練習的系列課程,每堂課都加入課程獨家的『棍子健身操』,讓失智長輩在活化身體的同時,也能享受多元運動帶來的樂趣體驗。讓長輩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靠著運動,提前預防、延緩大腦退化。|雙重好康回饋|👉乳癌運動訓練入門4堂課,點此瞭解更多▶https://pse.is/47tj5wLogitech | LIFT人體工學垂直滑鼠專為中小手設計,更適合亞洲人手型,擁有人體工學協會健康雙認證,其特殊的57度傾角提供最舒適的握感,使手掌能夠完美貼合,加上柔軟橡膠紋理設計,久握也不怕累;搭配SmartWheel智能滾輪高速捲動精準定位閱覽,雙模式連線與多裝置間跨平台多工使用,可有效減輕長時間使用滑鼠不適感。●活動結束後統一進行抽獎,由系統程式自動隨機抽出,並於2022/07/20於元氣網活動專區公佈得獎名單。●本問卷蒐集來的資訊,僅會作為內部課程改善使用。絕不外洩也不會作為其他用途使用,敬請放心填寫!●主辦單位保有隨時修改及終止本活動之權利,如有任何變更內容或詳細注意事項將公布於本網頁,恕不另行通知。|注意事項|●課程前一天會寄出課程觀看連結,請務必多留意報名時填寫的信箱訊息。●課程前30分鐘開放入場,請勿遲到以免影響其他同學。●本系列課程有名額限制,名額內報名且依序通過審核者,活動小組將於活動前一天以電子郵件方式寄發Google Meet課程觀看連結。●較晚報名通過審核者,因Google Meet會議有人數限制,活動小組將於活動前一天以電子郵件方式寄發元氣網登入觀看連結。●課程期間【全程不得錄影錄音】,一經發現,主辦方有對您法律追究的權利。●主辦單位保留臨時修正、暫停或終止本活動之權利,如有變動將另行通知。**【得獎公告】**感謝熱情參與元氣網【失智者與照顧者共學新知:讓專家用一根棍子告訴你如何逆轉退化大腦】,恭喜以下得獎者:Logitech | LIFT人體工學垂直滑鼠(顏色隨機)(3名)林X惠、吳X貞、郭X珠【拉佩斯初榨榛果油】或【拉佩斯初榨南瓜籽油】乙瓶(品項隨機)(10名)徐X鈴、王X涵、崔X慧、李X莉、史X、黃X勝、沈X君、楊X芬、馬X、李X穎|你還可以學習更多|●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Dementia)」粉絲團,歡迎你分享自己的故事:https://www.facebook.com/NTCDementia/●「元氣網失智頻道」提供實用、豐富的資訊給癌友家屬,期待陪伴癌友一起面對癌症:https://health.udn.com/health/cate/10691** 以上對於課程有任何問題,如有疑問請洽課程小組udnhealthservice@udngroup.com 詢問 **
-
2022-05-18 性愛.愛情診療室
女友生理期男友活下去的方法!如何助她度過生理痛?這行為暖心又暖宮
女生每個月總有一段時間需要經歷「生理痛」的煎熬,有些人在生理期還沒到時,心理、身體就已經明顯感到不舒服,常常因此影響到日常生活,讓人困擾!網路上也常有許多女網友分享自己的案例及緩解的「小撇步」,今天就來告訴大家吧!生理痛五大症狀引共鳴 網友喊:下輩子不當女生!《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生理痛」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討論的5大生理痛症狀網路聲量排行,及暖心暖宮的行為有哪些呢?觀察網友熱議的生理痛症狀,發現「腹痛腹瀉」、「頭痛」……等身體上的疼痛備受討論,其中「腹痛腹瀉」更是許多女性網友的一大困擾。網友紛紛表示,「生理期我是會肚子痛,然後拉肚子。」、「我生理期會胃痛或脹氣也比較容易拉肚子。」可見不少女性受腹痛腹瀉所苦;而經期所引發的「頭痛」症狀也常讓女性網友大嘆:「月經來的頭痛是最痛苦的」、「下輩子我不要當女生!我在經期前中後頭痛欲裂週期性疼痛」,認為生理期間的頭痛症狀難以忍受。另一方面,除了身體上的疼痛外,「長痘痘」及「情緒不穩」也是女性生理期會遇到的症狀,像是日前有篇「生理期都會痘痘爆炸」的網路貼文真的說到女性的心坎裡,不少民眾紛紛附和,「我也是,而且都是大悶痘那種」、「我也是⋯超級困擾」……等。而「情緒不穩」的問題,也讓網友感同身受地說,「我情緒起伏會變大,一下哭一下笑一下不爽」、「生理期來都會莫名情緒化很容易哭」,紛紛表示自己在生理期期間的情緒容易變得敏感。男性諮詢生理期存活方法 網友首推小物暖心又暖宮許多女性在面臨經痛難耐時,都有些緊急緩和身體不適的妙招,如在「泡熱飲」的討論中,常見女性網友分享伴侶貼心準備一杯黑糖水、桂圓茶或是紅豆湯……等熱飲,不只暖宮也暖心。同時「穴道按摩」也是不少女性網友推薦的應急方法,如有網友就分享「經期我都會做針灸、穴道按摩」、「生理期腰跟下肢都很痠,我男友會幫按摩舒緩痠脹感」……等。此外,「止痛藥」也被許多人點名,不乏有「包包裡永遠備著止痛藥,因為不知道哪時候生理期會來,乾脆備著。」的留言建議。有趣的是,很多男性網友也會關注「既暖心又暖宮」的行為方法,像是近期有一篇「求救 生理期男友活下去的方法」貼文,引來許多網友迴響,大家紛紛推薦「暖宮貼!不用半夜一直起來換熱水袋真的超讚!」、「有些人用暖宮貼或是暖暖包貼在腹部會舒服點」,可見熱敷品也是女性生理期期間不可缺少的好物。生理痛是女性常見的婦科問題,難免會影響到生活作息及情緒狀態,男性朋友不妨備好黑糖塊在身邊,隨時都可為經歷生理痛的老婆、女朋友泡上一杯溫熱飲品,幫助女性緩解生理期帶來的煩躁感。★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05-01 養生.聰明飲食
清淡就是最養生飲食法?更年期女性要適量吃紅肉
母親節吃大餐慶祝之餘,更重要的是了解媽媽日常飲食是否攝取均衡。媽媽知道六大類食物是什麼嗎?是否以為清淡就是最養生的飲食法?以下是媽媽可能缺乏的幾大重要營養元素,不妨自己先做好功課,再和媽媽一起討論並規畫三餐,用正確的觀念鞏固媽媽的健康。蛋白質夠了嗎?豆魚是優質蛋白質,但女性易缺鐵,也要適量吃紅肉。「豆魚蛋肉一掌心」,植物性蛋白擺在第一類,但更年期婦女容易缺鐵,白肉中的鐵質比較少,紅肉鐵質較多,建議蛋白質攝取比例中,多少加一點紅肉。健身族最愛的「雞胸肉」常被視為優質蛋白質,但若沒有增肌減脂需求,不建議常吃雞胸肉。另外,不少長輩認為「愛吃魚」比較健康,其中鮭魚Omega-3脂肪酸,對更年期婦女較佳,但魚類比牛、羊、豬的肉類脂肪含量少、鐵質少,飲食還需要多樣化,補充蛋白質避免吃下過多肥肉,並適時攝取優質脂肪。至於蛋白質要攝取多少才夠?國民健康署建議一般婦女,每公斤體重可攝取1至1.2g的蛋白質;更年期、老年人則每公斤攝取1.2g;懷孕、哺乳期除了基本蛋白質需求量,還需要加上10至15g蛋白質。若是體重過重,則建議用理想體重計算適合補充的蛋白質份量。【體重過重者的蛋白質攝取計算】理想體重公式:22╳身高(m)╳身高(m)舉例:身高162cm的小美,理想體重為22╳(1.62)╳(1.62)=57kg【一般人的每日蛋白質攝取計算】每公斤1g~1.2g舉例:57公斤╳(1g~1.2g)=一天攝取57g~68.4g蛋白質較佳鈣質夠了嗎?更年期婦女缺鈣,吃鈣片要配合維生素D食物。一般婦女鈣質需求一天要1000毫克,更年期婦女因鈣質流失,一天需要1200毫克。建議「每天早晚一杯低脂奶」,每杯250cc就能攝取250毫克的鈣質作為基本盤。補鈣前也應多攝取深色蔬菜、牛奶、芝麻、起士等維生素D食物,再搭配適當曬太陽及運動,幫助鈣質吸收及合成。有了足夠的維生素D之後,再吃鈣的補充劑效果才會好。市售鈣營養補充品多樣,又以碳酸鈣較為常見,但對於常吃胃乳片、胃藥的人比較不易吸收,因為鈣質在酸性條件下吸收較好,但胃酸不夠者,吃下碳酸鈣往往是過門不入。建議多於飯後服用鈣片或吃點水果幫助吸收。此外,鈣跟鐵互相競爭,吃完鈣片後不宜馬上吃高鐵食物。「胺基酸螯合鈣」和「海藻鈣」比較好吸收,民眾可視需求補充。另外「磷酸鈣」、「檸檬酸鈣」則不適合腎臟不好的媽媽吃,會增加腎臟負擔。維生素夠了嗎?維生素C穩固膠原蛋白,維生素B群降低焦慮。對於女性來說,最重要的維生素C,功用不只有美白,還能促進體內結締組織穩固,猶如在體內加強鋼筋水泥,可以多吃木瓜、芭樂等水果。有心悸問題的更年期女性則可補充鎂、鈣、鐵,改善心血管問題,避免心臟「蹦蹦跳」。若身體容易疲倦,可補充維生素B群改善焦慮失眠、穩定神經,避免焦慮緊張及鐵質流失。當體內維生素充足,有助於幫助身體合成所需的膠原蛋白,如果為了瘦身不吃飯,身體缺乏基本的六大類食物,反而把膠原蛋白燃燒掉,得不償失。纖維夠了嗎?首推牛蒡和芹菜,易脹氣、牙口差者可吃地瓜葉、莧菜。建議婦女一天攝取25g至35g的纖維素,大約4份蔬菜(每份可攝取2-4g纖維素)和3份水果(一份可攝取約2g纖維素)。此外,每餐飯裡建議有三分之一為全穀類,如燕麥、藜麥、胚芽,增加纖維含量,每天攝取未精緻澱粉可以增加8g纖維,較為充足。蔬菜中推薦牛蒡跟芹菜,每份纖維素含量高於4g,CP值最高,而牙口不好的長輩,則可以吃地瓜葉、莧菜,高纖且質地較軟、容易入口。另外,水果普遍纖維素含量較平均,除了瓜類因水分含量多,纖維較低。若要攝取纖維質,盡量不要喝果汁,或避免濾掉果渣,建議多吃原型食物。攝取纖維可以幫助穩定血糖、降低膽固醇、促進排便,但高纖食物可能讓部分長輩容易脹氣,應適量攝取。諮詢/新光醫院營養師許為捷
-
2022-04-19 養生.聰明飲食
你喝的是康普茶還是康普茶式調味飲料?專家提醒飲用注意事項
● 康普茶是以紅茶菌母為主的發酵飲料● 剛開始喝康普茶,勿超過200毫升● 不可空腹喝,避免造成胃食道逆流近年康普茶(Kombucha)掀起潮流,除風靡歐美名人界,韓國人氣男團BTS團員柾國也有喝康普茶的習慣而引起流行,不僅超商架上可見罐裝康普茶,許多民眾會在家自製。不過,新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柳朋馳表示,康普茶含醋酸菌類似醋飲,應先少量飲用確認身體反應沒問題再喝,也不可空腹喝,避免造成胃食道逆流。紅茶菌母製成 含3類活菌群康普茶是由茶、糖和紅茶菌母(SCOBY)一起發酵而成的飲料,喝起來酸酸甜甜、有氣泡口感。康普茶擁有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等三大類發酵菌的活菌群,以茶湯為基底發酵,因此販售者也會強調這三種活菌以及天然茶多酚、兒茶素對身體帶來的好處,例如腸道保健、抗氧化等。自釀康普茶業者陳宥希表示,紅茶菌母是由酵母菌、乳酸菌和醋酸菌所共生的特殊活菌群,因在紅茶中生長得較好,因此稱為紅茶菌母,但並非僅在紅茶中可培養。市售與自製 差在「是否滅菌」現在民眾在家自製康普茶風潮正盛,但超商販售和自製康普茶最大差別在於「是否滅菌」。陳宥希表示,依據嚴格定義,茶中仍有活菌才是真正的康普茶,且必須使用玻璃瓶包裝,因此超商販售塑膠瓶裝的康普茶,僅能稱作「康普茶式的調味飲料」,若廠商強調有益生菌的保健效果,必然是後續才添加。自製康普茶需備齊四種原料:茶葉、天然蔗糖、紅茶菌母、水,做法是先將茶泡好,加入蔗糖溶解,再透過紅茶菌母進行第一階段為期7至14天的發酵,就製成原味康普茶;之後再加入天然水果、香藥草等食材,進行第二階段發酵2至5天,就能製成不同風味的康普茶。製茶時若發霉 要整桶丟棄不過,陳宥希強調,若自製康普茶時發現有發霉情形,不能僅刮除表面,一定要整桶丟棄,避免毒素殘留。而完全發酵的康普茶氣泡感不強烈,若廠商標榜氣泡感則多為後續添加,恐破壞活菌會造成飲用後脹氣。柳朋馳表示,由於康普茶的紅茶菌母是共生菌種,就像泡菜發酵的菌落複雜、多樣化,不像益生菌或優格等是挑選過純化的菌種有特定功效,且特定的保健功效還需要實證,因此民眾飲用時,期待值不應過高。另外,也要避免康普茶被壞菌汙染,反造成健康的危害。含咖啡因 7大族群不宜因為康普茶以茶葉為基底,食藥署在「藥物食品安全週報」提醒,康普茶仍含有咖啡因,因此對咖啡因敏感者,如懷孕婦女、幼兒、失眠患者、消化道不適、肝腎功能不佳、免疫功能低下及糖尿病患者等七大族群,並不建議飲用。陳宥希認為,因為康普茶的發酵菌屬於共生菌落,能提供更全面的益處。不同於單一菌種的發酵食品,康普茶的作用過程包括酵母菌吃糖,產生酒精跟二氧化碳,醋酸菌再把酒精分解為更多有機酸,因此真正康普茶具有酒精極少、殘糖低的優勢。陳宥希提醒,由於康普茶含有三種發酵菌和少量酒精,因此未曾喝過康普茶的民眾,一開始不要超過200毫升,先確認自己是否腸胃敏感或是對酒精過敏者,再慢慢增加至一般的飲用量,約300至350毫升。柳朋馳強調,因康普茶可能會讓胃酸分泌增加,要避免空腹飲用,且就算康普茶對人體有益處也不能取代白開水;若一天所需水量為2000毫升,一天應至少喝1500毫升的白開水,另外500毫升再以康普茶取代。
-
2022-04-16 養生.聰明飲食
酸甜風味康普茶明星也愛 營養師示警8種人不宜飲用!
酸酸甜甜,喝起來有點氣泡感,甚至有點微醺,在國外風靡已久、贏得瑪丹娜、女神卡卡等演藝巨星喜愛的康普茶,最近1、2年也讓國內不少年輕人趨之若鶩,不過,營養師提醒,容易失眠、肝腎及消化功能欠佳、免疫功能低下以及糖尿病患者不建議飲用這類特殊醱酵茶。康普茶醱酵過程較為複雜 口感不同於單純茶飲康普茶(kombucha)又稱為紅茶菌、紅茶菇,這是一種醱酵飲料,可以用紅茶、綠茶、烏龍茶、普洱茶等茶葉作為基底,再加上水、糖、與紅茶菌(又稱紅茶菇,是由酵母菌加上醋酸菌所生成的物質)醱酵而成。簡單來說,一般茶飲的醱酵,係透過茶葉中的成分氧化,但康普茶醱酵過程較為複雜,由多種能夠產生醱酵反應的共生菌、微生物所引起,口感不同於單純茶飲。營養師鄭文怡解釋,康普茶因以茶葉為基底,含有天然茶多酚與兒茶素。再者,在醱酵過程中產生糖、酒精與二氧化碳,因此喝起來會有微甜的氣泡感。同時具有茶香與果醋風味 這些人不宜飲用此外,在醱酵過程中,酒精轉換成醋,加上紅茶菌中本身含有醋酸,因此康普茶的pH值下降,呈現酸味,這也使得康普茶具有茶香與果醋風味,這是另一大特色。不過,綜合專家意見,建議下列民眾不宜飲用這類特殊醱酵茶飲:1.攝取咖啡因,就容易睡不著者。2.孕婦、哺乳中的女性:因康普茶含有咖啡因。3.胃食道逆流患者:因康普茶屬於偏酸、且有氣泡,容易刺激腸胃。4.容易脹氣,打嗝或放屁者:飲用康普茶,容易產生脹氣。5.肝腎功能不佳。6.免疫功能低下:以免增加免疫系統負擔。7.糖尿病患者:康普茶含糖量較高。8.準備開車者:康普茶含有些許的酒精。鄭文怡提醒,康普茶不宜在空腹時飲用,應在飯後,可以幫助消化。此外,不要購買來路不明、標示不清,或是自釀手工的康普茶,以免因醱酵環境不佳或溫控不良,導致污染或發霉。開瓶後,儘快飲完,以確保食用安全。★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04-06 養生.聰明飲食
5類蔬菜不宜生吃 煮過更營養
蔬菜生吃好,還是熟吃好?因為蔬菜富含維生素、酵素等,最好「生食」,營養素比較不會流失。不過,有五類蔬菜不建議生吃,烹煮過後食用反而較營養。1.番茄、胡蘿蔔、玉米、南瓜番茄、胡蘿蔔雖然可以生吃,但其所含的茄紅素、β-胡蘿蔔素與維生素A,透過生吃的攝取量相當有限,最好經過烹調讓油脂及溫度破壞其細胞壁,讓營養素釋放,才能讓人體完整吸收到營養素,例如番茄炒蛋、茄汁義大利麵、玉米濃湯、南瓜燉肉等;但若想攝取到番茄、胡蘿蔔所含的維生素C及B群,則建議生吃較適合。另外,橘黃色蔬菜富含玉米黃素及葉黃素,皆屬脂溶性維生素,建議加熱與油一起攝取,身體能更好吸收。2.菠菜、筊白筍菠菜及筊白筍適合烹煮,因含有高量的草酸,一般健康的人可以自然代謝草酸,但容易草酸鈣結石或有草酸鈣結石病史的人,建議先汆燙洗掉部分草酸後再食用;若是一般人食用,菠菜、筊白筍簡單炒一下即可。3.高麗菜、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十字花科蔬菜含有難以消化的複合性醣類,腸胃功能較差的人,生吃容易感到不舒服、脹氣等,最好將這類蔬菜煮熟,使醣類比較好吸收,較為適合。4.豆類豆類不建議生吃,因含有凝集蛋白(lectin protein)物質,即使劑量很低,也會造成腸胃危害,凝集蛋白只能在高溫下被破壞,常見如黃豆、四季豆、碗豆、扁豆等,建議充分加熱和煮熟。5.芋頭及馬鈴薯削芋頭皮時,手碰到芋頭的黏液會發癢,是因為芋頭塊莖有微毒性,若直接生吃會使嘴唇、舌頭麻木刺痛,造成喉嚨搔癢,只要經過充分烹煮後,就能去除其毒性,不管是芋頭或是芋葉,都建議徹底煮熟才食用。馬鈴薯含有龍葵素,攝入過量會引起各種胃腸道和神經系統疾病,包括噁心、腹瀉、頭暈等,特別是變綠或發芽的馬鈴薯,龍葵素含量特別高,建議煮馬鈴薯要充分加熱,降低龍葵素濃度(有發芽馬鈴薯應丟棄不宜食用)。另外,茄子與馬鈴薯一樣含有龍葵素,建議熟吃才安全。
-
2022-04-03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打嗝停不了的原因是什麼?專家教簡單10招止嗝及如何預防
多數人都有過打嗝不止的經驗,如果發生在重要場合,更是尷尬。究竟為什麼會打嗝?「當肋骨和橫隔膜之間的肌肉痙攣或收縮,就會發生打嗝,橫膈膜是負責呼吸的最大肌肉。」德州農工大學醫學院博士Jason McKnight說。「在每次痙攣期間,會吸入空氣,當空氣穿過聲帶,就會發出打嗝聲。」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院的家庭醫學專家Jennifer Boozer解釋。打嗝是非自願,無法輕易要它停就停。一般認為打嗝是一種發生在體內的反射作用。打嗝的原因是什麼?Boozer博士說,目前並不明確知悉所有打嗝的原因,一般認為,刺激橫膈肌或連結橫膈肌的神經(膈神經和迷走神經)的行為,可能導致打嗝,包括進食太快、喝碳酸飲料或酒精、壓力過大或過度興奮;某些疾病如胃酸逆流,也可能是觸發原因;打嗝也可能是某些藥物的副作用,例如用於治療焦慮症的苯二氮平類藥物(Benzodiazepines,BZD)。如何停止打嗝?多數情況下,打嗝會在幾分鐘內消失,「有時忽略打嗝,就是最好的方式。」Boozer博士說。但如果你正準備進行演說或開會,沒有時間等它自動停止,該怎麼辦?目前常見的家庭療法包括:● 深呼吸、緩慢呼吸● 喝水(或冰水)● 漱口● 讓某人出奇不意嚇你一跳● 屏住呼吸5-10秒● 拉扯舌頭● 吹氣球● 對著紙袋呼吸● 坐下,將膝蓋拉至胸前一分鐘● 在臉上冷敷以上方式看起來像是偏方,但Boozer博士說,它們其實利用了幾種機制:破壞橫膈肌痙攣的模式(例如屏住呼吸);刺激膈神經或迷走神經以破壞神經衝動(例如在臉上冷敷或漱口)。而將膝蓋拉到胸前,則是透過對橫隔膜施加壓力,達到止嗝作用。McKnight博士則建議,可以嘗試捏住鼻子,然後強迫自己呼氣並向下壓,就像要上大號一樣,保持約10秒鐘。不過他提醒,患有心臟病或呼吸系統疾病的人不適合這樣做。如何預防打嗝?經常打嗝的人,最好注意一下,什麼情況會引起打嗝,例如是在暴飲暴食後,還是吃了辛辣食物或其他刺激物,日後避免這些情況發生。資料來源/Health.com
-
2022-03-28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不得逐桌敬酒…房仲改分宴請5天 體重暴增急性胃潰瘍
高雄38歲資深房仲業者江先生,平日相當辛勤跑業務,今年三月好運降臨,幾天內成交兩個大物件,同事好友起鬨拱請客,因礙於不得逐桌敬酒的防疫規定,他爽快地一星期內連請了5攤,也因此讓原本就有胃痛、胃酸過多的他,大半夜噁心嘔吐、胃痛到坐臥難安掛急診。阮綜合醫院消化內科預防保健科主任蕭偉成指出,經檢查發現江先生除了中度脂肪肝,還有十二指腸潰瘍。他業務忙碌壓力大,三餐不定,也有菸酒習慣,自訴一直有胃痛、胃食道逆流,平常都上藥房買消炎止痛藥應付,這次造成十二指腸潰瘍,應該是連日的暴飲暴食使胃腸道負擔加重,使分泌過多的胃酸像土石流一般衝垮薄弱的胃黏膜,還好在各項檢查後沒有發現其他疾病問題。蕭偉成表示,雖然目前防疫規定仍維持第二級警戒標準,但外出有飲食需求得免戴口罩,有些人樂得藉著聚餐拿下口罩解悶,尤其最愛「吃到飽」的民眾,暴飲暴食吃出問題的病例真不少。清明連假又快到了,提醒 民眾輕鬆之餘要撙節食量。蕭偉成說明,邊吃邊說話、量多、食速快,容易脹氣、胃悶、消化不良,形成胃食道逆流。尤其去吃到飽餐廳,專挑貴的肉類海鮮吃,不知不覺攝取過量高油高糖高膽固醇食物,除了造成肥胖、脂肪肝,也會讓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體質的人上火,累積這些問題的結果,有造成中風的危險。蕭偉成強調,像難以早期診斷的胰臟癌,初期症狀因為和膽管炎膽結石、十二指腸潰瘍的腹脹、腹痛、噁心、嘔吐等消化道疾病類似而被忽視,另方面,當胰臟腫瘤壓迫到其他內臟器官或神經,造成腹痛、腰痛或背痛,也容易被以為是其他疾患而延誤就醫,所以就醫時的詳細檢查及預防保健篩檢十分重要。
-
2022-03-21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小腹怎麼都減不掉?醫師幫你正確消滅小腹、找回平坦!
已經很努力減肥運動了,但小腹依舊沒瘦?明明四肢細長,小腹卻很凸?其實會有小腹,不完全是多餘脂肪惹的禍。讓中西醫師「黃獻銘」教你正確判斷自己是哪種小腹,以及因應的解決方法,讓腹部重回平坦!阿銘師將小腹問題分為內跟外2個部分,分別是與腸胃和婦科有關,外部是指跟筋膜結構相關。內部問題包括內臟失調、腸胃脹氣,會影響核心肌群的活性,就容易讓腹部往外垮形成小腹。跟身體內部有關的問題,建議可以找營養師或減重師調配菜單、控制飲食。會造成小腹的外部問題,如骨盆有歪斜、旋轉、不對稱問題,導致腹肌很難收緊;如果是結構問題,可以透過皮拉提斯運動調整脊椎,或是找物理治療師確認是否因為受傷而造成小腹,讓運動更有效。影片中還有教大家阿銘師保健操,訓練臀肌、感受小腹收緊,詳細資訊都在影片中,快打開看看吧!想了解更多關於健康資訊?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一起腹部平坦!完整影片阿銘師 FB延伸閱讀想瘦哪就瘦哪?醫師:雕塑身材三大要素不可少!體脂越低越好?減脂前,女生小心這些問題!「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3-18 寵物.照顧指南
毛孩爸媽注意!這9種食物絕對不能給毛孩吃,嚴重恐喪命
現代人真的很多家庭都有養寵物,毛小孩就跟自己小孩般,需要細心呵護。你知道嗎?毛小孩的營養攝取跟人類一樣,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呢,特別邀請營養師莊昕悅來談談,關於寵物不能吃的食物。莊昕悅表示,剛成為營養師時,對好多東西都覺得很新鮮,於是去了學校上了寵物營養課程,只可惜台灣目前並沒有寵物營養師執照,所有寵物飲食與健康相關的議題,都是由獸醫負責,印象中,韓國真的有寵物營養師這個職業!許多家有毛小孩的人時常討論,狗狗什麼不能吃、貓咪什麼不能吃…,誤食了又會出什麼大事。因此,莊昕悅就特別分享,關於寵物不能吃的食物,供給毛小孩新手家長們參考。No Eat 1 洋蔥、大蒜、韭菜對人類很健康的辛香料:洋蔥、大蒜、韭菜,竟然會造成毛小孩血尿!莊昕悅解釋,洋蔥、大蒜、韭菜含有機硫化合物,食用過量時,會破壞紅血球,導致紅血球極速氧化,引發氧化溶血作用,產生血尿,嚴重時更會造成死亡。她進一步說明,各種形式的洋蔥都可能造成寵物的健康問題,包括脫水、生的或煮熟的洋蔥,甚至洋蔥粉等,而許多寶寶副食品都有加入洋蔥粉、大蒜粉等,建議毛家長別讓毛小孩吃。No Eat 2 葡萄、葡萄乾莊昕悅指出,葡萄和葡萄乾因為含有「酚類物質」,狗兒如果誤食,在6~12小時內會出現腹瀉、腹痛、厭食、嗜睡、無力等,還會導致急性腎衰竭,造成腎臟無法產生尿液,這時多數狗兒就會死亡或被安樂死,死亡率高達50~75%。 No Eat 3 酪梨過去曾有愛吃酪梨的狗狗死於急性心肌病變的病例報導,莊昕悅說,因為酪梨含有一種殺真菌毒素叫Persin,症狀包括胃腸道刺激、嘔吐、腹瀉、呼吸窘迫;還會造成肺部、胸部、心臟組織周圍的積液,因缺氧而導致呼吸困難、死亡;其高脂肪含量,也可能會導致胰腺炎。 No Eat 4 巧克力、可可許多人都知道狗狗吃下巧克力會生病,其實,巧克力也會嚴重危害貓咪的健康,甚至可能致命。莊昕悅表示,巧克力跟可可含有甲基黃嘌呤,內有如咖啡因、可可鹼、茶鹼等興奮劑物質,會影響毛小孩的中樞神經、肌肉等。 No Eat 5 啤酒花釀製啤酒時,為增加啤酒風味及泡沫穩定性而加入的啤酒花,不管是新鮮的還是用過的,對狗狗都是劇毒。莊昕悅說,狗狗誤食後會產生惡性高熱的現象,出現發高燒、焦慮、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氣喘、嘔吐、腹痛、痙攣等症狀。 No Eat 6 夏威夷豆很多餅乾、蛋糕等都會添加夏威夷豆,但如果你把點心分享給毛小孩,可就糟糕了!莊昕悅提到,狗狗誤食夏威夷豆的12小時內,會發生無力、虛弱、嘔吐、抑鬱、發燒、僵直、仰臥等中毒症狀。因為夏威夷豆含有未知的毒素,會影響寵物的肌肉,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並可能導致運動困難、虛弱、呼吸困難、震顫和四肢腫脹,還可能引發胰腺炎和致命的過敏反應。 No Eat 7 未烘烤的麵包莊昕悅指出,麵包是靠酵母發酵,但是活酵母吃進狗狗體內會產氣造成胃脹氣;麵包發酵食會產生乙醇(酒精),更可能導致狗狗中毒。所以製作麵包時,一定要小心讓狗狗與生麵糰保持距離。 No Eat 8 木糖醇糖果、口香糖、牙膏、減重食品等都會添加木糖醇。木糖醇是種人工甜味劑,會導致寵物體內胰島素增加使血糖快速降低,當血糖突然下降後,會導致嘔吐、嗜睡、失去協調控制,最後可能產生癲癇,而肝衰竭往往發生短時間內。 No Eat 9 酒精酒精對人的健康影響深遠,對寵物也是一樣。只要攝取一點點就可能導致嘔吐、腹瀉等,嚴重時甚至呼吸困難、昏迷、死亡。除了生麵團、腐爛水果等會產生酒精,生活中包括油漆、藥物、香水、漱口水、消毒劑等含乙醇的產品。莊昕悅提醒,盡量避免讓寵物吃到上述食物,請將這些食物放在他們接觸不到的地方,特別是愛偷吃東西的毛孩子。而造成毛小孩中毒跟攝取的劑量有關,每種動物的耐受劑量不同,若不小心食用到且有症狀產生須儘速就醫治療。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諮詢專家/營養師 莊昕悅、文章出處/莊昕悅營養師) 延伸閱讀: ·「貓抓病」秋冬最盛行,嚴重會造成全身性疾病! 6大族群小心被貓抓咬 ·多年來都錯了!毛小孩中暑非毛太長 獸醫師曝真相 
-
2022-03-12 新聞.元氣新聞
指示用藥研擬取消健保給付?健保署統計這款藥吃最多
民眾感冒、腸胃不適到醫院就醫,醫師常開立指示用藥,健保署去年12月邀集醫藥界等代表討論,研擬是否取消每年用量較低的指示用藥,包括感冒藥、腸胃藥等,總計356項,每年可省下751萬元,將於3月底前搜集各界意見。健保署表示,目前各界意見分歧尚屬討論階段,沒有一定要取消300多項指示用藥。醫界認為,此事關重大應從長計議,藥界則表示,民眾應多為自己健康把關,非由健保持續給付。依「健保法」規定,健保不需給付指示藥品,但從公、勞保年代為顧及民眾用藥需求與權益,部分藥品於健保開辦後繼續給付,但健保署每年均審視醫院開立指示用藥情形,或由醫藥界提出藥品品項進行研議,近年來如維骨力、循利寧等知名藥品陸續退出指示藥品。20多年來,健保逐年取消指示藥品給付,從2005年給付1200多項、每年藥費約23億元,減少至去年851項、藥費約14.7億元,期間減少約300多項藥品,每年省下8億多元。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科長連恆榮說,去年12月邀集醫藥界等代表,討論是否取消每年用量低於5000人的指示用藥,包括感冒藥、腸胃藥等。連恆榮說,是否取消300多項指示用藥,目前醫藥各界意見分歧,仍在討論階段,並非就是往取消的方向,一切需審慎評估,也不排除進一步開會討論,最後仍以醫藥界看法為主。此次討論藥品包括腸胃藥、感冒藥、退燒藥、止痛藥,以及眼科、小兒科、皮膚科等藥品。依健保署統計,2021年指示用藥申報量前10名品項,第一名是用於改善便秘的緩瀉劑,一年藥費高達2.4億元,且前10名共有3款緩瀉劑和1款軟便劑,藥費總計3.61億元,連恆榮說,現代人可能因年齡老化、生活習慣、壓力大等,常有便秘問題。第二名則是胃藥,一年藥費1.44億元;第三名是止痛藥,一年藥費0.91億元;第四名和第九名均為消除脹氣用藥,總計藥費1.37億元;第六名是化痰藥,一年藥費0.52億元;第十名則是緩解過敏和鼻炎的藥品,藥費0.52億元。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發言人沈采穎表示,此波可能受影響藥品,腸胃藥有永勝藥品公司的「宜胃錠」(IWELL)、惠勝「固胃錠」(GOWELL),此用於胃酸過多、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患者,綜合感冒藥為人人化學製藥的「利風錠」,為治療發燒、頭痛、流鼻水等。此外,用於糖尿病患者舒緩手腳神經麻痺、疼痛的維他命B12營養素「彌可保」,或含有銀杏成分等藥品,也可能一併討論。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張文靜說,取消指示用藥健保給付已討論很久,主要是指示用藥安全性高,外界多呼籲應培養民眾自我健康照顧意識,由民眾到藥局自費購買,非由健保持續給付,因自行購買藥品也會比較珍惜,目前醫院較多開立緩瀉劑,診所則多開立止痛藥等指示用藥。「取消指示用藥健保給付,這方面影響很大。」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說,許多民眾因感冒、腸胃不適到診所就醫,經診斷後一併拿藥,往後民眾可能就醫後,須依醫師指示到藥局自費買藥,如此將增加民眾就醫負擔,健保署應要從長計議。
-
2022-03-11 新聞.杏林.診間
我的經驗/泌尿道感染沒吃完抗生素療程 膀胱炎發作痛不欲生
50,是一個坎。我的50歲生日禮物,要感謝「膀胱炎」教會我的事。前一刻,還在開心的和家人慶生,沒想到下一秒,左下腹開始感覺往下墜,分秒痠痛,可以比擬滿清十大酷刑,分分秒秒都像是電流在電的痠痛感,痛苦指數直逼生產指數。雖痛不欲生 卻滿懷感激馬上急診就醫,做了驗尿、抽血檢查,確診是膀胱炎。醫師開立口服抗生素,休養兩天,就回到工作崗位上,連續吃了七天抗生素後,才終於恢復了健康。膀胱炎讓我痛不欲生,但我卻滿懷感激。感謝病痛時,家人送我到急診,在旁照顧。感謝醫護的細心檢查,感謝痛兩天就恢復正常了。泌尿道感染 未完成療程其實,膀胱炎發作的前一周,我的下腹已隱約有下墜及痠痛感、又脹氣,但仍是可以忍受的,經過驗尿、超音波檢查診斷為泌尿道感染,吃了五天抗生素後,因為反胃就沒有吃完全療程,痠痛感也緩解。沒想到,一周後竟演變為膀胱炎,尿道及陰部都很疼痛痠麻,頻尿、排便多,還必須用力解尿,更痛到影響睡眠,必須急診就醫治療。力行多喝水 不敢再憋尿 病痛的當下,真的生不如死,但痛過就好了。很多事情,「再痛苦,一定會過去的。」過去我不太喝水,多喝咖啡、奶茶等飲料,水喝得不多,加上經常憋尿,曾有腎結石發作,因此很容易感染導致膀胱炎。現在的我,力行每天多喝水1500㏄以上,不憋尿,也吃蔓越莓保養。還和閨密相約,每天要報告喝水進度,督促自己,期望養成生活的好習慣。專業觀點/水喝太少常憋尿 婦女容易膀胱炎【諮詢/中醫大新竹附醫泌尿科主治醫師李聖偉,整理/記者黃妙雲】膀胱炎是婦女常見的泌尿道疾病,根據統計,約六成女性一生中至少會發生一次膀胱炎等泌尿道感染,尤其水喝太少、常憋尿、太累,容易引起尿道細菌感染、膀胱發炎。膀胱炎患者會出現頻尿、尿急、殘餘尿意感、老是跑廁所但都只尿一點點等情況,解尿時有灼熱感、下墜感、排尿疼痛、腹脹、下腹疼痛等症狀,還可能引發血尿。一般經由驗尿的尿液分析即可確診。中年婦女容易發生膀胱炎,除了女性膀胱容量小,隨著年紀增長,雌激素減少,或子宮脫垂等因素,泌尿道容易遭細菌感染,經診斷驗尿確診後,會給予抗生素治療三至七天就會好轉。但如果喝水不足、憋尿、生活作息習慣未改,膀胱炎仍會反覆發生。預防膀胱炎發生,要維持良好的衛生習慣,規律的生活作息,不可憋尿,尤其要多喝水,水分可以稀釋細菌,每天攝取水分至少2000cc以上,也可吃蔓越莓預防泌尿道感染疾病的發生。
-
2022-03-11 養生.聰明飲食
燕麥好健康吃多無妨?專家:4種人不宜過量
燕麥屬於高纖的五穀雜糧食材,適量食用有助改善血糖、血脂偏高問題,且其富含膳食纖維,對於改善便秘也有助益。然而,藥安康藥局陳澤鈞藥師提醒,燕麥雖被視為是健康食材之一,但卻不適合餐餐當飯吃,更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燕麥喔!燕麥是許多年長者用以控制血脂、血糖的良方之一;然而,陳澤鈞藥師提醒,燕麥雖好,卻不能餐餐當飯吃!根據研究指出,食用燕麥雖有助降低膽固醇,但過量食用卻可能使三酸甘油酯升高;因此,陳藥師建議,每日燕麥攝取以75公克為限,過量食用反而恐影響健康! 燕麥除了應適量食用之外,若有消化問題、缺鐵、缺鈣或是慢性疾病者,食用燕麥前最好也先諮詢醫師、營養師或藥師的建議:1. 消化不良者:燕麥富含膳食纖維,但纖維較粗糙,比較不容易消化,尤其若有胃脹氣問題者,大量食用燕麥恐造成腸胃不適。2. 缺鐵、缺鈣者:燕麥含有植酸、草酸成分會抑制鐵質與鈣質的吸收,因此燕麥最好不要與牛奶一起食用,以免影響鈣質吸收。3. 腎臟病患者:燕麥含有蛋白質、鉀、磷等成分,若有腎臟疾病者不宜大量食用;食用前最好先應諮詢醫師、營養師或藥師以瞭解每日建議攝取量。4. 糖尿病患者:燕麥雖有助控制血糖,但燕麥仍屬於五穀雜糧類,過量食用恐攝取過多澱粉,反不利維持血糖穩定。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藥安康藥局 陳澤鈞藥師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2-03-10 養生.健康瘦身
減肥老是不成功?原來犯了2大忌!中醫提醒,改善生活中6件事
現年52歲的鄭小姐,身高161公分,體重68公斤,BMI值26.2,多年來為體重過重所困擾,除了不滿意自身的體態,更因為沒有控制體重,導致罹患糖尿病,必須規律服藥控制血糖。為了控制體重,鄭小姐嘗試過許多減重方法,曾自行購買市面常見的減重膠囊,雖然暫時抑制食慾,迅速降低體重,後續卻出現心悸與手抖症狀,加上精神不濟無法正常工作,不得不停藥,結果體重非但回彈,甚至還飆升超過原本的體重。長期為了體重問題,鄭小姐生理及心理都承受極大壓力,雖然知道減重對自己的健康有益,卻不得其法,每天每餐「斤斤計較」,極力限縮攝取的食物,但體重仍只下降1~2公斤,之後就陷入停滯期。 長期久坐、錯誤飲食,上班族過重原因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醫師李維哲指出,像鄭小姐這類體重過重的問題,往往是因為久坐工作型態,加上錯誤飲食習慣所造成。 從中醫觀點來看,長期久坐少動,加上過度節食,導致脾胃正常運化營養功能受到抑制,也影響腸道傳導,因此出現脹氣及排便不順症狀,符合中醫的「脾虛」證型。 而身體長期在飢餓狀態下,一遇壓力事件,就容易暴飲暴食,像鄭小姐雖然三餐吃得少,但常不自覺在餐間吃零食,無意間反而攝取了過多的熱量及鹽分。 李維哲說,像鄭小姐這樣的案例,必須從調理脾胃著手,中藥方面選擇茯苓及白朮健脾利濕,搭配其他理氣藥,如砂仁及厚朴,恢復脾胃的氣機,並暢通腸道傳導功能。電針方面,選取胃經的穴位,像腹部的天樞、外陵穴及下肢的足三里、豐隆穴,藉由針藥並用,重新調整脾胃運化功能。 減重6個注意事項 除了中藥及電針的醫療處置外,李維哲也提醒6項減重須注意的事項: 1、 平時減少攝取加工食物及天添加物,儘量攝取原型食物。2.、三餐正常攝取,不過度節食或不吃。3、 減量攝取水果,並選擇適當的種類,如選擇低GI值水果,蘋果或芭樂等。4、 養成每周2~3次的運動習慣,強度需達流汗微喘的程度。5、 日常或工作避免久坐超過1小時不動。6、 睡眠需足夠,避免熬夜或睡眠時間不固定。 配合中醫針藥,並調整相關飲食宜忌,鄭小姐3個月內減重7公斤,糖化血色素由6.9降為5.4,糖尿病也可以停藥。 不但恢復良好體態,更改善原有的慢性病,後續中藥減量服用,也不見復胖情形,成功健康地瘦下來。李維哲也建議,若有體重管理問題合併慢性疾病時,一定要定期到醫療院所治療追蹤。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皮膚發炎、頭髮稀疏、指甲變脆好難受!有這9個症狀,小心缺乏蛋白質,記得均衡攝取.爸爸去世,守護媽媽的是自我讚美:它不是毫無意義漂亮話,是澆灌自己心靈,讓陽光照進來.多次人工受孕仍失敗,她曾認為自己有缺損…「接受自己盡力了」體悟:挫折也是一種人生練習
-
2022-03-07 名人.黃達夫
胰臟癌、卵巢癌為何是無聲殺手?名醫曝仍令醫界挫折的原因
很久以來,胰臟癌及卵巢癌之類癌症一直被認為是無聲的殺手(silent killer)。因為,這類癌症不像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直腸癌、口腔癌、攝護腺癌等有「篩檢」的方法,只要依照篩檢的指引,定期檢查,就不會失去早期診斷,正確治療的機會。胰臟癌卵巢癌 初期難篩檢面對無聲的殺手,最令人感到挫折的是,不是醫療界的努力不夠,而是,直到今天,醫界一直都沒有找到「篩檢」初期胰臟癌或卵巢癌的好方法。所以,這兩個所謂的無聲的殺手被診斷出來的時候,往往都已經不是初期的癌症,因此,治癒的機會相對低很多。既然,沒有篩檢的方法,退而求其次,有心的醫師就開始尋求能夠早些診斷出這些無聲殺手的線索。卵巢癌有症狀 只是易被誤診先談卵巢癌,最近有篇研究,研究者重新翻閲419名被診斷為早期卵巢癌婦女的病歷,從病歷紀錄,發現這些病人當中,有72%有一種或多於一種症狀,這些症狀包括脹氣、腹部或骨盆疼痛、腹圍增加,還有人有不正常陰道出血及其他泌尿系統及腸胃問題,28%的病人沒有症狀。這表示,初期卵巢癌並非完全沒有症狀,稱呼它為「無聲的殺手」並不是很正確。只是,它的症狀不是很明顯,很難讓看診醫師一下就想到卵巢,很容易被誤診,而延誤了正確治療的時機。其實,在2000年就有篇類似的研究報告,研究者訪問1725位卵巢癌的病人,其中30%的病人説,她們被給了錯誤的處方,譬如被認為是胃炎、便祕,或壓力造成的症狀,還有12%被告知她們沒有健康問題。治療無效 就要想到其他可能因此,在缺乏卵巢癌的「篩檢」工具,加上其症狀又很不明確的情形下,這時候,看診的醫師唯一能做的,就是要提高警覺,當初步治療不見效,症狀持續,而讓醫師感到困惑時,就要把其他的可能性放在心上。這回歸醫師的基本功,現代臨床醫學之父威廉·奧斯勒(WiIliam 0sler)曾説:「用心聆聽病人,他就會告訴您病的診斷。」從上述卵巢癌的症狀,我們知道看診醫師確實很容易被誤導。尤其,在台灣,一直沒有建立由一般內科醫師為病人的健康把關的制度,所以病人都是自己選擇去看腸胃科、泌尿科或婦科等專科醫師,而大部分專科醫師又容易把診斷侷限在自己專科的領域,直到症狀很明顯時,病情已經很嚴重了。選擇有耐心、願了解病情醫師因此,我會建議病人,不論看什麽病,最好選擇一位不會匆促打發病人、願意用心了解病情、耐心解決問題的醫師。然而,當不幸碰到像卵巢癌之類的疾病,再好的醫師也不容易很快做出診斷,因此,當最初的治療不見效時,不要輕易換醫師,而是要不斷地去敲門,告訴醫師你的問題還沒有解決,負責任的醫師就會思考其他的可能性。
-
2022-03-02 該看哪科.中醫
經前不適易煩躁 中醫建議3茶飲5穴位溫和調理
不少女性在月經來之前,會感覺身體不舒服,包含胸腹悶、頭痛、冒痘痘等,衛福部台北醫院中醫科醫師鄭伊倫表示,高達8成的女性會有經前症候群,建議可飲用3種茶飲跟按摩5個穴位溫和調理,改善症狀。鄭伊倫表示,會不舒服的原因是「肝」、「脾」、「腎」氣血調節失常,尤其是25至35歲年齡階段的女性,若作息不規律、生活壓力大,容易產生「肝鬱」體質而在經前感到特別不適,例如胸腹悶、頭痛、冒痘痘、健忘、便祕、易怒與煩躁,有些人則會呈現低氣壓、憂鬱、敏感、沮喪掉淚的狀態。鄭伊倫指出,這些症狀通常在月經來3天內緩解,但下次可能更加嚴重,不一定隨著年紀增長而減少,仍有少數人與經前不適症狀長期奮戰直到更年期。平日透過可調節氣血的中草藥茶飲與穴道按摩,加上保持充足的睡眠,能疏通氣血,協助經血排出,還能消水腫、舒緩心情,增亮氣色,對於女性好處多多。3種茶飲包含:舒肝美顏茶適合容易胸悶不適、心情緊繃者,玫瑰、薄荷、茉莉、檸檬草、菊花可協助行氣解鬱、除煩舒壓;健脾消腫茶:腸胃脹氣,水腫身重者,茯苓、薏仁、陳皮、赤小豆或黑豆來利濕健脾,加強消腫;補腎滋養茶適合常熬夜、口乾皮膚乾燥者,枸杞子、百合、麥門冬、桑葚、覆盆子都有養陰生津、滋補肝腎的效果。穴道可用點按的方式按摩,按壓膝蓋內側上方的「血海穴」、膝蓋內側下方「陰陵泉穴」、腳踝內側上3寸(4個指頭寬度)的「三陰交穴」,或沿著脛骨內側推按整條脾經,皆可以有效舒緩經前不適,若配合熱敷肚臍下3寸的「關元穴」;以及位於背部,與肚臍水平同高的脊椎兩側約2個指頭寬度的「腎俞穴」,可減輕經前腹痛腰痠及改善手腳冰冷。鄭伊倫提醒,食補及茶飲要視個人體質進行調配,若身體處於高度敏感、發炎狀態,或是服用多重藥物者,不適合自行調配茶飲,可至中醫門診進行諮詢。另外,中草藥材若不是真空包裝,可簡單沖洗後再沖泡,或是將第一泡水倒掉再沖服。
-
2022-02-18 癌症.其他癌症
巴戈胰臟癌逝世 醫揭「癌王」恐怖之處,半年恐奪命
「癌王」胰臟癌再奪命,資深藝人巴戈昨晚因胰臟癌辭世,享壽67歲,過去蘋果創辦人賈伯斯、台灣知名體育主播傅達仁皆飽受胰臟癌所苦,醫師提醒,胰臟癌難早期發現,一但出現症狀時多半為晚期,從確診到離開「不超過半年」,呼籲民眾平時應該維持良好生活型態,避免三高、酗酒及肥胖。板橋新光健檢中心院長朱光恩表示,胰臟位於後腹腔、躲在胃的後面,常用腹部超音波來檢查胰臟,約七、八成的人能順利檢查到胰臟,但部分民眾因胃脹氣或脂肪過多,擋住音波無法看到胰臟。朱光恩指出,由於後腹腔空間大,若胰臟不幸長腫瘤,恐讓腫瘤有空間長大,等到腫瘤大到某程度、壓迫神經或周邊組織,產生症狀時才就醫,通常已經是胰臟癌第二期、第三期,「胰臟癌被稱為癌王,因為從診斷到離開,最多不超過半年」。易好發胰臟癌的年齡多半在40歲以上,朱光恩表示,其危險因子包括糖尿病、長期酗酒、肥胖、家族疾病史等,尤其糖尿病長期未控制血糖、或是喝酒導致慢性胰臟炎等,都需要特別注意。朱光恩說,胰臟主要是分泌胰液,協助人體消化食物,如果胰臟無法正常分泌胰液,恐影響消化,若出現不明原因上腹痛、腹瀉、黃疸、體重大幅減輕或憂鬱、疲憊、全身無力,就有可能是胰臟癌,但症狀出現時多半也難救治。朱光恩指出,許多癌症可事先檢查、預防,像子宮頸癌用子宮抹片檢查、乳癌以乳房超音波攝影、大腸癌用糞便潛血檢查等,但胰臟癌難預防,若有肥胖、酗酒、家族史等,只能透過多次超音波、電腦斷層等影像學檢查,平常維持良好生活習慣,控制血糖,才能遠離胰臟癌威脅。
-
2022-02-16 該看哪科.中醫
元宵節湯圓吃太多打嗝不停、肚子好脹,中醫師傳授5招消一肚子氣
「嗝~ 嗝~嗝~」跟朋友聚餐之後,因為吃飽喝足而不斷打嗝、噁氣,肚子也圓滾滾的,有時候用空心手掌去拍拍肚子,還會有低沉「咚、咚、咚」的聲音,肚子脹氣的難受經驗,一定很多人都曾經發生過,當發生脹氣的時候,該怎麼處理呢?1.薄荷油塗抹腹部按摩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認為,薄荷性辛、涼,微甘、無毒,歸肺、肝經,具有發汗解表、清暑化濁、辟穢氣、清頭目等功效,其中含有的揮發油成分包括薄荷醇、薄荷酮、異薄荷酮等,提煉成薄荷油或是薄荷精油使用,具有調節與鎮定作用,對於舒緩頭痛、充血、疲勞、發燒、消化不良、肌肉痛、胃腸不適、脹氣等症狀,有一定的助益,還能夠抑制胃腸平滑肌的收縮,緩解胃腸抽筋症狀。另外,薄荷油對於止癢、消炎、止痛等,也有一定的效果。若沒有薄荷油也沒關係,居家常備藥物中的白花油、小護士軟膏(俗稱面速利達母)等,也都含有薄荷成分,塗抹於腹部按摩,同樣有改善脹氣的效果。不過陳潮宗提醒,白花油、小護士軟膏等藥油、藥膏中多添加了如樟腦、水楊酸等其他成分,在使用上比單純薄荷油要更加謹慎。陳潮宗指出,尤其是發育尚未完全的2歲以下嬰幼兒,使用這些綜合成分的外用藥膏時,要注意樟腦可能加重蠶豆症症狀;而薄荷加上水楊酸若使用過量,可能會有呼吸困難、痙攣等中樞神經中毒的危險;對阿斯匹靈過敏的人,對水楊酸也有相當程度的敏感現象,因此,幼童使用這類藥物之前,最好先經由專業醫師評估,確保使用上的安全性。2.消脹氣運動蹲下後用手環抱彎曲的雙腿,將大腿貼近肚子,可加強腸胃道消化作用,有助改善腹脹、腹痛症狀。 3.打嗝排氣多走動,加速胃腸蠕動、保持彈性,透過打嗝或噯氣將空氣排出體外;切忌催吐,否則恐造成胃食道逆流。 4.中醫藥膳茶飲薄荷、柑橘類的茶飲有助消化,改善脹氣。 ‧山楂陳皮白菜豆腐湯(3~4人份)材料:陳皮4錢、穀芽2.5錢、麥芽2.5錢、山楂3錢、白菜1把、香菇8朵、豆腐2塊、生薑5片。作法:中藥材全部洗淨,白菜切段,香菇去蒂泡發;鍋中加入2000c.c.清水和藥材,大火滾沸改成小火滾30分鐘後放入香菇再滾15分鐘;放入白菜、豆腐、適量鹽、香油後,煮熟後關火。功效:消除積食、緩解胃脹、噯氣、理氣健脾。 ‧桂花陳皮消積飲材料:陳皮2錢、桂花1錢、茯苓2錢。作法:所有藥材放入8 0 0 c . c . 水中,小火燉煮至顏色呈深褐色、水分收乾至剩下600c.c.時關火;依個人口味添加適量紅糖調味後,即可飲用。功效:陳皮具消肉積、桂花助理氣、健脾去濕,兩樣藥材加在一起製成茶飲能改善脹氣狀況。5.穴道按摩陳潮宗說明,藉由按摩穴位達到消除脹氣的症狀。‧中脘穴:胃的正上方,肚臍上4寸(食指、中指、無名指3指併攏,橫放肚臍上側,向上折量2次)。‧天樞穴:肚臍左右兩側旁開2寸(食指、中指、無名指3橫指寬)的距離。‧關元穴:肚臍正下方3寸(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4指幅寬)。 預防脹氣10招1.吃東西時細嚼慢嚥,不要「呷飯配話(台語,邊吃飯邊說話的意思)」。2.不要張大嘴巴咬食,應斯文地閉著口咀嚼食物,以免吞進過多的空氣。3.減少吃口香糖的頻率。4.有氣的碳酸飲料,如汽水、可樂、啤酒等應減少飲用。5.避免高油脂、高糖分飲食;增加水分、膳食纖維等營養攝取,促進腸胃蠕動。6.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7.適度運動可減少脹氣發生機率。8.保持心情愉快,適度紓解壓力。9.食用助消脹氣的食物,例如陳皮、山楂、酵素、益生菌等(處方類藥材需經醫師評估後再食用,不宜自行服用)。10.容易脹氣的人應減少某些食物攝取,包括洋蔥、蔥、蒜、麻辣、咖啡;豆類、牛奶及其製品、地瓜、馬鈴薯、玉米、芋頭;糯米、韭菜、油炸物、肥肉等;桑葚、葡萄、蘋果、櫻桃等,因容易發生胃液逆流症狀;冰飲、冰品、瓜果類等。 延伸閱讀: 。元宵吃湯圓小心脹氣、肥胖上身! 營養師點名「4族群」一餐別超過2顆 。便秘、脹氣、眼睛癢恐是免疫力下降警訊! 營養師認證「3類食物」吃出超強抵抗力
-
2022-02-15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打嗝、燒聲都可能是胃食道逆流?中醫師點名10症狀,搞懂腸胃生了什麼病
不少人會認為,當脾胃出狀況時就會有胃痛、腹瀉、腹痛、腹鳴等現象,其實脾胃所涉及的範圍相當廣泛。以下這十種症狀,會時常發生在日常生活當中,但很多人卻不曾注意過,當這些日常的症狀開始跟以前不一樣時,請務必多加留意,因為很有可能代表你的脾胃出問題了。一、打嗝以中醫的角度來看,打嗝又稱「呃逆」,為胃氣上逆所引起的現象,像是吃太飽、吃太快、吃太多產氣的食物、情緒壓力等等,都有可能會造成打嗝,一般短暫且可以自然停止的打嗝,皆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但如果是過於頻繁地打嗝且伴隨著胃部不適、咽喉灼痛、胸口悶痛感,很可能是胃部疾病所引起,例如胃食道逆流、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等。此外,腦部腫瘤、中風、頭部外傷等中樞神經出現問題的患者,甚至某些類型的癌症,都可能會出現頑固性呃逆,建議當打嗝停不下來時,應及時就醫,找出病灶對症治療。二、放屁中醫將放屁、排氣稱之為「矢氣」或「屎氣」。每一個人都會放屁,適量的放屁對身體是有利的,反映著體內的氣機通暢。郭大維院長指出,但如果出現以下這些放屁類型就需要多多留意,有可能是身體疾病的症狀:❶多屁在中醫認為,經常性的放屁並非是在排毒,而是腸道消化不良,或是腸道壞菌太多時所引起的。正常來說,一天的放屁次數在十四~二十六次皆屬正常範圍,若超過這個數字就代表多屁。當脾胃虛寒時,排氣會變多但不臭;若脾胃濕熱,排氣不但多且臭。基本上放屁次數過多,大多和腸胃功能有關,例如腸躁症、便祕等,都可能引起多屁的症狀。❷臭屁中醫認為,經常排臭屁,是腸胃較虛、消化不良,脾胃濕熱讓腸胃運化停滯所致。而大多數的屁是無氣味的,會有臭味的原因多來自於「硫化物」的成分,和日常飲食有相當大的關係。經常暴飲暴食、進食過多的燥熱食物,例如起司、紅肉等,這些黏膩難消化的食物,都會導致腸胃運作失常,也更容易造成難聞的屁味。此外要特別注意的是,當腸道發生病變,例如潰瘍、慢性發炎、腸道有出血,甚至惡性腫瘤等現象時,排出的屁味也會更加刺鼻。三、脹氣脹氣最常發生在吃壞肚子或吃到腐敗的食物、胃痙攣、腸絞痛等情況,但長期找不到原因,或是突然發生且無法緩解的脹氣問題,就要考慮其他病因的可能性,像是胃發炎、腸道感染,甚至是癌症等,都可能造成胃脹氣。就以大腸癌來說,腫瘤會阻塞腸道而導致腹脹,早期的胃癌通常也沒有太多症狀,大多以上腹部脹氣或消化不良等模糊症狀表現。四、便祕在中醫上認為,便祕大致有四種證型:❶腸胃燥熱:飲食不正常、吃過度辛辣、油膩的食物。❷陰寒凝滯:喜歡吃生冷食物。❸氣血不足:久病體虛,像是有糖尿病、急慢性腎病、腎發炎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❹氣機不通:久坐少動、情緒憂鬱、容易煩心者。大部分的便祕都可以透過飲食或生活習慣來調整,但當你的便祕型態伴隨著這些症狀,還是建議需考慮就醫,以免症狀惡化。五、腹瀉腹瀉在中醫裡面稱之為「泄瀉」,認為「泄瀉之本,無不由於脾胃」,可見腹瀉和脾胃的關係最為密切。腹瀉主要是由病毒、細菌感染所引起,原因包括食物不潔、食物中毒、食物寒涼、消化不良等。約有八成患者是屬於急性腹瀉,而慢性腹瀉致病原因比急性複雜,例如克隆氏症、潰瘍性腸炎、腸道感染性疾病,甚至是大腸癌、小腸吸收不良等病症,都可能有長期腹瀉且排便帶血,甚至還有體重下降或貧血等症狀。急性腹瀉是指,一天之內腹瀉超過四次,且持續超過三天、甚至是兩個星期都未能緩解,患者可能會有脫水的現象,尤其是發生在身體比較虛弱的年長者及幼童時,要更加留意,恐會有大量脫水,甚至產生休克的情況發生。而慢性腹瀉則是,腹瀉情況超過兩個月都未有改善,且體重有明顯下降或貧血的情況發生。六、腸鳴腸鳴又稱叫腹鳴,是指腸動有聲。中醫認為,若鳴響在胃部,是為中氣不足、胃腸虛寒;若腹中腸鳴如雷,多為風、寒、濕、邪,以致腸胃運作紊亂所致;腹內有腸鳴聲,會有腹脹、胃腸功能傳導減弱所致。有些人的肚子動不動就咕嚕咕嚕叫不停,肚子餓也叫,不餓也叫,每當在重要場合或安靜的場所都會讓人瞬間尷尬。當腸內好菌、壞菌、菌體失調而產生大量氣體,使腸胃內容易產生幅度過大或異常移動時,就會出現「腸亢進」,也就是腸鳴的現象。短暫的脹氣腸鳴不大會被視為疾病,但若腸鳴次數增多、聲音增大且伴隨其他不適,如腹痛、腹脹或食慾低下等,或是腸鳴時間超過一個月以上,就可能表示有腸胃發炎的症狀,最好安排檢查,排除是否有長息肉、腫瘤等疾病。七、厭食中醫厭食稱之為「納呆」,主要是脾胃功能失調所致,也是一種進食障礙。厭食可分為三種證型:❶脾氣胃虛型:通常患者精神較差、臉色枯黃、拒食、易出汗、舌苔薄白,稍微進食,糞便呈稀薄或含有不消化的食物殘渣。❷積滯不化型:通常患者形體偏瘦,食之無味,也沒有食慾。❸胃陰不足型:通常患者容易口乾舌燥、皮膚乾而無光澤、大便乾燥、舌苔少且偏紅,不喜歡進食。一般會從疏肝解鬱進行調理,並加以調理脾胃,都可以獲得很大的改善。當自己或是身邊朋友有以下症狀時,就可能要警覺有厭食的發生:①突然開始挑食。②明明沒吃多少東西,卻突然開始劇烈運動。③吃完東西就開始催吐。④體重極速劇減。⑤注意力不足、情緒焦慮。⑥過度在意自己的體重變化。八、暴食上面提到的厭食,暴食行為障礙也是飲食失調的一種疾病,中醫認為的暴食是屬「脾胃濕熱」夾帶肝鬱體質。所謂暴食的定義是指,無法控制過度的飲食行為,診斷準則包括:①無法控制自己進食(包含份量)。②過度進食後會有強烈的罪惡感,並用激烈的補償性行為避免體重增加,如催吐、服用瀉藥、灌腸等。③以上行為在一周內出現兩次以上,並持續三個月就可能有暴食的傾向。在治療上除了緩解焦慮的情緒,同時一併改善因暴食所引起的脾胃失調,著重在健脾利濕、疏肝理氣。九、燒聲、久咳不癒一般來說,沙啞或是咳嗽,很多人的直接反應都會認為是支氣管發炎,或者是肺部出現問題,但其實排除掉肺部疾病的因素,有些腸胃問題也會造成喉嚨沙啞或久咳不癒等現象,最常見的就屬於胃食道逆流。通常由胃酸引起的咳嗽症狀,往往會伴隨著喉嚨卡卡以及胸口灼熱感,躺下時症狀更加劇。十、大便出血以中醫的觀點來看,便血也稱之為下血。有些患者便血情形有一段時間,但卻一直認為是痔瘡所引起的現象,忽視了便血的警訊。若以初步的出血顏色來做簡單的判斷,痔瘡出血的顏色多為鮮紅,而腸胃道出血或是腫瘤所造成的出血顏色,因為在腸胃道停留的時間較長,所以往往會偏暗紅色,甚至為黑色,但並不代表鮮紅色的血便就都是痔瘡所引起的。若腫瘤的位置靠近肛門處時,也會排出鮮紅色的血便。當出現便血症狀時,若伴隨著腹痛或大便形狀改變時,最好可以盡快的安排就醫檢查。書籍介紹書名:讓腸胃動起來:暖男中醫師教你順時養生術+養腸操,遠離胃痛、腹脹、便祕、食慾不振作者:郭大維, 王瑞玲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1/09/21作者簡介郭大維/現任扶原中醫體系總院長學歷中國醫藥大學中醫所 醫學博士研究中國醫藥大學針灸研究所 醫學碩士中國醫藥大學 醫學士高雄醫藥大學 復健醫學理學士主治專長內科:咳嗽、過敏、青春痘、睡眠障礙、腸胃疾患婦科:月經不調、更年期障礙兒科:過敏、體質調理、轉骨調理男科:性功能障礙、頻尿、攝護腺肥大針灸科:運動傷害、職業傷害、久年痠痛特殊治療:腦中風後遺症、顏面神經麻痺、坐骨神經痛症、退化性膝關節炎、椎間盤疾患累積性創傷症候群(媽媽手、腕隧道症候群、五十肩等)特種針法:針刀治療、眼針治療、筋骨針治療郭大維中醫師 FB:www.facebook.com/drtcmdavidkuo王瑞玲/資深醫藥、美食記者,擁有25年以上的醫藥採訪經驗。著作《小毛病發現大疾病系列十本》、《愛,小吃》、《心臟回春術》、《骨科診治照護全書》、《不用餓肚子,5周瘦10公斤》、《顧好耳鼻喉,不怕恐怖病毒找上你》等書。經歷▸曾任《自由時報》、《大成報》、《民眾日報》、《臺灣時報》、《臺灣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等多家報社醫藥採訪記者▸曾任《柯夢波丹雜誌》影劇採訪編輯、凱信出版社醫藥叢書主編▸《BODY體面雜誌》醫藥專欄作家▸健康醫起來」節目主持人▸「實在不可思議」健康節目主持人與策畫▸高雄教育廣播電台、中廣流行網快樂廚房節目主持人▸國防部衛教講師王瑞玲醫藥美食記者FB:www.facebook.com/reallyjie520延伸閱讀: 秦老闆的當鋪故事:92歲老太太,用4件「傳家之寶」教我的人生智慧
-
2022-02-14 養生.聰明飲食
明天元宵節 專家3技巧自製美味低熱量湯圓
農曆正月十五是傳統的民間節日元宵節,國人常以吃湯圓應景,但市售湯圓除熱量高外,多半還有高油、高糖的內餡,北市衛生局與北市聯醫仁愛院區營養科營養師呼籲,選購湯圓除注意產品外包裝營養資訊,也可利用3技巧自製健康美味湯圓;另元宵將至,衛生局也抽查元宵湯圓及包裝標示,結果均合格。衛生局表示,湯圓無論作為正餐還是湯品,建議以少油、低熱量湯底及高纖食材搭配,也可透過3技巧自製健康美味元宵湯圓。第一,聰明換算及比較熱量、脂肪、飽和脂肪、糖或鈉含量低的湯圓,若購買手工製作天食品,應多注意工作人員手部清潔、製造場所環境及容器衛生狀況。第二,湯底配料替換,傳統包餡湯圓多以砂糖水為湯底,易攝取較多熱量,建議可使用無糖茶或新鮮水果替代,或以紅棗、枸杞增加風味。「果香玉露湯圓」利用玉露茶包及柳丁等作為湯底,再搭配無餡小湯圓減少糖分攝取,而「五行時蔬湯圓」則使用紅蘿蔔、高麗菜等熬煮湯底替換爆香油蔥酥,還可代替當餐主食,避免攝取過多的澱粉。第三,增添高纖多元營養,湯圓搭配蔬果可提升營養價值。衛生局提醒,1顆包餡鹹湯圓熱量約70大卡,體重60公斤者為例,需健走20分鐘(4公里/小時)才能消耗掉,建議吃湯圓除多攝取纖維,餐後也可適量運動,幫助腸胃蠕動,有助消化不易脹氣。另因應元宵節將至,衛生局也至北市超市、大賣場、湯圓飲食店、甜品店、傳統市場等處抽驗元宵湯圓,總計抽驗20件產品,包含15件湯圓(芝麻湯圓、花生湯圓、鹹湯圓、紫米湯圓等)、5件餡料(花生餡、芝麻餡、絞肉等),檢驗項目為防腐劑12項;另同時針對4件包裝產品進行標示查核,結果均符合規定。
-
2022-02-12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厝邊健康最愛問/高血糖傷血管 悄悄侵蝕腸胃道
一名中壯年糖友,每次飽餐過後都覺得肚子脹脹的、冷冷的,有時還會感到輕微腹痛,起初只懷疑是消化不良,直到身體受不了去醫院就診後,發現竟是糖尿病引起的腸胃道血管病變。「厝邊健康最愛問」特別邀請淡水馬偕社區醫學中心的醫師,解答街坊鄰居最常見的疑問。血糖未控制 恐致腸胃道缺血馬偕紀念醫院心血管中心超音波影像學兼遠距醫療主任洪崇烈表示,腹部疼痛、脹氣,可能是腸胃道有血管阻塞,進而引發腸胃道缺氧產生的症狀。就他在馬偕門診觀察,很多患有粥狀動脈硬化疾病的糖友,容易出現腸胃道血管病變的問題,但早期症狀通常很難發現。洪崇烈說,糖尿病會漸進性傷害身體,由小到大蠶食血管與器官。血液中糖分過高,糖分氧化的產物堆積在血管壁,使它變僵硬、纖維化,進而誘發心血管疾病;其中腸胃道血管病變與腎病變,因病變之初不易辨識徵狀,糖友就醫時往往已腸胃道嚴重缺血,或因腎絲球惡化步入腎衰竭的命運。洪崇烈表示,糖尿病對身體的影響是全面性的,它所造成的血管病變可分為大血管和小血管兩大類,依照發生位置產生不同症狀。大血管一類包含大腦、冠狀動脈、心臟等處血管病變,可能引發中風(顱內血管病變)、冠狀動脈疾病、心臟病與斑塊堆積;此外還有常見卻容易忽略的腸胃道血管,血糖若控制不好,血管病變在此處會造成腸胃道缺血。腎功能檢查 每年一次揪病變小血管一類好發在視網膜與腎絲球,視力異常與白內障都是視網膜病變的典型症狀;腎絲球則是小血管病變之初最細微的地方,會造成蛋白尿、腎功能惡化,若沒有積極治療可能得面對腎衰竭,甚至洗腎的命運。洪崇烈提醒糖友和65歲以上民眾每年應安排一次腎臟功能檢查,偵測蛋白尿是目前可較早偵測腎絲球病變的方式之一,能協助醫療團隊更早找出腎病變的潛在病人。洪崇烈指出,以馬偕的糖尿病臨床照護經驗和美國治療指引來說,由於糖尿病的藥物治療有多種選擇,從第一線的降血糖藥物到強效的胰島素刺激藥物,由醫師綜合考量病人體質、器官健康狀況與用藥風險,如:是否患有高風險的心血管疾病、腎功能有無潛在性衰竭,全面評估後選擇最適合的藥物。病人應遵照醫囑服藥,回診時與醫師充分溝通討論。吃藥傷腎? 遵醫囑破解迷思洪崇烈說,病人常擔心長期吃藥會傷腎,看到血壓或血糖控制下來就自行減藥或停藥,其實更致命。新型的口服降血糖藥同時具有保護心、腎的效果,正確使用降血糖藥不但可以控管血糖,也能預防血管、腎臟及眼睛病變,扭轉「吃藥傷腎」的觀念,定期回診與醫師討論,讓醫師依照共病問題選擇最適當的降血糖藥物,搭配飲食和運動,幫助糖尿病獲得良好控制。
-
2022-02-09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多數人說謊時會感到不舒服?和你的自主神經系統有關
▌感覺狀態的彩虹情緒的強度可以藉著觀察自主神經系統的活化程度來測量。視覺刺激比聽覺刺激可能引起更大的自主神經反應。這可以在大腦解剖學中看到,相較與其他感覺皮質,視覺皮質輸入到杏仁核的神經集群更大。有件事情值得玩味,只要想到十八世紀感覺主義的創始元老,包括洛克和莫利紐茲,他們很少談其他感覺,就是把焦點放在視力和視覺知識/記憶。也許莫利紐茲、洛克及其他啟蒙運動前的哲學家都有直覺,一下就能判定「視覺-感情迴路」具有較高的關聯性,以致選擇用視覺當例子來說明感覺和記憶間的聯繫。此外視覺刺激若結合聽覺刺激,會比單一刺激激發出更大的自主神經反應。我們大多數人在說謊時都會感到不舒服──這種不適感是因為自主神經系統正在活化。我們對電影裡的測謊機總有個刻板印象,認為測謊機的指針游移不定是因為受測者在說謊,其實測謊機就是在測量自主神經系統的活化程度,特別是受測者有沒有流汗,因為流汗是活化程度最可靠的測量指標。自主神經的情緒系統可以產生一系列相反的感覺狀態:心跳速度加快或減慢──表示緊張或放鬆;血壓升高或降低──表示緊張或昏厥;皮膚小血管擴張或收縮──臉潮紅或發白;腸道不動或過度活動──腸道脹氣或腸子咕嚕咕嚕叫。由於身體有兩個自主神經系統──交感神經系統和副交感神經系統,兩者都由下視丘的自主神經系統總部控制,因此可能會發生一系列相反的情緒狀態。一般來說,交感神經系統活躍會讓受神經支配的組織器官活動增加,例如心悸、肌肉緊繃、出汗、呼吸急促或血壓升高,這通常稱為「戰鬥或逃跑」系統。另一方面,副交感神經系統的活化會減慢心跳、降低血壓、減少腸道蠕動,減少流向皮膚的血流量,它通常稱為「休息和消化」系統。副交感神經或交感神經系統可以串連活化,讓身體系統一起激發產生情緒。人類最強烈的情感多半都是混雜的。在記錄人類激情的大量資料中,讓我們看看其中一個最強大、最詳盡的情緒感受。法國作家勒薩日(Alain-Rene Lesage)在一七一五到三五年間寫下小說《吉爾.布拉斯》(L’Histoire de Gil Blas de Santillane),其中人物唐.阿方索初見塞拉芬萌生愛意的描述,可說是浪漫的經典。天很黑,大雨滂沱。我穿過幾條通道,突然來到一間賓客休息廳。門沒關。我走進去,頓時感受到這裡如宮殿般華麗……我注意到大廳一側有一扇門沒關好,露出條縫。我把門推開一半,以便看到廳房的樣貌,最後一個房間亮著燈……然後我看到一張床,因為天氣熱,床帳被拉開了部分,我的注意力被一個睡著的年輕女人吸引……我湊近一點……立刻感到被震懾了……我站在那裡,看著她,狂喜而暈眩,此時她醒了。這種交集的興奮、一見鍾情的喜悅自古皆然。就算跨文化、歷時間,人類情緒都是亙古不變的,這說明感覺狀態的生物機制具有普遍性。唐.阿方索看到塞拉芬,他的注意力立刻受到吸引,他被強烈的情感所震懾,因狂喜而暈眩……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因為一見鍾情同時運作。一八一二年,才華洋溢卻看似冷靜的激情觀察者,法國作家司湯達爾(Stendhal)寫下精采好書《愛情論》(De l’amour),其中引用了《吉爾.布拉斯》書中一段話作為「愛情誕生」的例子。以下這段節錄來自書中名言,充分說明愛的羅曼蒂克。「沒有什麼比激情更有趣的了,關於激情的一切是如此無法預測,而身處激情的人也是它的受害者。」正如司湯達爾觀察到的,我們可能是一見鍾情的幸福受害者,也可能是單相思的不幸受害者。我們會變成受害者,是因為我們沒有要它發生,但它卻發生了。像一見傾心這樣壓倒性的情緒是如何產生的?為了對這個問題的答案至少有些許了解,我們必須借助記憶。早在十七世紀,法國哲學家笛卡兒就開始研究個人記憶如何影響浪漫情愫,他自我觀察,發現他對鬥雞眼的女人特別有好感,仔細想想竟然是他還是個孩子時愛上過一個鬥雞眼女生,所以鬥雞眼女人的印象總會觸動他的情緒反應。他認知到,我們常在不知不覺中被情緒記憶拉著走。畢竟,的確有許多人嫁了「父親」或娶了「母親」。某部分來說,記憶使我們不知不覺成為激情的受害者。然而,一見鍾情的力道固然勢不可擋,仍只是一種相對簡單的感覺,是混合了各種內感受的爆炸,明顯且可立即辨認。但各種「發自內心」的情緒範圍很廣,狀況多樣,有時更模糊不清──你可能覺得心很沉重,又或者輕飄飄地;也許歡喜得要爆炸,又或許覺得心碎;彷彿被東西撞上,或時間瞬間暫停;更可能是一些有的沒的在心裡忽上忽下,一時間根本分不清楚那是什麼。或者還有些時候,我們只是感覺「好亂」,煩躁不堪,被一種不能理解的感覺壓制。我們的身體也許正告訴我們一些事,但那是什麼?當威廉.詹姆斯把情緒定義為我們對身體興起的生理感覺做出詮釋時,其實他知道,人類感情不只是身體的感覺。他認為情緒「不是對某個存在對象或想法直接興起的主要感情,而是一種間接興起的次要感情。」我來解釋一下:主要感覺是指身體感覺,也就是自主神經系統興起的反應;次要感覺是對身體感覺的詮釋,是詮釋為恐懼、愛、厭惡等校正過的情緒。例如,當你馬上要參加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面試,此時的你心跳加速、胃部抽搐,你知道自己很緊張或很興奮,但你不會詮釋為墜入愛河。心跳加速和抽搐的感覺是主要感覺,因應即將到來的面試,理解為緊張和焦慮則是詹姆斯所說的次要感覺。對面試的期待不由自主地產生生理變化,而次要感覺就是對這些生理變化的詮釋。現在我們來到破解激情的真正核心──重點不只在於形成感情,重要的是我們如何解釋它,甚至有時無法解釋。正如在第二章中提到的,所有來自身體內部的內感受──心臟、腸道、肺、性器官、血管──都投射到隱身在大腦表面下一塊稱為「腦島」的皮質中。我們需要身體──也就是自主神經系統──來產生感覺,我們更需要腦島來解釋感覺。※ 本文摘自《記憶:我們如何形成記憶,記憶又如何塑造我們?精神病學家探索解析大腦記憶之謎》。《記憶:我們如何形成記憶,記憶又如何塑造我們?精神病學家探索解析大腦記憶之謎》作者:薇洛妮卡‧歐金譯者:潘昱均出版社:奇光出版 出版日期:2021/12/01
-
2022-02-07 養生.聰明飲食
豆類最好拉長時間煮!營養師:7大類食物別過量避免脹氣
●大魚大肉,小心引發腹脹、胃食道逆流、腸胃炎●菜餚烹調盡量不油炸,以蒸烤方式料理●飲食選用低脂食材,如雞肉、魚肉、豆腐等春節連假結束,大多數人今天開始恢復上班,過年期間餐餐大魚大肉,陸續將有春酒餐會,小心腸胃負荷不了,進而發生腹脹、胃痛、胃食道逆流、腸胃炎等急性疾病。從春節至元宵節都是過年,耕莘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楊喬宇表示,這段期間不要暴飲暴食,隔夜菜需注意細菌孳生問題,尤其老人家抵抗力、免疫力較差,恐導致食物中毒、急性腸胃炎等問題。若長輩牙口不好、咀嚼能力差,飲食宜盡量清淡、吃絞碎食物,糯米、肉類或豆製品也勿吃過量,以免不易消化,造成腸胃負擔產生脹氣。如何減少腸胃負擔?三軍總醫院營養師林栩禎表示,平常飲食菜餚的烹調盡量不油炸,改以蒸烤方式料理,若吃火鍋鍋底以清淡為主,內容物可多放蔬菜、木耳等,盡可能少用火鍋料。豆類拉長時間煮 較好消化洋蔥、青椒類以及乾豆類、毛豆丁、毛豆仁、長豆、四季豆等,都是易產氣的食材;肉類、糯米、奶製品或炸物也易造成腹脹,楊喬宇、林栩禎皆提醒,不可吃過量,建議可以拉長豆類烹煮時間,比較好消化吸收,而不易脹氣。飯後走動 促進腸胃消化楊喬宇指出,年節期間最怕三餐不正常,餐間吃加工甜食等點心,過度刺激性食物會加重胃食道逆流、胃灼熱或胃脹氣,建議民眾不要一次吃太多、吃太油膩或吃太甜,也少喝碳酸含糖飲料,飯後建議多跟家人到戶外走動,促進腸胃道消化,可減少胃食道逆流。油煎年糕難消化 1天1塊年節常吃糕點、年糕,幾乎都是糯米製,林栩禎表示,若用油煎年糕特別難消化,過量會造成腹痛、排便不順,建議一天不要吃超過一塊,約三個手指頭合併厚度。家家必備招呼客人的點心盒,林栩禎說,應以堅果類為主,以湯匙份量計算,一人一天份量約2至3湯匙,腰果一天可吃10至15顆,建議點心盒中放置2人份堅果、約20顆開心果,吃適當堅果可刺激腸胃蠕動,助排便順暢。但不建議吃巧克力豆、糖果或餅乾、洋芋片等點心。今天上班開工,必須調回正常飲食作息。林栩禎指出,飲食可選用低脂食材,包括雞肉、魚肉、豆腐等蛋白質,避免攝取過多豬肉、牛肉等動物性脂肪,一餐中至少攝取兩種蔬菜,亦可補充益生菌,搭配清淡飲食,「養」好腸胃道。
-
2022-02-06 養生.聰明飲食
只要腸道好,身體也跟著好!營養師建議飯前先吃半碗蔬菜
腸道內有獨立複雜的神經系統以及人體最大的微生物菌叢,而且腸道的維生菌叢也可能和神經系統疾病、內分泌疾病等相關,因此「只要腸道好,整個身體也跟著好」。但要如何保持腸道的健康,醫師和營養師提供三個小撇步,從年初累積這樣的好習慣,就能成為健康大幫手。高纖優先 飯前先吃半碗蔬菜劉怡里/台安醫院體重管理中心營養師組長推薦理由:排便是否順暢攸關腸道健康,而現代人多外食,纖維素普遍攝取不足,導致排便不易,因此要保持腸胃健康,攝取大量的蔬菜纖維非常必要。纖維素就像「掃帚」一樣,可以清理腸道,避免毒素堆積;也可以增加糞便的量,當腸壁的壓力受器受到張力性刺激,才會蠕動,進而協助排便。另外,足夠的膳食纖維也能變成益生菌的食物來源,讓腸胃道益生菌有良好的生長環境。通常每1000大卡熱量建議攝取14公克膳食纖維,因此若以男性一日建議攝取1800大卡來看,應攝取膳食纖維25克;女性攝取1500大卡則需攝取膳食纖維21克。避免一餐當中「錯失」吃到纖維的時機,建議養成「飯前先吃半碗蔬菜」的習慣,再吃其他食物。而蔬菜的選擇盡量以綠色蔬菜、菇類等高纖食物為主,避免選擇高麗菜、瓜類等偏低纖的食物。其中,菇類如鴻禧菇、香菇、草菇等,每100克就有3克的纖維,較一般蔬菜的纖維量高出二至三倍,不僅纖維含量高,口感又軟嫩,可避免許多牙口不好的人不願意吃高纖蔬菜的困擾。細嚼慢嚥 每口嚼12下以上瞿瑞瑩/馬偕醫院中醫師推薦理由:現代人吃飯非常急促,飯扒個幾口就匆匆下肚,常常出現「胃堵堵」脹氣的情形。因此,養成細嚼慢嚥的好習慣,對腸胃健康非常重要。《黃帝內經》中提到「平人則不然,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更虛更滿,故氣得上下,五藏安定,血脈和利,精神乃居……。」根據前人對這段文字的註解,都表示這是在說吃東西沒嚼碎、吃太快,容易造成胃部脹滿、腸氣(氣化)不利。除此之外,《傷寒論》中也提到「以病新差,人強與穀,(脾胃)氣尚弱,不能消穀……損穀則癒。」其中,「損穀」便有將食物咬碎或是少吃一些的意思。而從現代醫學的觀點來看,如果能咀嚼多一些,將食物切得更細碎再進入胃中,胃就不需要耗費太多力氣來磨碎、消化。有些研究指出,每一口至少咀嚼12下有助消化,可以此為基準,提醒自己用餐時每一口都要細嚼慢嚥。另外,食物一進入口腔,口腔便會分泌唾液,除了讓食物濕潤幫助吞嚥外,唾液的澱粉酶也可以將澱粉分解為糖,進入胃中也更容易消化。如此一來,食物就不會積滯在腸胃道太久,造成腐敗。吃飯定時定量 每餐至少間隔四小時柳朋馳/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推薦理由:食物的消化需靠胃酸、膽汁分泌來幫助消化。而一吃進食物,便會開啟一連串的機制,增加胃酸的分泌與釋放,緊接著也會刺激膽汁分泌進入小腸。而固定的時間用餐、吃固定的量,可幫助胃酸、膽汁等消化液穩定分泌,減少過度刺激的機會。胃也需要排空的時間,若是進食密集,胃酸不斷分泌,可能造成胃酸水往上跑到食道,造成胃食道逆流;或是來不及排空,造成食物一直儲存在腸胃道,造成腸胃負擔。而吃下去的食物中,在胃中停留時間最短的是水,只要10至20分鐘;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約需二至三小時;停留最久的是脂肪,約需四至五小時。因此,每餐最好能間隔四小時以上,胃才有足夠的排空時間。